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第1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设计要点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市政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使得城市的道路网络日趋完善。在近几年的城市市政建设中,很多城市都加大了对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很多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在道路建设的同时,要求同步实施配套排水设施。

1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常见问题

1.1 工期紧迫,任务量大,专业复杂

很多地区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如期交工,勘察及设计工作时间被极度压缩,这样就会导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设计人员必须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完成工程设计,一些细节上的内容不能做到严格的把控,甚至还会出现设计上的一些失误。市政道路工程涉及道路、交通、结构、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诸多专业,专业之间密切相关,存在大量的配合协调工作,工作量非常大。

1.2 排水走向与设计参数

城市郊区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很多项目在同一时间段同步建设。由于市政建设发展迅速,城市规划跟不上市政建设的速度,很多城郊地区都没有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规划,但这些项目又必须很好的衔接成为一个系统,这样也就使得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局系统的考虑,设计方案和参数选择都存在很大的工作量。比如说排水走向方案、排水服务的范围及面积等等,这些因素的把控都会影响整个设计方案最终的效果。

1.3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

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过程中,涉及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等诸多管线专业,专业之间密切相关。必须合理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下与地上的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守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保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保城市工程管线与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水平、垂直净距满足规范要求。城郊市政道路的建设,不同于城市市政道路,根据实际情况需求,考虑投资的控制安排,配套的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管线不一定在道路建设时全部一次性实施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来城郊的市政配套建设也将日趋完善,所以在管道横断面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排水工程管线,还应该考虑远期增设管线敷设位置,以便为将来的建设提供便利。

1.4 排水管道过路预留

当前,很多的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对道路的规划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新建和改建的城市道路在五年之内是不能拆除的。但是城郊道路的位置和城市道路建设的地理位置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城郊道路的规划不如城市道路的规划细致,所以对设计不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很多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排水管道的过路预留都存在问题。过路管线的合理预留会避免将来增设过路预留管造成的道路和管线的破除及二次建设。

1.5 管道与涵洞的交叉处置

城郊地区市政道路两侧很有可能会存在非常多的农业用地,特别是在平原地区,这种情况更为常见,所以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农业用地当中的灌溉和排洪问题。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对沿线设计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涵洞,排水管道和涵洞的交叉处理就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问题。

2 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

2.1 排水参数选择

首先是雨水设计参数。雨水管道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后的城郊地区可能会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形成城市的道路网络,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综合远期发展设置雨水管道。排水设计可以和排洪的涵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分段排除,从而更加合理的设计雨水管道管径和埋深,此外在雨水汇水面积确定的时候,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市政道路的距离,同时还要在计算的时候使用市政道路所在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合理选取径流系数、设计重现期等设计参数。

其次就是污水的设计参数。污水设计参数在设计的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该地区排水的整体要求。在污水规划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确定其具体的流量。由于城郊市政道路周围的现状用地和远期规划用地性质不同,可能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最好在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单位面积定额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较好的对其进行控制。不同城市对区域单位面积定额指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具体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设计参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管线横断面布置

如果仅仅就排水而言,将雨、污水管线设计铺设在非机动车道下,这样不仅方便施工,而且对后期维护管理也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市政道路下往往还有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等其他的地下管线,并且各种管线的管理部门往往不同,在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各种管线的施工建设可能无法一次性实施到位,但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远期所有管线敷设位置。因此在非机动车道宽度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雨、污水管道布设在非机动车道下,预留管线走廊均布置在较宽的绿化带下,避免今后破路铺设。

2.3 管道过路预留

管道过路预留作为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存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管道设计往往缺乏基础资料,导致过街位置、管径的大小等无法确定。但总的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两侧今后的发展可能对电力、通信、燃气、电力等其它管线存在需求。因此,在不影响其他管线敷设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用地性质考虑在道路的交叉口及间隔百米左右预埋过路管,以备今后改造、新增地下管线使用。同时,可以与道路工程协调,使部分涵洞兼具管线预留通道功能。

2.4 管道与涵洞的交叉设计

对于排水管道在设计过程中与涵洞交叉,标高有冲突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般有三种做法。首选是排水管道下沉避让,但可能导致排水管道埋深太大,且要考虑能否接入下游排水系统;第二是考虑做倒虹吸,但倒虹吸需要定时疏通,增加了后续管理的工作量;第三是设穿越井,排水管道改钢管直接穿越,但需要注意校核一下排水管道对于涵洞过流的影响,适当加大穿越井井室,同时涵洞过流时夹杂的砂砾杂物等对排水管道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若管道和涵洞均为雨水系统,则考虑直接接入。

