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系统理论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系统理论案例

第1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30-02

一、人在情境中

20世纪初 marry richmond 和jane addams 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中都推行“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范式。例如,marry 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社会诊断》中提出“在情境中理解行为”,强调利用环境资源以促进案主的改变和提升(goldstein,1995;引自曾华源等,2002)。这一点奠定了社会工作从环境角度理解和干预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框架,检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提升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目标和手段。之后心理暨社会学派的汉密尔顿提出了“人与环境”一词,并用其来界定社会工作的特质。20世纪50年代的心理社会学派的托尔(towle)正式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许莉娅等,2004)。随着社会工作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人在情境中”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原则。holis(1964)明确指出个案工作的核心观点在于“人与他的情境”(person and his situation)。到了80年代,在对个案工作的概念界定中都广泛提及人与情境视角,关注社会与个人的背景(goldstein,1996;p91;引自cornell,2006)。随着精神分析和心理诊断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社会工作于是将“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纳入到其定义之中。在1987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等权威机构将社会工作界定为以“人在环境中”为基础的知识和理论以及服务(northen,1995,p8;引自cornell,2006)。“人在情境中”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核心。

“人在情境中”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person-in-situation”,另外一种是“person-in-environment”。

心理暨社会学派使用的就是 “person-in-situation”这一表达方式,强调情境为个人的“situation”。该学派的“人在情境中”指个人受到其生存环境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人的内心事实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经常处于交互作用状态,因此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许莉娅等,2004:23)。“person-in-environment”由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4年正式使用,“人在环境中”指用以描述案主的人际、环境、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的知识系统,该系统兼顾了案主的问题和能力,强调问题不止来源于个体特质同时也存在于个人与环境的复杂性(karls&wanderl,1997;引自曾华源,2006)。

尽管“人在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不一,词汇背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也不相同,综合而言,无论哪种表达方式都包含了三个层面:人的层面、环境的层面、人与环境关系层面。不同的理论对人的层面、环境层面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都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将根据这三个维度比较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比较

(一)人的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相信人的能力,认为个人是主动的有目标的,有能力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和选择,实现自我的发展。人的发展能力包括人际关联能力、胜任力等。人际关联指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始于亲子间的依附关系的建立,并因此建构了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内所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胜任力指通过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包括自我的效能感、建立人际关系、做决定的能力、获取资源和支持的能力(郑丽珍,2002:258)。

增强权能理论认为应将人视为有能力、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不是他人给予的,而是要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个人需求不足或者出现问题无法实现自我,主要是因为人受到来自于环境本身的压迫,而产生无力感、边缘化、缺权化(郑丽珍,2002),因而无法与环境进行交流,缺乏掌控自己生活空间行使决策权力的机会。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主要关注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人性的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都对人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相信人的价值和能力。将个人的问题与环境的状况联系起来,避免对人问题笼统道

化的归因。

(二)情境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栖息地”一词来指代环境,栖息地指个人所在的文化脉络中的物理以及社会环境。首先,环境是结构性的。环境系统化分为不同层次。其认为个人所在的系统层次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中介、外在、宏观系统(bronfenbrenner,1979;引自郑丽珍,2002:260)。同时,生态系统也将时间纳入到情境场域之中,主要指人的生命周期(life coerse)。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生命历程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工作以及社区的改变,还包括社会思想、价值和观念的改变(riley, 1997;引自germain&gitterman,1995)。时间维度又可以具体包括:个人时间、历史时间以及社会时间(germain&gitterman,1995)。

增权理论的目标在于协助案主获得掌控生活空间和发展的动力,以降低社会情境的压迫。其所说的社会情境主要指社会经济结构下形成的情境,包括主流意识信念、社会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利不均、社会标签和控制因素等(郑丽珍,2002b;引自曾华源,2006)。处于弱势或边缘地位的人们无法有效地从主流的社会环境中获取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社会主流环境排斥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地位不断地被边缘化,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弱势群体感到改变无望,产生无力感。

在情境层面上,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情境的定义非常广泛,基本上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其中,建立了一个综融性的系统体系。尽管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包含的情境意义广泛,但其更强调面向人的情境,人生活的环境呈现由近及远的分层分布状态。相比之下,增权理论则更强调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环境,个人的自我实现无法实现其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和机构的不公平,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受到制度的压迫和钳制,无法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机会。

(三)人与环境关系层面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自身与其他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态思维(ecological thinking)”(germain & gitteman,1995),认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互相影响,形成一种互惠性的关系(郑丽珍,2002:257)。互惠性的关系体现在人与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相互影响的。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个体问题在于个体能否适应环境,也取决于个体与环境间是否能维持良好的调和度。首先,个体依赖于环境。个人在不同的成长发展阶段需要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如果个人胜任能力不足,就将无法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以满足其需求,从而导致个体的问题。其次,个人需要适应环境。个人为了持续地从系统中获取资源以维系自身,需要与环境保持适度的关系,这一关系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称之为“调和程度(person-environment fit)”(german&

gitterman,1995)。人尊重环境,如果个体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超过了环境的能力,那么就会逐步造成环境各系统的污染。人类一旦无法从环境中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组或死亡(郑丽珍,2002)。考虑到环境本身的结构可能也会对人产生的限制与障碍,即环境对于个体也产生反作用。

增权理论相信个体的问题不在于个体本身,而在于环境的压迫和限制。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权能障碍。直接权能障碍限制个体获取物质资源,间接权能障碍指缺少维系社会均等的资源结构和社会价值,个体缺乏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无法实现自我价值(郑丽珍,2002)。缺乏权能将导致无力感,个人因而无法有效地与环境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弱势的个人将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在心理上会逐渐接受并内化主流环境对于他们的标签,逐渐缺乏改变的动力,弱势群体更加被边缘化。

回到人与情境的关系层面上,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所展现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为主体关系,人在情境中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惠交流关系。人通过提升胜任能力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环境也会产生好的人际关系(曾华源,2006)。增权理论关注人与环境之间是循环关系(曾华源,2006)。其逻辑在于:社会结构的压制导致微观层次个人的无力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转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首先要通过意识的提

升,看到环境对于人的压制,提升改变的能力,才能去改变社会结构。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介入策略比较

对于界定问题的来源会影响社会工作处遇模式的方向和策略。根据上文的讨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对案主问题的成因持不同的观点,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介入模式。

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在生命历程中的事件会被界定为“问题”的,经常是发生在人与环境复杂的交流系统中所引起的落差或失衡,并进而产生压力或危机的感受,称之为“生活的问题”(german&gitterman,1980,1996;pardeck,1996;hartman,1983;引自郑丽珍,2002:265)。具体而言,生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困难的生活转型或创伤性实践,指的是个人与家庭生活周期阶段的交替和演变,包括生理和社会的变动,预期与非预期的,长期或突发的,这个会带来个人地位和角色的改变;(2)环境压力,个人从环境中获得资源以增进自己的适应能力,但环境本身的结构也会阻碍个人的适应性发展,比如不平等的机会、难以应付和没有回应的组织都会影响个人的生活;(3)功能失调的人际过程,包括剥夺、不协调的期望,不良的人际过程都会影响个人生活的结果和对环境的应对(payne,2005;引自何雪松,2007:91)。

基于此,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生命模型”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干预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次文化、社区等各个层次系统,综合各种工作手法,通过多元和多面向的干预策略而增进个人适应能力或者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以达成个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具体的干预手段例如:增进适应性的技巧以降低个人源于压力而产生的挫折感;增进个人的能力以去除环境障碍,增进个人的人格动力等。当然,生态系统理论看到了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造成影响与困扰,强调环境改变的重要性,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层,环境改变的重点是个人生活所处的微观与中观层面,对于大的社会制度等宏观情境的改变社会工作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增权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在于社会环境与结构,而不在于个人本身。个人受到环境的限制和压迫以及长期的负向对待,因而缺乏权能与资源发展和实现自己。那么,增权理论的干预策略在于增强“权能”。“权能”,即权力与能力,指的是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发展的各种有利动力,也指个人对自己受压迫处境的意识提升。社工主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增权:(1)个人层次,使个人觉得他有能力去影响或解决问题;(2)人际层次,指帮助个人获得和他人合作促成解决问题的经验;(3)环境层次,改善社会制度或结构。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的介入焦点都包括个人和环境,但是生态系统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强调适应性仍说明了生态理论假设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压制了激变社会变革的可能性(payne,1991;引自周玫琪等,1995)。增权理论试图增强个人的权能以改变受到压制的环境,相比之下更注重社会环境的改变。

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对于“人在情境中”的诠释不同,但是两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融合的。生态系统理论在策略上同样也强调增权。增权是生态系统理论生命模式的重要实务原则之一(for example, lee, 1994; simon, 1994; solomon, 1976, 1982;引自german&gitterman,1995)。增权策略适用于“生活模式”的各方面。例如,对于个体进行增权,提升个体的自尊、胜任力、人际关系能力等(german&gitterman,1995)。同样,在增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中,利用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结构化框架分析案主面临的境遇,为增权提供了介入方向。

四、小结

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都强调“人在情境中”,关注个人和环境的关系。通过人的维度对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对于“人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毋庸置疑,两者都对“个人问题”和“公共议题”进行了区别化对待,看到了个人问题背后存在的环境因素,避免了对个体道德化的归因。生态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人与环境综融性的分析框架,但是生态系统理论在实际的操作上有诸多的限制,强调对于案主适应环境,使个体仍然顺从于主流的社会压力与结构,忽略了案主的主动性。相反,增权理论弥补了生态系统理论,首先强调环境中的压迫与限制,试图由个体的自我成长汇集成大的社会改变和社会运

动(torre 1985,引自郑丽珍,2002)。

通过对应性的比较分析,尽管生态系统理论与增权理论各自的假设与理念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没有哪一个理论是完美无缺的,这提醒我们必须以整合理论的视角看待人的问题与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佩恩.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周玫琪,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3]宋丽玉,曾华源, 施教裕, 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 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2

[4]许莉娅 .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曾华源,黄俐婷.心理暨社会派、生态系统观点及增强权能观点对“人在情境中“的诠释比较[j].东吴大学学报,2006,6(14):63-89.

