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理财分析技术与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 专业理财团队
一、顾客感知价值的测度
顾客感知价值就是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它体现在整个过程的每个服务接触点,即“真实瞬间”上。
本文将从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专业理财团队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通俗的说即“顾客得到什么服务”和“顾客是如何得到服务的”。技术质量是顾客在服务过程结束后的“所得”,涉及的主要是技术方面的有形内容,在证券业主要是指理财产品的收益性,理财方案的专业性。功能质量是指顾客接受服务的方式及其在服务生产和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比如服务的便捷性、被尊重感和安全性等。这类质量一般无法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顾客通常会采用主观的方式来感知功能质量。
二、专业理财团队如何带动顾客感知价值腾飞
专业理财团队是由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熟练、具有专业素质的精英组成的团队,它包括前台的客户经理、培训咨询人员和后台的产品研发组、报告专刊编辑组。能够为为客户提供高收益产品、一揽子理财培训咨询和一站式财富管理全程服务。
(一)专业理财团队对技术质量的提升
技术质量即顾客在服务过程结束后的“所得”。具有专业素养的理财团队能为客户提供高收益产品,提高顾客的投资收益。
1、专业的理财团队可以研发出好的产品:一方面,专业的产品研发人员具备银行、证券等全面知识和准确把握理财市场风向的前瞻性。他们能够通过整理相关市场信息,参考和综合行业研究、公司研究、数量分析等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金融市场条件,开发出适应市场环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主动与客户沟通,分析客户实际需求,研究所负责产品的新业务,能形成能不断提升产品先进性的解决方案。
2、专业的理财团队能够为客户制定适合他的理财方案:专业的理财经理能够帮助客户回顾自己的资产状况并基于此设定合理的理财目标,从具体的时间、金额和对目标的描述等来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财目标。然后凭借其业务经验,弄清客户的风险偏好。在充分熟悉产品业务和深入分析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为客户量身订制理财方案,使客户的资产在投资中合理配置,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
(二)专业理财团队对功能质量的提升
功能质量是顾客接受服务的方式及其在服务产生和服务消费过程中的体验。专业的理财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理财培训咨询和一站式财富管理全程服务,为客户带来更满意的服务过程体验。
1、专业的服务人员:首先具有专业水平的理财经理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营销技巧,能够在和客户的沟通中把握客户的心里,洞察客户的需求并尽量满足,让客户充分感受到证券公司的关怀和人性化。其次,理财经理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能够保证其准确可靠的执行所承诺的服务,在客户需要帮助时,能够迅速的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服务的可靠性和响应性。而服务人员优异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职业精神又讲赢得顾客的信任,进而提高服务的安全性。
2、专业的服务体系:专业的理财团队可以提供更加合理、全面的服务内容,包括客服热线、营业部多渠道咨询服务,客户能随时随地享受专家的指导帮助;开办“股民学堂”给投资者提供解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学习基本的投资分析技巧、提高素质的机会提供《股民指南》专刊和行业、公司、股价分析报告,具有深度和真实性的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客户深入了解行情。这一系列专业的增值服务都能够帮助顾客更好的投资,为顾客带来更满意的服务体验。
三、构建专业理财团队,站在竞争的制高点
在证券市场这个同质化程度相当高的市场,要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券商必须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构建专业理财团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合理完善的人员结构
建立并完善专业理财团队是我国证券业务发展的大趋势,是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首先,券商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及公司战略,确定人力资源的数量需求。其次,要为团队的各类人才设置合理的人数并严格控制人员的素质,可以通过适宜的筛选和考核体系,以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此外,还应该合理设置他们的层级,以确保管理的效率和组织的有序运转。
(二)建立长期培训机制,构建一支学习型团队
一直团队必须通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优秀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在我们构建专业理财团队的过程中,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是不可避免的。券商对公司人员的培训应着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二是服务素养和营销技的培训;三是如何利用研究部门提供的咨询平台;四是培养理财师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留住自有人才并广纳贤士
眼下券商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研究产品的人才,因为研究业务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更是券商各项业务的基础支持。因此券商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留在自有人才并广纳贤士。券商可以积极与国内金融机构和境外金融机构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引进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金融理财执业人员管理模式,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还可以吸收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充实企业的人才之源。
总而言之,通过组建专业理财团队,券商可以为顾客提供更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忠诚度,以建立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互利互惠关系。在提升顾客感知价值的同时,强化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大的利润并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刘增学.券商竞争与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01)
