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空巢老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作为老年人中一个特殊群体的空巢老人,其数量和比例的不断攀升已使得我国老年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巢问题已日渐凸显,有预言,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城市和许多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种种迹象也表明,空巢问题已成为新时期人们谈论人口、养老等问题的焦点,而农村地区的空巢问题更成为当下老年工作的重大课题。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困难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养儿防老”的观念和做法相对普遍。人们偏好以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认为几代同堂、兄弟不分的联合家庭、扩大家庭是繁荣幸福的象征。然而,如今家庭的日渐核心化、空巢化,使得空巢老人在经济上依靠子女供养变得困难,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护理失去了依靠,精神失去了寄托、心理缺少了抚慰,使得空巢老人在各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
经济上,农村空巢老人依然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生活水平偏低。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靠“自己劳动所得”,“子女给予”的比重偏低,“农村低保金”和“政府资助”更是少得可怜。在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而政府和社会在农村的养老作用仍扮演着配角的情况下,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只有“生命不息,劳作不止”,不存在“退休”一说。青壮年子女进城务工、经商,所挣得的钱要用来供自己的孩子读书、交房租、交水电费等,很少有多余的钱来供养老人。因此,农村空巢老人还得靠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由于老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医疗费用也是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啃老”现象在农村并不是个别,很多农村地区子女的抚养、教育、求职、结婚、买房等都还需要父母的支持,这样一来这些老人的经济生活就变得更加拮据。在这样的条件下,农村空巢老人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度明显高于其他需求。
生活照料上,缺位现象日趋增多。生活照料缺位是指空巢老人在生活上需要照料但没得到应有的照料的现象。家庭中的子女本是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上的主要照料者,但这些子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在老人身边亲自服侍,因而造成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上缺位。同时,由于子女外出打工,除少数之外,大多数“空巢老人”还要承担起家庭农业生产的重担和照顾孙辈生活的重任。一旦生病卧床,除担心巨额医疗费的来源问题外,还要担心谁来照料自己。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剧,以及中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流动,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缺位的问题也将日益严重。
在医疗保健上,农村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人70%以上都有慢性病,有的患病老人需要到较远的乡镇卫生院看病,很不方便。农村空巢老人一旦患病,由于生活上缺乏儿女的照顾,自己又没能力请保姆照料,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化解疾病风险和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各种老年病成了很多空巢老人最大的威胁,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有的孤身老人在家中暴病却无人救助,甚至因病死亡多时仍无人知晓,这应当引起有关组织和机构的高度重视。
在精神慰藉上,农村空巢老人缺乏爱和关心。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空巢”老人生活比较寂寞,很容易陷入空巢心理危机。
现行养老供给模式及其弊端
传统的家庭养老供给模式。家庭养老实际上是老年人在自我养老的基础上,将老年风险向其他家庭成员分散的养老模式①,它建立在传统孝道伦理观念上,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其养老功能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和排他性。在这种模式中,老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由家庭成员来提供,它不但可大大减轻政府的压力,且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小,同时在情感精神方面的作用也是其他任何养老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但是,这一模式下老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养人自身的素质和富裕程度。尽管我国传统道德观念及法律法规对养老责任都有约束,然而,新形势下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大量青壮年外出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家庭养老压力又不得不使家庭养老在品质上大打折扣,这也使得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参差不齐。特别要说的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4-2-1”型(少数是“4-2-2”型),即一对夫妻要赡养4 位老人,抚养1 个或2 个子女②。这种情况下,单纯地靠家庭养老模式来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显得很苍白无力。但在经济社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农村地区,它仍将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养老的主力,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社区养老供给模式。又称集体养老,指农村基层社区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来满足社区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方式③。社区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间的一种过渡形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老人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有助于提高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化解家庭养老的风险;老年人一起生活容易找到彼此间的共同语言,减轻心理负担。然而这种模式在农村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不仅养老对象、受众面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针对无经济来源、无固定赡养人、无自我生活能力等“三无老人”和鳏寡残疾人员),而且养老物资和服务也十分依赖于当地的经济水平;此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对养老院、“五保”、“低保”等有偏见和排斥感,认为“那会让自己脸上无光”,并且这种养老方式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操作落实上也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监督。
社会养老供给模式。指在某一较大区域范围内依靠全体社会成员或某些经济实体的力量实现养老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障机制④。作为一种养老模式的高级形式,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通过制度安排来保障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解决其养老的后顾之忧,有较强的制度性和较广的受众面;将当下相对空闲的资金用于自己或者他人未来养老的保险支出,不但可降低家庭的养老风险,也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在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依然比较牢固,因而通过养老保险还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贯彻执行。然而,这种模式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是有一定的推行难度的。首先是经济因素的制约,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村老年人所占比重大,且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样的条件下,单纯的社会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使政府背负巨大的财政压力;其次是思想观念作祟,“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依然广泛、牢固,这样就使得养老保险多少被人们不信任。
