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第1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depth and breadth of our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s technical limitations, technical embargo imposed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n China rising, key, core technology dominated the situation is difficult to grasp the initiative of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Focusing on improv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developing core technologie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seize the strategic high ground of competition, is an essential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of coupling degrees and associate degrees, our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utput capac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upled with the total transforming absorption capacity of associate degrees higher, input capacity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耦合度;关联度

Key word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novation;coupling;associate degree

中图分类号:TJ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009-03

1 文献综述

对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行业技术创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比较有典型性的有:黄鲁成,张红彩(2007)在分析技术创新对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时,得出北京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之间存在对立性。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并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1]。Hansen

(2000)运用1977--1987印度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企业内部研发、技术引进、资本品购买对于生产率的影响[2]。Jeffersonetal(2002)运用1997--1999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面板数据对R&D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对R&D支出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的R&D强度低于外资和港澳台企业[3]。Philippe

Aghion(2005)等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美国产品市场竞争对创新的影响,得出了它们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结论[4]。Timothy Adoption和 Politieal Troske(2005)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工厂中技术吸收和劳动力技能之间的关系,这是影响制造业创新的核心问题之一[5]。王章豹,孙陈(2007)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角度,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6]。对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装备工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相当大的不一致性,也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是偏低的。冯梅(2008)利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技术进步和它的贡献率,实证分析了1996-200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趋势,然后从定性的角度描述了技术进步路径、工业化模式以及制度变迁对技术进步的影响[7]。

现有研究多局限于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或创新效率的评价和度量上,而较少注意对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与国内现有实证研究不同,本文构建了以技术创新的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四个大指标16个小指标的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并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以2009年技术创新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度和关联度对创新产出—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转化吸收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而挖掘出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及瓶颈因素,了解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国内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效果评价日趋完善,度量的层次由单一的水平层面度量拓展到效率层面度量,度量的角度也从产出的角度拓展到投入的角度和保障、可持续角度的综合视角。为了探究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我们分别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构建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体系构建与说明如下:

①创新资源的产出能力。创新资源的产出能力包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直接的创新收益和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投入生产领域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用以下指标来衡量:专利申请数,新产品产值、产品销售率、总资产贡献率。

②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创新资源的投入与配置决定着创新的规模和质量,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主要考核企业创新的投入程度。本文选取以下四个指标来衡量: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科学家与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开发新产品经费、新产品的开发项目数。

③技术创新的转化吸收能力。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技术创新的转化吸收能力是决定能否实现最终目的的关键环节。用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消化吸收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技术改造经费来衡量。

3 计量模型

3.1 耦合度 将关联系数按样本数求平均值可得到一个关联度矩阵γ,它反映了被分析系统内部对象之间耦合作用的错综关系。关联度的计算公式为:

γ■=■■ξ■(t)(n=1,2,…)

其中,n是样本数,即为本文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指标数。γ■表系统指标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当时0

3.2 关联度 在关联度矩阵基础上按行或列求γ■的平均值,可以得到一个分析序列组中某一指标与另一分析序列组的平均关联度:

D■=■■γ■(i=1,2,…,m;j=1,2,…,l)

D■=■■γ■(i=1,2,…,m;j=1,2,…,l)

上述关联度可用来判断系统互相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此外,为了从整体上分析系统耦合的协调程度,我们利用下式求解出分析系统的耦合度:

c(t)=■■■ξ■(t)

其中,c(t)是耦合度,m、l分别是相关分析序列组的指标数。

4 实证研究

利用耦合度模型,我们以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以2009年技术创新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之间进行耦合度和关联度评价分析,以此探讨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保障能力、投入能力转化吸收能力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并据此分析制约和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具体结果如表1,表2所示。

4.1 创新产出—投入能力的耦合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投入能力的总耦合关联度为0.672,表明它们之间的交互耦合效果较明显,二者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具体来看,技术保障能力对专利申请数的耦合作用最强,达到0.722,其次是新产品产值与产品销售率,均为0.670,而与总资产贡献率的耦合度仅为0.634,相互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总的来说,表明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对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专利申请数、新产品产值及产品销售率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4.2 创新产出—转化吸收能力的耦合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转化吸收能力的总耦合关联度高达为0.724,表明它们之间的交互耦合效果很明显,转化吸收能力对创新能力影响作用最强,因此,转化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具体来看,技术保障能力对新产品产值、产品销售率的耦合作用最强,达到0.744,而对专利申请数、总资产贡献率的耦合度依次为0.661、0.663,其影响作用相对较弱。总的来看,技术创新的转化吸收能力对新产品产值及产品销售率均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

5 基本结论

5.1 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转化吸收能力的总耦合关联度高达为0.7248,它们之间的交互耦合效果很强,即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创新能力影响作用非常显著。而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投入能力的总耦合关联度为0.6722,交互耦合效果较明显。总的来说,转化吸收能力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

5.2 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对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专利申请数、新产品产值及产品销售率均具有较强的动态效应,增加投入能有效地增加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的转化吸收能力对新产品产值及产品销售率均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转化吸收能力的增强对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升又过来促进技术创新的转化吸收能力,它们是双向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黄鲁成,张红彩.黑龙江制造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协调性研究[J].科研管理,2007(1):14-19.

[2]Hansen,K.L.,Rush,H. Hotspots in Complex Product Systems: Emerging Issues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J].Tech-innovation, 1998(18): 555-561.

[3]Jefferson,G.H.,Bai Huamao,Guan Xiaojing,Yu Xiaoyun.R&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J].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Brandeis University, 2002(3):32-35.

[4]Aghion,P.,Bloom,N. ,Blundel,R.,Griffith,R.,and Howitt,P.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2):701-728.

[5]Timothy Edmonds.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Rol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J].Research Paper,2000(7):23-88.

第2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战略柔性;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柔性;协调柔性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19-02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但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及难以预测性,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着巨大风险。成功的技术创新要求将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有效结合在一起,企业的战略柔性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1]。

一、企业战略柔性

1、企业战略柔性内涵

目前战略柔性并无统一定义。Moskisson & Harrison认为战略柔性是企业对变化的竞争条件作出反应以及提前行动的能力,并因此而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Sanchez将战略柔性的理解为对动态高度不确定市场环境和未来资源的选择判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随后他又指出战略柔性是企业对来自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各种需求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基本途径[2]。M.A.Hitt认为企业战略柔性是环境变化之前提前行动以便增强或维持企业现有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3]。Gerwin&Gupta 认为企业战略柔性是指企业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企业偶然采用的竞争战略的一种类型。Lau认为战略柔性就是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依赖自身高级知识和能力不断调整发展目标的一种能力。

从以上学者对战略柔性的定义可以看出,战略柔性以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视角,以降低企业内部结构的成本为内容,是企业以内部结构的可调整性和变革性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2、企业战略柔性的维度阐释

Sanchez提出企业的战略柔性由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组成。资源柔性由资源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协调柔性反映了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

