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少数民族的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服饰特色;文化意蕴
提起云南,人们喜欢用“神奇秀丽”、“五彩缤纷”等字句来形容。这里的确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一个让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拥有26个民族,自然风景迷人,民俗风情独特,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其中的服饰文化更加灿烂夺目,堪称是“民族服饰的王国”。如:傣族的长筒裙,面料轻薄,色彩淡雅明快,结构简洁;彝族撒尼姑娘的“彩红帽”,以红、黄、绿、白、青、蓝、紫7种颜色丝绸配制,外沿镶制银泡,右侧还垂吊着一串串珠和一绺黑发,走路时串珠左右摇摆,洋溢着青春、妩媚,极为靓丽。
再者,云南素有“民族文化的富矿”、“影视拍摄的天堂”等美誉,26个民族浩如烟海的自然、文化资源,可以说是影视艺术创作素材的宝库。像《五朵金花》、《阿诗玛》、《花腰新娘》等生动地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魅力。其中,各民族独具异彩、赏心悦目的服饰,连同人文内涵、风土人情、民族歌舞、神采风貌等融合在一起,通过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艺术这一传播媒介,向世人诉说着这里的传奇故事,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
文化学者金光在《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指出: “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强调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通常总是包括了语言、文字、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内容。事实上,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具体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①影视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服装这一艺术形式,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视觉化的形象,使剧中的人物形象从抽象变为具体,从平面变为立体,犹如身临其境,活灵活现。同时,影视艺术又以特定的虚构形式去折射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服装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于电影艺术的道具,而且服装本身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标签,它向我们诉说着剧中人的社会地位、社会信仰、性别角色、政治倾向、民族归属、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等信息。
服饰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着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质,不同的民族审美情趣,以及各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流。因此,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不论形式的古朴庄重或轻盈潇洒,色彩的艳丽或淡雅,都是每一个民族尊严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向心性、认同性的形象体现。”②所以,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资源成为众多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视觉元素。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大众趣味为标准,追求感性化,娱乐性,并与大众传播媒介、商业社会结缘”,③因而具有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涵盖多数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因此影视文化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同时,影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其中的服装通过一系列因素如剧情、演员、场景、音效等的烘托,显现出超乎生活服装的魅力,进而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愉悦。近年来,正是由于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大量热播,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们就以几部经典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来解析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色。
1.电影《五朵金花》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五朵金花》拍摄于1959年。1960年它在全国隆重放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年,在国外上映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本影片讲述了在云南大理的“三月街”盛会,一对白族青年阿鹏与金花相识并相爱。他们在蝴蝶泉边定情,相约明年再会。翌年山茶花开时,阿鹏如期而至,但未见金花踪影。痴情的阿鹏便开始了遍及苍山洱海的寻访。他不知金花的姓氏地址,连续与4个金花姑娘闹出了一段又一段有趣的误会。最后,在定情的蝴蝶泉边,阿鹏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副社长金花,其他4位金花也到蝴蝶泉边为他们祝福的故事。
白族是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我们从一首白族民歌中的一段可以看出,白色确实是白族人民最为宠爱的色彩,并且与他们的服饰密不可分。
白白月亮白姐姐,
身上穿件漂白衣,
脚上穿双白布鞋,
披张白羊皮。
这首白族民歌中的片段,歌颂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白族姑娘。她身着白色的服饰,婷婷站立在皎洁光亮、清明如水的月色里,显得多么的晶莹光洁、纯洁美丽。正是月光如银,美人如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白族姑娘的美丽是和白色分不开的,是同皓月,是同白色的服饰分不开的。白色,正是白族男女服装的主色调。白族女子的衬衣、外衣和头饰上的缨穗,男子的对襟衣和包头,基本上都是白色。④白族人民对白色服饰如此偏爱,并不是说他们排斥其他色彩。其实,白族在突出白色的同时,也很注意白色与其他色彩的搭配,相辅相成。如白族妇女的衬衣多为白色或翠绿色,上衣外罩一件无袖坎肩,色彩一般为红色、蓝色、紫色或黑色。这样,衬衣与领褂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服饰搭配总体给人一种明快、纯净的感觉。
镜头一描述:电影《五朵金花》影片开场,阿鹏骑着马前往三月街参加男子“赛马”比赛,途中巧遇一起赴会的副社长金花和姐妹们,由于她们的马车轮子坏了,停在了路途中,阿鹏是个出色的铁匠,他帮助姑娘们修理好了马车轮子这一镜头,此处的副社长金花一直是用草帽半遮着脸,显示出纯情少女情窦初开时娇羞的神情。白族服饰的魅力通过金花的装扮表现得淋漓尽致,“白色上衣,外套紫红色条绒领褂,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脚穿绣花鞋”,鲜艳的色彩,荡漾的花朵缤纷,展露出青春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拘束的表情又掩饰着欲望的膨胀。在观看影片时,我们的审美感官使我们穿越时空的障碍,与影片中的人物畅谈,依靠我们的想象去填补人物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同时在时代变迁的长河中,审美心理的变异又使得观众观赏时领悟到新的审美感悟,从而使作品生发出更多的价值和内涵,获得源源不断地生命力。
影片中人物的服装描述:电影《五朵金花》中人物的服装主要源于20世纪初期与中期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服饰。那个时期,白族服饰的基本款式、色彩喜好承袭的是传统白族服饰风尚,其服饰的基本特征变化不大。主要为:男女服饰均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美、以白色为贵。女性上装穿白色上衣,衣的后片比前片长,腰间系各种颜色的绣花围裙,外穿无袖红色或黑色金丝绒坎肩,在衣袖口、裤口上也绣上色彩艳丽的花边,整体装束结构映衬协调、色彩对比明快,浓艳而又庄重,线条美丽苗条。其实,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白族很喜欢红色,他们认为红色喜庆、吉祥,穿着既精神又辟邪,另外红色还代表了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也象征着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再素雅的颜色,也要用红色来点缀一下;男性的上装一般是白色的对襟衣和黑色的领褂;男女下装均是白色或蓝色的吊裆直筒长裤;男性头饰是白色或蓝色布包头,而女性的头饰有包头、头帕、帽饰等多种形式,因年龄和地域而有所不同。
镜头二描述:影片结尾五朵金花一起出场的场景,她们的服饰装扮各具特色,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如图1)
副社长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无领紧袖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此围裙束紧腰身,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女性的体态并给人一种朴实、精干、俊俏、大方的感觉;此外,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下装穿浅蓝色长裤,足穿绣花鞋,肩挎绣花包,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缀着一束雪白的缨,似缓进的旋律,给人无尽的飘逸、洒脱、秀美之感。
炼铁厂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蓝色坎肩,前面系浅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拖拉机手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红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畜牧场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浅绿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积肥模范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偏襟坎肩,前面系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下摆、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从总体上看,白族女性服饰给人一种简单中透出丰富,浓重中衬托出秀美的感觉。(如图2)
影片中男性的服装描述:
采药爷爷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套黑色右衽坎肩,再罩一件对襟灰色羊皮领褂,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
