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第1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重点;优化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意义绝非仅仅在于降低企业的工程造价,它对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等方面也势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提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还将对工程建设的资源利用率以及提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企业投资项目中的关键内容。

一、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定义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一项文件,它是依据设计任务书编制的,主要由四个组成部分,即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透视图以及投资估算等。对于建设,国家、地方有相应的政策和法令规定,因此,设计方案必须严格遵循,此外,它还应该符合建设标准、现行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规范及确定投资的定额、制图标注、有关指标和费用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以及深度也必须满足相关的规定。

二、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点

提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正逐渐成为现代建筑企业投资与建设工作的实施重点。建筑设计方案的根本意义在于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整体效率来达到功能与效用共存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一定程度上也为消费者带去了本质的利益提升。因此,处于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需求下,无论是建筑设计的目标体制、销售体制、材料选购还是设备要素都必须与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相适应,提高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进而形成最好的系统优化设计结构,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缩减了企业的成本投人。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点应体现为: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

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是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质量的提高。项目设计管理过程要抓住重点与关键点、对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等进行重点控制,以此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设计过程中还要通过优化统筹安排工作、提高设计效率与各环节的交接,对交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通过设计工作的统筹安排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设计部门或企业还要加强自身设计人员综合水平与素质的优化,通过在职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水平,有针对性的对专长人员进行培训。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对设计项目的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与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建筑工程设计部门或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提高优化水平,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3、提高设计方案的优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成本控制以及投资收益等,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水平,不仅要使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程度有效提高,还应该联合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如对相关法规进行完善、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设计监理推广、优化综合性方案等,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目的。节约投资只是优化的一个方面,还应该综合考虑,重视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作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

三、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途径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目的绝非仅仅是为了选出最佳的工程设计方案,选取最优方案只是优化目的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在不断优化管理实践的过程中细化到工程的质量管理,缩减企业的成本投人,提升经济效益。在量化的过程中优化细节处理,破除以往传统设计观念的束缚,在动态管理的模式下建立全新的建筑设计规范,突出人在建筑设计与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应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具体的方案优化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方案竞选

根据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建设单位通过多种形式来公告,例如:信息网络、报刊或其他媒介等,以此可以吸引各设计单位制作好设计方案后,参与到方案竞选或招投标中来,建设单位可以获取多种设计方案。然后,由评标专家组成竞选小组,依照美观、经济、适用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技术先进、建筑节能、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环境及功能全面等作为标准,对竞选方案的优劣进行综合性的评估,选取最优设计方案或者集各方案之所长有机组合,形成最佳的新方案。

2、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亦称之为价值分析,是一门将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科学。在设计建筑工程的方案时,运用价值工程考察所设计方案是否经济,针对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以价值工程原理为基础,科学的做出决策,并根据其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从而在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体现出项目的最终产品价值。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设计产品科技含量以及价值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3、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的概念指的是设计单位以设计任务书、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以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为基础,在确保不影响各专业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利用投资限额分配方法,严格地控制技术设计,对施工图设计中的不合理性进行修正,保证将设计工程的投资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是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限额设计是采用分解工程量得到的: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之后,再分配到各分部工程中,通过逐级限额设计,可以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标准、预算指标、工程数量等各方面的控制。在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的方法中,限额设计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克服和控制 “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能够统一对其技术与经济进行管理,改进因设计概算超标对工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4、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是完成工程建设标准化的重要部分,常常被称为定型设计或者设计。通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的构件、构筑物、配件、零部件、公用设施以及通用的建筑物等都要实施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具有很多优势,例如与一般工程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设计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节约建筑材料,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四、结束语

从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它不仅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甚至对施工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更为关注。除了熟悉必要的施工技术与设备之外,一些基本的管理素养也应同时具备。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地实践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体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在不断审核和优化的过程中提升方案设计的整体质量。此外,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交往也是极为重要的,有效的交谈必然是保证投资效益、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石东,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

[2]邓世勤,建筑工程优化设计与投资控刍议[J],科技信息,2012(32).

[3]杨永波,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J],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11)

[4]杨永波.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概述[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1.

第2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风景区;游客中心;建筑设计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发展,风景区游客中心主要是为来自各个地区的游客提供便利性的服务,它的建立促进了旅游业的稳定化、专业化。随着人们旅游意识的增强,一到假期,每一处风景名胜人满为患的情景比比皆是,从这一角度来说,风景区游客中心的建立对景区的有序运行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风景区的管理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游客中心的作用及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著名的景点,游客中心成为景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1游客中心的功能

主要功能如下:①引导功能。游客中心设立于风景区的中心或者出入口处,发挥着窗口的功能。游客在这里驻足,能够全面了解整个风景区的布局、路线及旅游各组成要素的分布、组合状况等;②服务功能。游客中心能够为游客提供购物、餐饮、休息及住宿等各项服务,从而保证游客顺利地完成旅游计划;③游憩功能。为了给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风景区通常设立于风景区的附近,所以其自身也融入于美丽的风光中,这样游客在其中逗留时,既能够欣赏风景,还可以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④解说功能。在游客中心设置各种设施,以此为景区解说提供服务,使来此旅游的人们能够直观的了解到景区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从而提高游客的兴趣,是游客关注关注这些有价值的事物。

2景区游客中心规划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规划模式尚待完善

当前,有的旅游规划仅是对部分旅游项目或设施做一些必要的市场评估及场地设计,比如酒店的选址等;而有的旅游区规划按照城市规划模式依样画葫芦搬的去设计景区游客中心。这样导致很多旅游区都有着朝着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此种现象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风景区的规划与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在规划设计时注重于硬件建设规划,往往忽视了风景旅游区的定未、目标市场确定、形象策划等方面的内容,导致风景区的整体规划像极了一些城镇化度假区,人工雕琢的痕迹太过明显化。

