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说到底,三农困境的根源不是土地私有或公有的问题,而是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问题,因此只有找到一种解决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有效办法,三农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劳动力只所以会出现绝对过剩,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采用,劳动效率的提高,生产同样多的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力总人数或总劳动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和技术的限制导致行业和产品品种的扩张受到限制,使得整个社会无法在保持较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条件下通过有效扩张行业和产品品种,增加社会总产出的方式吸纳就业;第三方面,新增劳动力总人数或可供劳动总时间保持不变或仍然持续增加。因此,三面夹击就形成劳动力的绝对过剩。目前,农业劳动力的过剩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绝对过剩,也就是说,在保持就业者每天8小时每周5天法定工作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普遍推行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那么至少会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失业。由此可见,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三农问题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继续让农民留守在人均不足两亩的土地上耕作,劳动效率永远也无法获得实质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模式也几乎永远无法在农村广泛推广;但是,如果让农民卖掉土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问题虽然可以逐步得到实现,但是农村剩余出来的劳动力数以亿计,就业问题给政府部门的压力就会更大,甚至整个国家都有难负其重而彻底垮掉的危险。有人提议土地私有化以后可用福利政策把数亿农民养起来,那么不仅会给国家财政增加难以承受的负担,而且还剥夺了亿万农民参加劳动,享有平等社会地位和谋求共图富裕的权力。如何才能跳出这个怪圈呢?
既想让土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又想让全体农村劳动力基本都获得工作机会并实现共同富裕,解决这对矛盾的最好方式是缩短法定劳动时间,实行全社会轮流上岗制度!
轮流上岗就是通过有效手段,普遍缩短全社会每个劳动力的劳动时间,例如把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用法律的手段强制性地变为每天工作4小时或每周工作3天,从而促使各个行业或企业把有限的工作岗位分成若干个时间段,让若干个劳动力仍然按照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规则,竞争获取资格后轮流上岗,用一个工作岗位解决若干个劳动力就业的方式,歇人不歇马地实现社会劳动力的基本全体就业。强制性地缩短了每个劳动力50%的劳动时间,就等于在全社会增加了50%的劳动岗位。城镇企业就会大量吸纳劳动力就业,由于城镇人口不足以弥补岗位空缺,就会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并且农村因地制宜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后的农业开发企业也会比预期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此以来,不仅城镇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问题也会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轮流上岗制度是解决人类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简单模型为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里共有200个社会成员,有100个成员有劳动能力,分布在50个行业里就业,每个行业约有2人工作。假如50个行业都普遍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劳动生产率获得极大提高,各个行业只需要1个劳动力就可以生产出全体社会成员对本行业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产品或服务,新的就业岗位或行业也无法被有效地创造出来,那么,解决就业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每个行业的2个劳动力都变8小时周5天工作制为每天工作4小时或每周工作2.5天,从而让单个劳动力劳动时间缩短了,让闲暇时间增多了,让福利水平相对提高了,但工资收入不变,让几乎每一个都不失去工作。
轮流上岗制度有几大好处:
1.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人类的劳动总量;
2.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3.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
4.既实现了机会均等,又能奖勤罚懒,奖能罚笨,让不劳而获者难以鱼目混珠;
5.尊重了每个人劳动的权力,人人平等的政治基础得以体现;
6.劳动者总收入出现增加的趋势,有效需求增加,劳资矛盾趋于缓和。
总之,有助于实现全体中国人幸福总量的最大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年增长率达到了10.1%,而相比来讲,我国的农民人均收入却没有显著的提高,仍然以过去的年均6.2%的速度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越来越大,其中相比过去在2000年的2.79:1来讲,2007年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高达3.33: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深入和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成为了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更是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注重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农业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必须要建立一个新的观念,就是把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要位置。随着经济的日益国际化,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出口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和壁垒越来越大,虽然还有别的因素,但是由于自身质量和标准的不足也是主要问题。所以必须要对农业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变,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努力将我国的初级农产品向终极产品转变,进而全面的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重新树立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和位置。2.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农村私自占地和毁坏良田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我国必须要加强对农民宣传珍惜良田的教育,并且以身作则,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来杜绝出现私自占地和毁坏良田行为的发生。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鼓励农民进行开地造田,并且保证其相对稳定。
(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1.选育优质品种品种的好坏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所以优质的品种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前提。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优质种子的选择和培育,纷纷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有效的保障优质种子的培育。比如以色列的农作物种子多为优质种子,其中西红柿每公顷的年平均产量可以达到200~300吨,沙漠地区的柑橘每公顷的最高年产达到了80吨等,其农产品的优质种子培育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2.发展精准农业精准农业就是指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也可以称之为资源节约型农业。精准农业主要就是通过对化肥、水分以及农药进行精准的控制和计算来进行的农业生产,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各种原料的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土地的收益率,还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3.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的效益,必须要发展农产品附加值。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主要就是以初级农产品出口为主,大约占80%,而传统农产品和大宗农副产品大约占40%以上。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使得食物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只是初级农产品的消费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收入的提高,潜力非常有限。因此必须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1.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使农民富裕,从而保持农村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和长期稳定。
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①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比较薄弱;②农业生产率低,农业效益低;③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城乡贫富悬殊扩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问题原因。
生产力方面:
⑴ 物的因素:农业物质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⑵ 人的因素:农村教育、科学文化、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⑶ 市场因素: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国际竞争。
生产关系方面:
农民负担重;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4.解决我国农业的思路。
发展我国农业,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①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②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③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④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
生产关系方面:(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⑴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⑵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
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减免农业税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⑷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生产力方面:(依靠科技,面向市场)
⑴加快和深化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⑵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注意几个问题:
1.关于粮食安全问题。
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重要的战略物资。②我国是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③我国粮食总量供过于求是阶段性、地区性的,人均粮食产量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④耕地、水资源紧缺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供给的需求,决定了对粮食问题始终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培育。