管闲事老叔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罩深灰色右衽坎肩,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腰系装草烟的黑色布腰带。从整体上看白族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
阿鹏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黑色领褂,下装穿白色宽脚裤,头饰为白色布包头,垂下尺许。(如图3)
2.电影《阿诗玛》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电影《阿诗玛》拍摄于1959年,是根据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间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而成,影片以阿黑、阿诗玛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塑造了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阿诗玛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这两个撒尼青年的典型形象,颂扬了他们的传奇爱情故事,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阿诗玛》是一部反映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爱情悲剧电影,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取材于撒尼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得自然而富于生活气息。
镜头一描述:姑娘们在河边洗麻的镜头,那一把把甩出又拉回的麻不但是她们的劳动工具,也是她们传达美、渲染美的“助手”。尤其是姑娘们排成行边唱边舞时,她们靓丽的服饰色彩(白色、蓝色)与身边的山川、河水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此处导演摄制了一个水中倒影的画面,更给撒尼姑娘的袅娜、多情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面纱,愈加显得美丽动人。(如图4)彝族撒尼人勤劳、美丽、善良、智慧、纯洁、勇敢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镜头二描述:影片开场阿黑头缠青布,身着黑青色布衣,下身配宽裆黑裤,就取自彝族“尚黑”的习俗,男演员“碗盖头”、“英雄结”头饰的选择,更显现出彝族男子英勇的气质。此外,影片中对于一些民俗细节的选定都十分的考究,如阿诗玛所戴的“彩红帽”(如图5)就是根据彝族撒尼人“扯下天上的彩虹做成姑娘的头巾”的民间传说来制定的,而这些环节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增强民族特色都起到了极佳的效果,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世人展示了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习惯。
我们将影片中的人物服装分为两类:一类,正面人物的服装;二类,反面人物的服装。(如图6)
正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阿诗玛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宽袖斜襟长衣,长略过膝,侧缝开衩至腰。长衣小圆领蓝底镶彩色花边,袖口、斜襟、下摆拼接一块蓝底布并绣有精美的花边,前面系蓝色围腰,下装穿蓝色宽脚长裤,脚穿勾尖绣花鞋,耳戴细环,手戴银镯,配挎一个长穗绣花包。整体装扮典雅淳朴,体现出影片中女性的纯洁、大方。
阿黑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白底镶蓝色布边的麻褂,头缠青布,下装穿宽裆黑色长裤,腰缠红布,左耳贯大环,脚穿黑色布鞋,浑身上下显出粗狂和强壮,给人以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
反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热布巴拉的服装: 热布巴拉是封建传统贵族的代表,其上装为深色对襟衣,外罩对襟黑色绸缎领褂,并在领口、袖隆口镶无数的银泡,头缠黑布包头,下装穿黑色绸料长裤,左耳戴大银环,手戴银戒指。整体着装给人一种富贵、权衡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封建贵族蛮横霸道的特征。
阿支的服装:阿支依仗父亲的势力,蛮横无理,仗势欺人,上装穿暗红色对襟衣,外罩无领深红色绸料对襟领褂,领口、门襟、袖口镶银泡,头缠深灰色包头,手戴多个银戒指,下装穿深红色绸料长裤,整体装扮使其封建贵族蛮横无理,仗势欺人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是历史的积淀,不同的民族,因为时空状态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定时期的不同心态、不同的意识和不同的文化、相对后人来说是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痕迹,而流行则是时代中某个较短时期的烙印。”⑤其中,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是它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积淀,是长期的民族文化精华的积累。通过少数民族服饰,我们可以珍藏传统与美学文化,并且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所以学习少数民族的服饰风采,为我们丰富自己,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认识服饰特征,总结服装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元素为我们艺术创作、服装设计提供了现成的素材资源。
注释:
①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11月,第3~4页
②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1月。
③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5页。④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4月,第1页
⑤张星:《服装流行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10月,第62页。
参考文献:
[1]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星.服装流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5]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
[6]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下)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
关键词:大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主持人;特色塑造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是一个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也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全州下辖十二县(市),户籍总人口35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4万人,有汉、白、彝、回、傈僳等13个世居民族、47个民族成分,占总人口的51.48%。2008年才开通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广播电台,覆盖全州。由于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边缘位置,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广播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大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主持人只有具有鲜明的特色才能获得听众欢迎,突入全省乃至全国广播主持艺术的前沿地带。
著名播音主持艺术家方明先生在评论获得“全国百名优秀节目主持人”、全国“金话筒之星”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电台主持人孙勇时说:“孙勇融入个人独特思考和民族特点与鲜明地域特色的作品,吸引了广大听众的目光,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们的心,获奖便是自然之事了。”[1]由此可见,特色对于广播主持人而言非常重要,必须花苦功夫去追求。因此,结合地方民族特点塑造自己的特色是大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主持人获得成功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广播主持的艺术规律要求主持人一定要注重特色塑造
广播主持具有形象生动、情感丰富、哲理深刻和知识广泛等艺术特征,在传播中对听众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门艺术。艺术规律要求广播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发挥个人才情,进行独特创作,创造出境界新颖、特点凸显、与众不同的效果。优秀的广播主持人必须寻求自己的出路,在主持节目的同时也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二) 广播传播规律决定主持人必须追求特色
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受众的反作用。受众对传媒的态度以收听率(收视率或发行率)的方式,对传媒进行反馈,甚至直接影响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代社会里,用户面临着多重选择。首先是在不同媒介之间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广播以其快捷性和普及性等优势而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其次是在不同电台之间选择。听众选台的标准主要是这些电台播放的节目是否好听,和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关等。第三是在节目之间选择。听众对节目喜爱的重要原因往往就是电台主持人的特色。当听众面对着众多主持人进行选择时,与众不同、特色鲜明的主持人自然就受到关注。这样,有特色的主持人主持有特色的节目必然受到听众的青睐,有特色的主持人也能把原本无特色的节目办出特色而得到观众的喜爱。可见,在大众传播的背景下,特色便成为主持人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大理少数民族地区主持人的特色塑造要讲究科学方法
大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主持人塑造特色必须讲究方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创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加强主体意识,突破传统模式
