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类专业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切实加强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促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对我校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制定本方法。本文中提到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资格职称又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课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包括通过国家组织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或评审,取得国家承认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及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的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
一、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
(一)教师素质:在计算机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素质,具备指导学生参与IT企业管理和参加IT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职业素质:具备深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具备把IT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学过程的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先进,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二、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措施
(一)营造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师德建设、政治学习、座谈讨论、参观考察、专题讲座等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专业教师争当“双师型”教师的意识,进而形成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
(二)鼓励并要求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或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学校可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特点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中青年教师。学校要鼓励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结合在二到五年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教师理论实践“双肩挑”,既负责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又负责相关的实习实训指导,让理论教学深入到实践教学中,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IT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建设“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多优势:通过合作,学科专业与IT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科专业向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IT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IT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四)实施专业教师到IT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IT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学校每年可以利用暑假等时间,安排教师到IT企业,通过挂职顶岗方式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知识、技术工艺和企业文化,及时了解IT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回来后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挂职、顶岗实习、中短期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让专业教师深入到IT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把生产实践与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并选聘高素质的IT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积极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学校聘任专业兼职教师的来源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对现有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提高。组织专业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培训,力争在3-5年内所有专业教师均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合格证书。
三、“双师型”教师的奖励及有关待遇
(一)建立合理激励机制。新进专业教师优先“双证”,在职称晋升、骨干培养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当年度未参与实践教学及未参加市场调研的不予评先评优。对于一些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将有计划地安排外出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或指导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比赛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课时岗位津可贴适当提高。
(二)对“双师型”教师,应优先安排参与教材编写、科研课题项目开发,主持或参与本专业范围的实验实训项目,指导培养年轻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给予优先推荐。
(三)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学校每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被评为市级专业带头人的“双师型”教师当年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参加相关教育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进修培训,报销学费、差旅费,并每天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
参考文献:
[1]刘翠娟.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22期:94-95.
[2]旷健玲.中外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出国与就业,2011年,第20期:48-49.
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0764,项目名称: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从已开展的教学实践看,我国一些高校的数字化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同构化和求全倾向。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字化艺术设计教学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发挥学科优势,理性地构建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具有特色的、高效的教学理论体系和教学方式架构。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学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化艺术设计”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业已渗透到艺术设计行业的各个领域。受其影响,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已融入“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新鲜血液,国内外各院校的数字化艺术设计专业纷纷设立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
国外对数字化艺术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年龄层次、背景和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艺术基础、创新能力、技术掌握及创意制作等方面的培养和培训。尤其是在产业方面,数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成熟的产业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教育――研究――产业”链条。如美国是最早开设数字媒体相关专业的国家,发展十分迅速,已形成数字技术院系、数字艺术院系和数字应用院系三种形态[1]。国内的数字化艺术设计教育虽起步晚,但发展十分迅速。许多院校先后设立数字化艺术相关专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数字化艺术设计人才。
国内一般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分为几种类型:与影视艺术相关的院校、美术院校、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等,此外还有一些针对技能培训的技工类学校。由于数字艺术的文理交叉性较强,一些计算机专业类院系纷纷尝试进行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如浙江大学依托“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数字技术支持与艺术表现的结合上进行探索。一些综合类院校则利用自身学科的优势,在技术开发、新媒体形态等方面进行前沿研究,如清华大学在2002年研发了包含33门课程的《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教材及多媒体课件;北京大学数字艺术托软件学院聘请Robin G..king,力图打造具有与北美及欧洲同等水平的数字艺术教育课程。
