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

第1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摘 要 文章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太原市部分社区居民,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影响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时间、项目和场所等因素入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与揭示不足,进而提出建议和措施,为太原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太原市 社区居民 体育锻炼 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太原市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居民体育锻炼场所

居民主要在广场和公园进行体育锻炼,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6.49%、23.13%,这是因为广场公园空气新鲜,活动内容丰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多且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有20.52%的人选择在街边马路进行体育锻炼活动,选择街边马路作为活动场所非常方便,但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还有16.79%的人选择在门前庭院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之所以选择门前庭院是因为方便,进行慢节奏的体育活动。还有7.46%的居民选择到条件较好的收费体育场所进行锻炼,完整配套的体育设施可以满足他们的多种体育需求。仅有5.60%的居民在单位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些居民所在单位均有体育设施。

(二)居民体育锻炼项目

选择交际舞、健身操和太极拳、剑类的居民居多,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68.66%、46.64%、和44.78%,这是由交际舞、健身操和太极拳剑类的项目特点所决定。选择散步作为自己活动项目的居民占被调查人数的32.84%,散步无需任何器械,不受场地和技术限制,能使人心情放松、增进人际关系,在锻炼的同时还可以与同伴聊天、排除烦闷,有利于身心健康。乒乓球场地设施较普遍且技术相对容易。羽毛球运动具有趣味性和灵活性,简单易学,而且对场地要求不高,经常从事该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所以选择羽毛球运动的人相对较多。由于足球、篮球和排球等球类运动多有场地限制,活动量大且对抗相对较为激烈,所以选择的人相对较少。

(三)居民体育锻炼动机

97.01%的居民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通过体育锻炼来解除烦闷,调节心情,这部分居民占到了84.33%。有73.88%的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是因为自身的体育爱好。有50.37%居民认为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可以认识兴趣相同的朋友,扩大人际交往圈。有24.25%的居民因为身体较弱,为了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有19.40%认为体育锻炼可以缓解疲劳。16.04%的居民,尤其是女性,希望能通过参加一些项目的锻炼减少脂肪,保持体重适当,可以使自己的形体得到改善。

(四)居民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太原市居民体育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30-90分钟之间,所占比例为80.60%,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可以积极融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只有10.45%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90分钟以上。只有8.95%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30分钟,这说明有一部分居民对体育健身的知识还不够了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太原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分布在广场、公园和街边马路,在体育场馆消费的人数较少。

2.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比较明确,强身健体、消除疲劳、放松心情等功能已得到居民普遍认可,但是体育对治疗疾病的作用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3.太原市居民在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上集中在交际舞、健身操等偏于女性化的项目上,而男性的一些如球类等体育项目开展的较少。男性与女性居民在同一个体育项目选择上表现出不对称性。

4.体育锻炼的好处已经被居民所认可,大多数居民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主要集中在上午的9:00-11:00和下午的15:00-17:00。

(二)建议

1.政府体育部门应加大体育知识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居民接受体育,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提高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

2.组织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开发适合居民的体育锻炼项目,让更多的居民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3.社区相关部门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应不断加强。指定专人负责,经常检查社区的体育设施,保证设施安全,经常进行打扫、维修,及时制止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文明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青健.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5):26-28.

[2] 姚婕.我国中部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652-653.

[3] 魏汉琴,周田敬,梁捍东.影响河北省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与应对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1):46-48.

第2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荆州市 农村中学 体育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33-05

1 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荆州市农村学校体育如何发展急需解决。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相对薄弱,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中的地位非常可怜,处于一个被严重忽视、严重边缘化、非常不正常的状态。但近年来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了全面描述荆州市农村学校体育的最新发展现状,了解目前荆州市农村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为荆州市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荆州市12所农村中学作为调查样本,包括荆州市公安县窑场乡埠河中学、荆州市监利县大乡流港中学、荆州市监利县大琬乡大中学、荆州市监利县大琬乡大高中、荆州市公安县杨厂乡杨厂镇初级中学、荆州市公安县仁和乡杨厂中学、天门市皂市中学、荆门市沙洋县后港中学、荆州市监利县程集中学、松滋市沙道观镇松滋四中、松滋市沙道观镇松滋第四高级中学、仙桃市彭场县何场乡彭场高中。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充分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信息途径,共查阅文献约20余篇,书籍3部。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体育;第二,农村学校体育;第三,农村教育、农村文化;第四,农村改革、国家政策;第五,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第六,其他服务体系。

