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感恩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新途径
小学生德育工作关系到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他们的道德素养的养成。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来进行,比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只依靠原有的德育教育途径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了。学校必须以人为本,将德育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根据网络时代小学生的特点,创新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一、实施感恩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感恩父母。这是小学生德育教育首先应该提倡的。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对孩子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让他们记住父母亲的生日,为父母做家务。还可以利用感恩主题班会的机会,让家长参与,让父母和孩子进行情感互动。二是感恩师生。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使他们懂得如何尊师重教,相互友爱互助。比如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批改作业,体验教师的辛劳,让他们尊重、理解教师,在教师节向老师献真情;还可以开展同学之间表达友爱的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帮助同学或者班级做好人好事等等,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三是感恩社会。组织学生开展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读书和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的真情和爱;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学雷锋活动来引导学生表达对社会关怀的报答之情,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四是感恩大自然。通过感恩大自然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平时要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让他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让感恩大自然教育成为小学生的自觉的日常生活行为。
二、用故事传递德育教育思想
小学生德育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心志教育为主,通过故事来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用故事教育学生,由此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故事传播着思想,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精彩故事的演绎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德育工作也是一种新的途径。具体来说,老师可以每周为学生上一节“故事课”,通过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将德育教育寓于故事中。在故事中要少说教,多向学生分享故事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生自由对故事进行评议,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所讲的故事要能够以小喻大,选取的故事内容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身理心理年龄,富有启迪意义,这比单纯的说教所达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利用故事进行德育教育,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演讲能力,在课堂上讲故事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还要将故事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用故事教育学生的德育工作形式简单而有效。
三、利用校园文化网络实施德育教育
学校要通过网络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充分利用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构建完善的网络教育管理中心。不但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网络操作技术,还要加强学生的上网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网络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树立学生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学校可以开设网上论坛,让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从小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网络教育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电子刊物,教会学生如何下载电子文稿以及在线阅读,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文章,丰富学生的思想。教师还可以结合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励志活动。
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养
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而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学校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教风三个方面建立激励机制,开展师德师风研讨活动、评选活动。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考核。以教师的师德与业务水平作为考核机制,不断激励教师加强自身的能力和思想道德建设。学校要积极推行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制度,构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平台,坚持开展德育工作会议。发扬师德典范的作用,弘扬师表风范。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师德师风的明显提升会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五、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新途径的开展方式有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将德育资源充分运用到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中去,联合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力量,通过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来构建学生的德育意识,并付诸到德育教育实践工作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德育观念,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久州.怎样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J].课外阅读:中下.2012(3)
[2]唐惠玉.新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提效方案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教育 新途径
在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只依靠原有的德育教育途径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了。学校必须以人为本,将德育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根据网络时代小学生的特点,创新德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1 对德育教育目标进行明确,进一步充实德育内容