个人自养供给模式。指个人在劳动就业期内将一部分现期收人作为老年经济生活保障储蓄起来,以满足老年生活需求的养老方式,包括进入老年后,经过自身努力获得经济报酬的行为⑤,在农村地区以后者居多。农村老年人拥有土地、林院、农具等基本生产资料,通过自主劳动获取生存资料,自力更生,不但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负担,也通过劳作来维持自己的身体机能、发挥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实现自身价值。尽管当前我国不少农村空巢老人以这种方式养老,但多是“不得已而为之”。首先,个人自养供给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储蓄或良好的身体条件,然而在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多由于经济收入不稳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状况不理想等因素,使得具备条件的人少之又少;其次,自我供给模式的维持也存在先天的暂时性,随着老人年岁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自我供给、自我照料迟早会被他人供给、他人照料取代。因此,受个人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养老模式作为一种权宜模式来缓解家庭成员压力尚可,若是作为老人养老的主力模式或长久模式则难以实现,也不适合。
社会支持网养老的提出
社会支持网源于西方社会学研究,是网络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1922年,齐美尔在《群体联系的网络》中第一次使用了“网络”概念,后来Manuel Barrera J R等又从广义的角度把社会支持分为物质帮助、行为支持、亲密互动、指导、反馈和正面的社会互动等六种形式⑥。
参照国外研究,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可得出以下结论,即社会支持网注重对网内成员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支持;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领域,这一课题还很新,有诸多的可能性值得研究和探讨。因此,本文沿社会支持网以往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框架,参照老年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尝试运用“社会支持网”的养老模式来缓解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试图探讨得出一个适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笔者看来,个体的“社会支持网”不仅包括经济、生活上互动频次高且相对固定的家庭血亲关系,也包括他的邻居、朋友和同事以及他所在的社区和组织,而在农村,人们的社会支持网以血亲关系为主,血亲以外的支持网多不被人看重,正如所讲的“差序格局”下,人们之间的交往意愿和信任程度主要看血缘的亲疏关系⑦ 。良好的社会支持网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社会支持网的缺失,则会导致个人的身心疾病,使个人日常生活的维持出现困难⑧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诸多问题可以看作是个体社会支持网中某一环节缺失的结果,而家庭、社区、社会以及老人自身,对重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养老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和路径探索
完善和规范政府、社区的正式支持。正式支持来源于政府、社区及其他正式组织,是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一种制度性介入,在农村地区,这种支持却出现了相对匮乏的状态。但近年我国社会政策的各项改革都较多地收缩了国家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而过多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这样的政策调整是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实情的。虽然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已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没能完全发育到能够独立承担社会事务的阶段,这种情况下,国家与政府过早地淡出社会服务领域就造成了正式支持的不足,势必造成农村老人应有的社会福利得不到满足。因此,政府和社区的正式支持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从而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如“五保”、“低保”、社区照顾、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规范各项制度指标的操作和落实,加强监督和舆论反馈,使国家有限的财力真正用到需要的老人养老上。
培育和丰富非正式支持。非正式支持的主要来源被认为是家庭成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支持的提供呈现出萎缩趋势。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农村家庭结构逐趋小型化,使得农村的独生子女未来的养老压力倍增;此外,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及中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流动更使得原有的养老支持日渐减少。虽然中青年人口的城镇化流动可能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经济窘境,但由于长期的聚少离多而导致的“空巢家庭”增加及“代际关系”的分化,使得农村家庭的养老支持力失衡⑨。这样的条件下,一方面要为进城务工的农村中青年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平台,保障其正常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老人的其他支持网络,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力度,既解决离乡人员的后顾之忧,又使得老人不会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孤单和无助。
提高支持网的质量。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支持网络还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整体质量水平。其中最主要问题在于网络的规模太小,可供选择的支持来源不多,从而减少了老年人养老的经济来源;其次,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还不成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在摸索中,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够充分;另外,尽管农村老人对经济供养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方面的需求,但提供的支持仅停留在基本生活层面,而忽略对老人精神和情感的支持,这也使得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整体质量水平降低。因此,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支持网质量上的不足,笔者认为,在保证老人对实际支持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老人的情感精神生活;在坚持以家庭和亲属支持为主的基础上,加快我国农村社会求助和服务等支持的建设,积极发展农村老年人服务事业,如成立一些老年健身、咨询和娱乐场所等。
维护支持网的稳定性。人到老年,所期盼的是一份安定祥和的晚年生活,这有赖于支持网的稳定与否。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农村老人的社会支持网是以亲属特别是子女为主的,这种模式十分脆弱,一旦条件发生改变,就极有可能被其他养老模式所取代。社会的流动性,妇女地位的提高,城市养老模式的渗透及新一代独生子女的长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当前农村老年人的支持模式。因此,维护支持网的稳定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的情况是,家庭支持的比重大大超过了国家支持和社会支持,而维稳的根本在于平衡各种支持在支持网中的比重。具体的做法是政府将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支出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通过各种制度性支持,减轻老人对家庭成员的经济依赖;同时个人通过树立自主生活意识,合理规划自己的财产分配,从而减轻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
总之,当前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面临着多方面的生活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总的来看都可视之为他们在社会支持网某一环节上的缺失。
(作者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研究员)
【注释】
①张海川:“中西方家庭养老比较与构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②陈林,刘国君,董登新:“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探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③周跃锋,刘敏:“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3期。
④⑤黎民,杨惠:“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养老模式选择”,《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⑥Manuel Barrera J R, Shella 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 A Concep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Ainlay,1983,8(11).