(一)工薪阶层理财意识弱、容易陷入理财误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工薪阶层的理财意识普遍较弱,认为理财就是储蓄,买国债、拿利息等,往往容易陷入理财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就是把钱存在银行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银行储蓄是最安全、最稳妥的理财方式。但现实中衡量债权人的收益、债务人的成本,最合理指标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两者的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水平变动率。具体讲,当物价上涨幅度超过银行给储户的收益率时,则实际利率为负值,也就是说把钱存在银行不仅不能增值,反而本金的购买力也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2.理财是高收入家庭的专利。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持有“有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的观念,他们认为固定的收入扣除日常开销后几乎没有剩余,哪来的闲钱可理?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所谓真正的有钱人毕竟占少数,工薪阶层仍占大多数,因此理财并不是富人的专利,钱多钱少都需要好好打理,而实际上,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通过科学的理财可获取资产的保值、增值,要严肃而谨慎地对待。
3.对理财时间的错误认识。理财应该在结婚之后开始,这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普遍认知,而事实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理财,年轻单身时,收入有限,应将其用于娱乐教育以及婚前准备中;壮年时,收入相对较多,应将子女的教育、父母的赡养及退休后的储备作为其理财的重点;进入老年,则老有所养就成为其理财的主要目标。因此理财应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宜早不宜迟。
(二)工薪阶层的理财技巧匮乏工薪阶层理财技巧差,普遍存在着羊群行为。工薪阶层进行理财时,不是自己分析,而是随大流,带有盲目性,且忽视潜在的风险,这在前几年的股市当中表现尤为明显,如典型的“跟庄”、“政策市”、“消息市”等非理性投资。这不仅不利于个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还会因为投资的失败而失去对理财的信心,阻碍理财业的发展。
(三)理财环境的制约由于我国工薪阶层普遍缺乏进行理财时应具有的理财技能和相关的金融知识,因此迫切需要专门的理财机构和专家的指导,或者直接购买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设计的理财产品,以此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由于我国理财业起步比较晚,加上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针对工薪阶层的服务只停留在很浅的层次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传统业务的组合,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的特色,含金量低。
2.专业理财人才的缺乏。理财业务的特征是:集技术、信息、资金、信誉和网络于一体,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业务,因此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国内有理财规划师的培训,但是国内符合标准且具有国际执业资格、高素质的理财专业人才还很少。
3.注重产品推销,轻理财规划。目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取理财产品销售额度与理财人员业绩直接挂钩的考核激励机制,使从业人员存在着重产品推销、轻理财规划的倾向。此外,近期国内金融机构推出的外汇理财、基金代售等业务,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真正的投资理财,因为这些产品与服务并不是从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其生命周期特征、风险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设计的,与客户的真正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4.风险披露不全面。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对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说的多,对存在的风险说的少,存在误导客户购买其产品的现象。
二、对策与建议
(一)工薪阶层个人角度
1.树立正确的理财价值观。投资理财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工薪阶层在参与时,应树立正确的理财价值观,避免陷入误区,此外还应客观分析自己的综合条件,设定合理的预期收益目标,同时坦然接受现实,理性地看待一时的得失。
2.学习投资理财的相关金融知识,提高理财意识和投资技巧。建议工薪阶层应从自己最熟悉的产品入手,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逐渐拓宽理财领域。
(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理财的专业机构和中坚力量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他们对理财质量的好与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理财业起步比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具体措施如下:
1.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更趋于多元化,因此为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增强吸引力,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理财服务产品的创新,建立永久创新机制,为实现此目标,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密切关注客户的潜在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详细分析,创造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第二,对现有产品结构进行细化、评估,确定自身的核心产品,并围绕核心产品进行结构调整;第三,为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应对现有产品进行整合,重新包装。与此同时售后还要长时间的跟踪,一旦情况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理财方案。
2.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在投资理财业务上,商业银行要想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形成特色,就应该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地选拔和培养人才,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实行准入制,提高社会公信度。即理财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行统一的资格认证和考核管理;第二,将一批业务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选拔到理财岗位上来;第三,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在薪金待遇上给予理财人员一定的倾斜,以此增强该岗位的吸引力。
