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连市;房地产业;消费者;心理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市场也进入新常态,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差异化会更加突出。1998年房改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快速发展,价格快速上涨,如今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住房普遍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少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供大于求,住宅供求的区域化差异明显。2014年无疑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拐点”,由强力行政干预化走向市场化,由令出中央到下放地方。在“分类调控”的原则主导下,自下而上的“救市”措施也是频频发出,2015年初房地产市场依旧延续的2014年的下滑趋势,2月份由于受春节的影响,楼市持续走低,春节之后有所上升。由于调控政策的继续执行,使得开发商推盘愈加谨慎,大连商品住宅市场惨淡,全市商品住宅销售结构变化不大。2015年3月,本课题组开展了“大连市房地产消费者调研项目”,在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与金州区6个区域内,覆盖了850个样本,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调研方法,全面剖析了目前大连消费者的购房心理态度,为房地产企业制定有效的传播计划提供依据。
一、侧重实用价值
被调查的大部分消费者(71.33%)的购房动机主要是自住,用作婚房或者改善性住房等刚性需求,而以投资为目的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少。既然是用于自住,因此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价值。在户型选择上,首次置业的消费者会选择中小面积的一居室或者二居室,40-100平方米之间,尤以70-90平方米最被看好;而改善性住房需求者也不再一味求大求奢,100-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更受追捧。在层高选择上,虽然大部分消费者都希望购买多层住宅,多层住宅以高得房率,让消费者享受更加轻松的居住氛围,更宽阔的视野和更低的人口密度,然后依次希望购买小高层、大高层,但是作为发达城市,大连的城市土地资源稀缺,近几年新开发的楼盘主要都是大高层,尤其是在繁华的市区,所以消费者有时难遂心愿,只能退而求其次,否则只能到更为偏远的郊区购房。在房屋结构上,规规矩矩、布局合理、高空间利用率的结构受欢迎,可以增加飘窗、夹层、收纳空间等设计,使有限的空间尽可能被利用,从而发挥无限的实用功能,而对超大景观阳台、宽敞门廊的设计要求不高。
二、回归理智判断
在经济下行、房地产试图探底的非常时期,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企业竞争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费者需求回归理性,导致需求明显减少,即使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供过于求。是否需要购房?是否现在购房?消费者会反复推敲思考如上问题,然后再做出购房决策,购房时会从房屋质量、价格、配套设施与交通、升值潜力、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绝对不会为了符合自己形象的广告,在冲动情绪的支配下去买单,更不会被置业顾问口若悬河的力荐而突然心动。
三、追求健康舒适的环境
从消费者的购房特征来看,虽然消费者的购房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人本主义的特点,但对健康舒适的环境追求不曾改变,甚至出现购房者远离喧闹的繁华都市,避开车马喧腾,只为寻一方安逸,期望实现真正的健康舒适。主要体现在:楼盘建筑与风格设计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大上,是否给人舒适的感觉更为重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备受重视,总之在环境选择上要能满足消费者趋向于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的心理需求。
四、看重人文建设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得出,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需求不断弱化,更加注重自身精神文化提高。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7000美元以上,物质水平相对丰富,全社会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即使在房地产领域也无一例外,表现在消费者既要追求硬件设施等物理属性带来的满足,又要强调产品在精神层面带来的享受,看重楼盘人文气息建设,以此彰显品位生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高尚的文化氛围,才能熏陶出高尚的人格,再反作用形成更高尚的文化建设,因此,购房者会更在意一个楼盘释放出何种文化底蕴,精雕细琢哪种文化理念,能否充分获得精神文化上的满足,能否提高房屋居住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由此看到近年来更多大型房企走人文建设路线便不足为怪了,这是顺应消费者需求,迎合年轻主力消费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体现精神文化营销的系列活动主要有:书法绘画比赛,足球比赛,金地集团携手西班牙费雷罗网球学院入住金地艺境三期北侧,“感恩小镇生活、感恩小镇有你”金地艺境感恩节,植树节,英语沙龙,金地艺境宠物之家平台建设。
五、价格敏感,市场预期持续走低
作为经济人,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总是希望付出最少的资金,取得最大的效益。在购房决策中也不例外,因而消费者购房时会喜欢选择“降价”、“优惠’、“折扣”等,胜于赠送面积、车位,抽奖等促销手段。尤其进入2014年以来,在国家多轮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市场低迷,成交量创新低,有些房企通过以价换量,回笼资金,导致大连市房价出现波动,不同区域、不同企业、不同规模的楼盘波动均不同,相同的是价格均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宏观环境变化过快,让购房者对房价变动过度敏感,甚至购房选择中小面积,总房价款能略低,也是价格敏感的表现,以求损失最小。
六、消费者年轻化,倾向新媒体传播
目前主力购房者年龄层次在25-35岁之间,多为80后、90后,家庭平均月收入大部分在6000-10000元,属于中低收入群体,这类人群绝大部分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多为普通员工,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较大,可支配的资金收入较少,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不同于老一代,他们更倾向把有限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吃喝玩乐等消费,也不愿做一辈子房奴,因此置业消费上的总体购买力不高,购房消费趋于年轻化使得大连房地产市场的呈现低端市场需求增长、中端市场需求停滞、高档市场需求萎缩的总趋势。而且大部分消费者都具有较高学历,学历越高,购买决策相对比较理性,信息需求量便很多,会从多样化渠道了解房地产信息,现在购房者不仅仅是通过售楼现场、广告、电视电台等传统方式了解相关信息,也喜爱通过网络手段了解相关信息,即网页、微博、微信、论坛等信息化方式了解相关的楼盘信息,网络成为满足消费者海量信息需求的主要渠道,且80后、90后也是我国网民主要构成,他们接触网络频率高于其他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所以对于房产商而言,新媒体的作用比照以往显得日益重要起来了。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许昌市
1.前言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并由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代为照看的孩子,年龄在16岁以下。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全国留守儿童规模大概已经达到2290万人,农村地区占87%[1]。近几年,随着我国留守儿童群体的迅速壮大、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加剧,这个特殊的群体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2]。
但是,以往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高学生展开,原因是这些学生年龄较大,理解能力较强,问卷测评较为方便。但是,我们认为孩子年龄越小,心理问题矫正起来越容易。所以,研究低年级小学生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才更有意义。本文就试图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测评的方法了解许昌市襄城县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2.方法
2.1 工具
本研究采用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含中国常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MHT),该是对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GAT)修订而成,主要适应对象是中小学生。
该量表采用二级记分方法,除一个测试量表外,有八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组成。该量表共有100道题目,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总分高于65分以上者,说明被试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需要制定个人诊断和个人指导计划,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某内容量表超过8分,说明被试在此内容上健康程度较低,需特别关注。
相关的研究表明,MHT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该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1,重测信度为0.667-0.863,各分量表与全量表部分的相关系数达到0.7以上。
2.2 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取样的方式,在许昌市襄城县十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0名小学1—3年级留守儿童和8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评。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44%。
2.3 测评方式
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为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所以,我们采取个别实施的方式,由研究者和被试一对一、面对面完成。测验实施时,先发给被试一份“MHT回答用纸”,要求填写好学校、年级、班级、姓名、性别、测验日期等。待上述各项填写好后,再发下测题本,要求被试翻到说明中二、三、四部分,边看边听老师朗读,同时做好“例题”练习。等到被试掌握了答题方式之后,才开始进行正式测试。测试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研究者提问以获得解答。测评完成后,给被试派发价值3元左右的小礼品一份。
2.4 统计软件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3.结果
3.1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信息:
性别构成——男生95人、女生75人。年龄——8.13±1.72、介于6—10岁之间。年级——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其中,留守儿童96人、非留守儿童74人。
3.2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及比较:
根据表1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心理问题总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4.讨论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许昌市襄城县留守儿童在学习、与人交往方面存在严重焦虑症状,遇到问题时容易自责,对事物过度敏感,更多出现身体不适症状。这和以往的研究结论稍有出入,有研究者的调查认为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个方面均显著差与非留守儿童。[3]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地区差异,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而我们是针对中原地区的留守儿童;二是被试年龄的差异,以往的研究多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留守儿童,而我们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这些学生的恐怖、冲动和孤独的情绪本来就较强,所以是否为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
我们认为,应该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级保障体系,全方位综合立体的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该体系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1)社会层面:通过在大学和高中招募并培训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到新型农村社区做留守儿童的“哥哥姐姐”,主要开展文体活动、学业生涯规划、学习辅导、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宣讲、教授网络使用技巧等活动;
2)政府层面:通过县委县政府选派驻基层的各级干部,在新型农村社区做留守儿童的“家长”不低于4个月,主要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干预,通过宣教、个体咨询、家庭系统重组等多种形式改变原生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增加孩子和家长的情感交流,协助孩子做人生发展规划等;
3)学校层面:通过培训农村学校现有教师或大学生村官,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和人生规划技能,做留守儿童的“人生导师”,实时监控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保证该体系长期发挥效用;
4)家庭层面:通过各种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取得联系,尤其是过年期间对他们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使用能力和技巧,要求其定期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孩子并进行情感交流,并定期与“家长”、“人生导师”、“哥哥姐姐”们取得联系,了解沟通孩子的近况。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14-15.
