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绿色经济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经济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经济的概念

第1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必要性;发展趋势

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21世纪,生态圈由于人类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污染和能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整个生态圈承受着超负荷,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敲响了警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人类不得不采取措施维持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建筑业,城市化范围的不断扩大每年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土地,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建筑领域延伸的结果,既要保证建筑可居住性和舒适度,又要最大限度进行能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由于绿色建筑而渐渐发展的绿色建筑经济也逐渐进入到人类的生活之中。

一、绿色建筑经济的含义

绿色建筑经济是建立在绿色建筑之上的,绿色建筑是生态学和建筑学结合而生的产物,因此也被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这一理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著名建筑师保罗•索乐瑞将建筑设计的过程与生态学的知识相结合,提出建造一种既能满足人类居住需求,又能保证在建造和使用周期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因此,在设计、施工以及维护管理上,绿色建筑的难度相较于普通建筑而言都相对较高。由于绿色建筑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技术难度较大,在很多国家的普及程度都不是很高。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也不算非常发达,距离部分发达国家来说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提高,绿色建筑的实现程度也有所提升。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

(一)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面对当下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能源日益减少的严峻形势,人类不得不走向可持续发展这条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因此,节约资源和能源十分关键。绿色建筑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绿色建筑经济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契合的。人类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城镇化的不断扩大,建筑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传统的建筑业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能源消耗也非常巨大。但绿色建筑经济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建筑业的发展所导致的生态问题,既能够满足人类的发展又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因此,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绿色城镇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类的发展,城镇化范围的扩大也是必然趋势,为了避免城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必须保证城镇化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对于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十分有利。建筑群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城镇发展的环境和载体,只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才能最大可能减少城镇发展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能源的消耗。从建筑方面做到了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自然也能够做到绿色发展。而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一批诸如新能源开发、资源循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绿色城镇发展。

(三)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必要渠道

绿色建筑经济结合了生态学知识,所呈现的建筑将会完成人类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通过工程师科学专业的设计和规划,绿色建筑将会具备舒适的居住、节能、减排以及智能功能。与传统的建筑不同的是,绿色建筑将会做到最大化与生态环境的结合,让人们能够居住在一个充满生机与绿色气息的环境之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新科技进行整个建筑的能源再利用。同时这些技术也能够洁净空气,让人们的居住感受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为人们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在舒适度、安全性、生态性方面都能够得到质的提高。

(四)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有效途径

绿色建筑经济概念的提出就是由于建筑业对于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引起了质疑,因此提出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新型建筑理念。绿色建筑基于减少能源消耗的根本目的进行设计,利用最新的能源回收再利用技术,将整个建筑建造成为一个大型的“资源再利用工厂”,结合生态学的专业知识,将建筑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界本身的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等。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让节约自然资源和打造舒适居两者相辅相成,从根本上解决过去传统建筑业对于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界的破坏问题。与此同时,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带动一批节能产业的发展,形成节能环保的良性循环。

(五)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式

随着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和推广,这种新型的人类居住方式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观念,绿色发展的概念将会随着绿色建筑深入渗透到人类的衣食住行之中,对于自然界生态圈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节约将会成为人类的共识。通过日常的潜移默化,才能最大程度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绿色建筑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他的绿色产业也会随之发展兴起,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的主要居住场所

随着绿色建筑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居住、工作、学习的主要场所。当下绿色建筑的发展受限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层面的较高难度,随着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将更大程度得到普及和优化,成为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主力军。

(二)绿色建筑理念成为业内标准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将带动整个绿色建筑理念的完善和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将取代传统的建筑理念成为整个建筑业的新标杆。目前,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明确要求下,许多企业已经保证了新建设开发的新楼盘的节能性,未来随着绿色建筑的普及,这一标准将更加严格,以保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将与地区特色相结合

由于一些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原因,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还不够发达,随着技术上的成熟,绿色建筑经济将取代传统建筑经济。在设计方面,绿色建筑的设计发展趋势是与地区生态特色进行结合,比如我国西部较为干旱,绿色建筑的设计将会着重抗旱绿色植被的添加。而对于沿海地区,绿色建筑的设计可能更多地注重防潮的方面,结合海边植被的特色进行设计。

(四)绿色建筑经济将带动一批节能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及管理部分都以节能为基本保证,因此,节能减排技术将会随着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绿色产业也会由于市场的需求扩大而得到兴起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绿色建筑经济既满足了人类发展生活的需求,也完成了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任务,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绿色建筑作为新兴产业,在生态环境的维持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发面都有其发展的必要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其发展前景必定愈加广阔。

【参考文献】

[1]王尧,文卉卉.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34)

