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一)教师上课方式呆板,缺乏灵活性
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也是与时俱进的,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是有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并没有紧跟时代,还是延续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这种现象在乡村或者偏远地区的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明显。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还是很陈旧,停留在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层面上。上课方式呆板,缺乏灵活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比如课堂上,老师就是带着学生读拼音、认字、读课文,小学生被动跟着老师这样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填鸭式灌输方法,再加上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这样的上课方式引不起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生很难真正吸收到知识,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对语文课认识片面,兴趣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
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影响,学生对小学语文也存在片面的认识,理解不深,认为小学语文不是很重要,就是一些基础的认字教育。所以一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对老师所讲的也不感兴趣,有时候根本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兴趣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殊不知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育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这是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和阅读能力打下结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小学语文教育的奠定铺好基础,学生以后的学习会遇见不少阻碍的。当然随着新课标的颁布,现在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陈旧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对语文课的片面认识,导致这种语文教育教学效果低下,更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程度。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一)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更新观念与方法
首先教师自身要重视小学语文课,根据社会发展进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熟悉新课标与学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方法灵活多样
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注意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制作动感精美的教学课件,改变传统模式的单纯的口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从生动的直观思维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过去“粉笔、黑板”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丰富、拓展了教学情境,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
同时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分层次教学。由于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背景情况,教师应该按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教学。如果不分情况地统一讲解知识,基础好的同学已经没有兴趣听,基础差的同学又听不到。渐渐地,同学对这门课都会失去兴趣。
(三)构建和谐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育
就上面所说,由于大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这门课程,对小学语文课存在认识误区,所以不能够认真学习这门课程,出现在课堂上捣乱、不认真听讲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构建一个和谐课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同时善于运用情感教学法,告知学生,小学语文教育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认字的层面,这门课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课程,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方法 探索
前言
近年来,为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付出了不懈地努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因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薄弱,农村教学环境自身也存在一些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对整个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以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要有一定的效率和成果,在小学阶段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各方面的发展,可见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客观问题,如何减少乃至避免相关问题而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甚至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内容。
一.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学习是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只有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充分利用孩子自身天真、活泼、好动等特性,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发掘新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全面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掌握语文知识,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思想的体现,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农村小学传统语文教学单调、陈旧。
目前农村小学大部分教师的语文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仅仅依靠陈旧的课本内容,严重脱离了教学实际和学科的发展。如,课堂语文阅读作业仍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例题的翻版,从而使学生习惯了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式学习,当然,这也和农村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硬件、软件设施不全有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农村小学语文内容十分枯燥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只重视记忆型内容,口头或特色教学内容少,农村小学语文的训练重点在于反复训练和巩固课堂知识,能和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应用实践很少,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不能真正应用于实际中。
3.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
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未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一刀切”的语文教学现象还存在。例如,农村小学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导他们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有学者认为,农村的教学资源确实很贫乏,但是它也具有自身优势。如果农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教学资源,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鉴于农村小学校的教学设备差,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其教学方法陈旧,新的教法难以接受,学生智力发展很不平衡、且滞后等特点,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初步探索,认为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或许能改变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的困境。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
首先,农村小学生因受其生活地域影响,接受信息现代化成果的条件受到客观限制,而在学校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能够让小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得到锻炼,把语文素养的提高训练向课外延伸,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高科技成果。
其次,在农村,由于学生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接触得非常少,所以对老师在教学当中所描述的情境不能理解,导致对整个语文学科失去了兴趣。而通过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合为一体,这样就会让学生容易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在小学低年级中,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用语言描述情境,那么,学生在理解上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把语言所描述的情景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这不仅使课堂上的气氛活跃了,还让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
