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

第1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按照采油厂关于岗位培训工作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搞好现役电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同时针对目前我厂电气运行人才储备缺乏,动力装备日常工作中凸显的理论基础薄弱、维修技术经验欠缺等问题,6月24日,动力装备科在办公楼一楼电教室举办了为期10天的电力技术培训班。

培训开展前动力装备科召开专项会议,科长全面安排部署了各项准备工作。5月底,动力装备科按照厂内培训管理的要求办理了相关手续,并及时向各相关单位培训,同时诚挚邀请机电工程学院的老师来我厂授课。6月20日,动力装备科向参训人员所在单位发出通知,详细说明参训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

6月24日,培训班正式开课,授课老师根据我厂实际情况科学拟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分别从电力安全知识、电工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教学授课,使培训人员从基础理论入手,打好了实践操作的坚实基础。7月2日,课程学习结束,动力装备科组织了严格的理论和实操考试,57名参训学员均以合格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培训期间,动力装备科派遣专人进行日常管理,负责学员的考勤、作息、课堂纪律等管理工作,了解学员思想动态及学习情况,积极配合授课老师的教学工作,确保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我厂电力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参训人员掌握了初级电工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上岗,完成一般电气线路及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与操作。同时此次培训对提高我厂电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保障采油厂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2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习 手段 内容 管理 改革

一、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工电子技术几乎渗透了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在内的所有知识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工科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具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的摇篮,经过工科素质教育,学生必须具备创造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工科院校开设的电工电子实习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电路紧密结合的能力。电工电子实习是重要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强化学生基本训练,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加深理解课堂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初步进行科研设计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电工电子实习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的改革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更新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手段

我们从教师批改的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有的学生认为:“老师现在只凭‘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太令人满意,有些教学环节的内容很难表达清楚,如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器件布局图、线路排版图等都很难在黑板上表达清楚,如果用其它的教学方法,效果则可能会更好一些。”也有的学生认为:“有的大学的电工电子技术实习教学手段非常先进,学生学习的效果也相当好,他们的学生实习时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用计算机画图的效果确实很好,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画图的场地,图板、丁字尺等的管理确实不方便,尤其是图板、丁字尺很容易破损。”还有的学生认为:“书本上有很多电工电子技术设备、配件,零件以及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的讲解内容都表达不很清楚,如果讲课时配一些实物和实物操作,或者在一些公共场所开设一些电工电子技术实物展览柜,供学生观看,则上课时讲解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的效果将会更好一些。”可见,教学手段的更新和发展已迫在眉睫。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电视、录音、EDA教学设备、人工智能等电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异彩纷呈;利用音像技术及优秀的CAI软件把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要点、图形和现象讲解得清晰透彻,这样既可以省去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画图的大量时间,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气氛中浓厚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和接受能力,开发智慧思维,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收到明显有效的教学效果。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一些电子产品生产厂家、电厂、变电站和配电房等地方参观实习,仔细观察电器设备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认真观察工人师傅的安装接线和操作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给他们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和机会,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电工电子实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丰富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内容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电工实习内容应及时更新,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内容的安排应仔细斟酌,认真考虑。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对象,电工电子实习内容的深浅应有不同的侧重和取舍。但不管怎样,实习内容都不能形式单调,内容贫乏,使整个实习过程浮于表面形式,处于应付状态,这样会挫伤学生参加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习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广泛性和先进性,所谓基础性,是让学生认识常用的电器元件以及电子新产品、新器件,掌握它们的电器性能和工作原理,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规的仪器仪表测量电气参数,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广泛性,是让实习内容尽量涵盖大部分电类基础及专业课的知识,让学生经过实习后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所谓先进性,是让学生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方法设计一个新的电子电路、动手安装和调试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新产品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尝试自己完成电子产品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参加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的自信心,为将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目前电工电子的实习内容是:(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转、反转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布线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转;(2)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布线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转;(3)楼道的声控、光控电灯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安装(包括焊接)、调试;(4)陶艺灯具的声控、连续光控的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安装(包括焊接)、调试;(5)温度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安装(包括焊接)、调试;水塔的水位测量控制电路原理图设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量、安装(包括焊接)、调试。电工电子的实习内容不能一成不变,随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更新应有所创新、增减,丰富电工电子实习内容,体现实用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四、规范电工电子实习教学管理

电工电子实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加电工电子实习的学生人数众多,因此在实习开始前必须先通知学生实习期间每天的实习任务和时间安排,做到有条不紊;实习开始时,指导教师要着重强调实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主观上高度重视,变“要我实习”为“我要实习”;实习报告经教师检查后一律当场上交,避免学生互相抄袭;实习结束时让学生笔试一次,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在实习期间迟到、早退、中途溜号和精神不集中;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综合考虑,各项评定指标应有合适的加权系数,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有一个项目不合格,成绩便定为不及格,这样做的目的是督促学生认认真真参加实习,杜绝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指导教师们在实习期间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避免互相推委;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总体把握,有效而顺利地完成整个实习教学任务。

五、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

教师要多参加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到兄弟院校取经,加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注重培养创新技能,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观念,加强科研和工程背景训练,科学地实施教学,提高指导学生电工电子实习的能力,去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和发展方向。

六、结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爆炸的世纪,学科交叉,专业互相渗透,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新时展的需要,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怎样进行电工电子实习改革,才能使电类专业学生具备初级电气工程师的能力与素质,使非电类专业学生具备宽厚扎实的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是一个值得大家精心思考、长期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它应该在实践中边修改、边完善。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要求,教师们应群策群力,实实在在把电工电子实习这门课程开设好,使学生经历电工电子实习后,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港元.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指导[M].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张小英.浅谈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实践[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第4期.