3.根据客户的生命周期,综合考虑,量身订做理财方案。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现金流要求、财富保值、增值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以确保理财资产的安全性。
4.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告知义务。商业银行要定期进行内部调查,督促从业人员在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制度流程,严格自律,不应为本部门、本岗位的一时业绩而无视制度;在销售产品时,应与客户签订必要的合同,合同中应明确提示所面临的风险。
(三)其他方面的建议
1.政府及相关部门。政府的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国情,抓紧研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避免无效竞争和欺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 岗位职责; 工作过程; 实践教学; 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2- 0109- 02
《个人理财规划》是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关系到学生毕业后顺利踏上理财岗位的重要课程。目前,我国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结合理财规划师的考试内容,注重财务分析、投资产品组合等教学,而忽略理财业务中更为重要的产品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导致课程教学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脱节。在现代职教理念下,从岗位需求出发,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进行对接,有利于高职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实现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因此,笔者从现代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岗位出发,以中国工商银行的职业标准为例,充分研究现财经理的职业标准,用职业标准为依据设计高职个人理财的课程标准,改革现有课程教学。
1 根据岗位职责确定课程目标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理财经理管理办法》,理财经理的岗位职责要求如下:
(1) 市场营销。做到“进得了门,上得了台,开得了口,说得上话”。通过上门营销、公私联动等多种手段拓展各类商品市场、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写字楼、发达集镇等的个人金融业务,扩大基础客户群,发展中高端客户,完成全年客户发展和客户资产总量提升的目标任务。
(2) 新发展客户关系管理。应及时与新客户建立维护关系,建立信息档案;及时跟进新发现的潜在优质客户,并建立关系,完成全年新增中高端客户目标任务。
(3) 存量客户维护管理。做好客户维护工作,提升产品覆盖率,提高客户忠诚度。
(4) 产品销售。理财经理要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需求,提供金融产品,做好银行卡、理财产品、贵金属、电子银行等各类销售,完成销售任务。
(5) 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个人金融业务市场,积极关注市场竞争动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市场现状及市场需求调研分析,收集客户及同业的相关信息。为网点一线和其他岗位客户经理及时提品知识、业务咨询等方面的营销支持。
以上对银行理财经理的岗位职责描述可以看到,理财经理的首要职责是客户维护和开发、其次是理财产品营销、最后是理财市场分析3方面。因此,高职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目标可以设定如下:
课程的整体目标是面向现代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岗位,以其理财业务为主要内容,① 要求学生学会与客户沟通的技巧,② 了解理财产品及其收益、风险特点,具备一定的产品营销能力,③ 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财分析规划知识开展个人理财规划业务。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理财业务的基本规范,了解主要的理财产品及其收益、风险特点,熟悉常见的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掌握个人理财规划的基本原理和一定营销技巧。
(2)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客户沟通能力,学会收集客户信息,开发和维护客户关系,具备良好的理财产品介绍和营销能力,并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财分析规划知识,按照其业务操作流程,为客户设计基本的理财方案。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诚实、谨慎、保守秘密等职业素养,为上岗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理财服务人员奠定基础。
2 依据服务内容整合课程内容
《中国工商银行财富贵宾中心管理办法》对财富贵宾中心规定的主要维护服务内容如下:
(1) 对私人银行客户提供客户有关服务:每月与客户联系一次,其中4次为投资组合回顾,对每位客户制订开发计划;
(2) 确保财富客户享受“4-2-1-1”服务:每季与客户联系一次,其中2次为投资理财服务,对每位金融资产500万元以上的客户制作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3) 与财富及以上客户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与分行领导、属地支行行级领导通过答谢或拜访等形式维护重要客户,为其提供养生、健康、美容、投资等针对性、个性化的贴心服务;
(4) 每日为有需求的财富及以上客户提供市场资讯短信服务,将私人银行专属产品信息以短信等形式向目标客户群进行营销;协助为符合条件、有资金需求的客户提供个人贷款融资服务;与网点或客户经理配合共同开展其他客户维护活动。
以上理财经理日常服务的内容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和设计理财方案两大模块,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以由两大项目承载,见表1。
3 参照工作过程设计实践教学
4 针对考核办法制定评价模式
目前,银行对理财经理的考核主要就其理财产品营销额和客户维护率两部分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考虑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客户的虚拟化,课程的教学评价内容设计为理财产品营销比赛和以自己家庭为例制作家庭综合理财规划方案两部分,以小组合作形式对理财产品组合、理财方案制作以及现场产品营销等几方面评定,成绩评定应由教师、组员以及聘请银行理财经理作为企业专家打分共同组成。
主要参考文献
[1] 易志恒. 个人理财课程立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J]. 考试周刊,2011(72).