最后,依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语文的教学要有趣味性,并且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教学上,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比如说: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等等,通过这些媒介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形象、真实、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语文课程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观看一段与文中情节相符的动画之后,教师再提出问题:剑为什么找不到呢?这样形象而又直观的动画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并且增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有效利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通过对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模拟,设置一定的环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农村的田野、乡间等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进入规定的情境。农村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城市里所不具备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碧蓝的没有污染的天空,有成群的牛羊、鸡鸭,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风光,把学生带入规定的情境去,这种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摆脱了那种无话可说、生编硬造的畏难情绪,从大自然回到教室后,学生们都产生了欲欲跃试、一吐为快的感觉;播放音乐,把学生带人特定的情境中去。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很易于激起儿童感情上的共鸣。比如,在教学《春姑娘》这一课时,我在朗读课文环节,配上了柔和的轻音乐,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规定的情境中,头脑中生发出对春天的各种想象。在《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的教学即将结束时,我适时地配以《国际歌》的雄壮乐曲,在激昂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愤恨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一种希望祖国繁荣强大的情感也在悄悄地滋生。运用图画,再现文中的情境。抽象的课文,经过具体的图画再现就变得更加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很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在运用图画时,我们不是单纯地展示图画,而是时常让学生亲手绘制图画,这样更容易使他们进入规定的情境中。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想象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样在没有进入课文的正式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进入了规定的情境。
3、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习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教学;训练方法;课堂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83-01
1.引言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但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其间存在着高消耗低收效的教学现象。而导致这种教学现象存在和显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的重视人文因素,忽略语用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语用教学,语言训练。这样才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真正的落在实处。
2.语用教学是什么
语用教学是以语用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于纯粹的理论性教学相比,它主要是面对的语文中的字形,读音,甚至是句法等语言的具体运用形式。如果加以深入研究,它还包括语句意义,解析,交流方式,社会背景等内容。可以说语文教育教学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就是语用教学。
3.小学语文中"语用教学"的方式方法
3.1 在朗读课文中提升自我的语感。在现代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特别是对口语语感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只有拥有了丰富的口语积累和长期的训练,表达事物的能力才能迅速提升。这也可以看出朗读对于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和必需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朗读只能是以学生朗读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来加以开展。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们乐于朗读。唯有如此,文章中词句,语法,中心的精妙才能被其逐渐理解。既能使他们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语言美,又可以加深对文章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特别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将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记忆和背诵。
当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作为辅助方式。让学生们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欣赏,对于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提问,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3.2 通过解疑答惑来稳固语言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文章问题或疑惑,因为这些就可能是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和难点。只有正确的加以解释和指导,才能帮助他们对文章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也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同时,还可以引入对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如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可以让其知道要借助字典。既实现了指导教学,语用教学,又体现了教育关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3 通过解析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语文知识涉及的方面很广,许多词句都有多重的意义,运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所表达的语用意义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帮助和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用环境去感受语言之美。
例如,在表示颜色的词语中,明白数量不是绝对的实指。如"五颜六色";在诗歌中,了解到颜色的名词词性是可以转换成为表示动作的动词词性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只有这样具体的去帮助和指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明白语用在文章中的运用情况,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语用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和艺术美。
3.4 运用仿写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一项关系长远学习能力发展的培养性学习任务――写话。也叫写句,看图说话。它是语文学科中写作的基础。小学生作为初学者,难免会觉得无从下笔。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在学习中去模拟课本中或学习过,看到过的句式来进行仿写。并教授他们在仿写中对优美合理的词语,句子加以使用,从而来培养他们在语用文字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对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可以指导他们从日常常见的事物去入手描写,既容易又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课后的点评和积累,以及反复的类似练习,来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
3.5 在对文章内容的辨析中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字词方面的重难点,主要是集中在字音、字形、字义上。而汉语的词汇意义是十分丰富的。同样的字形却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字音;同样的字音也可以写出多种的字形。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要教会小学生如何正确的去分辨字,词的音、形、义。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来语用教学中,对相近读音,字形的辨析与讲解。还可以辅以学生自查字典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自我学习印象。如"假装"和"请假""朝见"和"朝霞"等。对于字音可以通用的词语,要学会依据不同的语用环境来分析它的意义。这样的小学语文语用辨析与讲解,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的课堂积累,而且还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了语用知识的教学。
4.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教学的特征与特点
小学语文学科的语用教学是伴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兴起而同时进行的。只是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小学语文的知识点都比较简单,容易掌握。自然也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清醒的认识。这种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其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局限性。因为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是注重于语义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读懂,记住。教学内容也大多是局限在固定的词义,句义和篇义范围里。一旦涉及到课文给我们带来的语境,甚至是更深层的思想情感时,学生就无所适从了。而这些恰恰正是语用教学的内容,也是目前新课标的精髓之一。而且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对于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和语境的掌握,也是必经的学习内容。另外,随着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加深,对学生自我交流和表达的要求也会越发的明显,这也是语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教学最根本的特征。
而小学语文的语用教学最大的特点则是两个:一是通过文字的积累和表述来反映自我的学习,生活体验。小学的语用教学是立足于语言表达和文字积累的,尤其是文字的积累将直接影响到自我的体验表现。二是语言表达的自我能力培养。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语用方面的教学不能只是认识和积累,而要主动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扩展,扩宽。逐渐的向实际生活和灵活运用的方向发展和延伸。
结语:结合以上这些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还处于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更应该注重语用教学的相关训练,以此来引导和帮助小学生掌握和运用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韶福军.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J]. 才智,2015,01:267.
