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基本概念;阅读指导;突出重点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容较多,面广量大,分散在各册教材的有关章节中,这就给学生的复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分散在各册中的基本概念归类整理,揭示各部分概念的内在联系,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一边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把握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一、重视课本阅读,加强学法指导
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分散于各册化学教材中,在复习时应该发挥教材的作用.在复习内容之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把课本内容全部看通,且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明确看书的目的和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复习溶液时,要求学生带着溶液的定义、溶解过程、结晶过程、溶解性、溶解度、浓度概念(质量百分比、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比浓度)等问题去课本中寻找答案.再如,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指导学生带着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问题去看书.当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以后,在授课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知识掌握的快而且牢固.
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在看书复习时提出新的问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个别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对普遍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解决.例如,有些学生对反应(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不清,我们在课堂上就着重讲解了同种元素氧化反应的规律,再举出浓硫酸和硫化氢、单质铁和三价铁等有关反应供学生判断.再如,在复习中有些学生提出过氧化氢在有些反应中有氧气放出,而在有的反应中无氧气放出.这些问题的提出反映了部分学生对概念虽有所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缺乏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又提出了Fe2+、SO2等参加反应的实例供学生分析判断,这样举一反三,使学生模糊的概念得到澄清,让学生能切实掌握并会运用有关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要求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还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进行必要的记忆.例如,原子、分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溶液中部分离子的颜色、燃烧条件、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等化学用语,我们都要求进行必要的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把一些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规律编成形象生动的口诀.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可以编成:“氧生还,还生氧,强强生弱”;“失、氧(羊)、高(羔),得、还、降(账)等.
实践证明,在复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课本的引导,可以调动学生复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把握和运用概念的能力.
二、弄清模糊概念,突破难点概念
中学化学中基本概念较多,有的概念相差一个字,意思则完全不同.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要抓住本质,加以区别;而对于一些难理解难掌握的概念,我们则多举实例,举一反三.例如,在以下有关问题中,我们让学生紧紧扣牢本质加以区别和掌握:①加热、高温、点燃、燃烧;②火焰、火星;③雾、烟、气;④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⑤溶液、溶胶;⑥溶解性、溶解度;⑦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⑧重金属、轻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在复习中,我们把以上问题以问答形式让学生自己区别,教师再辅导讲解,一个一个过关,让学生能正确分清不同的概念.在难点概念中,我们把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有机结合,进行重点突破.例如,化合价概念学生难以从定义上深刻理解.我们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首先,让学生明白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再从一定数目的原子相互化合上下功夫,最后,总结出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时表现的性质,所以单质中元素没有化合价,这样既掌握了理论,又把理论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再如,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难以掌握的概念,在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看书,把书本上的知识全部理解,然后教师加以总结归纳,适当的加深拓宽,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的加以练习.多加训练,对个别学生单独加以辅导,这样对所学知识能掌握好.
三、运用概念知识,解决计算问题
在基本概念的复习中,我们克服了纯讨论概念的弊端,把有关的计算问题穿插其中,使学生在复习概念的过程中提高了计算能力.在复习概念的同时,要求学生逐步适应计算题类型,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要求学生掌握解计算题的模式,即认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结果的关系,弄清有关的定律、定理或列出有关的化学反应(必须注意配平)关系式,然后根据题意和给出的条件,确定解题的关键点,并正确地假设未知量,根据题中要求,运用学过的方法,列出算式,计算并验证答案.当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后,我们在平时的作业中,及时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讲到原子量分子量概念时,我们及时把求原子量类型的计算题归纳成几大类供学生练习,这其中包括利用定义求原子量,利用质量求原子量,利用浓度求原子量,利用化学反应求原子量等.在复习化学分子式和结构式时我们又让学生复习有机计算中的练习题,强调先求最简式,然后通过分子量求得分子式,根据物质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确定其结构式.在讨论溶解度概念时,我们首先选择简单的单步计算让学生完成,当学生掌握后,再扩展到较复杂多变化的结晶和溶解问题,最后拓展到带有结晶水的计算.在复习浓度概念时,我们选编了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供学生平时练习,并且要求学生注意理清这三者中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矿产勘查;方法;对象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矿产开发的主要对象
1、浅部矿和深部矿
金属矿产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都是很复杂的,因而,大多数的矿产勘查都局限在矿床的浅部矿,它能为勘查工作提供较为直观地信息,但是种类的差异也会使其特征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以设计的地质状况为依据。并且,我国现今对于大中型矿山的开采力度日益加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因此,矿产勘查工作应向着发掘深部矿的方向发展。由于深部矿埋藏在矿床深部,所以其特征并不容易确定,为有效保护资源,开发一些先进的技术以利用到深部矿的开发中,有效显示了矿床信息,深部矿不断演变,可形成较为完整且具有原始特征的的内生矿床和原始矿床两大类。
2、有色和黑色金属矿产
进行矿产勘查工作前,要对每种矿种的分布区域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正确的选定勘查对象、目标和勘查技术。金属矿产一般包括黑色、有色金属矿产两种,但也包括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分析这些年的勘查资料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勘查工作都是针对有色技术的,其次便是黑色金属,相比之下,对贵重及稀有金属的勘查显得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加速开发。
3、超大型金矿
我国对超大型金矿的定义未能统一,当一个金属矿床的金属储量超过地壳的平均储量很多时,就称为超巨型金矿,而超大型金矿又分为超大型矿床和特大型矿床。进行超大型金矿的开采工作时,必须事先考虑矿床的性能及其产生的经济利益,该种矿床通常都是呈带状且具有相对平行连续的结构面。金矿石一般包括原生矿石、氧化矿石等。
二、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
1、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地球物理探矿又被称为物探。物探是以矿石和岩石的电性、磁性、放射性、弹性、密度等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使用不同物理方法以及仪器探测天然和人工地球物理场变化,并通过分析和研究获得的物探方面的资料,来推断解释相关地质构造以及矿产分布的情况。物探方法与地质方法有本质的区别。它不直接研究矿物、岩石或者矿石;物探研究的是地球物理场以及一些物理现象。地电场、地磁场、放射性场等都是物探的研究范畴。通过对场的研究可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以及产状。物探方法的使用前提是物性属性的差异,这些差异要表现在被调查的地质体和周围地质体间要有某些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其次,被调查地质体要有一定规模和合适的深度,以确保用现有技术手段能够发现它引起的异常。最后是能够区分异常,从干扰因素异常中区分出被调查地质体需要被研究的异常(如基性岩和磁铁矿都引起航磁的异常等)。
目前主流的物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物探和地震勘探等。依据工作的不同空间,可分为地面物探、海洋物探、航空物探和钻井物探等。在覆盖地区上物探可以一定程度弥补普查以及勘探工程技术的不足,补充进行地质填图和综合普查找矿。遥感遥测技术的新进展,为物探开辟了新途径。
2、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找矿效果非常明显。如今,一般都采取提高深穿透能力、增强分辨能力与精度的方法,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效果问题以及找矿深度问题,特别是研究出来很多深穿透化探技术以及大面积地球化学填图技术,来研究高效航空化探、新参量型地球化学晕、成矿成晕模式等的应用,为找矿方法技术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3、地下电磁波法
电磁波可以在地下进行传播,因此在无线电发明不久就产生了利用电磁波这一特性,对工程问题进行解决以及对有用矿产进行勘探与普查的想法。地下电磁波法作为一种有效地解决地质问题的应用方法,在我国是在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而且已经更加广泛的在生产中应用。对于地下电磁波法的正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电磁波射线特性为基础,但反问题研究已形成了一套处理解释系统,且电磁波在媒质中的传播路径是用射线代替的。
4、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
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能够对矿产中微量元素的类别以及多少进行有效的测量与检定,X射线将待测矿种的原子激发之后,能有X荧光出现,此时就能够对物质的化学态以及成分开展研究。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利用的是矿物元素的种类不同,产生的X射线谱波长不同,这是因为矿物元素的浓度会影响到谱线的荧光度产生,因此只需要检测出被测元素的X射线谱的波长以及强度等,就能够对被测元素进行相关的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探测人员利用这项技术,能够对矿藏区域准确的定位,并且能够圈定出隐伏构造,有效的确定出矿产资源的厚度与密度,同时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5、区域矿产调查和3S技术应用
5.1区域矿产调查
区域矿产调查是在一个较大的地区内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查明工作区各种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规模、产出规律,圈出进一步工作地段和远景区,进行成矿预测,指出找矿方向,根据控制程度估算部分矿床相应级别的资源量。区域矿产调查可按国际分幅图幅、成矿区带、行政区及其他选定的特殊区部署,亦可进行以单矿种或矿
组为主的调查。不同比例尺的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不同。实际野外区域矿产调查工作的原则是以面为主,点面结合,重点检查评价。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整理工作区内各类矿产资源资料和相关的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资料,有重点地开展地面物探、化探工作,有选择地进行矿点检查,物化探异常检查,自然重砂和物化探异常加密取样,开展成矿规律研究。
5.2 GPS和GIS在找矿中的应用
GPS技术的特点是高灵活性、全时作业、快速、操作简便、提供三维坐标、高精度和全球覆盖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到地质工作中。伴随局部区域差分GPS系统建立和差分GPS技术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已经获得较好的实时定位精度。GPS技术克服了传统地质工作中的缺点,使数据二次利用率和数据共享性得以增强。使用GPS手持设备采集野外踏勘数据资料,可以缩短地质填图工作周期,减少野外勘查工作量。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查明地质异常应用找矿工作的方法是“‘5P’地段圈定法”。在分析各类异常找矿信息的基础上,使用GIS技术圈定出潜在成矿区域的方法为以下步骤:建立空间成矿预测模型,圈定潜在成矿区域,确定潜在成矿区域的数据异常和数值范围并判断其权重,排查各异常叠合部分并确定叠合区域,确定各级别潜在成矿区域的归类标准并圈出归并后潜在成矿区域,最后具体地分析矿床的预测结果。
6、高光谱遥感技术
高光谱遥感图像技术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而备受关注。因其被很多国家重视,所以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因此,在金属矿产地质勘探与开采中也有着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结束语
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科技不断发展,同时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矿产地质勘查的实践表明:研究新的理论能够促进勘查方法的进步与勘查技术的升级,并为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工作中,想要最大程度地勘探到矿产资源,就一定要采用最有效的勘查方法与技术,并依照实际需求对技术进行不断创新。因此,在现代矿产地质勘查中,需要传统的技术方法与新技术方法相结合来,来增加矿产地质勘查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钱志奇,房莹莹,石剑龙.遥感技术在境外矿产勘查中的特点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7:781-784.
