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电影行业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行业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影行业发展前景

第1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成功的企业家可以牵着资本的鼻子走,而非被资本牵着鼻子走。今天的电影产业尽管会因为资本的登陆而出现改变,但中国电影产业同时会引发一大批始终洞悉行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应运而生的实业家。

资本很重要,有了资本的支持,行业发展如虎添翼;获得资本的青睐,会为企业迅速做大规模找到更多的增长点,提供足够的动力。而资本对市值的要求会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治理,创造出更多优秀企业。但千万不要把关注资本的功用变成追求资本本身,在资本面前失却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本性。

在资本举起玫瑰花的时候,企业要千方百计专注于产业的前景而非资本。有人说,只要放在大风口,猪都会飞。但韩国三星老板李健熙的办公室墙上,挂的是他父亲赠给他的一幅“木鸡图”。木鸡者,于外界的刺激、诱惑、风浪、摧残,无动于衷。

产业的前景才是最大的资本。中国电影市场的上升空间来自于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规模的扩大,银幕层出不穷,好片接踵而来。这是我们独有的“资本”。资本来了,但始终关注产业而非紧盯着钱袋子的人,方为胜者。关注自己的利益大小和关注产业需求的大小,是两种不同的境界、眼光和胸怀。

第2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作者:赵清

西方国家传媒业中的这种并购行为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流行起来,这种并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让世界各国的信息最迅速、真实且完整地展现给观众,这种并购行为推动了西方国家传媒业的发展。我国传媒行业的产业并购行为较晚,导致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发展缓慢,是我国传媒行业所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面对传统媒体的竞争力逐渐下降的情况,我国传媒行业并没有作出相应的改变,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媒体行业的发展观念。这种传统的观念阻碍了新兴媒体方式在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导致我国的传媒行业依旧以传统的传媒行业为重心,严重阻滞了我国传媒行业迈向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步伐。行业产出上的对比。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报刊的广告收入为275.6亿美元,同比幅度下降了27个百分点,这种幅度是美国报业的第9次下滑,这说明了西方传统媒体的衰落,但是在报纸广告下降的同时,网络广告收入却快速上升。2009年,美国的四大网络公司(谷歌、雅虎、微软和美国在线)的网络广告收入总额为326.42亿美元,比2008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左右,其远远超过报纸的广告收入。除了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都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些状况都证明了传统媒体的衰退和新兴媒体的兴起,这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很多西方国家都将传媒投入着重放在新媒体发展方式上。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广告市场规模虽然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99.56亿元,但是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其中,广告收入所占GDP的比率为0.63%,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广告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率为1.75%,和国外某些发达国家的比例也相差悬殊;2008年人均广告收入为143.04元人民币,而美国在1989年就达到了人均499美元。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媒行业的产出存在一定的差距。行业技术上的对比。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离不开信息技术,传媒行业亦是如此。以电影传媒为例,西方很多国家的电影逐渐占领我国电影市场,而他们成功的原因在于电影给了观众很独特的视觉享受,如美国《变形金刚》《钢铁侠》等这类能够让观众叹为观止的电影。这些电影中的特效大多都是用技术制作而成的,能够让人感受到激情,这种激情正是我国电影缺少的。这种来自于媒体技术上的差异使得我国的媒体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严重阻碍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另外,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统计,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了499部电视剧。虽然电视剧数量较多,但是从电视剧质量上看,很多电视剧粗制滥造,题材雷同,大约只有1/4在电视媒体播放,资金的浪费严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我国传媒业技术上的不足。

针对这一现状,传媒行业都应该不断完善体制的改革。通过完善传媒行业的改革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传媒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优化传媒行业的产业结构。作为十分有潜力的行业,传媒产业必须摆脱过去留下的传统思想,应该认清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势,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增强企业实力,提高竞争能力上。当面对全球各国传媒产业的挑战时,我国传媒企业应该理性地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依照自身状况和需要准确地制订发展计划,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来扬长避短。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传媒行业应该在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上,努力增强新兴传媒行业的竞争力。就传统的传媒行业而言,其在我国传媒行业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传媒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规范传统传媒行业的发展,应该健全和完善对传统传媒行业的管理机制。就新兴传媒行业而言,要不断地汲取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将其摆在传媒行业发展的重心地位,让我国的传媒行业能够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另外,我国传媒行业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行业的并购,实现传媒行业的全球化发展。[4]实现传媒行业的转型。我国传媒行业当前的发展还有待提高,而这种提高必须结合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等因素。

而信息技术观念是指要学会接受和适应信息时代下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前景。其次,结合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挽救传统传媒业的发展,必须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来更新传统媒体,使我国传统的传媒业能够快速地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最后,传媒行业的转型还需要以技术为驱动。百度、网易、腾讯、新浪、微软等传媒都是技术企业,这说明新的媒体形式都是以新技术为前提的。因此,要想成功地实现传媒行业的转型,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提高传媒技术一方面能够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如苹果公司通过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融合打造了iphone、ipad等产品,有效地激活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用户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激发了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也促进了技术的提高。[5]综上所述,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行业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投入和技术上。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传媒技术的出现,传媒行业和信息行业之间的联系也会日益紧密,这也是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这一点恰好是我国传媒行业中的最大缺点,国家应该注重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传媒业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业的交流,汲取更多宝贵的经验,将传媒和技术有效地结合,共同促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传媒产业的竞争力。

第3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目前原创动画的就业不是很乐观,动漫并不发达的中国在影视上使用MAYA的三维技术并不多见,你能看到的电影中出现好的虚幻效果是MAYA的功劳,但并,任何一个行业没有什么前景之分,热爱就要有毅力走下去,maya所有的教程都是关于影视的。纯动画在国内就业形势不很乐观,随着动漫产业的全面发展,培养了一批建筑动画师,动画艺术创作电脑美术教学,影视动画创意及广告制作的基本技能掌握的基本知识,应用技术为基础的复合动画特效制作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人才的供给和需求正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预计在未来3~5年内,建筑动画设计师也将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职业。

