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家庭养老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养老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养老的定义

第1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社区;农村社区;社区养老

一、引言

我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人口问题。然而在此过程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数量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提高了近三个百分点,由相关标准得出,我国目前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阶段;因此,我国的养老问题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概念界定

(一)农村社区

“社区”最初是由一名外国相关学者在一本著作里所提出。社区是由地缘、传统血缘以及文化关系自然组成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存在共同的价值取向,并且人口的同质性比较强,人和人彼此间的关系也比较亲密,互相帮助,有着共同信仰以及相同地风俗习惯;本文借此观点对“农村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定义,农村社区指的是以村落作为载体,有着相同信仰、价值取向以及文化观念所组合而成的共同体。

(二)农村社区养老

我国在1980年左右才开始研究农村地区社区养老的服务模式,截止到目前,尚未形成具体的定义;虽然很多相关学者均对农村社区养老有着自己独特的定义,然而各种定义之间却没有太大区别。在曹晓燕看来,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就是将乡村当作载体,由社区的基层组织加以主导,集合家庭、政府以及社区的各方面力量共同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出力;借此观点,能够总结出农村社区养老的定义,它就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调控下,将农村当作载体,由农村地区的村支部加以辅助,集家庭、政府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一起来建设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

三、农村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我国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在全国的老年人口数量里占据着很多的比例,然而因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作用,造成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较为落后,和城市养老体系加以比较,差距仍很大,甚至不可以满足农村地区老年人基本的养老需求;即使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着家庭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然而因为各项因素的限制作用,使得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具体分为如下若干方面:

(一)社会养老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我国核心家庭的数量在持续增加,而养老功能却在逐渐地减弱,并且许多家庭的老年人均单独留在农村地区;根据谭克俭研究院在调查山西某村时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独自居住。伴随高龄老年人数量的持续增加,一定会造成老年护理需求的增加。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却满足不了老年人数量的需求,对于床位以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由周作文在研究石家庄某村的一项调查结果得出,有近21%的老人家庭需要钟点工,还有近80%的老人没有得到应急服务。除此之外,因为旧观念给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再加上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尚未十分完善,使得老年人能够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大大降低。

(二)家庭养老功能较弱

在过去,我国主要采用家庭养老模式,然而如今因为许多青壮年均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在家庭里的很多均是老年人以及幼童,更为严重的是,老年人病在家里也无人照看。除此之外,伴随社会的进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小型发展加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负担,即使儿女能够满足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然而因为他们经常在外面工作,导致许多地儿女均不能够亲身照顾父母,那么精神需求更无法谈起了;所以,家庭养老已经不适应农村地区,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养老基本的需求了。所以,农村地区的养老不能够仅仅依靠家庭养老,应当采用一些其它的养老模式。

四、农村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地区经济落后,难以满足社区养老的需求

一些先进国家里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体系发展地较为完善,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实力较强,因为经济水平会对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产生直接性影响。伴随农村地区老年人数量的提升,以往的一些养老模式难以满足如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社区养老模式不但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同时仍可以令老年人处于一种熟悉环境里度过晚年。但是资金支持又成了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今,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地较为缓慢,许多地区的居民仍以农作物种植为主要的生活来源,而乡镇级企业的数量又不多,所以一些基本的养老设施就难以满足农村地区的实际养老需求。尽管有些农村地区已经开展了社区养老这种养老模式,然而因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社区养老的发展较为缓慢,所以,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成为如今的主要任务。

(二)农村居民的观念落后

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里,我国农村地区因为发展较为落后,再加上受到封建观念的作用,致使农村地区居民的观念较为落后,比较注重以往的“养儿防老”意识,思想中的家庭养老观念较为凸显,人们思想里的养老观念仍较为落后,不能够接受社区养老模式。然而,如今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正逐步地提升,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养老需求。并且,伴随社会的进步,儿女所需要承受的养老任务也会越来越重,而社区养老能够缩小人们彼此间的距离,增近人们彼此间的感情。但是如今农村地区的互相帮助仅仅会出现在家庭以及亲属间;由于受到教育程度限制作用,致使农村地区的居民观念较为落后,没有正确认识社区养老。

(三)服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如今,无论是城市里的社区养老体系,还是农村地区的社区养老体系,它们均没有专业型服务人员,所有的服务人员均凭借着自身经验来进行养老服务,因此服务的质量较低,并且服务的水平较为低下。此举严重阻碍了社区养老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专业的服务团队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我国当前的社区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较低,缺乏一些相关经验,因此仅仅依靠如今这种服务团队还是不行的,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加以重视。

(四)制度体系的不完善

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财力资源,加重了有关部门所承担的养老任务,同时还致使老人应享受的权益没有保障;并且,有些服务人员的素养不高,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热情不够,目前尚未形成完善地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凭借道德来对老年人的权益加以保护,应当由政府相关部门颁布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对社区养老制度加以完善。

五、发展农村社区的策略

第2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研究农村养老模式,首先应界定“什么是农村养老模式”?在现有的研究中,不少学者都没有对“农村养老模式”的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郝金磊(2011)“养老保障模式”的定义:在特定历史阶段,某一区域为了保障农村居民养老所需的经济支持资源、生活照料资源和精神慰藉资源,而构建的相对稳定的养老标准式样或框架体系。

