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新闻传播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的概念

第1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传播学与信息观念的引入,我国新闻界开始从最基础的概念来修正、重构新时期的理论体系。概念准确是科学研究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最基本的逻辑起点的概念混乱,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混乱。①因此,本文欲从新闻定义的研究范畴开始,通过对新闻本体的探究,借鉴并分析学者给新闻下过的定义,试图给新闻一个较为完善的定义。

定义的范畴

新闻定义综述。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种。国外更有学者声称有300多种,可谓众说纷纭。根据学者对新闻定义的研究,可以把目前的新闻定义整理为四大类。

一是“事实说”。如徐宝璜1919年在《新闻学》一书中称:“新闻者,乃多数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二是“报道说”。如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三是“传播说”。如王中1981年在《论新闻》一文中指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布)。”

四是“信息说”。如宁树藩1984年在《论新闻的特性》一文中写道:“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

四类定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闻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闻学理论界虽然表现出空前的繁荣,但是对于新闻的定义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范畴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多数学者大多从新闻的属性和新闻实践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新闻的应有之义,却忽略了研究的范畴。

范畴(category),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②各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新闻学理应有自己的研究范畴。

大众传播――默认的研究范畴。目前新闻学理论界所说的“新闻”,通常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新闻,研究的范畴主要是指大众传媒条件下的新闻实践,新闻指的是大众传播渠道中传递的事实或信息。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大众传播媒介渠道的新闻,才是新闻事业所要研究的对象。在现代新闻实践过程中,传播者是播音员、报刊发行人、电视主持人等,传播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被称为第五媒体的网络,接收者是有普遍意义的“大众”,而新闻,是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向“大众”传递的特殊信息。新闻的定义在这里是产生于新闻事业的实践中的,事实经传播者进入大众传播渠道,通过媒介进行报道被受众获知后,新闻就形成了。新闻是按照如下过程形成的:事实发生及时报道受众接受新闻形成。③因此,“报道说”默认了这样的研究范畴:在大众传播的范畴之下研究新闻的定义,只有经过大众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但是这个定义范畴失之偏窄。

研究范畴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新闻本质属性的要求。现实生活中,新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大众媒介上,而且广泛存在于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关系中。能被称为“新闻”的事实信息应该具有新闻属性,比如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趣味性等。我们把这些属性称为“新闻性”。没有新闻性,事实将永远是事实,不会成为新闻,更不会成为报道。

“报道说”认为,变动产生新闻,但是并非所有的变动都能成为新闻,只有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刘建明教授在《当代新闻理论》中说:报道与否不能决定事实是不是新闻。问题在于:是先有报道还是先有新闻?“报道说”认为新闻是后于报道的,只有报道了,新闻才随之产生,不被报道的事实信息是不会成为新闻的。笔者认为,是先有新闻,然后才有报道。

客观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事实”,其中的一些事实千变万化、不同寻常,处在变动中,具有新闻的属性,我们称之为“新闻”,在这些“新闻”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被选择用于“报道”中。由此观之,新闻产生于事实中,报道是大众传媒对新闻的选择性传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说法,缩小了新闻定义的外延和研究范畴,时间上也颠倒了新闻和报道的出现顺序,因此是不尽合理的。

因此,只有厘清研究的范畴,才能给新闻以一个更完善的定义。而这个范畴,恰恰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这种传播,可以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甚至可以是人的自我(内向)传播。新闻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传播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单个人来说,新闻的自我传播就是个体对“什么是新闻”、“这则新闻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种判断。

新闻的本体――信息

20世纪40年代“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创立和广泛应用,对我国的新闻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的总和。从哲学的角度说,信息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实际上包括了一切物质运动的表征。传播学研究的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的精神创造物。④新闻产生于事实之中,但不等同于事实,新闻的本体应该是信息而不是事实。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就新闻而言,就是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人们对物质现象的反映,是对事实的加工,不等同于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这种“加工”,可以是媒体的采、编、播、报;也可以是个体对于新闻的价值判断,通过自我的内向传播来实现。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在于:事实是从本体论,即“有”或“无”的角度提出问题,强调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过程,是一种客观存在,要求主体的认识与它完全符合。信息的概念则从认识论,特别是从人的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指的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的东西,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新闻既不是报道,也不是事实,它是一种信息,一种关于客观世界最新变动的信息。信息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类对它的认知或表述。⑤客观世界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当这种变化被人类感知、认识,进入了人类的认知系统,便转化为人类主观世界的认知信息,人类就会对它进行综合、加工、储存或传播。⑥新闻与信息的联系在于,它是万千世界诸多信息中的一种。它来自客观事实,但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对客观事实的感知、认识和反映。

新闻与信息又是有区别的。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成为新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同样庞大。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比如广告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新闻则更偏重于在某一范围内尽可能地影响更多的受众,满足受众普遍的认同需求,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新闻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提供给普通受众群体的一种特殊的信息。

新闻――一种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什么是新闻价值?首先,价值是一种能够给人或社会带来积极意义的东西。刘建明先生认为,所谓新闻价值,是指受众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⑦新闻价值是客观的,它是新闻信息中固有的属性,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和承认,它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又是主观的。它必须经过受众的检验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新闻价值只有在新闻到达受众后才能实现。因此,新闻价值是一种新闻本身固有的能够给受众带来积极意义的特性。

如何正确定义新闻

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如词法定义、情境定义、内涵定义、外延定义、实质定义等。通常使用的定义公式是:被定义概念=属+种差,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按照“属+种差”的定义公式,笔者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新闻的属概念是“信息”;在“信息”这一属概念下,“新闻”和其他信息的差别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新闻的本体是信息前文已做了详细分析,这里要说明的是“新”是新闻的最鲜明特征,新闻失去了“新”,便难以成为新闻而将成为“旧闻”,其次,对主体的意义表明了新闻的价值。新闻总是被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需要,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注释:

①④⑥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杨鑫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百度百科,“信息”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html?wtp=tt。