第3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暖通专业;就业方向;所需证书;人才培养方案

1、暖通技术专业由来的背景

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有温暖舒适的环境供居住和工作。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借山洞栖息,躲避风雨严寒。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开始有能力建造房屋。但是仅有一个处所仍是不够的,人们还希望自己的房子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能够方便地用到水、电等一些基本生活设施来达到便捷、舒适的生活的基本目的。现在,在我们居住的美丽城市中,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水、电、供暖等基本服务。这些不同功能的设备和条件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便捷,使我们能在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生活时光。而这方面正是暖通技术专业人才所主要从事的,也就是说暖通技术专业的人才在这方面有很广阔的发展前途。

2、暖通技术专业的介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

2.1暖通专业的介绍

暖通主要负责建筑的采暖、制冷设计,施工等。

暖通在学科分类中的全称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它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另一方面,从功能上说也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及相关的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人才。

2.2暖通专业的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系统:(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热质交换原理和设备、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计算机、电工与电子学和机械设计基础等;(2)较系统得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具有一定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和运行管理的能力;(4)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5)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6)具有较强的本专业工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协作精神。

2.3暖通专业所学的学科

(1)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

(2)主要课程:传热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供热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制冷工程、通风空调、燃气工程、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等。

(3)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实验,相关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暖通专业的人才,它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丰富的供暖、制冷理论以及实践经验更应该具备一些能符合其身份的证书来赢得他人,企业甚至是社会的认可。

对于暖通专业人才来说,他们所需要来证明他们身份的证件主要包括:初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注册设备工程师等等。可以说,能拿到这些证书的暖通专业技术人不会为了工作而烦恼了。

3、暖通技术专业的就业形势

这个专业的就业面还是非常宽的,就看你自己的想法了,具体有这几个方面:1.做甲方,一般是房地产、有在建项目的工矿企业都需要暖通工程师,配合施工与设计,还有采购等方面的工作。2.设计院,设计时个不错的工作就是周期比较长,有机会有能力能独立的完成项目的最少也得3~5年。3.作施工,现场工程师,比较苦经常要在工地里面吃住。不过能积累很多的经验。4.跑业务,与暖通相关的产品很多,所以这方面也缺人。干好了能挣到钱,干不好可能不到一年就得跳槽,而且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很难干下去。5.技术支持,一般的销售商、办事处都会有技术支持,负责设备的选型,报价,项目中的技术工作等等。干好了也可以向业务发展。6.去企业,现在中国的制冷企业很多,有家用空调的,中央空调的,还有很多暖通设备的等等。在职位上基本也就是暖通设计师、暖通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应用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总之,就目前而言,在暖通技术这个行业是非常稀缺人才的。 科技日新月异,节能技术很快运用到空调市场中来,但此类暖通空调,制冷空调,地源热泵等人才的稀缺,是整个空调市场发展的最大的阻力。因此,只有加强对暖通技术专业的宣传和更好的人才培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4、暖通技术专业的未来人才培养

就目前的就业以及行业的形势来说,从长远考虑,加强暖通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学好这门专业能为自己带来更好的就业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拥有更多的这类人才可以为自己的企业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应;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暖通技术类人才的增多,会使自己及家人的生活更加舒适。鉴于这些外部环境,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来了解暖通技术专业。

众所周知,做任何事的第一步往往是最重要的,加强暖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正是如此,迈好第一步是十分关键的。加强暖通技术人才的培养的第一步就是加大对这个专业的宣传。在国内,有很多人对这个专业还不是十分了解,这也导致了,学生在高考后,报考时不会考虑这个专业,如果在这方面不作出改变的话,如此恶性循环,会导致这类人才会越来越少。要想做好专业的宣传,就要求各大高校同政府及企业的紧密配合,缺一不可。各大高校在学生报考的时候,应该给予学生在这方面宣传,是学生更加了解这个专业,同时政府在这个专业的招生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企业的需求人才量,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直接利益,企业要想留住这类人才就得对这类人才提高待遇。如此发展势必会提高这类人才。

做好了第一步将会加强这类人才的培养是有很大的益处的。第二步,则就是相对于高校而言的。各大高校也应该提高对这个专业的重视,应该将以一些优秀教师及富有经验的讲师、教授分配到这个专业中来增强这个专业的软实力,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学到知识。除此之外,学校应利用自己关系网,尽量与一些有名的企业签订一系列的条约,是毕业生能够有可能得到较好的实习和就业环境。如此,定然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填报这个专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暖通技术人才。