(2)举措: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注意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抓好粮食生产,是保证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重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注意保护好基本农田,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其次要兼顾保障粮食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推进市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再次,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水平,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
2.关于农民增收问题:
一是推进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二是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努力拓展外部增收空间。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挥国家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导向和带动作用。
四是认真落实政策,放活农村经济,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
4.关于农村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问题。
5.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问题。
6.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2)发展农村教育的意义。发展农村教育,是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后劲;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农村教育,还有利于推进西部扶贫开发,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3)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7.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正确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措施有:①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②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③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④加大户籍改革力度,加快城镇化进程。⑤加快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对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财政支持,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4)积极推进城镇化。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②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有利于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二.工业化问题(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工业的地位:主导地位(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平)
2.存在的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化没有完成;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
3.解决措施:把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具体措施:
⑴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信息产业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
⑵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
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
⑷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结合我国国情,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劈就业岗位,充分发展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4.意义: ①经济效益的提高;②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产业的发展);③推进城镇化的建设;④增加劳动就业;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及意义
1.地位:衡量一国经济发达程度。
2.第三产业的发展。
⑴技术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分工、协作,直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⑵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劳动力资源)
⑶消费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市场)
⑷国际交流与第三产业的关系(促进、推动)
3.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①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既新型工业化道路);②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何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现状--相对滞后)。
四.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权利:依法取得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2.义务: 提高职业技能;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3.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
① 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因而必须加强道德建设,使每个劳动者都遵守职业道德。)
②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4.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例题: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已过花甲之年,历时三年,跋涉十几万千米,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拍摄制作了一部系列音乐风光片《长歌万里情》,引起群众高度赞扬。与此相反,另有两篇有关歌星的报道却令人遗憾甚至愤慨:一是歌星演出前嫌酬金少而罢演;二是歌星演出时用磁带代唱。这三件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1. 遵守职业道德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遵守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2. 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 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的行为遵守了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而另一些歌星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是要受到谴责的。
五、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问题
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现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㈠社会保障制度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它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当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2.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原则:要遵循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社会保障体系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社会保障费用需要多渠道筹集。
(2)目标: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㈡就业问题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会逐步增加,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自由流动,需要进城务工。但这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是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这是增加就业的有利因素。
2.解决就业问题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解决就业问题: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处理好以下几个个方面的关系:
扩大就业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扩大就业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扩大就业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扩大就业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具体措施:
第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要坚持把抓好发展作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根本途径,确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就业岗位增加的目标。(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作用。);
第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竞争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第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创业和就业能力,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五,既要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又要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员。
第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扩大国际交换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第七,充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手段,加大再就业的资金投入,增强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援助。
第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例:
1.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就能解决就业问题。
2.调整经济结构必然增加失业。
3.农民进城务工是城镇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4.管它什么职业,只要稳定干一辈子就行。
选择职业时,考虑相对稳定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劳动者要适应这种环境,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必然趋势。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创业和就业能力。
5.工作既要舒适又要多挣钱,否则不如待业。(哲学考虑)
选择职业时,考虑收入是无可非议的,必须从整个社会经济收入水平和个人劳动能力水平考虑收入较高的职业。不能只想收入高不高而不考虑个人能力,更不能宁肯不就业也不选择收入低的职业。
6.工作必须合乎个人的志趣、爱好。(哲学考虑)
(考虑个人劳动能力及相应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