2现状
数字技术为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创意途径和创意理念,然而和其他新技术一样,数字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运用亦存在一些负面效应:首先对学科本身来讲,由于数字艺术设计教育所涉学科兼具文理交叉的复合性是传统艺术教育中所未有过的,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整合新的教学资源,形成新的设计教育体系。然而真正要培养出既懂艺术又精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着实不易。从国内高校目前已开展的教学实践看,我国高校在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较严重的同构化和求全倾向。一些院校在参考其他院校的经验,形成课程体系的同时,并没有针对自身专业定位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只希望培养技术、艺术、应用样样精通的全能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上过于追求全面,缺乏有机融合。实际上,不同院校办学特色不一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很好的分工合作更利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2],所以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针对学校、学科以及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融会贯通,发挥自己的特长。
另外,从已开展的教学实践发现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数字技术方面的知识较弱,对编程多数充满恐惧,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感悟运用能力也多流于表面,认识不深。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自身限制,一些院校采取简化课程内容,弱化甚至取消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讲授方法,把一门课程变成一门软件的讲解,而教材则基本上使用软件培训手册。这种只针对工具软件进行教学的方式,其发展潜力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对日后的工作也缺乏适应性。
3教学体系的准确定位
数字艺术人才不同于专业的美术人才,应当更注重其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养成。而教学体系的建立应该根据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为主要准则,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总结优势,做到有的放矢。以培养数字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为例,与学术型人才相比,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培养本科层次数字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岗位操作技能与事务经验)、沟通能力(理解、表达与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理论应用)的锻炼和培养。
针对不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全面”。造型设计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数字技术的功能开发需要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这通常不是一类学生能够完全胜任的,因此在教学定位上需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所在,究竟是计算机技术还是设计艺术?艺术类学生和普通工科类学生的学科背景差别极大,如果针对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一般工科甚至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
首先,不同的学科基础课程应该与该学科的定位相符合。需要体现出信息技术、设计艺术、媒体传播等不同学科方向的特点,这主要是为整个专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次,设置一些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应该有侧重点。如对艺术专业可以设立一些必须的应用软件课程,对技术类专业可以是某个应用领域的知识,包括动画、出版等,主要强调应用和实践。另外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可以体现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体现学生的多样性。
最后,在基础原理、基本理论等方面,如图形技术、艺术、色彩、传播等初步知识,对于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必要的,其重要性在于建立数字艺术设计的整体框架[2]。以上这些不是孤立地、单独地,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中,应该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到各门课程中。
应当端正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认识。数字化艺术设计中电脑不仅仅是起到工具和对专业辅助的作用,而是一种具有信息时代文化特征、有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的独立学科文化载体[3]。数字化艺术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课程普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排斥、恐惧计算机课程,或者极度依赖计算机作为工具的功能。对于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而言,课程体系上理论部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学习的被动性和滞后性,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为实质上的职业培训。因此,学生应具备适当的计算机理论基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4]。当然,在对数字化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理论内容教学时,应当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调整。另外,还应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其中既包括对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的掌握和熟练使用,更应该包括对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软件和设备的评估和正确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和把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字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最后,适应性也是数字艺术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把握和理解,能够敏锐地发现有利于数字艺术创作的计算机新技术新方法,从而保证创作手段和先进性。
教育的原则和思想最终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数字艺术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因此在大学常规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首先应特别强调应用导向,以适应社会需求。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促进的方式带动教学,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研发。从国外的例子看,以项目研究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提倡的[5]。另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协作式学习。数字艺术作品的制作涉及到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开发过程。作为开发团队中的一员,不但要清楚自己专业的内容,还要对相关专业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和协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相互合作。特别是对于综合训练课程,鼓励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协作,这样,不但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为就业打下专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最后,在教材建设方面,应根据艺术类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大力开发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化和直观化教学。
4结束语
数字化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专业,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它是一个学科交叉性很强的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一条发展的道路,不断深化对数字化艺术专业的学科特点、专业规律的认识和研究,发挥学科和自身优势,理性地构建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创建具有特色的、高效的教学理论体系和教学方式架构,才有可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红华. 数字化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探讨[J]. 文教资料,2005,(2).
[2] 郭建勇,黄鸣奋. 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M]. 上海: 学林出版社,2008,4.