2.2.2 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对象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1093份,回收率为91.08%,其中无效问卷41份。

2.2.3 访谈法

对部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体育场地器材情况、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以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特征和对体育的态度进行了访谈,了解了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基本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体育课的现状

3.1.1 体育课开课率

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本次调查的12所农村学校中,体育课开课率达到95.10%,但仍然有4.90%的学校未开展体育课,这说明部分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缺少基本的保证。

3.1.2 体育课活动内容丰富程度

由表1可以看出,农村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体育课内容不够丰富,认为基本合适的占多数,认为活动内容有点少和非常的少的学生达到49.26%,这说明学校的体育课内容明显不足。

3.2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早操、课间操等。

3.2.1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有68.10%的学校开展了课外体育活动,但仍有31.90%的学校没有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这说明大部分学校还是注意到了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积极组织了课外体育活动。

3.2.2 早操的开展现状

在调查中,有96.94%的学生反映学校开展了早操活动,仅有3.06%的反映学校没有早操,这说明学校早操的开展情况总体比较好,早操在农村中学的开展得到了基本保证。

3.2.3 课间操的开展现状

农村学校课间操的开展情况也总体比较好,开展率达到88.26%,但是据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课间操的时间仅有5分钟,活动内容也不够丰富,只有广播操、眼保健操等少数几个活动内容。

3.3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硬件系统,是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物质保证。各学校基本上有不同规模的体育场地,但通过实地调查,很少是标准场地.基本上属泥土场地,通常都只有田径场地和篮球场地,其他的体育活动场地则很少有学校会有;器材更是比较少,只有篮球、跳绳、杠铃、等少数几种体育器材。

3.3.1 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看法

经调查分析,学生对所就读学校的体育器材质量评价为:非常好的10.40%,有点好的16.94%,一般的50.10%,有点差的13.20%,非常差的9.36%,总体上说,学生对学校体育器材的质量评价为一般。

3.3.2 体育课时学校提供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体育课时,觉得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够用的学生占多数,比例为38.74%,其次是不太够用的占22.18,总体上感觉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富余的学生为27.18%,而感觉不够用的学生占到34.35%,这说明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总体感觉基本够用,但感觉比较富余的只占到少数。

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体育课时,感觉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非常富余、较富余和基本够用的学生明显多于学校体育器材的提供情况,觉得体育器材不太够用和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多于体育场地提供的情况。这说明,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情况要差于体育场地的情况。

3.3.3 课外体育活动时,学校提供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够用的占多数,为41.26%,其次是认为不太够用的学生占25.52%,然后依次是认为交富余的学生占13.80%,非常富余的学生占12.48%,认为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占6.93%。另一方面,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场地非常富余、较富余、基本够用的学生多于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的情况,也就是说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情况要比提供的体育场地情况差。

3.4 学生对体育(体育课)的态度

3.4.1 对体育锻炼好处的认识

这说明被调查的农村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好处,选择项目个数超过3个(包括3个)的学生占到93.14%,但认识的还不够全面、不够充分,对体育锻炼好处认识比较全面的学生只有10.34%。对体育锻炼好处的认识会影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坚持性,也可能会影响体育锻炼的兴趣,应当增加对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体育锻炼的好处。

3.4.2 对体育锻炼坏处的认识

这说明被调查的农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坏处都认识的非常不足。只选择一个锻炼坏处的学生占到49.22%。体育活动时,对体育锻炼的坏处有所了解,就能做到一定的防范。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话,就难以做到防范,这样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知识,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坏处及避免的方法有所了解很有必要。

3.4.3 是否喜欢体育的情况

据调查显示,喜欢体育的学生占到72.20%,不喜欢体育的比例只有5.79%,在喜欢体育的学生当中男生居多,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很高的,同时由于性别的原因,学生对体育有不同的态度。另外,初中学生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体育的学生都较高中学生多,高中学生对体育持无所谓的观点的学生较初中的少,这说明高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态度要好于初中学生。

