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

第1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开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周秀慧(1963-),女,汉族,山东安丘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地理科学与区域规划学,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1引言

信息化的时展是21世纪的标签,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巨大的变革,大力发展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老师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能够真正的将“互动式”教学方式充分地展现出来,利用当前网络信息化的优势,是未来教育产业的必然趋势,网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丰富我们的学习环境。

2研究现状

最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后期,初步阶段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的仿真功能、运算快速以及图形动画帮助老师解决一些教学方面的难题。第二个发展阶段是90年代中后期时,逐步由辅助教学模式转变为辅助学习,在该过程中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这一阶段实现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教育的同步发展。第三个发展阶段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计算机教育逐渐被替代,主要强调营造全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时期。当前,国内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网络教育现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教育部为了加快学校的网络化课程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已在全国各地、各地区建立了师生交流、网上作业、辅导解疑以及网上测试等网络学习系统,教育部承诺将花费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成功实现信息技术网络化课程的全面普及,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成功构建网络化教学模式。

3人文地理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开展

人文地理学科学习内容广泛,涵盖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文地理之间的构成,知识需求量较大,课程介绍时需要的内容资料必须充分,因此,仅靠老师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不能够满足教学的真正目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开展网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课堂本身需要的知识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主思考、自我学习、交流协作的学习能力。

3.1明确课程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技能

学校的教学不会拘泥于形式,而是通过教学实践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所要学习课程的真正意义。学习目标主要包括技能、情感以及知识三个组成部分。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促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内容,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自己的地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学生必须学会适应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方便自己形成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地理环境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

3.2将人文地理学课程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在人文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本身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能够打破书本的限制,丰富课堂知识,不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能够极大地拓宽信息获取的范围,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自我学习素养。开展网络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的资料收集、信息分析以及学习使用的能力。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3.3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增强网络教学的实践性

老师通过分析学习内容,明确人文地理课程所需的学习内容。依据该课程的相关内容做成课件,将问题利用课件展示出来,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共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网络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网络化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过程,在课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留言簿以及视频会议等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此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能够给同学们营造一个专业化的学术氛围,让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尽情地开展人文地理知识的探索。

3.4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再像以往只能通过作业表现出来,现在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例如:报告或者论文的形式等。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和老师而言,都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因此,老师只需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设置不同的研究课题,让学生们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对于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4结束语

采取网络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于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改善了当前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在具体的课程开展过程中,仍然需要老师的引导,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尽快地适应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为了增强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开展进度,必须要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努力,共建新时代的新教育模式,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军.影响网络教学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2010,(24).

第2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媒介地理学以密切联系人文地理为基础,注重开展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比较特征研究。当代语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与分层,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现代媒体也以想象和虚拟的方式塑造着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乡地理与网络虚拟地理是当下中国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媒介地理学的当代思考必需应用立体的空间化思维方法。

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任何媒介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媒介与地理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媒介地理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学研究视野的学术必要性。作为交叉性的学术空间,媒介地理学是“一个曾被长期忽视的学术领域和审视窗口”①,需要综合传播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通论的意义上,地理学一般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环境的意义上展开。人类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不断发展和创造人文环境的历史。这决定了媒介地理学的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历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当代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动态的前瞻研究。回溯是为了清理和总结既有的知识以及方法积累,前瞻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理论空间与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与不断更新的人文环境,当代性的前瞻研究无疑更具有理论的实践意义。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②。规律的总结需要以关系的辨析为前提和基础。关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影响关系,二是差别关系。从根本上说,媒介地理学展开的就是一种关系研究与比较研究,即以人为焦点,一方面透视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一方面比较相同、相似、相关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观的差别特征。本文试图立足本土中国的当代视角,对此展开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与分层

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文化的现展以趋同为大势,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意识较统一、市场经济的整体开放以及人口的跨区大规模流动,文化区域的传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地理状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着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当下中国的经济龙头区域和信息高地,当地在媒介发展战略上显示出整合利用区位优势的明确意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以财富为基本定位,以地方经济强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媒介传播。上海东方卫视则成为唯一一个“以新闻见长”、敢于用资讯打新闻牌的省级卫视,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初步形成与央视、凤凰卫视三分天下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媒介品牌的树立固然以区域地理优势为基础,但其传播辐射的根本指向却是追求跨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财富还是资讯,都无法用单纯的地方性来解释。广东、浙江、上海的省级卫视都是以本土优势为基点来实现超地方化的发展策略,它们走的是最大化的受众路线,即通过捕捉观众群的最大化,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地域边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类的共通性,否则就无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虚拟信号成为主导性传播介质以后,时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区域必然被打破。事实上,广东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与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旗帜、安徽卫视的电视剧集中营、重庆卫视的电视版故事会,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时,必需改变传统的平面化地理思维,而应树立跨域界交融的整体宏观视野。

与整合相联系,现代文化地理版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维度是立体分层。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当代社会,它往往向两个方向流动分化,一方面是区域性雅文化传统转化为小众文化的精英风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俗文化传统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动分化的结果不是走向截然对立,而是交融互渗,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再体现在传统地域的平面差别上,而是表现为空间层次上的立体并生。在多层次的现代空间人文地理版图中,媒介的发展也必然分层化,特定的媒介形态针对特定层次的人文空间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传播功能的层级体系。以吴文化的代表苏州地区为例,当地电视节目的两个特色栏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以“姑苏繁华图”为名的文史掌故节目,一个是吴方言演绎的电视栏目剧“都市故事会”。前者取名来源于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书画作品,该画长达三十米,大气淋漓又精细入微地再现了乾隆盛世姑苏城的百里风景和街市繁华,可称之为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电视台颇有创意的每天选取画卷的一个片断加以评介,创作了一个颇有书卷气息的人文电视栏目。而“都市故事会”则以方言短剧的形式,讲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时尚性和传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选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参与演出,颇受普通市民阶层欢迎。两档节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种立足地方的传播定位,由于受众目标明确,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运作,有效而且稳定地实现了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现代人文地理环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指向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无论影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无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与媒介形态这两个立体空间的接合中实现准确定位与合理布局,现代媒体方能建设通达的信息传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与虚拟

媒介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地理影响改造媒介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媒介书写和塑造的对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观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想象性和虚拟性的存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对生存空间的认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电脑与网络、影视与报刊,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游历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当代,每一个具体的人,大都会从现代媒体的虚拟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数百年前的欧洲人那样,获得马可·波罗游记式的阅读。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观,寄托着特定地理空间的人对于身外世界的复杂诉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个人的情感心理,无所不包。对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就当下中国的具体社会现实和媒介发展的最新形态来说,有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与乡村。现代文明的基本进程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和乡村成为了现代人最基本的两种生存地理空间结构。城市是主流和强势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为例,《文汇报》侧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描写上海,《新民晚报》主要从平民阶层的视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报》则着力营造年轻都市白领所陶醉的小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地理空间,需要通过媒体的分工定位来展开多维透视。但在这些纷繁的维度中,敞开与掩盖、强调与忽略、导向与回避、放大与缩小常常彼此交织渗透,都需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域进行深入的清理。乡村往往成为城市人的自我抚慰的想象性建构,各类媒体发现和关注古村古镇的持续热情就是一个明证。这种热情的背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都市人疲惫心灵的精神想象、商业利益的消费驱动已经搅拌混合为一体。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全方位的展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城与乡,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地形图中重要的两大板块。媒介学视域中的城乡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重要问题:第一,媒介如何成为确定当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为塑造并跨域界传播现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三,媒介在城乡文化关系的建构与调试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负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对于城市、乡村的虚拟和想象是否会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会责任。

其次是互联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地理空间。网络虚拟地理是现代高端科技与现代人复杂心理世界互相合谋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基本有网络论坛、网络通讯工具、即时聊天室、电子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其实也是一种实在,即“虚拟实在”③。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后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电子表象具有主观心理的真实性,它既可以是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模拟,也可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主体是相对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间是流动性的,信息是随机性的,形式是变幻的,真实与假象、责任与戏谑、高尚与卑下……都混杂莫辨。这就好像一条决了堤却又流淌不尽的大河,裹挟着泥沙和鱼龙汹涌而来。强制性的阻塞肯定是无效的,任意性的放纵也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规划地疏导。媒介地理学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为实践网络虚拟地理的规划疏导提供理论的依据,这需要展开诊断式的批评和反思。

三、思维的创新:立体的空间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线性发展的时间——历史观念的逐渐确定,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所谓的时间社会时代:“空间在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静止的。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全面步入空间化的时代。空间化的时代需要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这在当代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代人文地理版图与现代媒介多元形态,都已经在对平面的超越中向立体转型。

立足于当代语境的媒介地理学建构,必需完成的就是视野的转换和思维的创新。人们历来认为,媒介的传播是线性的过程,是从信息的发送、接收到反馈的环型结构。但是在空间化的时代,多层次立体的地理空间和媒介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传播的球型系统。时间性的历时观察,将难以全面地应答现代传播课题,必需以空间性的、共时性的、并置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补充。当代媒介与当代地理的结合,带来的就是对线性过程思维框架的突破。这种结合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首先是媒介书写、传达方式和战略的变革。“为了提供现有情况的一个代表图景,地理学切过时间量度的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间)”⑤,这种地理学的空间取样方法,也正是现代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快捷的时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扩容,扩容后,非同质性的各种信息又进一步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发生增殖,从而实现深度传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德国世界杯报道冠名为“豪门盛宴”,对比赛进行奇观式的叙述。尤其在决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别在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国和法国球迷观赛的酒吧中进行同步报道。四地报道来回切换,胜者欢呼,败者失意。央视的报道意图非常鲜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这一全球化狂欢节所带来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广度。实现这一意图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拓展媒介覆盖的地理空间,通过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样,以共时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现:光荣与失落、辉煌与黯淡、欢呼与哭泣、喧嚣与沉静……画面的不断切换,带来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灵、情感的对比,而以他者身份参与观看的中国观众,则获得一种多样化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一例证,反映出共时性并置思维运用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奇观效应。再如,好莱坞大片全球同时公映也体现了空间化的传播战略。早期影片公映总是先在大城市开始,然后根据票房情况逐渐向小城市、县、乡推进。现今网络媒体使得公映过程的传播速度大大缩短,甚至降到零,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实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报。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⑥。媒介空间分析有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区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内部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规划定位,三是目标性的受众阶层分析,四是针对性的人文地理层次分析。四种分析的整合起来,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动和融合。如,合肥晚报报业集团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都地处省会,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市报与省报同在一个城市而造成地位尴尬的局面,合肥晚报的定位是具有晚报色彩的党报,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特例。虽同在一地,因为资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媒介空间布局。在当代文化地理环境中,媒介空间分析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对于构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①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J].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④福柯语,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文斌译,第10页。

第3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1.1 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

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地理学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发展。在“”前高等学校的地理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分专业教学,以二三级分支建立专业,加强了数理化自然科学,增加了实践时间,使地理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发展。在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地理学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综合性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和有地区特色且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问题的专业性地理学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机构更多。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得到复兴,促进了应用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由地球信息科学家开拓的GIS在全国学术界和社会许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地理学在为国家目标服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以任务带学科”,提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以任务带学科”是我国5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地理学家组织与参与完成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的关于我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农业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任务,包括大规模的地区综合考察、综合自然区划、农业区划、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国土规划和发展研究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地理学应用价值和科学水平,也是大量分支学科发展和形成的基本动力。相应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和科学资料,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理论研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0至60年代,提出了水热平衡、化学元素地表迁移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学的三个方向。学术思想早于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逐渐获得共识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通过实验研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和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关系方面,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健康方面,在地域分异规律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区域自然地理以及农业区划、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区位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方面,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影响,在专题地图学和综合制图的理论方面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对地球表层系统理论、地图图谱和社会地理理论的探讨也取得了进展。