班主任在考虑构建班级的德育目标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国家与学校所制定的目标,将其作为前提,同时还需要联系到自己所管理的班级上学生的具体思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所构建的德育目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指导。在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要拥有明确的思路,目标的层次需要分明,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所构建的班级德育目标太过于模糊,那么就会对班级的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作用,对于班级的发展难以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为此,在开展班级德育活动选取材料时,需要注意多选择那些细小、与生活和实际相贴近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够让选取的材料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
2 对学生进行关爱,多采用正面教育
对学生进行关爱。作为班主任必须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尊重与信任,对每一个孩子都不能够有偏见,要从感情上去贴近学生,尽可能的消除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让学生能够从精神上感受到教师所给予的鼓励与支持,感受到来自于班主任的温暖和呵护,让他们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教师偶尔的严厉也是希望他们更好的成长。
多采用正面教育。在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多从正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很多事物都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就应该从旁给予协助,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将学生引导向正确的方向。
3 多层次实施感恩教育
一是感恩父母。这是小学生德育教育首先应该提倡的。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对孩子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让他们记住父母亲的生日,为父母做家务。还可以利用感恩主题班会的机会,让家长参与,让父母和孩子进行情感互动。二是感恩师生。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使他们懂得如何尊师重教,相互友爱互助。比如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批改作业,体验教师的辛劳,让他们尊重、理解教师,在教师节向老师献真情;还可以开展同学之间表达友爱的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帮助同学或者班级做好人好事等等,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三是感恩社会。组织学生开展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读书和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的真情和爱;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学雷锋活动来引导学生表达对社会关怀的报答之情,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4 用故事传递德育思想
小学生德育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心志教育为主,通过故事来教育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用故事教育学生,由此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故事传播着思想,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精彩故事的演绎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德育工作也是一种新的途径。利用故事进行德育教育,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演讲能力,在课堂上讲故事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还要将故事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用故事教育学生的德育工作形式简单而有效。选择的故事需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联,能够打动学生。
5 对德育模式进行改进
在对孩子进行德育时,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说教的方式,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去进行接收,因此往往都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某些时候甚至是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为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都应该进行适当的改进与拓展,在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说教的方式,多利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无形之中就接受德育教育。例如可以利用和德育相关的故事资料、开展演讲、组织进行讨论、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在其中穿插德育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娱乐的同时,受到较好的德育教育,这样的德育效果要远远的比单纯的说教要好。还需要多利用课外的时间开展自我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大环境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一、挖掘教材内涵,提高教学情感。
在我国当前绝大多数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存在着很多同感恩有关的教学内容,例如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以及感恩父母等等。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已经明确要求要针对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培养,帮助他们可以在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中开始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基于此,感恩教育的重任就落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当中,教育者应当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认识到一个普通公民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一个好人需要拥有的高尚品德等等。仅从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的角度来看,能够体现出感恩教育的授课内容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尊老爱幼、孝顺长辈、友爱同学、热爱祖国以及热爱劳动等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于教材表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道德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感恩教育目的。比如,教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课时,教师可安排“爱心回忆录”这个环节,先播放录像,父母疼爱孩子的几个片断:一是女儿放学晚回,父亲的责备“你怎么这么晚回”?二是孩子第一次做饭,饭菜难咽,但父母依然说好吃;三是一位父亲隐瞒儿子母亲得了痴呆,怕影响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等儿子回来看望母亲时,母亲已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儿子放声痛哭。看完这三个片断,孩子们都沉默了,哭了,因为孩子在这一刻心灵受到了触动,读懂了父母的心,明白了父母的爱是多方面的,一句担心的责备是爱,一句鼓励的话是爱,善意的谎言也是爱。同时,孩子们可以从这个片段中感受到天下所有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更体会到了自己父母的不易。那么你和你的父母又有哪些小故事呢?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时间不等人,等我们长大了,最爱我们的人已经老了,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
二、丰富课堂活动,加强教育手段。
