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

第1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有效衔接

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是学生能顺利有效学习初中数学的必要工作。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包括学生心理的调适、学习内容的衔接、学习方式的衔接等。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初中数学学习中,更好地融入到新的数学学习中,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都能得到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地提高。笔者认为要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的衔接

大多数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是不变的,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同学和同样的学校一直延续几年,学生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都处于熟悉的人和环境中,老师教学的方式和同学相处的方式都让学生非常熟悉,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可是到了初中,突然换了全新的环境,老师、同学、班级、校园……一切都是新的,学生需要经历心理调适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的活动和学习。到了新的环境中,学生难免产生焦虑、茫然、无所适从感,教师要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始上数学课前花两三分钟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聊一聊自己新的学习生活。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动态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处于新环境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通。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数学课上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心里话,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新的数学老师,因为喜欢上数学教师而喜欢上数学、乐于接受新的数学知识,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数学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敞开心扉地交流,让学生及时从小学生活的留恋和对新的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中解脱出来,把心思放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二、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数学是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之上展开的,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初中数学的理解与把握程度。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熟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熟悉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在教学初中数学时,知道学生原有的知识掌握程度可以预防教学时教师讲的内容低于学生现有知识或高于学生现有知识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相关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能让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效衔接,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知识的发展,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度。如:人教版初中数学“1.1.1正数和负数”这个内容,在学习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和“-”,然后说:“同学们这两个数学符号你们都见过,也非常熟悉。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聊一聊自己了解的“+”和“-”吧。”这两个符号是学生从小学一年就接触的数学符号,学生已经非常熟悉,能够就这两个符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的积极发言收到了课前热身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接着我出示“+2、-2”、“+1、-1”、“-3、+3”这几组数字,说:“从刚才同学们热情洋溢的发言中,老师看出了同学们对“+”和“-”的了解实在不少,相信同学们对“+”和“-”畅谈的那种热情也同样可以延续到新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三组数字,说说它们的特点,进而引入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是在学生熟悉的运算符号的基础之上,由旧的引入新的,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中小学数学教学学习习惯的衔接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家长和教师的不断叮嘱,可是到了初中,学生多了更多自主学习和支配的实践和空间。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自由自配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当前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善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意识。初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延续过去的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初中数学学习。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预习提纲能够在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举纲明目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方向性的指引。学生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新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再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达到为学生解疑和对知识进行有效内化的目的。

总之,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做好二者的衔接工作,对初中学生学习数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全面综合提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的数学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到二者有效结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有效结合,做好初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工作是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衔接教学 衔接教材 学法指导

初中生进入中职以后,对数学知识的领会、认知、掌握和吸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中职与初中的数学学习在很多方面衔接不上,很多学生对中职的数学学习难以适应,而我们中职数学老师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是造成中职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从校情和中职数学学科教学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学生、调研教师、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分析本人所在校中职学生和中职数学教师在教与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疑惑、问题与不足和困惑。涉猎的主要内容有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的动因、对中职数学教材内容及难易程度的熟悉和对数学学习的看法、学习数学的心态等方面,直接获取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鉴于本校中职学生与中职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不足,总结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最有实用效果的经验,探索符合现代教学规律以及适应中职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教改策略,对在实践中形成的原生态的数学教学经验进行提炼加工,提出改进中职数学教学衔接、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教材的区别

抓好教学衔接的第一步是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各阶段教材上的差距和教学上的特点。中职数学教材和初中数学教材对比,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

1、难度大。初中数学的内容是最基本的知识和公式,解题以计算题为多;中职数学的内容是概念和理论性知识较多,解题时常需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例如:初中只学习了“ ”的角及锐角三角函数,但实际生活中也有如 和 等这样的角,为此,职高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把三角函数从锐角三角函数推广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并应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连贯性强。中职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是在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上的概括和发展,这些概念贯穿了整个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而且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智力。例如:函数的概念渗入到中职教材中的各个章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围绕着函数概念的许多问题,就是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分类能力,为以后学习解析几何、数列等许多综合性问题埋下伏笔。若开始没有把握住这些概念,对教材没有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将给后续学习带来困难。

3、进度快。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少,教学进度稍慢一点,进入中职阶段,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比初中有较大增加,新概念一个接一个,如不及时消化,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感到吃力和被动

(二)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教师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数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学思想和方法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教学衔接上自然存在脱节现象。

