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 Social Respensibility,简称CSR)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表明,消费者对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是关注的,多数消费者认为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企业社会责任要靠市场力量的推动,要依靠消费者选择形成对企业的实质性压力。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是正向的。但是,很多企业在考虑社会责任的成本时常常面临两难选择:提高价格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会“吃亏”;不提高价格则意味着利润减少。价格是消费者为获得产品必须付出的经济成本,价格越高则吸引力越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越小,所以价格对其的影响应该是负的。此外,促销是企业为了提高销量而采取的短期销售促进措施,在消费品市场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促销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减少消费者信息搜集和比较的负担,易于他们做出购买决定,提高商品的吸引力。所以,促销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有正面的影响。
本文试图运用规范、科学的方法进行持续而系统的探索,用事实和数据来描述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价格和促销如何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
二、研究设计
本文运用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价格和促销活动对产品选择和评价的影响。联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是1964年由数理心理学家Luce和统计学家Tukey提出的,1971年由(Green)和(Rao)引入市场营销领域,成为描述消费者在多个属性的产品或服务中做了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基本假定是:消费者是根据构成产品(服务)的多个属性来进行理解和做偏好判断。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并不是只基于一个因素而是基于多个因素的结合来判断的,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偏好可以分解成构成这一产品的多个属性的偏好得分,在联合分析中用效用值来描叙。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价格和促销三个要素或属性在产品选择中的相对重要性,而且可以得到每一要素下的不同水平(如不同的价格水平)的效用值,确定消费者对具体的属性水平的偏好情况。同时,联合分析还可以获得每一个消费者对不同要素或属性的各种水平的效用值,据此可以将在各效用值上得分接近的消费者归到相同的类别,形成若干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即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聚类群体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样本获得通过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工具(QQ、MSN等)中同学、同事、朋友之间滚雪球的方式。为了更加准确的测量,我们选取数码相机这一大多数人熟悉或拥有的产品为实验产品,以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价格和促销三个要素作为产品属性,设计了不同的属性水平。企业社会责任分为行业领先水平、行业中等水平和行业落后水平三种属性水平;价格分为比期望低、与期望相似和比期望高三种属性水平;促销分为满足需求和不能满足需求两种属性水平。
如果将以上三种属性各水平组合,我们可以得到18种可能的虚拟产品(3×3×2),为减轻被调查者的负担,我们采用正交实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形成了9种虚拟产品,表1给出了它们的属性水品组合。要求他们根据各自的偏好对9种产品打分,1表示决不购买,4表示不一定,7表示肯定购买,从1到7购买意愿越来越强。
问卷共发放347份,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80.1%。经统计,男性占55.0%,女性占45.0%;年龄在18-35之间的占86.7%;本科生以上学历占90.3%:62.9%的人拥有数码照相机。
三、研究结果
通过用SPSS15.0软件的Categories模块进行联合分析,对全部打分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在选取的三个要素中,消费者在购买数码相机时考虑的要素依次是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价格和促销,其相对重要性权重分别为42.2%、37.2%、20.6%。在3个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中,效用值排序依次是高、中、低;价格不同水平的效用值最高的是与期望相似,其次是比期望低,最后是比期望高;而促销不同水平的效用值依次是满足和不满足需求。
根据每位被试者在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价格和促销各个水平共9个属性水平上的效用值,采用快速聚类方法对被试者分群,最终确定将整个样本分为两类。使用同样的方法对两组样本数据本别进行联合分析,得到表2的结果。根据样本特点分别命名为“企业社会责任型”消费者(171个样本)和“价格要素型”消费者(107个样本)。
“企业社会责任型”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影响购买意愿最重要的要素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相对重要性权重为46.8%;其次是价格和促销,相对重要性权重分别为36.4%和16.6%。“价格要素型”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影响购买意愿最重要的要素是价格,相对重要性权重为42.1%;其次是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和促销,相对重要性权重分别为38.1%和19.8%。
四、结论和讨论
(一)通过实证研究,本文解释了一个基本事实,即随着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有影响的,并且相对于价格和促销活动,消费者更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
(二)消费者在考虑产品价格因素时,并不是价位越低购买意愿越强,实际上只要与心理期望价格相似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的。这与一般的判断和假设有一定的差异。产生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过低的价格,消费者会认为价廉的物品并不一定就物美,而过高的价格会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性价比产生怀疑,所以,适当的价格是企业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而不是一味打价格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利益相关者;程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的构建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4日
随着社会公众对于机会平等、消费者和员工权益保护、污染控制、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等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企业履行了哪些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如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基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提出企业应建立社会责任审计制度。但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本身内容界定的复杂性,企业在进行审计时认识不一、重视程度不同、采取规则各异或是照搬国外方法,使得实践中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困难重重。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含义
英国学者J.Santocki(1983)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对一个组织的社会意识进行独立而客观的审查和评价,这种社会意识即为企业除对股东承担责任以外,还应该接受企业社会责任。Poe(1994)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关于公司社会意识的报告过程。Vinten(1998)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一个对公司的评论,它用来确保一个组织对其社会责任给予应有的考虑,因为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决策所影响的,并且在这些方面和传统的商业目标之间的公司计划中达到平衡。美国的Homer H.Johnson教授(2001)定义社会责任审计为一个标准过程,一个鉴别、测量和报告组织的伦理、社会和环境影响的过程。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审计学界才将社会责任审计引入我国。阳秋林和李东生(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马力和齐善鸿(2005)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评价与报告那些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没有涉及方面的企业成果及影响,旨在全面、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督促各方面的工作,保护各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本文采用阳秋林和李东生的观点,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审计机构受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委托,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活动进行有效审计,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阳秋林将其概括为企业对职工、消费者、环保和生态、政府和公众等履行责任,本文同样采用这个观点。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设计
审计活动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工作过程,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本文将审计主体设定为注册会计师,研究提出注册会计师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具体程序。以下程序是从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开始到工作结束的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一)审计的准备阶段。本文研究的准备阶段指从接受或确定社会责任审计项目之后、到审计人员正式进入工作现场为止的工作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开始,审计工作是否有成效,与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1、了解被审计企业及其社会责任方面的基本情况。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以下方面的情况:被审企业的背景情况、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被审单位的地理位置及经营特点、影响被审单位及其所属行业的关于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以约定签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不同行业或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会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同,从而其对利益相关者履行责任的情况也不同,导致整个审计过程的各不相同。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程序和人员职责分工是否合理,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手续是否科学等情况,然后才能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
