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乡村治理概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治理概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治理概况

第1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乡村地区 可持续发展成本 生态旅游

一、可持续发展成本概述

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人为破坏资源而付出的代价;或因环境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成本,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差异损失;或因制度、观念差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成本。通过对这些方面成本的研究,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成本是由自然生态成本、人文生态成本等组成。

二、可持续发展成本的影响因素

影响可持续发展成本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和社会和谐因素,前两个因素影响自然生态成本,后两个因素影响人文生态成本。

1、自然资源因素。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这就必须解决好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合理配置,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合理需求,又要为后代人留下较好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2、生态环境因素。据《中国生态问题报告》称:“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上看,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构成了以自然生态成本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成本。

3、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再生资源(劳动力的再生产),如果充分利用、发挥它的替代作用,就能够节约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自然资源的投入。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社会和谐因素。地区差异的加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会使社会发展的总体均衡丧失,短期内会降低经济的效率,长期内则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长远和全面发展。

三、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概况

自1994年我国政府颁布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来, 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 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广泛的领域, 涉及面非常广, 而且内容复杂、系统庞大。

整体而言, 我国乡村经济欠发达, 乡村人口增长快, 人均耕地少, 农业自然资源短缺, 农业剩余劳动力多。虽然乡镇企业对乡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但乡镇企业发展对环境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乡村经济发展条件和土地制度等各种因素的限制, 我国乡村居民点布局分散, 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 生活环境质量差, 农民的总体生活质量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四、降低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成本的改进措施

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涵盖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规划建设、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对于可持续发展成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而降低乡村可持续发展成本,使得乡村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土地利用与村镇规划建设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和村镇规划建设应以村镇居民点布局的调整为契机, 强化土地的集约利用, 以适宜当地的资源和技术进行集中的乡村居民点建设, 集中配套村镇必需的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提高和完善乡村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及居住水平。同时,通过乡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的调整和置换等措施, 完善布局乡村产业结构的布局空间。

2、新能源利用

目前, 我国乡村越来越多地使用商品能源来替代直接燃烧生物质, 不仅污染环境, 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同时, 新的能源利用还由于使用成本等原因而未能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因此, 研究如何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乡村生物质资源, 并转换为高品位的能源( 生物燃气、生物油、沼气和电力等) ,以满足人民生活、生产对能源的需求,将是乡村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废弃物管理和利用

乡村废弃物的管理, 应注重维持和改善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质量, 并使乡村的废弃物转化提供部分乡村发展的资源。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的利用, 可使乡村废弃物在作为可再生能源和植物养分来源的同时, 以农业生态为载体实现废弃物的循环, 既可维持乡村可持续的环境质量, 又可减少乡村发展对外界化石能源和化学肥料的需求, 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续化。

4、乡村产业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乡村发展和建设, 其乡镇工业项目的选择和发展应遵循可循环和可逆转的准则, 通过对其项目和产品的循环链的设计, 实现工业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如从产业发展链中上下游生产环节的整体协调角度, 合理规划确定养牛场、屠宰场、酿酒厂、养鱼场和种植业、果林业以及其它农业的规模。

5、乡村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趣味性、参与性很强的产业。乡村旅游应着重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宁萍.试论江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企业经济,2006;

第2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乡村休闲旅游,常又称为“农家乐”,它不同于一般的农业观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类型。其兴起和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农民在保护环境为前提下进行增收,以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农舍建筑、节庆活动等为主体的农村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乡村旅游国内外发展概况

虽然乡村旅游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和发展,但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在西方,休闲旅游农业亦称为农业旅游或乡村休闲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称为“农业观光”。我国学者王兵、黄冲平、朱志泉等也对乡村旅游也有一些界定。尽管概念内涵外延略有区别,但关键词都锁定在“农业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农村文化”,“生态旅游”,“农村农业设施”,“休闲”,“农村风情”等,这表明各位学者有着的认识。

乡村休闲旅游最早起始于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55年,法国巴黎市的贵族就组织到郊区乡村度假旅游。到1865年,意大利制定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旅游。二战后,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城市居民到城郊休闲旅游的需求更加强烈。此后,乡村休闲旅游在德国、美国、波兰、日本、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得到大力倡导和发展。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以旅游观光为主,结合购、食、游、住等多种方式进行经营。到20世纪80年代,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性质向休闲、度假、操作、体验、教育、环保等多功能扩展,并出现了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的休闲农场、度假农庄、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等。

休闲旅游农业在我国作为一种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地区。迄今为止,台湾地区已拥有1 000多家休闲农园。在大陆,休闲旅游农业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沿海大中城市兴起,并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逐渐向全国推广。

三、成都“五朵金花”:概况性研究

“五朵金花”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个村雅称。这五个村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观光道路两侧的农户,依托改造后的特色农居,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并逐渐形成了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篱花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等著名景点。