[3] 辜居一. 中国高校电脑美术设计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新美术,1998,(3).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力图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解释来研究各学科内在的规律。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模式;excel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 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数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育部也将《统计学》课程列为财经类专业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力图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解释来研究各学科内在的规律。同时,由于统计学所倡导的尊重客观实事,通过调查研究用实事说话,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精神。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 80 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 。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2、案例教学成为《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精选案例教学,比如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推断、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经营决策等方面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并用excel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使统计学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
3、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合理评定学生成绩。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于《统计学原理》的考试,多年以来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对于保证教学质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陷,离考试内容和方式应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之目的相差较远。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类辅导书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计算技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财经类专业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为此,需要对《统计学》考试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还注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在教学中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产业;高职教育;对策
本文论述当今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作用与性质,市场对计算机专业的需求以及其改革的方向。对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价值与地位进行研究,供计算机专业学生与教师参考。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与市场现状
1.计算机产业发展现状
21世纪作为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据统计在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十万亿元大关,达到11.0万亿元,增幅超过15%,超过GDP增速7.3个百分点。增长不仅限于当前,还在于未来,我国计算机基础建设投资将达到4000亿左右的规模。
2.高职教育特点与教育方向。
高职院校是指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其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大学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实用为主。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它部份放弃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研究,突出教育的实干型功能,以培养技术骨干型学生为主。
二、计算机专业面临问题
1.计算机专业就业警示
2012年6月11日由著名教育质量评估机构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每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都会对当年大学生就业各专业进行分析排名。计算机专业已连续多年上榜,这就不禁要引起我们的疑问?为什么一方面是计算机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巨大的人才缺口,而另一方面确是计算机专业就业的持续低迷,这中间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2.教学配置与软硬件条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各项软硬件条件尚不完善,面对着今年高职教育的热潮,很多高职教育院校缺乏冷静的认识,从短期利益出发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近几年出现大幅增长,增幅远远超过同期市场扩大的幅度。原本的市场供求局面在短时间内发生逆转,而很多原本在计算机报考热潮期间进入计算机专业学生遇上这一轮计算机专业就业周期的低潮。
3.教育难以跟上市场变化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高职教育具有相当强的实效性,对市场动向变化的反应力必须十分敏锐,能够捕捉到市场的变化趋势与发展方向。但是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一定的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众所周知计算机产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其变化发展速度十分快,并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因此,紧盯市场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也必须及时进行知识与教育方法的更新,并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索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满足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计划并未及时跟进,在课程设置上沿用原本呆板的教学模式,并且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大量的重复设置,专业雷同度高。很多高职院校较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没有进行足够的实践实习,导致部分高职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实验室实训能力。
4.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下降
除了高职院校的原因外,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这一轮计算机专业扩招有单纯的“铺摊子”的嫌疑,在进行扩招时对所招学生的素质考察标准出现一定下降,很多学生在选择计算机专业时并未对其有一个客观地认识,而计算机专业理论的抽象性导致部分学生因心理落差产生一定厌学情绪,同时标准降低导致很多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加之高等教育阶段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自制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很多毕业学生没有真才实学,达不到就业单位的要求。
三、教育改革方向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紧跟市场动向,教学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1、强化软硬件配置,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计算机需求市场的研究和教学研究。及时捕捉行业发展动向,抛弃过时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采用最新教学成果,及时扩充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软硬件配置与师资力量建设。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并适度限制教学规模,进行教学规划时要有长远的目光,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
2、紧跟时展步伐
在教学中要紧盯现实发展趋势,紧盯学科前沿,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行订单式培养,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事加强自身教学特色的建设,形成自身的优势专业与学科,保持毕业生的竞争力。
3、加强对学生素质考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招生时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考察,加强对学生的甄选,加强师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苦难并将之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落后学生的鼓励与教育,使其跟上教学进度,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保持学生的意志品格,使其不断奋进。
四、结论
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领域最近面临着较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短期内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应重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在这过程中需要学校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科研的攻关,同时学生也不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主动关注社会,注视社会的变动,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竞争实力。(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勇毅等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趋势与对策[J]大家 2010.(10)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
1、内容日益丰富。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两门相互独立的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分别隶属于数学学科和经济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包括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经济统计学在内的大统计学,逐步成为我国统计学界的共识。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将统计学单列为一级学科。随着大统计学思想的建立和统计学在实质学科中的应用的需要,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在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保留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仍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平均及变异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统计指数等;同时也系统的充实了统计推断的内容,如: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决策等。这一变化使得《统计学》的内容更适合相关实质学科的发展需要。
2、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首先、结合《统计学》的课程特点——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等。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其次、对于财经类专业的本、专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使得学生的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对于专科学生来说更不用说,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再说,《统计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这个学习时段也是大多数专科生和本科生忙于计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考证时段。如果以牺牲授课内容和降低要求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显然有悖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和相关专业的发展要求。所有这一切对于学生学好这一课程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3、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授课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难度太大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授课时数大为减少(一般安排一个学期共17~19教学周,每周2~3课时);高等教育扩招后,由于师资力量一时没有跟上,大多数学校,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一个教师跨越不同专业授课不再新鲜。这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授课内容的核心和相互关系,学会控制和驾驭课堂教学,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统计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等等。作为这门学科的授课教师特别需要认真考虑该怎么办?
