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范文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

第1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范文

关键词:过程低碳化;低碳经济;社会政策;文化激励

在新的国家战略发展与经济社会规划中,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低碳技术革新成为中国应对能源危机、气候恶化、经济转型发展与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从技术创新引发的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变革,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共识。各国已在清洁能源开发、节能材料研发上倾注了巨大资金与人力资源。而从消费领域、生活方式层面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却依然没有实质性推动。自2009年末《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虽有低碳生活方式的广泛倡导,但在具体行动后果上,并未产生重大改变。汽车购买量、购物垃圾袋、住宅碳排放、生活垃圾等领域,只增不减。这也从消费需求环节上,阻碍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确立。

1 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根本上讲是一种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高能效、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在政府间文件中提出了“低碳经济”(Low CarbonEconomy,LCE)概念。2006年《斯特恩气候变化报告》和2007年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发表之后,低碳经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国家还发表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倡议书和行动指针。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低碳经济法》,确定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按照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这种高能效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把产业链条上可以分为三个核心环节:源头低碳化、过程低碳化与末端低碳化(见图1)。源头低碳化关键在于生产、生活领域所需能源供应环节,即能源生产低碳化。因此,新能源开发成为低碳经济最基本、最基础、最上游的环节,主要表现为脱碳化的“清洁能源(clean energy)”研发与应用。以光伏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清洁电”生产已经成为最早产业化应用与推广的新能源。

新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一路高歌猛进、遍地开花。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都制定新能源法规,试图在源头低碳化领域取得长足的进展,以占据低碳经济的有利地位。以中国为例,太阳能、风电、核电等“清洁电”等源头低碳化产业规划已经成为了重要战略举措,相关领域甚至业已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种从源头低碳化着手的低碳经济策略,必然也同时促进了过程低碳化与末端低碳化的发展。过程低碳化则集中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活消费过程、产生废物过程中采取4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循环社会发展形态以及3L(低能耗Low energy consumption、低污染Low pollution、低排放Low let-out)发展模式。末端低碳化核心在于2R(再利用Reuse,再修复Re-pair)原则基础上对于最终排放后的各种废物、废气、废水进行再利用和再修复,以使得最末端的废物排放产生最少程度的环境危害与生态破坏。目前中国设立的“碳汇基金”,便是末端碳修复的有益尝试。

2 过程低碳化: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的行为主义实践

行为主义是一种强调过程与行动方式的理论范式。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组织或人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中通过改良、改变、优化、变革行动方式来改变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模式。行为主义提倡行动过程中的理念与手段变革。实施过程低碳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将重心转移到通过技术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来降低对于能源的消耗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控制碳排放。这种低能源消耗的产业化战略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较大推动。发达国家在发展以低碳为核心内容的“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层面,实施了从法律、制度、政策、公共行为方面的系列变革。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它主要是指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资源,发展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它是建立在物质、能量不断循环使用基础上与环境友好的新型范式。”它融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把经济活动重组为“资源利用―产品―资源再生”的封闭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模式,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这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人类生活的物质需求过程都纳入了视野之中,因此它并非仅属于经济学范畴,而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包括大中小三个层面,即企业、区域和社会。根据这种理论,“循环社会”理论应运而生。循环社会将视野提升到人、自然、经济、环境、生态、人文、社会关系、制度文化等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层面。循环社会诉求的是一个生态友好、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低、资源循环利用率高的社会。

循环社会更诉求5C理念。循环社会“是在循环经济的5R基础上透过公共行为理念的5C(协调Coordinate,共识Consensus,合作Cooperate,共存Co-existing,共荣Co-prosperous)策略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互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依赖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利益的良性均衡。循环社会的5C理念,核心在于行动理念的更新。包括从制度设计、政策规划、行动模式、行为方式层面实现绿色化、可循环、可持续、健康社会运行模式。改变单纯的GDP增长,将绿色GDP,幸福GDP等纳入到政策规划层面,凸显了对于循环社会发展理念的坚守。日本在2000年4月通过了《循环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循环社会建设的专门法律。之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先后制定了循环社会法案,以切实行动推动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发展。

3 生产方式变革与低碳经济发展

以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为发端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集中存在于生产过程与生活过程的低碳变

革。生产过程中的低碳变革是控制碳排放最大的领域。根据世界气候大会报告,当前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占据了整个地球碳排放的70%以上。除了能源生产领域的生产,机械、电子、化工、冶金、信息、汽车、造船、航空、航天、轻工业、建筑行业、农业生产、生活用品制造业等广泛的生产领域,是能源消耗最突出的部门。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还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每单位GDP的能效率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大,是“日本的11倍、德国的10倍,美国的6倍、加拿大的4倍。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我国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还有很大的提升与改进空间。