[2]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351-353
[3]熊亚.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11-13.
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用对策项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研究——以许昌市襄城县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C1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管理;开发应用
0引言
在当今社会的三大产业中,发展势头最快和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最活跃的要数“服务业”。服务业中的“绿色产业”———旅游业正以其无烟化、效益化的优势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它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1]。与旅游业相关的资源调查、配置、推广等都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与决策。但由于旅游是围绕旅游地展开的活动,因而与地理构成了紧密的关联,但传统基于电子表格的管理方式不能对地理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能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与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了现阶段旅游信息化的重要途径。
1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标识码将地理实体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联系,从而实现地理现象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旅游管理中的信息查询、资源规划等方面,将促进旅游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智能化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旅游信息管理
旅游信息是旅游数据按一定规范及不同应用需求加工后形成的可供旅游群体服务的数据。特点是都与一定地理位置相关,但由于应用需求不同会造成其属性信息的丰富多样、结构不一。因而旅游信息的管理会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2]对于旅游管理运营部门而言,政府或者企业关心的是旅游资源的分布、基础设施的配套、游客流向等方面,因而采集的旅游资源数据是将各种资源信息按照地理空间实体特征转换成的不同维度空间实体表达,而将满足其应用需要的相应信息放入属性字段内,以方便用户查询检索。张自川等[3]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设计开发了能对长春净月潭旅游度假区游客数量、分布情况实时获取的游客调查系统。对于旅游的服务群体而言,游客关心的是出行线路的安排、景区周边的住宿情况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用户可以实时地通过互联网访问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端口,及时地了解景区的位置、周围的旅游服务设施,并可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多条件查询检索到令人满意的出行路线,定制个性化的旅游方案。吴晓佳、李卫红[4]采用WebGIS技术开发的旅游自助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旅游线路查询、制作专属旅游计划等功能。
1.2旅游信息分析
现阶段旅游管理的研究集中于产业政策对旅游影响模型的构建、旅游企业服务创新体制的建立、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性研究以及游客旅游行为驱动机制的探索,四个方面。针对以上内容,传统基于问卷、访谈的田野调查只能片面地选择若干因子进行基于某一区域范围内的研究,且无法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有效检验,而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旅游管理,则可以利用它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各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属性信息出发,分析实体的格局模式、相互作用机制及事物的演化过程。①旅游地发展分析。利用决定旅游地发展的自然、社会因子构建发展模型,定量地了解旅游地发展状况。再根据区域发展政策、实际公共设施分布对旅游发展规划方案评估,获得旅游地发展的趋势分析结果,对发展方案进行有效、客观的分析。邱粲等[5]利用山东省1983-2012年的气象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帮助下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对该省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精细化的评估。菊春燕等[6]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分形理论引入到旅游景区的地质灾害评价中,得出村镇分布、居住区、旅游公路、旅游景点及景区道路是影响度较高的因子。②旅游环境分析。旅游地的水体、植被、地形分布是旅游环境分析的主体因子,利用遥感技术采集最新的地理环境数据,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作环境廊道图,得到现阶段的旅游环境状况。随后可通过各种地理空间分析,构建适合的环境廊道,实现对旅游区的合理规划。柳云龙等[7]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统计功能、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技术确定了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环境廊道并计算了该景区的风景环境容量,为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③旅游客源分析。旅游开发的目的在于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往旅游地进行旅游消费,然而由于游客的兴趣点、收入水平等皆存在差异性,难以客观、准确地进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将游客的性别、年龄层次、兴趣爱好、收入水平等进行量化后形成属性数据,通过地理模型的构建,结合地学分析可形成定量的旅游客源属性分析,为旅游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梁伟、李君轶[8]利用地理信息系统、Web数据挖掘方法对陕西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得出甘肃省将在2010年成为陕西省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地,而临近市场仍然是陕西省的主要客源地的结论。戴学军[9]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旅游需求引力模型的帮助下,通过研究惠州市龙门县3个时间段内的旅游交通变化得出旅游交通变化是客源市场演化的重要驱动要素,且客源市场的空间扩展方向与交通变化路径基本一致的结论。
1.3旅游专题制图
旅游地图的构成要素除传统的地理要素外还要表达与旅游相关的旅游主体、客体、旅游媒体要素[10],如旅游景点、旅游路线等。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编辑、处理功能,可方便地进行地图要素修改;采用分层、分要素的数据存储方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不同地图要素的配置,输出形成各种旅游专题图,如景点图、交通图等;可快捷地进行地图缩编,控制地图显示要素详细度,制作不同比例尺地图,满足不同旅游规划的要求。
2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管理中的发展展望
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功能决定了其能在旅游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旅游管理向着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目前的信息发展情况,对地理信息系统与旅游管理的结合提出以下展望:第一,结合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三维虚拟地理信息系统。现阶段为旅游管理服务的地图多以二维图为主,而传统二维地图难以给用户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表达旅游地理环境则可以给人以真实感,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旅游者带入三维的旅游场景中,使游客或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如同置身于真实的旅游情景中。其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还原旅游规划设计,能够在项目实施前完整地了解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还可以还原已经不复存在的旅游资源,让游客“穿越”时间、地域的限制,创造更多的旅游效益。第二,加大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互联网普及应用的升级使旅游信息获取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地获取与旅游相关的任何信息。尤其是随着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服务的深入,游客或者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可以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游客可以获得基于其位置的更为精确的旅游信息服务,而对于旅游产品的经营者则可利用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更为精准的商品营销信息推送及产品服务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政府监管部门则可通过LBS获得实时的旅游动态数据、设计恰当的应急响应方案。第三,发展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偏重于对地理数据的分析,而缺乏与图片、声音信息的结合,从而导致开发的旅游产品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开发出一套结合图像、音频、文字和地理数据查询分析能力的旅游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将有助于提高用户旅游兴趣度、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更好地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宣传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硕.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4):34-36.
[2]李肇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初步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5):131-134,143.
[3]张自川,万恩璞,田卫.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游客调查中的应用———以长春净月潭旅游度假区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4):102-106.
[4]吴晓红,李卫红.基于WebGIS技术的旅游自助地理信息系统[J].城市勘测,2004(5):26-29,32.
[5]邱粲,曹洁,林隆超,等.基于GIS的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精细化评估[J].资源科学,2013,35(12):2501-2506.