关键词:现代农业;吉林农业;农业科技;农业发展;“三农”问题
现代农业指的是智慧农业,是与工业4.0或后工业时代对称的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不同于农业产业化,也不同于农业工业化,而是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为主导、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自动化、个性化、艺术化、生态化、规模化、精准化农业。现代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赶超战略的根本途径。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现代经营方法理论来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吉林省作为国内的农业大省,应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1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均社会总产值等13项指标完成情况看,吉林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农村生态环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都比较好,达到初步农业现代化达标率的75%以上。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均社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劳动力素质4项指标,仅在35%左右,反映出吉林省经济指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经济呈现负向增长,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生产效益差,县域经济欠发达,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等主要问题。如何加快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突出重点,进行布局调整,抓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搞好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抓好优质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1.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1.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
1.4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1.5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
加快农机具推广步伐,建立农机发展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1.6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1.7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引进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吸引人才,扩大招商引资,开拓国际市场。
1.8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工业),放开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1.9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2吉林省当前农业发展中科技的应用
农业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局部优势。近年来,吉林省农用机械拥有量全面增长。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继续回升,小型拖拉机发展势头不减;收获机械连续几年都有较好的发展,联合收割机的发展突飞猛进,农机装备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在现代生物技术方面,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一批优质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种子质量监控和技术服务体系。同时,吉林省还建成了“农友网”、“吉林省农业经济信息网”等涉农网站,构建了吉林省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利用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展了农作物栽培、土壤墒情监测、灾情预报等工作;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节水灌溉、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反季节农产品生产等领域。
3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分析
3.1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愿景
根据吉林省对农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进行前期文献研究,并结合实地调研对照前期文献分析结论及调研,经行业专家咨询论证再次确认,去掉技术重要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但产业化成本高的因素,得出吉林省在“十四五”期间现代农业发展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玉米种植的量化技术,尽快出台优质生产补贴及农业保险等扶持政策。吉林省应该在中期(5~10a)优先发展的技术为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良种产业化繁育技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的分子育种技术、病虫草害快速监测技术(包括应用卫星光谱等先进手段)、多靶点治疗机理研究、杂草防治新技术、无公害栽培技术、农药减施技术、肥料减施技术、病虫菌害防治技术。除此之外,在远期吉林省还应该在产品的推广营销上提前布局,重点发展。吉林关键技术发展路径可分以下几类,自主研发,主要是选择吉林省科研基础好,相关创新资源充分且并不急于解决的技术问题;自主研发与联合研发的选择,这类技术主要是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目前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需要通过技术引进解决,这类技术吉林省并无科研创新储备,而且对于技术需求的要求较高。根据专家讨论和技术预见的结果,吉林省关键技术的实现时间集中在2021—2027年期间。但总体上,多数技术的实现还需要8~9a左右的时间。依靠吉林省相关发展规划,建议未来吉林省可以在质量标准制定、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综合开发方面增加科技立项支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3.2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
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农民政治思想水平不足。当代农民要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较强的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的态度以及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些都是一直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所不具备的。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农业的信息化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是应用信息化农业生产工具促进农业生产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显著的特征是农业生产环境资源数据的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农业科技教育的信息化以及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5个方面。有研究显示,现代农业有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产品的竞争力等作用。中国的农业整体上正处于从农业电气化向农业自动化过渡的阶段,而现代农业则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农业的过程一般由以下3个阶段构成:农业电气化,其标志就是技术上可实现的农业生产绝大多数环节实现电气化;农业信息数字化,其标志是包括运输销售等农业生产的全流程数据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也就是建立能够自动完成农业信息的处理,提供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必要科技情报。
4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4.1大力推广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
引导企业通过合同契约、投资入股、资产参与等多种形式,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帮助小农户进入专业程度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脱贫,增加经济收入。
4.2试点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如,吉林、通化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长白山区的食药用菌生产基地、松花江两岸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白城地区的小杂粮生产基地以及延边的优质苹果梨生产基地等,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拳头产品,促进产业集聚,转变发展方式。
4.3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开展技术研发
实现传统农业的技术升级,优先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高科技并实现其产业化,力争在应用作物新品种选育、生物反应器技术、基因工程研制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逐步形成农业高科技产业化。
4.4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把义务教育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整合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广泛运用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扩大培育对象覆盖面,努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4.5依法保护耕地、水资源和基本农田,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调节粮食风险基金的使用方向,实施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农业的保险面,提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农民财产损失。探索建立符合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政策性支持和保护体系。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 意义 问题 对策
农产品加工指的是将农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者半成品的生产过程。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的统计标准,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等12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品种丰富,产量巨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也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发展。目前全国年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7万家,实现总产值3.6 万亿元工业增加值0.9 万亿元;在全部工业结构中,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25%,工业增加值占25%,产品销售收入占24%,企业单位数占34%。“十一五”以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8%,与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科技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我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价值