(一)农村养老模式的分类查阅现有的文献,发现目前农村养老模式的分类有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分类标准,使得按不同分类标准划分的农村养老模式被放在一起。根据农村养老模式的定义,任何一种养老模式都应涵盖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三方面养老内容,因此,本文采用穆光宗的“养老资源供给”方式,将农村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实际上,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有对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分类,这种分类标准与穆光宗的“养老资源供给”方式是相互呼应的。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指主要由家庭成员(包括子女、配偶和亲戚)来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模式,具有“家庭成员养老”和“在家养老”的特点(穆光宗,2000)。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世界各国最为普遍的养老模式,是最经济、最温馨、最有人情味的养老模式(张汉玲,2011)。虽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养老功能在不断地弱化,但是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老年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养老模式,特别是对于健康状况较差和高龄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如表1所示,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中,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所占比重最大,即47.74%,远高于全国的40.72%和城镇的31.36%。2.社会养老社会养老指仅仅或主要靠社会保障维持生活的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穆光宗,1999)。例如,在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进行养老。如表1所示,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依靠离退休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进行养老的比例仅占9.08%,而在城镇,这一比例高达53.23%,全国的比例为28.01%。这说明农村的社会养老发展缓慢,老年人主要依靠的还是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但是随着农村人口向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病残化发展,社会养老终将成为农村老年人主要且重要的养老模式。3.自我养老自我养老指既不靠子女和亲属赡养(或无从依靠),又没有离退休金和其他社会保障收入而主要靠储蓄或其它收入(如租金、股金)来维持生计的养老模式(穆光宗,1999)。它是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村老年人采用的主要养老模式。例如,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劳动收入或财产性收入进行养老。如表1所示,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依靠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进行养老的比重占41.37%,仅次于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实际上,在农村,老年人仅仅只采取单一养老模式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老年人选择或正在选择的其实是这三种养老模式中两种或三种并存的混合养老模式。

(二)儒家文化中的“孝”和“共同体”儒家文化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具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以民为本、以和为贵、道德教化、互助互济、大同社会、体恤弱者、注重教育、重视家庭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等诸多特点。综合这些特点,本文所涉及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孝”思想和共同体意识(朴炳炫,2012)。1“.孝”思想“孝”是以家庭为中心、孝敬父母的一种理念、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朴炳炫,2012)。我国古代典籍中不乏孝道的训示。例如,《尔雅•释训》中的“善父母为孝”,《论语•为政》中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韩非子•忠孝》中的“家贫则福之,父苦则乐之”,等等。除了具有道德约束作用以外,我国还通过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来明确家庭的赡养与扶养义务。在我国,“孝”主要表现为尊敬老人、赡养老人和繁衍后代。尊敬老人是指尊崇敬重老人,具体表现为尊重老人、常回家看看老人、主动关心老人、打电话经常问候老人等;赡养老人是指要从经济上供养老人、生活上照料老人、精神上慰藉老人,照顾他们的需求,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2.共同体意识“共同体”(Gemeinschaft)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提出,指一种成员之间唇齿相依、感情深厚、关系协调,靠习惯和共同的价值来维系的社会组织形式(王思斌,2010)。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共同体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是一个家(Roof),在它的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在共同体中,我们能够互相依靠对方。如果我们跌倒了,其他人会帮助我们重新站立起来(齐格蒙特•鲍曼,2007)。”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正是以共同体思想为基础而建立的理想社会。在儒家文化里,认同利他主义,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交往、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个体存在于共同体中,共同体意识要优于个体观念,例如,中国人习惯用“我们”,而不是“我”。

(三)契合儒家文化的农村养老模式以上分析了农村养老模式包括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儒家文化核心是“孝”思想和共同体意识,那么如何将儒家文化的核心融合到农村养老模式中呢?以下是儒家文化与农村养老模式的契合框架(图2所示):倡导孝的思想和理念,强化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发扬共同体精神,社会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共同抵御养老风险,发挥其主体作用;另外也不能缺少自我养老的补充作用;最后,无论哪一种养老模式,都需要发挥社会养老服务的支持作用。

二、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病残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主要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发展农村养老事业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党的十以后,同志提到:“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继承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我国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儒家文化中“孝”和“共同体”的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到我们国民的生活。因此,将儒家文化与农村养老模式契合,符合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要使儒家文化中的优秀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仍发挥积极作用,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转移,以及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年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状况令人堪忧,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老人村”,例如,山东青州杨集安村。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也是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主要养老模式。虽然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但也不应该动摇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反而应巩固其地位。第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应通过制作宣传画、小手册、公益广告等方式在全社会倡导“孝”思想,形成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全社会对侮辱老人、诽谤老人、虐待老人等行为应强烈谴责,而不是无视和纵容。第二,对青少年进行家庭孝道教育和学校孝道教育。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作为父母,应首先言传身教,做好孝敬老人的榜样,其次通过家庭对话、家庭孝道小册子等方式让儿女明白为什么要孝敬老人和如何孝敬老人。作为学校老师,应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孝道的教育,并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举行“以孝为主题,致我们终将到来的老年”的演讲比赛,开展“孝敬老人”的实践教学活动等。第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里面提到了家庭赡养和扶养义务以及国家对家庭养老的支持,但缺乏一些配套实施细则。例如,第二十七条中提到“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这说明国家对家庭养老模式的重视,但实际缺少配套的支持政策,形同虚设。建议借鉴日本、瑞典和韩国等国家的做法,通过住房补贴、贷款优惠、家庭养老补贴、声誉等方式激励家庭养老来增加家庭成员(包括子女等其他亲属)的养老收益(余飞跃,2011)。例如,赡养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直系亲属可获得贷款优惠或部分税收减免;与有农村户籍的父母同住的子女在购房或建房时可获得一定的住房补贴;与70岁及以上农村老人同住的亲属可获得一定的家庭养老补贴;每年村委会组织评选出年度“孝敬父母之星”等。

(二)发挥社会养老的主体作用由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刚起步,目前主要依靠离退休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进行养老的农村老人很少。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受农村家庭和个人抵御养老风险能力的限制,政府、家庭、个人、村集体、社会应摒弃“养老只是个人或家庭内部事情”的观念,树立共同体思想,意识到农村养老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未来社会养老将成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农村老人将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进行养老。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以下简称《意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从制度上实现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权益的平等。各地根据《意见》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保。例如,广西出台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政府对100—2000元缴费档次分别给予不同数额的补贴,这一条文的目的是鼓励城乡居民参保,实行“多缴多补贴”的缴费激励政策。但是其中“对900—2000元缴费档次统一按每人每年80元进行补贴”的规定不合理,900元缴费档次和2000元缴费档次之间相差1100元,但是给予的补贴却都是一样的,这并没有起到缴费激励的作用。而第十九条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缴费超过15年的参保人员加发基础养老金,加发基础养老金所需资金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解决。这一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农民看不到“长缴多得”的实惠。建议各地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具体配套细则;加强对城乡居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业务和服务的培训,改善服务态度和提高业务水平,对于农村居民,更应做到微笑服务,耐心解答,认真办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例如,每年1月份以后,农民工会陆续返乡过年,可以选择这个时候通过城乡居保手册、文艺演出、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向农村居民宣传城乡居保,耐心向他们解读政策,让其了解透彻,知道参保的好处多多,从而自愿参保。另外,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70岁及以上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年人,可适当提高待遇。