⑦:《乡土我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⑧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络与老年人身心状况”,《我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山西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全局性问题。文章以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空巢老人问题的背景及原因进行简要论述,继而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果显示:经济供养不足和情感供养缺失是当前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两大核心问题,前者导致空巢老人生活水平偏低,后者造成空巢老人精神状态失调。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滞后等背景下,文章提出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家庭单位为支撑、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物质水平;情感缺失;对策研究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
1 前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趋势增强,加之长期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规模日趋增大,农村老人进入空巢的年龄不断变小,而空巢周期却持续延长。据国家老龄办的预测数据显示,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08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而其中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属于农村人口。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保障体系缺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物质生活的贫乏与精神生活的缺失使得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较为凄凉,如空巢老人自杀率不断上升,空巢老人在家中死亡却无人发现的悲剧已屡见不鲜。文章以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的国情、省情、农情,从政府、家庭、社会三个层面探讨完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对策,对于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供养不足,空巢老人生活水平偏低
毫无疑义,稳定的经济供养是空巢老人安享晚年的基础与前提,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农村居民的收入有限,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有限,其生活水平偏低。通常来说,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农村退休教师和工人除外,但这一群体所占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没有城镇空巢老人所拥有的退休金、养老金以及各类补助,其主要经济来源是自己务农收入所得和子女的物质供养,前者由于务农收益偏低而收入不高,后者受子女孝顺程度影响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一旦出现疾病或者天灾人祸,空巢老人经济承受能力。经济支撑不足,物质生活贫乏是当前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首要问题。
2.2 情感供养缺失,空巢老人精神状态失调
众所周知,由于受身体状况、生活环境、家庭地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活动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长期得不到精神安抚和情绪宣泄的情况下,空巢老人往往会绝对孤独和落寞,对生活感到失望和悲观。负面情绪的无限度扩散极对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将造成双重影响,一方面,负面情绪的长期累积极其容易导致空巢老人的非理性行为,如自残、自杀;另一方面,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而疾病的产生既增加了空巢老人的经济压力,也由于缺乏足够的照料而产生悲观情绪,最终形成养老恶性循环,导致空巢老人精神状态失调。
3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对策思考
3.1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构建综合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毫无疑问,政府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责任界定不清晰是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社会保障体系缺位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部分应该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中的主导责任,要彻底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制度保障;第二,要落实惠农富农政策,通过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为强化家庭养老保障作用提供前提;第三,要引导企业发展老年人产业,同时提高养老院对空巢老人的支持力度,为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中来提供机遇。
3.2 以家庭单位为支撑,强化家庭养老保障的主体作用
1974年,美国人口学专家默多克提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的生命周期可划分成了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六个部分,家庭在每个阶段的主要活动与任务具有差异。从中国的具体国情来说,我国的家庭周期可分为形成期、扩展期、收缩期、收缩完成期和解体期五个部分。要强化家庭养老保障的主体作用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在家庭的形成期、收缩期以及解体期要注重“孝文化”文化的宣传,在农村中形成崇尚孝道的良好风气;第二,在家庭的扩展期要大力提高人力资源培育水平,为自身和子女的未来收入提高技术保障。
3.3 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发挥社会养老服务的积极作用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广泛性和便捷性,是构建高效、有序、可持续性的农村空巢老人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单一的政府养老和家庭养老都具有其弊端,必须以社会力量进行辅助,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政府主导的制度体系养老需要耗费极大的财力,且短期效果难以显现;另一方面,家庭单位养老保障由于家庭结构的转型,其养老保障功能持续弱化。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养老保障功能,具体包括:第一,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引导建立村民互助养老组织;第二,以村委会为管理核心,形成村级空巢老人养老基金会,对空巢老人的生活进行救助;第三,用财税手段鼓励社会养老服务企业进驻农村,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
4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全局性问题。最为关键的是,现代家庭日趋小型化的特征注定其很难具备完善、高效、可持续化的养老功能,且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状况也使得依靠家庭供养为核心的空巢老人养老计划难以真正落实。因此,必须结合政府、家庭、社会三方的养老保障力量,探讨一条以政府构建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主导、以家庭组成的养老保障内容为支撑、以社会形成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为补充的新型农村空巢老人综合养老保障体系,为实现农村空巢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人口研究,2011(03).
[2]赵雨亭.老年人与和谐社会[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3]孟防,黄佳豪.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亟待关注[J].社会学研究,2008(02).
[4]熊跃根.需要理论及其在老人照顾领域中的应用[J].人口学刊,1998(5).
[5]郭永芳.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8(11).
[6]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03).
[7]刘同昌.空巢现象与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8]李明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存在问题与对策[J].理论前沿,2009(11).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42-02
据多项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增长的速度很快。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有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数量有1117.90万户,占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城乡空巢老人的69.79%。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相比城市更不理想,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一、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身体的健康状态。农村空巢老人自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从事各项重体力劳动,当他们上了年纪就容易遭受各种病痛的折磨。空巢老人的患病率为81.71%,其中56.41%患有两种以上疾病,且多为慢性疾病。农村空巢老人文化水平低下,多数不识字,不熟悉一系列医疗机构的看病流程,就造成了他们“小病挨,大病拖”的想法。国内也多次报道过老人病死在家中,多日后才被邻居发现的例子。
2.物质生活的来源。农村空巢老人的个人收入主要来自种田、打零工、储蓄投资等,其他收入主要来源于子女、孙子女的供给,亲戚朋友的资助,社会的救助,例如社会低保金、社会保险等制度性政策性的支持。但目前我国养老体系脆弱,老人获得政府救助、集体救助和其他补贴的机会较少。
3.情感生活的空缺。子女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老人要长期忍受孤独、寂寞。这种孤独感会使得老人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经常独处、很少与人交流,会使老人的生活目标模糊,人情世故的淡漠,生活意义弱化,继而出现精神空虚、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就使得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变得更加容易受伤,精神状态长期欠佳。
二、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经济基础决定着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经济状况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经济支持,经济状况不佳,常常难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的风险。