2.2游客中心设施规划脱离旅游实际需求

地区级风景区游客中心进行规划时,应注意地方立法的限制条件,比如停车设施、建筑高度、风格及密度等。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应具有协调性,景区的地价不同,游客中心的建设的规格也应随之不同。其建筑尺度、建筑材料均应和景区风格、自然环境相一致。除此之外,到了旅游旺季怎样提高宾馆的床位利用率是规划设计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所以,在做好规模预测的基础上,应提倡发展一些临时性的住处,以解决旺季游客需求不足的问题,比如利用附近家庭旅馆、野营地、蒙古包等。一般情况下,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在旅游开发投资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规划建设如若不合理,势必会浪费很多资金,而且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对视觉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当景区基础设施较薄弱时,势必会和旅游态势产生冲突。比如,在旅游旺季,景区道路极易发生交通堵塞,停车位严重不足,住宿条件和游客需求不符等问题。

3游客中心规划建筑分析

3.1选址

风景区游客中心的选址首先应考虑到风景区的人容量,因此景区的容量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对景区的游客数量以何种形式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景区的入口及出口处的人流量较为密集,因此游客中心可以设立于此,从而为游客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比如交通换乘工具、急救设施、充电设施等;其次,选址工作还应考虑到当地景区的交通及设施配备情况,交通的便利是输送游客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设施的完善也能提高游客中心的工作效率;最后,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保证游客中心远离地震频发区,由此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

3.2布局

游客中心要与景区的规划布局相一致。游客中心建设的布局会对景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产生直接影响。根据景区规模大小及资源分布情况,游客中心可以单独设置,也可分级布置。如四川省九寨沟景区除在主入口设置游客中心外,还设置了次级游客中心——诺日朗游客服务中心。这样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目的性。此外,受景区游客容量布局影响。游客中心按容量布局可以使游客量相对分散或集中,使游客合理地分布在景区内,实现游客中心控制和引导的功能。游客相对集中的地点一般在景区主入口处和内部交通换乘处及重要节点处,所以游客中心一般会设于旅游景区前端或重要节点。这也便于游客购票、咨询和换乘车辆等活动,同时也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3.3建筑规模

游客中心的建筑规模,应结合景区的实际大小去做具体规划。如果游客中心建筑规模过大,对于玩了一整天劳累的游人来说极其不便,若有什么紧急事情时,也会在里面忙得团团转,不知所向;如果游客中心的建筑规模过小,基础类设施的配备就会相对不足,由此不能保证全部游客的需求得到满足,给游客造成极大不便,甚至会破坏游客的好心情,这样势必会对景区的口碑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游客中心的建筑规模应与景区规模保持一致性,然后结合景区的特色,因地制宜,建设各个级别的游客中心。在对游客中心进行具体规划时,其具所配备的基础设施也应包含在内,基础设施的设置应避免走拥挤或空旷这两个极端,应按照景区的客流量进行设计。此外,游客中心的创建规模应充分考虑到游客集散广场的大小面积,以此在旅游旺季时便于游人的输入及输出,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或不安全事件时,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游客的安全。

3.4功能性设施

游客中心的设立首先要保证不会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严禁在与地理位置完全相悖的环境中进行强制性建设;其次,游客的功能性设施数量应该适宜,只要可以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即可,如果功能性设施建造过多,不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是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功能性设施通常由四大类,即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交通设施及基础设施。其中的服务设施功能最为重要,其包含了接待、提供信息、医疗、餐饮、住宿等。科学化、合理化的功能性设施可以为游客提供极大的方便,在游客置于美妙的风景时更平添一丝温馨与舒适。

3.5建筑外观

游客中心的外观设计时,在色彩设计上应保持鲜艳醒目的特点,并且此种醒目特点应与当地环境特色保持协调统一性。游客中心的建筑色彩及其风格均应实现与当地环境的有机融合,同时带有强烈的显著性,这样不仅会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使游客能在很远的地方一目了然。此外,每一个风景区均有着自身的特色,游客中心的建筑外观应着力体现景区的特色,这样在游客中心第一次映入眼帘时,游客即可了解景区的建筑特色,由此使景区有了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给游客带来过目不忘的感觉与印象。

3.6安全设施

游客外出旅游的目的是放松身心,景区应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充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作为风景区客流量最为集中的地方,游客中心应配备相应的安全的设施。比如,规定一个特定的距离,在柱子上面安置一个灭火器,有效防止火带来的危害;在旅游旺季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游客安全,设置多个人口疏散点,防治踩踏事件的发生。

4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在全民经济长占据的地位很重要,同时也推动了城市、乡镇的良性发展,为各个区域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没有障碍的交流平台。随着国家鼓励旅游事业发展的同时,游客中心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生事物,不仅为游客提供着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也是游客和景区进行沟通的桥梁。因此,风景区游客中心的规划建筑设计应因地制宜,站在游客的角度,考虑其最基本的需求,努力建设好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游客中心的功能与作用,使其成为风景区游览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赵伟.山岳型风景区游客中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李啸然.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黄睿.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4]杨琬莹.秦岭北坡旅游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第3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旅游文化;文化资源;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9-0070-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9.16

一、海南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及文化软实力发展对海南旅游业的助推作用

国家在全面分析解决影响海南省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对海南省的区位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战略转型作出了科学判断,把海南省定位在国际旅游岛这一战略高度上,其深层次的目的即是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海南发展模式”对全国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起到一个重要示范作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目标。对海南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是“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及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海南省文化软实力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所谓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社会制度、民族特性等要素蕴藏的力量资源及其内化为国家行为、国家政策战略所产生的影响力、同化力和规制力”[1]。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因素的各个方面,而“旅游文化实质上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三种文化综合而成的,是在旅游活动和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定义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2]。海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中,对未来的国际旅游岛要求为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其中的每一项都与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特别是“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更是直接指向了文化软实力的主题。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目标是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因此,为旅游注入文化因子是当前提升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对海南旅游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旅游文化发展研究,将有利于推进海南旅游业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矛盾

(一)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的现状

海南省旅游文化具有鲜明的岛域文化特色。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区看,海南省已经形成了琼北、琼南、琼东、琼西、琼中五大旅游文化区,分别以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五指山为中心。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去看,中原文化、闽粤文化、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海岛边疆文化、海岛生态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交汇,丰富多彩。黎族文化、汉族文化、回族文化、苗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海南的黎族历史文化遗产在海南具有标志性意义,其最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是黎锦。2009年10月,黎锦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海南省旅游文化建设存在的矛盾分析

