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力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业扩业 验收 安全风险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136-01
1 电力业扩工程验收风险点分析
1.1 验收工作计划安排不合理
在接到客户或施工单位竣工验收申请后,没有统筹考虑,随意或凭经验安排验收工作计划,不分轻重缓急,罔顾验收人员工作量和承载能力,造成计划安排不均衡(过于集中);或者因客户急于用电,在一无组织协调、二无方案措施的情况下,未经批准临时动议安排验收,往往事与愿违,为验收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1.2 验收人员安全素质低
验收组由客户服务中心、生技、安监、调度、用检(营销单位)、运维(运行维护)、计量、施工等部门人员组成,涉及到安全监督管理、一次、二次设备、计量、保护、试验等各专业。业扩验收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验收者应是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具备较强业务素质和安全素质、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且责任心强的人员。如果验收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整个验收队伍安全素质低、风险辨识能力差,就会大大增加验收工作现场的安全风险。
1.3 验收方案编制不科学
一是无验收工作方案,没有明确验收现场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二是与验收相关的竣工图、说明书、试验报告等资料不完整、不准确,或现场勘查不细致导致方案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验收方案不交底,没有组织验收人员提前熟悉方案内容及相关要求。
1.4 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违章作业
主要表现为:其一,验收者思想麻痹,在未检查设备是否带电、安全措施是否完备的情况下,因核对设备铭牌参数,记录表码数据,检查设备安装工艺质量等工作而靠近设备,导致带电设备对人身放电。其二,参与验收的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严重,“随手”处理一些被发现的“小毛病”(比如拧紧松动的螺栓)而擅自接触设备,造成人身触电。不管设备停电与否,验收过程中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就擅自接近或接触设备是一种危险的违章行为。因为:变压器、电容器、电缆等设备可能存有未放尽电荷(交接试验或临近高压线路感应引起)。低压带电设备与验收设备之间未有效隔离,低压有向高压反送电的可能。用户设备质量或施工工艺可能存在缺陷隐患,比如防误闭锁装置故障、带电显示装置失效等。运行设备与停电验收设备混杂,如无明显标志隔开,容易误碰有电设备、误入带电间隔。
1.5 验收地点及周边环境存在其它不安全因素
比如电气设备验收的同时,用户搞建筑施工、沟道开挖、吊装设备、生产有毒化工产品、验收地点临近交通道口等。这些都是容易忽视的方面,如果不加以注意和防范,往往会给验收者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1.6 高压双电源并网用户未签订电力调度协议
双电源供电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供电线路向一个用电负荷实施的供电。这种情况供用电双方应按有关规定签订电力调度协议。实际工作中,一些客户因种种原因,对签订调度协议不理解、不积极,对此,供电企业要在验收时向客户讲清利害关系:比如,如果不在调度协议中对管辖范围和维护责任界定清楚,容易埋下隐患,以后在进行倒闸操作、设备检修、事故处理等工作时,往往会引起纠纷;如果不在调度协议中明确用户站运行值班人员资质和名单,则调度员无法下达调度命令,可能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甚至误操作、人身触电的风险。
2 电力业扩工程验收风险防范措施
2.1 严格验收工作计划管理
要加强对验收工作计划的组织领导,统筹考虑,把握工作节奏,合理安排各阶段验收工作,防止计划安排遗漏、不均衡、时期不当、重复停电等。下达的计划中应注明主要风险,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和预案。特殊情况临时动议验收应履行审批手续,做好周密准备后方可进行。
2.2 树立风险意识,健全验收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县公司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强验收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岗位资质管理,结合岗位实际和验收工作特点,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能知识、安全监督管理等,同时加强事故案例学习,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提高一线验收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二是要加大对“安规”和业扩验收相关规程的抽调考力度,促进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验收人员安全素质,落实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形成合力,为共同抵御验收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提供保证。
2.3 科学制定验收工作方案
要强化验收工作风险因素的分析预测,明确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科学严谨的验收工作方案。一是验收资料要齐全、完整,与实际相符,必要时组织现场勘察,提前编制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三措”和作业指导书。二是对于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验收工作,方案应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三是验收前要组织方案交底,明确现场验收负责人及各部门参验人员的职责、工作任务、作业范围、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作业风险及管控措施等。
2.4 深入开展现场反违章活动
一方面管理人员和验收工作负责人要严肃查处业扩验收现场各类违章行为,开展验收工作现场反“六不”(不办工作票、不现场交底,不监护、不停电、不验电、不挂接地线)活动,对违章行为进行曝光,对违章人员进行教育处罚。另一方面验收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自主发现违章,自觉纠正违章,相互监督整改违章,共同创建无违章验收现场。
2.5 复杂现场环境,采取警示、防护措施
进入不熟悉的验收现场,特别是存在本文1.6条列举的复杂因素的情况下,为防止坠落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有毒物质伤害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应由熟悉现场情况的客户相关工作人员引领进入验收地点,在客户说明情况并采取警示和可靠防护措施后,方可开始工作,现场条件不允许时可根据实际另行安排验收,切忌不要盲目冒险作业。
2.6 规范电力调度协议管理
电力调度协议是规范调度和并网运行行为,约束和保障供用电双方权利义务的主要依据。在受电工程验收合格后,按照“及时、规范”的原则,督促客户按示范文本和双方协商意见及时签订电力调度协议,明确双方权责,杜绝先送电后签调度协议的现象,从源头规避设备带电后调度运行、设备检修、事故处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纠纷和安全风险。
3 结束语
供电企业要对业扩验收环节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与控制做出应对策略,针对用户业扩验收工作特点,强化风险意识、细化防范措施,以保障业扩验收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可以使业扩工程管理逐渐成为一个更加有效的管理以及建立合同内部管理体系决策系统,完全地履行建设工程合同,以保障业扩工作的风险逐步降低,逐渐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叶娜.电力业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13(04).