生产过程的低碳转型在发达国家随着整体的“产业置换”获得了长足发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粗放型的初级工业化历程。这主要体现在从工业革命到“后工业社会”之间总计近两百多年的时期里。在这一时期,煤炭、化工、钢铁、建材等一般制造业占据了国民生产的主要比例。美国的东北工业地区、德国的鲁尔区、英国的下威尔斯地区、法国的东北部工业区、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在初级工业化历史时期都形成了高能源消耗、重环境污染的产业体系。但是,西方国家积极通过技术革命,发展新型“低碳”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改造传统“高碳”工业,置换了原有的基础性粗放型工业。他们一边将传统工业产业进行国外投资与转移,一边是大力发展高科技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和以休闲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旅游业、文博业、设计产业、影视文化产业等。同时通过国际贸易手段,最终将“高碳产业”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便成为了高能耗、重污染产业的“承接者”,而发达国家则摇身一变,成为了后工业社会国家。日本曾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了一项“振兴乡村”的旅游开发计划,使得遍及全国的每个乡村都得到了一笔政府支持的旅游开发资金,用于开发诸如温泉、滑雪、高尔夫、民宿、攀岩、神庙等旅游产业,从而让日本的乡村直接进入了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代表的“低碳社会”。

全社会领域开展生产过程的低碳革命,理应成为一种国家战略与民族共识。特别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层面,必须要注意低碳化技术嵌入的应用。这种应用可以在三个层面实现过程低碳化创新实践。首先,工业生产过程的动力系统要进行低碳型设备更新。工业生产动力系统所需用电、用热、用气的节约化、高能效设备的更新、改造、升级,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技术改造升级的高度。要建立企业、地方政府、国家层面的技术升级财政支撑体系,以实现动力系统的改造与升级。其次是原料使用、加工过程中的生产设备的节能增效系统的改进。工业生产的重要中间环节是加工过程,加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与碳排放是整个生产领域最主要的碳排放环节,因此必须要对加工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节能减排型的系统再造。要通过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科学工艺流程的研发,来降低生产领域的碳排放水平。这需要工业生产领域的各家企业、研究机构协同努力,制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战略,力争促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第三个层面是生产领域的产品包装与物流环节的低碳化战略创新。产品的包装材料、包装设计、产品物流、产品的利用等层面,要从可再生包装纸,包装创意设计,产品物流的集约化、产品利用的简易化设计中寻找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策略。

建立规模更大的国家、省、市层面的“低碳经济扶持基金”,推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对于企业在生产领域的低碳化技术投入、产品更新应该给予大规模的奖励扶持基金,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生产领域的全面低碳化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动力。从目前各个层面的科技创新扶持基金的奖励范围来看,仅仅关注了创新技术型的新企业,而对现有的生产型企业低碳化技术投入、设备更新、生产工艺再造,特别是民营制造企业,无论是政策的对象设计,还是资金规划,都没有为传统企业的生产过程化低碳革新行为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持。这种低碳经济政策层面的“缺位与偏位”,使得整个国家层面的“过程低碳化”战略步伐缓慢。而期望完全通过市场自由主义的方式来保证企业自觉转型与升级,具体操作与实践的难度显然很大。在低碳政策规划层面,“需要致力于从运动式的管理向长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的方式转变。”。应建立覆盖全国国土范围内各种所有制企业的低碳经济转型激励政策与奖励基金计划,以促使各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全面低碳化改造。

4 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低碳经济发展

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活形态。广义的生活方式“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狭义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于日常生活领域,如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里的生活活动。”生活方式也可简单地体现为“衣、食、住、行”;或者可以看成个人情趣、爱好、嗜好、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和特殊的生活习惯、风度、气质等内容。生活方式具有个人、群体、阶层、民族等不同表征形态。工业生产过程的低碳化集中体现为技术与设备的低能耗与低排放。而人的生产过程及生活方式领域的低碳化,则更多地体现为节能降耗低排放型的生活行为,包括了消费、交通、居住、休闲、餐饮等领域的生活习惯层面的低碳化取向。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只有培养低碳生活方式,才是可持续的,环保的,文明的、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在国外,生活方式的低碳化社会营销与推广,成为了一种最新的时尚。

首先,低碳型饮食方式的倡导。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文化,核心体现不食用来自动物身上各部分所制成的食物。素食也逐渐被认为是拯救地球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根据德国生态经济研究协会的研究,证实素食能够减少大量碳足迹。在研究人员比较肉类与非肉品消费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的排放量后,发现食肉者一年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开中型车4 758公里,相较之下,素食饮食可减少这些碳排量的一半;此外,无动物成分的素食只产生低于1/7的温室气体,由此能够省下86%的碳排鞋。联合同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PCC,Intergov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主席帕卓里博士(Dr,Rajendra K,Pachaufi)2007年出版的首份风险预测报告,进一步强调素食在减少温室气体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可以缓和全球暖化的危机。因此,从最基本的饮食方式开始,以素食主义作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策略,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一种社会共

识。虽然中国的素食文化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社会政策层面的推动,还缺乏社会营销行动的介入。但可喜的是,一些民间人士已经在以维护健康、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的理念呼吁和提倡素食主义生活方式。