当然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在高校应该多方面的进行。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材。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空前强烈,单一型人才客观的讲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还是会选择那些复合型人才,换句话说,复合型人才更能在竞争的环境保持一席之位。因此,在培养暖通技术人才时,还应该注意其他方面的多元化培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类人才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5、结语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各个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说加强暖通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是时代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在暖通方面的精英。然而人才的培养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只将每一步都迈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暖通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 电力 教学改革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20

新世纪,我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国家为发展中职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当前的职业教育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最佳的外部条件,如果仍走老路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这个核心,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对那些当前不是很合理的中职技工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做一定的改革与探索。

经过近年来几轮大规模的电网改造,整体的电网结构、设备等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随着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规划的逐步实施,电力行业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电力企业对人才和人力资源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分析显示,全国电力行业138万名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630名,技师2.3万名,两者之和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调查中还发现,目前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由此充分说明,电力行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电力专业技能型人才基本上不会为岗位需求所束缚,唯一要提高的就是自己的竞争力。因此,作为向电力行业输送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电力类中职技工院校应顺应电力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及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

一、“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中职)专业简介

我校“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中职)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是3年。培养目标是适应电力行业、及其他电力建设、安装、维修等单位及电力用户,服务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掌握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电气操作、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相关技能的技能型人才。我校还要求学生获得国家或重庆市有关部门规定的中级变配电室值班电工、电气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变电检修工、继电保护工或其他上岗资格证书。

1.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1)企业自备电厂、企业供配电 :电气操作、运行、检修、维护等。(2)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电厂、电站、线路的安装、施工、调试。(3)电气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电气设备装配、检测、调试;电气类产品的营销,技术服务工作。(4)工矿企业、小区物业、大型建筑、事业单位,以变配电值班、供电系统运行维护为主要岗位的电气运行。

2.本专业培养模式:采用“2+1”模式,即两年教学加一年顶岗实习。第一年主要开展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其中部分课程要开展实验或综合训练。第二年主要开展专业课教学和专业实训教学。第三年组织实习,同时根据当年用人市场信息和需求情况,对部分学生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技能培训,也有少部分由学校和用人企业共同组织到相关企业开展岗前培训。第二年和第三年教学进程中还要安排电气运行相关专业中级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考试、进网电工作业许可证培训及考试。

二、本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我校本专业为例,归纳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本专业教学质量整体认可度高,但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公共基础文化课的设置门类和学时都略显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中职人才培养越来越关注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熟练的单一技能已无法适应就业、转岗和学历提升的需要。

2.课程设置重复,部分内容在不同课程中被反复讲授,如中性点的接地运行方式,但都不完整。

3.部分课程的教材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如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课程。部分教材难度太大,且难度大的部分并不适用,如电机学、电力系统运行、高电压技术课程理论及计算部分。

4.我校经过示范和骨干建设已建成和更新了很多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和实验实训基地,原有课程设置未及时更新,未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导致学生对设备不认识、操作不熟悉。

5.中职学生大多厌学,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和趣味性方面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适应。

6.职业技能鉴定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明白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及适用范围。

三、本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构建更为科学、全面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专业教育有较高的文化起点,扎实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基础是学生的能力、素质、科学世界观发展的必要基础。基础越扎实,形成的发展后劲的“能级”越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也为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因此,建议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中对课程结构的要求,结合电力类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将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紧密结合,搭建贯穿三年的更为科学、全面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使得毕业生达到相当于高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能取得计算机及英语相应证书,有利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便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为人才“立交桥”的构建铺垫基础。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应因材施教,更注重培养职业能力

1.形成讲、练、操融为一体的课程结构。如建议设置“电工基础及测量”课,将原电工理论课与电工测量实训融为一体;将“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与实际操作交互进行,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2.整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课程。建议增加“电气运行技术”课学时,因为本门课程是在学生学完专业课后进行的一次“岗位大练兵”,是本专业所覆盖的所有岗位上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大综合,包括常规操作、事故处理、事故分析等。通过理论讲解、认识实习、仿真操作,把观察、思维、操作结合起来,促进他们把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改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偏多、偏难、偏深的现状。如“电机技术”课和“电力系统”课应适量删减学时,做到少而精,注重实用性,突出职教特色。

4.增减一些课程。如为适应微机监控、无人值班等新技术的要求开设“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课程;删掉传统的“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以技能训练与技能考核取而代之。

5.课程内容科学筛选、及时更新。按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筛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建议弱化电力系统运行课程计算部分、高电压技术课程理论部分,删除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不再使用的部分设备,增加新设备类型,简化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原理与运行课程计算部分,增加微机保护内容等。

(三)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电力类专业的特殊性、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性,运行中电气设备不可以随意触碰和操作,大大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地培养与技能水平地提升。学生不能进入真实电力行业运行环境,即便到了顶岗实习阶段,也只能远观不能靠近,更不能动手实作,导致本专业课程学习与现场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建议调整本专业课程设置,充分利用我校已建成的信息化资源,如变电运行仿真实训室、电气检修仿真实训室等,最大限度实现一体化教学。其优势在于:(1)构建虚拟教学情境、解决教学做一体化实施中安全性与学生操作性的矛盾。(2)虚拟工作职场,学生可以角色扮演与参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3)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趣味性,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专业实训室等教学设施建设

