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

第1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在教学学科中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把对祖国、家乡以及科学的爱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充分利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启蒙教育,从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和有效的学习习惯,树立起克服困难的精神。新课标对此予以了重点关注,那么怎样来落实和贯彻以上所谈的内容呢?我们浅谈了几点看法供大家分享。

一、结合所教内容渗透爱科学、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结合教本中的图、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并且有一定意义的图画材料、数学史料和具有影响力的数据等等,在教学老师的编排能力下把崇尚科学、热爱祖国和家乡等内容,符合逻辑的渗透其中,进行诱导教育。例:低年级数学“准备课”时,针对此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把一些插图或者画面改编成学生喜欢的小故事,故事内容涉及一些崇尚科学和热爱祖国的实际内容,实现无声到有声,静态画面变为动态故事的转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教育。如:教学8、9的认识时也可以如同上面的处理,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各民族团结教育。在实施“读数、写数”教学时,可以有介绍一些当地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实施“应用题”教学时可以结合题中反映出的日常生活各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信息,经过分析比较,进行五爱教育。高年级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如:第五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题“我国领土辽阔广大,南北相距5500米,东西相距的千米是南北的52/55。东西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计算知道东西相距5200千米,还可补充有关我国地形的数据,从而进行国情教育。

二、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是进一步学习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很大的作用,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即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生存工具,也是必须具有的文化素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明白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在教学时提前观察一下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带人课堂,既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坚定信心,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教学“钟面的认识”一课,应该介绍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要使学生明确已学过的“加、减、乘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在工作和生产生活中的需要,除法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向学生介绍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知道原来学的万以内数还不够,需要更大的数;实施“比例尺”教学时,可以渗透依据比例尺能计算图距和实距,及依据比例尺可以绘图,和在比例尺相关知识在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等。还可以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对现代媒体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比如,网络、幻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部分学生对此乐此不疲。作为教师要仅仅抓住学生的兴趣,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数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更加浓烈,在开阔眼界,巩固知识的同时,把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来。

三、以身示范渗透规范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数学老师的教学课堂中示范作用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影响较大。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要用良好的教学风范和言行举止去不断的感染和熏陶学生。比如,教师的衣着打扮必须简单朴素,语言要清晰,有逻辑性,不能语无伦次,板书要工整规范,教学态度要温婉,有耐心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正能量的烘托下受到自然地熏陶和良好的教育。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是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听课精力集中、、不溜号,思考题意时重点句、字要圈画出来,完成作业要及时、正确;五、六级不但要求在听课的效果上要达到一定程度,而且还要养成熟记笔记的习惯,对于数学应用题型的计算,要学好利用线段图来对题意进行分析,对数量关系的内容应当理解准确,做到活学活用,用最简单的解题思路处理应用题型。对于在数学科目学习较好、作业完成及时、课上听课认真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成为数学科目学习的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奋力赶上。所以说榜样与要求至关重要,不管是师生榜样还是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作为科目任课教师都要负起责任,逐步培养起学生严格、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用于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并培养出善于计算、书写规范、独立思考等方面的优良习惯。

四、加强理解运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早期教育

第2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一、经典教育的定义

所谓的经典,就是一些永远不会过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被关注,反而会因为时间变得愈加的晶莹璀璨,时间不会让经典蒙上灰尘,只会给它增添更多的光辉,经典的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且,经典作品就是可以经得起我们反复读、反复推敲的作品,我们每一次读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比如说,《红楼梦》这本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经历都在研究这本书,甚至出现了“红学”。

经典教育就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作品的选段,通过对这些经典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接触到经典,感觉到经典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也不要把经典束之高阁。经典教育就是强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课文中经典的教学。比如说,小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诗词,像《望庐山瀑布》、《出塞》,还有我们学过的一些文言文,以及《三字经》都是一些经典,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和领悟的过程就是在接受经典教育。

二、经典教育的好处

1.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最好的途径,就是多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接受经典教育,也可以在课堂外接受经典教育,学生可以自己主动去阅读一些经典,比如说中国的四大名著、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小说、《茶花女》、《呼啸山庄》等都是可以的,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名著的时候,肯定就会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思考、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思考,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2.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只要是读书都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一些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更不用说阅读经典了,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平,还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让我们也可以接触到西方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让我们可以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开阔我们的视野。因为知识是非常渊博的,学习知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是一只井底之蛙,但是我们要选择让自己的井口可以变得更大一些,能看到更大的天空,视野也变得广阔。

3.健全学生的人格

经典文学中塑造了很多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有一些非常具有正能量的品质,经典文学中还有一些比较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和这些好的品质近距离的接触,让学生可以感悟到这些精神和品质的美好,让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比如说,学生在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就塑造了一个不怕困难、坚强不屈、乐于奉献的主人公,学生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被这个主人公所感动,然后自己自觉地拿自己和这个主人公做对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正。