在笔者眼中,感恩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美德,同时也是新时代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如今,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对原本简单的人际关系赋予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在不断拉近,但是由于各种阴险狡诈、见利忘义以及勾心斗角的出现让社会的风气变得越来越浑浊。由于小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与人生观念都尚未形成,所以他们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与侵蚀,进而形成很多悲观且消极的思想。长此以往,这种类型的小学生不仅没有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师长、感恩父母,甚至还会对自己身边的人产生抵触心理,认为大家对于他的管教是一种束缚。为了能够尽快扭转这一局面,教育者应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尽可能多的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感恩之情带来的正能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恰当引入感恩情境,拓展教育主题。教育者可以结合当前的教学进展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将感恩教育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感恩情境的素材有很多,笔者筛选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来加以介绍:第一种,说明情境。教育者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带有人生哲理以及感恩元素的故事在课堂中进行讲解;第二种,体验情境。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感恩二字的深层涵义,教育者可以尝试设置一些更加隐讳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到感恩之情;第三种,体谅情境。此类教学情境的设计主要是用于提升学生的感恩敏感度,将感恩二字同自己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其中包括在学校或是学生身边所发生的一系列感人事件等等。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到感恩教育的真正意义,选择了一个来自于韩国普通媳妇的事迹,大致内容如下:主人公恩贞坚持教育自己年仅五岁的孩子每天都要给爷爷奶奶端茶盛饭,并且还特意制作了“孝行牌”来给孩子佩戴。在过中秋时,恩贞带着孩子与丈夫一早来到父母家里,行使跪拜大礼来感恩父母双亲的养育之情……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在聆听这一故事时都显得格外认真,很显然已经唤醒了孩子们的感恩意识。而后,教师又说出了下面的一个反面案例:一位家境贫寒的学生不幸在上学的路上被马车撞断了腿,他的语文老师拿出自己家中的所有积蓄来为他治疗,并且在他康复之后坚持每月给他生活补助。但是这位学生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竟然再也没有回到家乡来看望自己的老师与恩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听完这两个感恩、负恩的故事后,纷纷遣责忘恩负义的行为,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又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到底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去感恩呢?”班级内的学生在沉思片刻后做出了如下的回答:“那些曾经帮助过我学习的同学值得我感恩”、“给予我生命的父母需要我感恩”、“为我们无私奉献的老师需要我感恩”、“安定稳定的祖国需要我们感恩”等。学生还表示今后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三、落实家庭教育,积极开拓教育方式。
瑞士教育家裴斯洛齐曾经说过:“家庭是道德教育开展的主要场所。”而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便是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及行为素养,学会如何正确做人。而如今,有些独生子女家庭中的父母,只会一味的去利用物质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认为只要给与他们一个富足优越的童年就足够了。然而这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是怎样呢,很多小学生习惯了对父母挥之即来呼之则去,不仅不会对父母的爱抱有感恩之心,并且感觉稍有不顺心就会撒泼耍横,让父母来安慰自己。基于此,如果想要让感恩教育开展的更加顺利,我们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家庭环境着手来进行“净化”,让所有家长都可以充分意识到溺爱孩子与过分顺从孩子的可怕。首先,家长应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基本物质要求进行满足,更应注重精神及道德方面需求,特别是叛逆期孩子,只是给予金钱,过分顺从,任其发展,后果可想而知。其次,家长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家庭教育,要根据孩子的个性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感恩方式,使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持有感激之情,让孩子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态,并通过自身言行来引导孩子如何在实际生活落实这种感恩之情。最后,家长应为感恩教育创建合适的氛围。父母的言行可以有效感染孩子,任何时候言行教育往往胜于理论教育,孩子在道德水平上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在生活当中,父母往往充当着感恩教育的主导地位,与孩子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实施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并不是一项短期工作,它需要长时间的熏陶与沉淀,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不断配合才能够有效实现。笔者相信,若能够坚持通过以上方式来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感恩教育,必定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孩子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与事。
作者:王美娇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湖滨中心小学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从小学生步入校门的第一天起,班主任就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信任班主任,尊重班主任,班主任在他们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心灵就像一泓清水,就像一轮明月纯洁无瑕,周围重要的人和环境的熏陶,往往直接影响着他们成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极强,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形象仪表都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处处严以律己,作出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建立良好的品德。如果我们班主任都能做到以德为本,力行道德,就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带动起全部学生,使整个校园形成追求道德,崇尚道德的良好风尚,如此,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多种形式,寓教于乐
我们班主任要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儿童特点的德育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快乐中受到教育,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争当班级的“文明之星”活动,“文明之星”的评选标准要明确:包括遵守纪律方面、礼貌方面、言谈举止、仪表方面等等,通过这个活动的激励,使小学生自觉形成做好人好事,讲礼貌、讲文明等的行为。再如,利用校园网络举办“最美的少年”评选活动,评选活动要充分体现出对德育要求的分量,活动中,班主任要组织好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对校园各种先进事迹的宣传,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那些不道德的行为,班主任要给予及时的批评,以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是非观念,使学生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积极地做好自我教育,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三、抓住根本,学会感恩