2、由于应试教育追求中考升学率的影响,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在初中与中考有关的“双基”反复讲,反复练,而与中考关系不大的三言两语带过,这样在中职高、初中教材交接处的双基,学生就无法准确掌握,因此人为造成了知识脱节现象。

3、中职、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上联系很少,中职新生存在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现状互不了解,因此也导致了教学上的脱节现象。

由于以上一些原因,造成当前中职与初中数学学习衔接中的严重脱节,致使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从初中到中职的过渡,从中职一年级起便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中职生与初中生相比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经过中考后的层层选拔而剩下的,这些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表现在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原理、性质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各个知识点互相孤立,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加上语文底子差,感知能力差,基本上没有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2、认识能力差,思维呆板,缺乏联想。表现在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与要害,思维难以展开,更不用说进行联想,在问题面前往往茫无头绪,无所适从。

3、忽视双基,灵活运用能力差。对概念、公式、原理、性质只能死记,直接运用;解题方法只能模仿,生搬硬套,运算能力差,表达能力差。

4、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审题抓不住实质,解题步骤混乱,推理不严密,格式不完整,漏洞很多。

5、情绪低落,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兴趣和恒心。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

二、解决的措施

(一)如何解决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教材存在的衔接问题

针对于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存在的脱节问题,我校数学教师编写了适用于职高一年级新生的《衔接教材》。在职高一年级入学前两周,首先教师与学生对本校自编的《衔接教材》共同进行深入拓展学习。其次在日常教学中,凡涉及初中数学知识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的进行补充。

(二)如何解决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

针对前面提到的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初中教材的差距和教学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好初中数学教学与中职数学的衔接:

第3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 有效组织素材

数学学习素材是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素材的选择不仅关乎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决定学习活动能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在教学预设中,组织学习素材主要目标:

首先,能引发探究的动机。要让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诱惑性和吸引力,学习材料的“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应是首当其中的,无数成功的数学教学实践事实上都已充分地论证了这一切。

其次,能支持探究活动的展开。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只是处于知识储备的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由“教材”进入到可供学生探究的“学材”,将数学知识本身所承载的数学意识、数学方法、数学情感功能释放出来,就需要将“形式化”的数学改造成“教育形态”的数学,即把“现成”的数学变成“活动的”学生重新建构的数学。

2. 有效设计活动

活动是学生利用素材实现知识技能、数学思维和一般能力得到同步发展的行为方式。知识的发生,表现出新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原来的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新的问题的生成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要害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

3. 确定反思时机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加工和理解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督调节的反思过程。因此,教师设计教学不能局限于引领学生经历知识探究发现过程,更重要注意设计组织学生对探究发现过程的反思。在全课总结时,可以组织学生自我总结,通过交流收获和体会,梳理知识,总结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建立自信,补救缺憾,还可以通过课后写数学日记反思梳理,学生可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只有以反思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过程之中,从而借助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为各种错综复杂的具体现象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习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好初中数学基础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教学还要注意心境的创设,以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初中数学中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初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初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初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前面已学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相比,初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学生一定要能从经验的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度,最后还需要逐步形成辨证性思维。

4. 循序渐进增长知识

灵活掌握数学方法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初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的应用问题等。若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初中学习的要求。

初中学生仅仅是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由于现在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不少学生容易急躁。

第4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端的构建过程,知识间是有联系的,新知识的获得,高端知识的获得,都是从基础知识的获得开始的。初中学段正处于特殊时期,它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下面我将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基础知识的教学从教材开始