农业是三大产业的基础,但同时,由于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生产周期长,农业同时也是低效产业。初级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出售价格低,利润空间小,难以实现价值增值,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迟农产品的产业链,才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并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增加农民收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业,而传统农业往往会出现供过于求甚至生产过剩的现象,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环节的部分利润,从而保证农民收入的稳步提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增加农民就业
我国农村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充当农民工。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农民就业问题,但是却不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里面的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别,另外这一做法也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品种单一
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是家族作坊式的,虽然数量多,但规模都很小,而且集约化程度低。即便是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也难以与世界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世界上很多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都在100亿美元之上,即使是食品加工企业50强中规模最小的企业,其年销售收入也达到了38亿美元,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人民币。此外,我国对农产品的加工种类少,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以粮油加工中的专用粉为例,日本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 多种,而中国仅有20 种左右。
(二)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创新能力差
由于我国机械工业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较低,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且缺乏高技术人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约80%的设备处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的设备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大约5%的设备可以达到现在的世界水平。此外,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较差,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必要的科学储备,技术支撑薄弱,研究单位分属与多个部门,难以有效协调,而且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投入较少。
(三)农产品质量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要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少,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强调稳定高产,缺乏对农产品质量的应有重视。而且我国缺乏对食品工业的用途以及加工质量性状的研究。我国目前生产的农产品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加工业的需要。
(四)尚未形成系统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农产品加工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产前、产中和产后加工的各个环节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在该基地进行农产品的储备、保鲜和加工,这是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并使农产品以最低的耗费进入最终消费市场。而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我国农产品加工基地普遍缺少储藏、保鲜和加工环节,很多农产品必须进行长途运输才能进行深加工,这就使农产品产后大量损耗、品质下降。由于我国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使得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难以实现。
(五)农产品加工科技投入低,成果转化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低,也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7%-27%,农业科技产品的转化率还不到30%。这就导致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水平较低,并且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我国也有一些农产品加工研究机构和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但是很多科研机构经费不足,科研仪器和设备落后,创新能力较差,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
(六)资源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的工业生产现在仍是以粗放型为主,资源消费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如此。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如果被合理的利用,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的副产品随意丢弃,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另外,很多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三、加快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对加工农产品需求的消费引导
生产最终由需求来拉动,需求又通过消费体现出来。在我国,由于主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资金少,难以有效地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引导,市场上对加工农产品的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加工农产品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在市场上大力推销自己的产品,引导居民消费,培养居民的需求偏好。同时,重视对加工农产品的消费引导,还可以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大加工农产品的利润空间。
(二)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又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要促进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大政策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适当出台一些政策,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以适当的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土地使用政策优惠等,并对这些政策的具体执行效果进行检查。政府推行这些做法的最终目的乃是从产业链、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需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惠,同时对广大农民带来优惠。
(三)运用高新技术设备对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进行改造
现代农业需要高科技的支持,同样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高新技术的需要越来越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水平,可以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同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要改善设备等硬件设施,也要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改变以前的家族式经营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效率,这样才能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引进、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结合自身需要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此外,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必须强化品牌观念,生产出绿色的、放心的产品,突出产品特色,以质量优势打破竞争对手,占领市场,以好的品牌吸引和留住客户。
(四)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建设,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初级农产品要有良好的质量,并且安全有保障,才能保证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既关系到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问题,又关系到农民收入和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尽快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监督,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按秩序、按规定进行,同时提高加工农产品的生产准入制度,将不符合质量规定和安全要求的加工农产品排除在市场之外,以提高产品质量并激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对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重视。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应积极贯彻国际国内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积极贯彻,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
(五)降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主要有两种,即前向交易费用和后项交易费用。前向交易费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出售到市场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而后向交易费用则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获取原材料以及初级农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降低交易费用,对于农业加工企业提高利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前向交易费用中,运输费用是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运输费用,应该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体系建设,并且合理布置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位置,以缩短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市场的距离。对于后向交易费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户生产规模较小,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从广大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很高。因此,在加工企业与广大农户之间建立一个中介性的中间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加快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要解决农产品加工业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靠科技,其次要靠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的有效经营和管理,最后,当然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邱玉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2).