专业实训室的建设除符合一般的教学要求外,还要尽可能适应情境化教学的需要;教学工位要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人数的要求,要具有职业技能训练的必备条件;要具有安全、卫生、规范的劳动环境和条件。根据课程设置,建议本专业扩建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实训基地及变电运行三维仿真实训室。

(五)考核制度与方法建议

为了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的新的教育形势,必须改革学业考核制度与方法。改革考核制度与方法的核心在于建立全面的题库,并且可以公开,以达到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的目的。考核形式上,基础、文化课考核宜采用传统的集中书面考试,专业课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更宜使用过程考核和项目操作考核。

(六)加强职业资格宣传,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

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电工电气方面的职业属于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因此,对该专业学生应从日常管理和专业课教学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职业资格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因此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安排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课程,保证良好的培训质量,使学生毕业前能取得电气运行相关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进网电工作业许可证书。

四、结束语

本专业适应面广,学生发展潜力大,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学生职业能力逐步提升的规律,培养学生从中职新生递进到具备初级职业知识的学生,再到具备中级职业能力的学生,最后成长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广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要点与课程模式[J].北京教育,2000(3).

[3]中等职业学校”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1.

[4]武震宇.提高中职电力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1(8).

作者简介:

第5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形成促使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不断进步,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改革,可以促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力的提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概念的建立,体系的构建到现今在各个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历了10多年,“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作者近些年对《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持续进行并总结,基本形成以项目为引?I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良和提升,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课程定位分析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电气设备、智能化设备的安装施工、运行与维护、质量检验及工程管理工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筑电气控制技术》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工程识图的能力、动力设备安装能力,并为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控制、工程施工图预算、现场管理与资料归档等岗位能力提供专业基础能力,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建设课程资源、实施课程教学、开展课程评价、修正课程设计等环节和内容[1]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促进该课程的提升。

2 教学改革内容

2.1 教学内容项目化

教学内容上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总体划分为电气元件的选择、控制电路图的识读和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综合考虑学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确定了五个教学项目作为课程结构框架,每个项目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任务中,驱动教学过程。项目内容由基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项目之间相辅相成具备连贯性。项目一(小车自动往返控制),在“单向运行控制”、“双向运行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等任务的驱动下,把电气元件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识图方法的掌握以及典型电路控制的分析融入教学内容,在完成多个任务的过程中,习得安装、调试能力;项目二(皮带传输机控制),以两台传输机控制的分析为“教”,以三台传输机控制为“学”,巩固项目1的识图能力,建立设计思路。项目三(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控制),以典型控制电路的分析、实训操作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安装、调试综合能力,提高操作技能。项目四(水塔水位自动控制),该项目为综合设计,从元件选择到设备选型,从资料准备到安装调试,形成项目方案书,通过该项目培养学习方法能力、沟通能力。项目五(楼宇控制典型案例分析),拓展知识领域、介绍新技术为主要内容,提升学生对电气控制应用的理解,开阔对职业前景认识。

2.2 教学过程一体化

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淡化复杂理论、提升基础理论,并将维修电工中级基本理论与岗位能力知识结合,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二是综合性发展要求,学生能运用电工技术、电机拖动、电气控制等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和任务;第三个方面是把课堂放到实训室,教师简单讲授完教学项目或任务基本理论知识点后,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分析、设计、安装与调试。教学组织思路为:项目描述任务布置知识链接技能训练项目考核拓展知识等环节,一定程度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2]。

2.3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重点之一,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合理选择的因素。作者在承担的《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法贯穿,根据项目中任务的不同,结合现场教学法、实物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在元件认识环节采用现场教学法和实物法,在实训室边介绍、边拆装;典型电路控制分析中,分组领取任务并讨论,各组以汇报分析成果的方式分别展示讨论结果;电路安装和调试环节,由教师布置任务后,先演示,后巡视,再演示,对错误进行纠正,其中穿插问题教学法,对不同组的认知和实操状况,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安装和调试问题。另外,案例法在教学中的采用,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对电气控制项目的整体设计、思路、方法有了真实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典型建筑电气控制系统有“空调与制冷系统的电气控制”,“水泵和锅炉设备的电气控制”,“电梯的电气控制”,这部分教学内容系统性强,适合采用讨论法和现场教学法,并利用多媒体系统展示无法参观到的环节、集中展示多幅控制电路图片辅助课堂讲授。

2.4 教学手段信息化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进行了一年的资源库建设,在原有的精品课建设基础上,整理原有的多媒体课件,一半以上的课程配套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22个,解决技能操作要点、设备安装技能、电路分析过程等问题。教学信息化使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长度和宽度在时空上得到了无限延伸,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培养,仅有技术手段远远不够,合理使用,并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是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2.5 教学过程细致化