[2]侯建平.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

第2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交通运输 循环交通运输 低碳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国家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与环境的负外部性矛盾十分突出,成为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全面落实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部2013年5月22日印发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十二五”后期及“十三五”期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评选活动。江苏、浙江、广东、河南、上海、南京、无锡等省、市各级政府迅速响应,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区域性试点实施方案,绿色循环低碳成为当前交通运输业广为接受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方向。但是,行业内对绿色循环低碳交通概念还缺乏系统、深入解读,乃至存在诸多认识误区。科学界定和理解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对于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十分重要,也是其重要前提。

一、概念背景考察

交通运输属于一种经济形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概念内涵实际包含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的三个概念内涵,它们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别是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对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的反思,引发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变革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旋律,在上面的经济学领域产生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从而也派生出绿色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低碳交通运输等概念。这六个概念的实质是一致的,都体现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发展理念新的思考最早起源于英国,在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斯坦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在他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揭示出生态系统破坏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 “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该理论明确以循环式经济代替过去单程式线性经济理,因此,鲍尔丁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的最早提倡者。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出版《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概念。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英国2003年2月24日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被国际社会广泛共同关注,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得到84国签署 ,到2009年月,发展得到183个国家签署(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这些理念、思想、理论与方法传入我国后,国内学者出现大量讨论这些议题的研究文献,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展开。属于中观层面的交通运输亦出台一系列政策,如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指导性意见或规划。

二、概念的基本内涵

从整个人类与地球的共同利益出发,用科学的、伦理的、注重生态的方式对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做出可持续的创造,并进行进一步公平合理的分配。这是国际维基大百科全书对绿色经济的定义。借鉴此意,绿色交通运输就是指出于保护环境和减小能耗的目的,通过各种节能减排等环保手段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改善、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严重交通运输发展状态。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三低三高”,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高循环、高碳汇和高效率。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对“循环经济”一词作出如下定义: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由此可推断,循环交通运输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消费、废弃物处理的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交通运输运行经济形态。循环交通运输的基本特征是一低两再一高,即低消耗、再循环、再利用和高效益,其根本内涵是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重要的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交通运输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方面中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更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并且还能维持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上升趋势。这一关于低碳经济的界定来源于2009年出版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由此可见,低碳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碳生产力和人文水平综合可持续发展并都达到一种高层次经济状态,其本质在于通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排放量又实现高规模高质量的交通运输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概念突出的是要降低碳排放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其本质是提高交通运输能源的利用效率、创新建立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结构,关键是观念转变、技术、制度的创新。

第3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评价方法;构建体系;指标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绿色建筑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关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的流行开来。与此同时,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开发商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表面打着“绿色”建筑的招牌,而实际上却是高能耗、高浪费率的做法,没有真正做到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的城乡建设步伐也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提高绿色建筑的认识,意识到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能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经济的评价方法,从而提高建筑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一、绿色建筑的有关概念分析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从当前来说,由于不同的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角度不同,在国内外对于绿色建筑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绿色建筑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的寿命期内,能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的观念,做到节约资源,如节约能耗、节约用水。节约材料等等,减少各项污染,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合且高效的使用空间,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出发,要构建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需要整合各项因素,而这是一项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

(二)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概念分析

所谓全寿命周期概念,是从时间意义上反映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建筑的寿命周期通常包含了项目的选址、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等阶段。而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还应该要在这些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开采、运输以及在施工后的垃圾的处理、资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概念强调的是在建造前期的环境保护,能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

所谓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指的是在建筑项目中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与相关的技术后所产生的投资的增量。在绿色建筑中,经济评价主要是衡量项目前期的设计、施工阶段以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其中施工阶段的成本主要指的是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升节水、节能等性能而付出的额外的投资费用,也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C=IC(前期)+IC(建设施工)+IC(运营)。其中,绿色建筑前期的设计阶段的成本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前期的咨询费用、勘探设计费用以及项目标识认证产生的成本。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施工成本包含的范围较广,如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所产生的增量,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那么就要提高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或者是通过合理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如利用外墙保温隔热的技术来优化建筑的性能,有助于降低供暖的空调的负荷,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在绿色建筑的运营管理阶段也会产生绿色增量,这部分的增量成本主要指的是在建筑项目完成后,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支出,这部分的支出主要来源于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垃圾处理以及绿化管理等。此外,在建筑项目的运营管理中还包含了由于其他运营技术的使用而带来的增量成本。

