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修复问题的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 (9):132-134
[2] 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 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 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 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修复 启示 建议
从各地的实践来看,生态修复在局部地区初见成效,其做法和经验是宝贵的,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
1几点启示
1.1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路子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时期对水保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水保工作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原有的旧框框,提出新思路,寻找新对策。生态修复的提出是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的成果,但这仅仅是个开始,试点面积还比较小,需要热量计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生态修复引向深入。
1.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加强植被保护
开展生态修复大大加快了植被恢复的速度,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丰富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断发展的必须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实践证明实施生态修复不仅在南方,而且在黄土高原和风沙区也都是可行的,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1.3突出水土保持的综合性
搞好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方能取得好的成效。一是在管理上要突出综合,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搭建水保生态建设平台,调动各方积极性,管好用好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提高工程质量。二是在治理措施上要突出综合,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三是在效益上要突出综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得益彰。四是山川秀美的目标要突出综合,不仅要山川秀美,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而且还要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几点建议
2.1充分重视水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水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首要制约因素,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荒。当前的退耕还林在8年后没有补助了怎么办?天旱了又怎么办?生态修复怎样才能持久进行?经济社会如何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依靠什么?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根本在于搞好水利水保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吸取宁夏西吉县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中的沉痛教训,重视水利水保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搞好水资源的利用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和保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生态修复这一新思路、新举措落到实处。
2.2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力度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江河洪涝灾害和面源污染等殃及的是中下游,而其祸根在上游,因此要标本兼治。大江大河治理要实现堤防不决口、水质不超标、河道不断流和河床不抬高的四大目标,水土保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力度。要贯彻落实新的治水思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生态修复经验,扩大范围,大力推广。
2.3基于创新的生态修复要进一步创新
一要创新体制,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构筑水保生态建设平台。近年来,多部门都在利用多种渠道的资金参与水保生态建设,如何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益,提高工程质量,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水保生态建设是一项跨部门、多学科的工作,涉及面比较广,需要一个职能部门来协调、管理。陕西省延安市实行政府统一领导,专门成立了山川秀美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与水保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水保部门协调水保生态建设,负责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的制定、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有关部门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保证资金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共同搞好生态建设。贵州省毕节地区以"捆绑式火箭"的方式,按照水保统一规划,开展生态建设。湖北省梯归县在移民安置上,要求县水保局按照统一规划进行审批、把关。这些经验受到北京市、江西省等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北京市市长刘澳同志批示:"只有制度创新,才可加快我市山区县的生态建设步伐。以生态来统一造林、治水、治沙、舍饲、脱贫等工作。"北京市在机构改革时,就赋予市水利局有主管生态的职责。理顺体制,明确水保主管部门在生态建设中的协调、管理地位和作用,搭建水保生态建设平台,依法行政,强化职能,加强综合协调、技术指导和归口管理,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开展水保生态建设。
二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伟大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的工作力度,总结推广陕北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适应新形势,对实施生态修复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山西省黄土高原世行贷款项目实施报账制和专业队治理管护的经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治理进程。
三要科技创新,提高生态修复科技含量。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重视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在水保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水是生态建设的首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中,首先要研究水的利用。重视"3S"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比重较大。所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农村建设密切相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我国有必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以推动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带动国家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既影响新农村建设,又不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有效保护对策。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约有3亿人未能引用符合标准的安全水,其中生态环境污染造成饮用水不达标的不安全人口占30%以上。由此可见,农村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其次,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土壤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由于农药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比重较大。土壤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进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例如:有关部门对典型区域土壤污染调查可知,蔬菜铅含量超标率高达60%,而稻米铅含量也超标46%。由此可见,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最后,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较多生态环境问题,亟需得到治理和保护。
二、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成因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许多污染较大的产业逐渐向农村转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污染大的产业负责人给予农民许多优惠条件,使农村实现招商引资,虽然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却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农村区域中,产业负责人考虑到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制问题,采取租赁方式进行;有的产业负责人完全不考虑国家环保等相关政策,而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其次,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使用量过大,对土壤、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对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量居世界首位,远超于西方等发达国家,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污染严重,既危害生态环境,又不利于人们的生命健康。除此之外,超量化学品的使用,引发立体污染,不仅影响农村品质量,而且产生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最后,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虽然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但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小型造纸厂、加工厂等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排放量,且治污能力不强,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三、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对生态平衡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或意见,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又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完善相关保护政策
随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保护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首先,保证相关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相适应,实现综合协调,适度对现有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其次,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落实。再次,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宣传,以明文形式规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性,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最后,建立或完善污染整治基金制度,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提供资金基础。
(二)加强政府管理
政府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以加强管理。首先,政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或完善环境执法监管机制,奖惩分明,做到违法必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长效性、高效性。其次,完善综合决策机制。政府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应对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衡量指标,进而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最后,政府加强管理,建立或完善环境资源的补偿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将生态环境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建立或完善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为更好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关部门有必要建立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确保保护工作有效开展。首先,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确定监测指标,以加强对村民饮用水、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的监测,确保质量过关。其次,加强环境监督,对违法排污的造纸厂等小型工厂给予法律责任追究,坚决杜绝超标排污现象,加大执法力度。再次,加强对农村各企业的检查,对不符合规定或生产能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应给与停产停建处理,确保小型企业兴建发展符合相关标准。最后,加强对农村自然环境的监测,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行为。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中,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首先,加强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研发符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针对农业生产污染问题而加强科学治理,实现土壤修复、水体等自然生态环境修复等,降低或避免农业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再次,针对农村污水、垃圾等生态环境问题而施以技术,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尤其对于矿区的农村地区而言,有关部门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最后,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农村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促进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保适用技术。
四、结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必然趋势。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其成因的分析,进而提出有效对策加以保护,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对其生态环境问题给予有效治理,确保新农村生态环境良好。
参考文献:
[1]高志彬.邢台市新农村建设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09:60-62.