1.细细品读,感悟神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情感。”要想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就要大量阅读,细细品读。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将诵读与品读相结合,让学生从解读诗人入手,了解不同的古诗有不同的读法和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阅读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教育学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并适当地给予指导,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诵读、想象和体会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体会,进入意境,感悟情感,充分体会出诗中所表现的优美画面和意境,感悟诗中的神韵。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以接连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谁能在加一个词的基础上,把题目变成一句完整的话?”“朗读也有讲究,谁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好呢?在读的过程中能看出礼拜到庐山瀑布去干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中,教师要重点突出“望”字。“这首诗要怎么读,能看出李白望的是什么吗?”语文不是抽象的概念,是感性的。教师将解读诗人放在课堂的开端,可以引导学生明白读题的讲究,同一句诗词,不同的读法就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再比如,让学生品读第一、二行诗,并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图片(没有“日照”、“紫烟”的香炉峰图片),让学生边读边看,看图中缺少什么?或者让学生看课件中的图片(有“日照”、“紫烟”的香炉峰图片)提问学生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在欣赏香炉峰美景的同时,用词汇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2.丰富情感,想象意境
古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精练,为后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没有想象就是去了其中的韵味,有了想象古诗词就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生动形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语文课本,为学生创造意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融入到古诗词的意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从“生紫烟”到“挂前川”,从“飞流直下”到“落九天”,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诗词想象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立体的场景,让学生感悟诗中情。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品读第三、四行诗,并在课件中展示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一起领略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教师可以当堂提问,如“你们通过观看录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领会水流很快,教师示范阅读,并配乐朗读,在读“飞流直下”时语速要快一些,读到“三千尺”时语速要慢,语调微扬,给人一种水流很缓的感觉。教师通过课件,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为学生朗读领悟诗中情感奠定了基础。
3.拓展阅读,综合学习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大量阅读,这样对于理解诗词很有帮助。教师在诗词教学过程中,根据诗人李白的诗词特点,紧紧抓住“三千尺”、“疑”做适当的课堂拓展,这样不仅紧扣教学内容,而且和课外知识有机结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留好课前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拓展学习,这样就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有效结合,让学生综合学习,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古诗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课外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完成,比如,喜欢背诵诗词的学生可以选择将诗词背诵给家长听;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喜欢积累的学生可以再背诵几首类似的古诗词,等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改革 教学策略
一、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全程自主参与
加强学法指导和研究,使学生终身受用,自己去猎取知识,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和形成及应用的全过程,实现过程和结论的最佳结合,让学生自始至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发表”,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引导他们总结学习规律,不断规范自己的学习。如:《林海》这一课,作者描写每种景物的写法大致相同。我们可先重点指导学生学好“岭”一节,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围绕这一段的内容,通过个人思考、同位议论、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法总结其学习方法。同学们经充分酝酿,各抒己见,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什么――怎样写――有什么特点;欣赏景物――说说景物――想象图画――找出特点――体会感情。这样,同学们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思维,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知识方法的来龙去脉。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各自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法,学习下面的几个自然段,在“实践”方面突出过程,使教学内容和方法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收到少教多得的效果。实践表明:学习方法的总结,知识的坡度和跨度比较大,学生的回答往往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一点半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断增加其智慧含量,逐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总结出来的方法才有迁移性和指导性。
二、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想象能力是不依据别人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要比再造想象困难复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可有两个途径:一是利用课文中的空白进行想象,这种想象可把课文提供的表象作为基础,难易适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想象能力。如:《我的战友》一文,我从教材出发,鼓励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在“烈火烧身时,他是怎样的?”这一环节时,同学们不但能联系“我”的内心活动,还能结合的动作、当时的环境等去发挥想象,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又合乎情理的想象。这样,通过让学生想象、议论,既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另一个途径是让学生进行幻想作文。幻想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想象,小学生常常沉浸在幻想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作文,如:《百年后的……》、《假如我会……》,或者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把诗歌改成记叙文等。这样,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正确引导学生的幻想,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着眼于语文的广泛延伸性,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语文的广泛延伸性是指学习语文不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它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和语言实践中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管是思维还是想象,都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表象。而《课程标准》提出一个基本理念:语文综合素养,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的追求。因此,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有丰厚的文化积累作基础。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的语文教学观,以课堂和课本的语文学习为中心,狠抓双基,让学生切实掌握课内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向广阔的课外天地。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其言语和表象。并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和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