(二)绿色建筑的效益

通常来说,绿色建筑的效益指的是在与传统建筑相比较的基础上,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从绿色建筑所产生的三大效益来看,经济效益可以说是最直接的效益,体现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的节水、节地、节能与节材等四个方面;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是间接产生的效益,并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价格标准来确定产生了多少的效益。绿色建筑所产生的效益,也可以用公式来表示,即b=b(经济效益)+b(环境效益)+b(社会效益)。对于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测算,主要是通过在节水、节地、节能等方面来反映,这些节约的资源或者是能源所能够产生的价值。以节能和能源利用的为例,虽然说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开展节能活动会产生成本增量,但是绿色建筑的节能效益也能够借助于设备系统与可再生能源等来产生新的效益,比如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太阳能与地热能的应用就能够获得新的价值。所以,可用公式表示为b=b(围护)+b(空调)+b(照明)+b(可再生)+b(其他)。

(三)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

1.净现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指标之一

净现值是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对净现值就是将项目运行中各个年份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按照收益率或者是投资折现率的方法,将资金的价值折现到初始点上而产生的差值。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中,可以借助于求解净现值的办法来求解绿色建筑增加的投资额能不能够获得到额外的收益,值不值得投资。当净现值大于零的时候,表示该绿色建筑是值得投资的,不仅能够收回投资的成本,还能够获得额外的收益;而当净现值等于零的时候,说明该绿色建筑刚好能够收回投资的成本;当净现值小于零的时候,则表明该绿色建筑项目是不值得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也是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指标之一。

2.内部收益率是绿色建筑经济指标之一

内部收益率就是项目的总效益的现值与总成本现值相等时的折现率。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可以描述为增量的成本能够达到的建筑效益的能力的实际收益率大小。在绿色建筑中,经济评价的方法往往是将内部收益率与基准的折现率相互对比,当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折现率的时候,表示当绿色建筑的投资项目是能够取得收益的;反之,当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的折现率时,则表明该项目无法获得收益,不具有投资的价值。

3.效益费用比是绿色建筑经济指标之一

所谓的效益费用比指的是效益折现值与费用折现值之间的比值。效益费用比是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借助于分析该项比值,能够用来该绿色建筑项目是是否值得投资。在绿色建筑项目中,当效益费用比的比值大于等于1的时候,反映了该绿色建筑项目方案是可行的;反之,当该比值小于1的时候,则表示该项目是不可行的。

三、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

(一)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型与体制

构建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系是一件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为此,就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高对绿色建筑的重视程度,从而来建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模型与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制。原来对于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往往只包括那些客观的、可以被验证的部分,并无法全面、准确的评价绿色建筑的经济可行性。一旦增加一些比较难以准确定义的操作领域,就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借助于定性描述的方式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体系中,既要重视定量分析的方法,又要意识到定性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如果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中,一些定性的打分指标模糊不清的时候,就需要适时的摒弃,不能够将其看作是定量评价的一个部分,而是作为描述评价的一部分。因此,要完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就需要加强现代的科学评价方法的应用,来为该模型与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在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中,模糊综合评判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在综合考量绿色建筑的时候,需要将两种方法相互结合使用,以此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所谓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指的是通过使用模糊变换的原理与遵守最大隶属度的原则,来考量建筑项目中与评价事物有关的影响因素,并且整合这些信息,来作出综合的评价。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模糊数学原理,能够综合的考虑到影响绿色建筑项目的各个影响因素,有助于克服当前经济评价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数据处理的层面上来看,模糊数学原理的使用,能够让绿色建筑项目中一些模糊的事物转变为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寻找到适当的阈值,也有助于减轻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三)加强立法,来推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发展

从当前来看,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上的有关法律还不够完善。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下,绿色建筑越来越流行,为此就需要加强立法,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从而规范绿色建筑经济的市场运作与市场秩序,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同时,也可借助于法律的方式来推广有关的概念,从而来真正的践行环境保护的观念。比如,可以完善地方法律。在建筑项目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的各类技术,如外遮阳、自然通风与采光、雨水利用等等,来达到节能的目的。从法律的层面上来完善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有助于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环境污染,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完善。

结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也愈发流行,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有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耗,践行环境保护的观念,还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为此,就需要提高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加强对绿色建筑各方面的研究,完善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法,从而推动绿色建筑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申莉楠.基于不同视角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35(3):84-85.

[2]张德魁.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初探[J].低碳世界,2016,(11):107-108.