3.4.4 是否喜欢体育课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学校中,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56.27%,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23.98%,有19.75%的学生无所谓,显然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比例较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和认识程度不足,认为体育课无所谓。这些都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

从表8还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略高于高中学生,但是对体育课无所谓的学生也高于高中学生,高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较初中的多,据调查显示,高中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女生身上,主要原因是不愿意活动,怕脏怕出汗。

综合比较学生对体育和体育课的态度得知,学生喜欢体育的比例72.20%要远远高于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56.27%;不喜欢体育的学生有5.79%,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到23.98%,这说明一个问题,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也是远远高于不喜欢体育的学生,数据表明,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是很喜欢体育课,学生对体育的态度要比对体育课的态度要好的多,不喜欢体育的学生也少于不瞎混体育课的学生,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某些问题,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的爱好程度不高。

3.4.5 是否经常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情况

据调查显示,有68.56%的学生不能经常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仅有31.44%的学生可以参加到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中。不能经常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机会,比例为29.08%,其次是没有场地器材(17.32%),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16.58%),有14.41%的学生反映学校不让开展体育活动。

3.4.6 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期望

从表9可以看出,无论是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首先对增加体育活动时间提出了强烈要求,人数比重最高,这说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很高,态度比较积极,都乐意参与体育活动,只是学校提供的体育活动时间太少,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对学校的场地器材也提出了意见,要求增加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人数比重次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成功欲望的不断增加,高中学生对比赛活动的要求要强于初中学生,而初中学生更多的则是对活动项目的丰富程度提出要求;农村学生对学校的体育图书手册和提供体育信息、消息等方面要求较少,人数比重较小,经过对部分学生的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很少有看过体育图书手册,基本上没有这个概念,对体育知识的了解也很有限。

3.5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3.5.1 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内体育活动的情况

由表10所知,在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内体育活动的情况不大理想,每天都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最高,占到44.42%;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当中,有1-2天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居多,为29.28%,而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

3.5.2 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由表11所知,在上课期间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更为不理想,每天都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高达55.15%,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是不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当中,每天都参加的也只是占到11.74%,有3-4天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也只占到少数,为7.53%。经调查显示,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跳绳、打篮球、跑步等几个项目上,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的场所主要是在学校附近、家的附近和家里。

3.5.3 双休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由表12可知,农村学生在双休日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最高,占36.66%,其次是大部分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到29.35%,而每个双休日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只有7.64%。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打篮球、跳绳、玩沙包、打羽毛球等项目,活动的场所依然是学校附近、家里和家的附近。

3.5.4 寒暑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寒暑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稍好于双休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比例最高的是大部分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占34.24%,从不参加的学生为31.41%,然后是一半天参加的占18.03%、大部分天参加的学生占10.43%和每天都参加的学生占5.90%

3.6 父母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经调查显示,父母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总体比较好,父母非常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占到第一位,为37.11%,有点支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为34.41%,然后是父母持无所谓态度的占25.78%,有点反对和非常反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父母仅有2.69%,这说明父母对体育的好处有一定的认识,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持肯定的观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开展了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但还存在活动时间较少、活动的内容不够丰富的等问题;农村中学提供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够用但认为学校提供的场地器材不够用的比例也很高,还存在场地不标准、质量差,器材种类较少,数量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部分好处,但认识的都还不够全面,对体育锻炼坏处的认识都非常不足;喜欢体育和体育课的学生都占到了大多数,喜欢体育的人数远远多于喜欢体育课的人数;大部分学生不能经常参加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机会,第二、第三位的原因是无场地器材、无教师的指导。学生对学校最强烈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增加场地器材、多开展训练比赛活动、丰富活动项目等四项;在校期间,学生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的总体情况不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双休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不好,从不参加的学生占到第一位;寒暑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略好于双休日,但是不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还是占到大多数。

4.2 建议

(1)树立先进教育思想,转变观念,纠正对农村学校体育认识偏差。

(2)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要使各级领导、校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3)保证体育的开课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给学生一点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到阳光下,操场上去锻炼身心。

