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规模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t analyzes how 3D digital model expr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ertain environment space, while based on its space sequence and complexity to promote the space construction, which could reduces the research time and cost.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method how to develop an inter-dynamic visual system model, simulating urban image by establishing a 3D digital model linked by QTVR technique. The article also demonstrates the method by testing the digital model and adequate information collecting from the real environment fo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pedestrian behavior affected by the landscape elemen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ould show almost the real ref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designing needs. By this article, it shows the method could help urban planners and researchers to use the untraditional estimation ways to help the urban designing and planning.
关键词: 三维数字模型;城市景观规划;QTVR技术;视觉模拟系统
Key words: 3D digital model;urban landscape planning;QTVR technique;visual stimul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88-02
1研究背景
在日新月异的电脑能力提升以及精密复杂的运算帮助下,三维动态环境模拟能力已发展到更实际可行,且接近于真实环境。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已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时段,目前运用三维虚拟模型进行城市规划的城市与地区已不在少数[1]。在这种潮流推动下,许多学者(Arthur和Passini,1992)都提出应该建立三维数字城市模型来进行人们的活动与环境空间关系的相关性研究[2],然而这样的研究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与收集广泛的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和时间,实属不易。同时,因为制作精细且能给非专业人员真实的视觉感受和体验的三维模型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其中仅仅是完成单个建筑体的详细模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如果通过较为简易的三维数字模型来观察和纪录人们的行为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精确辨认出影响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也是相当困难的。这样的时间和成本投入使得许多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对利用三维虚拟城市模型方法望而却步。本文采用QTVR全景技术来发展三维城市模型(Morozumi,2002),补充模型所需要的实景信息。这种系统能够真实地还原城市环境,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提供人们互动式视觉模拟系统,并提供在城市中的移动感受体验。使感受者跨越在两个相似但不同的真实与虚拟的空间里,在感受浏览过程的同时提供更大量的有关规划与设计的咨讯与信息,同时降低建立模型所需时间和经费。本文尝试利用这种方法来描述和验证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特征和要求,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三维数字模型如何创造情境化环境空间的特性、潜力与限制,依据环境心理学探讨街道环境与情绪体验对环境的喜好关系,运用虚拟实景模拟行人徒步区,并依照空间秩序与复杂性的特征来构建相对应的空间结构。
2研究方法
在设计和规划初期阶段,总体结构的初步形成非常重要,它将决定设计概念核心等要素,因此一项设计案的成功与否在于在设计初期是否能成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料库[3]。然而,在建立了初步的城市(区域)模型之后,制作精细的模型的程序就显得十分复杂。无论是完成一个详细的大型城市三维模型,亦或者仅仅是单个建筑体的详细模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这样的成本投入往往不是一些景观规划、设计项目所能承受的。所以利用一些简单可行、而又可真实体现区域特征的手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我们使用的是由苹果电脑公司所发展的QTVR全景成像技术,它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以个人电脑显示360度全景观图像的技术。
以此建立的城市三维模型不但具有实物场景的空间特征,同时也可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实物场景的360度环境画面。在此三维城市数字模型中针对研究目的及假设,将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各数据之显示结果加以描述与解释,问卷数据以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上的三因子变异数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表现不同的城市居民对区域设置组合型式与观赏者对街道景观类型的情绪反应。除了综合信息方法外,研究者还可以利用虚拟实境作成影片档格式,并提供在线问卷,可以找出适合研究区域的设计与规划准则以及评估因子。
3实证案例
我们经过日本熊本市上通区域、下通区域、日本阿苏国家公园区域等的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案例,为了能充分地了解有关信息,本文选取杭州市湖滨路段来进行模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之后,在研究区域范围内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并结合卫星空照图片,将收集整理好的信息图扫描之后,转入AutoCAD软件中重画平面,然后根据规定高度转成3D,输入地理信息系统(GIS)ArcView软件里构成研究所需要的基础三维模型[5]。接下来,以湖滨路范围大约1000m×800m的街道范围来收集全景成像,为三维模型补充更多真实信息。我们在街道上选取每一单位为20米的计量点,作为摄取QTVR图像的拍摄点;而这些全景QTVR图像是沿着道路两侧的可徒步行走方向同时显示出来的。
我们在实验室设计了一个试验,要求12组(2人结成一组,共24人)志愿者,在他们真实行走该研究区域的30分钟后,再通过电脑在三维数字模型中进行30分钟的虚拟行走。为了记录他们在真实行走期间,会注意什么以及交谈内容的资料,其中一位志愿者作为纪录者带一台数码照相机和一支录音笔用来记录资料,而另一个志愿者则以自身感受来进行无向导性的徒步行走游览。在之后的三维虚拟信息采集过程中,我们要求同一个体验者在个人电脑前面进行虚拟行人行走,另一名志愿者询问并纪录当他们在虚拟街道上行走的时候会注意点和情绪变化。
在此调查研究的基础,我们建立起了一个较为详细和丰富的有关该区域的游览活动感受资料信息库,成果如下:
3.1 几乎所有的体验者在街道行走时,喜欢走向大型的、具有浓郁特色的建筑体、骑楼内以及街道立面设计整体性高的地区。也就是说,大部分吸引点都展现出其明显的特性和标识,例如酒店、特色商店、景点码头和喷泉。
3.2 体验者会因为视觉刺激物或者因为与人交谈经常改变他们的路线。他们除了经常在十字路口以外的地方改变路线的防线,也会在十字路口做返回行走活动。因为他们选择的目标决定了他们走过的路线,所以他们会专注沿着街道的商店行走或者其它引起他们有兴趣的街道的视景变化。但是当有障碍物时,大部分体验者都会尝试躲避此路线,因此当有自行车或机动车(在酒店前面有单行机动车道)阻挡他们的行动时,他们的行走路线就会改变,而不是根据自己对于景观的喜好来选择方向。
3.3 许多对于该地区较为陌生的体验者为了避免迷路,往往选择那些能够确定自己地理位置的路径方向,他们很少会选择走向他们不容易直接看清楚地目标点或者似乎不太有趣的街道。
上述观察结果表明,视觉信息的品质会影响到人们行走的指向性。一个重要的能吸引更多行人到更远的景点或商店的视觉指标元素,就是伸展街道景观视觉的延续性以及设计整体性高的街道。就景观建筑物的设计而言,外地来的游客会被具有浓郁特色的雕塑、建筑所吸引。而对于商店来讲吸引人的有效方法是提供明显的文字符号设计或者具有特色的商品模型广告,并尽量使行人能够看到商店内部的活动和产品展示。同时,由于行人的路线选择除了视觉刺激元素外,很大程度上会因为路面行人的安全性和方便性而改变,所以街道的表面必须对机动车、旅游电瓶车、自行车的分区有更好的规划,以确保行人在最大限度上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路线。
4结论和展望
通过这个研究,可以看到建立并利用一个有关研究区域/城市的三维虚拟模型来收集城市居民/游客的感受是一种比较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同时由于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摄影图像的垂直角度的增加,体验者可以在三维虚拟模型中的街道上轻易地看到沿街的真实环境情况。
