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冰心的名言范文

冰心的名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冰心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冰心的名言

第1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和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1 心主神明论

祖国医学认为,心为身体最高统帅,在脏腑中位居最高,“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主神明”首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祖国医学的心主神明广义是指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心在脏腑组织中居于首位,起主导作用。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如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失去主宰和调节的作用,则可出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活动,故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索问・灵兰秘典论》)。狭义的心主神志,是指心有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心理活动的功能,即心主神明,也就是说,心具有相当于大脑的某些生理功能。明・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而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键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2 心主神明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藏象学“心”的功能不仅仅包括解剖学所指心脏的功能,而是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系统功能的综合慨念,包括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脏功能,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功能活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慨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和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1]。

2.1 心功能活动对脑的影响――心主神志的西医学本质 正常情况下,相对于其他机体器官组织,脑组织具有脑血管舒缩的相对限制性、脑组织的高血流量性、脑组织的高氧耗性、脑组织供能的单一性和血脑屏障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脑对体循环的血液、血流变化的敏感性高于脑外其他器官组织。也就是说,体循环血液状态的变化,如血压下降、血流量减少等,更易于影响脑组织的功能活动而表现出意识或精神异常。

在体循环系统中,心脏是决定血液状态的正常与否的最关键的因素,心脏正常泵血,体循环的血压和血流相对稳定,脑及全身组织的血液供给正常,脑血流量相对稳定、脑血流量充足、氧和葡萄糖的供给也充足,脑的正常功能活动及正常的精神活动得以维持。如果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导致脑及全身组织的血液供给减少。由于脑血管舒缩的相对限制性、脑组织的高血流量性、高氧耗量性、能源单一性、血脑屏障,脑组织又不能像其他组织那样可利用脂肪酸氧化供能。因此,脑组织受体循环影响的程度较其他机体器官组织明显。尽管机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酮体等机制部分代偿,但仍不足以满足脑代谢的需要,并且首先在临床上表现出精神活动异常症状,如失眠、健忘、烦躁,甚至神昏、谵妄等[2]。

实践证明,低血糖时,机体可出现脑电波异常;脑的氧耗量减少,临床首先表现为精神症状。脑在缺氧时,其代谢改变是以能量代谢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可以归纳为:①细胞内氧化磷酸化作用受阻,代谢过程中断或减慢;②代谢完全依靠内源性底物;③能量储备下降;④代谢中间产物积聚;⑤出现异常脑电波、机能损害,最终导致组织结构的破坏。临床上出现急性缺氧(如呼吸心跳骤停)和慢性缺氧(如慢性心功能衰竭、慢性肺功能不全)时,首先表现的症状也往往是精神活动方面的。慢性缺氧病人表现为精神失常、谵妄和昏迷等精神活动障碍[3]。

由此可见,心功能活动发挥着直接影响血液状态、间接显著影响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心与脑的联系较心与其他机体器官的联系更为密切,心功能活动决定脑功能活动,这种心脑特性的联系一精神活动受心主宰,是心主神志的一个重要的西医学本质。

顾卫[4]通过对120例急性脑梗死(ACl)病人CD62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MYTT)、凝血酶时间(TT)、内皮素(ET)、与心肌肌钙蛋白、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多功能心电图、24 h心电监测、三维心脏结构超声扫描等检查,对“心”与“神”之间的联系作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重型脑梗死、大面积脑栓塞以及中脏腑病人CD62p的增高与心肌肌钙蛋白的增高呈正相关,轻症型ACI、腔隙性ACI和ACI CD62p与心肌肌钙蛋白、心酶谱、EKG异常的相关性改变不著,而心瓣膜病、心房纤颤、心血管病常为卒中和死亡的病因。提示心不仅司血脉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影响神明(脑),心的含义除具有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功能,而且心还含有精神、情志、思维、心理等多种生理功能。心科诱发脑病,脑(神明)也可引起心病(如脑心综合征),心神(脑)合一,息息相关,厘厘有别,此为心主神明的研究伏下一定基础。

