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强化建议;
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对人们生存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高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平台,要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倡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为构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因此,要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缺乏重视。在我国教学理念中,一直缺乏对生态教育的重视,对于经济的发展较为重视,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起到足够的认识。在高校的课程中并没有对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明确规定,因此造成了大学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环境保护观念较为淡薄。
(二)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现阶段,在高校课程管理来说,对于生态环境类型的公共课程设置较少;对于环境保护、技术、治理等相关知识虽然较为专业,但是并没有在思想道德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对于相关内容知识一笔带过,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大学生对环境状况、保护意识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平台。高校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对于生态保护的知识大多数是通过网络、电视以及书籍获取,学校并没有设置系统的环境保护交流平台,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涉及甚少。所以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学校的重视,协调部门之间的职能。在高校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关于生态文明的以及环境道德教育理念;要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认知;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同时要协调学校各部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社团等课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可以定期开展生态社团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保护现状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态文明有效的融合起来。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相对较少,涉及面也不全;这与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有所出入,无法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要根据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思想以及思想素质理论教育的状况,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科学的编写,提高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重环境意识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环境道德素质能力教育。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与核心。环境意识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大学生作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与建设者,其素质能力以及道德养成对其将来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使其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倡导在生活中在小事做起,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四)开展各种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合理的环境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理论上对环境知识进行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保护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微信以及微博等渠道开始平台,向学生普及各种环境保护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渗透教育。校园可以利用校报对学生进行各种环保知识的普及;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校园开设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进行环境考察;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存在的各种生态文明行为进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认识,了解生态危机给人们的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五)生态教育评价的方法。在生态文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要设置合理的标准对道德工作以及效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的表现与学生的德育成绩融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要全面的科学的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例如,在进行学生个人素质总结的时候,要对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对其存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出;根据具体状况开展不同的教育。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结束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对现阶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进修系统的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在实践中通过有效的方法与策略进行解决。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一项终身的、长期的教育工作,要在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究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生态道德素质的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环保意识 对策
一 当今地球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论告诉我们,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低级生存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都需要与外界事物进行关联,因此,当人类一方面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品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毫无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着生态平衡。人们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对水、大气和土壤等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污染及破坏,导致可供利用的稀有物质资源越来越少,居住、饮食及生命健康已受到严重威胁,地球生物每年也有数千种消失……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目前世界上25%的疾病与死亡是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的3/4是因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最大的受害者。事实上,片面追求物质财富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出现的还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200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王君英教授在《中国教育报》中从宏观环境角度出发,引用大量实地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面临的11个方面问题。即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用水严重浪费;大气污染严重;耕地数量日益减少且土地沙化、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湿地减少且生态功能退化;森林与草地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环境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物种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农村面塬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等等。面对如此艰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十六大、十七大中多次提及环境保护问题,号召全民进行节能减排,树立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面对长期艰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大学生应当首先树立先进的环保意识,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和谐。
二 对大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校办学的重点环节,而环保意识教育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素养的重要手段。一个高素质的人应该具备较高的环境意识,有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提出的新课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要通过制定完备的环境保护法规,组建高素质的环境执法队伍,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人民大众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大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树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任,才能实现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教育。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是关系地球和人类未来的严重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和全球观念,认识到人的价值是为人类生存做出贡献,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能使学生学会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环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和的责任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自律意识,培养珍视和平及集体主义等美德。