2.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成负相关,社会支持越多,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越少。例如存在以下问题,子女养老一直是我国的养老模式,这无形之中就加重了子女的负担。空巢老人有的日常劳动量也很大,加之身体不好,高强度的劳动往往带来一系列疾病。与周围环境沟通少,情感上的孤独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与社会支持相关。社会支持通过沟通关怀、养老医疗等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来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解决空巢老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支持是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3.其他方面。空巢老人的可以让他们精神有所寄托,转移注意,减少抑郁。空巢老人的教育水平和养老方式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尽管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对自己长久居住的家仍旧有特殊的情感依恋,居家养老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性别与婚姻状况是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另外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绝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女性空巢老人同男性空巢老人相比其心理健康状况更欠佳。
三、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思考
1.物质上的满足。没有物质的享受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享受,子女家人给予空巢老人物质上的满足也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比较匮乏,经济有保障,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2.精神上的慰藉。物质经济上的改善很难代替精神上的慰藉需求,特别是当空巢老人在生活上出现困难需要别人帮忙却无人可找时,他们会更感到孤单、无助。在空巢这一阶段,精神慰藉需求是空巢老人的重要需求之一。虽然,人到老年,外显的物质需求逐渐减少,然而在他们内心对情感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一方面,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寄托在他们所爱的人身上,这些人是老人们全部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老人为家庭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这时候的他们希望他人能够用同等的爱去关怀他们,特别害怕寂寞、孤单的生活。拥儿孙绕膝承欢,携老伴相濡以沫的生活就是绝大多数老人心心念念的“理想国”。为此,农村空巢老人具有更强烈的精神慰藉需求,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
3.社会支持。①加强邻里、朋友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模式,农村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当子女不在身边,邻居、朋友就是老人遇到困难时候最好的求助对象。俗话说的好,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朋友是离老人生活圈子最近的人,也是老人发生意外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援助的人,提高邻里、朋友对老人的生活支持,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应急的生活需求。②积极开展乡村养老支持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年人的日常料理与生活服务己经从家庭慢慢走向社会,且主要依靠有组织的乡村养老支持模式来解决,就目前状况而言,城镇的社区养老模式已经日见雏形,而农村在这部分仍旧比较落后。若解决乡村养老支持模式在实践中的难题,将一方面有利于减缓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经济、生活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③提升村干部对空巢老年人的支持力度。空巢老人对村干部的认可与否,关键在村干部如何运用国家的政策,来支持空巢老人。④相关制度、政策的保障。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制度,出台政策,在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上,政府应发挥其重要作用,主动担负起发展农村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组织引导、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以及舆论倡导、伦理道德的发扬与重建等一系列非正式组织无法替代的职能。鼓励外流青壮年人口回乡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同时能促使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有所依靠。完备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提升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四、总结与展望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存依然严峻,社会支持质量不高、经济、情感、生活照顾匮乏导致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提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途径措施,通过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支持、政策保障提升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同时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提升措施上有待进一步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静珊.农村空巢老人的形成及养老模式的理性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2]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3).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经济生活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生活因来源单一,而支出又相对较大,因而造成了生活困难甚至窘迫的状况。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所给的赡养费。一方面,农村老人多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而务农所得的收益又是很微薄的。另外,老人的年纪越高,他们能够靠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就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与城市经济相比,农村的经济水平仍旧比较低,农民的收入也比较少。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0.62元,占到总收入的30.0%,其中农业收入为1426.96元,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825.79元。可以说单纯的以土地收益为主的家庭在应付日常的生活消费方面是比较困难的。此外,农村外出务工的子女存在着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等自身方面的不足,因而在城市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加上城市里高昂的生活开支,打工所得的收入也就十分有限。这种情况下,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也就变得非常有限,他们所能提供的赡养费也就是十分微薄了。此外,据老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中国老年人中70%患有各种老年病,其中15%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的身子骨一般都比较弱,很多老年人都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腰椎盘突出等,生病就医所需的昂贵的医疗费用,对于经济收入微薄的老人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2)子女对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不到位。在过去的农村经济中,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绝大多数农村家庭都靠耕种土地获得收益。所以,农村老人大多都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他们的日常生活也都能够得到子女的照料。但现在,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流向城市,且很多人都只会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在这种生活模式下,年轻一代也就无法完成对老人生活的照料。随着老人的年龄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弱,子女对老人生活照顾的不到位,常常使老人心里有话找不到人倾诉,生病了也不敢独自去医院看病,因为挂号、排队、取药、输液等都无人在旁边帮忙照料。
(3)精神赡养的缺乏。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的一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由于子女的离开,生活上的不便和困难等原因让空巢老人在晚年缺乏关爱,幸福感降低。目前在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口。农村里有些空巢老人长时间留守家中,子女长期不与老人联系,既无信件,也没有电话,老人的生活处于一种无人看望,无人慰问的状态中,只得长期与孤灯为伴。加之农村的娱乐方式极其单调,在西部山区里有些农村家庭与家庭之间也相隔较远,因而老人的孤独、孤寂、不幸福的感情很强烈。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养老负担沉重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家庭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本就不富裕,因而子女能够提供给父母的赡养费就十分有限。其次,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老人的平均寿命在延长,越来越多的家庭出现了4-2-1(即四个老人,夫妻二人,一个孩子)家庭格局。这就意味着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四个老人、抚养一个孩子,这在当今物价、教育和看病齐高的形势下,无论是从经济方面来讲,还是从时间或精力上来说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都是十分困难的。
2.农村空巢老人的自我养老意识薄弱
农村的绝大多数老人都有着“养儿防老”的想法,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他们又把养老问题转为依靠儿女养老和国家养老,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自我养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低,老人又事事为子女考虑,大半辈子或一生所挣的积蓄都花在了儿女身上,修房建屋、嫁女娶亲、支付日常开支等。而等到年老体弱需要一定的费用来养老时却发现自己无分毫积蓄,完全不能依靠自己来养老。
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
一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使得在农村务农的收入远不如进城务工的收入。很多农村居民为了改善生活,提高家庭收入,纷纷进城务工。二是城市提供的多种公共设施方便和满足了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之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得人口流动不再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业更自由。鉴于此,传统的农民开始不断适应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发展的节奏,不断的向城市转移,农村的老人也就没有了年轻人在身边照顾。