⑦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2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结构;功能;结构化;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所引发传播革命已经愈发显现出其颠覆传统媒体的巨大力量。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此消彼长,深刻影响着话语权力的分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意味着打破现有的传播格局,从技术结构升级、生产服务模式转型,到媒体组织结构调整、现代传播体系建构,一场结构性的变革正在发生。从表面来看媒体融合是一次由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信息传播需求变化所诱发的功能性调整,具有应激性特征。如果不能透过融合的表象,洞悉其背后真正的变革动因和发展方向,媒体融合就极有可能陷入技术决定论。新闻传播结构作为传播活动内在基本属性,应该成为与媒体改革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方向突破口。但恰恰是在新闻传播结构的概念上,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技术、生产、组织、市场、管理、人才等等似乎都涉及结构,但又不能完全代表结构,状态描述式的“结构-功能”“系统-元素”框架,难以对变革发生发展的内外动因及其相互勾连做出更为深刻统一的阐释。对此,笔者将从结构化理论的路径尝试破解新闻传播结构概念的迷思,进而从多个角度图绘(mapping)新闻传播结构面像。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新闻传播结构研究路径

“结构”这个在建筑、工程、几何等自然科学领域,内涵非常清晰的词汇,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早期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学者的自然主义结构论,到后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再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不同领域、不同学派的学者都对结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新闻传播结构的认识自然也不尽相同。

首创社会学概念的孔德采用的是有机体类比的方式来研究社会结构,他把一些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生物学的概念进行了类比,如把家庭类比为社会细胞,阶级或种族类比为社会组织,城市和社区类比为社会器官。当然,孔德的这种结构类比还比较粗糙。其后,斯宾塞在孔德的有机体观念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有机体类比,提出社会是由支持、分配和调节三大系统组成的结构。涂尔干则着重强调社会整体对部分的不可还原性,通过对功能、必要条件、需求及常态或病态进行有机体假定,涂尔干进一步确立了社会结构的有机体原则。

进入20世纪40年代,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异军突起,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的主流理论。帕森斯将社会结构视为由“适应”“目标达成”“整合”“维模”基本功能(缩写为AGIL)组成的整体系统,社会整体系统又可以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AGIL四项功能,这些子系统还可以再被分为四个功能部分,依此类推。帕森斯是从功能倒推结构实体构成,其功能框架倾向于功能,结构通过四个基本功能的叠加生产出来。

较之结构功能主义更偏向功能分析的实体性结构观,起源于索绪尔语言学结构主义思潮,则更关注符号与关系的问题。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所谓结构是那种决定历史、社会与文化中的诸具体事件和行为的基本的规则整体,这种规则整体意指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决定表面秩序。这延续了索绪尔的“语言-言语”概念。作为人类学家的列维-斯特劳斯关注的微观和心灵层面的结构,与结构功能主义关注宏观和实体层面的结构有较大区别。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中,指出所谓结构是一种关系的组合,其中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是以它们对全体的关系为特征的。他认为,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自调性。结构主义的结构观重点关注的是社会现象背后深层的规则,而非社会组成的实体要素。

上述对结构的认识,多数是围绕实体、功能和关系进行论证的,在整体与部分、关系与功能、秩序与平衡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理论贡献。正如布洛克曼总结指出,一般的意见是,“结构”一词能引起某些一致的联想,例如,认为结构就是一种关系的组合,其中部分(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是以它们对全体(对整体)的关系为特征的。

目前学界对新闻传播结构概念直接进行界定的还比较少,有部分研究从社会信息传播层面对“传播结构”概念进行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结构功能主义或是结构主义衍生开来进行讨论的。姚君喜提出,传播结构是人们在社会传播活动中的各种传播主体之间相对稳定的传播关系模式,以及由这种传播关系模式所决定的社会意义网络的构成。颜其松提出,传播结构指的是社会结构中的传播关系,描述传播关系和传播过程所呈现的社会结构特征。宫提出,传播结构指的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参与传播的不同阶层在传播活动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传播作为信息的传递在各阶层之间的动力原理,如传递的方向、效果等。传统意义上的传播结构(静态传播结构)则是大结构中的单一理想运动闭路。这些研究或用“实体间的关系”来解释“结构”,或用物理学中的力学结构类比“结构”,脱不出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的理论范畴,关注的是静态与稳定的结构,对结构动态变化过程的解释力不足。运用这样的传播结构定义对于新闻传播体系稳定时期的分析有一定解释力,当面对新媒体变革时代,这样的定义已经难以满足解决新闻传播实践问题的理论需求。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内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对传播结构的关注重点聚焦于微观层面,诸如网络新闻传播结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结构开始成为焦点,而且往往将传播结构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先验性概念加以运用。如彭兰提出,将网络新闻传播分为信息流与意见流两个层面,其中信息传播结构分为信息的结构、流动结构和循环结构,意见的传播结构分为意见的形成结构、冲突结构和流动结构。施雯认为,微博舆论演变可以分为突发期、加速期、持续期、恢复期,其传播结构是全通道式网络传播结构,传播过程具有非线性特征。李彪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近年来40个网络热点事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网络事件传播的空间结构模型――双核心式的哑铃传播结构。此类研究不能说没有价值,但是对于传媒改革而言,过于聚焦新媒体技术细节的视角,难以为新闻传播结构的整体调整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一般的结构功能主义传播结构研究路径认为,传播技术发展以及社会传播需求导致新闻传播结构的变化,新闻传播结构是适应社会传播需求的结果,人的行动只能是社会需求决定下的被动行为。在社会传播实践中,这种论证模式把传播结构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实践的功能性结构,人的实践主体性在传播结构中消失了。由此而来的技术导向和需求导向的改革,最终仅仅停留在对传播媒体结构、体制机制的调整改变上,实际上仅仅停留在传播结构的最表层,难以对传播结构内部的规律性变化以及人作为传播主体的实践作用的探索发挥指导性作用。事实上,传播结构并非一种能够从社会结构中剥离出来的实体,而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媒体结构并不能与传播结构划等号。而且,传播结构并非一种独立于传播行动者存在的“外在物”,而是通过人的实践生成的一种“状态”。因此,对传播结构的研究必须摆脱结构研究的实体化思维以及结构与功能的简单因果性思维。

二、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新闻传播结构

新闻传播结构作为涉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状况等多元因子的一个复杂系统,在不同的角度考察有不同的面像。尤其是当前研究讨论媒介融合时,单纯从某一个层面进行研究,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只有综合考察新闻传播结构的不同面像,及其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才能真正构建起新闻传播结构的整体化概念。

那么,如何解决静态化传播结构观点对社会传播实践发展问题解释力的不足,以及微观层面新闻传播结构对整体传播态势难以把握的问题呢?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吉登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结构化理论,力图解决主体与客体、宏观与微观、个体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对立问题,建立一种综合化的社会理论。