[关键词]电力施工 工程风险 防范措施 问题和建议
一、电力施工企业在国内工程中常遇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电力施工企业在国内工程中常遇的风险会对电力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需有足够的认识,并积极设定和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常遇的风险
1、环境及技术风险。(1)工程发包方的地质资料及地基技术要求与实际不符,留下了事故隐患;(2)设计图纸提供不及时或设计变更影响施工安排,引发一系列问题,延误施工进度;(3)异常天气的出现及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等因素影响,造成工期拖延;(4)工作准备不足,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存在着人为障碍,影响工程施工正常运行;(5)因发包方未明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又未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进行调整和统一,致使工程竣工的验收和结算不能如期进行;(6)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自身专业外的工程技术问题,需要发包方协调处理时,却因发包方管理工程的技术水平差,未及时得以解决,影响施工进度。
2、项目合作风险。(1)项目本身的策划、位置、环境、设施、相关手续和证件、土地款、工程资金、项目单价、拆迁补偿和技术难度等都是影响项目赢亏的风险因素;(2)有的发包方地方协调能力差,施工手续办理、征地、拆迁及交通疏导等不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展开;(3)作为招标主要依据的招标文件,其设计图纸、投标者须知、工程质量要求、工程量清单及合同条款等也都潜伏着经济风险;(4)包括材料、设备及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的价格上涨变化,存贷款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金融市场因素的影响等,都会使工程承包面临风险危机;(5)发包方的供应资金不到位,材料与设备供应不及时或质量不合格等原因使工期延迟,造成经济损失;(6)国家对工资、税率和税种的宏观调控,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3、合同风险。有些存在缺陷的合同中,没有明确的对工程质量、第三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工程款拖欠、原材料价格上浮等问题的应变条款;也没有风险转移的索赔、担保、保险等相关条款;甚至有些就是含有不合理条款的过于苛刻的单方约束型不公平合同,成为项目施工的风险隐患。
4、施工管理风险。(1)项目经理经营管理素质差,缺乏对施工质量、安全、效率及成本协调控制能力,给项目施工带来亏损风险。频繁更换项目经理也会引起施工成本失控;(2)总包项目的工程规模、综合技术难度较大,设计专业分工较多,在管理上常会忽略一些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生产质量和安全问题,而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二)常规的风险防范措施
1、风险控制。以避免风险、消灭风险和减少风险三种方式进行风险控制。
2、风险的转移和规避。以向发包方提出损失索赔、担保、工程保险或专业分包形式转移风险。
3、风险的保留。在施工合同中列有风险金条款,作为保留潜在风险的处理基金。这些保留风险是可能遇到的难以避免的风险或可能带来获利的风险。
(三)常规的风险防范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1、尽管仔细、全面的解读了合同,并在签订合同时加入了防范风险的相应制约条款,但因没有明确具体的补救额度,在合同履行时仍处于被动,陷入难以解决的法律纠纷中而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不能有效的转移风险。
2、因对发包方的资质了解不足,致使经济实力弱的发包方,无力支付工程款;有经济实力的发包方不讲诚信,有意拖欠工程款,这就从根本上对风险防范措施实施不利。
3、有的发包方派驻工地的代表或监理素质差,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甚至发出错误的指令,导致履约不利,造成难以规避的风险。
4、对于分包方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质量问题,甚至是安全事故,不但没有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反而要承担更大的经济损失。
5、对于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不够,盲目依赖工程保险,造成经济损失又难以获得赔偿,没有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
二、电力施工企业国内工程风险防范措施的完善建议
1、加强对发包方资质的了解认证,进行标前风险审评,判断自身承受风险能力,降低因发包方因素造成的经营风险,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风险发生。
2、全面细致的研究招标文件,分析工程风险,同时掌握市场相关的价格动态,确保签订施工合同的内容完善,并加强履行合同的管理。还要掌握工程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保证索赔成功,以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
3、加强对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和科学分析,作出相应的风险控制、防范措施预案。综合利用各种控制风险的措施,合理分担风险,并不断完善处理风险的方法。制定对不同等级风险的控制措施,执行有效的预防、保护及应急措施;采取相应的手段消除、降低、转移风险。
4、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变事后查处的被动管理为事前预防的主动管理。建立企业生产质量、安全的自我约束管理和激励机制,根本上保证质量和安全,不留风险隐患。
5、实行项目经理成本管理目标责任制、施工前成本分析预测制、财务审计定期制、项目管理绩效全员考核制等,有效降低效益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永光.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及其防范[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5
[2]李黎.浅析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中的风险[J].硅谷,2009;2
[3]王江.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建筑科学与监理,2009;2
【关键词】火电厂;安全风险问题;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方面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保证电力系统工作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火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在火电厂运行当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降低了火电厂运行的稳定可靠。
1 火电厂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方法
火电厂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设备事故和人员事故两种,要想良好控制安全风险,需要先对常见的事故进行统计归纳,并寻找事故发生原因,才能保证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遵循正确的分析原则
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原则主要包括四方面,即分析的目标要明确、分析的方法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分析内容能够照顾到各个方面且把握住重点,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火电厂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1]。
1.2 安全风险问题的主体分析