[2]赵洪波,何远信,宋殿兰,郭强,何玉生,庄有光.以钻代槽勘查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14,05:204-207.
关键词:多阶梯 工艺 轴类零件
中图分类号:T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08-01
1 轴类零件的加工要求和方法
1.1 多阶梯轴类零件加工方案的选择方法
同心柱体外圆加工的方法很多,加工路线可总结为四条。
(1)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对于一般加工材料,这是常用于外圆面加工使用的工艺方法之一;(2)粗加工—半精加工—粗磨—精磨;(3)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金刚石磨。对于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通常达不到所要求的精度,因为有色金属一般软度比较大,沙粒容易堵塞空隙,因此其最终工序大多采用精加工和金刚石磨进行精细度的精加工;(4)粗加工—半精加工—粗磨—精磨—光整加工。一般用于黑色金属材料的淬硬零件和精度要求高的加工工艺。
1.2 多阶梯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尺寸精度。多阶梯轴类零件的主要轴颈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延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5~IT7;另一类是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通常为IT6~IT9。
表面粗糙度。多阶梯轴的加工表面一般都有一定粗糙度的要求,粗糙程度主要根据零件加工的难度和成本来确定。
2 多阶梯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工艺
2.1 镗孔工艺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可选择三种镗削方案。
第一种方案:工件钻孔—扩孔后,安装多刃镗刀,镗孔后再倒角。多刃镗刀镗孔,镗刀片是浮动的,两个对称的切削刃产生的切削力,自动平衡其位置。(1)加工质量较高刀片浮动可抵偿偏摆引起不良影响较宽的修光刃可减少孔壁粗糙度值。(2)生产率较高,两刀刃同时工作,故生产率较高。(3)刀具成本较单刃镗刀高浮动镗刀主要用于批量生产,精加工箱体零件上直径较大的孔。(4)对机床性能要求较高,两个刀具同时加工使切削力增大,但如果遇到机床加工能力有限的情况,可能导致引起切削振动,影响加工零件精度和粗糙度要求。
第二种方案:在同一根镗杆上安排粗、精切镗刀来承担零件余量的切除,加工时两把镗刀都不能同时进行工作。采用这种方案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切削力,但镗杆长度增加了两倍,对镗杆的韧性和强度要求较高,与此同时由于不能两把刀具同时工作,单件加工工时也就增加了一倍,降低了生产效率。
第三种方案:重新增加一台机床,即增加一台半精镗床来承担零件余量的精加工。该方案虽然可以解决加工效率、不削弱镗杆的刚性和强度,也不存在切削力过大的问题,但工件加工成本太高。
2.2 螺纹加工工艺
2.2.1 加工螺纹前的尺寸分析
数控车床对螺纹的加工需要非常准确地对工件进行尺寸分析,加工螺纹所需的尺寸计算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螺纹加工前原件的材质、规则度、直径等。考虑螺纹加工牙型的膨胀量。(2)螺纹加工进刀量。螺纹加进刀量可以参考螺纹底径,即螺纹刀最终进刀位置。螺纹小径为:大径-2倍牙高;牙高=0.54P(P为螺距)。
2.2.2 多阶梯轴类螺纹的编程加工
就现在的机械加工现状来看,针对中国广泛使用的数控车床,螺纹切削一般有三种加工方案:G32直进式切削方法、G76斜进式切削方法和G82直进式切削方法,由于切削方法的不同,编程方法也相应有所区别。我们在操作使用上要对材料的性质、粗糙度、规则度及加工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争取加工出精度高的零件。
2.2.3 综合分析加工粗料
零件的加工程序要严格控制,对设计全面掌握,精确到每一步,这样加工出来的零件才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数控车削加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条件。运用手工编程来进行车削加工中时,必须计算精确每个节点的坐标;运用自动编程加工时,必须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位。在零件图的分析方面应注意:①零件图上有无遗漏掉某些必须有的尺寸,导致其几何条件不完整,影响到零件轮廓的构成;②零件图上的图线位置或尺寸标注是否清晰;③零件图上给定的几何条件是否合理,减少数学处理难度。④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针对相应的数控车床加工特点,须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2)分析零件图样尺寸精度的要求,与此同时进行一些尺寸的换算。在利用数控车床车削零件时,常常对零件要求的尺寸取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编程的尺寸依据。(3)形状及位置精度的要求。加工时要按照加工各种要求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点和测量基准点,还要根据不同数控车床的特殊需要进行一些技术性的特殊处理,以便精准的控制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3 结语
CNC6140D车床加工多阶梯轴的工艺规程及确定加工路线的方法较为多样、灵活,在加工时对数控机床性能的检测及加工工艺的选择上主要必须对加工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对加工对象和技术要求能否达到设计所规定的要求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非周期性工业;转型;工业经济
回顾近几年焦作市经济的运行轨迹,有一个特别突出的表象,那就是:焦作市经济大起大落。2000年,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居河南省第12位,2007年上升到河南省第4位,2012年又下降到河南省第8位;2000年,焦作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河南省第9位,2005年上升到河南省第3位,2012年又下降到河南省第7位。原因分析如下。
一、焦作与河南、全国经济运行周期的比较
从解放以来焦作市经济的发展历程看,焦作市经济运行呈现了“螺旋式上升,曲折性前进的态势”,即,随着社会的发展,焦作市的经济总量在逐年增大,经济发展的速度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对比全国、河南解放以来经济运行的轨迹,我们可以得出:一是1984年以前焦作市的经济周期长度短,河南省和全国经济周期相对较长,1984年以后焦作市的经济周期长度与河南省和全国基本一致;二是焦作市经济周期的振幅大,河南省和全国的经济周期的振幅相对较小,即,在全国和河南省经济较快增长的时候,焦作市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在全国和河南省经济下行的时候,焦作市经济下行的更深,这说明焦作市经济运行的波动性更强;三是焦作市经济运行周期的波峰和波谷(即经济周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到来时间滞后于全国和河南省,这说明焦作市经济运行的周期具有滞后性;四是1984年以后焦作市和河南省、全国的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拉长的趋势,这说明焦作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在增加。
对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焦作市与全国、河南省月度和季度经济数据的运行轨迹看,也印证了上述结论。
二、焦作经济波动的内在原因分析
从三次产业角度分析,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三次产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从三次产业增速分析。分别对比近20年焦作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工业经济增速的运行轨迹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运行轨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是从三次产业的总量分析。分别对近20年焦作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总量和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地区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均高度的正相关,与工业最相关。三是从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析,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工业的贡献。从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工业经济的波动主导了焦作市经济的波动。
从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分析,国民经济的增长是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依然从增速、总量和贡献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主导了焦作市经济的波动。
通过上面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主导了焦作市经济的波动。从焦作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工业经济是依靠外延式的规模扩张发展的,即工业经济的增长依赖于投资的增长。从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析,工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因此,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焦作市工业经济的增长,工业经济的增长又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经济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焦作市经济的波动。
三、焦作工业经济波动的内在原因分析
从焦作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外部因素分析,宏观需求的波动导致了焦作市工业经济的波动。在开放式经济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地方的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全国经济的上行或下行必然传导到焦作,从而影响焦作经济运行的轨迹。
从焦作市工业经济内部构成分析,周期性行业比重过大导致了焦作工业经济的波动。周期性行业是指和国内或国际经济波动相关性较强的行业。工业类周期性行业包括有色金属、钢铁、化工、水泥、电力、煤炭、石化、工程机械、航运、装备制造等。当整体经济上升时,这些行业迅速上升;当整体经济下行时,这些行业也迅速萎缩。与之对应的是非周期性行业,包括食品、医药等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的行业,非周期性行业是生产人们必需品的,不论经济走势如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不会有太大变动。粗略划分,在规模以上工业中,2012年,焦作市周期性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81%,这种周期性工业的结构决定了焦作市工业的强周期性。
周期性行业的周期循环常常沿着产业链按一定的顺序地依次发生。通常复苏始于汽车、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装备制造等下游行业,然后传导至化纤、非金属矿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压延、黑色金属冶炼压延等中游的加工制造业,最后是上游的有色、石油、煤炭、石化等行业。衰退也是从下游行业开始,依次传导至中游、上游行业。由于焦作市的主导工业产品70%以上属于基础性原材料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即上游,所以就造成了焦作经济是被传导、被影响的经济,焦作经济运行的周期滞后于全国和河南省。
四、近十年来焦作市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