1.发展缘起

在成都市所辖的区(市)县中,锦江片区的农村较少,农业只占地区生产总值0.5%,农民也仅有3.7万人。该区地处成都市通风口,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且土质为酸性膨胀土,如果发展定位不准,很容易形成“城中村”。区政府经过认真靠,决定利用地缘优势,因地制宜,逐步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五朵金花”。农民依托“五朵金花”构建的经营、就业、保障平台,变单一的种植农作物收入为拥有多渠道增收,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由2003年的4 426元增长到2005年的5 311元,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

2.主要措施

(1)运用BOT等民营化政府工具,建设标准化基础措施。“五朵金花”占地12平方公里,该区充分运用BOT等民营化政府工具,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每平方公里政府投入1 500万元,共计投入1.8亿元兴建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大量社会资金纷纷涌入,共计吸引社会资金1.67亿元,实现了建设投资的多元化。此外,还采取土地租赁的方式,既让城市居民到“五朵金花”区域从事经营、体验种植;也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

(2)准确定位,培育核心竞争力。锦江区结合三圣乡的历史,重点对花卉企业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大力扶持,使其成为龙头企业。该区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和1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一个,5 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三个,引导农民发展花卉产业,为观光旅游业奠定基础。花卉产业逐渐成为该地区的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产业。

(3)利用节事,提升品牌形象。文化是旅游的魂灵,旅游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锦江区借节会、民间秋季赏菊饮酒的习俗,展现景区魅力,聚集人气,提升文化艺术品位,营造菊文化氛围,拉长产业链。2003年,锦江区以承办省首届花博会为契机,运用市场化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业,花卉产值由2000年的4 124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6 168万元,增幅达49.6%。通过机制创新,“五朵金花”将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嫁接,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走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度增长。

四、分析和建议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一批著名的休闲旅游农业基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不仅是城乡一体化重要措施,也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不过各地也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修路建楼、“一窝蜂”式开发,导致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丧失,直接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生命力。有些地方肆意违反法律法规,吃野味珍稀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此外一些旅游产品严重趋同,恶性竞争、低水平竞争时有发生,破坏了整体形象。因此,如何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四川“五朵金花”的模式,以及国内外的经验建议:

1.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联盟,纳入解决农村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世界各国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干预程度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国家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比如扶贫、增加就业等)放在经济效益之上。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解决农村人口收入不高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更应强调政府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从原来的管制(government)转变为现在的治理(governance)(Goodwin, 1998)。政府应与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合作,并在地方政府层面上积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活动。地方政府可采取基于社区参与的产业化开发CBD模式(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使产业链本土化,保证当地居民最大程度收益。

2.基于生态承载力进行科学分类、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乡村休闲旅游与其说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行。在进行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一方面需要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人们在农场可以欣赏原生态的乡村景色,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另一方面需要保护环境。在开发过程中,可以科学测定生态承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类,并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单纯强调对脆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从而达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

3.采取市场化措施使乡村休闲旅游朝着品牌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类型,如观光旅游型、休闲度假型、参与体验型、疗养健身型、品尝购物型、回归自然型等。不过我国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大多仍为品尝购物型,因此受益最多还是餐饮业。但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内容有不断泛化的趋势。因此,我国未来的乡村休闲旅游应注重品牌建设,拓展景点内涵,使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客源构成趋向多元。

五、简短结语

第3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剑川县;城乡绿化;发展

1 剑川县城乡绿化建设发展基本概况

剑川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河流切割强烈,峰峦重叠,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使剑川县形成一个多山县份,山地面积占93.8%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12月止,全县已累计完成城乡绿化县城、公园、广场以及空隙地和城乡结合部、乡(镇)驻地草坪及人工绿地面积164693.41m2,乡村河渠、主次干道公路绿化里程95.97km,完成绿化树种植439280株,完成城乡绿化投资436.8万元。

2 规划情况

2.1 总体规划

剑川县是山区县,城乡绿化标准化规划的难度较大,只能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布局,重点突出金华、甸南、沙溪坝区和老君山镇的镇村绿化。着重把握好乡镇所在地、重要节点和重点部位、县内各主要公路两侧、环剑湖片区、寺登街景区、工业园区、黑江、金龙河等河流沿岸以及石宝山、千狮山、老君山、剑湖“三山一湖”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整体绿化,做到高起点配置,高标准绿化,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2.2 规划范围

2.2.1 县城绿化(县城建成区绿化,县城周边面山绿化等)。金华镇是剑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剑川县对外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民族文化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加快县城绿化是全面提升县城品位、档次和整体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金华镇的绿化主要围绕“一个中心广场、两个片区、四个主要绿化带以及重要节点和重点绿色通道”进行重点布局,努力将县城建设成为宜居、特色、文明、舒适、和谐大理至香格里拉旅游圈的南大门。