在火电厂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上,随着长期对安全事故的研究,对于事故发生原因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分析方法,较为普遍的一种就是“人、机、物、环”分析方法。安全风险问题的主体分析就是将整个分析体系划为若干部分,以上述方法为例,就是在安全风险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分别从人员、设备、其它物品或者环境的各个方面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得到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判断出安全风险控制点。
1.3 安全风险问题的基础分析
在得到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后,此时基本事件已经无法再被分解,需要对基本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常用的分析方法是事故树分析法。在此方法中,需要先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事故,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到事故树图,通过布尔代数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其基本操作流程是:确定并熟悉火电厂系统____对系统的各种安全事故进行调查____将事故树顶端的事件确定____对于顶端事件有关的基本原因事件进行调查____绘制事故树图并进行定性分析。
事故树法是一种从结果来逆分析原因的方法,通过事件发生原因的逐层分析,找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不同层事件之间采用逻辑符号来连接,确定事件之间的关系,如此以来,就能够得到安全风险问题的基本原因。
在此事故树中,如果分析得到的基本事件全部发生,则必然会引起相应顶端的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即使只有某些基本事件组合发生,也会使顶端安全事故发生。
2 火电厂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原因
2.1 人为因素引起问题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操作或设计人员一些不当行为导致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包括违规操作、注意力不集中、安全意识缺乏、误操作以及防护栏设计不合理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会形成安全隐患,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相对而言,人为因素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可以通过前期安全准备工作进行预防。
2.2 设备因素引起问题
首先,在火电厂中,需要使用各种具有碱性、酸性的化学物质,若是附近的压力容器或者带电设备保护不善,就会与这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安全隐患,进而引起火灾、灼伤、爆炸等各种安全风险问题[2]。
其次,火电厂的发电机组、锅炉等特种设备,在长期运行过程当中,会发生磨损,如果日常检修工作不到位,设备的潜在隐患就难以被及时发现,在后续工作中,就会发生故障,进而引起安全风险问题。
第三,在检修火电厂设备时,由于许多设备不可拆卸且相对较高,就需要搭设脚手架,但在脚手架搭时,如果与设备距离过近或搭设位置选择不合理,受火电厂设备高温、高速等特点影响,极容易给检修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3 环境因素引起问题
在火电厂运行中,各种机械设备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如果环境的湿度、温度或者尘埃等控制不当,就可能引起安全风险问题。另外,如果遇到地震、洪水或其它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火电厂运行的环境会发生急剧改变,导致设备、建筑物等发生损坏,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
2.4 管理因素引起问题
管理因素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安全监管工作的不到位。首先,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主要体现在火电厂领导层对安全风险问题重视度不够,缺乏对安全生产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较为薄弱,增加了安全风险问题发生概率。
其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许多火电厂中,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只是表面工作,在实际当中执行情况较差;同时,作为管理制度重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并没有充分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责任意识,这也给安全问题发生提供了条件。
第三,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违规操作、不按时检查和维修生产设备等现象,但是并没有专门的人对这些现象进行管理,导致不安全因素长期存在,自然也会引起相应的安全风险问题。
3 火电厂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建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
一个良好的防范体系是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这个体系当中,主体是操作人员,具体的内容包括培养风险防范意识、了解各类安全风险、掌握安全风险的控制方法。通过这个防范体系,能够使操作人员及时发现火电厂中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来消除隐患,达到降低安全风险问题发生概率的目的。
3.2 加强安全风险防范的教育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是提高火电厂运行安全的基础所在。在教育内容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风险意识的培养”、“安全风险的辨别和防范方法”和“安全生产技能”等,通过这些知识的教育,使员工树立“珍惜生命、防范风险”的意识,从而在日常操作当中,主动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有效防范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风险问题。
3.3 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
对于安全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问题预防的第一步,只有准确识别风险,才能够保证防范的有效性。在安全风险的识别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对火电厂相关部门和各个岗位存在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是对火电厂运行环境和设备存在风险的识别,最后一方面是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建立相应的风险数据库,如此以来,就可以对火电厂的安全风险有着足够的了解,在实际运行中第一时间确定风险,从而提高风险处理的效率[3]。
3.4 加强对现场安全风险的预防
火电厂的现场安全风险是最为主要的风险,其防范的具体步骤包括分析危险、标准作业、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和操作人员的自主防范,但是,在实际当中,这些防范步骤应用较为繁琐,效果不理想。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和整合,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现场安全风险防范方法,二是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管,加大对违章操作的处罚教育力度,提高整个风险防范工作水平。
