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课堂的优点与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评价课堂,要讲究课堂观察分析的艺术,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以理服人。表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两点”分开法(优点和缺点分开):优点是扬弃分明,缺点是容易产生关注“好课”和“坏课”的负面影响;“两点”合一法(优点和缺点合一):优点是领略过程,缺点是操作有一定难度;假设法:优点是提出期待,让大家看到理想中的好课,缺点是扬弃不太分明。下面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试以“两点”合一法进行表述,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教师教育智慧
首先,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与物理思考方法,因为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是“课标”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目标没有落实好,就不能算成功的课。其次,要关注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否充分展现,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以及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的能力。
2.关注学生探究过程、教师有效引导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教学方式,变教师主讲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观察者应关注教者是否恰当处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是哪些情况需要学生探究?一般说来,形成性知识需要学生探究,即形成物理概念、定律或公式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规定性知识不需要学生探究,即概念的约定属性和概念的自然属性。
问题二是如何组织学生有效探究?应关注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①教师提供最佳的探究时空;②学生采用有效的探究学习方式;③教师搭好探究的“脚手架”: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的问题式“脚手架”――师问、生问;引导学生探究的实践式“脚手架”――操作、实验、填表、记录;引导学生进行评价的参照式“脚手架”――教材、他人。
问题三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一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时:①妥善处理先与后的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传统教学一般是教师指导在前先,学生模仿练习在后;新课程一般是学生尝试探索在先,教师引导在后,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②妥善处理主与次的关系,体现物理学科特色。当学生的思路偏离物理知识技能、物理思考方法重点时,教师必须引导转向;当学生的思路出现障碍时,教师必须进行排忧解难、点拨指导。③妥善处理多与优的关系,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当学生的思路与他人重复时,引导学生另觅新法;当学生的思路开阔、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时,引导学生吸取别人的优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方法。
二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度:①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原则。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采用个别辅导,轻声、耐心地讲解;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进行面向全体的“公众引导”。对于知识、能力水平较低的“学困生”,应采用个别辅导,引导模仿学习;对于优、中等学生,可以引导自查自纠,再做一遍、查一遍,自己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②以《物理课程标准》为准则。对照“课标”,不能“降标”也不能“超标”。
三是要关注教师的引导是否适法:①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自评。②学生与学生对话。当遇到难度一般的内容或问题时,学生有解答的欲望和能力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引导学生讲述,既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又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③学生与教师对话。当遇到起始的教学内容,或难度较大的内容,或规定的术语,或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讲解、分析、概括。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可以随时质疑,对教师的讲述可以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体现对话的平等性。
3.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教师有效激励策略
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演讲刚进行到一半时,台下突然有人高声打断了他:“狗屎!垃圾!”旁边的工作人员一时不知所措,谁知威尔逊不慌不忙地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我马上就会讲到你所提出的关于环保的问题。”
这是一种巧妙的应急回答,展现了智慧之美。作为教师,每个人都会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意外之“急”,但如果能科学处理,巧妙应对,就同样能化险为夷,点石成金,展示出教学智慧之“美”。
【案例回眸】
课题: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1)》。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如下:
(指导学生用学具边操作边思考)
生1:一堆1个,一堆5个。
生2:一堆2个,一堆4个。
生3:分两堆,每堆都是3个。
生4的回答却非常令人意外:
“一堆是半个,一堆是5个半。”(笔者观察:该学生是用纸片剪成的圆片做学具的,其中有一个圆片被他剪成了两半。)
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宁静。
可能教师对意外情况也慌了手脚,他没有看到更没有想到该生是把其中一个圆片分成了两半,便问其他学生:“这样分,对吗?”
学生往往是善于察言观色、听音辨意的,看到老师这么问,都大声答道:“不对!”
没有什么新的话语,课堂继续进行下去……
【策略建议】
对于突然出现的课堂生成,教师不作任何评价,仿佛事不关己,把它高高挂起,很明显,这是不恰当的处理。那么就这一案例来说,我们怎样处理才能够使得课堂进展顺利,又能绽放出新的美丽呢?