其次,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个人碳足迹的形成,很大程度集中于个人日常生活的不良习惯,因此要进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才能真正做到生活方式的低碳化行动。低碳生活方式融入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细节、各个领域,其核心是在消费方式、交通出行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家居生活的细节层面,以节能、降耗、减排的方式来构建个人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阶层开始以“低碳生活”作为时尚生活方式,实行“适度吃住行用,减少不必要浪费”的生活理念。比如提出打印纸双面使用,及时关闭办公室电器,夏天多使用手扇、电扇,少用空调,淘米水留着浇花、热水器先流出的一部分冷水留着冲马桶、购物使用环保布袋、买小排量环保型汽车、选择环保日用消费品、上班尽量坚持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共交通、低碳家装风格、简约化生活、少乘电梯多爬楼梯等等大量细节化的低碳生活行动方式。除此之外,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中,已经出台了个人“碳足迹计算器”用于个人缴纳“碳中和”补偿金,并通过捐赠树苗等方式用于植树造林,吸收个人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多明星及公众人物,都在开始自觉缴纳“碳中和”补偿金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在公众倡导与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同时,必然反过来推动企业加快提供低碳化的居民消费产品。这就建立了企业、公民、城市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低碳生态链。

再次,低碳生活方式的社会营销的拓展。在低碳环保型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白领阶层的时尚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快、加强低碳生活方式的社会营销,具有重要的社会倡导意义。社会营销“是为了个人、集团或者社会整体利益,采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巧使得目标群体自愿地接受、拒绝、改变或者摒弃一种行为。”低碳生活方式要成为一种普遍的主流的公民生活方式,还需要更有力度,更有策略的社会营销手段。通过挖掘个人生活习惯的“高碳”弊端、呈现“低碳”利益图景,建立公共传播渠道,借助大众媒体广告、影视节目、文学作品、动漫、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传播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策略,并由志愿者团体、明星、公众人物、代言人等层面的低碳生活方式沟通、引领、劝导,建立起一套关于低碳生活的大众社会营销公益机制。将低碳纳入时尚文化之中,形成一种文化激励机制,从而将时尚型低碳生活内化为大众生活习惯,以推动全社会所有人树立低碳生活方式。这要求政府部门、NGO,媒体、企业、公众人物构建出一种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共识。籍由各自资源的动员,从政策支撑、媒介动员、基金投入、NGO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行动,汇聚成合力,展开对全体公民规模化的低碳生活方式的社会营销,最终变革公共行为,建立起全社会的公共低碳生活方式。作为当前低碳主题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应该协同各地区的“碳汇基金”一起,承担起向全社会营销、推广、普及低碳生活方式的重任。在“碳汇林”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中国的“碳汇民”低碳生活普及工程。

5 结论

低碳经济体现为个人、企业、社区、城市、国家、全球性共同价值观与行动伦理。在全球追求循环经济、循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低碳经济已然成为了全球共识。中国已经走出了科学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中国已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政策设计、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生活方式变革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道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特别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可以预见,在新的战略规划指引下,生产领域、生活方式层面的低碳诉求,将会更加成为制度设计与政策规划的重点。目前各地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单位GDP的能耗、碳排放强度、再生能源比重、森林碳化、低碳消费都已经被纳入了约束性指标设计体系。

只要政策规划层面能够在“过程低碳化”环节中能够更给力,强化推动成千上万的企业进行动力系统、工艺流程、终端产品体系上实现低碳技术、低碳设备、低碳流程的转型、升级与更新;同时,继续在低碳生活方式领域进行更有力度、更有效率、更有策略的社会营销与推广,过程低碳化战略将真正发挥重大转变,真正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的根本转变,走一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化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机制创新与和谐发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度政策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42。

[2]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0。

[3]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3):36。

[4]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创新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75。

[5]冯之俊、郭强、张伟,循环经济干部读本[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05:8。

[6]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发展论(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51。

[7]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369。

第2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范文

肩负城市信息化使命

1996年6月,联合国人居组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在现代中国,城市化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但同时,城市化也在交通、环保、能源、水资源、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城市运营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我们是城市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更要成为城市信息化应用的推动者,可以成为城市管理部门和信息应用主体之间的纽带,也应主动聚合产业链条的伙伴们,共同营造城市信息化的成长环境。”而上海电信正是这样理解自身在城市发展中作用的。并正在通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一曲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城市信息化交响乐章,首次向世界展现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无数可能的智慧生活。

早在2007年,上海电信就投入40亿元资金,出台20项举措,为城市信息化提供一系列硬件设施和整体解决方案。2008年,上海电信又完成6大领域20项信息化推进工程、区局层面150个信息化项目,用温馨的信息化服务为上海经济的保增长做出贡献。

2009年4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协议:进一步加快作为南方运营中心的上海“中国电信信息园区”建设,逐步把上海建成亚太信息通信枢纽之一。投资60亿元建设IP化、扁平化、宽带化、融合化的上海“城市光网”。持续优化国内最大的城域网,提升上海城域网出口带宽至1.5T。另外,投资40亿元构建高速“无线城市”。加快推进上海3G网络建设和应用及WiFi热点建设,全力打造覆盖全市的无线高速宽带网络。

加快建设位于浦东新区南汇的信息园区,使其成为上海金融支撑后援中心,直接支撑“金融中心”建设。中国电信计划未来2年内再投资10亿元,建设通信运营和保障大楼以及高等级灾备中心和数据中心,形成以数据托管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中心,建设全国性呼叫中心,大力支撑现代服务业。