4、确定重要性。该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在审计的准备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5、分析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而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分析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主要确定检查风险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6、编制审计计划。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必须编制社会责任审计的工作计划,这是对社会责任审计实施的一种预先规划,是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7、确定审计人员及分工,并进行审前培训。根据所确定的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人员应该符合社会责任审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他们不仅局限于一般审计专业,还要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化学和环境学等综合人才,可以说,恰当地安排审计小组的技术专业组合,是做好社会责任审计的关键之一。
(二)审计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指从实施审计计划开始,到基本收齐审计证据、基本完成审计计划要求的审计期间。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程序的主要阶段,审计人员在该阶段根据审计计划收集证据并进行评价,形成审计结论。其工作主要有:
1、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及实施情况进行控制测试,如果有必要,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修改社会责任审计计划。进行控制测试,可以确定有关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能否有效处理社会责任风险,从而评价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2、确定其项目产品或服务中的社会责任因素。据此可以判定企业哪些活动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社会责任影响和责任。该步骤应该对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根据该步骤找到社会责任的薄弱环节。
3、对照相关法规规范和一系列原则及指南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评价工作。在实际操作时,审计人员应该根据拟定的审计重点,区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多种途径取得审计证据并且得到审计结论。(注: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社会责任审计标准选择设计问题)
4、对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审计:(1)有充分理由认为已经进行的审计所获取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2)已实施审计的结果显示存在非常重大且不利的社会责任影响;(3)对某项目的深入了解会帮助审计结论的得出。此处使用的审计方法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步骤。
(三)审计的报告阶段。报告阶段是指审计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综合收集的各种证据,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并且出具审计报告的过程。报告阶段是对之前实施的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总结,其工作主要有:
1、整理并评价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时收集到的各种审计证据。
2、汇总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差异,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作适当披露。在审计报告编制之前,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企业实际履行情况的重大事项,应该以书面形式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调整披露信息的建议。如果被审计单位不进行调整,连同被审单位不接受的理由,一起做成书面记录,并且根据其重要程度,考虑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这些情况。
3、形成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意见,编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社会责任审计报告要做到严肃谨慎、繁简得当,其内容至少应包括:(1)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审计期间,委托方或被审单位名称,出具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审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姓名;(2)社会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包括社会责任审计范围和目标;(3)社会责任审计过程的简要情况介绍,包括在实施社会责任审计中遇到的障碍;(4)社会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聘用的有关专家及各专家工作领域的资料、社会责任所采用的审计标准;(5)社会责任报告中关于机密性资料的声明;(6)社会责任审计的结论及处理意见和建议。
4、向被审计单位提出社会责任管理建议书。该社会责任管理建议书不具有公正性和强制性,仅具有建议性和参考性,且注册会计师对提交管理建议书没有法定责任。
三、小结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部分企业履行了一些社会责任并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到底是否存在欺骗性或广告性的成分有待审核。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注册会计师主体的视角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期望能够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我国的推广提供支持和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2011.6.5.
[2]阳秋林,王娜.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价值工程,2010.5.
[3]阳秋林.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财会通讯,2005.2.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和利益相关方。本次调查初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程度,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具有示范意义。
本次调查共发放《大学生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度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4份。经过分析,吉林大学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表现出以下特点:
绝大多数学生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
476个有效样本中,有448人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只有28人没听说过,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是知道“企业社会责任”的。
认知渠道以老师传授为主
在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的448人中,大部分是通过老师上课知道的,共计208人。其中商学院、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通过上课老师传授的认知比率皆超过50%;法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学生大部分以看书和上网为认知渠道,剩下的学生是通过同学朋友提及或其他渠道认知。
非常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者近半
大学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总体情况良好,表示非常关注的占11%,与关注和一般关注者合计占88%,而不怎么关注和不关注的仅占12%。
分析还发现,商学院、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学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度较大,法学院次之,其他学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随着年级递升,大学生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程度随之提高。
完全知晓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者极少
只有1%的大学生完全知道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大部分大学生只知道企业社会责任的部分内容,近三成大学生一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也不知道。如2/3的大学生没有听说过SA8000,没有一个大学生完全知道SA8000的内容。
多数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会减少长期利润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会减少企业的利润
没有大学生会购买责任感差的企业的产品
当得知某企业社会责任感很差时,没有人会继续购买该企业的产品,318人不会再购买,130人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
建议提高大学生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知度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知道“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是普遍关注的,但是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认知度不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工作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能再单纬度的从经济创收来考量企业的价值,企业责任也已不再是之前仅限于为自己创造利润,为政府创造税收。另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媒体传播为助力,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呼声也传遍世界。一些较好的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企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自身创造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是维护企业长远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互利”行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由于其注重经济效益,会使得部分公益效果削减,此时急需企业社会工作者为企业塑造公益价值观。
一、文献综述
学者陈讯,韩亚琴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自愿性责任等方面,并从历史发展角度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古典观点和社会经济学观点。李伟阳,肖从时间纬度,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个别研究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广泛关注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全球发展阶段。生态系统理论源自人类生态学。该理论可应用于个体、家庭和其他如学校、工作场所等组织。Bronfenbrenner(1979)在考量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人类发展模型,将社会环境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目前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分层