(三)发挥自我养老的补充作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自我养老是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模式,仅次于家庭养老。农村老人选择自我养老,既有主动选择,也有被迫无奈。老年人主动选择自我养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身体健康或基本健康,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收入或财产收入进行养老;二是父母对子女基本上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即使父母已经年老了,他们还是不希望成为子女的负担,甚至还有不少农村老人帮助子女减轻负担,例如,子女外出务工,农村老人帮忙照看他们的小孩。而无奈选择自我养老的农村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身体不健康,子女没有能力赡养(有心没力),或者是有能力而不赡养(有力没心),同时又没有养老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只能无奈地进行自我养老,可想其晚年生活的艰辛。农村老人无论是主动选择自我养老,还是被迫无奈之举,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下降,并且有些老人由于常年辛苦劳动积累下了病根,已经无法单纯依靠劳动收入进行养老。2014年8月,笔者对广西全州S村部分60岁及以上老人进行了访谈。李XX,男性,今年65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二十几年,由于担心医药费而没有去医院进行过全面治疗,痛了就吃些止痛药,去年还外出打工,主要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进行养老,今年病情加重,手脚关节都严重变形,走路不方便,现在已经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只能依靠子女供养进行养老。另外,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人70岁以后,自我养老的功能在不断减弱,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进行养老。因此,自我养老并不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长远之计。伴随着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以及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的完善,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将成为农村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自我养老将逐渐退出主要地位,发挥补充作用,并且农村自我养老模式的选择应遵循老年人的意愿和身体状况,因为老年人的意愿直接关系到他今后的生活质量。

第3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81-02

2006年9月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这表明我国人口正处在急剧老龄化时期,已由年轻型向年老型转变。[1](根据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为“老龄社会”。)事实上,我国只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经历了三四十年时间的这个过程。又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78%,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但传统的养老体制和养老模式中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此种情况若不予以重视并妥善解决,就可能给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造成障碍。因此,如何养老成为我国老龄化社会不可回避的,且必须慎重面对的课题。

一、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近年来,我国的家庭规模、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家庭规模趋向于小型化、核心化的“丁克家庭”也越来越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家庭规模日益缩小,家庭结构正趋向核心化和小型化,这已成不争的事实。目前的多项数据已经表明,“四二一”家庭将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受到冲击和削弱。

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大本营、终身的依靠和归宿,但是今天老年人在家庭中受到冷遇、歧视、虐待、甚至被遗弃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年人的家庭地位低,生活质量下降。加之这几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一些人拜金主义严重,亲情淡漠。子女只顾自身的享乐,把老年人置之脑后,不闻不问。有些家庭中成年子女还长期依赖父母,靠“剥削”父母来挥霍浪费的“啃老”现象也很严重,这些家庭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也影响了家庭养老的本质问题。

(二)机构养老存在缺陷

与家庭养老相比,入住养老院、敬老院被视为一种现代养老模式。老年人入住养老院,集中供养、集中居住、日常生活有人料理,养老机构提供多方面的养老服务,然而这是一种高成本的养老模式。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就需要政府、社会提供养老设施,就需要有养老机构接纳老年人。为数亿老年人提供养老场所并入住养老,不可能成为普遍的模式。

一些子女把老年人送进养老院后就很少关心和探视他们,虽然老年人生活在养老院,虽然有其他老年人相伴,但是由于思想交流仅限于老年人之间,使老年人更容易产生伤感、恐惧的心理,使得老年人们倍感孤独。老年人们需要亲情交流、更需要精神慰藉,这些都是养老机构无法提供的。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养老机构面临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养老院是在比较早的时期建立起来的,其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很难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养老院的设备条件普遍较差,设施简陋,缺乏无障碍设施,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老年工作专业人员极其缺乏,管理模式滞后,无法与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接轨。

二、社区养老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的主要模式

(一)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1、从家庭方面讲,传统的大家庭不仅给予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主要的是给予精神上的慰籍,老年人在家庭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然而,我国生育率的下降,缩小了家庭的规模,其直接后果就是空巢家庭的增加,使得家庭照顾老年父母更加困难。

2、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寿期延长,社会增加了支付退休金的年限,使社会保障财力的压力加大,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地区,病、残老年人的比例较高,由此增加了医疗保障的投入。很多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在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走进易于交流沟通的老年群体,把养老期望于社区和养老机构。然而,资金是解决养老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就难以解决老年人的退休金、医疗费和养老设施等问题。

3、从老年人的居住状况看,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老年夫妇户与独居户的比例相当高,尤其是老年人的单身户,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户明显增加,丧偶单身老年人独居所得照料减少,质量减退,使其情感慰籍丧失有效来源,而老年夫妇基本是配偶间的相互照料养老。国外的实践也证明,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愿意在家里养老,因为他们熟悉并习惯于那里的一切。

(二)社区养老的可行性

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第47次大会上提出“把社区作为改善养老环境的目标,要求支持以社区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照顾,并组织由老年人参加的活动。”我国在法律上也肯定了社区服务在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

第4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在西方社会,孩子是天使,应该受到社会的特殊照顾。孩子,也最缺少自救能力,因此,应该先救孩子,这很自然地反映出西方社会是契约社会、法制社会。在西方人的观念中,法律高于一切,当然也高于传统和道义。一事当前,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绝不能违法。婚姻也是一种契约,要履行契约,先救太太,也就成了先生的必然选择。孩子该先救,太太也该先救,老母亲呢?对不起,就只能委屈了。这也无怪乎有人说西方社会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坟墓”。