目前,上海至全球的互联网带宽提升到140G,成为国内首个T级别的城市,“城市光网”光纤到户覆盖75万户,用IPTV看电视、上网的多了――IPTV突破100万,上海成为宽带第一城;3G信号明显好了――新增500余个CDMA的3G基站,初步实现全市范围的3G+WiFi无线宽带通信网络覆盖;政企宽带提速了――全市政企宽带用户提速达8万。平安眼多了,电信全力推动“平安城市”建设,先后参与闵行、浦东、徐汇、嘉定等区的“平安城市”建设,签约承担总数达2万个监控点的建设,护卫城市平安⋯⋯

此外,中国电信正推进海光缆建设,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一起,建设连接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亚洲新海缆(APG),提升上海至全球的国际通信能力,将上海打造成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通信出口港。

世博诠释电信日主题

值为一提的是,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球CDN和带宽服务主要提供商,中国电信建设世博会光网络,满足世博组办者、参展者、媒体、观众(包括远程网络观众)的不同需求;并提供一系列融合了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减排等特性的信息服务和产品,成为了今年电信日主题最好的注解。

据上海电信总经理张维华介绍,为诠释“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电信日主题,上海电信正在倾力打造一场世博科技盛宴――城市光网、移动极速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智慧城市、3D高清IPTV、手机云计算、天翼数字对讲、多语言智能识别等世博科技亮点及18项世博新业务,为世博会精心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全天候、全业务的信息网络。

这些科技亮点不仅为世博带来了21世纪先进信息技术闪耀出的璀璨光芒,而且还紧扣世界通信发展的脉搏,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的人文发展理念,不仅在世博会上得到了充分展示,还将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在“后世博时代”真正走近寻常百姓,造福千家万户,最终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让信息通信技术惠及城市、惠及整个社会。

针对上海世博会期间集中爆发的多样化的客户服务需求,中国电信还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面向不同客户群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完美诠释和体现中国电信“最贴心的客户服务”承诺。

在世博园区内建设了5000多平方米的信息生活体验馆、“世博”号信息生活流动体验舱、3G天翼体验车,天翼体验店、电信一日游、实施60万人次的农村千村万户信息化培训,上海电信为市民适应、了解、加入“智慧城市”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普及宣传服务。

张维华说,上海电信服务社会、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正与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信息通信技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相吻合。并将延续世博会留下的宝贵财富,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信息时代的崭新生活美景。

第3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范文

【关键词】 深圳市 生态文明 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 生态环境 生活方式

深圳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创造过“深圳速度”,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与窗口。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佳绩,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全球低碳生态景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生态城市”等称号。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显示,深圳市在2011年生态城市、环境友好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型城市、景观休闲型城市、绿色消费型城市等多领域评比中位列全国第一。深圳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探索了一条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发展道路。探究深圳市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无论是对推进深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还是启示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深化生态文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1、生态文明建设探索阶段

自建市以来,深圳市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1989年,广东出台《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在深入调查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决定对内伶仃岛进行保护而不是开发。2001年,深圳市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明确指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实现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同年,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提出将深圳市作为试点加强城市绿化工作,深圳市随即出台《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将林地、园地、水域作为生态改善积极因素纳入绿地规划,以扩展绿地空间。2005年,基于“四个难以为继”,即土地、空间有限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深圳市将“生态立市”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出台并实施《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将生态立市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构建自然宜居的生态安全体系、循环高效的经济增长体系、集约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持续承载的环境支撑体系和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体系”五大体系,打造最具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2007年初,深圳市印发《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在五大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一系列实施保障。

2、生态文明试点建设阶段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开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并加快生态市建设,深圳市政府组织大规模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在跨海取经的基础上制定了《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并出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交通和建筑等9个配套文件,以及80个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目的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突破口,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最干净、最美丽、最生态化的城市,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先锋城市。2010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共建全国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并将深圳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列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将建设“经济发达、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总目标。2011年,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方案》,从城市建设、环境质量、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明确了建设任务和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深圳市提出了创造“深圳质量”的全新发展理念,到2015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发展质量和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实现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跨越,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3、生态城市示范建设阶段

2012年,党的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战略新部署。为认真落实党的十精神,深圳市提出构建“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五大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格局即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完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经济即以总量减排促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推动产业集聚化、生态化转型;生态环境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等手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生态制度即以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综合决策机制,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健全相关法规、标准等;生态文化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力争到2020年成为城市格局合理、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浓厚、生态制度完善的生态文明典范。2013年6月,在“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表示,深圳将以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为重要抓手,继续倡导绿色发展,践行低碳理念,深入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绿化美化,让深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实现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相互协调促进,建设绿色深圳,打造美丽深圳。从建市开始一路走来,深圳一直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深圳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积极探索生态、生产、生活共赢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二、深圳市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深圳是全国面积最小、发展最快的特大型城市,在全国较早遇到了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2011年,深圳市政协组织编写了《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表明深圳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已经“难以为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型社会成为深圳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深圳市根据党的十精神,结合主要资源环境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生态环境工作。