第3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 体育后进生 体育课 体育锻炼兴趣

体育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对体育锻炼怀有较强的兴趣,而体育成绩差的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则不高。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体育后进生进步。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中要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就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分析后进生体育成绩差的原因

学生体育成绩差有众多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先天身体素质不好,或者自身在体育方面的自卑心理。但先天素质不好不是体育成绩差的借口。有很多先天素质差的学生通过后天的积极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后天的诱导。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心理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反映,是有利于教学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后进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教师要切实多下功夫。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1不歧视体育后进生。

掌握体育后进生不爱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后要对症下药,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诱导和培养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为了帮助他们提高体育成绩,首先不要歧视他们,要用一颗爱心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

2.2慎用批评,多用表扬和鼓励。

对于后进生的过失,教师不要动辄大加训斥,后进生因为成绩较差,本来就感到压抑,再受到教师的责难,就更抬不起头来,更加对体育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多表扬和鼓励他们。即使学生的进步不太明显,也要给予鼓励与表扬,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体育潜力,逐渐增大其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3利用理论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要使后进生端正思想,不要因为比不过人家就感到气馁。教师要指出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目的。体育锻炼并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而主要是强身健体,为了今后更好地学习工作。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举例激发后进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3.1课堂气氛要活泼。

教师上课讲解除了要规范外,还要具有幽默感,如果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是提不起兴趣来的。

3.2示范动作要优美。

教师优美的动作会给学生以美的感觉,心里有强烈的模仿愿望。因而教师平时要注意力加强身体锻炼。

3.3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有些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的部分原因是场地器材不够。因此教师的组织教法不要太死板,可以用分组练习的方法,尽量让学生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达到锻炼的目的。

4.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样就让后进生有选择的余地。这个项目不适合自己,还可以选择其他的项目,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5.发挥音乐、韵律练习在兴趣教学中的作用

把学生喜欢的音乐和明快活泼的韵律练习应用于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节奏感和美感,提高学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6.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和呆板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绝大多数教学对象能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就必须不断地获得信息,学习新的知识,对教学中的技术动作有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除了在课堂上对后进生进行认真指导外,教师在课外还应耐心帮助与辅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明白教师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而花费大量心血。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思想工作,学生就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就能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

7.诱导学生至少选择一个运动项目做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项目

体育后进生少有像体育学优生那样会有几个业余运动项目爱好,有的后进生甚至一个运动项目爱好都没有,由于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很差,很难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在平时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好处,以及不锻炼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述给学生听。对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性别、年龄及爱好来定,逐渐诱导后进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第4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1.体育与中学生

体育是以身体的直接参与来表现的,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

(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加速新陈代谢。中学生在身体发育过程中,通过适时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运动能力,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进而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锻炼也会刺激骺软骨的增生,促进骨骼的生长,这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另外,通过体育活动还会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疾病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对人体内脏器官构建的改善也有着积极作用。而这些都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体育锻炼是学生调节大脑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不但能改善和发展身体,又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繁忙的学习之后,大脑会疲劳,此时进行必要的体育运动,不但消除大脑疲劳,改善大脑供血和供氧,又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能力,使人得到放松,心情舒畅,大脑的工作能力又得到提高,又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生理条件。

2.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则

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有效的途径。其方法看似简单,但如果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经常性原则。由于身体的机能特点,所以决定体育锻炼要经常化。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才会对人体构造和功能方面起到良好作用,但如果一旦停止锻炼。这种良好的影响便会很快消失。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他们的体质,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特别是以提高免疫力和减肥为目的的体育锻炼,更应经常坚持下去。

(2)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体现在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运动量的安排两方面。体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体力情况和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使学生适应后,再适当增加运动量或难度。不少学生在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时,都有很高的热情,活动量也很大。但是坚持不了几天,便败下阵来,失去了兴趣,更有甚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究其根源,是因为他们未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开始活动量就很大,造成身体无法很快适应过来,疲劳反应也很大,甚至于造成运动损伤,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不得不放弃锻炼:另外,对体育的期望过高,认为只要进行体育锻炼就能达到立竿见影之效,殊不知锻炼几天下来,并未发现身体机能有明显变化,由此大失所望,便放弃了体育锻炼。