教学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师生之间和谐关系、情感认同、学情差异等问题处理得当对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注重认同感的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会促进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兴趣程度,主动把教学内容变为自己的需要,内化认知结构。其次和谐关系是建立在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基础上的,教师自己文明礼貌、不居高临下,积极评价和鼓励学生,对于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生建立有力的自信心;课外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经常参加学生活动。

3 教学实践改进策略

3.1 教材编写与教学过程匹配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工具,也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教材。一体化教材应该具有对理论知识、实训技能综合性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应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是指教材要符合项目实践到知识要点,以及转化为技能的认知规律。实用性,是指教材要结合实际,以生产过程、实际规范为标准。先进性,是指内容除基本理论外,可以结合信息化手段,及时更新新技术和新应用。教材?热菀?找准每个任务的支撑知识和技能点、拓展知识及技能,也要准确定位难点和重点,操作方法与步骤要规范清晰,并能体现符合实际生产的操作要点和关键。

3.2 实训条件与教学内容统一

学院实训设备存在使用频繁、占地大、设备陈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需要对原有部分实训进行改造更新。要根据教学内容中必备和拓展技能的实际需要,并协调好相近专业的实训室功能,整合现有可利用资源,规划好每一个实训室承担的任务,综合考虑经费预算、人员、场地以及可改建性,保证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训室资源。但是要注意一体化教学不能以实训定教学,而应该以教学定实训。充分考虑项目教学的真实性,尽可能地以真实职业场景做实训平台,实现不了的以最大程度模拟项目。

3.3 深化校企共建机制

针对简单实训室只能培养学生初级动手能力的不足,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可以有效弥补实训内容不全不深入的问题[3]。采取由企业提供部分实训设备,学校提供实训场地、购买部分实训设备的策略,同时企业定期维护更新设备,培训校内外人员,学校进行日常管理,企业提供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持,部分综合应用实训及科研使用设备由企业管理,学校协助其正常运行即可。

3.4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力度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师资要求是双师素质。高职院校的新进教师很难既具备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甚至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证等双师证书的教师也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技能水平达不到熟练地因材施教带动学生的能力。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细节和重点内容无法与教学很好的衔接,制约了专业发展。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的打造在专业建设、教学实施中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第6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54-03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并不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笔者拟通过分析微观课程《电子线路》内容和结构,窥探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思路。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泰勒的课程理论,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其中,微观的课程内容(教材)直接反映了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制约着教育教学的方式。现就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与之对应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进行对比(仅以模拟电路部分为例),以说明中职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高职与中职同属职业院校,在此对二者不做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内容的展开形式,都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简化和难度的弱化。从本质看,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不同。由此看出,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并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从西方对课程的定义看:课程即跑道,它是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彼岸就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因其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只得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从而对学生提出“博学”的要求。相应地,高等院校的课程应该以知识为逻辑起点,通过完整、系统、严密的知识结构逻辑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鉴于这样的目标,中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应该以职业工作为逻辑起点,使知识与工具或情境之间形成联系。

然而,正如姜大源所言,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职业教育却缺乏一个与之对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准科学,以致其教学设计不得不建立在与其名称相近或类似的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之上。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难免留有学科体系的痕迹。很显然,在深受普通教育模式影响的职业教育中,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难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就中职《电子线路》课程而言,传统专业基础课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学科型课程使得学生自信心严重丧失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若学生将失败归因于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则会引发动机缺失问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普遍是备受学科型教学体系“摧残”的“应试教育”失败者,对学科型课程学习的失败已经成为他们“稳定、不可控”的心理现实。如果仍然用学科型教学模式一厢情愿地进行学科知识灌输的话,势必让以谋求一份职业在社会立足为目的的中职学生失望,从而导致他们学习自信心的下降。

没有具体目标的学习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认知内驱力(另一个来源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它是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亦即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这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是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就《电子线路》课程而言,每一单元回答的都是“是什么”(事实与概念)和“为什么”(理解与原理)的问题(陈述性知识),而这些问题也仅仅是以符号形式浮现在学生脑海里。中职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这些符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因此也就无法产生“好奇的倾向”,这样,学习内驱力随着课程的进展只会越来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会越来越少。

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形成虽然与人才类型、培养方式无关,但都必须经过“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和教学行为,课程内容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和途径。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多少弥补传统学科体系给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问题,但这并不能根本改变其与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的不同。中职学生对学科型课程体系学习信心不足和兴趣缺乏,因而鲜有预期结果的“获取”,也就谈不上反思与内化,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的思考

为摆脱传统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目前倡导较多的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具体到课程中就是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对宏观课程结构进行重建;分项目对微观课程内容进行改造乃至取消传统学科课程以大项目代之。这里的项目尤其强调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具有直接关系,学习项目要充分体现企业工作实际需要。

这种模式一般以两种方式展现:一是打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融入“项目”中去,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等一系列职业知识和能力;二是以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也就是说,课程展开的顺序要由原来的从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转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先完成项目课程,最后再回到理论课程中去,专业基础课将不再作为独立的课程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它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地忽起忽仆在大大小小的各类项目之中。显然,这是以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转变到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从而强调自我建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获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具体体现。笔者毫不怀疑“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观而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观的合理性。但问题是,当我们从宏观的视野直接投视到具体的每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时候,以为利用“企业项目”就能涵盖某一专业(职业)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未免显得机械而教条了。