[2]黄娟,秦国伟.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情况研究———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J].学理论,2010,28:20-21.
[3]张玉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J].品牌(理论版),2011,Z1:42-43.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生态修复;特色
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古人们依水而居,城市滨水区不仅是构成人类生活空间环境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最易凸显城市特色的敏感地带。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集聚效应,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济发展问题与滨水生态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人居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是改善滨水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城市滨水区景观核心生态问题
1.1 滨水区景观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城市化浪潮中,滨水区不合理的开发与建设性破坏,许多生物丧失了原有的栖息空间。生物种类日益锐减,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环境调控功能,破坏了滨水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之周围区域农业、工业等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下降、生态退化等问题,人们对于亲水性的需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1.2 滨水景观特色丧失
滨水区景观设计时,盲目追求于景观的美学价值和良好的视觉效果,没有充分挖掘所在地域的地脉和文脉资源,不能满足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区景观设计要求和城市形象的表达,景观特色丧失。
由于滨水区所处的特殊环境,涉及领域范围广,对于土地空间利用的控制和调整不到位,造成现有景观格局和原有生态格局的矛盾冲突,致使景观环境混乱。在设计中应深入了解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自然环境的原生态,保障滨水区景观的历史延续性和用地布局的合理性。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20世纪80年代末,德国首先提出“近自然型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1]。日本于1986年开始学习欧洲的滨水治理经验,他们运用“多自然型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滨水设计理念,逐渐改建了以往的滨水混凝土型护岸。1988年日本土木学会出版的《滨水景观设计》结合实例分析了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并强调了规划中公共参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刘滨谊教授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针对滨水景观设计提出了“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的建议,并提出了“生态化驳岸”的设计理念。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是指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一定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改善和提高滨水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使城市滨水区景观格局优化、空间环境美化、滨水生态完整,成为一处特色鲜明、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生态是滨水景观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优质的滨水景观环境应具备较好的环境承载功能、景观体验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整体来讲,滨水景观生态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自然构成要素(从构成因子上分为空气、气候、水体、土壤、动植物等;从平面形态上可划分为水域、缓冲带和周边陆域)和人工构成要素(历史人文、建筑小品、休闲活动设施、内外交通及护岸、提防等安全防护要素)。不论景观是均相的还是异相的,景观中的各点对某种生态过程的重要性都不是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局部、点和空间关系对控制景观水平生态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这些景观生态要素共同构筑了滨水区景观的生态空间格局,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统一于整体的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
3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3.1 整体控制、局部调整
滨水景观生态修复,不仅仅只是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它还涉及到政策规划、公众参与、经济文化等诸多的社会因素[3]。因此,在滨水区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滨水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处理,协调该城滨水区景观设计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滨水空间在城市中的定位和价值,并综合考虑滨水区各景观功能形态的组织与建构。通过这样的逻辑关系,使整体与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3.2 生态修复、理念指引
在遵循景观生态学为核心的设计原则下,理性运用生态修复机理,正确处理好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生态关系,构架滨水生态走廊。滨水空间的整合上,尽量避免对滨水地表机理的破坏,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优化滨水景观生态格局。
其次,深入挖掘区域自身特色,通过功能的组织、对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植入,运用设计手法,达到一种意境美的营造,以更好延续滨水景观的地脉和文脉。此外,应充分利用景观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自修复等功能,寻求自身独特的景观生态修复模式。
植物生态保护方面,恢复滨水区受损的植物,保护乡土植物和原生性植物种群。依据滨水区不同的水湿条件,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恢复,营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群落。同时,利用植物四季色彩的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景观,为滨水生物提供繁衍栖息的优质生态环境。
3.3 修复技术、合理运用
(1)GIS和RS技术。运用GIS和RS等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标准,建立滨水区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滨水区地形环境、生态环境和水文环境做出定量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功能空间的组织、景观系统的重构,总结滨水特色景观营造的生态安全策略和规划调控方向。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做到及时检测、反馈与再修复,以促进景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2)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在保存现有水系自然形态的前提下,利用底泥疏浚、气体抽取等技术进行水体污染物的收集与处理,控制水域外源性污染源。由于气候因素,水系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之分,应及时实施水体的调度对策,以确保良好的供水、补水和弃水状态。
(3)生态驳岸修复技术。生态驳岸是指恢复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延续,而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的工程方法,以减少对河流自然环境的伤害[4]。这种驳岸应具有提升生态环境、亲水性、安全性等综合功能。从分类上生态驳岸可分为自然型驳岸、柔性生态驳岸和植物生态护坡驳岸等。
在生态修复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生态修复技术。保障生态修复与景观控制相结合,促使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
4 结论