播音主持界目前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模仿名家的“克隆”现象。著名主持人怎样主持,自己就怎样学主持,毫无创新和特色,以至东施效颦,适得其反。二是单纯播音的“传声筒”现象。仅在直、录播间里念别人写的稿子,别人怎样写,自己就怎么念,以至生硬僵化,十分被动。造成这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从事播音员工作,主持人观念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特色塑造的道路上首先要进行观念突破,形成新的主持理念,有意打造特色,获得节目主导权,真正做到化播音为主持。主体意识是大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主持人追求特色的思想动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它使主持人的特色追求成为明确自觉的行为。打破传统模式,挣脱直、录播室束缚,主动到大理的民族乡村进行走访,创作属于大理本土的作品,凝聚自身特色。
(二) 紧扣栏目特点,融入个人元素
主持人要发挥主体意识,在节目中凸显自己的作用,必须结合自己的栏目进行。栏目性质决定节目风格。主持人必须结合栏目特点来进行特色探索。首先将自己的特色与栏目的特点相统一,然后再在栏目风格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特点或优势,明确特色定位。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性格气质、思想情感、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的不同,所以观照社会与人生的角度,表达思考与情感方式必然不同。主持人把属于个人的元素融入主持艺术之中,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主持特色也就自然显现出来了。主持人的个人元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持人对人物和事件的理性思考。当这种理性思考成为主持人把握世界的特定方式时,也就构成其主持特色的有机部分。二是主持人对人物和事件的形象表现。它是指主持人结合现场情境巧妙而自然地运用个性化的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进行准确而生动的主持。
(三) 立足民族地区,打造鲜明特色
特色塑造的战略是立足本地。电台主持人应该将自己的特色与所处的地区特点结合起来,以民族性和地域性来突出自身特色,区别于其他地区电台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例如,同样是关注少数民族音乐、获云南省一等奖的作品,云南德宏台张扬的《节日歌声》具有德宏景颇族边寨山区的风情,而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大理歌飞扬》则鲜明地打上了大理少数民族地区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烙印。这样,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就成为了这些主持人各自主持特色的元素。大理电台主持人立足本地的特色塑造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将个人的主观感觉与所在民族地区相统一,形成独特的主观性。大理州的电台主持人主要由外地籍和本地籍两部分组成。外地籍主持人对大理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本地籍主持人对家乡有深刻的体会。这些与大理相联系而产生的主观感觉,成为了大理电台主持人的个人元素,并对其主持特色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将个人的特色定位与大理地域文化相统一,形成独特的地域性。大理电台主持人应自觉地将自己的特色塑造定位于大理的代言人和形象代表,主动为自己的主持特色打上大理的地域烙印。增加电台主持艺术的地域性的有效方法就是主持人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题材进行创作,并努力以该地的特点作为自己主持特色的标志。第三,将个人的民族意识与所在民族地区相统一,形成独特的民族性。大理电台主持人在追求特色时要突出民族性,就必须将自己的民族感受与大理的民族生活融为一体。一方面,发挥本地区民族特点鲜明的优势,使自己的主持特色具有地方色彩。另一方面,发挥少数民族主持人自身的民族优势,为自己的主持艺术增添民族元素。例如,大理州人民广播电台的白语主持人用方言或白族语言进行采访,创造轻松亲切的氛围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也让听众与节目更亲近。
大理州广播电台作为我国广播系统中最基层的电台之一,若能把握住地方特色,根据本地的经济文化特色,做好充分反映本地文化、特产、旅游风俗、具本地特色的优秀栏目,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立足本地,打造具有鲜明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主持艺术是大理少数民族地区电台主持人能够在以后的主持术道路上形成其独特性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少数民族 音乐文化 建设 探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96-01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内容:少数民族很多地区原来都处于封闭的状态,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其打破了固有的状态,导致内位文化产生了互动,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本地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少数民族本土文化发展历程而言,这种变化是瞬间的巨变和突变。由于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大多与世隔绝,因此,传统文化都相对稳定。特别是在音乐文化方面,过去人们接触的基本上只有本土的音乐,相对种类单一。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元化音乐形式对本土音乐的冲击,本土音乐丧失了其本质的内容。旅游的开发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旅游者也是奔着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风俗特色而来,这样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致使长期封闭性的民族不断地进入市场。为了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少数民族音乐逐渐地成为旅游的点缀、装饰和陪衬。比如,有些规模比较大的旅游餐厅拥有一套完整的演出设施和专业的演出人员,尽管很大程度上宣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经济效益颇丰,但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却不断地变模糊,本土民族的特色不断地减弱。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是商品化和市场化,为了保存少数民族有价值的音乐文化特色,我们必须合理处理发展和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有关对策
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有关对策:1.建立在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博纳,努力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断丰富世界民族的音乐文化宝库。现在很多成功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都是吸收了本民族的舞蹈、音乐、民歌等素材,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都比较浓郁,社会轰动效应和影响特别大。因此,努力保持少数民族音乐特色,扬长避短,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和价值。但是珍视传统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他的民族优秀成分,相互学习和更新,兼容博纳,使得本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所需要遵循的原则。2.勇于面对挑战,抓出机遇,不能忘记民族的根本。经济的发展和西部的大开发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的发展为音乐文化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不断挖掘很多具有学术、历史和使用价值的东西。同时经济发展也严重冲击着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的音乐发展和传承,特有的风情习俗和民俗活动不断地减少甚至消失。我们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遗产,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本土音乐,让它不断朝着新时代特征方向发展,用新形式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使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欣赏的群体不断扩大,这样民族音乐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光彩和活力,才能更好地发展。3.脚踏实地,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要不断加强保护,并且要发展创新。其一,我们国家应该不断强化有关部门监督意识,建立专门保护以及振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法律和音乐文化的结构,加强保护的力度。其二,民族音乐的博物馆要尽快建立。要大力加强保护音像文化档案,少数民族的乐器、服饰和道具等一些实物要陈列保存。加大力度保护少数民族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特别是一些优秀习俗和传统。其三,各种传统的民族音乐节日活动要定期积极地举办,为民族的音乐风采特色提供舞台空间。如,贵州凯里的“国际芦笙节”,苗族的“姊妹节”,广西南宁的国际民族艺术节等。同时也起到了传播交流的目的,积极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其四,民俗文化村要有计划建立,积极进行民俗活动的开展,使得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生存的空间。如侗族的康安民俗博物馆,不仅很好地提高和普及民族的音乐文化,并且提高自身知名度,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其五,借助现代的媒体努力做好宣传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民族音乐节目,加大教育和普及的力度,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保护。其六,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其七,坚持教育为本,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并且积极呼吁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保存和发展,不但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保存起来,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并且要努力为少数民族音乐寻找一条发展之路,使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俊.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民音乐,
2004(4):38-41.