三 大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分析
1.大学生环保知识较为欠缺
目前,高校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方面,涉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开设的较为局限,根据上海师范大学教师陈源所做的调查现实,很多同学对废弃物资源化知识、废弃物无害化知识了解极少,既说不清其中化学机理的原委,也不明了掌握环保知识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主动性不强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时间不长,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以及环境问题的危害后果知之甚少,加之学校教育方面的欠缺,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环境保护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对废弃物减量化的意识、对废弃物分类的意识、节能减排意识、环保活动参与意识等方面。
3.大学生环保活动载体不多
目前,高校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及环境知识普及的主要渠道是授课、讲座、社团活动以及媒体宣传等,从实际状况来看,高校的环保活动载体不够丰富,除缺乏必要的环境相关课程缺乏设置之外,环保类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致使学生环保活动多以宣传知识为主,很难深入到实践动手环节,致使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缺乏兴趣,进而影响环保意识地培养。
四 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对策
1.加强环保理论知识的普及
首先,高校作为培养教育大学生的主阵地,应当从教育角度入手积极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计划制定时,要重视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设立1~2门环境方面的必选选修课,如《环境学》、《生态学》等,同时还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如《环境监测学》、《普通生物学》等,借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点环保知识普及,让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对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和方式方法有一定地了解。
2.加强校园环保科技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环保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环境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可持续的影响。在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普及及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非教学方式的其他教育手段的开拓。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等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和纪念主题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传;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到学校讲解环保的政策法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解决的途径等;其次,高校还可以与所在社区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共建”等大型活动,充分组织大学生与社会环保组织共同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如与社会环保团体同步进行“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等;再次,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在大学生当中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技能、设计等竞赛,如大连大学所开展的“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宿舍省电比赛”、“环保创意大赛”等比赛,以此激发大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进而增强环保意识。
3.加强高校内部环保社团建设
高校环保活动主要由校内环保社团发起,并组织开展,如今高校环保社团已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环境保护社团。他们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来宣传和保护环境,这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高校环保社团大部分都是自发组织缺乏专业指导、经费、物质等方面的支持,所以大多自生自灭。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贡献并不明显。所以,高校应当重视环保社团的建设,加大经费及指导力度,开展的活动要突出“小、巧、精、智”,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强、容易成功和见效的特点。如制作高校环保网站,在宿舍设定电池及固体废弃物回收点,设置固定环保知识宣传栏,组织大学生骑自行车外出宣传环保知识等。
总之,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和高学历人才群体,应当也非常有必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自然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尽到一份力量。同时大学生还应当在提高自己环保意识的同时,通过努力带动整个社会群体来关注环保事业,开展环保活动,最终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形成人人关爱环境、人人节能减排的良好环保氛围。
参考文献
[1]杨增谋.加强生态科学教育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J].社科纵横,2009(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原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生态危机观教育大学生既是高效生态文明教育的对象,也是新时期先进的生态文明观的传播者、发扬者。但由于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学习,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严重后果的认知不足,从而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放任自身可能会危害生态的行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乏生态科学基本知识,大学生就无法正确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连锁反应,更没有正确有效的理论来指导自己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治理的行为。大学生通过学习生态科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生态保护、生态破坏后的修护以及科学防治等路径、方法,学会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有助于他们去除糟粕吸收发扬精华,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承者。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教育、生态伦理观教育和生态价值观等内容。1.生态自然观教育生态自然观教育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又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改变过去“以人为主”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而进行有效保护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认识到人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依赖、依存的一面,善待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这就是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观建立的基础。2.生态伦理观教育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共荣为根本追求的,只有人们以更加理智、明智和自觉的态度来尊重、保护自然生态,反对过度索取、开采、破坏,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把这样的认识升华为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有益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长远的发展。生态伦理观教育凸显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伦理底线和伦理责任。3.生态价值观传统的价值观基本是以人为中心、人定胜天的理念,追求索取自然、改造自然、以自然及其资源无限度为人类服务,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反被自然报复,蒙受巨大的自然灾难和经济、社会损失。要建立生态文明观,就要从大学生的理念入手,不仅仅让其认识到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对自然有一种精神需求,即乐于走入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对其生命的伟大意义,实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四)生态文明法制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像有关民法、刑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人们缺少了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和法律威严对人的约束,从而人们放松了对环境破坏的警惕。生态文明教育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国际上有关生态环境的条约、协议以及国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和规定,都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当代大学生熟知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增强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丰富环境保护知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延伸