策略一:教师当场答疑解惑,作出评判。告诉学生:“这是对的,不过老师没有说清楚,我们这里所说的分法,都是指分成整个的,用数来表示就是我们学的1、2、3、4、5、6等,而半个用这些数是不能表示的,所以这种分法不作为我们这节课的分法。”
优点:迅速解决问题,效率高,不影响课堂流程。
缺点:比较呆板,过于平静,没有创新,容易浪费生成的价值。
策略二:对生成内容加以延伸,发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现场用实验说明这种分法是存在的,再让学生讨论,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分析的话,还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优点:尊重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拓展了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利,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
缺点:比较耗费时间,容易偏离课堂的主旨,偏离教学目标,往往完不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策略三:课外留下空间,设置悬念。教师向学生说明这种想法是对的,而且这是我们以后在四年级将要学到的内容,用数来表示的话,它是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去问家长,也可以问老师,提前了解以后要学的新内容,做个小小数学家。
优点:把课内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建立了大课堂的观念,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缺点:容易让学生觉得问题没有当堂解决,教师对此也有担心,担心自己失去了权威感,怕学生因此看不起自己。
【思考启迪】
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是不可能没有生成的,也无法回避生成。如同一场足球赛,教练是不可能让比赛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去进行的。对于节外生枝,不必慌张,而要看成一个好的机遇,如果点化得当,就会妙笔生花。
我的观点是:“维持大局,灵活处理。”既要把意外的生成解决得当,又要完成本节课的既定目标,这里面就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喧宾夺主。可以根据生成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案。如果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事先有预设,则按照预设去办;如果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告知解决;如果问题稍复杂,但略加研究应该可以解决,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果问题恰好与后面的课程内容相呼应,则不妨为学生留下空间,告诉他们,这是后面会研究到的问题,我可以现在告诉你们问题的答案,但详细的道理,你们可以课后预习研究;如果问题很深很广,连教师都没把握解答,心中无底,则干脆老实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老师一时也不能说准,不过,希望同学们课后向有学问的人请教,或者采取上网等方式寻找答案,老师也愿意和你们课外共同探讨。
不同的生成,应对的策略应该是不同的,要灵活处理。其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是笔者所能完全列举得了的。对于本课,我认为策略三比较合适,把生成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去解决,既解决了问题,又迅速处理了突况,保证了课堂教学任务的正常完成,如果放开手脚去讨论这种分法的有效性,则很难回到平均分这个主题,更难以到达本课的中心地带――认识除法,课堂容易失控。所以笔者建议进行课外延伸处理,这样做,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容易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沟通,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立体式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一、德性养成法:以育人促教书
德性养成法的基本理论是以育人促教书,这种教学理论倡导以知识教学为载体,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德性养成法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学科教学内容作为一种德育资源,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德。例如指导学生抄写生字,看学生是不是认真,是不是规范,是不是有耐心,是不是有审美之心。于是把指导学生抄写生字的过程变为培养学生德的养成教育过程。
德性养成法的内容十分丰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以知识教学为主线展开的,既然这样,就必然向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如请学生认真听讲,请学生积极思考,请学生认真练习,请学生读书,请学生总结,请学生研究探索,请学生交流讨论等。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作出种种反应的过程中,教师用心察看学生德方面的表现,如认真、主动、思考、专注、坚韧、理性、审美、合作等。根据学生作出的种种反应,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二、四性六会法: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我们把它粗略地总结为四性六会,四性即认真性、思考性、勤奋性、自主性;六会即会自学、会自查自纠、会研究探索、会交流讨论、会总结整理、会复习应考。这四性六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知识教学作双重考虑。以数学为例,既把数学作为知识来教,又把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习惯来教。在教数学的过程中,坚持培养学生四性六会方面的习惯。学生四性六会方面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习数学的质量就会明显提高。
三、精教多导法:在精讲多练的基础上强调养成教育
精讲多练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教法,一直以来被广泛采用。精教多导法以精讲多练为基础,强调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从精讲多练到精教多导,充分体现了由知识本位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精教多导强调以育人促教书,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精教,精教一方面指教师教得少而精,另一方面指课堂上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其二是多导,多导充分体现了育人,在学生用大量时间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要做好育人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关怀者,通过大量的面对面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素质,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毛病。在该过程中,要给予后进学生以特别的关注。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精讲多练是在教师讲的基础上学生练,在学生练的基础上教师讲,在讲练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教多导则是在精讲多练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师的导,例如在学生练的过程中,教师走到学生中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和四性六会良好习惯的培养。