1.4 地理学的技术革命不断发展

50和60年代我国地理学即开始了技术革新。70年代末的腾冲遥感开拓了我国的遥感事业。同时开始探讨数学方法的应用。之后,模型建立和空间分析在区域研究和城市发展规划中逐步推广。系统论在地貌学及许多分支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研究的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GIS实验室的建立,促使空间分析方法愈来愈多地在各种预报、预测和发展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为各种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1.5 编纂了一系列大型学术着作

过去的几十年中,以我国着名地理学家领衔组织编纂了一系列大型的地理学图书和图集,在建立我国地理学理论体系、积累地理学研究资料和向社会宣传大量研究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突出的有:《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中国自然地图集》、《中国土地利用图》、《中国经济地图》、《中国人口地图》、《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等。

1.6 高等地理教育和高级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形势较好

现在地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在全国已有8个,二级学科自然地理的博士点9个,人文地理3个,区域经济的3个,地图和GIS的3个。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地图和GIS的硕士点共有92个。地理学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家的规划、计划、环境和生态管理以及研究与教学等领域。

1.7 中等地理教育经历了艰难的发展

50年来我国中等地理教育出现了“两起两落”。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组织全国的专家大力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状况、发展状况和国际化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地理基础教育教材,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正在第三次崛起。目前的?+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将促使学校和学生恢复对地理学的重视。

今天,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地理学的影响力在扩大,而且已经超出了专业的界限,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大大加强了。地理学家的上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自然恶化的趋势,地理学的方法逐步为社会所了解和应用,地理学的成就在很

大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同。甚至可以说,地理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有关领域的工作方式。今天,国家和社会如此地了解西部地区、黄土高原、黄河长江、青藏高原、黄淮海、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家开辟的GIS和遥感应用技术如此在社会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地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区域”及“区域差异”、地图及GIS思想、“人地关系协调”等概念在愈来愈多的领域被采用。半个世纪以来,就为国家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研究的规模和在国家建设发挥的作用来讲,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理学能够与我国相比。

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地理学所走的道路也是有教训的。如片面地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导致在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兴起之初处于被动;取消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存在分割状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乏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学术交流;我们在理论的总结和创新方面仍然比较落后。

2 当前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与地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有关的产业部门、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环境整治、GIS的应用及国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异常活跃和竞争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家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科研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的背景下,计划经济时代的科研计划、拨款制度、人事制度等已不复存在,而新的科教体制尚未规范和完善,地理学科研与教学单位面临着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教学经费的不足,“大锅饭”不再存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地理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这迫使地理单位进行改革,近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强化了社会需求和市场指向,出现了非常活跃的局面。

在一系列学术领域,地理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地理学家曾经在这些领域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如在农业区划、国土规划、GIS、城市研究、地区经济、旅游开发、全球变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现在地理学必须谋求新的发展和提高。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之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学科占据了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如第四纪地貌、气候学的研究等。现在,地质学在向上扩,大气科学在向下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已自成体系,经济学在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学在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学向城市规划扩展,凡此等等,地理学的一系列领域面临其他学科的竞争和挑战。

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大学地理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理论型、应用型、技术型和新的地理教育型的人才问题,部分专业存在着毕业学生的分配问题。由于其他学科和领域对人才的竞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在上述竞争背景下,高等学校地理学广泛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出现了若干共同的趋势。在教学和研究的目标方面,普遍定位在资源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规划及GIS、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事的领域涉及到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管理、环境(包括生态)的变化与综合整治、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与规划,GIS应用。相应地在高校地理院系伴随着机构的改变和名称的变化,普遍设立资源环境学院,包括资源、环境、地理、城市规划、旅游、土地管理等;师资的成分、教材的内容、培养方向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为解决实践问题作出了贡献,也拓宽了研究和教育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础研究,研究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并使师资、人才和招生生源得到了保障,毕业生分配有了较多且稳定的渠道,教育和科研经费也有了较多的来源。地理学科研机构的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将在SCI等检索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主要标准等,虽然其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显然加强了研究的专业化和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争取了更多的课题和经费,调动了研究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优秀人才成长。

现阶段我国地理学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和倾向:

(1)地理学理论、基本概念和区域地理等经典内容的教学和研究被削弱了。教员为对付岗位责任制而疲于奔命,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一些院系不仅改名,也改了专业方向,地理系在派生出旅游、房地产管理、环境学等方向的同时,本身迷失了方向,人地关系等地理学的核心和本质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淡化了。由于理论研究的削弱,这些年来我国地理学的创新少了,还出现了自然和人文再次分离的苗头。

(2)地理学不同于某些实验室科学,需要有多种尺度的时间和空间研究。因此,定位台站的长期、连续观测和原始数据的分析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之一,但除了在少数研究所外,这种工作愈来愈弱化。在科研院所,普遍存在忙于争课题和完成论文数量,不甘坐冷板凳做扎实细致工作的现象。在表面繁荣之下隐藏着一种浮躁之风,这样难于出“多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源头创新成果。在GIS和数量方法的应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地理学家对野外的考察研究也削弱了,一些资源环境和国土开发的重大课题的研究,需要台站进行长期观测的研究,但普遍存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和时间“不到位”的现象。

(3)全国性的协作和重大课题的研究愈来愈困难。目前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体制,注重科学家的个人创造性,在组织结构方面愈来愈小型化,研究目标愈来愈体现为,特别是在SCI、SSCI检索的期刊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型的研究,如国家大区域的资源环境及发展的综合研究,大型地理丛书和综合性的学术着作的编写,以及其他围绕大项目的协作等明显削弱了。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变,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就将下降。

(4)为争课题而迎合长官意志、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科学研究的超前性和独立性被削弱。地理学研究落后于社会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缺乏敏锐揭示隐患及对一系列重要实践问题作出迅速反映的能力。

认真检讨我们与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差距,发现我们对全球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地理学家还没有走出去,在把握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我们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对国家重大的发展问题及其他决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薄弱, 特别是对高级理论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关注,要注意培养世界一流的全球性理论和应用的高级人才、区域专家;对地理学发展的理论、发展方向的关注薄弱,与整个科学发展大趋势、其他学科发展前沿、科学哲学、国外地理学先进思想存在隔膜;信息化的应用仍不普遍。在地理学的基本观点方面,我们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够。

3 21世纪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展望

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中指出:“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就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显然,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我们要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决策问题是重大的资源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的治理问题、国家的地区开发战略和发展问题等。在21世纪发展中,这些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决策的许多问题,地理学家都可以参与工作。要通过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对国家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建立起迅速反映的能力。

70年代以来国际地理学的发展,愈来愈从注重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转移到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地理学家愈来愈重视参与全球问题和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加强了发展研究和发展规划研究;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愈来愈倾向于“我们共同的未来”;信息化成为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理学家在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方面也在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最近美国出版的一部专着《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学思想》指出地图学和GIS思想、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调整、空间组织与相互依赖等地理思想,曾经和正在强烈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是最有价值的研究领域[1]。

在愈来愈多的新学科出现和参与我国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研究的情况下,地理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弘扬地理学传统,为社会和科学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地理学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科特点,找准自己的方向,特别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领域。

3.1 关于21世纪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1)国土整治研究。在21世纪来临时,我们必须明确地理学能给国家和人类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控与治理、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全球环境变化和发展问题研究、全球一体化和多样化是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青藏高原问题及其对我国大的自然格局的影响是地理学重大的长期研究目标。各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如湿地、湖泊、山地等的环境和利用问题。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在更大程度上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加强资源环境的监测、保护、规划与整治研究,建立工程地理学。

(2)发展研究。这个方向自60年代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以来,已经成为地理学发展的主流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强烈地改变着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地理学家和地理工作者要了解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乡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等,就需要进一步开展地区经济与社会及城乡发展研究。

(3)地理信息应用研究。GIS技术、遥感技术、空间数据的应用是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目标是发展地理信息科学,推动“中国数字地球”战略,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分析预报和决策支持的新的科学手段;为地球科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研究提供时空信息并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分析、预测预报和时空调控的科学基础。与此同时,地图已经成为以数据形式存在的动态多维产品,地图图谱是促进GIS应用的发展、使我们对日益复杂和相互联系的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技术可用于其他学科,但地理学对其发展和应用起到基本的作用。

3.2 地理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美国1992年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规定地理学是所有大学和专业必修的五门课程之一(其余为英语、数学、物理、历史)。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地理学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问题上,急需加强概念性的地理学及其中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课程,核心地理学课程必须保持和创新。美国一些科学社会学者最近预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领域中,有很大部分(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必须具备地理学基础。21世纪的地理学,不仅只是文理交叉的学科,而是可能分化成理论、应用与技术相互分离的教学、研究单位,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注意全面、全球综合性的理论思维,要适应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开创新的地理学课程。地理学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其他学科肯定会取而代之。如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新经济地理学(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已成为一门核心课程。

3.3 推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

要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区域性的自然系统、人—地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子系统。自然系统中我们关注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这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对我国和东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的自然因素等。在当今这个地球上,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探讨这个系统的内部组成、主要关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较小空间尺度上,揭示地表物质元素转化与迁移的机制;在宏观层面上,研究气候变化和全球物质反映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实质,并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较小尺度的研究,经过尺度转换,为大范围区域的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为了促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学者之间的联系和磋商,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3.4 发展地理学的方法论

21世纪在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继续发展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在地理学的方法论方面作深入探讨并取得某些共识,地理学不是各种有关专业的简单汇合,而是具有明确的核心和一致性。地理学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论概念。

(1)区域概念。包括全球的概念、区域差异和区域相互依赖性的概念,没有区域就没有地理学。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界定不同的区域论题,研究发生在区域中的过程和演变规律,而不是静态地研究区域。各种地带和各种类型地域(流域、区域、地方)的研究、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等,在不同区域是不一样的,因为地表各种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差异及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不同。在人文领域内,区域或国家一体化和多样化发展,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范畴。

(2)统一地理学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研究人类活动成为一大驱动因素的地球表层系统及其中的“人—地”地域系统。在最近出版的《对地理学的再审视——对科学和社会的新联系》[2]一书中,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层系统被分解成三个系统:环境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和环境—社会系统。而且,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其中的环境—社会系统即环境—社会动力学。在汉城召开的第29届IGU大会上,前任IGU主席Messerli报告的主题就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正在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演变为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3]。几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 老一辈地理学家就强调对重大的地理学问题开展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自然地理学不考虑人类的活动和人文地理学忽视自然和生态基础都是致使的弱点。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统一地理学、全球地理学和有人的地理学。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智能圈的耦合与联动上”[4]。

(3)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观点和技术路线。发生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尺度的区域中的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的进程,这就产生了格局和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这种相互作用还表现在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包括不同尺度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对不同时间序列、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就是如何。IGBP的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项目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技术路线[5]。实地调查、区域比较、尺度转换等传统方法和新兴的空间分析、系统模拟是这种研究的基本方法。

3.5 扩大对相关国际性计划的参与和全球问题的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我国地理学在更大程度地走向世界是必然要求。因此,要加强全球观念和加强全球问题的研究,并在国际性会议上和国际交流中不断展示我们的成果,甚至我们要培养将主要精力用于全球问题研究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国际型的地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和全球的研究计划。

3.6 加强地理实验和工程地理学研究,促进技术创新,以信息化推进地理学的发展

信息化使现实空间表征的理论方法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时空数据和空间分析,使我们可以更迅速更好地认识相互联系事物的本质和区域间的差异及其相互依赖。为了深入研究和揭示地球表层动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要素作用机理,必须重视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并使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但是,这些不能代替样本研究,不能代替考察和观测等,否则,我们不能认识“真实世界”及其动态系统,改进真实系统的描述。大型工程的战略研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时期所急需,目前尚很薄弱,建立工程地理学,既适应这种需求,又开拓了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3.7 加强地理学的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青少年了解国情和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也是我国地理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地理学是各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直接地对付这些问题的课程。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最近,办公室向党和政府官员推荐新编中学地理课本,说明地理学普及的重要性。要通过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让国民中有愈来愈多的人了解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能干什么,如何培养人们的地理学观念,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正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和“教育振兴计划”,为地理学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有条件在新的世纪中实现地理学的更大发展。地理学科研单位正在进行整合,一些单位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都有较大变化。高等学校地理院、系的改革以改名开始,随后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结构调整,“211工程”和理科基地建设使几个重点大学地理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但一般高校,尤其是普通师范学院,地理系仍然举步维艰)。袝"计划、杰出青年基金、“创新基地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强调“源头创新”,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重视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也有了进行这种研究的条件。长期以来,地理学家和地理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的国家和全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地理学,这门伟大的学问正面临着更大发展的机遇,全国地理学工作者联合起来,把我国由地理大国发展为地理学强国。

【参考文/!/献】

[1] Hanson S,ed.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M].New Brunswich: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7.