笔者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微观企业社会责任,中观企业社会责任,宏观企业社会责任。
(一)微观企业社会责任
微观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对自己的员工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不仅要善待员工,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定期培训,以促进员工的进步和成长,工资报酬要达到法律或行业规范标准,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不得超过国家标准,且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费用。其次企业要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仅仅将员工视为创造利润的工具。此时需要企业社会工作者来作为企业和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努力为企业员工争取更多的权益。日本松下公司就很好的维护了员工的权益,在日本经济危机爆发时,各大企业纷纷裁员自保,松下新之助却提出终身雇佣制,和员工一起度过难关。虽然在危机下企业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当企业很好的履行了对员工的职责,员工将会对企业无限忠诚,为企业尽职尽责,且员工之间会团结一心,团队合作精神会大大提高,在员工中间树立起“企业就是家”的理念,会共同追求共同奋斗。有学者研究证明,不能善待工人而产生的负的外部性后果,比起环境污染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中观企业社会责任
中观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要对自己的顾客及消费者负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大环境下,这是企业最能自觉履行的社会责任,因为消费者手中掌握着企业生存的决定权,一旦企业无法使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将把手中的资金选票投给其他企业。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各企业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的提高,高度贯彻顾客即上帝理念。尽管大部分企业都能认识到承担起对消费者责任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仍将其流于形式,重服务轻质量,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甚至将消费者的安全置之不顾。三鹿是我国奶粉业第一品牌,但因没有承担起对消费者的责任,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因而迅速破产。企业已经能够认识到承担对消费者责任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切实的贯彻实施,为保证企业生存,必须切实的承担起对消费者的责任。
(三)宏观企业社会责任
宏观社会责任,指企业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公益的责任。早期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是创造经济价值,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已受到社会大众的拷问,企业的利益来源于社会,理应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企业要依靠自然环境发展。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自然环境收到破坏已经危机人们的健康,笔者认为企业应当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职责。诺基亚建造的中国园“绿色大楼”,因为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建筑,虽然费用增加了不少,但却实现了节水37%,节能20%。诺基亚使用了紧凑环保型手机包装盒后,两年间节约了超过4亿欧元的包装和运输费用。实践证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不是一件花钱的事情,反而能够为企业节省一笔巨大的运营成本。对于企业社会公益责任,笔者认为这是一项自愿性责任。但履行社会公益责任并不是一项毫无回报的企业社会责任。加多宝王老吉坚持多年“王老吉―学子情”项目,为贫困高考生提供助学金,捐赠金额数千万。2008年汶川地震后,加多宝王老吉捐款一亿,受到了全国网民的热烈追捧,网友打造出“捐款就捐一个亿,饮料就喝王老吉”的网络热词,并倡导“封杀”加多宝王老吉,即一旦出现在货架上立即抢购一空,当时很多地方出现了脱销现象,加多宝王老吉当年销售量增加130%,成为罐装饮料销售冠军。2009年加多宝王老吉出现了“添加门”事件,但官方澄清后其销量并未受到影响,这也与加多宝王老吉长期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能够取得名牌效益。
三、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一个重要领域,2009年4月,“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大大加强了对于企业社会工作的关注。企业社会工作在介入企业社会责任有其专业优势,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知识、技巧以及独特价值观是协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大优势。
在推动企业承担微观社会责任时,社会工作者要努力为企业员工谋取自身发展。员工的福利和保障问题有时也需要企业社会工作者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合作。社会工作关注人的个别化,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及专业视角,这些都使得社会工作者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企业员工争取更多的权益。企业中观社会责任方面,企业社会工作者虽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销售服务环节,但可以与企业销售部门合作,对客户宣传企业文化,提供企业形象的指导。不可否认,企业社会在工作者在帮助企业塑造良好企业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社会工作者在宏观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上,更能体现专业性。目前公共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工作恰恰是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专业,因而企业的公益慈善事业是企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的重要领域。企业社会工作者协助企业开展公益慈善事业能够使得企业慈善事业更加完善,发展更加高效,惠及更多人群。
四、结论
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笔者采用生态系统理论将其分为三层,这三个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有一定次序的。作为一个企业,首先应当满足其职工的利益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如果忽视职工的权益,单纯靠压榨职工获得利润,这样的企业是无法长久运行的。企业产品进入市场后,要对消费者负责,只有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企业才有利可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广大企业深谙这一道理,但却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为消费者承担起责任,为图眼前利益而采取杀鸡取卵的发展模式,这样的企业最终将被市场淘汰,收到法律制裁。宏观企业社会责任虽是自愿性责任,但很多企业也看到了公益事业带来的品牌效益,争相投身公益事业。在此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过于追求媒体宣传效应,忽视了对受助者的保护,或者没有真正帮助到受助者。企业社会工作者在公益事业开展方面,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为社会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帮助。
目前企业社会工作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只有部分中大型企业设置有企业社会工作岗位。在为数不多的有社会工作岗位的企业里,企业社会工作仍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下工作,通过与销售部门,宣传部门,决策部门的合作来开展各项工作,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工作会逐渐得到关注,终将会赢来企业社会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由Bruntland Commission干1998年提出的,要求在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同时,不影响到未来时代的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落实在企业上,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时,企业必须承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及环境容量的限制,并且运用其产品及服务解决此问题,以产生合理的利润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该理念要求企业将生态与社会体制的平衡点纳入考量,并且承认其对发展的障碍及限制。
相对于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更强调社会价值观及游戏规则,其最底线在于必须遵守法规及其它社会规定。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也要求企业应该了解并尽量满足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诉求,提升企业本身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因此,目前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比可持续发展容易让企业想到捐款或公益活动。
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区别在于创新的精神及效果。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整个经济体系面临的发展瓶颈,并主动调整经营模式,以让企业从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中研究出新的商机。企业社会责任也有创新的精神,但是更强调依据社会观点和需求调整与改进产品与服务,其效果体现在提供相对短期的生活方便。
在IS026000中,社会责任概念将可持续发展当作履行社会责任的架构的一部分,定义为组织必需负责它所对社会产生及环境的影响,支持可持续发展,并尽量尊重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及遵守法规。事实上,两个理念都会依赖所谓的三重底线(环境、社会、经济)解释具体内容,这导致在执行上面,往往很难分清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但是,在与企业领导的沟通中,解释两种理念不同的精神基础还是很重要的。
例如,制造业在考虑水资源的使用问题时,如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须先了解资源的状况,包括短中长期的供应量、质量以及当地水资源的需求或规划。再者,必须考虑水资源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研究是否能有效使用并减少污染排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能会包括生产技术的调整、与政府合作提升水资源的治理或者帮助其它水资源的使用者减少使用量。
摘 要:目前,房地产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房地产企业的行为被社会广大民众所重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重要一环,房地产企业义不容辞需要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提出了很多企业都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监督体系落后等问题。最后针对房地产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提出了三个对策: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机制建设以及监理社会责任的评价监督机制。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社会责任