最近一项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冠心病病人确实存在脑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符合祖国医学“心主神明”的理论,为临床辨证治疗心血管疾病提示了方向,也为祖国医学提供了理论依据[5]。

2.2 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与心主神明 目前认为,人体中存在着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轴。外界或机体的信息刺激被大脑感知,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沿边缘系下丘脑-垂体-靶器官-内脏进行信息传递以发挥整体调控作用。如精神、神经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环节影响全身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调节,反之,神经、内分泌异常也引起精神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心理神经免疫学,这恰恰提示了中医学的五脏藏神,神由五脏所主,神志病皆与五脏相关的科学内涵。如近来发现,心脏不仅是血液循环器官,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心脏和血管受全身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的支配和调节,同时会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如心钠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前列环素、内皮素等,这些血管活性物质,既可作为循环激素。直接作用心脏血管,影响局部和全身循环,同时又可通过血循环运送到各系统、器官,发挥生物活性,这显然会对大脑活动、精神心理同样会有作用[6]。

祖国医学以“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基本理论,充分论述了心与情志的关系及在五脏中的中心地位,认为形体及有形物质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形体活动的外在表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于五脏,而且主要归于心的生理功能,为此提出了“心主神明”的论点。《素问》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根据中医理论,心有“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灵枢》说:“心藏脉,脉舍神”“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心”“血脉”与“神”密切相关,因此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必然引起神志改变。临床常见心气不足者,易惊易恐、神不守舍;心血不足者,易失眠多梦,神疲健忘;痰迷心窍、痰瘀互结者,可发癫、狂、痫;痰热扰心者,可烦躁不安,或发为狂证,甚至神昏谵语等。

另一方面,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正常的情绪活动促进和协调脏腑的功能,情志太过或不及均会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如忧思过度,耗伤心血,致心神失养。

2.3 心磁场心脏的心房和心室肌肉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伴随着复杂的交变生物电流,由此而产生了心磁场。在恒定磁场中,由于血管和血液的运动,对磁力性进行切割,均可产生微电流,在磁场作用下,生物电流(如心电、脑电、肌电及神经动作电位)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引起有关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相应变化。另外磁场还对生物体内氧化与还原过程中电子传递过程产生作用而影响生化过程,通过对人体金属离子(Ca2+、Mn2、M或zn2+)和非金属离子CI等作用影响酶的催化活性,而对人体产生作用[7]。神经和体液系统对磁场的作用最为敏感。神经系统以丘脑下部和大脑皮质最为敏感,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在磁场作用正点动物某些激素分泌增加。磁场还可能影响经络的电磁活动过程而起机能调节作用。心磁场要比脑磁场大百倍,所以心磁场能影响及脑磁场而起到调控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作用[8]。

2.4 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的主要疾病之一,已跃居中老年人心血管病之首位,死于冠心病者占心血管病死亡的大多数。近年来研究证明,除传统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外,心理、情绪和行为因素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心理因素与CHD的关系包括:精神应激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过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儿茶酚胺类、交感神经,以及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加重冠状动脉收缩和心肌缺血[6,9,10]。急性心肌梗死24 h左右即可导致交感张力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并持续40 h以上,从而使心肌纤维断裂、心律失常和猝死[10]。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病人又可出现心理情绪障碍,后者又可加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病死率增加,对病人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11]。而性格因素也在CHI)发生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A型行为占冠心病人数的70.9%,为B型行为的两倍,强烈的敌意会使病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9%~50%,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和肥胖、吸烟、高血压等因素几乎一样大[12-14]。已有研究表明,约40%~90%的CHD病人存在抑郁与焦虑症状,并成为引起和加重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而猝死型CHD事件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则更加明显[15,16]。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的心境和体验,抑郁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相伴为病,见于各种器质性和非器质性心脏病[7]。目前,心脏疾患所伴发的焦虑抑郁主要通过心理和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利于缓解CHD介入治疗对心理和生理带来的不良反应[18,19]。