1.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不力的矛盾。海南省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宝藏。从汉代以来,中原主体文化和海岛边陲文化在海南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相辉映,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游客来到海南岛享受到的具有独特性、趣味性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由于保护不力正在逐渐衰落。如黎族文化资源是海南本土文化的精髓所在,现如今黎锦艺术发展举步维艰。传统工艺品生产设计技艺在流失,历史上黎族地区出产的藤器、黎锦、黎单、黎幕、龙被等精美的手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而现有的旅游纪念品由于缺乏特色、技艺已被市场所冷落。

2.旅游文化资源亟待挖掘研究与政府投入支持不够的矛盾。海南省一度强调以工业作为主导,旅游业仅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单一,制造业不发达,导致财富积累太慢,经济总量规模太小,政府财力薄弱,难以为挖掘和发展旅游文化提供硬实力支撑。要发展海南旅游业,就必须对海南省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但目前很多研究还刚刚起步,且投入不够。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和缓慢的海南文化历史研究整理的博弈中,最终使旅游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达不到理想目标。再加上政策扶持不力、管理秩序混乱、旅游服务的口碑不佳、缺少文化包装和有效宣传等原因,最终导致海南旅游业发展滞后。

3.旅游文化建设的高品味要求与人才素质不高的矛盾。专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是现代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才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海南现代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急需创新型人才的加盟。海南省目前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适应海南发展旅游文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求。人才的积累和集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培训和移民政策的问题,还牵涉到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用人制度、激励机制等。适合人才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时尚的、富有情调的生活软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4.旅游文化超前发展和市场需求拉动不足的矛盾。旅游市场的充分需求是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强力的市场需求拉动,旅游文化要素就不会充分发育和成长,这又与创新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转型密不可分。由于缺乏文化创新意识,海南省旅游业一直缺乏创新,未开发新旅游项目以吸引游客。自建省以来,海南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产值总量太小,不成气候;管理体制陈旧,体制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良,产业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尽人意”[3]。这种状况与全国掀起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浪潮相比,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三、海南旅游文化发展战略转型策略分析

(一)构建海南旅游文化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目前,国际旅游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重点在海岸沿线和东部,如何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是海南旅游首先要考虑的战略问题,也是真正建成国际旅游岛的难点所在。按照海南省政府设计的“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蓝图,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省东西南北中实现良性互动,打造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可为海南岛旅游文化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当前,就旅游业发展而言,应借助北部湾战略推动西部大开发,尽快推进海湾的西岸整体开发,跟雷州半岛、广西省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海南省西线旅游。在中部打造成国家公园,充分发挥热带雨林等生态优势,全面整合资源,建设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国家公园。以东中西三条南北走向的交通主通道为主轴,形成南起三亚市北至海口市,经陵水县、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的东部椰树海岸;经乐东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的西部金色海岸;经保亭县、五指山市、白沙县、琼中县、屯昌县、定安县的中部原生态旅游带,形成东中西并举、山海互补的旅游文化新格局。壮大以三亚市为中心的琼南旅游湾、以海口市为中心的琼北旅游圈、以儋州市为中心的琼西旅游带、以琼海市为中心的琼东旅游区和以五指山市为中心的琼中旅游区五大旅游板块。建立“大旅游岛”概念,以五大旅游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制度建设的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紧密结合,打破与此不相适应的行政壁垒,实现城乡资源利用最大化”[4]。在更大范围整合、优化城乡旅游文化资源配置,统一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最终趋向是全省城乡旅游业发展水平与中心城市趋同。

(二)发挥当地文化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统筹城乡和旅游的综合改革

海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大都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海南城镇的历史。当地政府应借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东风,在全国率先推进统筹城乡和旅游的综合改革,按照“大区小镇、大城小村”的思路,将具有独特的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的镇、村打造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群落、专业化旅游城市和国际化休闲旅游度假区。以海口省为例,海口市有诸如白玉蟾、丘浚、海瑞等海南历史名人,拥有骑楼、海瑞墓、五公祠等众多的文物古迹、近现代纪念建筑物、历史文化街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多处,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0年6月,海口市已经确定首批六个旅游风情小镇和两个特色村庄。在“六镇两村”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了保护与节约的协调,绿地与景观规划的统一,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村庄特色风貌的保护相结合,这也将是未来整个海南生态旅游文化建设的趋势之一。

(三)提升品位,不断推进旅游产品走向专业化

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迅速向休闲度假游时代过渡。旅游消费取向的变化导致旅游行为方式的彻底改变。海南岛是国内外公认的“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欢乐岛”、“阳光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而衍生出海南省优质文化生态环境,为发展海南岛文化休闲与养生游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当前,急需对海南省文化休闲旅游市场和旅游文化产品进一步细化,推出不同群体需求的细分市场和专项旅游文化产品。需对其原有旅游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景观资源一般的观光型景区需进行产品文化休闲化改造,进行二次开发,在医疗、养生、保健、康体、休闲娱乐等项目上进行创新开发,使海南旅游从景区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转换,尽可能拉长游客在岛的旅游时间,避免一次性旅游消费。应注重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既重视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业,也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品位。

(四)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创新机制与体制

海南省政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发挥政府在海南省旅游文化开发中的主导、协调功能,加大对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合作的力度,将旅游产业各要素以及社会服务要素更好协调起来,打造新型旅游服务体系;二是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旅游职业教育的办学、培训,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应给予支持;三是应加快海南省旅游机制与体制创新,学习香港、新加坡等旅游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加强海南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协调能力和政策调研制定的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行业联合会的自律和监管作用;四是应从财力、政策和人才上对海南历史文化的研究、整理和挖掘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五是加大海南文化及旅游市场的开放力度,引入新的旅游文化产品。政府有关文化和体育部门应在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和演艺活动上应给予更宽松的政策、经费支持。