(一)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政德育教育整体规划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呼唤的价值观之一,因而,应当在学校思政德育教育和考评的整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尤其要把这种目标和要求放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的蓝图中来整体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符合高等教育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成果。
(二)建设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上至教育领导部门下至学校各院系教师都要对生态文明教育加以重视,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尤其要深化其在有关环境保护相关专业院系的地位。而公共基础课程方面,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应突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生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内容。
(三)组织编写专业教材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专业教材。教材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经验,更重要的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也可因地制宜,针对当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环境,把当地的乡土地理、历史、人文传承等内容整合在教材中,既有综合课程教育的理念,又有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特色。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理应在教材编写方面发挥示范基地的专业性、权威性,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引导起到引领作用。
(四)构建生态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第一,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并重。评价主体既要有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也要有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大学生代表、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社会公益群众代表。第二,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即要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效果、实践活动等项目进行评价。第三,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质与量的评价结合,又要具体问题与综合应用评价结合,还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环境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日益被破坏已经成为一对极其突出的大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日益恶化甚至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程度。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臭氧层耗损、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人类面临新的严峻考验。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已经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了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由于经济活动过程中对废弃物处理不当以及人类的生活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环境危机的首要标志是淡水危机,这是21世纪全世界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地球14亿立方公里的总储水量中,淡水只占3.5%,而其中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又仅占全部淡水的0.35%。由于人们用水量的增加和严重的水域污染,已使占地球陆地面积60%的地区面临淡水不足的困境。全世界至少有12亿人生活在缺水的城市,14亿人喝的水是非洁净水。全世界平均每天约有4万名儿童死去,其中相当多的儿童是被水的不足或不清洁断送的。据推测,到本世纪中叶,工业污染用水的年排放量将至少是现在的3~5倍。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目前人均水资源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空气的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地球上每年至少有60亿吨矿物烟尘和无法计量的有毒气体滞留在大气中。由于世界范围的毁林和矿物燃料燃烧的增加,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类生存。今天的世界已无任何一块“净土”。珠峰上的雪中汞与锰的含量严重超标,北极上空的云雾在加浓变酸。在这样的环境中,地球上每天至少有150~200种生物灭绝(15年前每天30种)。全球每年消失的热带雨林为1339万公顷,每年的土地沙漠化面积达600万公顷,每年有多达5000吨汞、30万吨铅、2000万居里的放射性物质源源不断地倾泄向海洋。
臭氧层是地球的重要保护层之一,可它也遭到人类十分严重的破坏。现在,在地球的南极和北美上空分别出现了两个大洞,其中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减少40%,并以每年相当于一个美国本土那样大的面积在加速扩展。现在对臭氧层危害重大的物质是氧氟泾(即氟里昂),氯氟泾在自然界中不会产生,是人类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和使用时扩散出来的。这类物质沸点很低,极容易蒸发进入大气层,破坏臭氧层。臭氧层遭破坏,会造成紫外线的辐射达到危害所有生命的计量,使皮肤癌(每年全世界至少有400万人患皮癌)和眼疾病患者增加,使谷物等粮食减产。
“温室效应”加剧,酸雨增多,“白色污染”日趋严重,经济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液、废渣等不断增加,放射性污染剧增,如此等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已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环境教育应该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教育”这一名词的诞生,可以追朔到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的决议,并提出“教育是环境发展过程的核心”,明确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口号。当前,许多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在高等院校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已将环境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租高等教育的教学大纲。挪威政府实施一种“终身环境教育战略”,规定环境教育不应面向少数学生(如仅培养少数的环境专业人才),应使所有受教育者都有机会接受环境教育,还特别规定所有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须选修一个学期的环境教育课程。美国政府规定环境教育应当面向所有人,并渗透到每个人的终身教育中。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每年都发表一本年度报告《全球预警》,该报告目前已是美国583所高等学校、1106个专业的必备教材。
我国政府对环境教育也十分重视。1980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环境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教育计划。1992年,我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的方针。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的《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在高等院校和各级师范院校逐步将环境保护学科定为必修课程的要求。由此,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多所高等院校中设置了环境教育系或专业,多数高等院校在全校开设了环境教育的选修课,各高等院校都进行了环境教育的专题讲座和组织大学生参加以加强环境保护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植树节”、“环境日”、“地球日”、“节水周”等活动。通过环境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明显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法律观念和自觉性。但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环境教育与全球性环境教育的发展,以及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仅开展专题讲座或开设选修课已不能满足环境教育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强调将环境教育切实纳入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之中,使之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高等院校的环境教学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要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含义、丰富内容、深远意义,掌握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发展要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资源。通过科技进步,强化管理对发展速度的协调和制约,使资源永续利用,使经济和环境、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二是把发展目标确定为满足后代人的长远需要,尤其要考虑正确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道路问题。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全新的环境道德伦理观念。第一,树立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对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将环境意识带入未来的工作中。第二,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环境作为资源是有价值的,应积极用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监管和制裁。第三,树立新的经济观点。发展的观念不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毁灭自然资源为代价。新的发展观念包括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第四,树立新的全球观。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并非一国独立所能完成,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建立一系列的全球国际政治和经济程序。当前的国际侵略更多的是采取生态侵略和环境侵略,即掠夺别国的自然资源来加大贫富国家之间的距离。因此,环境问题日益向政治化、国际化、经济化方向发展,跃升为全球关注的首要问题。