吉登斯指出,在功能主义者(其实也是绝大多数社会研究者)的眼里,通常是把“结构”理解为社会关系或社会现象的某种“模式化”(patterning)。主体和社会客体对象的二元论与这种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里的“结构”体现为人的行动的“外在之物”,对不依赖其他力量而构成的主体的自由创造产生某种制约。吉登斯给出的结构定义比较特别,较之结构功能主义或结构主义定义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更加需要仔细地揣摩。他认为,“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可以抽象地把“结构”概念理解为规则的两种性质,即规范性要素和表意性符码。而资源也具有两种类型: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前者源于对人类行动者活动的协调,后者则出自对物质产品或物质世界各个方面的控制。

一定的结构总是通过特定的资源配置才得以实现的,通过把规则、资源和社会再生产统一于结构的概念之中,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对结构做出了一个具有解释力的界定。王水雄认为,吉登斯的概念突破了“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的二元论,也突破了功能主义对结构的无解释性陈述,把结构与人类行为者‘反复涉及到’的行动联系在一起了。”吉登斯的这种综合化尝试,为弥合表层实体性、功能性结构与深层规则性、关系性结构的断裂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结构化理论对新闻传播结构最大的启示价值在于,填补新闻传播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裂缝。

参考吉登斯对结构所下的定义,笔者将新闻传播结构定义为:新闻传播系统再生产过程之中反复涉及到的新闻传播规则和资源。这其中的新闻传播规则包括新闻传播的规范性要素和表意性符码,新闻传播资源包括权威性资源和配置性资源。从这个结构定义出发,要对新闻传播结构的特征状态进行研究,还需要做进一步细化。吉登斯指出,“我们可以区分开社会系统在结构方面的三种维度:表意,支配与合法化。”吉登斯进一步将表意结构分为符号秩序和话语型态两种制度秩序,将支配结构分为涉及权威化资源的政治制度秩序和配置性资源的经济制度秩序,将合法化结构与法律制度秩序联系起来。

借鉴吉登斯对结构的划分,可将新闻传播结构划分为表意结构、支配结构和调控结构三重面像。对照新闻传播结构的定义可见,表意结构和调控结构两个方面是从新闻传播规则衍生而来,表意结构重点分析新闻传播活动的符号秩序和话语型态,涉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符号编码一解码、新闻符码变迁、新闻框架、新闻语言规则等方面的问题,调控结构重点分析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种显性的政策制度调控和隐性的规范约束,涉及新闻传播制度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媒体默会知识、意识形态约束等方面的问题;支配结构从新闻传播资源衍生而来,支配结构依赖于对新闻传播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调集,媒体新闻资源、媒体资本、媒体话语权力、政府传播权力资源等方面的运用问题。

吉登斯特别强调,“表意的各种结构也同样承受着权力在社会生活里无所不在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把握表意结构的时候,始终应该注意结合支配和合法化维度。”因此,在分析研究新闻传播结构的三个面像时,是无法完全割裂进行研究的,要始终牢记新闻传播支配结构是表意结构及调控结构存在的条件,不能脱离资源谈规则,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三、新闻传播结构三重面像图示及含义

将新闻传播结构的上述定义和结构构成进行模型抽象,可以得出一个由三个面像组成的循环式新闻传播结构模型,其中每个面像又各由两个维度构成。可以用结构图和象限图表示如下:

如图1所示,每个结构面像之间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调节,形成互为存在、互为倚靠的循环式三角形结构。当这个三角形结构达到均衡时,即各结构面像处于最佳结构状态(即各维度处于较为协调的状态)、面像与面像之间处于最佳结构状态,整个新闻传播结构达到最佳稳定状态,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通过三结构循环往复,形成对新闻传播结构的结构化解释,是吉登斯所言“反复涉及社会再生产的规则和资源”在新闻传播结构中的运用。

如果对各结构面像的各个维度进行定性界定,可根据不同维度状态的组合,将各面像划分为四个结构状态区域,用于对各结构面像的状态进行定性分析判断。

如图2所示,表意结构包括符号秩序和话语型态两个维度。符号秩序的可由编码程度高低表示。需要指出的是,编码是一种双向性活动,一方面提升语言符号的复杂程度,从而传达更为复杂的信息,另一种降低语言符号的复杂程度,传达更为简明直接的信息。所谓高度编码,是编码形式和达至效果的统一,并非单指提高语言符号复杂程度的编码活动,而是根据受众的认知,通过提高或降低语言符号的复杂程度,以达成最佳传播效果。话语型态以强势和弱势作为判别标准,凡是占据社会主流话语位置,话语对社会的影响力较大的是强势话语型态,反之,则为弱势话语型态。在区域1,由于符号编码偏低,话语型态偏弱,表意结构处于自发状态;在区域2,由于符号编码较低,强势的话语型态没有与之匹配的符号形式,因此表意结构处于说教表意状态;在区域3,符号编码和话语型态均处于良好的配合状态,表意结构处于整合表意状态;在区域4,符号编码处于高度编码状态,但话语型态处于弱势,表意结构的符号形式优于话语内容,处于形式表意状态。

如图3所示,支配结构包括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两个维度。配置性资源可用丰富与匮乏标识,代表传播主体对物质现象控制能力的强弱,控制能力强则能够优化物质资源的配置方式,反之则无法使各种物质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权威性资源则可用权威的高低来标识,代表传播主体对行动者(包括传受双方)的控制能力强弱,控制能力强则能够有效支配行动者的意志和行动,反之则难以有效达成支配目标。在区域1,由于两种资源控制能力都处于较低状态,因此支配结构处于失序状态;在区域2,配置性资源较为匮乏,难以对整体结构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撑,支配结构处于思想支配状态;在区域3,两种资源控制能力均为良好状态,支配结构处于综合支配状态;在区域4,由于缺乏有效的权威性资源保障,仅靠物质资源的强化配置使用,支配结构处于物质支配状态。

如图4所示,调控结构包括显性调控和隐性规约两个维度。显性调控主要包括制度与政策,是落到纸面、能够看见的调控,可以用完善和缺失来示意其状态,完善的显性调控机制能够有效规范新闻传播行为。隐性规约主要包括新闻传播行业默会知识要求、意识形态潜在约束,新闻传播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中无法明确看到,却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可以用高效和失灵表示其状态。在区域1,由于显性调控的相对缺失和隐性规约的失灵,调控结构处于失控状态;在区域2,发挥主导作用的是隐性规约,显性调控相对缺失,调控结构处于软调控状态;在区域3,由于显性调控和隐性规约配合良好、软硬结合,调控结构处于合成调控状态;在区域4,以显性调控为主,隐性规约为辅,调控结构处于硬调控状态。