2.2.2 乡(镇)绿化。甸南镇、沙溪坝区、老君山镇主要乡镇围绕剑湖周边、重要公路、重点园区、公园、平甸公路、沙登箐旅游公路、黑江流域和乡村道路主干、上兰工业园区、老君山风景区两个重点,兼顾老君山水库周边防护林绿化建设、乡村道路绿化,重要节点和重要部位以及小流域生态治理进行重点规划布局。

其它四个乡镇是剑川县以核桃为主的林产业重点乡镇,目前核桃种植面积较广,特别是弥沙、象图两个乡镇田边地角、村庄四旁均已种植核桃,已经成为剑川县核桃主栽区和主产区。

2.2.3 通道绿化。道路绿化是坝区绿化面貌最直观的表现,要重点建设剑兰公路沿线、老国道214线、平甸公路、石宝山公路和县、乡道路以及主要入湖(剑湖)河流两旁的绿化带建设,绿色通道建设要以防风固沙土、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为主;村道绿化中,大部分入村道路都没有预留绿化用地,只能占用农户耕地进行绿化,每20m种植1株,每株占用1m2。推进绿色通道和绿色生态长廊建设,营造绿色生态屏障。

2.2.4 河渠绿化。金华镇:①金龙河河滨带。②永丰河河滨带。沙溪镇:①黑江沿线段;②黑江下段两岸均以中林美荷杨和红柳套种进行绿化。

2.2.5 乡村、村庄绿化。乡村、村庄绿化范围大、涉及面广、惠及群众多,大力开展共青团义务植树、妇联义务植树、少先队员义务植树等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考核制度,切实加快乡村绿化进程。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的城镇绿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创建绿色城镇的目标和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①乡村绿化缺乏专项资金支撑;②个别单位和部门对绿化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办事处动员落实的作用发挥不够;③个别绿化工程实施单位迟迟不动,居住小区绿化不达标,责任制不落实、筹资、投资渠道单一。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

充实加强县绿化委员会,协调完善全县城乡绿化工作;乡村绿化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系统工程,光靠政府或职能部门组织实施达不到很好的预期效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为城乡绿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工作取得实效。

4.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机制

乡村绿化项目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积极向上级争取绿化项目和资金,“三分造、七分管”,做好管护工作至关重要。

第4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内湖治理;环湖;城市风貌

Abstract: The overall pattern of Hefei city is from" around Lake " to " hold in Lake", the Chao lake becomes the lake into the Hefei city by two cities jurisdi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how to manage the lake resources, show the city landscape and the landscape tourism advantage.

Key words: lake management; Ring Lake; city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巢湖是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湖泊主体原位于省会合肥市和地级巢湖市境内,合肥市境内为西半湖,东半湖由巢湖市管辖。2011年的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合肥市整体格局从“临湖”变成“拥湖”,巢湖由两市管辖变为合肥市的内湖, 如何治理并展现独一的内湖资源风景旅游优势就成为重点思考的问题。

1.巢湖湖泊概况及污染成因分析

1.1湖泊概况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长54.5 km,南北宽21 km,湖岸长155.7km,水域面积约750 km2,容积20.7亿m3,年均径流量25.0亿m3。巢湖流域覆盖合肥市、六安市等9县市,总面积13486km2,巢湖流域内共有小河流33条,分为7条水系,各水系主要是以雨水补给。以忠庙——姥山——齐头嘴一线为界,出入巢湖主要入湖河道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白石山河等四条河流占流域径流量90%以上,这些河流都源于山丘区,一般集水面积都大,河道流程较短,比降陡,汇流快,穿过湖周圩区后,进入巢湖,经湖泊调节容蓄后,出巢湖闸经巢湖唯—入江通道裕溪河于裕溪闸下注入长江。汛期若长江水位过高,裕溪河受顶托倒灌时,裕溪闸、巢湖闸将关闭,拒江倒灌。

1.2湖泊污染现状

巢湖水华呈明显加剧的趋势,全年大部分时间水质都在Ⅳ~Ⅴ类左右。2010年巢湖水体(平均)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总氮,其中东半湖水质轻度污染,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西半湖水质重度污染,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11条主要环湖河流的28个监测断面中,13个断面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水质为Ⅴ类,偶尔出现劣Ⅴ类;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西河、为Ⅳ类;裕溪河、柘皋河一般为Ⅲ类,环湖河流总体水质状况仍为中度污染。

1.3原因分析

巢湖的富营养化成因是多方面的:

1.3.1人为污染

点源上巢湖流域内约有2500家工矿企业,年排放各类废水2.5亿吨,沿湖城镇人口排放生活污水3.57亿吨。面源上农田径流输入巢湖的营养盐也占有很大比重,巢湖流域农田耕地总面积为6479.88km2,约占流域总面积62.12%。同时,这些农耕地大多分布在沿湖地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据估算,每年全流域农田流失的化肥为27万吨~30万吨,每年至少携带6000t氮,2800t磷入湖。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源是导致巢湖水体氮、磷水平长期超标,造成巢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为蓝藻暴发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盐条件。