第2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1.1企业生态系统的定义企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企业员工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所构成的一种小型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1.2企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企业中存在着各种角色,包括同事、为解决某一专业性的问题而组成的临时团队中的合作伙伴、不经常或者几乎没有接触的陌生同事、公司中潜在的竞争对手、非正式组织中的朋友、因业务关系而结识的客户等,员工与这些角色扮演者有着经常性的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并影响着员工的工作行为。

1.3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1.3.1成员的主要特征成员的特点:相互依赖性,员工须与其他成员联系并发生感情、信息资源等的交换关系;主观能动性,员工必须能积极主动的搜集、处理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智商性,员工是有智商的,有自我意识和创新的能力,能有意识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环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环境。

1.3.2系统的主要特征系统的特点:相互适应性,各员工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共同享用各种资源;创新性,员工有主观决策能力,能整合系统信息并依靠自己的能力结合以往经验进行加工,最终以一种新的内容格式,创新新知识;共同进化的能力,企业中的员工可以有意识的促进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为企业塑造有利于其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生存环境;开放性,它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或者能量的交换从而维持自身的平衡。

2企业生态系统的模型构建

2.1企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企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系统本质的关键,并为企业生态系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各成员之间追求共同利益在“狼多肉少”的企业环境下,员工为了获取晋升机会,利用所有能获得的资源以及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与其他成员进行竞争。

2.1.2各成员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在新经济形势下,员工意识到要与企业中其他成员共享命运,在注重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兼顾利益相关者群体和企业的整体利益,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

2.2基于微观系统的视角构建企业内部生态系统

2.2.1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是员工从事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最重要的系统,同时也是与员工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对员工有最直接最频繁影响的系统。

2.2.2企业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员工既是一个单独的系统,也是其他系统的构成元素之一;系统内部的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相互依存,一种元素发生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元素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整个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系统若想维持内部的平衡与发展,必须保证其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系统的平衡依赖于各元素之间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员工的存留与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但没给出利用该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具体方案,本文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类比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图,把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即微观系统用结构图宏观的表示出来,如图1所示。

2.3企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企业生态系统从环境中汲取资源,通过传递并加工转换,最终实现增值。不同员工组成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宏观决策方向不同,所以形成了为不同目标而进行竞争与合作不同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不同层次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2.3.1企业生态系统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员工为了晋升,与其他成员竞争来获得客户、企业的支持,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企业瓦解,那么员工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就不复存在了,员工就要考虑进入另外的系统中,所以,员工与系统之间要相互依存。员工在为生存而最大限度地争夺资源的同时要维护其赖以生存的系统,引导其他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建设,避免恶性竞争行为,共同推动企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2员工与所处企业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员工在适应变化的企业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企业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向前发展。员工必须遵守企业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规章制度的变化又可能推动或者制约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这是员工与企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的表现。

3案例分析

3.1IBM企业发展的概况上世纪30年代,很多企业开始引进企业社会工作,如通用电气的社会工作屋、微软公司的社会工作部,其中,IBM成为最早引入企业社会工作的企业之一,它拥有深厚的经验。IBM员工心声计划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一个成功实践,它在企业中营造小型生态系统并通过与员工的持续沟通,倾听员工心声,向员工提供建议和咨询等方式来帮助员工成长、改善组织氛围,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感,推广组织文化,最终提升组织绩效,最终保证企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3.2IBM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思路IBM以满足员工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员工之间的紧密合作为目标,使各员工分工协作、共享资源,不断创新并推进软件企业生态系统向前发展。

3.3实例分析从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系统来分析IBM的员工心声计划:

3.3.1加强各子系统的稳定性IBM设立辅导员,实行内部导师制,通过促进员工的成长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该辅导员可能是自己的同事、部门领导等微观系统中的成员,并通过辅导员解决思想困扰、工作绩效、职业生涯、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为员工提供良师益友。各子系统稳定了,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相对增强了。

3.3.2促进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作为动态复杂的系统,其内部各子系统通过互动不断推动着向前发展。公司层面设定持续的员工沟通机制,使员工工作得到可持续的闭环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沟通机制有:一对一沟通,辅导员主动与员工进行不定期的沟通、辅导和帮助,使员工感到被企业关注,增强其归属感;圆桌会谈,高层管理者不定期与员工集体会唔,讨论企业文化、价值观、组织战略等问题,同时回答他们的疑问;门户开放,员工有权利直接访问他们觉得可以帮助他们的高层管理者,而无需通过中间层传递,同时要求高层管理者要对员工的意见进行正式的回应。

3.3.3保持各子系统的开放性各子系统之间畅通无阻的互动需要建立在各子系统的开放下。该企业员工有权利直接访问他们觉得可以帮助他们的高层管理者,而无需通过中间层一层层的传递,同时,高层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员工的意见进行正式的回应。

3.3.4重视闭环管理,确保该计划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下去IBM以绩效考核的手段来推动员工心声计划,有明确的定量和定性的工作目标。例如:高层管理者一年至少要完成4次圆桌会谈,辅导员每个月至少要完成4次以上的一对一沟通。这些工作过程同时在电子平台得到跟踪和反映,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来确保系统持续运行。

4结语

第3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F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01-03

Literature Review of Basic Theory for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Cluster Brand and Corporate Brand in Industr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Yang Hailong

(Research Center for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d-Size Company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North Anhui Province,Suzhou 234000,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34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duces four main theories for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cluster brand and corporate brand in industr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That is theory of signaling,country of origin,ecosystem and other theory related with brand. A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brand theory and country of origin are more suitable for research domai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Key words: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Cluster brand;Corporate brand;Interactive mechanism;Theoretical foundation

1 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理论基础梳理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品牌作为中国学者所倡导一个原创性概念,学者吴传清认为其是指特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累积的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地理名称和产业名称(或产品通用名)组合标示,是集群内部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1]。正如胡大立[2]等将其比作“树根”与“树叶”的关系一样,这个界定清晰的揭示了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紧密关系。然而,集群品牌在成为企业品牌“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可能被“诛连”的“公地”,抑或是面临“企业品牌认知趋同”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学者牛永革和李蔚一方面指出企业品牌脱离地理因素的产品命名是无益的。另一方面又建议企业尽量避免“地名+产品名”的命名方式[3-4]。

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这种“相爱相杀”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特色农产品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作为“大自然赋予的恩赐[5]”,区域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往往与地方特色资源紧密相连,并使其品牌以“地名+产品名”的形式广泛存在[6]。然而,为了避免出现“一家造假,群体受罚”的“连坐”,集群品牌之下往往存在大量小规模生产的同质化产品(企业品牌),如阳澄湖大闸蟹旗下有至少1 000种品牌,严重浪费了资源[7]。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纷纷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学习型地域网络”,还是“构建价值链体系”,都无法回避“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成长”才是这一网络与价值链中最重要的“竞合关系”,也是破解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发展难题的关键命题之一。然而,既有的研究大多未能从理论层面对这种互动机制进行系统的论述[8],又更多是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和判定,解析也较为宽泛。因此,本文通过对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的理论基础。

2 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原产地效应理论 原产地效应指品牌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9]。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光环效应、首因效应、品牌效应和概括效应,其中光环效应与概括效应分别解释了消费者在不熟悉产品或品牌与熟悉产品或品牌条件下的原产地形象的作用机制[10]。在此基础上,学者进一步证明了地区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产生影响,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11]。与此同时,地区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也有显著影响,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12]。进一步而言,由于集群品牌具有鲜明空间区域色彩,因此基于光环效应,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所属的集群品牌的刻板印象将会显著影响其对企业品牌的评价与购买意向,与此相对应,基于概括效应,消费者对集群品牌内企业品牌的体验也会影响其对集群品牌的认知。这一结论从消费者视角奠定了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影响的基础。