城市滨水区是人们休闲交流的重要空间,也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宜游场所。针对滨水区生态修复问题,在此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生态修复理念为引导的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塑造特色滨水生态环境,同时采用生态修复技术维护滨水生态环境。滨水区景观环境的生态修复不仅需要设计理念的升华和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更需要运行机制与实践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丽萍.景观一致性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01
[3] 付飞.以生态为导向的河流景观规划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09
[4] 张国忠.城市河道生态驳岸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05
关键词 湿地;保护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山东潍坊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43-02
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洪涝灾害、净化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鸟类天堂”。潍坊市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市地之一。
1 潍坊市湿地现状
1.1 湿地概况
据2012年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潍坊市湿地总面积215 949.24 hm2,共分5类湿地,包括浅海水域、河口水域、淤泥质海滩、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灌丛沼泽、库塘湿地、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盐田等12种类型。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80 918.6 hm2,河流湿地面积20 526.26 hm2,湖泊湿地面积798.88 hm2,沼泽湿地3 883.7 hm2,人工湿地面积逾109 821.8 hm2。
1.2 湿地物种
全市现有自然和人工湿地植被面积32 600 hm2。共有各类植物419种(含变种),其中浮游植物117种、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10种、被子植物284种。湿地中生活着超过全市60%以上的生物物种,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湿地中栖息的珍稀濒危水鸟众多,全市共有野生鸟类298种、两栖动物9种、爬行动物19种、哺乳动物37种,有57种动物被列入我国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1种;另外,还有陆生野生动物252种,是我国具有科学研究价值、重要经济价值或有益的动物。
2 湿地保护措施
2.1 加大城区三河整治,改善城区环境
自20世纪70―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形势的发展,新建大批工矿企业的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的流入,潍坊市境内河水污染严重、相继断流,特别是穿城而过的白浪河、虞河、张面河。从2003年起首先对穿城而过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3条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和湿地生态修复,潍坊三河城区段的治理有效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整体满意度大幅提高。
2.2 深化“三八六”环保行动,建设人工湿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全市生态环境问题,保障潍坊永续发展,2013年开始启动“三八六”环保行动,2016年底全面完成了17条河流的河道生态湿地建设任务及污水处理厂排水口人工湿地54处。“三八六”环保专项行动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湿地面积,丰富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湿地功能更趋完善。
2.3 推进“两河”综合开发,加快湿地修复
2013年潍坊市委、市政府提出潍河、弥河两河流域综合开发,该发展战略连同突破滨海、提升市区这2个发展战略形成了潍坊市新的整体提升发展的重大战略。截至2015年底,区域生态绿化、生态林场和森林公园提升、湿地建设、花卉苗木产业升级四大工程共完成投资10.34亿元,成片造林1.4万hm2,13处生态林场、6处森林公园、12处湿地公园得到全面提升。
2.4 加快湿地公园建设,提升湿地保护能力
根据区域特征和湿地资源分布等情况,全市确定了潍北滨海滩涂湿地区、潍中平原湿地区和潍南山地丘陵湿地区;按照各湿地类型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稀有性,建设了一大批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区,对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共建立了23处市级以上湿地公园、4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海洋特别保护区。通过这些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目前潍坊市已经基本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湿地保护网络,同时形成了湿地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建设管理体系。这些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湖泊和河流生态环境、候鸟繁殖和越冬栖息地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3 主要成效
3.1 保护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潍坊市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得绝大部分珍稀野生动物和湿地物种得到有效的保护,超过1/2的湿地面积得到良好的维护,通过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
3.2 改善湿地水质
污水处理厂出水入河处建设人工生态湿地,做到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经竦卮理,实施河道生态补水、水质生物净化、生态自然修复等措施,增加河道生物种群,形成河道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提升河道自净功能,河道水体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2]。
3.3 助推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
潍坊市湿地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人与湿地、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架起了桥梁,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休闲、旅游、娱乐等需求。湿地旅游经济日趋繁荣,湿地旅游业优势明显提高,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寿光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自建园以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建成了我国滨海地区盐碱湿地资源恢复、保护、示范和盐碱湿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典范,实现了湿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年接待游客达55万人次,实现湿地生态旅游收入1 690余万元。
3.4 提升城市品位
潍坊市河流湿地观光带和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提升了所在城市的品位,重塑了市民的生活方式,而且推动了湿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了城市人口聚集、产业转型升级和空间的有序拓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内涵式增长以及城市增长从货币财富到大地财富的战略转型。
4 存在的问题
目前,湿地保护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湿地面积日趋减少,淤积和退化严重。当前,潍坊市在沿海、沿湖等湿地由于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等原因,被破坏的非常严重,进而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少[3-4]。二是湿地水资源相对不足,季节分布严重不均。受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等情况的影响,加上生产、生活用水量大等原因,导致湿地水源不足,出现干涸和退化,进而导致湿地生态破坏。三是水质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差。由于水污染比较严重,影响了湿地的水体质量,全市近岸海域连年发生大面积赤潮危害。四是湿地重用轻养,资源衰退严重。由于对湿地的开发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而保护措施又不到位,导致湿地生物的资源不断退化,北部滩涂由于修建了大面积的盐田、虾池等,对湿地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
