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

第1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合同;权益保障

(一)提高合同签订率

长时间以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良好的解决,对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众说纷纭。然而,笔者认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较好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应该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

1、加强签订劳动合同的指导

当前,由于我国农民工文化水平低,缺乏对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认识,导致他们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就如何才能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的问题并不了解,因此使他们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经常得到一些不平等的条款,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最终,使农民工失去了对劳动合同的信任,甚至恐惧劳动合同。所以,在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专门的就职前培训,让农民工对劳动合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作用。

在组织培训方面国家应该对农民工的培训给予专项补贴,鼓励现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农民工就职前培训班,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参加培训时,学校仅向农民工收取较低的培训费用,以维持学校最基本的开支。这些培训组织应该对农民工进行普法教育,加深他们对劳动合同重要性的认识,并指导他们如何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与此同时,还要以现阶段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现阶段社会需求对农民工进行就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培训,这样既提高了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技能。使农民工进一步掌握了就业的主动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普法教育能够引导他们在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时主动提出签订劳动合同。

2、把农民工组织起来

我国在制度上一直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到工会组织,而是基本上把他们排除在工会组织之外,这就使大部分农民工以散落的形势分布在城市成为流民,没有自己的组织,然而"如果农民散落在城市而没有自己的组织,成为流民,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从流民角度而言,他们的利益无法''自致其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也因为他们没有组织,无法对他们进行有序的组织化管理。[5]"为了更好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地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2003年8月4日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依法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充分发挥工会的协调作用,使工会能够以农民工代表的身份协调解决劳资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矛盾,维护农民工的利益,保护农民工的积极性。此外,工会还应该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商部门等有关部门协同作战,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切实解决当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落到实处。这样农民工的"集体发言权"才能得到保证。切实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坚持多管齐下,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规范工时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和休假权,要求企业对于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加班的情况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强化职业安全卫生监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开辟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另外,建议各地区的总工会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支持农民工比较多的地区建立农民工自治组织把农民工团结起来,使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冲突后,能够在农民工自治组织的帮助下,通过合法方式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在这一前提下,笔者建议各地工会或农民工自治组织,对农民工建立个人档案登记制度,并且对在册的农民工进行跟踪保护。那些已经就业的农民工应该将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向这些组织如实汇报,工会也要定期对该会成员的劳动合同进行核查,从而督促用人单位主动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对于那些拒绝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工会与农民工自治组织责令该单位定期进行整改,如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整改的,工会可以联合工商等部门对其采取吊销执照、行政处罚等惩罚措施。从而通过工会组织和农民工自治组织来提高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

(二)规范劳动合同内容

在确保农民工能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还不能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因为许多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势制定一些不合法的条款,或是在劳动合同中私自减少一些条款,更有甚者在劳动合同中规定一些霸王条款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同样损害了农民工的劳动权益,还使这些违法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因此,在确保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率的同时更应该指导劳动者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维护好农民工的权益。

结语

虽然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不容乐观,但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有若干的行之有效的方案、政策出台:

国家为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正在积极制定《劳动合同法》使劳动合同得到法律更好的规范,为农民工签订更为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提供了法律依据。

还有许多地区的工会为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过程提供具体帮助和指导,并且把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变更、解除、续订和程序和一般原则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试用期的条件和期限、劳动合同管理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作为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为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提供重要依据。最终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环节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各部门以扩大就业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重点,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变化,其就业和维权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经过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我国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想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还需要各部门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谢良敏著: 《劳动合同全程指南》 法律出版社 2006.4 第1页

[2]梁洪超: 《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调查》 中国农村研究网 2007.4.3

[3]李耀宇、杨星:《云南省农民工权利保障的法制环境初探》在《学术探究》2003年第11期第83页

[4]陈民等著:《农民工维权论》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第235页

第2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这次到翔安去政府实习是一次愉快的经历,尽管当中有过抱怨和畏缩,但无损我对翔安的好感。第一次,它让我想要停留。在这里,每日每日地伴着欢声笑语,连脚步也是轻快的。事实上,这里很简陋,日子也很平淡,却是一个能轻易让人遗忘世界,丢掉烦恼的地方。这里有单纯的快乐。

当然,在这为期三周上午实习中,我也收获了许多:待人接物要真诚热情,要努力做好分内的工作,积极迎接新事物,尝试随时随地把自己融入集体……面队社会,我们代表的就是学校、学院、系,代表的是新一代大学生的面貌,我们很在乎这个社会对我们的评价。因此,我们竭尽所能去尽快适应工作和环境,希望能全面展现我们的能力。