[2]王永法,刘景丽,孔令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3):
296-297.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一)影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思想和音乐艺术的传入,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以美声唱法为主导的教学现象,而我国的本土声乐方面则较为忽略,使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逐渐边缘化。这种过于崇尚美式音乐教学的现状会影响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也会限制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说明民族的自身特色非常重要,只有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才能被世界接受、被世界欣赏。
(二)音乐教学内涵单一
由于我国高校师生长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对于国外的音乐文化和音乐特色没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因此如果一味地在音乐教学中传授美声音乐文化,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果的事倍功半。同时音乐教学内涵的单一,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习渠道狭窄,音乐视野狭隘,很难进行博采众长和个性化选择。
二、少数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教学的作用
(一)深化高校音乐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单一,很多民族音乐没有纳入音乐教学体系。少数民族的音乐主要分为民歌、歌舞、器乐、说唱、戏曲五大类型,而民歌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主体,具有丰富性、多元化的特色,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现和文化传承。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因此把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丰富高校的音乐文化内涵,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注入新活力。
(二)加强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作为少数民族主流文化的媒介,可以展现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因此把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透过民族音乐的学习,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可以和少数民族同胞情感交流、思想交流,从而增进民族感情。
(三)提供学生个性化选择
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丰富多样,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自身喜好多渠道选择。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对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音乐特色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吸收民族音乐精髓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声乐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力和自我个性。
(四)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品行言格和思维方式的指导原则。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而积淀下来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因此把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艺术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帮助学生在艺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高校音乐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
把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教学新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家长的欢迎和支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程。下面是针对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法分析: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声乐
民歌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主体文化,有些少数民族的民歌中含有多个声部,例如瑶族、苗族、侗族、壮族等。这些多声部的民歌手法表现多样,内容表现丰富、艺术表现强大、流传历史悠久,因此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借鉴并吸收少数民族独有的演唱艺术,使高校音乐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声乐资源。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器乐
少数民族的乐器类型丰富多样,易学也易演奏,而且通过器乐的教学辅助可以激发学生对声乐的深刻理解和音乐艺术的欣赏,因此把少数民族的器乐教学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民族乐器文化得到传承,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声乐理解能力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
1.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分析
1.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项目
寻甸县个少数民族有苗、土家、彝、水、白、回、壮、等16个世居民族,他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为了民族和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断的努力和创新,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形成多个有助于娱乐、健康和竞技发展的民族体育项目。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以表演和体育比赛为主,其中尤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显著标志。目前被列入竞赛项目的主要有:高脚竞速、摔跤、打陀螺、蹴球、射弩、抢花炮、赛龙舟、珍珠球;表演项目有舞龙、舞狮、拔河、跳绳、跳竹竿、爬杆、跳皮筋、扭秧歌、上刀梯、斗鸡赛、爬山、打棍、打手毽、踢毽子等等。这表明表演项目比被列为竞赛项目所占的比重大,而这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1.1.1寻甸县少数民族回族传统体育现状
寻甸回族居住总的比较分散,多住在坝区和城镇交通沿线。2008年,寻甸回族人口62620人,回族的农业生产水平与汉族相当,但也保持着自己本民族生活特征,从事饮食业和从事竹筷、竹水筒为生。它的传统体育运动也保持了其民族特征,如摔跤、武术、查拳等.采用集会的表现形式。每逢少数民族的大型集会或节日庆典活动,都有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如荡秋千入选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女子。回族的斗牛是是象征回族同胞勇敢。比赛时显得十分激烈、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缺少有效利用的机会和手段,回族体育经费投入的不足造成名族传统体育不能更快发展。
1.1.2寻甸县少数民族苗族传统体育现状
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曾逐鹿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尤九黎。苗族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寻甸县苗族人口5508人他们多居住在山区。芦笙是苗族之魂,所以他们的体育活动也和芦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飞刀砍旗、吹芦笙踩堂等.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举行中还有舞狮、斗鸟、摔跤、斗牛等.在每年六月初六的“新禾节”里还有射击、拔河,节假日里还有拉鼓舞、砍鼓、捞虫等。在寻甸县的七星、金源、等十个乡的苗族人民把赛龙舟列为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赛龙舟更为隆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到二十是赛龙舟的旺季河中龙舟飞岸边彩鼓起震天动地.寻甸县苗族传统体育大多是采用比赛的方式在喜庆节日群众自发的组织进行开展的。
1.1.3寻甸县少数民族彝族传统体育现状
寻甸县彝族共43446人,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自然环境,铸就了他们勤劳、勇敢、朴实、热情的优良品德和性格.他们的生活都与山林有关,因此他们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环境地域特征,如:打陀螺、打磨秋.现在这两个项目都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每逢少数民族的大型集会或节日庆典活动,都有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如磨秋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磨秋”类似汉族的转压板。选用直径50厘米、高1米、顶端稍小的木柱,取一条相同直径的6米长的横木,中间凿一个圆洞,两端各坐重量相当的一人或二人。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木旋转,随即做卷身、翻滚、骑杆等动作,既优美又惊险。这些活动突出了寻甸县彝族人民朴实、勇敢的性格。〖JP〗
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参加方式和时机
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多以各个民族的节庆日来举办体育活动,回族作为寻甸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举办体育活动的方式以节庆日为主,比如是回族的主要节日,他们大多在这样的日子聚集在一起,进行独手脚摔跤比赛、木球、斗牛等简单易行的比赛,除此之外,他们还参加政府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大多在彝族年、火把节这样的主要节日里举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像摔跤这样的运动是老人、青年和儿童都喜爱的,闲暇时间里,他们也会在田间进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来娱乐自己的生活,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自然也是民族运动会不可缺少的项目。苗族的苗拳、鼓舞、射弩、芦笙舞是其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在苗族人民的田间和闲暇时间均可以看到苗家人民聚在一起踢毽、跳芦笙舞、摔跤、斗牛、打花脸。
1.3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
据资料显示,寻甸县少数民族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次数极少。回族只有在他们的大型节日里才会参加传统的少数民族活动,每年最少三次,分别在他们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始的时间里聚在一起,简单的进行活动。彝族人民的参加次数教回族多,除了节庆日外,彝族人民在农活的闲暇时间也会进行传统项目的活动,比如春耕之际,彝族人民拉来自家牛在田间就可进行斗牛,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也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在此节日里摔跤、耍火把,其乐融融。苗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大部分传统项目已被例为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寻甸县具有这些特长的苗族人民可参加云南省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少数民族运动会,另外,在闲暇时间的苗家人民的田间、家门、院子都可以观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1.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场所、场地及设施
寻甸县少数民族主要在当地的公共场所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集庆、聚会等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以邻近的学校、自家院内、住家周围及田间地头为活动地点的比例不大。回族人民的体育活动场所大多以自家院子和社区场所为主要地点,但自家院子面积小、社区场所的场地少、数量小,阻碍了回民传统体育的发展。彝族人民大多居住在山里,他们的体育活动场所以山里的田、地为主,除了该项目所要有的活动工具外,并无特别设置的体育活动设施,还停留在原始层面。苗族人民的情况同彝族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苗族人民的体育活动丰富,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可以说是在任何地方他们都可以即兴发挥进行体育活动,但活动的意义仅仅是娱乐,起不到传播及开展的途径。民族地区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体育(同时更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活动场所、场地及设施是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载体。据调查反映,目前除已建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