5 对策
5.1 健全管理体制
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林业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建立“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通过定期召开湿地保护协作会议,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就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各个单位共同参与的湿地保护互动机制。
5.2 完善法规政策
尽快出台全市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办法,逐步健全湿地保护相关法规体系。加强对自然湿地的监管,坚决制止侵占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及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5]。
5.3 强化管理制度
在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中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一整套高效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重点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并实施合同管理,栏褡式鹗褂蒙笈,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建立并逐步完善动员、引导、支持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有效机制,包括重要事项向公众公示制度、群众举报投诉制度、制度、听证制度、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和社区参与制度等。建立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湿地伙伴关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全市湿地生态保护建设工作。
5.4 拓宽投资渠道
把湿地保护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增加各级财政对湿地保护的投入,保障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的资金供应。抓住国家加大湿地资源保护投资比重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依靠大项目带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鼓励节约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对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在投资、信贷、立项、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等方式,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
5.5 提升监测能力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动态管理平台,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科研机构根据具体情况经常性地开展湿地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定期开展生态、资源、环境等各项监测活动,实时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库,整合科研力量,加强湿地保护研究和监测,大力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湿地保护恢复的关键技术,为大规模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技支撑,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科学水平。
6 参考文献
[1] 黄源.扬中市沿江湿地保护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5(9):66.
[2] 李春晖,郑小康,牛少凤,等.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271-279.
[3] 郑云玉,冯达,温亚利.辽宁省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J].湿地科学,2010(2):204-208.
关键词:新常态;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投融资;技术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模式转向追求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国民经济结构迈向深度调整,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经济强调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崇尚绿色低碳的环保发展新方式,其经济理念与循环经济相符合。在宏观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迎来了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再造、重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出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生产特征。循环经济采用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流动,目的在于减少资源的开采和消耗、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与此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照“3R”原则,即减投入(reduce)、再利用(reuse)和循环化(recycle)这三项原则。减投入原则,是指通过高效利用资源来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投放,强调从源头避免产生过多废弃物。再利用原则,意味着尽量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能以及气候资源,提升产成品的使用率和生命周期,强调尽可能多次使用资源,防止过早产生废弃物。循环化原则是指竭尽所能地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回收再使用,强调终端废弃物能够资源化,使其成为原材料后投入到下一个生产循环。在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在“3R”原则的基础上加入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原则,发展成为“5R”原则。再思考,顾名思义是对经济理论的重新审视,从理论高度充分认识循环经济的本质和特征。过去,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探讨资本循环和劳动力流动,生产目的仅仅是追求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而与传统经济理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是资源循环,生产宗旨是充分保护自然资源这一重要的社会财富,以及最大程度地探寻高效利用资源的潜能,形成人与自然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再修复,是指修复以前被人类活动所侵害的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形成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再修复原则认为减轻生态系统的负荷压力、重建和改良生态系统、促使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同样能够创造价值。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建设具备低碳环保特色的循环经济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环保规划的科技园区,这正是对再修复原则的实践与应用。
制约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常态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绿色生产力和绿色GDP的创造。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方面存在问题、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欠发达。