一、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
最近几年,虽说房地产行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发展减缓,但是它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势头也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可该行业在带动经济的同时也引发了一连串社会问题。不断快速上涨的房价使很多刚需购房者或者刚毕业的年轻夫妇望而止步,就算有了首付款购买房子,也是成为了经济负担很重的“房奴”。并且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还没有制定明确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监管手段还不够有效,房地产市场经常出现不诚信的经营行为,比如说捂盘、哄抬房价以及偷税漏税等。这些恶劣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政府以及购买者的利益,也使得房地产行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形象差。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令人担忧,具体有以下几点:
1、履行社会责任的房地产企业较少
据《中国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现状调查报告》分析显示,34.7%房地产企业表示在自身企业发展计划中,不包含社会责任的履行。并在接受调查的企业当中,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整体相对不足,甚至还有很多企业表示不知道有社会责任性履行这件事。这表明国内的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
2、房地产企业投放过多虚假广告,影响企业信誉及企业形象
近年来,广告促销方案随处可见,为争销量,很多企业不遵循实际情况,投放虚假广告,比如,有的企业投放虚假房地产内容,误导消费者;有的商品房根本就没取得销售许可证;有的甚至还不具备相应的房地产机构资质;有的全是空头支票,不能兑现的承诺。所有这些就是房地产企业不切实际,做出违法违规的虚假广告,由此引发诸多消费纠纷,导致购房人对房地产企业不再信任,极大的影响了企业信誉及企业形象。据不完全统计,接近一半的购房纠纷均是由虚假广告引发的,商品房信息不对称、交房后房屋面积“缺斤短两”、绿化变楼房等现象比比皆是。
3、房地产企业缺乏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我们的地球需要一片自然的清新,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保护自然资源,确定绿色住宅的发展方向。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要考虑房屋的价格、所处地段、房屋质量外,也更加注重考虑房屋是否环保节能。然而,多数开发商还未重视这一点,仍一味追求以房屋美观为突出卖点,忽视以房屋节能环保为主的重要性。
二、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已逐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也为大多数企业所适用,大多数企业能够根据现有的市场经济特点,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经营策略、发展理念等,在选择房产产品、经营领域等各方面也有了足够强大的意识及先进技术。然而,对于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这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却处于意识淡薄的状态。比如,企业在规划长期发展战略时,未将社会责任指标纳入其中;企业在进行裁员时,未考虑到这会对政府与社会造成多大的就业压力;企业在控制成本使用低劣、伪劣原材料时,未考虑到这会对消费者及社会带来多大的危害。多数房地产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及价值还没有真正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这样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2、信息不对称下的房地产企业道德风险
传统经济学中有一种理想的完全竞争模型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竞争市场上,拥有相等的信息量,以供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就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不同等信息量,开发商对自己开发的楼盘诸如房屋的质量、物业服务以及成本等等各方面情况非常清楚,但作为购房者在购买房屋前对这些方面的信息却知之甚少,因为对于这些方面信息的缺失导致购房者处于信息的劣势。产生这种想象的主要原因是,与其他商品不同,房地产商出售的房屋只有在建好甚至是购买入住后购房者才能了解相关方面的信息,才能进行同类商品之间的比较判断,而一开始往往只能听信生产者也就是开放商的一面之词。房地产企业这种在信息上占有的巨大优势,容易崔使他们产生了不好的销售动机,比如,肆意夸大、虚假宣传、在产品信息上有所隐瞒。这种买卖双方在产品信息上的不对称往往导致房地产企业做出不负责任的决定。
3、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和监督体系滞后
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和监督体系的滞后也是导致房地产企业不能很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方面原因。首先,我国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这种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目前,关于针对环境有效评价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系在我国尚没有形成。例如,我国目前缺乏对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估的相关非政府机构,这种评估、监管的缺乏,就容易导致房地产企业大环境的扭曲、恶化。认真研究不难发现,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相关的规定内容,然而目前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做法,不得不让我们审视这些规定是如何落实,由于部分政府官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有些或是出于自身经济考虑或迫于某种压力,种种原因造成政府部门功能的缺失,也导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滞后,因此,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房地产企业现在的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管理部门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只关心企业的税收和利润,而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引导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
三、提高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对策
面对如今的房地产行业环境和我国在企业履责方面相关的研究水平,想要提高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本身,还需要政府、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经过研究笔者认为,想要提高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
履行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社会舆论可帮助房地产企业充分认识这一点。社会舆论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有三方面:一是约束作用,针对企业的一些不恰当做法,社会舆论就是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对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作出的一些对社会不负责任、不理性的行为,进行曝光、批判,这种社会舆论的效应,自然而然就对房地产企业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无形的约束作用。二是引导作用,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必然会收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强烈正面的社会舆论,可以使房地产企业及其内部员工明辨是非,迎合社会需求,摈弃不合理做法,大大减少其行为的无目的性,促进社会理性的弘扬。三是激励作用,正面的社会舆论能够让企业及其员工深刻认识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能够让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了解到提高竞争力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重要关系,找准平衡点,从而更加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2、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机制建设
诚信是企业的立足根本,也是企业能否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企业诚信的缺失往往就是违法违规的开始,如今房地产行业的偷税漏税、虚假宣传等行为,其实根源都是企业诚信的缺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机制建设,作为房地产企业本身,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将履行社会责任列入自身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诚信对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将诚信理念灌输到每一位员工心里,使其能够讲诚信、树信誉。诚信是一个企业、一个人最最基本的品格,只有诚信贯穿企业内部,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企业内部可以指定一套道德评价标准,以正确的道德规范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管理,塑造员工的道德形象,营造企业内部的道德氛围。这种道德评价标准会不经意间冲内部影响企业员工乃至企业决策者的商业决策,引导其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3、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和监督体系
我国关于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研究不仅起步晚,而且不够全面和规范,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不同,我们多是基于企业的财务指标上来作出评价,并不能对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合理评价。首先,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就是针对每一个行业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房地产行业,这种监管体系不仅可以给房地产企业形成一定压力,更能够为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使其能够更好的监督开发商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全面的监管体系,也能有效加强社会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督,促进社会对房地产企业的了解,使房地产企业更加深得民心,从而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体系,在对房地产企业做出正确引导的同时,能够运用强制的法律手段对其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坚决惩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监察、审计、纪检、工商、税务等部门,积极深入现场,沟通了解情况,出现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政府部门可根据会计、法律事务所等提供的依据,对相关行业企业进行严惩,坚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另外,社会各界也可以积极投身到房地产企业的监督队伍中来,面对企业的一些违章违法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向社会公开,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帮助房地产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英杰.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 2011.