实习就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扎实基础。通过努力在劳动监察队的实习,我懂得它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劳动纠纷中的工资纠纷以及监督用人单位是否按规章制度运作;它的主要目的是实行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国家保护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举措。由此,我还认识到普法的重要性,了解到当前公民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现状。虽然国家力行保护弱势群体,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

(1)劳动关系不规范。用工秩序混乱,大多数用人单位没有按《劳动法》与劳者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已签定的合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内容和条款,如:一些从事建筑、采矿等危险行业的用人单位私下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

(2)劳动权益受到侵害。表现在:一、加班不给或少给加班工资。农民工大都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待遇低。二、拖欠甚至拒绝给付工资。三、休息休假日权利没有落实。不少用人单位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也不让农民工休息。四、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导致农民工职业发病率较高。

(3)社会保障权利缺失。大部分用人单位没有为农民工进行社会保险登记,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农民工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的情况下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没有得到保证。

(4)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主要表现在:一、社会歧视。农民工这一称谓不仅是对民工身份与职业分离的形象描述,也包含了许多特定的含义,是一种歧视性称谓。二、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教育。城市正规学校入学的户籍体制使很多农民工子女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能够进入也需要交纳高额借读费。

建议:

(1)完善权益保护的政策机制。一、尽快出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相关政策。二、加强对劳工合同的管理。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加强就业前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搞好两个培训:一、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力价值。二、结合技能培训做好农民工维权的教育。

(3)转变城市主题的管理理念:改变农民工实行经济接纳和社会拒入的态度。城市管理部门要实行积极的农民工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多增加一些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上学,不增收其他费用,确保民工子女正常上学。 《实习报告网》- WWW.READER8.CN

第3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自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和清查清理工作以来,我们主要从四方面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证自查,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客面需要。股份公司计生办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事关公司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工作的紧迫性。

今年年初公司计划生育办公室召开会议进行整体工作部署和研究,其中也提出了对做好流动人口工作的要求。就进一步提高全公司对流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认识、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流动妇女儿童的管理与服务、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流动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做好流动妇女卫生保健工作、教育工作,几个月来,公司所属各自分公司也开展了对流动人口进行全面的清理、清查,彻底摸清了流动人口底数;并与流动人口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书。为流动人口开展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宣传服务提供了依据。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综合素质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优质服务的先导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单位的优势,立足实际,创特色,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创建新型生育文化纳入单位生育文化建设。首先组织计生专兼干学习了计生工作应知应会及人口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和《***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其次,要求各公司计生专兼干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已婚育龄妇女和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特别是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查访、孕检,检查药具发放到位情况,使计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各单位还开展了优质服务进单位,生育文化进家庭为重点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为单位文化增添了活力,增进了单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受到了员工的广泛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公司计生办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从管理转向服务,把服务和方便留给员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保证妇女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健康、安全、幸福。公司计划生育办公室还注重对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女性人员的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公司流动口多,公司计生办把流动妇女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分别纳入公司实施的“妇女素质工程”和各个时期的妇女普法教育工作中,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任务紧紧抓住不放。建立了重点给流动人口讲法制课、生活技能课,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向流动人口传播法规及政策科技、文化、婚姻、家庭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她们提高文化素质和从业技能,更新思想观念与思维模式,从而使外来从业人员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百花村股份公司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三、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

流动人口远离家乡,在她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难,需要组织关心她们,热忱地伸出援助之手。让流动人口享受到与常住人口相同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和生产、生活服务。计划生育办公室还会同公司工会深入贫困、特困职工家庭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好评,制作了一期流动人口宣传栏,不仅方便了公司员工,而且极大的方便了来消费的外来流动人员,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第4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劳动力 开发 转移 保障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29-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外资的大量引入,使得城市和个别地区的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伴随着中国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显得日益突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效、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层政府在引导开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过程中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基层政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意义

农村劳动力的开发转移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其对于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基层政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意义有:

(一)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基层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工作有助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提高。另外,通过外出务工,可以使农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能,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基层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农村劳动力可以进行有效转移,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通过基层政府的引导和培训,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实现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以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为主,进行精耕细作,不利于现代化先进农业设备的应用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不仅可以使土地集约化生产,运用大的机器设备,还可以促使农产品商品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

(三)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带动上述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进城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有利于内需的扩大

扩大内需是抵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农村劳动力在基层政府引导下得到合理有效转移,从而收入增加。消费也必将增加。这些消费可增加城市的内需,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扩大,形成良性循环。

(五)有利于基层政府形象的树立

基层政府开发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给农民带来了帮助,必然得到农民的认同,社会舆论青睐,使政府形象得到提升,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基层政府威信的提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作用上的探析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遇到种种困难,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滞留现象严重。如果持续下去,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进步,社会的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基层政府必须发挥作用,必须加大投入,以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和转移工作。