[2] 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M].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7.

[3] Messerli B,Martin Grosjean,Thomas Hofer,et al.From naturedominated to human-dominat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J].IGU Bulletin,2000,50(1):23-38.

第4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教学型院校;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地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231-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深化理论教学、树立学生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实践素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的最直接途径。

一、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设计、创新为辅;以理论作为依附,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为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有所变化,更多的需要直接可以投入使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一)社会需求转变导致实践教学的变化

现今的人才需求已经从粗略的人才范畴转变为理论功底深厚、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仅依靠传统的实验教学远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多维度、多层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要从社会人才需求入手,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以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二)科技创新催生实践活动层次化

研究型创新实践主要根据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少数对科研创作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空间和平台,以技能竞技为契机,通过适当增加课题的深度、广度和更加严格的规范标准以达到培养尖端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

(三)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素养教育,即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基本理论教育。重在知识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自己学科的高度,紧跟学科前沿,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在更新自己所授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第二部分主要是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一)以平台为依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环境整体建设思路是营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营造真实生产实习、构建模拟仿真系统环境和建立仿真实训基地。建立校外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习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的能力,既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得到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的锻炼,产、教、学结合,丰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

以课程体系结构调整改革与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以实践与科学研究为依托,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为载体,实施“应用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学管理为手段,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以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建立三个“三三制”――即(1)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3)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与科学研究;实行三阶段能力递进,即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与自主创新的递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以教学计划为先导加强实践教学

1. 精简课堂教学课程

精简部门自然地理课程门类,将地质与地貌、气候与水文、土壤与植物合并进行综合实习,既可避免重复性内容的学习,又可减轻学习负担,多出实践锻炼的机会。

2. 增设方法类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一般都包含有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四个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地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地理实践活动开展需要地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因此,可以适当增设地理方法类课程,有利于全面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增加实践性环节

针对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不足,实习活动偏少的状况,教学计划必须调整:一是增加地理实习、野外考察或调查等实践性环节的时数,加大实践活动比例;二是提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综合实习的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研究课题的设计,锻炼学生实践活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四是结合社团群活动及课外活动,有目的、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地理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行开放式办学,建立稳固实习基地

积极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因此,我们与许昌市气象局(站)、地震局(站)、环保局、土地局以及中学等部门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满足地理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地方部门直接服务。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部门机构在科研、生产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应用创新和科研能力。

2.建立各层次各类型专业实习基地

根据野外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性实习基地(综合野外实习需要);二是区域性实习基地(两门及以上学科野外实习需要);三是地方性实习基地(单科野外实习需要)。如我院逐步建立的三层次地理实习基地,即嵩山地质、地貌实习基地(地方性实习基地),信阳笔架山植物、土壤地理实习基地(区域性实习基地)和南京―苏州综合人文地理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评价的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地理实践教学本身面向大自然、社会大课堂,改变原有方法形式,采用探究式、互动式、任务式教学方法实属必要。探究式让学生带有一定疑惑问题考察实习,激发主观能动性。互动式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充分研讨,共同参与实习过程。任务式是通过布置科研小课题,学生三或五人一组,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观察、查找资料、共同研究并完成实习任务。这些方法改革的尝试,对提高学生实习兴趣,提升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改变实习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2. 改变实践教学评价

第5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阶梯型培养模式结构设计

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习特征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习惯,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模式划分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和提高阶段(图1)。在这3个阶段培养中,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理念贯穿其中,但不同阶段强化内容又有差异,以实现阶梯型培养模式。在基础阶段,以培养学生知识体系为中心,强化对知识的学习,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知识体系;综合能力培养阶段,除继续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对知识应用的能力训练;在提高阶段,在前期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对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培养。

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大学一年级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以第一课堂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体系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如开设管理学、地图学与测量学、西方经济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开设土地管理学、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概论、遥感基础与应用、地籍测量、土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经济学作为专业主干课,以土地科学概论、GPS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土地景观设计、土地信息系统作为专业选修课。三类课程很好地将理论、技术和应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理论体系,使其更符合社会各界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要。

综合能力培养阶段

综合能力培养阶段主要是指大学二年级阶段。学生在经过大一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该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强化培养。可以通过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研究,进行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强化培养。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而言,进入到学校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平台后,能够系统地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3S”技术等进行学习,对ArcGis、MapGis、Workstation、Arcview、Erdas、Envi、Skyline、CAD、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熟练操作。并且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能够熟悉了解基础数据的生成过程,从整体上了解该项目或课题的目的意义及技术方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使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

提高阶段

提高阶段主要是大学三、四年级阶段。经过大二阶段专业能力的锻炼后,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时除了继续学习以外,强化对管理、组织能力的锻炼。例如,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就不仅仅只是简单地处理数据,而是组织安排整个项目的相关工作,包括项目工作的前期安排准备、数据的前期处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分配、整个技术路线方法、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以及项目完成后归纳、总结和升华科研项目中的技术方法、思路和一些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训练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低年级的学生在专业技术上能力上进行培训和指导。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4年的学习中,每个阶段的培养重点会有所差异,但在宏观上总是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模式培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阶梯型培养模式效果分析

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注重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就业,符合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在社会岗位的竞争中具备较大的优势。

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很多的高校,“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是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若本科生的学习培养模式也采用这种模式,就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具备研究的思维或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续的学习,或是更好地更进一步开拓、发展自身的潜力,更进一步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位一体。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特殊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阶梯型培养模式让优秀的本科生进入科研实践课题的研究中,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促进,对整个团队乃至学校的创新能力也有所贡献。同时,他们的加入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硬件设施保障

阶梯型培养模式对硬件设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建立以专业软件及其他硬件为基础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师资队伍保障

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的保障。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培养模式,要求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保障。①需要高素质授课教师队伍,在第一课堂能让学生接受“宽口径、厚基础”的理论教育,并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理论体系;②需要全面的实践教学的教师团队,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能全面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习实践;③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研究团队,让学生能大量参与科研实践课题,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环境。

注重学生后续能力的培养

第6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风水 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 B8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水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几乎无所不在。如何应用古人智慧,创造“环境风水”,是规划设计人员一项紧迫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鉴于此,笔者对“风水”应用做如下探讨:

一 “风水”概念

风水是人类祖先经过不同时代适应环境的实践与归纳,进而发展出来的“生存法则”。风水主要研究“宅地环境”,讲究的是“天地人合一”。它不仅是一门“相地”学问,更涵盖人文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景观艺术、建筑学等。

二、人与“环境风水”

越来越多资料显示,人体组成和所生长的大地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人体健康深受“环境大地”的影响。自然环境稍一改变,人体立刻受到影响......

因此,规划设计中,不同性质用地的布置,应考虑是否符合风水选址要求;否则应改造用地,创造环境风水,再合理布局。

三 “风水要素”与规划应用

1 整体系统

《黄帝宅经》"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姚延銮《阳宅集成》"阳宅须择好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为有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风水理论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

规划应用:1、根据风水选址,宏观地把握各不同性质用地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2、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达到自然和人的统一和谐;3、详细规划应结合周边环境,依据总体规划的整体性导则(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等)。

2 因地制宜

《周易大壮卦》:"适形而止"。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洞位多朝南,冬暖夏凉;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采取栏式竹楼居住,空气流通,凉爽防潮;草原牧民采用蒙古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华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

规划应用:1、利用自然、融合自然;2、山地规划中,结合山体天际线,避免填挖方;3、利用地方建材,形成地方特色风格建筑。

3依山傍水

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盖着山坡。

规划应用:1、规划上可以就地挖填,“显山露水”,增加绿地率及水域面积,使建筑依山傍水;2、置石与流水,刚柔相济。

4 观形察势

《阳宅十书》:"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好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着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曲趣之情。

规划应用:1、重视周边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山川大环境考察,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详细规划中,通过高、中高、低层建筑及景观的立体组合,平面单体有形,立面组合成势,达到积聚、藏气的风水布局。

5、地质检验

风水学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地质对人的影响: 第一、土壤中含有锌 、钼、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王同轨《耳谈》:"凡锡产处不宜生殖,故人必贫而迁徒。"《山海经》: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 第二、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不宜建宅。 第三、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第四、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规划应用:1、规划设计应依据并重视地质灾害报告,合理选址;2、通过设置绿化带、广场或市政设施等,避免在有害地质上布置住宅建筑等。

6、水质分析

《管子地贞》: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博山篇》"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有利健康。

规划应用: 1、规划设计应依据并重视本区域及周边水质报告,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合理选址;2、合理利用温泉及矿泉水。

7、坐北朝南

中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

规划应用:1、南北向布局,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2、地势上、建筑层高上采取北高南低式布局。

8、适中居中

适中居中,就是恰到好处。《管氏地理指蒙》: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吕氏春秋重已》: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及突出中心。《太平御览》记载:"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

规划应用:1、突出城市或地块中心,设置标志性、导向性建筑或景观;2、中轴线布局,北端如横行的山脉,南端有宽敞的明堂及弯曲的河流;3、规划指标适中,避免高建筑密度、高容积率;4、建筑户型面积的适中。

9、顺乘生气

气是万物的本源。《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明代瘳希雍《葬经》指出,应当通过山川草木辨别生气,凡山紫气如盖......。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干涸......。"

规划应用:1、建筑组合、道理广场、山体绿地、水域等综合布局应有利顺乘生气;2、合理控制建筑造型及单体拼接长度,有利通风;3、建筑户型应注重采光、通风。

10、改造风水

《周易》: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创造优化生存条件。

规划应用:1、规划融进“象天法地”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气息;2、就地挖填,形成依山傍水地形,设置朝案式景观或低矮建筑,创造藏风聚气空间。

11、住宅风水忌讳

风水忌讳:天斩、路冲、角煞、反弓路、穿心、镰刀、衙前、庙后、枪煞、孤峰。

规划应用:详细规划避免出现以上设计。

结语:

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存在合理性、科学性,更有益于人民健康长寿和城乡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怡魁博士讲述,张茗阳编著.《生存风水学》[M].学林出版社.2005(8)

第7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12-0024-010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3?12?003

1 引言

旅游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复杂的社会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它所产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墨菲(Murphy)把旅游定义为关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双方的社会文化事件[1],认为旅游作为现代社会最大规模的人际交往的意义首先体现在文化交换和跨文化交流。世界著名旅游学专家贾法尔(Jafar)则明确指出,旅游是离开常住地的游人、满足游人需要的产业和旅游地三者之间社会交换给旅游地带来综合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2]。实践表明,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对社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分裂乃至破坏当地社会结构[3]。因此,旅游对于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比之经济影响更深刻、也更长远。