4.道德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文化中,父母在家庭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并且在年轻人中有着“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视赡养父母、孝敬父母为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在,由于新一代的年轻人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表现为家庭责任感缺失,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等。传统道德价值观逐渐失去了在农村的统治地位,一切向钱看,以自身利益为最高标准等价值观念盛行。并且年轻人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导致子女把对老人的赡养当作生活上的累赘。因而,越来越多的子女忽视对老人的照顾,推卸赡养老人的责任,或虐待老人等,与过去尊重老人、孝敬老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缺陷。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但西部山区的空巢老人特别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根本没有经济能力缴纳这笔费用,这等同于他们完全不能享受这项政策所带来的优惠。其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偏低,报销过程复杂,受地域限制较强,这些都给年老体弱且识字水平不高的农村空巢老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健全。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面,个人缴费的比重偏高,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我国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还不高,除了支付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消费以外,其收入的余额若要用来购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保障老年生活就显得很困难。
三、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式的探索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切实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国家、社区、家庭的共同努力。
1.国家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1)国家立法机构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使农村空巢老人能够依法维权。国家应制定尽量详细的法律法规,既要使子女明确自己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也要使空巢老人在权力受到侵犯或得不到保障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依据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面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要使西部山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需要建立一套基础、完备的养老体系。农村空巢老人的人数存在一定的规模,且目前农村养老体系的建设基本处于起始阶段,因此,需要政府在建设资金上给予支持,帮助建立起配套的养老体系。养老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分配比例。在政策方面,政府应做出具体的、详尽的规定。如,组织老人进行相关的文化娱乐活动或力所能及的劳动,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组织相关人员与空巢老人一起过节假日,给老人带去精神上的安抚和慰藉。
(3)加强建设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矛盾表现在受地域限制很强,一旦患者所就医的医院不在新农合的指定范围内,其门诊费在就医地和户籍地都得不到报销,即便是住院费用,回到户籍地所报销的金额比例也不大。所以国家应尽快解决支付困难,尽快实现异地结算、方便结算。此外,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一点应做适当的调整,即对于那些生活特别困难的空巢老人或孤寡老人应降低缴费标准或免于缴费而由政府财政来支付这笔费用。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家庭的养老能力
空巢老人的出现是因为落后的农村经济不能满足农民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得空巢老人无人照顾。发展农村经济,可以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入手。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不应仅限于种植农作物,还可以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如果树、花树,种植蔬菜等;或发展水域养鱼、养鸭或其他类型的农副产业。
地方政府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减少劳动力外流。一是利用地方优势,提供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本地发展;二是向农民宣传就业和创业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个体经济,为农民创业提供专业指导和贷款等。
3.农村社区养老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空巢老人 养老保障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速其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了农村空巢老年化,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观念的开放与改变。但同时也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养老保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另外,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人们关注的重点也始终在城市。事实上,农村社会保障同样存在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巢老年化的养老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应引起社会的关注。随着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持续上升。从收人来看,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悬殊,两者的保障能力相差悬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将从隐性转为显性。因此,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增多的原因分析
据统计,目前上海空巢家庭大约占到老年人数的三分之一,并预测到2020年上海老年人空巢家庭将占到整个老年人家庭数的80%。农村空巢老人增多的原因是由于:
1.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女化,使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成为不可能。随着我国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导致“四、二、一”结构家庭的日益增多。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的是少生子女政策,在80年代,我国强制推行的是独生子女政策,使农村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目前70, 80年代出生的小孩现在已进人青壮年时期,他们在城市化发展和改革的大浪潮的推动下和比较利益的驱势下很少整年在家务农,要么在外工作(打工),要么在外求学。
2.城镇化使城镇聚集了部分农家子女,导致老人和子女分住农村和城镇两地。人口移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的分居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不断深入,一些农民工家庭迁移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而这类家庭通常是年轻的核心家庭,老人仍留在农村生活。
3.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代际间及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得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迅速得到改变。这是由于:(1)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随着人们购买住房或者建造住房能力的增强,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愈来愈多的自由,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经不适应他们的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2)城市生活既丰富又复杂,而且生活节奏快,精密性要高。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因此,他们一般选择留在乡村。(3)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愈来愈突出。老人与子女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老人们常常选择独立生活。(4)子女“孝亲”观念淡薄,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
老人独居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就难以保证。另外,和传统社会相比,现在的大多数已婚妇女都有自己的工作或劳作安排,小孩均要接受教育,因此,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失去了家庭人员保证。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正如马克思所言,“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交换、职能的更替以及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而人口的流动往往又使农村中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离开父母而向城镇流动,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与父母共同生活给予老人更多更细的照顾。
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问题
(一)“关爱贫困学子,守望夕阳老人”项目。20__年,由我委西部计划项目办设计实施的“关爱贫困学子,守望夕阳老人”项目,该项目获20__年“一县一品”__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品牌项目立项,是__市唯一一个入选项目,成为__区13个立项项目之一。在、民政部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颁奖仪式上,荣获全国银奖。
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先后37次前往敬老院,开展义剪、陪老人聊天、打扫敬老院的卫生、包饺子、煮糖水、文艺联欢等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志愿者耐心地去倾听老人心声,用心去了解老人的需求,并寻求方法解决老人的困难,让老人感受到社会对于他们的关爱。
20__年,志愿者联合“八桂义工”、“微力基金”、“一缕阳光”等爱心公益组织到__小学、__小学等8所贫困小学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为学校捐赠一批体育用品、文具、书籍、教学用品、衣物等爱心物资,并为特困生家庭送去爱心慰问金,共价值25万元;组织志愿者发起“明信片计划”,在“六一”前夕,组织志愿者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明信片祝福,在“六一节”之际,联合“微力基金”公益组织,为__小学、__小学带去来自全国各地“六一节”的祝福和爱心文具、书籍、体育用品等礼物。