(一)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开发中应做的工作

1.加大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学生负担较重,农民的负担加重,加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使农民对儿童的教育投资失去信心,不利于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基层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农民负担的减轻。促使农村高小教育的发展,对农村整体素质的长期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立农民成人培训体系

提高农民劳动技能以满足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索质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教育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农民文化索质低下。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0%,高中以上占12%,全国92%的文盲来自农村。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创造和经营财富的能力,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科教兴农的战略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层政府要把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倾斜、重点支持、重点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3.基层政府应该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培训教育行业

尝试使用市场配置农村教育培训行业的方法,可以合理配置行业资源,提高培训的质量,优化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的方法,从而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开发体系。同时还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考虑由政府搭台,引导风险投资进入农村培训领域,通过企业与农村成人教育学校“联姻”,一方面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可以有效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1.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就地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非农经济。由于这类企业就业门槛较低,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也不,加上这类行业的门类较全,包容性大,对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农村劳动力来说,选择余地和空间较大,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加入。

其次是发展小城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镇处于城乡之间。既是农村的中心,又是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接近农村,又具备了发展工业的基本条件。加上面广,量大。成为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经商、务工开辟出条绿色通道。

2.基层政府应发挥宏观中介的作用,或鼓励企业从事城乡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主要依靠亲戚介绍,同乡推进或到城市中的小中介所获得用人单位信息。这些方式效率低下,往往会浪费农民工很多时间,使得农民工不能及时找到工作,也使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招到合适的农民工。基层政府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数据库,及时准确的将信息告知农民工和用人单位。

如果有些地区有条件,可以鼓励当地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事农民工职业中介服务,使中介服务市场化。将中介服务交予市场来调节,会使服务的水平,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更合理,更集约。

3.打破各种阻碍要素流动壁垒,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首先,必须彻底变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尽快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民户籍管理制度,就是必须全面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类别,实行按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的新型户籍制度。这种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筹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有利于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其次,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加快建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规定,让劳动力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三)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权益保障中应做的工作

1.要打破社会保障的城乡隔离状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有关部门在规划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提供各种管理服务时应做出有效地、平等地、全面的制度安排,把外来工作作为城市日常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使农民工和市民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应建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充分肯定农民工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提高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在住房,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系统,取消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户籍歧视,建造与农民工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经济住房,改养农民工的医疗条件,给在城市工作的农民以市民的待遇,推动农民工像城市人转化的进程。

2.基层政府应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部门,专门从事进城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维护好农民工的利益

近年来,有不少拖欠农民工资等损害农民工利益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为维护农民工利益替农民工讨薪,这样为农民工讨回了公证,维护了其利益。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府一时的政策。基层政府应当建立合理的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和机构来执行制度。对于严重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企业进行处罚或教育,为农民工找到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的机构组织,使其有一定安全感和归属感。

3.基层政府应当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首先,应当取消不合理的歧视性制度。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公民子女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这样可以减轻农民工的心理负担和物质负担,使农民工对城市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

其次,在有条件的地区,基层政府应当给予农民工子女上学一些补助,以缓解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工对城市产生亲切感。另外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合理建立专门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同时以减少农民工子女的自卑感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三、结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意义,更好解决、此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深入寻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体制转轨和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文锦,傅小雷.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是转型期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企业家天地,2008(1).

[2]汤顺清.论我国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现代商贸工业,2008(2).

[3]宗成峰,朱启臻.农民工生存状况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1).

第5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上海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沪打工、经商、生活,##作为上海的“四大产业基地”之一,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xx年底,##的外来务工人口达到了123817人,其中女劳动力56780人,外来妇女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在##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引起了##区妇联的关注。今年6月,区妇联对区内外来女性生存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此次调查在10个街镇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问卷298份。在此基础上,区妇联还通过与基层妇女干部座谈、与外来女性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

外来务工女性的基本状况

(一)群体特征

1.年纪轻

298份问卷中,30岁以下者占68.1,30-34岁占22.5,35岁及以上者只占9.4。这些女性来自于全国21个省市,多数已经结婚生子。

2.受教育程度不高

被调查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148人,占49.7;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112人,占37.6;大专文化程度27人,占9;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3人,占3.7。

3.就业领域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或服务业

因为受教育程度偏低,有148人在工厂做工,占49.7;14.3的人从事服务业;10.7个体经商,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做生意;17的人进入管理层,成为外来务工女性中的佼佼者;8.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