1、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深圳集约利用资源,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是能源节约。经济的发展、私家车激增、生产生活能耗高造成深圳能源相对短缺,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开发新能源成为其迫切任务。深圳市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重点领域,通过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加强节能制度建设、强化实施节能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成效。2012年,GDP突破2000亿美元的同时,能源消耗总量首次出现下降,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1.79%和1.06%。同时,深圳市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2012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接近40%,清洁能源发电机装机量占85.6%。二是水资源节约。深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38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12。近年来,深圳十分重视水资源节约利用,2011年水利部确定其为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城市,经过努力取得成效。2013年出台《深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9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控制在17.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0立方米以内。深圳还采取多渠道开源,大力推动雨洪资源、再生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三是土地节约。深圳30年的城市建设,使用了95%以上的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枯竭。2010年,在19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了1000多万人口,每平方公里GDP产出4.77亿元,既是中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土地产出率比较高的地区。为缓解土地资源紧张,深圳通过适当提高土地使用强度、加大用地功能混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紧凑型发展等措施,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如深圳湾体育中心把大运会比赛场、体育馆和游泳馆合而为一,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而且探索出一套建设经营模式,使赛后场馆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目前,深圳实现了用地模式由增量扩张为主向存量改造优化为主的转型。

2、污染防治

深圳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严重破坏,所有河流都发黑发臭,大量人口带来交通压力,每年灰霾天数居高不下。针对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圳市重点加强了水、大气、垃圾等污染治理。一是水污染治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工业与生活废水使深圳河、布吉河、大沙河、龙岗河等河流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问题,2011年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4座,日污水处理能力突破40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3.97%,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1%;福田河、新洲河、排洪河、大沙河完成治理,实现水清岸绿,茅洲河、观澜河、龙岗河水质总体呈现好转态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3.33%。二是空气污染治理。深圳通过优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全面落实燃煤机组烟气脱硝、深度脱硫和除尘等多项措施,不断提高空气质量,雾霾天数逐年减少,“深圳蓝”成为其新名片。2012年,深圳空气质量全年365天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II级标准,其中208天达到I级标准。2013年9月,深圳召开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动员会,提出PM2.5年均浓度2015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2017年低于30微克/立方米。三是垃圾污染治理。深圳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2012年,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总量350万吨,比上年提高16.6%;垃圾焚烧发电量4.5亿度,居全国第一;启动500个小区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推进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管理。深圳湾公园废物利用4000多吨建筑垃圾制成公园透水砖;引进树枝粉碎机,将废弃树枝树叶变成碎渣,既作植物生长肥料,又覆盖公园区域,每年节省费用20多万元。深圳垃圾填埋场也实现华丽转身,园博园、大沙河公园曾是建筑垃圾填埋场,仙桐体育公园原是废弃采石场。

3、生态保护

十报告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增加生态产品就要有足够的生态空间,于是深圳重点开展以下生态修复与建设工作。一是设置生态红线。深圳将近50%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明确规定除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绿地外,在生态控制线内严禁开发建设活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坚决守住了生态资源。二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东西贯通、陆海相连、疏通廊道保护、生物踏脚石为生态空间保护战略,依托山体、水库、海岸带等自然区域,深圳市构建了“四带六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三是加大公园建设力度。深圳拥有841个公园,是全国公园数量最多的城市,初步建成森林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包括19个森林郊野公园、80个综合公园以及一大批社区公园。根据《深圳市公园建设发展规划(2012―2020)》,到2020年深圳将拥有1300座公园。四是加强绿道网建设。2012年,深圳出台《城市绿化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提升行动,全市共建成绿道2209.67公里,实现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拥有1公里绿道的目标。绿道网络基本形成,将各类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来。五是重视湿地建设。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完整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这是全国唯一位于城市中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候鸟迁徙的“歇脚地”和“加油站”。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截至2010年,全市野生植物和常见栽培植物2854种,各类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2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83种。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和建设,深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53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5%,人均绿地面积16.3平方米,实现市民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入园。深圳还将以2017年举办第国际植物学大会为契机,到2020年,绿化覆盖率将达到50%,100条精品大道串联全城,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60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新格局,整体绿化水平达到或超过新加坡绿化水平。

三、深圳市生态生产发展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深圳实现了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深圳的GDP和人均GDP发生了巨大变化:1980年是2.7亿元,835元;1990年是171.67亿元,8724元;2000年是2187.45亿元,32800元;2010年是9581.51亿元,94296元;2012年是12950.08亿元,122779.83元接近2万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深圳带来了资源环境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与生态的冲突成为制约深圳可持续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而其根源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产业结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深圳市政府有着清醒认识,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资源环境的“难以为继”,近年来,深圳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采用“腾笼换鸟”(即改造旧工业区,腾出更多空间,吸引高端产业入驻)的方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蛇口老工业区的“蛇口网谷”就是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典范。生态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的表现形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创新,使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成为深圳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突出特点。生态优先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初步形成,使深圳的GDP和产业结构变得更绿。