资源柔性可以用资源潜在用途的三个维度来描述:(1)资源可被利用的使用范围较大时,资源柔性就较大。本质上,当资源可用来开发、制造、分配或销售不同的产品时,资源柔性增大。(2)资源从一种用途转变到另一种用途的成本和难度较小时,资源柔性就较大。例如当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变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转换成本降低时,生产线柔性就提高。(3)资源从一种用途转变到另一种可选的用途所需的时间较少时,资源柔性就较大。当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变到生产另一种产品所需的时间减少时,生产系统柔性就增大。

协调柔性包括三个重要维度: (1)确定资源使用的范围。这种能力包括决定组织将创造、生产和销售哪些产品等。(2)识别并建立能应用于战略转换的目标用途的资源链。这种能力反映了组织能利用资源的共享或网络化的程度,并在创造、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活动的“价值链 ”中与资源相联系。(3)通过将可获得的资源运用于目标用途的组织系统和过程来利用资源。这种能力反映了组织有效地管理用于给定目标的相关资源链的程度。

通过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的特征可以发现,企业的战略柔性同时关注企业战略的转换效率和转换成本,强调企业利用环境的变化来提高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4]。

二、战略柔性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高、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7]。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具有对消化吸收的技术与知识进行再加工通过组织、生产、扩散、实现经济效益的能力。一般可以通过经费投入比重、科技人员的比重、技术转化为产品的比率、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等方面体现出来[8]。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内部社会资本、组织文化、学习导向、知识能量、知识整合等。战略柔性作为渗透性能力,通过这些因素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1、资源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竞争情形会迅速发生变化,企业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来应对这些变化,而无论是创新活动的开展还是创新收益的获取都需要企业相应的资源来提供支持,因此,企业的资源柔性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资源柔性低,即企业的资源专用性很强,其将无法有效支持技术创新活动,尤其是突变创新的开展。同时,在获取创新收益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来满足创新的需要,企业已有资源很难应用到新用途,这些资源通常无法满足获取创新收益对资源的需求。因此,低的资源柔性既无法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也无法帮组企业获取创新的收益,企业的创新活动处于低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低。

随着资源柔性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资源可以应用到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在转换已有资源用途满足创新商业化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时可以以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完成;这有助于企业获取创新的先动优势和降低产品成本。

然而,过高的资源柔性也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过高的资源柔性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形成能力陷阱,不利于企业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这不利于企业利用新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同时,在创新商业化过程中需要将创新和企业能力加以结合,但企业原有能力通常无法满足创新的需要,尤其是突变创新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需要从外界获取和学习新的知识和能力,而企业原有的资源柔性所形成的能力陷阱,不利于企业获取创新商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会对企业获取创新收益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过高的资源柔性往往会使决策者对外部环境变化不敏感,使企业较少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竞争者所采取的行动。这不仅会降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机,也会对企业获取创新收益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即过高的资源柔性不仅没有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反而会伤害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当企业的资源柔性处于适度的水平时,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而当企业的资源柔性过低的时候,专用性的资源难以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过高的资源柔性会伤害开展技术创新的动机和获取创新收益的能力。因此,资源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呈倒 U形的关系,见图1。

2、协调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第3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主流顾客导向;新兴顾客导向;突破性创新;家具行业

一、引言

突破性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意识到我国在顾客导向和突破性创新相关性方面研究的空白和国外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我们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本文对主流顾客导向和新兴顾客导向进行了区分和内涵的明确,并对突破性创新的特质进行了阐释。初步分析了不同顾客导向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希望本文的相关理论阐释对于我国家具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顾客导向和突破性创新相关性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顾客导向的类型与内涵

1.主流顾客导向

主流顾客导向指的是公司最关注现有的顾客,通过开发满足他们当前和未来需要产品以提供其最满意的服务。因此只要以现有客户群为目标,主流客户导向便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创新的产品。

以主流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往往已经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和经验,在开展顾客需求的调查时只需要关注主流顾客集中的邻近区域,财力和人力资源的分配变得相对容易。然而,这类只以主流顾客为导向的公司通常仅针对那些与公司有重要交易的顾客,因此会限制他们调查客户环境的范围,结果导致对创新机会的调查也只限于公司当前的领域。

由于对处理主流顾客业务具有丰富的服务经验,企业能够一直利用这一优势去协调这些顾客的问题以及更进一步开发满足他们的需求。公司主流客户群的牵引力是牢固的,关于它的需求信号是清晰的,这为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根据前文所述,如果从信息获取难易程度、服务经验及创新风险三个角度分析,学术界都认为主流顾客导向有助于企业更好把握顾客的需求,短期内更快实现创新。但主流顾客导向有其局限性,会导致企业丧失了创新的灵感和把握不住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

2.新兴顾客导向

新兴顾客导向反映了企业对小范围但新兴的客户群体的兴趣。它要求企业加深对那些需求难以识别和获取的客户的了解,识别新兴客户及其人际关系、沟通渠道的信息,以及了解新兴顾客对产品的评价,从而慎重地从新类型的顾客中寻求投入的机会。

新兴客户导向需要接收来自的微信号,这个被称作“组织远景的边缘地带”。它指导企业大胆质疑那些可能成为公司顾客的假设,而不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去定位企业现有的主流顾客。

新兴顾客导向弥补了主流顾客导向忽视未来市场需求的缺点。当然,它意味着顾客需求定位难和创新风险大。新兴顾客导向是否能更好帮助企业实现技术或产品创新的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这将是新兴顾客导向研究走向实践可行性的必由之路。

三、突破性创新的特质

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分类。按照创新强度的不同,可分为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与突破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都以渐进性技术创新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以渐进性创新为主转变为以突破性创新为主。

纵观国内外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其定义。Dess和Beard把突破性技术创新定义为: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工程和科学原理之上,它常常能开启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突破性创新经常会给现存的企业带来巨大的难题,但它却常常是新企业成功进入市场的基础,并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重新洗牌。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用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

尽管上述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定义的表述方法有所差异,但我们不难发现这几种定义的共性: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而言的,它常常能改变现有的技术和经济规则,给现存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甚至导致整个产业的消亡。较为准确地理解突破性技术创新,必须把握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破坏性大。在渐进性技术创新模式下,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对现有主流技术只不过是技术互补或者技术拓展,产业间的竞争仍表现为成本领先或产品差异化。而突破性技术创新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之上,它对现有市场的主导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跨越。技术跨越发生在一个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表现为产业的核心技术轨道出现了拐点或者出现了新的核心技术,标志着全新产品、服务或工艺的出现,这常常意味着一批企业的消亡,另一批企业的诞生。例如,在世界钟表业发展史上,日本的电子表替代瑞士的机械表。

2.风险性高。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建立在一整套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之上进行的一种“破坏性”的创新,它企图对原有的技术发展轨道的突破,从而开辟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如下图所示)。对于这类技术创新,已有的技术标准不可能支持它,新的技术标准又没有建立,而且突破性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难以设定,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当一项重大产品创新首次出现时,性能指标通常比较模糊,而主流用户对主流技术性能改进更感兴趣,因此,很容易被市场拒绝,市场开发非常困难。

四、主流顾客导向、新兴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1.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顾客导向是指反映企业营销观念的一系列流程、信念和价值观,企业的所有决策都以顾客为起点,最大程度地理解顾客的需求和行为,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来实现更高的顾客价值。