2.5 路基排水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路基两侧设置纵向的排水沟,在对立交口处道路路基进行排水设计时,需要考虑设置排水泵站,从而能够排出标高较低处的积水,同时还可以在周围布置盲沟和暗沟等排水设施,保证积水能够全部排出。

结束语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建设需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但城郊地区的规划相对比较滞后,因此常常出现不能有效指导设计的情况出现,所以,如何才能实现既符合实际工程状况又主动适应城市的未来建设发展的需要值得每一位设计人员进行思考。良好的设计可以让施工更加合理,从而实现节约投资,加快工期的良好效果,顺利实现城郊市政道路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第2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优化设计

1引言

在我国城市的基础建设中,市政道路给排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做好这项工程,对建设一个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有重大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中因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引发的不良问题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威胁了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在给市政部门敲响警钟,城市给排水系统应该不断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道路给排水系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道路路面如果积水严重,会缩短道路的使用年限,降低路基具有的强度,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路基整体遭到破坏。因此,这要求市政部门在给排水设计中要严密调研、科学规划,确保城市给排水系统能够良性运行,以确保城市正常有序的发展。

2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在城市运行中的作用

在城市的正常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生活及生产污水、废水,还会在城市地面产生地面水,这些不同种类的水源会对城市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而消除这些影响就需要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了,这是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在城市运行中最直观的作用。一般来讲,排水系统主要由废水处理厂、排水管系统以及最终废水处理设施构成。这里面排水管系统是整个给排水系统中的运输通道,生产及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或者由自然现象产生的地面水将会通过排水管系统输送到指定位置。废水处理厂的任务就是把通过排水管道收集到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作为城市生活中的日常用水,这是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从这一点看,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不仅仅是把城市运行中不需要的废水排走,还承担着循环利用城市区域内水资源的重要任务。

3市政道路给排水的优化设计措施

3.1如何优化设计路基排水

一般城市道路是由路基、路面和绿化带组成,这里路基是城市道路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中,路基的排水设计工作一定要优先考虑。首先,施工设计部门在施工前要详细了解具体城市道路路基的情况,如底层结构、路基材料等等。根据不同的路基情况才能对应的提出不同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其次,要仔细研究当地的水文资料,例如历年平均降水量、去年最大降水量等能够影响给排水设计的因素。再次,要把给排水设计任务放到整个城市的建筑规划当中,给排水设计不是单独的系统,而是整个城市正常运行的必要构成,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给排水系统与承载其他功能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转。在给排水设计的具体设计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如果路基过湿,就不能碾压及晾晒,否则可能会对路基造成损害。对于潮湿路基来说,路基的含水量不是特别高,就可以在施工之前开挖纵向的排水沟。另外,要特别重视立交处道路路基的排水设计,因为立交处的路基是立体的,较之平面路面需要更复杂的设计。

3.2如何优化设计路面排水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下雨天开车行驶就要加速慢行,这是因为雨水降落到路面上会形成一个由水构成的隔离层,这种隔离层能够降低路面本身的防滑功能,所以,为了城市中的交通安全顺畅运行,降雨后一定要及时排除路面积水,这也是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需要承担的任务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路面的排水设计划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路面表面的排水设计,另一个是路面内部的排水设计。而路面表面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降落在路面以及路肩表面上的水迅速地排除出去,防止由于路面积水而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在实践中,设计者往往不重视路面表面给排水设计,如果路面内部给排水设计合格,道路表面给排水设计就不需要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道路表面和道路内部的给排水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表面的给排水没有做好,过多的积水存在路面上不能够进去道路内部,那么道路内部的给排水设计就形同虚设了,所以,我们要对道路表面和道路内部的给排水设计给予同样的重视。在路面内部结构当中采取的排水方式包括路面边缘和排水基层两种系统。路面边缘排水系统是把路面水从路面结构层之间的空隙横向地流入到纵向的排水管里,再从横向的出水管中将水最终排出路基。基层透水性比较小的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较适用于这种排水方式。排水基层排水系统主要是在面层下部设置透水性排水基层,并且在边缘位置处要设置纵向的排水管和横向的出水管,让水分通过竖向渗流的方式进入排水管之后流到纵向的排水管当中,从而达到把水引出路基的目的。