3 心主神志在中西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指导意义

3.1 对脑病治疗的疗效确切 一项对139例阿尔茨海默病(AID)病人的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表明,尽管心、肝、脾、肺、肾与AD的发病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心肾的功能失调更为明显,其中涉及肾的频次最高,占87.76%(122/139),其次为心,占71.94%(100/139)[20]。林水森等[21]从调补心肾人手,用调心方(党参、茯苓、甘草、石菖蒲、远志等)及补肾方(天冬、麦冬、生地黄、山茱萸等)治疗,经临床观察证实两方对痴呆病人的智力和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调心方作用最为明显。气虚、气郁均可引起血流不畅而致血瘀、瘀血入脑与精髓逐渐枯萎而致痴呆。水岛宣昭[22]用具有疏通血脉,补泻兼施,和血除痰,治血为主的当归芍药散治疗AD、脑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和全身性疾病痴呆共42例,微效以上有效率达73.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作用的三七、刺五加能促进小鼠脑内蛋白质、DNA、RNA生物合成[23]。养心安神药柏子仁的水提及乙醇提取物对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存储障碍、电惊厥休克所致的记忆巩固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也对短期及长期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再现障碍、记忆消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4]。

心气不足可造成认知功能的障碍。周如倩[25]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应用调补心气的方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根据中医文献中有关补益心气,治疗神明失司证候的记载,结合林水淼教授的临床经验,存国家“九瓦”攻关项目资助下,研制了由党参、炙甘草、远志、茯苓、石菖蒲等组成的参桂健脑液(又名:渊心方),结果住改善该病的认知功能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结论证实了心主神明理论存改善认知方面的临床指导意义。

3.2 阐明心血管疾病的精神因素及指导治疗 中医无焦虑、抑郁等病名,将其纳入郁证范畴。情志不舒可致心失所主,影响五脏六腑,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造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对本病的发病、转归、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阐明:郁证虽有思伤脾、怒伤肝等之别,但其根源在于心的功能失调[26]如《景岳全书・郁证》曰:“至若情志之郁则总出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医宗金鉴》认为“脏,心脏也,心静则藏神,若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不宁也”。因此、情忐失和、五志过极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指导病人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善消极情绪,同时可给予适当的方药调节情志。中医治疗郁证中的治法、

方药无不体现“心主神明”理论,如治法中的清心、养心、宁心、定志,方药中的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归牌汤、天壬补心汤、知柏地黄丸、柏子养心丸等临床应用,均充分体现了“心主神明”的奥妙。

心理治疗存在疗效不稳等不足,西药存在半衰期短等问题,而中医药在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疗效[27]改善心肌缺血等方面也具有可靠的疗效,但无论中医或西医均末进行过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对改善心肌缺血的研究。研究可立足于“养心安神”这一思维模式,初步探讨通过改善情志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为治疗CHD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中医心主神明之说是非常科学而精辟的。心主神明的理论,对于中两医在临床治疗心血管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汤健,唐枢楸.循环系统的内分泌功能[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l.

[2] 强世平.心主神志与西医学心脑特性之间的联系[J].中医药学刊,2005,6(23):1075―1076.

[3] 许绍芬.神经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4―45.

[4] 顾卫.研究心主神明理论的l临证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4,22(3):5l1:547.

[5] 曹雪明.心主神明与冠心病病人认知障碍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0):860―862.

[6] 林文娟.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及其思路问题[J].心理学报,1997,29(3):301.

[7] 傅中朝.心肌细胞自律性与磁场液晶的关系及临床研究[J].生物磁学,2004(1):23―25.

[8] 钟铯.心主神志的现代医学浅释[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2―34.

[9] 徐丰彦.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45.

[10] Petrovitch H,White L,Masaki KH.Influ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and stroke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inlate life[J].Am J Cardiol,1998,81(8):1017.

[11] 杨菊贤,陈启稚.焦虑与惊恐对心血管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79―381.

[12] Smith TW,Ruiz JM.Psychc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COUrSe of comnary heart disease:Current status and implications forresearch and pracuce[J].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2,70(3):548.

[13] 杨立民冠心病心身因素和治疗[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4(18):191.

[14] Bunker SJ,Colquhoun DM,Esler MD,et al“Stress'’and coroaryheart disease: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J].Med J Aust,2003,178(6):272.