[6]菊春燕,贾永刚,潘玉英,等.基于分形理论的旅游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青岛崂山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3,22(6):85-95.
[7]柳云龙,严愉愉,晏祥宏.GIS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生态经济,2007(10):110-113.
[8]梁伟,李君秩.基于Web和GIS的陕西国内旅游客源市场预测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9,39(5):870-874.
[9]戴学军,庄大昌,林敬英.基于GIS的旅游交通巨变下客源空间结构演化分析———以惠州龙门县为例[J].热带地理,2011,31(5):502-506.
[关键词]地理营销 地理信息系统 商业智能
一、引言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商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中发现商机,并将这些数据和信息合理有效地利用于商业管理和决策,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已经成为每个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面对爆炸式增长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只有那些能够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成功地收集、分析、处理、理解信息,并依据信息进行科学决策的企业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才会成为市场的赢家。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借助商业智能技术来发现商务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商业智能已开始渗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也称作商务智能或商业智慧,是英文单词Business Intelligence的翻译,缩写为BI。商业智能的概念最早是在1996年提出来的。当时,将商业智能定义为一类由数据仓库、查询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的、以帮助企业决策为目的技术及其应用。目前,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这里所谈的数据包括来自企业业务系统的订单、库存、交易账目、客户和供应商等,和来自企业所处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数据,以及来自企业所处的其他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数据。而商业智能能够辅助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
其实,从技术层面上讲,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从行业发展来看,商业智能作为业务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其发展是以较为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和稳定的业务系统为基础的。商业智能的应用与企业和行业内信息化的基础状况密切相关。
二、商业智能需要地理营销
当前,尽管商业智能已经在许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商业智能应用依然存在一个比较突出问题,那就是大量的数据仓库中的非结构数据含有地理信息,也就是带有“地域性”或“区域性”特征,而许多商业智能系统并不能很有效的处理这些带有位置属性的信息。这种“地域性”或“区域性”特征往往会成为影响企业管理提升,效益增加的十分重要的“价值因素”。例如: 确定邮件寄往不同邮区,该如何选择最佳送货路线?根据不同区域的居民数量,客户流量、发展趋势,该如何选择新店开发地址?根据不同商业区域,客户流量,商品类型等该如何布局消防喷淋设施?等等。
许多成功应用的案例表明,在运用商业智能进行数据挖掘的过程中,往往必须要考虑地理信息因素。把智能分析工具和GIS工具整合起来处理数据,常常会产生增值效益。因此,实践中一些用户还把GIS与主流的事务处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集成起来、把复杂的位置数据添加到商业智能分析工具中,加以整合利用,甚至把场地模型影响店址选择的多因素分析和非结构化空间信息库的资源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其实,上述这些应用正是地理营销系统的基本功能,一个好的地理营销系统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可以使商业决策系统更加智能和精准。
三、什么是地理营销
地理营销(geomarketing)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形成的。地理营销是基于商业活动空间管理的一种市场营销方式和工具,也是行业辅助决策和地理市场分析的有力工具。地理营销与市场营销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一种智能管理、分析和决策方式。地理营销着重于分析空间、距离对市场和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地理营销也是现代市场营销的组成部分,是市场营销的重要辅助决策工具。如果我们把市场营销划分为策略、执行两个层面的话,地理营销可以在这两个层面中的任意一个层面发挥其作用。在策略层面,地理营销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网络渠道;可以追踪主要市场活动指标,分析研究区域的各方面潜力;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理解消费者行为,细致地勾画消费者的生活轨迹;并且可以结合区域潜力评估进行更深入层次的市场研究;帮助企业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执行层面上,地理营销可以优化传媒策略;提供尽可能符合地域商品买卖需求的货物供应信息;可以通过创建一些指标来参与销售团队管理;也可以融入道路接入的概念来衡量商店影响覆盖面积,实现客户及客户特征定位。
四、地理营销系统的构成
同地理信息系统(GIS)一样,地理营销系统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等五项。硬件,指的是地理营销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通信设备等。软件,指的是地理营销系统提供所需的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和工具等。数据主要包含企业内部数据,如客户信息、销售网点分布等,以及企业外部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城市规划数据、市场数据、竞争对手数据等。当然,实现地理营销也需要包括从设计和维护系统的技术专家,到那些使用该系统进行地理分析的人员。最后是方法和模型,地理营销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的有区域分析法、网格分析法、吸引力分析法等。
五、地理营销的功能
地理营销系统功能包括创建、编辑、显示、查询、分析和管理数字化地图及其相连的属性数据。地理营销系统能够对商业活动的整个周期提供支持,从最初的可行性分析到市场占有率分析。用户可以通过地理营销系统分析市场位置,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管理商务活动,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相应的商业决策。
地理营销可以对商务活动提供很多帮助,可支持诸如谋略策划、竞争分析、场地选址、需求预测、最优路径、市场监控、直销管理、设施管理和环境一致性。各行各业,如金融、保险、商品零售业、通讯、房地产、卫生保健等等,几乎所有行业都可以从地理营销解决方案中受益。可以用地理营销分析市场数据和地理有关的数据,如销售商和现有客户地理分布情况,以及产品配送的最优路径等许多方面。随着GIS软件的发展,计算机性能的飞速提高,地理营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的商业领域分析的工具,各种各样的现成数据产品使用户免除了录入和建立数据库的工作。以上这些因素,使用户以前所未有的优势使用地理营销系统做出商业上常胜不败的决策。
六、地理营销在商业智能中的主要作用
随着企业商业活动空间范围的扩大,地理营销在商业智能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渐突出。当前,地理营销在商业智能上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四个,分别是商圈分析、选址分析、服务于营销组合策略、处理客户关系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商圈分析
在地理营销中,商圈是指对客户具有吸引力的区域。我们在数字地图上可以通过距离(距离超市500米的区域),到达时间(乘车20分钟或步行5分钟可到达的区域)或其他客户统计方式(市场占有率,渗透水平)等进行商圈的确定和分析。通过商圈分析可以对现有客户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商圈内客户资料的分析和导出可以为直接营销活动提供有效帮助和准确定位。
2.选址分析
对于无论是金融机构、购物中心、零售网点、餐饮场所、库房、中心还是服务维修站的选址工作,都可以通过地理营销的选择分析完成。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地理营销解决方案还可以制定出最佳的应对措施和资产配置方案。地理营销解决方案可以把客户信息和人口普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在数字地图上动态地显示市场渗透水平、市场占有率以及销售区域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的研究分析,运用统计学有关知识,可以为企业选址问题提供最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比如,我们需要了解在哪一个区域的零售商业发展潜力更大,从而在未来于该区域中建设零售商业网点。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各区域商业的发展水平,为此,我们导入零售商业密度这样一个地理营销的概念,即在一个特定区域中零售商业总面积与该区域活动人口的比值,换而言之,也就是在一个特定区域中人均拥有零售商铺的面积。通常我们会选择零售商业密度最低的地区。这只是个简单的示例,选址分析远没有这样简单,往往需要我们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包括进入许可因素的分析,道路状况的研究,居民消费需求的调研,居民区在区域中的分布研究等等,当然还少不了在选址分析时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商圈研究。一切选址的要领是如何设计在一个聚集目标消费群体或服务对象的特定区域中采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吸引力覆盖面积,从而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潜在客户。
3.服务于营销组合策略
地理营销对于营销组合策略(Marketing-mix)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首先是完善供应与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组成等一系列差异提供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及服务,并且供应的适度调整应该建立于商圈吸引力覆盖范围研究的基础之上;其次,地理营销的分析可以增加广告的冲击力度,通过了解广告受众在区域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他们的出行时间、线路等,可以将地理营销和媒体计划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所,采用适当的媒介增强广告对其受众的冲击力效果;第三,地理营销也可以帮助稳定价格,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地理区域根据不同的尺度进行细分,分析地理因素给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区域贫富差异、物流成本差异、区域竞争强度差异等等,从而最终制定适合不同地理区域的价格策略。
4.处理客户关系管理问题
地理营销也可以充分发挥其地理分析的特点,在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后,通过了解不同消费者的分布区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那部分最有价值的消费者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出行的时间及路线,从而可以追踪这批消费者,并且针对他们开发和提供最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七、结语