从三次产业分析,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快速上升。2012与2000年相比,焦作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7.8%下降到2012的7.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1.7%下降到2012年的24.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0.5%上升到2012年的68.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46.9%上升到2012年的64.3%。因此,工业经济的增长决定了焦作市经济的增长。
从工业的内部结构分析,焦作市周期性工业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86%下降到2012年81%。周期性工业行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优化了焦作市经济运行的轨迹,使全市经济运行的周期拉长、波动的幅度减小。
五、积极承接非周期性工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财政增收,焦作市均高度依赖于工业。要实现经济平稳增长、财政的持续增收,就要求工业必须平稳较快增长。当前,焦作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就是波动性太强。尽力消弱工业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减小工业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冲击力,努力实现工业的平稳较快增长,应是焦作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
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是一个的过程,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以增量调结构。即,焦作市在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周期性战略支撑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食品、医药、烟酒类、纺织、服装等非周期性和弱周期性行业,使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周期性行业拉动,转变为依靠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共同拉动。因此,在当前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非周期性工业。
一是转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承接非周期性工业。非周期性工业不仅能稳定经济的增长,同时,由于非周期性工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能有效地增加社会就业。我们要站在工业转型发展的高度,来正确认识非周期性工业。
二是抢抓机遇,积极承接非周期性工业。当前,无论是国外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还是一些跨国公司、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性布局,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周期性产业,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承接。
三是引大招强,积极承接非周期性产业。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中,投资的拉动力会逐步减弱,消费的拉动力会逐步增强,这为非周期性工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非周期性企业规模越大,辐射的区域也越大,在生产地的稳定性也越强。因此,要坚持引大招强,要瞄准名牌企业和引领未来消费的龙头企业强力招商。
四是创新承接方式,积极承接非周期性产业。要着眼长远的发展,区别不同的转移企业,大胆采用代建制、代建回购制、“飞地经济”等方式积极承接。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互动模型;量图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B
一、研究背景
产业转移是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释了技术水平差异导致产业空间转移[1];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揭示了移出区域向低产业梯度国家转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内在机制[2];“雁行发展模式”理论则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解释了移出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特征[3];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和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则深入研究了宿主国如何有效转移到东道国的途径及效率等问题[4]。可以看到,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中,单一的技术维度的研究逐渐转向转移主体在技术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逐渐综合,互动视角成为研究的新领域[5]。我国学者对产业转移动因、模式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也印证或者深化了以上理论[6-12]。例如,马子红(2006)认为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是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6],黄林(2009)则认为经济增长、产业竞争力以及区域产业共同成长是产业转移的原因[7]。
产业转移涉及到产业从宿主区域转移到东道区域的过程,产业转移是在宿主区域与东道区域互动、产业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产业转移中,宿主区域往往在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基础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目前产业转移研究往往围绕宿主区域单向展开。陈建军(2002)认为市场扩张、产业结构调整、经营资源边际效益最大化、企业成长等因素都会促进中国区域的产业转移[8],陈刚、陈红儿( 2001) 认为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观念更新效应[9]。产业区域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发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而且也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启动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现实的开放经济中,发达区域往往是产业增长极,存在技术优势,但是存在产业不仅不转移而且通过集聚效应将欠发达区域的高级要素吸引到该区域的产业逆转移状况。例如,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增加缓慢,而且贵州、甘肃、宁夏、新疆近年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或者移出数量在减少,加之西部的高新产业中高级人才向东部区域转移[10],导致西部产业发展缓慢。魏后凯(2003)发现,在现实经济中,产业转移将会对企业、转入区和转出区的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11]。因此,即便是发达区域的技术不具有优势的产业,由于产业转移将会导致转出区产业竞争力下降, 就业机会减少, 而转入区该产业竞争力提升, 就业机会增加,因此,考虑到竞争力问题,产业存在一定的区域技术梯度却不转移的情况。
开放经济背景下,产业宿主区和东道区的产业互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东道区而言,如何确定目标区域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产业招商引资的重点如何确定、哪些产业需要通过转移、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如何确定、哪些产业需要自主发展与创新等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虽然,陈刚、陈红儿(2001)认为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内部调整的压力和欠发达区域外部吸引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转移[9]。但是,基于互动角度确定宿主区域产业离心力和东道区域产业向心力以及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问题却极为少见,仅毛广雄(2009) 从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研究开始考虑到移出地区的优势和移入地区的壁垒问题[12]。本文将基于产业系统理论,建立产业转移评价模型,以广东广西产业转移案例,运用量图分析法测算两广产业转移态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二、互动视角下的产业转移的理论构建
产业转移涉及到两区域产业要素在空间上的移动,这是一个多主体(涉及产业、企业和政府) 、多空间(涉及经济空间和纯地理空间) 、多学科属性( 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的复杂经济现象 [13]。由于产业是根植于区域的,产业移动不仅受到产业经济本身发展区域间差异的影响,也受到产业在该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功能的影响,因此,需要从产业及其发展区域经济环境角度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认为区域产业是一个区域产业要素投入、形成产品结构并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产业转移是因为区域之间产业的功能差。
(一)系统视角下的区域产业构成
1.区域产业系统要素。区域产业系统要素是系统的最基本成分,任何产业系统都需要要素的投入,不仅包括资源、原材料、劳动力的输入,也包含了资本、知识和信息。但是这些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发展,要素的地位会出现变化,技术要素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其他要素的支配性越来越强。产业要素投入可以来自区域内,也可以来自区域外,是根据产业要素的流动性与系统功能的强弱来决定的,产业要素流动性好而某一区域产业功能强劲,则不仅可以利用区域内部的要素,也可以吸引区域外部的要素。
2.区域产业系统结构。区域产业系统结构是指产业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结构反映系统内部关系。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区域产业系统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有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同样的要素投入由于结构不同会具有不同的效益,结构状况会影响到产业的功能,一般而言,高级结构意味着产业功能强劲,低级结构意味着产业功能弱小。
3.区域产业系统环境。环境是区域产业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必要条件,包括产业系统运行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自然环境。产业系统与环境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这些交换关系会影响到区域要素的投入特征、也会影响到产业系统的结构特征,当然环境可以通过影响产业需求、产业关联、产业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产业功能。
4.区域产业系统功能。功能是指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区域产业系统功能不仅表现为产业的成长功能,也表现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的经济关联功能,更表现在产业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等社会经济功能,此外,产业对于自然环境表现为环境保护或者损害的功能。
(二)产业系统功能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动力