四、三个坚持法:每天坚持帮助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
三个坚持法,就是教师以育人促教书,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德和良好习惯,每天坚持帮助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这种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学生的进步,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优点不断得到发扬,缺点不断得到改正,每天不断习得新的知识和取得新的进步。根据这种概括,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每天坚持帮助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
就总体教育而言,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关于三个坚持的教学计划,在一段时间里,发扬学生中什么方面的优点,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什么缺点和毛病,将哪些方面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新的增长点。就某一个学生而言,教师充分了解这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每天帮助这个学生发扬好的、纠正错的、创造新的进步增长点。由于三个坚持法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又采用治本的方法,所以这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五、生活教育法: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知识的过程,更进一步,我们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看成是一种集体生活和学习生活,看成是一种德性的、人文的、情感的、智慧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学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表现。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有目的地对学生践行人文关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把这种基于生活的教育方法称为生活教育法。生活教育法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重点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例如,有个数学教师,发现班里一名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怕和人交往,做事十分胆小。为改变此种情况,他就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集体生活的机会,请他当课代表,经常提问他,让他检查其他学生的作业情况。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的胆量渐渐大了起来,提高了人际交往和工作的能力。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比解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个培养学生做事能力和做人能力的机会。
六、关系培养法: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操作对象发生的关系中培养人格形成德性
道德存在于关系中,是人面临一种境遇,一种真实关系时的选择。所以道德的学习完全是一种关系型思维。人的德性不是抽象的,最终表现在关系中。而学生与班集体的关系又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操作对象的关系中。关于人的道德的这一关系性理论,拓展了我们搞好学校德育的视野,使我们找到了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卓有成效的途径和方法。
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中,主要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善于合作和交流、平等待人、富有同情心、敢于发表独立见解、作风民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具体为在学生与班集体的关系中,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乐于融入集体、善于融入集体、主动为集体做事的品质等等。班集体是一个学生每天生活于其中的小社会,学生乐于融入集体,善于融入集体,走上社会以后,就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从人与操作对象的关系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对象是学习的内容,人与操作对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德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如,培养学生态度认真、作风细致、勤于思考,积极主动、知难而进、专注、理性、坚韧、求实、日事日毕等作风和能力。教师们每天都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培养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考虑到能力的迁延和弥散,考虑到培养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做事能力之间的转化和一致,我们的教学将会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和创新。
以上介绍了几种寓德育于学科教学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集中到一起,就是多元的教育目标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即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法也是多元的,关键是看你把知识当作什么来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教育教学的百花园里,我们播了什么样的种子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教育教学无疑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情感的德性的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每一位教师不仅是关于智慧的教师,而且是关于情感和德性的教师。我们强调德育为首,强调寓德育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教师,语文教师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开展着德育,数学教师以数学教学为载体开展着德育,物理教师以物理教学为载体开展着德育,如果学校所有的教师和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全时空地开展着德育,学校的道德教育一定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课堂考勤;深度学习;MCV架构
前言