[15] 王雪莱,熊碧文,陈海君.等.冠心病患者情绪抑郁与焦虑的调查[J].罕少疾病杂志,2004,11(4):55.

[16] 工福军,慈书平.焦虑情绪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535.

[17] 卢笑晖,孔立,孔祥负.从“心藏神”论失眠焦虑抑郁等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2):10.

[18] 郭玉秀,郭水贵,郭玉岚,等.冠心病所致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心理干预效果[J].四川精神卫生,2005,18(2):127.

[19] 陈娓,李予文,娄百玉.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1630.

[20] 杨柏灿,林水森,刘仁人,等.Alzheimer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51.

[21] 林水淼,杨柏灿,林松华对进行匿性痴呆的中医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0):9.

[22] 水岛宣昭当归芍约散对老年痴呆的作用[J].汉和医药学杂志,1989,6(3):456.

[23] 叶春艳,刘志平.人参、三七、刺五加和五味子对小鼠脑内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J].中成药,1993,15(6):30.

[24] 储鹏江.柏子仁对前脑基底核破坏小鼠被动回避学习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1993,15(2):40.

[25] 周如倩.心主神明与认知――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启示[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7A(2):1021―1022.

[26] 张世筠.从心论冶抑郁症49例[J].天津中医药,2005,4(22):269.

第2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摘要】目的:对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辅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68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处理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抗感染、镇静、强心利尿等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间羟胺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和各项症状作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处理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也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辅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关键词】酚妥拉明;间羟胺;小儿肺炎;心力衰竭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也是小儿因肺炎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较大。我们就运用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对我院自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较好,结果如下。

1 病人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入院时或者入院后有相关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也符合诊断标准者纳入研究中。心力衰竭诊断标准采用WHO制定的对婴幼儿中正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在入组时均有咳嗽、咳痰、气促、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急促和发绀等严重缺氧表现,肺部湿罗音明显;胸片显示符合支气管肺炎改变,实验室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 45%。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处理组34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8月―1岁者12人,1岁―2岁者18人,2岁―4岁者4人,入组前病程为(2.21±1.37)天;处理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8月―1岁者11人,1岁―2岁者15人,2岁―4岁者8人,入组前病程为(2.55±1.28)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照组采用儿科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常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采用让患者保持半卧位,镇静、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予以常规的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同时重视原发病和诱因的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注射液1mg/kg和间羟胺注射液0.5mg/kg加入250ml 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

1.3 指标评定 治愈:12小时内心衰得到纠正(患者心率< 120次/分,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胸片示肺部充血明显减少或者消失),治疗3天后肺部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12―24小时内心衰得到纠正,治疗7天后,肺部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或者消失。无效:治疗24小时候心衰未得到有效纠正,治疗7天后,肺部的症状和体征无显著改善。同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指标检测。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描述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34例患者,治愈21例,治疗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5.29%。处理组34例患者,治愈23例,治疗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各项症状的数据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均显著减轻或者消失,肺部湿罗音也显著减少或者消失。我们对和心力衰竭相关的两个重要指标心率、左室射血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处理组在两个指标表现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3。

3 讨论

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是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小儿死亡。在临床上一直得到儿科医师的足够重视,因此对此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的研究一直在更新。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在心肌功能障碍、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淤血。辅助检查胸片、心电图等有利于明确诊断和指导用药。

临床治疗一般采用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原则为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运用较多的药物有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等以及营养心肌和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等等。

酚妥拉明是血管扩张剂,药理作用为阻断α受体,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每搏输出量,同时扩张小静脉,降低心脏前负荷,使肺充血得到明显改善。间羟胺的兴奋α受体的作用被酚妥拉明阻断,只兴奋β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肺功能。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处理组加用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和体征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反映心力衰竭的较好的客观指标。LVEF直接反映了心脏的收缩功能。LVEF在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处理组的LVE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证明了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辅助治疗肺炎合并心衰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酚妥拉明联合间羟胺辅治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谢志才.肺炎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册[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32.

[2] 李志岚.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94-96.

[3] 陈新民.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若干认识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0):725.