(3)全面性原。体育锻炼不应单纯发展某一运动能力或身体某一器官的生理机能,而应使身体器官和各系统的功能水平得到全面的发展。单一的某项运动只会重点发展某一身体素质,如果只是片面追求体育成绩而进行锻炼,便会造成身体的畸形发展。所以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一是锻炼项目要尽可能丰富多样,二是在体育锻炼兴趣和条件限制而不可能选择较多运动项目的情况下,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使较多器官或部位得到锻炼,以保证整体机能产生全面影响。

第5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高职体育 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48-01

一 高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初步得出了高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高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强

当前高职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同时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不重视。很多同学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较为模糊,对于终身体育的认识较为陌生。当前,高职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只是较为关注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而忽视对学生运动能力、运动兴趣、运动意识的培养。

2.高职生的体育情感不浓

调查显示,许多学生面临着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他们放弃体育锻炼,利用更多时间去学习文化课。每周除了一节体育课之外,其余时间几乎不参与体育运动。有部分学生宁愿选择上网和什么都不做,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更没有形成积极的体育情感。

3.高职生的体育意志薄弱

体育意志是指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运动,并能在参与过程中克服困境,以实现目的的一种心理状态。许多高职生几乎不参与体育锻炼,更别提体育意识,还有些学生怕吃苦、怕流汗,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二 高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

高职生体育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不强。影响高职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

1.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些学生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在个人体态上,两性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调查中发现,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略低于男性。另外青年初期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足,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到位,不明白体育锻炼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2.教师的专业水平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素养的构成,首先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学科的广博而深刻的认识。一个教师的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3.教师的道德水平

师德是一个教师所具有的素养中最核心的一条,具有良好的师德的教师有益于感化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调查中显示,一些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就是感觉老师道德素养不高,不愿意向他们学习。

三 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高职体育教学,一方面要考虑提高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1.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培养良好的体魄,不仅能够为当前学习任务做准备,还能够为今后事业成功打基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这对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较大的好处。

2.积极有效践行教学

对高职生实行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实践“开放型”教学。“开放型”教学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构成一种民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接受、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开放型”教学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转变:在思想上,教师要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在实践上,教师要乐于给予学生耐心的指导,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在师生关系上,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能够耐心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学术的知心朋友;在成绩评定方面,教师要积极地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做准备,发掘学生的天赋。现阶段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开放型”课堂教学的实施,无形中就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使得学生逐步达到教学的目标。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让学生完成其任务,尊重了学生主体间的差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激情,能够让学生感到体育的乐趣和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3.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

高职生对体育锻炼一点都不陌生,但是他们对体育理论知识都有着较少的理解,并且平时也很少接触。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有益于提升学生对终身体育教育的理解,还能科学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以及解释体育运动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让理论知识在人的体育活动中发挥作用。加强理论课学习,同时,这就要求教师要向学校反映,增加体育理论课的学时,配备较好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加强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一个渐进的、科学的引导的过程。终身体育观是个体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产物,高职体育教学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采取多方措施,使高职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第6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冬季,请加强体育锻炼》!

冬季的到来,给北方的天气增加了几分寒意,这个季节,没有了夏日的骄阳,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参加冬季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增强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冬季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断收缩,呼吸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还增强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10倍。

冬季体育锻炼,大都在室外迸行,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发生明显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弥补阳光照射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作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多参加户外锻炼更为重要。

冬季体育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坏,增加了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冬季锻炼好处很多,冬季锻炼的项目也很多。一般多采用长跑、球类、跳绳、踢腱子、跳橡皮筋等项目。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灵活掌握。

冬季体育锻炼又要注意什么呢?

1、冬季天气比较冷,参加锻炼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幼。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运作水平,改善肌肉、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现象的发生。

2、冬季锻炼要注意预防感冒。冬季天气比较冷,锻炼着装要合理,锻炼后要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及时穿衣保暖,以防感冒。

3、参加冬季锻炼,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培养积极的奔跑态度一年四季,皆有可观,享受冬季,快乐奔跑。

5、呼吸方法须得当。冬季气候寒冷,风沙又大。因此,锻炼时不要大口呼吸,而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在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6.、根据自身的体质循序渐进,慢慢加大速度强度,跑前应当做好准备活动,跑步过程中切忌憋气,跑步后不宜马上停下或坐下,应慢走二三分钟。

9。防止受寒冻伤。冬天锻炼,应根据户外寒冷变化来增减衣服,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除了经常搓、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抗寒霜.