(二)“七彩课堂”活动。20__年3月至2015年1月,团__县委组织全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七彩课堂。开展义务授课28次,定期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英语、体育、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志愿者们广泛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开展学习辅导,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教他们唱歌做游戏等。除了学习上的帮助,志愿者们还注重孩子的亲情陪伴。与孩子们做游戏、聊天,动员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写信,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在学校、家里的表现,寄给父母。团__县委还定期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走进留守儿童家庭,为孩子们送去一些课外读物和文具,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用自己最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在外打工的辛劳。因“七彩课堂”活动开展得好,目前我委已经争取到全区“七彩小屋”示范点建设项目。
(三)“一个鸡蛋”计划。“一个鸡蛋”计划是由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出资支持,由共青团__县委员会、野百合公益联合会、方舟公益互助中心主办的公益活动。计划以每天资助给贫困地区少年儿童一个鸡蛋的方式,改善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状况,改变他们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营养素摄入量低下的现状,保证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均衡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县__、__、__、__等7所完小和教学点开餐,为800多名贫困山区少年儿童每人每天提供一个鸡蛋。
(四)“免费午餐”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帮助因家庭贫困而没有钱享受营养午餐的学生。2013年,我委积极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申请该项目,已经在__小学、令当小学全面开餐,共为207名小学生提供免费提供午餐,给这些贫困山区孩子不吃午餐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句点。而为__小学、__小学、__小学申报的手续也正在进行。
(五)下乡家访。下乡家访是志愿者定期化、常态化的一项工作。在我委的积极组织下,__县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们利用周末休息日和节假日时间,深入全县9个乡镇各个村屯,进行100余次的面对面家访活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并将这些孩子的资料收集整理好,为他们争取社会公益组织的帮助。通过__县西部项目办及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努力,每年争取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等资助的爱心自己及物资达40万元以上。心守家园、香港“龙情聚”、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中国青年福利基金会等公益社团,长期联系我委,对我县贫困学子进行帮扶,捐赠助学资金、助学物资等。到目前为止受助学生已有240余人。
(一)部分孩子有抵触心理,难接触。有些留守儿童因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问题,不大愿意与志愿者交流,工作难开展。经过我们多次家访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大多数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老人已经年老体弱,而且普遍缺乏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无法真正和孩子交流。只重“养”不重“教”的抚养方式,使得许多留守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
__是四年级的学生,她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里,你越说,她越烦;你越打,她就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七岁那年,她因为要去广东打工的父母与爷爷奶奶闹了意见,故而被寄养在姑妈家,并在那读书。过了几年,父母又与姑妈闹翻了,又把她托付给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年老多病,既要照顾孙子孙
女,又要照顾__。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此,她经常把这种心态带到学校,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遇事毫不冷静,经常无故旷课,成绩始终无法提高,还经常与老师顶撞。老师进行多次家访,也毫无改变之心。(二)志愿者流动性大,参与帮扶的人员不稳定。我县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力军,但是志愿者流动性大,当新旧志愿者交替时,又常出现青黄不接、工作交接不好的局面,新的志愿者没经验,老志愿者服务期满已离岗,关爱工作没能持续深入,始终处于简单的送物资、陪聊天、搞卫生阶段。
(三)无注册资金、办公地点、人员补贴等。近年来,我委紧紧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运作机制,定期化、常态化、深入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均取得成效,并获得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心守家园”、香港龙情聚等公益社团长期联系我委,进行公益活动。但是我县没有专门的公益服务中心,无法对爱心物资、爱心资金、志愿活动进行统一规范话管理。需成立志愿服务协会,本地干部、群众不热衷于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行动,不积极参与,全社会没有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氛围,仅靠政府、志愿者或者某一方面来参与关爱活动,显得有点杯水车薪。
三、需要国家、自治区、县市统筹解决的难题
(一)社会保障缺乏。一方面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户籍内居民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户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另一方面,学校或社区在实施留守儿童教育方案时,需要大量的资金,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许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办法都只能停留在方案制定上。
(二)学校教育收到制约。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发展中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在学校生活中和搜到关爱和重视,需要通过老师、通过集体的温暖来拟补其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但留守儿童多集中于农村地区,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投入等多方面的制约,不能及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校教育活动。
(三)无专门的公益服务管理中心。我县没有专门的公益服务中心,无法对爱心物资、资金和志愿者活动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使我县的关爱行动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阶段,不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
1.要慎重选择留守儿童的抚养人。留守儿童的抚养人应尽早定下来,且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另外,孩子身边最好有一些有文化、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以便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留守儿童父母应摆正工作与孩子的关系,认清童年经历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亲子关系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一些必要的家教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应培养孩子的是非观,让孩子明白虽然父母不能常伴身边,但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对他们更深沉的爱,是为了给他们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才出去打工的。外出打工的父母更应加强与老师、抚养人的联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老师,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明白,不管自己身在何处,都应该发挥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能动性,主动协调抚养人、老师等多方面的力量,使得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空巢老人;养老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072-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收入差距不断被拉大,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大批四川少数民族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大城市迁移,再加上地震中不幸牺牲的青年,导致了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空巢老人现象十分突出。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稳定,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将对未来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解决好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使之老有所养,不仅解决了青年一代外出的后顾之忧,而且体现了社会各界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也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相关概念及特点
(一)空巢老人的涵义及发展趋势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空巢老人比例持续上涨,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成了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位于落后的西部农村,又遭受过地震的重创,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他们的养老问题更应该得到重视。
(二)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特点
为了解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空巢老人的特点,本课题组走访了受灾比较严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安昌镇和桃龙藏族乡。将调查情况与近年来该地区人口统计情况结合进行分析,总结出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空巢老人的四个特点:一是高龄老人多。调查区域的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逐年增长,特别是空巢高龄老人人数增加很快。二是经济能力弱。在所调查的空巢老人群体中只有极少数老人有独立经济能力,大多数老人必须从事劳动或依靠子女维持生计。三是养老模式单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渐瓦解,而新的养老模式并没有形成,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四是保障能力弱。虽然调查地区全面实现了新农合,但老年人一旦生病(或其他不测事件),新农合发挥的作用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二、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经济供给