3.3如何优化设计绿化带排水

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都会有对城市绿化的要求,每条道路的两侧都会有面积大小不等的绿化带,绿化带不但能够美化城市景观,还能够让行人在视觉上体会到城市的美,但是,绿化带比较疏松的地面往往容易积水,长时间的积水容易对路基和路面造成影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这就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根据实践经验,我们需要多种措施来进行绿化带的排水设计。首先我们要在绿化带土层的两侧建造混凝土封闭墙,这样就能避免绿化带的积水渗透到路基。其次,我们需要在绿化带区域每隔4O米的距离设置一个集水井,并在集水井中设置导出管,把集水井中即将满溢的积水导出到制定的排水管道中。这种方式虽然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绿化带的排水问题,但是这种处理方式的实际造价会比较高。所以实际的施工工作中,我们通常会用碎石带来替代混凝土墙,并且在碎石当中填筑透水性较弱的粘土,避免水渗入到路基当中,并且引导水流向绿化分隔带的中央位置。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排水的效果也非常好,而且还能够节省给排水系统建设的成本。通过优化设计后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能够将绿化带以及路面上的雨水及时地排出,从而达到延长市政道路使用寿命的效果。

4结束语

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是整个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如果设计达不到要求,城市运行中产生的废水不能及时的排除,会对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在降水过后不能及时清除路面水,不仅会减少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对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影响。所以市政部门一定要重视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在设计中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合起来,寻找最优法案,在发挥给排水系统自有功能的同时,让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市政道路水损坏的来源包括自然降水、路表积水、中央分隔带渗水和挖方路段的地下水。水的作用是造成道路病害的主要原因,暴雨径流可以导致水毁,轻者冲刷水沟与路面,降低市政道路的使用效率,重者冲毁桥梁、路面,阻断正常交通,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雨水如果得不到及时排除,在路表面形成水膜,从而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

1.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构成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包括雨水井、沉泥井、过街排水管和排水检查井,地下排水主干线。整个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程序如下:路面雨水雨水井沉泥井过街排水管排水检查井地下排水主干线。

系统构成如下:(1)雨水井。雨水井也叫收水口,市政道路上的雨水井是其中的一部分,雨水井常见的有2种,一种是八六式雨水井,一种是带沉泥井的双蓖式雨水井,也有四蓖、八蓖的。(2)沉泥井。沉泥井是装配式雨水井的一部分。作用是沉积、贮存路面雨水冲刷带来的淤泥和垃圾,沉泥井上有检查孔,可以下去进行清理,防止排水管道堵塞,沉泥井盖位于人行道上,紧靠边石。(3)过街排水管。过街排水管是外径36 cm,壁厚3 cm的混凝土管,1m或2m长,它的作用是把雨水井或沉泥井内的水导入排水检查井内。

2.市政道路水损坏的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水造成的,如果能把水封住,不进入路面,或将进入路面的水及时排走,不在路面结构内部滞留,就不会产生水损坏。因此,做好路面的防排水设施十分重要。解决水的办法,一是封,二是排。从表面封水使得水从表面排走;从中面层封水,使水从上面层中排走;基层表面封水,防止水从沥青面层下来浸泡基层。当路面出现坑槽、麻面、松散等现象时,除对路面进行一般性修补外,关键是要分析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并找出水源采取相应的措施。

路表水引起路面病害的养护措施:通过在路面结构中设防水层尽量减少水的下渗,从而防止或减少水分滞留在路面内部,侵蚀沥青混合料。铺筑防水粘结层后,可以减缓路表水的下渗过程,在路表产生坑槽等水损害现象,日常养护即能修复。而且能够增强上面层和中面层的层间粘结效果,从而使路面结构受力更加均匀。

地下水引起路面病害的养护措施:路堑挖方路段或半填半挖段常有春融时融化的雪水通过裂缝和孔隙渗入路基,使路基含水量上升、软化变形、承载力降低,造成路面松散等破坏。应在路基顶面铺筑水稳性好的水泥稳定碎石,或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设排水垫层,重作路面结构层。

完善排水系统:雨、雪水渗入路面内部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当沥青层直接铺筑在非常致密的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上时,迅速排水比较困难。如,在路面上钻孔后,其中的水可以存留数天。在养护过程中,一般可以考虑路面边缘排水,即层间水可以通过路肩设置的纵向排水盲沟排出。盲沟宽度25~50 cm,深度根据排水需要调整。

裂缝引起的水损坏:在路面裂缝产生后都会为水分进入沥青层内部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水分在沥青面层内部储存和冲刷现象也就更为严重。由于裂缝的作用导致层间的断开,水分长期滞留在沥青层间,造成断开的沥青层混合料的松散和剥落。在路面出现裂缝时就采取及时有效的灌缝措施非常必要。为了防止裂缝在路面结构层内的贯通,在路面结构中铺设应力吸收层或设置过渡层,对延缓路面病害的发展非常有效。