在这个实际研究中,为了能够进一步验证试验的各个要素方面,我们分析比较了其它不同的视觉呈现技术。比较研究发现虽然虚拟实境标记语言技术(VRLM) 可以提供便利的操作界面,但是QTVR技术则能够提供浏览所需要快速移动条件。QTVR技术并且能够循序使用者在城市环境模型中沿着任何的道路,自由地选择他们的路线,对于所感兴趣的视觉刺激物也能够产生回应,只需要透过使用鼠标指标界面,沿着街道向前或者是向后移动。当使用者想要专著浏览城市环境里某个物体时,可以直接操作具有放大功能的界面键。
同时,总结这些视觉呈现技术与QTVR技术结合的模拟系统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个模式中所仍然存在的一些缺点,如QTVR 图像能够把研究的区域照片以资料库的方式储存,因此相较于其他的电脑图学(CG)技术,QTVR 的视觉性资料可以被再次运用于将来其他的设计考虑的可能性。但是,使用者需要高解析度的照片来获得细部的信息,必须使用放大功能的功能键来放大图片,那么图片所占系统的档案量会较大。同时,尽管听觉和嗅觉对体验者的影响因素不是巨大的,但是不能充分反映听觉和嗅觉信息仍是该系统现阶段所存在的缺点。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有关此项研究的进一步更为细致完整的三维虚拟数字模型,为城市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做更多辅助。
参考文献:
[1]Allen, J. F. Maintaining knowledge about temporal intervals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83, 26(11): 832-843.
[2]Burrough, P. A. and Frank, A. U. Concepts and paradigms in spatial information: are current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truly generic [J].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1995, 9(2): 101-116.
[3]Gimblett, R., Daniel, T., Cherry, S. & Meitner, M. The simula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complex human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4: 63-79.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 汽车业 可行性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简述
1.“利润转移”理论
主要观点包括:战略性进口政策,即以关税抽取外国寡头企业的垄断利润;战略性出口政策,向在第三国市场上同外国竞争者进行竞争的国内企业提供补贴,可以使本国企业的边际成本降低、国际市场份额扩大;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政策,政府可以保护具备规模经济或研发带来成本下降的产业,促进其在国内外市场销量的扩大而达到促进出口的结果。
2.“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是指某些产业的经济活动产生的收益不仅局限于本身,还可使外部其他的经济单位受益。该理论认为,政府应当对能产生外部经济的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和促进,使之能够迅速形成国际竞争能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特征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强、会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等。
二、战略性目标产业的选择标准
1.补贴后的目标产业所获得的总收益必须大于补贴的总成本。目标产业应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能够不断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具有动态规模经济效应,这要求目标产业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当高的进入壁垒,其市场结构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
2.被扶持产业应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并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干中学”效应。如果该产业在生产上有自然的成本优势,如廉价的原材料或优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规模经济等优势,有可能成为政府支持的目标产业。
3.目标产业面临着外国的激烈竞争或存在潜在的竞争者,补贴的结果可以导致竞争对手削减生产,以使本国企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4.被扶持产业应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5.不存在与该产业争夺资源的其他产业,或者虽存在其他产业,但这些产业没有潜在优势并无需发展。被扶持产业的原材料、要素等应是丰富且易获得的。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理由
1.存在规模经济
汽车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大投入、大产出的典型规模经济行业。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的研究表明,对于生产一种车型的汽车装配工厂而言,当年产量由1千辆增加到5万辆、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其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下降40%, 15%, 10%, 5%,而当产量超过40万辆以后,单位成本则几乎不再有明显下降。所以说汽车业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
2.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成本优势
我国劳动力成本具有明显优势,人均工资每小时为1-2美元,只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1/20至1/10,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成本仅为发达国家同类人员的几十分之一。加上汽车上游产品如钢铁、机械、纺织、材料等行业的成本优势,整车制造业的整体成本优势则更为明显。
3.产业集中度较高,存在很大的进入障碍
我国汽车产业生产集中度较高,一汽、东风和上汽三大汽车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由于需要大量的设备投资、生产配套与技术研发活动,进入汽车产业的障碍较多,也增加了投资盈利的机会。
4.适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国际汽车主体技术已相当成熟,产品技术平台十分完善,而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能力相对落后,竞争力相对较低,我国政府可以对其进行选择性的保护,以市场的部分保护换得技术转移,为国内产业发展赢得时间与空间成为将汽车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的理由。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
1.增加知识投资,提高汽车业自主开发能力
首先要从政策上鼓励企业的研发投资,如对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可以计入成本,减免税收;对企业为产品开发而购置的样机、样本应予免税;对企业的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等开发项目给予贴息贷款;对企业自主开发成果予以重奖等,激发企业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企业的技术性成果及其创新的动力。再者,政府应鼓励企业致力于轻型材料、可回收材料、环保材料等车用新材料的研究,争取能在现代的汽车技术发展领域有所突破。
2.与产业政策相结合
由于中低级别家用车市场需求大,进入障碍小且有利于与其他国家开展贸易,我国可以确定以中低级别家用车为重点的汽车发展战略。其次应合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具有市场和资源的优势产品,在提高国内零部件业实力的同时,逐步融入汽车业的全球采购、制造、研发、销售体系,向产业增值链的高端进发。
3.合理把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尺度
在各国经济贸易相互依赖、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更需要技巧,这有助于避免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一方面,要注意政策工具的多样化,除了使用关税、配额、补贴等工具外,可以采用隐蔽性强的相关政策,甚至进口监管、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标准的制定等都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WTO的一些模糊区域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来为我国的贸易干预提供方便。
国内汽车业规模经济的初步显现和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我国所具有的市场广阔等的大国优势更是打破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限制,为该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政府可以借助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早日实现“汽车强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石金海.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适用性分析[J].商业时代,2005,(29).