国外学者Bennett和Copper认为,顾客导向和产品创新之间呈负向关系,因为过于以顾客导向为主的企业会倾向于从事模仿产品的开发而非从事真正原创产品的创新。Christensen认为,许多原本居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失去市场是因为它们只关注主要顾客的墨守成规和短视近利,这严重抑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及企业家精神,而使企业渐渐失去领导地位。

国内对顾客导向与创新关系的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任峰和李垣从组织文化观和行为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顾客市场导向对创新的影响,认为,顾客导向有利于提高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以及改善短期绩效,但是,由于过度关注于满足顾客的当前需求,抑制了根本性的创新,从而不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培育。史江涛等利用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构建了顾客导向与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其认为顾客导向会导致渐进性技术创新,也会引致突破性技术创新,这与产品的类型和目标顾客有关。孙爱英和周竺则认为,顾客导向有利于企业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而不利于企业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

总的来说,如果把顾客导向当成一个整体来分析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时,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即以顾客导向为主的企业会较为倾向于渐进性创新。但现有的研究没有对顾客导向进行主流和新兴顾客的细分(Jaworski & Kumar, 1993; Narver & Slater,1990; Zhou, Yim & Tse, 2005)。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将顾客导向的概念限定太窄,对顾客导向的衡量出现了问题。大多数人把顾客导向仅仅理解为“主流顾客导向”(Mainstream customer orientation)。Narver et al.指出,顾客导向从本质上包括两套行为模式。第一套行为模式是“主流顾客导向”;第二套行为模式是“新兴顾客导向”(Emerging customer orientation)。可见,如果将顾客导向分成不同的类型来研究,顾客导向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沿用Narver et al.的观点,希望能从主流顾客导向和新兴顾客导向这两个维度,更进一步回顾学者关于顾客导向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的研究。

2.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关于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目前已有较多的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学术界传统的观点认为主流顾客导向会限制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能性。比如,Danneels发现有能力进行突破性创新的企业必定需要是关注顾客的潜在需求而不是现有需求。

然而,另一派学者认为,主流客户导向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以主流客户为导向的公司专注于识别和定位他们主要客户的需求。这种致力于深度了解客户的行为使得不仅发现了现有和新兴的需求,而且了解到新技术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Slater & Narver, 1998)。

由此可见,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本文认为,造成结论截然相反的原因在于创新主体的技术或产品特性并不一致,也就是说,主流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受创新主体的产品用途、面向的顾客群体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会产生完全不同却并不矛盾的结论。

3.新兴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对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理论研究不多,关于新兴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研究,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定论。

国外学者Hamel和Prahalad用“服务市场的暴行”来形容 “仅为现有顾客服务”的消极影响,他们指出虽然满足了现有顾客所需很重要,但是关注不在我们服务范围内的顾客更加重要。Praveen和Danneels则认为新兴客户导向与突破性创新无关。按照定义,突破性创新涉及新技术(Chandy & Tellis,1998),而新技术不仅需要很大的投资,而且面临着不确定的回报风险。也有学者通过案例性分析的方法,表明突破性的技术可能会满足新兴顾客的需求,正如Christensen和Christensen & Bower所阐明,工作原理不同但不是十分高端的技术就可以满足小范围的新兴磁盘驱动器顾客群的需求。即便如此,管理者们认为向突破性技术投资来满足新兴客户的需求比满足主流客户的需求更有风险。原因有:(1)新兴客户群需求的本质是在演变的,也是不确定的;(2)新兴客户群的规模较小;(3)对主流客户的需求了解更清晰些。

综上所述,新兴顾客导向理论上可以促进突破性创新,但考虑风险的因素,新兴顾客导向在企业实践上能否促进突破性创新缺乏充分的证明。本文认为,新兴顾客导向的本质是一种引导顾客的企业文化,与突破性创新有正向关系。此外,主流顾客导向与新兴顾客导向并不矛盾,在企业内部可以同时采用,只要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单位或项目的要求来相应匹配,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

回顾不同的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外学者更早地意识到顾客导向对企业的技术和发展战略起关键的作用。但不同的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在不同的研究样本中却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企业究竟以主流顾客为导向还是以新兴顾客为导向还有所争论。并且,国外关于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对象主要倾向于消费者的非耐久品、轻工制造业、重制造业、药品、技术和电信行业,不仅缺乏对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大量的实证研究,无法为中国的制造行业提供直接性的理论指导,而且由于国外的顾客需求状况与中国的本土特征有重大的差异,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也不适于直接移植到本国。以中国的本土企业为案例,研究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将会是国内学者一个重大的研究趋势。

作为原材料制造产业的重要行业,目前中国家具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促进企业和产业的双重升级成为中国家具行业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首要任务。中国家具企业日益关注突破性创新,体现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材料应用上,并取得一定的专利成果,如智能抽屉系统、亮光木纹美纳米板技术等。而目前推动家具行业进行突破性创新主要来源于进口地对家具环保健康的要求,即是政策制度的作用,而非顾客的导向。目前国外经济不景气导致大量外贸型家具转向内销,新产品是否适应新市场需求主要靠市场来识别,因此对顾客需求的准确把握是家具行业进行有效的突破性创新的首要基础。主流顾客导向还是新兴顾客导向对家具行业的突破性创新有积极性的作用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为帮助中国家具行业更好地通过目标群体的定位以做出更优的技术战略选择,我们认为,将顾客导向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的研究引向中国的家具行业的案例,关注主流顾客和新兴顾客特征的界定、两种顾客导向与家具行业突破性创新的关系以及探索促进家具行业突破性创新的新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Danneels, E. 2002.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 (12): 1095–121.

[2]Danneels, E. 2003. Tight-loose coupling with customers: The enactment of customer orient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6): 559–76.

[3]Christensen, C. M. 1997.The innovator’s dilemma.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4]Chandy, R., and G. J. Tellis. 1998. Organizing for radical innovation: The overlooked role of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5 (4): 474–87.

[5]Bennett, R. C., and R. G. Cooper. 1981. The misuse of marketing: An American tragedy. Business Horizons 24 (6): 51–61.

[6]任 峰 孙爱英: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6):87-91.