[2] 张明林,吉宏.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征、现状与对策[J].乡镇经济,2006(6).
[3] 李民,陈清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与对策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
[4] 张明林,喻林.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06(6).
关键词:农村 人力资源 基础资源 教育体系
农村人力资源既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也是其他资源活动的激活者,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物质财富的关键因素。如何协调农村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大, 结构不均衡,老龄化严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总数13.7亿,农村人口6.74亿,农村65岁以上老人1.18亿占总人口8.6%。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专家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我国将有2.2-2.3亿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差,农村的医疗卫生、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与城市有一定的差别,致使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表现出身体素质差。由于传统观念、世俗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源整体思想素质较差。文化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教育资源、教育设施有限,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较差。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经济发展平稳,经济主体逐渐多元化、复合化、市场化。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经济各种资源。
三、平衡农村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第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先生说:“农民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就业问题,也就是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最重要、最基本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人口和经济在特定地域内不断聚集的过程。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适应城镇化,要重点促进农民转变观念,要“走出去,变观念,求创新”,逐步树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文明意识。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直接吸纳大批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闲置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辐射和带动效应,加速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可以有效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发展服务业,全面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并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与有序转移形成良性循环。从目前来看,我们必须打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瓶颈”,如通过加快城镇户籍制度、用地制度的改革,消除城镇化的体制、政策障碍;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异地搬迁,引导新办企业在城镇规模区落户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化网络,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激活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建立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如果缺乏基本的国民教育和技术培训,缺乏信息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大多数农民就很难找到就业的机会,更谈不上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机会。因此,农民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农村的许多落后和愚昧现象才能逐步消除,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才能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分配型向市场化转变,农村经济改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才有充分发挥作用的载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现有的教育体制,建立一个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体系。首先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其次是大力培养有专业技术人才,再次是农、科、教相结合,搞好农村成人科技教育,从而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加强协调管理,把农、科、教有机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同时,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挥科技示范典型的作用,使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农业新技术,强化科技意识,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是转变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加强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宏观调控,全面考虑人力资源的配置,从而更好的平衡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对农村合作体系的目标模式,目前理论仍然停留在粗浅了解国外模式上的简单化争论,针对我们自身的特殊的农民合作需求研究不够,对有关的制度创新实例的深度研究不够,对合作体系的具体制度设计的研究则更为缺乏。但就在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政策已经在大幅回应实践中的农民合作体系创建要求。《农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年7月正式推行;各涉农部门为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或扩张部门地位和利益,正在出台和实施大力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系统制定并开始实施促进合作体系发育的政策。