一、建筑动画的兴起

建筑动画漫游是一个超过10年的发展历史的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无论是从技术或软件的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整个建筑注意,建筑漫游动画的表现手法分为现实性和建筑性两种,现实性这一类主要是真实,尽量贴近现实生活。建筑性这一类表现可以不需要蓝色的天、很宽的地、很多的人和车,也不需要很多的环境花草,它就是展示建筑本身。主要是用来体现建筑师在设计某一座建筑的创作、构想、设计到完成的过程。随着行业的成熟,建筑漫游不光被单纯地应用到房产行业,更拓宽了其应用领域:①房地产行业:为了将未完工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看到现房的房产介绍给业主,很多房地产商选择了使用建筑表现图或者建筑动画的手段。②城市规划: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东西,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把我们居住的城市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也是许多年来人们所感兴趣的话题———现在,因为有了建筑表现技术,曾经的梦想被轻易地实现了。③游戏、影视场景:进入数字化时代,电子游戏与数字化的影视制作对于电脑模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那么庞大细腻的场景应该怎样来制作?建筑表现技术为导演们解决了难题。④建筑投标类项目:对于很多的大型项目,往往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决定最后的方案,而设计师的理念如果只是用设计图表达,则显得太过单薄也不够直观,于是,应用三维技术的建筑表现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表达设计者思想的任务。

建筑三维是这些行业里三维从业人员最多、市场最大的一个。门槛低,收入档次拉得很开,效果图利润很高,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的火爆,这样的状况我估计还可以维持5年左右。现在这个行业,不管是做效果图或者建筑动画,都是为设计师服务,利润都是被剥削过的。我觉得效果图或者建筑动画其实都是一样,会随着建筑开发市场的衰落而没落。不过,如果三维再进一步,服务对象由设计师变成大型建筑的物业管理公司,相信这样的市场会是效果图之后下一个巨无霸蛋糕,这就说明国内的就业前景空前强大,为我们以后就业提供很好的市场。建筑动画设计专业毕业生可在影视动漫制作及电视传媒行业、广告传播等商业制作公司、游戏、网络动漫等互联网互动娱乐领域、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等领域服务,从事动漫设计师、动画绘制员、三维动画人才、平面设计师等工作。建筑动画设计主要课程美术基础与素描、色彩与构成、Photoshop平面图像处理、影视与动画脚本、动画运动规律、多媒体技术、Flas、影视后期合成、CorelDraw广告设计、网页设计、3DS三维动画设计。

二、建筑动画的表示形式

最初人们给建筑动画的定义。让观众体验建筑的空间感受。现在,吸收了电影和动画的代表性(如故事板,镜头运动,灯光,合成,特效,配音,甚至立体视觉技术等),建筑三维动画是磁场强度集合的技术行业,从城市发展表示,建筑和相关建筑活动所产生的动画电影,使用计算机软件能很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使设计师、客户和市民能够提前了解项目和产品的方式,这个预览不是一个沉闷的节目,具有娱乐性和互动体验。建筑漫游常用表现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相机角度由远推近刻画一个主要建筑或重点表达物;镜头软切换,用AE等后期软件合成时做镜头柔和过度的特效,以达到切换的目的;模糊转清晰:远景模糊,背景清晰:主要用于鸟瞰镜头的刻画,在镜头拉远时用此种表达方式,刻意强调整体感、视觉感、色彩感;近景模糊,远景清晰:主要用于人视角度,特意刻画对背景建筑或背景主体的表达,通过有视觉感染力的方式做主镜头转换。建筑漫游可以分为楼盘漫游动画以及楼盘宣传片设计制作,随着房地产业的繁荣任何高新技术都在它的产品———楼盘上有体现,计算机辅助动画也不例外。十年前计算机辅助动画刚刚引进到中国从第一次应用到目前,任何成功的楼盘都离不开楼盘的宣传动画。尽管价格不菲却物有所值,它是真正为楼盘量身定做的CG片,所耗费的人力及技术是庞大的,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楼盘宣传动画集三维技术、导演技术、剪辑技术为一身。三维技术的灯光渲染追求的是摄影的效果,一般黎明黄昏的场景比较多。三维技术能打出传统摄像机所不能达到的二级运动,但是它的摄像机运动规律也符合传统的拍摄技术。所以说楼盘动画技术综合了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

三、建筑动画的发展前景

第4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大会组委会给我写了一份提纲,特别是聆听了几位老领导,老前辈的致辞,对我启发非常大。我想在论坛上讲一些自己的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我首先向大家介绍或者说汇报一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的情况。

应该说十一五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几个大的数字。我们总体讲已经形成或者已经奠定了支柱产业的地位,包括我们产业发展的九大门类,都能诠释注解的道理。现在已经达到了7400多亿,已经占我们GDP的比重超过12%,去年统计数字还没有出来,总体上不会有大的出路。从产值来说已经超过9千亿,接近万亿。从九大行业发展来讲,我们首先来讲北京市在海淀区主要是围绕我们的软件占了37%,服务业占了17%,其他的广告会展占了11%,新闻出版占8%,广播电视占8%,我们文艺演出占1.7%,我们的艺术交易占4%等等,从产业布局来讲,我们产业布局海淀区、朝阳区是两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区,除此之外,我们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包括我们城市的拓展区,包括我们生态涵养区围绕创意产业的发展,我们资源底部也在进行规划,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今天我们承办单位房山区在大力的扩展发展我们生态旅游涵养资源也有长远的进步,在旅游、休闲、文化主题等等这些领域都有新的规划、项目、积累,这是大体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刚才叶朗教授、许嘉璐委员长对文化产业内容提了很多想法,我就他们两位提的问题做一些交流。