我们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父母的宝贝,从小都被浓浓的爱所包围着,呵护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渐渐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班主任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从小就要培养他们拥有一颗至诚的感恩之心,这样他们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正如《感恩一切》这首歌中唱的一样:“……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亲爱的老师,教会我成长;感恩帮助过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过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
我们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要通过给学生讲“二十四孝”的故事,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抓好道德的根本。可以通过给父母洗脚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的决心。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一切的思想,生活在一个相互感恩的世界的人必将是幸福的,社会也一定是和谐美好的。
四、全面了解、因材施教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感恩意识
在应试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大都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他们过度重视“智育”,而忽略了“德育”,甚至部分小学教学中一味的追求高升学率,所以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大都将基础思品知识、解题方法以及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所以导致当前的小学生道德比较缺失,即便有些小学学校开展德育教育,但是也大都也只是走走过场,无法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因此,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思品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言传身教――提升自我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技能和思想境界。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结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从容不迫,言行不一通常是会落人口实,产生非常坏的影响。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自己更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摒弃的行为,自己也应当坚决抵制。由于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最初成长阶段,各种思想体系和人生观、价值观尚尚未真正形成。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故的真善美、假丑恶还未能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全面指导,因此教师作为启蒙者,一言一行都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只有自身在生活中开朗豁达,在生活中人生态度和思想上值得尊敬和作为榜样才有可能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会思想教育的灵魂,提高自身思想I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真正践行自己所思所想,并发挥一定教学技巧,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三、时事阅读与课外延伸
在小学教育阶段,虽然学生客观理解问题的能力较为一般,但是也需要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和提升。所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增加一些见闻或知识,包括看新闻、保证或杂志等,阅读时事,把思想品德教学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所总结的信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热情与动力,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是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了解战士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知道中国人民是人民的子弟兵,从而了解到国防的重要性。让小学生感受到驻守边疆的人民不畏艰苦,为国奉献的情怀,体会军队与人民的鱼水之情,热爱。在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渐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四、实施悬念式教学方法
在小学思想品德创新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实施悬念式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促使小学生产生探究意识与探索思维,以此来激发其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热情与兴趣。悬念是活跃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能够激发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征,精心设置悬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进行《社会呼唤诚信》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悬念:让小学生说诚信成语、讲诚信故事,表现优秀者有奖励?小学生为了得到奖励就会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讲诚信故事或说诚信成语中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与真实含义,并且自己也或做一个诚信的人,而奖励则可以是一个荣誉称号、一朵红花或一句表扬等。
五、角色表演,学会换位思考
第一章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向我们介绍了孔子被两个孩子问,“什么时候太阳大”难倒,并接受孩子的教训;胡雪岩的药店里有小二买假药。于是就写下“戒欺”二字来警告下属诚实……还链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小男孩把路边的车划得伤痕累累。后来,小男孩折了带对不起的小纸船放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和他妈妈一起上门赔礼道歉,车主都转怒为喜。诚实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品质,作为一个小学生,这是我们必要的品质!
第二章做个感恩向善的人,给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感恩是对别人给予帮助的感激,去报答;向善是愿意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事……陈斌强背母上班、马福建帮助老人都是一些积极向善的好例子。张杰老人用茶叶蛋换来教学楼,“给自己买房不如给他们买”;宁波的最美四姑用爱心换来老人的生命。杭州的小学生丁诚华还帮助残疾的添添、得白血病的汪敏明姐姐、和新疆小女孩完成了愿望,并帮助他们。感恩向善的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让我们做得更好!