三、怎样进行经典教育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重视教材中的经典教学,因为这是一个窗口,让学生爱上阅读经典的窗口,老师要在课堂的经典教育中起一个比较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悟到经典的魅力,让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经典,而且,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经典,比如说,要先了解这个文学作品的作者的一些基本情况,要去了解这个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等。

老师还要多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经典,抓住一些零碎的时间去阅读经典,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知识都是自己以后生活和学习中的养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在阅读经典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可以适当地慢一些,放慢节奏,认真品味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让学生可以学习,然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把文章中自己比较喜欢的语言总结下来,以后翻看会比较方便,而且做笔记是为了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还可以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这个习惯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有很大的作用。

第3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展示给学生的除了知识本身之外,更多的是自己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语言艺术感染力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对于模仿能力较强的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语言具有师范、引导和启蒙教育的多重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仔细揣摩小学语文的语言特征,多开发一些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精品课程,为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规范性

对于崇师心理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无疑就是智慧和权威的代言,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再加上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语言的品质对于后期的学习和发展也会发生重要作用,这两种重要的因素决定了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规范化语言环境,促进有效教学的展开。除了规范的发音,不说脏话或者爆粗口,而且在讲话的过程中,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语调自然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比絮叨的说教效果要好很多。如果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到讲课抑扬顿挫,说话铿锵有力,妙语连珠,那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严谨性

语文教学课堂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课堂,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情达意必须准确细腻,合乎科学。文字本身虽然可以冰冷的存在,但是从我们口中教授之后它就带有了语言色彩,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表达的严谨性。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他本来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很正常。但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尊敬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他起了外号,调侃了他,引来同学的哄堂大笑。从此这个外号被同学们叫起来了,持续多年。这件事情给这个小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从那以后,他就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尊敬老师、努力学习,那件事的印象以及同学们的玩笑,让他时常生活在羞辱之中。他特意为此报考了离家较远的中学以躲避。由此引发的自卑,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他的生活。教师职业是一门面向大众的职业,你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很多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不仅是表扬、鼓励、批评,抑或是一个玩笑,我们都需要慎重考虑之后才可以说出,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于语言的接受能力,更需要考虑这句话所产生的影响。

三、多样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口语的艺术性,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创造性地使用美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本身就具备明显的教学优势。首先,语文课本里面收录了很多朗朗上口的语言巨作,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这些文字带给学生很多美的体验,朗读过程中教师饱满的情绪,优雅的体态,清晰的发音都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了很多优美的风景描写,里面有排比,有比喻,有拟人等表现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体会这些优美的语句,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也来组词造句,在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之中,教师又可以传递给学生很多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课文中涉及的很多名山秀水,虽然我们不能亲临,但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很多视频和图片给学生,这种生动直观的展示加上教师的语言解析,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爱护身边花草树木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接近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试图创造一个情景,吸引学生在其设计的情境中学习,这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便于其理解知识的重要方法,但是很多情况下语文教师运用的语言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种情景,关键原因就是语言缺乏接近性,这种接近性也可以理解为亲近的语言,所谓亲近语言就是通过生动、活泼以及其他贴心小学生思维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小学生理解,这种语言简单、风趣且浅显易懂。比如在对有关大自然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优美、亲近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这种情景,由于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有限,教师在利用语言进行描述时可以结合图画展示、音乐背景等方式。

五、生动性

教学过程中生动的语言能够给人以感染力,充满活力、热情洋溢、富有感情是生动性的重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可以看到许多生动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教学搭配生动的作品,能够为学生呈现一堂生动的语言课,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不断延伸。例如,在讲到《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说:“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小草探出了头,树木穿上新装,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温暖的阳光下,终于显现出充满活力的一面”,这种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入春天的已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趣味性

第4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词语 创新思维 体会 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同志也曾指出:“面对世界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心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则是一门极富情感性、极具创造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 《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词语理解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让学生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死记硬背词语意思。因此,造成许多学生在说话、写作时,语言干瘪贫乏,甚至词不达意。 笔者就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直接感知词语意。 一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虚词,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最实用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崛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

3.联系上、下文语句所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词语。这种方法是被理解的词语大多在记事的课文中,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此时,学生对维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续性有强烈欲望。教师可抓住契机,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理解词语。

二、运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因此,运用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近义词比较。就是让学生在比较近义词的异同时,仔细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从而明确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体味词语背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异词比较。就是不同两个词语之间的比较,形成强烈的对比,很好地品味出文本的情感、突出主人公思想境界。

3.同词异义。指同时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例如《我的战友》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 ”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感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