而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就不一样。中国的传统观念讲“养儿防老”,讲“百善孝为先”,讲“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讲“忠孝仁义”。孩子可以再生,老婆可以再娶,老娘一生一世只有一个!因此,按中国的传统观念,当然是先救老娘,否则就要被人骂为“只要老婆不要娘”了。这就是中西方对待老人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不同的家庭代际关系。与我们不同的是,西方人则“少讲”甚至“不讲”父母恩。不仅观念不同,在如何对待老人上,在家庭代际关系问题上,法律规定也不同。中国的法律,规定父母有抚育子女的责任,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西方(多数国家)的法律,就只有父母抚育子女的责任,却没有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这一条。

古代的西方,也曾存在过靠亲属养老的历史阶段。据《欧洲家庭史》:“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模式”。老年人应由家庭负责赡养的思潮,甚至在19世纪的西方还相当普遍。那个时候,法律也曾明确规定:子女必须供养老人。像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直到1942年通过的《意大利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成年子女在义务上和道德上,均有奉养双亲的责任。

第5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居家养老;因地制宜;政府扶持;发展与分析

一、居家养老的定义与必要性

中国进入老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的重视以及现实的压力,导致各地对于有特色的养老模式探索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成功的具有复制性的养老模式。而居家养老是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方式被提出,其定义在学术界却略有不同。袁缉辉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其区别来自于养老资金的不同。而居家养老和入院养老则在于主要活动场所的不同。(袁缉辉,1996)杨宗传认为居家养老是相对于集中居住的机构养老的一种分散在家庭居住的养老方式。(杨宗传,2000)穆光宗则认为从养老资源的来源看,居家养老完全可以是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穆光宗,1999)综合各大家的观点,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主要场所,资金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福利性养老为辅的一种养老模式,力图建立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如今的家庭日趋小型化、核心化,“124”的家庭Y构,导致现代青年人养老压力巨大,而社会压力也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衰落。一般的养老机构,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未能达到广泛普及,因此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居家养老包括经济、生活和精神三方面。其基本内容多以社区提供劳务服务,精神生活则有家庭成员承担。而物质经济方面则由国家、集体、家庭三方面共同承担。

如今居家养老形式多种多样,现有的居家养老模式包括:建立“老年互助小组”、建立社区老年服务网络,例如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室、颐养之家等。居家养老作为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一种综合模式,是我国还没有能力发展惠普型的养老设施时的一种选择。是符合我国现在基本国情的选择。

二、T社区建立老年食堂的运营模式分析

(一)老年食堂基本情况

T这区位于老城城中,人口稠密,住房拥挤,居民集中。Z主任利用原居委会办公室作为新的老年食堂,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又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该室总面积约40O,坐落于居民楼一楼,地理位置优越,惠及面广。由于居委会缺乏资金,其修葺资金,主要来源于商户资助及居民捐赠,共筹的4万余元。在完成了初步修缮之后,该社区主任向上级街道部门,申请拨款5万元,用于运营该食堂。

T社区总共有1203户,3886人,其中60岁以上有626人,占社区人口的16%。通过排查和走访,最终确定了社区缺乏照顾的空巢老人大约有44人。Z主任以这44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登记和档案管理,根据其医院,最终选择老年食堂就餐的人数约20人左右。

为维持老年食堂的日常运作,T社区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均为本社区退休居民。同时,社区为了确保老年人的饮食健康,特意聘请了一位营养师,每周营养师都会搭配不同的菜色,合理规划老年人的饮食。

老年食堂实行有偿服务,营业时间是早上11:40-13:00和下午17:40-19:00。每月400元/人,可享受午、晚两餐。另外,社区为了迎合老年人口味,照顾老年人身体,特别为就餐的老年人进行摸底调查,并编辑档案,还特意推出了“因需就餐”的服务。根据老年人意愿,选择就餐地点,还退出“病号餐”、“生日餐”等多样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居委会还提供送餐服务。为筹措资金,非该社区人员可以以每餐10元的价格进行购买。

食堂从2012年7月1日正是开始运作,现如今稳定在老年食堂就餐的老年人保持在15人左右,主要人员采取的是全职+志愿者队伍的方式。

(二)老年食堂优势分析

1.因地制宜

T社区处于城中心地带,虽然住房条件老化,但是交通便利,其居民楼旁即是本地最大的一个菜市场,因此对于获取最新鲜最便宜的食材十分便捷。加上老年食堂座落在居民区的一楼,人口集中,方便老年人之余,同时也可方便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照看。

2.良好的社区环境

T社区是一个很老的社区,老龄化比率高,人际关系密集,因此在居委会公布其计划时,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不仅在前期筹资阶段的资助,后期对于老年食堂的运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很多相对年轻和健康的老年人以及青年人组成的志愿小组,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心理支持。

3.专业知识培训

T社区针对两名工作人员,进行过短期的护理方面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大又身体不便的老人,提供一些基本的护理照顾。并且在针对老年人营养搭配上,采用的专业营养师的意见。这不仅增强了工作人员服务老年人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让老年人得到了更好的社区照料。

4.政府扶持

从老年食堂建设开始,S市政府就相当关注,并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每年正常开放300天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每年拨付1万元运营补助。同时随着省、市福彩公益金补助的力度不断加大,市老龄办为之前落实过补助,有突出特点,但存在资金困难又受老年人欢迎、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给予扶持,助其更加有序健康的开展日常业务,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这一硕果。

(三)老年食堂面临的困难

1.资金不足

陈有华认为养老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当养老的资金问题解决之后,其他问题的紧迫性与难度就会下降。老年食堂是带有一定的福利性的,是以社区为依托,生活照料,社区照顾为主的居家养老活动。其与商业运营相结合,是减轻政府养老资金支出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适应当下老年人生活的新模式。然而即使在这种模式之下,老年食堂依然入不敷出,尤其是针对的人群有限,实际购买老年食堂服务的老年人群并不是很多,并不能达到收支平衡。居委会的干部们一直力图从资金方面寻找突破口。

2.场地有限

T社区的老年食堂是以老居委会办公室改造而来,地方狭小,虽然经过修葺,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毛病。而扩大带来的支出是居委会无法承担的,因此限制了老年食堂的发展,对于很多想要享受老年食堂服务的老年人来说,不得不考虑实际问题而放弃。同时由于,场地的问题,导致其他服务无法开展,最终只能放弃。