(二)生存状况

外来务工女性在##的总体状况可以说是工作辛苦,但生活充满了希望。她们到##的目的很明确,即改变在家乡的生存状态,希望能有更美满的生活。46.7的女性为了赚钱养家,缓解贫困而远离故土;22.7的人是出来学一技之长,以图日后回家乡或在外地立足;17.7的人是为了创业;另有12.9的女性有的为了开阔视野,有的为了投靠丈夫,有的则为了婚嫁等原因来到##。

外来务工女性到##后,多数人认为在##的生活虽然比较辛苦,但比家乡好,可以赚到钱。247位被调查者满意或比较满意现在的生活,愿意或非常愿意融入到##的女性群体中,共同建设国际汽车城。此次调查显示,##的生活对外来女性而言,是挑战与希望并存。

1.工作问题是当务之急

因为自身素质的限制及就业形势的严峻,外来女性在##找工作普遍不容易。她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工作,问卷显示,36的人是通过老乡朋友介绍,32.3的人通过企业招工,14.3的人自我推荐,17.4的人通过劳动部门。找到工作之后,她们又面临新的问题:工作不稳定。从她们找工作的渠道看,半数左右的女性是通过非正规渠道找到工作的,随时有被解雇的可能,尤其是服务行业的女性。工作时间长,工作负荷大,休息日不稳定。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没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制度,42.6的外来女性每天工作9-12小时,45的女性每月只休息四天或是更少。收入偏低。15的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52.7的人收入500-1000元,17.3的人月收入在1000-1500元,月收入1500元以上者4.7。合法权益不能充分保障。在有工作的女性中,仍有45.5的人没签或只签了口头合同,一些企业不愿意与外来雇工签订合同,而被雇女性也认为签了合同没用,或者签合同约束打工自由,更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要以与用人单位签合同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居住情况不容乐观

外来女性是赤手空拳来到##的,工作赚来的钱既要维持个人生活,又要资助家乡的父母或家庭,虽然60.7的女性,收入除了以上用途之外,还可以略有盈余,但用来购买住房的钱对她们而言还是天文数字,所以,除了用人单位提供宿舍外,63.3的外来女性租房,因为房租相对其收入偏高,她们能够负担的住房都比较简陋,面积小,卫生条件也差。

3.生活内容偏于枯燥

外来女性在##主要与老乡交往,可以说游离子当地女性生活之外。业余时间,45.7的人选择看电视,29.7的人选择看书读报,17.7的人选择会友聊天。她们的生活圈子相对封闭,一部分人对##的发展不关心,31.7的人不知道##将建成上海国际汽车城。遇到困难和麻烦时,首先找老乡帮助,最后才是妇联及有关政府部门。

外来务工女性的需求状况

1.希望帮助解决各种困难

外来女性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来到##,不仅把##作为可以谋生存的地方,更作为一块可以实现梦想的淘金之地。她们有着不同的需要。通过此次调查,外来女性最希望社会、组织或个人出面帮助她们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我们归纳了外来女性遇到的困难(本项调查为多项选择),依次排列如下:工作问题32.3:收入偏低9.3;住房困难9;子女教育问题6;受歧视3.7。

另外,没有一技之长,生活找不到方向,没有机会享受教育,与当地女性深入沟通存在困难等,都是外来女性生活的障碍。

在最希望妇联或政府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多项选择)调查中,我们也就外来女性的需求作了排序:公平待遇68.7; 医疗保险52;就业46.3;文化生活39.3;子女教育28;婚姻家庭5.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以上两组排序,可以看出,外来女性把高级需求——尊重需求摆在第一位,而把安全需求。生理需求放在了第二、第三的位置。虽然就业是她们在异乡生存遇到的最大困难,但她们最注重的是平等和保障。现实生活中,受到歧视只占很小的比例,可是她们却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可见要求之强烈。

2.希望融入当地女性群体中

外来务工女性在调查中表现出对妇联的厚望,希望妇联能把她们作为女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与当地女性同样的活动,如:就业培训、素质教育(69人)、文化娱乐活动(40人)、维权宣传(22人)等等约20余种。她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展示自身才能才艺的表现欲,67.9的人希望妇联能帮助她们融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融入当地女性群体,不受歧视和排斥。

改善外来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与对策

外来女性是外来人口中的一部分,她们的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来人口的整体状况。因此,只有在改善外来人口整体状况的大局下才能实现外来女性生存状况的根本性改变。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认为可以作出一些努力。

1.转变观念,关注并充分认识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

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正常状况,虽然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但同时也给城市建设输送了生力军,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他们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设者。同样,##的外来人口包括外来女性也是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部门、组织及社会都需要从这个高度正确认识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识外来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正确洞察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这一现象的积极内涵,消除对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女性的歧视、漠然。排斥,要首先从观念上接纳她们,把她们视为城市的一部分,平等对待;继而在制定政策,规则时统筹考虑,把她们纳入社会整体。