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看什么?这些数字,一个产业的发展没有效益谈不上产业,没有利润谈不上产业。如果仅仅注重我们效益、数字,对于我们文化发展的初衷和目标不单单是差距,有可能是背道而驰。举一个例子,我们的电影产业,我们电影票房收入,这几年连续四年北京市在全国第五年仍然是强烈增长的势头。我们电影市场非常的活跃,电影市场的发展前景应该说有很好的市场,但是也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大家今年看到我们的档期不好说贺岁片,就这几部片子在电影市场放映,没有呈现非常丰富的电影市场。为什么仅仅几部大片占了市场上覆盖我们整个院线?就是利益诉求。北京市这几年的在院线发展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我们影院已经达到105家影院,我们上座率,我们票房收入都是非常可观的。但是我们的内容在哪里?特别是我们生产了这么多影片,放映这么多影片,除了达到票房收入以外,对于我们人民群众,给我们的后代,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了哪些思想启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去年有些片子的收入过两亿,过五亿,过六亿,过七亿,这些对于我们作品是不是一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佳的作品?在这里不敢恭维。发展创意产业的进程当中,我们的坐标首先要考虑到是精神的产品,精神产品的坐标不能完全以我们其他的经济价值为依据。我们所做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在哪里?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提升我们民族的文化的进步。总书记在十七大就提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经济改革,提出大发展大繁荣。与我们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以我们文化中心的定位,与我们政协会议提出的促进文化产业体系,与我们社会各界,与我们民族党派,与我们专家学者等等进行了前方位,大规模的调研,大规模的座谈,大规模对文化的开场的研究,形成了今天的报告,就是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的意义。这个意见的提出,发挥国家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示范在哪些方面?一是文化引领的示范作用,文化引领示范作用不单纯是一个产业的数字,不单纯是一个表象的经济效益上的指标,最重要的是文化的趋势,是一个文化的风向标。

刚才许嘉璐委员长谈到我们传统文化、故宫文化等等,我们旅游产业二十年也罢,三十年也罢,从建国以来,北京市两个旅游地标符号就是长城和故宫,今天和往昔有什么变化?除了路况好了,城市好了,我们对文化内涵的发掘仍然停留在那个时代。即使我们有全新的技术,我们对在长城发生的故事,对长城发生的历史的典故,我们中原文化与民族融合文化等等挖掘远远不够。今天到我们长城旅游的,无论是本地人,外来人,甚至是国外的游客对于长城文化仅仅停留在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此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空间。

在我们北京市有很多依托院校,依托科研资源,我们在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符号当中有了很好的阐释,有了很好的借鉴,有了很好的技术手段。离开了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离开了文化的传承,就是一个无源之水。北大对我们新文化贡献一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文化内涵发掘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第5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App;新媒体短片(微视频);金鹏奖

一、新媒体的特点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版了《理解媒介》一书,他在该书中以前所未有的新视角阐述了媒介的概念,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其最深刻最伟大的观点是“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

继互联网之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异常迅猛。软件和媒体之间的区别将越来越模糊,App是基于手机等移动平台而开发出来用于快速运算、传输数据的新技术。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歌曲、视频、电影通过App新媒体制作完成。

媒体的发展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社交化,越来越体现时效性。如通过App新媒体收听Spotify上的音乐专辑,或收看Netflix电影,这些原始媒体已经被转换了,更多是围绕它的一系列交互体验。一首曲子或一部电影视频突然走红,很可能是因为很多人已经在像微博、社区等App新媒体上进行了分享交流,而不是再依赖广播或电视等传统媒体上耗巨资的促销活动和广告宣传。

App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应用方式,因此,依据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看,App同样也是一种媒体讯息。且是一种全新的,在过去是未曾有过的新媒体。

所以,新媒体的特征非常清晰了,App由于具备社交性与交互性,同时又有效整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和服务,成为了最具新媒体特质的代表。

二、深圳新媒体短片目前现状

1.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金鹏奖是由国家广电总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金鹏奖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大赛是中国首个唯一永久性新媒体短片国家最高奖。

首届金鹏奖最高奖30万元,吸引了2万多部作品角逐25个奖项,最终有27部作品获奖。第二届金鹏奖又有2.8万多件作品参赛,这项赛事的成功让海内外的短片爱好者有了奔头,也鼓舞了主办者以颁奖推动短片创作的信心。

金鹏奖以其独特的方针政策对新媒体短片的运作模式加以鼓励和促进,将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验证和前行。

2.首个国家级新媒体广告产业园——中国(深圳)新媒体广告产业平台及广告创意聚集园日前获得财政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批准,即将落户深圳。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国家级新媒体广告产业园,园区建成后将充分利用深圳特有的区位优势,将港澳台、韩国、日本及全球的新媒体广告资源的先进理念和优良的产业结构汇聚到深圳,将构筑以国际化强势新媒体集团、高水平、高效益广告企业和新兴数字媒体广告短片为主力的中间形成分工合理、共生共赢的产业链。

3.随着3G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对未来生活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而深圳手机产业占据了中国手机产业的大半江山,当今中国正逐步进入全球化的3G时代,并引领着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领域,中国的深圳人将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素有“带着体温的媒介”之称的手机,以其便携的优势、丰富的表现形式、成熟的收费模式逐步为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

三、影视新媒体的前景、新媒体短片的创作发想

1.影视新媒体虽然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都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发展模式,或者是还需要不断地培养影视新媒体市场,因而在现实情况下要对影视新媒体行业发展应该有比较客观态度,最好方式是先采用寄生在传统业务上进行逐步增强、细致摸索的策略。可以依托现有的传统业务,用可见的影视新媒体技术、新的营销手段、新的渠道对传统影视媒体进行增强,这样下来影视新媒体行业发展将会从容一些,如果运作得当,还能够增加传统影视业务收入并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事实上目前国内其它媒体的发展也大多是采取这样的策略。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飞速扩张,2010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1017167万元,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311472万元,电影票房总额正节节攀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银幕的电影作品虽然大量生产,吸金能力不断俱增,但是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却始终没有前进,屡受批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常有令人拍案叫绝的生猛短片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上冒出,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老男孩》等等。在网络短片日益显露蓬勃生命力和无限商机之时,很多电影人认为,电影短片市场的出路就在新媒体。