第3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作为与传播者相对应的传播对象一直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概念,诸如“接收者”、“受众”、“大众”等概念的出现都似乎有先天的不足,如只突出规模与数量,无法体现参与程度;只注意到被动一面,忽视其积极一面;只显示传播过程的所处位置,掩盖了其个性特征。在传播对象的概念变迁过程中,“我们并不打算可以生造一个术语以统一不同的认识,其原因在于接受者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至今仍有很多东西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①。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革新,传播对象的概念还将随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而发生变化。在以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用户”作为传播对象的一个关键概念早已显现了它内在的时代性。“用户”(user)这个词语一般在商业里被提及。在新媒体时代,通常指网络信息的使用者与网络服务的应用者。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信息不仅可供用户阅读、收听、收看,也可供检索、存储、修改、评论、下载、剪辑和转发等。与以往概念相比,“用户”具有自主个人性、互动性、参与创造性等鲜明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传媒组织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转型,从单一的新闻机构建构超媒体的信息帝国,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下,不断强化新闻信息产品中的用户意识。苏兹伯格家族董事长兼出版人阿瑟・苏兹贝格认为“在我们这一代,新闻和信息的传输将会转向宽带,须掌握三个关键的技能――印刷、互联网和视频,才能踏入宽带世界。因为那才是新闻机构的未来生存之本。”如果把近来该领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贯穿起来看,你会惊叹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2005年10月,迪斯尼旗下的ABC(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与苹果公司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决定为新的视频iPod提供热门剧集的下载。2005年11月7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NBC环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一改往日保守做法,宣布将提供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付费下载服务。同属时代华纳旗下的美国在线和华纳兄弟则在2005年11月14日公开表示,二者将在AOL新设立的In2TV频道里,提供包括《成长的烦恼》等在内的经典电视节目的流视频播放。而NBC宣布与P2P软件Peer Impact建立合作,为用户提供24小时有效的经典电影和电视剧下载服务。福克斯移动娱乐公司已经为“手机短剧”(Mobisode)这个词申请了专利,并向全球移动运营商提供手机短剧。美国Sprint和Cingular无线公司也提供了名为MobiTV的直播服务,将MSNBC、福克斯体育频道等电视节目通过手机传送给用户②。

二、“以用户为中心”传播理念的现实动因与理论基础

“以用户为中心”传播理念的现实动因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融合的趋势以及web2.0时代的兴起。在媒介融合的趋势面前,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传播形态和传播内容、传播功能、赢利方式上都相应发生了变革。报社面对的不仅仅是读者,电视台面对的不仅仅是观众,广播电台面对的不仅仅是听众,传统媒介的传播对象在融合媒介面前汇聚成一个统一的群体――“用户”。新闻媒体已经也不仅仅只是传播新闻信息,而是更多考虑在内容和品牌的影响力下,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和体验各种服务。《纽约时报》的目标就是要从一个依赖印刷媒体收入的公司转向一个更为多元化、数字内容服务驱动型的媒体公司。《纽约时报》不仅仅是一张报纸,而是更加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服务集散地。截至2007年2月,Nielsen /Netratings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纽约时报》网站的独立访问量达到4200万次,全球排名第11位,注册用户数1300万,位居美国报纸媒体网站第1名。2006年以来,《纽约时报》先后与微软合作推出时报阅读器,启动了新改版的手机网站,使用户可随时随地阅读《纽约时报》高品质的新闻报道。《纽约时报》的网站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构建用户的电子社区”。网站不断改版和推出的创新服务也都以此目标为核心。如在关键的垂直内容如购物、房地产、娱乐、旅游等领域加强建设。通过吸引用户、加深与用户互动而将“用户使用转换成收入”③。

Web2.0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用户不仅是信息的使用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以简便随意的方式,通过blog/podcasting方式把新内容往网上搬,实现内容的创造和知识的创新。Web2.0的核心应用主要体现在博客、维客、播客等传播形态上,其特点主要是个人出版和聚合、社会群体协作、更好的用户体验、开放源代码、用户参与占主导等。Web2.0强大的用户粘性日益受到信息传媒组织的青睐,为开辟Web2.0新渠道不断掀起兼并收购的狂潮。2005年,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MySpace;2006年,Google以价值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美国第一大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

“以用户为中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新闻自由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以用户为中心”是西方新闻界“言论与出版自由”这个传统信仰体系的延伸。所谓“言论及出版自由”包括采访自由、传播自由、表达自由、阅听自由,其中重点在于新闻传播媒介机构的传播自由。但“把新闻自由的主要精神理解为新闻传播机构报道新闻的自由是片面的,它充其量是实现新闻自由的一个条件,而不是新闻自由的主要目的。新闻自由所追求的应是全体公民搜集、传播、收受新闻的自由,开办、占有、使用、接触新闻媒介的自由;以及发表,特别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发表意见与评论的自由”④。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互动性、个性化、主动性、参与性等主要特征。当媒体的发言权开始向普通公民转移时,“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把新闻自由的公民主体性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空间。

“以用户为中心”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 (democratic-participant theory)。这一理论出现的背景是,社会的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普通民众利用媒介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同时媒介的垄断程度也更加严重,这就形成了民众与媒体之间的矛盾。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众的自主参与。它的主要观点有⑤:(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民众而存在,而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在融合媒介和Web2.0的现实背景下,用户与以往的受众相比显示了广泛而深入的参与程度。

三、“以用户为中心”理念对传媒实践的启示

从“受众中心”到“用户中心”的转向,显示了传播对象的概念内涵在主动化、个性化和体验性上的扩张趋势。历史的经验是,当传播理念发生转型时,传播实践层面也将发生变革。“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将是媒体世界群雄并起、逐鹿新战场的成功法宝与关键。

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实施,要接受包括技术、内容、产品、人才、服务、资金运作、软硬件结合在内的综合集成竞争力,以及整体市场运作能力等的种种考验。大众传媒应着力提高如下三方面的实力:

⒈传播技术要满足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个性化

有些新媒体技术看似很高端、很炫耀,但大部分普通用户就是不会使用。其实,即便是很高端、很新鲜的传播技术,通过大量的用户调研,一样可以设计成便于用户使用的产品。2003年由英国电视管理机构ITC公布的调研报告建议,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参加到数字电视革命中来并从中受益,需要数字电视产品更多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由英国消费者协会和电视管理机构进行的“Easy TV2002”调查研究报告称,数字电视设备的功能性在急速提高,但用户的使用能力却未提高。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下,一系列以技术为基础的“个性化”运动正在展开。在新闻搜索领域,百度公司也将其个性化新闻功能升级。用户几乎可以设置和修改任何新闻属性,甚至可以仅仅修改已经定制的关键词,就能实现新的个性化设置,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用户的操作流程,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效率,节省了用户找寻信息的时间。个性化新闻的设置,落实了“用更接近用户的方式去搜索”的理念。

⒉传播内容要体现用户需求的参与性、创造性

新的传播形态、技术和介质,一定要求内容的生产组织、流程、标准进行变革。在手机上做内容和在报纸上做是不一样的,新媒体显然不仅是传播介质的革命。新媒体内容不是传统媒体内容的简移,即“新媒体的合理性绝对不是建筑在传统媒体所习惯的那些内容之上,因为两者并不天然地构成产业的上下链条。”⑥

用户是要尊重并合作的,要把用户当做合作伙伴。新闻传播机构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一个、交换、保存的平台而已,只有把这个平台做得更好,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和服务,新媒体才会实现更大的价值。新媒体内容特性最重要的是用户要参与。所谓web2.0的重心就是用户创造内容、用户创造价值。传统的新闻编辑不再仅仅是信息的筛选者和过滤者,还负责提供信息的研判和重新组合,并且按照用户的兴趣和意愿进行;要不动声色地分析推荐,营造环境和氛围,要让用户觉得是自己参与了内容的生产。

⒊传播服务要注重用户参与的体验性、互动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力时代向体验经济时生转变 。“只有当企业以信息服务的形式构建它时,换句话说,当企业提供体验的信息时,信息才真正创造经济价值。”⑦媒介机构要吸引用户,需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个性化、值得记忆的体验。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会给用户提供一种积极的体验。中国第一份互动多媒体报纸――《宁波播报》的版面嵌有视频窗口、语音播报,并设有相关新闻及“我有话说”这一与用户互动的平台,用户可收看视频新闻、收听音频新闻,也可参与热点讨论。该报还与手机报联动,精华版、时政版、社会版、生活版都可在第一时间发到彩信手机分类用户上,供手机用户浏览。

新媒体时代是“客家文化”的盛宴,所谓“播客、博客、黑客、晒客、维客、换客、品客、挖客、闪客”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传播服务更加注重用户参与的体验性、互动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中国电信在2006年联合出品的奥一网,旨在探索虚拟和现实结合过程中的新价值所在,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和服务,致力于建设以新闻互动为核心的城市社区网站。奥一网的频道设置,充分整合了传统优质报业资源,同时又深刻吸纳第二代互联网互动性强、个人传播力强的显著特性,着力开发博客、牛客、拍客、积客、报料、团购、EDM电子杂志等基于第二代互联网的产品服务,从而迅速在用户中树立了品牌和影响力。

注释

①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222

②姜明媚:《TV2.0挑战传统模式 以用户为中心电视时代到来》,《互联网周刊》,2005-11-29

③姜明媚:《〈纽约时报〉网络掘金》,《互联网周刊》,2007-5

④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101、102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139,P140

⑥何力:《新媒体造反》,载《新周刊》,2006年12月

第4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市场经济作用下的大众消费呈现多种消费模式,符号消费作为核心概念,越发对更多领域产生更广泛影响力。涉及信息符号传播领域的新闻生产受到的影响日益凸显——符号消费作用下的自媒体新闻生产呈现符号化传播趋势。文章试从符号消费视角管窥自媒体新闻生产的符号化肌理,探析符号消费对自媒体新闻生产的影响与启示。

关键词 符号消费;自媒体;新闻生产;传播

一、自媒体新闻生产和符号消费概念

1.自媒体新闻生产

自媒体概念是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本身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BBS、QQ、微博、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平台工具都是自媒体的媒介形态,个人化、媒介化、自主化和去中心化是其主要特征。和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单项度模式不同,自媒体新闻生产是双向的,用户是新闻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一体,是传播者(编码者)也是接收者(解码者)。自媒体主体是(新闻信息编码者)对客观事件与主观意识结合的生产,自媒体新闻生产是一种连续性,具有时效、多变的动态生产过程。新闻内容的生产影响因素受到自媒体用户个体综合素质及所处社会环境等语境的影响,因此其内容所带有的个体符号化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2.符号消费

符号消费的基本特征即表征性和隐喻性,现代消费追求差异化的符号象征价值,符号消费概念的提出,在数字媒体大数据信息高速发展状态下具有特殊意义。人们借助符号进行内部思考,训练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③生活中的消费商品,从日用实物到信息资源,都已被深刻符号化,实用功能转化为功能符号。人们在自身符号化的过程中,不是在消费物质而是在消费符号——符号化的实体物品或符号化的服务,即由物质消费转化为精神消费、符号消费。

二、自媒体新闻生产的符号化趋势及作用

自媒体新闻生产在注重时效的同时,通常以一种碎片化形态进行传播,基于新闻信息整合和用户挖掘后的话题营销,正受到越来越多自媒体主体的青睐。话题的符号化塑造,在增加受众吸引力的同时,更加丰富了新闻主题的内涵和传播价值。

1.自媒体新闻生产的符号化趋势

自媒体时代,媒介及传播模式的变化影响并改变了公众的新闻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新闻消费转变为能够影响个体的生存方式,及适应、推进社会变革起到一定的作用。符号消费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影响了自媒体新闻生产,传统的新闻消费由于受传播媒介限制,主要表现为单向度的认知、了解世界为主要目的。自媒体用户通过参与新闻生产,塑造并传播个体在社会生活的形象,同时具有选择地关注、接受、传播个体感兴趣的或生活需要的新闻信息。同时,商业营销的推进,热门公众人物或网络热门话题为符号化的新闻生产,提供了新鲜的创作素材,推进了符号化的新闻内容消费。

2.作用和意义

第一,增强了信息的识别度。受众对新闻的接收具有偏向性。“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诉求就是对事实过程的真实再现,”⑤符号消费视角下的符号化新闻是将新闻所指涵义浅层化,利于实现内容能指和所指的潜阅读传播的诉求。