10.让学生实际演示各种冬季长跑中的现象,让学生辩清是非,防止错误发生.

第7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培养自我锻炼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45-01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能力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表现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内容。这也是培养了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力,让他们自觉地进行某一项的活动。

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原因

高中体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基础,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但目前高中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自我锻炼能力欠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自我锻炼能力认识不足,没有真正了解到自我锻炼的重要性;第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第三、运动项目较多,盲目性较大;第四、没有找到正确的锻炼方法,缺少指导性锻炼计划。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对自我锻炼缺乏兴趣,欠缺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必须通过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对策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的能力以及意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教学。

(一)用活动来带动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体育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培养。高中的体育课不但要让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还要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老师上课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在课下进行自我锻炼的一个意识。老师在课前备课时,要设计一些学生喜欢参与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一个进行自我锻炼的意识。体育课是一门释放压力的课程,把平时的脑力劳动转化为体力劳动,这对他们文化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在完成了教学任务的时候,最好安排一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如学生都喜欢精彩的体育赛事,老师就可以组织一些让学生参与进来,那么学生就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因为有了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老师要积极地进行引导,学生在爱好以及运动能力方面会有差别,根据学生的水平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充满了热情。而对于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学生,老师就要想办法来提高他们的锻炼热情,让学生有一个动力。另外,老师还要培养学生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这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

(二)建立密切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体育老师要学会做学生的朋友。当学生在自我锻炼的时候碰到了困难,老师要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去战胜困难。在自我锻炼的时候学生产生退缩的时候,老师要鼓励学生继续进行锻炼。在耐力跑的训练过程中如果学生想在中途放弃,老师可以用“愚公移山”的预言故事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懂得了毅力是现在社会竞争的必要品质。耐力跑是磨练学生意志力的一个好的体育项目。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变得更加密切,老师在教学方面的思想学生就很乐意接受,他们就会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在课堂上,老师要向学生说明白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要想成为栋梁之材,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学生明白了锻炼的重要性,就会自觉地锻炼身体。

(三)运用评价的方式,激发主观能动性

在体育课上,老师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会学、善学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锻炼能力。对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才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养成进行体育锻炼意识。在体育课上,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思想贯穿整个课堂。不但要完成的是技术层面的教学,还要加强感性认识的提高,发挥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主观能动性,推动高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生有了锻炼的热情,还了解体育锻炼的方法,就可以进行综合的运用了。老师想要在课堂上巧设教学步骤,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教“立定跳远”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不同的练习场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自己的。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可以逐步地树立自信。

(四)加强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前提是要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如果学生锻炼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锻炼效果,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训练项目,并用语言介绍动作的要领,之后,让学生模仿动作练习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还会加强动作要领,使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科学的锻炼。

三、结语

在培养高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时候,老师要改变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来进行自我锻炼,找到动作的要领,方便学生在课下进行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锻炼。在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时候,老师还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讲评。只有这样,教和学密切配合,才能调动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学生主动进行自我锻炼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1] 吴旭明.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J].学周刊技,2012(16).

第8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身体形态;良好影响

0.引文

身体形态的塑造以及身体机能的加强都需要个人的不断努力,也就是要每天都坚持一定量的运动,我们可以尝试着给自己制定一个运动的计划,坚持每天按照计划来执行,坚持体育锻炼,让运动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好像一日三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样。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试着尽量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务活,这些简单的打扫、洗衣等,其实也是运动的一种,总之,人体机能的提高组要自身的坚持不懈,不管实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应该自己主动的寻找动手的机会,“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才能找寻生命的意义,也能使得身体机能更加强大,自身的造血功能更加强大,只有这样,生命才会充满活力。人体是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死系统、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等组成。体育活动亦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的,同时,体育锻炼又可以对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产生良好影响。运动对于生命的影响是很大的,它给我们身体带来的好处也是数不胜数的,一个人如果严重缺乏运动,那他的身体机能会不断的下降,以致最后完全没有抵抗力。本文将以运动队身体的良好影响为论述的重点,为读者阐述运动的重要性,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对运动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坚持体育锻炼,人人都能够有一个好身体。