四、多评少改
一、目标教学法,让学生明白积累语文知识的目的
“知识的获得,在于点滴的积累。”为了使积累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和学生讲清楚积累的道理,让学生充分认识积累的作用,自觉进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知识的学习没有捷径,那些渴望一朝一夕达成高的语文素养、一蹴而就学好语文知识的想法最终会被现实击碎。语文知识的学习只能通过经年累月、一点一滴的不断积累,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弄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才能掌握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自己的眼界才能不断开阔,认识才能不断深化,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因此,语文学习,需要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语感教学法,提高学生思想感悟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年龄小,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没有语文学习的感悟能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基本上只能停留在能把词语组合成句子的阶段,对于他们,教学就要讲求更多的技巧。利用朗读、默读和背诵几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加强学生阅读的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朗读、默读和背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然后结合学生的思想感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将学生的好奇心融入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是有些枯燥的,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利用艺术的形式将枯燥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视觉、听觉形象,渲染气氛,让学生入境生情,增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学习,才会认真对待。教学中,可以利用小学生思想单纯、思维还在童话世界里,具有好动、爱表演的天性等特点,适当地运用故事教学法,或者采用表演的方式将情境重现,引起学生兴趣。
四、点拨教学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关键看老师怎样进行开发。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差,大都依赖老师的课堂教学,这种灌输式教育,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因此,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就很重要。所谓“点”,就是要抓住学习的“重点”和“要点”;所谓“拨”,就是为学生解答疑难,排除学习障碍。它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排除疑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逐步拥有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智力。
五、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好动、玩心大,无论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多少知识,如果实践环节没有跟上,教学效果很快就会丧失。实践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表演、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等。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之前,可以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的景物,或者观察身边的生活环境,把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再进行课文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作者是按四季更替的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和学生的描述进行对比,借此让学生学到一定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教学效果。
六、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以具有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场景视觉、听觉效果,节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加强语文教学课件的生动性,提高教学效率等诸多优点而广泛被教师所采用。“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就是对多媒体教学作用的最好诠释。例如,在学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以运用月光、诗人作为背景,制作PPT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思念的气氛;在学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时,还可以加入动画,使得背景中的诗人“抬头”、“低头”,并配以音乐,最后教师做诗句意境的诠释。相信一堂课下来,不少同学就已经可以背诵这首古诗了。
一、由师生关系引发教学策略的转变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构成了课堂中最主要的关系。我们在新课改的背景里强调师生关系,是关注对话的平等性。因为只有师生关系的平等,才会有对话的平等,在情感交流中,才会无阻,才会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当然,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中的促进者,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二、教学策略转变的关键点
1.在教学方式上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支撑一项活动得以持续推进的强大力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将学生的兴趣充分地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好问、好胜的心理,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目中,有许多都有着很强的故事性,我们可以采用层层铺垫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当然,还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体现出来,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兴趣的目的。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将多媒体的形象化优势跟教材内容整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情感教育中提高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有一项教学任务,就是情感教育。这也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淡化的一点。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育和情感的关系,积极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培养。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影响学生以后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操[1]。