在外来女性中树立先进典型、成功典型,适时。适度地给予她们荣誉.奖励。致力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女性的文明社会氛围,不仅可以极大鼓舞外来女性对##的认同,也可以促使消除对外来女性的部分偏见。在这方面,我区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江桥镇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今年,江桥镇的外来媳李桂花,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江桥镇妇联还成立了外来女性联谊会,把优秀的外来女性组织起来,开座谈会、组织参观、与本地女性进行联谊等,充分尊重、接纳了这些外来女性,使她们的心更齐,贡献##的劲更足。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外来女性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口向,她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发展与##发展的密切联系。这些经验,可以在区外来女性较多的街镇推广,甚至在区级层面上借鉴:扩大目前区巾帼联谊会中外来女性的比例,在开展妇女工作时,把外来女性与当地女性一样看待、平等对待,从而更全面地实现妇女的跨越式发展。

2.加强制度管理,积极维护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女性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完善由公安、劳动、司法,教育。卫生等各司其职,协通配合、互动交流的管理网络,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有效格局,建立完整的外来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力度,争取做到无遗漏,全掌握,同时,要转变防范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重新审查并修正已制定的一些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在修订和新制定关于管理外来人口的法律法规时,应注意增补外来人口可以享有的合法权益,可以享受的政府服务.政府及管理机关应承担的责任,有关单位应负有的义务等条款,使外来人口的权益和可享服务有法可依,逐步改变现在外来人口的义务与责任过多而权利与利益过少的局面。

一要保障劳动权益。本次调查显示,外来女性的劳动权益保障是一个弱项。她们大多在个私企业工作,企业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外来职工购买保险、超负荷加班加点,不按法定标准支付加班费、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这需要加大执法督察力度,监督企业及用人单位及时发放工资、保障各项权利。此外,对女性而言,还存在着“四期”保护得不到落实、孕期被解雇等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妇联可以充分发挥督促、协调、监督的作用,保障外来女性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要加大社保力度,积极探索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统筹管理的路子。享受医疗保险,是外来人口在远离家乡时的美好希求。他们的工资收入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因而迫使他们不能生病,许多人不到非不得已,不到医院看病,健康状况堪忧。针对女性,妇联可以尝试建立“外来女性流动服务中心”,开设“妇健快车”,以外来女性较多的镇为基点,定点定时为外来女工提供有关妇女健康。职业健康。劳动权益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妇科普查也可以更多地涉及外来女性。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外来女性的综合素质

提高外来女性的素质要作为一项社会工程来抓。一是重点提高外来女性的就业技能。就业是改变外来女性生存状况的关键,我区的就业技能培训、“网上行”培训已经包括了一部分的外来人口,应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二是以提高外来女性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团结凝聚外来女性,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条件使她们融入我区的社会发展中,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的生活。

4.规范希望学校教育,保障外来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外来女性的烦恼和需求之一。目前我区共有希望学校46所,其中,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江桥镇最多,有11所,在校生约8600多人。今年,我区对希望学校进行了整顿,撤消了一些不合格、不正规的学校。目前的46所学校可以说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对较好。但是与公立学校相比,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师待遇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加上学生随着父母工作变换而不断转学,使学校教学质量很难保证。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希望小学,逐步实施正规、有效的教育,加大政府对希望小学的管理力度和投入程度,加强对其教学质量的考核,将出台的有关各项法规落到实处。

第6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实习权益;维护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紧缺的基层技术人员,这部分学生的培养主要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所以中职学生的实习时间在整个中职学习阶段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随着中职学生的增加,实习面的扩大,他们在实习期间的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一、实习期间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的现状

1.实习报酬低,工作强度大

笔者在对广西华侨学校商务科2008级的学生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约70%的学生反映在企业实习很难实现同工同酬,企业的理由是没有工作经验,工作效率比同岗位的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低。某些专业的学生由于实习单位难找,甚至是没有报酬或者反过来给单位实习费用。同时,工作强度也大,笔者走访了在南宁某经济开发区一家大型制鞋企业实习的学生,来到学生工作的厂房时,能闻到刺鼻的胶水味;学生反映,虽然企业包食宿,收入也超过了法定的最低标准,但是,加班是家常便饭,可想而知,他们经常在这种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身心健康一定会受到威胁。