1.3.2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巢湖是长江水系的一个自然湖泊,历史上是开放性的湖泊,随着巢湖建闸,巢湖由过水性河流型浅水吞吐湖泊变为人工控制的半封闭性水体,与长江的交换水量减少了88.24%。巢湖的交换水量减少,污染物质滞留湖内,水体环境容量降低;同时,巢湖水位常年维持在8.0m上下,使占湖面积20%左右的湖滩失去晒滩条件,影响高等水生植物的生长,数百平方公里的湖面呈现明水状态,风大浪高,湖水浑浊,土岸崩塌,岸线后移,生态退化非常严重。这些都导致湖泊生态失衡,降低水体的自净功能。同时湖流因闸坝影响流速很小,一般仅0.02~0.10m/s。缓慢流动的水体,不仅有利于磷、氮等营养物质在湖体积累,而且还有利于增高浅水湖泊的水温,降低湖水的复氧能力,加快CO2、NH3等气体的形成和底泥中磷、氮的释放,致使湖底下层水体缺氧。较高的温度、充足的CO2和营养盐供应,促进了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

1.3.3特有的含磷地层影响

巢湖流域内存在一些含磷地层,自然本底值中磷含量较高,从而为浮游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条件,另外长期积累在巢湖底泥中的营养盐的释放,是湖泊富营养化固有内因,导致了巢湖一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每年5月进入高温季节后,会出现较大面积蓝藻分布,腐烂散发着恶臭。

2.加大治理力度,还原绿水风貌

巢湖水环境问题是长期累积形成的,作为合肥市的内湖,做好水文章,至关重要。巢湖的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关系全局,修复到什么程度、治理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拥湖城市的终极规模。从有关国外湖泊治理经验得知,只有削减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才可能从根本上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巢湖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实施攻坚突破、流域治理的战略,采取“统一管理、控源治污、清淤修复、活水限养”的湖泊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巢湖及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到三类标准,展现环湖魅力。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5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 旅游循环经济;乡村生态旅游;耦合;珠江源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09-02

0引言

循环经济理念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次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旅游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来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业中的体现。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人类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的结果。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体现,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好的经济基础。

珠江源风景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炎方乡境内的马雄山麓,200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要保持珠江源风景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改变当前以旅游资源大量消耗和旅游生态恶化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无疑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

1珠江源风景区发展现状

1.1 珠江源风景区概况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是中国仅次于长江、黄河的第三大河流,也是常人唯一能到达源头、目睹其风采的大江河,全长2214千米,年均水量3400亿平方千米。被誉为“南方母亲河”,是一条对我国乃至于东南亚具有重要影响的河流。珠江源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炎方乡境内的马雄山东麓,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45′―104°23′,北纬23°30′―26°26′之间。距曲靖市区60千米,昆明市150千米,昆曲、曲胜、天宣等高速公路可以直接达景区交通十分方便。珠江源风景区总面积5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444米,属喀斯特地貌,是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珠江源头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江河源头区中唯一的人口高度密集区,土地垦植率高,农林交错。有汉、回、苗、彝等民族,本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而作为本区客源市场的曲靖市无论是区位、交通通讯、客源市场,还是社会环境条件均具优势[1]。目前珠江源已完成大门区、石碑坊、珠江禅寺、三叠水瀑布等20个景点建设,风景区已初具规模。

1.2 珠江源风景区存在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江源景区的建设初具规模,但也显现出一些较尖锐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将影响其进一步发展。

1.2.1 珠江源风景区客源市场偏窄珠江源风景区的开发主要是以曲靖市为依托,曲靖市从区位、交通通讯、客源市场,还是社会环境均具优势。曲靖市为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总人口为587.5万,麒麟区为曲靖市政府所在地,是曲靖市的中心城区,为曲靖市人口、经济、政治、交通中心,辖区人口66.7万。为珠江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总体而言,珠江源风景区省外、国际游客量较少,其旅游吸引力还与待进一步提升。

1.2.2 珠江源风景区客流量偏小珠江源旅游资源开发的季节性导致其年内客流量变化性强,在一年内的3月―5月清明节前后将会迎来一个年内的客流量高峰期,因为在本段时间之内正值景区内的杜鹃花开发,加之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根据各年各季统计资料数据统计分析,年际变化虽不及年内变化大,但也存在较大变化。

1.2.3 景区内存在其他的问题 珠江源风景区是江河源头区中唯一的人口高度密集区,开发历史较悠久。土地垦殖率高,农林交错,资源开发日趋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十分突出,是云南省较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显著,土地石漠化过程明显,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地[2]。另外,在珠江源景区内部,对植被、水域等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总体表现为: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粗放,规划建设不到位;对风景区内沼泽、湖泊、森林、岩溶地貌等多种优势资源的良好组合条件认识不足,未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开发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破坏了风景区的整体效果,因此应进一步按照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对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3]。