二、《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1、统计学从数学技巧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计算技术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内容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完成。
比如方差分析,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现在我们只要讲清楚方差分析要做什么,为什么方差分析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判断有无条件误差,而原假设又是K种不同水平下总体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检验结果表示什么等就可以了,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2、通过统计实践学习统计。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比如依同学们在设计调查问卷和调查方案的基础上,让他们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如以寝室为单位),在校园内真正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具体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样本的抽取(不一定要很大),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输入与资料整理,估计与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同学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含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效果很好。
三、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如何从烦琐的数理统计技巧转向数据处理的训练,同时还要使学生容易掌握并有机会辅之于实践。教师的导向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选择容易获得而且普及性比较强的统计分析软件,并在课堂教学和引导学生实践中广泛采用。
(一)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无疑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BMDP、SYSTAT其功能固然强大,统计分析的专业性、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对于没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院校这些软件并不常用,如果学生要进行自主性学习也比较难以找到相应的工具,此外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英文操作界面,也让中国人用起来不是很顺手。微软公司开发的EXCEL软件作为一款优秀的表格软件,其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虽然比不上专业统计软件,但它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便于掌握。在Windows操作系统极为流行的今天,EXCEL也是随处可见。对于《统计学》这门课程而言,利用EXCEL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已能满足统计方面的要求。
(二)基于EXCEL的《统计学》教学设想
1、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电子表格功能、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比如传统的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推断,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再比如现有统计学教材很多都讲根据整理的数据计算平均数时,都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当用组距式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进行计算。我们知道,组中值作为各组的代表值是假定各组变量值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实际数据与这一假定相吻合,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否则误差比较大。事实上实际数据往往就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都是近似的,而且相同资料编制的不同变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还不相等。其实为了编制变量数列,我们必须输入原始数据,EXCEL的有关程序可以得到准确平均数,哪里还有必要按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近似的平均数呢?那么有没有必要编制变量数列、特别是组距式变量数列呢?有没有必要按加权的方法计算平均数呢?我们认为有必要,但是组距式变量数列的主要功能不再是提供计算资料了,而是用于表现资料的分布状况和进行分析用;加权平均方法主要是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加权平均的思想,用于综合评价分析中。
1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方向趋于多样化。在诸多培养方向中,大部分专业是基于软件理论与应用方向的偏软件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而在这些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中又以软件教育为主。计算机硬件相关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应用范围广、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等特点。扎实的硬件知识基础是计算机类人才正确理解计算机,掌握软件开发机理的关键,也是本科教育人才区别于短期培训软件开发人员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软轻硬”的现象,同时,目前我校的计算机硬件知识教育在知识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使得部分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设计和应用工作。其中,具体问题如下:
1.1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
计算机是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庞大的复杂系统,计算机知识有着很强的系统性。而在目前的教学中,硬件课程知识与软件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叉和互补,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另外,在硬件课程之间也缺乏充分的衔接,有些知识点重复,有些知识点缺失,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不系统、结构不健全。
1.2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校中开设的硬件实验课程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往往提供了实验的所有环节,大部分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基本上不对实验的实用性进行延伸思维,只按设定好的正确线路、程序、步骤、数据一一照做。这样的实践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理论学习,通过实验达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达不到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要求。
1.3在认识方面存在着重软轻硬的倾向。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软轻硬的现象,很多学生对硬件课程的了解甚少,认为硬件课程只是学习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在计算机应用当中无关紧要,认识不到硬件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再加上相应的实践环节难以保证,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中对硬件实践能力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努力提高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硬件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具备软硬件开发能力的人才。同时,注重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
2硬件系列课程体系建设
2.1建设思路。
硬件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全盘考虑各门计算机硬件课程,把他们捆绑起来,统一建设。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修订教学大纲,既要避免课程内容重复讲授现象的发生,又要做到各门课程的无缝衔接。在教师方面,定期开展研讨活动,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搞好课堂教学。在实验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做好验证型实验的同时,加大兴趣导向的实验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2建设方法。