2.寻甸县少数民族的特点
2.1寻甸县少数民族特点的多样性
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是指它与近、现代体育的对比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2.1.1民族文化元素的多样性
一年四季,寻甸县大小民族节日。集会200多处有在这些众多的民族节日和集会之中,古老的民族服饰,独特的节日饮食,古朴的音乐舞蹈,虔诚的祖宗祭祀,神秘的地戏、傩戏,几乎都在节日、集会中相继呈现出来,充分展示了各民族传统的习俗和富于个性的文化特征。这些民族节日、集会,充分表达了自己民族的历史、人文和社会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中构成寻甸县的回族文化、苗族文化、彝族文化、等等。
2.1.2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多样性
寻甸县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寻甸县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各自的地域环境中,形成自己民族的活动节日。如苗族的 “杀鱼节”、“踩花山”、“四月八”。彝族的“火把节”;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日,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内涵深邃。在民族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苗族的赛龙舟、彝族的摔跤、、它们融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于一体,充分展示寻甸县少数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2.2寻甸县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
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自产生以来,始终与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世代相传,具有明显的传统性。众多项目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锤炼、升华、继承和发展,形成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项目。寻甸县少数民族在休闲娱乐或节庆活动时,用自己民族的特色项目表达对喜庆和丰收的祝福。如苗族同胞男女老幼,每逢农闲时聚集在一起,翻杆子、练石锁、使枪绲、舞刀剑。在春节前后,村寨之间相互比赛,以武会友,联络感情。
2.3寻甸县少数民族体育民俗性
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风俗习惯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了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俗性。民俗促进了传统体育的深化和发展,传统体育又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有的是传统体育融进传统节日、婚俗、祭典活动中;有的是节日、歌会、墟场、庆典活动包容了传统体育;有的是传统体育项目贯串于各种民俗之中。如苗族的跳鼓它可在“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起秋”等节期间广泛进行。
3.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分析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名族人民在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依靠自己心灵智慧创造出来的民族文化。寻甸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正是在积淀了各民族文化底蕴,反映了各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劳动方式、社会经济,蕴涵了各民族的宗教观、审美观、爱情观等特点经过历史长河发展并传承下来的。对各民族文化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它对民族团结、文化发展、全民健身等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1 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有利社会和谐发展
寻甸县回族彝族自治区是个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多是杂居在同一个地方,由于各民族文化底蕴不同使各民族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动态符号,具有通约性,它不存在传播的障碍,也不受语言文字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干扰.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不但本民族的人民参与到其中,其它民族的人民也会积极的参加或观看。如:2009年10月14日,由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市民委、市体育局、寻甸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昆明市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寻甸县城举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增强各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促进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巩固民族间感情,进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起推动性作用。
3.2 促进大众体育发展,是实现全民健身的有利途径
寻甸县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由于居住地区大多交通不便,与外界接触较少,经济落后,体育器材、场地缺乏,人们平时很少专门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当地的农民,大多数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自从 1995 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现实情况与初始“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即使在城市也远未达到,更不用说在农村.因此要实现全民健身,大力发展农民体育是关键。由于经济和体育器材、设施的限制,人们很少能接受城市内开展的体育项目,如:
排球、保龄球、健美操等,他们能接受的多与自己身边有关的事物。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一直表现突出,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的特点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群众很自然的去接受并适应它,如投绣球、舞狮、舞龙等本身来自生活,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接受和参与,并得到广泛传播和长久流传,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群众基础.这种群众性与我国现阶段人民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相适应,促进和推动了各地区的群众体育,从而加快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4.结论
我国少数民族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传统体育形式,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民族情感的强化,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再现民族团结的丰富内涵,使其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对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断深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积极探索和推出满足云南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正确认识,转变观念,发挥政府的作用,多渠道筹资,培养专门人才,综合开发,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富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科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与探讨[J].2009:72—73.
[2]王德靖.继续促进民族团结合力实现共同发展[N].2009.
[3]张瑛.浅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C].2009:第08卷,82—84
[4]许莉春.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红河[N].2008:7—9.
[5]赵苏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及发展[J].体育学刊,2007,14(5):78-81
[6]章莺,王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 2002,
[7]谭晶.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及其价值[J].2008(12)
[8]范维贵州少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价值远景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
[9]徐玉良,韦小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160—162
关键词: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文化传承;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56个民族自古以来都保持着和谐共处的局面。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看,少数民族已经成为了艺术教育主体的一部分,在丰富声乐学生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少数民族的声乐教学中是高等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声乐教学倡导文化继承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一直都将优良传统作为社会美德宣扬。少数民族是中国民族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在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推动力。声乐教学中传承本国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如下:
1.提升艺术价值。声乐作为艺术类学科,改专业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良好的艺术元素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提升声乐的艺术价值,将原本单一的声乐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展现了我国民族共融的美好局面。
2.开创情感唱法。艺术是有生命的,没有情感的声乐便失去了艺术价值。目前,声乐教学的内容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等,无论是哪一种唱法都需要融入个人情感,从而将声乐的艺术价值发挥到最大,开创了新的“情感式唱法”。
3.优化教学模式。文化元素的融入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改革方向,让教师能根据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调整,设计出更加符合声乐教育的新模式。如:声乐杨凑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更好地演唱声乐作品。
二、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演唱的特色
因生活环境、文化差异、区域特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具备了特殊的风俗习惯,在言谈举止方面都有不同于他人的表现。教师在制定声乐教育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色,根据不同的少数民族特点安排教学计划。
1.藏族。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十分热情好客,且生活在地区的人民热衷于唱歌、舞蹈,培养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藏族学生的生活习性,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保持音色明亮高亢、音域宽广,音乐情绪活跃热烈、感情质朴,旋律表现优美婉转的状态。
2.蒙古族。广阔无边的草原及原生态生活环境,造就了蒙古族学生勇敢、豪放、直爽的性格,在声乐演唱中也创建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对蒙古族学生开展声乐教学需指导学生在“声音表现”上重点调整,包括: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将蒙古草原的气势展现出来。
3.维吾尔族。该民族的声乐特点比较综合,继发扬了本民族的音乐特色,也吸收了其它多个民族的艺术元素。声乐教学中,教师需充分发挥维吾尔族学生“性格粗犷、豪迈、能歌善舞”的性格,将他们内心的奔放激情充分展现出来,从而提高了声乐的艺术特色。
4.羌族。羌族的特色是包容性强、民间音乐原始古朴、格调清新。羌族人民居住的区域里,演唱多数是二声部、多声部等方法,将民族音乐的特色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出来。对于羌族学生的声乐教学,教师除男声或女声的重唱、合唱外,也要培养学生的混声合唱能力。
三、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的改革方法
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高等艺术教育的大纲要求,艺术教师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内涵,对现有的声乐教学体制深化改革。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改革中,应做到不同声乐艺术的“大融合”,实现民族声乐之间的互换互融才是教学之根本。