2.首先,新媒体的特点需要短片创作者必需深入认识,如传播特点(如及时性、互动性、广泛性)和传播影响(去中心化、高效率、民主提升),丰富多元的新媒体短片的载体App应用程序如微博、3G视频、手机报等。其次,新媒体短片的代表就是微视频,短、快、精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微视频短则几秒,长则数分钟,内容广泛,形态多样,大众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获取和参与。

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媒介的更新,也带来了观念上的更新。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就下了“媒介即讯息”的定论,这一理论的发展体现了一种对技术的无限开放性。新媒体短片艺术家可以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探索,逐渐去发展出合适的影像表意语言。

对于新媒体短片创作,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和运用好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理论,把这理论融化在创作中。

首先在纪实类的影片中,可以充分运用App上的数字社交群体来对某一时间的关注。比如没有一段小悦悦事件、托举救人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那伟岸的救人事迹就不能够传播得更广,人们对关键时刻是否见义勇为的话题也不会讨论得如此深入。如果不是“躲猫猫”监控录像被数字社交群体第一时间传遍网络,当事人的权益就不会得到全国网民的声援,人们就无法关注到法律的盲区、社会的死角。北京的暴雨灾害事件中,当地灾民如果没有在数字社交群体第一时间发出求救消息,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援救,可能人员伤亡、财物灾害程度会更加严重和恶劣。这样的短片只需要敏锐的嗅觉和忠实的记录就可以了。不用太讲究制作的技巧和花样。

其次我们的新媒体短片既可以是对原生态的现实社会进行描摹,也可以是用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国内外很多成名的大导演年轻时就是一个DV爱好者,远的有国外的斯坦利·库布里克,近的有中国贾樟柯。许许多多的现实例子证明要想在高垄断性的影视行业中或一杯美羹,这是唯一的快捷的路。新媒体艺术家创作的短片可以通过App上的传览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新媒体短片创作的另外一个处女地,应该是充分运用人们的交互体验来对一个影像故事内容的最后完结。简单说就是观众不只是传统意义的“看众”,应该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到一个影像故事中去,同一个故事开始,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参与的完美结尾。这将是全新而美妙的视听体验。但也还需要时间和事实去证明这种可行性。

四、结论

技术创新使得传统传影视面临空前挑战,如果“微视频”不能不及时自我调整、转变创作观念,不能创作出适应新媒体传播的影片,就可能承担被新技术置于“数字沼泽”的风险。在新媒介领域里急需建立市场的评价标准。

现在国内的传媒市场正当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期,新媒体短片将以视频新贵的身份强势崛起于巨大的视频家族中,其中的佼佼者所扮演的不只是金字塔的基座,它们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都不会低于大制作电影作品。即时交互的数字社交群体时代已经不断普及,群体碎片化思维浪潮正在席卷整个世界,作为受众的我们越来将越愿意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缤纷的讯息,新媒体网络短片正在这种大趋势中获益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周宪,许钧主编.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P33-35.

[2]田旭.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媒介技术”——“技术决定论”是对人与媒介技术关系的误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8.

[3]Spotify.它是一款革命性的、具有强大用户向心力的、改变下载试听习惯的一款音乐试听软件.——/view/2312452.htm.

[4]Netflix是一家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公司能够提供超大数量的DVD,而且能够让顾客快速方便的挑选影片,同时免费递送.——/view/2836949.htm.

[5].cn/《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1/6.

第6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植入式广告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与报刊、广播等传统广告形式同等重要的主流传播方式。电影植入式广告的出现几乎与电影诞生处于同一时期,与其他传统广告形式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它不仅能够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而且能够与影片本身融为一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影片的审美价值。首先,近年来电影市场的发展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电影票房收入不断增加,而广告收入成为票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电影业发展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传统的广告传播方式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广告的宣传效果,广告商将传播的媒介延伸到电影等文化艺术领域,利用电影本身的影响力及明星效应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电影产生的品牌影响力使二者在相互配合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植入策略。剧情植入、道具植入、场景植入以及对白植入等,每种策略各有侧重,针对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品牌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植入。电影植入式广告显示出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灵活等特点。除此之外,相对于电视广告而言,这样的广告形式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和认可。传统的广告都集中在电视台的广宣时段,大量的广告如狂轰滥炸般向观众袭来,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厌烦心理,宣传效果可想而知。而植入式广告则不同,它依托于具体的电影情节,隐藏于情节之中,有效地避开了同类广告的竞争。这是电影植入式广告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次,一些广告元素的成功运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给影片增添了许多亮点。广告如同电影一样,也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属于文化商品的一种,当广告植入到电影中去,它的商品属性就被凸显出来。如何在不损害电影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广告的商业价值发挥出来,这是电影制作方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事实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提高广告本身的艺术性,使广告本身成为吸引观众的一个亮点,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电影的叙事中去,与电影的主题相吻合,不破坏影片的完整性,这是欧美电影在植入广告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尽量将广告内容的商业藏于剧情之内,使广告为剧情服务,而不是凌驾于剧情之上,保证整部影片的艺术性。《史密斯行动》中频繁出现松下电脑,但却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因为该广告主要宣传的是电脑的便携、坚固、耐用等特点,而该电影是一部动作冒险片,有很多飙车、枪杀和爆炸的场面,在这样危险、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拥有这样一台性能的电脑就显得合情合理。总之,当广告真正地融入影片剧情之中时,观众就会潜移默化地在欣赏剧情的同时连同品牌信息一起消化,这种自然而然的广告效果是最好的。