3.社区力量有限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不少老人反应了除了吃饭以外还包括其他很多问题,大多集中在,医疗、家政服务等方面。而这些同样是居家养老所需要在意的问题,可是由于社区力量有限,人员有限,因为很多时候老年人反应的问题无法得到结局。即使是食堂的口味问题,有时候也因为人手不足只能选择服务多数人,而无法顾忌一些需要特殊食材搭配的老人们。

三、居家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

社区承担的必要养老责任是今后社区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也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一个升华。老年食堂作为社区养老体系中的一环,反映出现今老年人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资金一直是养老的一个重要问题。居委会并没有专门的资金,一般都是向上级部门申请。然而部分城市并没有设立相关的专项资金,只能从福利彩票或者其他方面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大部门资金需要居委会通过自筹的方式获得。这样缺乏稳固的资金支持,在居家养老服务没有走上自给自足的商业化模式之前是很难维持其运作的。因此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前期,福利性支持要超过商业性支持,确保其正常发展。缺乏稳定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会导致老年人的不信任以及缺乏安全感。

(二)服务队伍缺乏专业技能

以T社区为例,其老年食堂的建立,并非倚靠专业人才,其基本人员为社区干部+志愿者服务。大部分人只能具象化地解决部分老年人吃饭不便的问题以及由其衍生出的一些简单问题,针对其他深层次的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发觉或者解决。而社区干部由于平日事务繁忙,无暇顾及老人,甚至会放松对志愿者的要求,志愿人员流动频繁,不少志愿者其实只是空有名字,缺乏长期照看老年人的条件和能力。而切实照顾老年人的工作人员又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照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技能化道路需要与时俱进。

(三)部门间合作困难

T社区作为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其中居委会作为统筹和执行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老年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社区或者是政府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协助的问题。在T社区创办老年食堂的过程中,不乏看见其他部门的帮助。但是构建社区养老体系不仅仅需要一个部门的合作,而是需要包括医疗、社保等各个部门一同协助的产物。从各个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构建一个完善和丰富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然而现实中,居委会或者社区压力繁重,并不能有效促进和把问题反馈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间关系薄弱,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关系网。

(四)缺乏引进社会组织

如今社会组织的地位日益提升,不论是基金会还是提供服务的NGO,各色的社会组织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针对老人化所产生的问题尤其看重。T社区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时,并没有很好的利用社会组织的功能。这也是很多社区在展开便民服务时的通病,太过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而忽视了社区之外的民间力量。社区无疑是可以在实践中自我探索,自我修复,最终达到目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使得其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事倍功半,并且考虑不全面,造成反馈问题滞后。民间力量进不去社区,社区也找不到“帮手”导致资源无法连接的尴尬局面。

四、居家养老体系发展前景展望

(一)居家养老的市场潜力

笔者通过问卷发现,在老年食堂所服务的老人当中,满意度高达90%以上,然而围绕老年人的最大担忧则是稳定性。由于资金链的薄弱,不少老年人担心老年食堂撑不过几年便会关门。由此,不难看出,老年人对于老年食堂这个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看重及渴望。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其资金来源于子女,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养老变得日益薄弱,由此诞生的一批空巢老人,数量庞大,对养老服务需求迫切。根据杨敏对15个社区的老年人养老意愿分析当中,有88.9%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11.1%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而当年老体弱缺乏自理能时,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上升到了20.7%。由此可见,家庭养老仍然是大部分老年人选择的理想养老方式。而社区养老则是不改变老年人生活场所的前提下,介入社区工作人员及一定的福利性活动的养老模式,其存在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及市场需求。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多样性

全面照顾老年人生活,政府曾经提出3+X模式,3指的是,送餐配餐服务、基本医疗器械服务、家政服务。X则指的是社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出的,例如老年娱乐、老年健身中心、老年图书馆等。由此可见,居家养老的核心是食物、医疗、家政三方面。这是也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表现。T社区以食堂为依托,解决了老年人吃饭这一重要问题,同时兼顾了老年人健康咨询、日间照料、陪伴等一些列问题。从一个中心点扩散,逐渐延伸到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社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展开以文艺活动、以健康运动、以教学又或是心理辅导为中心的各种特色服务,从而延伸至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商业化发展趋势下的居家养老服务

从T社区老年食堂案例可以看出,完全的福利性养老服务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尤其是各社区各城市发展规模及速度各不相同,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居家养老服务商业化无疑是最好的出路之一。服务商业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养老责任的商业化,即把社会养老责任转化为商品,由政府将其交于专业性团队,从而为其带来收益。二是服务的商业化,即受益人(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向服务者提供资金以换取服务。三是传统的商业化,把一些普惠推广向市场,形成可营利性的产业,从而赚取收入,如T社区把老年食堂推广向普通群众,以此来维持老年食堂发展。

(四)注重社区的凝聚力

良好的社区环境是撬动社区行动力的关键,老年人的人际关系较为密集,邻里关系密切,走动频繁。老年人对于社区的依赖性要高于年轻人,且同辈之间的影响力较大,社区宣传往往靠居民之间的走动达到效果。因此,良好的社区凝聚力为居家养老活动助力。而居委作为社区活动的倡导者,社区的管理者,深入且了解居民情况,有责任和义务挖掘社区优势,带动社区积极分子帮助构建居家养老服务,解决社区问题。同时,居委会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是居民与政府链接的纽带,无论是福利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又或是市场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居委会的角色从服务者到监管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袁缉辉,1996,《养老问题浅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角度进行的思考》,《社会科学》第 6 期。

[2]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

[3]杨敏,钱英;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2.第二期

[4]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

第6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怎么改变呢?一是从防撞防跌的角度来改造;二是紧急呼叫改造;三是采光照明改造;四是园艺改造;五是适老家具改造;六是整洁收纳改造。