教育教学活动从课堂出发,初中数学的知识教学则从教材出发,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资源。传统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依据课本教材内容的编排,引导学生根据书本上数学原理和习题的讲解,了解和学习到基本的数学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数学教师的教学步骤,让学生深入课本中,实现自我学习。而新时代的数学基础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脱离课本,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加强数学思考。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课本教材教学时,应该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引导,而不是让学生在课本例题解析的步骤中,学习基础的数学原理知识。这往往会让学生形成眼高手低的学习习惯,继而影响他们今后数学习题的分析和解答。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每次数学原理的解析时,最好是让学生关上数学课本,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演算和讲解,集中思考,共同得出数学原理或数学习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加深对数学原理形成的印象,提高对基本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对课本教材的梳理和选择。初中数学教材的编选,很大部分是有利于对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是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对一些难度较大或者引申性的数学习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水平的划分,继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尽量兼顾到每位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扩大和延展他们的基础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课堂讲解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做出反应和提问,针对自己的数学盲点集中向数学教师提出疑惑,从而在老师的分析与讲解中了解该类数学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基础知识的掌握从练习巩固开始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需要练习应用才能巩固,基础知识的获得也需要经过必要的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初中生的基础性教学,数学教师还需要认识到练习对加强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巩固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也需要引导班级全体学生在数学的练习和活动中,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从而牢固掌握这些基础数学技能。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班级上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加强训练和练习,并在数学习题的解答中,清楚了解自己的数学优劣点,进而对学生开展专题训练,尽量减少对基础数学掌握的薄弱点,提升基础数学的整体水平。针对数学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引导牢固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技巧,这在后文中会做出主要论述;针对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数学教师应该注意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反应,并要同他们密切联系,鼓励他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投入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同时在加强训练和练习中,逐步提升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要集中对这些数学习题做出分析和讲解,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数学错题和数学失误的反思与总结。学生只有经过反思与总结,才能进一步深化对数学习题的认识,在今后碰到相似的习题时,才能从容应对,做出最佳的选择或解答。这是数学基础性教学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是推动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和解题习惯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阶段中充当着重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三、基础知识的提升从延伸开始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高端知识的探究与获取,只有基础知识巩固了、提升了、延伸了,高端知识结构才会搭建成功。对于初中生数学的基础性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尤其是对一些数学理解能力不错的初中生来说,提高基础性教学的难度,可以刺激他们对数学原理的探究与数学现象的探索,从而实现数学教学难度与兴趣度的学。首先,前文提到,初中数学教师主要侧重的是对课本教材的解析与讲解,对于课本中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数学习题,数学教师往往会根据课堂教学的状况做出一些选择和调整。而为了锻炼和考查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延伸能力,数学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对教材里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解答,让他们在解答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基础知识的深度和串联性,进而加强对整个数学系统的掌握和应用。

第5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前言:

信息技术在现代初中教学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体现学校硬件建设和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与运用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提高教学的质量。

1.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教学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料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建各种立体、生动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能力和学习欲望,让学生自动自发地观察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1.2 数形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由于缺乏立体的图形图像支持,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总是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学生被动地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接受数学概念,只能靠不断强化记忆的方式来记住相关概念的性质和特性等知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优化教学的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动画等与数学教学有关的知识,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的接受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3 借助多媒体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的结合使用,创造出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同时,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探索多种类、复杂的各种问题,让学生能够多角度的理解数学思想。另外,信息技术可以把需要把握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让学生更加有层次地了解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深度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的效果。

1.4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交流空间,通过各地各级的教师的互动交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水平。

2.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方式

2.1 信息技术辅助初中教师的数学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和补充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件中列出一些常规的运算、作图、列表、模型等动态过程,从而达到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很多种运算方式或者模型,这样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进行板书,导致教师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的讲解数学概念的相关性质和实例,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下将需要讲解的概念或模型等预先嵌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就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中,节省许多不必要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另外,多媒体计算机与投影仪、幻灯片等信息技术设备相结合使用,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科学、创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

2.2 信息技术的广阔学习空间可以辅助学生学习数学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知识已不再是传统的只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获取,通过网络中的资料库、习题集等各种学习资源,学生们可以自主的进行数学的学习。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资源中会为学生提供各类练习和实例,并提供相应的多种解题方式。练习的方式也可以是多变的,可以随机出题,或者根据所学章节、概念、题型难易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类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可以对出现的问题应对自如,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意味着学生求解知识的创新形式,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对计算机相应软件的操作技能的掌握,而这种对软件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数学概念、原理和事实的一种方法。网络学习资源在辅助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这种学习模式摆脱了传统的教师控制教学的被动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师对学生主观意志的影响,使学生对题目的选择更具客观性。同时,这种学习、教学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将教师从传统教学的出题、编题、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为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创造提供更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互动、循环、和调控。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教师的辅助引导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教师从旁指导,正确的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逐步展开思考,那么信息技术的整合就失去而来灵魂,因为信息技术虽然功能强大,但是也只是对信息进行搜集、整合,而且存在错误的信息,可能会误导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先进优势,同时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势互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已经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作为初中数学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樊霞.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8)

[2] 温志胜.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考试周刊,2009(9)