本课题组采用的课程建设方法,按照“整合─分科执行─融合”三个阶段实施。在课程整合阶段,对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设计这几门课程进行大纲及教案的修订工作,并重点在如下几方面进行整合:a.《汇编语言》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的整合。在《汇编语言》和《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中,侧重于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这样有利于把“计算机组成原理”中介绍的一般性的知识和具体的微机系统联系起来,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b.《汇编语言》和《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整合。整合中侧重于硬件编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种芯片的指令与功能共通性。这样有利于学生透彻地了解目前普遍使用的微机系统,并具备扎实的硬件编程基本功,有利于单片机和嵌入式相关课程的学习。在分科执行阶段,依照整合阶段所确定的大纲及教案,对学生实施理论知识教育,同时结合各课程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引入课程认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地位,调动学生对硬件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融合阶段,在实验课程中添加例如万年历电子表设计、贪吃蛇游戏机设计等集趣味性、设计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更为实际、更加全面的科学研究的训练。此阶段实验的特点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学生需要融合所学硬件相关知识,独立完成硬、软件设计和调试。
3结论
本文阐述了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硬件系列课程体系建设方法,本方法将硬件相关课程通过整合-分科执行-融合的过程,使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理论上掌握晦涩的硬件知识,同时将硬件知识融会贯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验、竞赛,提高动手能力。为评价本学习系统的有效性,课题组将此系统引入了教学实践中。根据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课程系统的建立,学生对硬件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学习兴趣有所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洪霞,李云,张炜.改革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系列课程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144-147.
[2]惠丽,吴玲,于丽萍.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与改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4:45-46.
[3]刘新平,郑秋梅,孙士明,孙晓燕.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实验体系的改革与完善[J].计算机教育,2008,12:117-119.
[4]惠丽,吴玲.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78-79.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分类分层教学;情景案例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高职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各地中学教学条件的差异使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1],“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兴趣。此外,综合类高职院校通常学科种类较多,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实际水平,并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分类、分层实施教学,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真正实现服务专业需求因材施教、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1 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不同的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谓分类教学[2],就是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不同专业岗位的融合度,最终提高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所谓分层教学[3],是针对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材施教,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1)采用分类分层教学改革模式,能够使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各自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上的学习得到优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对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技术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分类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分类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模式,在整个教学的具体实施当中,可以灵活地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能力。
2 分类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情况和技能需求,我们每年会对入学的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自愿进行一次入学计算机技能测试。然后根据问卷结果和技能水平评估来进行计算机基础授课学生的横向的分类和纵向的分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1 分类方法
分类教学首先是对教学对象的分类,就横向来看,通常是按照专业门类来进行划分。我依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的高职类院校通常包含的学科门类和专业都比较多,按照专业性质将我院学生划分为四类:“医护类”、“理工类”、“经济类”、“教育类”。在教学对象分类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分类。图1显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类框架。不同性质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内容上、程度上、教学方法上需求不同,因此对应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模块设计、教学要求和侧重点、授课方式上区别对待。以学生为本,突出实用性,为专业的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不易过细,也不易过粗。
具体实践中,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别专业课教师的深度沟通,了解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的不同要求设置教学案例,真正体现基础课服务专业课的理念。比如,针对医护类专业设置了“制作药品采购计划书”案例;针对教育类专业设置了“试卷的排版”案例;针对理工类专业设置了“汽车新品推介”案例;针对经济类专业设置了“企业工资管理系统”案例等。
2.2 分层方法
分层教学主要指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2]。具体划分方法是在新生入学后,以班级为单位、由代课教师组织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应用技能测试,依据测试结果组建授课班级。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1)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可划分为A级。该层次的学生可经过短期的集中培训直接申请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根据其专业需要或个人兴趣进行数据库应用、图形图像软件或者程序开发工具的学习,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发展其兴趣,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帮助。已经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选修课学习。
(2)成绩及格的学生被划分为B级,进行一般层次教学。该层次的学生占大多数,可按较高起点组织教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知识面,提高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这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较为综合的案例,在巩固基本操作的同时系统强化操作技能。