四、加强高等院校环境教育的措施
加强高等院校环境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但当前较重要的是如下两项。
第一,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应全方位进行环境教育。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环境问题作为21世纪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已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共识,环境意识已是21世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要求。联合国早在1987年就确定1991~2000年为“世界环境教育十年”。我国政府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时,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与政策。我们的大学生,不论学哪个学科、哪个专业,都要熟悉我国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具备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的基本技能。我国无论什么科类的高等院校,无论什么专业,都应积极进行环境教育,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已刻不容缓。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中的环境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且缺乏一定的深度。具体表现为除以环境教育为主体教育的系与专业以外,对环境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大多数仅限于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和组织大学生参加以加强环境教育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上,环境教育在教材、师资、课时保证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对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尤其是环境保护的法律观念相当淡薄。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实际,在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建设中应强化环境教育,将它列为大学本科必修课、专科专业基础课:应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尽快编写出适合各科类、各层次教育需求的环境保护教材,环境保护教育的师资培训也必须提到议事日程,高等院校和环境保护部门应为师资培训广开渠道,提供必要的进修和学习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教育;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26-02
人类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社会经济生产的高速发展,却最终引发严峻的生态问题从而制约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提高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是全世界应共同培养的道德观与世界观。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应树立牢固的、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通过科学严谨的生态教育激励大学生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一、开展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培养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面对大量的资源紧缺、环境破坏严重且生态开始面临退化我国对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尽快建立自然环境保护意识成为我国当务之急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所有民众的投入和力量,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所以教育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保障与平台[1]。众多人才领域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程度的高低,能直接作用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因此,高校教育尽快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不只是环境对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要依据教育培养自身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打造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二)进一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教育所传达的既是自然环境知识也是生态保护意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可以培养其科学、低碳以及环保的生活形式、思维角度以及价值理念,同时也可使其道德及素养有一定的提高,对生态环境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从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与义务,以此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向前发展,最终促使各阶层各领域群体树立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的结果将会影响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作用于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可见,高校开展生态教育对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
(三)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
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清晰地认识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培养科学的发展观,了解现有自然资源不合理使用产生的后果。生态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自身职业目标相融合,建立符合学生特有的知识理论与技能,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及生态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道德和价值观上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所以,在大学开展生态教育不能认为是单一的课程内容,而应成为促使大学生发掘当下环境的严峻性,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最终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生态教育在大学开展的路径
(一)增设关于生态教育的课程
现代高等学校教育不只是将固有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更应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大学应多增设生态教育课程,可将生态教学融入学校的教育及教学评价系统中,以保证生态教学切实展开,真正将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传达给学生。如可增设专门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以及文明行为的建设等课程,在学生间围绕生态环境的重点问题组织有关的课题讨论及研究,其涵盖的内容可以从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理论、国情现状、法律法规、现有的文明建设情况以及面对的问题等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增设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然中的生态环境系统,清楚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意义。学生也可通过反复认真地学习掌握全球生态系统的原则、组织形式、调节规律,例如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依存性、丰富多样性以及稳固性等。通过对内容系统的学习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大学生经过相应的原理与知识的汲取,可以构建出个人的思维方式,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正确掌握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二)将生态环境意识“渗透”到教育中
为最大程度激发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积极性以及创造力,从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价值观、道德意识以及科学行为,高校可在教育课程中加入一定的生态环境意识,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动。生态环境普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错误影响到个人行为的缺失。因此,高等院校可依据现今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大学生思想意识觉醒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等作为生态教育的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方式选择的条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方式方法用以保护生态环境。