第4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一、绿色财政概述

目前学术界对于绿色财政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一般而言,绿色财政是指政府机关在市场经济的指引之下,将自身置身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来对整个社会方面的需求给予财政方面的协助,以促进社会公共活动的顺利进行。事实上,提出绿色财政理念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等与人类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全新概念引入到财政建设当中来。因此,绿色概念可使政府的财政工作更为健康,从而得到社会大众的全面支持,最终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绿色财政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考虑,首先就是时间方面,这需要体现出财政工作需要既考虑当下,又考虑未来;其次是空间方面,这也即促使国家经济的增长需要充分意识到环保的作用;最后是需求方面,也即绿色财政需要综合满足现实与未来多个层次的需求情况(李景华,2007)。

绿色财政的理念涵盖了收入、支出、转移支付、采购及管理等多个内容。就绿色收入而言,这代表着政府机关必须确保自身行政职能的实现,并将实现职能与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科学、健康、环保的绿色产品与服务相结合,从而获取绿色资金的支持;就绿色支出而言,其是与绿色收入想贯通的,即指自身所提供的社会化产品与服务需要具备绿色的理念;就绿色转移支付而言,也即指政府机构务必将生态建设工作深入进行,政府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将相当一部分款项用于经济社会的生态建设当中来;就绿色采购而言,是指政府所购买的商品与服务也要与绿色理念相融合,从而对企业进行绿色生产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就绿色管理而言,主要表现于政府将环保理念与财政管理相结合,从而确保将绿色深入到行政管理工作当中,而这也要求政府机构实施的强化相关的管理手段与方法。

二、绿色财政的作用

绿色财政无论对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微观企业运营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加强重视势在必行。总体来说,绿色财政的作用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绿色财政有助于我国工业生产趋于绿色化。工业的绿色化要求工业制造必须将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量大理念融入到工业生产当中。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尽管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有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产业已跃居国际先进水平,但这些工业产业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也十分严重,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难以称作为绿色工业。事实上,绿色工业现已成为国际经济社会最为重视的发展方向,被称作是第四次的工业革命。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从财政手段入手,对绿色工业进行支持与倡导,从而确保工业企业转型,保障绿色产品的生产,带动绿色经济发展。

第二,绿色财政有助于我国农业生产趋于绿色化。与绿色工业类同,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同样是绿色农业所必须关注的方面。目前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落后,不少地方的农业生产存在着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现象,这使得土地资源的流失、空气与水资源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政府机关有必要从财政、价格、技术、融资等多个角度对农业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从而确保农业的绿色化实现。

第三,绿色财政有助于我国建筑业与运输业趋于绿色化。就建筑业而言,绿色财政能够保障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与社交环境,从而构建绿色城市;就绿色交通而言,绿色财政能够大大降低交通运输业所产生的污染物,优化环境,而这将以新能源战略与铁路建设为主要的突破口。

三、构建绿色财政体系的思路及措施

面对绿色财政的巨大作用,政府机关有必要加强这一体系的建设,但如下方面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也即绿色财政体系的构建务必考虑如下思路。

首先,绿色财政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清晰所要开展的路线类型,也即对于税收路线的一种选择。基本而言,目前我国绿色税收可选择的路线包括着融入型税收与独立型税收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将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现有的税收框架之中,后者是指将绿色财政所涉及到的税收与现有的税收框架相分离,即设计一些新的税种。实际上,无论采用何种税收方式,都不可避免的会面对制度层面的冲突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政府机关参与的制度创业行为(项国鹏,胡玉和,迟考勋,2011),有必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其次,必须要清晰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政府机关在进行绿色财政体系的设立过程中,务必要分清是否有必要将环保法规与经济发展法规相分离,还是将两者进行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法规。其实,无论是哪种方式,新的法规指标确立不可避免。

最后,政府机关有必要将财政政策与绿色化的概念进行有效的结合。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先发展、后治理”的状况,因此政府财政政策实际上多是一种后续的绿色观念。在绿色财政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必要将绿色观念深入到财政政策中,强化政策效果。

在遵循以上构建思路的前提下,政府机关有必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绿色财政体系,从而将绿色的概念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首先,构建完善的绿色预算体系。预算体系包括着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预算,然而对于绿色预算体系则尚无明确规定,因此有必要将这部分预算从传统的预算体系中分离出来,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编制工作。其次,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税收作为对国家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最主要方式,对于绿色财政的实现将作用极大。因此,首先构建出将为完善绿色税收体系能够从基础上促进相关产业的行为趋于绿色化。第三,构建绿色转移支付体系。转移支付是政府为保障政府财政收入更为合理的使用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实际上,税收的作用在于基础性的保障,更多的绿色工作需要企事业单位自身去实现,然而转移支付则更能直接的确保政府的支出用到绿色消费当中,从而切实提升绿色财政的效力。

参考文献

[1]李景华.试论绿色财政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7(2).