1.区域之间同类产业系统的功能差异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本文认为产业功能是区域产业系统发展程度的判别标准,区域产业功能强劲,就会形成向心力“力场”,则能够吸引更多的其他区域的要素转移到该区域,优化该区域的结构,改善其环境;反之,产业功能低下,就会形成离心力“力场”,则意味着产业向相反方向发展,也即该区域的产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要素就会转移到产业功能强的区域。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就在于同一产业功能存在区域间的强弱差异。如图1所示,如果区域B的i产业社会经济功能强大,就会吸引区域A的要素向区域B流动,这又对区域B的i产业环境、结构产生影响,并最终进一步增强该区域的i产业功能。在实际中,我国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由于在资金、信息、观念等方面的优势,产业经济功能强,吸引了中西部等区域劳动力向此区域聚集,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带、城市带的形成,形成了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假设区域B 的i产业功能较弱,那么就会形成i产业转移的离心力,导致区域B的i产业要素向区域A转移,这种转移导致区域B 的i产业要素向外转移,产业结构和环境都发生变化,导致i产业功能进一步变化。
2.产业在区域系统内的功能差异对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系统视角,由于区域是一个诸多产业构成的经济系统,各产业系统在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功能及其地位和作用是存在差异的,例如,发展速度的差异、带动能力的差异、财税贡献差异、环境保护差异等。区域内不同产业之间的功能差异决定了产业的离心力。假如在区域B经济系统存在k种产业,如果在k种产业中,i产业各项功能都强劲,毫无疑问是i产业是向心力强的产业, 如果i产业各项功能都弱小,i产业就具有离心力。对于区域A 而言,产业通过内部产业比较功能也存在类似的差异,同样具有向心力和离心力区别。
(三)互动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转移判断矩阵
区域产业功能是从区域间与区域内两个维度来衡量的,按照功能的强、中、弱,可以建立一个区域产业功能状态的矩阵(见表1)。如果某产业位于矩阵中区间(1,1),该产业区间比较功能强大、区内比较功能也强大,是该区域应该实现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也是该区域向心力最强的产业,离心力最弱的产业。如果某产业位于矩阵中区间(3,3),那么该产业区间比较功能弱小、区内比较功能也弱小,是离心力最强的产业。
区域产业转移是两个区域间同一产业的产业功能状况比较而定。如果区域A、B都建立了产业的区间功能和区内功能的矩阵,那么就容易判断区域间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及转移的倾向。例如,如果i产业位于区域A的1,1区间,而位于区域B的3,3区间,那么意味着该产业是区域A吸引力最强、离心力最弱的产业,在区域B中不具备竞争力离心力强的产业,该产业会由区域B 转移到区域A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i产业在区域A、区域B都位于1,1区间,这样,两区域之间产业功能大体相同,会形成竞争,而不会转移。同一产业在区域A、区域B中数值相差悬殊越大,越具有转移的倾向性。如果产业功能数值完全相同,则该产业在区域A、B不具备转移的动力。如果某产业在区域A属于区间功能强而区内功能弱(1,2;1,3),而在区域B内属于区域间功能弱、区内功能强(2,1;3,1),那么该产业由区域A转移到区域B的可能性较大。
三、实证研究
(一)产业系统衡量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转移是两个区域之间产业区间功能差和区内功能差产生的作用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衡量功能及其影响变量是定量分析产业转移的首要任务。
基于产业系统的观点,本文认为,产业功能是指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结构特征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产业的自我成长功能和产业的创新功能。本文建立由总产值五年平均增长率(%)、增加值五年平均增长率(%)、销售额增长率(%)来表示产业的成长功能。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包括了原材料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产业中,这些创新数据难以收集,但是,创新最终将体现为产出的增加,意味着单位投入会获得更高的产出,因此,本文用单位投入的利润率(%)来表示产业的创新功能,
由于产业功能受到产业要素投入状况、结构特征和环境状况的影响,因此,这些变量的衡量对于产业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文用职工平均工资(元)来表示产业的劳动力要素变量,该变量值越高,意味着转移的可能性高,反之亦然。产业的资本结构用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比率(%)来表示,如果固定资产所占比重高,该产业难以移动,反之亦然,产业与环境的关系则用产业经济贡献率(%)、就业人数比率(%)、产业利税率(%)、产业利润率(%)分别表示产业与国民经济、产业与社会就业、产业与地方财政税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数值高,则意味着区域对产业的依赖性强,将会投入更多的力量来发展或者维系该产业,具体见表2。
(二)功能强弱的定量方法
本文采用量图分析法划分两广工业产业功能及其影响变量,以分析两地该类产业的吸引力与离心力。具体而言,分为以下步骤;
1.选取指标。为避免复杂的因子体系对系统整体评价的负面影响,通常选取反映区域经济水平的最基本指标,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本文确定能够代表产业功能的统计指标见表2、产业范围是我国工业统计年鉴中给出的27个2位码行业。
2.计算产业第j指标的平均值,确定各指标的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均方差计算公式为:
3.根据中等组的数值变化范围,将每一指标分成优、中、劣三等。一般地,当第i产业第j指标的数值位于该指标中等组上限和下限之间,为中等;高于中等组上限则为优等;低于中等组下限则为劣等。结合数据,对各产业各指标的等级给予评定。
4.评价各产业经济发展的等级。根据各产业所得优、中、劣指标的数目,评价各地经济发展特征类型,分为3个层次:吸引力强、中等和离心力强。凡是得优指标数大于或等于中和劣指标数之和者,为吸引力强产业;若不是这样,但优和中指标数之中仍大于或等于得劣指标数者,为中等;凡是得劣指标数大于优与中指标数之和者,为离心力强产业。
5.判断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评价的可靠性。通常用判断系数来衡量.判断公式为:
Kr=1-[SX(]异常值个数[]样本总个数[SX)]=1-[SX(]S+T+|Si-Ti|[]样本总个数[SX)]
其中K为判断系数。当K85%,说明评价是可靠的。S为属于吸引力强类型的各产业得劣的指标数总和,T为属于离心力强类型的各产业得优的指标数总和;Si为属于中等类型的各产业得劣的指标数总和;Ti为属于中等类型的各产业得优的指标数总和。
(三)两广产业功能的评判
四、研究的政策含义
由表5、表6比较可看出,上述27个工业产业在两广产业功能比较中,呈现出某产业在两地矩阵中数值完全相同、数值相差悬殊、数值相差很小三种现象。广西应该区分产业类型,把握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机,主动创造条件,科学合理地承接广东的产业转移及逆转移,实现广西工业产业的快速、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在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象限数值相同产业
在产业功能矩阵中象限数值几乎完全相同的产业,包含某产业在两地的区域内、区域间均处于吸引力强(1,1)和中等水平(2,2)、均处于离心力强水平(3,3)三种类型。
在广西和广东同处于吸引力强和中等水平的产业,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五个产业,由于在两区域均有较强吸引力,它们的产业功能都非常强大、对两区域的经济贡献很高,因此属于彼此竞争的关系,产业转移的倾向小。对于这类产业,广西应把握机遇,抢先进行科技、管理和制度方面的创新,争取追赶上广东,继续提高该产业的产业功能和对经济的贡献,避免逆转移。
而对另一种情况,即在两广同属于离心力强的产业,由于该产业在两区域的功能都非常弱,离心力都很强,因此也不存在互相转移的趋势,如纺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三个产业。但是,这三种产业需要区别对待,纺织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属于各区域选择淘汰的产业,广西功能较弱、加之环境保护需要,应坚决向区外转移,但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发展潜力较大。虽然目前广西发展较弱,应作为有潜力的储备产业,强化功能、减少离心力。
(二) 象限数值悬殊产业
在产业功能区中数值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包含某产业在广东的吸引力较大和在广西的吸引力较大两类型。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属于在广东吸引力很强,而在广西离心力稍强的产业。这类产业从发展水平上来看,在广东的产业功能明显大于广西,因此存在较强的吸引力,广东向广西转移该类产业的趋向不明显,转移意愿不会高,而且会吸引广西的相应产业要素向广东转移。所以广西不妨通过与广东先进企业、研究机构合作,来提高自身的产业技术水平、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另一类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共8个产业。这类产业在广东具备一定规模,对经济的贡献率有限,即属于向外省转移的趋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属于离心力强的产业。在广西,它们却属于吸引力强或中等水平的产业,具备一定产业规模,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或配套产业,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广西可以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大力引进广东的该类产业,一方面广东可以通过把离心力强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跃进;另一方面,广西通过承接广东的该类产业,可以全方位吸收先进地区的生产工艺和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较快速地把原有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工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 象限数值相近产业
产业功能区间相近产业属于有一定转移倾向但又受到环境制约的产业,既可转移,也可留驻,包含某产业在广东的吸引力稍强和在广西的吸引力稍强两类型。相比之下,广东的吸引力稍强的产业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共5个;广西吸引力稍强的产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共5个。这些产业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原地发展,也可选择向吸引力稍强的地方转移。
针对区间相近产业,广西需要夯实产业基础、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搭建优良的产业平台,利用多形式的招商引资办法,创造条件提高该类产业的产业功能和吸引力,承接广东该类型产业转移和防止产业逆转移。例如,广西应该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如建立针对特定产业的物流基地、保税港口等,使承接的产业落户后能顺利开展业务;培养相关行业人才队伍,以消除广西专业性人力资源成本不匹配使得广东企业不愿意转移的担忧;加快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强银行体系建设、社会诚信建设,使广东对广西的产业转移更加便利、信心更加充足;同时加大这类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不仅在各类招商会上大力宣传优势、表达承接的意愿,更要探索多种类型的承接方式,如开展特色园区招商、特定产业招商,组团招商等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 Raymond 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vestment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190-207.