(五)深度整理、挖掘本土旅游文化资源

应尽快建立“海南民族历史文化与海南旅游发展”的研究机构,把海南丰厚的人文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地结合起来,为高水平发展海南的旅游业服务。组织对海南历史文化代表人物及著作的研讨活动,开展对海南黎族、苗族文化、古人类文化遗址如落笔洞等文化遗址的研讨活动,认识海南地域文化和民族旅游文化的文化个性,探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价值。发掘海南的海洋文化,如儋州古盐场文化风貌、临高渔歌、海神崇拜等与海洋有关的传统民俗文化,拓展海南省区域文化的空间,丰富海南省区域文化的内涵,为海南省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带来新的活力。

(六)善于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和有效宣传展示

从本质上讲,游客主要消费的是文化,文化是游客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但大众游客往往只能感知到文化的一些表层元素,诸如景区导游的解说、雕刻、题字、绘画、景区周围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等。文化元素在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只有经过充分解说与合理展示让游客真正感受到的文化,才能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文化力量已成为海南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海南岛的自然生态优势已经为休闲度假养生游提供了天然的资源,海南省政府更应注重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包装与有效宣传展示,这样才会使海南旅游文化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正良.中国“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

[2]崔家善.以旅游文化引领旅游支柱产业发展[J].学术交流,2009(3).

第4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 区县级;环境监测站; 建设模式; 建议

引言

区县级以上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有负责辖区内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和应急监测等,建设并运行环境监测网络,同时还要开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的研究,收集环境监测数据,编制环境监测报告等。随着环境监管的精细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的层层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各级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区县级站的发展建设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

1 区县级站发展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县级站机构欠缺、人员编制紧张、技术水平低、基础条件差、运行保障经费不足,与日益繁重的环境监测任务不相适应,已成为制约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提高的瓶颈因素。

1. 1 机构设置不一

地方政府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环境监测机构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发展定位不明确。

当前,全国区县级站机构设置情况差异较大。一方面,监测机构不健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等省( 区、市) 所有区县均成立了监测站;没有县级站; 其他省( 区、市) ,尤其是西部地区,尚未覆盖到所有行政区县,部分已建县级站还不具备应有的监测能力。另一方面,单位属性不一致,有的县级站是参公管理单位,有的属于公益一类或二类事业单位,还有的采取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运行。

1. 2 人力资源不足

人力资源缺乏是当前困扰区县级站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从统计数据来看,近些年县级站人员数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差甚远。主要包括 3 种情况:

人员编制紧缺。很多区县级站相当数量的人员编制长期被其他单位挤占挪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长期被各级环保局机关或其他部门借调,导致监测人员名义占用编制而实际并不在监测岗位工作,情况严重的地区在岗率甚至不足编制数量的四分之一。

技术人员比例低。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要求比较高。然而,区县级站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或业务能力较低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区县级站从表面上看编制达标,实际上真正懂监测技术的人员寥寥无几。

职工队伍不稳定。基层监测人员普遍反映,区县级站工作条件苦、待遇低、责任重、风险大,与机关公务员和环境监察人员相比差距较大,致使许多环境监测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技术骨干流失严重。

1. 3 能力建设不强

“十二五”时期以来,在中央减排专项资金的大力推动下,大部分县级站的基本监测仪器已配齐达标,基本监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专项和应急监测仪器设备仍比较欠缺。此外,由于区县级站站房建设、人员力量等没有同步发展,一些地方存在监测仪器设备“没地放、没人用、不会用”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仪器设备效用发挥。区县级站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监测人员培训机会较少,业务能力提升受到限制。

1. 4 经费保障不力

环境监测工作属于典型的政府职能,需要稳定的经费投入,应由财政资金予以保障。近年来,以中央减排专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和基层环境监测监察执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为契机,区县级站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使得仪器设备、业务用房、监测用车等硬件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较快。然而,目前的环境监测投入总体来看仍然不足,许多地区都没有将监测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尤其是存在“重建设轻运行”的情况,财政资金在仪器设备更新维护、实验室与站房改造运转、车辆使用等相应运行维护经费方面无法落实,影响监测业务的正常开展。另外,监测经费使用等配套政策仍不完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经费测算标准、社会委托监测收费标准、专项监测经费管理使用规范等欠缺,中央对地方财政应如何加大环境监测业务经费投入也缺乏具体指导。

2 优化区县级站发展思路和建设模式的建议

区县级站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切实推动了基层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然而现行建设模式在新形势下也逐渐曝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据此,建议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创新区县级监测机构设置模式,开展系列标准研究,适时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促进区县级站良性发展。

2. 1 因地制宜,创新区县级站机构设置模式

进一步明确区县级站的职能定位,以所承担监测任务为导向,以盘活现有资源、发挥集成优势为原则,鼓励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源状况和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有益探索,逐步改革“县县建站”的固有设置模式和“小而全”的均一化建设模式。对于县域面积较大、排污企业较多、监测任务较重的区县,可以单独设立县级站负责本辖区内常规监测工作; 对于县域面积较小、排污企业较少、监测任务较轻的区县,尤其是各地市管辖的中心区域,可由所在地市统筹考虑所属监测机构建设,设立区域中心站和分站,明确职责分工,整合现有人员编制和仪器设备,承担相应区域内环境监测工作。在管理模式上,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大胆尝试,可以实行省级直接管理、县域属地化管理等多种模式。

2. 2 高度重视,建立县级站发展工作机制

当前,以地方为主的国家-地方双重管理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推动基层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甚至产生利用行政权力干预监测数据的状况。为此,基层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区县级站) 的发展建设必须要予以足够重视。建议将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在纳入项目审批、区域环评、城考创模、总量减排、县域生态考核等现有环境保护行政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大幅度提高占比份量,督促当地政府抓紧解决基层环境监测站人员编制、专业素质、仪器设备、业务用房、监测用车、运行经费等一些实际问题,以切实提升基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推动将各级环境监测站的监测业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不断引导各类专项资金增加对基础环境监测能力的投入。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争取将区县级站的发展建设列入中央事权,继续通过中央专项资金补助的方式,带动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对区县级站的资金投入。

2. 3注重人材的引进和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

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区县级监测站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5%,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因此,各级监测站,特别是县级站要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严把进人关口,要有计划地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早日达到《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技术人员比例要求。同时,还应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格执行监测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适应监测现代化的需求。