[2]许鸿文.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03).
[3]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0.
1、产业集群简述。产业集群是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由于自然、历史、制度等原因,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集中于一地区,并结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现象。产业集群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集聚,它具有以下特征:(1)地理集聚特征。某一特定产业的大量企业及与之相关的支撑机构在某一地域集聚成群,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柔互惠共生性。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依靠自身生产所有有关知识和拥有各种相关资源,去完成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为了减小风险、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只能从事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实现专业化分工。(3)竞争协同性。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协作是创新集群的一种主要创新方式。竞争使得企业群落中的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以及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并依靠协作伙伴关系在竞争中发展壮大。(4)根植性。集群合作创新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根植性)、共同的创新文化(文化根植性)、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地理根植性),这是创新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对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5)资源共享性。众多相关联的企业聚集,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并互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6)创新组织的开放性。集群式合作创新网络与集群外的其他组织有着密切的开放性联系,集群内的合作创新网络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组织关系,当其中的一种联系变得无效时,这种联系将会被一种新的联系所取代。上述特征,使产业群具有集聚效应,具体表现在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品牌与广告效应等,从而引致产业群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自增强机制,最终表现为强劲的竞争优势。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2、综观目前总部经济不同阐述都强调其集聚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总部经济。北京社科院赵弘研究员在2002 年9月第一次提出了“总部经济”这一概念。随后的几年中赵弘赵弘研究员通过理论论证和北京总部经济战略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的研究了总部经济中涉及的各类现象的内在动因。“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是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使我国在经济学领域有了原创性的突破。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来对总部经济进行了定义,林文俏(2003)给出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的描述:“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人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认为:“总部经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效益的集聚性、扩延性、示范性、辐射性、吸引性。”赵弘(2004)从企业角度出发认为:“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史忠良和沈红兵(2005)在分析赵弘的定义后,提出,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和城市在使双方都能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标驱动下形成总部在城市集聚并产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现象。首先,这一概念包含了总部经济涉及的两个方面:企业和城市;其次是总部在城市集聚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企业和城市二者对更高经济效益的追求;再次是总部在城市的集聚能够使企业和城市“双赢”;最后是总部在城市的集聚是一个现实中存在又可观察和研究的经济现象。刘世锦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总部经济是一种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说总部经济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它相关的要素大多数是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比如像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才、研发、金融、营销、物流、会计、律师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等。”贺灿飞(2006)从空间经济视角认为,总部经济是从事增值经济活动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总部在一定空间内聚集,与相关产业强烈关联并产生外部集聚效益而形成一种经济形态。徐金发等(2006)则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和核心要素,认为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的结果。
从以上各位学者对总部经济的理解来看,尽管总部经济概念和内涵百花齐放,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强调总部经济的集聚性。
3、在经济发展实际进程中,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总部经济是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集聚在特定区域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总部集聚区域表现了很多产业集群的特性。在经济发展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化的分工,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的最大化而在空间上产生聚集。空间范围内聚集的强化,使企业扩展成为具有产业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里的核心企业,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核心企业出现后,空间集聚对这些企业的意义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化。一方面,集聚的“经济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是下降的;另一方面,集聚的“不经济性”却又是日益明显:优越的融资条件、与更上级政府的紧密关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等等高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发展更为重要,而这些资源在当地都难以获得。这样,当“非经济性”超过“经济性”时,企业的某些部门就会出现“离心化”的趋势。此时,产业集群在空间上扩展表现为一部分企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把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置于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区域。
产业集群存在着影响其形成、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而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不同的。传统的农业集群、工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土地、自然资源、一般劳动力资源、生产管理,高新技术集群的核心要素为知识性劳动力资源、核心技术、知识与信息、管理。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存在相应的核心影响因素。当某区域的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时,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吸引类似企业加入,从而使该产业集群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无疆界世界(Bordless World )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收购 IBM 电脑业务的联想集团将其全球总部设立于美国纽约州 Armonk,北京是其中国总部,而生产基地将逐步移入中国。由此可见,职能机构的区域分离并在全球寻求最佳资源配置将日益普遍,特定区域以其综合资源优势有可能成为组织职能机构的总部聚集地,例如美国硅谷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的研发中心,印度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软件的研发中心,香港和新加坡是跨国公司亚太地区的总部。这些总部的聚集和产业集群一样具有相似的属性,总部集聚也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现象。总部集群的正外部性能给企业和当地带来竞争优势,而且由于企业总部是组织形态的高端部分,总部集群给企业和所在地带来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关键词】汽车;并购;协同效应
一、理论简述