[2] Kojima K.Reorganization of North-South Trade: Japan’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for the 1970’s[J].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2):13.
[3] Akamatus Kaname: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Preliminary Lssue, No.1, 1962.
[4] Dunning J.H.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31.
[5] 张林,唐艳萍.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研究新趋势[J].东南亚纵横,2010(6):101-105.
[6] 马子红.基于成本视角的区际产业转移动因分析[J].财贸经济,2006(8):46-50.
[7] 黄林.区域产业转型重新定位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9(11):10-14.
[8]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37-44.
[9] 陈刚,陈红儿.区域产业转移探微[J].贵州社会科学,2001(4):2-6.
[10]刘倩, 刘志迎.高新产业中高级人才的空间分布研究[J]. 管理观察,2008(11):43-45.
[11]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11-15.
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结构性减税,并推出一系列有增有减的税制改革方案。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减速,要求减税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结构性减税实施四年来,与人们的期望似乎相差甚远。本文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实施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结构性减税;积极财政政策
0 引言
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并非简单的减税,而是强调有选择性的减税、强调税制内部的结构调整及优化。
中国结构性减税的目标,一是通过减税刺激短期的经济增长,二是通过税收结构调整解决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具体措施应当有所区别,前者属于临时性的相机抉择机制,而后者则是长期的制度安排。相比之下,虽然经济增长对于走出危机至关重要,但是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则决定着整个经济的可持续性。这是量和质、表和里的差别。基于此,我国结构性减税的目标应当转移到经济结构优化上,并将其纳入整体税制改革的过程中长期推进。
1 结构性减税的相关政策
为了实现结构性减税的目标,我国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实施了减税措施:
1.1 鼓励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
如从2009年1月1日起,企业新增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增值税税金准予在计算销项税额时予以抵扣。该项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对于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2 改善中小企业投资环境
如自2012年1月1日期,对于小型微型企业实施所得税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再如,全面推进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税制的优化;
1.3 提升消费能力
主要措施为增加居民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从2008年10月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2008年3月提高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的基础上,从2011年9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当年第四季度因减税相应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约500亿元,全国有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下降;再如自2012年今年开始降低包括居民日用品在内的70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对219个品种蔬菜免征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
1.4 促进外贸出口
如先后七次提高了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的商品种类上万余种;
1.5 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如2008年9月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实行单边征收,2009年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给予营业税等优惠,支持金融保险业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1.6 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2008年以来,国家相继延长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出台鼓励就业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并将大学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等作为扶持的重点,其中下岗再就业人员和残疾人员等享受的税收减免已有几百亿元。
从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具有多税种并用、多手段并举、多环节并促的特点,并适当加大了力度,在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鼓励和扩大内需、引导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等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2 结构性减税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012年下半年各地经济增速普遍下滑,按照经济学原理,税收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随经济的减慢而减慢,相应财政收入也会放缓,但数据却显示绝大部分省区的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据中新网财经频道不完全统计,在统计的24个省份上半年财政收入中,21省份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超GDP。从国际的经验来看,要达到真正减税的效果,必须在减税政策执行之前就设立一个量化的目标,比说五年内要减税多少亿元,在这个目标的前提之下确定减税的税种、税率、税基,以及优惠政策等等。否则,减税很容易沦为空谈或是做秀。
从实施结果来看,结构性减税距离人们的期待似乎相差较远。我国居民的税收负担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而企业和政府收入所占比重则逐年上涨;(3)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逐年下降。如果从宏观角度考查,2009年至2011年,税收收入较上年增幅分别为9.77%、23%、22.55%,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17.46%上升至2011年的22.55%。2012年,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增速下滑、进出口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税收收入依然取得了同比增加12.1%的水平,远高于GDP7.8%的增速。
在《福布斯》近年来的全球52个国家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上,中国一直名列前茅。税收收入增幅超过GDP增幅和人均收入增幅两倍以上,税收收入平均到人头上,就比占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农村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还高,这个税负不能说不高。税收高了,政府的财力雄厚,可以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让民众享受到高税收带来的高福利,即使税负高,倒也说不上痛苦。但是,我们的福利却远远达不到高水平,增长速度也远远追不上税收收入的增幅。事实上,用高税收把财富集中到政府手中进行二次分配,是一项成本极高的社会工程,也存在着大量的浪费。而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一个透明的阳光财政体制,那么除了浪费之外还有巨大的腐败成本。在税收环节减少中低收入群体和中小企业的纳税比例,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高效和公平的方式,也会减少腐败的成本。所以,税收越高,并不代表民生状况越好,这种追求高税收的做法,也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刻了。
我国目前结构性减税实施中的问题主要包括:
(1)临时性政策措施居多,尚未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实施体系。这不利于减税措施发挥长期效应,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宏观调控的一种工具,税收的作用包括采取差别化的税收政策来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
(2)配套措施不足。为了提高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广和深化,需要相配套的财政、税收体制,例如对税收之外的其他行政性收费进行规范,实施税费改革,彻底减轻纳税主体的负担。
另外,目前的政策还存在减税政策激励作用不到位、税收征管的随意性较强、在减税的大背景下对各级税务机关仍采取旧的制度进行考核等问题。
3 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的思路
税制结构的优化,主要应通过改革税种和完善税收体系(包括流转税体系、所得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使之得以实现。目前对此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这样几个税种:
3.1 增值税的改革
增值税是流转税的核心,增值税的税率高低、征税范围的设计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考虑的措施包括(1)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允许包括建筑物在内的固定资产纳入抵扣范围,彻底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实现真正的消费型增值税;(2)通过实施出口退税的差别化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出口,通过限制重要战略资源品、能耗型产品、生产过程中严重污染产品的出口;(3)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比较,目前我国增值税17%的基本税率偏高,可考虑逐步下降至11%左右;(4)提高增值税的起征点,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负担。
3.2 全面推广资源税的改革
我国的资源税属财产税和地方税(海洋石油除外)范畴。改革资源税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提高西部资源丰富地区的财政收入,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民生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收入差距。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资源税计征办法,扩大征收范围。目前我国资源税的改革,在新疆试点的基础上,已推广到全国,但其从价计征的办法,仅适用于原油和天然气,今后应将实施从价计征的范围扩大到煤炭、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和有色金属矿原矿,考虑到盐类产品与居民的基本生活关系密切,对其可继续实施定额计征办法。同时,适当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将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再生周期较长和难度较大的资源、保护性开采利用的资源纳入进来,如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
3.3 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具体的思路为:整合当前房地产领域的各项税收和收费,主旋律为改费为税,同时,对房产保有环节征税,把房产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健全地方税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同时作为重要的一种财产税起到调节贫富差距、完善社会公平的目的。同时,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应当不加重中低收入居民的税收负担,可对首套居住用房或在规定限额以內的住宅面积免税,但别墅和大户型房产除外。以房产的评估价值作为课税依据,以客观地反映房地产价值和纳税人的承受能力。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阻力,可分步实施,初期,可设计较低的税率。
此外,还应当研究遗产税等,进一步加大财产税在我国税收体系中的比重,从而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总之,结构性减税应当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服从和服务于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机构的优化,充分发挥结构性减税对于产业机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当今中国已经具备了非常良好的财政基础,多年超过GDP增速两倍的税收增速,意味着减税存在着较大的空间,除采用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之外,政府通过减税让利与转移支付将资源向民众转移,向教育、养老、医疗和保障房、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民生方面进行转移,这对提高全体国民的保障水平和整体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培勇.新一轮税制改革评述:内容、进程与前瞻[J].财贸经济,2009(2)
关键词:制造业;研究与开发;动态综合评价;“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5-0064-05
一、引言
目前,对于研究与开发(以下简称R&D)活动多采用静态评价方法,但静态评价没有考虑到R&D投入的滞后效应,评价结果从长期来看缺乏稳定性。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克服了静态评价的局限性,能从多个角度反映被评价对象的R&D活动状况。
本文将利用动态评价法对河北省制造业各行业R&D活动进行考察,从动态角度分析各行业的R&D投入产出是否合理、有效,从而为客观认识河北省制造业各行业研发活动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潜力以及为制定相关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二、“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
如何确定评价指标在不同时刻的权重系数是动态综合评价的核心问题。“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是针对由时序立体数据表支持的综合评价问题的特殊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1]。该方法权重系数的确定原则是在时序立体数据表上最大可能地体现出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使之尽量拉开档次,以利于对其排序。区别于“均方差法”、“极差法”和“熵值法”这类突出局部差异的赋权法,该方法利用总离差平方和来刻画被评价对象在时序立体数据表上的整体差异[2]。