2. 4 夯实基础,更新区县级站分类及建设标准研究

创新区县级站分类方法和标准,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统筹考虑区县级站所在地域面积、人口、经济总量、污染源数量等因素对环境监测任务的协同作用,科学设定各类区县级站人员编制、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用车、运行经费等配置标准。在满足基本工作需求的基础上,指导各地结合环境特征和任务特点开展区县级站建设,力争在本省、地市辖区内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科学布局。同时,继续开展国家环境监测网建设、运行与管理定额标准体系、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人员定额标准等研究工作,不断完善专项监测经费管理办法和

实施细则等制度,为中国县级环境监测站科学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2. 5 加强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专业化水平

在当前市场化呼声震耳欲聋,第三方检测机构正紧锣密鼓加强进入的新形势下,各区县级监测站在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上要有所创新。建议建立地市级统筹,区县级站作为垂直派出机构有针对性进行的新的认证新模式,上级有关部门从认证程序上简化,从项目数量上着眼于本地区现实情况,做简做精、做快做足当好“耳目”作用,而不是大包大揽。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科学监测,来保证监测过程的客观、公正,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3 结语

总之, 区县级环境监测机构是我国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县级环境监测站必须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能力建设和适应性,共同建设成全面的监测网络,形成一体化的监测体系, 更好的完成环境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正云.转型期急需加强县级监测站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2-11-07( 2) .

[2]陈燕.浅谈三级环境监测站存在的问题与发展[J].中国市场,2012( 18) : 135-136.

第5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信息化的促进以及互联网技术,使农业经济发展从资源型向技术性农业的转变,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的投入,还对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解决农业经济成品加工及推销的短板,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农业经济管理在新农业建设中的概况

1农村经济管理制度落后

很多偏远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低,信息交流受阻,部分地方还在沿用旧的管理手段,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管理体制落后的地区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核算相关数据,在计算过程中极易出现误差。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地区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管理方式,但有些地区仍然处于发展落后的阶段,农村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于新时代的产物还比较陌生,仍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管理,降低了工作质量。

2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传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对于农业来说,在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而促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基于此,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者积极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不断的優化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以此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二、农业经济管理完善对策

1.优化管理体系

在实际管理过程,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认真规划和组织农乡经济发展阶段的各个环节,令工作更为顺利的进行。由于从制度和管理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而且有了制度的支撑,对管理效果的观察与衡量也更为直观与方便,这样有助于管理者观察和比较阶段性农乡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而及时找出问题,规范管理模式及策略,保障农乡经济管理质量。在制定管理体系时,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态、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考量,制定出和当地经济相符合的管理方式。通过规范征用和流转农村土地,减小农户外流的压力,解决土地闲置的情况。另外,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合理调整发展结构,加强农户与企业的协作,全力支撑农副业经济的经营。

2.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主体要努力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并大力建立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结构模式,方可有效提高农户的纯收益水平。各级政府要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农作物,通过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和纯绿色农作物的手段,可以更好提高农作物本身特色的地区竞争价值。研究销售初级农作物时农户收入偏低的具体状况,农作物运营管理人员要大力发展农作物生产地区的深加工行业,而且要合理利用先进的农作物保存、保险、运送与条件包装方法,保证有效提升农作物质量,减小物流损坏。为此,农业运营管理人员要大力培养农作物加工单位,进而更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深加工意义,极大提升加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升级,而且通过集中加工单位的地区措施,保证农作物深加工单位不断提升自身的地区竞争优势。

3.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增大对农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与技术投入。技术支持与经费投入在农业科技创新中要求同时跟进实行。基于环境的优化与建设方面,能通过提高环境的机械化水平,为技术革新提供条件。例如,创建公路网络、防护林网和电力系统等,为达到机械化生产目标提供条件。积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大力发展旱涝保收高标农业与优化各项管理机制,进而更为顺利应用基础设施。最后,根据相关需求合理制定制度,以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例如对于种植环节严重耗损人力费用的情况,要不断完整农机结构,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此外,制定安全鉴定机制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严格控制市场环境。

4互联网技术的灵活应用

要全面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合。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到底,并不断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必要时可将其作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必须与当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制订合适的发展方案。通过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从土壤、水文和肥力等方面对土地进行全面分析,为以后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可以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获取与农产品价格相关的有用信息,必要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对未来农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评估。

5完善农业经济金融管理机制

健全的农业经济金融管理机制可以保障农业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要创新性的制定出适合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融管理制度,通过合理的征用和流转解决土地荒废、劳动力外流等负面现象。还可以有效的关于惠农政策的优越条件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使其真正落到实处、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减少不合理开支、杜绝浪费。

6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积极对当前的农业生产机械进行创新,提升生产机械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其作业能力,降低在农业的种植与收获环节的人力成本与物力成本的投入,从整体上提升当前的生产水平。积极进行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从整体上提升当前的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进行宣传,促使农业管理者对当前的农田基础设施、农机道路、防护林网、配电以及输电设备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为新农村环境建设机械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农业经济稳定的增长。

第6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有机化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61-03

一、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从1980年初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创办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职业大学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1999年国家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求我们重视实践,追求创新,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教育部2003年4月8日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精品课程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观念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目前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在专业课学习中普遍感觉较为吃力,因此,本文针对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服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作为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类别设置较多,有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五个专业。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对有机化学基础课的知识需求侧重有所区别,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教学是本课程建设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课化繁为简,做到“必需、够用”也是本课程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 理论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学历高,学缘关系广,教师研究能力强:课程团队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团队中现有在读博士1名,硕士4名,学士7名,教师们都不断提高学历与教学能力。

企业锻炼、高校进修,活跃的教研活动和良好的保障制度多措并举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安排多名在职中、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修和培训,其中一名教师于2009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年访问和学习,对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所有校内老师参加过高职高专培训基地举办的赴高校进行深造的培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完成后必须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报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知识水平。

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制度:让青年教师广泛听课,感受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积累讲课经验。经过这一过程,青年教师在高起点上开始讲课,讲授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对其今后的成长十分有利。

