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等方法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预防与矫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立场,形成一定阶级所需的社会道德行为的教育形式。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致性,即其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其目的都是帮助大学生健全心理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大学生成长为核心,旨在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生观为核心,旨在培养高水平的综合人才。一方面,大学生认知能力、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大学生政治素养、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培养与提高则需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一致地为培养综合性、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而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即大学生深入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其思想认知水平,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即稳定的情绪和意志力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备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并且,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一)适应时展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多样化、自主性发展趋势,这既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对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转型期间,多元文化、社会风化、信息化、大学生群体发展多样化、传统伦理关系异化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适应时展与改革。

(二)有利于优势互补

一方面,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特点,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开设一定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关注国内外大事,这有利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实践中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可以使得大学生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更趋于合理,使其优势互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两种教育整合的意义深远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既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发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路径

(一)创新教育整合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大学生的未成熟性,正确看待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尊重大学生人格尊严,平等对待每个大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大学生。

第二,全面发展。一方面,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是合格大学生的标志;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努力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明确学科性质与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基础学科的范畴。高校教育者应该认清这两种教育的性质,使得这两种教育能无缝连接起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学科网络。另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支点,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补充,实现好这两种教育的优势互补,开拓出一整套全新的整合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效率。

(三)建立健全教育整合机制

第一,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文件,传达教育整合精神;各级各类学校应掀起一股书记带头、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整合热潮;各相关专业按照文件精神、学校教育整合制度严格落实。第二,规范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是这两种教育整合得以实现的中心环节。各高校应该规范课堂教学,合理管理大学生生活及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效率。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这两种教育整合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思想理论知识、教育心理知识及教育实践能力。所以,高校应该及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严格控制新教师的准入人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传递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那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可行性?如果可行,又该从哪些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音乐课程自身的积极构建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而关注每一位学生,不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应强调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课程实施策略的改进和提升,反映了当前教育的理念和要求[1]。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师生发展

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通过音乐,为自己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转移并缓解心理困惑,对自身的身心问题达到很好的调适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更多的教师学习心理学理论,并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因素,又要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力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2]。

二、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心理学中音乐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医学中的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脑的机能。大脑是神经活动的高级控制中枢,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并且左右两个半球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的控制之下。而音乐又对右半球有着直接且明显的影响,大脑右半球的神经机构受到它的影响,使人的情绪得以调节,进而通过情绪影响人的知、意、行,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起人的身心变化。所以,音乐能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二)音乐课程本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音乐课程主要包括音乐赏析和音乐表现,其中音乐赏析中的音乐作品,由于其自身特点可以引发赏析者发生特定的心理反应。

首先,音乐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在音乐课上,学生的思维可以不受束缚,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联想、想象。所以,良好的音乐作品和教师积极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音乐和学生的情绪情感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说学生在欣赏音乐这一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从而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第三、音乐课程不同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其课堂的氛围一般都较为轻松愉悦。而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信息接收、知识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提供一定的帮助。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学活动,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此可见,音乐在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音乐课程本身有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都为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三、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上渗透

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到,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暗示的、濡染的,而不是外显的、径直的、刻意的。所以在具体的学科渗透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科本身的心理学资源,例如,在上《国歌》这一课时,就可以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积极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具体心理状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情况设置目标。

(二)教学内容上渗透

音乐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音乐作品、音乐语言和音乐情景,而这三者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如果能做到精选音乐作品、巧用音乐语言、精设音乐情景,就可以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中,不仅需要将关注点放在音乐作品的乐理知识中,还需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内涵,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中,不同的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效应和机体效应。所以,巧妙的运用音乐语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音乐情景的创设中,除了音乐作品本身以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音乐器具的摆放,并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所上的课程呈现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直接从感官中获得音乐的气息。这样既有利于学习动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三)教学过程上渗透

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层面来看,它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上的渗透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优化和课堂管理模式的民主化上。

具体到音乐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音乐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对学生采取平等积极的态度,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积极地组织教材,将课堂的上需要赏析的音乐作品和作品的背景资料相结合;创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民主和参与意识等。

(四)教学评价上渗透

教学中的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程评价,另一方面是学校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更多的注重个体性。在音乐教学的课程评价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不仅从学生乐理知识的掌握,唱歌技能的表现和乐器的使用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考察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学习的态度,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也应确立课程评价的心理指数,考察教师是否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要素,是否尊重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如果能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一个宽松、和谐、安全、民主的绿色心态环境,将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曾忠民.中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浅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59-01