首先,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有共同的教育规律可循。由认知的心理顺序看,无论是什么知识(如技术知识、理论知识)的掌握,都需要一个阶梯式的发展过程,知识的接受都应该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径前行。其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相异且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是为可预见的职业服务,那么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撑;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可以与学生日后的职业工作对接,那么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直接联系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而不是学生日后职业的工作任务。专业基础课是无法跨越专业课而直接面对职业工作任务的,它应该是属于专业知识基础层次的,体现的是对职业的“多接口性”,它能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专业课,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再次,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它在服务专业课的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将来工作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的任务,是对一个人长期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依据国外教育机构的研究结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学习一般只在其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是有用的,而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则是在较晚的时期起作用的,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其作用越重要,越突出”。由此看出,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能不能通过企业的工作过程来规划工作任务,把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完全融入工作任务中去,是在课程具体设置中极难操作的技术问题。企业工作任务可以包含若干的专业和专业基础知识,但绝不可能包罗所有相关专业应知应会的知识,况且这些知识化无形于工作任务中的时候,离散与交叉将会凸显。同样,针对一个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其知识点的支撑可能会同时涉及不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无序和混乱。

可见,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毕竟是性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它们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

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职教课程改革中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和工作过程,概括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工作任务,以此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其技术手段就是对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便使“行动领域”转到“学习领域”。其本质是分析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设计课程的内容。顺着这样的思路在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时,同样也需进行分析,只是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企业的工作任务而是专业基础课服务的对象――专业课,以及专业基础课本身。

(一)通过“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造

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点的分析 分析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就是弄清专业基础课各单元知识点在日后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作用。限于篇幅,笔者仅对陈其纯所著的《电子线路》典型的模拟电路章节和数字电路章节作一简要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电子线路》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在学生日后可预见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用途。当我们用传统方式无法让学生把专业基础知识内化成能力,来解决专业课或日后职业工作遇到的问题时,就需要考虑在不影响知识总量的前提下,用其他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对专业课需要的知识支撑的分析 通过分析专业课所负载的专业基础知识,可引领专业基础课“任务”的设计。表3所示是《电视机原理及维修》课程教学需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应通过表3与表2的对比,找到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结合点,在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结合点上,设置工作任务于专业基础课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课负载点与专业基础课支撑点存在着聚合关系。进行专业基础课内容的设计,完全可以把这些聚合点作为项目,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展开。这里的“任务”强调的是每个知识点都应该从实例开始,并且这个实例应该是专业课内容或学生日后职业任务的雏形。

(二)通过“任务引领”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

通过“情境”实施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不得不承认,目前职业学校专业理论的教学情境普遍单调、刻板,缺乏职业教育特色,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而且远离学生未来的职业情境,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就专业基础课“任务引领”模式看,这个“情境”应该是仿真的情境,也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挪移到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具体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它应该展现这样的“镜头”: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接受任务,教师描述任务,学生理解、分析和执行任务,最后学生做出产品并以文字形式加以说明。其呈现的是在教师具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中,学生完成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学图式。

通过“任务”展开教学 奥苏贝尔还提出,当学习动机的认知内驱力无法推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还存在“自我提高内驱力”,这就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任务引领”恰是强调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接收”、“体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习,在互相合作与竞争中完成任务,满足赢得班内地位的需要,进而达到教学要求的模式。在此,教师的作用是布置、支持、激励和咨询,学生的任务是行动、思考、再行动,最终以完整的产品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通过“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告诉我们,用普通教育的考核标准去评价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根本上忽略智能的差异,显然不公平也不科学。对不同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和衡量。作为“任务引领”课程模式,它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一种以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品“结果”为对象的综合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上通过《电子线路》课程的改革探讨了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之路。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把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如电类专业(职业)基础课中的电工、电子线路虚拟仿真(EWB)、电子测量等就可以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如需要有个名字的话,可以叫《电子类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扬素行.电子技术基础(第1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施良方.西方课程探究范式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3).

[4]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2007,(1).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OL].(2006-08-21)..

[9]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第7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大学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强,训练有素,技术过硬,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大学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现就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阐述如下: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

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征

一体化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

首先,要实现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

其次,实践性很强,一体化教学由于把理论课堂搬至实习场地,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可以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训练实操的同时又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故一体化教学在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方面均有较高的实践性。

再次,综合性强,由于将课堂搬至实训场所,教学条件丰富了,各知识点由书本上枯燥无味的东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实物,把理论和实操结合一起,通过实际训练来掌握理论上的各知识要点,要达到这一点,光靠一种教学法不够,必需是多种教学法的有效结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复合型的教学型式,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提问法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案,一般包括教学计划与大纲,教学组织与机构、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评价等。

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途径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应积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析可知,要成功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学校必须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和与专业规模相吻合的教学设施,也要对原来的专业课进行课程整合。