2旅游循环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耦合

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和许多产业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如与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可能的耦合方式为观光农业、农家乐、观光休闲果园、森林公园、水库观光休闲、渔家乐、观光牧场、畜牧产品购物,与加工业、制造业的耦合表现形态为加工(制造)场所参观、购物等[4]。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5]。

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下的乡村生态旅游,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产业耦合、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恢复与环境保育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废弃物,可以减轻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增加资源的可利用量,有利于解决乡村旅游环境问题,缓解传统农业带来的资源与环境压力[6]。因此推行循环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3基于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思路

“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珠江源附近乡村自身的特点和现状,基于这三个原则,探寻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3.1 基于减量化原则下的珠江源乡村生态旅游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属于源头控制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即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和与环境的相容性。具体到乡村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来看,自然景观是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不仅关乎旅游业的发展,也关乎乡村自身的生存发展,以及乡村所处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因此要合理规划和组织,尽可能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料、肥料和饲料及其他原材料的使用[8]。“农家饭”是乡村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我省乡村生态旅游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其吸引游客的卖点就是“原料的天然”和“食材的原味”,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人文景观则是指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传统,是一个地区的精神内涵,是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内在属性,所以一个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的时候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所以在对珠江源二道沟村的开发,要注重文化尤其是信仰的传承与庄重,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之初,做好产品的规划,制定长期系统的宣传营销方案,在发展过程中,注意规划的贯彻实施和文化的保护是乡村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 基于再利用原则下的珠江源乡村生态旅游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第二大原则,是过程控制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得利用产品或物品。对乡村生态旅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把旅游业的发展控制在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珠江源风景区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乡村生态旅游也是如此,因此在计算景区的承载量的时候,不能笼统言之,要具体到每天。做好垃圾处理工作也是保护珠江源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因为旅游活动在珠江源附近乡村,不在城市公共卫生保障范围内,垃圾采取就地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精神相违背,因此,在可能的范围内,要尽可能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轻发展旅游业对乡村生态环境得影响。

3.3 基于再循环原则下的珠江源乡村生态旅游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第三大原则,是输出端控制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使“废弃物”资源化[14]。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农事活动既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参与的重要项目。结合珠江源附近乡村气候,地形等环境,对其开发研究可以借鉴如下的范本,例如,著名的“桑基鱼塘”模型。(见图2)

再如,“沼气循环系统模式”:把森林大量的落叶、树枝、杂草、树皮,农家生产秸秆、牛蓄粪便等入池进行沼气生产。沼气既可照明,又可用来加热发电,燃烧产物清洁卫生;沼液是一种有机肥料,可作为景区植物的追肥。冬秋季节是森林提供生物质能最丰富的时节,大量的落叶、干枯树枝可收集粉碎库存起来,用以弥补春夏季的不足[3]。

循环经济除了以上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之外,有的学者还增加了“再思考”、“再修复” “再整合”的内容,形成“6R”原则,进一步强调新经济理论的应用及对已破坏生态系统的修复与补偿,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进一步指导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8]。

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加强新农村规划、人居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与旅游业,通过清洁能源、环境友好型旅游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耦合与链条延伸、污染治理与生态建设等措施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6]。

4结语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珠江源风景区秉承循环经济理念,遵循循环经济原则,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不断丰富景区活动内容,打造精品,增强景区竞争力,增加旅游收入,使其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王跃华.珠江源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思想战线,1997,(6):44-48.

[2]肖波,王嘉学.珠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民营科技,2008,(3):284-286.

[3]朱菲,李庆雷,杨文娟等.旅游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珠江源旅游区建设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3):284-286.

[4]李庆雷,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J].社会科学家,2007,9(5):130-132.

[5]寇明婷,李录堂,陈凯华.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层研究[J].西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98-101.

[6]李庆雷,明庆忠.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8(4):32-36.

第6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锚索加固设计;稳定性;下滑力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152-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77

1 工程概况

资源县两水乡文化活动中心滑坡位于两水街滑坡处于两水街北西侧、寻江上游支流西岸山体斜坡地带。该滑坡发生于2008年1月13日,由居住于滑坡坡脚的乡政府职工发现位于坡脚的乡文化活动中心房屋及地坪开裂、地基鼓胀,并报告资源县国土资源局,当天资源县国土资源局、广西桂林地质环境监测分站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踏勘。初步认定该滑坡是因冰冻灾害引发初次蠕动的不稳定斜坡体,并设立监测点进行观测,同时制定了资源县两水乡文化活动中心滑坡防灾预案。2008年6月9~11日,资源县两水乡遭遇100年一遇的强降雨,18小时降雨218mm,从而再次引发两水乡文化活动中心滑坡滑动。