第三章做个爱学善思的人是我们小学生必要的。鲁迅惜时如金;童第周“一定要争气”让我们珍惜时间。好问的沈括,做飞镖玩出大名堂的钱学森,给市长写信说地铁不好的毛家兄妹……学习很快乐,但是你要仔细发现才会。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只有一次,这也是生命为什么如此珍贵,而我们必须要真爱生命的最大理由。而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其目的要培养小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甚至要超越生命,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生命教育一般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来展开研究与思考。广义的生命教育需要从生命的角度来理解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充分体现出教育的人文关怀。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主要是教育内容中涉及到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需要有意识、有目标地来组织学生,并通过生命教育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不断的学习与领悟。进而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甚至超越生命。生命教育的提出,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美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之间的联系
1.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之间的联系
生命教育也属于一种生命意识上的教育,要让学生掌握生命之特点,对生命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从而熟悉生命法则,而小学阶段必然要让学生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小学语文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其教材也包含了对多元化生命存在的解读。例如:以自然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咏柳》、《》等等,以动物界生命为对象的有《天鹅的故事》、《狼与鹿》、《两只小狮子》等等,而以人为生命的对象也比较多《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等等。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涉及到生命教育题材的课文比较多,为生命教育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资源,课文中对生命有不同的呈现,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生命的理解。
2.语文教学与生命实践之间的联系
生命教育也是一种生命践行的教育。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都还不够,必须要履行生命存在的义务与职责,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别人的生命尽一份力。小学语文课堂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正面人物形象,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感染,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榜样力量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学习通常会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而且喜欢模仿受欢迎、受尊敬的的一些对象。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的典型人物,可以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示范,不仅可以起到对小学生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导向功能,而实践能力也是提升小学生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的基本方式。
三、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教育实施具体策略
1.感悟生命之可贵,把握青春年华
语文学科的基本形式就是听、说、读、写。而小学由于年龄的特征与心理的特征,感情相对比较细腻、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生命教育,教师需要对学生内在的情感诉求进行把握与分析,通过“听”的方式可以将他们成功引入教学情境,进而感受生命之可贵,才能更好的把握青春年华。例如:学习《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对本篇文章的作者背景进行了解。《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由于小时候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90%的关节坏死,虽然她的腿不能动、手不能抬、腰不能转,但是她从来不肯向命运低头,忍受者病痛的折磨,利用这变形的双手创作了这篇《生命生命》这篇优秀的文章。笔者相信学生在没有学习这篇课文之前了解作者背景之后,心灵上已经产生了共鸣,在情感上非常佩服作者,也感受到了生命之可贵。随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作者围绕“生命”的主题展开写作,如飞蛾求生片段中“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学生在阅读这个片段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力量,飞蛾尚且如此,而我们又应该怎样把握生命的想法油然而生。教师可以利用《命运交响曲》打造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对全文进行回读,真正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生命因珍惜而可贵,生命因把握而更加美丽,在音乐的渲染下,真正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真爱与赞美。
2.领悟生命之感动,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生命教育中学会感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生命道路上最迷人的风景。人的一生往往会因为身边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动。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对白都能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感情激发出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来自父母的关爱、来自朋友的帮助等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把感恩之情“说”出来。语文教师可以开展相关主题研讨会,也可以通过课堂读报等等直接的形式,进而让学生将生命中的感动一一倾诉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如:学习《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对本篇课文进行精读,《她是我的朋友》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是为了抢救受了伤的伙伴,还是已让献出了自己的献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出自己的献血时,他只说了:“她是我的朋友。”文章重点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生动的展现了他为了就朋友而无私风险的精神。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受到感染与教育,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朋友之间要常怀感恩之心,朋友之间要相互扶持,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朋友观。
3.把握生命之真谛,敢于担当
人为何会来到这个世界上?而生命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这类问题无论到了哪个时代,相信永远都是一个复杂深奥的哲学问题,而这个问题笔者相信也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小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更是不知所措,甚至会感到困惑,感到不解。身为小学语文教师也不需要一定要给小学生一个定义,但是探索生命的真谛,诠释生命的真谛,把握生命的真谛,似乎要从古今之外的历史典故、名篇佳作中去分析与研究了。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于丹老师专题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才恍然大悟,学习固然重要,可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感恩你我他,将快乐装进口袋。