在养老的经济供给问题上,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们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大地震把北川羌族自治县移为平地,也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空巢老人仅有的一些财产也化为乌有。而且,近些年来,随着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冲击很大,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也渐渐在年轻人一代中淡化。再者,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大大的增加了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
(二)缺少生活照料
随着空巢老人年龄的增大,其对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在逐年增加,而子女或外出或因地震因地震失去生命,使得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得不到满足。学者孙娟鹃认为,成年子女的外出,使得老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田地和日常生活劳动,还要义务承担起照看孙辈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许多空巢老人正在由过去的照料接受者转变为对孙辈们的照料提供者。胡强强认为,无论邻居还是农村基层组织对空巢老人的帮扶作用都十分有限。空巢老人,尤其是高龄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起居照料存在着较大的缺位。
(三)缺失精神慰藉
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包括良好的物质生活和周到的照料,也还包括精神层面的需求。但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上普遍存在孤独寂寞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空巢老人身体机能每况愈下,对子女的依赖日增,而子女要么长期在,要么在地震死亡,还有的本来就无无儿无女,使得空巢老人得不到这方面的满足。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基层组织很少为老人举办社区活动,空巢老人的生活很单调,精神和情感上得不到适当的抚慰或疏导,因而孤寂感难以排除。
三、如何解决四川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一)努力提升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的经济实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大的经济支撑是解决养老难题的首要因素。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又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题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当地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较低。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当地的农村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农民经济实力,才能为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
(二)大力发展家庭养老的新型模式
中国的孝文化历经几千年,家庭养老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养老模式。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经历了大地震后,有的失去亲人,精神上备受刺激;有的自身也在大地震中受伤或致残。这些都特别需要家庭来提供温暖,给予照顾,让老人及时消除心理阴影,安度晚年。各级政府要大力提倡敬老爱老养老之风,努力使“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子女应承担的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得以真正落实。诚然,我们所强调的家庭养老,其主要内涵是指在养老形式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不能简单地将“居家养老”看作是家庭养老,或者把“敬老院养老”当作是社会养老,因为这两者之间仅仅是养老地点的差异,养老的支持来源才是根本。在子女恪尽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分而不离”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家庭养老新模式,但要鼓励分住的子女“常回家看看”,帮助父母做些家务,加强感情交流。
(三)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优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更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政府应当努力承担起解决养老难题的责任,努力增加灾区农民收入,增加对灾区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资金投入,不断推进全覆盖的养老保险政策,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改变目前养老保障城乡差距过大的局面。此外,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制显得尤为重要。要解决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供养和医疗服务问题,需要不断提高灾区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有机衔接的“四层次”保障体系。第一层次是完全由政府出资的最低保障部分,第二层次是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基础保障部分,第三层次是集体和个人作为主要出资人的强制性补充保障部分,第四层次是个人与家庭作为主要出资人的自愿性补充保障部分。
(四)努力搭建老人互帮互助平台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河北青县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深入,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面临着物质、精神以及养老服务的缺失。本文依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当代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以及城乡空巢老人家庭的对比,旨在为解决空巢老人家庭提供对策性的依据。
[
关键词 ]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家庭;人口
众所周知,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者虽然有子女,但他们长大成人后自立门户,成为独自居住的老人。而空巢老人家庭就是一个家庭里,因子女外出工作或者学习,只剩下空巢老人的一种现象。
一、空巢老人家庭现状研究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1亿人,占总人口的8.4%,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287.3万人,占总人口的0.99%。目前,我国城乡空巢老人的比重将近50%,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还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笔者认为,现如今空巢老人家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缺少陪伴,生活无助
空巢老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缺少陪伴,无论是子女还是配偶,只要是有人陪在身边,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幸福。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高,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也随之不断衰退。一些空巢老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人的陪伴,一旦生病或者卧床不起,都是自己照顾自己。
2、精神世界急需抚慰
除了物质条件的满足,精神抚慰对空巢老人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由于很多空巢老人家庭的子女在外地学习或者工作,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亲自照顾父母的机会大大减少。缺少了与子女之间的交流,使得空巢老人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抑郁、失落、焦虑等等消极的情绪。因此,希望子女们“常回家看看”成为空巢老人最大的寄托。
3、安全意识薄弱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高,记忆力也在不断减退,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失去记忆。同时,他们安全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在思想上也缺乏一定的警惕性。而很多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这种缺点,将他们视为实施犯罪的对象,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经常发生在空巢老人身上。这不但给空巢老人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也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力。
二、城市与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对比研究
1、城市空巢老人家庭的需求缺失问题
城市中,高楼林立,每个人和每个人都很少交流。城市中的空巢老人更是这样,每天被“关”在高楼里,身体不好的甚至都无法正常出门。因而,关注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这些“退休老年群体安心”,让“在职子女群体放心”的民心工程。现如今,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家庭的需求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老金难以承担正常的经济支出。生活在城市里的空巢老人,一般都是退休的群体,他们或许有房,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有单独的生活空间,有一定物质基础。这样看来,他们在城市生存的基本保障看来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去医院看病等难题时,许多空巢老人很难预想到这方面的经济支出是巨大的。
(2)生活在封闭的空间,精神抚慰大量缺失。物质需求之外,空巢老人更渴望感情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关爱,企盼心灵上的充实。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些老人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对死亡害怕、焦虑情绪,这就需要大量的精神抚慰。
(3)服务机制不健全,缺少养老服务。一些空巢老人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但很难享受到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一是由于空巢老人自身身体等原因,无法及时去参与社区活动;二是社区服务人员数量不够,无法面面俱到为每位空巢老人提供切实的服务。同时,一些城市的养老院也供不应求,床位紧张。