教研活动:每1~2星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与同行开展交流、公开课、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讨论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与发展趋势、讨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方法、讨论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课时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学生课外活动、科研项目开发、论文等等,通过这些教研活动有效地更新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

业务比赛:积极参加业务技能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位老师分别获得自治区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学院竞赛一等奖,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 实践能力提升方面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加教师的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通过实施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下厂锻炼、科研与技术合作和科技服务等措施,使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100%,建立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三) 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

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各项课题和积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目前,课题组主讲教师中每人都参与过自治区级或院级课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主力作用。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体教师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人才要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度,以“立足基础、服务专业、注重技能、教书育人”为目标,使学生能了解有机化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依据上述原则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 “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

以“服务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目标,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选择、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例如在化工、煤炭、石油、工分等专业突出了脂肪烃的学习,淡化了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而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压缩脂肪烃的介绍,加重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同时增加萜类、甾族、硫醇、硫醚、磷脂等与医药相关的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学习原则,精简教学内容,删减合并了有机化学课程中一些较难的、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加了与专业相关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内容,挑选出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作用的和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将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延长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上。

2.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和实效”,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把传统的有机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制备实验、命题式综合实验、岗位认识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基础实验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制备实验使学生能掌握合理的实验路线及合适的实验方法,完成对产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鉴定,初步认识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命题式综合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岗位认识实习模块包括参观学习我院现有的实训基地及中试基地,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四个模块由简到繁,由单元技能训练到组合技能训练,最后进入综合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可以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验,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予以巩固。

(二) 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1. 教学方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理论教学中采用的模拟辩论法 、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和专题读书报告等方法,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基本素材,精心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入图片、动画、视频等丰富多彩的资料使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深受学生的好评。针对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运用了实体模型、让学生拆装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结构的概念。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录像、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内容链接到网上,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课下的学习;今后将逐步提供实用的在线测试等互动平台,可以满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线学习交流的需要。

(三) 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建立了习题库,包括复习思考题、课堂练习题、综合作业题等;建立了部分试题库并逐步完善;制定了与教学大纲对应的考试大纲,实施新的考核办法,具体见表,强调过程考核,注意学习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评价项目 分值 分值小计

价 课外

考核 作业、资料查阅 5 40

课堂

考核 学习态度、纪律、答问 5

单元检测 10

实验

考核 纪律、预习报告、

实验仪器和台面整洁 5

操作熟练度、规范性、

结果优劣 5

实验报告 10

终结性

评价 期末考试(理论+实践) 60 60

分值合计 100 100

(四)有机化学教材建设

根据我院化工、煤炭、石油、制药、工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企业调研,共同选取符合本校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自编特色教材《有机化学》2本,并在学院化工、石油、煤炭和工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五、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 创新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实现了有机化学教学从传统教学向特色教学的改革。

(二) 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突出“三结合”原则与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结合;服务专业课程,与后续课程的需求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

(三) 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穿行, 既能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践,又能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成果。实践教学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法,增加了命题式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四) 教学方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转型。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辩论法 、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法、“第二课堂”、“教学做”一体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应用性很强的模块四的教学内容都放在“第二课堂”中完成,通过让学生制作ppt、演讲展现出来,并纳入考核范畴。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本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机反应式和有机分子结构图片、三维立体动画、二维动画等引入课堂教学,把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等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给学生展示实体轨道模型,让学生动手拆装,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实践教学中增加了岗位认知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亲临生产第一线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使我院的有机化学课程更符合学生及专业的需要,学生和老师反响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为培养合格的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帮助。下一步就课程实践过程中在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逐步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有机化学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春涛.提高高职学院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83).

[2] 尤莉艳,马朝红.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4).

第7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排水检查井;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1、排水检查井现状及存在问题

排水管网工程担负着整个城市的雨、污水排放任务,是城市生命线工程之一。由于受路幅宽度和其他管线影响等因素,排水管道大多被布置在车行道下。与此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排水检查井位于现状道路车行道范围内。而检查井周边路面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井面下沉,井面周围沥青层开裂;井面凸出,井面周围沥青层剥离,形成凹形的“肚脐眼” ;检查井相对路面沉降不大,但是本身像个孤岛,井圈周围沥青层全部碎裂,在雨水和过往车辆作用下被掏空。这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的使用性能,影响市容美观和交通安全,造成行人受害、车辆受损等交通事故,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又额外增加了由此带来的道路维修费用。

排水检查井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根据从事市政排水设计工作经验,本文对检查井的质量通病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2、病害成因分析

2.1设计考虑不周全

在设计排水检查井时,通常很少考虑砌井与管道、砌井项面与井盖连接处的过渡,行车时间一长,井盖与井身及井周水泥或沥青砼路面震动分离,再加上近年来车流量快速增长和道路负荷的不断加大,设计只参照标准图,其井壁的承载能力就远远达不到与道路的配套要求。另外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往往降低设计标准,导致雨污水管道设计直径偏小,遇到暴雨或管道堵塞时,由于设计对防溢没有全面考虑,造成检查井向外漏水,泅水。

2.2铸铁井盖存在缺陷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道路上行驶的重型车辆日渐增多,荷载明显增大。且车速亦有所提高,从而对井盖产生的冲击力也愈加强烈。而铸铁井盖是脆性材料,受强烈冲击后发生脆断导致突然破碎的现象时有发生。铸铁井盖以生铁为生产原料,造价较高,因其有回收利用价值,常因被盗而丢失,尤其在城乡结合部位,失窃问题尤为严重。

铸铁井盖因受材质所限,品种比较单一,外表不够美观,在广场、人行道及绿地等场所使用,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同时,现在铸铁井盖仅分轻、重两个等级,合格产品造价较高,增加了工程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3施工阶段影响因素

(1)检查井井口凸起。检查井井口指的是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结合部位, 由井圈座、井盖和周围路面共同组成,要求井口与周围路面齐平,以保证井口部位路面平整和行车的舒适安全,但有部分检查井口比路面高,严重影响行车舒适与安全。产生原因:检查井一般在路面形成前完成,根据设计高程安装检查井, 由于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标高控制不好,导致检查井周围低于井口,造成井口凸起。行车时车辆对井口形成冲击,造成井周围破损。