2.2 信号理论 学者赵晶等[8]将品牌界定为一种信号,进而把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互动视为2种信号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是以符号互动和信息系统作为理论支撑,通过解释信息系统内的信号互动过程来建立研究模型。基于此,赵晶等[8]研究表明,集群品牌价值的削弱会损害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弱化集群品牌竞争力,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而集群品牌价值增加则会减少需求者的搜寻成本,从而有助于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2.3 品牌相关理论 结点和联结组成的信息网络构成了人类的记忆,当网络中某个结点的刺激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能引发另一信息结点的激活,当这一网络与特定品牌相连时就构成了品牌联想的内容,记忆网络中的一个特定品牌联想群进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品牌形象[13]。因此,与特定区域相连的集群品牌必定在其联想网络中包含了区域或地理的内容。许基南和李建军基于特色农产品的实证研究发现,区域形象是消费者对区域品牌形象认知价值最高的部分[14]。学者毕楠和孙丽辉的研究也表明集群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对集群内产品的感知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15]。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区域及其优势产业集群可以为企业品牌的某种特殊消费者感知进行背书,成为一种区域或产业品牌伞[16-17]。不仅如此,学者杨志文运用推断理论强调了嵌入的企业品牌在形象上与集群品牌保持一致性的重要性[18]。反方向上,学者牛永革和李蔚把企业品牌当作地理品牌的子品牌,或延伸品牌,因此,企业品牌的相关营销行为对母品牌的消费者记忆结构具有影响作用[4]。

2.4 品牌生态系统理论 产业集群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品牌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可以用生态系统来隐喻,因此,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应运而生[19]。国内学者王启万对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包括企业品牌营销在内的诸多因素驱动了集群品牌[20],集群品牌环境的生态化影响企业品牌生态管理,进而对品牌关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21]。陆瑶和徐利新则在品牌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对企业品牌与集群品牌的协同演化进行了探讨[19]。

3 互动机制理论基础的应用讨论与未来展望

3.1 理论基础的应用讨论 首先,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成长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起始状态(覆盖型还是依托型)会带来不同的研究结论,这一点在既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信号理论和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则为这种不同起始条件的动态观察提供了良好的微观研究工具和宏观协同演化视角。其次,原产地效应和品牌相关理论对特色农产品领域的互动机制研究更具特殊意义。由于地方特色农产品对区域特色资源的依赖性,这就决定了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都深深的打上了原产地的烙印。与此同时,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与“地名+产品名”的集群品牌将在较长时间内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6],从而对各自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资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3.2 未来展望 特色农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其对原产地的资源禀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因此无论是对集群品牌还是企业品牌来说,如何凸显自己的原产地属性就变得异常重要。品牌真实性给我们提供了除原产地效应以外的第二条思考路径。学者徐伟等以老字号品牌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强调客体与原物完全对等的原真实,体现文化传承与古老工艺的建构真实,以及通过情感的释放而实现的自我真实[22]。品牌真实性的多维度构建为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在内涵上的统一提供了可行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品牌真实性在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中的影响效果。

4 结语

如前文所述,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传播行为往往是集群品牌和企业品牌共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学者牛永革和李蔚[4]将企业品牌界定为母品牌的延伸品牌的做法值得商榷。狭义的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向市场推出与原产品类别不同的新产品,广义的品牌延伸则是用已有品牌生产同类别,但在特征上存在不同的产品[23],然而,无论是地理品牌还是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组合都是不同的品牌生产同类的产品,并不符合上述品牌延伸的界定。因此,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组合出现在消费者视野中,从实质上属于品牌联合的范畴。无论是依托型还是覆盖型,只要这种联合符合逻辑上的契合,都将实现高知名度、高质量品牌向合作品牌的情感迁移。因而,互动机制从品牌联合理论出发的契合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吴传清.产业集群品牌统计监测指标设计探讨[J].管理世界,2009(11):174-175.

[2]胡大立,湛飞龙,吴群.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经济管理,2006(5):44-48.

[3]牛永革,李蔚.低介入度状态下的地理品牌和企业品牌――以山西老陈醋为例[J].经济管理,2005(9):93-96.

[4]牛永革,李蔚.基于共享地理品牌形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营销科学学报,2006(2):78-94.

[5]黄蕾.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9):105-109.

[6]杨海龙,唐小飞,邓琪.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3):205-210.

[7]张月莉,郝放.农业集群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寒地黑土”品牌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6):7-13.

[8]赵晶,郭斌,郭海.产业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交互作用[J].中国软科学,2012(3):149-161.

[9]王海忠,赵平.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4(1):78-86.

[10]田圣炳.原产地形象作用机制:一个动态的综合模型[J].经济管理,2006(1):46-47.

[11]李东进,董俊青,周荣海.地区形象与消费者产品评价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60-66.

[12]李东进,武瑞娟,魏善斌.地区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0(7):67-75.

[13]吴新辉,袁登华.消费者品牌联想的建立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60-66.

[14]许基南,李建军.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分析[J].当代财经,2010(7):71-678.

[15]毕楠,孙丽辉.基于产品感知质量的集群品牌影响效应实验研究[J].管理评论,2009(5):52-60.

[16]朱辉煌,卢泰宏,吴水龙.企业品牌策略新命题:企业-区域-产业品牌伞[J].现代管理科学,2009(3):56-58.

[17]马向阳,刘肖,焦杰.区域品牌建设新策略[J].软科学,2014(1):26-30.

[18]杨志文.产业集群品牌对嵌入品牌的影响机制[J].财经论丛,2015(1):10-15.

[19]陆瑶,徐利新.个体嵌入品牌与产业集群品牌协同演化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72-77.

[20]王启万,朱虹,王兴元.品牌生态系统框架下集群品牌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132-138.

[21]王启万,王兴元.产业集群品牌环境生态化对品牌关系质量驱动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8):91-95.

[22]徐伟,王平,王新新,等.老字号真实性的测量与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5(9):1286-1293.

第4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理论分析层面从信息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电子商务研究的理论及案例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实践应用层面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更加需要一个稳定、平衡的信息生态系统环境,以促进电子商务信息主体的信息平衡和共同进化。本文研究旨在理论层面可进一步深化信息生态理论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应用;在实践层面可以为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分析视角,从而为帮助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1.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

1.1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涉及诸多信息主体和环境要素,信息主体如企业、消费者、中介机构、政府等,环境要素如信息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社会等信息环境,所有的要素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信息生态系统。因此,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主体之间以及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而形成的统一系统。

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要求企业经营者不但要注重电子商务自身建设,更要适时的调整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运行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寻求信息平衡及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共同进化,即通过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自我调节及相互作用,避免信息生态的失调,并保护信息生态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中各信息主体通过相互间的协同作用实现系统演进,进而推动整个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进化。

1.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众多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要素,其中每一个信息要素都包含在一个更大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同时它又含有更小的信息生态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信息要素所发生的变化,都将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

(2)动态性。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系统中种类繁多的信息主体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时又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着信息的交换。另外,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

(3)适应性。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存在着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中的任何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信息主体偏离原来的发展轨迹。为了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信息主体需要不断的调整,也就是“优胜劣汰”的原则。随着信息主体的调整与改进,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才会呈现阶梯式的跃进,从而显示出系统对环境的不断适应性。

(4)协同性。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诸多要素,不能任意组合,其存在必须满足特定的信息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循环正常进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功能互补,使信息循环正常进行,它们之间在协同互动中推动系统演化,从而获得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2.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由若干能够满足信息需求的特定关系的子系统构成。根据功能和要素的不同,可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分为电子商务信息场、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等不同的子系统。

2.1 电子商务信息场的构建

电子商务信息场的构建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和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构建的基础。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存在的基本场所构成了电子商务信息场,各信息场之间通过信息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达到调节自身结构并适应其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各电子商务信息场中的信息数量、信息质量和信息能量存在差别,所以要从信息生态平衡的角度,根据不同的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各类电子商务信息的分布模式与采集机制。

2.2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信息

生态链是存在于特定电子商务信息生态中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由主干链和支撑链构成,主干链由信息主体构成,支撑链由信息环境构成。在信息流的作用下,它们共同组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

(1)主干链。在信息生态链中,往往包含着功能和需求不同的多种信息主体。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体主要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他们具有相互寄生、共生和转化的特点。信息生产者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起点,是电子商务中提供信息的个人或组织,如电子商务的供应商、企业和商家;信息传递者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中间环节,是电子商务中传输信息的组织或信息通道,包括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公司、信用机构、网络搜索引擎、金融支付机构等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信息消费者是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终点,是电子商务中搜索和利用信息的个人或群体,如顾客和买家;信息分解者是电子商务中整理信息和剔除无用信息的个人或组织,如政府、科研机构、教育组织等。构成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各信息主体,通过电子商务信息流有序地组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关联,进而构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的主干链。

(2)支撑链。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支撑链主要是由构成系统的信息环境组成的链条,包括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内部信息环境和外部信息环境。内部信息环境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文化等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外部信息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法律、信用、物流等环境信息。电子商务系统内外部环境信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构成了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支撑链。