如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却受到人们的忽视。经过实践探索,人们逐渐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联系的,所以尝试对两者进行整合,培养大学生的素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探讨新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使学生抛弃陈旧的观念,了解大千世界的精彩,找准自我的同时,也给自己找到良好的定位。

正因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两者才有整合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全面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属于心理学科的范畴,是以心理学为主要指导思想,与社会心理学相结合的模式。在坚持科学理论的同时,防止唯心理论的干扰,确保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其主要任务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质,塑造完美的人格。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政治教育的内容,确保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成长道路,也为两者的结合开拓新路径。这种结合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学生在各方面的不足,培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敏锐的观察力,为实现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时期,面对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起到提升作用,而且也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社会各界都应大力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公益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合法权利,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径

学生的大学时期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要从多方面去分析然后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有思想方面的也有行为习惯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方面的。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通过整合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解决学生的难题时,一定要考虑是思想问题还是心理问题,然后采用适当的解决措施。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径有很多,但是着重还是要从教育方面入手,在两者整合时充分发挥它们自己的优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对全体同学进行教育。这种整合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 两者整合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对比整合前学生的心理特征,整合后大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个性活泼、接受能力强,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学生的心态更开放,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没接触到的社会保持了好奇心,对很多曾经抵触的事物保持了理解态度。整合后大学生更注意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有非常强烈的创新精神。

整合后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更加确定,不再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动摇,对社会主义制度也有了深度的了解。整合后大学生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思考问题会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多体会别人的感受,做事情也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这正是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带来的好处。

整合前学生的心理大多表现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学生大多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感比较强烈,这种校园生活不适会导致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都发生较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在思想上独立,离开父母也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四 结束语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黄锡榜.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95~96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 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3]杨秀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4:78-80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关键阶段。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未来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或者有心理疾病,就很难优化学生心理,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的心理逐渐优化。所以,教师优良的心理素质是优化学生心理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过去传统的观点看待学生只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第二,要刻苦磨炼、不断求索。受时代的影响今天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思想行为,同时他们以较快的速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因此,作为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学知识,较强的心理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三,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灵魂。所以,要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努力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真正成为学生的典范。

二、课堂教学改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每个学科新教材不仅仅只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蕴含着一定的德育内容和心理教育内容。传统的教育教学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的教材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要以全面育人的观点,统率课堂教学。备课要从教学、教育、教养三个方面去考虑教学任务,讲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习意志、指导他们发散思维。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去“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师要转换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世界更为复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现他们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优化学生心理。

4.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思维、有见解是现代学生的一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其学习兴趣。参与是激发兴趣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保持兴趣持久的根本办法,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学校教育在教学的对象和内容方面以及理念上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剧烈的变革。心理健康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应运而生。这要求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当适当整合和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涵,促进学生知、情、行、意上的全面发展。使其在接受语文教育的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达到素质教育的人文化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首先,就其实施的必要性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新时代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应试教育的弊端恰恰在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而众多实践表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严重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时代和个人发展的前提下,强调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提供了新的途径[1]。

其次,就其实施的可行性而言,初中语文教学和心理教学在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这和语文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载体,注重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情怀、个性以及胸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健康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操;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涵盖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和教学反馈,可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挥其隐形的健康教育资源站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方面方法和知识的整合。要使其高效运行,必须遵循相关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初中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另外,要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力求渗透,不能喧宾夺主,使两者相互结合,形成有机整体。

第二,科学性原则。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特殊的规律,在把握规律的前提下,科学施教、规范操作。

第三,主体性原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提此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了解其情感、关注其诉求,在主动引导的前提下,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指导,建立合作交流的模型,形成合作型的教学模式。

第四,差异性原则。在强调心理健康渗透语文渗透教育的前提下,教师要首先深入了解学生在性别、年龄以及思想状况上的不同。在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第五,激励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给学生提出任务难度和要求,在学习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帮助他们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形成正确的得失观[2]。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策略