运用渗透形式进行生态教育时应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明确人类在自然中并不是处于唯一的主体地位,其他生态物种所处的位置与人类相同,进而对人类的行动与意识重新调整,使其行为最终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与规律。生态教育课程的渗透形式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树立优异的生态意识,拓展正确的行为能力。
(三)开设专门的生态化课程
在全世界倡导低碳节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生态教育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时切合了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不妨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样化学习为条件,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开放式生态课程体系。在大学开设生态课程其基本原则是让学生走出书本与课堂,走进自然和生活,以实际的观察与感受来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高校旨在培养全方位人才,因此应对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用最合理的组合形式将多样性的生态课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及思想意识进行自主的选择,最终达到促使其多方位发展的目的。同时生态课程的设立可鼓励学生多与自然环境亲近,进而发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提高其动手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该课程开设后其重要性应与政治等基础学科一致,同时结合现有的资源具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例如针对生物多样性的衰减、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等课题进行开课、讨论和研究。
(四)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国大学开展生态教育的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因而无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转化到学生的行动中,不能使学生将其融入到个人生活习惯里。所以,高校教师要尽快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拓展全方位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培养生态文明及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生态教育课堂中讲述的科学知识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仅巩固了知识内容,增强了个人动手能力,同时有效地加深生态环保意识。教师可辅助学生组织开展关于生态、自然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调研、讨论以及活动等,学生既在过程里享受到实践学习的乐趣,又能以亲看、亲听、亲感受的方式对生态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建立相关社团。高校应积极倡导鼓励学生在校内建立关于生态环保的社团,不仅能在校内开展各类活动用以推广生态文明和自然保护意识,还可以与校外的环保组织进行联合活动,这样既能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也能唤起社会群众的环保意识。
3.针对环保日开展校内活动。在专门的环保日,学校可积极组织各类演讲、摄影、辩论以及讲座等活动,如在每年定期的地球日各社团可针对生态环境的知识点、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演讲或讨论,从而使更多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自然环境、动植物以及各类资源的恶化和保护情况,我国针对生态环境所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执行与管理情况,并学习一定的治理改善环境污染的技术方法,营造良好的生态学习校园氛围。
(五)引导学生过低碳生活
高校开展生态教育课程不光要教导学生科学知识和理论观点,更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响应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主要是消费形式的低碳,不单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还包含对自然环境的消费,大学生应做到节约和理性购买,以个人健康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进而做到健康消费。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少购买衣物、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具、不购买毛皮制品、节水节电、不随地扔废物等,养成不浪费、爱节约、重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必不可少,其具有的前瞻性特点能有效地使大学生对人类、社会、环境三者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处理。高校实施生态教育一方面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生态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带动社会群众培养积极的生态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文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鹏宇.大学生生态教育路径构建[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
[2]李国华.大学生态教育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1).
1.长期以来我们的环境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运动化和宣传化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经常化的系统,还不够深入和持久。加之我国开展环境教育较晚,因而目前相当多的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无法担当环境教育过程中的传播者和宣传者。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99.5%以上的非环境类学生则没有得到环境教育相关素养的培训。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环境教育相关课程,但仅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传授,离真正的环境教育相去甚远。
2.专业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不充分,无法适应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依靠高师院校地理专业的培养,以及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相关专业教学中进行知识渗透。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环境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要培养符合基础教育以及环境教育要求的师资,就需要教育者既懂得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相关的技能和方法,还要懂得教育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但西部许多高师院校由于认识不到位、资金保障不足、教学规划陈旧、教改迟缓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上,几乎全部都来自于理、工、农、医各类,使得环境教育人才培养因缺乏社会科学理论以及人文知识的支撑,出现了偏科现象,适应不了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的要求。
3.西部高师院校学生的环境意识薄弱,保护环境的自觉主动性有待提高。高师院校的学生承担着培养未来经济社会事业接班人的重任,他们当中的有些人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西部建设的领导者,因此,对他们的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决定着未来环境教育好坏以及西部环境建设的成败。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发展很不全面,在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学生很难获得完备的环境知识和正确的环保意识,甚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系统、科学、深入的环境教育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环境问题上出现知行难以统一的局面,这就使得开展环境教育的工作难重重。虽然经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学生们对基本环境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破坏环境行为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缺乏外界监督的情形下,个人甚至集体的环境保护行为有许多不如意之处。比如,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白色污染”严重、长流水长明电现象、盲目攀比与盲目消费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比比皆是。虽然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环保组织,组织了一些环保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都参与人数不多、活动形式老套,多局限在考察、咨询、探险等游玩层次上,学生缺乏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价值了解还有所欠缺,认为这些与升学或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对个人来说没有意义,因此,西部高师院校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主动性有待提高。
二、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越来越严重的西部环境问题呼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众所周知,西部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生的西南百年不遇的大旱,汶川和玉树发生的地震等自然灾害,无不给西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使西部人民赖以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着西部人民的生活质量,威胁着西部经济秩序稳定发展,干扰着西部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西部环境恶化的势头依然无法遏制。造成西部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问题是人们对环境缺乏保护意识。人是环境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西部环境的走向和质量,要想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环境意识,最根本的途径就在于做好人的教育;而要做好教育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抓好西部地区的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因此,作为培养西部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承担者——西部地方高师院校,需开展好环境教育。