其实现在的我都莫以为然的接受了长辈那无限的爱,却忘记了自己因有的职责——感恩他人,早已把感恩从心灵深处挤走,把那无限的爱视为理所应当,当看了于丹老师专题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才知道我错了,我在希望别人给予时,没有动自己的感恩之心,就像于丹老师说的故事一样“一个小女孩在看电视,她的妈妈手受伤了,拿给她看,她一手推开了妈妈,说;别打扰我看电视!”就这一个我们以为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却伤害了我们最爱的妈妈,其实完全可以换种方式,温柔得吹吹妈妈的伤口,问一问还疼不疼?其实这样的小动作还有很多,都发人深思。我们也曾有过许多这样的案例,妈妈的唠叨,爸爸的严厉,都是为了谁?在所有人心里都是严父慈母,我也不例外。妈妈总是顺着我的性子,那代表性的唠叨也尾随其后,当我难过时会安慰我,当我失败时会鼓励我,当我受伤妈妈比我更痛苦;爸爸不会跟妈妈一样嘘寒问暖,但那严厉的神情中流露出爱,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我被一个男生欺负了许多次,爸爸忍无可忍,星期五爸爸找到他和他的家长处理了这件事。以前我还以为他们不在乎我,甚至还发过脾气,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之极。我想感谢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你们生了我,抚养了我,呵护了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
我还有感谢教育过我的人,感谢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伤害过我的人……
感恩你我他,路漫漫,要经历的还有很多,先学会感恩再说。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生 感恩教育
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生活经验少,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物都还是比较抽象的,理论说教式的感恩教育他们肯定难以接受。那么,在小学中,如何进行班集体管理?我们怎样去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心?通过实践与研究,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健全我们的孩子。
一、深入了解,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是要将一个班的学生管好,做好和管好学生的工作。所以班主任必须对本班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全面深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班主任对班内学生要公道、公正、实事求是,对待学生要紧中有松,严中有宽,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班主任是可敬的;对于生活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多加关怀帮助,多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消除其恐惧心理,让学生感受到该班主任是可亲可信的。班主任和学生应是快乐和睦的一家。
二、抓好常规教育,建立班级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刚接手的班级,更要有一套班级管理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为此,我创设以下两种班级制度:第一,班级工作岗位责任制和轮换制。在班级中设立各种岗位,如礼仪岗、纪律小先锋、小园丁、图书管理员、午餐管理员等。大家在一定时期内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人人各负其责,一段时间后进行岗位轮换,这样一来让学生都有不同岗位接受锻炼的机会。第二,班干部轮换制。这主要采用“一日制”,这项负责人的确定办法与班级中每周“星云榜”相结合,从上榜中挑选,值日要带领同学早读早操,管理午餐活动,监督岗位执行情况,记录班级日记、汇报一日情况等,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规范学生言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同时,教师应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科学管理班级,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从常规入手,抓好学生礼仪、卫生、纪律,并制定班级公约张贴于墙壁,让每个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教师以身作则,感染学生,使班干部成为学生“学得来,看得见”的榜样,并加大管理,如负责礼仪、卫生、纪律的同学提前检查,发现有违纪现象马上给予指出、批评。一日三次,且做好记录。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好习惯,自觉遵守纪律。因此,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开学到现在已得到七面流动红旗,这足以说明良好的班风正逐步形成。
三、转变观念,形成正确导向
班主任不仅是一名学科教师,更是一班学生的引路人,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不但要教好书,更要将学生引上正派之路。班主任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就应该以身作则,按学校要求管好本人,该做的就照做,甚至要想到做得更好。为人正直坦诚,团结同志,能够处理好教师关系、领导关系、师生关系,这样会使学生敏锐的眼睛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正直、公正、求实。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同时要注意特殊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肯定表扬,使他们觉得该班主任不是爱优厌差的人,其实很宽容大度。逐步引领学生走向心灵深处——会感恩,才会从善;会感恩,才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会感恩,才会热爱生活!
四、宣传教育,强化感恩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恩”是多种多样的,教育者就可以将“恩”具体化:让孩子们在具体的事件中感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恩情——父母之恩、师长之恩、朋友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通过组织学习,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等宣传阵地,通告“施恩”、“受恩”与“感恩”的信息,为学生树立知恩图报的典范,表彰典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感恩意识。
五、利用自然形成的资源进行感恩教育
小学生天真单纯,他们的适应、认知、情感、思想一般都表现在日常行为上,这就需要老师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灵活利用自然形成的资源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发现学生乱花钱、衣着上互相攀比,就要让他们知道父母给他们的每一分钱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的辛苦,让他们懂得如何勤俭、如何孝敬父母,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的毛病。
六、结合学科内容,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我们可以将它作为德育的切入口,作为帮助学生提高品德修养,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各学科的教材中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的资源,我们应该发掘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我上人教版小学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表现亲情为内容的课文时,抓住“尊重父母,学会给予”这一主题开展教育,让学生述说自己被父母关爱的故事,重温父母恩典,给家长写“感恩诗”,体悟来自父母的慷慨无私的爱。本班张同学就写了这样一首题为《感谢父母》的小诗:“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心灵的路程;就像一支船桨,推波助浪伴我起航。啊,爸爸妈妈,我跌倒时需要的拐杖。我要感谢,感谢那盏明灯,那支船桨,还有那根功德无量的拐杖!”多么真挚的感情啊!学生在一件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事中体会人间真情,在回忆和述说中学会“接受”,学会感恩。这样的教育形式,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上有正确的导向,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将感恩教育与经典诗文颂读相结合
我们祖国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灿烂的文化瑰宝,我们可以从中选择有益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经典诗文让学生颂读。如我校2006年春学期开展关于“国学经典诗文诵读”的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论语》、《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优秀作品作为学生诵读的教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增强道德规范意识和感恩意识。
八、通过开展感恩活动来实施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