2.3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的构建

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可包含多条纵横交错的信息生态链,同一信息主体在不同的信息生态链中,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最核心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是由电子商务企业、卖家和买家三个主体构成。

以此链为核心而形成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核心层、扩展层、相关层和外部层,各层次分别由电子商务中涉及到的各类组织构成。第一层为核心层,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企业、买家和卖家;第二层为扩展层,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支撑服务,可促进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完成。主要包括与电子商务交易相关的金融支付机构、软件服务商、物流公司、广告公司、信用机构、搜索引擎等;第三层为相关层,是在特定条件下与相关的交易主体产生联系。主要包括与电子商务交易相关的政府部门、教育、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第四层是外部层,可对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运作及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包括经济、法律、信用、社会、物流等大环境。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具有实现电子商务信息流动和循环的功能。每个层次可视为一个小的信息生态系统,可以具有自己独特的信息。建立共生的信息生态圈,提供高价值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系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生态圈是网络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企业的必然选择。

3.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构建案例分析

3.1 京东商城概况

京东商城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京东商城目前拥有遍及全国超过6000万注册用户和近万家供应商。其电子商务产品涉及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在线旅游等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日订单处理量超过50万单,网站日均PV超过1亿。京东商城坚守100%品牌正品,杜绝“假、二、水”,全国联保,机打发票,价格更实惠的承诺。京东商城自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以来,一直保持高速成长,连续七年增长率均超过200%。2012年第一季度,京东商城以50.1%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自主经营式B2C网站中排名第一。经过八年的快速发展,京东商城与其用户和合作伙伴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

3.2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场的构建

在京东商城的电子商务活动中,按照信息场的不同作用可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信息场四类。各信息场的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等信息特性各不相同。京东商城通过电子商务将信息主体的信息流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京东帮(即信息传递者)汇集各类优质电子商务服务商为京东商城第三方入驻卖家(即信息生产者)提供个性化电子商务产品及服务,从而促进卖家经营活动的良性运行及更快发展。

京东商城作为电子商务基础服务提供商,通过构建开放性平台,打造出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并对网络零售交易所需的相关支撑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比如支付、物流、软件、保险等,即通过制定共同的交易规则、规范交易流程等手段为买卖双方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和快捷的信息管理、互动交流平台,实现了信息流的顺畅流转。

3.3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构建

(1)主干链。在京东商城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卖家)、信息消费者(买家)、信息传递者(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信息分解者(政府、科研和教育机构),共同构成了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链的主干链。

在京东商城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产者信息场提品质量、价格、生产量等信息,如供应商联想集闭和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授权京东公司在网上专卖店相关商品信息。信息消费者信息场提供具体用户、消费特性、需求量等信息,如京东闭提供的商品闭购平台,只要达到闭购最低限定人数即可成闭,使用户以超低价格就可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信息传递者信息场提供物流、金融、网络服务等信息,如京东商城在全国多所高校招募了“高校人”,为高校的教职丁及学生们主要提供货到付款、送货上门和售后服务等丁作。信息分解者信息场提供科研和政策等信息,如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数字服务中心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和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间的认证机构,于2012年1月11日授予京东商城为“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诚信示范企业认证书”。不同类型的信息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实现信息的生产、传递、消费和分解活动。

(2)支撑链。京东商城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其完好的信用机制、稳定的经济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全的法律环境、必要的网络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完善的线上结算体系、健康的信息文化和良好的技术环境等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环境。

2007年,京东商城获得了来自今日资本千万美元的融资;2008年底,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共计以2100万美元联合注资京东商城;2011年4月,京东商城获得中国互联网市场迄今为止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一俄罗斯数字天空技术(DST)和老虎基金等共6家基金和社会知名人士共同为京东注资15亿美元,这一系列融资为京东商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物流体系方面,京东商城依托多年打造的庞大物流体系,使消费者充分享受了“足不出户,坐享其成”的便捷。它的物流配送模式包括自营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即第三方服务机构),在自营配送到达不了的区域内,将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货物的配送任务。京东商城销售联盟是联合广大媒体合作伙伴帮助京东商城推广商品、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合作平台。经京东商城许可的任何个人或公司加入京东商城销售联盟后,获取相应广告链接进行投放,当用户完成有效购买行为时,联盟成员即可获取佣金。信用体系方面,京东商城合作的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相当于网上支付的第三方平台,同时保护买卖双方不被欺诈。2009年至今,京东商城陆续在天津、苏州、杭州、南京、深圳、宁波、无锡、济南、武汉、厦门等超过300座重点城市建立了城市配送站,为用户提供物流配送、货到付款、移动P0S刷卡、上门取换件等服务。

与京东商城合作的投资方(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和俄罗斯数字天空技术等)、京东帮运营服务商(北京京拍档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乐天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膜玉科贸有限公司和杭州百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第三方物流公司(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宅急送和中国邮政等)、销售联盟方(W0S0联盟、博客和淘宝网店等媒体合作伙伴)、第三方支付公司(财富通、快钱、手机支付和汇付天下等),它们在信息链上存在生态协同关系。

3.4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的构建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由核心层、扩展层、相关层和外部层组成,核心层主要包括京东商城、买家和商家。京东商城商业模式的本质是通过百万种自营商品和非自营商品,来满足庞大的用户需求库,并以此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这个平台的信息生态系统越完善,支持的买家、卖家就会越多,进而形成买卖双方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扩展层主要包括供应商、投资方、京东帮运营服务商、第三方物流公司、销售联盟方、第三方支付公司,它们分别提供网络交易相关的商品、营运资金、电子商务运营、物流、广告、支付等服务。相关层主要包括与京东商城交易活动相关的政府部门、教育、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在特定的条件下各相关部门会发生一定联系。外部层主要包括技术、政策、法律、经济、信用、物流等大环境。外部层的技术条件、经济形势、政策法规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进入生态圈内的企业信息种类越多,信息交互和信息循环就越快,信息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也就越强。然而这种圈内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信息太少或太多都会破坏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平衡,降低网络的合作价值。当电子商务信息生态圈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类信息的比重、数量等趋于平衡,信息的流量与流向趋于稳定,即达到电子商务信息生态系统平衡。

4.结语

第5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一体化理论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focus on the spac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theory of space structure, the complex system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is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theory, these theories in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tendency to realize the city - region and to achieve it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spatial integr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在全球范围的延伸和后工业化经济组织的巨大变革,城镇发展的区域化与区域发展的日益城市化,已成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的主体趋势。目前我国己出现若干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其中比较成熟的区域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辽宁中南部地区、环渤海京津唐地区等。

区域一体化既是全球化趋势的国家响应,也是自身战略转型的需要。由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型,要求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化,要求行政型的空间结构体系向有序的经济型、生态型空间结构体系转变[1],促进空间结构的体系化,即空间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不是指空间连片,而是指存在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本文主要从空间的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其理论基础如下:

1 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始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德国,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的、动态的区位理论,是地理学和区域科学的重要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区域空间内所有经济客体形成的空间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客体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规模等级关系及空间功能关系等空间组织结构状况;二是区域客体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的空间结构。完善、协调、与区域自然基础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重要意义。而区域内部群体中的城市彼此都存在着差异,差异是一体化的内在基础。存在差异的一体化,是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机到有机,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合理方式。空间结构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在不断发生演变、始终在进行重组,空间结构永远不是静态的[2]。有影响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主要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网络型城市理论等。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从微观层面上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关注宏观层面上区域总体经济结构与形态的模式研究。从注重抽象的纯理论研究演变为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种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3]。

2 复杂系统理论

城市系统是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复杂系统。城市系统经历着从中制约到协调,再由协调到制约的一系列演化过程,这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4],也是复杂系统演化的循环发展形式。城市系统与城市结构概念不同,城市系统强调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要素之间的动态作用,而城市结构则强调的是城市内部要素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两者通过城市功能相互作用,即:当城市结构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必要功能时,便可认为城市系统在相对稳定的城市结构中处于一种均衡而有序的状态;而当城市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于城市系统的功能要求时,城市系统中就会涌现改变城市功能的力量,城市结构走向无序直至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在演变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诸多复杂系统的特征。复杂系统具有自适应性,城市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与此相关,因此在空间规划时要应用城市系统的自适应性规律。自适应性规律体现在互动性、共生性和整合性等相关方面,因此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战略要考虑促进城乡空间功能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主动调整城市系统的组织与结构使之跃迁至新的平衡状态、及通过空间自觉调控与自然演进结合形成高效的空间利用和平衡发展。

3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它以认识景观的格局与过程及揭示其相互关系为主要目的,既吸收了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又继承了生态学中的整体性思想,为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性视角,也为人们了解景观的生态效应,并通空间规划、管理等手段有意识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规划工具。如果说城市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那么城市景观无疑是3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直接体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文化性原理、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及多重价值原理,其中过程、格局和尺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格局和尺度是有强烈空间性质的概念,过程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由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难定量直接地去研究生态过程的演变特征,往往是通过研究景观格局变化来反映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结构即斑块-廊道-基质的组合或空间结构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5],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景观空间形态分析、景观空间关系分析和景观空间构型分析[6, 7]。

结语

区域一体化是以空间为载体,涵盖了城市及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空间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应当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港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及生态一体化等方面展开。本文的理论研究对于不实现自身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 理论基础, 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 经济地理, 2003,23(004): 445-450.