2.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就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西部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偏低,其主要原因是西部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必须发挥关键性作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策略和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关键在教育,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其功能就在于不断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这些学校中开展专门的环境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保证,因此,作为西部教育发展的主要实施者,西部地方高师院校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高等院校的教育使命召唤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高校担负着积淀与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任务,承担着培养合格国家建设人才的任务,肩负着创造思想、文化和学术以及服务社会的任务,因此有义务在环境治理中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西部地方高师院校作为西部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为西部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人才的任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和造就未来西部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播者、环境治理的决策者、参与者和实践者,这将能大力有效地推动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西部环境保护与改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需要培养一代代环境保护意识强的人才,将其传承下去。作为基础教育的环境教育,要想能落到实处并做到持续发展,必须在师范教育中大力加强环境教育。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肩负着西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任,所以,激发师范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环境素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对改善和提高西部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三、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对西部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是关于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如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保护好西部环境,在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治理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国家必须重视人的发展,而重视人的发展就必须做好教育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来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念,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和永续发展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开展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对西部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
2.西部地方高师院开展环境教育对强化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实质是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环境教育是教育战线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学生如果不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进入21世纪,环境意识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将环境意识列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将国家公民环境意识的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讲,在高校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形成自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环境教育对大学生完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道德感,形成良好的解决环境危机的价值观,进而形成规范的日常生活行为,将环境保护行为内化为自己日常的自觉行为,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目的。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担负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西部地方高师院校,身处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对西部环境问题有更切身的感受,并且,这些院校的学生也大多来自西部地区,对西部环境问题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有迫切的愿望解决西部环境问题。因此,适时开展环境教育对学生形成综合环境素质、关注环境及其问题、培养解决西部环境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和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3.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对维护西部地区稳定有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因此,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西部经济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为了加速发展西部经济,我们必须走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水平落后会导致人们价值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影响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振兴西部地区经济,更需要加速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西部地方高师院校在发展西部教育中有着责无旁贷的作用,只有通过高师院校以及由它培养出的合格人才,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水平落后、国人价值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才能保证西部经济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对西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请看看今天的地球吧!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严重的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严重的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在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中学生物教学,又该如何向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重视信息渗透教学,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除了在学生智育发展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外,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时可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利用小论文、资料、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当今环境状况,让学生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如:讲“生态平衡”时,向学生讲述现在的黄土高原,几百年前曾经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由于人们不懂得生态平衡的原理,对它进行盲目性、掠夺性的开发,使它成了今天的模样。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列举一些实例,让学生真实地了解由于人为的破坏,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如:我国近三分之一的荒漠化耕地是人为造成的;近些年来由于过度开采,我国约有一亿亩耕地盐碱化;长江上游的植被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导致长江中下游洪涝频繁、水患成灾。通过列举身边由于人为掠夺性的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恶化,让学生更确切地感受到环境保护,我们人人有责。如:近些年,我县部分矿主乱开发稀土矿现象严重,导致环境的污染程度让人触目惊心,稀土生产时,污水直排东江河,污水经过之处,对自然植被造成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有些河段水质超标,给东江河造成了污染导致东江水质日趋恶化,东江河可是我们河源、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重要城市饮用水的生命之河啊!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在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CO2的排放量严重超标,有三分之一的河流、湖泊被污染。尤其是“三废”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元,让人触目惊心。