地理营销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却是在进入21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GIS技术的高速发展,才使得这门建立于地理学及营销学基础之上,结合应用数学及统计学技术的学科有了巨大的飞跃。在国外,大多数国际企业都在进入2000年后积极建立起各自的地理营销分析系统,享受着该系统带来的巨大便利。在中国,这些谙熟地理营销分析的国际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开始把成熟的地理营销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尤其是在快速消费行业,如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企业都开始使用或酝酿其在中国的选址分析系统。另外,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生活环境的变化,如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不断提速的生活节奏等,使今天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及服务时的影响因素较过去有了相当程度的转变,这不得不令市场营销策略的决策者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去获得帮助其决策的依据和支持,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要素正越来越受到这些决策者的重视。地理营销作为分析时空问题的有力利器,凭借其日趋强大的软件工具,日益丰富的消费者行为数据库,以及越来越完善的分析方法与模型,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必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在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定位市场,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训练以及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一系列问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的,以增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学科专业建设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想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大学,高水平的专业建设是基础。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人才质量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满足社会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目标,社会适应性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战略规划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目前已进人规划、建设阶段。笔者在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训练、以及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系列问题。
1社会对GIS从业人员的需求
1) GIS专业程序员或系统员大致有4方面的要求:①编程语言要求。比如要求熟练掌握cc+十语言,更高要求是精通C# , C十+Java, JSP, VB. NET中的某种语言,熟悉VC++, JBuilder等编程环境,熟悉某种建模工具构建系统模型;② GIS平台要求。如要求熟练掌握某种主流GIS平台及二次开发技术,更高要求的是对WebGIS、三维GIS的开发有一定了解;③数据库技术要求。熟悉某种数据库,更高要求是能基于Oracle等大型数据库进行开发;④要求有一定的项目经验。
2) GIS市场梢售或管理人员这部分人员不开发系统,做市场或管理,要求有行业知识与背景,更重要的熟悉市场,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只要熟悉相关GIS软件就足够了。
3)相关行业的应用或分析人员由于80%的信息都和空间位置有关,GIS作为一种应用工具能服务于众多行业,而且GIS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体现其生命力,特别是行业的GIS深度应用。其要求就是除了有GIS专业知识外,需要有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
4)与GIS相关的数据人员空间数据是GIS的核心,对一个GIS项目来说,相当大一部分资金用于数据的采集、生产与维护,这个方向对GIS人员需求量较大,要求是能熟练使用相关GIS软件,比如利用GIS软件进行矢量化,利用软件对遥感和航测数据进行处理等。
5) GIS教育或研究人员越来越多毕业生加入了考研大军,部分学生毕业后仍然从事前面所述的工作,也有部分学生毕业后进人高等院校或者科研院所从事GIS教育与研究。GIS教育与研究大致可分为GIS基础理论研究、GIS实现技术研究、GIS应用及其探索。相应的,在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以及应用行业背景知识上会有更高的要求。
根据上面的社会需求分析,长江大学GIS本科毕业生的市场定位主要分为3类:GIS研发、GIS市场与管理、GIS应用。不同的市场定位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GIS研发人员来说,计算机技术是最重要的,对于GIS市场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或管理知识,而对相关行业的GIS应用或分析人员来说,需要有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
2基于市场定位,设置灵活的课程体系
为了让学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基于市场定位来调整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3点:①厚基础、宽口径、突出特色;②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不同的市场定位,学生选修时加强择业引导;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学科知识模块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方面,应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使培养的人才不仅能适应企业对技术和经济的需要,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和需要,较快地适应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转换。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加强计算机、英语等能力的培养,保证其课程和应用的不断线;专业课程以大专业为基础设置,同时体现不同市场定位的需要,设置模块化的专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动态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1)计算机技术是GIS专业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计算机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三个一”(一个GIS平台、一个数据库平台、一门编程语言),要求每个学生能够精通一门编程语言,熟悉一个数据库平台,能基于一个GIS平台进行操作和二次开发。
2)设置模块化的专业方向,体现不同就业方向的需要。如设置一些高级计算机技术课程模块,如计算机图形学、网络编程、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这主要是针对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从事软件开发的需要而设置的;设置一些管理类课程,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既懂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又懂管理,将来成为GIS市场销售或管理人员而设置的;设置一些应用专业模块,如数学地质、沉积岩石学等课程,将我校的一些优势学科核心课程开设为GIS专业的应用专业选修课,注重整合资源、交叉融合,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引导部分同学选修,将GIS作为工具,以后从事这个领域的行业分析与应用工作。
3)对学生进行择业、课程选择引导。学时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学生的兴趣各异,在课程设置中将需要的、可能需要的分开,能够让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分阶段量力而行。为了减少学生选课、就业的盲目性,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商,让学生能够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参观、实习,了解企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有利于课程选择。另一方面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到与本校建立友好关系的其他高校学习或实习,以便毕业后能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工作。
3将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好后,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具有一个较长的周期,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急剧加速,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毕业的学生踏上社会时会沮丧的发现,在学校所学的一些技术已趋于过时,要胜任现在的工作必须重新学习新的技术。这个矛盾永远存在。要解决这个矛盾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人手:
【关键词】三维;GIS;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O34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人类在改善技术方面是一直没有止境的,目前三维GIS技术已经在地球信息系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城市规划以及在气象的预报,甚至在军事方面是有非常广泛的运用,因此三维GIS技术到底是什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无疑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二、三维GIS的行业应用
目前三维GIS在诸多行业中获得了广泛运用,如城市规划、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地理国情监测、环境气象、通讯行业、综合应急、军事仿真、旅游展示等。现就三维GIS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业应用进行探讨。
1、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要求高瞻远瞩,因此一直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要求高瞻远瞩,因此一直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有效提高规划编制的工作效率。三维GIS可以集成多源规划数据,拥有大量三维模型、纹理、遥感航摄影像,具有海量信息,从而减少踏勘的工作量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建设项目的审查周期。在三维GIS中,展示待审查项目的相关信息,如建筑物的密度、高度、风格、协调性等,并实时对建设目标进行参数化修改与调整,立即展示审查意见,最终得出科学的审查结论。
2、城乡建设管理
计算建设项目挖填方量。在建设项目设计中,根据三维GIS中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设计高,计算挖方量和填方量,经多次模拟计算,可求得挖填方平衡的最佳设计高。提高道路设计效率。输入各种设计参数,如行车道、隔离带、路缘、人行道、边坡、附属物等要素尺寸,使道路按设计高与DEM上融合,并计算建设时的挖方量和填方量,提高道路设计效率。快速实现水利工程的前期选址和灾害评估。结合水动力水文模型,对淹没损失和水利工程前期选址的科学性等进行空间分析,从而合理确定移民安置范围、科学评估淹没地区生态环境等。
3、国土资源、国情监测管理