4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高火电厂的安全防范能力已经势在必行。火电厂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是由人、机、物、环四方面因素引起的,在分析时,需要采取合理的分析方法,并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有效降低安全风险问题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周魁武.如何加强火电厂安全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
关键词:电费回收 风险分析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089-02
1 电费回收风险产生的原因
1.1 电力交易的独特性
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经过近些年的改革逐步实现了缴费的自动化,但是,仍有很多落后的地区实施的是传统的先使用后缴费的方式,电力作为特殊的商品,在收缴电费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某些人员由于素质问题,没能及时进行电费的缴纳,给电费回收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1.2 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存在滞后性
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供电方面的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现状,关于电力方面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对于电费拖欠工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严重损害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
1.3 供电企业的收费制度不完善
我国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制度相对来说不完善,在电费收取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有效的统一的管理机制。对于电费回收人员没有进行培训,对于专业技巧以及手段没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于工作人员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其工作。
1.4 供电企业对市场风险缺乏预测
电力市场竞争机制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在竞争中难免会出现企业的消亡以及出现,对于企业破产等现象等,对于电力回收工作中容易产生坏账现象,因此,供电企业在破产企业中有一定的风险性,存在这种风险性主要是由于供电企业对于当前市场竞争机制的风险缺乏一定的风险预测性,对于市场的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没有完善的措施,因此,监理健全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对于电力回收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电费回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2.1 加大相关电力知识的宣传
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用户在使用电力的同时具有相应的缴纳电费的义务。对于电费缴纳不及时的现象,是一种有违市场经济原则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广大的电力用户进行按时缴纳电费的意识的培养宣传。供电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媒体进行用电政策的宣传以及对于拖欠电费的危害。此外,可以建立信息公布平台进行最新电价政策的公示,增强缴纳电费的透明度,为电费回收提供良好的基础。
2.2 促进电费回收制度的完善
电费回收工作哟中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不规范市场行为等,供电企业在进行管理中需要对不断根据经济政策完善电费回收制度,不断改善当前的电力经营环境,降低电力回收的风险,有效地提升电力工作中的效率。不断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不同的政策,建立健全现代电费收缴制度的建设,在进行电费收缴过程中不断结合经济措施和法律措施;加强诚信服务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电费回收责任考核制度;运用激励约束机制,把电费的回收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并提供奖励政策,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保证电费的有效回收。
2.3 推广使用预交费电表,改变传统缴费方式
对于传统的先用后缴的收费方式,可以采用预付费装置进行改革,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电费回收的困难局面。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电费收缴困难就是由于电费的回收模式引起的,推广预交电费可以从根本上对电费回收困难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改善,供电企业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手段,以网络为中心,建立多维体缴费机制,并不断进行宣传推广,利用现代化技术不断实施多种形式的电费催缴方式。
2.4 增强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和回收风险的反映机制
对于一些企业用电客户来说,要对客户的用电资质进行严格的把关检查,并强制实施电费预交机制;对于用电客户的后续服务,应不断进行沟通,了解其用电情况和电费缴纳情况,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和现状的了解,避免出现用电失信的现象的产生,对于某些流动性较强的用电客户,要建立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进行此类用户的电费收缴工作,并对其提供优质服务,对于经常出现拖欠电费的用户需要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电费的催缴,以维持供电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2.5 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在进行电费催缴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这就需要电力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进行具体工作中,要保持优质服务的态度,对用电客户进行理论的讲解,维持供电与用电客户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单位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但要提升其工作技巧,更应当完善其自身素质,维持双方的和谐,积极提供优质服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电费回收风险,作为电力企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和风险的降低,做好电费回收工作。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改善电费回收的环境,采用灵活的手段进行电费回收管理,减低电费回收风险,实现供电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钟佩恩.电费回收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5):63.
[2] 潘晓艳.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防范和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5):51-53.
[3] 张晓梅.电费回收风险分析及回收管理路径[J].科技与创新,2015(18):66-68.
[4] 蔺海霞.浅析电费回收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32):67.
[5] 陈臻栋.浅析“大营销”体系下电费回收风险的防范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5(12):270-272.
[6] 陈利文,谭维.浅谈供电所电费回收风险管控[J].机电信息,2015(33):168-169.