假定各指标均为经过一致化和无量纲化处理的极大型指标,此时的立体数据表数据表示为{xij(tk)}。对于时刻tk(k=1,2,…,N),令综合评价函数为:
yi(tk)=?棕jxij(tk),k=1,2,…,N;i=1,2,…,n(1)
其中tk表示时刻,?棕j表示权重系数,xij(tk)表示 tk时刻的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个指标值。基于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yi(tk)的总离差平方和表示为:
?滓2=(yi(tk)-)2=(yi(tk))2
=[?棕THk?棕]=?棕THk?棕=?棕TH?棕
式中,?棕=(?棕1,?棕2,…,?棕m)T;H为m×m阶对称矩阵,
H=Hk=AkTAk
=T(2)
其中k=1,2,…,N。经证明得出,限定?棕T?棕=1,矩阵H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就是权重系数?棕,此时?滓2取最大值。
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直观意义明显、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可比等特点[1],不失为解决动态综合评价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三、河北省制造业各行业R&D活动的动态评价分析
(一)指标选取
为考察制造业各行业的R&D活动状况,本文选取如下指标: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从业人员的比重(%)X1、人均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千元/人)X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X3和人均拥有发明专利数(件/人)X4。
从效率角度看,输入指标通常被视为极小型指标,即输入越少越好,但考虑目前河北省创新投入尚处于较低层次的现实①,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切需要不断增加创新投入,因此,本文将输入指标视为极大型指标。
(二)河北省制造业各行业R&D活动的动态综合评价
选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工业企业门类中的28个大类行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没有数据,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没有2004年的工业增加值,故未将两者列入评价对象),结合2004-2006年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数据资料,进行R&D活动的动态综合评价分析。
将经过标准化的数据代入式(2)得到矩阵H,计算H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后即为“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权重系数:
?棕T=(0.2607,0.2664,0.2369,0.2360)T
此时,将标准化的数据和权重系数代入综合排序指数式(1)中即可求得制造业各行业R&D活动状况的综合评价值yi(tk)。显然,该值越大越好。为不失一般性,将yi(tk)作平移、放大处理,即取:
y*i(tk)=(yi(tk)+4)×10,i=1,2,…,30;tk=2004,
2005,2006
y*i(tk)的值和排序情况见表1。
表1显示,河北省各行业的综合评价值2004-2006年差异不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使得各行业的历年数据都处于“信息浓度”相同的状态,这样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才具有客观性、动态可比性以及评价过程的透明性[2]。
按最大序差的变化范围及历年排序,将制造业各行业分类(见表2)。最大序差rmax=max{r}-min{r},其中r为某行业综合评价值的排序。当rmax?燮1表示该行业的R&D活动状况属于稳定型,2?燮rmax?燮4为亚稳定型,rmax?叟5为跳跃型;历年排序小于等于14的为领先型行业,其余为落后型行业。
由表2可得出,河北省制造业中5个行业的R&D活动属于稳定型,占被考察对象的17.86%,其中2个领先型,3个落后型;属于亚稳定型的有14个行业,占50%,其中9个领先型,5个落后型;属于跳跃型的有9个行业,占被考察对象的32.14%,其中超越领先型2个,超越落后型2个,后退领先型1个,后退落后型4个。不难看出,河北省制造业的大多数行业处于亚稳定型之列。
(三)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各行业R&D活动的动态分析
鉴于行业间存在的技术和研发周期差异,单一年份综合评价结果的简单排序不能满足我们对各行业R&D活动深入认识的需要。故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各行业2004-2006年的R&D活动,进行动态分析。
1. R&D活动稳定型行业。(1)稳定领先的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河北省的传统优势行业,近年来积极稳步地开展R&D活动,综合评价排名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从R&D投入角度看,该类型行业R&D人员和经费均呈递增趋势,且人均经费增加幅度尤为突出,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人均经费比2004年增加115.73%。从R&D产出角度看,新产品销售收入显著提高;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人均拥有发明专利较2004年增长143.66%,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减少21.06%。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31.49%,比2004年提高9.58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49%,比2004年提高2.86个百分点。(2)稳定落后的行业。该类型行业是R&D活动停滞不前的行业。其中,纺织业是河北省传统优势行业,其排名由2004年的15名下降为2006年的第16名;饮料制造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006年没有R&D活动)一直排在第19名和第27名,这些行业的R&D活动始终处于落后地位。
作为河北省制造业的一部分,该类型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我们的关注。从R&D投入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R&D人员和经费投入增幅较小。从人均经费的增长比例来看,其中纺织业的人均经费仅比2004年增长1.55%。从R&D产出角度来看,纺织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递增(28.87%),而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均减少。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24.48%,比2004年提高0.43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39%,比2004年提高1.34个百分点。
2. R&D活动的亚稳定型行业。(1)亚稳定领先的行业。该类型行业的综合评价排名有升有降,涵盖了化工、医药、机械等传统优势行业[3],其中还包括了高技术产业分类目录中的两大类高技术产业即医药制造业和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R&D投入角度看,除了塑料制品业的R&D人员投入减少外,该类型行业的R&D投入较2004年均有增长,其中2006年排第1名的化学纤维制造业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从业人员比重的增长速度(242.34%)明显快于人均经费(178.98%),同时该类型的机械行业人均经费也有较高增幅。从R&D产出角度来看,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呈上升趋势;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均有提高,反映出该类型行业的R&D水平确实有了很大进步,是河北省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53.33%,比2004年回落0.85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48%,比2004年提高0.32个百分点。(2)亚稳定落后的行业。该类型行业3年来的排名比较靠后,除了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只有2004年有数据,下面不再对其分析)排名下降为最后1名外,其他行业均上升。这反映出该类行业开始重视R&D活动,使其综合评价排名有所进步。
从R&D投入角度来看,只有烟草制品业的R&D人员投入减少,其他行业的R&D人员及经费均有大幅增加,尤其是人均经费增幅非常显著,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人均经费投入较2004年增加2 032.94%,烟草制品业1 285.72%,主要原因是该类型行业的R&D投入基数较小,起步较晚。从R&D产出角度看,新产品销售收入只有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为0,金属制品业下降,其他递增;但是拥有发明专利非常低,这说明该类行业虽然综合评价排名有所上升,但科研实力仍然处于较低层次。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6.63%,比2004年提高2.99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77%,比2004年提高0.80个百分点。
3. R&D活动跳跃型的行业。(1)超越领先的行业。食品制造业排名先降后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先升后降,排名变动幅度大。2006年食品制造业第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第11名,该类型行业存在较大的创新发展空间。从R&D投入角度看,该类型行业的R&D人员和经费投入递增,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从业人员比重的增加幅度为167.50%,人均经费77.75%。从R&D产出角度来看,两者的新产品产值占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加;作为传统优势行业的食品制造业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增长17.06%,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07%。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48.49%,比2004年回落5.89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60%,比2004年降低3.50个百分点。(2)超越落后的行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排名上升。前者由2004年的第23名跃为2006年的第15名,后者由2004年的第21名上升为第17名。从R&D投入角度来看,人均经费投入增加;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R&D人员始终为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则减少。从R&D产出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递减,而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则呈现递增的趋势。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4.17%,比2004年回落6.49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11%,比2004年降低0.78个百分点。(3)后退领先的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排名下降,2006年排第12名。它作为河北省冶金工业的重要一类,是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部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金属材料,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从R&D投入角度来看,该行业的R&D人员递减,而人均经费增幅显著,较2004年增长211.43%。从R&D产出角度看,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而人均拥有发明专利比2004年上升146.15%。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8.74%,比2004年回落46.04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8%,比2004年降低6.10个百分点。(4)后退落后的行业。该类型行业包括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橡胶制品业,其中橡胶制品业排名变化最大,由2004年的第13名下降为2006年的第21名,由领先型的行业变为落后型。从R&D投入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中只有造纸及纸制品业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和人均经费增加。从R&D产出角度来看,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下降;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人均拥有发明专利为0,造纸及纸制品业人均拥有发明专利增加225.94%,橡胶制品业减少79.05%,总体来看拥有发明专利较少。从R&D活动的贡献角度来看,该类型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对其增加值的贡献度为17.27%,比2004年回落5.89个百分点;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24%,比2004年降低5.93个百分点。
四、结论
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我们得到了制造业各行业的具体分类,现将不同类型行业R&D活动动态分析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 从总体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大多数行业的R&D活动相对比较稳定。在被考察的28个对象中评价排序属于稳定和亚稳定型的行业占据67.86%。具体到各类型行业的科研活力来说,亚稳定领先和超越领先行业的R&D活动最具活力,其次是稳定型行业。这反映出亚稳定领先和超越领先行业的R&D活动积极性最高,与稳定领先行业一起将成为河北省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2. 从R&D投入角度来看,河北省制造业各行业R&D投入不够,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尤其是R&D人员投入。不管哪个类型,均存在科研人员规模小导致R&D活动效率低、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调整人才战略,重视高素质科研人员在创新中的作用,加大R&D人员投入力度和规模。
3. 从R&D产出角度来看,只有稳定领先、亚稳定落后和超越领先的全部行业与亚稳定领先的大部分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呈递增趋势;而人均拥有发明专利没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在R&D活动过程中注重投入规模又注重效率的行业,其R&D产出才会达到预期目标。
4. 重视传统优势行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高技术行业。迅速发展的高技术行业会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动力。河北省制造业中两类高技术行业的R&D活动同样存在上述的问题:医药制造业的R&D活动已形成规模,但是效率较低;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靠后,R&D人员投入规模较小是其制约因素。在今后制定科技政策和产业规划时需要向高技术行业倾斜,以使其为河北省制造业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2006年河北省R&D经费支出76.7亿元,占GDP0.66%,居全国第22位。
参考文献:
[1]郭亚军.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2):50-54.