2 稳定性分析

2.1 滑坡稳定性计算

根据勘查区地面和现有的建筑物开裂变形的调查以及钻探资料成果和计算结果看,该滑坡属大变形滑坡,现滑坡整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大气降雨、暴雨的情况下,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严重危及两水乡文化活动中心、乡国土所及乡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程度大,危害性大。

3 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3.1 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由于资源县两水乡文化活动中心滑坡在暴雨状态下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不能满足规范斜坡稳定安全的要求,具有潜在滑动面,遇强降雨或其他不利因素时,易产生滑坡;为了彻底根治斜坡的稳定性问题,根据工程地质勘查结果以及应急治理方案的推荐意见,本设计具体如下:

3.1.1 在斜坡体上设置完善的地表排水系统,尽量利用斜坡上现有的冲沟布设纵、横排水沟,同时与现有的排水系统相互衔接,加快地表水的排泄速度。

3.1.2 根据滑坡地形、现场建筑物及施工条件、特点,在紧靠文化活动中心背坡面处,即滑坡的中前沿设置锚索及井型压力梁、承台进行加固治理,锚索锚固段进入中~微风化岩层≥7.80m,达到加固滑坡的作用。

3.2 锚索的设计与计算

3.2.1 预应力锚索孔径及倾角设计。根据工程经验和经济合理性,预应力锚索孔径取130mm,倾角取25°。

3.2.2 根据滑坡岩性及现状、剩余推力值、施工条件,采用预应力锚索承台。预应力锚索采用1×7Φs钢绞线(钢绞线强度设计值fpy=1320MPa);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锚索锚固力为550kN。

3.2.3 锚索所需钢筋根数的确定。所需锚索束数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4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4.1 测量放样

由专业技术人员用电子全站仪和钢、皮尺按设计要求布设锚索施工范围,并做好放样标志。

4.2 搭设施工平台

按规定的技术要求采用Φ48mm钢管及扣件搭设宽4m的施工平台,平台要求稳固,能承受钻机及附属设备、人员重量和钻机施工冲击力以及有一定的水平抗倾倒力,施工平台层与层之间能便于钻机移动。

4.3 钻造锚索孔

钻孔采用潜孔锤钻进工艺成孔,采用干作业成孔,杜绝用水成孔。钻机安装必须正、平、稳,锚索孔径Φ130mm,锚孔与水平线夹角(俯角)为25°,孔位、倾角及孔深按设计图要求进行,遇塌孔部位,下管护壁。

4.4 锚索制作

按设计要求制作锚索,钢绞线切断后于锚固段内剥掉PE防护层,用木糠把油脂清洗干净。锚索支承体用Φ50mm脚手钢管外焊Φ6.5mm钢筋组成,钢绞线帮扎固定于Φ50mm铁管上。支承圈长100~150mm,钢绞线保护层不小于25mm,于锚固段每间隔1.0m,自由段间隔1~2.0m安装一个;内锚头每根钢绞线端头用挤压套卡紧,同时制作锥形导向帽以利下锚。

4.5 安放锚索

安放锚索时注浆管随锚索一同放入孔内。

4.6 锚索注浆

用一根F25mm的塑料管作为注浆管,一端插入内锚板50~100mm,另一端与挤压泵连接。注浆浆液由孔底往孔口灌注,注浆压力0.5~1.0MPa。

4.7 锚索张拉

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

5 结语

该治理工程施工完成后,经过3个水文年的监测,没有发生滑动变形位移,达到了设计治理的目的。2013年8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广西优秀工程勘察三等奖。如今预应力锚索技术已普遍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当中,是一种安全、经济适用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姜明义.广西资源县两水乡文化活动中心滑坡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S].2009.

第7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空气污染;分析;对策;PM10

2015年十一假期前后,凤台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一度波动较大。影响凤台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PM10,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结合空气自动站实时监测的数据、气象因素、可能形成城区PM10的污染源及各种易产生PM10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加以分析,并提出控制对策,以期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城区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凤台县城区PM10污染概况

今年九月份及十一前七天凤台县城区出现三次PM10日均值超标(≥150μg/m3),分别是9月15日,9月19日和10月2日,截止10月8日,日均值≥100μg/m3的天数为15天,整体形式不容乐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9月10日至9月19日,凤台县城区PM10一路飙升,然后逐渐回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入十一,PM10数值又出现了突然攀升现象,以至于10月2日达到超标状态,随后逐渐减低。

1.原因分析

1.1 道路扬尘是PM10的主要来源 道路扬尘是凤台县城区PM10的主要来源。一段时间以来,谢郢上淮河堤坝处至二桥施工处扬尘较为严重。此处扬尘主要是由于谢郢段乡村路没有硬化,为防止扬尘不停洒水,而路过此地的车辆绕行此处,带走大量泥泞湿土,进入谢郢上淮河堤坝处至二桥施工处路段,大量的车辆碾压,在20℃左右气温的晴朗天气下,很快形成扬尘,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