[2] 燕补林.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 2009(05).
[3]许云华.论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J].特区经济.2007.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效益;理论流派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社会责任日益成为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企业界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早在20世纪初期就开始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目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国学者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20世纪中期才开始在该领域进行相关研究,由于起步较晚,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应用方面也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仍有不少企业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对企业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承担社会责任就要投入,而这种投入表面上看是没有回报的。其实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但不会对企业效益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从长期看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关系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社会责任是否会提高(降低)企业效益;二是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对公司效益的影响大小;三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在对国内外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的概念最早是由Oliver Sheldon(1924)提出的。从此,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就风靡了西方国家。此后,诸多中西方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博文于1953年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中给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戴维斯认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将导致社会所赋予权力的逐步丧失”,因此他认为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考虑或回应超出狭窄的经济、技术和立法要求之外的议题,实现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目标和社会利益”。弗雷德里克强调,社会责任意味着商人应该监督经济体制的运行以满足社会的期望,促进社会的进步。他强调生产的经济意义在于,生产和分配应以提高总体社会经济福利为目标,公众期望社会的经济、人力资源能通过企业被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目的,而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和企业狭隘的有限利益。麦克奎尔(1963)明确地将CSR概念延伸出经济和法律范围之外,他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卡罗尔于1979年提出了一个至今仍被广为引用的概念,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S.P.Robbins(199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199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针对社会(既包括股东也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乎道德的行为。”A.B.Carroll(199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
综合诸多中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1)为了满足某些人员某些方面的期望;(2)超出了经济和法律范围。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为了达成有利的长远目标,自愿承担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各方面期望的责任。或企业的行为、思想与他们对企业的预期、期望相一致。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以提高公司利润吗?这是很多学者和管理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十年来,对公司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很多,也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结论。有些学者认为,利润最大化就是公司的社会责任,而有些学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和利润是相互联系的,共同发展的。很多学者认为前一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公司的社会责任不仅仅包括经济责任,还包括其他很多内容。而后一种观点也得不到实践的证明。社会调查显示,公司社会责任和利润不一定总是一致的、协调发展的。他们之间有时候是协调的,有时候却是相背离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笔者根据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的关系将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把它们分为两个主要的理论流派: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的正相关关系理论流派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负相关关系理论流派。
(一)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的正向相关理论。正向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长期效益。
1、理论研究方面。在初期,对于大多数的实践管理者来说,组织效益是企业的核心目标(Posner and Schmidt,1984),也有理论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自己的利润。(Friedman,197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发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很多理论研究者也认为企业的动机是复杂的,公司目标、策略和结构都与公司社会责任有关。社会责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影响不同的组织特性,也被不同的组织特性所影响。(Tuleja,1985;Kraft and Hage,1989)Zahra and LaTour(1987)曾经通过由41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收集来的信息来检验公司社会责任和组织效益的关系。在因素分析中,涉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八个尺度(政府监管企业的义务、公众舆论、企业和社会的物质贪婪、乐观的经济前景和企业的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性、生态政策的需要、道德/伦理标准的需要和宗教意识)和组织效益的三个组成部分。他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特定的公司社会责任实践会影响组织效益的假设,表明了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多元的结构,它与组织效益有关系。
在回顾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Isaiah Yeshayahu Marom通过设定几个具体的假设条件,总结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收益之间的一个统一理论,即从满意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的财务回报和用于社会产出的成本是可以平衡的,而且获得的总收益会超过成本。由于他的研究包括了与公司社会责任有关的收益和成本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东西,所以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财务收益可能产生的关系。Catherine J.M.Paul Donald S.Siegel也认为与增加投入成本一样,公司社会责任活动会影响生产效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这些影响依赖于企业的特性,例如企业采取社会责任活动的动机、税法、位置场所和创新活动等。Moses L.Pava Joshua.Krausz则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收益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微妙的。他的研究结果表明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企业一般都提高了自己的财务绩效,如果不比其他的公司好,至少也是可以相提并论、旗鼓相当的。
2、实证研究方面。大量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确定的正相关关系。Jeff Frooman(1997)分析了与不负社会责任和存在非法行为的企业相关的实证文献,他的分析结果表明股市对那些不负社会责任和违法的企业持否定态度,证明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财务绩效的正向关系。Greig A.Mill通过对英国部分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与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指出长期的社会责任投资对企业收益是有作用的,他们之间有着正向积极的联系。Lee E1 Preston和Douglas P1OBannon(1997)比较了1982~1992年美国大企业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也发现二者的积极关系。W1 Gary Simp son和Theodor Kohers (2002)对美国国有银行1993~1994 年的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以企业社会再投资行为排序作为企业社会绩效评价,用总资产利润和贷款损失率评价财务绩效,也发现二者间存在积极关系。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的负向相关及无关理论。负向相关及无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之间是无关的或是负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但不会提高企业的效益,甚至有可能会损害企业的效益。
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像前面提到的学者一样,认为企业除了创造利润外,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相反,他们认为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相背离的。企业社会责任不能提高企业的利润,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乃至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成本,增加企业的负担,从而损害企业利益。例如,弗里德曼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批判中就暗示着这一思想。他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增加成本,从而会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损失,比如股东的红利可能会减少、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可能会降低、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上涨,等等。在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的理论中,他们指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带来的一系列损害,并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不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的,相反,它还会降低企业的效益。从而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之间是存在着负向相关关系的。
