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校园环境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环境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环境设计

第1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一、校园环境建设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环境育人是现代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美”来陶冶人的情操、静化心灵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指以美的标准培养人的行为和情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美育,可以让人拥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以及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人受益终身。校园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窗明几净的校园中,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会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二、校园环境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和原则

校园环境设计从校园硬件基础设施、景观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满足师生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校园硬件设施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景观环境是校园环境的基础,通过植物的种植和搭配美化校园环境。人文环境能够凸显校园文化的氛围,是学校文化风貌的体现。

(一)校园硬件基础设施设计

校园硬件基础设施是学校功能的体现,为校园教学、生活等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职能。校园硬件基础设施的设计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人体工程学、环境科学和使用功能等科学特性。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需要充足的采光、均匀的照明,应减少强光或弱光对学生的影响,缓解学生的疲劳、紧张和焦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室内温度和湿度也应保持适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舒适度,良好的通风能够保障学生的健康。教室应当选择柔和的色彩营造安全、舒适的氛围,如浅蓝、浅绿、米黄,给人以舒适宜人的视觉感受。在宿舍建设方面,应当提供明亮、卫生、整洁的宿舍环境,使学生能够在一天的学习后好好休息,达到放松的目的。其他设施如运动场也是校园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是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形状、位置和布局都应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应符合校园的整体规划。

(二)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学校教育环境的辅助,是校园灵魂的展现,应利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加以规划和设计。校园景观设计需要处理建筑与景观的相互关系,根据建筑的类型、特点和气质选择合适的景观,以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连续创造的自然艺术形态。校园景观设计应突出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设计中强调生态与环境的结合,以更好地展现校园环境设计。在绿色种植设计上,应利用乔木、灌木和花草进行高低错落、疏密有序的复合式立体种植,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绿化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校园主干道两旁种植常绿树和阔叶乔木,并搭配四季花卉和彩叶植物以增加景观的视觉体验。在区域景观设计中,应当突出空间的组织与划分,依据不同的空间进行不同的景观设计处理。如生活区的景观设计应有别于教学区景观设计,多种植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园林保健植物、芳香植物等增加观赏性和生活情趣,促进师生身心的放松。在景观布局上,可以增设景观建筑、园林小品和带有艺术气息的雕塑来强化校园环境的景观氛围。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注意与校园基础建设整体统一,达到美化校园环境的目的。

(三)校园人文环境设计

校园人文环境是指一个学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想情操、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校园人文环境设计应营造学校的人文环境、挖掘其历史内涵、提炼其人文精神和校园品位。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还能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引导认识的积极作用。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历史、传统、荣誉和地方资源,这些都是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的因素。学校可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的荣誉感,利用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认同感、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对社会的热爱。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可以用于文化氛围的营造,如在建筑物内的主要位置展示建筑的历史和变迁,使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对于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也应和校园景观环境一样,做到与校园基础设施的协调统一,同时应当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校的人文环境,以鼓励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

结语

第2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产业的平面设计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平面设计的类型也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1.校园标识设计

标识设计是传达校园文化最直白最有效的平面设计方式,一般的标识是通过简化的图文相结合形成的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这种简单精致的标识设计比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加能清晰地传达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标识所体现的文化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标识具有代表校园文化的特色:

(1)明确的设计理念,体现校园精神文明的主要方向;

(2)针对中小学生为欣赏主题,设计简单易懂,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内容积极,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向上成长;

(3)结合校园环境,标识导向简洁明了,与校园整体环境设计相互辉映。

2.校园公益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中公益设计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公益广告的设计,公益广告是通过广告的形式传达某种公益理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益广告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它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自我品德,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优秀的校园公益广告具有以下特点:

(1)公益性,顾名思义公益广告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广告,校园内的公益广告应该紧扣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可贵品质为主题,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精神,给中小学生的品质建设起到了模范作用;

(2)启发引导性,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益广告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像公益广告里所倡导的中心思想一样,努力把中小学生培养成“素质高品德优”的校园主体;

(3)艺术性,公益广告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公益广告的拍摄内容也变得多种多样,作为校园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公益广告应该采用中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材料,制作出幽默诙谐,道理浅显易懂的优秀设计,不仅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更是对艺术的创新。

3.校园板报设计

校园板报是我国校园文化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了历史对校园文化的沉淀,它在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依然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优秀的板报种类繁多,但都具有以下特征:

(1)板报的制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是帮助中小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好机会,我国校园文化中的板报设计大都是由中小学生自己创造制造而成,比如黑板报,手抄报等等,板报的制作由于其简单便捷,美观易控制的特点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元素加入到板报当中,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板报,学生很好的融入了校园文化,加深了他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提升了自我素养;

(2)板报可以设计于校园里每一处可以绘画的地方,在保护公共财物整洁的情况下,板报出现在校园的黑板上,宣传栏里,食堂宿舍等都是可以放置板报设计的地方,它有着及其强大的普及性,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小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

二、平面设计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1.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

平面设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小学生应该在从小就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需要平面设计与校园文化相互结合,共同为传承优秀的国家文化做出贡献。

2.彰显校园文化的价值

平面设计将校园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以校园教育思想为中心,设计出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的各种设计,平面设计与校园文化相互交映,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不仅是艺术设计的创新,更是一个时代校园文化的见证。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平面设计结合当代校园文化,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方方面面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自我追求,帮助他们形成优秀的人格个性,通过校园内平面设计的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塑造优秀的人格魅力,促进中小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

第3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校园环境;环境艺术设计;雕塑;公共艺术

一、现代校园雕塑的特征

1.校园雕塑的环境性

校园雕塑是校园环境的点缀,是校园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景观要素之一。校园雕塑除了作为独立的观赏物,还以具体校园环境空间中的各种建筑、植物、道路、水体、人文等因素相互协调,最大化地表现出雕塑与校园环境的有机结合。

校园环境中的雕塑具有相对的不可置换性,不应仅仅局限在形体本身的表现和艺术处理上,更要考虑所处的具体环境空间中各种因素关系的协调。雕塑与校园环境结合成功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校园雕塑与人文、自然、空间、地域的融洽与和谐。校园雕塑不是仅作为独立的装饰品而存在。而应在雕塑设计时认真地了解、分析、研究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师生特点、学科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使校园雕塑作为美的传达,与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师生们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到意义,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校园雕塑的公共性

校园雕塑处于校园公共环境之中,是师生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老师与学生是校园环境中最好的风景线。正是师生们的相互交流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有生机的校园生活。

校园雕塑主要服务于校园环境中的师生,不管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要适应广大师生的心理和活动特点,兼顾师生的审美意识。使校园雕塑与该大学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雕塑设计师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同时,还要考虑作品与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师生对作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校园雕塑在对公共性的表达上最重要的是对亲和力的表现,要尊重人性、尊重生活,强调作品与普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表达。雕塑要做到增进校园环境的活力,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多数师生参与到雕塑其中,去观赏它,去触摸它,去倾听它,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使用它,在使用与参与中促进师生们的交流。

3.校园雕塑的艺术性

现代校园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师生生活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校园环境注入师生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

校园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公共艺术,通过对空间能动地占有而实现自身的存在。与其他艺术相比,由于雕塑的材料更具有永恒性,能够成为历史的见证。校园雕塑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校园中雕塑无论是什么表现形式、什么艺术手法,它们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4.校园雕塑的引导性

校园雕塑在满足师生感官追求的同时,还可以体现时代特征,表达时代精神,引导师生心灵、思想的追求。

校园雕塑对校园环境和校园环境中的师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将把新的艺术思想贯穿于作品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艺术思想得以实施,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推动者,它以其进步的思想引领时代新潮流。

校园环境中雕塑设计考虑的着重点在于创造富有活力的空间环境。这种活泼朝气、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现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校园雕塑设计原则

1.绿色设计原则

绿色设计是现代设计的必然。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它要求设计师放弃在外观上过于强调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去创造形态,用更简洁、长久的形态使景观环境长期地与城市环境和谐共处。绿色设计也就是以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节约化设计。绿色设计要求雕塑设计师从元素和材料的选择、结构、生产工艺、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处理等全过程,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2.人性化原则

校园雕塑设计不仅是满足师生的观赏,更重要是雕塑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情感表达。雕塑通过独有的艺术魅力,提高师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校园雕塑大多采用接近人的尺度,在空间中与人在同一水平上,可观赏、可触摸、增强人的参与感。

3.整体性原则

校园雕塑设计与校园环境中的其他景观元素,如山、水、植物、建筑、硬化铺装、景观小品有机结合是必然趋势。校园雕塑设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校园雕塑与人文、自然、空间、地域的融洽与和谐。