1、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圳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2008年,深圳市率先由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跨入后工业化阶段,这为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总部经济代表了控制力,企业总部与生产、销售环节形成分工,总部主要负责研发、财务或物流,由于不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实现低排放甚至无排放,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深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成为总部经济的聚集地,如平安保险、招商银行、中信证券、国信证券等一大批知名金融机构总部均设在深圳,国内几乎所有全国性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都在深圳设立了分行。企业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主体,深圳已经形成了一个绿色企业群体,在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引领下,这些企业向绿色、循环、低碳经济要效益。深圳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平台,635家工业企业纳入首批碳排放管控单位,率先达成全国首单碳配额交易。深圳东部电厂是一座烧天然气的环保电厂,在2013年6月深圳碳排放交易启动仪式上,东部电厂成为国内首家“卖碳”的企业,成功将两万吨碳排放指标卖给国内两家企业。深圳南波浮法玻璃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用天然气代替传统重油作为窑炉燃料,在产能提高一半的同时能耗减少了两成多。2013年以来,该公司还利用烟气的余热发电,实现电力供应的自发自用,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由于创造了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还获得市政府几百万元奖励。通过发展生态经济,企业开展绿色生产,使深圳的经济充满绿意。2012年,在经济总量取得突破的同时,用水总量、汽柴油销售量、制造业用电量分别下降0.61%、1.79%和1.06%。2013年一季度,深圳万元GDP能耗为0.45吨标准煤,仅占全国平均水平一半;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的同时,制造业用电量、总供水量、汽柴油销售量分别下降0.06%、2%、4.8%。深圳正在用更少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灰色经济、直线经济、高碳经济转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逐步形成有利于生态的生产方式。

2、形成生态产业结构

形成生态产业结构是深圳发展生态经济的实现形式。自特区成立以来,深圳产业结构几经变迁,从20世纪80年代“三来一补”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再到21世纪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朝着有利于生态的方向发展。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生态产业结构。2012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为0:44.4:55.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72.8%、66.3%,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6个和0.2个百分点;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增强,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14.2%、10.0%、15.1%,增加值合计达3749.5亿元,占GDP比重为62.3%,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334.36亿元,增长14.3%,高出GDP增速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深圳发展生态经济的双引擎。2013年,深圳市出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明确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节能环保产业等服务业、先进制造产业等制造业,以及海洋产业为鼓励发展类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深圳新能源产业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在一些重大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突破,部分处于国内和国际领先地位。深圳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为中心,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为主线,初步形成了一个种类齐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据测算,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深圳市将出台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多家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环保企业集团,培养发展一批拥有建设特色优势的为大型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服务的中小型环保企业,使环保产业成为深圳市的重点产业。

四、深圳市生态生活消费状况

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都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形成生态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而且还必须对传统生活方式进行深刻反思,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即生态生活消费模式。这是一种不追求物质财富过度享受,而以实用、节约、环保、低碳为原则,以适度、绿色、全面、可持续为特征,追求人的生存发展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消费模式。2008年,深圳的恩格尔系数为36%,达到富裕阶段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生态消费转变。近年来,深圳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意识提到生存意识、发展意识和民族意识高度,通过创造多种形式教育展示基地,推行现场式、体验式公众教育,鼓励民间环保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单位和公众优先采购绿色产品,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等途径,使市民逐步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广泛深入,深刻改变了深圳人的生活消费习惯,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成为社会时尚。深圳市民积极响应绿色出行,自觉申报停驶机动车,改乘地铁公交或骑单车出行;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减少三分之一垃圾填埋量;自觉减少塑料袋使用次数,自带环保袋购物;游绿道、逛公园成为市民最流行的健康活动等。总之,吃绿色食品、穿绿色服装、行绿色交通、住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消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由于交通、建筑与工业都是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大户,因此,深圳在抓好工业绿色发展的同时,重点抓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建设。

1、完善绿色交通,方便绿色出行

为“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深圳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公交、地铁、轻轨、自行车等绿色交通网络。一是全力打造公交都市。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的公交体系是实现绿色出行的基础。深圳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地铁和公交,通过完善的公交来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以减少市民使用私家车;对原先的公交体系进行改革,将原来私营控股的巴士公司全部收购为国有,政府通过调低公交巴士的票价吸引大众公交出行。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的初步建成,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二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近几年,作为全国首批推广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城市之一,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不遗余力,先后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新能源汽车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军。2012年,深圳已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2104辆,目前深圳运营的各种新能源汽车5139辆,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位居全球首位;2013年,深圳市在大力推广出租车、公交车和公务用车使用新能源车型的同时,将私家车作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点;从2013年到2015年底,深圳将公交保有量的50%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出租车占全市出租车总数的20%。三是对黄标车实行限行。目前,深圳拥有黄标车26.4万,其中6万多为营运车辆,20万为非营运车辆。从2013年7月1日起,市政府决定对黄标车实行单双号限行,限行时间为7:30至19:30,限行范围为深圳市行政区域内道路,本地号牌和异地号牌机动车一起实行。对违反限行措施的黄标车,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按照相关规定,对机动车驾驶员处以300元罚款。争取到2015年底,全时段、全路段限行黄标车。为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深圳市政府还鼓励居民使用小排量汽车,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盐田区建立了自行车交通体系,成为绿色出行的一大亮点。