二、注重植入广告品牌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适合做电影植入式广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如果都出现在电影银幕上恐怕并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而且,电影的时长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植入广告,这就决定了在植入广告时要对合作的品牌进行慎重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广告商与电影制作方的双赢。首先,植入广告品牌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公众之中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如果一部影片中植入的广告数量过多,不仅各种广告之间会相互干扰,而且容易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削弱观众对影片的欣赏兴趣,而且会直接降低整部影片的艺术价值。但如果一个品牌之前从未在市场上出现,而产品本身又不具有鲜明的特色,那么即使其在电影中出现也会淹没在电影情节之中,不会引起观众的注意。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会自动过滤掉一些与影片情节关联性差的信息,而一些非知名品牌的广告信息很有可能因此被忽略。当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出现在电影当中时,观众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影片中的信息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加强对该品牌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广告宣传效果。所以,回顾好莱坞电影中成功的广告营销品牌,其中大部分是有一定市场认可度的知名品牌。知名品牌或者是推出一款新的产品或者在原来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功能,通过电影广告的手段推销给大众,都起到了最大化的营销效果。其次,植入广告品牌的选择要有鲜明的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没有知名度的品牌由于电影时间的限制,在影片中昙花一现,很容易被观众忽视。但是,如果植入的产品具有鲜明的特色,那么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以电影《大力水手》为例,菠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种蔬菜,但经过电影的宣传却成为风靡一时的食物。直到如今,当人们提起菠菜时仍会与强壮、健康等形容词联系起来,这都要归功于电影《大力水手》。事实上,《大力水手》是世界上最早植入广告的电影,该影片由一家生产罐头菠菜的厂家赞助拍摄,所以在影片中对菠菜进行大肆渲染。这可以作为一个成功的广告营销模式,该广告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影片中将产品的特性与人物的属性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将产品的文化充分表现出来,使观众对原本普通的事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注重植入广告的内容

第7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一、多媒体及影视动画后期特效的内涵

(一)多媒体的内涵“多媒体”这一词汇其实源自于英文单词“Multimedi-a”,而这个英文单词又由“media”和“multiple”复合而成,其中“media”是基础和主体。多媒体主要是指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介形式,并运用交互式信息传播与交流手段的媒体,其涉及到的媒体主要有图形、音频、图像、视频、动画等。而所谓的多媒体技术则主要指能够同时编辑、获取、展示、处理、存储多个不同类型信息的技术形式。它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进而提升计算机的处理、存储、获取、展示、编辑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所说的“多媒体”其实并非指媒体本身,而是指应用、处理媒体的操作过程体系,其本质是一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一方面以计算机为基础,另一方面也拓宽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它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的各个领域,还被运用于文化娱乐、通信、工程设计、传播、商业广告及购物、出版等多种行业和领域。瞬间捕捉色彩艳丽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画效果以及灵活便利的交互手段是多媒体技术的三大特点。家庭生活、工作、信息服务、学习、娱乐等领域都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多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二)影视动画后期特效的内涵通常意义上的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主要是指运用合成手段和三维动画渲染,将拍摄到的素材制成特效镜头,并通过剪辑手段将这些镜头结合成完整的影片。影视动画特效的后期制作是增强影片画面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影片的制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影视动画特效制作分为特效制作和后期制作两个方面,而后期制作又包括非线性编辑系统与线性编辑系统两种。这里所说的“线性”主要是指多台录放机之间,通过连续存储的方式,将音频与视频按照某种顺序拷贝的过程。这种线性编辑不能改变素材长度,也无法随时存取素材,在复制母带的过程中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因此,这种后期制作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所谓的“非线性”则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其与数字化概念联系较为密切,主要指磁带、硬盘和音频信息的存储,信息存储与接收时间关系不大。线性与非线性的区别还在于找素材所花费的时间,由于线性编辑主要依靠传统的磁带编辑器,因此,如果要编辑某段画面,就需要将磁带倒回所需画面,这显然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非线性编辑则没有这种时间局限,可以按照时间的排列拼接、剪裁、删除、插入或延长时间,正是这种高效的制作特点使其日趋成为影视动画的主流技术方式。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非线性编辑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特效制作。特效只是运用特殊技术手段营造常规手段无法实现的虚拟场景。特效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二维、模型、三维、高科技设备、特效动画软件等,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增加电影的表现效果。例如它不仅可以模拟汽车相撞、火山爆发、星球大战等现象,还能够虚拟雨雪、云雾等自然现象,甚至能够呈现出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世界。在影视动画的拍摄过程中,常受到实地条件、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许多拍摄画面无法达到预期理想,而后期特效则可以弥补这一拍摄不足。在动画领域合理运用后期特效,更能够增强作品的感官刺激。当今社会的CG动画早已冲破了传统手绘动画的创作框架,影视动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影视动画后期制作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但特效制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动画产业的政策支持,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相继出现,对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后期制作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影视动画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新时代背景下影视动画后期编辑的发展方向

依据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无疑将会成为21世纪最富潜力的行业,动漫产业也被视为“朝阳产业”。影视动画行业虽然是一种新兴产业,但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却在不断上升,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已相继开设与影视动画相关的专业课程,国内许多地市也纷纷申办动漫产业园,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影视动画市场具有将近一千亿元的价值开发空间。我国文化部也明确指出,要在未来五到十年之间,积极发展影视动画产业,促使我国成为动漫强国。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内部的多方努力下,我国影视动画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加入势必将促进动漫行业取得更大的进步。影视动画作为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2000年CG影视动漫起步至今,我国的CG动漫增长速度喜人,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值得各方期待。一方面,电视、电影等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影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影视人才却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影视行业与世界影视市场合作的逐渐增强,行业内部对影视人才的专业技术与从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影视动画后期特效编辑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并非难以企及,只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的专业技能,影视专业人才就可以在动画、电影、电视等领域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原画、合成编辑、动画制作、后期特效制作等工作,并依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爱好进行多样化选择。