(3)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划为C级,为基本层次教学。该层次的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属于零起点教学,因此按课程基本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设置简单案例,进行单项技能的训练,循序渐进从基础到提高,从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最基本技能起,入门后再寻求能力的提高。
图2为分类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学班级的组建方案。通过测评后将学生分为医护类A级班、医护类B级班、医护类C级班、理工类A级班、……经济类C级班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分类教学和分层教学需要双向联合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上的不同需求,从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教学案例的设置上以及知识技能的侧重点上都有所区别,解决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学而无用的现象,激发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层教学可以区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以便从培养目标上、教学方法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班培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避免制约学生对更高技能层次的追求。
3 分类分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精选和自编分类分层系列教材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和保证。编写具有层次差别和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系列教材,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现况。教材需要兼顾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公共模块与特色专业模块两方面的内容,同时满足教材内容、软件版本实时更新的需求。在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并经过多次研讨后,我们在教材设计上分为通用案例和特色案例两部分。通用案例部分适用于所有专业,以大学生活中真实需求为主线;特色案例部分根据不同专业分别设置,尽量贴合专业需求和就业需要。
3.2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调整
分类分层施教是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分类分层教学要求“分层有致,动静结合,全员参与,各得其所”,因此不但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区分,而且要在教学模式上与之匹配[5]。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合各类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接受能力,并注意层次和教学梯度;教学模式要依据学生的接受情况灵活调整,原则上层次较低的学生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抽象理论的学习,强化实验动手能力;较高层次的学生采用“情景案例”的教学方法,以综合案例带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理解和强化训练。
3.3 网络学习平台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建设开放式实验室,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是必要的硬件支持。在整合学院优势资源和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校园”网络为依托,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实现数字化,进而构筑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立体化教学“生态场”。通过多年的实践,立体化教学生态场的建设重点在于“开放式实验机房”建设。改变以往封闭式机房的管理方式,实行全天候开放,利用自动化管理软件实现机房的智能化管理,除了安装了各种学习软件和课程资源外,还要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的同时,促使学生能够跟上学习和就业的最新形势和趋势。
4 结束语
分类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方向,还在探索和试点阶段。其实施和推广过程都需要在实践中完成,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和高职技能培养的要求,采用面向就业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对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法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开拓出一条符合职教规律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吴春明,邹显春,杜云.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5):240-243.
[2]王丽君,倪海英.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级教学改革探讨——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J]. 2010,31(3):53-55.
[3]徐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1(11):57-58,61.
[4]谢兰云.基于分层次教学的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3(4):55-57.
课程设计能够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将学科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引入到传统课程设计中,再从课程设计中选择优秀团队和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为参加科技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科竞赛;课程设计;计算机学科;创新实践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1],各高校师资和学生水平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完全相同,所采取的方法也各有千秋。西南交通大学曾采取制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造就教学创新团队等措施[2];武汉大学提出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小班制培养方法[3]。课程设计能够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可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取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计算机学科竞赛简介
近年来各个学科都陆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和计算机学科相关的竞赛分为3类,分别是算法类、软件应用开发类和硬件开发类。其中算法类竞赛的典型代表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4,5];软件应用开发类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6,7]、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硬件开发类代表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8,9]。上述竞赛由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公司多方主办,竞赛项目涉及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激发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多数学生缺少参赛经验,缺乏自信,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参赛学生人数并不多,失去了提高自身能力的非常好的机会。如何将学科竞赛引入到日常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而不是仅局限于极少一部分学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现状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是对学生进行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工程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主要环节,不同的课程设计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中山大学提出计算机信息类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方法[10],湖南大学提出基于ISP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施方法[1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本科专业分成四个方向,分别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对各个方向分别给出了6个课程设计范例[12],见表1。不同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不一样,开设的课程设计也不完全相同,我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从第2学期至第7学期各有一门作为单独课程开设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分别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算法课程设计及专业课程设计。传统的课程设计存在题目比较陈旧、学生合作意识差、成绩评定主要由教师决定等问题。