并购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并购活动,其价值得到增加,在并购后,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获得了显著的市场预期。并购协同效应最常见的分类分为: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及财务协同效应。经营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并购后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如企业规模扩大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购后双方企业原有市场份额统一,扩大新企业市场占有率;主并企业通过并购,获得目标企业拥有的而自身缺乏的资源,实现了资源互补。
通过企业的并购和联合来实现产品线的优势互补,并分享彼此的营销网络及研发成果,是经营协同效应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尤其是对于技术和资本要求较高的工业制造业企业而言,通过适当的并购寻找潜在的“契合”被并购对象,可在短期内突破自身的制造“短板”.我国车企近年来并购案例不断,除了要考虑扩大规模因素以外,更要考虑到技术的融合,基于此角度,本文从并购的经营协同效应出发进行分析。
二、上汽并购南汽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1.并购简介
2007年上汽集团进行了数次汽车行业内部的整合。为了加快商用车战略布局,2007年上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7月,与国内轻型商用车重要基地——跃进集团达成合作意向。8月,洽购上柴股份的消息浮出水面,上柴股份遂停牌公告称“将在合作事项明朗后复牌”。12月,通过整合南汽,增强了在轻卡、轻客方面的竞争实力。“上南合作”余音未平,2008年1月3日上海汽车便迅速完成了对上柴股份的收购。
2.上汽南汽并购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本文以效率理论为基础来分析上汽集团在2007年系列并购后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借助资本市场上有关的财务数据来对比分析并购前后并购企业经营变化,通过对上汽集团的案例分析以求达到说明并购活动是否产生了相应的协同效应及经济后果。采用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如果企业财务指标状况得以改善则可认为产生了协同效应。
(1)本文所抽取的企业盈利类指标
主要包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05年到07年并购活动前上汽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至08年将至期间谷底,08年后其主营业务利润率又开始上升。而期间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05年至07年出现了先降后增的趋势,07年至08年再次下降,并购活动完成后二者再次上升。可见在并购后上汽资产总体运用效率得到了提升,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在未来可能会逐步减弱,取而代之为规模不经济,即由于规模不断增长而导致成本和费用的增加,但在分析期内其管理协同效应得到一定程度体现。
从表中得知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整体变化也趋于一致,05年至07年销售毛利率在15%到20%波动,销售净利率稳定在5%左右且都略呈下降趋势,但在07-08年间,二者均出现大幅下降,尤其是销售净利率下降到-8%,08年之后二者开始回升,09年销售毛利率相比08年上升了1.63个百分点,同期销售净利率更是上升近12个百分点。对于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一公司整车销量增速减缓,品种结构重心下移,特别是下属韩国双龙公司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经营陷入严重困境,导致上海汽车整体经营业绩出现下滑。200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6.56亿元,同比下降了85.8%,公司经营业绩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后遇到了“寒冬”。二公司07年底至08年度收购南汽集团,收购资金为44607.71万元,由于处于并购后的第一年,而上汽与南汽集团报表于2008年4月一日前尚未合并,而收购活动又导致企业净现金流出,摊薄了2008年度第一季度的利润情况,加之并购后的整合活动进而影响了企业净利润。尽管07年度-08年度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有较大程度下滑,但08年之后09和10年两指标均呈现强力的反弹,可以得知并购的效果已得到良好反应。
(2)成长类指标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成长性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扩张率。
从上表图中可以看出05年至10年上汽的净利润指标存在着较大波幅尤其是在07年并购后至10年出现大起大落的状况,08年相比07年下降幅度达到3.11%,然而09年这一指标却从-0.86%上升到了9.05%,10年再次下降到1.41%。笔者认为其间原因主要有第一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行业产生了较大冲击,包括对汽车企业产生了影响,从08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汽车企业的经营绩效普遍出现下滑,上汽的产销量虽然继续增长,但也低于连续数年两位数的增速。第二并购后的两年左右时间内企业内部整合花费,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从此方面看,并购的协同效应受到了内环环境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从总资产变化情况来看,06至08年出现下滑,08年后整体变化不大,至10年上升至0.53%,增速同整体资产额度不够明显,也反映出并购的协同效应不够明显。
(3)市场控制力指标分析
本文对于市场控制力采用了赫芬德尔指数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X—市场的有关数值(如资产总额,产量,销售额);
Xi—i企业的相关数值;
Si=Xi/X—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关键词:自然垄断;市场需求;美国电信
一、电信业自然垄断的产生
美国作为电话的诞生之地,至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电信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许多世界级的电信企业,不论是电信制造业,还是电信运营业,都对世界电信市场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1876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获得了电话的发明专利权,次年便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从1877年至1893年的16年间,贝尔公司在美国专利法的保护下垄断经营电话业务,并且拥有自己的设备制造商——西电公司。显然,这个时期美国的电信业并不是自然垄断,而是一种专利垄断。到1892年,全美电话网上连接的电话从1878年的11000部增长到266431部,年平均增长率接近22%,贝尔公司从中获取了丰富的垄断利润。1893年贝尔公司的电话专利到期,大量公司加入到电话业务的竞争中,最高峰时全美有6000家左右的电话公司。贝尔公司损失了大部分的市场,并于1899年被其原来的长途电话子公司AT&T所兼并。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贝尔公司这种依靠法律保护所形成的垄断地位是暂时的,不是自然垄断。
1902年,刚刚兼并贝尔公司的AT&T拥有美国55%的电话市场,其它数千家公司占有余下的45%。此后,AT&T开始有计划地兼并其它电话公司,并提出“一种政策、一个系统、普遍服务”的目标。最终,AT&T利用自己通达全美的长途电话网络,巧妙地运用网间接续和交叉补贴两种手段,成功地确立了自己在美国电信业的独家垄断地位。
网间接续,是指非AT&T公司用户的电话,无法拨入AT&T的网络内,这样一来就使得许多地方电话公司的用户,可以呼叫的范围仅限于本地区,电话的使用价值相比AT&T公司的用户大大下降。交叉补贴,是指AT&T公司利用长途电话的高额收费创造的巨额利润对市话进行补贴,使得AT&T公司的市话可以低于成本运行,从而其市话资费要比其它公司的低得多。质量和价格的巨大反差,使其它电话公司无法同AT&T竞争,其结果是:要么倒闭,要么被AT&T兼并。到1913年,全美仅剩1500多家电话公司,总计占美国5%的长途电话市场,15%的本地电话市场,完全无法与AT&T公司相提并论,从1913年开始直到1984年,AT&T牢牢占据着美国电信市场绝对霸主地位达七十年之久。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即微波、卫星、光纤等技术出现(对AT&T的长途有线传输网形成替代效应)之前,AT&T的网络在提供长途、市话、传真等电信业务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对于这个时期的任何竞争者而言,AT&T都具有明显的成本和质量优势,从而使得新企业进入电信业与其竞争是无效的。所以,这段时期美国电信业符合自然垄断的经济特征,可以认为是自然垄断的。因此,尽管1913年和1949年美国司法部两次对AT&T提起反垄断诉讼,其结果也只是AT&T以有限的让步换取政府对其垄断地位的承认。
AT&T所赖以成功实现垄断的两大手段:网间接续和交叉补贴,也契合当时电信产业的两大经济特性:网络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性。网间接续政策的成功,是利用了网络外部性所产生的效用优势;交叉补贴政策的成功,则是利用了规模经济性所产生的成本优势。所以,在1984年以前的这段时期内,不仅是美国,世界各国的电信业都采取垄断和垂直一体化结构,都对电信业的价格和市场准入实行严格规制,通常的做法是授权某家企业垄断电信业的全部生产或服务,并由政府规制来维持这家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美国为例,根据1934年颁布的《通信法》,美国电信业的规制体制得以建立。依法成立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负责监督和管理州际通信业务以及国际通信业务,各州的公益事业委员会(PUCs)负责管理州内通信业务,各规制机构主要通过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对电信业进行管理。AT&T被置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规制之下,接受政府定价并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
二、电信业自然垄断属性受到质疑
如前所述,电信业在各国曾长期被视作为自然垄断产业,其依据是电信业的规模经济性和网络经济性。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信需求的快速增长使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出现了弱化。微波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形成了对传统电信技术的替代,而且大大降低了提供电信服务所需的固定资本规模及投资的沉淀性,为新企业的进入创造了技术条件,同时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电信市场需求的增长,电信市场需求的扩大为在同一业务领域内容纳多个电信企业创造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电信业是否还具有自然垄断性提出了质疑。