旅游影响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语国家,并逐渐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4]。由于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左右,在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实践中,对旅游影响的关注点是经济影响。因此,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开展稍晚(较之旅游经济影响),但发展较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文化转向,国外关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迪瑞等(Deery,etal.)对此进行了很好的综述[5],由于某些原因文章仅局限于旅游的社会影响,尤其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综述占了较大的篇幅,而对旅游文化影响有所忽略。在国内,宗晓莲、朱竑(侧重于居民影响)、谢婷、钟林生等也对国外此类文献进行了总结[6,7],但这些综述只涵盖了20世纪的研究文献,2000年之后只有几篇。21世纪文化全球化、旅游全球化的实践表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视角更加新颖,研究手段日趋多样。鉴于此,有必要对2000年以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及时的回顾与反思,通过理清历史脉络,指明未来研究方向,为促进新时期政府部门旅游管理的有效性、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游客—居民—移民三元关系的协调性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2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阶段划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半个世纪的研究历程表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逐渐深入的过程。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宗晓莲、朱竑将之划分为如下3个阶段,分别为定性描述、片面评价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细分、量化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跨学科、多方法相结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6]。以10年为界、定性—定量—性量结合的大众化划分方法固然没有错误,但对于揭示演化的机制是无力的。21世纪以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内容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所突破,呈现新的特征。迪瑞等的四阶段论———定义和概念阶段、模型发展阶段、工具设计和发展阶段、工具检测与精炼阶段,是新时期的经典[5],生动地刻画了演化的内动力,对未来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技术变革往往成为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如能结合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从生产方式、价值观的转换等途径来思考这一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沿此思路,本文认为,在后工业化(后现代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未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将呈现如下特点:在研究视角上,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将会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切入;研究尺度上,将更多地采用微观代替或折射宏观的方式;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上,质性研究将大显身手,着重实现“解构”、“映射”、“讲述”和“扎根”的功能,进而实现对社会文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具体而微”和“互动深描”全方位的解读与诠释,同时,一些新的定量分析工具将得到灵活采用,因此,在研究内容上会表现得更加多样化、细致化、生动化。

3 2000年以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模糊的概念、定义、边界直接影响了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关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早期学者如史密斯(Smith)把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归结为示范效应、社会分层与社会化、自尊、文化复兴和憎畏感[8]。巴特勒等(Butler,et al.)认为,旅游的社会影响在接待地或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接待地或目的地的特征,包括对于主—客关系的影响,如文化效应、犯罪、、示范效应等;另一类是旅游对基础设施和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如旅游开发对地方资源和设施形成的压力,输入外来劳动力对当地就业造成的压力,当地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9]。马西森(Mathieson)则将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具体区划为旅游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如产业结构、收入结构、空间结构、人口结构、家庭关系、社区组织、价值体系、观念习俗、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等[10]。

随着研究的持续进展,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边界逐步形成,居民感知影响、文化变迁(物质与非物质)影响、社会结构影响等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得到明确[6,10]。地方是社会文化的空间载体,旅游发展对地方身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方以文化表征的形式,通过符号的象征作用,向游客传达某种意义。地方身份日渐成为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重要研究内容。

3?1 对居民感知行为的影响

旅游地社区居民是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真实见证者,是旅游社会文化变迁的“晴雨表”(barometer)和“指示器”(predictor)。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衡量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有效途径。正如迪瑞、克列姆(Klemm)等学者指出,社区居民已经成为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经营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5,11]。从“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视角审

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避免了研究对象过于宽泛、难以量化的问题,使研究变得具体、可操作[6]。

居民是如此的重要,理解居民支持旅游产业的内因,有助于建立旅游发展的增长模型,从而降低社会负面影响,争取社区的积极行动。自20世纪70年代伊始,居民感知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各种研究方法被采用,不同研究目标相继得到实现,研究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持积极态度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工具[12]。21世纪以来,不同旅游发展形式得到验证,如生态旅游[12-15]、

乡村旅游[16,17]、滨海旅游[18-22]、遗产旅游[23]、赌场[24-26]、事件[27]、主题公园[28],居民对此态度不

一。然而居民对影响感知和支持的程度,伴随着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改变而改变。正如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中所指出的:当旅游地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发生分化,任何一种旅游发展形式都不可能得到每位居民的支持;而进入后期发展阶段时,居民对旅游发展开始持消极态

度[29,30]。在这一阶段,传统的经济评价工具已经不足以评价居民的态度,除经济之外,环境、社会、情感等其他因素需要被考虑进来。同时,学者们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地的比较结果也发现居

民的态度存在差异[31-36]。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目前居民旅游感知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程度,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工作便可,从而减少无理智的重复(unwittingduplication)[5,12]。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正处于具有一定“实证意义”的“刷频”阶段,理论提炼与学术价值略显不足。

居民感知的新进展离不开美国学者格里斯(Gursoy)及其合作伙伴的努力[37,38]。尽管早些年一些学者,如兰克福特和霍华德(Lankford&Howard)模型、福克纳和泰德史威尔(Faulkner&Tideswell)模型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39,40]。格里斯等全面审视居民感知的发展历程,整合理论化的研究框架,重构应变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不断修正、检验、完善旅游影响态度量表,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适用性较强的旅游影响态度量表,以克服由于衡量指标不统一,调查结果不能进行互相比较的难题,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37,38]。这种努力一直延续,直到迪瑞等批判性地

审视旅游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重新建构居民感知的概念框架和研究议程,将居民旅游感知的结构设计为:影响居民感知的变量分为外部变量和价值观变量[5]。然而2010年之后,居民旅游感知模型的有效性开始受到质疑,一些新要素开始出现,如权利、信任、信仰等[41,42]。

3?2 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步伐和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的重要形式,成为目的地文化变迁所不可忽视的因素。汤姆林森(Tomlinson)认为,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43]。在旅游全球化过程中,人们体验到了全球空间的亲近感,或者说是“时空压缩”,从麦克卢汉(Mcluhan)的“地球村”到联合国所发明的“我们的全球邻居”,这种“亲密感”跨越了很大的时空段,导致远方的游客进入到地方的体验之中。然而,这种亲近感却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克服了时空距离之后,人们(居民、游客、旅游移民)如何面对新的文化冲击,这种文化实践活动(强势文化)会对目的地文化(弱势文化)变迁产生何种影响?

在保继刚看来,旅游因其复杂本质,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定出一套衡量影响的标准尺度[44]。学者们通过多种途径对旅游文化影响展开研究,文化景观成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和中心议题[45],也是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46]。目前,旅游影响文化景观变迁的专项研究缺乏,语言景观是其主要研究领域。

语言景观。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壳,是人类的交往工具。布尔迪厄(Bourdieu)指出,语言交往的实质是不同的个人、团体、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势力的交流、调整、比较和竞争,也是他们所握有的权利、资源、能力及社会影响的权衡过程[47]。语言变化是衡量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48]。戴凡等较早注意到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变化的影响[44],潘秋玲刻画了西方、粤语言景观在西安传播的空间格局[48]。

民族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民族—民俗文化的变迁。民族文化是一种建构物———“想象的社会”,由许许多多的“创造性的传统”所组成的。民族认同寄生于深层次的集体认同感之上,包括“感情、价值观、共同的记忆和共同的命运等”。然而,旅游作为一种全球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会对目的地民族文化产生多种影响,这种复杂的影响既可以摧残原有的认同心理,使旅游地逐渐丧失个性和特色,也可能凸显、增强原有的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

真实性与商品化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49,50]。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其定位在消极方面:认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过商业包装的民俗文化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同化、民族文化的商品化、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51]。例如戴亚等(Dyer,et al.)对澳大利亚本土社区雅加布卡(Djabugay)的研究[52],约瑟夫等(Joseph,etal.)对印度宗教旅游地普什卡(Pushkar)的研究[53],以及梅森(Mason)对加拿大渥太华本地音乐遗产的再语境化过程的研究[54],都得到类似的结论。

也有学者认为,在商品经济还非常落后的民族地区,旅游对接待地民俗风情的影响,其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世界化进程[55-58]。伴随着旅游全球化的持续推进,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理解更加深入,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不同的策略作为应对文化冲击的手段纷纷被采用,以协调“全球”与“地方”的文化关系。文化生产和身份识别的复杂性从来不会屈服于成品的身份。阿莫阿莫(Amoamo)考察了新西兰毛利人新的身份涌现过程,即“杂种性”(hybridity),动摇了毛利人固定身份的概念,为土著—边缘人群赋予新的人格愿景,开创了对自我—他者理解的新空间[55]。陈丽坤对西双版纳3个傣寨、唐雪琼对元阳哈播和绿春以及张瑾对广西龙胜县黄洛瑶寨的研究,同样表明少数民族为适应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经历了地方文化认同、文化适应与文化重构的过程,从而走向世界文化[56-58]。

3?3 对地方身份的影响

当全球化深入地方的时候,我们所处的地方随即发生转型。然而,旅游实践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由地方性而非全球性来定义的。这种地方文化不会在五星级的国际饭店中显示出来,但它会在大街小巷、房屋、工作场所、酒吧、餐馆、商店等这些远离商业区的地方显现出来。已有研究表明,由于宏观社会文化数据采集的困难,加之当代社会破碎化程度的加深与地区异质性的增大,伴随着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交织,全球化在改变地方意义构成的影响日益凸显:它是怎样影响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感、认同以及自我与地方的关系,它是怎样影响当地人所有的、完全是在地方定位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的共享的理解力、价值观、欲望、神话、希望与恐惧,这些问题成为当前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热点。

地方感与身份认同。地方构成个人或社会群体身份的一部分,处在同一个社会与权力结构不同位置的社会群体对于地方的意义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地方内部复杂的社会与权力关系影响地方身份的建构形式。旅游对地方影响如此深刻,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对民族—社区认同感、对地方实践和语境的附属感,还未被旅游商品化的逻辑所殖民化。目前学者对地方与身份关系的理论与经验研究逐渐增多,基恩等(Jeong,etal.)采用文化节日构建地方身份[59],魏雷等通过走婚文化构建男性与摩梭地方身份[60]。什么因素会促进地方身份的增强?拉克姆等(Rekom,etal.)在荷兰沃伦丹(Volendam)与厄瓜多尔奥塔瓦洛山谷(OtavaloValley)的研究发现,旅游带来的商业活动对培育地方身份有重要的协调作用[61]。

精英们倾向于在固定的时空架构中固定地方,通过投资建设物质性的、纪念性的建造以固化地方意义来形成认同。地方通过景观储存唤醒个人和集体的记忆,进而塑造民族认同和国家感。遗产旅游就是一个生动而鲜明的例子[62,63]。遗产旅游经历被看作一种符号化机制,通过它,国家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得以重建并互相交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最根本的作用在于维持国家的团结性和合法性。帕克(Park)以韩国昌德宫殿(Changdeok)为例,“深描”了游客对国家集体、共享记忆的主观感知和唤醒过程[64]。作为共享国家遗产的背景,昌德宫殿的永久性在于它能够增强认知渴望和民族文化延续的象征和社会心理地位;作为一种象征(symbolic agent),它的作用在于鼓励国家感知历史的阐述和国家归属感维持与增强。

文化表征与象征意义。文化表征是对目的地及其居民的“正确”描述,它们传达了一种客观的风景和体验,以语言、代码的形式融入到旅游产业的实践之中。表征产生于“它们本身”(things?in? themselves),即人、服饰、食物、自然特征、建筑环境或独特的图标,以视觉形式转化为照片或电影,口头形式转化为事实和科学陈述、新闻报告、神话,听觉形式转化为音乐、歌曲、演讲,物质形式转化为模型、仿真、纪念品,数字形式以多种方式组合成网络[65]。旅游表征是一种经济社会力量,把游客、当地居民的文化身份、期望、经历缠绕成一种复杂的关系。亨特(Hunter)鉴于台湾南部特殊的文化背景,研究鲁凯(Rukai)社区居民的文化旅游中的表征主题,揭示了表征在本土居民身份识别中的社会历史地位[66]。少数民族文化表征是民族旅游的核心,杨丽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识别中国云南多民族文化表征,反映并强化社会权利关系的政治过程,揭示了文化霸权在旅游表征中的永恒性[67]。