动水压力导致的水损坏:市政道路中在快速行车或重载货车作用下,会产生强大的动水压力,使路面逐渐形成空洞和凹陷。孔隙水压力越大,对路面的破坏越严重。因此,对这类型的破坏须采取两种极端的养护方法:一是采用绝对密实不进水的罩面层,同时设置层间防水措施,但必须充分考虑表面层的抗滑性能和高温性能;二是采用OGFC等排水型路面加防水层的养护方法,保证水分在进入面层后能够自由流出,避免产生强大的动水压力。

交通量过大和重载引起的水损坏:通荷载是市政道路产生水损坏不可忽视的外因,而在交通量大的市政道路上,路面承受动水冲蚀作用的时间较长,更容易导致路面结构的水损坏。应当大力研发市政道路超载车辆的查询系统,加大处罚力度,制定严厉的处罚政策,以争取杜绝市政道路中货车的超载行为。同时针对在不同使用环境下,沥青路面承受行车荷载的能力不同,在长期养护观察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环境下路面可以承受的荷载能力,在夏季特别高温的时段封闭部分路段的货车交通,或管制一些大型货车通行;在雨季来临前进行全面疏通水路和修补养护工作,同时根据路面温度和雨水状况,管制大型货车的通行。

3.特殊重要的路面排水

立交桥、高架桥、桥梁、十字路口、低洼路段以及隧洞进出口等处看成特殊重要路段,这些路段是市政道路的关键所在,也是市政道路路面排水的焦点所在。强调这些特殊重要路面排水必须把安全可靠放在第1位,适当提高设计标准,一方面是由于它们所处位置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这些路段交通情况所决定的。

对特殊重要路面的路面排水,一是突出对特殊重要路面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特殊路段的设计标准。如雨水口设计时应考虑易被杂物堵塞等因素,设置数量至少应多于计算数量30% ~50%。二是对新型的特殊重要路面路面排水要加强调查研究,并注意总结前人的经验,必要的话进行模型试验。善于使用国内、外新理论与新技术,保证这些路面路面排水的安全通畅。三是对特殊重要路段路面与路面排水设施要加强管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4.结语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中,如何保护好沥青路面,防止水损坏,应在设计及施工前,对可能出现病害的路段进行现场检测和踏勘,并应深入调查可能导致水损坏的水源,深入分析水损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 加强城市内涝防治确保安全度汛[J]. 城市规划通讯. 2012(11)

第4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道路工程的快速发展,排水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在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的质量控制上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的设计方案,加强对道路工程排水质量的控制,保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确保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系统的组成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中,为了全面保障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道路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年限,普遍需要进行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目前,在国内的市政道路工程中,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井、沉泥井、过街排水管等基本部分。

1、雨水井

雨水井是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常被称为“收水口”。在国内现阶段的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雨水井主要有八六式雨水井,带沉泥井的双箅、四箅、八箅式雨水井等类型,其主要目的进行道路上大量积水的排出,雨水井的施工作业一般在石灰碎石与黑色路面施工之间进行较为适宜。

2、沉泥井

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沉泥井多与雨水井同时施工,也是装配式雨水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雨水井的功能有所不同,沉泥井的主要作用是对于路面因雨水冲刷而带来的大量淤泥和垃圾进行沉积或贮存,以便道路清洁人员可以及时进行清理,有效防治了道路排水系统堵塞的弊端和问题。沉泥井的施工作业一般要选择在边石安装完成及人行道土方基本整平后。

3、过街排水管

过街排水管是雨水井或沉泥井内部的重要连接管道,其主要作用是将道路积水导入排水检查井内。目前,在国内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选用的过街排水管多为混凝土管,其一般规格为:外径400-450cm,壁厚3-3.5cm,单节长度为1-2m。过街排水管的施工作业一般选择在灰土施工与铺设石灰碎石之间进行较为适宜,有利于开挖和沟槽成型。

三、市政道路路面排水设计

1、行车道排水设计

随着城市交通量的加大,路面由于轴载导致水分产生泵吸作用,从而降低道路结构性能的现象逐渐增多。因此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中应对水分通过路肩或裂缝渗入道路结构内部产生破坏的现象着重注意。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行车道排水设计多数采用单坡排水和双坡排水两种排水形式。对于降雨量较小的道路或非机车道,可选择单坡排水进行设计,这样不仅能大量减少工程量与施工难度,还能确保路面排水系统的完整性。而对于行车道较宽的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会采用双坡排水设计,以加快路面的排水效率及雨水的径流速度。在行车道两侧每隔一定距离布设雨水口,并将其接入雨水管道,雨水可通过雨水口汇入埋于道路下方的雨水主管,并将其最终输送至附近水域。