1.继承民族风格。声乐教学改革仅仅是在形式上优化调整,并不是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风格加以变化。声乐教学改革期间,教师首先要继承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然后不断挖掘、调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如:面对蒙古族学生,教师需灵活运用其熟练的“呼麦”“长调”等特有的声乐表达方式。
3.注重演唱训练。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安排演唱训练是增强学生声乐能力的有效方法。考虑到将学生民族歌曲的优势全面发挥,教师需根据本民族歌曲的演唱训练来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还可以将少数民族声乐与其它民族相结合,开辟出声乐教学的全新模式。
4.合理选择素材。声乐教学题材的选择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流程,对后期的教学计划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少数民族声乐教学题材需注重本民族的特色,搞好不同民族声乐的艺术融合。如: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特色较为接近,教师则可以选择适合两种民族的题材共同教学。
一、双重学术背景和学术渊源
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与民族学、民族音乐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域关系。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是伴随世纪初中人类学所属民族学、民俗学的兴起而于稍后的30-40年代间开始萌芽,并且在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界的关注下,在50-70年代之间开始创建民族音乐研究,因此,笔者将20世纪70年代称为音乐“创建期”,最终总结并归纳出音乐学术成果。具体内容表现在:
(一)音乐学术的萌芽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新文化的推动下,中国兴起了人类学和民族理论研究等,在的组织下,对全国各地民族学展开了考察和研究,标志着民族学的正式确立,兴起了对民族音乐以及民族乐器的研究等,这一时期也标志着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开始萌芽。之后等人展开了对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研究,了解该民族的传统音乐生活、音乐类型描述以及乐器专项研究等内容。在研究人类学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突出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学科的特色,并且在音乐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意义。笔者将当今民族音乐学和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最终归结为艺术学领域,将其视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起。
(二)基于民族音乐理论发展少数民族音乐
20世纪50年代,和平世界到来,相关民族政策落实,形成了民族音乐文化环境,并以民族音乐形态描述和音乐类型调查为重心逐步展开研究。基于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一方面,从认识上改变了过去人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轻视和偏见,初步树立了各民族音乐文化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发掘更多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发展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音乐来体现少数民族生活,根据音乐类型和音乐形态上的不同特色,显示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形态中包含的音乐再创造价值和理论再研究的及时,同时揭示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形态和理论对于推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有着更大的积极作用。
二、20世纪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创建
20世纪50、60年代,历史上出现了人类学分支学科民族学调查,带动了全国少数民族音乐调查和研究,首次展开了大规模、大范围的音乐体系研究,拓展对少数民族音乐及其社会历史的调查,了解地方艺术特色,首次获得诸多相关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料,在这些音乐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记录、筛选、分析和整理,最终总结了16篇关于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概述以及音乐调查报告等相关内容。以壮族民歌为代表,描述和分析了壮族民族音乐“种属志”的性质,从而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根据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理论及方法论,对其考察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创建了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在创建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各民族中,主要以山歌、劳动号子、水歌、渔歌、儿歌以及风俗歌等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常见的单声部有独唱、对唱以及二声部的重唱和多声部民歌等,广泛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中。以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使得广西享有“歌海”之称。在创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广西地区内共有12个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壮族音乐中基本的形式是民歌,并且还伴有丰富的歌舞音乐、民间乐器以及宗教音乐等。例如在歌舞中,捞虾舞、扁担舞、采茶舞等,富有深层民族意义,体现着民族和社会生活形态。广西少数民族在音乐创建中,从学术研究以及音乐基本形态中,根据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以及民间艺术活动等,最终构建了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民间音乐,使得这些音乐在创建和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身鲜明并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格特点。另外,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根据歌谣所反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引歌、古歌、劳动歌、时政歌、习俗歌、生活歌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等。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长歌、短歌,乐器伴奏、无乐器伴奏、单声部、二声部以及多声部等。除此之外,壮族的嘹歌、排歌、欢歌、侗族的大歌等,都能代表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为后期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基础。
三、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创建的意义
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历史传统文化特色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中,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结晶,以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形式,促进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不断进步,为后来的音乐创建提供了现实性意义。具体表现为: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闻名中外,具有传播意义。全国各地都在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侗族花炮节以及京族唱哈节等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节盛会。因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创建和发展,有助于全国各地少数民族艺术交流、相互借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发扬各民族音乐特色。另外,随着20世纪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不断研究和创建,基于地方特色音乐的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改革和进步,鼓励文化单位、教育事业相互促进,促进资产、人才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继续创建和发展作了充分地准备,有利于开辟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提升民族音乐魅力。
四、总结
关键词:少数民族;建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传承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和建筑元素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蒙古族独特的蒙古包、维吾尔族由土墙堆砌的平顶、苗族与土家族的吊脚楼等,都带有独特的建筑元素,成为少数民族建筑中的瑰宝。设计师往往会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将少数民族建筑特色与现代环境建筑特色融合。
一、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
1.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样性
地形差异与民族差异共存,其中占主导因素的是地形差异。中国的地形具有多样性,如黄土高原、东北平原、江南水网、热带林区等,导致各民族的建筑也具有多样性。如,同是汉族,四合院是常见的北京民居,台门是宁波的民居,土楼是广东、福建、江西地区的客家人民居,独特的沿河建筑是江苏水乡的民居。再如,侗族的门楼是迎宾送客之门,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侗族木屋的建造不用铁丝、铁钉,从底层到楼顶以木钉穿过木柱,用全木构造而成,具有防寒、防潮的特点。虽然各民族有自身的民族特色,拥有独特的风俗、信仰、生活习惯,但自然条件、建筑材料等因素对建筑元素影响很大,使地域性与民族性产生了复杂的关系。
2.各少数民族的建筑相互影响、吸收、融合
我国各个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建筑,各民族建筑相互融合。如,布达拉宫的建筑中出现了汉族的斗拱设计,湘西地区的建筑中出现了吊脚楼的设计。我国各民族建筑相互影响、吸收、交融的情况十分明显。
二、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少数民族建筑元素的应用逐渐增加,室内空间环境中对少数民族建筑元素的运用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基础装修时,在整个设计中将少数民族元素作为装饰元素,主要表现在墙面、门窗等处;另一种是把带有少数民族建筑元素的物品作为装饰物,可以任意调换位置,如陈列品、家具等,具有灵活性。在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构成中,少数民族元素主要体现在配饰、灯光、墙面、天花板等方面,少数民族建筑特色与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相融合,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对建筑个性风格的体现。
2.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休闲娱乐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娱乐广场等地属于休闲娱乐空间环境。由于休闲娱乐空间环境具有公共性,因此要求休闲娱乐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亲近自然的特点,还要拥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在休闲娱乐空间环境的亲近自然设计中,使用少数民族建筑元素最合适不过。如,在公共休闲娱乐空间环境设计中,为了营造自然、轻松的氛围,往往可以选择竹、木等具有少数民族建筑特征的自然材料。也可以对休闲娱乐空间建筑的入口处进行设计,对竹材、原木等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装饰建筑入口。此外,民族元素对广场、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的设计也非常重要,根据少数民族建筑原则对公园整体或独立景观进行设计,不仅有利于休闲娱乐场所的美观,还有利于引起少数民族市民对故乡民情风俗的怀念,缓解其思乡之苦。
3.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雕塑艺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建筑美,这促进了我国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在现代环境建筑艺术中,雕塑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些造型精美的雕塑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性建筑。雕塑与现代建筑环境艺术结合,成为建筑领域中的艺术品。
结语
文章研究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分析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室内空间环境、休闲娱乐空间环境和现代雕塑艺术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一亨,石华龙.试论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社科纵横,2012(9).