第5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问题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高投出,高能耗,高产出的产业发展下,自然环境随之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坏及影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降低污染,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一些产业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物流发展必须符合绿色环境发展要求,不断减少物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资源的消耗。,真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社会,贡献人类。

一、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现状分析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基础,也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一些企业,尤其知名企业已经形成了绿色环保意识,在企业运作中已经形成了绿色生产和绿色产品,同时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绿色意识得到的广泛认可,公众已经形成绿色消费意识。但是,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时间不长,现在的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物流发展起来的,企业发展物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接轨的意识刚刚开始建立,物流企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是不断降低成本,追求高效率的企业物流系统建设上,,环境意识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知识认识还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物流企业要全面发展绿色物流,首先应清楚认识目前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绿色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一)绿色物流观念有待普及

企业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是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先提条件,是指导日常生产的基本保障。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政府相关部门已经非常重视其在发展经济中起的重要作用。但是,绿色物流的概念还有待在企业和民众中得到进一步普及。企业绿色经营理念和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还处于薄弱阶段,对“绿色”的概念认识还很肤浅。一些企业缺乏概念上的正确意识,认为“”绿色“”是一种简单环保概念,除了增加物流成本投入,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认为,“绿色”的事情是政府的事,与企业无关。从长远来看,绿色物流是绿色环保产品,政府和企业之间必须搭建一条的“绿色”桥梁,。物流企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绿色物流,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了解其最终目标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

(二)绿色物流政策没有全部完善

政策是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基本依据。完善的法律法规更是为企业快速正确发展绿色物流指引正确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绿色环保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企业相关的“绿色”政策还不多不完善。此外,由于相关部门缺乏沟通,致使物流基地的重复之间的独立运作,而且由于多个行业和领域物流发展,还会导致巨大的浪费和非经济的社会功能的物流系统的物流资源,进一步加剧了对环境的物流过程的影响。

(三)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

物流企业发展需要相关基本设施建设配合。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是打造现代化物流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口众多,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车辆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交通设施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缺乏投资,同时影响和阻碍了物流的发展速度。运输系统尚未形成连续性网络。企业绿色物流的技术要求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一些物流装备水平不高,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不统一,物流设备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的缺乏有效衔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械化的增加和自动化物流,影响负荷率的运输,装载率的空间处理及设备和仓储设施利用率。缺乏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统一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这些斗制约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没有完善的基本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技术,发展现代绿色物流是不可能的。

(四)“绿色”人才短缺

绿色物流产业发展很大程度要有相关专业“绿色”物流人才来推动。随着物流业的兴起,推动了我国物流在学术上和教育上的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物流研究和教育与飞速发展的物流行业相比,相对还很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也很不多,物流企业从事的科学研究或在这方面投资研究的更少。绿色物流理念也没有完全融入到专业的物流教育当中。专业绿色物流人才短缺与物流业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影实施绿色物流的全面。

(五)物流标准化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标准化是对资源的整合,包括设备设施,信息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依据。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物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的问题是行业发展需要进行修订,以保持与标准已经的相关物流行业标准整体素质的物流不高;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有效衔接,配套协调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流和共享。

(六)回收物流发展不乐观

回收物流是主要体现在物流包装的回收再利用上,及废弃包装的处理上,从而降低物流包装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不高,大量的废弃包装浪费不仅已经产生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导致废弃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不能回收的废弃包装与资源的有限性,造成自然资源不断枯竭及环境的不断恶化,这种发展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发达国家的回收包装废弃物的利用率更高,生产再利用包装技术先进。在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发展再利用包装,提高再利用包装技术,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物流企业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滞后,产品包装的回收渠道不统一,企业引进再利用包装及技术还需加强和改进

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政府、物流企业、民众及业界的广泛关注,是我国物流业发展和世界物流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清楚的认识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李桂艳.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流科技,2005.

[2]赵临风.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因与策略.特区经济,2006.

第6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财政金融;低碳经济;基本阐述;现状;问题;策略

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的发展工业,忽略了环境以及资源的可承受能力,继而导致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随后我国便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缓解资源的矛盾问题,同时还能够解决金融危机,为金融行业探索出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低碳经济在财政金融的支撑下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因此加强对其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有必要。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阐述

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都出现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问题。因为时间的逐步积累,导致了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在逐步增加。基于此原因,各个国家都开始提出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实际上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涉及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生产模式以及观念。低碳经济属于全球性的一次革命。所谓的低碳经济,即是从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转变为当下的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等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优化石油、煤炭等高碳资源所消耗的能力,进一步减少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笔者总结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特性。第一个特性经济性,低碳经济是反对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其要求通过更加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二个特性创新性,在发展低碳经济时,是离不开技术的,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提高生产的效率,进而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绿色发展。第三个特性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技术来控制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高耗能产业,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1]。