案例2:70岁失能男性老人,29年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和照护者同居,老伴重病独生女陪伴返乡治疗,居家环境安全问题很多。他家里的环境很糟糕,门口有高差,我们问这个老人,您自己能不能出门?他说不可能,这个门是对内开的,我根本出不去,如果有外人进来,我没有一点抵挡能力。包括洗手间各方面,都有问题。

我们的改造是围绕轮椅老人进行,因为他是高位截瘫,在他的房间里有轮椅的回转区,特别是通过性设计上做了非常多的改造,包括增加了呼叫系统,以及对床的摆放,能够让他随时享受到阳光等都做了改善。

案例3:78岁男性老人,阿兹海默症患者,脑梗初期症状,老伴是75岁健康高龄女性老人,可自理,兼照顾老伴,全屋改造装修,未来考虑雇专业护理员(住家)。

阿兹海默症的老人可以通过颜色引导他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自由生活,再一个就是过往生活的回忆。我们对客厅的打造,用了色彩柔和的配色,以及做了一些小的画框、记忆板等,通过这些设计唤醒他的记忆。卧室做的是推拉门,通过玻璃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的状况,设计了适老床。我们把浴缸拿掉,配上了浴椅、扶手这样的设施。包括厨房也进行了改造,装了燃气报警,配上浅彩让空间有延展性,让老人的心情更舒畅,这是我们在设计别注意的。

看了这几个案例,大家的心情一定很沉重。父辈们的生活环境令我们担忧。他们本应该享受更加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我们一直在问自己,我们能不能做到给长者提供居家安全的全面解决方案。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老人需要帮忙的不是一件事儿,而是需要一揽子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他信任的人。我们也曾经考虑从哪儿入手?服务入手,产品入手,还是从打造环境入手?最后我们下决心从打造环境入手,只有环境安全了,子女才能够安心,后续的服务才有基础。之后,我们会围绕着居家和社区不断深化服务。这主要是基于我们对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认识。

一、我们为什么要做养老

1.技术进步使人类更加自由、平等、信任、共享与健康,已经到了非常适合做养老的时机。之前我在互联网公司、IT公司、地产公司工作过,感觉互联网的到来就像电力的到来一样,所有的行业都因为互联网的到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可以让人更自由地交流,平等的生活,人和人之间更加信任,信息更加共享。随着科学的进步,医疗的进步,人的寿命也延长了,这些都是特别好的机会。

2.职业、组织、企业、资本、社会将被赋于时代进步的印记。30年前,很多企业家看到的是机会,现在机会依然非常重要,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了。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开始去追求企业的长期价值,把客户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把履行社会责任看成了业务发展之根本。做事业,做实业,把社会资源高效配置的企业家越来越多,通过配置把资源放大,通过资本把规模做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过程中,社会也向着我们所希望的共享经济时代前进。

3.工作与生活、家庭与社会将越来越融为一体。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生活结合到一起,自得其乐。家庭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与家庭越来越融为一体,社会组织等越来越活跃。人们开始借助社会来延伸家庭的功能,比如养老,不再只是子女独立的承担。

4.社区将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形态和场所。

5.老年人将成为社会的财富,在社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把整个环境打造好,未来的生活也应该是更加精彩。66-79岁的人在我国被定义为老年人,但国外有人把这个年龄段定义为中年人。因为他们和中年人一样,具有无限的生命活力。

二、我们做养老的出发点和定位是什么

1.在这个剧变的历史时代,我们立足于大家一起去重组和打造社区的价值生态。前两天我参加了乐视的会,他们的主题叫无破界,不生态。现在不光是跨界,真的是破界重组,重组一个更健康、更向上的大的生态。我要说的是,乐视打造的是技术的生态,我们养老做的是人文健康的生态。

2.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努力实现按需定制,我们认为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

3.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我们相信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越来越低。

4.我们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业务之本,我们坚信价值创造是企业之魂。

我们作为社区健康服务运营商,致力于提供长者居家健康的全面解决方案,让老人安全、子女安心。社区一家、老幼同乐,应该是我们希望创造的氛围。

三、居家养老的实践

我们接触到的案例有很多,无外乎四类老人: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这是我们的用户。但是我们的客户在哪儿?我想不只是这几类老人,还有他们的子女,因为他们的子女希望及时了解老人的情况,希望减轻生活的负担,希望老人精神健康、身体健康。

第7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

一、空巢家庭的定义及成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工作变动的频率也随之加快,人口流动的速度也大幅增加。社会的变迁促进了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进而导致了现代家庭的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和代际关系的简单化。空巢家庭的大量产生则是这一现象的最终体现。

什么是空巢家庭?在之前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均给出了各自的简洁。虽然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的家庭。穆光中先生认为,空巢家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有学者指出,空巢家庭是现代社会家庭生命周期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一种标志性现象。[1]

空巢家庭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个人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尤其是低龄老人,他们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交际圈,身体状况良好,生活可以自理,所以他们更倾向与独立生活。其二,家庭原因。据研究发现,老人虽有同子孙们同住的意愿,但是由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为避免家庭矛盾,许多老人都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了独立生活。[2]其三,社会原因。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为了获取更好的工作或为了生计,而异地求学或者定居。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婚嫁而离开了家庭。对中国而言,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计划生育政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中国在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阶段,迎来了老龄化社会,给我国空巢家庭养老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空巢老人的需求分析

1.经济保障需求分析

大部分的城市空巢家庭,其经济的主要来源是老人的退休工资,还有一部分的较为贫困的家庭,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子女给的赡养费。但是即便是退休工资,也比原来在职时的经济收入低很多,基本上只能满足老人日常的生活开销。然而老人随着岁数的增加,身体健康状况日渐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降低,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帮助,增加了空巢老人在经济上的指出。经济上的缩水和需求上的扩大,使老人在资金方面更加依赖来自外界的帮助。

2.生活照料需求分析

据研究显示,日常的生活照料是空巢老人面临的另一大难题。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也逐渐下降,很多日常的行为都难以完成,所以高龄空巢老人独自生活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需要依赖别人。如果老人的配偶健在,还可以相互照顾,如果没有配偶,或者配偶双方都体弱多病,则需要子女时常回家陪同、照顾老人。但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学习压力大,常回家照顾看望老人只能在少数几个节假日实现。于是,在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照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威胁着空巢老人的生命健康。