2、建设绿色建筑,提供绿色居住

建筑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倡导绿色工作与生活必须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就是在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同时还要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为把深圳打造成“绿色建筑之都”,使深圳成为引领全国绿色建筑浪潮的重要基地,深圳市以“四节二环保”即建筑的节能、节材、节地、节水以及室内、室外环境保护为核心,着眼于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乃至拆除回用等全寿命周期,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少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空间。为此,深圳出台了《深圳市绿色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和《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要求所有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全面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推进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推进绿色城区绿色社区建设、推进建筑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让“有生命、会呼吸”的绿色低碳建筑在深圳越来越普遍。根据《“绿色建筑”映衬“深圳蓝”》报道:目前,深圳已有绿色建筑1300万平方米,按照每年新增1000多万平方米面积来计算,预期2015年深圳绿色住宅项目将超过4000万平方米。从梅山苑的屋顶绿化,到园博园的太阳能发电,再到深圳低碳城的建设,深圳市绿色建筑迅速崛起。深圳低碳城是低碳节能的典范,集10大低碳环保技术系统、90多项低碳生态技术于一身,到2020年,低碳城GDP总量达到700亿元人民币,万元GDP碳排放强度小于0.32吨/万元,人均碳排放强度低于5吨。2011年,深圳对市民中心中央空调实施能源管理改造,引进深圳达实智能投入自主研发的能源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及节能控制系统,年节约电费超过300万元,节电率达26.5%,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评价该项目为“全国第一个市级以上政府办公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五、结论:深圳市探索了一条“三生”共赢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走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决不走传统发展道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进一步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报告提出: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2008年,深圳市被环保部选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要求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为全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累宝贵经验。深圳市在全力打造生态文明之都、实现美丽宜居的深圳梦进程中,吸取了先发展后治理传统发展道路的深刻教训,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拓了一条生态优美、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较好地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共赢。其中,生态优美是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生产发达是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生活富裕是生产发达、生态优美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如果说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一条生产优先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那么生态优美、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一条生态优先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生态优美、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深圳是在确立“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为目标,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放在优先地位,通过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产业结构、培养生态生活方式、养成生态消费模式、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等措施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生态保护型城市。也就是说,走生态优美、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的生态文明道路是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

(注: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2011133);湖北省高校人文与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度科研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研究(CXS20140008);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研究(2014002B)。)

【参考文献】

[1] 马学玲、阚枫:中国生态城市榜单 深圳市多领域领先全国[N/OL].中国新闻网,2013-06-20.

[2] 叶明华:深圳十二五规划实施方案出台[N].南方日报,2011-11-10.

[3] 刘晶:深圳构建五大生态文明体系[N].中国环境报,2012-11-16.

[4] 吕绍刚、王星: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6月17日开幕[N/OL].人民网,2013-06-17.

[5] 李听: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6] 程景伟:深圳推广新能源汽车量居全球城市首位[N/OL].中国新闻网,2013-01-27.

[7] 群:转型升级之功 绿色发展之力[N].深圳特区报,2013-07-17.

[8] 方胜:深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均量1/12[N].深圳特区报,2013-03-22.

[9] 董思:深圳四大举措实施最严水资源管理[N/OL].深圳市人居环境网,2013-07-11.

[10] 本社编辑部: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的生动实践[J].环境保护,2011(14).

[11] 操敬德、王滨、李宛珊:破解水资源瓶颈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J].中国水利,2012(24).

[12] 程连红:“深圳蓝”增强城市软实力[N].深圳商报,2013-07-16.

[13] 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动员会召开[N/OL].深圳人居环境网,2013-09-25.

[14] 许勤:201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R/OL].中国经济网,2013-02-04.

[15] 王湛、林清容:废水垃圾再利用 经济节能又环保[N].深圳特区报,2013-09-25.

[16] 王湛、林清容:垃圾场“变身”生态公园[N].深圳特区报,2013-09-25.

[17] 王湛:“公园之城”全民共享绿色福利[N].深圳特区报,2013-08-27.

[18] 文灿:深圳人共享“绿色福利”2020年绿化覆盖率将达50%[N/OL].人民网,2013-08-19.

[19] 广州深圳重庆历年GDP和人均GDP一览(1978―2011)[EB/OL]. /xxw3441/blog/stat.2013-08-19.

[20] 苏振锋:低碳经济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关系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6).

[21] 王晓晴:绿色正能量的集聚效应[N].深圳特区报,2013-07-19.

[22] 关于深圳市2013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R/OL].深圳政府在线,2013-09-11.

[23] 程连红:绿色经济蓝色天空和谐交响[N].深圳商报,2013-07-18.

[24] 程连红:新能源车为“深圳蓝”添彩[N/OL].深圳市人居环境网,2013-07-22.

[25] 黄吉乔:论深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J].开发研究,2011(1).

[26] 唐俊:深圳低碳转型若干思路[J].开放导报,2013(4).

[27] 深圳有26.4万黄标车 下月限行要注意[N/OL].深圳市人居环境网,2013-06-27.

[28] :跨海取经与生态文明[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

[29] 崔霞:深圳有望建成500个绿色建筑项目[N].深圳商报,2013-06-27.