(一)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优化产业间的资源配置状态和产业发展水平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结构不合理体现在:首先,在第一产业发展中,虽然国家逐年加大对农林牧副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但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尚未满足产业现代化需求,第一产业仍处于现代化进程的起步阶段。其次,在工业发展中,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含量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时期。不少行业存在生产能力明显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例如化工、钢铁、有色金属以及水泥行业。此外,我国的工业耗能高,能源消耗占据三大产业能源总消耗的七成,而工业能源消耗中超过50%是来自于化工、金属冶炼在内的四大重工业行业。这些行业不仅产能过剩、耗能高,而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最后,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和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设计等环保型服务业比例小,环保型第三产业尚处于初始阶段。不恰当的产业间比例和产业内结构耗费了过多的资源,考验着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束缚和牵制了新常态下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方面存在问题
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各个层面的投融资保障,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表现在:一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依靠有限的政府财政拨款,并且市场化融资方式不足,未充分调动社会资金的参与,致使发展循环经济运用资金时“捉襟见肘”。二是投资效率有待提高。国家财政作为核心资金来源,加上政企不分、贯彻产业政策不力等现象,造成部分投资行为并未完全进行市场化运作,出现盲目重复建设、分散使用国家资金的浪费投资行为。资金投放使用前缺少综合、合理的调查研究和未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兴建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中监督和制约机制缺失或失灵,工程项目完工后评估进度缓慢,造成投资回收期延长和投资效率低下。三是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财政投融资,无论是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存在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中央政府层面的投融资由央行、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分别管理以及各自规划,投融资过于分散,政府的政策性职能被削弱。地方政府层面的投融资管理机构是各级财政信托投资机构,作为新生事物,财政信托投资机构兼具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性质的投资公司这一双重身份,资金管理行为尚不规范,从而降低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
(三)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欠发达
目前,我国国内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对地下矿藏、土地、动植物、水力等资源通过规划和物化劳动以达到利用价值的开发技术或提升其利用价值的二次开发技术都欠发达,这直接造成发展经济过程中资源耗费严重、碳排放量快速上升。效能低下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阻碍了循环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落后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循环经济的思想是在上个世纪末才引入我国国内,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尚未成熟。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上,不少企业存在硬件系统、设施装备不合格的问题,不具备技术研发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虽然国内一些企业具备技术研发的硬件条件,并努力研究和开发拓展新资源的技术和节约能源的技术,但是较之于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国内已攻克的高新技术水平和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程度仍比较低下,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相适应,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改善经济格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经济格局着力于以下四方面:第一,持续加大对农林牧副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逐步实现第一产业现代化。第二,引导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构建以降低资源消耗为重点的环境友好型工业生产体系。循序渐进地加大尖端技术产业在国家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比重,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材料等尖端技术产业,运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变革和改良传统高能耗产业。第三,对科技含量高、能源耗费少的尖端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税收方面予以适当的激励和优惠,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的第三产业,稳步加大现代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份额。第四,制止和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杜绝无法提升行业竞争能力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机制。
(二)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资效率低下和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遏制了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新常态下需要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首先,政府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和优化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宏观经济调控部门重点扶持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发。此外,政府优化税收政策,利用经济调控手段引导循环经济投融资。其次,由政府牵头,设立专门的政策性的循环经济投融资公司。在试点经验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创建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跨区域的循环经济投融资公司,该类投融资公司的投资领域应该紧密结合国家的循环经济规划。最后,充分借助股票和债券这两个交易市场进行融资,考虑成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成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基金开放式融资和降低风险的长处,面向社会公众筹集闲置资金。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资金有效投入具备盈利前景的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释放社会资本的力量,从而推动我国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进步。
(三)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