Kenneth E.Aupperle I and Deane Van Pham t的研究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公司社会责任变量和财务测量方法,公司效益(不管是市场收益还是账户收益)和公司社会责任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公司社会责任行为不能为公司带来收益。S1 Pasari2bu Hadi(2003)对印度尼西亚的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无关; RobertW1 Ingram 和Kat herine B1 Frazier(1980)的研究也发现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他们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相应成本,这一成本就使得企业在与不承担或较少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状况。
三、对我国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比较,我们发现,承认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的文献还是占大多数的。大部分的学者和管理者都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当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笔者认为,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不仅应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更应关注企业长期获得利润的能力。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追求企业收益之间是不矛盾的。例如,杜邦公司之所以能从一个总资产为36,000美元的火药小作坊,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过240亿美元的跨国巨头,这与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有着很大直接关系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理解效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衡量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是有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的,不会损害企业的效益。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竞争力,它与其他的企业竞争力优势一样重要。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资,不会减少企业的效益,相反,它会对企业的效益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的长期利益。如果企业要追求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承担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法律、道德/伦理及慈善等方面的责任。
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大量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虽然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社会环境背景、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管理要求等各方面的不同,我们必须在吸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展开深入研究,以建立起符合我国特殊国情要求的、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体系和方法。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Oliver Sheldon.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Sir Isaac PitmanAnd Sons Ltd,1924.24.
[2]Bowen,H.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M].New York:Harpor & Row,1953.
[3]Davis,K.Can business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3)[J].1960.
[4]Frederick,W.C.The growing concern over business responsibility I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J].1960.
[5]McGuire,J.W.Business and Society[M].New York,McGraw-Hill,1963.
[6]Carroll,A.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i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4)[J].1979.
[7]Carroll,A.B.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 in Business and Society[J].1999,Sept.
[8]Friedman M.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J].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70.13.
[9]Shaker A.Zahra Michael X LaTou 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Multivariate Approach[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6,1987.
[10]Isaiah Yeshayahu Marom.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the CSPCFP Link[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7.
[11]Catherine J.M.Paul Donald S. Siege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J Prod Anal,2006.26.
[12]Moses L.Pava Joshua Krausz.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The Paradox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5.
[13]Frooman1J1.Socially irresponsible and illegal behavior and shareholder wealth:A meta-analysis of event studies[J].Business & Society,1997.36.
[14]Greig A.Mill.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a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Over Time and a Possible Link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3.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盈利能力; 相关性
一、引言
企业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细胞,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我们享受企业快速发展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时,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也逐渐被提上了议程。
早在1924年,谢尔顿第一次从学术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企业应将生产经营与人类的各种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随后,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便从未间歇,不断取得进展。最为经典的要数卡罗尔在1979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了,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而且他的这一观点现在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1975年,Folger和Nurt以股价变动率来衡量企业的财务行为,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1984年,R.Edward Freeman率先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阐述了企业要对哪些对象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997年,Preston和O’Bannon对美国67家大企业1982―1992年的社会责任绩效与财务绩效进行了比较,他们以财富企业社会名誉调查代表社会责任绩效,以总资产利润、净资产利润和投资利润作为财务绩效指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二者存在积极关系。
在国外学者对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始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1999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开启了我国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的里程碑,他在书中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在争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义务。2002年,卢代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要承担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2006年,李正通过对企业价值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从长期看来,企业承担越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价值就会越高。2009年,张洪波以2001―2007年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主要制造行业的256家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证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是呈正相关关系的。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即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反哺社会,履行非经济利益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研究结果各式各样,其中证明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文献居多,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促进财务绩效的提高。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联系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几个阶段,现在逐步向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转变,自从1984年R.Edward Freeman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理论基础后,国内外学者纷纷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波特曾经提出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以企业为中心,环绕企业周围的是支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购买者、供应商、潜在的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其他企业(竞争者),这些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虽然波特模型只囊括了小部分的利益相关者,但足以说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重要性。既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如此重要,在企业从利益相关者处汲取了足够的养分支撑自己发展后,企业又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来回馈利益相关者呢?