[2]陈修颖.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19(002): 65-69.

[3]郭腾云, 徐勇, 马国霞, 王志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1): 111-118.

[4]谭跃进, 邓宏钟.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 2001,19(005): 1-6.

[5]肖笃宁, 李秀珍.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 地理科学, 1997,17(004): 356-364.

[6]王仰麟, 赵一斌, 韩荡.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概念, 指标与案例 [J]. 地球科学进展, 1999,14(3).

第6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一同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创业教育模式应运而生。80年代是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90年代开设创业课程的院校发展到1050所。90年代,美国创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著作《创业学》发展成为世界创业教育的框架和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实施了8种创业教育计划,创业课程已超过5000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也更加重视创业教育,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创业。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占20%-3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仅占0.26%,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十分淡薄,创业能力十分低下。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也十分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涌现了一批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因此迫在眉睫。

二、创业教育理论基础

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创造力开发论,认为开发人的创造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高职创业教育既要关注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现实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通常可以表现出一般创造力,获得一般水平的创造性作品。德国心理学家海特纳将创造力分为:真创造力、类创造力、假创造力三种。高职教育开发这三种创造力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阿迈布丽还提出了创造力的结构理论,认为创造力主要由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大要素所构成。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以归因理沦为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这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人职匹配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特质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G.Willianson)以帕森斯(F.Parsons)的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发展形成了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Theory),该理论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提出了人格类型理论。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职业倾向性,高校创业教育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个体找寻与其自身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的能力。而学生技能形成理论认为,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协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要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必然经历大量的训练过程。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创业典型案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2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Mycos大学生年度就业报告)》显示,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优秀毕业生王辉以其创业事迹当选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王辉现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的常州橙果广告公司总经理。5年前王辉从徐州来常州就读。在校期间,他从发单员、酒店跑菜员等兼职工作起步逐渐走向自主创业。学校为他免费提供了设施齐备的工作室等各项支持。成功创业之后,他情系母校贫困生,从2009年到2012年,累计有6000多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帮助。学院在创业设计类大赛连续数年获得优异成绩。2011年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金蝶杯”大学生创业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学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主办的2012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上,信息系学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轻工系以金诚塑业创业社为基础成立了金诚塑料材料有限公司,经营成效良好。系部为公司的成立与运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召开会议,以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激发学生增强内部凝聚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将公司做大做强。优秀创业榜样韩春生是管理系2006届营销专业毕业生。他毕业后就职于常州百兴集团,从普通业务员到业务经理,再到自主创业。2010年,韩春生注册成立南京百润纺织品有限公司,年总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2005模具班的学生李加贵一度成为常州大学城的“风云人物”,刚进大学他就开始创业。在校四年的创业经历为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校园后他又站在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他的拼搏与创业精神,获得了一千万元的投资基金,并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模具系2008成型331班学生马艳东,他家境贫寒,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多次为其颁发助学金。2012年2月应聘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部设备管理员,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采购物流部主管。2014年4月,马艳东作为院助学成才典型被上报省教育厅。常州科教城其它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经典案例也不胜枚举。据《常州晚报》2014年10月9日报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志获得了“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

(二)创业事迹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事迹不断涌现,这与学校重视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相关。通过典型创业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首先是他们在校就读期间接受了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创业理念扎根于心,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与动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受到学校的关注与支持,创业指导部门不仅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还帮助他们合理选择创业途径,提供创业方法指导与精神支持。所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他们能够不断坚持,走向成功。在他们创业有了一定起色之后,他们均不约而同地想到感恩母校,主动帮助母校学生,回馈社会。

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

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创业教育应建构包括学生主体、高职院校、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生态系统(如图一所示)。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由学校微环境和社会宏环境构成,对创业教育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社会宏环境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社会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方针、财政拨款等有效支持。政府机构通过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形成公平的法律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行政服务。学校微环境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学生是实施创业教育主体以及检验创业教育成果的主要对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以市场为驱动,把握政策,深化行业、企业、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业。高职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宗旨,发展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孕育创业人才。首要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要熟悉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针、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高效率的政策咨询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及时的资金资助或策略支持。科学分析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公平、竞争、合作的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营造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制定与实施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构建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创业教育策略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技能传授。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加大学院就业创业教育力度,更好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大力推动创业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业精神,学院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做到培训规范化、实践社会化、资助项目化、支撑基地化和教育网络化,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设置职能互补、利于创业教育的配套创业教育管理与培训机构。学工处、教务处、市场部、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以就业创业为目标整合自身的职能、资源、渠道,建立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统筹毕业生的信息咨询、方法培训、跟踪指导等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设计的灵活性等要素,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效性的帮助。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做中学”,强调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院充分重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典型课程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意义。以学科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知识,为创业实践做准备;以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从而提高创业能力。第三,营造创业教育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在校生创业理念,增强对于未来创业的心理准备与适应性,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了一个文化品牌———校友大讲堂,内容包括校友的独特奋斗经历、校友的成长经验、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会等,旨在汇集校友精神资源,加强个性化指导,为在校生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其勇敢地面对就业竞争现实,克服各种困难心理,鼓励学生甘于吃苦,参加社会实践。第四,从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建设等层面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创业园与创业基地,或与外界的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合作,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地为学生提供创业锻炼的环境。为推进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搭建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学院多次举办《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班,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创办企业的构思变成现实。第五,科学设置创业教育的资助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资助体系。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引导学生从事初级的创业尝试活动,资助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相关的学习活动。学院以大学生创业类社团为基础成立由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共同经营管理的创业公司,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六,建设创业信息网,提供了多元信息资源。采集实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五、结语

第7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1.静态业务层面——资源能力固守

在静态视角业务层面上进行作品开发的多数是那些较小的动漫制作单位,有限的运营资本及较单一的人力结构,使其仅能聚焦于某一动漫作品的某些初级制作(如造型设计、内容编排)。比如由个人兴趣发起的漫画工作室,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要投入到大量的绘画制作工作当中。这类工作室往往会沿着两个路径发展。

2.动态业务层面——剧情线索发展

路径之一是在动态视角业务层面上,追求剧情线索发展。开发主体强调对自身作品剧情内容、造型设计、场景设置等一系列作品元素进行编排和创新,以内容吸引观众从而延续所创作动漫形象的市场生命力和影响力。如日本动漫作品较多以漫画连载的形式进行长期运作,而作品原创作者会将绘画制作外包给其他人员,自己专心于整个动漫作品的剧情线索发展。事实上,任何文化作品的灵魂在于它的内容,好的剧本、精彩的剧情会让动漫艺术形式更具文化魅力。这也是国内观众对日、美经典动漫影视作品给予好评的关键原因。

3.静态公司层面——路径依赖扩展

另一路径是在静态视角公司层面上,开发主体因从业惯性所强化的技术能力,而长期习惯于特定形式动漫作品的制作,开发团队会依赖既有资源和能力进行公司层面的发展。如一些动漫公司长期运用Flas形式进行开发制作,Flash技术会成为公司扩展其他业务的首选技术方案。由于学习曲线和知识积累效应的存在,开发主体可能对于特定动漫艺术形式的制作方法、工艺技巧日渐熟练,带来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成本的降低,从而发展成专业化的制作公司为顾客提供特定技术服务。两种战略发展路径并不相互隔离,更多的时候是相互交织、彼此协同的,也即开发团队同时完成作品的剧情创作和动漫技术制作。

4.动态公司层面——市场架构扩展

在动态视角公司层面上,早期刊发的漫画图书会逐步被开发成动画连续剧、电影,甚至扩展到其他的产业领域(玩具、主题乐园、游戏等),各业务领域向客户群体传递的是本质不同的客户价值主张,开发具体业务的资源体系和业务流程截然不同,相匹配的盈利模式千差万别。公司对各类业务的整合是建立在动漫资源跨行业领域整合利用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市场架构的延伸和扩展。国内动漫作品《喜羊羊与灰太郎》即沿着这一路径,成为一部较成功的商业动漫作品。而产业巨头迪斯尼将企业定位在娱乐业,动漫资源游走于各行业领域,给企业集团带来了空前的市场机遇。可以看出,由单一作品构思向市场架构扩展的路径选择,是开发主体扩大作品影响范围、获取绩效回报的关键战略决策。这一战略路径选择伴随着主体对资源能力的深度开发、创造性团队的自我成长、作品内容的系列延伸以及作品未来可能触及的机会空间的拓展。正是开发主体的战略选择,逐步塑造着未来商业模式的构型,进而限定、扩展或重构商业模式所能给作品带来的商业机会的规模和范围。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模式的设计、构建、调节和创新的动态过程,实际上是为企业既定战略路径选择的实施过程拟定一种情境空间,从而为企业扩大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机会和空间。

二、开发主体在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1.动漫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视角及开发主体的角色