象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社会转换机制的功能。象征具有多层次的双重意义结构,一方面表现出它的可伸缩性、模糊性、隐含性、不确定性、混沌性、多义性及歧视性,另一方面在特定的脉络和处境中,表现出明确的针对性、一义性和稳定性。它不仅使象征的意义结构具有无限模拟、转化的可能维度和领域,而且也使象征的意义结构本身赋有永不僵化的运动动力和生命,具有可被想象的无限可能性,也具有潜在的再生产和更新能力[68]。遗产旅游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实践活动,具有特殊的象征运作逻辑。瑞安(Ryan)和谷慧敏对中国五台山宗教节日的考察,发现它具有经济、政治、信仰、娱乐、声望等层面的象征意义[69]。探求景观的象征意义,及其对空间和地方的解释大多以列斐伏尔(Lefebvre)的社会空间三元模型为基础,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spatialpractices,representationsof spaceandspacesofrepresentation)[70]。杜芳娟等发现民族精英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权力影响和重构地方身份,进而影响地方意义的重构[71]。

3?4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理论分析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很少有明确的定义。广义地讲,它可以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结构状况;狭义地讲,在社会学中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关系与行动的结构。旅游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对推动人类发展和公共福利,复兴与加强旅游的社会地位和全球共同体的形成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意义深远,目前研究主要体现在家庭就业与角色地位的转变;社区结构和社会阶层的重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以及全球社会空间的变迁等方面。

就业与家庭角色。作为生活质量的先导,旅游在影响居民感知的同时,促进了家庭成员地位角色和生计的转变。旅游就业往往被贴上负面标签,尤其是对妇女。金特里(Gentry)对中美洲伯利兹(Belizean)妇女调查表明,旅游就业侵蚀了妇女的传统信仰,然而在家庭经济决策、社会交往、交易所有权、自治水平等方面为妇女提供了挑战传统规范的机遇[72]。在落后的土著社区,旅游提供大量的就业机遇,成为当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战略[73]。最近,玛百娃(Mbaiwa)在非洲博茨瓦那奥卡万戈三角洲社区(OkavangoDelta)的调查得到类似的结论[74]。爱西(Ishii)发现在泰国阿卡族(Akha)部落,旅游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生计的同时,破坏了社区传统的家族式社会系统[75]。然而,在发达地区,旅游对家庭生计的贡献并不那么突出,更多地侧重于维持社会网络、地方感与祖籍地的关系[76]。国内近年来,旅游影响少数民族家庭权利、价值观及生计变迁的研究也取得一些进展,如唐雪琼等对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女性[77]、张瑾对广西黄洛瑶寨红瑶妇女的研究[58]。

社区结构与社会阶层。旅游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和当地社会分层系统的范围,中产阶级居住的社区逐渐转化为一个相对富裕的区域,推动了旅游地社区结构的动态变化,旅游绅士化是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焦点。高瑟曼(Gotham)认为,旅游绅士化是通过休闲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中产阶级居住的邻里地区转化成为一个相对富裕和专有区域的过程,他在新奥尔良(VieuxCarre)的实证中研究发现,伴随着这一过程,社区租金持续上涨,休闲旅游吸引物及娱乐设施充斥邻里,资本流向地产市场,社会空间发生极大变化,低收入者受到排挤不得不离开本地[78]。赵玉宗在南京“总统府”周边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旅游绅士化现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居住与商业转变过程,“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和寻求利润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推动旅游绅士化发展中具有主导角色,而特定的地方城市社会文化特质和居民的需求偏好则重塑其发展背景[79]。

逆城市化导致了乡村居住系统的改变,与之类似的是国际旅游对偏远的第三世界目的地的影响。居住分化和阶级分层在尼泊尔的安纳普尔纳峰(Annapurna)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内帕尔(Nepal)在研究中发现,这种乡村居所的分层结构呈现“核心—边缘”的特点,这种由旅游引起的乡村居住区在数量、规模、功能等方面遵循不同发展阶段的规范的分类法则,同时,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对乡村居住区类型的转换产生影响[80]。

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社会资本反映了社会凝聚力的大小,一般包括网络参与、互惠、信任、社会规则和公共财产等[81]。自布尔迪尔、科尔曼(Coleman)、普特南(Putnam)、林南等的开创性贡献之后,社会资本研究在诸多学科领域中都得到重点关注。社会资本对旅游地居民、企业和中间商的效用是不一样的。琼斯(Jones)对非洲冈比亚一个小村庄的考察发现,较高的社会资本是社区居民生态旅游形成的工具,集体行动的共同承诺易受到侵蚀,印证了约翰斯顿等(Johnston,etal.)社会资本不稳定性的观点[82]。张彦和于伟对济南两社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因旅游活动导致的不同居住类型和参与经营程度居民对社会资本影响呈现差序格局[83]。旅游供应商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策略,加强全球与地方的联系,为当地旅游扶贫做出贡献[84]。

自从史密斯的《东道主与游客》出版以来,“主客关系”一直被视为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8]。近年来,尤其是伴随着人文地理学的“关系转向”,“主客关系”不断向游客—居民—移民三元辩证关系的方向演进。相关研究超越了厄里(Urry)所熟悉的“旅游是社会关系的再造,社会网络的空间延伸”的阶段[85];突破了主客身份和地位的严格分类,“主人”成为“客人”,“客人”变成“主人”,或者说“客人”扮演了“主人”的角色,亦或是“非主非客”,这就为处理发生在旅游前线复杂的社会关系提出了挑战。另有学者指出:“主人”和“客人”不应该被随便使用,因为它们缺乏深刻的意义和重要性[86]。目前,居民和旅游移民关系、旅游移民和游客的关系、旅游移民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焦点。而旅游对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影响研究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描述阶段,如减少社区互动等。

全球社会空间。随着旅游城市化、旅游全球化持续推进,一种基于大众旅游的新人口迁移现象———旅游移民在全球出现,并受到了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GeographicalUnion,IGU)的关注。蜂拥而至的旅游移民改变了社区原有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关系,使得居民的社区意识发生微妙的变化,稳定的人地系统产生松动。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文化在全球生根发芽,赋予全球以地方意义,重塑社会空间新景观(如全球“唐人街”、新加坡“小印度”、丽江“洋人街”等),不断破除“地方与文化的稳定性是天生的一对儿”的思维方式,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城市发展的现代主义阶段,种族社区往往被认为是阻碍城市发展和复兴的过渡空间,然而后现代时期又赋予此类社区以历史、文化和情感价值的因素,促进种族社会空间的旅游发展。芝加哥唐人街是华人在同当地斗争中建立起来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有机体。李(Lee)以韩国多民族节庆为切入点,通过对转换的、认知的、社会的、情感的利益识别,为移民社会空间的整合与和谐发展提供建议[87]。

4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理论、方法总结

早期,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理论被用来预测和解释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该理论认为,旅游地居民通常会权衡旅游发展后的付出和获得,他们对旅游的态度取决于这种益—损计算的结果,总是以获取最大化和付出最小化的方式采取行动。生命周期理论则假定居民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大量引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例如社区依恋理论、情感团结理论被用来研究居民对旅游的态度与情感[88];创造性破坏理论被用来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89];“景观信息链”理论成为识别旅游地文化景观要素变迁的重要工具[90];文化系统理论被用来解释旅游地的文化表征和身份[91];社会破坏理论被用来研究旅游对社区犯罪的影响等[92]。多学科理论介入固然重要,对自身理论的总结更为可贵,这也是科学走向成熟的关键。

在研究方法上,居民旅游感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少量结合定性方法,或采用邮寄和电话的方式收集数据;旅游对文化变迁、地方身份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如半结构访谈、深度访谈、民族志等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时采用焦点小组法、友好会话、非正式叙事和少量的定量方法相结合。

5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展望

从研究内容来看,实证研究较多,规律总结较少。国内外很多学者都针对某个社区或者旅游区做过专门的调查工作,也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总体看来大部分研究的结论都较类似,欠缺对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的探讨,理论提炼进展缓慢。这使得大部分的研究都属于“后补式”而非“前瞻性”,实际的指导意义欠佳。

社区居民对旅游的感知、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简单的代数方法、几个缺少内涵的数据显然不能说明情况,更不能解释原因。这些感知存在怎样的效应,强弱程度如何,通过何种途径内化为居民的行动结构,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揭示其内在机制。旅游因其复杂本质,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定出一套衡量影响的标准尺度。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全球—地方与时空压缩机制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地方、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景观给予人们的表征和象征意义是不同的,人们对它的地方感应和认同也存在差异,区域比较、历时比较和不同群体对其意义比较值得关注,以揭示其文化类型、符号、意义转换的过程与机制,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管理。旅游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存在性别歧视、区域歧视、民族歧视等问题。旅游发展也为男性就业带来不同的经历,这种全新的独特研究视角,很少引起学术界关注,旅游就业后对人口流失地社会网络的破坏作用还未提上研究议程。旅游发展对原住地社区结构和社会分层是显著的,尽管旅游绅士化已引起学者关注,但对它的指标判定、阶段、驱动要素依然模糊,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比较有待深入。旅游引致的社会分层具有时代特殊性,是一种消费驱动生产的模式,对消费符号、表征和意义的理解是识别分层要素的关键。社会资本对社会网络的形成、发展、稳定有积极的作用,在宏观数据乏力的情况下,对“小小世界”的微观结构分析是一种很好的视角转移。社会空间的研究转向引导学者重新解构、重塑社会空间新景观,增强“地方—全球意义”的新认识。

选择适合研究目标的恰当理论、方法与分析工具,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对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急需从模型工具的盲目迷恋中解脱出来,多一份理性,多一点思考。然而,旅游对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的研究仍徘徊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而无法前行,所幸的是,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推广以及20世纪末复杂网络研究中“小世界性”、“无标度性”(scale?free)的发现,加之Ucinet、Pajek等相关网络技术的成熟,对于清晰刻画旅游影响社会网络演化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全球文化传播和文化连锁的时空路径、地方—全球身份的转换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无论是分析全球地方化的时空压缩过程、地方全球化的时空延伸格局,还是处理地方—身份的人地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致谢:感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保继刚教授、张朝枝教授、左冰教授给予的讲座机会,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对本文提出众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感谢研究中心陈钢华、梁增贤、翁时秀、曾丽、尹寿兵、罗芬、苏静、史甜甜、陆依依、陈霄、靳文敏博士以及所有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urphyPE.Tourism:ACommunityApproach[M].London:Routledge,1985?2.

[2] JafarJ.Editor’spag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6,4(1):6-11.

[3] XiaoHonggen.Theunderstandingoftourismsociologytheory systemresearch[J].TourismTribune,2001,16(6):16-26.[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1,16(6):16-26.]

[4] BaoJigang,ChuYifang.TourismGeography[M],Beijing:High EducationPress,1999?1-8.[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

[5] DeeryM,JagoL,FredlineL.Rethinkingsocialimpactsof tourismresearch:Anewresearchagenda[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1):64-73.

[6] ZongXiaolian,ZhuHong.Literaturereviewforstudiesonsocial? culturalimpactsoftourism[J].HumanGeography,2004,19(4):14-21.[宗晓莲,朱竑.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19(4):14-21.]

[7] XieTing,ZhongLinsheng.Progressandprospectofstudyon socio?cultureimpactoftourismondestinationarea[J].Progress inGeography,2006,25(5):120-129.[谢婷,钟林生.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120-129.]

[8] SmithVL.HostandGuests:TheAnthropologyofTourism[M].

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7?1.

[9] ButlerRW.Socialimpactsoftourismdevelopment[J].Annals ofTourismResearch,1974,2(2):100-111.

[10] MathieonA,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andSocial

Impacts[M].NewYork:Longman,1982?3.