借助三维GIS技术,建立国土三维信息系统,实现国土资源、地理国情的高效、准确和科学管理。在三维场景中能够实现一系列有关地理信息系统和图形的操作,如漫游、查询、量测等,实现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可视化,保障国土资源管理的有序发展。 在三维GIS中,模拟三维地质构造形态、岩石内部结构等分布状况,展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产资源遥感调查和监测等数据,并实现查询、分析、统计,进而实现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有效监测矿产资源。依托三维GIS平台,可以多维多时态展示道路交通、水系信息、植被覆盖、滑坡等信息,进而分析地形地貌、道路密度、城镇建设、人口密度、建筑用地适宜性、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等,实现开发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加强应急保障、国情监测的目的。
4、环境、气象管理
三维GIS能够展示出多层次的复杂环境情况,涵盖地下到空中,如对大气成分、气压、气流以及空气质量在不同高度时的变化情况,空气中的污染物受风流影响迁移情况,地面或地下的污染物受水流影响迁移情况。通过分析技术,展示气象及环境的发展规律,并进行预测,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将天气系统的演变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更好地展示给公众。
5、通讯行业管理
在三维GIS平台中,通过对通信业各种资源的有效展示,并实现基于GIS的网络规划预算、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资产统计分析、市场分析及预测、通信线路运行检查和实时监控等功能,有利于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迅速准确地进行滚动规划研究、动态地查询网络运行情况、提高通信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
6、公安、消防、水利应急管理
三维GIS技术也可以在公安系统中发挥作用。运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控、监听警情,把握治安状况,提升工作效率。建立消防地理信息管理数据与三维GIS的关联关系,可以有效提高处警效率。例如,在郊区森林防火方面,展示山势、道路走向,根据系统分析功能,模拟火势发展及影响面域,从而快速灭火;市中心部分区域,可以分析最近消防警力、消防水源,实现有效灭火,减少社会损失。建立交互式的三维管理调度系统,配合防汛防洪预警系统,实现水利应急管理。制定、修改、维护、更新防汛预案,提供决策支持平台更加直观的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7、军事培训演练
在军事领域,三维GIS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军事学而言,建设可靠的三维地形地貌平台系统至关重要。此外,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构建军事演练的虚拟现实平台,方便进行单项演练,同时也支持大型的综合演练,为作战机动车和人员配置专业的GPS定位系统,依靠三维GIS技术进行实施跟踪和定位,确保观察效果,降低军事培训和演练的成本,节约人力物力。
8、三维旅游展示管理
旅游景区拥有独特且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风光,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三维GIS技术引入其中,建立多功能互动式旅游服务平台,将旅游资源特色全面展现出来,除了推介旅游产品、展示景区风貌以外,还能实现品牌效应,使景区的对外形象得到提升。
三、三维GIS技术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具体分析
三维可视化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再现三维世界中的物体,并能够表示三维物体的复杂信息,使其具有实时交互的能力的一种可视化技术,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2]。三维可视化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但由于受到计算机硬件条件(如内存小、速度慢等的限制,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制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三维可视化技术才日趋成熟。由于人们对三维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三维可视化技术方兴未艾,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交互的三维可视化在学科与产业中日益成为一个主流技术,它完善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处理能力并拓展了地理信息的表现形式,而且它是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与人的交互的窗口和工具,所以三维可视化可以动态地、形象地、多视角地、多层次地描绘地球科学中的客观现象。
三维可视化的发展,缩短了现实世界和计算机虚拟世界的差距,其对三维现实世界的可视化是以GIS为前提的。三维GIS能以其真实可视化效果生动地再现现实景观,直观地表达智能变电站中设备同周围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并将各种巡检信息综合起来,实现在变电站的统一、规范、精细化管理。
随着变电站的增加,传统的以文字加图片描述对站内设备进行管理的方式由于信息表现的不足,越来越不适应电网建设的需要。例如文字和图片无法表现变电站内部各种设备的空间位置关系[5]。将三维GIS技术应用到智能变电站巡检中,采用三维GIS技术对变电站场景进行高仿真建模,从而在系统中真实呈现变电站场景,为业务人员提供设备异常预警、智能巡检等功能,为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工作提供支撑。
我们将三维GIS技术应用到智能变电站巡检中,通过自定义常用巡检路线,集成设备帐台数据、历史缺陷数据、自动化系统监测数据、监控系统视频监测数据等,结合三维仿真场景的设备空间数据,提供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漫游方式,在高仿真三维场景中进行自动巡检,并结合双屏场景及数据输出,全方位展示巡检,最终实现实时远程巡视。
将三维GIS用于智能变电站巡检中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GIS的模拟、虚拟功能,对变电站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缺陷数据等各种数据进行可视化综合展示,为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工作及辅助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四、目前国内外公司三维GIS的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GIS应用的不断深入,在很多领域如地质、矿山、环境、海洋、气象、数字城市等,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空间的、立体的三维GIS。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建立三维GIS成为可能,而“数字地球”对建立三维GIS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三维GIS不仅能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和垂向关系,而且也能对其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向用户立体展现地理空间现象,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
由于三维GIS的复杂性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面临着一些应用方面的需求: 首先是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快速处理。由于数据量庞大,海量数据需要分布存储技术,可以采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技术保证数据量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云计算可以同时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并行地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并且具有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
其次是,空间数据模型的合理选择。由于3D-GIS的应用领域不尽相同,各领域对3D-GIS的功能需求差别甚大,寻找一种适合于所有领域的3D空间数据模型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研制出一个通用的3D-GIS系统。各专业领域可以根据其具体的专业需求,选择适当的数据模型,开发出适合于其需求的专业3D-GIS。
目前国内外三维GIS主要面临的挑战。三维GIS的空间数据模型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明确对象的定义语言,几何变化关系;可以包括多种可视化模型的显示;具有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形成高效的信息检索机制;并可与其他模型进行转换[4]。已有的数据模型主要是从面、体、集成和对象四个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但现在的三维数据模型缺少统一的数据描述模型,无法真正实现现实世界地理实体三维数据模型的高度统一。 目前国内外面临的挑战包括:
1、三维数据实时获取
实现三维GIS表达非常困难,由于三维GIS数据采样率很低,无法像二维地图那样准确的描述,容易出现偏差。同时,三维GIS的属性对于二维来说并不是线性增长的,且其复杂性使得几乎无法准确描述。因此,二维的数据模型在三维中是不可用的,三维数据实时获取尤为关键。
2、海量数据存储与分析
三维数据量相比二维数据量更是指数级的增长,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除提升硬件性能外,更需要高效的数据模型和高并行多线程处理和分析技术。
3、三维GIS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库是GIS的基石与核心,三维亦如此。而要建立三维空间数据库,必须首先建立准确的空间数据模型,否则根本无法实现三维GIS的客观描述
4、智能决策是GIS的高级应用,在二维中以显示其能力的不足,目前仍很难实现,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数据库操作,无法实现智能决策。在三维GIS中,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五、三维GIS的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GIS应用的不断深入,在很多领域如地质、矿山、环境、海洋、气象、数字城市等,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空间的、立体的三维GIS。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建立三维GIS成为可能,而“数字地球”对建立三维GIS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三维GIS不仅能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和垂向关系,而且也能对其进行三维空间分析和操作,向用户立体展现地理空间现象,给人以更真实的感受。
由于三维GIS的复杂性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面临着一些应用方面的需求。例如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快速处理。由于数据量庞大,海量数据需要分布存储技术,可以采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技术保证数据量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云计算可以同时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并行地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并且具有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
随着3D-GIS的发展已经出现了4D-GIS,即在三维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如自然灾害会造成局部地址条件剧烈变化,需要将时间数据与3D模型相结合,形成时间-空间的4D-GIS。例如地质学家评价某时刻的所有地质条件或某时间段内的平均地质条件,就可以考虑时间数据与3D模型的结合,形成4D的空间-时间GIS模型。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3D-GIS不仅局限于单机,而更多的应用于网络,使得更多的用户通过Internet突破空间限制,共享地球空间的各种信息。