3.1教学目标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在教学目标上,初中语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相交叉的内容。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时,在整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进更多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教育的相关性内容和学生的自我素养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形成相挂钩。教学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能够使教书和育人的目标相结合,提升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3.2教学内容的渗透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文学体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中并不缺乏文质兼美的名篇。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作者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和人格进行引导。例如,蒲松龄落第屡次笔耕不缀、刘禹锡蜗居陋室却悠然自得、文天祥兵败就义大义凌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能够树立学生战胜困难的信息和决心。其次,还可以利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课文中设计的优秀人物,体现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对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少时的奋发进取,对于磨练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具有启迪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进取今生以及顽强意志。能够在品读、探讨、思考中形成领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3教学方法和过程的渗透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要更加注重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及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表现自己,说出自己的感受,形成学生开朗、健康的性格。语文学习是综合性的学习,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主题的展开,制定学习方案,能形成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综合性的探究活动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最后,就课外活动的开展而言,举办诗歌比赛、辩论比赛、书法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更为重要的是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渗透了丰富的思想营养[3]。

3.4教学评价的渗透

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其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学习中。在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全体下,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认真对待评价的反馈作用和解释作用,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到心服口服。

结语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注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在把握相关原则的前提下,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上提出若干实施策略,以达到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叶一航.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0,6(49):67-80.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美术教育的特点,认识到美术这门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的道路上尽到最大可能的责任,从而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方针路线。通过我的教学经验,在美术教学中,科学性、灵活化都能够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美育教育中美术是它的主要培养方式,美术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心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最终让不良的心理通过治疗和矫正趋于和谐,心智方面的各种潜能协调发展。

一、绘画艺术本身就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安排有培养性地让学生们感知美,进而表达美。美术这门教育也就承担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成就健康和谐的美好心灵的责任。学生在学习绘画艺术的同时,使本身所具有的对美的天赋得到启迪与开发,对美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会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这些都会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健康向上的艺术理念产生认同感,进而也会让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二、绘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

一幅成功的美术作品在绘画中就可以让自身的心灵接受熏陶。通过点线的流动、块面的铺展和色彩的渲染,学生会在自己一步步创造的理想世界中感受到新鲜和神奇,同时更能感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滋润。这是上天对于热爱艺术的人的厚爱。试想,当学生们带着探索的心情,张着好奇寻找的眼睛,让自己无尽的想象和满腹的激情在绘画创作中得到舒放时,他们的心理自然能得到舒缓和抚慰,不良的情绪也都能得到缓解,课业的压力给他们造成的紧张和抑郁,成长中遭到的各种困惑,心中的躁动和不安,都能得到一定的调节和平复。与此同时,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遵从美的规律重新认识大自然,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生活并赋予自己的认知,并表现出来,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美感认知和全新的心灵感受。

小学美术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把美术课作为一种手段,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的创作,自由的发挥,尽情的喧泄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美术教育应引导学生在基于绘画主体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合理地想象,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要用儿童的语言,天真烂漫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的结果不同,作品风格在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从艺术的角度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及良好的生活态度追求,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作用。

三、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论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还是干其他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绘画教学中应当注意每个学生的画作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比方说,有的学生整篇制作的非常精细;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象力丰富;有的学生可能造型普通,但色彩非常漂亮;有的学生态度认真,卷面整洁;有的学生思想活跃,见解独特……老师要认真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使他们能够保持和加强这种表现方式,利用自己的优点和强项来增强他们能够自我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信心和能力。

四、在美术教育中加强训练学生的自控力

一个拥有健康心态的人,其行为是受自我意识的支配的,思想和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很好的自控力。但是,在青幼年时期,一些学生的行为不能自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这却给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做事情虎头蛇尾,只保持三分钟的热度。所以,美术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并让兴趣一直保持在整个学画的过程中。在课堂设计中,多加入“为什么”“你觉得怎么样”这种疑问句,让他们一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参与其中的感觉。学生在充满这种热络的气氛中很快就会对美术产生感觉,从而延长了注意力。同时,要安排固定的画画时间,当学生们画画的时候不能让其他的事情干扰到他们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在安静的空间里自然地进入绘画的状态。对学生在绘画时产生的厌倦情绪、应付差事的状态要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多用表扬的方式。而且课程的安排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逐渐地延长作画的时间,让学生的自控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五、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美术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会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

结合以上几点,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尤其重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只有注重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这个社会才会出现更多的拥有高尚人格的成功之士。

农村小学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研究就是在认识两者在教育目标、途径、方法、内容上的 区别,寻找两者的交合,为教育教学过程达成两者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为其它子课题研究明确方向,奠定基础。-

1、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完善心理结构,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又是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的必要举措。