3.精神慰藉需求分析

空巢老人比一般老年人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空巢老人的照料除了物质方面,还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精神方面的照顾。老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由原来是家庭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变成家中主要的经济支出,使老人感到自己的家庭地位下降。[3]再次,退休后权利转移等因素,使老人的社会地位也随之下降。所以,退休后的老人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第三,空巢老人由于行动能力降低,社交范围也缩小了。因此,空巢老人的交往能力也会有所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与子女的疏远。种种情况交织在一起,使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方面出现危机。

4.医疗保健需求分析

根据资料分析,可以知道城市空巢家庭的老年人的经济情况,不可能经常到大医院就诊,社区提供的医疗保障服务的质量对他们来说就非常重要。[4]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大多数老人在患病时愿意到正规的大医院看病,只有很少一部分会选择到社区的诊所就医。但是,由于老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弱,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或者生病。尤其是空巢老人,他们自己也时常会担心自己的身体突然发生意外,身边没有亲人及时照料,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就诊就更是困难。所以从原则上说,在社区周围设立可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诊所是势在必行的。

三、社区养老的优越性分析

社区养老也称为社区照顾。所谓社区照顾是指协调和整合全部资源,运用正是和非正式支持网络,联络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为有需要的弱势在家庭或社区中提供援助的过程。[5]社区照顾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旨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例如智障患者,精神病患者或者老人等,在他们所生活的社区内提供服务与照顾。

社区照顾可以分成两层含义,其一是社区内照顾,另一层含义是由社区来提供照顾。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内建立专业的机构,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获得专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由社区提供照顾是指在社区内,将正规和非正规的服务相结合,构成一个由家人,政府,社区志愿机构共同为需要服务的对象提供服务的多层次照顾体系。其中分正规服务是指由服务对象的家人,邻居等提供的日常照顾以及精神慰藉。这样的社区养老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社区闲置的资源,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有助于推动社区建设,使社区工作更加专业化,有利于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第8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1社区照顾的含义

社区照顾首先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于以前大型院舍式照顾的反思。他们认为,大型院舍发展出的作风使之不能完全为居住者服务。对福利主义实践的反思催生了“非政府化”和“非中央化”的运动。社区照顾由此产生,这一概念可以定义为:由政府与非政府资源共同提供帮助,以使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可以维持在社区内,过其最大限度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社区照顾的内涵包括“社区内照顾”(careinthecom-munity)和“由社区照顾”(carebythecommunity)两个因素。前者指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人们,在社区内的小型服务单位或住所中,获受薪专业的工作人员照顾;而后者则指由家人、朋友、邻居及区内志愿人士所提供的照顾。

这两者共同作用,相互补充,使得社区照顾成为养老的良好方案。首先,接受服务的老人在得到生活所需的行动照顾、物质志愿、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的同时不必脱离熟悉的环境,注重了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使老年人过上了正常化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其次,社区照顾整合了社区原有的如卫生院所、健身器械、养老机构等各种资源,将国家政府的投入与民间志愿互助结合起来,一方面扩大了养老可利用的资源总量,另一方面,又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捐助等行为为老人提供专业的、优质的服务。

再次,在社区内人们之间彼此相互熟悉,因此老年人的需求能够较好的被了解,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一种资源的节约。

最后,政府在这一过程将适度投入并且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而政府投入的方式中很重要的就是“购买服务合同”,这意味着政府在养老方面并非将责任推卸给社区,而是将自身原有的供给为导向的服务政策向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机制转变,通过“合作性委托”与私营部门合作。

2我国发展社区照顾的可能

2.1传统文化和老年人的情感倾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有赡养父母的绝对的义务。因此不少老年人在今天仍然愿意和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至少是就近居住。老年人在晚年时在物质上的需求不会太多,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照料,从这个角度上说,在熟悉的社区居住无疑是最能够为老人所接受的了。同时,社区照顾恰好能够解决子女由于工作或精力等原因无法给老人足够的照顾和老年人对亲情及家庭生活的依恋这样的一对矛盾。

2.2社会发展变化中几个有利于社区照顾趋势

(1)家庭养老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分离。“在家养老”不一定就是“家庭养老”。变革中的家庭养老基本上有三种方式:一是共居式家庭养老。二是分居式家庭养老,三是社会化养老,譬如,敬老院养老、公寓养老等等。广州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年人群的社会分化使得多元化的养老方式的选择成为必然。

(2)家庭养老的功能出现弱化。特别是在精神慰藉和日常照料上。空巢家庭的增多使得社区助老服务成为必要也是必然的选择。

(3)养老功能出现转移,即从家庭转向社会。这就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问题。有专家根据相关调查推断,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比例会有所上升(湖北人口学会1999年3月在武汉城区进行的千户问卷调查,老年人社会养老的比例达到80%,家庭养老的比例只有12.9%)。

2.3社区照顾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本世纪初,国家民政部倡导实施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以方便实用、小型多样、功能配套为实施原则。力图加快发展社区老年福利事业,建立健全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星光工程”的实施在部分城市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例如上海市实施三年,已建成1000个“老年之家”,全市有245万老年人受益。

上海、广州、北京、温州等城市在较强的经济实力支撑下也纷纷推行了“星光计划”外的养老社区照顾模式,其经验和教训也为其他城市所吸取和借鉴。

2.4养老保险的发展

养老保障应该是多层次,相互补充的。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人数稳步增长。这无疑能够至少能够从资金支持方面促进社区照顾的发展。

据上表的统计数据,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不管是在总量上还是在增长速度上,因此,完全可以为居民的养老保障提供财政支撑。需要政府投资的主要是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三无”老人及贫困老人的救助以及相关社区服务的购买和提供。

2.6充足的劳动力和紧张的就业形势

庞大的人口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针对老年人的护理无疑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和需要细致技术的工作。于是综合考虑两者,社区可以成为吸纳劳动力的场所,在对失业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后可以安排他们就近参与社区养老照顾中的日间照顾或者居家服务。这样一方面对于劳动者而言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服务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3可供借鉴的经验