4.空间性原则

校园雕塑空间是公共空间,但与城市空间相比要小的多。校园空间主要是师生学习和科研的地方,校园环境可分为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三个层次。在雕塑设计时,属于不同的空间类型的雕塑在手法、尺度和主题的选择上都应有不同的表现。

5.特色性原则

校园雕塑设计必须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体现该校园所处地域特色和人文历史特征。在形式上要采用丰富多彩的雕塑语言,形成各种情趣,满足师生的精神要求和环境空间特质要求。

6.创新性原则

第4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校园环境 艺术设计 总体规划

如今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条件,也是他们寻求自我、展现自我的一个大舞台。而不同的校园有着自己发展方向以及文化背景,因而所呈现出来的校园环境特点也应该有所不同。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以及质量。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存在着校园环境与艺术设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于校园环境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校园环境建设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校园环境”有两层重要的含义;其一,是指校园的外在存在的自然环境的构建;其二;是指对校园内在存在的校园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多个内涵的展现,因此可见,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外在的自然环境将校园内在的人文精神展现出来,以此来彰显出校园的各种种文化特征。

(一)艺术设计是校园环境构建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专业的艺术设计,可以对整个校园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学校历史、校园环境、校风、管理机制以及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而这样的一个整体式构建也是为了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与学习,为他们个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优越的环境。同时,这样一个专业性的规划设计可以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运用于校园的环境建设中,从而构建出“校园之美”,为学生以及老师们都提供了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二)校园环境建设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

艺术设计是一个专业型的设计手段,通过很多不同的相关理论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共同打造出事物的外在美感。但是,针对校园环境的艺术设计就应该具有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从而从各种艺术设计当中脱颖而出。校园环境建设就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实践基础,只有将专业型的艺术设计自己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校园文化、校园特点当中才能够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透过艺术设计的创造打造出不同的校园魅力,通过不同的校园文化造就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

二、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对环境构建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如今,特别是各大高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已经是校园文化在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与学习带来很多影响。但是从目前各校园环境的构建上来看,却不理想,艺术设计与校园环境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从而使得整个校园环境没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一)盲目目跟风,缺乏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风气也在不断恶化之中,而这种不良风气也逐渐渗入到我过校园之中。在经济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加入到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整改中。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学校之所以决定整改现有的校园环境并不是从师生角度出发,而是为了个人的“面子工程”。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校园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做大、做好”。做大,即为校园环境尽可能的大;做好,即为校园环境看上去尽可能的豪华。

(二)思考不足,缺乏全局思想

对于校园环境建设而言,不仅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改善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结合校园教育及工作,协调个部门与校园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形式上营造出一个优雅、整洁、自由与活泼的校园氛围,在深层次上还要便于师生员工在思想、道德、纪律以及修养等方式上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激发师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然而,目前的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只是解决了学校环境的外观,而没有从一个制高点上进行全局思考,不能够有效协调学校各个不同的工作机构,进而造成设计上的很多不足。

三、校园艺术设计改善的措施

艺术设计种类中,校园艺术设计针对性很强,同时对于校园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方式。现在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上还存在着问题,对于学校发展以及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为今后校园艺术设计的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显得十分必要。

(一)以师生发展为前提,合理规划学校建设

学校任何改变都应该建立在有利师生成长这一思想之上,而不能一个人为中心。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是如此,如果校园环境的整改以及改善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并没有任何促进作用,那么这样的校园环境设计是失败的,是不可行的。

(二)认真斟酌设计方案

校园环境一旦进行建设就很难在很大程度上变动,因而在建设之前须反复斟酌。从校园建设角度出发,站在全局的视觉思考,协调学校自身发展中各部门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也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对于校园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就应该着重考虑校园环境与校园哪些事物存在必然联系,同时这些联系对校园环境又有哪些影响,用这样的方式分析,可有效降低设计中的不足,以完善校园环境建设。

四、小结

校园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工作部门,而这些部门也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校园环境建设。因此,在对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着两者之间的作用与联系,从而将校园环境与艺术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参考文献:

第5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校园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campus has b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udy, the life, the important work place, so the campus planning design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keeps it in a good environment to finish their work and learning, and get the maximum levels of relaxatio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fusion psychology, architecture and ecolog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s the main human and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cience. Therefore, the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used in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n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reate a beautiful,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e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Campus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民办教育的兴起,各大高校无论在占地规模,还是在师生数量上都不断增加。新校区的校园规划与建设,必须有别于老式校园,既要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以体现出办学特色与时代气息,又要具有功能的设施供师生使用。现代建筑设计为了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多追求样式新颖、造型另类,但是校园规划绝对不能单纯的追求视觉效果,而忽略了长期在校园中工作、生活、学习的师生们的心理感受,这是由校园建筑自身特点来决定的。校园内的建筑设施主要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合理的校园规划绝不应该是仅供欣赏,更要从全局着手,使校园里呈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气息、到处洋溢着活力与挑战的氛围,令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舒适、放松的工作、学习,从而改善师生的心理环境,对工作和学习怀有更高的热忱。新时代背景下,校园规划设计需要引入环境心理学的设计理念,这对于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环境心理学概述

(一)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指融合心理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继承历史上成功的环境设计经验,并从人们的心理需求出发,对环境加以改善,从而使人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环境心理学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的原因就是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一方面,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人作为环境的使用者,也会对这一环境产生一种心理、行为上的反应。

(二)环境知觉

人们利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感觉器官来接收环境所传递来的信息,在获取这些信息之后,知觉则通过自身的认知、经验,将知觉对象的前后加以联系,再与其他环境背景相整合,最终形成人们对环境的知觉。

(三)空间认知

空间认知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来组成的,人们通过这一过程,来获取日常空间环境的某一特定位置、现象以及其他相关的属性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回忆、解码,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的辨认出一个环境所存在的路径、边界、区域与地标等事物。

(四)唤醒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对个人活动空间大小与情绪变化之间关系的一种论述,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个体的活动空间缩小时,其唤醒水平会随之上升。当一个人的活动空间缩小到一定程度,使之感觉到不便或者是困难时,那么这个人将会产生攻击行为。

(五)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指人际距离,它与人的生理、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它包括了亲密距离(范围为0~0.46米)、个人距离(0.46~1.22米)、社交距离(1.22~3.66米)和公共距离(>3.66米)。

(六)私密性

私密性主要包括了四种类型,即:独处、亲密、匿名以及保留,私密性实际上是一种能动的过程,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选择的机会。我们在对环境进行设计时,要尽量提供私密性调整机制。

二、校园的规划设计

校园主要的使用者是学生与老师,所以校园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师生的实际需求,以满足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必要与自发为出发点。其中必要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使用,比如广大师生的学习、运动以及生活等基本行为,师生对这一类型环境的选择余地较少,所以它对师生的影响也最大。同时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可以使广大师生的自发得以激发,这样可以满足教师与学生对交往活动的需要,从而使校园中充满活力。如果一个学校的校园规划设计欠佳,或者混乱,或者压抑,那么就会对学生的交往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产生一种焦虑、焦躁的感觉,或者产生孤独、自卑的感觉,这都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校园规划设计要优先考虑到学生因素。

第6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在现代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下人们对景观环境照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校园景观照明作为社会夜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照明设计的提升为整个社会的景观环境照明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代校园的景观环境照明没有考虑到校园使用者的在景观照明设计上生理、心理对夜间环境的使用的要求。大学校园的景观照明设计是一个大学体现自身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大学的校园景观照明设计上只是单纯的考虑到照明这最基础的需要,忽视了校园景观照明设计的人性化、地域文化特色,和现在景观照明设计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

1.1 校园景观环境照明设计的定义

校园景观环境照明设计是根据景观照明设计在校园景观环境照明中的一种具体应用,校园景观环境照明是通过对人们在校园景观各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状态的分析,结合校园景观特性和周边环境,把景观特有的形态和空间内涵在夜晚用灯光的形式表现出来,重塑校园景观的白日风范,营造校园景观在夜间独具特色的视觉效果。

校园景观环境照明设计大致可分为:校园道路景观照明设计、校园园林广场景观照明设计、校园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校园道路景观照明设计是确保校园交通安全,方便师生校园生活,降低校园犯罪率,美化校园环境。校园园林广场景观照明设计是塑造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人工照明环境和照明景观,建立自然、和谐、优美的夜间校园景观环境照明。校园建筑景观照明设计是创造一种校园特有的景观形象,凸显校园建筑的个性,彰显校园建筑的魅力,展现校园景观特有的文化价值,创造一种符合校园文化的艺术景观形象。