2、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达到完美境界的根本标志,人的素质的心理要素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认知是智力因素,后者是非智力因素也叫动力因素。智力因素通常倍受关注,但往往忽视动力因素的培养,导致至今尚未摆脱理性灌输的阴影。在教育中这两种因素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一种促进人的机体和特质和谐提高的教育。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想象、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3、现代审美心理研究表明:审美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于一种极其自由的和谐状态,人的各项心理能力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补充,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又能兼顾到整体而不损有机的统一。因此,美的因素不仅可以滋养人的知性,而且也哺育着人的品性,有利于形成人对事物的整体而敏锐的反应方式,孕育着人的自由创造的能力,并且在深刻的意义上造出完美的人格个性,而这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上的最高要求。

人美的结构

从以上对人美结构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良好心理品质,本身就是人美的基础和条件;反之,当一个人心理品质有了缺陷,甚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后,人的美也就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便是同一美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学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贯穿于整个教与学全过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以预防与矫治心理问题、开拓发展个体潜能为主的素质教育过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许多子系统,其中针对大学生群体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便是其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廖湘蓉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发展性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自我实现。”[1]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来自国家层面的文件规定与要求,各校之间不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名称不统一,而且课程的地位、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体现了各高校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混乱与无序。本课题组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要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都必须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景下,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将外界的各类刺激,通过自我的身心系统处理后,产生相应的身心反应,从而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学生个体的体验为前提,才能科学定位该课程体系的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的内容,从而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无序状态,达到相对的统一。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能够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完全取决于它的课程性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中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报告等。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开始从民间探索上升为国家政府主导发展。从该文件中可以看出2001年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步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该课程属于德育范畴,要在大德育的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二是该课程的内容可以并入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成为必修内容,但无须独立出来自成一门课;三是鼓励而非强制各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讲座和报告,期望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通过非必修课的形式向广大学生传播。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大学生在不断地接受各种挑战的生存环境下,其心理状态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逐年下降,而各种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却在逐年提高,高校应对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成本也在逐年攀升。许多高校为了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率,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这一课程在经过学生的亲自体验后,很快就被学生公认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广大学生之所以认可这门课,主要是因为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特别适合自己的心理发展需要,不但能够缓解生活与学习的压力,降低自己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高校仍然拘泥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文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游离于必修课之外,且给予较少的学时,必然导致大量有学习需求的大学生被排除在选修课的大门之外,无缘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为参加选修课的同学服务,更要促使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提高,因此,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两课”中分离出来,自成体系,作为公共必修课或限选课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之中,与“两课”一起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独特优势,体现出该课程所蕴含的经济效益(降低学校、家庭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成本)、社会效益(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形成)和人才效益(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能力突出的合格大学生)。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研究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以下两类课程目标体系:(1)当课程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划分时,可以由总目标及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目标组成,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由于无须大学生掌握过多的心理学知识,其课程目标的重点应是大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形成。(2)当课程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年级、专业等的不同划分时,可以形成许多的年级分层目标和专业分类目标,如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适应目标,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为人师表的人文素质目标。

本课题组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围绕学生个体体验的效果来制定。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发展需求,没有两个个体之间的成长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必须个体化,才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然而,由于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课程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教学的师资、设备和课时,本课题组总结出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共性部分,建议采取如下的课程目标体系,即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正性目标。其中,最低层次的课程目标是矫正性目标,该目标的适宜对象以经过学校心理普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觉有心理问题需要接受辅导的学生、对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矫治感兴趣的学生为主要群体;处于第二层次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目标,该目标的适宜对象应是全体大学生,因为每一位大学生都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向严重化方向发展应该是每一位大学生个体必须掌握的技能;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课程目标是发展性目标,该目标的适宜对象也是全体大学生,因为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他们必须在人格完善、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方面完成人生的规划与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模式

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通常把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并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2]而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景下获得的全部经验,是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等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由于本课题组主要研究通过大学课堂形式实施的课程教育,所以本文前述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均为显性课程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设置至少存在三种模式。

第一种设置模式是“原理课程+健康课程+活动课程”,由吕新艳提出。[3]其中,原理课程主要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健康课程主要研究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而活动课程主要是进行心理互动和体验拓展,以团体活动为主,研究怎样更自信、如何化解矛盾、面试技巧及言语技巧等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科学地划分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缺点是在高校中难以推广,因为即使安排更多的学时,也无法全部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原理性课程的理论深度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问题。