[4] 殷志坚,郭元伟,肖勇.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7(3):44.

第3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丛飞,倾其所有资助贫困生,他无疑是高尚的,然而一句“不要责怪他们”,一个微笑的表情背后,却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些许悲凉。转头看,一个十岁女孩声声重复的一句“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却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永远记住一句话:爱在左,同情在右。因为爱,所以慈悲;因为爱,所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爱,所以传递爱。

《孟子》中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就是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幼童,还要将这种美德在社会中发扬,使社会上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这样,一家有难,八方支援,形成合力,还有什么越不过的困难,还有什么渡不过的苦海,还有什么攻不破的愁城?帮助别人,不应只是一种习惯,而应是与生俱来的修养。而爱,则是一种信仰。

爱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人熬过黑暗的岁月;爱是一轮明月,它安抚孤寂的心灵;爱是一把火炬,如喷薄的旭日,生生不息。

传递爱,就是传递一颗善心。世间有爱,才温暖。在歌德学院的茵茵绿草地上,一个男孩儿将一茎青草递给愁云满面的三毛:对,像这样,微笑!于是三毛走遍千山万水,将这份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北京某个不知名的四合院儿里,母亲把毕生的爱倾注在他身上,于是史铁生摇着轮椅缓缓前行,用一支笔,传递生的渴望,生的执著。在河南,林秀贞牢记母亲的教导,无私地赡养孤寡老人;在天津,许多人自发建立“稀有血型之家”为需要者义务献血;在山东,“微尘”已成为爱的代名词……

也许你会说,自己没有孔子的“仁爱”,没有墨子的“兼爱”,没有慈善家的“博爱”,但是帮助别人,仅仅是举手之劳,你能够说自己做不到吗?毕竟,无私奉献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者,而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有一颗爱人之心。我以为,和谐社会,其根本在于建立“互助社会”,建立“爱心社会”。

记得华农大学生小李的话:“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记得冰心老人的话:“爱在左,同情在右,随时播种,随时收获。”

记得我的话:“爱出于本心。”

第4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今天研读了清华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王君的《纸船》教学实录,不必说王君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不必说王君老师的才气,也不必说王君与孩子们沟通的方式,单是王君老师为学生搭建阶梯的方式就深深地折服了我。

“诗歌评改会”是这节课的中心环节。让学生也就是王君所谓的“无名小卒”改享有世界声誉的冰心先生的作品,无论多么优秀的初中生都难免心生胆怯。但学生在王君的一层层的巧妙的情感搭建之下,学生的评改热情犹如泉涌。

为了激发学生的评改欲望,给学生树立自信,王君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三个有力的情感阶梯。

首先,以杜撰的诗歌评改邀请函引入。原文如下:

又寄小读者

我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读着王君杜撰给冰心奶奶的邀请函,孩子们兴高采烈,兴致盎然。

接着,王君又用自己富有煽动性的教学语言为学生加油:

师:冰心奶奶是世界上都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同学们怕不怕?

生:(兴致更高)不怕!

最后王君又用自己的教学名言来激励这一群“蠢蠢欲动”的孩子们:

师:同学们是好样的!送大家一句王老师的名言。

(多媒体课件激情展示: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

(学生意气风发连读两遍)

通过以上情感搭建,孩子们的情感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评改会。

在进行另外一个写诗环节之前,更是做足了铺垫,孩子们的创作小诗的激情一发不可收拾。

首先,王君做了个情深义重,诗味盎然的示范:

师:我最喜欢诗歌的末一句。你们看: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纸船怎么能承载无形的情感呢?这本来就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但我觉得还不够美,还不够形象。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啊,我想妈妈想得要命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流泪。于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改呢?载着归去(老师故意延长语调等待)

生:(恍然大悟)载着泪水归去。

师:一滴泪水?

(生笑)

师:两滴?

(笑声更大,终于有学生忍不住站起来)

生:一船泪水!