[2]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7-74,126.
[3]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河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8-02-28.
Dynamic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R&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ang Hongliang1,Zhang Mingqian1,2
(1. School of Economics,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2. School of Finance, Renmin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建设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industrial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nan's industrialization and obstacle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Combining with the condi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new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intellig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2015年5月我国政府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该规划的核心是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和绿色发展。河南省作为中部经济大省,工业化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与变革,工业化进程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构筑了一定的工业化物质基础。(2)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轻工业得到恢复性发展,带动全省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工业生产导向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换为科技、技术、知识等密集型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并逐步承担起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主角。
2016年6月,《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河南省将坚持制造兴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加快向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升级,构建竞争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体系。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河南省工业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1 河南省工I发展现状
“十二五”建设期间(2010~2015),河南省生产总值从2.3万亿增加到3.8万亿,经济增速年均保持9.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涵盖冶金、装备、能源、食品、汽车、建材、轻纺、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产业;依附中原城市群的构建,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有效整合了区域资源。
2015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37 0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3%,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
16 100.92亿元,比上年增长 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8.1%,重工业增长8.9%。
1.1 主要行业情况
2015年,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速明显,比上年增长11.4%,涵盖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等产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9.9%。以冶金、建材、化学为代表的传统支柱产业增长5.9%,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2.7%。高技术产业增长20.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载能行业增长6.5%。
1.2 工业投资情况
全年工业投资总额17 02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所占比重最大,累计9 315.71亿元;传统支柱产业投资6 021.15亿元,高载能行业投资4 324.87亿元。
1.3 对外经济情况
全年全省进出口总值4 60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出口总值2 68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进口总值
1 91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 729.00亿元,增长27.1%。机电产品出口1 982.12亿元,增长21.9%。
2 河南省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工业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工业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的新形势下,河南省工业化建设正在面临传统动力逐步衰竭、发展阻力渐渐增大的困难局面。
2.1 工业化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2015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11.4∶49.1∶39.5,相比于全国9.0∶40.5∶50.5的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保持必要的生产规模,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大情况有可原,但如果深入观察河南省第一产业的内部构成,会发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程度较低,传统种植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以家庭为单位、低机械化率的传统农业方式依旧广泛存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较低。河南省第二产业占比高出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内部,一般加工品相对过剩,高水平、高深度的加工品相对不足;第二产业的庞大规模,主要基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和原材料的初级加工,产业发展缺乏高新技术的指引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在第三产业内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比重较高,金融、计算机软件、科学技术等现代服务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规模依然偏小。
2.2 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
近年来,随着“双百”计划和产业升级工程的实施,烟草、造纸等行业产业集中度得到了明显提高,河南省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大集团、大企业数量较少,大多数行业缺乏领军企业,产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企业核心竞争力偏弱。2010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 57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84 400家,其中,大型企业234家,仅占0.22%。在全国452 8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河南仅占 4.3%,大型企业234家,占全国3 742大型企业的6.2%。2014河南省仅有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一家企业入围世界企业500强,排名328位;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河南工业入榜企业仅有10家。
2.3 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供给不足
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高新技术尤其是绿色技术的支持。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最新生产技术、成熟可靠的污染治理技术都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河南省的科学技术供给严重不足,缺乏技术创新理念,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力量不足,研究手段落后,投入力度不够。人才供给方面,目前河南省高等院校数量129所,相比较河南省庞大的考生基数,高等院校数量偏少,教育水平质量较低,顶尖科研人才匮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输出不多,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实现。
3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仍属于工业化的范畴,是对传统工业化的一种延续和升级。在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1)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合理布局。(2)实现新型制造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3)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强调政府在产业规划和调整方面的主导地位,同时注重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尽可能避免工业化进程中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4)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结合,应对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体制机制难题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实现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5)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4 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河南自身的特点,紧紧围绕省情,尝试找出推进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解决对策。
4.1 注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首次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将信息化定义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以往单纯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已不符合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两化融合”是河南省开展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现实选择。
目前,河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承接国际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的初级阶段,在高端的信息服务业和开发业方面发展缓慢。河南省信息产业不能简单重复电子信息产品代工者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在信息工业的基础上,实现向信息服务和开发业的产业升级,并着力提升三次产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建立“两化融合”统计测评标准和绩效考核制度,保障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4.2 强化工业带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涉农工业规模化、集群化和标准化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依托大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极为重要,第二产业的发展制约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河南省工业化程度较低,选择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突出工业化带动作用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模式,将更适应于河南省情,有利于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3 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融合
城市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业化水平。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其整个工业化中期,城镇化与工业化呈现相当显著的正相关性。当前,河南省工业化率高达51.8%,城镇化率仅为38.8%,非农产业就业率高达55.1%。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同时,较低的城镇化率水平,制约了以城镇为主要生产载体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削弱了工业化继续发展的动力。
河南省要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解决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辩证关系。首先,各级政府应大胆改变和转变意识观念,积极推出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政策,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发展壮大中小城市,进而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和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是全面建O小康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4.4 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传统工业化模式重视资源简单粗放投入带来的快速原始积累,缺乏对资源瓶颈和环境承载的长期考虑,“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与新型工业化“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在重视环保低碳的新常态下,河南省应以生态工业的理念改造传统工业,将调整产业结构和治理结构性污染结合起来,帮助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治理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大量污染,打造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的新方式,使河南省工业化建设朝着绿色化、低碳化和环保化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 庄志彬,林子华. 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5-52.
[2] 黎欣.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省制造业创新发展研究[J]. 对外经贸,2016(8):74-75.