[2] 周顾宇. 项目驱动法运用于《个人理财》课程教学探析[J]. 北方经贸,2007(12).
个人理财,是指银行在综合分析客户资产状况、投资目的、个人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况下,运用特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为客户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切合实际的消费支出规划,风险管理,现金规划与保险规划等项目。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可以理解为一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一、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据调查,有75%的居民对于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有兴趣,42%表示自己需要个人金融理财服务。由此可见,我国多数的居民有通过理财顾问为自己规划理财活动的意愿。近些年,国内的商业银行通过持续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切实的认识到了推出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家银行也已经将该业务作为竞争优质客户和开发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1.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
近些年作为银行理财业务主要组成部分的个人理财产品,其发展规模异常迅猛。个人理财产品也逐步由单一的固定收益型向高收益高风险型转变,一般可分为:证券类个人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更好的结合了市场的需求。
2.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规模增长迅速
2009年,各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理财产品合计销售总额达12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44亿元,增长102.4%。2011年第一季度,各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销售额达到19100亿元。
3.个人理财业务的外部监管环境不断细化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等规章制度的陆续出台,从产品营销、开发设计、信息披露、风险揭示等方面确保了个人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
1.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风险管控问题
与其他的投资项目一样,个人金融理财业务项目在寻求高收益的过程中也必然面临存在高风险因素的问题,而这些风险因素也有一定的表现方式以及特征,同时在这些风险因素之间也并非绝对的独立,而是又有着一定的相互联系,这是由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方法、策略以及内容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管控风险存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方面。因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设计通常都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金融产品的不同组合,这种产品的组合过程就相当于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创新升级的过程。但是,当前的我国银行业金融理财产品的组合过程却常常目光短浅,容易出现盲目照搬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使得个人理财产品在开发阶段就由于产品的同质性产生了投资风险,并且也会因为侵犯其他银行金融理财产品的专利权,而产生法律风险。第二是理财产品的投资顾问方面。在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理财产品要实现良好的销售情况需要银行在对已有客户进行市场细分的情况下进行,这就需要银行能够全面掌握目标客户的资料,从而获得良好的市场份额,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往往在没有全面了解客户的情况下急于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这就容易产生相应的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及法律风险。第三是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个人理财产品的产生是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使其资产增值并达到增值的最大化,但是目前银行却因为急于完成短期目标从而没有真正全面为顾客着想,这样就容易发生因为销售不当给银行带来的规范性及法律风险。
2.理财专业化水平不足问题
个人理财业务属于技术性及知识性很强的综合性业务,因此对理财从业人员的要求十分高,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理财知识及熟练地理财技能,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及法律等方面的相关金融业务知识,并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但是目前来看,符合以上标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严重不足。
在国外的银行业,银行要求专业的理财咨询师全面了解客户的有关资料并取得客户的信任,并具备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来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从而在基金、证券、客户信贷业务、保险及银行存款等其他金融业务上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方案,并对所设计方案的实施进行跟踪并及时进行反馈,从而满足客户的财务需求。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理财顾问大多不是十分专业,很多都是有储蓄所员工或其他部门人员转变成理财经理,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不是十分全面,也不可能为客户提供很好的理财咨询。虽然最近几年很多的理财经理通过努力通过了AFP/CFP资格认证考试,但是也仅仅是具备基本的常识性的理财知识,知识储备及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相对国外专业的理财人员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选拔及培养高素质的理财经理来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资产增值服务,成为发展理财业务过程中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的主要对策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
面对目前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急需进行创新,以建立适当的、科学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方式。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金融理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整体的金融体制和经济体制共同进步来创造出良好的金融投资环境。因此不但要防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还要加强对由于银行的原因产生的风险进行防范;不仅需要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还需要外部宏观金融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依照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对个人金融理财风险进行防范。
关键词:个人理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思考
一、个人理财概述
所谓个人理财业务,就是银行为满足自然人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如:理财咨询、理财分析、存单质押、开具存款证明以及委托存款转期转账等。从消费者角度讲,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与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在专家建议下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帐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站在金融企业角度讲,一是要研究开发个人理财产品,二是要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按照西方银行业的观念,“个人理财”服务就是意味着客户将资产交给银行后,完全由银行代为打点,按照客户与银行之间约定的额度实现资产增值。而我国银行业目前所谓的“个人理财”服务,客户并不能把资产交给理财中心,由它代为投资、管理,而是只能向客户提供建议。