第4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它是一种技术范畴的活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新技术产业化,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同时,它也是一种经济行为,要求突出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强调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根据技术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效益的重要属性定义技术创新的方法;或者说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目前的技术条件,找出一种现有的、具有潜在优势的技术进行创新或者直接应用技术手段开发出一项能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的新技术。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多层意思,每层意思实际上就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一个角度,而这多层意思之间、多角度之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相通的。

(1)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就是指企业要确定自己的技术水平,了解准备通过技术创新要满足顾客哪些方面的特殊需求和偏好,给顾客带来哪些方面的特殊利益和价值。这些特殊需求和偏好是顾客所追求和重视的,只要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那就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

(2)与普通的市场定位一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特色定位,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成果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只有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才能使技术创新的成果独具一格,技术创新扩散才有更大的价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的产品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3)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也是一种竞争优势的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确定准备在哪些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且使技术创新的成果优于竞争对手。市场竞争无处不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胜人之处。根据麦克尔·波特的理论,竞争优势就是为顾客创造超额价值的能力,谁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为顾客创造超过竞争者的价值,谁就能赢得顾客。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的重要区别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对企业实现产品生产的技术进行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性,使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而产品定位是直接对企业的终端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进行定位。产品定位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前提和基础,产品定位反映的是市场需求,它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指引了方向;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是产品定位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手段,只有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准确,才能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偏离方向,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3基于DEA的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DEA主要用来评价相同类型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中各成员之间的相对有效性,因而这种方法也称为DEA有效。DEA作为一种有效性评价方法,20多年来,一直为广大理论和应用工作者所瞩目,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应用上已广泛深入到各个领域。DEA方法的优点:①DEA是由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的权重作为变量,模型采用最优化方法来内定权重,从而避免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所带来的主观性。②假定每个输入都关联到一个或多个输出,而且输出输入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关系,使用DEA方法不必确定这种关系的显示表达式。③在处理经济学生产函数与规模经济的问题上,DEA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DEA在其出现后的20多年中,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研究出多种DEA模型,CR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DEA模型。

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要素可分解为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等。企业研发投入是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市场定位的前提是要求有必要的研发投入,包括人力投入、资金投入、时间投入等。只有这些研发投入的存在,才有可能为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重要的关系。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的能力,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必须以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依据,技术创新能力制约着市场定位能力。如果创新能力不强,即使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的再好,也是徒劳无功。只有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市场定位,才具有实际意义。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这两个指标是对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的检验。只有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很多创新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才能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做得成功,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

本文为了方便使用DEA模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一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投入指标,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产出指标,包括创新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本文通过8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省市,来评价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的重要性,这8个省市有沿海发达地区的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也有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以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宁夏、新疆,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具体数据如表1,这些数据选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是权威专家对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分。

运用CR模型建立线性规划,采用单纯型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第

一、

四、

五、七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等于1,是DEA有效;第

二、

三、

六、八决策单元目标函数值Z小于1,非DEA有效。由此可知,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相对有效,说明上海、新疆、广东、浙江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方面做的较好,值得其它省市的企业学习和借鉴。而湖北和湖南两省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有效性相对较差,例如湖北省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为33.85,而产品竞争力的分值仅为4.83,创新经济效益的分值也只是24.4,相对于其它省市的企业而言还是比较低的,投入与产出是很不平衡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不仅与投入有关,更重要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问题、平衡问题。新疆的企业的投入能力不是很强(企业研发投入的分值22.10,企业创新能力分值13.64),但是他们能够在现有的投入能力基础上提高投入利用率,这样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5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市场导向 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

市场导向和企业创新之间的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和争议,争论焦点是市场导向是否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导向导致琐碎的创新和R&D的短视,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战略产生影响,是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归因。就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问题,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较少,那企业市场导向是通过什么机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本文试图从吸收能力的视角,探讨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相关概念

自从1990年提出市场导向概念以来,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行为观点以及文化观点(Harris,2001)。行为观将市场导向定义为三种活动的集合:市场信息的收集;部门间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以及组织层面上对市场情报的反应能力;此观点认为市场导向是一种信息管理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学习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文化观将市场导向界定为一种组织文化,这种文化能最有效地诱发为消费者创造卓越价值的行为,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绩效。按照文化观的观点,市场导向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部门间协作三个不同维度,由于市场导向的文化观点涵盖了市场导向的行为观点,可以更为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市场导向的含义,且构成市场导向的三个维度有各自不同的内涵,每一个维度都涉及不同的认知活动。因此,本文将分别研究市场导向三个维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创新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创新程度和创新的知识基础不同,创新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变性创新。这两种技术创新模式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包括创新目标、创新重点、技术、不确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而两者差异的实质在于新知识的内涵以及使用知识方式的不同。渐进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服务和管理方式的小幅改进,并强化已有的设计、惯例和结构;突变性创新是在全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服务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研究理论框架

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然充满了矛盾(Grinstein,2008)。市场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源于营销研究中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介作用,认为市场导向是产品创新的重要诱因之一,对技术创新方式有较大的影响。Zhou,et al(2005)基于中国转型经济市场中的一些著名企业样本的经验研究表明,市场导向通过对高级技术的利用和主流客户提供更大的收益促进了技术上的突破创新。Atuahene-Gima(2005)研究发现市场导向通过促进能力开发和能力探索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机制,在促进了企业渐进创新的同时还促进了突变创新。但具有市场导向的企业关注顾客需求信息,它们不一定拥有满足顾客需求所需要的所有技术知识,因此,市场导向必须通过向外界进行知识的获取来弥补自身知识资源的短缺,进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吸收能力可通过对外部知识的使用扩大企业的知识存量(Leonard-Barton,1995),促进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想法(Grantand,2004),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与顾客价值。也就是说,企业在吸收外部知识能力上存在差异,正是这些能力的差异导致了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Beaudry & Breschi,2003;Giuliani & Bell,2005)。本文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将以市场导向—吸收能力—技术创新为框架进行研究。

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

(一) 顾客导向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顾客导向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顾客现实需求导向和顾客潜在需求导向。顾客现实需求导向要求企业关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领域,开发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现有需求,并且注重改进企业在现有领域的表现从而满足目标市场上大部分顾客的需求,同时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Jaworski et al.2000)。以顾客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企业通常使用态度和认知研究、概念测试、市场模拟和联合分析等适应性学习技术来理解消费者需要,导致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更加倾向于与现有市场相关的产品创新,导致企业在信息获取和知识学习上的短视行为。也就是说,过于以顾客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可能会无视激进式创新,从而制约了创新的潜力。另外一种是关注顾客潜在需求导向,此种需求导向了解和预测现有竞争对手的行为和战略(Slater,1996),通过变革价值流程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市场结构和市场现状,并识别和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市场空间,使得企业摆脱“目标市场专制”的限制,更容易产生创造,实现突变性创新。但由于突变性创新创造的产品一般是针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它被市场接受和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短期内很难对企业业绩有利润的回报,这对于一般的企业是难以接受的,在长期内会抑制企业的突变性创新行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

命题1:顾客现实需求导向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顾客潜在需求导向与企业突变性创新呈正倒U型关系

(二)竞争者导向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以竞争者为导向的企业持续监控竞争对手的动向,然后通过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项目或者通过采用“比附营销”的有效策略来赢得市场机会。搜集竞争者信息有助于企业追踪行业技术动态,为了应对竞争对手,可能会导致更为新颖的产品或者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维持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是,一些学者认为过分关注竞争者会使企业忽视差异化的机会,忽视细分市场和顾客需要的变化,单纯模仿竞争者的战略而阻碍了创新战略的开发(Day&Wensley,1988)。对产品创新而言,过度以竞争者为导向的企业倾向于开发仿制品,而回避革命性新产品的研发。Lukas&Ferrell(2002)认为,关注竞争者行动的企业往往遵循风险以及研发和上市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视模仿为产品开发的重要途径,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竞争者导向与产品开发的激进程度负相关。