[11] KlemmMS.TourismandethnicminoritiesinBradford:The invisiblesegmen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2,41(1):85-91.

[12] Vargas?SánchezA,Porras?BuenoN.Explainingresidents’attitudestotourism:Isauniversalmodelpossible?[J].Annals ofTourismResearch,2011,38(2):460-480.

[13] KuvanY,AkanP.Residents’attitudestowardgeneraland forest?relatedimpactsoftourism:ThecaseofBelek,Antalya[J].TourismManagement,2005,26(5):691-706.

[14] LaiPH,NepalSK.Localperspectivesofecotourism developmentinTawushanNatureReserve,Taiwan[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117-1129.

[15] LiDonghe,ZhangJie.Studyonspatialdifferentiationof residents’perceptionsandattitudestotourismimpacts:Acase studyofHuangshanScenicArea[J].GeographicalResearch,2008,27(4):964-972.[李东和,张捷.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4):964-972.]

[16] LeppA.Residents’attitudestowardstourisminBigodiVillage,Uganda[J].TourismManagement,2007,28(3):876-885.

[17] WangY,PfisterRE.Residents’attitudestowardtourismand perceivedpersonalbenefitsinaruralcommunity[J].Journalof TravelResearch,2008,47(1):84-93.

[18] SheldonPJ,AbenojaT.Residentattitudesinamature destination:ThecaseofWaikiki[J].TourismManagement,2001,22(5):435-443.

[19] XuanGuofu,LuLin.Residents’perceptionsoftourismimpacts incoastresorts:ThecasestudyofHaikouandSanyacities,HainanProvince[J].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2002,22(6):741-746.[宣国富,陆林.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6):741-746.]

[20] LawtonLJ.Residentperceptionsoftouristattractionsonthegold coastofAustralia[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5,44(2):188-200.

[21] DyerP,GursoyD,SharmaB,etal.Structuralmodelingof residentperceptionsoftourismandassociateddevelopmentonthe SunshineCoast,Australia[J].TourismManagement,2007,28(2):409-422.

[22] GursoyD,ChiCG,DyerP.Locals’attitudestowardmassand alternativetourism:Thecaseofsunshinecoast,Australia[J]. 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10,49(3):381-394.

[23] HaleyAJ,SnaithT,MillerG.Thesocialimpactsoftourism:A casestudyofBath,UK[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5,32(3):647-668.

[24] LeeCK,KimSS.Perceptionsofcasinoimpacts:AKorean longitudinalstudy[J].TourismManagement,2003,24(1):45-55.

[25] KwanC,MccartneyG.Mappingresidentperceptionsofgaming impact[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5,44(2):177-187.

[26] SooKK,ChoongKL,YooshikY,etal.Residentperceptionof theimpactoflimited?stakescommunity?basedcasinogamingin maturegamingcommunities[J].TourismManagement,2008,29(4):681-694

[27] GursoyD,KendallK.Hostingmegaevents:Modelinglocals’suppor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6,33(3):603-623.

[28] LuSong,YangXingzhu,TangWenyue.Onthetouristimpactof urbanresidents’perceptionsandattitudeonthemegatheme parks:AcasestudyofFangtaworldadventureinWuhuCity[J].TourismTribune,2011,26(8):45-52.[卢松,杨兴柱,唐文跃.城市居民对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以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8):45-52.]

[29] GursoyD,ChiCG.,DyerP.Anexaminationoflocals’·03 attitud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9,36(4):723-726.

[30] DiedrichA,García?BuadesE.Localperceptionsoftourismas indicatorsofdestinationdecline[J].TourismManagement,2009,30(4):512-521.

[31] HornC,munityadaptationtotourism:comparisonsbetweenRotoruaandKaikoura,NewZealand[J]. TourismManagement,2002,23(2):133-143.

[32] TosunC.Hostperceptionsofimpacts:Acomparativetourism study[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9(1):231-253.

[33] LeeCK,BackKJ.Pre?andpost?casinoimpactofresidents’percep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3,30(4):868-885.

[34] GyanPN,MoraisDB,DowlerL.Theroleofcommunity involvementandnumber/typeofvisitorsontourismimpacts:A controlledcomparisonofAnnapurna,NepalandNorthwest Yunnan,China[J].TourismManagement,2006,27(6):1373-1385.

[35] LuSong,parisonofresortresidents’perceptions andattitudes:CasestudiesinXidiVillageandJiuzhaigou[J]. ActaGeographicaSinica,2008,63(6):646-656.[卢松,张捷.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8,63(6):646-656.]

[36] WangDegen,WangJinlian.Influencemodelandmechanismof theruralresidentsfortourismsupport:Acomparisonofrural destinationsofSuzhouindifferentlifecyclestages[J].Acta GeographicaSinica,2011,66(10):1413-1426.[汪德根,王金莲.乡村居民旅游支持度影响模型及机理———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苏州乡村旅游地比较[J].地理学报,2011,66(10):1413-1426.]

[37] GursoyD,JurowskiC,UysalM.Residentattitudes:Astructural modelingapproach[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9(1):79-105.

[38] GursoyD,RutherfordD.Hostattitudestowardtourism.An improvedstructuralmodel[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4,31(3):495-516.

[39] LankfordS,HowardD.Developingatourismattitudeimpact scal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4,21(1):121-139.

[40] FaulknerB,TideswellC.Aframeworkformonitoringcommunity

impactsoftourism[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1997,5(1):3-28.

[41] RobinN,HaywanteeR.Power,trust,socialexchangeand communitysuppor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2,39(2):997-1023.

[42] HamiraZF.TherelationshipbetweenIslamicreligiosityand residents’perceptionsofsocio?culturalimpactsoftourismin Iran:CasestudiesofSare’inandMasooleh[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4):802-814.

[43] TomlinsonJ.GlobalizationandCulture[M].Nanjing:

UniversityofNanjingPress,2002?68-88.[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68-88.]

[44] DaiFan,BaoJigang.Socialimpactoftourism:Acasestudyin Dali,YunnanProvince,China[J].HumanGeography,1996,11(2):37-42.[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2):37-42.]

[45] ZhouShangyi,KongXiang,ZhuHong.CulturalGeography

[M].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2004?301-322.[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1-322.]

[46] AntropM.Whylandscapesofthepastareimportantforthefuture

[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5,70(1):21-34.

[47] BourdieuP.WhatWordsMean:EconomyofLanguageExchange

[M].Beijing:CommercialPress,2000?1-18.[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8.]

[48] PanQiuling.Astudyontheimpactoftourismdevelopmenton languageculturallandscape:AcasestudyofXi’an[J]. TourismTribune,2005,20(6):19-24.[潘秋玲.旅游开发对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6):19-24.]

[49] ChhabraD.Definingauthenticityanditsdeterminants:Toward anauthenticityflowmodel[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05,44(1):64-73.

[50] MartinK.Livingpasts:Contestedtourismauthenticities[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0,37(2):537-554.

[51] SmithV.HostsandGuests:TheAnthropologyofTourism(the2nd

Edition)[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89?2.

[52] DyerP,AberdeenL,SigridS.TourismimpactsonanAustralian indigenouscommunity:ADjabugaycasestudy[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83-95.

[53] JosephCA,KavooriAP.Mediatedresistance:Tourismandthe hostcommunity[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4):998-1009.

[54] MasonK.Soundandmeaninginaboriginaltourism[J].Annals

ofTourismResearch,2004,31(4):837-854.

[55] AmoamoM.Tourismandhybridity:revisitingBhabha’sthird spac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1,38(4):1254-1273.

[56] ChenLikun.Ananalysisofculturalimpactofmodernizationand tourismonethniccommunities:AcomparativestudyonthreeDai villagesinXishuangbanna[J].TourismTribune,2011,26(11):58-64.[陈丽坤.离析现代化与旅游对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西双版纳三个傣寨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11):58-64.]

[57] TangXueqiong,QianJunxi.Culturaladaptionandreconstruction ofminorityfestivalactivitiesintourismdevelopment:Acase studyofHanilongstreetbanquet[J].GeographicalResearch,2011,30(5):835-844.[唐雪琼,钱俊希.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J].地理研究,2011,30(5):835-844.]

[58] ZhangJin.StudyonthechangesoflocalknowledgeandYao women’slivelihoodinthecontextofethnictourism:Acasestudy ofHuangluoYaoVillageinLongshengCounty,Guangxi[J]. TourismTribune,2011,26(8):72-79.[张瑾.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与红瑶妇女生计变迁———以广西龙胜县黄洛瑶寨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8):72-79.]

[59] JeongS SantosCA.Culturalpoliticsandcontestedplace identity[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4,31(3):640-·13 656.

[60] WeiLei,ZhuHong.ConstructionofMosuomen’scultural identityundertheromanticrelationshipwithfemaletourists[J]. GeographicalResearch,2011,30(11):2017-2029.[魏雷,朱竑.与女游客婚恋关系下的摩梭男性文化身份建构[J].地理研究,2011,30(11):2017-2029.]

[61] RekomJ,GoF.Beingdiscovered:Ablessingtolocalidentiti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6,33(3):767-784.

[62] PalmerC.AnethnographyofEnglishness:Experiencingidentity through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5,32(1):7-27.

[63] GuH,ChrisR.Placeattachment,identityandcommunity impactsoftourism:ThecaseofaBeijinghutong[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3):637-647.

[64] ParkH.Heritagetourism:Emotionaljourneysintonationhood[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0,37(1):116-135.

[65] HunterWC.Atypologyofphotographicrepresentationsfor tourism:Depictionsofgroomedspaces[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354-365.

[66] HunterWC.Rukaiindigenoustourism:Representations,culturalidentityandQmethod[J].TourismManagement,2011,32(2),335-348.

[67] YangL.Ethnictourismandculturalrepresentation[J].Annals ofTourismResearch,2011,38(2):561-585.

[68] BourdieuP.Distinc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84?112.

[69] RyanC,GuH.Constructionismandcultureinresearch:UnderstandingsofthefourthBuddhistFestival,Wutaishan,China[J].TourismManagement,2010,31(2):167-178.

[70] Lefebvre,H.TheProductionof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68.

[71] DuFangjuan,ChenXiaoliang,ZhuHong.Ethnicidentityand placeidentityinthepracticeofethnicculturalreconstruction:A casestudyofofficialancestorworshipofGelaominorityin WuchuanCounty[J].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2011,31(12):1512-1517.[杜芳娟,陈晓亮,朱竑.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J].地理科学,2011,31(12):1512-1517.]

[72] GentryKM.Belizeanwomenandtourismwork:Opportunityor impedimen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7,34(2):477-496.

[73] TaoCH,WallG.Tourismasasustainablelivelihoodstrategy[J].TourismManagement,2009,30(1):90-98.

[74] MbaiwaJE.Changesontraditionallivelihoodactivitiesand lifestylescausedbytourismdevelopmentintheOkavangoDelta,Botswana[J].TourismManagement,2011,32(1):1050-1060.

[75] IshiiK.TheimpactofethnictourismonhilltribesinThailand[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2,39(1):290-310.

[76] McKercherB,FuC.Livingontheedge[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07,33(2):508-524.

[77] TangXueqiong,ZhuHong,XueXiming.Theimpactoftourism developmentonfamilyauthorityofMosuofemales:Basedona comparativeanalysisbetweenLuoshuixiaVillageandKaiji Village,LuguLakeArea[J].TourismTribune,2009,24(7):78-83.[唐雪琼,朱竑,薛熙明.旅游发展对摩梭女性的家庭权力影响研究———基于泸沽湖地区落水下村和开基村的对比分析[J].旅游学刊,2009,24(7):78-83.]

[78] GothamK.Tourismgentrification:ThecaseofNewOrleans’VieuxCarre(FrenchQuarter)[J].UrbanStudies,2005,42(7):1099-1121.