综上所述个人理财业务是以“经济学”追求极大化为精神,以“会计学”的客观纪录为基础,以“财务学”的运作方式为手段,从个人角度希望达到实现个人理想,提高生活品质,丰富家庭生活的目标;从金融企业角度,集合和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首先是将企业客户作为它重点发展的客户。实际上随着个人财务的增长,个人客户成为银行越来越重要的客户,个人理财只是个人客户业务中的一种。目前在一些富裕的地区,个人的业务已超过了企业的业务,所以与个人有关的业务有着较强的增长潜力。另外,从我们国家居民的财富增长速度看,它也为个人理财提供了一个现实的需求和成长的土壤。
在过去的几年里,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脱颖而出,各种品牌“量身定做”、“一对一”等词汇充斥着媒体报道。如招商银行推出“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贵宾等机”、“远程医疗紧急救援”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兴业银行推出“自在增利”业务;工行继“理财金账户”后推出了金融@家,从根本上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让各阶层的顾客享受“一站式”贵宾化服务;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也都在从尽可能提高客户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响力。转载于范文中国网 fw789.com。
但是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需求不足
1.业务的服务门槛偏高。多数个人理财项目定位于少数的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造成客源稀少。国内银行一般“门槛”在20万元以上。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要求客户资产要达到50万元;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要求客户资产达到20万等。中国目前来说总体上高收入客户比例较低,从现有品牌看,门槛的偏高导致能够满足这一门槛条件的客户比例并不多。这更显示了我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它还不能合理地驾驭和掌握居民的理财的需求,合理地确定门槛条件。
2.个人理财业务宣传不到位。这体现在银行市场营销观念不强,广告宣传做得不深不透。多数银行理财人员缺乏主动营销意识,“坐、等、靠”思想严重,认为客户自己会上门来要求进行个人理财;或是不善于通过常规业务发展与客户的关系,造成理财业务开展的范围不大。也导致不少客户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片面认识,有些人尽管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但又普遍存在“财不外露”的保守思想,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水准心存疑虑,对此业务持观望态度。
(二)理财产品缺乏个性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有同质化趋势,如在投资领域,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就目前的个人理财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可以看出目前银行针对普通人的“个人理财中心”的服务还处在较低的层次。
(三)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属于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产品,而对这些产品的适用性无能为力,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目前,商业银行理财方式只是传统的储蓄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业务的简单列举、堆砌和整合,限制条件多,对于有些产品也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目前银行的理财员大多是原来银行储蓄所的员工,对证券投资和保险业务不甚了解,所以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加快步伐进行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力度,但多数理财经理参加理财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即使参加了理财业务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而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学问很深、操作技术性很强的业务,理财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若不具备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就很难确保服务质量。
四、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
(一)提高营销手段,加大个人理财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广泛的个人理财宣传,使广大居民懂得理财的重要性,要把银行的理财产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介绍给广大客户,讲明利弊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客户自愿选择。商业银行也应该充分利用广泛的有形的银行网点进行理财产品和专业服务的宣传,同时加大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网点的渗透率,使客户既能享受到人性化的专业服务,又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的理财服务。
(二)实行差别化、个性化服务
个人理财的重点在于个性化的服务。因为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理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投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这才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真正方向。另外商业银行在服务好高端客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低层次的客户,因此要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
其次还要提高客户管理水平,加强专业化服务。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优秀理财品牌,通过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品牌产品,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并实施差别定价策略,从而支持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三)加强跨行业的合作,丰富理财业务
通过整合现有产品,提升服务层次,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居民的货币资产以储蓄为纽带,在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并从这些业务办理进程中得到综合效益,逐渐形成以中等收入客户为主体,高端客户为核心的新个人客户群体。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该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合作,从现阶段互相业务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接触。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的变化,银行有必要开发混合型的金融产品,例如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开发基金信用卡、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保险储蓄卡等。
(四)培养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
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及客户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专业化服务培养和选拔专业的理财客户经理。随着中国金融理财师(CFP)资格认证制度施行,商业银行应该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对财富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焦点,各金融机构均把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做为抢占市场份额、赢取中间业务收人的重要手段。
可以预测到个人理财服务是一个蕴含巨大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市场,个人理财服务业务的发展将是商业银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要要增强银行竞争力,就要重视个人理财这一创新业务,塑造理财品牌,突出自身特色,从提高理财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云,陈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2,(8).