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立足点、主阵地显得特别重要。课堂上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什么的手段方法这是当今这个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进入新时期后,一些使用了几十年的的教育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合当今社会了,有些老师还视为珍宝。其实这些老的方法对学生知识增长、心理成熟和人格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成长在数字多媒体充斥的现代化社会里的孩子们,怎么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这些事一些教育界专家经常呼吁的。为此我国进行了相应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对现阶段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的小学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试从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1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很多地区的小学中,特别是很多教师的脑海中,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一直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方法[2]。实践活动和学生互动方面缺乏,教学中思路固定化、方式单调,有些学校一直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因此很多教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自己教学水平的证明和努力的目标,成绩是第一位的,只要成绩上去了,老师所有的荣誉都有了,如职称、优秀教师、教坛新苗、教坛新秀等等。就和前几年我们国家对GDP的重视程度一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如古语所说“做事先做人、成事先成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等就是告诫后人要注重品德培养。小学生也是启蒙最重要的阶段,创新思维和探索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很多地区的小学,老师对学生的观念还没改过来,没有把自己和学生的角色进行新的定位和转换,以前教师都是以讲授为主,现在要求老师要以引导为主;以前学生以听为主,现在要求以参与为主;以前老师是教学的主体,现在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老师转变为学生学习及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其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自由发挥,探索和完成学习任务。如何才能做到角色的转变,老师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思想方面,只有老师在思想上彻底转变,才会正真的改变。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就高高在上,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理、自己所做的都对。要和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益友。其次作业方面,老师布置课堂作业最好能转变成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老师在教学中应以观察和引导为主,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和思考,再进行集中讨论。最后互动方面,很多老师互动意识不强,在实际的教学中互动不充分,这样学生就无法体会到互动乐趣和意义,主要是老师还摆脱不了主导型教学的模式。
2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现代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是以图片、动画、录像和音频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教学形式,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在兴奋中学习[3-4]。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生动的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很容易被突出和突破,从而变难为易,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效率很自然就提高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效果更为显著。如在小学低段一首诗叫《庐山瀑布》,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先把庐山的雄伟壮丽、直入云霄、孤峰突起的画面先映入学生的眼帘。然后多媒体上显示瀑布从天而降的气势、声响与壮观,让学生感到震撼而叹为观止。这样就将无声的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还可以化静为动,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但多媒体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如多媒体所载负信息量过大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吸收能力减弱,理解和消化能力降低。有时多媒体里的生动的图片、动画或音频使学生只记住了这些,而忽略了重点。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视觉视听等感官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师生的交流互动少了,启发教学少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很不利。在现代社会里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几乎是万能,对其有点过分依赖,导致他们忽视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板书,因为多媒体所载负的信息量特别的大、演示的速度相对也是比较快的,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板书书写时间,教师和学生都会利用这样的时间对正在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有些学生接受能力相对弱点刚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跟上来。针对一些重点,多媒体课件上虽已显示,通过板书的书写再加强一下,以便学生再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
3传统教学知识和现代教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可谓博大而精深,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其实也是五千年的文化史[5]。如何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每个老师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小学老师面前的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但比重不是很大。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我们小学老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课本资源来充分的把传统文化很好传承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古诗词意境优美、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可以说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一些国学故事中也渗透传统文化,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铁杆成针》从中可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节、习俗等[6]。对于古诗词可以采取背诵、朗诵、赏析的方式去学习,有老师引领。可能有些学生刚开始不一定能懂,可以采取先背诵的方式,古语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先会背诵,慢慢再消化。对于一些国学故事,可以在课堂上以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道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虽然传统文化有如此之多的益处,但为何在每个学校没有大力推广了呢。其实有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学校面前,就是升学应试制度[7]。而应试的内容牵扯到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那么一点点,其中最简单最普通的几首古诗词会默写即可。应试的相关内容还主要停留在现代文的阅读和书写方面,因此每个学校都把自己最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现代文上面、花在读写上面。