三、演示法、理解词语

1.学生演示。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

2.教师演示。教师演示包括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

3.多媒体演示。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如在教学会意字“笔”时,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竿,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竿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

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在生活实际中已理解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类词语时,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例如“乳白、枣红、米黄”这些词语,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日所喝过的牛奶、所吃过的红枣、所见过的小米的颜色而不讲自明。而“山梁、树冠”等词,我们则可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幻灯、图片、实物进行理解。

五、分析词语的形体、构成、理解词语

第5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游戏教学 注意点

体育游戏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特点备受学生喜爱;又因在开发学生智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深受体育教师喜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以及培养学生坚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和集体主义观念等优良品质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教师也常常喜欢将所教内容换成游戏形式传授给学生。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游戏教学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一、安全性

体育游戏不仅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但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警钟常敲。

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器材的选择还是游戏的组织,都必须注意安全,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尽量避免危险性大的游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得到锻炼的同时,受到教育。

二、实用性

体育课上的游戏一定要简单、实用,易操作。一节课总共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有很多内容,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也很多,这样一来,做游戏的时间就很有限,而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过复杂的游戏学生不易弄明白,做起来就比较困难,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这样的话,就会给老师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把时间白白地浪费了,学生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而且失去了做游戏的初衷。所以说游戏应简单、实用、易操作。

另外,教师在讲解游戏方法时,应做到语言精练、通俗易懂,使学生一听就明白,必要时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这样学生理解得就更明白、更透彻。

三、趣味性

游戏的趣味性就像一块磁铁,有极大的吸引力,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自始至终、全力以赴地参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尽可能挑选一些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的游戏内容,学生能广泛地参与。还可以把原本枯燥无味、学生不喜欢的内容换成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长跑项目是令学生头痛的一个项目,如果教师始终采用一种练习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单调,学习情绪和意志品质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把它变成游戏“穿越大森林”,在游戏时再创设一定的情境。如前面有一条小沟,快,我们跨过去……这边有个小山洞,我们蹲下来,钻过去……嘘,小声点,前面有一群梅花鹿,我们轻点,别惊动它们……快点,太阳要下山了……这样就把原本单调、枯燥的长跑变成各种形式的跑。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目的性

我们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目的,教学中的每个内容、每个环节有都有它的目的性,那么在体育游戏的运用上,不能盲目选择,应从体育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不能为游戏而游戏。例如课的开始部分,应安排一些用时少、见效快的简单趣味游戏,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上,快速投入到课堂中;课的基本部分应选择活动性游戏和竞争性游戏;课的结束部分,应选择放松性游戏,使学生的身体较快地进入安静状态,并且能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教师也可根据课的主教材,在课的开始部分进行渗透,如主教材是“双手胸前传球”。在准备部分,可以安排“头上、跨下传接球”、“运球接力”等球类小游戏,使学生在竞赛中既活动了身体,又掌握了球性,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创编一些游戏。

在教学中,切忌采用盲目的、无目的性的应用体育游戏,这样不仅会削弱体育游戏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情绪。

五、拓展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师喜欢把游戏规则定得死死的,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规定统一行动,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呆板、缺乏生动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游戏时应考虑到游戏的可开发性。如“搬运接力”是一则古老的游戏,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素质及团结协作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防护衣”、“担架”等设计新游戏“紧急救援”,从而达到相同的锻炼目的。我们也可以事先规定一定的器材和小组人数让学生自己创编,下节课进行展示、交流,选择一些学生练习。

六、全面性

这里说的全面性是指教学中要注意面向全体,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尽可能多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如“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一组里只有一个老鹰,一个鸡妈妈,大部分学生只能作为小鸡在后面跟着,有些学生可能从来都没有当过老鹰和鸡妈妈,而有些学生则几乎每次都能当上这样的主导角色。再加上学生的性格、心理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而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不爱同别的学生争抢。这样,在一个游戏中有的人忙得不亦乐乎,有的人则在一边被“晾着”、坐冷板凳。长此以往,必使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受到影响,严重违背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第6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方言化严重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年龄、地域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就会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自身对教师这种语言也会进行认可,没有纠正自身在语言交流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坐井观天》这篇文章中,由于教师方言化严重,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章所讲的意义,因此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2.过于专业化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生长阶段,受自身知识程度的限制,对教学语言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还不能自己解决,加上课后对问题又没有及时进行处理,阻碍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难点进行讲解,对学生认知能力方面没有考虑全面,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专业化术语,这也是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教学语言存在的特点

1.规范性的体现

学生是教育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教学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教学者在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模范作用,具有一个高大形象。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辨别能力低一味接受,再加上后期没有正确引导,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教师在讲《清澈的湖水》这篇文章时,可以用标准化的普通话朗读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向导,再有序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对其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指正出来,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2.切合实际,注重科学性