[2]张九龄.对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甘肃金融,2004,(1).
[3] 谢珍贵.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4]李书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索[J].河北金融,2006,(6).
[5]张淼.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银行分析[J].投资理财,2007.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服务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而个人理财服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发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制定个人财务管理计划,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具体的讲,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自然人(或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包括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保管、转账汇兑结算、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仅仅局限于储蓄、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以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为开始至今的10年期间,在以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基础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和服务。2001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服务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核心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同时,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人可以很快“复制”,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服务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三)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证券、保险、投资、期货、房地产等相关金融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涉及面广等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多是原来从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文化素质也普遍不高,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供适当的理财建议,不能让客户了解理财的核心和含义,只会让客户感到自己离理财服务越来越远。
(四)营销宣传渠道单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管理上基本上都将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分开,在对外营销中,还是个人归个人的,公司归公司的,没有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推介,仅限于柜台、少数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室,分销渠道建设落后,未能将客户经理、物理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有形无形的营销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交互式、立体式的营销网络。在个人理财服务方面所做的宣传,也极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广告,也是零打碎敲,没有很好地策划。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一)理财产品以及服务多样化原则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发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业务等“一揽子”服务,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的社会综合,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高低进行市场细分,还可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
个人理财服务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从业人员若没有丰富
的相关专业知识,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因此,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他们具有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财务分析知识,具有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投资技巧,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能够为顾客提出详尽具体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风险偏好、个人目标等因素,对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投资的回报率做出详尽的分析说明,使理财服务能真正立足于理财。
(四)加强横向联合,降低分业限制影响
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应积极参与,加强与证券、保险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房产商、汽车商等高档消费品商家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设计更多适应理财业务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依托信用资源,拓展基金业务,推进保险,加强银企合作,从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通过一系列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银行业带来收益。
参考文献
[1]宋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6,(1)
[2]刘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价值工程,2005,(2)
[3]孙艳荣,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一、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健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占社会各类金融资产比重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60%,超过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重要决定力量。在家庭财产增加的同时,人们的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实现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各商业银行也注意到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发展中间业务成为银行的必然选择,而个人理财正是这其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种业务。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在巨大的理财需求吸引以及竞争压力驱使下,国内各银行纷纷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和相关产品,并作为未来大力发展的重点业务。
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在国内最早挂出了“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其后各家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和服务。特别是2003年以来,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外部环境对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
1、分业经营体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限制。我国目前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市场,只能通过代销基金或保险公司的产品来赚取手续费,没有明显的经营效益。分业经营体制极大地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致使银行只能为客户提供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层面上的服务,而不能针对客户具体情况提供代客直接投资等更深层次的服务,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部分无法实现,对客户的吸引力大为减弱。分业经营体制已经成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客户对理财业务的认识误区。由于我国传统上在财富方面比较低调,人们普遍有“财不外露”的思想,使得那些拥有大量金融资产的客户对理财业务大都持观望态度。而有些走进银行要求理财的人,认为理财服务就是委托资产管理,希望银行能够对个人投资收益有个肯定的承诺,在潜意识上将理财与投资划等号,合理安排财富、稳妥积累投资的现财观还未普遍建立起来。
3、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随着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拓展,理财业务中负债的比例迅速增大,如何寻找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平衡点并兼顾风险和收益成为理财业务的重要内容。而我国目前个人征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银行虽然拥有比较多的客户资料,却并不完整、全面,缺乏对客户资信的了解成为约束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商业银行自身对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
1、缺乏具有理财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它要求理财从业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相关金融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对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要求很高。而国内银行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财规划师专业队伍,目前的理财从业人员大多是原来银行储蓄网点的员工,知识结构和业务面比较狭窄,限制了为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内容和水平。缺乏高素质理财从业人员也已成为制约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
2、理财产品同质化,服务内容趋同。各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开发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理财产品的推出速度越来越快,品种也越来越多,但从目前来看,产品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往往大同小异,即使推出某种组合产品也只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的组合,往往都是向客户推荐某些产品,让客户自行选择。并没能结合客户自身的资产状况,根据客户自己的生活目标和风险喜好,为其量身定做投资组合计划,帮助其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个人理财作为一项多元化经营业务涉及诸多领域,但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限制了商业银行涉足的领域,局限了理财服务的内容,使广大客户的个性化理财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3、客户资料系统建设有待完善。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系统是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基础,只有基于该系统的支持银行才能准确有效地细分客户,制定针对性强的理财营销策略。但目前多数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基础上的,信息很不全面,很难对其加以有效地分析利用,限制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此外,各银行之间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客户信息共享平台,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分隔和浪费,阻碍了个人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对策建议