(2)检查井井口下沉。井口下沉指的是井口处路面经行车荷载碾压后,井口低于周围路面标高的现象。井口下沉将使路面不平整,行车颠簸,检查井渗漏,导致井周围出现翻浆。井口下沉产生的原因:①检查井基底应力远小于检查井周围同深度的土基应力,从而造成检查井与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引起井口下沉病害;② 砌筑用砖强度低,耐久性差,使用几年后就会因腐蚀而造成粘土砖酥烂;砂浆质量不过关、砂浆砌筑不饱满、井身砌体有通缝等,从而导致检查井下沉,引起井口路面凹陷。

(3)检查井周围龟裂、破损。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检查井周围出现的龟裂、破损、翻浆、下沉等病害,虽然经过修补,但不久又出现病害。产生原因:① 检查井施工时沟槽不符合设计要求,井室砌筑后,沟槽回填工作面狭窄,夯实无法进行,造成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② 回填时,将建筑垃圾等填入沟槽,造成回填不密实;③ 检查井砌砖灰浆不饱满,管头翻浆,没有与管头粘结好, 造成井室周围回填土被涮空,导致路面塌陷。

3、设计优化建议

3.1检查井优化布局

(1)井的布置优化。在排水管道设计中,当人行道足够布置下所有管线时,排水检查井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下,且管线经过交叉口时,应尽量调整前后井的间距,使检查井避开交叉口路面,这样既方便清淘检修,又避免车辆碾压。当排水管道必须布置在车行道下时, 应考虑排管位方法。现在城市道路都采用渠化交通、划分车道的办法,一般车道宽度在3.2~3.5m,而车轴宽度则在2.0m左右,假使车辆按车道行驶,那么离道路中线1.75m的检查井使用寿命肯定比离道路中线2.75m的井来得长。因此,设计要合理确定管线横断面,尽量避开车轮迹线位置。

(2)井的间距优化。检查井的间距设置既要满足规范,又不能生搬硬套。在工作中经常见到一些排水设计文件,不论管径大小,检查井间距一律30m或40m设置,没有体现设计的灵活性。检查井的间距除了要考虑管道交汇、转弯、管径、坡度改变等常规因素外,还应根据路幅的宽度、道路的坡度、管径大小、当地养护技术等因素,灵活设置。例如,对于道路纵坡大于0.02的道路,因纵坡大于横坡,雨水流入雨水口很少,若设计按照常规间距沿线布置雨水口和检查井,势必造成投资浪费。

(3)井的标高控制。在目前均采用软件设计的条件下,设计应对检查井的井面标高进行控制,并提供精确数据。大部分排水设计人员对于井底标高都比较重视,但对于井面标高重视不够或不够精确,若按其施工将会影响到井面与路面平稳过渡,加上车辆荷载作用,从而加剧其病害发生。

3.2井体砌筑材料

红砖(粘土实心砖)是砌筑道路检查井的常用材料。砖砌筑检查井容易出现缝隙间砂浆不密实,造成检查井出现下沉、位移、渗漏等质量问题, 同时红砖是由粘土烧制而成,大量的土资源被取用,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等检查井具有稳固性好、强度高、符合环保等优点,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设计中应当优先采用。

3.3井盖材质

井盖的工作环境很复杂,既要满足荷载需要,又要坚固耐用、开启方便;既要美观好看,又要价格便宜。钢纤维混凝土井盖既具有铸铁井盖的全部优良功能,又具有铸铁井盖所没有的其他优越性;与传统井盖相比具有如下性能: (1)强度高,满足各级道路的使用。(2)耐酸碱、抗老化、 耐磨性能较好。(3)抗冲击能力较好,抗震性好,不会跳盖。 (4)根据不同场合和专业,色彩变换灵活。钢纤维混凝土井能够满足“防跳”、“防叫”、“防盗” 、 防滑”等功能。即防止井盖与井座之间配合不紧、产生松动,防止产生噪声,防止被盗,防止车辆、行人滑倒。目前在很多城市已经被广泛应用。

4、施工质量控制措旋

4.1对井盖标高的控制

井盖标高的调整是在下面层完成后进行,首先将井周下面层沥青砼挖除,露出预制钢筋砼井圈,根据实际横坡放线,确定检查井的井盖标高:其次将检查井盖放置在预制钢筋砼井圈上,井盖底沿井周用铁制楔型塞将井盖顶面调至标高后,井圈底与预制钢筋砼井圈间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填充;每调好一座井后必须用围挡进行隔离,直至砂浆达到强度后方可撤去围挡;最后在井周用沥青砼进行补填,并用热夯进行夯实。混凝土路面工程在基层施工完成后,要对井周进行加固。具体做法是:沿井周基层挖除(挖至12% 基层顶面),放加固钢筋箍;放置预制钢筋砼井圈,用铁制楔型塞将预制砼井圈平面位置及标高调整好,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填充;在路面砼施工时,井周围浇筑砼时必须严格振捣密实,不留死角。

4.2井口下沉的防治

重视基础处理,保证检查井基底荷载应力和同深度路基一致。检查井作为路面附属小型设施,其基础处理一般不为重视,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基底沉降大于路基沉降,井口必将发生下沉。检查井作为独立的结构物,承担的是整个车辆冲击荷载,基础处理一定认真对待。因此在施工时要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 (2)井底地基土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遇有松软地基、流砂等特殊地质变化时,要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现场确定处理措施。(3)检查井砼基础强度和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最低砼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素砼井基础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am。浇筑完后,要给砼一定时间的养护期。只有当砼基础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时,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砌筑用砖和砂浆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5)严禁先留出井位进行施工管道,再施工检查井或先砌井壁后浇筑砼底板的错误作业法。

第8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1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融入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各个领域的发展规模也发生了很大改革,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是农业科技成果、农业加工经济的有效应用。在新农村建设日益推进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必须针对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实行相应的措施予以优化。基于此,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总结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

2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是贯彻并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条件,针对市场经济做好再分配,确保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正规,有效地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农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农业发展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联系十分密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科学发展,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调节提供支持,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持续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农业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问题,合理地规划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实现农村地区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其次,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制度基础,有利于明确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和地位,为后续农村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规范的制度作为支持。