三、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融合方法
课程设计是学科竞赛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应课程知识,才能有机会参加学科竞赛,竞赛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具有更多的创新思想。例如数据结构和算法课程设计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相互促进。下面以我校《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为例,说明学科竞赛与课程设计相融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施过程。该课程设计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和《软件工程》课程后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在3周时间内将理论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开发一个小型信息系统。
1.团队成员取长补短的优化组队原则。
计算机学科的竞赛通常以团队的方式组织,如果团队成员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体的力量将会更加强大。组长要负责总体协调,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技术人员要负责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文档编写人员要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答辩人员要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组合方式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也采取这种优化组队方式,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组合,教师考查各组学生情况后,再进行适当调整。
2.精选历届竞赛题目或自选创新题目。
题目确定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以往的计算机学科竞赛中挑选出符合课程培养目标和学生水平的竞赛题目;二是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己确定题目,教师把关确认题目的合理性、实现的可行性和工作量等问题。要求每队一题,题目不能相同。
3.项目组给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学生根据所选题目通过网络和书籍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同时需要了解软件用户实际需求,可以把同学或教师当作用户,进行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进行方案论证,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测试方案等几个方面。
4.组间互评,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每个小组以答辩的方式进行方案汇报,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组间的互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有主人的感觉,他们既是参赛者又是评委,这样大家可以取长补短,意见也更加全面。
5.以团队为单位的项目研发与测试。
即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编程和系统测试。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组内学生一起讨论,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6.以团队为单位的项目展示与组间评价。
学生完成整个项目后,各个小组将撰写项目报告,提交最终作品并进行答辩,接受包含指导教师在内的验收教师组和学生组间互评。这个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研发水平、总结表达等能力,观察团对成员实践过程中在设计、编码、测试等方面的亮点。此过程主要强调以团队为单位的评价,按照科技竞赛比赛规则,通过比较各组作品以及答辩过程评出小组等级。
7.以个人为单位的组内成员互评、自评。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发挥的作用和大小不同,贡献也不同,课程设计最后的成绩也不同。小组成员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公正地给出每个成员(包括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及他人在组中发挥的作用,互相了解优势和劣势。
8.选拔优秀学生团队和作品。
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进行完善,准备参加计算机学科相关科技竞赛。
四、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融合成果
采取上述方法进行的学生培养,既可以使优秀团队脱颖而出,为参加上一级比赛做好准备,使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成绩,提高学校参与竞赛的人数,提高获奖数量和等级,也可以使绝大多数普通学生在各个方面得以锻炼,提升专业能力,如方案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和集成调试能力等,提升非专业能力,如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PPT制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并让其感觉到只要通过努力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竞赛的难度是没有那么大的,提高参赛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联合主办,包括软件应用与开发类、软件服务外包类等小类,我校在2012年只报名参加了一项省赛,2013—2014年,我们将课程设计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相结合,取得了如下成绩,如表2所示。可见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的融合,促进了参赛数量和获奖等级的提高。
五、结语
计算机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相融合的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设计模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科技竞赛校内推荐方法。传统的推荐模式是学生接到竞赛通知后,自行组队参加比赛,存在的问题是竞赛准备时间短、作品不完善,另外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直接参加竞赛,对比赛的规则和要求没有经验,获奖的概率小,获奖的等级低。通过课程设计系统地创新性培养,提前选拔优秀团队并进一步重点培养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竞赛,可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在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时综合了组间评价、组内成员互评和自评,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组内和组间学生的交流合作。
作者:邵虹 崔文成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莉,朱国进,石秀金.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7):15-18.
[2]杨燕,张翠芳,曾华燊.国家创新体系下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9,(19):21-23.
[3]余琍,王丽娜,代永平.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小班制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4,(15):31-33.
[4]杨松涛,李晶.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74-176.
[5]琚生根,廖勇,周刚,等.ACM竞赛与实验教学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25-126,131.
[6]崔杰,仲红,石润华.依托信息安全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3,(7):92-94.
[7]李雪梅,曹晟,周世杰,等.以信息安全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320-322.
[8]刁鸣,王松武,李海波.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实施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27-129.
[9]蒋力立,彭端,杜宇上.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1):156-159.
[10]王变琴,刘树郁,许海州,等.计算机信息类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4):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