2、人行道排水设计

若城市主干路两侧的人行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不仅会对道路结构及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还会对来往人群的行走安全产生威胁。因此设计人行道横向坡度时应将标高较低一侧设在行车道一侧,通过设置在行车道边上的雨水口,使得人行道上的积水顺着坡度进入地下雨水管道。雨水口可同时收集行车道和人行道路面雨水。通常情况下,在道路的挖方路段,应在人行道的外侧设置不同形式的挡墙,并在挡墙上方布设截水沟,用来拦截坡上流向人行道的雨水,而挡墙泄水孔中的流出的少量地表水和地下水可顺着人行道路面坡度排入行车道侧的雨水口。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路堑挡墙的路段,人行道上会有雨水流过的痕迹,对路面的清洁#美观产生影响。因此可在人行道靠近挡墙的一侧设置排水通道,拦截挡土墙上流下的水分,保证路面整洁的同时提高排水效率。

3、路面结构排水设计

对路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可在道路路基的面层与基层之间增设一层乳化沥青下封层。这种沥青下封层可将渗入路基的水分沿表面及时排出,保证道路路基的基层一直保持干燥状态。对于降雨量较大或者地表水比较丰富的地区,可在进行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时在道路结构内部、路基基层上方增设排水层,并在排水层的下方增设一层防水性能较好的土工布作为隔水层,从而在及时排出上方渗入水体的同时防止其渗入基层,保证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的纵断设计分析

道路工程纵断设计有许多原则,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各地区设计参数的取舍也存在很大的变异。以青岛地区为例,因位于海滨丘陵地区,地面标高起伏比较大,为了充分的结合自然地形,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形式采用自由式。道路纵坡的取值范围:考虑到路面排水的需要,最小纵坡取值一般不小于0.3%;考虑到汽车的爬坡能力及一定的行车速度要求,干道最大纵坡一般控制在6%左右,低等级道路及困难地段可酌情增加。

作为重力自流管道(泵送雨、污水除外),排水工程管道流水底纵坡一般根据道路的设计坡度,取相近数值。除非遇到特殊的情况,如因管道埋深的不同、管道的交叉、管道水力计算的要求等,才进行必须的调整。为满足一定的水力条件,管道最小纵坡取值一般不小于0.3%,最大纵坡则根据不同的水质(雨水或污水)、不同的管径及设计充满度、不同的管材等技术参数,由最大流速控制。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 87)第3.2.4条规定,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m/s,非金属管道为5m/s。

在工程实施阶段,排水工程的水力计算,根据排放的水量、水质(雨水或污水)等指标,确定合理的水流有效断面面积A及流速υ。其中水流有效断面面积A决定了排水管道管径的大小,同时也决定了工程的造价。而根据υ=1/n·R2/3·I1/2,在 n、R 一定的条件下,流速取决于管道的坡度I。

根据管渠流量公式:Q=Aυ。显然,当其中一个变量为常数时,流量Q将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

假设某工程,管材及管径均为定值,由 Q=Aυ=A·1/n·R2/3·I1/2,其中 A,n,R 均为常数,记3项乘积为C,则Q=C·I1/2,令 C=1,可得管道流量与坡度的关系 Q=I1/2。

图1可知,在管材、管径确定的前提下,管道流量Q与管道坡度I存在递增关系。当管道坡度I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管道流量Q增加达到排放要求。在不超过最大流速及工程环境等要求的前提下,是否可以通过提高道路设计坡度,使管道坡度提高,从而减小水流有效断面面积 A,即减小管径,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五、实例说明

某雨水排放工程,总汇水面积为6.27hm2,管道总长度约580m。本次实例选取管道长度为152m,位于该排水区域下游。末端井雨-5已经确定,上游管道假定不同的道路纵断设计坡度,分别记为方案A和方案B,计算结果详见表1和表2。可以看出,适当的增大道路纵断坡度,可以提高排水流速,从而减小管径,最终节省工程造价(方案B比方案A节省造价约28%)。

六、结束语

市政道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把道路的排水质量问题摆在第一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质量防治措施,杜绝随意性的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从而提高整个道路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排水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今 浅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优化探究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