这些政策努力由于不能共享对合作体系目标模式的共识,自觉明确合作体系的功能,其效果不可避免会打折扣。其中尤为严重的是,各涉农部门的有关政策很多是基于争取资金和扩张利益的目标,因而片面强调其专业性,人为割裂合作体系应有的综合性,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合理的合作体系建立的任务无法提出或实现。一句话,农村合作体系的制度创新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在部门利益分立条件下可能陷于根本无法建立的困境。
对让小农在农业生产以及之外的其他涉农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日、韩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有了综合农协的经验。这一经验是比较有效的:就是层层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开放流通、金融、技术推广等领域给这些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并将这些领域专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他经济主体不得轻易进入,依照区域大小和专业化程度高低建立纵向体系,直至在全国有统一的农会或农民合作协会。国家对综合农协体系的创建和运作给与资金、人力、法律政策上的扶植。
这时候,我们一方面必须从基本理论甚至是常识上确立对综合农协在中国必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必须找准综合农协在中国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综合农协道路不可避免
首先要说的是,中国兼业小农户在市场中的经济和社会福利需要综合农协。
中国的农民多数是兼业小农,人多地少的生态和社会约束不会演化出大量的专业化生产的大农户。即使这次农业普查的结构也许会告诉我们,中国农户的农产品商品化率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但不会改变多数农户生产剩余少、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的基本情况。过亿的小农户依靠农作物的多品种兼业和半工半农兼业,其产品的商品化率必然低,专业化程度必然低,依靠从市场上获得生产收益的空间必然低。因此,中国小农需要在农业生产之外分享社会平均利润,如此,才能提高其收入水平。这种分享一个是通过针对农户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方面农村的步伐比城市还要慢,不能期待靠它改变农户处境;另一方面就要靠让农户在国民收入的一次分配领域获得较高收益。后一个方面才是解决农民收入和社会福利问题的根本途径。
其次,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支农政策需要综合农协作为载体和渠道。
现在举国上下支持新农村建设,各部门纷纷出台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计划,其中不乏项目和资金支持。但是,通过行政体系和层层上达的办法并不能有效对接农村需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耗费大量行政成本,媒体广泛质疑的钱能否花在农民身上不是空穴来风。农民合作社法通过的历程,就典型反映了部门利益的现状。由于摆脱了部门立法模式,才使得这部法律最终在争吵中通过,但是,没有金融合作的规定,反映了农业部门力图掌控合作社,领导和指导部门的多元参与的规定,显示各方都想在培育发展合作社中分一杯羹。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就要解决支农体系内部互相挚肘、运行的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综合农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综合农协构建的农民合作体系,其基层组织贴近农村,利于反馈农民需求,而且集中使用整合了的资金资源,加上合作制原则给予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使资源能得到正确和高效的使用,综合农协也就比部门直接把手伸向农村要有效。部门伸手虽然都是基于好的动机,但多双手农村,一是资源浪费,二是相互打架,三是内部监督幅度过大导致无法监督,基层小鬼不免为自己谋利。
二、以一定区域中的县级为起点,探索地方综合农协的现实制度模式
要避免陷入本文开头说的发展农民合作体系的困境,在加强理论认识之外,还需要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农村合作体系构建的初始设计。县级在地方层面上,涉农资源密集度最高、农村合作体系需求最为强烈,依托对县级综合农村合作体系的试验研究可以深化对合作体系目标模式的讨论。
县级各涉农部门掌握着新农村建设政策,支持农村的大部分资源,它们的机构、资源来源和使用相互分立,利益多有磨擦;它们拥有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指导、规范等多种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形成合力。要建立农村合作体系,这种县级涉农部门利益分立体制必须加以改革。
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并参与县级涉农部门利益分立体制体制改革的机会。这就是在浙江瑞安市的农村合作协会的试验,其方向是建立综合农协。瑞安农村合作协会(以下简称“瑞安农协”),是在瑞安市农办、农业局、科技局、民政局以及人民银行、银监办等体制内涉农部门的支持下,由瑞安农村合作银行、供销联社以及瑞安辖内5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自愿采取多层次的合作、联合与整合而成的。瑞安农协于*年6月开始筹建,*年3月正式成立,*年7月,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共建了综合农协试验基地。其会训是“三位一体服务三农,条块交融统筹城乡”,目的是推进农村金融、流通和科技体制的资源整合,引导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和金融合作的互相融合,即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农协内部成立了信用部、流通部、科技部、社区部等部门,指导和推动各类合作,在乡镇推动实力强的跨村合作社组建成中心合作社,在村级发展综合合作社,规范各专业合作社。瑞安农协成立一年来运作较为成功:在金融合作上,和市农村合作银行紧密合作,建立农村信用评级委员会,截止*年底,共评出信用农户22191户,发放联保贷款余额735万元,发放小额信用农户贷款余额8989万元,筹建成立以资金互助合作为主要功能的北龙中心合作社;在供销合作上,申请三个集体商标,供农协会员使用,以农协供销部名义联合市供销社,增设9家农村供销连锁超市,61家农资连锁供应点;借助科技局力量,成立了农协科技特派员分会,直接联络农协合作社,提供科技服务;建立了农协网站,为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务,以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化。
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产业集聚区以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规划,正逐步凸显出助力河南经济腾飞的良效。
但与一些沿海地区不同,河南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不能以降低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特殊角色,要求全省必须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四化同步”。
为国保“粮”,注定了河南须负重前行,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必然要比其他多数地区更加理性和稳健,决策者也必然需要深刻的洞见和大局观。为此,《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郭庚茂指出,河南的经济发展还尚存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障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担“中原崛起”重任
《财经国家周刊》:你在多个场合提到要筹划好“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实践工作,具体有哪些想法和规划?