二、财政金融支撑下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虽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财政金融的支撑,但是内部仍然缺乏完善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比如能源等一些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的贷款方面就缺乏相应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不具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理念。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在支持低碳企业发展时,缺乏对创新力度。同时对资金的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的优化,这些也都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金融支持能力不足

首先从我国在公开渠道中所公布的政府预算中可以发现,我国用于环境治理的财政支出较少,和英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够。从政府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中可以判断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极度缺乏资金,这也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其次我国财政金融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时缺乏完善的手段,一般低碳经济中的财政金融支持主要包含财政补贴以及财政支出,其他一些间接性税收优惠政策较少,这也导致我国财政金融支持缺乏支持力度[2],影响了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

(三)财政金融支撑下的碳交易市场并不成熟

笔者在上文简单介绍过我国是建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最多的一个国家,在全球都占据着重要的比重。虽然数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国碳交易市场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然缺乏成熟度,这也是我国在世界碳交易市场中仍然无法占据首要地位的根本性原因。我国碳交易市场是从2017年开启的,随后便成为我国的第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和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因有两点,第一起步比较晚,第二内部缺乏完善以及先进的金融体系,缺乏对碳金融的全面认知,继而在交易价格方面的设置方面缺乏合理性。除此之外,在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中还表现出缺乏碳金融的衍生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等情况,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财政金融支撑下仍然缺乏健全的环境税收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們逐步意识到资源的消耗以及过度浪费,给人类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的重大阻碍,也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因此为了更好的遏制这种不良经济发展行为,于是我国建立了环境税制。例如资源税、消费税以及增值税,这些环境税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调节性作用,但是在对能源消耗补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负外部性的成本,使得节能以及环保的最终效果并未展现,和发达国家在标准问题上仍然相差较大。综合各个国家的环境税收体系,可以发现像西方国家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税收体系比较健全,不仅能够遏制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成本,通过税收的模式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的创新,在内部融入一些新的节能型技术。我国在此方面应该向西方国家多学习。

三、财政金融支撑下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融入绿色金融的理念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在财政金融机构内部要积极的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比如风险投资机制、绿色信贷等等,不断的完善与之相匹配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环境评级标准等,进一步发挥出财政金融支持的作用。除此之外,应该对金融机构内部的相关贷款业务进行绩效方面的追踪,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根据当地融资政策合理的引导企业能源审计的相关活动,加强财政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促进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

(二)加强碳金融衍生品的研发,完善碳交易市场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并不完善,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以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融入绿色金融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例如在内部融入风险投资基金。其次我国要积极的像国外先进的发达国家学习经验,加大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比如碳期货、碳基金等,拓展内部的投资渠道,通过不断的完善内部的机制,来降低碳交易市场的风险。除此之外像一些低碳型的企业,政府要给予支持,比如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为这些企业在内部建设通道,帮助企业的发展以及上市,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技术,将低碳概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3]。

(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丰富财政金融支持手段

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应该合理配置政府的预算,在资源的利用以及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资金的支持,通过进一步的完善资金管理的配套性措施以及整合资金来加大对节能以及环保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也应该不断的丰富财政支持的手段,例如通过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对税收给予优惠等形式,来对低碳经济进行支持,提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新技术的积极性,保证资源能够被合理的利用。除此之外了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引入相关先进设备来提高内部的生产效率时,财政金融应该给予相应的优惠,便于企业更好的实施低碳经济。

(四)财政金融支持状态下,进一步完善环境税收体系

我国的资源税以及环保税都在面临着改革,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并落实环境税收,保证环境税收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比如加大对产能低、耗能高的一些企业的税收,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企业发展时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的转型,以进一步发挥出环境税收体系的调节以及引导作用。其次在内部建立负外部性成本的补偿,将这类资金主要用于环保类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绿色金融的监管机构

第7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然而,绿色物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为成熟的定义。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是指通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涵盖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

自从我国引进物流概念,物流业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仅要面临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再加之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如观念没有被广泛认同、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不足。

(一)绿色物流的观念未被接受。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业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再加上它属于新兴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消费者,对它都不是很熟悉。有的即使稍微有些清楚,也认为那只是概念理论的东西,要运用到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社会上绿色物流的思想基本不存在,因此其观念也不可能向西方国家那般深入人心,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绿色物流的观念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对它的发展也就缺乏前瞻性。

(二)绿色物流的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

由于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绿色物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需要关心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注。虽然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进行自发调节,但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绿色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便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再加上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我国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规划、管理、监督,而且我国的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导致了物流行业的秩序混乱、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三)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技术落。

后。由于物流行业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基本环节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它的发展也就对道路、码头、配送场所基础装备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物流行业还未形成较好的规模,其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装备水平较低,配套性和兼容性也比较差,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不统一,造成了物流业的发展缓慢。而且,我国的绿色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落后,使得物流效率大大降低。物流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与无序发展,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较好发展。