1.多运动――心脏更强壮

心脏是一个压力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液循环为身体的各个器官输送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维持它们的生命活动。运动时,肌肉活动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物质,心脏通过加压提高血液的循环量。运动量大,心脏就需要更“努力”的工作,这对心脏是一种锻炼,长期锻炼的心脏更加强壮,每跳一下所泵出的血液更多,所以我们看到运动水平高的人平常安静时的心率较慢。心脏有病的一个表现是泵血的能力不足,甚至对身体组织安静状态的供血需要都不能满足。经常锻炼,可以使心脏有一定的储备能力,即使在有病的状态下,机能维持足够的供血能力,保证日常活动的基本需要。

2.多运动――血管更粗、更有弹性

心脏血管和脑血管梗塞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梗塞常常是在血管已有狭窄的部位发生。

运动时,血管因具有弹性的特征而变粗,可以通过更多的血液以满足心脏搏动和肌肉收缩的需要。经常锻炼,可以使血管的弹性更好、变得更粗、输送血液的能力更强。血管狭窄随看年龄加重,即使是经常参加运动的人也避免不了。但可以延缓这一狭窄过程的发展。同时运动可以使血管变得更粗、弹性更好,就更不容易发生梗塞。

3.多运动――改善血脂

血脂异常是造成血管狭窄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运动通过消耗脂肪和降低体重,可以改善血液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有助于延缓血管狭窄的发展。

运动对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影响较大,而血胆固醇的水平除运动外还受到遗传、体重和饮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异常的血脂,控制饮食和体重也很重要,必要时,还应配合药物治疗。

4.多运动――降低血压

高血压使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增加,控制高血压,可以有效降低这种危险。

运动时心脏跳动的速度加快,形成更高的压力,加速血液的流动,血压随之升高;运动时肌肉收缩,从血管外面形成压力,也会使血压增高,所以人运动中的血压比安静的时候高。但是,运动后,血压会很快回落到正常水平,并且可以维持几小时或更长。

血压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坚持参加运动可以预防或延缓高血压发生,也是运动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

5.多运动――提高循环呼吸功能

心脏和血管的运动形成血液循环,为身体各部分组织输送氧气,运回二氧化碳,通过肺脏的呼吸,形成身体内外气体的吐故纳新。

循环呼吸功能的高低,决定着身体输送氧气的能力,由于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也决定着一个人体力活动能力的高低。经常参加运动者,体力好,循环呼吸功能也好。

运动时,心跳和呼吸加快,心脏输出的血量增加,肺脏呼吸的气体量也大幅度增加,在满足运动时耗氧量增加的同时,也锻炼了心肺功能。机体对于运动引起的循环呼吸活动刺激的适应,表现在心肺功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机体对运动的这种适应提高了循环呼吸系统的健康水平,这意味着在机体的衰老过程中,心肺功能的退行性变化更加缓慢,与同龄人比较,可以维持更高的体力活动能力;也意味着保有更多的功能储备,有助于抵御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的损耗。

6.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却大不如前,针对这中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身体的重要性,所以人们开始讲体育锻炼作为一件事情来规划,将体育锻炼视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本文也对体育锻炼的良好影响给出了详细的介绍,也不难看出体育锻炼对于人体形态以及机能的良好影响有很多,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育锻炼,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老者,不管是有时间还是没时间,都应该重视体育锻炼,真正的将体育锻炼当成一件事情来做甚至是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只有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计划,每天兼差体育锻炼,才能保证一个好的身体,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坚持晚饭后散步的习惯,也可以坚持以步行或者是骑自行车来代替开车出行,环保的同时,更能够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通过本文的介绍,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百忙之中,挤出一些时间用于体育锻炼,为自己有一个健康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生命能够延续的时间更加的长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够懂得爱好运动、懂得运动、坚持运动,并且带领着身边的人走向每天运动的道路。 [科]