1.2 校园景观环境照明设计的现状

现在的大学校园在景观环境照明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校园道路景观中只有主干道路上的高杆路灯和次干道的道路灯,只是单纯的起到照亮道路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如何更好的对校园道路及辅助的道路设施进行人性化设计,让走在道路上的人更能体会到校园道路两侧的景物美感。很多的学校忽视了在校园园林景观和广场景观的景观照明设计,在夜间的校园漆黑的园林和昏暗的广场很难看到如白天校园园林景观和广场景观给人带来的校园景观氛围。在校园建筑的景观照明设计上有的建筑过度的使用灯光,有的建筑完全没有一点的装饰照明,没有给校园建筑景观起到良好的装饰作用,在整个校园景观照明中没有起到重点表现和氛围衬托的作用。

2 景观环境照明设计中的新型照明材料

在景观照明中新型照明材料的使用上已经逐渐替代了原有的一些照明材料,现在LED和OLED灯逐渐取代原有的照明光源。现在广泛使用的光源有高压钠灯、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细管径荧光灯或紧凑型荧光灯,这些常用光源存在着诸多问题,高温散热导致寿命变短的问题、启动时需要特定的电压和电流、由于功率不恒定导致的寿命缩短的问题、耗电量过大的问题、材质本身易碎的问题、光源本身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问题。但是现在的新型照明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之前的照明材料所出现的问题,不仅使用寿命增长了很多,同时还有很好的节能和照明效果,在安全性上也有很好的保证,不会出现破碎、炸裂的情况。在造型上新型照明材料不仅能够跟原有的灯具进行结合,还不受灯具本身造型的限制,通过灯源自身进行造型的变化和组合。

3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不同景观环境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现在校园的夜间景观照明中所使用的还是一些造型简单、光源较为单一的照明灯具。在近十几年,新型照明材料的研发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市场逐步的接受了新型材料制造的灯具,制造成本逐渐降低,新型照明材料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新型的照明材料可以解决以前照明材料因为后期维护过于费时费力等方面问题。在夜间景观照明设计中,照明的方式和造型上不再受到原有灯具的影响和灯源本身过热、易碎、含有挥发性有害物质这些因素影响,可以更好地为在校园的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更加具有艺术特色的照明形式。

3.1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校园道路景观照明的意义主要是方便在校师生的夜间生活,保证在校师生的安全,降低学校的犯罪率,美化校园的环境。在校园道路照明中我们应该注意照明灯具的经济性和后期维护的便捷性。LED灯具有电压低、电流小、亮度高的特性LED灯的色彩多样。在LED灯的安全性方面,LED灯比其他光源要低碳环保,LED是固体光源,不添加任何气体,也不会污染环境,还可以回收再利用。LED灯的寿命比其他类型的灯寿命长,运行成本低,有效减少了器件更换和人工方面的花费,因此选用使用寿命长的LED光源从长远看非常经济[1]。在学校主干路的主要光源应采用LED高杆灯和LED路燈相结合的形式对行车道和人行道进行照明,能够保证整个主干道以及道路两侧景观的照明,次干道路两侧人行道可采用LED路灯和庭院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照明,这样既保证了照明的亮度,同时保证人行路上不出现照明死角,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师生夜间的人身安全。在支路道路上主要连接是学生的宿舍、教学楼和校园的园林景观,在这些道路的照明上可以使用一些低矮的照明灯具,如庭院灯、草坪灯和地埋灯,这样既保证了道路的照明,又不会影响夜间在宿舍同学的休息和教学楼的人员工作,同样体现出校园道路两侧景观照明设计的美感。

3.2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广场景观环境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学校的校园景观能够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地域文化和学校历史传承的特点,但是在校园的景观园林和广场的夜间照明上,很多的学校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安全隐患等因素,在这方面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景观照明设计,只是满足了基本的夜间照明,有的甚至没有安装相关的照明设施,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2]。现在的校园文化中不仅是白天能够看到美丽的校园景观,同样在夜晚校园也需要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在夜间园林建筑可以通过OLED照明材料跟建筑进行结合,OLED一般发光均匀柔和,接近朗泊辐射分布,因此OLED本身几乎就是一个灯具,无需搭配灯罩使用[3]。这样OLED不再受到灯具造型的限制,灯源本身可以制作的非常轻薄,可以跟随建筑的造型进行任意的弯曲,完全和建筑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各个局部形成不同的色彩变换,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夜间建筑美景,不再是单一的照明。古建筑大多是以木材建筑为主,原有的灯源不是发热量大就是易损坏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但是OLED的光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本身发热量低、耐候性和抗震性好,这样就避免了照明灯具使用时在古建筑照明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在校园广场的照明设计上我们主要使用庭院灯、草坪灯和地埋灯。这样既能保证广场的照明亮度,方便师生夜间的出行,也能够保证广场和建筑之间的照明关系,不会影响的建筑本身的照明设计。在广场的花坛和小品的照明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照明灯具,可以通过LED灯本身的柔韧性,再使用导光板制作出与花坛和景观小品相结合的艺术造型,不仅达到了照明的要求,同时还能起到衬托景观小品本身的作用。在白天这些具有独特造型的LED灯具不再是简单的灯具,它还能成为独立的景观小品供人欣赏[4]。