股东――为企业的运行提供大额资本,没有股东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到了以利益相关者作为财务管理目标阶段仍然还强调股东的中心地位,所以企业要为股东负责,确保资本保值增值、给股东分配利润利息等;员工――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为企业奉献了自己的体力劳动与脑力智慧,企业应该保障对员工的工资支付、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当员工能力上升时增加工资作为鼓励;消费者――没有消费者,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成了无本之木,作为回报,企业应该为消费者提供成本价格比率高的产品,归纳起来就是要产品安全性能高、质优价廉、售后服务好,即营业成本营业收入比率要高;供应商――作为企业的上游物质资源的提供者,为企业的生产做好了物质准备,企业能为供应商做的就是维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确保足够的货币资金来支付货款;债权人――企业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债权人也像股东一样为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解决企业的财务危机,饮水思源,企业应该要按时支付利息与及时偿还欠款;政府――政府支持企业的发展,为整个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鼓励支持企业的科研创新,给予企业补贴,企业就应该要合法经营、按时纳税、不偷税逃税;社区――企业总是存在于这个社区或那个社区,从这个层面来说,社区为企业提供了最重要的地理位置,作为回馈,企业应该要多参与社区活动同时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指标设定、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选取了2010年化工行业与纺织行业来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与新浪财经,为了确保实证研究的进行与避免异常值和极端值对统计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剔除了ST公司、*ST公司与数据披露不全的公司,最后符合条件的纺织行业的公司为30家,化工行业为82家。
一般认为,企业如果很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那就会促进企业的盈利,因此提出如下假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各指标选取及含义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对指标的描述构建如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ε
其中,β0表示常数项,β1―6表示变量系数,ε为残差项。
(二)实证检验结果
1.化工行业实证检验结果
从表3进行的自变量相关性检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化工行业模型中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各变量的选取不会对实证检验的结果造成干扰。
从表4的回归性分析检验中我们可以看出,除成本增长率X3外,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主营业务利润率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模型拟合度也较好。成本增长率之所以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是不怎么明显是因为利润与成本本来就是呈反向关系的,一般看来要实现较高的利润就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可是如果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无限地降低成本就会对消费者产生消极的影响。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当年成本的提高会与当年盈利呈负相关关系,但对以后年度却可能是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还是要适度提高产品成本,当然也不是无限度地提高,否则企业将无利可图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我们看到资本保值增值率X1与企业盈利能力Y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是特别明显,说明企业保证股东利益不受损害并且增值是企业的义务,也是一个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当然在一定承担上也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员工回报率X2与企业盈利能力Y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对员工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能显著地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这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分析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因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只有在对员工承担了责任后才能保证自己的生产力从而才能获得盈利;应付账款保障率X4与企业盈利能力Y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太明显,保障应付账款的及时偿还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的保证,因为如果应付账款不能及时偿还的话上游供货商就不能按时为企业提供原材料以致影响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企业必须履行对供应商的责任才能顺利获得盈利;政府贡献率X5与企业盈利能力Y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府规范企业的发展,在必要时还会为企业提供资金补贴扶持企业的发展,企业理应按照政府的要求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尽管从单个层面来讲企业纳税会减少企业的净利润,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企业反哺政府的话,政府也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企业的进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流动比率X6与企业盈利能力Y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也比较明显,这说明企业在保障债权人权利的同时也会促进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应按时履行对债权人的责任。总之,从对化工企业的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来看,企业只有认真履行了相关的社会责任才能促进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所以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反哺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总的来说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
2.纺织行业实证检验结果
从表6的进行的自变量相关性检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纺织行业模型中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各变量的选取不会对实证检验的结果造成干扰,这样就能保证纺织行业与化工行业之间的可比性。
从表7的回归性检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纺织行业的检验结果与化工行业的检验结果很相似,其不同处之一在于纺织行业的模型拟合度较化工行业的拟合度要高,说明纺织行业模型中被解释变量能更好地对解释变量进行解释;其不同处之二在于纺织行业的模型中资本保值增值率X1与盈利能力Y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化工行业中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这么明显;其不同处之三在于纺织行业的模型中应付账款保障率X4与盈利能力Y呈不太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化工行业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其他实证结果与化工行业的基本相同,因此解释也基本相同。
3.化工行业与纺织行业对比分析
从化工行业与纺织行业的三个不同之处可以判断出,不同行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由行业的类别所具有的不同行业性质所决定的。从化工行业与纺织行业的相同之处来看,无论什么行业类别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都将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带来积极效果,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四、结论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来说明不同行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点,这也给予企业小小的暗示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要根据自己所在行业的性质来承担,而不是盲目跟风,这样才能达到承担社会责任与提高盈利能力的“双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能对不同的行业进行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本文的局限之处在于纺织行业企业的样本量不够大,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干扰,还有就是只选取了一个年度的面板数据,只说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当年度盈利能力的影响,未能利用纵向数据来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以后年度盈利能力的影响,这是以后要改进的方向。
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不容乐观,远远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利用实证研究说明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重要性后,还要能让企业能自主自觉的履行社会责任,于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1.加大力度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使其知悉社会对企业存在的重要性,明白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融关系,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植入管理层脑中,促使管理层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政府应制定相关的社会责任制度。目前我国只强制要求几个行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而且大多数社会责任报告都是以定性的方式披露,没有具体的数字进行说明,政府应尽快制定政策要求各行各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并从定性披露向定量披露看齐。3.公民应充分发挥监督举报的作用。目前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不到位而曝光的事件颇多,但是也有很多人对很多事情明明表示不满却没有进行举报,反而造成不好的事情愈演愈烈,很多人没有尽到该尽的义务,最后也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每一个公民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ArchieB.Carrol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Doing Well by Doing Good[J]Business Horizon.1977(50):247-256.
[2]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52-69.
[3] 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2):77-83.