三维GIS优势在于对空间信息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其目的是使用户更容易完成对空间信息的认知。三维GIS涉及到很多支撑技术和研究领域,重点在于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目前准三维平台一样在发挥强大的作用,支持专业的应用。三维GIS开始向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方向发展,对智慧城市中的主动聚焦决策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六、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三维GIS技术一定不会仅仅满足于目前的现状,在图像的生动以及在图像的效果上肯定是有更大的追求,因此随着人们对于地质了解的需求越来越高,那么三维GIS技术无疑是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陵,方军,陈利生等.三维GIS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矿山测量,2011,4(2):71~75
[2]朱庆.3维GIS技术进展[J].地理信息世界,2011,2:25~33
[3]陶琼,朱大明.三维GIS的发展趋势与建模分析[J].地矿测绘,2008,24(4):35~37
【关键词】物流人才;知识和能力体系
通过对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招聘会、南昌市招聘会、物流人才网、中华英才网、51JOB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等关于对物流岗位招聘的职责要求调查。调查的情况是500家公司,范围有南昌、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地,涉及行业包括物流、电子、汽车、医药、服务等。通过对现在企业对物流岗位的要求与职责,分析出物流人才需要构成怎样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才能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得出的物流人才需要构成怎样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如下。
1.物流人才的知识要求
1.1 物流专业知识
(1)运输方面知识。物流系统的运输功能是物流的核心功能,因此掌握运输的各方面的知识。运输市场分析;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运输路线的优化,运输计划与排程管理;运输作业管理和调度,运输安全管理;运输价格的制订与费用的计算;运输保险和理赔的程序;运输成本的计算;安排和监督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特种货物的运输;国际运输作业的调度和过程管理;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单证等。
(2)仓储方面知识。装卸、验收、入库、补货、拣货、复核、整仓、退货整理、流通加工管理、环境清洁、储位整理、库存盘点;仓储的范围和类型;区分仓库的不同运作方法和流程;仓库内使用的各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仓库类型和运作系统进行仓库布局;仓储管理的主要经济指标;信息技术改善仓库运作的环节;管理和改善库存绩效等。
(3)配送知识。配送中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配送中心选址、功能和设施装备规划;出货计划;进行配送中心的进货、装卸搬运、储存保管、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流通加工、分货、配装、输送、回收退调;信息处理、业务数据分析、仓储成本核算与控制;资源利用统计与管理等运营管理销售配送运输管理;销售配送合同管理;销售配送客户管理;销售配送应收款管理等。
(4)采购知识。采购的计划;采购的供应商选择;采购的供应商管理;采购质量管理;采购合同的签订;采购绩效管理等知识。
(5)包装知识。包装的作用;包装的材料选择;包装的形式的设计;包装成本的计算等方面知识。
(6)生产物流知识。生产物流管理的目标;制订和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的业务、资源、财务等规划;订单驱动生产方式和库存驱动生产方式,制订和管理主生产计划及其流程;制订和管理物料清单、物料需求和管理能力计划;精益制造、JIT、大批量定制;监控和改进生产物流绩效等方面的知识。
(7)库存管理知识。订货方式,库存的控制、库存的计划、库存的安全量等方面的知识。
(8)商品的保护与养护知识。掌握不同的性质产品,保证其的价值等方面知识。
(9)物流机械设备知识。对物流设备性能参数;物流设备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知识。
(10)物流客户服务知识。物流客户服务基础知识(物流客户服务流程)、物流客户服务战略联盟建立、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具体业务动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物流客户的巩固与开拓、物流客户服务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物流客户服务人员宴务等知识。
(11)供应链管理知识。能够建设企业的供应链,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供应链的利润的分配等方面知识。
1.2 基础管理知识
(1)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因此需要成本管理知识。
(2)管理学知识。掌握管理方面的一些知识,管理学的主要原理,为管理企业物流能够进行计划、执行、组织、领导、控制。
(4)营销方面知识:能够分析物流市场,制定物流方案等方面知识。
(5)人力管理方面知识:对物流部门的人员的管理方面的知识。
1.3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知识
(1)基本计算机的知识。WORD,OFFICE、PPT、EXCEL等基本的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
(2)信息处理知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专业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条形码应用(BAR--CODING)、IC g-设备选用、无线射频(RFID)技术应用、POS系统设备选用、全球定位系统fGPs)设备选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物流信息的基本处理流程,在物流客户服务巾会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射频(RF)、智能标签(RFID)、条形码(BAR―CODING)、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操作、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物流信息技术。
1.4 国际贸易知识
国际贸易包括国际采购、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的流程等。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融合程度日益紧密,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也就需要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知识以及了解国家对外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报关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必然要涉及到通关作业,通关环节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方案的设计和物流流程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1.5 高级管理知识
物流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可能成为一个高层的人员,这就需要掌握企业经营理念、系统工程观念、成本效益意识、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知识;优化流程,设计和规划物流厂房的一些高级管理方面的知识。
1.6 语言知识
(1)基础的语言的知识。语言的表达;办公的文件的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2)外语知识。外语的写作,表达等方面知识。
1.7 法律法规知识
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在签定合同的时候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如经济法、海关法、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国际法等。其它如保险、环保等知识,物流从业人员也应有所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物流的常用法律法规.包括涉外综合法规、争业法规、集装箱、铁路、公路、水路、港口、船舶、航运等法规知识。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知识
很多物流人员需要对一些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需要一些统计与分析的知识。
1.9 保险与金融知识
2.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2.1 专业能力
(1)组织运输作业的能力。
(2)安排和监督现场货物装卸搬运和执行特殊货物装卸搬运与运输的能力。
(3)填制、识读、制作修改运输单证的能力。
(4)合理选择存储设备以及配送设备的能力。
(5)存储货品进、出、存相关作业流程的计划及实施能力。
(6)仓库安全、返品处理和流通加工等相关作业能力。
(7)能使用装卸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保管设备,养护检验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操作能力。
(8)物流软件的操作和运用能力。
(9)使用条形码技术、POS系统、RF技术、EDI技术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10)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的能力。
(11)物流企业成本、利润核算能力。
(12)国际物流业务操作能力。
(13)商品养护能力。
(14)供应商选择能力。
(15)供应商管理能力。
(16)供应链协调能力。
(17)供应链设计、风险管理能力。
(18)库存订货控制能力。
(20)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21)订单处理能力。
(22)货物配送设计与组织能力。
(23)熟悉国际物流操作流程能力。
(24)物流客户服务能力。
(25)物流合同的签订与管理能力。
2.2 物流专业相关能力
(1)物流市场分析与开拓能力。
(2)成本计算与消减能力。
(3)计算机运用能力。
(4)常用办公软件运用能力。
(5)外语运用能力(读、写、同能力)。
(6)客户心里分析能力。
(7)统计分析能力。
(8)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
(9)流程优化能力。
(10)质量控制管理与改进能力。
(11)系统工程分析能力。
(12)理解与运用法律法规能力(国际贸易、经济等法律)。
(13)判断和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
(14)生产运营能力。
(1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
(16)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能力。
(17)运用管理知识进行管理的能力。
(18)分析与预测能力。
2.3 基本能力
(1)沟通能力(语言理解能力)。
(2)问题处理能力(思维方式)。
(3)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写作能力。
(5)学习能力。
(6)管理、计划、组织、执行能力。
(7)协调能力。
(8)风险控制能力。
(9)谈判能力。
(10)处理突发事情的能力。
(11)充分计划和利用时间能力。
(12)创新能力。
(13)团队合作能力。
(14)严谨周密的系统思维能力。
(15)对环境分析与适应能力。
2.4 基本素质
(1)良好的身体素质。
(2)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工作压力。
(3)吃苦耐劳、积极主动的精神。
(4)拥有很强的责任感。
(5)认真仔细。
(6)勤奋努力。
(7)安全意识。
(8)为人诚恳、踏实稳重。
(9)原则性强。
(10)效率意识。
3.小结
根据调查500家企业用人单位,企业青睐的人才是拥有丰富全面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有良好的素质与素养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昕,杨浩雄.北京地区物流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9.