在对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实践的总结基础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经验来帮助发展我国老年人的社区照顾:

首先,明确政府责任。所谓的社区照顾,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与机构养老相对产生的,因而与我国养老机构多为政府举办的事实相比较之下,政府的财政责任看似放松了一些。然而,社区照顾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就需要一定的宣传和政策推动,政府资金投入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医疗服务方面,我国专业的医疗人员仍然不足,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医疗资源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不升反降的。

其次,要注重社区建设,培养人们的参与和互助意识。社区照顾的地点是在特定的社区内的非政府强制形式的养老,因此最先需要的应该是一定的基础设施,例如社区内的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健身器材、散步活动的场所等等。当然上述内容不一定在一个社区内都得具备全,但是其对应的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另外,社区这个活动空间内的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发挥互助共济的精神,共同打造一个“关怀社区”(caringcommunity)。给老年人“人家”的感觉,也算是对于“助人自助”这一理念的一个回应。

第9篇:家庭养老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医疗;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37-02

我国正在在步入老龄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同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3亿。老年群体是全而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

当前,农村老人养老源由从前的家庭与家族力量向主干核心家庭较淡薄力景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涌入,剩下了老人、儿童、妇女空守农村的现象。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很多老人空巢现象。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

(一)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年收入

家庭收入是一个家庭的经济基础,直接关系到家庭的消费分配情况,关系到整个家庭的物质、精神消费水平。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湖北省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3700员,而从样本的统计数据看,达到这―平均线的农村空巢老人仅18.2%,而年收入1200元以下的家庭占总数的40.0%,无经济收入的占13.2%,超过总数的一半,空巢老人家庭的整体收入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虽然日常开销不大,但由于老年人生理上原因,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和老年人群高发重症,例如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加之老年人居住房屋多为年数较久的老屋,因此医疗费用、房屋维修费等成为空巢老人家庭的严重经济负担。在问卷调查的样本中,77.9%的样本感觉生活有压力,其中又有71.5%认为牛活压力来自经济收入。如何解决空巢老人家庭的经济收入问题,不得不考察其经济来源。

(二)农村空巢老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从调查数据看,样本中62.0%的老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自己劳动所得”。原因之一,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我养老意识比较重;原因之二,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子女都独立成家,或外出打工,家庭缺乏劳动力,老年人不得以参加劳动,此外,有些子女本身经济状况拮据,无法供养老人,这样一来,老人迫于生活压力必须参加劳动。在接受调查的老人中,有31.4%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子女给予”。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看,子女负有赡养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从以往调查看,受当前拜金主义的影响,部分年轻人家庭意识淡薄,把老人当成累赘,不履行赡养义务,更是造成了部分空巢老人老无所养,生活陷入贫困。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把“农村低保金”和“政府资助”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只有16人和10人,分别占总数的2.8%、1.7%。这表明政府在农村养老中仍旧处于配角地位。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医疗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

这里我们涉及的健康主要是指生理健康。从本次调查数据看,65.7%的老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健康”和“身患重病”都只是少数,分别占15.2%和19.0%。此处定义的“基本健康”是指“有1-2种慢性病”,慢性病指那些持续的或者长期影响健康的疾病,并且某些疾病(如风湿病、心血管疾病)将妨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慢性病通常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存在,并且无法治愈,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经常导致其活动受限,需要更多的照顾,并导致健康医疗的大量支出,是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一大风险。

(二)、农村空巢老人患病后采用的疾病治疗方式

从统计结果看,有55.6%的受访老人选择“简单治疗”,16.2%的老人会选择“间歇性治疗”;仅21.8%的老人采用“正规治疗”;另有6.4%会“放弃治疗”。为什么绝大多数空巢老人会选择简单治疗和间歇性治疗呢?首先,高额的医疗费用,使本来生活就很拮据的空巢老人望而却步。其次,医疗条件的限制。再者,老年人自身消极治疗的心态。慢性疾病在早期和中期虽有症状体现,但不会对老人生活带来实质影响,容易被忽视。

(三)农村空巢老人就医方便程度

老人因行动不便,对医疗机构距离的远近和方便程度比较敏感,根据我们的调查,认为就医“方便”和“比较方便”的分别占总数的40.7%和28.9%;认为就医方便程度“一般”的占19.6%,认为就医“不太方便”高达10.9%。仍有三成的老人就医不方便,因此可能导致患病老年人即使想进行正规治疗或比现在更好的治疗,却因现实条件制约而无法实现;同时,就医不方便还将导致老年人就医成本的增加,包括路费、路上奔波从而加重病情等,致使更多的老人进行“简单治疗”“间歇性治疗”或干脆“放射治疗”。

三、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

国内学者认为,在家庭空巢化的背景下,家庭养老模式发生的重大变化有:一是家庭养老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分离;二是家庭养老的功能出现弱化。养老支持力弱化、养老资源减少正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三是养老功能出现转移,即从家庭转向社会。这就是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问题。

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有三成空巢老人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是“子女给予”。但子女其实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就算打电话回家问候也多是因为孙辈和空巢老人一起居住,才顺便享受到子女的照顾。

从数据比较看,“给生活费”一项是子女对老人的主要选择,“买生活品”也属于对老人的物质生活支持,反映出子女对空巢老人的帮助主要是直接的物质帮助,精神帮助却相对较少。这种直接的物质帮助并不能真正满足空巢老人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高质最的老年生活的需要。子女对老人心理、精神帮助的缺乏,容易导致空巢老人产生寂寞、空虚的情绪,诱使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

四、总结与建议

1 强调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孝敬老人,尊老爱幼。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老爱幼的氛围,提倡孝敬老人、关注空巢老人,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不仅要有社会文化监督空巢老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关爱,还要有其子女用工企业或是社区的舆论监督并作为企业用工考核的一个思想指标。

2 通过农村社区的力量,关注农村空巢老人。

由于中国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非亲即故,守望相助,患难相恤,同村的邻里间交往频繁,人际关系较为密切。因此,这种“熟人社会”里的成员应该更能被动员起来实行养老互助,实现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从而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上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