[2]杜宏毅.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再开发.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20-03
世界各民族都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数千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相对来说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久而久之促成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
首饰本指人们头上的饰物,后随着发展其含义不断扩展,逐渐包括有发饰、耳饰、项饰、手饰等佩戴在人身上的饰物。首饰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凝聚着人的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首饰也是一种文化载体,一方面体现着物质文化创造,一方面渗透着精神文明的精髓。首饰的发展深受文化的影响,就首饰和文化而言,如果首饰是流,文化则是源,两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同生共荣。中国文化网络、体量庞大,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与民族众多所造成的必然,中国文化不仅有着各异的体系化理论,也广泛地存在于各民族人民的生存方式、生活形态、民俗风情、审美情趣等非理论形态之中,其中就包括丰美华丽、美轮美奂的首饰艺术。同样,各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特质也广泛地存在于其首饰艺术中,使少数民族首饰有着历史积淀美、宗教意蕴美、独特的佩戴美和材质工艺美等美学特点。
一、历史积淀美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而在文明到来之前,首饰就已经出现,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从古到今,经历了上万年的历史过程。少数民族首饰艺术与汉族首饰艺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考古发现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饰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如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物有耳坠、i、珩、璜等首饰,其中仅耳饰就有六十余件。西双版纳景洪县曼运遗址发现有几件贝壳,上有人工磨制的小孔,表明这里的古人已经有了佩戴饰贝的习俗。
历史上形成地域文化的重要原因是文化隔离现象,而造成文化隔离的很大一个原因是自然地理的因素,少数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使其文化的发展受外界文化的影响较少,地域性的文化特点表现在少数民族的首饰艺术中,则是更多地保留着本民族区域古老的图案造型,有着较多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讲述本民族历史渊源的神话史诗,很多少数民族的首饰在图案、纹样、佩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历史来源,形象而含蓄地承载着本民族的历史,有人将民族服饰称为“穿在身上的书本、戴在身上的传说”,这一说法在无文字或少文字的民族中更贴切,首饰上的图案就是一个远古的神话,就是一段历史的记载。如苗族银冠上的“骏马飞渡”图案,由十几匹马和骑士排列组成,横贯在象征浑水河的带饰上,记载着苗族先民悲壮的迁徙史[1]。藏族的头饰,经常在骨角、金银中镶嵌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头戴珊瑚玉石可以使乌黑的头发闪烁着红绿色的光芒,据说这是当年文成公主遗留下来的发式,在藏民的心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与文成公主联系在一起。少数民族首饰传承着历史、积淀着文化,形成了一种历史的积淀美、淳朴厚重的美,委婉悠长的美,有意味的美。
二、宗教意蕴美
在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中,往往带有浓厚的传统宗教色彩,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的中,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各大宗教以及各大宗教的主要流派,有原始宗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萨满教、基督教、小乘佛教等等,通常是不同的民族区域有着不同的,仅以佛教来说,云南白族等少数民族,信奉汉地佛教,汉地佛教的寺院遍布城乡村社;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傣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小乘佛教,显示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特点。少数民族的首饰较多地带有的烙印,这就使少数民族首饰具有着一种宗教意蕴美。如藏族是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嘎乌”是其特有的宗教性首饰,通常是在精致的佛盒或珍贵的呢革包中,装有佛像、经咒、舍利、金刚结等,将“嘎乌”佩于腰间或系于颈上,以求随时得到佛的护佑,禳灾祈福;水族人普遍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水族的银饰中,出现有很多鱼纹、鸟纹、种子纹等自然界生灵的图案与造型;高山族人有用猛兽牙做项饰的习惯;拉祜族哺乳期的妇女要佩戴海贝胸饰和腰饰;壮族儿童身佩狗牙项饰和脚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用野猪牙和獐牙作项饰;珞巴族用熊牙做腕饰和腰饰。这些都体现出了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意识,他们相信牙、骨、角、贝等灵物暗示着某些巫术的愿望,佩戴它们可以辟邪护身,消灾祈福[2]。
图腾崇拜是少数民族原始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氏族源于某一动物、植物或自然物,这种假设构成了图腾崇拜观念的核心,图腾是神话了的祖先,是氏族的保护者,具体的图腾形象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为了表示与图腾同化,或者是得到图腾的保护,少数民族人民经常将图腾形象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是织绣在衣服上、或是描绘于自己的身体上、或是制成首饰佩戴在身上。如苗族是蚩尤的后代,因蚩尤爱牛敬牛,在苗族发饰中就有以银角冠为代表的牛图腾造型,在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左右,加以两支长长的牛角状银片,高高扬起的两弯牛角,既是美丽至尊的象征,也具有明显的牛图腾崇拜的色彩。畲族妇女的凤凰冠则是一种凤凰崇拜的遗迹,冠身和尾饰意味着凤凰的冠和尾,再穿上饰有五彩花边的凤凰装,便是一只完整生动的凤鸟形象,充分显示了畲族浓厚的崇拜凤凰的观念。少数民族人们对某一宗教的信仰或某一图腾的崇拜,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对民族情感的深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少数民族首饰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着该民族区域的,使少数民族首饰具有或崇高、或神圣、或威武、或吉祥的意蕴美。
三、独特的佩戴美