目前,国内学者较多从动漫产业层面与动漫营销视角来分析国内外各类动漫作品商业化的成功或失败经验。虽然借鉴了诸多战略管理、产业组织、制度经济、营销管理等学科的分析框架,从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组织网络、价值链等视角为动漫类企业提供了不少有实践操作价值的见解。这些分析框架的既定前提、假设是企业所处产业领域的环境没有出现快速转变、企业间的交互关联是静态稳定的,但忽略了企业本身在资源能力和发展路径上存在的异质性,同时也未预料到产业内潜在的整合和分离的动态趋势。已有的分析工具和经验更像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多器械工具箱,而非解决企业特定问题的操作指南。这种整合和分离的动态趋势给产业内各参与主体全新的冲击,迫使其重新考虑自身的角色、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势必带来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动漫作品开发者如何定位自身的角色和职能才能有效地动态适应产业内的动荡?根据Moore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界定——既定空间和时间框架下企业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物质、信息、价值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产生竞争、依存等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动态的、具备高度自组织、自适应和自调节能力的有机系统,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处的产业环境更像是一个生态圈,他需要与许多利益相关方进行互动、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作品的商业价值。扬西蒂和莱维恩基于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将企业划分为三种角色:网络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和利基缝隙型。

(1)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网络核心型企业。

网络核心型企业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价值生态网络中的核心企业,以知识资本、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为运营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构筑创意和编剧的创作平台、作品的制作开发平台、业务运营管理平台、营销传播和推广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等一系列的功能性载体,吸引生态系统内其他成员参与到同一价值网络当中,在动态竞合过程中,开放和互动地创造和提升产业生态价值。网络核心型企业能够协助系统中其他成员节约和降低成本,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和规模,提升作品的价值空间,从而增强生态系统整体的盈利能力。美国的迪斯尼和日本的东映动画正是网络核心型企业的代表。

(2)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支配主宰型企业。

生态系统中一些具有优势资源(作品、品牌、渠道、制作条件等)的企业有机会成长为支配主宰型企业,或产业中一些参与方凭借其优势在某些价值创造环节上存在较强话语权。支配主宰型企业借助其在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位,最大限度地攫取价值。如作品的原创团队(剧情和形象开发)会对动画制作方施加压力,以获取自己设想的动漫表现形式;电视频道会对所播出动画作品的选择、时段安排,甚至后期版权费用支付有很强的谈判优势;电影电视播出的审片机构会对作品能否播出起到决定性影响。这些外部参与方所构筑的规则框架,往往形成产业约束或政策管制,可能迫使动漫作品开发主体被动接受对其不利的交易条件。

(3)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利基缝隙型企业。

大量利基缝隙型企业构成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以其特色的细分市场定位或突出的技能优势创造价值。它们与网络核心型企业和支配主宰型企业,以及它们彼此间,存在着广泛的竞合和依赖关系,呈现出独特的自适应和进化特征。大量的动漫工作室、动漫创作成员都是缝隙型个体,其受限于创意、资金、技术等条件,难以跃升为网络核心型或支配主宰型企业。商业生态系统视角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分析平台,系统中异质性企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基于前文所提出的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处的战略发展态势,着力考察动漫影视作品开发主体在饰演不同角色、处于不同战略发展态势下,其构筑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与功能机制。

2.不同战略发展态势和角色下开发主体构筑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

对于商业模式的分析框架,在此借鉴学术界较公认的Johnson等人提出的理论模型——商业模式是由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的客户价值主张、关键资源、关键流程及盈利模式四种构件组成的,反映企业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功能性活动系统。基于该模型分析框架,对不同战略发展态势下,饰演不同角色的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构筑的商业模式下的主要特征进行简要梳理。

三、商业模式功能实现的核心机制——情境调节

1.不同角色主体选择商业模式的功能侧重

横向看,动漫作品的开发主体积极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促进其在产业内战略行为的有序性、扩展经营视野和选择合理的战略举措,通过在作品开发与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动态调节自身的商业模式,以保持与经营环境的良性适配,从而帮助企业取得更加理想的回报。那么,不同角色主体选择商业模式的功能侧重则成为焦点。

(1)网络核心型企业——网络协同下的开放式功能性平台。

网络核心型企业寻求对优势资源和能力在跨产业领域内的应用,为开发适合不同环境的客户价值主张,需要对关键业务流程在公司层面上进行全新整合,并分别匹配以不同的盈利模式。在动漫商业生态系统中,网络核心型企业往往呈现为多业务领域与多盈利模式交织的多商业模式综合体,能够吸引大量利基缝隙型企业依赖于它,有助于小型动漫工作室的作品在更大的功能平台上实现价值。大量利基缝隙型企业在这一功能平台上形成竞合关系网,产生网络协同效应。整体商业生态系统在实现价值潜能释放的过程中,网络核心型企业的战略态势会影响企业一系列行为决策,进而会影响这一网络功能平台的健康程度。如果网络核心型企业固守既定资源能力框架,垄断特定的资源(渠道、规则制定、政策准入等)以攫取超额利润,这将会制约利基缝隙型企业的后续良性发展,而后者的战略抉择倾向于规则的逃避或突围,突围成功的企业有机会改变产业游戏规则。网络核心型企业无论选择何种路径来发挥功能平台优势,其BM功能机制重心在于开放性地面向市场和创意源。如迪斯尼与东映动画对小型团队创作的作品提供专业技术和融资扶持。

(2)支配主宰型企业——基于资源能力优势的价值攫取和盈利保障。

支配主宰型企业与网络核心型相比,其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差距较大,能够支持单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或作品创作,难以驾驭跨多行业领域的运营管理。因此,支配主宰型企业其商业模式的功能重心在于对既有规则、资源和能力的持续开发和维护,进而借助相关优势增强自身在价值链上的议价能力并确立盈利保障机制。

(3)利基缝隙型企业——以技术和作品驱动客户价值主张创新。

利基缝隙型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数量多,规模小,业务与技术较单一,定位于特定细分市场空间。除非企业创新出有市场应用潜力的动漫技术,或是构思出有精妙故事情节的作品——提出有吸引力的客户价值主张,否则难以长期生存下去。因此,利基缝隙型动漫企业的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以技术或作品所驱动的客户价值主张创新,突破产业规则制约,充分挖掘潜在市场机遇。

2.商业模式发挥功能的核心机制在于情境调节

通过上述分析,不同角色的开发主体在各种战略发展态势下有着不同的商业模式功能侧重,可以看出各功能重心都倾向于对主体外部经济环境施加特定影响,力图塑造有利于企业的释放技术或作品价值潜能、提升盈利预见和扩展市场机会的情境。从表1的纵向视角上看,商业模式对各种开发主体在特定战略发展态势下应当塑造不同的情境空间来实现的既定功能。

(1)处于资源能力固守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规则垄断或规则突围。

处于资源能力固守局面的企业会构筑商业模式以进行规则垄断或规则突围。利基缝隙型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倾向于沿技术学习或作品开发步入后续战略发展态势,再进行特定范围的规则突围;支配主宰型企业虽能借助规则垄断获利,但其规则触及面有限,会面临其他企业规则突围的挑战;网络核心型企业攫取价值链上的主要利益,为保护既得利益,它们倾向于对行业内已有规则体系的固守、垄断和绝对话语权。

(2)处于路径依赖扩展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技术学习效应。

处于路径依赖扩展态势下的企业会聚焦于技术学习效应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其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技术情境的塑造。利基缝隙型企业通过技术学习向市场提供初始的动漫开发服务,形成经验积累,不断深化对技术的掌握,逐步通过技术学习实现成本降低和业务扩展;支配主宰型企业能够掌握一定专业化的动漫开发技术,并在业界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凭借优势实现动漫作品产能的提升和开发成本的降低,形成规模经济;网络核心型企业侧重于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以实现优势技术的范围经济。

(3)处于剧情线索发展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剧情结构组织。

处于剧情线索发展态势下的企业会聚焦于作品的剧情内容创作,其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塑造有吸引力的剧情结构。利基缝隙型企业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依赖原创作者独自思考剧情线索的发展走向并进行动漫造型设计开发,举步维艰,开发周期不确定,进而运营收益和风险不确定;支配主宰型企业在此态势下会组织专业的创作团队,以保证定期提供作品更新;网络核心型企业则开放性地组织剧情结构,吸引外部创作人员并集成创作成果,综合形成更富创造力的作品内容。

(4)处于市场架构扩展态势下的情境调节机制——多商业模式嵌套和资源认同。

处于市场架构扩展态势下的企业会积极寻求多业态之间的平衡,其商业模式功能侧重于多业务模式和多盈利模式的动态一致性。利基缝隙型企业由于资源能力有限,一般难以驾驭多模式架构,存活并成长是其首要目标;支配主宰型企业一般沿价值链来迁移既有动漫资源进入其他业务领域,从而伴随对相关业务领域的盈利模式的架构匹配和创新(比如进入游戏产品开发);网络核心型企业能够实现在跨度较大的多行业领域同时进军,形成多重客户价值主张及多种盈利模式交织的格局,其情境调节的侧重,在于通过优化流程实现关键资源在多套商业模式间的动态均衡分布和认同。在此,将上述分析内容汇总于表2中,以清晰反映各种角色的动漫作品开发主体所开发商业模式的功能重心,以及在不同战略发展态势下商业模式发挥功能的四种情境调节机制。