一、引导外商投资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本产出效率比较高的行业,提高工业部门整体
的技术装备水平
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分析表明,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性因素对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反而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如果能够引导外商更多向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行业投资,外商投资的资本密集优势与这种结构性因素的乘数效果结合在一起,对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效果将会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资本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为稀缺的要素,因此,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应当是整体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标志之一。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人均资产水平、单位资产的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工业部门平均水平,如果鼓励外商投资于这些行业领域、各相关产业以及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程度和资本产出效率将会显著提高。此外,这些产业投资的增长将产生对装备和生产技术手段的大量需求,能够为国内装备工业生产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结果表明,在最终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对总需求增长的诱发效果高于其他最终需求项目。因此,如果上述产业发展带动了国内装备工业的需求增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总需求的增长水平。
根据行业分析的结果,在一些国家应当鼓励投资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综合税负高于工业平均税负水平,而且长期以来成为影响外商面向这些行业投资决策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中设备和技术投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在国内缺乏足够替代能力和设备进口关税水平仍然比较高的条件下,对投资设备进口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将明显提高投资成本,严重制约资本密集型行业吸收外资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适当调整行业税收结构,减轻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企业税负水平;另一方面,对列为鼓励性行业目录的外商投资项目的设备进口继续实施减免税优惠政策,以保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二、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
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纺织、普通机械、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作为基础材料和投资材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在整体工业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行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也是比较优势的所在。这些领域的结构调整政府已经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应当大力吸引包括外商投资在内的资金参与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多数已经在市场上供过于求,而且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进展相对滞后。因此,应当尽量减少增加新的项目,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加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结合这些传统产业国有经济基础雄厚的特点,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购并环境,鼓励外资以技术和设备等方式参股、购并和进行资产重组。为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三、允许外商风险资金参与创业型企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奠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区别不同领域技术发展的现状采用不同的利用外资方式。对于经过努力可以自主开发并形成优势的高新技术,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尖端技术,增强自主开发研究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对于具备一定实力而且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产业,应当与外商投资企业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对于投资巨大,技术不容易引进,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取得较快发展的产业,要放开股权、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在中国获得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完善高科技风险企业投资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其中发挥资本市场创业板块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是改善风险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有限、机制不够灵活,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块迟迟未能推出,尤其在外资参与风险投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为了鼓励外资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方面的问题应当尽快予以解决。
四、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升级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形成了大量的垄断行业,大大提高了社会成本,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形成制约。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垄断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当逐步减少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外商投资金融、保险、证券、旅游、能源生产与供应、交通设施建设、环保等领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基础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在一些基础设施和领域可以更多通过BOT等项目融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金融创新手段筹集资金,在提高社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确保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得最大均衡。
五、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和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基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与资本要素结合的机会,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今后相当长时期,这种方式仍然是中国吸收过剩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继续鼓励外商向服装、纺织、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投资,显然会对扩大就业需求产生良好效果。但是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等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来看,还是应当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同时劳动力吸纳效果明显的行业吸引外商投资,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缓解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失业压力,同时有助于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
例如,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是工业部门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目前,这一行业的“三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三资”企业就业人数的11.5%,就吸收就业规模而言仅次于服装行业的11.9%居第二位。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也具有类似的特点。由于这些行业不论是资产装备还是吸收就业的规模都超
过了其他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每增长1%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大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鼓励外商增加在这些行业的投资,有利于扩大就业总量规模,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此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复杂或者深加工产品,由于其生产链条长、需要较多配套生产等特点,每增加单位需求对劳动力需求的综合(直接和间接)诱发效果可能会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例如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赵晋平:“中国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关联结构——与日本的比较”《亚洲经济》(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94年第7期),社会总需求增加带来的就业需求诱发效果最大的行业,除了纺织品制造业、建筑材料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还包括了一般机械、金属制品、化工、电气机械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原因:一是这些行业本身就业规模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比较高;二是由于最终诱发效果中包括了对其他上游配套工业的间接诱发部分。因此,鼓励外商投资于以上述产品为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手段和出口商品来源的行业部门,将会增加对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产生明显的劳动力吸纳效果。
在中国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目前,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基础最为薄弱、最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因此,通过鼓励外商向服务业投资,不仅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兑现入世承诺的需要,实际上也是中国实现结构调整目标、改善服务质量和环境,提高经济整体实力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这些行业规模,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同样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在服务业中,单位总需求产生的劳动力诱发需求都比较高。商业、饮食业高居第一位,其次是教育科研医疗部门、运输、社会服务等,从这些主要服务业的相对劳动力吸纳效果来看,普遍高于工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这些行业投资每增长一个单位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长率超过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如果能够通过吸收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对于解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将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
六、鼓励外商向需求诱发效果明显的产业投资,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和市场资源,扩大对外贸易出口
不同产业需求增长对社会总需求的拉动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有些产业由于生产所需要的较长零部件、原材料供应链条,单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产业需求的波及效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一般把反映某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部门需求增长影响程度的指标称为影响力系数,把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称作前关联产业。刺激这些产品需求增长往往是总需求政策的重点。根据中国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自行车制造业、日用电子器具、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电气机械、文化办公用机械、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农林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前关联产业特点。因此,通过鼓励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并利用其营销网络和国际化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带动相关产业和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效果明显超过其他行业部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注重培养前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
此外,从单位销售收入的出口比重来看,皮革毛皮制品、家具制造业、机械、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纺织、食品、服装等行业的出口含量最高,表明这些产品的外向型程度超过其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比较强。扩大这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规模,有利于促进整体工业出口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中国工业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为了实现促进出口长期持续增长的政策目标,应当进一步完善贸易管理体制,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尽快实行全面的外贸登记制,并恢复出口“零税率”的正常退税制度,这将有利于加工贸易出口的零部件进口替代,带动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七、完善外商中小企业投资的政策环境,提高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
按照企业分工的一般性特点,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需要大量中小企业为之配套。因此,当地的配套能力如何也是跨国公司投资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主导产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集中的产业,大量的零部件和材料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国内现有中小企业缺乏符合要求的配套能力。因此,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大型生产加工基地所需要的配套能力,不但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上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今后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形成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一方面可以发挥当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作用,通过市场导向和政策扶持培育配套能力。近年来,国外许多投资者对民营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允许国外资金通过参股和购并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形成资产或战略同盟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吸引外国中小企业投资是尽快形成主导产业配套能力的有效捷径。据调查,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具有供货关系的大型跨国公司继续从事配套生产和服务。但是客观上看,中小企业投资在融资、税收、跨国经营、雇佣当地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大型企业,而且国内目前也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因此,为外商中小企业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鼓励并扶持这些企业为跨国公司发展境内加工基地提供配套,扩大“产业聚积效应”(产业聚积效应是指在中国一些地区的特定产业群体形成过程。譬如,就某一个地区而言,最初阶段首先仅仅是由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进入该地区,设立加工组装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零部件需求吸引一些国外相关零部件生产商也进入该地区投资设立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当地开始具备零部件配套能力,进一步吸引新的加工组装企业进入该地区,周而复始,在该地区形成某一产品的完整生产体系,并聚集了大批企业,形成既包括本地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的巨大生产基地。参见(日本)黑田笃郎《中国制造》,东洋经济新报社,2001年5月),应当成为利用外资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为了解决外资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帮助这些企业回避投资风险。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特别是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的配套产业和高科技创业型外商中小企业按照投资额、投入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提供在中国国内的信贷担保支持。
八、发挥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
企业在一定生产链条中的角色分工反映了不同企业资源的组织和配置要求。目前的国际投资活动中,跨国公司出于自身的利益热衷于建立与当地供货厂家的联系,而东道国政府在促进联系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促进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从中汲取、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联系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旨
在提升国内厂家技术能力的解决方案,与外资企业合作制定国内供货厂家的培训计划,以及便于国内供货厂家获取资金的各项方案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促进联系的综合方案,有选择地针对一些行业或者企业采取不同的配套政策方案,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常常有针对性的介入有益于联系的增加,从而有利于知识从跨国公司向东道国富有活力的企业部门的传授。促进联系方案越是能与中小企业(SME)发展和有针对性外资政策紧密配合,成果的可能性越大。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企业购并、产权交易方面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传统体制造成的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等弊端都是影响这种联系的主要负面因素。有必要参考新加坡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将促进联系作为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一环、作为新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其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与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沟通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是促进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样的机制可以听取外商投资企业关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意见与看法,宣传政府的产业政策,向跨国公司推荐当地供货企业和服务商,为中小企业创造能够接受大型跨国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和经营能力培训,并成为这些大型公司供货企业的机会。此外,还有通过建立中介机构等方式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等。
九、保持吸引外资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改善投资环境
“十五”时期,政府的吸收外资政策将面临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按照WTO多边规则和我国的承诺,清除或修改与这些规则、承诺相抵触的贸易与投资制度和政策,如取消对外资企业在出口比例、外汇平衡和国内采购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市场开放以及贸易投资活动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如强化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调控手段、逐步改革与减少外资市场准入审批程序等。三是充分利用多边框架下能够享有的制度与政策自主安排空间,在市场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历史时期,有必要保持利用外资政策的连续性,提高对国外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这些调整明显有利于降低外资进入的交易与制度性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对利用外资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从长期来看,如果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制度性成本因素逐步消除,综合实力真正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具备了由政策引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的条件,并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公平竞争环境。作为一种过渡,在许多符合国家新的产业政策目标、确有必要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的领域,应当逐步实施不限企业身份的鼓励性政策,如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环保技术应用与推广、落后地区开发等领域都应当实行普遍优惠的产业政策。
应当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年度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吸收外资方式、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面对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积极吸引外资的基本方针。调查表明,尽管我国已经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诸如政策制定缺乏透明度、变动频繁,政策执行不尽统一、具有随意性,政府工作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监管不力、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乱收费严重等等外商关于“软”环境方面的批评依然强烈。许多守法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国际接轨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政府应当继续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吸收外资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