3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现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很多农村地区,农民群众不注重传统农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导致大量农业经济无法实现有效应用,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在很多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中,无法清楚地认识市场环境,未针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还是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不健全,引发农业资源浪费问题。3.2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很多农产品生产效率相对较低,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缺乏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投入的资金有限。除此之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率有所下降,且各级农业部门投入的资金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导致农业科技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及时地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为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

3.3农业金融体系不健全

在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国农业产业在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资金作为支持。现阶段,我国农业金融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很难集中分配农业运营过程中的管理者,且农村金融单位无法发挥出农村政策的优惠作用,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无法有效地建立农产品衔接制度,导致农业生产应用水平有所下降,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未建立有效的连接体系,农产品经营者很难获取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农业生产体系得不到优化,无法实现精准化农产品加工的目标。

3.4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薄弱

在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全面、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无法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很难与时俱进地更新并补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严重影响着各项工作的有效执行,不能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预期目标。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无法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4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措施

4.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管理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实行全面、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合理地规划并安排农业经济发展环节和流程,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在建立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当地农业发展水平等各项内容,以此为基础制定满足农村地区发展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合理征用和流转农业用地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农村地区劳动力外流现象,避免出现土地闲置问题。除此之外,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特色,合理地调整农业经济管理结构,实现农民群众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各个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2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过程中,农业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农业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为了有效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改造基本的农田基础设施,增设农机道路网、防护林网、农业电网、输变电配套设施建设,以实现农业作业的机械化。同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匮乏问题,管理人员需要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大力推广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农田,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农田基础水利设施运行的问题性,以创造更多的效益。其次,农业经营管理人员需要注重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的提升,深入分析农产品种植、收获人力资本消耗量大的问题,农产品生产者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机械化作业方式,注重农产品机械装备总量和质量的提升,并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建设具备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机械化作业模式。为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机械化作业难度大的问题,科技工作人员可以大力开发机械化种植技术、收割技术,为油菜、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农业管理部门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农机具安全使用制度,建设规范的农机具维修市场,建立农机具第三方供给机构,形成农业机械作业的社会化服务供给体系,为农民群众创造更多效益。

4.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不断调整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金融扶持体系、农产业销售制度,为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首先,根据农村地区特色和农产品项目,优化各项政策,实现特色农业到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的转变。其次,大力发展绿色农产业,以满足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并创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当地农业的综合实力。最后,在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现代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存储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并加强农产品和当地加工企业的联系,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4.4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应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另外,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地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5结语

第9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范文

作者:Xia Hualin,Wei Haiping,Shi Yuanbo,Li Wei,Zhang Na

摘要:针对石化企业各种设备温度、压力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监测点的设置范围,报警值的设定等,对石化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监测。给出基于石化企业生产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的模型建立,并对已测出的环境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通过与环境标准的比对,给出预警的结果,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关键词: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预警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Abstract:For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of all kinds of equipment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combustible gas and toxic gas monitoring point of the setting range, the setting of the alarm value, the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he model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is presented, and the results are given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produc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Early warning; Security

石油石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生产的安全性方面看,石油石化工业具有高温高压设备多、危险品多的特点。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以抚顺石化为例,近几年来由于生产设备问题引起了多起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石化企业均采用传统的网络通信系统,监测的灵活性和线路的维护均是困扰石化企业安全的问题。2012年以来,在传感技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1]。针对石化企业其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连续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在生产流程的关键装置、储油罐区、输油管线的周边部署监测点,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空气中化学成分浓度的改变以及监测点周边的温度、压力等因素的改变,同时,通过视频监控采集现场实时画面,把所有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数据中心,应用智能算法和环境评价方法,对生产环境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对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进行预警、报警,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 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监测目标

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在各个重要的生产及安全环节上均配置了多种监测设备,如压力监测设备、温度监测设备、流量监测设备、液位监测设备以及各类特种气体监控设备。这些设备重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生产参数进行监控,当参数出现超调现象时需及时补偿设备,并及时预警。这些设备往往分别配置于不同工况的各个系统下,包括环境监测系统、生产监测系统计量系统、火灾监测系统等。在实现硬件实现上多以传感器经由通信扩展器直接连接在PLC控制器上然后由中央控制器实现集中控制,设备部署如图1所示[2]。

但往往各个系统只是对数据进行单一的管理,缺乏整合,并且数据采集缺乏灵活性,在系统和数据维护上不方便,预警能力差。因此,对于石油石化生产工况来说需要搭建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的建设目标为:

(1)可燃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其他数据采集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方法;(2)长距离,大范围,集成多种异构设备的物联网的构建方法;(3)采集影响环境各因素的传感器数据,把所有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数据中心,经过数据融合后,实时动态感知环境现状。根据生产标准的环境阈值,对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并能部分实施闭环操作,启动预防设备,确保厂区生产、生活安全;(4)开发上层数据处理和管理软件系统。把炼厂环境以及设备状态以比较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同时在系统数据库中保存记录,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远程登录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各种安全情况。

2 环境安全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为解决有线网络所带来的布线及维护的麻烦,在该系统中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空气中化学成分浓度的改变以及监测点周边的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的改变,同时,通过视频监控采集现场实时画面。所采集的数据经由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进行处理。数据中心采用DCS系统统一对系统进行控制,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3 环境安全监控系统的实现

系统实现采用DotNet技术平台,SQLServer数据库为软件和数据库开发工具,ZigBee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为通信开发协议。系统主要实现了登入模块,系统主界面模块,系统设置模块,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模块,历史数据查询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实时预警模块。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如图3所示。系统各模块实现如图4所示。

4 环境安全监控系统数据的分析

系统将历史采集的数据按照采样周期进行存储,并按照月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应用智能算法和环境评价方法,用来为系统提供学习和安全性分析。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5 结语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与概念,在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和不可比拟的优势[3]。我们利用物联网实现石化企业的环境监测解决了当前石化企业的安全检测问题。我们将所设计系统先后应用于抚顺市石油炼化企业进行模拟实现,得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俊材.物联网环境下电力传输线路安全监控系统体系架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