2.实习期间缺乏劳动合同保障

通过对广西部分中职学校的调查及搜索相关资料发现,学生实习多数是由学校统一集中安排,而签订实习协议的双方为学校和实习单位,学生基本不参与其中,所以,关于合同约定的报酬、岗位设置、如何管理等条款,学生无权协商。另外,有部分实习单位属于学生自行联系,如果是大企业则有可能签订实习协议,否则签订实习协议也成为天方夜谭。毋庸置疑,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营利性企业的共同目标,而且,目前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签订了实习协议,内容也只能根据用工企业提的条件来定,学校和学生基本失去了平等协商的机会。因此在缺乏有效实习协议保障的情况下,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旦出现工伤、医疗等事故时没有相关的法律可依;如果产生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争议时,用工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劳动法律保障而处于劣势;实习期结束后,用工企业更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辞退实习生而无需承担任何劳动法责任,使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3.容易受到安全事故威胁

实习的学生虽然经过学校的教育熏陶,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到了企业一线操作属于生手,且由于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实习企业的实习环境也存在不安全因素,加上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岗前安全培训和岗位操作管理缺乏必要的重视,因此,在实践中,参与实习的学生较为容易面临各种安全事故的威胁。

4.存在法律救济风险

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实习学生不具备劳动者的身份,出现权益受损或与用工方发生劳动争议时面临无法依据劳动法获得救济的风险。很多学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能替其出面与实习单位协商解决,又或者是通过家长给学校施压,最终也是依靠学校。因此,相对于实习单位和学校而言,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二、权益受损的原因

1.缺少专项法律保障中职学生实习权益

目前,国家还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条例等来保障中职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同时,国家的有关规定中,适用于中职学生这个范围的,对实习环节的约束又太少,操作性不强,造成中职学生实习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时缺少法律保障;而且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涉世未深,权益受损的情况较大学生来说更容易发生,因此,国家和教育部门应该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有效保护中职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2.缺乏维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弱

广西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在对该校某专业实习生的调查中发现半数以上学生对法律法规赋予自己的权益不知道。笔者在对广西华侨学校商务科2008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也发现,了解劳动权益受损时所应采取的法律手段、法律程序的学生寥寥无几;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多数学生知道签订劳动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但他们也表示,虽然知道签订劳动协议的重要性,但如果单位不签,他们为了工作也只能忍气吞声,合法权益受损时不懂如何维权,这部分学生的人数占了调查总人数的39%。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缺乏维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弱是造成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

3.安全教育有所欠缺

一是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生产安全教育不够,学生对实习单位缺乏了解;二是实习单位没有对学生提供应有的岗位培训,导致其由于操作原因产生安全隐患;三是有的实习单位没有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这些因素都对实习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实习权益维护对策的探索

1.加快立法的脚步

刘一展在《从法与利益的视角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一文中提到:广东在去年施行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中规定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接收大学生实习和见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应当按照同岗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非顶岗实习的学生,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可以在实习协议中约定给予实习补助等,明确了实习各方的主要权利和义务。虽然该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在适用上有属地范围的限制,但广东省在高校学生实习立法上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那么,针对广西目前中职教育实习立法比较滞后的情况,可向广东省学习,先从地方性法规开始,制定相关条例或办法,对使用实习学生的单位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明确学校、学生、企业等实习各方的权力与义务等,引起国家重视后再上升到高层次的立法。

2.实习协议人性化

学生代表或家长、学校、企业就实习协议进行三方座谈,由三方共同签订。力求实习协议更为人性,满足三方需求的最大化,既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也形成学校监管的责任与义务,还能兼顾企业的利益。

3.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降低意外伤害带来的损失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因遭受非本意的,外来的,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致使身体蒙受伤害而残废或死亡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此险种适用于所有意外伤害事故,赔偿范围包括身故、残疾和医疗费用,部分还包括紧急救援和费用垫付等增值服务。如果学生购买了此类保险,就算是认定不了发生事故的过错方,也会获得一定的赔偿金。因此,学校应为实习学生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样学校既能有效分散风险,又能为实习学生及时提供救助。

4.学校安全教育与企业岗前培训双管齐下

在实习前,学校就应该安排足够的学时有针对性的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实习期间,企业也应加大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安全培训,开展短期培训班,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早训、晚训等,弥补在工作技能上的不足,减少安全隐患;把学校教育、社会培训、常规培训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自觉地避免各种陷阱,防止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

第7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由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举办的2012年第二期村级女干部培训班今天又开学了,这次培训班对大家来说,既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更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相信通过学习培训,对于引导各位妇女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认真把握加快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增强妇女干部的理论素养,全面提高我市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顺利完成这次培训任务,在此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明确学习的目的重要性