(一)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外部环境建设。首先,鉴于我国当前法律法规的限制,银行还不能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一站式”的理财服务。虽然《商业银行法》规定了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也明确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为银行涉足其他领域业务留有了空间,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因此,银行应该紧跟政策变化,适时对自身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整,推动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其次,加大理财观念的普及推广力度,使现财观念为广大的客户所逐渐理解和接受,为扩大理财市场打好基础。最后,银行应积极推动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做好与央行、财税等部门的配合工作,以减少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
(二)加快建立理财专业人员培养体系。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和发展,因此理财人员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性工作。银行一方面要做好高素质理财人员的引进工作,同时也要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财人员培训机制,并加大同证券、保险等同业机构的合作,尽快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熟悉客户心理的高素质合格理财人员队伍,解除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客户;对策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论概述
1.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内涵
个人理财业务最初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随后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没有达成共识。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从业者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其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实现其个人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最终满足不同客户对投资回报的要求。而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商业银在营业实践中,为更好地规划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通常将其分为结算类业务、咨询类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代客理财业务等不同的类别。[1]这些内容从本质上来看,不同于银行现有的零售业务,具有信托类产品的特点,其业务受理的关键不仅仅是单纯的投资,而是注重对资产的管理,提高客户的生活质量,规避金融风险。
1.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较为短暂,起步较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的1995年至今,各个商业银行都推出了不同的个人理财产品。2008年共有39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余款个人理财产品,同比增加108%。2010年,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8000多款,发行规模超过7.1万亿元。到了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理财品种日益丰富、产品期限呈现短期化趋势的特点。
尽管个人理财业务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但个人理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何有效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2.1 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不系统、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涉及到银行内部多个部分共同管理的一项综合业务。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前后台业务的整合。但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分别是由多个部门管理,导致前后台业务割裂开来,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使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成为虚设。因此,需要商业银行建立满足多种客户需求的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组合,对个人理财业务真正实现系统化的管理。[2]
2.2 个人理财产品总量大、品种少、同质化严重
国内各家银行推出了众多的理财产品,对其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这些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有独创性的理财产品。例如银行开办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有保管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个人消费贷款、电子银行服务、理财咨询、基金买卖、黄金产品买卖等,产品缺少创新,缺乏按照中国市场客户需求特点设计的个人金融品牌,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多数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的区分度较低,整体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各商业银行在同质化产品中恶性竞争。
2.3个人理财产品潜在风险较大,对客户风险揭示不足
个人理财业务现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核心环节。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充分考虑自身的收益率,而忽略了客户的利益,尤其是对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缺乏认真的评估,缺乏市场风险识别、监测、控制体系,导致了个人理财产品在设计上的欠缺。同时,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依旧过分强调产品的预期收益,对产品的潜在风险揭示不足,没有醒目的、明确的告知客户其风险性。[3]而基于种种原因,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
2.4 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缺乏针对性,服务门槛设置较高
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对所有客户实行一刀切的进门制度,没有对客户进行群体划分,例如,这些客户包括企业业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通职员等不同社会层次,而他们可供投资理财的资金数量的不同,其预期达到的理财收益与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在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下为客户提供无差别的、无个性化的大众理财产品,必然会影响理财产品的推出与出售。
有些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设置了申购的附加条件,以10万、20万或更高的服务底限作为个人理财服务的起点,VIP客户的限制条件则更高,而商业银行却忽略了一点,往往符合高级门槛的客户,也许并不需要银行帮助其理财,他们都有自己的经营方法和盈利手段。而真正需要理财的是那些持款额度较低的中小客户没有自己的增值渠道,对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抱有极大希望。[4]商业银行高门槛的设立恰恰是将这部分顾客拒之门外。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还存在缺乏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对理财产品的营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的理财文化欠缺等问题。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3.1 加快理财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要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是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推动力。要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多样的、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创新中,可以借鉴国外理财产品,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新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理财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加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理财内容,力求在的理财服务中可以涵盖更多的金融产品,提升理财服务的深度。同时,要以市场细分为出发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目标顾客群设计不同的产品,针对客户不同生命阶段对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使客户的效益获取程度达到最高,这也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关键环节。
3.2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为实现个人理财产品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的银行制度进行梳理,进一步规范业务和管理流程,构建科学的基础管理平台,发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的作用。实现管理科学化,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运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明确理财人员职责,将理财人员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将理财业务纳入经营绩效考核,提高理财产品计价比重,逐步向全面产品计价过渡等考核方法的改进,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5]
3.3 提高信息技术,促进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金融行业已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金融管理系统,但其与发达国家相距很远。为更好地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定制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保持有持久的兴趣,将新客户转为老客户,将老客户持久留住,从而实现客户与银行的利益共赢。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商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也需要更加个性化、人情化的管理模式来实现。
3.4 培养具备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
商业银行要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理财人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理财、咨询服务。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独立进行业务操作、全面掌握各类投资知识、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以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丹.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07.