接着,王君老师又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以前学生的小诗创作:

师:妙!同学们,这就叫作诗了。来,我们来欣赏几句王老师以前学生的创造。

(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动情朗诵)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此起彼伏的“万水千山”的诵读声,让课堂由热烈渐趋平和柔美)

接着,又用富有亲情的教学语言唤起孩子们心中的爱:

师:同学们,因为大家有一颗热爱母亲的心,所以你们读懂了冰心奶奶对母亲的爱。那么,除了爱着母亲,你们还爱着一些什么?

生:我爱爸爸。

生:我爱我的姐姐。

生:我爱爷爷奶奶。

生:我爱我的集体。

生:我爱足球。

生:我爱我的家乡。

生:我爱我的祖国。

……

最后,又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给孩子们加了一把劲:

师:冰心奶奶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

之前,总把学生定为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罪魁祸首,总责备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热情,总以为课堂的死气沉沉都是学生自己造成的,甚至更有时候特别偏激地认为课堂气氛不活跃和这一群孩子的性格有关。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等待磨砺的玉。学生本身并没有错,只是自己不善于打磨而已。今天看了王君老师的《纸船》,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这一点。

第5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的沙粒转化成一颗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好却要凝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我们把这些都看做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么挫折就成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这句话是冰心的至理名言。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影子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没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为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六年级:叶落悲秋

第6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兴趣;学习兴趣;培养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说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便是兴趣。是的,兴趣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如果学习者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鼓舞学习者认真而愉快地学习,从内心引出一种想法――“我想学”。

1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品质

不管人的兴趣是什么,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人们需要什么也就会对什么产生兴趣。那么,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下产生的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做一件事,如果感兴趣了,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不但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地去做。所以,兴趣是自觉自愿学习知识的一种内驱力,也是学习者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科学家、优秀学生,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都一再强调自己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科学家丁肇中用六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记者问他“你如此刻苦读书,不觉得很苦很累吗?”他回答:“不,不,不,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特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要探索的东西。”

学习者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觉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著名女作家冰心,四五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会了她识字,她便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小冰心读书到了入迷的程度。有一次,她在浴室里偷偷地看书,时间太久,洗澡水都凉透了,气得母亲把书抢过来撕破扔在地上。小冰心慢慢地走过去,拣起被撕坏的书又看了起来,生气的母亲只好笑了。小冰心看书成癖,哪怕是一张纸,只要上面有字,她都不会放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可以说,兴趣就是学习中最充沛、最轻松、最美好、最活泼的品质。在兴趣的引导下,你会精神振奋、思维敏捷、目标专一、不知疲倦地执着追求。据一项调查显示,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学习的科目感兴趣,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就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70%~80%;反之,积极性就会很低,只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20%~30%。

可见,学习过程中,兴趣对于知识的获取量以及掌握程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2学习兴趣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兴趣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儿时的兴趣往往是点燃科学理想的星星之火。就像19世纪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

他在中学读书时就对化学实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除了上课在实验室做,还经常在宿舍里自己动手做。一次,实验发生爆炸事故,他被关进了禁闭室。连着三天,他都被罚在吃饭时站在食堂的角落里示众,学监还在他脖子上挂了一块黑板,上面讽刺地写道:“大化学家。”嘲笑和惩罚并没有动摇布特列洛夫对化学的眷恋,反而刺激他更坚定地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在33岁时,他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这时,布特列洛夫幽默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

这样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兴趣促进了一个人成功,它在目标与成功之间搭起了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学习兴趣对我们的学习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作为老师,我们便不会再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在学习时,不会再那么容易疲惫,不再那么容易分心。每位学习者都应该像布特列洛夫以及那些成功人士一样,好好珍惜、努力培养自己对学习、对研究的浓厚兴趣。

3学习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不是与生俱来,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们经过各种努力而达成的结果。只要你努力,你就能得到一定的收获,就会产生自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进而产生兴趣。所以说,兴趣往往是在做了努力之后才产生的。学习者只要有了想做到最好的需要,就会产生追求最好的动力,即学好一切的动力。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只拿到结业文凭。初中一年级,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初二时,我认识到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时间来学习,别人学一小时,我就学两小时。以勤补拙,这样,我的数学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人往往因为自信而成功,也往往因为缺乏自信而失败。19世纪的思想家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攻无不克。”拿破仑甚至讲:“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正是没有这个词使他南征北战,横扫欧洲大陆。