1.2 建筑工地扬尘 此类扬尘主要包括房屋拆迁、施工土木作业、运输车辆及工地四周地面,尤其是进出工地的车辆产生扬尘较大;形成了一个新的PM10污染源;

1.3 汽车尾气 保守估计,在凤台县城区及其周边,约有5万各型汽车,主要以私家车为主,城区堵车现象时有发生。大量汽车拥堵在城区,其产生的尾气不仅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而且对PM10形成也有影响;

1.4 其他污染源 大面积的秸秆露天焚烧、路边烧烤、婚丧嫁娶时鞭炮的燃放,中秋春节祭祖燃烧坟纸,都会在短时间内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2.控制对策

2.1 持续不断地加强扬尘多发地段的清扫及洒水作业工作是抑制扬尘、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

2.2 合理进行车辆的分流,减少车辆尤其的大型货车在城区的通行,可以极大的降低城区扬尘,进而改善空气质量;

2.3 强化对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 实行全封闭施工、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和货仓封闭、对施工四周进行除尘工作如洒水、清扫等工作;

2.4 改善大区域空气质量 加强秸秆禁烧工作,是夏秋两季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方向:

2.5 重视宣传工作,发动群众,全民参与 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标语、短信、微信等一切媒介,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模式。

第8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

一、前言

**区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针对**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为科学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二、小流域概况

**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亩,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三、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区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讲,全区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5年的防洪标准。目前,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防洪标准较低。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防洪堤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大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并且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时易损毁。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易漫顶溃堤。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一些水库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3.2环境脏、乱、差。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时未考虑河道的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堤防,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区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四、治理标准及对策措施

4.1治理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当防护区人口<20万人时,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20年。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据此,我市小流域防洪标准宜为:防洪堤: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村庄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乡(镇)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4.2对策措施。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拦蓄措施。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4.2.3堤防工程。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4.2.4排洪渠修筑。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居民,应结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将洪水撇出农田区和居民区。

5、建议

5.1根据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原则:“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5.2以点带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根据财力逐步实施。近期,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筛选灾情严重、影响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小流域治理。对列入综合治理试点的,要将综合治理区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将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各司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小流域特点,科学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3强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态质量,维护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仅要治理,更要重视管理,落实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渣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无”小水电。切实加强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和培育,引导农民科学山地耕作和营林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质量。: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例如对接中央国债项目,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接省市项目,如新农村建设、“强塘固房”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山地综合开发、平整土地、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要落实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鼓励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用政策支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R],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7。

第9篇:乡村治理概况范文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建设;保障措施;四川西昌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程度的体现和重要标志,成为繁荣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成为城市居民的健康源泉。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于2004年开始“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授予工作,这是对一个城市在城市森林建设成效的综合评价,是促进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1-4]。因此,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相关技术要求,加快西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西昌市概况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享有“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美誉,是全国最负盛名的太阳城、月亮城、航天城、小春城,拥有

一是城市森林覆盖率54.9%。全市幅员面积2 655km2, 2004年底,林业用地面积16.87hm2,2005~2009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4 350hm2。截止2009年12月,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7.305万hm2。二是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8%,绿地率32.5%,林木覆盖率30.9%,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9.8m2,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4.8m2,城乡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三是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9.5%。根据《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西昌市城郊范围包括小庙、西郊、马道、四合、高枧、川兴、海南、大箐、大兴等乡镇,总面积36 991.56 hm2。截止2009年6月,西昌市城市郊区有林地及灌木林地总面积14 598.5h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5%。四是为进一步增大绿量,提高绿视率,丰富城市立体绿化景观,河堤、建筑墙面、立交桥两侧、单位居住围墙、花架、花廊等实施垂直绿化,种植紫藤、爬墙虎、迎春花、连翘等各种藤本植物10余种,面积达3万m2,扩展了市区绿化空间。 