命题2:竞争者导向企业突变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竞争者导向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三)职能间协调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Narver&Slater(1990)认为职能间协调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抛却小集体利益而进行协作,它能改善部门间的沟通、配合、信任和承诺,从而实现组织资源的协调使用以便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价值。部门间协作的过程促进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信任和承诺水平,促进新的市场信息的产生、收集和传播,这有助于鼓励研发人员开发出创新性更强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职能间协调并不能促进突破性产品的开发,原因有三:随着产品研发牵涉到的部门数量增加,组织压力程度随之增加,克服组织压力的常见方式就是回避不太熟悉的更具创新和挑战的研发项目;职能间协调程度较高的企业往往要牺牲过于创新性的观点来调和部门间的争执和异议;职能间协调试图同质化不同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才,适得其反的制约了创新(Auh&Menguc,2005)。

命题3: 职能间协调与企业突变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职能间协调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企业吸收能力是企业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以产生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累积性和路径依赖特点(Cohen & Levinthal,1990;Teece,2007),是一系列技能的集合。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对知识进行识别、转换、探索以产生新知识,强化现有组织资源的重整能力。这种吸收能力说明组织有能力利用外部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同时,组织也需要具备可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尤其在高度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创造更多的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新产品开发、流程改善、组织决策等方面。因此,组织需要有足够的吸收能力才能从外部获取信息和知识转化成为已所用的新知识,实现组织对新技术的创新和新市场的开拓。

就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而言,国内外众多学者证实了吸收能力对创新有着影响。Cohen&Levinthal(1990)认为,吸收能力是基于先前的相关知识积累发展出来的,拥有相关知识积累的企业对新技术会有较好的理解,也更容易产生新想法并开发出新产品;Szulanski(1996)认为组织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捕获外界信息,有利于其对行业技术、市场动态等前沿信息的监测,从而可指导企业进行正确投资、研发与市场开发。因此,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助于其不断监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的最新动态变化趋势,及时获取并消化外部信息与知识,并最终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Zahra&George,2002)。拥有较高吸收能力的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辨识将更加敏锐,使得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能够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同时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Atuahene-Gima,2003)。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知识和制造流程技能知识流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和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会促进企业创新(陈怡安,2009)。

企业为了维持现有顾客,提升对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保持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市场导向从顾客、竞争对手等渠道获取对企业运营起关键作用的外部知识,对组织外部知识的消化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反思传统的思维方式,并对企业的心智模式在认知上进行转变,而这种转变对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Holmqvist,2004)。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所获取的外部信息和知识,经过消化、转换并应用,并进而在企业技术创新和能力生成中发挥作用。由此本研究认为,市场导向能够促进企业对外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并通过吸收能力与内部互补性知识进行消化、转换并应用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4: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吸收能力对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结论

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吸收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影响因素。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市场导向,积极主动的了解顾客信息,注重顾客现实需求,挖掘其潜在需求,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并做好部门的协调工作,为顾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吸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加强企业研发团队建设,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等途径,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内部知识水平的提升,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从而进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Cohen,W.M.,Levinthal,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

2.Atuahene-Gima,Kwaku. Resolving the capacity-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

3.Zhou,Kwin Z et al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n technology-and market-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

4.Harris, L.C. & Ogbonna,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1, 51(2)

5.Kohli,A.K. & Jaworski,B.J. Market orientation:The construct, research propositions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2)

第6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07-02

在当今社会,随着消费者的知识水平以及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与专业化,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使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变短,加剧了企业的创新压力。另外,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使得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新的市场变得容易。企业要实现创新必须对企业人才和企业知识资本进行新的架构与融合,寻求知识的激发与创造,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新技能,并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保存和分配这些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资产,知识资本超越了其他传统资源,成为具有核心地位的生产要素。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新理念

1.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表面上看,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新创意的产生、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即从思想到实物的过程。但从本质来看,技术创新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知识的参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创新构想、技术创新开发和技术的经济开发三个阶段。一项技术创新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市场需求,而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因为信息根本上来说属于知识。在获取市场需求后,企业就开始进行技术创新开发,这个阶段就是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相关知识,把技术创新构思变成包含创新知识的新技术。最后,新技术或新产品开发出来后面向市场销售,其实就是对包含创新知识的新技术的最大化应用,是对新知识的扩散和传播。因此,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的全过程。随着技术创新的展开,新知识的积累产生新的技术,开发出新的产品,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绩效。企业技术创新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演化过程。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有个人知识,也有组织知识;有显性知识,也有隐形知识;有公认的知识,也有尚未被认可的知识;有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有尚未被总结出来而存在于企业文化中的知识。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各种知识包括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等进行识别与处理,将它们用一种适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并集中成知识库,帮助和促进员工获取、吸收、利用和共享这些知识。知识管理通过传播和收集知识,及时与消费者沟通,准确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针对失败的案例,企业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形成一定的数据库,从而有效地避免重复开发、重复建设,节约企业资源,减低创新成本,提高开发速度,增加企业绩效。

3.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风险。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倍增收益的同时,也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技术创新过程中机会成本偏高,创新的投入时间偏长,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会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时候,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都来源于一些重要知识的缺失。知识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导向作用。新的创意的产生、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全过程借助于知识管理可以建立企业内外部知识网络,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有效集中,实现有效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在技术创新时因为收集信息和掌握知识不充分造成的技术创新的失败;通过对知识的分析和利用,可以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新知识又丰富了知识管理理论。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知识管理的内容

1.企业技术创新构思(与决策)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的构思阶段是创新的起始阶段,创新构思的质量与来源决定着创新水平的高低,它的来源可以是自然科学家或者从事技术活动的工程师的发现,也可以是营销人员对市场环境的机会和消费者需求的感受。企业需要对潜在的市场需求、当前先进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内部资源状况和外部可利用资源等知识进行辨识、收集、整理与储存。有了创新构思就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能力、可获得的资源进行系统评估,最后将其运用到技术创新的系统过程中。决策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技术创新的产品是否可以从一个构思变成为真正具有可行性的商业化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以上各种知识的获取。同时,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注重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通过知识管理使创新人员及时获取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创新方案,为技术创新的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2.企业技术创新开发阶段。企业技术创新开发阶段的是根据前面阶段所产生的需要,调配企业自身拥有的各种技术、人力、物力、资金、设备等,将创新产品由一个创意转变为具有清晰特征的产品原型的研究阶段,即创造新技术,研制出可利用的新产品、新工艺。这就要求企业员工需要具备产品开发有关的前沿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市场信息,并能将这些知识综合运用到企业所要开发的新产品中。通过知识管理,企业全面监督技术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最大程度地共享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促使个人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分享利用使其再激发出新的隐形知识。这个阶段有效的知识交流最为重要,只有交流才能实现最大范围的知识共享,使知识发挥出应有价值和作用,提高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的效率。有调查表明,实施知识管理越成功的企业,其产品开发实现生产能力所耗费的时间就会越短。