创新是产业的源泉,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是建设和发展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再思考、减投入、再利用、循环化和再修复这五项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都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技术创新内嵌于对经济理论的再思考当中,科学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减投入、再利用、循环化的实践环节,而恢复生态的先进技术是再修复环节的保障。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职能和配置资源作用,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形成促进新常态下循环经济进步的技术创新机制。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在政府部门的指引和模范带头影响下,搭建循环经济技术内外部创意、市场化渠道相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引入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或风险投资等商业模式。二是政府部门、企业、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彼此紧密联系,创立相互独立又不乏战略联盟的循环经济技术科技创新组织。政府部门、企业、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有所差别:政府部门负责给予经济政策扶持以及规范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科学技术变革基础性研究的生力军,企业是循环经济创新技术的应用者。三是创办和改进与循环经济技术有关的中介服务机构。该类机构包括专业技术评估机构、专利技术交易市场、法律咨询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整合各创新要素,以科技创新驱动循环经济发展。
结论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循环经济道路上,我国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企业应该同心协力,充分利用新常态这一机遇,推进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特征与循环经济“5R”原则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坚持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天舒,李艳梅.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2.刘素姣.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9)
3.赖晓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5(25)
关键词:阳澄湖; 水环境; 治理;
中图分类号: TV212 文献标识码: A
阳澄湖是苏州市重要饮用水源之一, 担负着苏州市区、昆山市以及沿湖乡镇近百万人饮用水的供给任务。为实现阳澄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苏州市政府要求通过实施阳澄湖水环境的治理工作, 提高阳澄湖保护区的水环境质量, 改善阳澄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保障苏州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一、阳澄湖的水环境现状
阳澄湖南北长约17 km, 东西宽约11km, 湖内两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半岛, 将湖体分为东湖(占44.08%)、中湖(29.03%)和西湖(26.89%)三部分, 三湖之间彼此有河流港汊相互贯通而汇成一体。阳澄湖湖体正常水位为2.90m,平均水深为1.43m,水面面积约为113km2,湖体蓄水容积为1.7 ×108 m3。
根据近年阳澄湖监测断面水质报告可知,阳澄湖水体TP浓度偏高,存在蓝藻暴发的风险。选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阳澄湖整体属于富营养化湖泊,部分水体已由轻度富营养化变为中度富营养化。其中2007年3月―5月湖体水质恶化明显, 达到重度富营养化级别。就阳澄湖水体的现状而言,其富营养化程度虽没有太湖严重,但2007年的太湖蓝藻暴发事件也为阳澄湖的水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
二、阳澄湖水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科学研究的深入,阳澄湖流域经济结构、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很长时间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一直围绕工业点源的治理,忽视了农业面源、生活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阳澄湖湖水总氮超标现象严重,总磷浓度接近蓝藻暴发警戒线,农业污染源排放的大量氮、磷等污染物对阳澄湖水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湖体富营养化进程。非点源污染控制在湖泊综合治理中的地位愈发受到重视,而阳澄湖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尚属空白,使非点源污染治理缺乏基础依据;河湖与地下水互换及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湖周边湿地生态功能研究、微污染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阳澄湖污染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等都没有全面展开。技术基础研究的不足致使采取的治污措施针对性不强或治标不治本。同时,已有的研究多按政府职能分别立项,将水域的系统性综合问题分离研究,河道整治、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实施相脱离;以流域为对象的一体化系统研究不足,对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技术集成与成果转化率低,尚没有系统性强、技术经济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方案。
三、阳澄湖生态水环境治理的措施
1、完善区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①达标尾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及示范。加强尾水的天然湿地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和土地处理技术的研究,并实施工程示范。通过水、土壤、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氧气、阳光等自然要素, 利用水-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各单元的综合净化能力,对尾水进一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现尾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②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针对阳澄湖流域城镇规模和经济条件,开发出适合的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技术。以污水为原料,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可再生能源和产品;研究开发市政、农业、生态等利用和循环用水的水质保障技术。
③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集成及示范。研究阳澄湖地区农、林及绿地土壤的污泥改良技术,将污泥应用于农田、菜地、果园、林地、草地、育苗基质等类型的土地中, 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开发污泥高效低耗的堆肥与复合肥制备成套技术,并实施工程示范。重点研究污泥半干化和高温好氧堆肥关键技术,对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进行半干化处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菌群对污泥堆肥发酵,制取高效、安全的新型生态肥料。
2、加强水源地保护
①建设人工湿地净化水源地水质。阳澄湖上设有三个水源地,分别为苏州市阳澄湖湾里水源地、昆山傀儡湖水源地和庙泾河水源地。阳澄湖湾里饮用水源地位于阳澄西湖,由于阳澄西湖湖体水质超标现象较为严重,目前该取水口已停用。为保证其他两个饮用水源地的安全,在北河泾入湖区域建设17hm2的湿地保护区;在入傀儡湖输水通道两侧建设30hm2的湿地保护区,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取水口上游来水水质,增强水源地的抗干扰能力。
②完善水源地水质监控预警系统。在现有水质监测基础上,根据水质的时空变化、入河排污口及支流进口分布等情况,健全和完善水质监测站网络,构建监测信息中心和监测站两级数据监测网络系统,大力提高水质监测系统的机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动测报能力, 实现不同环境监测系统间的协调和区域环境监测信息数据的共享。
③增强蓝藻暴发的应对能力。蓝藻打捞工作责任到人,应急措施有序开展。明确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相关负责人、配备打捞船只应对突况。在蓝藻生长旺盛的季节需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一旦出现蓝藻暴发则应有序开展蓝藻打捞工作,并将打捞上岸的蓝藻运送到指定场所处理。当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确保市民的生活供水。
3、实施生态修复提升环境容量
①主要入湖河道整治。构建健康河湖模式,研究入湖河流(或河网)水量调配与水质控制技术,实施河流、浜、岔、塘生物强化净化组合技术,不同尺度和功能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与重污染河道生态重构技术,入湖河口生态净化工程技术,以及湖滨带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等。研究底泥疏浚、处置及农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疏浚清污的湖底生态系统重构技术、湖底基质改造与稳定构建技术及工程示范。对元和塘、张家港、莫城河、辛安塘、界泾河、渭泾塘、北河泾和蠡塘河等8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整治。