第5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施工

一、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

1、排水管径给排水量的确定。第一,生活用水的确定:生活用水主要是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以及一些公共建筑的用水量,综合用水量的确定可以根据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以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第二,工业用水及其工厂工作人员的用水:工业的生产用水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工艺要求来定,而生产工人的理论用水量可以根据车间的工作性质来定。第三,城市绿化用水:此部分的用水量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路面绿化面积来确定。第四,消防用水:消防用水及其延续时间可以根据现行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的判断。

2、排水量的确定。排水量的确定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污水的设计总流量,其二为雨水的设计流量。污水的设计总流量又包括生活污水的设计流量、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和工业企业的内生活污水量,这些用水量的确定可以根据国家颁布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其总变化系数来确定设计用水量,并且和国家现行用水量的相关规定做一个相适应的协调。雨水的流量设计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说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等等,地线相对于比较平坦的地方,汇水面积的确定就可以按照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进行划分,而在地形坡度比较陡的地方,汇水面积的确定应该根据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进行划分。

3、给排水水管的确定。现在市场上比较多见的给排水管材主要有焊接钢管、给水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复合管、塑料管等等。而对于排水管的选择一般都是不采用金属管,只有在排水管道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或者对渗漏规定比较严格的地方才会采用金属排水管。

二、市政道路排水施工要点

1、雨水井施工。混凝土雨水井主要有圆形井、矩形井及不规则井,虽然每个井室混凝土量不大,但施工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使混凝土外观差,其工作缝出现洇水、渗水现象。施工顺序:垫层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管顶面以下侧墙混凝土浇筑流槽管顶面以上混凝土浇筑铸铁井盖安装。

2、沉泥井施工。沉泥井的主要作用是沉积雨水井收集的雨水的淤泥。其集体施工步骤为:测量放样开挖坑槽坑槽底部加固处理下沉安放井框回填井框与坑槽之间空间。

3、排水检查井施工。排水检查井施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施工排水,在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不间断排水,严禁带水操作,检查井施工时,应在检查井基础10cm以外布置排水井;(2)基础施工,对于不落底的检查井: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而对于有落底的检查井:应先施工井基础,然后砌井壁达管道基础底标高,再浇筑管道基础。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规范进行砼浇筑。浇筑完后,要给砼一定时间的养护期。只有当砼基础强度达1.2mpa 时,方能安装管道或砌井壁的施工;(3)井体砌筑,在施工前,应将砖或原砌体浇水湿润,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井内外壁粉刷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内外壁粉刷必须在回填土之前进行,且在排干井筒内积水后一次粉刷到底;(4)回填土。只有当现浇砼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才允许回填。严禁与砌井体同步回填;(5)井框安装。首先对井周进行加固,然后对检查井井盖标高的调整。

4、排水系统施工注意事项(1)雨水井与沉泥井在施工中的的注意事项:当开槽超挖后,其超挖部分应用灌浆石填补,不可采用素土回填;在安装沉泥井与雨水井的连接管时,防止出现倒坡现象,即在自重作用下水流由沉泥井回流到雨水井。(2)过街管安装的注意事项:要保证插入检查井的管头长度适中,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一般其插入长度应与井内壁齐平,在管头与检查井的接缝处采用1:2 的水泥砂浆抹实;过街管与沉泥井相连的一端,管子长度不能过短,否则会倒致与沉泥井连接不上;防止出现倒坡现象。

三、排水系统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市政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其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管道漏水。产生原因:基础沉降不均匀或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造成漏水现象。防治措施:检查砌筑砂浆是否饱满,勾缝是否全面而不遗漏;在抹面前应清洁和湿润表面;接口施工处做好内外抹面;如管道基础强度不够时,或强度不均匀时,应对基础进行处理,以防止不均匀沉降。

2、回填土缺陷。产生原因:检测井周边回填不密实,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填土材料质量较差,最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造成较大的工后沉降。防治措施:选择合理的压实机械和填料,对于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采用不同的夯压机械,以取得最经济的效益。

3、管道位置偏移。产生原因:测量时出现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避让原有建筑物,在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防治措施:施工过程如意外遇到构筑物必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角应大于135°;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和保护;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

第6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关键词: 市政道路 管道工程 设计与施工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具有两大特点:①常出现排水管线与城市道路、绿化带及水渠交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交通,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②管线长、占线长、占地面宽。所以,在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怎么才能既快速又经济、文明地完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减少对交通及环境、城市道路等的干扰显得尤为重要。排水系统是其服务区内其他工程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在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工程虽然施工工艺相对不太复杂,但是由于大多项目是在市区施工,环境复杂,既有的地下管线及电缆情况不明,在确保既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地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施工质量和工期往往无法保证。本文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探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技术要点。