(一)多途径培养,造就双师型教师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1)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明确带教目标,落实带教措施,定期检查带教结果,传、帮、带是人们熟知的对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的方法。增强教师的“双师”能力。

(2)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相关师资等形式。大力引进“能工巧匠”和各类专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去培养教师,能帮助教师较快地培养成为一名既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实践操作也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并通过教学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迅速发展得到了有力的师资力量保证。

(二)要合理地整改课程的内容,配备足够的教学设施

(1)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事先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模块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

(2)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的教学实习岗位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岗,配备必须的教学及实习硬件设施、实现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练习法,提问法教学的有机统一,以确保教学的质量。

五、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一)目前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差,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学生感觉较难入门,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堂课下来,真正系统理解掌握课程的学生不多。

(二)通过“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

(三)通过“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思想适合于电工专业课的教学。

(四)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它的,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职业学校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必然增加,教学成本必然提高,但取得的效果一时不一定有很大的提高,短期内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模块化整合,并改变课时及授课方式。

第8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高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沙鑫美(1982-),女,江苏大丰人,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助教,(江苏 南京 210046)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9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第一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立项课题(课题登记号:ZCG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134-02

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其突出特征是:在转型目标上,由投资驱动、硬件支撑向知识和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在转型内容上,由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知识经济转变;在转型范围上,由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全方位转型;在转型动力上,除政府的主导因素外,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主体作用更加明显,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更加突出。其中,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改变中国企业处在产业链价值低端的局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现代化工业进程,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产业升级转型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诉求,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与课题。

一、产业升级转型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诉求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他们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需求数量上来看。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我国技术技能劳动者约有8000多万人,约占从业劳动者的50%。其中,初级技工 4800多万人,约占60%;中级技工 2820多万人,约占35%;高级以上技工,包括技师、高级技师380多万人,只约占5%。显然,这种状况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因此,《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400万人(高级技师140万人,技师630万人,高级工263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7%左右。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高级技师180万,技师820万,高级工2900万),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这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更是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从培养质量上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转型的基本前提是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首先要解决一流的设备生产不出一流产品,高品质的设计变不成实实在在的精品工程等问题。为此,业界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诉求:

一是高技能人才应该能够手脑并用。高技能人才与初级、中级技能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他们应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将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能够从事复杂劳动,解决生产难题。不仅能进行高难度的生产加工、能够维修精密复杂的设备,还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将设计思想落到实处,形成具体的产品。

二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具有再学习与创新能力。随着生产工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将逐渐加快,要求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跟踪能力,确保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适应产业技术发展的要求。高技能人才不是简单的熟练操作工,应该是具有创新意识,有能力移植现有成熟技术于相关生产领域,有能力提出新的工艺方法,具有一技之长并能够解决生产中实际技术问题的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要求:到2015年,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50%。到2020年,拥有特殊操作法或技能革新、发明专利的高技能人才占所在单位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不低于80%。

三是高技能人才应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较强的职业荣誉感、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忠诚度的高技能人才是用人单位的期待,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体现。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诉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反思,需要正视目前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四个不适应:

一是培养层次不明晰,与职业要求不相适应。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目标是:毕业生都要达到中级工水平,有一部分人达到高级工水平,少数人达到技师水平。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高”应该体现在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是“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或技术型人才,能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新平台上,体现较强的现场适应能力以及“一专多能”的技术复合性。然而,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将高技能等同于动手能力强,注重就业率而忽略就业层次,导致高职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不鲜明,区分度模糊。因此,进一步明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在职业层次上不可相互替代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需要和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是课程体系较传统,与从业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尽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力图改革课程体系,但受学科本位课程与教材体系的制约,课程整体结构与本科教育没有根本差别,以学科为导向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式的课程体系与从业要求不对接;教材内容脱离企业实际,严重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导致用“昨天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设置目的性差、实效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长期下去,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上不如本科生,在技能上不如中职生,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

三是培养环境尚未彻底开放,与人才成长的规律不相适应。目前,尽管合作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途径,但在合作层次上需要提升,在合作内涵上亟待深化。在思想认识上,许多企业和学校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观念;在现实条件上,资金的不足、设备的匮乏、场地的限制,以及企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差异等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在培养过程上,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设计、学生评价方法以及工程能力缺乏的师资队伍等问题使合作教育的效能尚未充分体现。在运行机制上,企业重利益重效益而产生的应付现象与短期行为,学校追求解决实习和就业问题而出现的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等问题需要解决,符合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环境尚未真正形成。

四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够,与高技能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师资是办学的核心资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德国的职业教育在要求教师具备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任教者要有 2年以上的实习或工作经历并获得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美国则要求高职教师在取得学士学位以后,要到相关领域从事 1~2年的实际工作;或者在合适领域有5年以上的实际经验。相比之下,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状况与培养目标要求差距较大,主要体现为:在数量上生师比过大;在结构上青年教师比例偏高,专业带头人偏少;在教学能力上,专业实践能力普遍不足,缺乏工程经验的教师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在教师培养上,由于数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业务提高、进修和实践锻炼,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跟、转、改”,即:“跟”就是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步伐,“转”就是进一步转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改”就是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诉求,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坚持校企合作这条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必由之路,深化改革、加快改革,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升级。