②阳澄湖湖体修复工程。缩减阳澄湖内围网养殖面积,是减少湖体污染的最直接途径。渔业部门应按照《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要求对禁养区的围网进行尽快拆除。建立生态水产养殖模式是控制水产养殖污染的另一重要途径,鼓励发展自然水域放养,优化养殖结构, 通过配方饲料、精准投饵、合理调整品种结构等措施减轻围网养殖对水体的污染。阳澄湖内围网养殖面积从7866hm2缩至2133hm2,部分拆网还湖区域水生生态破坏较严重,需要及时补栽沉水植物,可采用人工种植方式,在湖体沉水植物破坏区域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草、金鱼藻、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小叶眼子菜等,并促进沉水植物生长区面积的外延与扩展,使全湖区水生植被面积逐步达7199hm2以上。《苏州沿阳澄湖地区控制规划》将阳澄湖岸线按功能分为生态岸线、产业岸线、公共生活岸线、水源保护岸线、环岛岸线等五类, 应依据其不同功能要求, 结合湿地现状对阳澄湖湖体长为47km的岸线进行生态修复。
结束语
阳澄湖水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污染源头控制、增加过程削减控制、末端强化控制、提高整个流域水环境的管理水平,早日构建阳澄湖水环境的健康发展模式,使之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雅文.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状况及污染防治对策[ J] .水资源保护, 2006, 22(1)
关键词:吉林西部;河湖连通;水资源;生态修复
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发展决策,可以通过现有水资源与河湖连通,加强整体水资源体系,有效改善绿色生态环境。吉林西部由于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没有完善规划体系,导致生态功能区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而本地区以农业为主,农业用水及城市用水量需要一定供给,导致在依附于雨洪用水下,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发,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很重要。
1 西部水利工程现状
为了改善地质、地貌干旱、人们生活用水、农作物用水等情况,建设了一些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地表水不足,对地下水进行了开发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包括洮儿河、白沙滩和前郭罐区,同时还有拉林河、新生等中型灌区。并在近年内,建立了哈达山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及大安灌区等工程,对农业灌溉、用水以及湿地的补水等均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的要求较大,仍不能对生态环境进行显著改善。
2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当地水资源不足,地下水开发过度
西部地质环境应属于半干旱情况,所以农作物的生长多依附于雨水环境。而大多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以农业的发展为需求,尤其在洮儿河区域,虽然已经对地下水过度开发,并结合地表水的使用,但仍不能满足灌溉使用要求。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补给缓慢现象,从而使水资源紧张。
2.2 湿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由于自然环境被破坏,导致降雨量减少,加之大肆开垦农耕以及城市化建设,同时有中上游水利工程的存在,影响了水环境的自然循环,进而导致湿地面积减退,并发生盐碱情况,增加了沙化度。而实际上,湿地的存在具有调节空气、改善空气污染、降低沙化侵袭、储蓄雨洪等作用,一旦被破坏,湿地环境恶变,则会严重影响其绿化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作用,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2.3 水利工程功能单一,水资源保障体系不完善
西部地区存在一种不良的环境特点,自身水资源不足,而常有洪水冲刷发生,不仅加重了防洪灾的重压,还要面对干旱情况。而一般雨洪的出现大多流失,没有进行有效的储存和利用,缺乏一种完善的治理体系。而且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式比较单一,即使建立了水利工程项目其作用也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因干旱导致的农耕灌溉,未能有效进行水资源的有效储备和利用。随着环境的不断破坏水资源不断匮乏,需要加强对水资源保障及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视和关注。所以要建立具有综合性、作用多项的水利工程项目,并提出了河湖连通工程的构想。
2.4 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失衡
吉林西部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生产作物包括玉米、水稻等,均为需水量较大的农业作物,而其需水的条件与西部地区的环境相矛盾,因此也加大了灌溉用水量。水源的不足,增加了农业开发地下水的概率。好在节水灌溉的思想逐渐被推行,最近几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失衡的原因在于,大量对地下水开发,同时没有有效的水利工程项目支持。雨洪的供给可以改善农业干旱、环境干旱的情况,但大量的雨洪资源没有拦截和蓄水工程导致流失,仍改变不了水资源不足和西部的生态环境。
3 水资源的保护
(1)地下水在开发时必须对水源井的工艺做好相应处理,防止地下水出现越层污染现象;对作物的水利用需要给予监管,防止浪费;同时在开发利用时需要进行控制,防止过度开发;而且需要加强污水排放检查,避免污染地表水;最后需要对地表水的工程建设加大力度,以此来降低对地下水的开发,保护水资源。
(2)加强二次水资源的利用率,对城市污水应加强排污和净化,提高二次使用率;农作物的灌溉需科学合理,尽最大限度降低水源浪费;工业用水需加强监管,减低其用水量,同时加大对工业用水的再次使用,进而降低对地表水的使用率。
(3)提高配套工程的创建,加大对净水厂、相关配套用水工程的建设,减低地下水的使用量,提高地表水的使用,同时要加强已有灌区用水的高效性,保障水之源丰富。
4 生态环境的修复
要促进西部生态环境的修复效果,首先需要保证水资源,通过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依托自然河湖并结合已建罐区、渠道等,加紧河湖工程,起到引水、蓄水、利用等有机循环的作用。同时需要加强草场、灌区的建设和保护,对盐碱严重、沙化严重区域进行有效治理,培育动植物,改善原有湿地环境,促进生态修复,从而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效率。同时,河湖连通在建设中应注意对雨洪水资源的保存,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保障率,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另外,通过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来改善盐碱化严重地区,减少沙化,加强土地湿化利用,改善干旱环境。对向海、查干湖等西部主要湿地区域,需加强已有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对破坏严重区域进行有效修复,增加地表水工程建设,加强对稀有物种保护并给予繁殖环境建立,尽可能增加物种繁殖率,进而改善生态环境。
5 西部河湖连通体系建设作用
由于吉林西部沙化严重、湿地被破坏、地下水利用率高、盐碱化程度大、风沙严重等相关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保障性和生态环境。因此,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加大对湿地的修复、加强对水资源的蓄储、降低地下水利用率,同时需满足人们用水及城市、农业用水。基于这些问题,同时为了城市的规划、发展,提出河湖连通工程建立的构想,为修复生态环境,保证水资源做出贡献。河湖连通工程的实施就是将自然河湖与已建立的水利工程有效结合,例如与哈达山水利枢纽、白沙滩罐区等渠道或灌区工程结合,构筑蓄水、补水工程,以提供湿地用水、农业用水等,改善沙化,同时改善水环境,促进湿地缩减的恢复,防止水流失,湿润空气,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调节空气污染状况,进而修复生态环境。为了达到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保障的目的,在河湖连通工程中制定了呼玛河饮水工程建立的计划,通过调引周边河流水来改善嫩江水资源,增加其水流量,同时也改善了嫩江补给湿地情况。还对松花江进行了预先开发评估,有效的引流地表水,合理对河湖连通进行规划,以及调配水源,可以降低地下水开发率,缓解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并利用引流改善环境,增加水面积。另外,河湖连通工程可以有效对雨洪进行收集储存,进一步增加水资源,提供水资源利用率。
总之,河湖连通工程是建设美丽吉林的重大决策,对吉林西部水资源的储备、生态环境的修复,均起到显著的调控作用,进而促进农作物、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唐传利.关于开展河湖连通研究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利,2011(6).