二、强化服务大局观念,切实做好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村级妇代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帮助组织农村妇女参加"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句话就是为广大妇女群众服务,把学到知识更好地服务妇女、服务大局,帮助更多的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深度开发广大妇女中巨大的人力资源,增强妇联组织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推动妇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希望大家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在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要注意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妇联工作”的主题,组织妇联干部,重点围绕女性创业就业、女大学生村干部、女性在村“两委”中的工作情况以及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扎扎实实办好力所能及的事,力所不及的事要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并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二要创新载体,学以致用,在推动妇联工作“两促进、双丰收”上下功夫。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推动创新,做到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如何提升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结合起来,与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2012年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的活动结合起来,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同时为配合党委政府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扎实做好女农民工培训推荐工作、为返乡女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服务等工作。三要转变作风,科学引导,在服务妇女群众上下功夫。作风建设特别是改进工作作风是做好妇联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人少事多情况下,我们靠什么去实现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妇女群众的目标,靠大家对妇女事业的热爱执着,靠大家对工作的扎实勤奋。我们要认真转变作风,使我们的工作做到讲科学、讲规范、讲效率,提高工作水平,狠抓工作落实。要克服思维定式的陈旧观念,工作上敢于创新;克服不思进取的安逸思想,增强工作的进取心,责任心;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做到工作上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一个好的导向,好的风气。

三、奋发进取,进一步增强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要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新实践。推进建瓯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座各位,更要发挥自身特长,推进建瓯发展。要有推进科学发展的志气,把人生坐标从女性空间扩展到社会大背景中去把握,立远大志向,创发展大业,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取作为;要有推进科学发展的锐气,自觉拉高工作标杆,瞄准一流目标,想一流,争一流,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一流业绩。

第8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背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及其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成为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通过积极推进海外公司本地化、经营资源国际化、研究开发国际化,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最活跃、直接、重要的推动力量。

近些年来,跨国公司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而实行对外投资的战略性意图非常明显,投资势头日益强劲。为了在全球市场谋求发展壮大,跨国公司利用自身优势,采取整体收购、重组控股收购、增资控股收购以及股票认购收购等多种并购方式,在国外大力开展兼并、收购业务,不断实行产业整合,扩大经营规模。从而使被兼并、收购的企业的法人地位、管理机制、业务方向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迅速有效地形成战略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开展的国际贸易,不仅使货物和资源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更使得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互相依存,从而将全球工业和第三产业纳入一体化的国际生产和流通服务之中。

要冲:跨国公司产业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就这样,在跨国公司引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资本的不断扩张,必然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力图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确立一个新规则,要求各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将劳工问题正式列入国际贸易相关法则当中。而跨国公司自然也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各种问题的主导者和传播者。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性,以下三个角度可以给出有力的解释:第一,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各自生产经营能力的互补性,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全球生产网络顺利运行的保障,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经济动力。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资源的耗费和环境的恶化也在加速,并带动了对现有资源的再分配及世界性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大转型。因此就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机制和规则,社会责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了关注焦点,亦成为约束强势发展公司的行动原则。第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资本在扩张的同时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压制和剥夺。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状态。各国资产者在WTO的旗帜下联合,通过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攫取超额利润,而各国工人在“工资和劳动条件向下竞争”的驱使下,就业日益困难,生活越发贫困。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重又在各国被提起,并逐步形成“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

具体说来,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方面,企业生产守则就是指在劳工组织和消费者的压力下,跨国公司为保持其企业形象而自行设立的有关企业内部劳工标准方面自律性规则。据统计,全球超过2000家跨国公司已经制定并推行公司社会责任守则,要求供应商和合约工厂遵守劳工标准,安排公司职员或委托独立审核机构对其合约工厂定期进行现场评估。目前,家乐福、耐克、迪斯尼、雅芳、通用电气等超过200家公司已经在我国开展社会责任审核,有些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劳工和社会责任事务部门。如沃尔玛全球采购总部对中国企业再三强调其各种原则,除法律、薪酬、环境外,还要求供货商像沃尔玛一样将员工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而2004年3月,广东东莞一家主要为美国沃尔玛等大型跨国公司供货的企业因为克扣工人工资并强迫工人超时加班而被媒体曝光。于是沃尔玛公司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劳工权益保障问题也再次成为众媒体关注的焦点。

除此之外,新的全球商品链的形成还使得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更加复杂,因为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其利润来源主要是依靠使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至今为止,大部分跨国公司的生产厂家都已经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较低成本的商品链条组合。而提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标准,直接涉及到该地跨国公司的劳工管理和劳工待遇。劳工标准问题具有了国际性,跨国公司成为社会责任运动的主要对象。但由于这些生产厂家都是分包商或供货商,而并非跨国公司的企业,因此,劳工标准问题更具有了复杂性。