第6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学生接受数学知识内容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有的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完成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查看学生是否接受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吸收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等等。因此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缺点和新课改的必要性,以及什么是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极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将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通过传递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传统的固定方式完成了课堂教学,可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一,有的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比较强,能够很快地理解数学知识,而有的学生接受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的能力比较弱。这样很难顾及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得已增加了学习的密度和难度,使学生很难对数学感兴趣。因为初中数学教学本身就是理解式学习和逻辑思维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学量的定理定义,还需要学生灵巧地运用公式,还需要进行经典题型的训练巩固。这样一来,很难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教学,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未来有待实现的目标。教育在这样的大目标之下,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随着时代一起发展。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局限性,需要进行新课改的创新和实施。这就意味着要建立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首先,让学生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导,成为主动学习的学生,需要让学生在灵活的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发现初中数学的魅力和乐趣,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数学奥秘。这样的形态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不施加压力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这是创新教学的大转变,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多媒体等外部的设备因素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新课改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完成基础的初中数学内容讲解;其次,用一些时间巩固之前的数学知识,帮助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进行学习。真正地做到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教师应该做到有层次、有目标、有考核地进行教学。并且设置教学情境,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合作形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且提高学习效率,让之前沉闷枯燥的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愉快,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由于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要求科学地教育、灵活地教育,因此应当适当地引进或者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配合教学,也可以拓展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开阔视野,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答难题的方法,通过灵活地运用,开发学生的大脑,真正做到多元化的思维模式,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为了使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方式实施成果有及时反馈,教师可以进行周期性的考核和检查,并且通过作业的考核,解题教学,把错题集合起来进行批量修改和讲解,并且抽出课堂时间为学生答疑。这些都是不错的创新教学方式。

三、结语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是一门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改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变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变强,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得到锻炼,使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实施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俊进.初中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3(10).

[2]高雪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

第7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65―01

绿色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价值,改善学生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 是数学课堂教学改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构建,不但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么的课堂才是绿色课堂呢?它的指导思想、评价标准又是如何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

基于对国内外已有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的分析,结合对绿色教育和数学绿色课堂的理解,由此确定了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四条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可以称为“一个理念,两个基本点”。“一个理念”是指“教育要尊重学生和教师的生命体验,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让学生和教师在充满生命力的和谐课堂中,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基本点”是指:一要基于《标准(2011年版)》。评价的理念、指标和内容要与《标准(2011年版) 》一致;二要基于教学实际。不但要符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实际,还要促进和引导学生发展。

2.基本原则。第一, 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是指评价标准的描述要清楚、确切,涉及到的概念、术语和理论要科学,能反映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内在规律,同时要符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客观实际。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标准的操作程序和测量变量的可观察、可判断和可测量。第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兼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第三,评价方法要兼顾定量和定性方法,要将两者有机结合。第四,评价功能要重在诊断和改进。总体来说,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激睢⒃げ狻⒓定、诊断、改进、考核、反馈和管理等功能。

二、初中数学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特征分析

1.内化绿色课堂的基本理念, 构建和谐课堂文化。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重点突出绿色课堂的科学、人文、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基本理念,凸显现代教育应有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体验。只有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确保绿色课堂的科学、人文、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基于对课堂文化的理解,绿色课堂教学标准应从创新文化、合作文化和数学文化三个维度,来阐释和谐课堂文化的内容。

2.符合初中生数学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但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和可持续发展,还符合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占优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思维,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另外,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他们喜欢怀疑和辩论,并经常要独立、批判地获得新知识,这就要求关注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8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策略

函数不单单是一个数学定义,而且还是重要的学习数学方法。“二次函数”是开启数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不能深入讲解,不能把抽象的函数具体化,很多学生都不理解。所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特征,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且还要从深度上进行扩展。

一、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鉴于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是数学学习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又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掌握好的课程,我国当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习效率不高,对基本知识不甚理解

函数在本质上就是对相关数据变化的总结。函数的变化很多,内容丰富,学习起来需要先掌握函数的基本常识。然而,对函数学习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反而产生了厌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涨。

2.方法守旧,没有创新

大部分老师没有进行生活教学,对抽象知识没有具体化,没有创新教学方法。函数如果不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往往会让学生不能理解,觉得函数是空洞的,不切合实际的。

3.函数图形在函数教学中实际运用不多

函数图形是最能简洁明了反映函数内容的主要形式,学习函数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单一的函数图形来理解和分析函数中包含的所有内容。但是,很多老师在函数教学时往往只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函数图形的存在,并没有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函数图形。

二、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中主要策略

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强化理解

初中函数的“二次函数”教学与学习,是初中函数教学的较高阶段,其教学的好坏直接受前期函数基本理论、一次函数的学习情况影响。为了更好地学习“二次函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打好函数基础,先学习好函数基础理论,逐步学习“一次函数”,然后进入“二次函数”的教学;必须强化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学习“二次函数”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理解好函数的形成方程、图形表达方式,要通过图形来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