3.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与扩散)阶段。此阶段是企业从小批量生产新产品到大批量生产的过程,新工艺运用到生产过程中需要企业员工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员工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很重要,知识需要转化为各种技能,即显性知识向隐形知识进行转化。除此以外,企业为了顺利生产还会遇到新的工艺问题,所以需要员工重新学习与新产品生产制造相关的知识。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企业形成技术创新知识需求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减少不确定性,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所以,此阶段的知识管理是对客户知识的管理。

三、针对技术创新目标,实现有效知识管理

1.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建立知识管理数据库。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企业采用信息的搜索、开放式交流、竞争实战、项目反馈、外部参照等方式搜集信息,并以文档、数据、表格方式建立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借助外力,比如各个渠道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企业信息调查、咨询等服务机构建立关系等方式获取企业所需外部知识。企业通过对每个阶段信息的分析反馈,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对知识进行贮存,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知识管理的平台,形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的转化机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和应用。

2.注重营造有利于创造新知识的文化环境,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企业知识管理中,企业通过企业内部个人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共享,与企业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交流与学习来增加知识存量,营造好一个有利于组织学习、共享、创造的企业文化环境,可以鼓励员工毫无保留地奉献他们的个人知识与经验,使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协作、互助的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激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五个方面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运用系统思考,激活员工的自我超越,挑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等。企业通过建设富有合作意识的团队,依靠团队力量获取、整合与创造知识加快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

3.导入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目前知识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类。其中,人物化管理模式强调积极投资人力资源,包括引入专家、学者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企业内部发现和培训具有隐形知识的员工。编码管理模式强调投资与信息技术,注重开发收集与传播知识的管理系统,知识被编码并贮存在数据库,企业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重复利用。人物化管理模式和编码管理模式两种知识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编码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企业知识共享成本,提高新技术开发效率;人物化管理模式依赖专家的经验和技巧(隐性知识)。企业需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模式,比如企业自身主要依赖显性还是隐性知识、企业产品的特点等。同时,企业也可以将两种模式有机地融合,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管理模式。

4.重视技术创新人才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要想留住人才除了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外,还应制定公平多样的激励制度,重视员工的个体差异性。注重人才的吸纳和对人才的培养,重视能力而非资历,企业要为人才创造培训机会,要有完善的增进员工成长的管道,协助员工的自我成长;同时提供适当的诱因,对于有成果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培育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稳定的技术创新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第7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Abstract: The ecolog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while the collaboration of supply chai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eco-technology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anolyzed the reason of the collaboration of supply chain on the basis of eco-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built up the system of supply-chain- collaboration.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态化;供应链;协同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cologization;supply chain;collaboration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14-02

0引言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有效协调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的关系,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新型技术创新系统。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使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将环保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每个环节上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且利于环境,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高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供应链协同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1生态化技术创新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生产新产品、使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发展新要素、实现新组织,涵盖了企业整个生产到销售全部的活动。作为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技术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力。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经济、技术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特征,是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创新的生态化,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之后不危害或少危害生态环境和对人体健康,以及可回收利用和再生的产品;另一类是工艺创新的生态化,指能减少废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工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成本、物耗等工艺技术。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如下特征:①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②生态化贯穿整个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生产与消费后处理,生产副产品及废物的综合利用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技术。③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与构建和谐社会,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密不可分。④具有动态发展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和发展。

2供应链协同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要求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凭自身的资源很难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以及持续创新的源泉。因此,有必要开展供应链间的广泛协同,扩展资源配置和创新基础材料的范围,有效整合企业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力。通过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在降低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生产成本的同时,推出更符合客户随需应变的创新产品,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1]。基于此,本文认为生态化技术创新中进行供应链协同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低成本、易实现的拉动因素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全面的、全过程的生态化。它旨在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化,而这仅靠某个企业的单独创新,是很难实现的。且由于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创新周期较长,无法保证技术创新在市场上的成功。以核心企业为首,联结供应链的其它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在纵向上进行行业上下链的协作与共创,构成双赢的协作链,在横向上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共联、共赢与共创,从而实现信息的对称与共享,获得标准化的显性知识与非标准化的隐性知识,节约成本和时间,也减少企业的市场与技术风险。

2.2 激烈竞争的驱动因素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生态化技术的研发需要多个层面的技术知识进行相互补充,并与供应链其它企业在资源、技术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提高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2.3 环境和社会的推动因素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追求构建自然生态和谐系统和社会和谐系统,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多目标、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为原则。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企业环保责任的践行,也为企业塑造了绿色竞争力[2]。环境和社会责任推动着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但技术的复杂性和单个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促使供应链之间的企业进行资源和能力的优势互补,进行协同创新。

3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供应链协同体系

生态化技术创新的供应链协同体系,是在一个包含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知识流的供应链网络的基础上,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进行技术创新的系统,见图1。供应链协同体系的形成,可以充分发挥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优势,整合各种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知识共享和技术扩散,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

3.1 统一的供应链创新目标目标差异往往是造成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应该树立一个统一的目标,即以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高指导思想,实现原材料、生产工艺和废品处理等生产全过程的生态化,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进行协同合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3.2 集成的供应链创新网络生态化技术创新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3PL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和最终客户的所有创新活动和过程。这要求供应链节点企业跨越界限,对资源、技术、制度等要素进行协同,实现高效而紧密的协作,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3]。

3.3 高效的供应链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是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充分利用EC、ERP、CRM、SCM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构建一个健全的信息网络平台,收集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的创新信息,增强各企业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能力,进行创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交流和创新,避免信息粘滞现象。

3.4 健全的创新环境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良好政策环境、社会公众作用的发挥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供应链的协同创新需要政府以行政、法律、财政金融等方法对开展生态化技术创新、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等进行管理;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创新研发体系中;加强科研机构和高校与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技术沟通与交流,成为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

4结语

生态化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供应链成员要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实现生态化技术创新并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越来越困难,只有充分利用供应链伙伴关系开展协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悦.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93-94.

[2]钟祖昌.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R]. 福州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2006.1-2.

第8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关系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知识获取;技术创新绩效

DOI:lO.16315/j.stm.2016.04.012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在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的创新活动由封闭式创新发展为开放式创新。随着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跨越组织边界获取创新资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关键。网络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企业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互式关系与外部行为主体建立联系,构建企业网络。而企业网络的关系嵌入特征对于资源获取的影响强于结构嵌入特征,所以关系嵌入是理解企业网络对经济行为影响的关键。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外部知识获取为企业创新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企业网络中企业的联结强度和亲密程度的不同会影响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取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一般学者认为关系嵌入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流动,推动企业的创新绩效。而有些学者认为关系嵌入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成倒“U”型的,当关系嵌入特别强或特别弱时,会阻碍创新绩效的提高。本文引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深入探讨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为企业通过关系嵌入提高知识获取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1文献回顾及相关概念界定

1.1关系嵌入

网络嵌入性是指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位置及与网络成员间的关系,其决定了企业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网络嵌入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学与管理学等领域,是研究企业网络的重要手段。网络嵌入性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但由于结构嵌入对企业的影响是权变的,需根据企业间二元交易关系的情况而定,因而,关系嵌入成为理解企业网络关系对经济行为影响的着手点。