郭庚茂:河南省是担负着中原崛起大任的重要省份之一,尤其是十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休戚相关。
多年来,河南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已经呈现出中原崛起的良好态势。但是,河南现阶段的发展还存在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障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首先,河南是人口大省,这意味着实现小康目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任务非常重。
其次,河南是农业大省,保障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首先解决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时,河南还担负着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必须具备全局观。
第三,从工业基础的角度看,河南是能源原材料大省。这就面临两方面压力:一是金融危机以来,各地经济发展增速均有所下滑,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继续转型升级、调整结构,这个任务很重;二是河南的资源环境矛盾特别突出,需要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针对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根据十提出的为贯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对关系河南未来发展的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明确提出发展仍是解决河南所有问题的关键。唯有紧抓发展不放松,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此,我们提出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的理念,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两项建设”,由此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财经国家周刊》:具体到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中部地区发展中省份的特殊角色,河南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中央和地方各有哪些具体措施?主要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尽管这些年在调整结构、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民众生活水平等方面,河南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上述省情还未根本改变,诸多矛盾已成为仅靠河南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瓶颈和制约,亟待整个大环境的深化改革。因而在“四个河南”中,我们把打造“富强河南”作为抓手。而打造“富强河南”,则首先是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把国家批复河南的三个战略规划实施好。
第一个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主要是解决自身的吃饭问题、农业支撑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个是中原经济区规划,旨在解决传统农区如何走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
第三个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主要是解决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对外开放平台,打造战略突破口、核心增长极的问题。
我们针对性地确定了“三个一”基本对策,即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一举求多效”;通过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创造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一发动全身”;通过优化软硬环境、创造优势,进一步打通发展路径,“一优带百通”。实际上,就是通过改革的办法、开放的途径,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国保“粮”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农业产业建设和创新对全国其他地区起着示范性作用。对此,河南省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三个工程”。目前,这三大工程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情况如何?
郭庚茂:河南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认真思考如何稳定耕地面积,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当下,我们正着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这三大工程,通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经营来提高农业收益。
首要推进的就是高标准农田“百千万工程”,它已成为现代农业粮田建设的关键。这项工程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百亩以上、千亩以上、万亩以上的农业规模经营,实现粮田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层含义是实现旱涝保收,克服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来稳产稳增,将多种技术措施运用于避免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困境;第三层含义,就是通过规模化经营,让粮食生产从不计成本、自给自足转变为市场化、产业化经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先规模化再产业化,就能创造出新型农业组织和职业化农民,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
第二个工程是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是解决经济作物和其他多种经营的一个抓手,以“龙头企业+合作社”来带动农户形成产业链,在茶叶、畜牧、花卉种植等多领域形成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第三个工程是都市生态农业工程,主要在大城市的郊区实施,不但能补充城市居民的“菜篮子”,还能鼓励发展城市之间的绿色农业,发展生态工程,同时还给城市居民提供出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也能让农民进一步增收。
上述三大工程不仅已上升为全省农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也成为了富强河南的头等大事。
《财经国家周刊》: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承担了重要责任。河南如何确保完成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1300亿斤的目标?
郭庚茂:我们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保粮食,解决自身的农业支撑、农业基础问题,保证自身的粮食需求;二是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这些年,河南的粮食生产已充分得益于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等一系列机制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设计产量是每亩年产2500斤,由此达到2020年生产1500亿斤的水平,在实现国家1300亿斤目标后,我们还能有200亿斤的保险系数。
近几年,河南的粮食产量在站稳了1100亿斤的高起点上,还连年创造新纪录:2011年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达到1108.5亿斤;2012年再创新高,达1127.7亿斤;2013年达到1145.8亿斤,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目前,河南粮食总产量已达全国的1/10,小麦产量达全国1/4,不仅保证了全省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集聚区挑大梁
《财经国家周刊》: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推动科学发展的一大亮点,跟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之路相比,如何走出一条独具河南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具体抓手是什么?
郭庚茂:富强河南的第二大举措,就是中原经济区建设。
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含义。
一是通过中原经济区走出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即是说,部分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完成,是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但中部地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前提。
第二层含义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之所以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原因之一便是为解决传统农区如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并跟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战略意义重大。
具体说来,我们根据省情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建设,着力培育产业集聚区这一科学发展的载体,强调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建设。
其中,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抓手。
河南从2008年开始谋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短短几年时间,建设了180个工业产业集聚区和一批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不仅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日益成为河南实现转型发展的新载体和突破口。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产业集聚区建设遵循哪些原则?进展如何?如何实现与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这三个体系的融合,真正打造河南式中原经济区?