三、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社会最活跃、最全面、发展最快的应用技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软件和技术都在不断更新和扩展,这无疑促进了计算机在影视动画领域的广泛应用。根据当前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需求,影视动画从业人员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理念,将艺术与科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关注多媒体技术的互动式研究及多元化呈现方式,并全面探究新媒体艺术、电影电视和虚拟现实等应用实践。此外,在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影视动画若要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就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后期特效编辑,将影视动画内容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更新速度日益提升,与之相关的配套软件和操作指令也日趋完善和简化,影视动画的后期特效也可以充分运用这种技术便利、不断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辑质量。从业人员在电脑前通过鼠标、键盘的操作就可以完成部分特效编辑工作。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模仿现实场景,或依据想象创作出未知的神秘世界,甚至呈现一些现实生活中难以捕捉的影像。影视动画集多媒体技术性、时间艺术、空间艺术为一体,作品既具备景观、绘画、建筑的视觉性和空间性,也拥有音乐和文学的听觉性、时间性,还包括多媒体与计算机的操控性和技能性。因此,在数字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影视动画应充分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发展前景大、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并在后期特效编辑中充分利用,以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视听技术在后期特效中的运用充分运用二维动画平面造成听觉和视觉冲击是影视动画的基本特征。影视动画运用模拟视听技术为作品中的景物和人物造型配备背景音乐、灯光和音响效果。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人员依据作品的整体风格,综合考虑作品的整体构思,运用多种视听手段和设备,不断尝试多种方案,并在后期特效制作中不断检验尝试,最终确定最优方案,显然,这在传统影视动画中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同时,在影视动画的后期特效编辑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并依据“从技术到艺术”的专业理念,才能促进科技与人性、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采取多种手段将多媒体技术作为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技术基础,加以融合和运用,影视动画作品才能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除此之外,在影视动画中有机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场情况,使后期的音效处理更加完美。尤其是在影视动画后期配音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软件可以使声音更加符合角色特点,增强场景的整体表现力。例如,运用多媒体对影视动画的人声进行处理,可以制作出怪兽的声音、模拟广播、模拟电话、拉低人声频段等效果。此外,还可以运用相关技术软件添加多种音效,构建多种音效环境,例如嘈杂的餐厅、静谧的洞穴、喧闹的广场等。

(二)模仿现实和虚拟空间在后期特效中的运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创作者在影视动画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更加灵活自由地创作。多媒体技术拥有较强的创造力与仿真能力,制作出超现实的音画效果,并将创作者想象中的空间和时间呈现出来。尤其是Maya、3DMax等专业性较强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系统操作功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模拟想象的空间,并以此为基础调控数值,使之更加精准,从而增强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艺术性。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影视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可调整性与可操控性。进一步激发了创作者对未知世界和虚拟时空的想象与模拟,从而增强了艺术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三)新型影像设备在后期特效中的运用光学、视频技术、计算机技术、运动捕捉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各样的影像捕捉设备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的特效捕捉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影视动画朝着更符合人类特性的方向发展。多媒体技术中的捕捉设备能够模拟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行为,逼真地再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同时,捕捉系统还能够展现影像资料或显示图像效果。显然,多媒体技术的融入极大地增强了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制作的虚拟性和灵活性,使影视动画的创作更加准确、便捷。

四、数字媒体时代对影视动画提出的新要求

动漫产业被称作“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动画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目前的行业市场对影视动画的后期特效创作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日本动漫和欧美动画已经涌现出大批成功案例,这表明影视动画行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影视动画产业也已经取得了喜人成就,例如《天书奇谈》《大闹天宫》等动漫影视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近年来,受动画特效技术的制约,我国的影视动画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较多不足和问题,因此,若要推动影视动画产业不断发展,并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就必须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有机融入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影视动画作品的技术含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平面效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人们想要寻求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艺术,以获取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视觉体验。因此,必须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并将想象空间以影像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作为“数字化时代”、“媒体时代”的影视动画设计者,我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时尚捕捉能力,使自己比一般的设计者更加敏锐,增强自身的设计直觉。尤其是在多媒体广泛应用的当今社会,影视动画创作者更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采取多种手段将科技转化为艺术。此外,随着信息交流的增大,网络平台的构建和艺术设计的统一化,影视动画产业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我国影视动画作品若要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在作品中保留一定的民族特色。因此,创作者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我国影视动画作品的人文性和民族性。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影视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我们应当在后期特效制作中合理融入多媒体技术,以增强作品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感染力,进而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

第8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广播电视;技术转型

1 大数据基本概念

随着云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形成了移动通信、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使各行各业数据在网络的联通下,形成了交织关系,大量数据在网络中累积成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时代就是在大数据为依托的背景下,实现资源流通共享。所谓“大数据”是指所涉及的数据规模庞大、内容繁多,无法通过人工整理、归集、处理,但是可以通过云计算将数据在一定时间内被观测、截取、解读,是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集成共享、交叉达到资源整合共享的能力。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将引领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公众普遍将“大数据”定义为“4V”特点,分别是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化)、value(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的进步下,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转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对其进步带来了深远影响,公众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2 大数据对广播电视影响

广播电视是媒体行业的组织领导者,是行业发展的最高点,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由广电行业管理控制,并掌握着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还扮演着媒体的接受者、传播者等角色。一方面广播电视行业从各个渠道收集信息,并转化为媒体形式,另一方面将所收取的大量数据以新闻、广播、娱乐等形式化传递给观众。所以广电行业离不开“大数据”的影响,并在信息化时代中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1 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化浪潮的来袭,传统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传播媒介已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在广播电视网络化技术中,以数字“0”、“1”为编码基础,带来了广播电视内容数字化发展,同时也对广电行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深远影响。采用数字化传播模式更有利于信息的存储、传输、使用,而且也为广电行业与网络信息化提供了沟通纽带,提高了网络电视的共享率。同时随着三网融合的到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等在同一网络平台中相互交织,达到了资源的融合共享,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的交融。传统电视机也被网络化,家庭电视不仅可以收播电视台节目,还可以共享网络电视资源,同时网络电视中也可以看到更多相融合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资源多元化发展。通过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广电行业在大数据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进步。

