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数据环境治理范文

大数据环境治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数据环境治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数据环境治理

第1篇:大数据环境治理范文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各项风险层出不穷,其中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如何高效预防和解决城市风险问题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众安全服务已成为政府部门面对的首要问题,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恰恰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机遇。

二、大数据的概念

所谓的大数据,也就是Big Data,指的是因数量过于庞大而无法使用传统的数据处置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其进行高效分析、比对和整合的海量数据,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并不单单指的是数据规模的庞杂,其也包含了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1]。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就是预测,即通过数学算法对特定的海量数据实施分析和研究,从而对某一事件的发展规律进行预判。大数据主要具备四大特征,简称为“4V”,Volume、Variety、Velocity和Value。

三、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

鉴于大数据技术具有极为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因而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就是以大数据为核心,让其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之中。

(一)大数据收集

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首要环节就是收集大数据,即相关人员应有目的性地去积累各种形式的数据信息,并从中找出事实根据,而整个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在这一过程中,即使并未对收集数据进行深入探究,只凭初步证据也可有效发挥大数据的效应。

现阶段,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已转变为预防式治理模式,即工作重点为提供主动性警务服务,在源头上预防犯罪。众所周知,公安工作是建立在大量情报信息基础上的,而信息收集工作则与数据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三者关系为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再转变为情报。从狭义角度看,数据无非是以阿拉伯数字形式呈现的数值,其本质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性涵义,如175,只有将数据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此时其才具备某种现实意义,如数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为175cm,而这就是信息,进一步讲,民警在调查过程中,从案发小区居委会负责人口中得知,近段时间入住了一名身高为175cm左右的男性,而且其作息时间基本与案件发生时间存在一致之处,此时的信息也就变成了情报,从而为公安机关提供了有力线索,即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起始环节就是收集数据,再探究信息,最后产生情报。通过将数据有效转化为情报,以情报对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以此来达到预防犯罪的预期警务治理目标。

(二)大数据发掘

所谓的大数据发掘,就是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海量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隐蔽性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发掘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对未来的行为趋势做出预测。因此,预测行为的核心为情报,而情报则是明确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反恐预警。现阶段,我国反恐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一旦发生恐怖事件,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动荡,由此引发的社会恐慌不可预估,而社会不良影响也会持续蔓延。相较于一般的犯罪活动,恐怖袭击中的犯罪分子往往怀有必死的决心,再加上反恐斗争必将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反恐斗争必须提高对事先预防和事中应急处理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事先预防,即在恐怖事件发生前将其终止,但由于恐怖事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而事先预防具有较高难度。而通过引入大数据发掘技术,即可从蛛丝马迹中找到恐怖分子的行为趋向。由于犯罪分子往往有着一定的犯罪目标,而其所有的行为都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无论是资金筹集,还是人员联络,各个环节的数据必会在数据空间中留下痕迹,而大数据发掘技术的核心就是找寻蛛丝马迹,以此来确认犯罪分子。总的来说,通过分析和比较海量数据,再加上监控信息,把握本地区的治安形势,其后向决策机关上交预测材料,以此来实现反恐预警。

(三)大数据参与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公安机关为主的管理形式,重视主体多元化,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就会立即形成以公安机关为核心,相关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相互协作的治理网络。例如,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在这一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警方立即对现场数据进行了收集,第一,提取袭击现场监控摄像头所录制的视频数据,第二,收集附近居民在案发时拍摄的各类照片或影像数据,第三,社交媒体中的照片或影像数据,第四,建立了一个专门网站,以让广大民众上传案发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数据[2]。基于以上海量?稻荩?调查人员依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排列,以还原现场情景,并应用了图像处理技术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由此可见,通过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到公众安全治理中,可发掘更多细节,而更优的治理方案也将被启发。

(四)大数据判断

大数据决策,也就是大数据判断,指的是借助数据统计技术,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产生符合标准的数据,从而有效发挥大数据的判断作用,而该种功能对于实现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极为有效。从表面上看,安全事件均为突发事件,但其仍可利用大数据对其进行预测,基于大数据平台,对城市区域内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并实施动态监控,以此来有效提升公安机关的快速应答能力,一旦发现某一区域出现异常数据,便立即借助各种现代化通信手段实现提前预警,以此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大数据判断技术,实现了公共安全时间的及时应答和快速处理,从而在根本上维护了社会大众的安全。

第2篇:大数据环境治理范文

【关键词】 大数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路径

一、引言

2016年4月17日,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报道震惊全国,上市公司诺普信控制的常隆化工厂的土地污染导致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出现身体异常。而该公司于2014年曾被诉讼并支付环境整治费。

紫金矿业等上市公司的环境污染事故仍记忆犹新,新的环境污染事故仍然层出不穷。根据环境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事故的发生次数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最严峻的领域。