随着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Smartcampusoverallframework)的,智慧校园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校园建设的重点项目[1]。而课堂考勤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更应该向着智能化、准确化的方向发展[2]。本文研究了的当前应用的课堂考勤方式,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终根据社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3],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的设计。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搭建了整个系统框架,包括数据库系统、服务器、计算机视觉模型、网络通信、图像采集系统、客户端和网络通信系统。
1课堂考勤方式现状
目前校园中主要的课堂考勤方式存在为两种,分别是传统的考勤方式和生物识别的考勤方式。如图1所示,其中传统的考勤方式包括点名考勤和通过校园卡进行考勤,点名考勤的方式仍然是高校中最常用的考勤手段,因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根据点名册直接核对现场的学生信息,但这种方式存在的缺点就是花费时间,影响上课效率,为此有些教师不进行点名,因此影响了考勤的效果。校园卡考勤解决了点名占用课堂时间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具有学生代考勤的漏洞,因为学生可以拿着别人的校园卡进行考勤。生物识别的考勤方式包括指纹考勤和人脸识别考勤,这些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考勤方式代考勤的弊端,但这种方式受设备硬件的影响,识别能力太慢,尤其是在下课后学生较多,考勤签退时容易发生拥挤等现象,具有安全隐患[4]。因此,为解决当前考勤方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
2系统设计基础
2.1系统开发环境
本文设计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主要是使用Python开发语言,Python是目前最流行开发语言之一,主要应用于Web服务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的主要优点是开发效率高、可扩展性强、跨平台和具有可移植性等,满足了本文系统的设计要求。另外,在开发过程还用到了基于Python的第三方软件开发包,包括Flask用于搭建系统的Web服务器;PyQt5用于搭建系统的客户端;OpenCV用于系统中对图像视频的处理;Tensoflow用于开发计算机视觉模型,搭建深度学习模型,完成人脸检测和识别任务;Mysqlclient用于管理、访问、查询和更新Mysql数据库。
2.2系统开发框架
本文设计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通信基于Web应用,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服务架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开发和部署效率。目前较流行的Web应用主要有MVC(ModelViewController)和CMS(ContentManagementSystem)两种架构。本文使用了基于Python和Flask搭建的MVC架构[5],该架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器。使用该框架的优点是可将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进行分离开发,提高开发效率,方便系统的部署、维护和管理。
3系统设计方式
3.1系统总结构设计
本文设计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根据MVC构架的设计,我们将该系统分为了模型层、控制器层和视图层,另外还包括网络通信设备。
3.2模型层设计
模型层主要是关系型数据库模,MySQL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也是学校管理系统使用最多的数据系统,为了更好地与学校管理系统兼容,我们选择了MySQL数据库,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3.3控制器层设计
控制器层主要包括服务器应用软件和计算机视觉模型,服务器应用软件的功能包括系统通信配置、数据业务处理和系统各模块间的调度。计算机视觉模型是实时课堂考勤系统的核心模块,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实现[6],主要作用是进行人脸检测和识别两个部分,计算机视觉模型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在人脸检测阶段使用VGG16检测器作为主干网络,为提高模型的检测准确率,通过引入注意力模型和多尺度特征融合对网络进行了优化,有效地从输入图片中提取人脸位置信息,得到人脸图像。在人脸识别阶段首先使用FaceNe人脸识别网络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图,然后通过决策树算法与待检测的人脸特征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图片中的学生信息。
3.4视图层设计
本文设计的实时考勤系统的模型层主要包括图像采集系统和客户端。目前各学校教室内都安装有监控设备,因此为节约成本和安装消耗,图像采集系统使用教室内的监控设备作为图像采集系统,负责采集教室现场图片。客户端设计首先在本系统中采用应用程序接口,然后在教学管理系统中设计图形化用户界面,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调用本系统的功能,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方便维护和管理。
4实时考勤功能的实现
实时考勤功能的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首先系统启动后,用户可以随时更新考勤信息,比如在数据库中创建新的考勤表等。接着系统会自动读取考勤表的信息,比如课程所在教室、上课时间。然后启动考勤程序,进行签到、签退操作,并将考勤数据保存到考勤数据表中。整个系统启动完成后可以自动运行,直到关闭系统,而且可以实时进行课堂考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听同行的课,特别是听骨干教师的课,是一条公认的捷径。而一堂课,一堂有活力、智慧和情趣的课,需要听课者用心地去“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首先,要“品”讲课者的课堂设计。优秀教师的教学,十分重视课堂的整体设计,如知识导入、合作学习、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听课者应该品味这种匠心,学习宏观把握课堂的技巧。
其次,要“品”讲课者的课堂教学艺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进行阐述,有的简洁明快、重点突出、深得要领,有的啰哩啰嗦、云山雾罩、漫无边际。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很强的艺术性和鼓动性,这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准确、简洁,有的甚至形成了独特而且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语言风格。青年教师应该做到博众家之长,多斟酌,多训练,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最后,要“品”讲课者的导学方法。一节课的亮点,往往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因此,听课时,听教师讲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怎样学,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靠老师去落实。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教师不一定是一名好教师,因为他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他不明白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行为,这是谁也取代不了的。所以,看教师如何调动、激化学生的学习热情,看学生怎样主动学习,是我们听课要仔细品味的内容之一。仔细“品”课,能真实地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素养;认真评课,能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那么如何做好品课与评课呢?