而花在涉及到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精力和时间就很少很少了。有些家长心理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这些家长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对自己的孩子待人接物、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很希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来塑造一个品德方面比较优良的孩子,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假期时间参加一些相关的夏令营活动、在周末的时间参加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这些家长虽然也知道孩子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对其自身长期发展是很有用的。但是他们的顾虑重重,因为现阶段还是应试为主,应试的内容最主要的还是现代文读写。担忧学生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上不去,升学就困难。所以有些家长不得不忍痛割爱减少学生背诵积累的时间,更有甚者抛弃掉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教学知识和现代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成长。
4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小学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革新了传统的教学观,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有机整合起来,才能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被动不情愿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愿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方法,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对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效率极大提高,可以说为语文教师添砖加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把国学经典的知识适当增补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应对现在应试制度,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品质,以便使学生正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长大成人后正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对家庭、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兰秋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42-43.
[2]刘学海.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8):225.
[3]任鹏.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8):32-33.
[4]杨萍.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4(17):130.
[5]张志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7):10.
[6]刘春艳.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考试周刊,2014(39):45.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小学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2岁―1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恰处于这个阶段,所以小学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最强,对语言的掌握能力也最强。如果能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进行良好的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增强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表达能力,促进口语交际的规范性。
(二)学龄前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是在自然语境中无意识掌握的,而且习惯于偏向诉说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随心所欲的特点。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学龄前儿童更注重关心自己,忽略他人,自己说自己的,忽略了交流的原本意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词汇量可达2500个-3000个,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学龄前儿童容易出现语句不恰当、语言不规范、用词不准确等现象,个别学龄前儿童甚至说着一口方言版普通话。从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来看,口语交际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口语交际的特点
(一)口语交际的情境性
口语交际的情境性是指口语交际具有特定的话题。即使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交流场合,与不同的对象交流,人们说出来同样的话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们要掌握口语交际的灵活性,区分不同的说话对象,从而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
(二)口语交际的复杂性
口语交际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交流,还是谈话人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交流。同样的话语,用不同的感情或者表情,表达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们通过声音高低、语气轻重、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些,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复杂性。
(三)口语交际的动态性
在实际的过程中,人的思想必须跟上大脑的运转,嘴巴也要跟上思想的运转。口语交际要求人们在交谈的过程中,迅速地把自己的思想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来。组织语句的速度也要快,要不然会出现断字的情况,比如你本来想说“你吃完饭了吗?我们出去玩吧”,结果说成了“你吃我们出去玩吧”,容易闹笑话。口语交际是双向动态的交流,学生还需要根据对方的话语,回应相应的话语。
三、提高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增加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认知
口语教学并不是应试教学,而是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增强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了解口语交际的社会价值,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运用正确的教学理论,根据不同的班级选择更合适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循环。口语交际教学是一项较为长远的教学工作,不是一天就能达成的,万不可拔苗助长。教师要设定长远的口语交际规划与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二)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让学生看到口语交际的魅力。知识渊博是教师进行有效口语交际的前提。教师熟悉社会学、语言学、生物学等多科知识,才能出口成章,熟练应对各种教学情境。掌握多学科知识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进行全面、系统的口语交际教学,展现口语交际的魅力与作用,激发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
(三)合理利用资源
学校的资源与力量是有限的,教师要合理利用周边资源例如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多层次、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教学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口语交际来源于社会,所以教师更应该将口语交际与社会、家庭相结合。教师可以联系社会团体,让小学生接触学校以外的大交际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说服家长让学生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意愿,大声大胆地表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