第二,提高了信息的社会影响广深度。新闻信息的符号化表达,能够补充信息的完整性,强化信息的准确性。补充信息的完整性即是对广度上的影响,符号涵义的意指对信息内容的准确性起辅助作用,延伸了影响的深度。

第三,营造新闻话语语境,提高了传播效果。自媒体新闻生产的符号化趋势,能够形成品牌塑造与绿色新闻内容之间的良性循环,“网络消息语篇实质上是将社会状况按照主流社会价值标准象征性地表现出来,形成选择性的真实传播。”⑥消费行为由个体主观意识作用,消费需求也成为新闻生产目的之一,且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表现的作用越发突出。自媒体主体为实现生产提升消费目的,转而生产迎合公众消费心理的符号新闻,在这个标签、符号纵横的自媒体时代,或许只有清晰、具有独特个性符号感的主体才能够受到更多关注。

三、符号消费对自媒体新闻生产的影响与启示

1.新闻作品符号感的强弱决定传播效果优劣

当物质生产资料已经充分满足人们需求时,人们便逐渐关注精神需求层面的的提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见,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需求层的较高要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被他人尊重的渴望,促使人们标榜与之相关概念、标签的联系。对相关符号认知和接受的过程,即通过自媒体媒介的传播转化为自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符号感是其内容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符号消费属非语言传播范畴,符号本身是信息的携带者,因此来说符号的传播一般可以从信息传播原理角度去理解。同时,由于符号传播具有双重性:内部的自我传播和外部的信道传播,因此符号传播具有互动性。此外,与语言的明传播相比,符号消费视角下的信息传播属于潜传播范畴,“在‘明传播’无法有效满足用户需求的当下,‘潜传播’便彰显了其渠道价值。”新闻作品符号化是对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符号感的强弱,决定了其传播效果的优劣。

2.个人化个体符号的作用力日趋显著

自媒体新闻生产中,个人化的个体符号作为新闻信息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表现介质。个体本身所塑造的符号语义,先于信息内容的符号语义被受众感知、理解。作为符号,受众对其能指和所指的意义的理解存在更多可能性和多元性。个体符号与新闻信息内容符号叠合呈现,不同的语义下,受众个体会对其产生不同角度的所指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断章取义理解的发生,强化新闻信息符号感。

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其拥有者或使用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社会声望,其符号价值就越高。以知名人物或知名媒体人为符号命名的节目或专栏,正在成为时下自媒体激烈市场竞争创造革新的重要举措,例如“天天窦文涛”、“刘同坦白说”等节目。受众通过自媒体的新闻内容去判断自媒体品牌的价值趋向,获取与自身相连接的偏好符号价值。新闻生产不仅要凸显自媒体符号化的身份特征,更要以清晰的符号化概念吸引、引导受众关注、互动并实现新闻价值。受众通过对新闻内容的符号消费,从而对自媒体产生价值认同,与之发生粘合,维护了自媒体品牌受众群体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媒体传播的影响力。

3.自媒体时代,受众细分精密,新闻生产也将日益突出个性化

区别具有差异化议程设置的主要手段就是对新闻符号化感知的识别,让新闻作品符合更多读者符号消费需求。根据2014年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网民已达5.32亿,手机网络新闻应用的使用率为73.3%。即时通信和新闻应用使用率的增加,在新闻内容强调传播速度的同时,更加强化表达其个性特征,包括以不同的视角解读新闻,以不同的叙述方式、媒介结合方式展示新闻等。只有将自媒体新闻内容的生产进行符号化的整合与规范,才能在融合媒体时代突出自媒体品牌的个性,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产生更大的传播影响力。

第5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94-03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自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如以图文为主的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和以视频为主的播客等,目前博客、播客、微博成为中国主要的自媒体平台。文章在解析自媒体内涵的基础上,对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传播控制等信息传播特点加以探析,从而深化对自媒体信息传播规律的理解。

一、自媒体内涵解析

自媒体这一概念源于美国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2001年9月28日,他在个人博客上首先提出了journalism3.0的概念。根据他的分类,journalism1.0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是单向的线性传播形式;journalism2.0指的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以及新闻门户网站等,这一阶段的新闻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但仍然是一对多的新闻传播形式;journalism3.0指的是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点对点的、双向互动的新闻传播形式,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主体由专业传播机构转为普通公民。2003年1月,他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上发表了《下一代的新闻业: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2004年7月,丹?吉尔默出版了他的专著《草根媒体》(We the Media - grassroots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本书探析了未来新闻业的转变,认为普通公民将成为新闻制造者。

由上可见,丹?吉尔默先后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与草根媒体(we the media)两个术语,区别在于定冠词the,由此也暗含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在新闻主体方面的区别,即自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而草根媒体的新闻传播主体是非新闻工作者中的普通公民,不包括政治人物、娱乐明星等社会知名人士。由此可见,自媒体的覆盖面大于草根媒体,因此笔者倾向于使用自媒体。目前国内学界将自媒体与草根媒体(grassroots media)、公民媒体(citizen media)、参与式媒体(participatory media)等交换使用。

笔者认为,所谓自媒体(we media),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不同于大众传媒组织化、机构化的传播特征,自媒体强调传播者的主动性和传播内容的个性化与自主性。对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传播学鼻祖施拉姆早就做出预测,“这个革命的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是……更多着重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和个人越来越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介’所利用”[1]。

二、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者:由被动的受众到积极的“产消合一者”

第6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主体的转变

1.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关系不清的阶段

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形成正式的新闻传播机构之前,新闻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换进下,人们对于新闻传播主体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将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区分,这时二者之间的关系处在朦胧不清的阶段。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时人们在传播和接受的定位方面缺乏清晰的标准有一定的关系,新闻传播活动并没有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划分,而且新闻传播主体本身对于新闻传播的职业性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于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演变并没有给予更多关注。

2.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对立关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在政治、文明、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这对于新闻传播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大众传播方式的诞生,将新闻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区别开来,而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相关的传播工作,这时新闻传播就成为了一种正式的职业,也改变了以往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逐渐混沌关系的局面,形成了正式的对立关系,并且持续到当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加剧了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正是大众传播模式的确定,正式将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虽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会发生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互换现象,但是却没有大规模发展,直到新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和谐统一。