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学生以后接受更好高层次的知识奠定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对文章讲解时不能依据自身主观判断对学生进行讲解,应该切合实际、注重其科学性的体现。

3.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7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1―0043―01

随着时代的变化万千,使得我国的教育体制也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进行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了,因而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陈旧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研究背景

自全面实施和落实教学改革以来,我国的教学水平取得了新的突破,上升到了更高阶段,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条件。当人们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改变,人们就逐渐将更多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其中效果最显著的一种便是电教技术的应用。而文章主要阐述的是该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有效地运用电教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地、直观地为小学生将全新的一个听说读写的学习氛围营造出来,为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提供条件。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电化教育的作用

1. 自觉性的提高。“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还未发育成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而时常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较差的特征,这对于教师而言,若是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想要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在电教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下,教师能够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知识点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在电教技术的利用下将古诗、词语以及短文等相关联的歌曲、图片以及视频等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动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本身趣味性的增强,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记忆,并不断对相关的内容印象加深,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8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1.新旧联系法

现在大多数小学英语采用了循环式的编排方法,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早渗透,重积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材的系统性,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2.比较教学法

在英语学习中,有许多抽象的形容词,如big, small,long,short, strong,weak等单词。这时,可采用对比法,拿出a big ball和a small ball,并说出big,small让学生知其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例 What’s that?What’s this?也可采用该方法,手指远处东西问What’s that?手指近处东西问What’s this?不用多解释,学生很快就理解其意思。

3.情景表演法

低年级小朋友不会书写母语,但能听懂。而英语不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或是情景,小学生无法理解他们从未学过的英语句子,因此,在传达较难的句子时,教师可将其表演出来。如句子: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可以这样假设,握起拳头的右手为egg,左手为egg cup,一边把右手放进左手中,一边说Put the egg in the egg cup.让每个学生一边说一边做,使严肃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交流场所。学生不用枯燥地反复读记便会很快记住。

4.自编快板法

小学生对有节奏的快板、歌曲十分感兴趣,通过实践,也证明了此法可行。在鲜明的节拍中,孩子们轻松地理解了新知识。

如教Seeing a Doctor一课时,可跳出课本的框子,把课本中的知识按自己的教法编成快板形式。其内容如下: 转贴于

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cough.

Cough,cough,

I have a cough.

What’s the matter?

You have a cold.

Cold,cold,

you have a cold.

如果再配以有节奏地击掌,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样,学生不但学起来兴趣盎然,而且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5.游戏竞赛法

第9篇: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范文

1.社会背景

目前,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贸易飞速发展,英语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语言,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具备更好地使用英语的能力。而过去传统的以阅读、背诵、书写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培养能够用英语进行语言上的交流的人才的要求,因此,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英语的使用能力。

2.理论基础

在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使用更多的器官进行学习时,可以加深记忆,降低遗忘率,而英语电影恰好可以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他们在看电影时,既要认真看电影图像,又要认真听电影台词,有助于大学生对词汇、语法的记忆。

另外,有语言学者认为语言环境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就像人们都会很擅长所居住环境的语言,而英语电影正是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大学生们身临其境,让大学生对英语口语、句式有更加深切的體悟。

二、英语教学的优点

1.英语电影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部英语电影都是一个故事,相比枯燥无味的课本,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电影中蕴含的知识。电影可以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带动学生将更多的感官运用到语言学习中去。电影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曲折多变的情节深深吸引住学生,而学生在观看电影故事的同时,从电影人物的台词中学习到英语在交谈中的使用规范,提高自身听英语、懂英语的能力。

2.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对于婴儿来说学习母语并不难,是因为其身处所学语言的语言环境中,这也是语言学家所说的语言习得;而大学生们在课堂上主动有意识的对语言的学习叫作语言学习。相比之下,人们认为第二种较为困难,究其原因,就是第二种在其过程中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该语言所在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很多人未对英语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只是居住在美国,照样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个条件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实现。英语电影恰恰可以提供语言环境,电影中的台词口语化,演员的表演具体形象,深深加强了学生在观看电影时对此语言的体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3.可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我国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而学生们可以从英语电影的情节进展、矛盾表述、台词等体会到这些思维方式的特点。另外,英语电影中的画面很好地表现出西方人们的生活环境,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还有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也很好地讲述了西方的历史进程,如《拯救大兵瑞恩》,就表现了二战时期的美国历史。电影当中展现的社会背景同样属于语言环境的组成部分。

三、运用英语电影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好电影

在进行英语电影教学时教师应当选择价值观正确且充满正能量的电影,电影中不应出现限制级内容,电影中的台词应当明确且具有典型性,让学生在观影的时候有良好的观影体验,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兴趣,进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2.采取配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