事实上,有许多学生正是缺乏学好某门课的信心,产生了畏惧心理,丧失了兴趣。你可以想象自己曾获得成功的事情,努力回味那种成就感,以获得对学习的兴趣。令人愉快的事物总能激发兴趣。所以要尽量想愉快的事情,比如说“我今天将再记住20个生字”“今天又学会了方程式的解法”,让自己知道今天超越昨天,树立起“每天多做一点,就是成功的开始”的信念。

华罗庚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努力,随着对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深入了解,没有兴趣的内容也会变得有兴趣,小兴趣会变成大兴趣,逐渐便会成为你的志趣。没有学习兴趣,或是这种兴趣不明确的人,是可以开发、后天培养的。

参考文献:

第7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王克皓

小时候,我常常会问爸爸、妈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他们总是一边笑着,一边抚摸着我的小脑瓜说:“孩子,快快长大吧,书中会给你答案的。”

渐渐的,我长大了,对书的渴求也在不断提高。上幼儿园时,妈妈经常给我买些画报书,童话书。夜晚总是那些美好的故事伴我进入甜蜜的梦乡,在梦中我还继续着那动人有趣的故事……

上小学时,爸爸给我买了许多书,有历史知识类的,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图说世界历史》……;有科普知识类的,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全书》……。正是这些历史书让我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让我结识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名流;正是这些科普类的书,让我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冰心奶奶曾经说过:“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确开卷有益,更何况博览群书啦!为了激励我自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就把荀况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作为我的座右铭吧!

第8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2016小学生父亲节活动方案精选一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全体队员感受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感悟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所付出的爱,激发队员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用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主题:感恩父母

三、活动口号:感恩父母,从小事做起

四、活动内容及程序:

1、老师推荐名人感恩名言,创设浓郁的班级感恩教育氛围。

2、通过班队会:

(1)让学生估算一笔养育帐(经济付出: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讲述一件关爱事(感情付出:让学生们通过翻看旧照片,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回忆自己生病时,遇到疼痛、烦恼时,父母是如何照顾、开解、鼓励自己的,了解父母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3、利用午会课和音乐课,学唱感恩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

推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童年的小摇车》、《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满文军的《懂你》、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

4、阅读一组亲情文章。

精心选择一组亲情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其情感内涵,积淀其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书目:《天下父母--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傅雷家书》、冰心《寄小读者》、印度泰戈尔《新月集》、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象你自己》。

5、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开展每天一件家务事活动,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整理房间等。

(2)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活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3)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4)牢记四个感恩节(母亲节:5月的第2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父母的生日),设计一项感恩作业(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洗洗头,给父母一个拥抱等)。

2016小学生父亲节活动方案精选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全体队员感受父母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感悟父母在自己成长历程中所付出的爱,激发队员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用行动来回报父母。

二、活动时间:6月11日6月17日

三、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四、活动口号:感恩父母,记住四个感恩日

五、活动内容及程序:

1、老师推荐名人感恩名言,创设浓郁的班级感恩教育氛围。

2、通过班队会:

(1)让学生估算一笔养育帐(经济付出: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2)父母的生日你记住了吗?(让学生要记住父母的生日)

(3)讲述一件关爱事(感情付出:让学生们通过翻看旧照片,听父母、长辈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回忆自己生病时,遇到疼痛、烦恼时,父母是如何照顾、开解、鼓励自己的,了解父母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3、利用午会课和音乐课,学唱感恩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

推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童年的小摇车》、《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满文军的《懂你》、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

4、阅读一组亲情文章。

精心选择一组亲情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其情感内涵,积淀其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推荐书目:《天下父母--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傅雷家书》、冰心《寄小读者》、印度泰戈尔《新月集》、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王小波、李银河《爱你就象你自己》。

5、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开展每天一件家务事活动,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整理房间等。

(2)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活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3)中高年级开展一次以学会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手抄报制作比赛。