第4篇: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主要举措范文

【关键词】生态意识 文明城市 培育路径

现代城市是一个综合体,不仅人口集中,而且也是区域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的中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如何用全新的理念审视和统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深刻反映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而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与提升是创建工作能否得取得实效的关键。

生态文明:创建文明城市的价值取向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发展的主要载体。没有城市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而且,城市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反映、竞争力的标志,城市发展的不同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将迎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普遍发展的新,同时,人们也面临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许许多多新问题,例如,如何建设城市文明,如何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因此,人们对城市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关注,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探索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寻求现代城市科学管理的途径,已经成为每个城市管理者乃至每个城市市民所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和推进创建文明城市这一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的规定,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标准主要有八项:(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2)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3)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4)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6)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7)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8)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由此可见,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相处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目标,深刻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取向。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为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注重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制度层面上,生态文明强调在发展中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纳入到各项社会制度建设中,以建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秩序。在物质层面上,生态文明倡导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在生产方式上要超越传统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等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生活方式上则倡导适度消费,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不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总之,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渗入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因此,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解读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城市建设各个方面全面实现生态化转向,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生态意识:创建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义

生态意识的提出及内涵。生态意识(Ecological Consciousness)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1962年卡逊夫人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和1971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报告,极大地唤醒了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学术界对生态意识的认识和研究也由此展开并且逐渐深化。

1983年,俄国学者B.基鲁索夫提出“生态意识”的概念,认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①我国有学者认为生态意识是“人对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的哲学反思,是对现代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和总结”。②著名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认为生态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③

总之,生态意识作为意识的子范畴,是人们在处理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哲学意义上来看,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观念反映,它反映了人类主体对自己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生态存在即社会――生态系统的深层把握,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公众生态意识是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等因素的有机整合。简而言之,生态忧患意识,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要求人们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实践。生态价值意识,指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价值评价、价值取向。生态责任意识,指每一个人对生态保护均负有责任。生态道德意识,就是要人们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和思考判断生态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

公众生态意识对创建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公众生态意识体现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 “人是万物之灵”,把“最大限度地谋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作为关注和思考的主要对象。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它是以极端功利型思维方式为其价值观基础的。而生态文明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克服传统人本文化的反生态性质,寻求一种适于人类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如前所述,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渗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而生态意识也是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来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了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因此,二者在价值观上具有高度的统一。

公众生态意识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思想动力。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其变为客观现实。广大公众的生态意识,无论是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还是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意识等,都根源于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这一社会存在,同时对促进生态建设的实践又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尽管生态道德是一种软实力,但它却有着极其强大的推动力,只有它才能真正驱动人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于人的行为产生自觉的约束作用,从而大大减轻各种“他律”形式约束人的行为时所付出的成本或代价。总之,生态意识作为一种思想动力,必然会指引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等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实践活动,促使他们不断推动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培育公众生态意识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全力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时,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参与者。近年来,我国公众的生态意识在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强,但从总体上说,目前的公众参与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如果缺乏公众生态意识的支撑,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认识不充分,或者急功近利,不注意创建工作的规范性,就必然会导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文明城市的创建就不能顺利实施。另外,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创建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单靠一个部门或单位难以奏效,仅仅依靠科技、经济、法律和行政等“他律”手段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激发和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否则,就难以将生态保护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也难以使美好的生态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就会落空。因此,必须把大力培育和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从而更好地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多方协调:培育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所谓公众生态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各种培养意识的方法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并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养成尊重和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从而能动地协调人与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总之,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大力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且使人们把这种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政府、社会、个人多方协调,共同努力,着力打造创建文明城市人文氛围,是当前培育公众生态意识的有效路径。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生态文明科学的普及工作。党和政府具有为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证和政策支持的作用。首先,要将生态文明科学纳入国民教育和再教育的体系,逐步把生态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其次,要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实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的宣传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重要的环境纪念日、节日和重大环境事件为契机,组织公众喜闻乐见的环境宣传活动,形成一种浓厚的生态文明舆论氛围。再次,政府部门对民间环保组织要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政府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之间要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以更好地发挥那些非政府环保组织的重要作用。最后,政府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消费法规与制度政策,引导公众合理消费趋向;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

以社区为阵地,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④。社会生活环境是指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交通、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等。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环境,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首先,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等在内的配套设施,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其次,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再次,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主要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宗教文化、生态传媒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最后,要注重各类活动的教化功能,积极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例如要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动员群众学文化、学科技、学法律,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以公众为主体,践行生态消费实践模式。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认识论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的理论武器。生态消费是指符合生态伦理的科学消费方式,具有适度性、持续性、全面性、精神消费第一性等特征,对提高全体公众生态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生态消费的理念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真正的希望。首先,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奢侈浪费的危害性,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公众要养成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对有害于生态环境的产品、食品不购买、不食用;对“杀食”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禽益鸟的做法应设法制止。再次,人们要注重精神追求,通过学习、娱乐、文化交往等方式以充实自己的人生,追求绿色享受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倡导社会其他成员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共同为建设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而努力。(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本文为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创建文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048)

注释

①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生态学杂志》,1991年第4期,第68~71页。

②李万古:“现代科学‘生态学化’和社会生态意识”,《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第9~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