四、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8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关键词:生态位理论;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旅游生态位扩充; 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7103

1问题的提出

生态位理论(niche)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众多学者并未对生态位理论有统一的概念认识,Grinnell(1917)最早定义空间生态位[1];之后的学者如Elton[2]、Gause[3]、Hutchinson[4]、Whittaker[5]、Oduml[6]、Leibold[7]、Pinak[8]等对生态位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扩展或再细分。国内关于生态位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王刚[9]、马世俊[10]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多种生态位的概念。虽然生态位的概念没有统一,但是其基本思想都是指基本生物单元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生物单元的相互关系。生态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种群变化等生态学领域。随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生态位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渗透到城市景观、旅游规划以及企业管理等许多社会学科领域。

生态位在旅游中的应用最早是黄芳(2001)提出的[11],她认为某些生态学原理,如生态位原理可以为旅游领域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解决旅游区域优化系统,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国内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旅游大致可分为:旅游资源生态位、旅游地生态位以及区域旅游生态位等研究。

在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研究中,李向明(2007)认为旅游资源在旅游系统中占据的位置和发生的功能及作用,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生态位宽度,其选择策略主要包括生态位的拓展、调整、协调和优化四个方面,并以江西省为例分析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李丰生等(2008)认为旅游资源生态位是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过程和所有旅游资源品相特征中的发展地位和作用,并指出旅游资源的整合主要有错位开发、协同发展以及拓展策略。

在旅游地生态位研究中,邹仁爱等(2005,2006)认为旅游地生态位是指旅游地在区域旅游系统中所具有的生存位置以及在旅游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并探讨了旅游在协调开发过程中的策略。孟德友(2006)等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巴拉河乡村旅游发展中生态位的重叠现象和发展策略。祁新华(2006)等对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的生态位态势进行定量分析。向延平(2007)以湖南凤凰为案例分析点进行生态位态势的定量分析。王刚等(2008)对珠三角地区的主题公园的生态位态势进行对比研究。

在区域旅游生态位研究中,汪清蓉等(2008)提出区域旅游生态位的测量由4大维度和32项变量构成,并探讨长三角地区区域旅游的竞合模式。祁新华等(2004,2005)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目前国内基于生态位的旅游研究理论介绍较多,深入研究较少。引入生态学理论,有助于客观有效地分析旅游生态位的特征和规律,更能通过定量分析而科学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2旅游生态位理论

2.1旅游生态位

旅游生态位是指旅游地在区域旅游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发生的作用、体现的功能以及与周边旅游地的相对关系。旅游生态位概念如同传统生态位理论一样,充分反映了研究单体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相关学者研究旅游生态位理论包括旅游生态位适宜度理论、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旅游生态位分离与重叠等理论,本研究就是运用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对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旅游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

2.2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

根据前人的研究理论,可以将旅游生态位分解为“态”和“势”两个基本属性[12]。“态”是表示旅游地所处的状态,是旅游地在区域旅游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和周边旅游地相互作用的影响。在旅游统计数据里面可以用旅游地的旅游总收入或者旅游总人数、旅游资源评价等指标反映旅游地的状“态”。“势”是指旅游地在区域旅游系统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或支配力,如生产力、经济增长率等,在旅游统计中可以用旅游总收入变化量或者旅游总人数变化量、旅游增长率等变化量来表示旅游地生态位的“势”。在分析旅游地生态位时,不仅要了解旅游地目前所处的状况和发展情况(态),也要了解旅游地的旅游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旅游地与周边旅游地之间的竞合关系和影响力(势),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旅游地生态位的发展变化规律。

旅游生态位态势计算模型为:

式中:i,j=1,2,3…,n;Ni为旅游地i的生态位;Si为旅游地i的态;Pi为旅游地i的势;Sj为旅游地j的态;Pj为旅游地j的势;Ai和Aj为量纲转换系数。Sj+AjPj称为绝对生态位[13]。计算结果在0~1之间,数值越大越接近1,说明该旅游地在区域旅游圈中影响力越大,占支配地位。数值越小,说明该旅游地在区域旅游圈中影响力越小,所处地位可忽略。

对于旅游地生态位定量分析来说,可以将旅游总收入或者接待游客总人数作为旅游生态位的“态”,将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总人数的变化量作为旅游生态位的“势”,以一年为时间周期,则量纲转换系数Ai和Aj为1。

2.3旅游生态位扩充理论

旅游地在长时间的发展下,旅游生态位的态和势会发生变化,如果旅游地得到良性发展,旅游生态位的态和势得到相应的增长,这就是旅游生态位的扩充。相反,若生态位的态和势不增反减,我们就称之为旅游生态位的压缩。旅游生态位的扩充理论反映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管理方可根据旅游生态位的发展情况适度调整发展策略,避免恶性的生态位重叠带来的旅游生态位压缩现象。

旅游生态位扩充模型可表示旅游生态位的扩充程度,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14]:

式中:T为旅游地生态位扩充的程度和大小,P为旅游地生态位的势,S为旅游地生态位的态。当T>0时,表示该旅游地生态位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在区域旅游系统中处于扩充状态,影响力在逐渐增强。当T

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陈 娟: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竞争态势研究地理与旅游

3西双版纳旅游生态位定量分析

3.1西双版纳概况

云南西双版纳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环境具体表现为多雨,高温,湿润,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均在西双版纳表现出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素有“热带植物王国”的美誉,境内现存大面积保存完好的热带雨林,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具有科考研究价值。其中野象谷、望天树、原始森林公园已是驰名中外的生态旅游景区。在该景区范围内,游客可以体验到地域特色强烈分明的植物景观。近年来望天树景区发展势头强劲,将热带雨林景观、猎奇探险和科考集于一体。同时该地区是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傣族园民风淳朴,民族特色浓郁。西双版纳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广大游客。

3.2旅游生态位计算

本论文选择西双版纳全年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游客总人数为指标,收集从2001~2011年每年旅游总收入和全年游客总量数据,运用上述理论模型,分别计算西双版纳旅游绝对收入生态位、接待总人数绝对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

表1西双版纳地区2001~2011年游客量生态位测算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游客量/万人247.01250.96247.38271.23269.99359.71503624.28732.03853.141012.65年平均游客变

化量/万人-3.9500.1858.0735.74522.54042.66553.89660.62867.34876.564游客量绝对生

态位/万人-254.91247.565279.303275.735382.250545.665678.176792.658920.4881089.214T-0.01570.00070.02980.02130.06270.08480.08630.08280.07890.0756注:根据西双版纳旅游局和统计局以及相关网站提供相关统计资料整理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2001~2011年,除了2003年非典事件的影响,其他年份(2005年除外)游客量变化规律是在逐年上升,游客量的绝对生态位(2003与2005年除外)也在逐年增加,从游客量生态位扩充率可以看出,西双版纳发展速度极快,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游客量生态位扩充率居高不下。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年西双版纳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47.01万人,2011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012.65万人,翻了近5倍。游客量生态位扩充率T>0,说明西双版纳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

表2西双版纳地区2001~2011年旅游收入生态位测算

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旅游总收入

/亿元16.2715.9120.5024.7524.4027.2833.9641.1750.3480.33100.24年平均旅游收

入变化量/亿元--0.3602.1152.8272.03252.2022.9483.5574.2597.1188.397旅游收入绝对

生态位/亿元-15.55022.61527.57726.43329.48236.90844.72754.59987.448108.637T--0.02260.10320.11420.08330.08070.08680..8640.08460.08860.0838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2001~2011年,2002年略微下降,旅游总收入总体而言逐年增长,旅游收入绝对生态位也大致逐年增加。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总收入为16.27亿元,2011年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00.24亿元,翻了6倍多。旅游总收入生态位扩充率从2003年开始一直大于0,尤其是2005年以后,旅游总收入生态位扩充率值很高,说明西双版纳近年来的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

4结语

通过把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引用到西双版纳旅游分析中,客观实在地反映了该地旅游的发展情况,为旅游地开发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有利于后期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但是旅游生态位理论还处于未成熟的阶段,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而且,这种模型与研究方法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结论,在指导旅游地发展策略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只是一个初步探索,随着旅游生态位理论的不断完善,还可以尝试其他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更深入。

参考文献:

[1]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 .生态学杂志,1997,16(6):46~51.

[2]Elton C.Animal ecology[M].London:Sidgwick and Jackon,1927:63~68.

[3]Gause G F.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M].Baltimore:Williams&Wilkins,1934:19~20.

[4]Hutchinson G E.Concluding remarks[J].Cold Spring Harbor Symp Quant Boil,1957,22:415~427.

[5]Whittaker R H,Levin S A,Root R B.Niche[J].Habitatand Ecotype Am Natl,1973,7(5).