一是政府要支持。要加大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规划合作方向、搭建合作桥梁、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减免合作企业税收,建设教师能力提升基地,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合理利用市场手段,提高校企合作效能。通过政府牵动、学校主动、企业随动,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引入“深水区”。

二是机制要创新。要通过政策引导,寻求校企利益的结合点,建立校企需求合拍的驱动机制,激励企业着眼于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在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平衡机制,实现人、财、物双向流动,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实现“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建立动态发展的调整更新机制。专业链始终对接产业链,不断地适应企业、服务企业,进而在生产技术上引领企业。

第9篇:初级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Abstract: In 2014, Shandong Lab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d Ji'nan University carried out automation "3+2" counterpart through piecewise pilot training collaboratively. The two sides make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jointly, explore the best combining point of "higher" and "vocational", integrate the professional norms and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into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operate to develop "Bachelor degree+ technicia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high-end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关键词: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平台+技能模块

Key words: counterpart through piecewise training;talent training plan;discipline platform + skills modul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54-02

0 引言

2014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鲁劳职院与济南大学合作开展自动化专业“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双方经多次沟通和协商,依托“校-校-企”三位一体平台,聚焦高职、本科共有岗位(群),充分发挥两校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职业规范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按照“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转段考核手段”的思路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把五年的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合作培养 “本科学历+技师资格”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1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背景

目前山东省的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主要有专升本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两种模式。

1.1 专升本模式

是指高职学生通过考试从高职院校升入本科高校的模式。学制一般为五年,其中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在本科高校学年。但此模式无法实现连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功能,一是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二是人才培养方案自成体系,部分课程和课程内容重复或缺失;三是教学标准有较大差异,容易导致学生在本科高校产生学习障碍。目前山东省专升本的招生计划和招生院校逐年递减。

1.2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

是指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签订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自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对学生的贯通培养。学制一般为五年,前三年在高职学习,后二年在本科高校学习。升学方式是:学生在高职阶段过程考核合格后,通过转段综合测试后转入本科高校学习。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实现连续培养功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功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目前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2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3+2”对口贯通是跨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共同活动,人才培养方案急需解决也是最重要内容主要是:合作学校应联合行业企业就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面向职业领域达成一致意见,合理分配专科与本科分段任务,构建贯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相同的教学标准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并构建评价标准。

2.1 构建“校-校-企”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平台

鲁劳职院和济南大学分别是山东省技能型和应用型名校建设单位,有共性的行业基础,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大量交集。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鲁劳职院和济南大学依托山东省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构建“校-校-企”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过程的实践优势,发挥济南大学雄厚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资源,以及鲁劳职院技能培养优势,尤其在实训教学方面的传统优势,实现“校-校-企”三位一体共同育人。

2.2 深入开展调研,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

2014年成立了人才培养方制定项目组,开展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调研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进行,一是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教育部及山东省关于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方针政策和文件,理解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和要求。二是聚焦高职和本科毕业生共有岗位,双方联合到行业、企业进行广泛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职业与行业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职业能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研。三是到已进行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的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调研,学习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调研结束后,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组织合作院校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研讨和论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科学历+技师资格”培养规格,即学生毕业时既能够取得本科学历证书,也能够取得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2.3 建构“学科平台+技能模块”课程体系

以自动化专业学科体系搭建平台。平台构建中,保证自动化专业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高标准,学科教育贯穿五年。按技术技能进阶构建技术技能模块。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按照技能人才培养规律,高职阶段,设置“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技能培养模块,实现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技能培养。本科阶段设置运动控制、集散控制等多方向的选修课程组,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人才培养全程贯穿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实现师资、实践教学条件、学风校风等软硬件有机衔接和融合,实现贯通培养,达到“1+1>2”的教育效果。

2.4 制定教学标准

课程标准吸收了高职和本科的长处,注重项目科学设计和实施规范指导的同时,兼顾技术更新和教师个性化教学,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项目设计与载体、教学方法等,另外对学时分配、活动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材编选等给了指导性建议,既有规范性实施指导,又有指导性实施建议,刚柔结合,对于技术更新快、职业规范强的职业教育具有更科学的应用和实施指导意义。课程内容既有相对系统和完整的深度理论知识,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

2.5 确定转段考核手段

转段指学生从高职学习阶段转到本科高校学习阶段。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测试相结合方式。高职阶段实施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的考核和评价;综合测试突出对本科段人才培养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过程考核和综合测试既体现了学生对所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也体现了本科段学习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

3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索了“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最佳结合点。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借助“校-校-企”三位一体平台,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本科高校和企业的优势,通过构建五年贯通的“学科平台+技能模块”课程体系,达到高职和本科两个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互通立交的多赢。目前我们的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还处在实施阶段,还未有学生转入本科段学习,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未经实践检验,今后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国玲.高职与本科实施分段人才培养的探讨[J].商,2013(22).

[2]李贵炎,杨益明.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实例分析――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试点项目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03).

[3]邹旗辉.江西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培养的可行性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

[4]张园,李玲.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