2.结合函数图形进行“二次函数”的教学

学习数学函数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用图形表达一切函数,这也是函数的魅力所在。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应该以函数的基本宗旨为出发点,用函数图形来表达函数内容。但是,鉴于每个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不同,利用函数图形教学也应该根据实际选择教学方法,由于很多学生还没有入行学习函数,如果单纯地用数学图形进行函数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函数的难度较大。为此,数学函数图形的教学应该循序渐进,结合方程式进行教学;先用方程式把函数的基本内容进行讲解,等学生把函数方程式学习差不多时,以函数图形进行深入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函数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为了提高初中“二次函数”的教学质量,培养学习兴趣尤其重要。近年来,各个阶段的教学都倡导讨论式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相应国家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到学习讨论中。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二次函数”教学如果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学习“二次函数”就能够得到较大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二次函数”教学在新大纲、新课标的前提下,要转变过去陈旧的数学教学方法,以新的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强化理解”是最基础的方法;结合函数图形进行“二次函数”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的基本要求,更是转变教学方法,全面推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新的时期,数学教学必须更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开拓与创新,时刻用新方法和新理论来进行教学,开拓数学新途径,提高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第9篇:初中数学深度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人性化教学研究

引言: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的工具性、知识性,忽视了数学人文性的特点,使数学教学僵化成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下,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人性化教学,把人性放在核心位置,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过渡阶段,承上启下,对于初中数学实行人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人性化的必然性

人性化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把受教育者作为人,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进行的教育。教学人性化需求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传统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记录和复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否定了学习的过程是受教育的“人”全方位成长的过程,失去了教育为育人的真正价值。目前,对数学教学的理解的也开始逐渐引起各界的关注,许多国外学者也针对现行的这种教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关于数学教学课堂的等等研究,都表明了教育“人性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很大进展。这种理论研究导向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就是在“人性化”的理念指导下,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改进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和探索的情景,实现人性化教学让学生在积极活动中探索学习,了解世界和人生的本质,在积极活动中促进全面发展,所以说人性化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目前初中数学人性化教学的基本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很多初中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后,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枯燥性让学生并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小学数学是启蒙

,而初中数学则加深了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则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导性作用。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校和教师所灌输的传统教学思想失去了进行数学人性化教学的最佳阶段,也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也导致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走入了死胡同。

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教学模式和内容也比较格式化、单一化。初中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注重学生考试分数,学生受其影响也认为考试技巧更加重视,从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目的是育人。初中数学学习是逐渐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为提高分数陷入无用的题海战术,数学学习也失去了原本的目的,这不失为初中数学人性化教学所缺失的部分,也是急需进行改革的重要阶段。

2、生搬硬套,缺乏变通。很多教师对人性化教学的理念没有充分的认识,在逐渐开展初中数学人性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味的就进行缺乏变通的模仿。没有理解人性化教学真正意义的同时,也没有根据初中数学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这种方式的初中数学人性化教学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多大的帮助,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仍旧存在。初中数学需要形成严谨、细致、创新的思维,在学习上需要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延展,学生举一反三,真正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而不是简单的为了考试的分数。初中数学学习是为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这个基础除了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还是数学学习思维方式。

三、初中数学课堂人性化教学模式

1、消除课堂结构障碍。课堂结构是双向交往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有问有答,教师与学生还可以进行讨论互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方便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在阶段学习结束后开展数学课题讨论活动,就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方法进行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的大体目的和范围,让学生学习更具方向性和目的性。

2、创设一定的研究背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要提供适时的辅导和引导,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环境,在探究的不同阶段中给予学生帮助。教材作为教学的资源之一,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数学知识点是互相牵连联系紧密的,教材上的知识点不能满足数学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进行更深更广的数学教学行研究,让学生体会初中数学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注意个体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的统一。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但不是万能的,合作学习必须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缺乏独立学习的合作学习是达不到有效的学习功能。个体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丧失。个体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合作式学习则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学习中不足的地方,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更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承上启下,个体和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贯穿整个数学数学生涯。

总之,人性化的课堂的建立,既让老师看到了希望也让学生获得了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让其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及效率。在初中数学课堂实行人性化教学既是教学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此阶段进行综合性学习的需要。通过探索教师和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也会更加全面的建立具有初中数学特色的人性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