首饰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装饰性是首饰艺术的重要特点,但对于少数民族人们来说,佩戴首饰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而是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的色彩和特征。首先是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北方民族的居住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生产方式主要以狩猎、游牧为主,他们有着粗犷豪放的性格,这就使他们的首饰以粗大厚重为主要特点,另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流动性大,他们的首饰非常注重实用性,装饰比较朴实;南方地区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气候温润,人们以农耕经济为主,穿着打扮轻便轻巧,表现在首饰艺术上则纹饰精美,工艺精湛。不同少数民族的首饰标志其最准确的文化归属,几乎没有哪两个民族的首饰是完全相同的,首饰可以作为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标识。如苗族的银梳、银冠,景颇族的银泡衣,藏族妇女的巴珠,居住在澜沧江畔阿佤山区佤族妇女的半月形发箍,傈僳族用珊瑚、贝壳、料珠编织的“俄勒”等都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首饰。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首饰的佩戴也能表现出区域性差异。以苗族为例,贵州凯里地区苗族注重头部的装饰,佩戴的是形如水牛角的大小银角帽,而贵州从江县苗族则主要以颈部来展示自己的美,佩戴的是银项圈和银项链。藏族妇女佩戴的巴珠形状也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以拉萨地区为中心的前藏流行状似三角形的巴珠,以日喀则地区为中心的后藏则流行以弓形为主体的式样。首饰佩戴的地域性,反映了不同地域间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不同,审美的差异。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首饰以其特有的珍贵性而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一种标志,在一些等级森严的民族中,对服装首饰的穿戴都有严格的规定,少数民族区域性的等级观念影响着少数民族的首饰佩戴。过去,藏族妇女佩戴巴珠时只有世袭贵夫人才能佩戴全部用珍珠制成的“珍珠巴珠”,非世袭的贵夫人只能饰用由珊瑚做成的“珊瑚巴珠”,至于普通妇女戴的巴珠,只在上面象征性地点缀着几颗珊瑚。高山族各族群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其中排湾族的首饰只有其贵族才有权佩戴,贵族男子可以头戴由鹿角、豹牙和羽毛制成的头冠,而平民男子却无权享用[3]。在傈僳族,如果男子左耳上挂有一串大的红珊瑚珠,说明他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和尊严。正是由于珠宝的稀有,才使首饰如此珍贵,正是由于首饰的珍贵,才使它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由于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才使少数民族的首饰形成了一种高贵、典雅的美。
少数民族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不同的文化物质,表现在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有迥异的色彩,仅仅在显示财富的方式上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法,佩戴首饰是少数民族人们显示财富的一种方式,首饰的多寡与好坏被视为是财富多少的标志。苗家人偏爱银饰,用银饰将全身装扮得银光闪闪、熠熠生辉,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们视银或银饰为财富的标志,一个成年的姑娘如果还没有几件银饰,不仅她自己而且家人也会感到脸上无光。藏族的盛装首饰常常遮头、掩胸、覆背、缠腰、绕腕,且粗大厚重,重可达一二十斤,价值数万,是最重要的家庭财产[4]。在侗族,不管多贫穷的人家也会有几件银饰品,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勤劳、没本事。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用首饰来显示财富,也是一种爱美的表现。普列汉诺夫就曾指出:“贵重的就见得美,为什么呢?因为这联系着富有的观念[5]”。
少数民族人们对美有着独特的见解,在首饰的佩戴中蕴含了对美的体验。非常讲求首饰与人体、服装的整体性搭配,首饰一般大而突出,其色彩在整体搭配中常常起到强调与对比的作用。如苗族十分重视服饰的色彩和装饰,喜欢在领襟、环肩、袖口和裙子等处绣满五颜六色的花纹图案,而头、颈、胸前、手腕上的各种各样的银饰,使服饰在整体上艳丽而有凝重,服装与首饰的完美搭配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服中有饰、饰可成服”是少数民族首饰佩戴的重要美学特点,苗族的银冠、银角、银耳环、银项圈、银压领、银腰链、银手镯、银衣,从头、发、耳、颈,到胸、臂、腕、指,完全可以用“披挂全身”来形容,如果说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配饰,那在这里首饰不再是点缀,而是美的主角。少数民族的首饰佩戴以多为美、以重为美。传达出了少数民族人们豁达、爽朗的性格,显示出了一种大气磅礴、圆浑沉雄之美。藏族妇女通常用粗大的珊瑚、玛瑙、密蜡等穿成串珠挂于胸前,青海藏族姑娘佩戴的马尔顿发套,上面整齐排列着大大小小的银盾、珊瑚,有的上面缀着的银盾竟多达30多个,雍容华贵、美不胜收。在重大的节日或活动中,少数民族的人们身着盛装,佩戴尽可能多的首饰,来展示自己富有、美丽的一面。
四、材质工艺美
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以及偏远的边疆地区,但仍不遗余力的装饰自己,首饰材质的运用并不仅限于珍贵的珠宝玉石,而是取材广泛灵活,既有金、银、珍珠、玛瑙、珊瑚、蜜蜡、绿松石、翡翠、琥珀等珍贵的宝玉石,也有铜、铁、兽骨、贝壳、料珠、竹篾、藤条、棉麻、织锦等普通材料,只要是美的东西,都可以做成首饰来佩戴。南北方的区域性差异在少数民族首饰的材质上也有所体现。如北方地区相对盛产玛瑙、玉石等,南方地区自古则盛产白银,具体表现在少数民族的首饰艺术中,蒙古族妇女喜欢用珊瑚、玛瑙、琥珀、翡翠等装饰头部,藏族男女通常在发辫上饰以绿松石、蜜蜡、珍珠等,而壮族、傣族等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有佩戴银梳、银簪、银项链、银镯的习俗,德昂族则用藤篾编成“腰箍”佩戴于腰间,基诺族用竹管和木塞制作成耳饰悬于耳际,佤族妇女用竹篾和细藤做成装饰圈戴在颈、臂、腿、腰,门巴族男子将孔雀羽毛插在帽子上作为装饰。少数民族的首饰制作打破了材质的束缚,充分利用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各种财富,通常是红、黄、蓝、绿,五光十色、色彩鲜明;珠、宝、玉、石,晶莹璀璨、耀人心目;骨、贝、竹、木,自然拙朴、趣味盎然。
北方少数民族疆域辽阔,地势平坦,民族团结意识、民族扩张意识很强,他们更多地是向汉民族学习并尽可能模仿和运用,如藏族首饰的制作工艺与汉族很相近,通常用金银铜、宝玉石、动物骨角等材料进行雕琢,且经常在其上镶嵌绿松石、珊瑚、珍珠之类;南方多山、丘陵、河道,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较分散,社会生活也较稳定,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对首饰精雕细琢,很多首饰都是制作精巧、技艺精湛。如苗族的银饰以纹饰精美、造型生动、工艺讲究而闻名。制作银饰一般都要经过铸、炼、锤打、编结、洗涤等几个过程,细丝有抽丝、编丝、穿丝、搓丝等工艺,雕琢有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技法。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将苗族的银饰分为粗件和细件,粗件是用粗银条制成手镯、项圈等实心首饰,表面无纹饰或是偶有纹饰,自然、简洁、大方;细件则是做工繁复而精细,纹饰精美、构思巧妙,令人赞叹不绝、众口称誉。
五、结语
少数民族首饰作为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表象,有着与现代时尚首饰不同的美学特点和艺术风格,能让人感受到古老的风韵和独特的民族气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特别是在“回归自然、怀古复旧”的潮流中和追求首饰文化内涵的趋势下,少数民族首饰所拥有的原始艺术魅力、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清新自然的风格,被越来越多的时尚者和文化人士所喜爱。少数民族首饰以美的内蕴感动着我们,以美的形式征服着我们,它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渗入到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之中,我们需要结合此种艺术形式出现的综合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等诸多因素,研究和认识这种美的特点,并充分地利用它,以期对现代首饰设计、服装设计、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源.头上的艺术――少数民族头饰初探[J].饰,1995(1):17-20.
[2]唐绪祥.中国少数民族身体装饰[J].装饰,1997(1):63-66
[3]王昶,申柯娅.中国少数民族首饰文化特征[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4(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