郭庚茂:产业集聚区规划是一个统一概念,首先要做到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密对接、精确套合,我们称之为“三规合一”。
“三规合一”不仅能实现依法依规地推动企业(项目)集中布局,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还能以产业集聚来壮大城市发展基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和承载能力来进一步支撑产业发展,进一步形成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机制。
此外,我们还对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出“四集一转”的核心要求,即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首先,产业集聚区建设必须遵循工业化规律,企业和机构必须从满天星式发展转变为集中布局,进而形成一系列配套体系,即“四集一转”中的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产业也好、企业也好,发展都需要讲求规律,聚集起来形成相互配套的专业分工体系,交易成本自然会降低。
其次,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土地、水、大气等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等。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则是指咨询服务、仓储物流、产品展销、工人培训等一系列服务都要向社会化转变,带动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四集一转”是我们河南的创造性提法,将其与“三规合一”充分结合,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才能更加快速有效。
除此以外,产业集聚区还要遵循“产城互动”原则,解决内生动力、扩大消费需求。
眼下,各地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而科学健康的城镇化必须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因而,我们运用产业集聚区的概念来带动劳动力转移,再用这两者的聚集来带动人口向城镇聚集,又用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功能来支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让工业化和城镇化充分良性互动。由此,就能避免城镇化过程中要么造空城,要么造贫民窟的历史教训。
目前,河南已经建成了少数开放平台,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阵地,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效应已经开始凸显。有些地方实践得很不错,每个县都有个产业集聚区,不仅走出了工业化道路,也走出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之路。
河南式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十和三中全会都强调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具体到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布局和实践的思路是怎样的?
郭庚茂:与十和三中全会的精神一致,我们的城镇化思路是“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形成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网络化、开放式的布局。
在我来河南担任领导之前,河南的区域发展强调板块建设,郑汴洛一块,伏牛山一块,黄淮四市一块,豫北一块。但现在,我们更强调大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依靠交通线来串式发展,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格局,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例如,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未来就会成长为一个都市圈,与我们早前提出“一极两圈三层”的说法相契合。然后,还能以商丘为中心再形成一个圈,将都市圈的形态扩大到省辖市甚至县城,大圈带动小圈发展,形成良性的未来城市形态。
通过核心带动、轴带发展后,每个可作为中心的城市都可成为结点,形成一环套一环的格局,便于城市之间相互带动,以网络式、开放式来形成整体优势并相互借鉴。再跟产业集聚区和我们已有的“米字型”高铁框架相结合,现代城市的雏形便能逐渐显现。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乡统筹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传统农区,在“人”的城镇化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郭庚茂:新型城镇化必然涉及城乡统筹问题。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城镇化率如何提高,河南省始终面对数千万大量人口的城镇化问题。即便城镇化率提高到70%,河南仍拥有3000多万农民,因而如何克服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的特殊任务。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在公共服务水平上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均等化、公平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政府面对的根本性难题。但要实现均等化就必须改变当下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方式和农村格局,成本非常高。
我们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数量,尽可能引导农民向农外产业就业、向城镇转移,就业定居是根本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实际上也是在农外产业,唯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当下的主要矛盾,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两个最大限度”,即将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向农外产业转移,将农民最大限度向城镇转移,以此来形成集约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相对较少的资源创造出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我们目前人口多、资源少的现状下,这种集约化、合理规模方式已成为大省、大国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此,我们正在研究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外转移的政策,比如用“三年职教攻坚计划”来培养农民技能,促进就业、增收进而促进转移。对此,信阳、济源等地已经开始了探索。
其次是优化农村布局。在这一点上,尤其是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探索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
如今,三农问题正处在巨大转折的关口,农村年轻劳动力加速外流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土地流转也在加快,农业人口和土地这两大要素都在快速剧变。由此带来的,是农村社会服务设施开始出现闲置甚至荒废,一旦规划跟不上、引导有偏差,则可能造成更多新问题。
因此,我们正在深入研究和总结前期经验,制定一个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加强规划引导,让农村建设少走弯路。
具体工作中,规划仍旧会从产业做起,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条件来确定其产业及发展规模,再根据产业规模来界定对劳动力和就业的容纳力,从而确定新农村建设的布局。然后,再通过衔接当地土地规划和生态规划,实现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的规范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