3.3 新型照明材料在校园景观建筑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在校园的建筑方面,主要为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图书馆、学生宿舍这几大部分。在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的夜间环境照明设计方面主要体现出其本身的庄重大气、简洁明亮的特点,主要使用LED洗墙灯进行外墙的照射,使用无色或者是与楼体颜色相近的灯光进行照射,这样能够与建筑相统一,同时也能达到衬托建筑美感的效果;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主体建筑是校园景观的中心区域,同时也是展现学校文化和学校历史传承的重要体现。在图书馆外景的照明上可以使用LED洗墙灯进行整体照明使用与建筑颜色相近的暖色调灯光进行照射,配合LED带状光源勾勒出图书馆建筑外形的设计手法来突出整个建筑的恢弘、庄重、高雅的气势间;在学生宿舍的外景照明设计上可以使用照度较低,色彩偏暖的壁灯或者LED带状光源进行装饰,同时配合不同颜色的夜光漆将外墙进行艺术性质的涂鸦,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同时能够体现出一个学校不同的艺术面貌。夜光漆可将有限的单调平面扩展为奇特发光的梦幻般多维空间。装饰效果流光溢彩,错落有致,图案逼真、层次分明、细腻、图案可以个性定制,并可无限次循环使用,夜光漆在建筑的楼体标号上可以使用夜光漆进行喷涂,这样可以让人在夜间一目了然地找到所需要找的建筑,不必使用灯光形式的楼牌号,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电费,同时不再受到发光楼牌号过亮形成的光污染和发光楼牌号损坏导致看不见的因素的影响。

第7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1.改革毕业设计的立题、选题形式。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为顺利就业,大部分学生在七、八学期忙于复习考研、在用人单位实习和参加各类招聘面试,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环境设计专业对过去的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再经学院组织专定审定,最后由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毕业设计立题形式进行了改革。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拟指导的学生人数与毕业设计的方向,再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定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研究生阶段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等,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毕业设计的初定题目和设计任务,初定题目和任务经系和学院审定后可最终确定。这样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以及以后可能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与毕业设计的矛盾。

2.积极探索校外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学生申请,并提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人员、拟就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实施计划以及所具备的设计条件,学院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审批后,可由校外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院指定校内相关教师协助指导,并具体负责与学生的定期沟通与联系。这样既可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又避免了学生在外实习,校内指导教师鞭长莫及的无奈局面。

3.提前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初,让学生充分利用第六学期和第三学年暑假,完成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题目、确定实施计划、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为毕业设计扩充有效的开展时间。

二、坚持毕业设计“seminar”,强化过程管理

1.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一个指导教师单独组织或几个指导教师联合组织,组织自己所指导的所有学生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每位学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相互借鉴。对于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seminar”;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外较多指导教师,也可组织网上“seminar”。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seminar”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毕业设计成绩。这样既对学生可进行有效地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前期不做,后期突击应付的问题。

2.坚持每月一次的指导教师“seminar”以教研室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指导教师“seminar”,通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态度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共同研讨解决办法与对策。