1973年,Granovetter副首次提出“关系嵌入”的概念,认为关系嵌入是交易双方对对方的需求和目标的重视程度,以及交易双方之间的相互信赖和信息共享程度,主要考察关系的强弱联结程度。在此基础上,Uzzit进一步将关系嵌入从3个维度来进行描述:信任、优质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安排。有学者将关系嵌入界定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其他伙伴之间所形成的一种非正式网络,通过信息与知识分享,重视彼此互动过程,以追求长期合作关系。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高度的关系嵌入具有频繁的互动、良好的信任和信息共享的特点,即关系嵌入主要关注行为主体在企业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关系强度描述地是企业间的互动频率、亲密和互惠程度,关系质量强调的是企业间的信任、信息共享与共同解决问题。

1.2知识获取

企业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学研究的热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包括3个观点:从资源基础观到能力观,再到知识基础观。随着技术创新的复杂化加剧,知识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是具有异质性的知识体,因而企业对知识的创造、存储及应用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知识基础观是对资源基础理论的扩展和完善,强调了知识是企业唯一有意义的资源。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真理的经验和认识的总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知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本文采用Polanyi的分类方法,认为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文字、图表、数据等方式明确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以经验、诀窍、灵感等形式存在的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的知识。

关于知识获取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版本。Norman认为知识获取是指联盟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互动过程中获得市场、技术、管理等知识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知识获取是从合作伙伴处获取知识的程度。本文认为知识获取是企业与网络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对相关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取得、理解和应用。

1.3技术创新绩效

1912年,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生产体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定义。Mansfield认为技术创新是从产生新产品的构思到出售新产品的过程。Freeman指出技术创新强调新产品或新系统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从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开发、产品试制、生产制造、首次商业化及扩散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绩效则是企业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后取得的成果。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纷纷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展开了研究,但是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Hagedoom等采用R&D投入、申请的专利情况、引用的专利数、新产品的情况这四项测量指标来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并说明指标间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只要选取其中一项就可以实现测量。陈劲等认为技术创新绩效包括产品创新成功和过程创新成功。高建从产出绩效和过程绩效来评价技术创新绩效。更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绩效包括创新效益和创新效率。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创新效率和创新效益两方面来衡量技术创新绩效,创新效率包括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和成功率,创新效益包括新产品的数量、申请专利数和新产品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2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2.1研究框架

目前,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质就是企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生产更新知识,同时随着技术创新的日益复杂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企业本身拥有的知识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创新活动,因此,外部知识的获取成为实现企业创新的关键。而关系嵌入是企业跨组织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重要保障,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源,进而完善企业的知识体系,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关系嵌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是将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考察了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首先,研究关系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分别考察关系嵌入各维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其次,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分别检验知识获取各维度对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如图1所示。

2.2研究假设

关系强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强度体现了网络成员间的互动频率,有强、弱之分。Granovetter认为弱关系促使异质性资源的流动,更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而大部分学者认为强关系使得企业间信息交换更频繁,企业能够从外部获取更多有用的资源,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和竞争优势。强关系实质是信任关系,能够有效抑制短视行为,巩固合作关系,形成彼此间的互惠关系,促进信息的共享,使得企业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有利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有效识别,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活动的环境适应性。Hansen认为在识别外部环境变化时,强关系比弱关系更有效。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频繁的交流,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任,促进知识的转移,降低知识搜索成本和创新风险,进而推动创新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关系强度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关系质量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质量体现了关系嵌入的本质,反映了网络成员间能否形成与共同目标、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相关的伙伴间的信任。Yli-Renko认为,网络成员间的关系质量对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和转移有重要的影响,彼此间的信任程度越高,关系更密切,彼此间的信息交流越开放,双方更愿意分享敏感信息,提高双方的创新成功率和创新水平。同时,信任的存在降低了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企业愿意与合作伙伴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b关系质量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从知识的性质角度,Polanyi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格等形式明确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无法编码的、难以明确表达的知识。

关系嵌入性与显性知识获取。企业可以参与和构建企业网络,巩固合作伙伴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嵌入性的合作关系能够提升企业间的信任,形成互惠关系,推动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降低企业的知识搜索成本。在企业网络中,网络成员可以从中获取企业的规章制度、产品生产标准、生产流程、商品说明等编码化知识,进而企业理解和消化获取的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可以用语言、图表等表示的显性知识。企业间的交流越频繁,越可能导致更多的企业规章制度、生产标准、管理流程等显性知识的溢出,企业越容易从网络中获取所需的显性知识。企业间的高质量关系意味着企业间的信任程度较高,网络成员不会利用其他成员的弱点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样就会降低企业共享知识所带来的风险,企业间的知识和技术交流水平就会提高,企业能够更轻易地获取显性知识,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关系强度对显性知识的获取有正向影响;

H2b:关系质量对显性知识的获取有正向影响;

关系嵌入性与隐性知识获取。隐性知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隐性知识的生产、转移和使用对技术创新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企业获取关键创新能力的重点。但由于隐性知识具有比较强的粘性,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易被转移,所以隐性知识的获取需要网络成员保持良好的信任环境和持久的互动。在企业网络中,网络成员的频繁交流,有利于企业获取关键知识和前沿的技术开发知识和市场开拓信息,较强的嵌入关系是推动合作及复杂知识共享、流动的重要保证。在获取复杂知识时,强关系比弱关系能更有效地处理不能编码的知识。关系质量是网络成员进行深度合作的前提,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信任是网络成员间高质量关系的根本特征,信任的存在能够维持网络成员间的合作和降低知识分享的风险。网络成员间的信任程度越高,企业越愿意将隐性知识与其他成员共享,越不会担心对方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行为。随着信任的加强,网络成员间就会形成基于共同目标的互惠观,彼此间往往会分享敏感信息,如企业目标、盈利情况、未来发展战略等,网络成员间更可以通过员工的互换来实现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移。张方华认为,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创新所需的隐性知识的获取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关系强度对隐性知识的获取有正向影响。

H3b:关系质量对隐性知识的获取有正向影响。

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上是对现有知识的生产更新,因此,企业想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现存知识和有效获取外部新知识。外部知识和企业本身具备的知识可能会形成一种互补关系,这种互补性的知识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通过促进不同知识背景的组织和人员的交流,推动不同领域知识的转移和获取,使得企业获取其所欠缺的技术、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互补和创新,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外部知识,企业能够扩展自身的知识基础,并且更好地处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高成本、高复杂性问题。同时,企业快速地获取市场需求信息,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新思维,从而缩短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加快新产品的上市速度,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朱秀梅通过研究集群企业的学习过程,发现集群企业员工可以将从合作伙伴获取的显性知识与原有知识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创新理念,并把它应用于企业创新,这样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Sen-ker认为隐性知识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隐性知识的获取比显性知识更有价值,更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a显性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H4b:隐性知识获取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3研究设计

3.1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样本,问卷的题项根据李克特5点量表设计。问卷主要通过直接走访企业、朋友圈以及MBA课堂进行发放,共发放412份,回收236份,回收率为57.3%,其中有效问卷为189份,有效率为45.9%。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2变量测量