1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1管径给排水量的确定

排水量确定:现就分流制体制的排水量确定进行分析。污水设计总流量。Q(L/S):Q=Q1+Q2+Q3。其中Q1为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 )。含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一90%采用;雨水设计流量Q(L )。其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划定。地形较平坦时,可按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划分汇水面积;地形坡度较大时,应按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划分汇水面积。

给水量根据下列各种用水确定: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确定;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比计。

1.2给排水管材的确定

给水管道通用管材有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球默铸铁管,焊接钢管,镀锌钢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等;无压排水管―般很少彩和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道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或对渗漏要求严格的地方,才采用金属管材。较为常见的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近几年,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等也在室外排水工程中得以较为广泛的应用[1]。

2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2.1常见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1)管道渗水漏水漏气泡,闭水闭气试验不合格;(2)回填土沉陷。

2.2常见问题施工预防措施

管道渗水漏水预防措施:(1) 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混凝土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预防措施:a.混凝土管不允许有裂缝;钢筋}昆凝土管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缝,管内鹾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05 mrn。 b.合缝处不得漏浆。c.所用管材要有产品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d.管子内、外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蜂窝、塌落、露筋、空鼓。 e.管道安装前逐节检查,对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管材禁止使用。 (2) 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引起渗漏。预防措施是a. 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沟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b.沟槽开挖槽底土壤避免扰动或受水浸泡,若扰动或受水浸泡,应挖除松软土层,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c.平基混凝土终凝前不得泡水,并应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5 MPa以上时,方可下管。 d.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3) 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a.与柃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嘶,以防渗漏。b.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要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4) 管道接口选用形式或其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接口开裂引起渗漏。预防措施:a.选用质量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b.合理选用管道接口形式,一般地基土质较好,地下水位以上的雨水管道采用刚性接门;而地基上质较差、强度小均匀、软地基、或地震地区以及地下水位以下的雨污水管道采用渠性接口。c.柔性接口,首先要用钢丝刷将管口外壁刷毛,清理干净并保证干燥,然后根据接口材料,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 d.刚性接口,抹带前,接口处应凿毛洗净,抹带砂浆应分两层做完,用弧形抹子捋压成形,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3~4 h后洒水养护;若管道DN≥700。要勾捻管道内缝。

回土沉陷预防措施[2] [3]:(1) 沟槽回填前,应排干积水,清除淤泥、腐殖土、杂草,不得采用液化状的粉砂、细砂等回填。 (2) 管槽回填时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夯实机具,管槽胸腔以及管顶30 cm以下部位官用人工夯实或蛙式打夯机夯填;以上部位回填宜用蛙式打夯机夯填或轻型压路机碾压。 (3) 回填土应分层回 填,分层压实到设计要求压实度,且分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 cm (4) 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 cm 范围内,不得回填大于5 cm的砖、石、冻土或其它硬块。 (5)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 左右。

第7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关键字: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

一、 前言

道路工程中,道路排水主要分为地面排水和低下排水两大部分。地面水主要包括雨水、雪水以及河沟溪水等。地下水主要包括期待谁、潜水、层间水等。两者都会对路基造成危害,其中地面水对路基的危害更为主要,是路基排水的主要内容。而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程度因埋藏情况而异。道路排水设计要综合道路等级、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地下水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地面水通过边沟、急流槽和排水沟槽等把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的适当地点,对于地下水,应采取隔断、降低的方法消除对路基的影响,使路基保持在干燥状态以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1、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

道路排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路基的干燥和路面的干爽,以保证行车安全。在道路规划设计阶段,应制定有效的排水方案,将地面水通过排水设施排到对路基的影响范围之外,对地下水进行阻隔或者降低水位处理。

(1)根据道路等级和当地地形地貌以及年降雨量等气候条件进行排水设施设计,避免地上水下渗、滞积或者地下水的囤积等现象。构成有效的排水系统。

(2)在城郊地区,由于存在农田,因此可以将道路排水和农业灌溉系统相联系,最大程度上利用资源。一方面减少对农田的侵占,另一方面对道路排水进行适当处理后可以用作农田灌溉需要。

2、城郊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原则

道路排水系统是为了防止路基受水侵害而布设的拦截、引排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设施系统。其布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排水系统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适用,充分利用当地有利地形、自然水系及各类既有的水利设施,形成拦、汇、引、排一体,地表设施与地下设施相结合的防排水系统。