关键词:变电运行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如果变电运行工作管理不善,就会很容易发生故障,不但会造成用户停电,甚至会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如果电力系统的运行不稳定,将会造成电网的瓦解,进而使大面积的停电,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做好变电运行工作,尤其是安全风险的辨识.风险的评估方法以及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成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一、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估
1.安全风险管理。实际上,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风险管理,其支撑理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出现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以系统、工程以及企业的危险隐患为研究对象,在确认危险隐患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安全事故前因后果,并进行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等活动,从而实现预防安全事故,保障变电运行安全之目的。一般而言,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上,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各项损失; 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运用科学的规避、控制、转移和预防措施,来处理可以预见的各类损失,并实施一些有效的控制程序和方法,以减少损失。
2.风险评估。所谓风险评估,主要是指运用一些安全的系统的方法,对变电运行的安全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确认变电运行工作中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
二、变电运行安全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变电运行人员就是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者,他们承担着其变电站管辖范围之内的电力设备正常、稳定、可靠运行。变电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巡视检查变电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开展日常例行维护工作、按调度指令进行倒闸操作、设备异常及故障情况下的处理,如果出现误操作和安全事故误处理,则会导致电力设备的严重损坏,甚至是人身伤亡,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社会影响。
1.变电运行误操作及其防范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可以造成人身伤亡、电网瓦解和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对误操作进行认真分析,制定明确的防范对策。
发生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主要原因为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变电运行人员违反操作票制度的主要行为有: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精力不集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操作的严肃性;无票操作,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操作后补开票以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责职,实际上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未执行逐项打钩、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操作时不核对保护定位,不检查保护压板;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对设备的运行方式;未认真审核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操作票,未认真核对调度令和操作票; 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为了防范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执行统一规定,根据安全规程,对本单位的执行操作票制度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制订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并据此培训有关人员,使两票制度的执行标准化。另外,对各级调度执行调度操作命令也要实现标准化。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危险点的预控、分析到位。严格把好操作“六关”:① 操作前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核对图板;② 操作时严格履行监护、复诵制;③ 杜绝无票、无调度命令进行操作;④ 在许可工作时,严格履行工作票“四不许可”制度;⑤ 终结工作时履行“四不终结”制度;⑥ 在布置安全措施时严格按照工作票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遮栏设置的范围,地线装设地点及有关标示牌的标示等。重要操作实行倒闸操作分级监护制度,对倒闸操作的全过程增加第二监护人。严格执行“防误装置管理规定”,加强对防误装置的管理工作,加强对装置的维护检修工作,确保防误装置“三率”达100%,同时要严格执行“防误装置解锁规定”,决不允许未经批准擅自解除闭锁。只有严格制定并执行相关制度,认真落实防止电气误操作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同时辅以必要的奖励与处罚,电气误操作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2.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电气设备从出厂到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因此,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
3.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
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光字、音响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瞬间的异常现象必须一查到底。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辩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对缺陷进行跟踪监视,掌握其发展趋势,加强对同类设备的监视,及早预见缺陷、消除缺陷,观察设备的恢复情况。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恢复其健康水平;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4.加强培训教育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跳闸事件;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213-01
安全是电力生产活动第一生命线,电力安全生产不仅要求保证人身、设备安全,还需要保证电网运行稳定。然而由于麻痹、大意、不负责任等因素,电网安全事故事件时有发生[1-3]。本文将根据一起实际电网事故,分析其原因,并对电网事故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1 事件发生前运行方式
事故发生前盘县电厂接线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220 kV升压站为双母并列运行,220 kV出线均正常运行,1号联络主变停运(218开关在断位),2号联络主变运行(219开关在合位)。
图1 盘县电厂升压站接线图
2 事件简要经过
2014年8月22日17时53分,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220 kV侧219开关无保护动作跳闸,2号联络主变所带地区电网与主网解列。18时05分,孤网因运行不稳失压,导致负荷损失。
3 原因分析
1)保护配置情况。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保护使用的是许继电气的WBH-100型变压器保护,于2000年10月投运,保护配置为单套配置,高压侧与中压侧开关各一个屏。
2)保护动作情况。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保护未动作,无任何启动报文和保护动作报文,仅有219开关三相分闸信号
指示。
3)跳闸原因分析。经现场检查和试验,发现之前因2号联络主变控制屏上2192母线刀闸位置指示器损坏,故将控制屏后相关线头(该线头原设计为通过常开接点导通送至734回路上,用于显示母线刀闸2192的位置,用万用表测量此线头带有113.7V的正电,如图2所示)进行拆除并用绝缘胶布进行包裹。
图2 母线刀闸指示器回路图
由于年限较长绝缘胶布的黏性受到影响导致胶布脱落并使线头悬垂,同时因电厂2号机组建设工程施工重型车辆经过网控楼旁公路,引起2号联络主变控制屏柜震动,致使该线头瞬时碰触控制手柄KK第7号接点上,导通219开关手动跳闸回路,导致219开关跳闸(开关控制回路如图3所示)。
图3 219开关控制回路图
4 事件暴露的问题
一是风险管控未有效落实。盘县电厂风险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详细,针对性不强,对历史遗留的废弃线头未采取有效隔离或固定措施。
二是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盘县电厂2号联络主变服役已达20年,2014年8月13日该联络主变曾因110千伏侧A相避雷器引线断落搭在构架上导致跳闸,但未引起盘县电厂高度重视,未认真开展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未及时发现长期服役设备运行安全隐患,导致设备跳闸事件短期内重复发生。
5 启示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后,火电厂装机容量小、不满足环保要求的机组陆续退役,取而代之的是能效高、大气污染物排放少的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多数火电厂选择异地重建,部分火电厂为降低投资成本而选择就地改(扩)建,但面临着拆除(改造)设备及基建施工作业给现有运行设备带来的安全风险。如何更好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安全生产,是每个发电企业亟需思考的问题。
作者认为发电企业要认真吸取本次事件教训,举一反三,切实落实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一、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缺陷及隐患,确保设备可靠、稳定运行[4-5]。二是结合厂内一、二次设备运行状况定期组织开展设备风险评估,根据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对运行年限较长的一、二次设备尽快制定并落实检修、技改计划,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做好运行设备与拆除(改造)设备的安全隔离,做好现场施工作业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的落实,在进行相关二次回路拆除施工时对运行设备做好标识及安全隔离措施,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开展工作,杜绝因施工作业等原因导致保护、安自不正确动作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艳丽.对电力安全生产的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12(12):48-50.