通过渗透性教学,让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教育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认识自然环境,懂得违背了生态平衡的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的道理,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 、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人类要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重视人文科学的教育,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挖掘各知识点蕴涵的人文精神,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揭示出来。如讲“生物多样性”时,为了进一步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人文内涵――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其他生物的公平性等。要让学生了解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圈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实体,可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物质表现就是生物资源,它们具有现实的潜在的价值,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天,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使不计其数的物种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或即将消失。如:八色鸫是迁徙鸟,在我国河南大别山、云南西部等地,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森林砍伐和农药的使用,对八色鸫的栖息地环境造成威胁,近年来种群数量成下降趋势。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使许多珍稀动物成了人们餐桌上“美味佳肴”。如:在广东韶关市新丰县农贸市场,出现大量宰杀贩卖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的现象,例如猫头鹰、山猪、黄等。因此,教学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物种生存的危机时期,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系统,保护各种生物物种,这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让我们自觉地、勇敢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三、充分发挥活动探究课的作用,培养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
生物学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努力追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境保护的良好品质。如:“调查塑料饭盒的使用情况和处理情况”。“调查以蚯蚓、地衣等指示性动、植物为参数,了解附近的农田、住宅区、校园的污染情况”“调查垃圾的堆放与处理情况”“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电影、教学录像片”“结合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让学生编辑生物小报普及环保知识”等。鼓励学生走上社会,进行环保宣传,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的社会风气。
在教学中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信仰,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绝不是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要在科学揭示其生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理论灌输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加之持之以恒的强化、推进,最终进人人们的思想深处。理论发挥其物质力量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为群众所掌握的程度。而一种理论能否为群众所接受,并永葆生机,关键在于它的理论品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晶,生态文明理论是指导的科学理论,其理论品质毋庸置疑,但是能否为广大学生接受,多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则取决于它在现实生活中能多大程度上的表现自身的彻底性和解释力,“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系统学习、践行生态文明理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承担着体现理论彻底性和解释力的职能。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更与大学生实际严重脱节。在当今生态问题已被广大民众所热议、关注的现实中,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主要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谈人格的培养,自然空场的教育内容,形成的道德人格是有缺陷的,是没有生命力的人格。另外,传统的教育形式更多地强调学生符合既定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自我选择,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将最新的生态文明理论贯穿到教学内容中,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另一方面,要运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手段,让生态教育不仅有理论的高度系统,还要有生活的真实生动,提高生态文明理论对青年学生的可接受性。总之,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解决生态问题,解答大学生思想困惑,提高大学生理性判断的能力,增强生态文明理论的解释力。同时,引导青年把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自我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二、大学生生态人格塑造的活动路径
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由活动组构而成,这些活动载体成为推动生态知识传播、塑造大学生生态人格的便利、有效的平台。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当前的环境现状、参与解决生态问题,在参与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保护自然,锻炼了环境保护能力,形成了生态环保意识。
(一)学生社团,尤其是生态环保型社团,在对生态文化的传播、生态审美的体验等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兴趣,开展校园节水调研、节水装置发明普及等活动或者定期组织了解附近工厂、小区的排污状况,既服务了学校和社会,亲身体验了生态活动,又提升了自身的生态践行能力。如盐城师范学院的水文化研究协会,其中集聚了海洋开发与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等专业的成员,吸纳了许多热爱环境保护、对环境保护充满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的同学,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地球日,协会成员或走进工厂企业、或田间地头或街道社区的宣讲,宣传着当今的水环境现状、普及水资源的现状、国家的水法知识政策等等,和广大民众一起解读他们关心的热点。在增加了广大同学、民众对当前环境了解的同时,传播了生态环保理念,普及了生态环保知识,锤炼了大学生自身的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宿舍文化活动里也包含着生态的因素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停留时间最长、交流思想最真切的场所。学校不仅可以通过宿舍的硬件设施上贯穿生态理念进行生态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系列生态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实现宿舍育人。文明宿舍不仅是言语文明,更是行为文明、环境文明。宿舍文化活动最贴近大学生生活,最能体现大学生的真实需求,所以也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学校可以利用系列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宿舍活动,结合网络教育、文明公约践行进宿舍、进公寓的契机,倡导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例如,在宿舍文化节中,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宿舍,评比节约生态能手等活动,充分贯穿环境保护的内容,让大家在给自己创建良好生活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使生态环保理念走进大学生生活,走入精神世界。
1.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将直接影响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知上,选择“一般了解的”占59.56%,同第一次调查相比(以下简称“同比”)上升38.4%“;听说过的”占31.16%,同比下降27.38%;“完全不清楚的”占10.1%,同比下降10.2%;可见,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识理解有所提高。在回答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自身利益的关系问题时,多数学生都认为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自身利益的关系密切。只有2.03%认为其与自身的利益无关,同比下降5.10%。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生态环保基础知识愈来愈深入人心
大学生对环保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则是衡量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程度提升的一个鲜明的标志。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校园里的宣传栏”、“学校开设的有关课程”“途径获取环保知识”的占50%以上。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形成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被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时,能够正确回答是“6月5日”的占63.46%,同比上升34.1%;选择其它时间或选择“不知道”的占37.44%,同比下降32.43%。当被问及“您认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选择“废水、废气、废渣”占88.71%;选择“废电池、废家具、废家电”占3.25%;选择“废电视机、废电脑、废冰箱”占4.70%;选择“废铜、废铁、废钢”的占2.25%。由此说明,大学生对工业污染现象比较关注,大部分学生对工业中的“三废”现象比较了解。当调查,“您是如何利用分类垃圾箱的”?其中有33.76%的学生选择“知道分类标准并能严格遵守”;39.95%的学生选择“大致了解但并不经常遵守”;19.12%的学生选择“稍微知道点分类标准,但不区分对待”;还有617%的学生选择“根本不知道分类的标准”。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已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有少数学生还不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标准。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基础知识也愈来愈深入学生的心灵。