[2]李红梅.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第35期
[3]李宝珠,王颖.毕然.基于ANP的物流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8.
[4]刘永明.我国未来物流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与培养[J].科技信息,2009,3.
作者简介: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沙漠地区;勘察设计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遥感(RS)— 简称“3S”技术,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高新技术。“3S”技术不是GPS、GIS、RS的简单结合,而是将其通过数据接口严格地、紧密地、系统地集成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大的对地观测、处理、分析、制图系统。“3S”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一种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特点,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有关信息的新技术。
二、沙漠地区公路勘察设计的特殊性
沙漠地区通常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地貌标志不明显,极易迷失方向,且缺乏满足公路各测设阶段所需的各种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由于沙漠成因不同而引起不同性质的沙漠地形和地质条件,使得影响公路使用效果的病害复杂、多变。这决定了沙漠地区公路测设地质条件和沙漠病害资料获取的必要性。沙漠地区公路施工图设计阶段,路线中线测设及纵、横断面测设工作量十分繁重。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勘察,不仅周期长,劳动条件艰苦、强度高,完不成急需要的工程地质调绘图件,而且很难准确填绘工程地质图,不能保证图件质量。
沙漠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地貌形态差别很大,沙漠区沙埋与风蚀问题严重。为了尽量减少沙害对公路的破坏以及公路本身对沙漠地形的干扰和破坏,沙漠地区公路选线时要根据沙区地貌类型和沙丘移动的规律,尽量靠近材料产地及水源,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带,利用沙漠中的湖盆摊地及风蚀洼地,沿沙漠中的河流两岸和古河床布设线路或选在扇缘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地带通过,绕避严重流沙带,而选择沙害较轻的地段、沙丘的迎风坡坡角或下部通过。沙漠公路选线过程中应对沙源、气象资料、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综合考虑线形和沙害、景观、地貌特征、公路等级,结合不同的沙漠类型和公路工程的特点,最终确定有利于风沙流顺畅通过的路线线位和线形。
线形设计时应以顺应自然地形为主,根据风沙地貌特点、风沙运动特征、风向、风力、路线与风向的关系,综合考虑路线线位、平纵横线形计及路基填土高度。沙漠公路干扰小,车速快,为保持良好视距,保证交通安全, 防止或减少积沙,应尽量采用直线和大半径平曲线和竖曲线,特别是凸型竖曲线。平面线形要平顺、多设直线少设曲线,平曲线容易产生近地表气流波动,而出现积沙现象,应尽量少设,必须设时,尽量以弧面迎向主风向(凸型)为好,另外导线的偏角不宜过大,平曲线半径则尽量大为宜。沙漠地区路线纵断面应按照少挖多填的原则,顺应自然地形布设,但尽量减少大起大伏,坡长也不宜过短。
三、沙漠地区公路勘察设计中应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
1、沙漠地区公路测设的特殊性及应用传统测设方法的局限性
沙漠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沙害严重,公路设计区的地形、地质、沙害资料的获取非常必要。由于沙漠地区恶劣的环境条件,应用传统的方法难以实现。沙漠地区公路测设必须采用采取最新的技术手段,以最短的时间,经济而可实施的方法,获取所需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获取沙漠地区地质条件和沙漠病害等资料,以确定最优的路线方案,沙漠地区公路施工图设计阶段,路线中线测设及纵、横断面测设,若采用传统的测设方法,工作量十分繁重,测设周期长,效率低,所以沙漠地区公路路线中线、纵断面,及横断面测设必须采用现代测量技术和设计技术。
2、“3S”技术漠地区公路测设中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测量沙漠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可采用RTK技术进行碎部测量,若能够收集有关地形、地质资料,可经过数字扫描仪对地形图矢量化,再转化为栅格结构GIS,亦可直接生成三维地形模拟。
·发挥遥感与GPS技术优势,采用遥感数学图像增强处理及影像图编制技术,极大提高工程地质解译成图的速度和质量,以获取满足沙漠地区公路测设的地形信息;
·采用遥感地质解释标志和地质解释技术,尤其在沙漠区难以通行的地段,通过GPS的准确定位,可以满足1:10000工程地质调绘的要求,测量各种地质要素的数据,地质边界准确,验证地质解译预测到的活动半活动沙丘、固定沙丘的分布及分布方向,以获得路线评价所需的沙漠地质条件和沙漠病害信息。
·在沙漠地区公路施工图设计阶段,当路线的方案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中确定后,在路线的走廊带可布设GPS控制网,最后在野外选点并按GPS静态测量的作业模式进行外业观测,外业结束后进行内业处理,内业处理全过程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处理。沙漠地区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完成后,然后将中线逐桩坐标数据通过计算机输入GPS接收机,采用RTK技术放样路线中线,并检验,复核路线的平、纵、横数据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采用RS和GPS与GIS之间数据交换技术,建立以GIS为空间数据整理和分析平台的公路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沙漠地区公路测设的现代化。
四、“3S”技术在沙漠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方面的应用
1. “3S”技术在沙漠地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市场分析:主要研究拟建道路的必要性;②技术分析:研究项目实施的可能性;③财务分析:从微观角度分析拟建项目建成后的盈利水平;④经济评价:从宏观角度评价拟建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的作用。“3S”技术在沙漠地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应用主要包括公路路线选线或路线规划两方面的应用。
其应用程序见图1;
图1沙漠地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程序框图
2. “3S”技术在沙漠地区公路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的要求和初步资料,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主要工程量,提出施工方案的一件,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3S”技术在沙漠地区公路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程序见图2。
图2沙漠地区公路初步设计程序框图
3. “3S”技术在沙漠地区公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应用
施工图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定测资料,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工程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计划,编制施工图概算。
“3S”技术在沙漠公路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程序见图2。
图3沙漠地区公路施工图设计程序框图
4. 应用工程实例介绍
近年来,陕西省院应用遥感地质、GPS、GIS综合技术开展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曾将“3S”技术应用在毛乌素沙漠东南部边缘地带的榆(林)靖(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他们应用遥感科研成果,于1999年3月~5月对榆(林)靖(边)沙漠区高速公路设计路线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正线117公里、比较线和连接线32.5公里,合计149.5公里)的工程地质调绘生产应用工作。榆靖线路区80%以上是复杂的沙丘分布区,其中活动沙丘占40%以上,沙害严重。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按常规方法不但不能按要求在短期内完成1:10000工程地质调绘成图任务,而且沙丘区地形复杂,地貌标志不明显,极易迷失方向,难以保证调绘质量。 实践证明,应用“3S”技术是快速、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最佳途径。“3S”科研成果在快速优质完成榆靖公路调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面并超额完成了各项任务。
五、结论