一、带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课
听课者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不要把自己当老师而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以学生的心态进入教学课堂,参与课堂互动,跟随上课者的思路,完成课堂之旅。
二、带着求真的心态去品课
带着求真的心态去品课,不仅要品出课堂优点、创新之举、课堂爆发出的智慧火花,以及令人深思的教学机智等,还要品出课堂的不足与失败之处,然后反观自己的教学,反观自己存在的问题,既提升别人,又提升自己。
三、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评课
评课要带着研究者的身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本堂课的优、缺点进行正确的评价。每一个听课者由于自己的思路、习惯、知识和经验等不同,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评课结果。即使是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敢于创新课堂的精神,我们都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他的课,鼓励其成长。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提法是“取长补短”,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旨在强调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注意用人之长来激励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强调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对己应多看短处,对人要注意避人之短,这样才能保住别人的尊严又能建立自己的尊严,这种传统美德是应该发扬光大的。
我这里强调的是有别于此的另一种品质,即扬长补短,其中的“扬”即发挥、发扬之意。“扬长补短”的完整意思是发挥或发扬自己的优点或长处,克服或弥补自己的缺点或不足。语文教师如果能确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优势,是自己的强项和长处,就应该在恰当的时间、空间和场合尽展自己的长处,这样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当你在“扬己之长”时也给别人提供了“取长补短”的良机。如果能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可以共同进步,而且可以在相互取经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比如在语文教研活动中就应该各展其长,各显其优,这样教研活动就会有声有色,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有利于语文教师的群体专业成长。
每个语文教师也都有缺点,如有的不善朗读课文,有的解读文本的能力较弱,有的教学的节奏控制不住,甚至有的考虑问题往往不够周密,显得不够稳重,有的往往魄力不足,有的可能欠灵活等等。对于这些缺点和不足,语文教师一定要下决心去补。补的要义不外有三:一是正视、直面自己的短处;二是用心、虚心请教克服缺点的良方;三是在实践中一丝不苟地矫正。长此以往,自己的短处一定会有所弥补。而一旦你的“短处”不“短”了,你就会强大起来,或者更加强大,到时候你就有可能成为语文教学的高手。
扬长避短的意思是发挥或发扬自己的优点或长处,却要想方设法回避自己的短处。“避”即回避之义。“扬长避短”一般被认为是不应提倡的,但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学会“扬长避短”。何以见得?其实语文教师一旦进入了课堂,就必须“扬长避短”,把最好的、最精彩的留在课堂,留在学生的心田里,留在自己成长的记忆里。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教材编者也一再强调:“语文课上要有琅琅的读书声。”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种传统的朗读方法,既符合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审美的心理规律。它需要老师循循善诱,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达成阅读的默契,进而让学生醍醐灌顶,“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林清玄语)。朱则光老师在钻研教材、配乐范读、文本解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一个智慧型语文老师的造化自然的大气境界,确实值得我们关注、研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能对阅读的作用熟视无睹呢?打球要有球感,唱歌要有乐感,学习语文要有语感。语感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直觉能力。语感的形成必须靠多读典范作品来实现,尤其以朗读最为显效。
有的语文教师也非常注意避短但短处却还是经常露出来,如有的语文教师根本不想把“口头禅”带进课堂,但在教学中还是屡见不鲜。语文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种练习来巩固新授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这些练习时常以“懂了吗”结尾,却往往学生没有回应“懂了”。为什么没有回应呢?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表面上看他们对教师的这句口头禅已经习以为常,无须回应“我懂了”。仔细分析不回应的原因:真正听懂并理解答题思路的学生懒得回应;一知半解的学生好似听懂又没把握,所以就保持缄默;还有就是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的学生,更没勇气说“我不懂”。那这句也许没有回应的“懂了吗”有必要问吗?或者该怎么换个说法?思考一下教师为什么会在讲解练习时“拖”一句“懂了吗”。就我自己而言,当我用自己的思路讲解习题后,想用最快捷的方法得到学生的肯定――“我们听懂了”,这里包含着我对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的自信,却往往忽略学生的认知心理。成人的认知能力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很大差异,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强加给学生。同时,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差异,如果把“懂了吗”换成“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开发求异思维;“把你的想法说给某某同学听,看他是否理解”,让“半解”的同学互相交流;“你能把答题思路与老师共同分享吗”,教师再次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是针对上述三种类型的学生量身定做的“回应”。
1、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2、不要随便给一个人定性。
3、宽容别人等于祝福自己。
4、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5、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
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7、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8、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9、体罚与惩罚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处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处罚权,也应该合理利用处罚,惩罚的真谛在于爱的感动。
10、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11、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华罗庚
12、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13、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4、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15、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6、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17、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18、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
19、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20、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
21、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
22、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23、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
24、念人之善、扬人之长、量人之难、帮人之过。
25、才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26、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2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在于如何看护儿童。——苏赫姆林斯基
28、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其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
29、教师的几个不等式:有名气≠有水平,人缘好≠威信高,有点子≠有能力,资格老≠经验多。
30、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31、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愿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32、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马卡连柯
33、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
34、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5、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
36、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37、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38、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
39、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地。
40、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41、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42、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43、执着杏坛,乐于奉献。
44、尚自然,展个性。——
45、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46、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47、习于智长,优与心成。——朱熹
48、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49、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50、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
51、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52、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斜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53、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钻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
54、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是光辉的,是荣耀的。教师的心声是纯净的,高贵的、无私的。
【关键词】微笑 爱心 心境 氛围
Teachers’ love comes from the heart and smile produces at class
------Brief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health” mind in Chinese teaching
Wei Jinyu
【Abstract】Teachers should rein feeling commendably and make students keep the light-hearted, happy and unfamiliar psychology all the time in the course their seeking knowledge.