2016年2月,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包括中国铝业等央企在内的141家上市公司在2015年超标排放污染物,尤其是化工行业的企业数量最多。而这141家公司中只有28家公司对此进行了信息披露。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上市公司应公布包括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环境管理等环境信息。

二、中国目前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55条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第62条违反本法规定,未公开重点排污单位或者未如实披露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公开,并予以公告。

而2007年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2008年《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都要求企业及时、准确的公开其环境信息。201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鼓励企业积极主动披露履行环境责任,包括公司在污染防治和控制、加强生态保护中采取的措施;属于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披露其在报告期内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信息整改。根据证监会的规定,新股发行审计注重对环境问题的审计,包括: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发行人的生产管理和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拟上市公司最近3年的环境保护投资相关费用,实际运行的环保设施和环境保护支出;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环境规定,是否曾发生环境事故,治理污染设施的运行是否有效,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养护和日常的污染治理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当拟上市公司发生环境事故或因环境问题受到处罚,是否详细披露了有关情况,其保荐机构和发行律师是否就此事件构成重大违规问题发表意见。

现行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有效的推动了我国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重污染行业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重污染上市公司大部分披露其环境信息,但环境信息披露中的定性描述,即文字描述较多,而定量描述偏少;主要披露的内容是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信息;对环境方面的负面信息,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均倾向于不予以披露,即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不同行业披露的环境信息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但环境信息披露的数量,尤其是信息披露的质量仍然距离公众期待有着较大的距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运用大数据优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路径选择

在大数据时代,全球对数据挖掘技术越来越重视,由于数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制度规范成为可行的选择。在数据“多维”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靠性。以往企业披露的环境责任信息往往突出其一定时间内的某些活动,缺乏对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环境责任信息的持续性描述,这导致企业环境责任信息的不连续性,而在大数据环境中可以对所有相关的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得出一个完整的信息组,更好的反应环境信息的真实性。第二,多样性。传统的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中,由于数据的可能缺失,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很难对企业的环境责任活动进行识别和衡量,而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载体和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以各种形式反映信息,有助于提供完整的企业环境责任信息内容。第三,可追溯性。在反映企业环境责任信息的路径上,由于缺乏控制机制,难以实现信息的跟踪,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以被记录在不同的维度,不同维度的数据之间的分析为企业环境信息提供了可追溯性。具体运用大数据优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路径如下:

1、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

在运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充分整合现行国内环境保护部门、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证交所等各部门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厘清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在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框架下,进一步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清晰界定企业环境信息应公开的内容,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环境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进行明确规定。建议由环境保护部门牵头,联合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证交所等相关部门,对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具体实施标准或具体实施准则进行拟定,明晰界定企业环境责任报告要素及其内涵、企业环境信息报告的设计体例等,建议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中应尽量使用定量性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企业编制环境信息报告的可操作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时,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督和处罚机制。以2015年的上市公司鲁抗医药因环境问题受到处罚为例,其将含有抗生素的废水排到主要河流中的行为极大的危害了公众健康,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抗生素滥用问题,但该企业仅仅被环保部门处罚了5万元,基本未能起到惩戒作用。在以经济建设为纲的时代,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及相关处罚受到忽视,但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今天,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及处罚措施,完善诉讼体制,进一步发挥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监督作用,大幅强化处罚和惩戒力度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必然路径选择。

2、在完善中国企业的环境技术标准基础上,建立数据集成和共享机制

环境保护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环境技术标准,开发统一规范的环境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环境信息质量标准、监管环境信息要素及其识别与测量、环境信息呈现、标准定量分析技术的所需资源和污染的度量进行规范。制定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噪声等统一的监测标准,同时建设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平台,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质量和其他企业环境信息,以满足公众的环境权益。

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据分析系统

中国已建立了超过两千个环境监测站,监测人员近6万人。我国所有省级监测站都配备了高水平的水质分析设备能力,所有城市监测站均具备进行空气、水、噪音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能力。但环境监测的信息感知系统和数据集成分析系统仍有待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首先,通过网络化、智能化、云计算等技术,构建环境监测信息感知系统,以实现各类监控设备的信息融合和共享,更有利于对未履行披露环境信息责任企业的精确惩戒;其次,环保部门应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质量分析产品,通过推动环保服务工作,使社会公众和环保组织等非盈利组织更方便的获取环境信息,了解环境动态、趋势和风险,从而更有利于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推进企业履行其环境信息披露义务。

【参考文献】

[1] 赵萱.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2] 李丹丹.加强引导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N].上海证券报,2015-08-01.

[3] 李军,童克难.改革创新是环保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N].中国环境报,2015-06-2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