2.2 广播电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危机

在大数据时代的催化下,广播电视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危机,虽然在数字化进程中,广电行业已更新换代,数字化、网络化体系已得到改善。但是从市场份额来看,广电正面临着新形势――开机率在下降、收视率低、收视份额下降的特点。开机率是指某一时间开电视人数与所有电视机数量之比;收视率以确定地区总人口为基数,观测看电视人占全部人数的比例;收视份额指同一时间段一个电视节目人数与所有开电视人数之比。

据各种数据统计,《北京商报》在2014年统计显示,北京地区家庭电视开机率从3年前的70%下降至30%;尼尔森数据显示,在网络化时代,全球对电视机的需求日渐下降,收视时间继续缩减,从2009年176rain下降至168rain;据《环球时报》报道,CNN总裁吉姆・沃尔顿在因无力扭转电视收视率下滑的趋势,选择辞职。央视春晚在传统春节中是每家每户最期待的电视节目,但是在网络电视的影响下,央视收视率呈现下降趋势,只有在2016年央视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达30.98%,略超过2015年央视春晚收视数据多屏收视率达29.60%,不仅有电视春晚、还有网络春晚。这些情况主要原因为网络视频的出现,网络传媒针对用户体验设计了更多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而电信运营商也在积累更多的资源运用拓展到更多领域,同时借助OTT TV平台更多大巨头希望在传统电视媒体领域有所表现,将运用更多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家庭电视体验感。

2.3 大数据为广播电视技术带来的发展前景

在大数据时代下,广电行业可以利用数据所统计的电视收视率情况对自身发展进行分析与解剖,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将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体现出来,进而可以了解观众所喜爱程度,比如通过数据统计可以了解用户看电视集中的时间段、用户最喜爱的电视台节目、看电视时间等内容,这可以将用户体验透明化,进而摸清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在前几年家庭电视的收播以机顶盒作为终端,机顶盒不仅可以收播电视节目,还起到一个数据统计传输的作用,能够精确的统计用户观看电视时的各种情况,并对其传输。而在近几年,很多网络运营商发明了自制终端系统,比如小米盒子、华为盒子等,不再利用机顶盒也可以观看电视节目并可以观看网络电视,这样机顶盒所统计的数据将不完整,应该把网络平台考虑进去。在互联网的交互发展中,电视机不应仅仅满足电视的播放功能,在OTT TV、IPTV等平台上大力发掘电视所能体现的潜在功能,比如开发视频点播、电视通话等业务提高电视智能化。通过发掘电视潜在业务,不仅能够满足电视价值最大化发挥,还为广播电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 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技术转型发展战略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至今,一直注重技术革新,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其中大数据处理作为重要环节必须做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挥潜在作用,重新审视行业地位与未来发展前景,做到资源战略转型。

3.1 提高电视节目智能点播、信息推荐功能

在目前电视系统统计中,一般采用云计算,统计用户各个时间段所观看的节目信息,进而根据时间数据反映用户对节目的喜爱程度。在未来广电技术发展中,可以采用碎片化分类统计,通过预先分析了解每个电视频道不同时间段所播出的节目类型,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喜爱的播放节目,可以提前点播所要观看的节目,同时电视机会自动为用户推荐与其胃口相匹配的节目。这与传统统计相比可以依据频道播放节目类型对所有电视频道进行动态统计,这对用户来讲可以在家庭电视中成为主动选择方,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提高了用户对电视使用的积极性,进而更直观的观测用户的对电视类型的喜爱程度,这样所采纳的信息更直接、更全面。在对信息数据整合处理后,利用VOD平台推出更多针对用户口味的节目,比如某一类型节目,某一个导演的全部电影,以帮用户建立电视体系。

3.2 加强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

电视台要改进现有生产力,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促进电视台的整体转型,努力做到向新媒体进军。一些地区电视台已经开始在电视媒体内容上选择网站、微博等平台中点击率较高或评价较好的作品作为电视播出节目,并且与网络媒体联合创作新产品。除此之外,考虑建设覆盖传统电视台和新媒体的共平台生产制作和统一分发系统,这将有利于广播电视的整体升级换代,带动广播电视台整体向全媒体的转型和覆盖,提高电视的使用频率,扩展电视使用范围。

3.3 提高智能化客户管理

在当前信息化时展下,传统电视与互联网、数字信息经历了无数次的层层竞争,用户人数明显下降。由于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型终端电视的发展,提高了大众的娱乐范围,让大众更喜爱用移动终端观看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在所难免。广播电视行业应该根据有线电视用户自身情况,建立客户平台、服务平台、消费渠道等数据系统,将平台所表现的特征与客户流失情况相联系。建立模型体系,针对客户流失原因进行因素分析,进而得出流出原因与概率,对客户进行智能化管理以提高电视使用率,以提高用户满足感。

参考文献

第9篇: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摘要】2013 年风靡的电视末日论是否如其所说,电视真的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冲击下逐渐衰落了吗?事实上,新媒体和电视的较量悬而未决。电视人正不断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关键词 电视 新媒体 机遇 革新

新媒体发展迅速,优酷土豆的合并加上网络的不断完善,许多人认为电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大约2013 年开始,电视末日论席卷市场。的确,从《万万没想到》到《梦想与现实》体现的是“在线视频”的大幅增长,这与电视业的不如意,再次形成反差。再加上广告商对于门户视频网站发展前景的看好,在线视频的瓶颈已然被打开。如2015 年由优酷引入《老大哥》并不是电视台引入这一事实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整个视频业在自制领域准备进行巨额投入所带来的乐观预期,如《男神女神》、《优酷全明星》等,市场对电视业的处境似乎越发悲观。

悬而未决的较量

以上观点皆是所谓电视末日论的看法,而从2014 年来看,各大卫视在市场上还是占据有利的地位。新媒体就像一个婴儿,我们夸赞的是其发展的速度。在关注其发展势头时却忘了新媒体在发展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拿一些最能代表新媒体发言的自媒体来说,它的运作方式沿用的依旧是电视模式,但经历近五年的发展,对电视商业模式的突破依旧有限,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会让人误以为自媒体不再发展。虽然自媒体在2014 年的业绩很不错,可主要增长动力还是来自传统商业电视运营的方式(前期制作、播出、宣传)。问题是,这种方式在大环境很难永久的持续下去。因此,笔者认为未来两三年内,新媒体如果无法突破现有模式,一旦表面优势消失殆尽,现阶段视频通过学习电视运营的商业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微小创新所构成的优势,可能反过来成为新媒体继续前进的绊脚石。