第一,技术进步大大削弱了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特性。 随着环境的变化,把电信产业的所有环节统统视为自然垄断的传统观点,已经不能反映电信产业的时代特性。原因在于,技术变革等因素可能改变传统理论认定的自然垄断产业某些环节的垄断基础,产生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的混合产业结构,即产业的某些环节适合于竞争而其他环节适合于由几个生产者独占。对这类混合产业结构必需改革规制框架,适时将竞争性业务从垄断性业务中剥离出来,并防止仍居于垄断环节的厂商将其垄断势力延伸到该产业的其他环节。20世纪80年代以后,构建电信网络所依赖的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采用新的电信技术,用较少的投资和时间就可以建成技术更先进容量更大的全新概念的网络,基于这样一个网络可以使新电信公司站在更高的技术地位开展更新的业务,具备更强大的竞争优势。电信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传输技术的进步、交换技术的进步以及智能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电信网络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从而削弱了电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使新公司进入电信业成为可能。
第二,电信市场需求扩张的动力。Viscusi、Vernon和Harrington对美国电信产业的实证分析表明,如果市场需求曲线能够向上移动到足够的程度,可能会使自然垄断产业不再具备自然垄断的特征,因为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会提高社会最优产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全世界电信市场迅速增长,这种增长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用户数量增长;②电信业务的增长,传统的语音业务基本稳定,新兴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迅猛增长。传统的电话公司要想继续在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上保持垄断地位就必须彻底改造原有的网络,建设新的数据光通信IP 网络,这就等于和新兴公司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③业务量的增长,1995年全世界电信业务收入5960亿美元,2001年就增长到101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9%;④通信覆盖区域的增长,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活动的全球化,电信市场的地理范围也逐渐扩大,已从一个国家扩大到整个世界。
总而言之,电信业的市场结构是随着电信技术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电信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性,电信业市场是一个垄断性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逐渐削弱,竞争变为一种可能,进而形成竞争性市场。此外,电信业的市场结构还受市场需求的影响,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三、美国电信业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电信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电信业自然垄断的属性已大大削弱,许多电信业务已不再具有从前人们所认为的自然垄断性质,人们要求放开电信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以“成本次可加”和“可竞争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新自然垄断理论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其更加放松的政策主张的指导之下,以美国为首的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电信产业纷纷掀起了以“放松规制、引入竞争”为基本特征的电信改革,从而在世界范围出现了所谓的“电信改革浪潮”。
电信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84年左右,以1984年美国地方法庭的最终判决修正案判决分拆AT&T为发端,随后其它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始进行修改电信法、将原国有垄断电信运营商私有化、开放市场及设立独立管制机构等一系列活动。这些变革,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对电信业自然垄断性质的否定。电信改革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996年左右,以美国颁布新《电信法》为标志,彻底否定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宣布在所有电信业务领域引入竞争,尤其是在本地电话市场上,新进入者可以采用自建网络、租用地方贝尔公司的UNE(非绑定网络元素)和转售地方贝尔公司话务量等三种方式参与市话竞争。同时,有线电视、互联网语音业务提供商(VOIP)也可以不受管制的经营电话业务。本文以美国电信业为例,简述这两次电信改革浪潮的内容及结果。
1984年,AT&T解体。解体前AT&T直接经营长途业务,通过24个子公司经营本地业务。解体后,AT&T长话部与西电公司组成新的AT&T,经营长途业务,不允许进入市话领域。原AT&T的本地子公司组成7个小贝尔,经营本地业务,不允许进入长话领域。MCI与SPRINT加入长途电话市场,成为AT&T的竞争者。本地业务仍垄断经营,其理由是:⑴保证区域间资费水平的平衡;⑵实现普通服务需要采用交叉补贴的方式;⑶确保网络的及时更新和扩容。
1996年美国新《电信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本地市场的竞争。因为,长话市场引入竞争以后,AT&T的市场份额已经从1984年的68.3%下降到1999年的37.1%,同时,长话资费也在逐年稳定地下降。但本地电话资费却不断上涨,相比之下,本地业务已经成为低成本、高收益的业务,却还接受长话补贴。所以,人们要求开放开本地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 此外,进入20 世纪90年代以后,电信技术的进步对本地网垄断及三网分开管制模式提出的挑战也催促着新电信法的诞生。终于,经过5年的酝酿,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亲笔签署了新电信法,并宣称“我们要创建一个开放的市场,在这里竞争和创新将与光速同行”。
国际企业管理试题
课程代码:0014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邓宁
B.海默
C.巴克莱和卡森
D.弗农
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
A.技术特定优势
B.金融与货币优势
C.区位特定优势
D.企业规模优势
3.两个或两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货物自由移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自由移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类型是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4.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干说:“没有人强迫我非得同本国人说法语或非得使用合法货币不可,但我却不可能有其它的选择。”这句话说的是
A.文化差异
B.文化冲突
C.直接文化强制
D.间接文化强制
5.一般来说,下列政治体制中政策法规透明度较低、政策稳定性较差的是
A.集权制
B.君主立宪制
C.代议制
D.共和国制
6.与企业具体运作有关,确定各个职能领域近期经营目标的战略是
A.集团级战略
B.公司级战略
C.业务级战略
D.职能级战略
7.日本和欧洲的家电制造商将国内早已衰退的旧型号彩色电视机销往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增加收益的目的。这一战略属于
A.集中战略
B.市场开发战略
C.产品开发战略
D.差异化战略
8.哈佛大学波特教授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替代品生产者以及
A.市场规模
B.资金投入
C.政治环境
D.潜在竞争者
9.当一家企业通过出口初次进入国际市场时,通常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国外子公司结构
B.全球性结构
C.出口部结构
D.国际部结构
10.在西方,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通常是
A.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控股公司
11.经他人收集、整理过的资料,称为
A.第二手资料
B.书面资料
C.第一手资料
D.原始资料
12.某企业将中国市场细分为南方市场和北方市场,这种市场细分是
A.人口统计细分
B.消费者心理细分
C.地理细分
D.行为细分
13.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可口可乐公司,一直以一种口味、一种包装和统一的广告宣传,长期占领世界的软饮料市场。这一目标市场策略称为
A.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B.差异性市场策略
C.密集性市场策略
D.利基市场策略
14.国际企业从内部选拔人员的优点是
A.补充新知识、新观念
B.避免企业内部矛盾
C.避免企业内部近亲繁殖
D.提高士气
15.在人员绩效考评中,对被考核对象的分析要从多方面收集信息,进行综合性考评,避免以点代面,这遵循的是
A.客观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公开、公平原则
D.经常性原则
16.全面质量管理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7.劣质产品在发送到顾客手中之前被发现,由此产生的质量成本是
A.预防成本
B.评估成本
C.外部失败成本
D.内部失败成本
18.国际企业进行标准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
A.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B.提供差异化产品
C.满足个性化需求
D.精简设计与计划工作
19.国家对于具有本国国籍或被认定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产生于或位于世界范围内的全部课税对象行使的课税权,称为
A.地域税收管辖权
B.公民税收管辖权
C.居民税收管辖权
D.国家税收管辖权
20.如果预期东道国货币将贬值,国际企业信用政策应做的调整是
A.延长信用期限,降低赊销水平
B.延长信用期限,提高赊销水平
C.缩短信用期限,降低赊销水平
D.缩短信用期限,提高赊销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合资企业的管理形式主要包括
A.由一方母公司直接管理型
B.由双方母公司共同管理型
C.由一方分公司直接管理型
D.委托第三方独立管理型
E.由一方母公司间接管理型