[2]罗阳.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8):100-101.
[3]孙爱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09(20):68-72.
[4]高建明,魏利军,吴宗之.日本安全生产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3):105-111.
[5]乔庆梅.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6(06):20-30.
作者简介
关键词:国际工程总承包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China's current foreign project contract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 contracting risk factors in process, put forward specific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tracting.
Keywords : international project contracting risk identification risk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F72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方式正在快速向总承包(EPC)方式转变,EPC(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工程模式已成为国际大型工程项目中广为采用的模式,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的全部工作,并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安全、质量全面负责。随着承包商纵向管理幅度的加大,以及完全国际化的项目运作环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多样风险因素的困扰,而且这些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风险一旦发生,将导致大规模的经济损失,所以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工作凸现的犹为重要。
一、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特点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综合了国际工程项目与总承包模式两方面的特点,所以具备这两方面的风险因素,即具有国际工程项目所处环境陌生性的外部因素,还具有总承包项目由于各阶段行为主体不同及项目本身复杂性的内部因素。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适应于大型的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不同的项目,不同类型的项目,其相应的风险种类也会不同,所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
总承包项目的风险贯穿于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的全过程,各个阶段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不是各阶段或各个过程分割开来的项目风险的简单组合。
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要比单独设计、施工等单项承包以及传统模式总承包或一般国内承包项目复杂的多,其风险也比其他一般项目复杂的多,所以国际总承包项目风险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
二、风险识别
1、政治、经济风险
现阶段我国境外工程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国家,政治体制不稳定、政策变化等可能给承包商带来严重的损失。若工程所在国发生局部短暂的战争和内乱,造成国内动乱、政权更迭、国内政治经济情况恶化,建设项目可能终止或毁约;建设现场直接、间接遭到战争的破坏或不得不终止施工,现场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施工期限被迫拖延,成本增大。若某些国际组织、西方大国对工程所在国家实行制裁与禁运,可能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工程建设期间,通货膨胀、外汇风险、物价上涨、价格调整等都可能影响工程总体投资,直接影响承包商利润;业主支付能力差,拖欠工程款,海关清关手续复杂等,都会对项目的资金运作造成影响。
2、自然、社会风险
工程所在国家是否是地震、洪水、泥石流多发国,以及工程现场是否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是否有流行性传染病,水资源、经济环境能否满足现场施工等,总承包商需要做好相关的现场调查工作并制定相应对策。
工程所在国家社会治安差、政府腐败、办事效率低下,劳动者素质低下,当地公众对项目的态度以及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都会成为建设项目的潜在风险。
3、管理风险
工程项目领导班子不胜任、不团结,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且执行不到位;项目经理不称职,不能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不具备和项目业主打交道的能力;施工人员不能适应现场环境;在生疏的国家和地区,雇佣当地工人,不了解当地工人的技术水平、工效以至当地的劳动法等。
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不能顺畅衔接,信息沟通不顺畅;订购的施工机械或材料未能及时运到项目所在地。
三、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因素一般是潜在的危险,可能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而风险管理应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承包商应该从工程实施全过程,全面地、认真地研究风险因素,通过风险回避、转移等方式,充分做好风险防范。
1、合同签订前,承包商需要对工程所在国的政治风险进行详细评估,若经评估后认为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比较大,国际工程承包商就可考虑回避此风险,放弃此项目;若经评估后认为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较小,能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则需要制定详细的政治风险预防措施,开展项目建设工作。
2、合同签订前,要认真调查业主的经济状况,以及业主工程款落实情况和支付信誉;面对外汇收支过程中的汇兑损失和企业所持有的流动外汇现金的保值,承包商可以在合同中增设保值条款、选择有利的外币计价计算,使用多种货币计价计算并参加外汇保险,同时要加强人民币汇率走向趋势的关注;工程建设中,尽量减少资金垫付额度。
3、承包商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评估,认真研究项目所在地阻碍工程建设的自然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应工作,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认真学习遵守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依法雇佣当地工人,不要和当地居民发生争执和冲突,争取开展的工程建设活动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