挑战: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实施,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和中国加入WTO的直接结果。近年来,全球资本向中国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很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后,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而产业大转移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生产条件、职业健康、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离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标准有一定的差距,这样对加工生产企业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同类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企业的间接影响还表现在市场竞争力方面。首先,没有获得有关认证产品,使得市场竞争力大大降低。其次,由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产品检验检疫标准,我国企业要达标须采购价格更高的原料,并加大在技术、环保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的投入,从而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再次,由于进口国高昂的检验费用,使我国农产品、水产品的价格优势不断削弱。

应对:争取权益与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中国的优势在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实施社会责任标准,肯定会对于这一所谓的“比较优势”有所影响。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把低廉的劳动力作为我国的优势是不会长久的,而且这种优势也并不具备真正的竞争力。那种以保持“比较优势” 为理由,通过牺牲劳工利益为代价来进行国际竞争的做法更不足取。而只有增加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人口,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才是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劳动权益保护。

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有其不可超越的必经阶段。而不同阶段对社会福利、劳动保护标准的要求也不同。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可以在世贸组织中享有相关的特殊待遇。例如:允许保护的程度高于发达国家,进口关税的平均税率可以高于发达国家;允许继续享受为加入世贸组织前发达国家给予发展国家的单方面关税优惠,即普惠制;允许过渡期长于发达国家;允许在世贸组织里有例外原则等。

第9篇:劳动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范文

同志们:

由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举办的2010年第二期村级女干部培训班今天又开学了,这次培训班对大家来说,既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更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相信通过学习培训,对于引导各位妇女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和认真把握加快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进一步增强妇女干部的理论素养,全面提高我市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顺利完成这次培训任务,在此我讲三点意见:

一、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明确学习的目的重要性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是妇联作为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的工作定位,把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在工作中彰显优势,有所作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妇联工作的关键。因此,我认为要使妇女工作做到党政满意、群众认可,就必须找准妇女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使妇女工作与中心工作合心、合力、合拍,才能以作为求地位,以贡献求发展。村级妇女干部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女村委在治村中体现出来的细心、耐心、亲和力等性别优势,使村委会班子结构更趋优化,村级决策更为合理,也使基层民主更为真实和广泛。我市历来重视女干部的发展和成长,注重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当前,全市x个行政村已全面换届结束的有221名女性担任村两委干部,已完成100%的村有女性干部的要求,通过调整我市村级女干部及妇代会班子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也应该看到,有的同时自身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理论素质、党性锻炼、工作经验不够;思想解放程度不高、改革创新精神不强;忽视理论学习,不注重理论指导等现象还有所存在,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当前形势下,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湛的村级女干部队伍,显得尤为必要。在座的同志,都是经过选拔推荐上来的妇女工作的中坚力量,务必要深刻理解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迎接挑战、适应发展、再创新业的第一需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塑造新形象,创造新业绩。

二、强化服务大局观念,切实做好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村级妇代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帮助组织农村妇女参加"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句话就是为广大妇女群众服务,把学到知识更好地服务妇女、服务大局,帮助更多的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深度开发广大妇女中巨大的人力资源,增强妇联组织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推动妇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希望大家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在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要注意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妇联工作”的主题,组织妇联干部,重点围绕女性创业就业、女大学生村干部、女性在村“两委”中的工作情况以及农村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问题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扎扎实实办好力所能及的事,力所不及的事要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并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二要创新载体,学以致用,在推动妇联工作“两促进、双丰收”上下功夫。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推动创新,做到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如何提升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结合起来,与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与2010年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的活动结合起来,把突出实践特色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同时为配合党委政府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扎实做好女农民工培训推荐工作、为返乡女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服务等工作。三要转变作风,科学引导,在服务妇女群众上下功夫。作风建设特别是改进工作作风是做好妇联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人少事多情况下,我们靠什么去实现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妇女群众的目标,靠大家对妇女事业的热爱执着,靠大家对工作的扎实勤奋。我们要认真转变作风,使我们的工作做到讲科学、讲规范、讲效率,提高工作水平,狠抓工作落实。要克服思维定式的陈旧观念,工作上敢于创新;克服不思进取的安逸思想,增强工作的进取心,责任心;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做到工作上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一个好的导向,好的风气。

三、奋发进取,进一步增强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要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新实践。推进建瓯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座各位,更要发挥自身特长,推进建瓯发展。要有推进科学发展的志气,把人生坐标从女性空间扩展到社会大背景中去把握,立远大志向,创发展大业,在自己的岗位上争取作为;要有推进科学发展的锐气,自觉拉高工作标杆,瞄准一流目标,想一流,争一流,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一流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