2、农村空巢老人家庭面临的困境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50.32%,农村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务工使空巢化现象日趋严重。现如今,农村空巢老人家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1)收入低,难以维持生活。收入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本质问题。据一项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中,“靠自己劳动所得”占半数之多,“靠子女供给”的占1/3。这表明,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多数农村空巢老人只有劳作不止才能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2)照顾缺位。虽然在农村很多老人“养儿防老”,希望子女留在自己身边照顾自己,但是现实中依然出现大量照顾缺位的现象。为了生计,很多农村青年选择去大城市打工,独自留下老年人和自己的子女。子女年龄小,有些时候不但无法照料老人,反而他们需要老人的悉心照料。
三、解决城乡空巢老人家庭问题的对策
1、大力发展城乡经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无论是城市空巢老人还是农村空巢老人,他们想要过的幸福,物质条件是基础,也是保障。城市里,物价不断攀升,提高经济水平,才能让这些老人“买得起,住得起,用得起”。农村也一样,如果实现城乡一体化,将一些企业开在农村里,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又让这些青年留在了农村照顾老人。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看病门槛。
年龄增高,空巢老人难免会出现身体问题。小病不断,去医院看病费用高。这就需要国家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已经享有“低保”或者“五保户”救助的空巢老人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低收入或者患有重病的空巢老人纳入保障范围。
3、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丰富他们文化生活。
城市里,要积极利用好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在农村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因此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文化建设的投入,使老年人在各种公共设施和服务中都享有优先、优惠甚至免费的特权。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让这些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峰,邓子纲.城市空巢老人的需求缺失及解决模式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2,(2):115-118
[2]聂志平,温忠文.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11(4):117-130
[ 3 ] 陈习琼.空巢老人家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J ] .中国科技信息,2012,(11):208-209
曹婷婷,女,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0级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摘 要: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的劳动力资源越来越的走向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空巢老人留守家中无人照顾,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以辽宁省的空巢老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具体的分析出空巢老人生活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辽宁省;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对策研究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现今社会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日渐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今社会多为独生子女,子女在外面临着工作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将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工作上,忽视对老年人的照顾。在农村这种现象尤为的突出,所以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必须要对辽宁省的成像发展的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才能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辽宁省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现状
“空巢老人”的真正定义,指年龄在60岁以上、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人,而在农村,许多老人虽和子女同村而居,却也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和关怀。空巢老人的照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不同的方面满足老人们的生活保障。
首先就是慢性疾病的预防和防治,由于空巢老人大多年龄超过60岁以上,身体状况受到普遍的关注,以辽宁省的调查情况为例子,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骨关节炎、耳聋、眼疾(白内障)、冠心病、糖尿病、偏瘫、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睡眠障碍、排尿问题、哮喘等。这些疾病都会对老年人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对于空巢老人的需要在医疗卫生保健上予以更大的关注和照顾,定期的对老年人进行走访和身体健康检查。
其次,空巢老人的经济保障没有依托。由于家中的子女多外出务工,空巢老人在家中没有固定的生活保障,无论是社区和农村应该时刻的关注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随着家庭养老的模式的不断的弱化,老人在生活上缺乏相应的照顾和关心,组织义工和工作人员对老人们进行照顾是对老年人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
再次,农村基础建设程度不够。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老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活动娱乐的场所,让老年人的不再感觉孤单,和外界进行交流,填补心灵上的孤独感。另外,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
最后,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建设。辽宁省的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应该善于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在农村发展相应的工厂,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升农村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让农村的青壮年能够在家乡就能实现就业和致富。这样就会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提升农村整体的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二、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对策
对于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辽宁省做出很多的努力,对于社区和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社区应采取干预措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农村的建设发展的水平,实现从经济上和生活上的同步。
第一,广泛的走访,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档案。了解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深入到社区和农村走访,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家庭状况的空巢老人做出统计。针对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身体健康状况保障、心理健康保障等问题进行统计,全面的掌握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更具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定期的进行慰问和走访,组织体检和健康活动,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保驾护航。要尽快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农村老年保障医疗体系,满足农村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二,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在经济上和政策上为老年人给予更多的投入,政府可以在农村建设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养老场所,子女提供一定的经济投入,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通过家庭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维护老年人的合法的利益,对于没有履行养老义务的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向老年人普及法律知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将政策落到实处,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机制,帮助老年人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根据农村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的特色经济体系,发展农村的绿色农业,建设工厂。为青年人提供就业培训的机会,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更多的技术,在家乡的建设中有用武之地,解决更多的农村人就业问题,减少农村的劳动力的大量的历史,为农村人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多的努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这样农村家庭中的空巢老人现象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第四,对老年人进行心理调试帮助,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空巢老年人的生活基本保障是一方面,空巢老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更是应该关注的问题,由于空巢老人没有子女的陪伴,老年人的生活会倍感孤单。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老人们要扩充社交领域,积极主动接触社会,广泛参与户外社会活动和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感受生活乐趣,保持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
老年人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们为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是我们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百善孝为先,中国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广泛的传扬。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关注老年人生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我们的努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瑞芬,蒋宗凤.空巢家庭问题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