22.西方企业已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企业的首要战略,其主要做法包括
A.不断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投资
B.优待研究与开发人员
C.与其它公司合作研究
D.强化校企合作
E.广泛采用最新技术
23.在国际企业管理中,进行政治风险评估的常用方法有
A.实地考察法
B.专家咨询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E.数量分析方法
24.在国际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中,全球性产品部结构适应的情况有
A.企业产品种类繁多
B.不同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技术
C.不同产品的最终用户市场有很大差异,营销手段和分销渠道不能共用
D.出口销售运费和关税高,并有其它限制,因而企业必须在当地生产
E.将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研究结合起来十分必要
25.实行准时生产制的关键要素包括
A.看板管理
B.适时适量生产
C.弹性配置作业人数
D.质量保证
E.生产整合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26.按照霍夫斯蒂特的观点,澳大利亚是团体主义程度高的国家。
27.没收是指东道国政府强行将外国企业的财产收归己有,但给予一定形式的补偿。
28.统一指挥是组织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
29.间接渠道常常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
30.特许经营是企业将制造技术和工业产权作为商品作价转让。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风险型决策
32.管理幅度
33.全面质量管理
34.文化冲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5.简述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差异。
36.简述世贸组织的职能。
37.简述企业选择中间商的标准和条件。
38.简述分散式研究与开发的优点。
39.简述全球性职能部结构的缺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0.论述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
41.论述人员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
七、计算题(本题7分)
42.A公司在甲、乙两国分别设立一个子公司,甲、乙两国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和35%,甲国子公司将一批总成本为6000万美元的家具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国子公司,乙国子公司把这批家具以13000万美元的市场价格在乙国出售。
系统风险是指有整个国民经济变动而造成的市场全面风险。影响股价的系统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经济周期、利率、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物价水平、投资者结构、人们心理预期和股市人气状况等。非系统风险是指某个股票或者股票组合所特有的风险。它包括每股税后利润、每股净资产、发行价格、股本量、流通盘大小、地区因素、行业因素等。下面我们以上海股市为例来分析一下我国证券市场中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结构特征。股票投资的总风险由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部分组成。
由于成长阶段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信息的垄断性和运行机制的不规范性等市场结构性因素,我国股市的价格行为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这种高风险特征已经引起管理层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国内很多学者也因此对我国股市的投资风险结构做了详实的研究,发现我国股市的风险结构具有与成熟股市不同的特点。在我国股市中,单个股票的价格波动受市场大势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各个股票价值运动的相关性增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必然较高。大部分股票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这和我国股市在一轮市场行情的大幅调整中,个股通常呈现齐涨齐跌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在我国股市发展初期,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然而,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作机制的逐步成熟,市场的风险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人骥(2000)采用1993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的日收益率数据,考察了上海股市风险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上海股市的系统风险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齐涨齐跌”的现象正在逐步弱化,与早期相比,目前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和投资决策时更多的考虑公司本身的特点,行为模式已从前几年的“重大盘,轻个股”逐步转变为“重个股,轻大盘”,股票后面所蕴含的公司特征正在逐步得以体现。
由于系统风险在单个股票的投资总风险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各股票的价格运动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因而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的效果将极其有限。施东晖(2000)使用50个股票的双周收益率数据计算它们各自的方差;然后随机地选取一种股票,其收益率方差为4.18%;将这一股票与另一随机选取的股票组合起来,构成等比例投资的两种股票的组合,方差降为4.13%左右;按同样的步骤,一步一步加入随机选取的股票,可以看到,当组合中股票数目达到20种以上时,单个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几乎已完全分散掉了,此时投资组合的方差很快接近极限值3.180/0,这一数值约为原先单个股票风险的78.2%。可见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多元化只能分散掉大约20%的风险量,降低风险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定价的风险和收益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施东晖(1996)《上海股票市场风险实证研究》。施东晖所使用的数据简述如下:
研究样本:1993年底106家上市公司,按规模将样本分成15个组合,每个组合由样本股票等比例投资组成,组合1包含流通股本最小的一些公司,组合15则包含流通股本最大的一些公司。
研究期间:从1994年1月至2000年4月底,共76个月。
收益率计算: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收益率为股票双周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变量定义:实证主要涉及收益率(R)、系统风险(β)、非系统风险(S(E))、公司规模(SL)、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权益市值比率(BM)等变量。β和S(E)可由公式Rt=αt+βtRm+ξt回归得到。
通过上面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符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结论,公司特征因素在我国股票定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种现象主要归因于两个原因:①我国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首先,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信息。从中国股市的实际运作来看,由于市场发展尚不规范、不成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不规范、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较为严重。其次,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竞争。由于投资者群体结构、规模经济和进入限制等诸多因素,中国股市的市场化和竞争程度还相对较低。②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我国股市的参与者大部分是散户投资者,b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由此可见,CAPM关于投资者持有高度分散化股票组合的前提假设也不符合中国股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因此非系统风险也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成立是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前提的,中国股市定价行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符,也就意味着中国股市缺乏资本配置效率,就不能有效地通过股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最优地配置稀缺资本,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而只能带来稀缺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国股票市场,说到底就是了要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大致有以下措施:①扩大股票市场规模。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④规范政府监管。
摘要:本篇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定价的特征。文章认为我国现行证券市场的股票定价与CAPM的结论相悖:公司特征因素在我国股票定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司特征因素模型更适合描述中国股市的定价机制。然后,文章围绕建立我国股票的特征因素模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因素定价模型
参考文献:
[1]才宏远.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金融.2005.(4).