(4)牢记四个感恩节(母亲节:5月的第2个星期日,父亲节:6月的第3个星期日,父母的生日),设计一项感恩作业(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洗洗头,给父母一个拥抱等)。

六、活动要求:(望各班认真组织及时上报活动资料。)

1、为爸爸唱一首歌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由各班级自行组织落实,有条件的可留下一些照片作为学生成长记录。

第9篇:冰心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吟诵;揣摩;切己体察;培养语感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终于明确地将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了。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

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纵观今日某些中学生,往往忽视诵读。这里的诵读,就是叶圣陶所说的“美读”,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词。开课时,赵老师没有任何引导语,直入新课,让学生对全词先读五遍,试背两遍,齐背一遍,抽一人背。自行背3分钟,全班一半读,另一半同步背,反复进行两次,齐背一遍,再快速齐背一遍。这样一来,该词在不到十分钟,十五六遍的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便记住了。在诵读“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赵老师要求学生要诵读出词人因时光流失而伤感的情绪。

二、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点

夏丐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枯瘦、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如教学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时发挥想象,在读者的大脑里便会很容易绘出四幅令人惊叹的奇特画面。第一幅是听觉和视觉共同构成的“潭水奇画”,奇在水声悦耳动听“如鸣佩环”,奇在“水尤清洌”,奇在水清到“(鱼)影布石上”。第二幅是“潭石奇画”,奇在潭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蔚为奇观。第三幅是“潭源奇画”,奇在小溪“犬牙差互”的峭拔多姿。

第四幅画是潭的“氛围奇画”,奇在“四面竹树环合”的清幽,奇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凄清与凄凉。如教 《拿来主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课文语境,仔细体味“孱头”“昏蛋”“废物”“ 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一群姨太太”等关键词语的意义、色彩和 作用,深入挖掘这些表象的隐含意义及相互联系,借助联想和想象使文学遗产的批判与继承这一抽象道理得到形象化的凸现,进而体会鲁迅的辩证思想和战斗情怀,掌握比喻 论证的写作方法和体味幽默、犀利的语言特色。

三、揣摩、比较、切己体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说“诵读的诵乃心在支撑,心到音到,心不到,抑扬顿挫失自然!”他在教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对文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的品味时,将它改为“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来对比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对原句读得低缓,语气中包含诗人不愿意回家的情绪,对改句读得快而兴奋,并把重音落在“终于”上,从而语气中就透出诗人急切盼望着回到父母家而高兴的心情。类似的“换、调、增或删”等多种方式的对比诵读揣摩语言,可以说是韩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 如果切断了语言文字和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即使是十分优秀的作品也难以感受到其意义和情味。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对冰心《纸船——寄母亲》一诗的作课。胡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的独特理解来品读诗文,完全与诗人心灵形成共鸣,读出自己类似的情感。胡老师不但注重诵读,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为实现这一点,胡老师是分三个步骤来训练的。首先,学生写出对诗歌鉴赏的心得或评点。其次是让学生分对子组讨论,并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制作成“MTV”,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评出哪一个组的构思最有创意。最后一步是“QQ连线”, 即以句式“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和“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说话。胡老师的这三个设计,有力地将学生的生活与与文本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所思、所感、所悟是培养学生语感核心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对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孙老师说:“笑声真的能陪‘我’回到住地吗?”于是,有学生说“是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影响着‘我’。”也有学生的说“是老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着‘我’。”??????这时,孙老师说“大家体会得真好!现在我发现最后一句还不太好,你能不能改一下,比作者的更好的吗?”这时学生们在书上改写,有改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的,有改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将陪伴我一生一世”的,也的改为“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教育我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这些都迎来的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孙老师说:“同学们的改写非常精彩,比作者的还要棒。我仿佛看到我们班上将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这里孙老师并没有就此停止,他接着激励道:“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请用一名精练的话写出自己的感悟、启发。类似于自己的名言,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大名。”于是,同学们情绪激动。“自信、豁达、开朗的人健康长寿”,“服务别人,快乐自己”,“生命不止,我们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平凡的人也是伟大的人”等等。类似的名言无不是学生智慧的结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浓厚的激励、启发氛围,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从而创造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