[6]Odum E P.Basic ecology[M].New York:CBS College Publishing,1983.

[7]Leibold M A.The niche concept revisited:Mechanistic model sand community context[J].Ecology,1995,76(5):1371~1382.

[8]Pinakae R.Evolutionary ecology[M].6thed.San Francisco:Benjamin/Cummings Publ Com,2000.

[9]王刚,赵松岭,张鹏云,等. 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4,4(2):119~126.

[10]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2~89.

[11]黄芳.优化旅游系统的生态学原理[J].生态经济,2001(11):19~20.

[12]向延平.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关系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9(6):1047~1050.

第9篇:生态系统理论案例范文

一、目的:为什么要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当前教育技术生态观研究概况——“有其事,无其名”

南国农先生曾说:“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3]。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国内,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资源库,以教育技术、生态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188篇文献,这些文献有不乏博士硕士论文,也有期刊杂志论文,其中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以及《中国远程教育》和《外语电化教学》等主流期刊都有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关注,这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用教育技术生态观来进行研究,正好印证了南先生所说的“先有其事”这一说法。但是,目前由于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因而没有个人能将其完整地阐述,故当前仍没有到“后有其名,再有其学”这一层面。以往的研究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捅破了教育技术学生态视野的窗户纸,也只是“后有其名”的一部分,还需要广泛地去研究。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4]。生态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5]。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解释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即“教育生态学”。将网络和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则始于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6]。鉴于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Ecology)[7]”的概念作为研究互联网生态的指导。通过搜集并整理近几年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以生态观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却没有从全局理论的高度提出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也没有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例如,在《教育技术学的生态观研究》里面,作者仅以生态观的观点来解释了计算机在学校教育应用的问题[8],而没有将生态观纳入教育技术学大范围,即把教育技术学的各个要素考虑进去。在《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当中更多的是讨论关于学习资源的生态观的问题,提出了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模型;《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中作者重点论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观以及强调普遍联系性为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思维[9],其重点是运用哲学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没有深入探讨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然而,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目前已有文章或多或少都对教育技术生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例如杜娟[10]等通过生态视野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进行构建,余胜泉[11]等通过生态观的视野论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问题,梁丽娟[12]通过生态观视野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语言测试深度融合的问题等,这些案例无不表明,教育技术生态观“后有其名”也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二)学科交叉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教育技术生态观可以认为是一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往往会大范围引发学科研究范围的变革,促进该学科强有力的发展。例如,16世纪瑞士医生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开创了医疗化学(现在称医药化学)领域;17世纪笛卡尔将代数学和几何学结合开创了解析几何;18世纪里希特将数学与化学相结合,开创了化学计量学之先河;19世纪化学家们把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相继产生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等学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影响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如信息哲学、文艺美学、进化金融学、行政环境学、应用伦理学、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会计学、网络语言学、生物信息学等数种学科。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领域的大多数学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北京诺贝尔奖论坛上,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教授在《信息技术背后的科学》一文中指出:“常常当不同学科、不同理论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时候,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可用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学科的交叉结合”[13]。生态化思考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丰富和完善。

二、定位: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为什么是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的交叉

1.教育技术学与某一种自然科学有关系——系统论观点的支持联系和发展是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事物是联系的,因而其才可以构成系统。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4]。若以此论之,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自然都属于同一系统范围内,它们都是学科领域范畴。依据联系的观点,教育技术学必然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有共性或者联系(至于是不是生态学还待定)。但事实表明,教育技术学处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位置且教育学已经有以生态学观点来进行研究的范式,这种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是一种派生类属关系,对于教育技术生态学的研究不言而喻,系统理论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理论基础。当然,系统理论的观点仅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空间与可能,教育技术学经过多元化的发展,不得不让研究人员对各门学科产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联系与否的论证,还需要教育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2.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有关系——教育生态学观点的牵桥引线“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ofClassroom)[15]。我国的教育生态学最早在台湾地区展开,20世纪7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尝试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75年,维新书局出版了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被认为是我国研究教育生态学最早的著作;1988年,陈敏豪在《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一书中专门写了“教育与人类生态”一章,试图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思索、探讨现代教育问题,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系统研究之先河[16]。当前,教育生态学已在我国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而纵观人类科学,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三是思维科学。教育技术学中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学习等研究可以概括地说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支撑下的研究。而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系统当中,教育技术同样处于该系统之中,并且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中孕育而出的新学科,既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知识构成了人类全部领域的知识,那么以此而论之,教育技术也就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某门学科有着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即可以用某种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或阐述教育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进一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态学的观点在教育中的研究促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既然有教育生态学,而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是不是具有教育技术生态学的观点——教育技术生态观?因此,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否存在当然是可以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代表以下假设。假设1:人类的知识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定被包括在三种知识领域范围内(黑色多边形代表教育技术学(左)和教育生态学(右)),教育技术学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内某门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假设2:教育学与生态学形成了交叉性学科——教育生态学,教育学可以与生态学相结合,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学内部各个学科与生态学的某些学科有联系和关系。

(二)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

1.“学科”+“学科”=“二级学科”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对学科的结合产生这样一种思考:两个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科必然属于其中某一学科或属于这两个学科,即成为他们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不可能与其处于同一级,成为同一级的学科。但是事实表明,上述思考是正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学都属于二级学科,都是教育学与某学科结合形成的二级(或次一级的)学科。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学科也都属于交叉学科,也属于二级学科。因此,可以认为:学科与学科的结合,会产生属于某一学科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2.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由于生态学(代码0713)属于一级学科,且在教育学当中已经有教育生态学也属于二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自身处于二级学科的位置,其与生态学所结合的学科必然不是二级学科,甚至不能成为一种学科来看待,只能认为是一种方式方法来看待,且某一门学问若能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范围以及概念系统等内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其目前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因此,笔者只将其称为教育技术生态观或者教育技术生态化视野的思考方式。

(三)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中心问题是探讨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形成中的教育生态学内部的概念比较广泛,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与整体的生态学环境(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之间的相互关系[17],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18],以及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心趋向于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效能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个体生态与群体生态的关系[19]等认识,虽然教育生态学内部认识不一,但是基本认识与取向还是比较相同的,即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那么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释教育技术现象,解决教育技术问题的观点,把生态化因素渗透到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当中。换句话说,教育技术生态观,即运用生态学观点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借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解决教育技术的诸多问题。

三、意义:教育技术生态观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教育技术的生态化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既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技术在自然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又为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科学实证主义屡屡冲击思辨哲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其学科地位一直不稳,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学科[20]。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对教育技术学认识的补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科学,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技术也一定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所构成的领域里面。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巨大的发展充分证明,教育技术也应该深入吸取其他学科优势来发展自己已是既定的事实。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在《礼论》中说“两者相持而长”[21],本意为荀子对“礼”的看法,但结合实际表明,不同学科相结合对学科自身也有一定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思维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因而它也适用于分析教育技术应用过程和教育信息传播对象,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原理解释、说明某些现象,表述某些规律,使我们对某些现象的本质加以认识[22]。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已经有所萌芽,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在教育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所涉足,因此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学科研究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从新的视角认识了教育技术,同时又为教育技术作为交叉性学科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引入教育技术的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新的视角,为解决某些教育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MOOCs对高等教育课堂、教育生态的影响等,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观点。如上所述,我们不妨简称之为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教育技术生态观仅为教育技术学在生态学上的延伸。与此同时,笔者也不禁产生这种思考——教育技术学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自我:其一,教育技术生态观在切实用到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时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其二,生态学的观点既然可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某些问题,那么是否存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问题?如果存在,又会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么说,即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三)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

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人们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而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可以用于解释设计动态的学习资源,要求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动态的、高利用率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孤立的、静止的、低重复率的资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习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部分。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对他对教材编排的思想充分证明了他把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当做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来看待的。“每一次学习过程应该看似与原来一样,却在形式上已经螺旋上升”“看似与原来一样”,即为可持续性;“螺旋上升”,即为发展(动态性的体现)。

(四)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为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产生了以教育技术生态观为基本模式的思考方式,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全面地思考、联系地思考和公开地思考[23],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组织形式,同时也为学习者思考方式给予了一定的启迪。例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思维发展等;在当前网络资源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借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等。再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等领域应该遵循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原理等,生态观的引入,还为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生态位的观点认为,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24]。利用该观点,我们对技术进行“物种”化考量,即在教育系统中,不同技术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盲目配置、浪费、短缺和地利用率等问题。生态学的诸多观点都能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或观点,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

(五)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影响

如上所述,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就教育技术生态观本身而言,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围绕教育技术生态观又可以提出教学生态观、教学设计生态观、学习资源生态观以及课程生态观等诸多观点。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学,这种方式可能会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行为和范式中去。教育技术从创立起初,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就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特点[25]。生态学观点的进入对于教育技术来说也无异于新型技术入驻教育技术一样。

(六)借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6],又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这一层层递进的关系证明,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教育的改革进而通过教育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技术复归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为同一系统中,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了一种自然、社会化的系统。生态系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原理,可以借鉴过来以解释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