3.严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及人数、检查时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组织管理以及检查不合格的处理意见,并明确中期检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检查时所有学生必须以PPT的形式汇报参考资料查阅情况、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进度安排。检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并在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三、细化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改革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1.细化毕业设计撰写与打印规范在毕业设计开展的中、后期,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与规范,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单独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说明撰写与打印规范,按照设明撰写的先后顺序,将总体框架与要求、具体的结构安排、每一部分具体的撰写内容、字数要求,打印规范等以表格或视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往届设计说明中所出现的结构混乱、条理不强、文字表述词不达意、打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形式改革以学生答辩汇报表现确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考核形式,将毕业设计答辩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答辩和第二次答辩,第一次答辩在毕业设计展览的现场进行,由相关教师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汇报,回答教师与其它学生的提问,答辩小组现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规定20%~30%的学生不合格,命其限期整改参加第二次答辩。第二次在教室进行,答辩委员由学院指定,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毕业设计相关情况,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成绩进行重新评定,答辩通过则毕业设计成绩合格,不通过者则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不具备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资格。这样既解决了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时间上的紧张,又有利于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并进行打分,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发展需要,防止毕业设计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与主观臆想,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使毕业设计更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

四、为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亮才现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1.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每年在毕业设计答辩前举办由学校牵头,学院承办,并邀请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参加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对已参加国内其它竞赛获奖的或获得专利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交流、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

2.推荐学生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申报专利学校积极举办艺术设计大赛、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机会的同时择优推荐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级艺术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亮才现艺的机会,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创新性强,设计水平高的作品,学校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外观设计专利,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8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校园;环境规划目标;规划原则

一、生态系统完善

1、加强生态优势

从整体上把握校园现状的生态优势,进行适当改造和引导后,形成一个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的新的生态构架,原有地形地貌尽可能保持,减少土方量;原有水系要有序引导疏通;原有植物,尤其是大树,尽可能保留并养护好,避免施工时的伤害。绿化的比例须达到规范要求,方能强化原有校园生态所具有之优势。

2、创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

在校园四周应尽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围合,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适当在校园入口处点缀爬藤月季、蔷薇等开花的攀爬植物和花灌木,以色彩强化校园重点部位。坐在校园内部小游园座椅上晨读是学生的最爱,如果所看到的是广阔天空自然为最佳选择。复习疲惫时凝望天空少顷是眼科专家一致推荐的舒目良方,广阔的天空对疏解疲劳的确有神奇的妙用。小游园如坐落于高地或视野广阔之处为最佳,设计者在规划时需详细考察地形。若地形受限,小游园前方有遮挡建筑,仅能“以遮回遮”,整齐的绿篱可收束散乱的心续,但绿篱至少距离座椅三米以上,以免产生压抑。学生在自修疲惫时以凝望绿篱调节身心。绿篱若过于密实,仍会产生压抑感,在修剪上齐中有透,虚实呼应最为上乘。

二、功能组织合理

校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行政区、文体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生态林区、湖泊水体区、科研生产区、后勤区等。

其构成形式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等。校园的外部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庭园、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水面、绿地、运动场、展示场、试验场、露天剧场、屋顶平台、屋顶花园等等,其中广场、庭园、露天剧场、展示场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种植、饲养、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景观特色明显

校园应充分利用本校地形、水面的优势,并巧妙运用校园外的景观造景、借景,做到崇尚自然,独特,同时,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思想内涵,优先人文、张扬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精神。

校园环境规划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二)延续性原则

1、与校园总体规划相吻合

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强化校园总规的原则和特色。

2、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

(1)内外空间交流,绿地可局部伸入室内,延伸至室内空间。

(2)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门廊、廊架、亭阁、平台等。

(3)在硬质景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

3、原有山林坡地、水面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4、与校园的历史文脉相延续,相拓展。

(三)人本化原则

校园的特点是学生相对单纯一一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一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组成的元素较为完整――象个小城市,五脏俱全。

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夜间照明及生活的系统。

1、空间分割合理

中心区轮廊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路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走廊通透、聚焦。

户外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好。

2、尺度舒适、安全、方便管理

教学楼教室边南北向的植物应以低矮为主,形成宽敞明亮的采光环境。所有室外家具和设施必须符合大、中、小学生尺度和行为模式。

主、次干道分明,休闲步道1.5-2.0M左右即可。水边宜建生态性驳岸,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的平台、桥梁一定要设防护栏杆(高1.10M)。如人造水池,水深宜少于0.6M为宜,水中步石为安全起见,在中、小学不宜设置。喷泉水景不宜多设,过于喧哗,且难以养护管理,运行成本也高。

3、可识别性强

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来访者众多,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四、人文性原则

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清新、净美的气质。一般可运用以下方法将校园精神渗透到物化的环境之中。

1、环境风格的建立

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是建立富有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方法。