3“.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逐渐形成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大学生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认知状况,这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被问及“您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时,选择“人是自然的管理者,利用自然资源天经地义”占5.63%,同比下降14.02%;选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应顺应自然”占19.89%,同比上升1.03%;选择“自然和人都是平等主体”占84.48%,同比上升22.95%。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应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视自然为朋友,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在树立。当被问及“您认为物种的多样化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何关系”?选择“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占71.4%,同比上升18.46%;选择“关系不大”占5.12%,同比下降6.83%。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已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受益的绝非仅仅是环境,更为重要的还是人类自身。当被问及“您认为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时,选择“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占42.63%;选择“人类给子孙多遗留一些自然资源”的占15.47%;选择“人类能更持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占34.07%;只有7.83%的调查对象选择“为人类以后彻底征服自然服务”。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观念正在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4.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生态文明行为是生态文明素养的外化和集中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他们的绿色消费观念、对生态环保类公益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日常环保行为。绿色消费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重要的助推力。当被问及“对于餐馆提供一次性木筷,您的看法是……”?选择“是我经常性的选择”占16.5%,同比下降21.53%;选择“我偶尔选择”占21.46%,同比下降9.21%;;选择“方便,但破坏境,我不常用”占31.05%,同比上升19.12;认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必然破坏森林,我坚决不用”占27.19%,同比上升11.62%。由此说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自觉参加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是高职大学生生态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之一。当被问及能够“经常参加校或社会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活动”时,选择“经常”占25.95%,同比上升15.98%;选择“偶尔参加”的占35.4%,同比下降4.4%;选择“从没参加”的占38.62%,同比下降10.52%。表明大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能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当调查“假如您在公共场合,有垃圾要扔而又没有垃圾桶会怎样”?时,调查对象中只有6.34%的学生选择“看周围没人,就随地扔了”,同比下降10.13%当调查“看到有人将垃圾随手扔掉,您会怎么办”?调查对象中选择“会上去劝阻他们”占18.36%,同比上升5.15%;选择“不赞成那样做,但不会上去劝阻”占68.46%,同比下降2.86%;选择12.19%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与自己无关”,占12.18%,同比下降316%。由此可见,与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这是尤为可喜的。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当被问及“您去超市购物时,会自备购物袋吗?”,选择“经常自备”的占32.31%;同比上升3.09%;选择“从不自备”的占13.52%,同比下降2.8%。当被问及“宿舍水房里一同学大开着水冲衣服,这时您会怎样做”?选择“自己过去帮他关掉”占46.23%,同比上升4.41%。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正在逐步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动,观念与行为之间的距离在逐步缩小,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二、生态文明教育经验
1.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众星捧月”是指各专业、各类课程都应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共同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而努力。一是设置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如《生态伦理》课,通过生态伦理课的教学,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二是向其他课程适当渗透,如“两课”教学中,在思想教育部分可以通过加强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引导,注重价值引导与价值认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奠定正确的思想意识基础;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可向学生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等内容,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在《大学语文》课中,发掘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从中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赋予人类的意义,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丰富了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打破一些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局限于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单一局面。
2.以学生校内外活动为依托,营造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大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校内外各项生态环保活动中去,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观的确立一个重要标志。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是学校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形成的重要保障。学校学生工作处以及校团委应高度重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氛围的营造,发挥各自的潜力和优势,组织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环保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系列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回顾勤俭历史实现中国梦”、“公寓熄灯一小时我为节能尽份力”、“旧物改造手工艺品展示”、“生活社区跳蚤市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的身边事’校园DV比赛”等。多姿多彩的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投身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态现状,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3.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的“喉舌”作用
利用校报、校园宣传和网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对校报和校园网及校园广播,精心设计、编排,为师生打造一个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平台。比如,在校园广播、校报中开辟“生态文明窗口”、“生态校园”专栏,发表与生态文明教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文章,对所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进行报导等。充分利用校园网,链接各类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聚集生态文明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和接受多样化的指导,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搭建起一条健康、全面、快捷的网络服务平台,方便学生访问、学习,是学生宣传和表达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使网络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载体和生力军。
4.与“学术”联手,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量身定做相对应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专题讲座内容。如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组织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专题讲座;结合党的“十”报告精神对生态文明知识进行专题辅导“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等多场专题讲座。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术活动的联手,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开展融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