【Keywords】SmileLoveFrame of mindAtmosphere
“健康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和保证……”“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从一些学生的心理咨询及有关媒体报道中得知,现仍有不少教师在体罚学生。有的老师脾气古怪,对学生偏心偏爱,嘲笑挖苦,情绪不稳定,工作态度生硬,缺乏耐心。这对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有太多的不利,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培养既有文化又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下一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具有健康的心理。
就心理卫生而言,我认为作为施教者必须遵循“引导但不强迫,理解但不放任”这一原则。在求知过程中使学生很好地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新奇、成功的感觉中快乐求知。教师很好地驾驭这种情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双自主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
1.微笑教学。要想正人先正己,要想正己先正心。做为一名教师要切记:有正心才能有正念,有正念才能有正觉正悟,随之才有正言正行。生以“师”为鉴,己以“心”为鉴,自己不正,焉能正人?正可谓: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师道从心起,微笑课中生,润物细无声。
2.富有爱心。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呵护学生,从而客观公正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能够涵容他们的一切,正视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用无私、公正的爱温暖他们每颗稚嫩的心。教师要理智智慧地、全面细致地、坚持不懈地找出令他们自信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足以自信的支点。
3.自我调适良好的心境,使自己心态平和、举止纯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之表率。一位名人说过:“愉快的笑声,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教师应“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喜怒有度”。豁达涵容、平和纯善,处理学生问题理智智慧的同时,还得有包容万物,善化一切的雅量。这样才能时时都有一份好心情,天天都有一种好心态,月月都有好心境;才能使学生对老师由衷地升起敬畏仰慕之情,才能尊其言,信其道,才能“教”“学”两乐融融。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有激情。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对课堂整体氛围的感染力更强。我常听一些学生讲,某某老师上课说话有气无力,听着让人瞌睡;某某老师上课从来不笑,真没意思。学生的议论告诉我们,教师授课时,只有投入激情,课堂用语清晰,声音洪亮,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好的开端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在导入方面,可以立足生活,从生活中摘取趣闻轶事、趣言妙语,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当然,导语设计要尽量贴近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才更有效。
二、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1.“设问法”。一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设问法,让学生思考,为了避免有些学生的懒惰思想,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会提问学生,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积极看书,努力思考。
2.“讨论法”。有些问题学生自己不能解决,但是个别悟性好、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自己解决。这样的问题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补互进,分享智慧。这种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教师所乐用。但讨论时,教师要巡回指导督查,避免一些学生瞎起哄。
3.“展示法”。很多学生会听课却不会写作业,亦或不乐于写作业。经过多年观察我发现,每当我让学生互改作业时,一些学习差的学生总是羞于拿出自己的作业,还恳求我:老师,我的作业你改吧。孩子们在同龄人面前,自尊心总是更强一些。因此,我常常把整洁的作业、高分的试卷、规范的练字本等展示在教室的墙上,尤其是学生的作文,每学期我都把优秀的作文装订起来,挂在教室里,供大家阅读欣赏。这不仅激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更加努力,也刺激着其他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他们也不甘心落后,悄悄地进步着。
三、多奖少惩,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