一、对这次汇率调整的一些认识
(一)这次汇率改革重在机制而非升值。
此次汇率调整的最大看点并不在升值幅度,而是我们采取了“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这种方案的基本构想是,根据与中国之间贸易与投资的密切程度来选择数种主要货币,设定不同的权重,组成一个篮子的货币;设定一定的浮动范围,允许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其范围内浮动,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单一地盯住美元相比,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方案更为科学和客观,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紧密,能够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同时可避免汇率的大幅波动,减少了热钱可能对单一货币的冲击。所以可以这样说,这次汇率调整中升值2只是形式的表现,而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才是核心的内容。(二)汇率未来的变动趋势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次汇率改革只是试探性的一步,未来很可能还有升值空间。因为根据大多数学者的测算,人民币现在已经低估了10以上,有人甚至认为达到了40,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升值预期,这次人民币升值只是对这种升值预期的一定释放。本文认为由于这次升值的程度不大,并且以后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所以未来很有可能引发更为强烈的升值预期,从而导致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的稳定,中国政府未来即使再动,也不会是几个月内频频调整,而是长期缓慢上升。(当然,一定情况下人民币还有可能贬值。)
二、汇率变动对公司的影响
外汇风险(ExchangeRateRisk)指的是本国货币实质购买力或外币于未来时间点未预期的波动,而这种波动会改变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数目或变动程度。
由于公司主营业务中30左右为国际石油运输业务,而按国际航运业惯例,远洋运输的运费通常以美元计价和结算,公司运输收入中约三成以外币结算(主要是美元),日常经营性支出中约二成以外币结算,这就造成公司的货币收支在币种结构上不平衡,公司主要持有的外币为美元,随着金融市场中汇率的剧烈波动,存在着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及国际外汇市场美元与其他国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
汇率变动给公司带来的外汇风险主要有: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
会计风险又可以分为折算风险和交易风险。
a)折算风险,由于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和支出为外币(主要是美元),并形成外币资产和负债而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因此在会计上存在由于汇率变化导致的外币折算风险。
b)交易风险,即公司签订运输合同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之日,到公司履行完该合同期间,由于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变动而导致该运输合同人民币价格发生变动的风险。
经济风险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包括影响公司的顾客和竞争者,同时对国际投资、贸易、政策风险以及各企业的行销决策都有重大影响。
三、公司对于汇率风险的应对之策
(一)公司建立外汇风险避险机制的必要性考察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想将其暴露的汇率风险规避掉,但是任何规避措施都是需要支付成本的,所以当一个企业认为其采取风险规避措施获得的可能收益弥补不了其为此付出的成本时,它趋向于不采取规避措施,反之,它就会采用风险规避措施。一个企业是否有必要建立汇率风险避险机制需要涉及的考虑因素很多,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公司规模、负债率、流动比例、利息保障倍数、市盈率。各因素的影响简述如下:
l公司规模大,在避险成本上越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可以降低避险成本而乐于避险。
l负债率衡量公司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可能性越高越需要避险。
l流动比率衡量企业应付日常营运上所需的现金需求,其比率越高,代表企业的应变能力越强,即短期偿债能力越好。若流动比率低,代表该公司应变能力较差,公司经营者将需要采取避险措施。
l利息保障倍数比率越低,则发生财务困难的几率越大,也越需要进行避险活动。
l市盈率衡量公司的外部融资成本高低,市盈率越低越有可能产生投资不足的问题,因此越需要从事避险活动以降低因投资不足而产生的成本。
根据上述因素分析,公司并没有很大的外汇风险暴露,所以也没有急迫的外汇风险规避的压力。但是考虑另一方面,公司现在用外汇结算的收支约占公司全部收支的三成,并且随着公司全面的“脱江入海”走向海洋,以后外汇收支占公司全部收支的比例会迅速增大,公司将很快面对较大风险暴露的状况,因此公司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建立应对外汇风险的机制。
(二)公司应对外汇风险的措施
外汇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首先计算外汇风险暴露的头寸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对冲掉。
外汇的头寸的计算
l从静态的角度看,首先要计算公司外汇的存量,也就是公司某个时点上外币账户上的外币净资产或外币净负债。
l从动态的角度看,还要计算公司未来外汇动态流量。比如具体的每次运输外汇收入, 比如公司某个时间点上需要支付美元计价的造船款等等。
对于汇率风险,公司可以根据风险的特性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进行化解和规避。
1.在交易风险方面
l国内运输合同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国外的运输合同尽量增加欧元等近期强势的货币,降低美元汇率变动的风险。
l一般选择在付汇时以软币、收汇时以硬币计价,但是这种计价方式会受到交易本身的限制,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
l调整结算期限。公司在外汇市场剧烈变动的时候,可以提前或推迟结汇,从而避免损失。
2.在会计风险管理方面
l鉴于公司外币收入大于支出的现实,尽量增加人民币资产,减少外币资产;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外币负债。
l通过调整现金流量,进行远期外汇交易,风险对冲。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行性;必要性;对策建议
[“十五”时期,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17.18亿元,工业增加值90亿元,利税总额59.17亿元,其中:利润38.17亿元,经济总量跃进为全省第一大行业。在“十一五”规划中,江西有色金属工业提出了冲击千亿元的目标。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倍受关注。江西有色金属工业要实现下一轮的大发展,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内涵发展。本文就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一、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从江西具有比较优势的有色金属矿种来看,资源形势并不乐观。江西探明的铜资源量占全国的1/5,列第一位。按现有的保有储量计算,矿山服务年限约为25-30年。中国钨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江西省钨资源量在全国列湖南之后排第二位。江西钨资源量在不升级储量的情况下静态服务年限约为10-15年。中国查明的稀土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1.3%,江西省保有储量56万吨,其中可采储量31万吨,以离子型稀土为其特色。以现有产能计算服务年限约为12-15年。
(2)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十五”期间,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十五”期间,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4.97亿元,基本相当于建国以来到“九五”末期50多年累计投资总额。2005年,生产电铜43.21万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1.23倍。生产钨精矿44744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69%。生产单一稀土氧化物5512吨,比“九五”末期增长了2.8倍。江西有色金属工业从整体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资源的不足成为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中的“瓶颈”。
(3)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前江西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废弃的废石和尾砂堆积成山,山洪爆发时顺流而下,有的尾矿库甚至出现决堤,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排放的废水就似一条“黑龙”,污染了整个水系,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