[2]陈传友,陈智立,姚治君.我国水资源形势分析及对策[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1).
[3]宋继林.建设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增强地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4).
关键词: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
引言
我国有15%以上的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资源,其中水电是最重要的组成。开发水电不仅有利于保证国家电网的输电稳定与安全,也是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的依托。不过在我国大规模兴建水电工程的同时,也产生了淹没土地、淤泥沉积、破坏水生食物链等生态环境问题。随着近年来,长江等水域水生生物群落的濒危、三角洲地区淤泥不足等问题凸显,水电工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1 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作用
1.1 清洁发电减少碳排放
水电工程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水力发电机组的运营。当前,风电的成本过高、核电的规模还有待发展、太阳能也面临转换效率的问题,只有水电是最为成熟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并且开发潜力巨大,在我国这样的水力资源大国中,是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的不可或缺的能源构成。以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为例,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5000万t标准煤火力发电的发电量,减少了1亿t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1.2 防洪、抗旱、调节气候
当前,全球变暖导致的异常气候不断,各类大小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大水系,如长江流域等,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一直居高不下。过去,长江发生大洪水,甚至需要刻意牺牲一定区域,破堤分洪,但是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后,其巨大的库容量,完全缓解了洪峰。而到了干旱季节,黄河等干流上的水利枢纽又能够开闸补流,缓解旱情。丹江口水库更是南水北调工程中重要的取水地,整个工程也是起到了减轻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作为人造湖泊的水库,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调节气候。
2 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虽然,水电工程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很多方面,它又造成了生态环境较为严重的破坏。
2.1 造成水文地质破坏
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挖填土方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一般水电工程需要建造拦水大坝,而土方只能是就近挖取,这样势必破坏取土处的山体,使之被破坏后,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挖填作业以及的挖掘场,会不断水土流失,破坏周围的水文条件,可能引发河流、湖泊淤积等问题。
2.2 水土流失与土地淹没
挖掘场的地表植被被破坏,而施工临时道路的修建与使用,填方作业和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量都十分巨大,势必对工程沿线的地质造成一系列的破坏,而短时间内又无法修复,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同时,大坝拦截河流,抬高了水位,形成大规模的水库,会淹没上游大片的土地,人文与生态环境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2.3 破坏水生生态环境
传统的水电工程并没有对水生生物生态与淤泥处理等有过多的考虑,导致当前大多数水电工程都存在淤泥沉积、河流生态断流的情况。水库之中,原本的动水变成静水,淤泥沉积,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水体富营养化。而下游,河流变浅,缺少淤泥的腐殖质,藻类和浮游生物繁殖降低,鱼类等食物匮乏。同时,大坝阻拦了鱼类的洄游,破坏了原本的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2.4 破坏河流三角洲地区
更加严重的,是河流入海口处的三角洲地区。原本,三角洲地区往往都是人类大型城市所在地以及自然生物重要的湿地栖息地。由于水电工程的拦阻,淤泥一部分沉积在水库之中,一部分由于大坝拦截导致的流速降低而在沿线河床中提前沉积,导致三角洲地区的淤泥量大大减少。以上海崇明岛为例,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原本处于扩张状态,而三峡建成之后,开始出现海岸线侵蚀现象。
3 水电工程设计施工中的生态保护对策
3.1 坝址的选择和坝型设计。
过去,在大坝位置的选择上,一般主要考虑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等方面。但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避免造成陆生稀有动植物栖息地的淹没、避免破坏水生稀有及濒危动物觅食、繁殖地的完整性、同时避免破坏珍贵的文化遗产地。这需要调整大坝地址同时配合蓄水水位调整,需要权衡两者。
水电工程的土石坝有多种类型,其中心墙堆石坝采用黏土多取自农田,破坏耕地,普通的堆填材料,虽然就地易取,但是强度低,需求量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大。如果采用河滩卵石或者较高成本的复合材料等进行替代,虽然成本上会上扬,但是对生态的破坏会大大降低。
3.2 枢纽的布置和保护性施工。
水电枢纽的厂房如果在岸边修筑会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如果修筑在坝后或者地下,则会大大降低对生态的压力。另外枢纽与外界相连的道路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不要对特有的植被区域进行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取料场的选取,应该避免容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区域,可以从需要开挖的水库部分区域、溢洪道等区域进行取料。需要爆破进行开挖和取料作业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降低对地质结构的破坏。最后,工程施工产生的土渣、垃圾等废弃物应该将废弃场与工程主体合理的结合施工,避免将废弃物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河床堵塞、抬高等危害。
结语
能源短缺依旧是我国社会面临的巨大问题,因此,继续开发水电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但是,随着水电开发导致的生态问题的爆发,我们也必须思考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水电资源的同时又能够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而这就必须从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就着手控制。必须设计合理的工程方案、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保护环境与工程建设并重,提高各方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水电工程环评体系,加强水电工程使用中的环保宣传与环保维护作业,这样才能实现水电事业与江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 黎强.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1(09):43-44.
[2] 孙云涛,黄进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11):35-36.
[3] 彭辉,叶建军,周明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0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