第9篇:加强体育锻炼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体育锻炼;实验教学;因势利导;积极参与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过程、注重学习态度和能力培养,认为目的即在过程中。在《体育与健康》实验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转化为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的学习,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体现。但在教学实践中也难免出现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刺激下的新现象:如课堂气氛过于火爆,场面难以控制;教学“控”与“放”的度难以把握等等,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这类问题,将会给课堂增色不少。现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拿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随机应变,增色课堂

我在讲授“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一节中,先利用谈话教学法,引导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体育锻炼的看法,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话题引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上来,不少同学都认为体育锻炼能强身健体,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等等,但有位身材较胖的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体育锻炼不好,原因是体育锻炼要流汗、风吹日晒,易把皮肤晒黑衣服弄脏,还要耽误学习时间,所以他不喜欢体育锻炼。在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往往会直接指出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提醒其在以后的时间里应加强锻炼,或者让其暂时保留意见等。但今天,我改变了方法,把这个问题作为突破口,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这个同学的见解与众不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确要流汗受累,接受风吹日晒,还要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听起来确有些道理,他的看法是否正确呢?同学们可以结合老师提供的例子来分析一下,判断这位同学的说法正确与否。”当我把生动形象的三个例子:运动剥夺试验(限制人体运动,人就会告别健康);笼养兔鸽(兔子跑不多远、鸽子飞不多高,就会死亡);“7大于8”(每天连续学习8小时,不如劳逸结合学习7小时的效率高)播放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热情空前高涨,我顺势引导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与较差的同学谈自己是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让学生们对比讨论、总结出体育锻炼的好处。当我问到这位同学有什么感想的时候,他站起来说:“虽然我以前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但现在我有种试试看的欲望。”听他说到这里,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先熟后教,因势利导

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机械模仿,排斥了学生的思考与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记住了知识却不理解知识、更不会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在讲授“投掷垒球”课题时,我进行了对比教学,两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①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从原地投掷的鞭打动作一直到助跑接交叉步,反复强调超越器械)②学生模仿,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③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另外两个班我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进行实验教学:①实践活动,熟悉球性(上课初,用鼓动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把手中的球玩出“新鲜花样”。)②优生表演,模范带动(学生从自抛自接到自抛转体540о接球,一直到双手单手体前体后抛垒球等,花样层出不穷,学生兴高采烈)。③分组练习,实践创新④及时评价,再创⑤归于主题,争创佳绩(师:同学们的垒球玩得的确很好,但是怎样能把垒球投得更远呢?来看一下老师的示范如何?)学生看过老师的示范以后,马上进行模仿,成绩上升很快,有几个学生竟跑过来,与我讨论投掷的姿势,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调整。他这一说不要紧,有许多学生提出并展示了自己设计并实践过的方式、方法,一堂课在师生间和谐的交往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妙用特殊学生,激活课堂

在一次公开课时,发现班上有一位身体肥胖、行动迟缓的学生。一般情况下特殊学生会被列为见习生,免得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但本节课我没有把他列为见习生,而是用友好、和善的态度,与他交流,并教育学生密切合作,同时因为这个学生的存在,活跃了课堂气氛,此起彼伏,得到一致好评。

课的内容是分腿腾越跳箱,整堂课的设计是以游戏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达成目标。在做跳背游戏时,该同学的笨拙动作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抓住时机及时教育,引导同学应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不能取笑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该组同学采用降低高度的方法使得这位同学顺利过关,并在游戏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信心倍增,教师又因势利导:“只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该组情绪高涨。在进行攀爬高台比赛时,这个小组的同学互帮互助,出谋划策,及时改变战略战术,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最后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比赛过程中同学们明确认识到了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针对如何帮助这名特殊同学顺利过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由开始的一推一拉到最后四推两拉真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学生参与讨论和竞争的场面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为达目标,其他小组也全力以赴,努力拼搏,竞争场面之热烈,令全体教师喝彩。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气和乐趣,是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对学生个性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学。相信只要我们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置身于一个与学生同等的位置并加以引导,相信我们都会有新的体会。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