2.可行性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为江西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树立了典范,成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楷模。江西铜业集团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仅“变废为宝”一项,2005年多收30亿元。江西铜业集团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
(1)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了新的产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铜就抛弃了“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观念,引入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新理念。1993年以来,江铜一直致力于运用高新技术“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建立了多条新的生态产业链,已形成以铜的提取与加工为龙头,贵金属提取与加工、硫化工和精细化工、稀贵金属提取与加工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2)依靠科技进步,铜资源利用率上了新的台阶
江铜所属的德兴铜矿,原设计采矿选矿的边界品位是0.3%。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铜就进行特大型低品位斑岩铜矿床采选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一研究成果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边界品位由0.3%下降到0.25%,使德兴铜矿原本当废石丢弃的含铜品位在0.25%-0.3%的矿石(约占总储量的20%,共1.48亿吨)全部得到利用。仅此可多回收铜金属量38.3万吨、黄金28吨,使日处理量10万吨的德兴铜矿延长服务年限4-5年。
(3)注重转化,废渣利用实现了产业化
江铜矿山探明的铜矿石中含有伴生硒、碲、铼等二十多种元素,在采选铜矿后,废渣如果直接排放,不但浪费资源,还会对土壤、水质产生严重危害。江铜立足技术创新,在废渣的利用上走出一条“科技成果—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江铜集团贵溪新材料公司经过7年的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形成了年产2吨铼酸铵的生产能力,年创造利润达5000万元以上,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仅300万元。如今,江铜正在开发高纯化硒、碲、铋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延伸产品链条,实现江铜稀贵金属产品的新一轮升级。
(4)注重环保,“三废”实现了再利用
江铜在生产过程中十分注重复水利用,现在企业每年重复用水量达2.9亿吨,复用率为85%以上。此举不仅减少了废水对原排放流域农作物和生活饮水的污染,每年还为企业节省取水资金2000万元。为了减少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江铜建成烟气制酸系统,回收二氧化硫,每年回收二氧化硫制酸110万吨,增加产值3亿多元。面对目前较为严峻的能源形势,江铜所属的贵溪冶炼厂,利用闪速炉冶炼时产生的余热发电,每年可发电1亿Kwh,相当于该厂外购电的11%,通过提高对余热的综合利用率,江铜在两年后耗煤将不超过3万吨,比现在减少7万吨。冶炼过程中的废渣也通过二次选矿,每年从中提取铜8000吨。
二、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循环经济的理念还未确立
在发展思路上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轻内涵,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不符合当前的实际,为时尚早。习惯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重点。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大量存在。
2.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技术力量比较薄弱
全省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有近200户,省属企业51家。除省属企业外,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比较落后,仍停留在上世纪70、80年代水平。技术投入不足,资源利用率、回收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率都比较低。
3.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缺乏
除《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原国家经贸委出台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之外,没有具体化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对政府的考核仅强调GDP,对企业的考核仅强调经济效益,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考核评价,以“三高”为代价的增长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4.监管机制缺位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和组织协调,但至今尚未统一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管理,政府各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职责不清,行动缺乏协调性。
5.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政策支持,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发展循环经济,对企业而言,需要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改造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政府在推动该项工作时,要制订相应的鼓励政策,如对企业技改、治污的税收扶持方面要有具体措施。否则,企业就不会主动去考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问题。
三、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资源环境意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加强教育与引导,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发展循环经济,要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3.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指导编制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以此大力推动江西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4.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形成必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抓紧制定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对有条件而又拒不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实施严格处罚,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落实相关政策,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把国家及省“在地方排污费收缴中安排不低于10%的资金用于试点清洁生产工作启动和污染治理项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税收减免等有关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基金,对关键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利用该基金开展相关的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
6.加大江铜集团示范推动作用
在全行业组织学习和推广江铜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重点要以节水、节能为重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
7.加大科技投入
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开发二次有色金属回收过程拆解分离技术、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冶金技术、二次资源稀缺贵金属回收技术、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技术、有色冶金废渣资源化技术、资源循环过程中环境治理技术、资源循环自动控制及检测技术等,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
8.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
按照布局区域化、发展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铜、钨和稀土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积极发展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加工度和附加值,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