[79] ZhaoYuzong.Thecharacteristicsandcausesofurbantourism gentrification:AcaseofstudyinNanjing[J].Economic Geography,2009,29(8):1391-1396.[赵玉宗.城市旅游绅士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南京“总统府”周边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8):1391-1396.]

[80] NepalSK.Tourismandruralsettlements:Nepal’sAnnapurna reg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7,34(4):855-875.

[81] LinNan.SocialCapital[M].Shanghai:ShanghaiPeoplePress,

2005?17-22.[林南.社会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22.]

[82] munity?basedecotourism:Thesignificanceofsocial Capital[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5,32(2):303-324.

[83] ZhangYan,YuWei.Ananalysisabouttheimpactoftourist activitiesonsocialcapitalinurbantouristdestinations:Taking twocommunitiesinJinanasanexample[J].TourismTribune,2011,26(8):66-71.[张彦,于伟.旅游活动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社会资本的影响分析———以济南市两社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8):66-71.]

[84] SteelG.Localencounterswithglobetrotters:Tourism’spotential forstreetvendorsinCusco,Peru[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12,39(2):601-619.

[85] LarsenJ,UrryJ,worksandtourism:Mobile sociallife[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7,34(1):244-262.

[86] LarsenJ.The“host”asuninvited“guest”:Hospitality,violenceand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6,33(3):645-665.

[87] LeeI,ArcodiaC,LeeTJ.Benefitsofvisitingamulticultural festival:ThecaseofSouthKorea[J].TourismManagement,2012,33(2):334-340.

[88] WoosnamKM,NormanWC.Measuringresidents’emotional solidaritywithtourists:ScaledevelopmentofDurkheim’s theoreticalconstructs[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10,49(3):365-380.

[89] HuangYB,WallG,ClareJA.Creativedestruction:Zhujiajiao,China[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7,34(4):1033-1055.

[90] LiuPeilin.“Landscapeinformationchain”theoryandits utilizationinplanningofculturaltourdestinations[J].Economic Geography,2008,28(6):1035-1039.[刘沛林.“景观信息链”理论及其在文化旅游地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8,28(6):1035-1039.]

第8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专业服务业;国际化;驱动力

专业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近几年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活跃。伴随着全球跨国公司跨国投资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从事专业服务业这一行业的国际专业服务公司也开始了跨国投资经营。使得这一行业由不可贸易、当地化极强转向跨国界扩张。

一、专业服务业的概念和特点

专业服务是拥有特殊知识、技能和责任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一系列专业的服务(UNCTC,1990)。这些服务被认为是知识性的工作,因为数据和信息是这些服务的主要产品(Drucker,1988)。Feketekuty(1986)将专业服务定义为拥有专业或专门知识的专家,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按照客户需求,为客户在某一领域提供特殊服务的职业。国外开始注意对专业服务业的研究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而且大部分是针对专业服务公司进行的。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部门的分类界定,专业服务业包括: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税收服务;建筑服务;工程服务;土木工程服务、城市规划和风景建筑服务、医疗与牙医服务、兽医服务、助产士、护士、理疗家和护理员提供的服务及其他服务等。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公证处、信息咨询、建筑工程设计教育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

本文采用国内较为广泛的专业服务的定义,即是指当事一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和有关信息,向委托人提供的具有智能性的服务。专业服务业,就是以有偿的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在律师、会计、咨询、建筑、工程、医疗等方面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技术、信息、智能服务的行业(张建民,1998)。本文所研究、所针对的专业服务业主要集中于国际上研究比较广泛的诸如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咨询、计算机服务、法律服务、广告和工程咨询等相关服务行业。

二、专业服务跨国公司国际化形势

根据UNCTAD(2004)贸易发展报告,专业服务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对于知识产生的贡献并将其传播到其他生产活动中和社会实践中。它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商业和投资基础设施。20世纪80年代开始,专业服务跨国公司开始在国际上大规模扩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发展中地区市场对专业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加,发达地区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长期的专业服务经验,向发展中地区大量开展国际直接投资,开始专业服务的国际扩张。

以国际会计专业服务为例,我们从表1可以看出以“四大”为代表的国际会计专业服务公司的国际扩张的强劲增长势头。各大会计公司在扩张的过程中不仅通过在全球扩张其办事机构数量和合作者数量来增强其实力,还通过公司合并等方式增强其公司竞争力,这一点由曾经的“”到今天的“四大”这一转变可以看出。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大会计公司全球盈利的丰厚程度,根据各大会计公司年报,2007年,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四大国际会计公司盈利分别是231亿、211亿、198.1亿和252亿。如此好的盈利成绩,无疑是专业服务公司国际化的强大推动力。

三、专业服务业国际化驱动力机制分析

专业服务业的国际化从20世纪初开始,到80年代迅速发展,并且规模急剧增大。跨国专业服务公司不论是全球地理位置的扩张还是其全球获利水平上,都达到了惊人的增长速度。这种国际化的趋势是诸多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相互作用机制如图1:

(一)外部驱动因素

1、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作用。服务业国际扩张的动力,尤其是专业服务业的跨国扩张,其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需求推动或者说是客户推动(Erramilli and Rao,1990;Aharoni,1993b)。Aharoni(1993)认为PSFs(人员行为形成因子)。首先是因为本土的客户跨国经营开始的,由于客户要进行跨国经营,使得PSFs跟随客户到海外市场发展,这即是需求推动或者说是客户推动。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专业服务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而在跟随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经营的过程中,国外专业服务公司不断积累服务经验,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进而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

2、企业非生产性活动的外部化趋势的加强。另一个国内和国际服务部门的重要发展的推动力是非服务部门的企业将非生产性活动的外部化趋势的加强(Dunning,1989;Lowendahl,1997)。这一点对于专业服务业诸如会计、审计和法律等服务业部门的跨国扩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非生产性活动的外部化即所谓通常意义所说的外包,而这里的外包不是生产的外包,而是企业非主要活动的服务外包,更确切的说是某些专业服务的外包。如很多大型公司都将其公司会计、审计工作交给专业的会计、审计公司去处理,而公司内部不再对类似事物进行专门的处理。这种性质的活动的外部化可以使得公司降低成本,增加灵活度,将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水平。不仅影响成本结构,同时也影响长期的竞争形式和改变公司所面临的风险。

3、进入壁垒的降低和专业服务管制放松。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开始对外资开放自己的服务业市场,以期实现全球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由于贸易壁垒的降低,还有政府或者专业限制的放松是对于专业服务公司的大量国际扩张有竞争力的解释之一(UNCTC,1988)。鉴于专业服务业的特殊性(如法律业的特殊政治原因、广告业的特殊文化原因),专业服务业一般是严格受国家或者行业联合会的管制的(如会计、法律)。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种区域性的专业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加强,各种区域性组织如OECD、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通过“自动互相承认”资格、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逐渐放松国家层面上对专业服务的限制,促进了专业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4、科学通讯技术的便利。虽然没有验证,但是人们都广泛认为科学技术的引进对于沟通方式和交流过程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专业服务公司来说,公司服务客户的过程是基于人与人的交流的基础上的,而通讯技术的引入对于交流的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电信和传递技术逐渐消除了服务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障碍,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运输性的传统特性发生了改变。从此,原来需要同时进行的许多生产和消费服务现在可以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分离,银行、保险、医疗、咨询和教育等原来需要供需双方直接接触的服务现在可以采用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通讯革命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国际间可贸易性。因此通讯技术是专业服务国际化过程的重要载体。

(二)内部驱动因素

1、取得规模经济和消减服务成本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专业服务业的需求,除了大的跨国公司,大量的中等或小规模的业务的顾客需求增加,专业服务企业面临着在地理位置上扩展商业存在的压力,同时也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消减服务成本,以吸引更广泛的客户。于是专业服务在世界各地广泛的展开。服务企业所追求的不仅是为跨国公司服务,而且更多的是为当地的公司企业服务。

2、自身“学习效应”的需要。专业服务企业更多的是依靠专有技术和经验诀窍,这既容易消逝也易被模仿,借助全球扩张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得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得以更好地利用,还能够在全球扩张中更多地积累和创造新的经验和知识,拓展企业学习、知识创造的范围和基础,形成我们今天通常提到的“全球学习”效应。专业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行为提高了企业的声誉,使它在服务尚未售出之前就已经成功地推销了可信赖的承诺(即使要价更高或是实际服务质量的不可预见也并不会给顾客产生多少信心动摇)(郑琴琴、李志强,2007)。

3、专业服务公司公司制形式的变更。Baden-Fuller (1993)认为是PSFs的法律规定的公司形式的改变促进了其国际的扩张。因为,通常情况下专业服务公司是合伙制形式的公司制形式,这就意味着,合伙者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法律规定的合伙专业服务公司合伙者可以承担有限责任这一制度的改变是PSFs国际化的一种原因。美国、欧洲的专业服务机构开始采取有限责任合伙制(LLP)的形式、有限责任公司(LLC)或股份有限公司(Inc.)的形式。这些所有制形式对于企业自身降低运作成本和风险、谋求更快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郑琴琴、李志强,2006)。所以,专业服务公司公司制形式的改变无疑是减轻了专业服务公司跨国投资的负担,增强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更利于公司的跨国发展。

(三)我国面对专业服务业国际化趋势的对策

为应对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方法和先进技术,促进我国专业服务贸易逐步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促使国内专业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总体服务水平,从而推动我国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树立国际竞争观念。国际化必然带来激烈的竞争,要努力在竞争中求生存。不应有恐惧或依靠政府保护的思想,要树立国际竞争意识,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发展经验,加强联合,组建集团型专业服务机构,开拓专业服务业市场,提高我国专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健全我国专业服务业法制环境。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和制定了很多有关专业服务行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与发达国家专业服务业法律体系相比还是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先进性,很多方面的细则欠缺,而且执法不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良好的法制法规体系、规范的运营专业服务,才能更加吸引国际著名专业服务机构的投资,改善我国专业服务市场环境,大力推动专业服务的发展。

3、加强专业服务监管。国家应加强对专业服务的监管,对专业服务执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执业人员遵守职业纪律和准则的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步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各服务行业的质量和技术标准,对专业服务执业机构定期进行评估,适当提高专业服务执业人员的资格。努力实现市场约束,政府规制和专业服务团体的自我规制三者的最优结合的规制监管体系。

4、努力培养高素质专业服务业人才。借专业服务国际化这一良好机遇,通过在国际专业服务公司的从业经验等,努力培养一批国际化、高素质专业服务人才。专业服务质量的好坏是通过人才能力的高低体现的。只有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专业服务业。

参考文献:

1、Suddaby R.. , Cooper D. J., Greenwood R.. Transnational regulation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Governance dynamics of Weld level organizational chang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7(32).

2、郭萍,张旭昆.专业服务市场的规制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3).

3、郑琴琴,李志强.专业服务业跨国公司全球发展的启示[J].环球中国,2007(6).