3.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和谐统一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新闻传播主体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改变,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单向的、被动地接受新闻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中,而作为新闻传播媒体,也需要更多的走入到群众中,挖掘新闻素材的同时,了解大众对新闻传播价值取向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主体,同时也承担着新闻接受主体的角色,但是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接受主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是相对而论,转变的是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的主导地位,形成了新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主体转变的思考

1.注重受众媒介素养的强化

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媒介素养是影响新闻转播主体转变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我国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新闻传播活动都停留在简单的论坛、微博、新闻评论等方式,而所谓的新闻也仅仅是简单的实时信息或者十分常态的新闻,这种群众广泛参与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对于大众的媒介素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新闻,也可以获取他人的新闻,并且做出评论、互动,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众的知识面不同,所以在讨论公共事件方面必然会存在不同的见解,甚至造成巨大的意见分歧,引起争端,所以加强民众的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下促进新闻传播主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2.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

大众参与活动的方式已经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大众主动参与,而且参与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讨论、评论等方式,但是大众参与新闻传播的过程存在很强的个人化特征,而且难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对于新闻传播主体的转变会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对受众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进行管理,保证新媒体环境的稳定运行。

三、结束语

第7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闻立台 回归再现 选择

2009年,中央电视台再次明确提出“新闻立台”的办台方针,7月份央视新闻频道再次“变脸”,推出大直播时段,组建“大新闻中心”,“新闻直播间”“环球引擎”“时事解码”等新节目也纷纷上马,同时加紧组建新闻评论员队伍。同时,东方卫视也于2009年6月进行改版,重新确立“新闻立台、文艺兴台、影视强台”的宗旨。截止2010年1月8日,笔者键入“新闻立台”一词,在百度搜索到的网页有91500篇,在Google上搜索到的词条高达1240万条。一个久违的概念――“新闻立台”似乎又回到了人们关注的视线。虽然并非国内所有电视媒体都喊出“新闻立台”的口号,但“新闻立台”的话题热议和重新回归,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一概念再现的历史背景重新审视,进而深入剖析其现实意义。

一、回溯:从诞生到遗忘

“新闻立台”的概念具体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文献里首次提出来的?已无从考证,但它的起源还是清晰的。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简称“新闻联播”,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新闻网的初步形成。1983年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广播电视节目要“以新闻节目为主体、骨干,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改革”。“新闻立台”的理念就在全国各级电视台的建台过程中逐渐形成,新闻就此成为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的立台之本。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大环境之下,电视新闻也开始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的新闻改革三部曲――“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可谓唱响了“新闻立台”的最强音。而与此同时,各种节目类型和各色电视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总量也逐年增加……1997年直播,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电视新闻人的身影。

然而,进入世纪之交,随着我国电视市场化进程和电视频道剧增带来日趋激烈的竞争,电视媒体的产业功能得到了凸显和强化。先是湖南卫视借助“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掀起了强劲的娱乐旋风,在其影响下各地电视台纷纷跟风大办娱乐节目。此时,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在娱乐节目中尝到了甜头,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收视率的压迫下,电视剧更是大行其道,全国省级卫视纷纷狂播电视剧抢占收视市场,有的电视台几乎变成了电视剧台。有人认为电视台就是一个娱乐媒体,“新闻立台”的声音在有的台逐渐减弱。

二、回归:从本性到责任

2008年,是中国电视新闻的大年。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会,大悲大喜;从地面直播到太空直播,大开大合,这些中国新闻热点均为世界所瞩目。围绕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从传播观念到新闻改革,从信息公开到新闻法规,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新闻立台”的理念似乎在一夜之间又回来了,其实不然它是在一联串狙击中的穿越,是在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世纪,电视媒体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加剧了传媒业的竞争,同时也猛烈冲击着作为第一大媒体的电视。

――为了应对新形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我国新闻传媒规制也在改革。2003年起我国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完善,2006年1月正式公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文件的出台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着深刻的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准确、及时是与媒体报道要求相一致的,这不仅保障了媒体获取的信息的准确性,还保证了媒体能够第一时间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做出相应反应。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认为软实力就是国家的文化力量。现在软实力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硬实力强势下,软实力自然需要相应的提升。这对中央电视台的要求更加迫切。

2008年,吹响了电视回归新闻的集结号。对汶川地震的及时报道和信息公开,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转播和巨大影响,让中国电视界重新审视电视的媒体本性和媒体的社会责任。然而,这个对新闻学原点的回归,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认识的螺旋式上升。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重新审视“新闻立台”。

三、再现:从理论到实践

当今在新的新闻传播秩序和新的传媒生态环境下,“新闻立台”能否真正立得起来?如何才能立得起来?也就是说“新闻立台”的立足点在哪里?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重新审视它。

我们先来弄清楚“新闻立台”的真正涵义和价值所在:

“‘新闻立台’是一个传统的命题,它起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电视台的喉舌功能;二是指其节目的构成和节目的重心。”

“所谓‘新闻立台’,反映在电视节目构成中,就是电视新闻类节目要在电视台所有节目中,特别是主频道中成为节目骨干并形成强势。”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体和主流媒体,“信息”始终是其第一职能。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受众对于电视媒体的消费可知,人们消费电视媒体最基本追求的也是能够从中获得保障自己生存的最基本的信息,这也就是电视新闻节目对观众的重要职责。同时,在我国作为主流媒体和,传播新闻信息也是其社会责任和宣传任务所在。从收视市场和媒体利益来看,新闻在节目构成中的比例却不一定会很大。

有破才有立,对于“新闻立台”我们还要走出若干误区:一,“新闻立台”意味媒体功能单一化,则“新闻立台”排斥娱乐节目和产业功能。实则不然。从东方卫视确立的“新闻立台、文艺兴台、影视强台”的办台宗旨来看,可以说很好地理顺了喉舌与产业两大媒体功能的关系及地位。二,“新闻立台”以量取胜而非以质取胜则是另一误判,笔者认为“新闻立台”不要求我们把所有频道都改为新闻频道,也不要求盲目的增设新闻节目和增加新闻播出量,而是要求以优质的新闻节目和强势的新闻传播拉动全台频道和栏目。三,“新闻立台”大台宜提,小台不宜提,往往成为地方台的一种论调。其实对于地方电视台,“新闻立台”也是牢牢掌握信息传播话语权和社会舆论引导力的根本保证。例如,市县电视台更应该把有限的节目资源投入到新闻节目中,事实上对于许多小台,由于其接近性,地方新闻节目往往是全台收视最高的节目。四,认为新闻节目投入大产出小,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其实,影响力包括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以最近的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为例,收视份额平均增幅达到了40%,而改版后的“新闻联播”就算是在新闻频道的重播,也能给央视带来可观的广告收入。由此可见,“新闻立台”可谓“名利双收”。