2、历史环境的保护与纪念环境的创造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

3、现代精神的融入

第9篇:校园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满足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为城市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快速城镇化建设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如何保护当下城市建设的多元发展已成为景观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景观设计教育也应该肩负时代责任,尤其是高职类院校的技能型景观设计教育,更需要建立适合时代需求的教学体系。由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2016四川省高职大学生园林景观设计技能大赛”有21所高职院校参赛,可见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但是不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该课程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专业,课程涵盖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空间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作为专业方向之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室外环境的艺术设计。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景观设计本身提倡的是场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景观设计课程最重要的是讲授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从东西方园林的历史沿革出发,延及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化建设和当代城市化建设现实,讲授建筑及建筑群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原理,并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城市公共绿地系统与城市住宅庭园的具体设计课题与课程作业,让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设计技能,侧重于室内外环境的结合。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系统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习指导法等。虽然教学方法形式多样,但是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对如何实现设计想法不够清晰,对于创新设计的表达也有待提高,可见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作用,才能顺利而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与实践两部分内容。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分配,要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要么由教师自由掌握。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教学顺序,要么先理论后实践,要么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无论何种方式,对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都有所欠缺。案例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通常教师采用的是通过大师作品、知名案例或自身接触的项目进行讲述。对于学生而言,接触大师作品固然能够提升起点,但缺乏实地参观或实际参与的项目容易使学生缺少直观感受,使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难以将学习所获应用于实践中。

(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含室内和室外两部分设计课程,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在就业时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也会造成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主要体现为被动地接收教师的授课内容,结果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

(三)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堂教学不缺乏互动交流,但互动形式的选择会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学生方案设计的点评环节,除了教师点评以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个体方案互评或者小组协作方案互评,学生个体方案互评耗时较多,小组协作方案互评的个体性体现不足。总体而言,目前的课堂有互动的形式,但学生的收获可能参差不齐。

三、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达到“知识够用,实践会用,就业实用”的教学目标,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师“教”的环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景观设计作为专业技能课,其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都应体现这种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着眼点是学生如何学、需要哪些技能、学完这门课后达到什么效果。1.量身定制适合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方向,课程设置无法面面俱到,学生通常缺少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更缺乏宏观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该课程应以小尺度场地设计为主,比如屋顶花园、住宅庭院、街头绿地等。小场地更易于学生感知空间尺度,更侧重空间形态的表达和视觉形象的塑造,符合艺术类学生的兴趣。此外,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安排了专业教师在每个班级进行专业指导答疑解惑,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毕业生通过讲座形式介绍景观设计行业发展动态与就业前景。2.强调相关课程的配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涉及技术、人文等领域的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中可强调空间的艺术化表达以及相关课程的配合。比如,设计概论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三大构成课程可以锻炼学生从平面到空间的构图能力,工程制图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设计规范性。3.紧跟社会需求设计教学课题为满足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在开课之前广泛查阅相关招聘信息,通过与本行业从业人员交流,找出就业环境对专业知识能力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题。比如,近几年全国多个城市进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教师在授课中就结合庭院设计开设雨水花园设计的教学课题。再如,随着近两年国家生育政策调整,考虑到涉及儿童活动场地需求的增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了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教学课题。4.培养理性分析的设计思路艺术类学生的感性思维丰富,缺乏理性严谨的分析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其空间想象力,同时不断渗透景观设计的指导性、经验性语言,如设计流程、设计要素运用、设计评定标准等。无论教师讲授还是学生方案汇报都应强化这些标准的应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进行多角度讲解,从总体规划到细部设计,再到项目亮点,最后提炼出可以借鉴的部分。

(二)学生“学”的环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课程感兴趣才能充满激情地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1.学生参与课程学习金字塔展示了如何能够有效地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四种学习方式属于被动学习,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这三种方式属于主动学习。在课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看静态图片和视频资料,还要求学生在课外收集景观设计作品,以PPT的形式分享给其他同学。收集资料和汇报的过程能让学生对各类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2.参观教学案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大多引用身边便于参观的案例,比如学校周边的社区和湿地公园,包括北美风格的龙湖长桥郡小区、西班牙建筑风格的牧山丽景项目、东南亚风情的南洋庄园小区、金科廊桥水乡湿地公园等。学生可以利用周末近距离接触实际的设计项目,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直观认识。3.积极参加各项竞赛设计实践是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安排专人负责收集设计竞赛信息,及时到网站,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设计比赛。无论是个人参与还是团队合作,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类问题,思考、讨论解决方案就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三)互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