   2.3森林生态网络建设

一是城区绿色空间拓展工程。为符合西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的要求,打造璀璨别致的安宁河谷明珠、“五彩休闲西昌”,建立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相对稳定而多样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控制和改善城市的大气污染、热岛效应、粉尘污染,全面提高城市质量,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到2010年主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5m2,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8%,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能够有效覆盖建成区。二是城区五彩河岸景观打造工程。通过创森建设,使三河六岸形成融碧水、蓝天、绿树、鲜花于城市风情,纳交通、生态、景观、休闲于一系,集滨水景观带与沿河历史人文景点于一体的景观旅游生态走廊。营造富有文化内涵、自然舒展的滨河形态,实现一个整体、有机、舒适、高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河五彩景观带。三是邛海湿地建设工程。顺应西昌市森林城市建设发展趋势,以提高邛海水质为主,重点建设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区,完善湿地游览区,使其成为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到2010年完成湿地游憩区的改善,环湖绿带建设和湿地保护区和湿地恢复区的建设。四是山地森林生态建设工程。西昌市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人工造林21 300hm2,天然林管护129 100 hm2,退耕还林8 753.3hm2,荒山造林6 666.7hm2,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33.4%上升至2004年的54.9%,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五是安宁河生态治理与开发工程。安宁河属金沙江水系,北南走向,是西昌市的母亲河。为打造安宁河沿岸大型生态防护屏障,绿色安宁河生态廊道,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保持河流生态自然属性,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滨水区域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带动周遍区域的经济发展。六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西昌市区的通道包括国道、省道和县道,总里程117.5km,可绿化里程84.4km,可绿化面积158hm2。近年来,通过“一办三创”、“创建四川省森林城市”,城市内部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较好。西昌出入城道路已使用三角梅作为主要观花植物,体现了地域特色。七是五彩农庄建设工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多数乡村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居住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保护、优化好村落的生态环境、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整治,提高空间环境质量、建立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达到水清、岸绿、河畅、五彩的效果。突显乡村特色,体现出乡土气息和乡土风情,注入新的绿色家园文化特征,形成绿色环保、健康富足、特色鲜明的五彩农庄,加速农村产业升级换代。八是生态休闲旅游建设工程。西昌具有春早、夏凉、秋爽、冬暖,四季如春的自然条件,自然风光秀丽。同时西昌有悠久厚重的文明历史,现代高科技的航天发射基地和古朴浓郁的彝族风情,构成特色鲜明、极富鉴赏性的旅游目的地,宜于休闲度假。已打造了土城湿地公园、邛泸景区、“乡村八景”等生态旅游基地。以“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为主题,以生态、阳光、健康、民俗为特色,重点打造三大基地、四条旅游线路,拉长产业链条,改善西昌市的产业格局,形成“城乡互动、农林水结合”的城市森林旅游体系。乡村旅游不断优化,升级打造乡村八景,新增农家乐120家。在乡村旅游带动下,2009年全市旅游收入突破40亿元,旅游人数突破800万人次。九是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西昌市森林资源丰富,林业产业开发不仅是林业部门自身的发展问题,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这些地区农业环境、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问题,涉及范围最广,面对的人群最多,对西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西昌市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着力建设速丰林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油橄榄基地等,通过走以农户联基地、基地联龙头、龙头联市场的林业产业发展路子,促进了森林资源向森林资本的转变。林业已经成为西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目前,全市已逐步培育形成了水果、花卉、蚕桑、速生林等林业主导产业。建成绿色无公害石榴基地6 666.67hm2,绿色鲜食小水果(桃、葡萄、樱桃)基地1 333.33 hm2,酿酒葡萄基地333.33hm2;建立生态观光型花木园区333.33hm2,鲜切花和香精油玫瑰生产基地1 333.33 hm2;建成2 000hm2投产桑生产基地,年产茧2 250t;建立666.67hm2速生林示范基地,并将逐步发展到6 666.67hm2规模;建立油橄榄基地1 333.33hm2,并将逐步扩大到6 666.67 hm2。2008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6.23亿元,占西昌市农业总产值的18.64%和国民生产总值的2.14%,农民从林业产业中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达352元。

2.4森林健康

一是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西昌市植被类型多样,共有233科532属2 000余种植物,从亚热带到温带森林均有分布,别具特色,从山谷到山顶,有热带的香蕉、剑麻;也有亚热带的攀枝花、仙人掌;温带的松、栎;寒温带的冷云杉。其中有攀枝花苏铁、棕北杜鹃、西康玉兰、黄杉等34种国家第1批保护珍稀植物。西昌市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近400种,其中已知兽类60余种,鸟类252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20余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疫情监测工作,健全了工作体制,经常开展 湿地、植物、动物等专项执法检查,惩治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重视湖泊、江河水源地保护,将邛海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城市森林建设突出乡土树种。西昌市城市森林建设常用森林植物约259种,其中,乔木种类132种,灌木种类98种。城市建成区共栽植各类乔木127.7万株,灌木75.9万株;西昌市森林城市建设主要以云南松、华山松、柳树、杨树等乡土树种为主,引进直干桉、史密斯桉、兰花楹、小叶榕、三角梅等外来适生树种,因适宜性强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造林、农村道路村庄、城区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量的90%以上。三是培育与地带性自然植被类型相接近的森林景观。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遵循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强化乡土树种及地带性植被景观的建设,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维护区域的生态安全。东河、西河、海河生态景观带、城市入市口森林景观建设、市政广场周边森林景观等更多地倾向于建设(或保护)一个接近自然状态的景观和环境,减少城市化对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的伤害,拉近城市人群与自然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使城市和自然天然地融为一体。尤其在生态公益林和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与经营中遵循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选择乡土树种,通过人工种植和自然生长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出乔、灌、藤、草相结合,接近于自然植被类型的森林生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