(四)绿色物流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起步较晚,人们对物流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少。再加上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高等学院虽然设有物流专业,但其课程不是很多,而职业教育学院则参差不齐,水平并不是很高,至于物流人员的培训机构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导师的指导,并没有进行专业教育。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多已经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不仅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进行专业的物流学习,只是按照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安排,加之没有不断汲取外界的新知识,导致了对他人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新鲜血液的流入,企业停步不前。因此,我国物流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的绿色物流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势必要加入物流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利于我国绿色物流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低碳,还要求绿色,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当然也要绿色物流。然而,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未被人们所接受,旧的物流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我们要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了解、认知绿色物流。这就要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大众媒体向公众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当然,绿色物流不仅仅是政府需要关心的,同时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因为新的物流理念有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长远效益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改变员工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物流理念,更新思想。

(二)完善绿色物流体制与法律法规。由于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如,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环境立法、许可证制度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通过制定税收扶持政策、绿色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的主流行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统一的体系来对物流进行规划管理,确保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也要理清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并运用统一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从而使得绿色物流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由于物流的发展与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要让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但是,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这就要我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同时,我们还要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使物流发展的道路更为畅通。并且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既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要加强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

(四)引进国外绿色物流先进技术。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面大开的局面,政府不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

、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节约成本,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培养绿色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绿色物流是新兴事物,人们对于它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是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的研究工作,加强应用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并且要充分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大学及物流企业的合作,形成生产、市场、研究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其次,各大高等院校也要多设立一些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课程,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同时也要引进海外物流人才,不断扩充物流师资队伍,提高物流教育水平,这样才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学历制度刚开始不久,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物流人员,也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在岗培训来加强其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并不断汲取外界的新鲜事物,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绿色物流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势必要加快物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而且,绿色物流不仅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还能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威。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23.

[2]朱万刚。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

第8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然而,绿色物流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较为成熟的定义。一般而言,绿色物流是指通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绿色物流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活动范围也涵盖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问题

自从我国引进物流概念,物流业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仅要面临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再加之我国绿色物流起步较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如观念没有被广泛认同、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等不足。

(一)绿色物流的观念未被接受。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业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再加上它属于新兴产业,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消费者,对它都不是很熟悉。有的即使稍微有些清楚,也认为那只是概念理论的东西,要运用到实践中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社会上绿色物流的思想基本不存在,因此其观念也不可能向西方国家那般深入人心,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绿色物流的观念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对它的发展也就缺乏前瞻性。

(二)绿色物流的体制不完善,政策缺失。由于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绿色物流不仅仅是物流企业需要关心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注。虽然绿色物流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进行自发调节,但它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这样才能使绿色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便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再加上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我国又没有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规划、管理、监督,而且我国的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缺乏统一的管理思想,导致了物流行业的秩序混乱、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

(三)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装备和技术落后。由于物流行业与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等基本环节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它的发展也就对道路、码头、配送场所基础装备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物流行业还未形成较好的规模,其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装备水平较低,配套性和兼容性也比较差,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不统一,造成了物流业的发展缓慢。而且,我国的绿色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程度的差距,特别是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落后,使得物流效率大大降低。物流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与无序发展,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较好发展。

(四)绿色物流缺乏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代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起步较晚,人们对物流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少。再加上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物流专业的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还没有形成规模,高等学院虽然设有物流专业,但其课程不是很多,而职业教育学院则参差不齐,水平并不是很高,至于物流人员的培训机构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导师的指导,并没有进行专业教育。对于绿色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刚开始发展。还有很多已经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不仅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进行专业的物流学习,只是按照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安排,加之没有不断汲取外界的新知识,导致了对他人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新鲜血液的流入,企业停步不前。因此,我国物流行业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的绿色物流在将来的发展道路上还要走很长的路。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势必要加入物流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绿色物流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利于我国绿色物流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建议

(一)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低碳,还要求绿色,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当然也要绿色物流。然而,绿色物流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还未被人们所接受,旧的物流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我们要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意识到绿色物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了解、认知绿色物流。这就要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大众媒体向公众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物流的概念。当然,绿色物流不仅仅是政府需要关心的,同时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因为新的物流理念有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长远效益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改变员工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物流理念,更新思想。

(二)完善绿色物流体制与法律法规。由于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如,通过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绿色物流标准、环境立法、许可证制度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通过制定税收扶持政策、绿色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的主流行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部门较多,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统一的体系来对物流进行规划管理,确保各部门协调一致,避免物流行业发展混乱。同时,也要理清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并运用统一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从而使得绿色物流行业取得较快的发展。