4、承包商应与业主做好项目沟通工作,争取得到项目所在地政府的支持,依托当地政府开展民事工作,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民事纠纷问题,要求当地政府给工程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加强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境外工程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国家,工程所在地的治安状况普遍不好,且普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承包商可采取半封闭式的管理,尽量减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到危险的外出,一旦发生事故,应与当地政府积极的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
6、组建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经理需具备较高的管理、协调水平,项目总工程师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且有一套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打造高绩效的团队,用真诚的心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来运作工程建设项目。
7、做好设计、采购、施工环节的衔接,协调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采购部门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设计计划、采购计划和施工计划协调一致,确保各环节能协调、有序的同步推进。
8、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一般为大型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项目,一般需要运输大型的机电设备,应制定详细的设备供应计划,设备到货前,做好相关的路勘工作,重点对沿途的桥梁和涵洞进行考察、评估,确保大型机电设备顺利运抵工程现场。
四、结语
【关键词】用电企业;供电企业;预付费;风险防范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民营企业一般规模小、资金不足。加入WTO以后,我国国内市场严重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民营企业同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近些年来,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的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些经营不利的企业一夜间破产了。企业的破产使得供电企业的电费难以收取,供电企业难以健康有序地经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供电企业采取了预付费的措施。预付费措施的运用为解决收费难的问题开辟了蹊径。
1 电费回收防范管理措施
电费的回收是电力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环节。电费回收能否正常地进行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我国电费回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以优质的服务促进电费的回收;以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在用电之前都要跟供电公司签订《供用电合同》以及《电费分次付款协议》。《供用电合同》和《电费分次付款协议》的签订是供电企业进行电费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1.1 新装用户接入电网前的前期基础管理
供电公司要做好电费风险防范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做好新装用户接入电网前的前期基础工作。供电公司对于申报接入电网的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地把关。对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用电企业决不能允许它们接入电网。
首先,对于新接入的用电企业的报装手续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不符合相应的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国家环保相关要求以及不符合相应的法律条文的企业,一定不能允许它们接入电网。这一手段能够把问题扼杀在萌芽期,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其次,企业用电的管理一般不包含生活用电。如果工业企业中一定要有生活用电时,那么生活用电部分必须从企业的工业用电系统中分离出来。生活用电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电源开关,生活用电要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受供电公司的管理,有自己独立的供电结算措施。
再次,新接入的用电企业必须与供电公司签订《供用电合同》以及《电费分次付款协议》。《电费分次付款协议》作为电费收交的专项协议在新用电企业接入电网时必须同《供用电合同》一并签订。这两项合同的签订为供电公司的电费风险防范提供了法律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电费分次付款协议》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对于没有特别需求的客户,供电公司只是签订《电费分次付款协议》就可以了。对于不是固定的用电企业,比如季节性用电企业、临时性用电企业、承包形用电客户,供电公司要与这些企业签订《付费售电协议》。《付费售电协议》就是指让客户先交费然后再供电。这样保障了这些不固定的用户能够按时缴费,防止客户完工后电费无处收取。对于需要大量地用电,如果突然停电会给企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的新接入用电企业,供电公司除了要和它签订《电费分次付款协议》外,还要签订《电费担保合同》。这些停电会带来大的损失的企业如果想能够持续用电,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担保人。担保人必须要有一定的信誉度,必须让供电公司认可。一旦用电企业因为某些原因交不上电费,那么供电公司就会在超过预定期的30天内以书面的形式要求担保人偿还用电企业所亏欠的电费。
1.2 用电客户接入电网后供电企业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当用电客户一旦接入电网,并且与供电企业签订了《供用电合同》和《电费分次付款协议》,用电客户以及供电企业就必须严格按照这些合同的要求去执行。对于逾期未能缴纳电费的企业,要追缴期逾期违约金。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等,有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可能还采用着“先用电,后付费”的供电模式。供电企业为了能够做好电费风险防范工作就必须抓紧跟这些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和《电费分次付款协议》,使得供电企业的预付费措施落到实处。如果这些企业一味地不同供电企业签订合同,那么供电企业就可以把它们列入拉闸限电的行列中,有的甚至可以降低其供电负荷指标。
在遇到严重缺电的情况时,对于已经欠费的企业,供电公司可以把它们列入拉闸限电的行列或者降低他们的供电负荷指标。对于拖欠电费严重的企业,可以采取停止供电的措施,直到这些企业把所欠电费交齐为止。
对于那些已经列入国家政策明令禁止淘汰的用电企业,在未接到国家停产的通知前,供电企业要与这些公司签订《付费售电协议》。如果一旦接到了国家停产通知,那么供电企业要立刻对这些用户进行断电处理。
有些行业是实行电费差价政策的。对于这些企业无论是已经经营中的还是准备经营,供电企业都要与之签订《付费售电协议》,采取预付费的措施。这些企业交多少电费,供电公司就给他们供应多少的电。
对于那些企业信誉低的用电企业或者经营不利的企业,供电企业也要与之签订《付费售电协议》。根据他们所交电费的金额不同,供应不同的电量。