1、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沙漠区公路勘察设计提供了全新高效的方法和信息源。“3S”技术在公路方案规划、道路选线、不良地质调查、路线中桩放样工作的应用,尤其能够全面掌握公路规划区的环境地貌与地质构造要素,提高公路规划决策水平,不但可加快了工作速度,而且能提高了质量,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应用遥感信息在识别沙漠地质地貌特征、优化选线方面有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优点,其宏观真实性、实时性、信息丰富性、具有一定透视性的特点可以给我们许多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进行路线的选线定位工作,提高选线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应用GPS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调绘速度和定位精度。今后应坚持开展航天航空综合遥感技术在公路工程地质调绘选线及勘察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路线方案质量和水平。
3、当代沙漠公路的快速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促使人类注重对环境质量的改善。要搞好现代高速公路的设计优化,提高环境质量,必须大力发展“3S”技术。而只有通过“3S”技术与常规勘察设计技术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公路勘察设计实现快速优化成为可能。大力推广“3S”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普及应用,有利于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人类利用、改造、美化环境的水平,对促进整个人类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十分重视“3S”技术的发展应用,作为最重要的关键高新技术之一列入国家发展计划。1999年10月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资源遥感卫星,为加速推广“3S”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相信,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普及,将对人类公路交通建设事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国家与整个世界的高速公路的网络化与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化远景得到更快的实现。
参考文献:1. 陈晓光,罗俊宝,张生辉. 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彭世古.沙漠地区公路设计、施工与环保养护.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等. 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本文所指终端,是遍布各地的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小型零售店。如常见的各类小型商店、商亭、夫妻店及各种货摊等。虽然这些作为传统销售渠道的零售终端与新兴的现代渠道相比,规模小、销售环境差,但因其数量庞大,经营日常生活品类齐全,对快销品企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大部分乳品企业的销售额都来源于零售终端(除典型的送奶上户为主的乳品企业外)。
小型零售渠道多是企业利用社会的零售网点,将其整合成为企业的销售渠道。这种销售渠道是一种公共渠道资源,并不具有封闭性,任何品牌的产品都可较容易地进入,而且零售网点店主商人的本质决定了他们具有极强的趋利性,谁能提供更多的利益,他们就销售谁的产品。而且在这种销售渠道中,单个终端之间情况千差万别,经营水平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日常管理中,需要特殊的管理帮助其完成最后的销售目标。
盲目作战,伤己多伤人少
销售人员直接参与终端战斗,负责终端的开发、管理,工作内容更多的是集中在操作层面,开发新的终端客户,拜访老客户,做好终端陈列、订货管理等,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指导,就会像一个只知道埋头挖坑埋雷的工兵,不考虑是在什么区域内,对敌方的杀伤力有多大,雷会不会响,多埋只会给自己的前进造成障碍,不见得会对敌方形成强有力的打击。结果造成网点的选择分布不均匀:在有些区域,销售网点分布十分密集;而在另一些条件相仿的区域,网点的数量严重不足。由于社区网点数量较多,每天产品配送的效率很低,送货时间滞后,影响了零售网点的销售,结果零售网点的经营人员怨声载道,严重挫伤了经营积极性。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根本原因是过分关注于单个网点,偏好于进行战术上的调整,企业没有站在营销战略的高度,通盘考虑市场运作的营销策略,缺乏大局观和全公司一盘棋的整体管理思想。若想改变这种被动的市场竞争态势,就要跳出原有的营销思维的禁锢。要想提高快销品社区零售渠道的营销管理能力,就必须从基础的市场工作――“两图一表”做起。
规划战场,查旧雷埋新雷
工具:“区域商业环境和网点分布图”、“日常配送拜访图”、“客户档案表”。
图表制作内容:制作“两图一表”的关键是首先要做好“区域商业环境和网点分布图”,这张图是对目标市场区域地图的放大和写实。这张图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区域内所有交通干道的走向和分布并需要标明道路名称;所有的岔路和居民小区内的主要生活性便道;标志性建筑物,如大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大型商业设施、农贸市场、社会公用设施(如广场、教育设施、医院、电影院)等。
除上述的区域经济地理概况的信息外,分布图还应当包括与企业零售业务直接相关的零售网点的信息。具体内容有:
1.销售本企业产品的零售网点。网点的具置,是否由公司直配、是否是专卖、经营品项是否齐全。
2.其他零售网点。不小于8平方米的零售店、单体超市的位置等。
3.居民小区。
4.公交站点。停靠3路车以上。
这样,一张包括区域商业环境、经济地理信息和零售网点分布的写实放大的地图就制作好了。以某乳品企业制作的分布图为例(见图1)。
图表制作流程:做好“区域商业环境和网点分布图”后,企业就可以以该图为基础,画出产品配送线路图和市场维护、服务人员日常拜访图,并在排摸和市场调查的同时,完善企业的客户档案表的填写。具体制作“两图一表”的工作流程建议可以采取如下的模式:
1.细分、确定排摸区域。
销售主管可将市场维护、服务人员所分管的市场区域作为个人排摸区域,根据各区域面积大小、居住人口的稠密程度,零售网点的分布数量和密度,将排摸区域划分为4~6块细分区域,每一细分区域为绘制“区域商业环境和网点分布图”的基本单位。
再通过对细分区域的商业环境、人口居住情况的了解,确定该区域的城市功能,寻找商业感觉(相关资料也可收集二手资料,如查阅各区统计年鉴),选择制图的重点区域。
2.绘制区域蓝图(基图)。
通过对目标区域的实地调查、走访,画出所有交通干道的走向和分布,标明道路名称;所有的岔路和居民小区内的主要生活性便道;标志性建筑物,如大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大型商业设施(大型百货商店、大卖场等)、农贸市场、社会公用设施(如广场、教育设施、医院、电影院)等。整理草图,用铅笔绘制区域蓝图。
3.按照蓝图详细调查。
在绘制好区域蓝图后,接下来调查人员将上文所描述的销售本公司产品的网点、其他零售网点、居民小区和公交站点等信息在蓝图上加以标注。
4.填写、完善零售终端档案。
对调查收集到的市场零售网点的信息整理填写和更新:
(1)对原有客户档案中需要更新和修改的内容进行更正。
(2)其他零售网点要求对店名、详细地址、经营面积、主要经营品类、是否经营本行业产品等信息进行记录。
(3)记录居民小区的位置、名称和预估的人口数量。
5.绘制终端分布和市场概况图。
整理绘制的分布图,用准确、统一的符号标注各个信息要素,最终完成“区域商业环境和网点分布图”的制作。
6.公司内部互查,资料整理存档。
调查绘图工作结束后,区域主管亲自对照图表抽查业务代表调查情况和绘制、填写图表的情况,对重点区域组织业务代表互查以便发现问题。所有资料整理完毕后,按业务人员的分管区域,将相关的图表按顺序编号并装订成册。所有资料应当及时更新,业务代表随时记录资料的动态变化,每月月底集体更新。
7.确定日常配送、拜访工作线路图。
销售主管根据网点分布情况和新网点开发计划要求,与各分区业务代表共同确定日常拜访线路图。以某区域日常配送、拜访线路图为例(见图2)。
布雷图的应用
“两图一表”制作完毕后,还要学会如何使用图表来指导提升终端管理水平。在以下几个方面活用图表会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1.在市场开发方面,使用“区域商业环境和网点分布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社区零售网络体系的发展现状。对现有的网点分布情况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找出网点密集分布区和市场空白区,再对市场空白区域做有针对性的市场销售网点开发,从而完善销售渠道体系的建立。
利用该分布图,还可以对现有的销售网点进行优化和合理布局。比如,对乳品企业来说,在公交站点和学校等这类城市中人群流动的集散地附近,如果没有销售网点的布局,将丧失对消费者即饮型市场的销售机会;而且在这种人流密集的地点,没有售点分布,企业也会丧失一个良好地展示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的窗口。再如对网点密集区域的销售网点的优化,也需要借助于分布图,哪些网点是位置好的网点,有发展潜力的网点,结合区域经济地理情况很容易得出分析结果。
2.在支持网点的日常经营管理方面,运用图表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对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就是要强化单店的销售产出能力,仅仅依靠简单的商业促销,虽然暂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往往市场根基不稳,遇到竞争对手力度更大的促销活动,就很有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
利用分布图,通过对网点周围商业环境和消费者的分析(有关的市场信息在分布图上都能找到),真正采用的是科学的市场分析研究方法,再将得到的分析结果应用于制定市场推进策略,才会合乎市场的实际需要,取得好的效果。
再有,借助于“两图一表”可以方便进行网点分级,这有利于有限的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多数中小企业市场资源有限,将市场资源平均分配在社区网点的效果,远不如将资源集中投向位置好、销量高、影响力大的网点,培育强势网点,并发挥它们的龙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网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