(三)加强绿色物流基础设施装备。由于物流的发展与公路、铁路、水运、航运、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要让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但是,我国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这就要我们重视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整体设计,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同时,我们还要统一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标准,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使物流发展的道路更为畅通。并且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既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要加强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

(四)引进国外绿色物流先进技术。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面大开的局面,政府不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有效地缩短采购周期,节约成本,为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培养绿色物流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于绿色物流是新兴事物,人们对于它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是专业人才,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的研究工作,加强应用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并且要充分加强相关科研机构、大学及物流企业的合作,形成生产、市场、研究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其次,各大高等院校也要多设立一些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的课程,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物流教育,同时也要引进海外物流人才,不断扩充物流师资队伍,提高物流教育水平,这样才会出现更多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但由于我国的学历制度刚开始不久,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物流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物流人才的需求。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物流人员,也可以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在岗培训来加强其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并不断汲取外界的新鲜事物,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绿色物流目前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们势必要加快物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而且,绿色物流不仅是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还能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并有利于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威.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23.

第9篇:绿色经济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对策;地位

【分类号】:F326.23

一、林业与绿色经济概念简述

国际社会包括学术界并未对绿色经济的概念进行统一的定义,人们对绿色经济的探讨是基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进行的。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指出,要确保把经济发展局限于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能因为只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造成生态恶化、各种自然资源衰竭,致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皮尔斯主张,经济发展要基于社会生态前提,追求社会生态可承受的增长。在国内学术界,不少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当是在不影响人和环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抑或是能够同时带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这种经济形态可以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率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绿色经济的生态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所提供的木材原材料具有生态环保、可降解等特点,此外还能够为人们带来大量的果实、油料、香料、药材等林产品和食物;发展林业经济还可以脱贫致富、保障能源供应。可见,林业与绿色经济联系紧密,是发展绿色经济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二、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础。森林及林业为绿色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森林还可以提供果实、油料、香料、中草药等非木质林产品,对于维持逾全球10亿人的生计有重要作用;林业在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维护粮油安全、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石,增加森林资源资产,保持森林的活力,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增进林区人民的福祉就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发展理念。林业绿色增长不仅能够保障和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而且还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林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绿色增长的一个主要内容。

因此,在绿色发展模式下,森林应该有新的定位,森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国民财富的基础、国民福利的基础和国民安全的基础。

三、绿色经济形势下林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首先,由于林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国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将林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其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头号政治问题,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再者,全球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逐渐成为各国绿色经济投资的热点。

2、挑战

(1)农林争地中林业地位不利

当前,各地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粮食消耗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导致农业和林业面临土地分配的竞争,而为了确保粮食生产,毁林和森林退化的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变。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清晰的描述院在工业化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对土地的竞争让林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农耕毁林成为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最大因素。

(2)林业面临边缘化倾向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林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源上,这仍处于浅绿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技术进步和政策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林业生态效益的深度价值还没有被有效挖掘出来。因此,在各方面的技术还未成熟之前,深绿经济就不会有大的发展,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贡献就会被低估,林业的边缘化地位也就暂时不会得到改变。

(3)林业被过度消费

据联合国规划署的数据测算,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如今全世界有16亿人靠森林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来谋生,超过1/2的木材作为一次性能源使用,不少于20亿人用木材来生火尧做饭。特别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林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依赖会越来越严重,这些都让林业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绿色经济形势下我国林业的发展对策

加强林业建设,推动绿色经济,既要注重文化层面的宣传、意识形态的引导,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和重点领域的投资。

1、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继续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努力构建功能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巩固绿色经济的发展基础。

2、重点发展林业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林业生态产业、碳汇产业、循环产业和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林地资源、物种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循环、低碳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创新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式。

3、提高林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要把林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大对绿色新兴产业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绿色经济的发展动力。

4、加大对林业的绿色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抓住生态建设的关键领域,加大生态建设投资,保障绿色经济的发展资本。

5、完善林业发展政策,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林业补贴政策,推动建立以提质增量为主要目标的林业发展机制,进而激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加快林业确权工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提权保障激发各类生产经济主体特别是林农的积极性,就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确权工作,切实让林农的利益得到保护,让广大林农在经营森林中取得效益。此外,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保障林农的参与权,及时征求他们的意见,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尧实效性。

7、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国内林业发展实际,我国应当建立林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脆弱地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补偿标准。此外,还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资金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让林业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总的来说,发展林业,推动绿色经济,这是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确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林业发展战略。只有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将林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领域,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作用,才能切实推动林业发展、推动绿色经济的前行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金普春 戴广翠 谢晨 肖望新. 发展绿色经济 林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N]. 中国绿色时报,2011-11-03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