1.3 对于欠费并破产的企业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那些已经经有关部门允许破产的企业,供电公司要根据法院的判决所要相应的电费。如果在原来的地方又有新的用电企业要接入电网,那么供电公司必须重新跟新的接入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和《电费分次付款协议》。
如果破产的企业没有交清所欠的电费,那么供电企业要把它列入全省甚至全国的欠费共讨名单中,对于所欠电费一追到底。如果这家企业在其他的地方有建立了新的企业,那么这个地方的供电公司一定不能允许其加入新企业所在地的电网。
如果本地的供电资源特别紧缺,旧的企业没有申请破产成功,新的企业已经在旧企业的地方建成,那么供电公司可以要求新的企业付清原来企业所欠下的电费。当新企业交完所欠电费后,供电公司在与之签订新的《供用电合同》和《电费分次付款协议》,新的企业就可以接入电网了。
2 其他的电费风险防范措施
供电企业除了可以采取上面介绍的预付费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外还可以依靠当地的政府,得到政府的支持,促进电费的回收。对于风险大的用电企业可以做出化解电费回收困难的相应措施。对于企业内部员工要加强管理,完善考核机制,自上而下签订电费回收责任状。最后,还应做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做好电费电价的宣传。为方便客户缴费,可以创建网上收费平台。
3 总结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不断扩大,企业的扩大使得企业的用电量也在逐年地增加。用电量的增加再加上有些企业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及时地缴纳电费造成了供电企业难以健康地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供电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电费风险防范措施。供电企业与用电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和《电费分次付款协议》是这些措施中最有效的一项。
参考文献:
[1]郭海.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促进电力营销工作[J].科技信息.2011(31).
1.1人为因素
一是要从思想上进行深度教育,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自我警示,将“安全生产大如天”、“三个重中之重”“、三点共识”等安全理念植根于乘务员脑海深处,从候班-出勤-上车-运行-下车-退勤,整个流程都要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要从日常发生的违章违纪方面问题着手,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三是要切实抓好乘务员标准化作业。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铁路“三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因此保证乘务员认真落实好标准化作业和执行好规章制度则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一些乘务员经常把自己工作中不好的习惯当成了标准,这也是为什么行管干部天天抓安全,天天有问题的原因,也是行车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中,应该不断要求乘务员学习标准化,作业过程标准化,把乘务员日常的一些习惯性作业转变为标准化作业,有效杜绝惯性违章违纪。
1.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就是天气不良或行车线路状况因素。铁路行车过程全天候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下,暴风、雨、雪、霜冻、线路塌方、滑坡等风险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或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作为铁路机务部门,要建立机车乘务员出勤预想系统。一是出勤前要做好预想,开好小组会,预想包括当时当地的天气因素和具体线路状况因素,每一项都要认真分析其风险因素,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二是出勤调度员要及时传达天气不良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这样乘务员在实际运行中,才能灵活自如的应对变化多端的环境因素,从而达到超前防范,确保行车安全。
1.3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是对规章制度执行和上级指示精神方面。首先,要从制度和管理上将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区分开,更快更好的去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值得机车乘务员积极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未知的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预测和控制,强调问题的超前防范。这就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对执乘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找出风险点,进行研判,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做到提早预防、提前防范。其次,要对管理者或上级安排和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能“左耳进,右耳出”,事情发生了才知道“不听上级言,吃亏在眼前”,追悔莫及。
1.4素质和能力因素
如何全面掌控和消除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于机车乘务员来说,实际上就是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问题。为此,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掌握基础规章制度、安全卡控措施、LKJ操作、非正常行车办法、机车故障处理等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消除工作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三大要素带来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平时学习不能敷衍了事、参加培训不能走过场、班前休息不能“偷工减料”、执乘过程不能“开小差”,必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运输生产,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2设备安全方面
设备安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物质基础,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行车的重要保障。风险重点包括机车走行部裂损脱落、制动系统故障、车顶高压电器设备失效、直供电装置故障、监控装置故障、其他电器线路及安全装备故障。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行车安全。因此,首先要从设备质量源头进行控制,规避设备安全风险,提升设备质量;其次,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完善对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关键作业过程的动态实时检测,来确保行车安全。目前无论是电力还是内燃机车,都不同程度的安装了一些新技术设备,如机车防火视频、6A系统、CIR、LBJ、STP装置等。对于机车乘务员保证设备安全来说,要做到在出库前确认安全装备和其他设备的状态良好,并且有检测部门出具的合格证后,方可出库。
3劳动安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