电视在对于视听享受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以说是视听界的一个风向标。电视在内容方面占主导地位,而新媒体在体验方面有其自己的优势。但电视在近几年内也就自己的不足和市场的动向做出了不小的改动。首先,制播分离保证了节目内容的质量。制作水平的提高,引入国外制作团队等做法稳固了电视在内容方面的优势。并且电视已经与新媒体打好交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OTT 平台去观看,这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视行业过去不能满足移动化需求的弊端。并且,2014 年率先在行业内试水的并不是新媒体而是一线卫视,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不管做不被看好的综艺电影还是游戏,电视已开始对周边产业进行尝试。这种方式等于变相打通了广电网和娱乐产业间的壁垒,将电视的内容,向文化娱乐方向发展。而且面对这种大的改变,在交互性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重新稳固其主导力量。

在许多其他产业如金融业、商业面前,新力量改变旧市场往往是常见现象,但这个现象,能否同样发生在新媒体身上,目前看来还未定,但就现状看来电视行业目前依旧走在前沿。

电视行业的危机与机遇

一个行业的发展,前十几年好比是初升的太阳,发展十分迅速但可能会走向一定的误区。这段时期的发展是自由的,没有过多的约束。在中间时期,不难发现会有监管部门给予一些条条框框,将一些误区纠正,但也相对影响了行业的势头。而后几十年无论是行业本身还是监管的方式都变得成熟。我们的电视产业,正巧发展到了中间时期。在中间时期的电视行业遇见了刚刚兴起的新媒体行业,其间的危机和机遇都在酝酿当中。

广电总局近年来总是被人们诟病,其原因就是对于电视行业的监管太过严厉。比如限娱令、不允许影视作品中出现香烟、惨遭毒手的武则天等。但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没有这些禁令之前,电视行业的确出现了问题。一方面电视行业正面对着监管强度大的难题,另一方面新媒体可以用较大尺度来博得观众眼球,危机不言而喻。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行业在体验性上的优势不断下降。可以发现,今年春晚播出前黄金时段的广告都是些互联网公司或者APP的天下,如小米公司、微店等。不仅如此,电视和微信的沟通可以说是电视为新媒体开了一扇大门,对于电视发展本身是福是祸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但一些资深电视人似乎看到了危机中隐藏的机遇,机智的利用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充分融合去缓解窘境。

电视正在悄然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从而获得更大的机遇,也是时候重新定义电视的含义了。从过去的黑白、无线、有线、机顶盒到现在的超级电视以及层出不穷的电视盒子,都是互联网对于电视产业的无形推动。OTT 使得电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体验性的不足,弥补了电视过去线性发送,顺序接受从而带来转瞬即逝的缺点。其次,客厅文化在近几十年内得以改变的来源很大程度是电视。而超级电视等带来的是新的客厅体验,无论是4K 还是互联网技术都不是新媒体所能够代替的。这样来看,视频业根本没必要为过去2014 年所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因为若是新媒体一味的模仿电视过去的模式很可能会被电视同化。目前,新媒体的最佳发展时机还未到来,电视人应该抓住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危机中用互联网去寻找机遇,这便是电视人下的一步漂亮的棋。不但开始侵蚀视频作为网络平台的优势,同时也正在为未来视听产业向周边延伸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面对广电总局的监管,电视人应该努力去配合。

电视业舞台依然美丽

电视简单来说分为两部分,技术和内容。当前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节目制作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观众的接收设备还是电视制作设备都具备高清节目录制的能力。可以适当的传输一些高清台,让电视的画质上一个台阶。事实上,各大卫视都迈出了这一步。就笔者了解,《我是歌手(第三季)》中先不论音响设备的质量和价格,单单是录制设备就足以达到电影级别。2-3 台ARRI AMIRA、9 台蓝光摄像机、2~3 台佳能EOS 5D3、若干GOpro 摄影机。在仔细捕捉场上发生的一切的同时保证电影级别的画面。据说在制作《爸爸去哪儿(第三季)》时也会用到这些设备,保证了观众观赏时的视觉体验。

从互联网学来的技术也体现一种进步,电视从新媒体中获得了搜索引擎。观众可以迅速浏览电视节目介绍、自主选择和点播电视目,让观众自由回看电视节目,增加了电视传播的互动性、观众选择的自主性。

在内容上,新闻是电视的一个重点项目。在新媒体的碎片化和迅速这些特点上,电视选择了直播作为自己的法宝。众多的新闻节目从简单的ENG 模式向现场直播转变。“我们在现场”、“第一时间”、“正在播报”、“电话连线前方记者”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再有便是在网络上流传的话题,人们总是会半信半疑。电视作为一个大众传媒,掌握着相对有权威的话语权,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去相信电视播报的事实。

文娱类节目也是电视内容中的亮点。节目的创新意识很重要,模仿并不可耻,模仿也是学习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综艺节目一直在努力的做自己的创新,《奇妙的朋友》、《中国好歌曲》、《开讲啦》都是中国自己创制的电视节目。其中正在法国戛纳进行的戛纳春季电视片交易会(MIPTV)传来好消息:英国国际传媒集团(ITV)旗下发行部门宣布:将从灿星制作订购模式节目《中国好歌曲》,并负责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中国电视节目从买到卖的一次漂亮转身。

从以上观点来看,电视其实并未日薄西山。电视人正在努力的改变电视发展的现状,无论是制作者还是监管者都在给予电视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环境。发展迅速的新媒体与其说是威胁了电视的发展不如说像助推器,推动了电视业的革新,给予了电视业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