关键词: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的会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时财务报告这一形式也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论点为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目的是列举出现今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使食品企业的经营者和主要受益者可以避免企业在决策时出现重大失误,并且提升企业管理成效,使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大部分企业在做财务报告时开始以实际情况为依托量身定做。
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我国对于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方面同样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这一层面的研究理念,涉及到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对统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结果:一方面,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发展的一项分支,在其中融入了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以及伦理学等综合性学科,各个学科的有机结合,使得会计学与社会责任形成有机整体;另一方面,涉及到社会责任会计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与经营过程中,对于社会层面产生的实际影响,是一种计量标准以及影响状况的直观反映。社会公众在这一层面,起到监督作用,充分的考量社会责任以及主要贡献。由此看来,社会责任会计就是会计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中的运用,是在委托责任前提下以会计的形式衡量和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状况的一种方法。
2.社会责任会计的作用。社会责任会计能够为相关主体提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保证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在主观角度分析,社会责任会计代表这企业管理当局者、政府机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利益群体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根本社会的履行状况。社会责任会计是基于会计学角度发展而来,代表着社会责任以及会计两项因素的根本作用。
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特殊性
1.客观性。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意味着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是符合本身的内容来满足实际真实情况的社会责任,为了确保食品企业在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相关会计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客观、准确的,确保反映出的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真实、准确,满足实际需求,以避免影响正确判断的概率,为食品行业建立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制性。目前,我国没有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强制性相关法律规定。因此,大多数公司都是自愿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但是,由于中国食品行业的特殊性,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已对公众健康和食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为食品行业在我国建立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食品行业企业来说,应该进行强制性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减少食品安全事故,提高食品行业在社会公众内心的信任度,同时促进食品企业在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方面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并对此做出准确的评判。
3.公开性。中国在世界上来说是一个食品消费以及食品生产大国,作为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食品在其食品的交易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食品出现一定的安全方面的问题,对于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便难以估量,更会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对于食品的监管能力,进一步来说也就是政府执政能力,食品的安全监管,也可以换言成政府执政能力的进一步实现的职能,提高食品的安全监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水平的体现,所以食品的安全监管,是十分的具有必要意义的。
三、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企业主动披露自身的责任会计信息,有利于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对企业的监督,这将促进企业的进步使其缺陷在萌芽中得到完善;再者,企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下文简称信息披露)会提升企业的使命感,使其在进步的道路上不仅注重利润的提升还将为社会做出贡献;不仅如此,信息披露在提升企业形象与产品销量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主要立足于未来更为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与社会角度着手以保证企业将来的持久高效的发展。而这样的现状,在食品企业中也依然存在。
1.相关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即便有些企业的信息披露具有时效性,但他们所披露的内容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同时企业内部对社会的贡献也属失实信息,对实际情况进行粉饰,由此很少有企业对自身所有信息都加以披露,多数有所保留,只呈现给大众有利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部分。此外,食品行业企业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分为总部的财务会计部门和其所属子公司的的财务会计部门,在会计核算时,要以会计部门的会计制度为准。由于目前很多企业会计的综合素质不够高,规模较小,会计工作很难发挥其有的作用。
2.缺乏披露方面的意识。因为现今我国能够意识到会计信息披露重要性的仅有少数大型食品企业,所以只有这部分企业会积极开展信息披露,然而在食品企业中绝大部分都不会积极开展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并未意识到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只追求眼前的利益不立足于长远发展,这不利于食品行业的进步。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这虽然会使他们的短期利益有所提升,不过却导致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3.披露形式过于单一。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以财务报表的形式进行的,主要手段是会计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并未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同时对真实展现企业经营状况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从另一角度来谈,运用特定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可未与会计计算有效结合,这样的会计信息披露同样没有太大成效,同时由于企业多数以附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政府机构与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与评价起到了干扰作用,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也不过是盲目跟风,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
4.监管过于狭隘,存在漏洞。本文认为,其监管不力固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然而利益的驱使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很多地方政府较为容易受到利益的驱动,企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尤其是很多地方的食品企业甚至成为了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而食品企业一旦上市则当地政府所获得的效益则会更大。因此,有些地方政府支持或默认企业会计造假、保护企业会计造假甚至参与企业会计造假的案例为数并不少。导致的在不同利益趋动下形成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表现便显而易见,虽然食品行业企业规模有限,但除了以上社会捐赠和内部激励等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尚且说得过去之外,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会计信息却在近些年呈现出明显的相似之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应付了事之嫌。
四、提高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1.强化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管理。就目前国内部的会计行业发展而言,企业责任会计信息使用的频繁程度与在经济市场中的重要性与其所面临和接受的管理强度是很不相称的,因此,要想加快国内企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健康发展,使国内诸如食品行业这样的与国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能够被进一步的规范和约束,就必须从制度角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管理力度。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是最近才被提出的新的会计形式,不管是在理论和内容的研究和发展上都有所欠缺,也正是因为内容与理论的不够完善,致使相关制度的建设无法加强。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重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理论内容的研究和扩展,为社会责任会计实务操作提供理论内容指导,以达到完善当前滞后的食品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此外,国家和有关部门需要对食品行业的会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指导以及培训,从而使我国的食品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能够由上而下地全面净化,以达到在制度上规范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目的。
2.引入第三方监督来规范和指导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工作。随着食品行业与国民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食品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理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不光要企业内部人员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意识,社会群体也应该强化对其的关注和监督职责。现行的一些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往往将信息披露的主动权放在企业自身,而要提升相关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就需要从食品行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源^做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具体做法可以是,在食品行业组建一支第三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监督和公证队伍,其成员需要涵盖企业自身的会计人员、社会代表、政府权威部门等,以此做到在信息披露源头遏制食品行业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此外,需要灵活、合理利用互联网、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渠道更加全面地使广大群众能够接收和关注到有关食品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如此一来,食品行业的会计信息将会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示在大众视野中,从而使社会的监督力度以及强度都有质的提升,以此促进食品行业企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
3.明确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以及内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具有特殊要求的原因就是食品行业直接关乎着“食品安全”的民生问题,因此这一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是必要的,更要全面而科学地落实。而当前,由于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时间较短,相关管理体制的建设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在食品行业就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以及内容含糊不清,从而导致一些企业避重就轻,有选择地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这样的信息披露是达不到广大消费者对这一行业的信息披露需求的。因此,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文件,明确食品行业披露的形式以及内容,首先,形式上要做到完全对外公开;其次在披露的方式选择上,需要食品行业企业经过详细而细致的内部核算之后,撰写独立报告交至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数据、信息、资料需要附有明确的来源,以便审查人员进行审阅核对;再次,内容上要涵盖食品行业中一些被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的经营现状,发展规划以及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最后,所披露的信息需要系统、全面地反应食品行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状况,相关信息需具备高度的权威性。
综合上述三点要求,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必将得到提升,这对于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都具有深刻而长远的积极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几乎可以说是食品安全的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在这个食品安全负面问题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食品行业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而食品企业处于“危机”环境中,加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一条能够力挽狂澜的有效途径,而食品行业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则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大方面。以期能够为更多企业提供些许的参考,并为今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打好提前量。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评价[J].商业经济,2002,02:96-97.
[2]曾华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5:123-128.
[3]单生远.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融资约束[J].财经研究,2014,08:60-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