第9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河北省“八五至十一五”2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由896.33亿元增长为20 394.26亿元,翻了22.75倍(未剔除物价指数影响);综合货运周转量由1 520.75亿吨/公里增长为8 070.69亿吨/公里,翻了5.31倍;综合客运周转量由357.88亿人/公里增长为1 172.86亿人/公里,翻了3.23倍。“十二五”期间河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完成投资6 431亿元,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容量将进一步扩展,同时又面临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加剧,各种运输方式竞争发展激烈,其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已经显现。本文采用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分析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以期为制定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与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异地贸易呈蓬勃之势,各种运输方式的业务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综合运输体系越来越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模与经济增长间作用日益增强,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综合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1]罗斯托认为交通运输是随着商业的兴起而发展的,运输网的扩大可引起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随之扩大。英国人文地理学家豪伊尔提出运输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美国经济学家欧文在《交通运输与世界发展》(1987年)一书中,用37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定量分析认为,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奥地利经济学家E·萨克斯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对运输业进行了研究,奠定了运输经济学的基础。1996年世界银行在《可持续运输:政策变革的关键》一书中指出,运输是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为工作、健康、教育和其他令人舒适的环境提供便利的交通设施,生活质量就会变差等[2]。国内关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从经济学视角研究,另一种是从交通运输学视角进行研究。两种研究利用的方法虽不同,但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一致。主要论述两者关系之间作用关系、投资效应。

 

总的说来,现行研究中存在以下缺陷:(1)多数研究只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省份约三十多年的数据,这些宏观统计数据资料未能深入到交通运输结构,使分析的内容和结果均受到一定局限。(2)我国相关研究的成果分为两类:一是交通运输业学者使用的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方法或现代方法中使用传统指标体系,对自然环境指标考虑多,经济指标考虑少;二是经济学专业相关学者大多使用《中国统计年鉴》《经济年鉴》等宏观统计总量数据,关于交通运输数据多数采用了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等,未考虑公路、铁路、航空网络密度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经济计量分析特点,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在指标选取上不仅考虑经济指标、交通总量指标,还将微观网络密度指标统筹考虑,利用换算综合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换算周转量衡量综合交通的建设规模。以河北省交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协整分析探讨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样本

 

本文选取1990—2009年的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指标。衡量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借此来反应交通运输发展规模,该指标没有直接的数据可以获取,本文首先把区域内的铁路、公路、内河通航里程加总得到综合运输里程,再根据网络密度定义,得出1990—2009年河北省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密度①。换算周转量②,是指将旅客周转量按一定比例换算为货物周转量,然后与货物周转量相加成为一个包括客货运输的换算周转量指标。它综合反映了各种运输工具在报告期实际完成的旅客和货物的总周转量,是考核运输业的综合性的产量指标。本文选取1990—2009的全社会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并将客运周转量进行调整得到换算周转量代表综合周转量,借此来反应综合交通运输的利用能力(见表1)。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分析

 

本文将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综合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换算周转量衡量综合交通的建设规模。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3],通过协整分析探讨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关系,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为了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1990年为基期的物价指数对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平减处理,得出实际地区生产总值。得到生产总值时间序列、网络密度时间序列、综合周转量时间序列的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图1,相关数据资料中没有异常值和缺失值。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说明

 

(一)综合交通运输规模与经济增长间长期动态关系

 

利用上述数据,设实际地区生产总值时间序列为{yt},网络密度时间序列为{xt},综合周转量时间序列为{Zt}。并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检验水平下原序列{yt}、{xt}与{Zt}均不平稳,且含有截距项结果见表2。

 

对原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得lnyt~I(1),lnxt~I(1),lnZt~I(1)。传统的VAR理论要求模型中每一个变量是平稳的,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需要经过差分,得到平稳序列再建立VAR模型,但这样通常会损失水平序列所包含的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将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在变量的协整关系上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6.0,根据AIC准则与SC准则最小建立VAR模型的滞后期(见表3)。

 

根据表3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为2,并对lnyt、lnxt、lnZt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

 

根据序列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两种检验方法表明变量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网络密度、综合周转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尽管经济增长与网络密度、综合周转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然而实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扰动,比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这导致了变量常常会在短期偏离其均衡路径。基于此,我们建立VEC模型来分析其长期和短期因素的影响。本文估计得到关系式为:

 

其中误差修正项反应了变量偏离长期均衡路径的反应程度。在长期均衡中经济增长变化受综合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与周转量的增长变化影响。由于现在的区域经济是一个流动的、开放的系统,因此河北省区域经济的运行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劳动、资本、信息的交换。在这些要素流动中,交通运输发挥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的可达性和运输能力的扩大性能够促进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变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塑造城市形态;从短期看,影响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动分为四部分:(1)受上一年度的综合周转量的波动变化影响较大,表明由于运输业产出的增长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资料的流通壁垒,使得市场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加强,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2)受上年交通网络密度增长波动的影响,在河北省的区域范围内网络密度主要受交通的里程长度影响。(3)受上年度的自身经济增长变动的影响,经济发展的惯性,使得经济发展受自身影响很大。因此研究经济系统内部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4)来自经济增长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当经济增长发生短期偏离,系统将以0.06的速度将经济增长变动反向调整到均衡状态。因此交通运输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这种稳定性能够调节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交通运输的网络密度短期波动主要受上一期的综合周转量的增长波动以及经济增长波动变化影响,当经济增长波动扩大对网络密度的增长变化影响反而变小。网络密度的短期偏离,系统能以0.07的速度反向调整。短期内上一期经济增长的波动变化并不能增加交通建设规模的引致需求。经济增长的变动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作用减少,交通运输的建设主要是以需求为导向,受自身的发展规模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对运输需求的认识体现出浓厚的供给主导观念。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延伸的意义在于以一定的供给条件去对应一定的需求或在一定的供给条件下去研究需求。从运输业,特别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现实来看,一方面交通运输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仍需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却存在着非常严峻的运力过剩的现象,产生了严峻的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可见一味地增加各种交通的里程、规模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大幅增长,因此应该对交通线路的节点进行优化、科学管理,使得交通运输的利用能力增加。只有经济能够平稳增长、工业产值也平稳增加,交通运输的建设才会平稳推进,交通运输的输送和吸引功能,是促进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先决条件。

 

综合货物周转量的波动变化受经济增长波动与交通建设规模增长波动的正向影响。当经济加速增长会促进货物周转量速度增长幅度。当交通建设规模加速发展时也会使得货物周转的速度提高。这与河北省实际情况较为符合,作为工业大省,在现有交通运输规模的条件限制下价值量的增加必然通过提高运输能力或者增加平均运距来提升货物周转量。运输业本身创造着巨大的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使用价值,通过运输业的发展推进生产布局优化,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可大大提高资源效用,增加物质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日趋鲜明,相互联系日益密切,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运输则是这一发展规律的内在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运输手段的衔接,就不可能出现产地与销地的空间分离,资源与产业的空间分离,只能就产就销。交通运输的输送和吸引功能,是经济增长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条件[4]。

 

(二)综合交通运输规模与经济增长间交互影响的过程分析

 

利用Eviews6.0对VAR(2)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模型特征方程的根均大于1,则VAR(2)为平稳系统。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lnyt、lnxt与lnzt现期及未来各期的影响,并以此来考察1990—2009年间综合交通运输规模与经济增长间交互影响的过程(见图2)。

 

由图2的第一行三个图可知,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给lnyt变量当期一个标准扰动之后,通过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对当期以后的各变量将会产生连锁变动效应,经济增长对自身的扰动脉冲响应为正,且维持在0.07左右,第七期之后趋于平稳。给交通运输网络密度一个正向冲击,经济增长第一期响应为零,之后出现负向波动,第6期之后趋于稳定。当综合货运周转量受到一个正向冲击时,经济增长第一、二期响应也为零,第三期后逐渐有个小幅的正向反应,第九期趋于平稳。可见短期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增长受到冲击时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而综合运输周转量在长期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拉升作用,短期内并不明显,只有在中长期货物周转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才明显;由图2的第二行三个图可知,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在经济增长受到一个正向冲击时在前五期有负的影响,之后却有正的影响,第九期趋于平稳。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对自身扰动项的响应首先为正,之后开始回落,第三期为负的影响,第五期后趋于平稳。当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受到正的冲击时,网络密度第一期响应为零,之后为正的响应,第八期趋于平稳;由图2的第三行三个图可知,当经济增长受到一个正的冲击,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前二期为微小负的响应,第三期开始有正的响应。当网络密度增长受到一个正向影响时,货物周转量的增长变化对其的响应为负向变化,直到第六期平稳。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对自身扰动的冲击响应为正,随着时间逐步减小,第八期趋于平稳。

 

在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受到正的冲击时,经济增长对其自身冲击的响应为正,由于交通运输业建设的时滞性特点,直到中期网络密度为正向反应,只有经济的长期增长才能促进交通运输建设规模的增长。而综合货物周转量的增长速度的增加只在中期对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正向的影响。

 

(三)经济增长速度、网络密度与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率分析

 

本文继续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经济增长速度、网络密度与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率。方差分解是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作的贡献,其做法是通过将一个变量冲击的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的随机冲击所作的贡献,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如图3所示对VAR(2)进行方差分解示意图。

 

(1)各变量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首先,对河北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自身发展速度,自身方差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这意味着保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是网络密度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在26%左右,说明交通运输建设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较小,在4%左右,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稳定趋势。即既要依靠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合理、科学地规划交通运输的建设,并且提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利用能力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速度。

 

(2)各变量对交通网络密度的贡献率。交通网络密度受其自身的方差贡献率短期内随着时间减小,中长期在30%左右。在短期、中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差贡献率在15%左右平稳波动,但在长期贡献率达到24%左右。综合货物周转量的增加速度对网络密度的方差贡献率近似“倒U型”,在中期影响最大。短期来看交通运输的建设要靠自身的增长来拉动,长期经济增长对交通建设规模的直接需求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通过对货物周转量增加的引致需求在中期效果最为明显。

 

(3)各变量对综合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的贡献率。货物周转量的增长波动变化主要受自身波动变化的影响,但是该影响效应随着时间逐步减小,在第十期降到38%左右。在短期受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差贡献不大,但在中长期逐步上升,增加到40%左右。短期内网络密度对综合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的方差贡献不大,但在长期达到20%左右。在短期来看,综合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受自身影响最大,它与货物重量与平均运距有关,在短期由于平均运距变化较小,交通建设规模的影响具有局限性,而货物运载重量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而增加,但是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交通运输能力达到饱和时,其对货物周转量增加速度的贡献不变。从长期来看,经济的增长速度带动了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路况的改善使得综合货物交通运输增长速度大幅提高。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上述理论研究和实际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主要结论: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经济增长的波动性主要受其自身增长波动的影响较大,有一个正的拉动作用。网络密度、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远远小于经济增长自身贡献率,河北省为30%左右。因此提升交通运输利用能力,增大货物周转速度可以对经济增长的波动具有调节作用。但是交通运输业的大规模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

 

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进程。经济的增长对交通发展的引致需求作用并不明显,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有个正的影响,短期为负的影响,说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经济增长波动性为正时,短期内对交通建设并没有促进作用,但在中期对其有个正的引致需求,这种运输需求与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的滞后性相符。经济的增长主要受之前的自身影响较大,因为微观个体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已经盈利的经营模式,但是依据企业生存周期理论,在中长期个体会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因此会改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新产品的大量出现,新的区域经济间联系增加,新的需求出现必然要求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提升和结构改变。

 

(二)对策建议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需求向供需平衡靠近,但综合运输结构过度竞争矛盾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未来这种趋势如何演变、调控不仅是河北省,也是全国及其他一些省份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我们的政策建议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既不超前也不滞后,需要合理、科学地规划交通运输的建设规模,提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利用能力。目前河北省及其他一些省份提出适度超前发展的规划,在适度超前问题上应认真研究和严格控制,充分考虑综合交通运输投资后其效益的滞后问题,以避免过度投资及土地资源浪费;综合货物周转量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方差贡献率很小,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来看,2012年我国有17个省份(包括河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这些省份产业结构普遍偏重,特别是河北省为钢铁大省,产量高附加值低,各省出台系列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货运周转量处于峰值区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货运量将减少,运距将增加,客运周转量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时也要注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统筹客运、货运特点及走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改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与节点和线路的匹配问题,使综合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互补共存、紧密协作,“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不能简单地以占用土地的多少来衡量,关键要看是否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对经济发展更有利,是否更有利于整体路网布局的完善和效率效益的提高”[5];科学规划,对综合交通系统优化升级,提高交通系统的利用能力。铁路、公路、航空建设密切配合,以防各自为政而导致过度竞争。既要考虑传统上的交通可达性、便捷性、时间效率,更要考虑产业结构变化走势和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实现整个运输系统的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