本文借鉴Granovetter等、MeEvily等和吴晓冰的研究成果,从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2个维度共6个题项对关系嵌入进行测量;参考Lyles等、Norman等、张方华的研究,通过6个指标测量知识获取的2个维度;参照Hagedoom等、Brouwer等和张方华的研究,采用5个测量指标对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测量。

此外,根据已有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和所属行业等均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通过企业的员工人数作为划分标准,企业年龄为企业自成立起到2015年止所经历的年数。

4实证研究

4.1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分析,由表2可得,各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都大于0.7,代表各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对于同批次回收的问卷数据,合理的做法是先用部分数据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剩下的数据再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一般认为,对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所需的最低样本容量为变量数的5倍~10倍,或者达到变量中题项数的5~10倍即可。由于本文因子分析需要处理的变量数是3,变量的最多题项为5,随机抽取50个样本即可满足要求。各量表的KMO值均大于0.7,且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P

本文还对剩下的139份样本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如表3所示。TLI和CFI均大于0.9,接近于1;RMSEA均小于0.1;X2/df都小于3。各项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各个量表的建构效果良好。

4.2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4所示。各变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已有模型和假设具有一定合理性,适合对变量间的关系作进一步分析。

4.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3.1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根据已有理论模型和假设,初步建立了关系嵌入、知识获取和技术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2所示。

4.3.2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卡方自由度之比和CFI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分别为2.73和0.91,但TLI略小于0.9,RMSEA的值为0.111。因此,有部分指标(TLI、RMSEA)不在标准范围内,需要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

本文根据修正指数和变量间的实际意义对模型进行调整,删除C.R值小于1.96,标准化路径系数不显著的路径。基于此,本文删除了“技术创新绩效关系质量”这条路径。修正后模型的相关拟合指标如下,X2/df的值是1.91,小于2,TIL和CFI的值分别为0.953和0.964,均大于0.9,RESEA的值为0.074,小于0.08,这些拟合指标均满足拟合要求。同时,各变量间的路径C.R值均大于1.96,至少在显著性水平P为0.05下显著。因此,经过修正以后的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无需进一步调整。修正后的理论模型及各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如图3所示,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相应的P值,如表5所示。

关系质量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没有产生直接的显著影响,需要通过知识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关系强度能够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假设H1b没有得到验证,而假设H1a得到验证。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均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假设H4.和H4b通过了统计检验。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均对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2a、H2b、H3b与H3b得到了统计检验的显著支持,如表6所示。

5结论

首先,企业网络关系嵌入的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两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在企业网络中,强关系可以增强网络成员分享知识的意愿,促进知识的流动与转移,提高企业对知识的可获得性,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知识基础,进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网络成员间频繁的互动,为企业获取新创意、新想法提供了可能。但是关系质量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关系嵌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成倒U型的,而非简单的直线型。

其次,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均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且隐性知识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显性知识的获取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信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快速掌握市场需求和把握市场机会。隐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它比显性知识更具价值。企业通过对外部知识获取,获得互补性知识,扩大企业内部的知识储备,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为企业成功开发新成品奠定基础,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最后,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有显著的影响。强关系意味着企业间的频繁往来,促成互惠观的形成,有利于知识的交流和转移,企业更容易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同时,企业间建立高质量的网络关系,提升网络成员间的信任关系,信任是网络成员间长期合作的结果,而长期的接触和交流是促进隐性知识流动的关键,在长期合作中,彼此间形成一些共同语言,这样复杂的隐性知识更能被对方接收和理解。同时,由于信任环境还能够降低搭便车等机会主义,处于网络中的企业更愿意分享知识,促进知识的自由流动,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奠定基础。

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启示:第一,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积极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企业网络,与网络成员建立高质量的关系,与网络成员开展广泛的交流,有效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从而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第二,提高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力。在与网络成员交流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快速识别关键知识,提高企业辨别市场机会和威胁的能力,且能够实现外部知识与原有知识的有效融合,为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条件。

第9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市场结构 企业创新

一、垄断性市场结构对创新的影响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个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个:一、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首先,垄断降低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新企业受到了诸多进入壁垒的限制。因而进入该行业已几乎不可能。如电力行业。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源于外面与内在两方面,是两方面合力的结果。从企业内部分析,创新是一种信念,一种长久积累的文化积淀。垄断企业不需要创新,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而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成本很高。缺乏促使员工崩发出创新的激情与活力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外在即外部的竞争压力。特波五力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力来源,即: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也即少了一股创新的动力。

那么垄断企业是否就没有技术创新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国家垄断的电力行业,在和谐社会,低碳环保的理念之下,国家大力采用无污染的替代能源,如风能,水力发电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垄断企业并非没有技术创新,只是受到了市场结构的约束与限制,垄断企业内并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创新。

二、完全竞争下创新行为的影响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理想化的市场,现实中几乎不存在。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员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市场价格;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完全相同的,毫无自身的特点;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市场上的信息是完全的,任何一个交易者都不具备信息优势。由于消费者都是相同的,彼此间意识不到竞争。因此,在这种市场下,任何企业都不能形成对市场的垄断,企业缺乏维持技术创新持久收益的垄断优势,新技术很容易被模仿,人们都想做成本低风险小的模仿者,不愿做成本高风险大的创新者,从而不利于技术创新。

三、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对创新行为的影响

在寡头垄断市场下,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了本行业绝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各自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产品之间差别很少或没有差别,但仍存在着替代竞争。《对在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上几个问题的再明晰》(马静玉,1996)认为寡头垄断有利于激发寡头垄断者的技术创新。那些寡头垄断或为了扩大垄断势力,或唯恐自己的产品落后,失去垄断地位,都会须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发展战略的调整,或立即将新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或将新技术做为储备,在适当时机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引起技术创新。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怀着谨慎的态度。笔者认为,对于许多寡头垄断的企业,那些龙头企业会因为对于由一业务达到较高市场份额,或至垄断地位时,会因为缺乏竞争而可能丧失创新的外在动力,进而被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在某些业务上不断蚕食。最好的例子便是网络浏览器市场,微软凭借WINDOWS操作系统在浏览器领域达到垄断地位,但最终因缺乏创新遭受到chrom与firefox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前期,寡头因为垄断地位而放松创新的步伐,有利于那些弱势的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进入细分市场;后期,逐渐失去垄断地位的寡头会加大投入,从而有利于促进市场的竞争与技术创新。

在垄断竞争市场下,同一产品行业存在着较多的生产企业, 企业的产品存在着差别,替代竞争激烈,企业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但都还不能处于垄断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地位,企业进入或退出本行业比较容易,处于本行业中的任何企业及新成立的企业或转产企业都存在着占据竞争优势,或成为垄断者的可能。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既存在着由垄断引起的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又存在由替代竞争引起的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因此,这种市场结构更容易引起技术创新。

同样地,有利润也会使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许多市场结构并非是不变的。有进入就会有竞争形式的改变,进而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尽管许多规模效应大、实力强的企业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R&D项目。但它们同样缺少引进新产品的动力,它们会满足于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能带来的利润水平。而当它们高枕无忧时,就会有新的企业进入并发展起来。比如中国的家电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