在实际操作层面,“新闻立台”还要回答两个现实问题:一是“新闻立台”如何立得起来?二是如何评价它立起来了?这就涉及到“新闻立台”的实施路径和评价标准。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通过媒体内部的新闻改革和媒体外部的制度安排来达到。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电视新闻改革进程,如在时政新闻、公共新闻和新闻评论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另一方面,“新闻立台”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报道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舆论环境,面对各种危机事件如何说是媒介面临的问题。当然,如何进一步进行新闻改革和适应新的传播制度,还需要政府和媒体的共同努力,而“传媒业的制度创新必须确立一个原则:公共利益至上。”这才是“新闻立台”之本。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何评价这个“新闻立台”能够立起来了呢?“影响力是新闻媒介存在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方式。”将电视媒体放在媒介竞争格局下的传播区域中去考察,若单纯地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盈利的标准来进行考核不免有所偏颇,而经过多年的讨论和实践,以影响力作为评判条件,已经达成了共识。从传播效果来说,新闻节目在一定的传播区域内所占有的受众市场份额直接反映了其市场影响力。一方面电视媒体对受众产生直接影响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电视新闻内容得到平面、网络等媒体的引用、转载和评论,从而间接引起受众更广泛的关注,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社会影响力和更强大的舆论引导力。从节目构成来说,新闻节目是否成为所在电视媒体的核心品牌,则是“新闻立台”评价体系中的另一重要指标。新闻节目的品牌与新闻媒体的品牌的统一和强化,表明观众对新闻节目形成的收视习惯和美誉度是建立在电视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认同基础上的。

至此,我们应重新认识当前我国“新闻立台”的性质、构成、目标和任务:

1.在办台宗旨上,确立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以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来统领全台宣传业务;

2.新闻节目必须奠定其在全台的重要地位并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形成核心品牌和强势传播;

3.充分利用各种新闻资源和各种传播渠道,在传播区域内形成强大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以确保电视媒体所承载的历史使命。

第8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近几年,我国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而各媒体之间的融合也在逐渐加强,由此可见,媒介融合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让网络技术、大数据、数字传播等新兴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新闻传播媒介的出现,电视新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电视新闻的传播有着内容滞后性、共享不及时性及消息传播速度慢等不足之处,非常不利于电视新闻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因此,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成为必然选择。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国外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是指通过不同媒体或媒介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新闻传播的一体性。媒介融合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不同媒介在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中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种途径的交流、融合。

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现状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每天要在大量的新闻中选出最为合适的内容进行报道,筛选工作量非常庞大。首先新闻编辑应当明确自身职责和目的,筛选的新闻必须具有正面、积极向上、真善美等特点,对于一些含有负面、消极、偏激内容的新闻一律不予选用。其次,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对观众的喜好及社会动态有一个全面把握,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素材,提高新闻的收视率。最后,新闻编辑应当迎合媒介融合趋势,创新新闻传播的内容、形式、途径,促进电视新闻的个性化定制,这样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与注意力,提高电视新闻的用户黏性,为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当前时代处于劣势。首先,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形式非常单一,仅在电视上进行传播。其次,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多元化、碎片化、快速化新闻阅读需求。最后,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性与高效性不足,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就容易造成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没落。

三、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创新新闻传播途径,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开拓良好的未来。当前是各种信息技术与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利用各种手段,创新新闻采集、制作、编辑工作。

1.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程度,必须提高对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对编辑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当了解当前社会民众的需求,新闻编辑可以深入到社会中收集群众对新闻的看法与喜好,这样在新闻收集工作中能够有一个大致方向,迎合观众的想法。除了满足群众需求还要提高新闻质量,注重对新闻人物的形象塑造。在新闻标题的选择上,也应当进行适当改变。选择合适的标题,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对电视新闻宣传有良好作用。新闻工作者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还要提高新闻的观赏性。

2.构建信息化数字新闻平台。媒介融合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不断涌现,新闻工作者可以依托这些技术与手段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拓展传播形式。电视新闻工作者建立信息化数字新闻平台,能够实现新闻与各种媒介资源的融合,既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共享性,又提高了新闻信息的质量。这一平台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破除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局限,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最为常见的信息平台有微博、微信、知乎等。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所拥有的网民基数非常庞大,新闻编辑可以在认证账号中新闻信息。微博有着良好的互动性,新闻编辑信息后,可以在微博上了解网友的看法与观点,积极与其进行互动,对网友提出的合理意见,新闻编辑可以采纳并改进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3.提高新闻质量,创新新闻采集与制作方法。互联网与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创新新闻采集制作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在新闻创新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内容、形式、质量的统一。首先,不同板块的新闻应当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民生与社会板块一定要占据较大篇幅。其次,新闻编辑人员要选择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扩大新闻的影响力。最后,在报道国家大事时,编辑人员一定要坚持新闻的严肃性和原则性。

4.提高编辑技能。媒介融合背景下,不仅广播电视新闻需要进行创新与转型,电视新闻编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强知识储备,紧跟时代潮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其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通过培训与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新媒体技术水平。其二,编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有效并快速地筛选出正确信息,是对编辑人员的一个极大考验。

四、结语

第9篇:新闻传播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中国演进 坦帕模式 学术喧闹 理论变异

媒介融合自译介到中国以来,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看,大多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乏实证研究。因此,遭人质疑,使人反思。笔者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逻辑归谬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吗,还是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对象和领域的媒介融合?当媒介融合从一种理念变成媒体实验(实践)时,媒介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规范就愈显重要。

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的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即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50多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文化信息和新闻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娱乐信息融合在一起。因此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发展推到极致就会产生谬误。基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s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准确、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认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rays),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其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的生发和外延,使其本来就富有歧义的概念更难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作为产业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但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足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一些国人的著作中从媒介融合分类看都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国外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应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不如按mediaconvergence原义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我将媒介聚合界定为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进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拟态行为。诚然,媒介技术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鉴于此,笔者反对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万能化,主张将其限定在新闻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或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媒介与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介在一起融合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样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