第二种设置模式是“认知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矫正性课程”,由李根强提出。[4]其中,认知性课程是较为系统地传授有关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活动性课程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的核心部分。矫正性课程是把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预防和矫正性的课程目标均得到了体现,缺点是由于没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弱化了发展性的课程目标。

第三种设置模式是“主干课程+延伸课程+热点课程+活动课程”,由潘柳燕等提出。[5]其中,主干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主要的课程,它要给予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基本技能,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延伸课程是主干课程的必要补充,是为有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需要或对相关心理学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主要是提高学生某一学科方向的心理知识和修养。热点课程关注的是学生普遍存在或某一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活动课程主要是指心理游戏、团体咨询活动与素质拓展训练等。这种模式比较接近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但由于各个课程内容的安排具有不稳定性,给教务部门造成难以操作的困难。

本课题组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的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的设置,只要能够保证学生个体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体验,就可以去繁就简,所以,本课题组提出课程设置模式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重,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发展性课程和预防性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体系,而将面向部分特殊群体开设的矫正性课程和延伸性课程则作为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由于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都包含了活动性课程,而且活动性课程的开展还受到师资、场地、设备、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活动性课程的开展仍然要遵循“有用、必需”的原则。在课程的学期设置上,首先应遵循学生心理成长的时间特征,将必修课程科学有序地安排到各年级、各专业的学期课表中,确保每学期学生能够上足18学时,在毕业前,本、专科生都可以完成近108学时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获得6个学分;其次要将选修课按照专题性质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所有学生开设,确保在同一学期内能够同时开设学生迫切需要的各种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让有特殊心理需要的学生获得有效的心理帮助和心理发展。

四、课程内容的选择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能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不在于课程的形式如何新颖,而在于课程的内容是否有用。心理学的内容浩瀚无边,但并非都适合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能够被学生认知、体验和领悟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内化为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必须始终遵循学生体验的原则。如在新生入校初期,消除心理适应障碍的课程最能引起学生的共情;而经过一学期大学生活的学生开始为自己如何建立顺畅的人际关系而苦恼时,适时开设的人际交往课程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历经爱情甜蜜和失恋挫折的大二学生,此时迫切需要来自于老师的指导和剖析,如果开设爱情与性的课程,必将减轻许多学生的情感苦闷,促使他们修正自己的爱情观、人生观;而当面对师兄师姐就业的困境时,许多大三的学生会因表同心理而感到前途渺茫,此时,如果开设就业与创业心理的调试课程,就会让学生如释重负。下面以一名大学生为例来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时间安排:无论他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应该参加约12种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从学校提供的近20种选修课程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其他心理学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具体的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安排可参见下表)。

参考文献:

[1] 廖湘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1,(8):69-70.

[2] 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33-35.

[3] 吕新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41-142.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心理化教学;科学理论

人们对心理学的了解比较少,对心理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这种认识误区会影响到高中思想政治心理化教学。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更要合理有序地将思想政治教学与心理教学有机结合,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将心理化教学的科学方法、心理学的科学理念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教育意义和指导性。教师要从思想政治教学的核心问题分析,探索高中思想政治心理化教学的科学理论和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人文关怀

当前,心理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对心理学科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心理课程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然而,很多教师认为心理教学的意义不大,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下,心理教学的真正作用更被忽视。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心理教学的界线更加容易被人混淆,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可以替代心理教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认清思想政治教学与心理教学之间的差异,紧紧把握学科内涵,主动将心理教学的科学方法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学具有独特性,长期以来心理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理念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借鉴心理教学的有关理念,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学的本质区别,理性区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例如,当学生存在心理焦虑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找出产生心理焦虑的原因,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症下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意义。

二、将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融合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将心理教学的有效理论和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此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还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的思想基础为基点,建构新的知识框架,实现教学的整体性,最终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结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以考试成绩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思,素质教育理念也逐渐引入到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高中教师的主要课题。在高中教学中,思想政治学科更具基础性和指导性,关系到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思维发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心理教学的科学方法,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例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结合心理学的案例作为教学导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科教学具有关键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更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心理教学的科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心理学成为一门社会普遍关注的学科,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思想政治教学也有必要认识心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如今,思想政治心理教学问题进入教育者的视野,成为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能够将心理学的科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引导作用。同时,心理教学的方法探索还能难Э平逃层面进行理论指导。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必然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季乃礼.政治心理学发展中需要澄清的几点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杨瑞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