[2]湛雷.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02.
[3]吴莉云.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物业,2010,10:62-63.
[4]张琳娜,赵剑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105.
[5]孙喜禄,陈豪.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海南金融,2010,09:65-69.
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居民理财意识、理财意愿日益增长,理财市场需求呈现出异常活跃的景象。在2009年至2011年间,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数量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销售规模剧增。2011年,银行业销售理财产品数量为19176款,募集资金规模16.49万亿元以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理财市场的繁荣,充分体现出我国居民对理财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目前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已相当成熟。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还很低,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分业经营政策限制了理财业务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采用的是混业经营,银行为客户提供理财产品时,可任意选择组合金融市场上的多种金融工具,推出各式各样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我国由于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作为构成金融市场的三大分市场,即银行、保险、证券都在开展各自的理财业务,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客户资金一般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妨碍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削弱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产品的能力。
(二)客户细分不够导致市场定位不准。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对客户市场细分得不够,仅仅根据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资产余额来进行客户层级划分,将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当成揽储的一种形式,只注重客户数量的增加,忽略层次不同客户的需求差异和客户的满意度追踪,对理财市场的现状、发展前景、客户分类等认识模糊,造成进入市场盲目,收益有限,定位不准。
(三)对客户风险提示及信息披露不充分。部分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风险揭示不足,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过分强调甚至夸张预期收益率,一味追求销售业绩。一些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评估,或是随意评估,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合适的理财产品,造成客户的损失;银行少部分营销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存在着只强调产品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引发了许多纠纷,对银行的声誉及个人理财业务的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四)理财产品创新不足且同质性高。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事实上,个人理财业务的精髓和发展方向是个性化的服务。人在生命的不同周期阶段对理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风险的偏好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阶段、不同偏好、不同投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服务,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才是未来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方向。
(五)专业理财人才相对缺乏。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理财人员不仅需要了解银行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投资、期货、房地产等各方面综合金融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人员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很难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理财服务。
三、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完善理财市场基础条件。一是银行在组织架构和业务分工的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和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根据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专门指定一个职权相对独立、职责明晰、专业结构综合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二是金融业综合经营是大势所趋,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逐渐探索和实践金融控股公司的综合经营模式,逐步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法规,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三是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功能,积极推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品交易试点,探索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规律和经验。大力推进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合作,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二)准确市场定位,细分客户群体。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领域广泛,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很难在所有的领域都取得成功,只能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能力水平、发展战略等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成功。对于不同层次的客户应有不同的分销渠道。一是直接营销,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即由客户经理与客户就理财需求进行沟通,了解和记录客户信息,为客户度身定做理财计划,并跟踪维护客户。二是间接营销,即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渠道进行营销。应增设个人理财中心,理财中心由现行的高柜服务模式转向高低柜业务相结合,配备专门的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服务,使银行的服务更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增加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和了解,进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三)强化风险披露和宣传能力,提高风险预警质量。首先,商业银行要提高风险信息披露能力,除了产品说明书中必不可少的风险揭示外,可以在实际销售中适当配有相对人性化、容易理解的风险提示。销售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针对不同客户的风险承受水平进行必要的风险说明和建议。其次,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宣传,除了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提示外,可以引入第三方的风险评测市场,一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做出综合评级,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及承受能力提出相应购买建议,使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充分了解产品风险。第三,政府要加强对理财市场的风险监督。只有在三方共同的努力下,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真正提高风险揭示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