(2)排水系统布设不应与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之间产生矛盾。各种沟渠设置与连接尽量不占或者少占农田,注意与农田水利的配合。路基边沟不宜用作农田灌溉渠道,如果两者需要合并使用时,可以加大边沟截面积。各类排水沟管水流不能直接排入饮用水源中,也不宜直接排入农田。

(3)城郊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要注意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对于土质松软,纵坡较陡路段的排水沟渠,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与加固措施。同时,排水工程应考虑排水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实现排水功能和道路景观的统一。

(4)道路排水系统的布设与设施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防排结合,尽量选择有利地址条件布设各类排水设施。对于需要排入地下管网的路面水,要注意道路建设期间做好设计工作,避免道路重复填挖。对于需要通过地上排水设施进行排水的路段,要根据当地条件布设各种沟渠,减少排水设施的防护和加固工程。在考虑一定耐久性的同时,就地取材,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和养护难度。

三、 地表排水设计

道路地表排水的主要任务是击实排除地表径流,常用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

1、 边沟

变流量不大,一般不需要进行水文力学计算,主要依据沿线具体条件和经验确定横截面尺寸。边沟不宜过长,除特殊情况外不应超过500米,同时,尽可能利用有利地形,采取相应措施,是沟内水流分段就近排入路旁自然水沟或者低洼地带,必要时可设置涵洞。

2、 截水沟

截水沟也叫天沟,一般设置在瓦房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位置,用以拦截并排除道路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水。降水量较少或者坡面坚硬路段可以不设截水沟,而对于降水量多且多暴雨,坡体松软和水土流失较严重路段,应当设置截水沟。由于城郊市政道路一般挖方填方量小,因此只有在较少情况下才需要设置截水沟。

3、 排水沟

排水沟主要用于引水,将边沟、截水沟或路基附近的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洼地或者天然河流。排水沟设计既要保证水流畅通不致淤积,又不能使水流太大而产生冲刷。因此,排水沟的设计一般需要通过水文计算得到。一般情况下可取0.5%~1.0%,特殊情况下不小于0.3%,同时也不应大于3%。

四、 地下排水设计

针对路基或边坡土体中的上层滞水或者承压水等地下水,应该设置相应的地下排水设施,用于拦截、汇集、排除地下水,主要排水设施有明沟、暗沟、渗沟等。与地表排水设施相比,地下排水设施具有施工要求高,养护困难,排水量小的特点。

1、 明沟

明沟一般设置在道路两侧,具有边沟和渗沟的功能。一般适用于埋藏较深的潜水,和1~2米的承压水,并且如果在地层稳定路段施工时,可以进行一定深度的明挖。明沟的适用性强,施工简单,造价低廉,是浅层地下水排水的较好措施。

2、 暗沟

暗沟是设在地面以下引导地下水流或是拦截层间水、降低地下水位的排水措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沟内分层填以不同大小的集料,利用渗透性使地下水汇集到沟内,这种构造形式也成为盲沟。另一种暗沟类似地下沟渠,不具有渗水和汇集作用,主要用来处理泉眼等。通过在泉眼和出口之间修建暗沟,将泉水引至排水沟或指定地点等。

五、 城郊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现状

1、 设计规范陈旧

城郊道路介于市内道路和公路之间,兼具二者的特点。设计规范往往将其简单的归为某一类。目前,由于我国政策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很多现在的城郊区域不久将成为城区。这些地区的道路排水设计依然按照原来规范进行设计。由于城郊地区可能存在着大量耕地,需要考虑灌溉需要。因此制定一个既可以满足现阶段需要,未来又不会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合理性规范很有必要。

2、 排水走向和设计参数

城郊市政道路项目一般要求排水管道和道路工程同步施工,但是由于城郊地区道路整体规划方案不健全,并且勘察精度较市内道路相差较多,因此导致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比如污水走向、雨水汇集面积等参数失真度过高,影响道路的最终排水效果。

3、 管道和涵洞处置不合理

由于城郊区域可能分布有农业用地,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有灌溉引渠等需要,因此城郊线路上需要设置相当数量的涵洞以满足农业需要,这一点在平原地区尤为重要。而排水管道与涵洞的交叉部分如何处理非常重要。

4、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

“拉锁马路”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道路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或者国家企业各自为政,导致马路不断的被开肠破肚。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中,由于设计单位的图纸标识不清,给后期的道路维护保养带来很多问题。各种地下管线一般埋置在非机动车道下,大部分图纸中只是在横断面中标出了排水管线的位置,而没有其他管线的具置,由于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有限,如果不考虑其他管线的位置,今后一定会形成“拉锁马路”现象。

六、总结

总而言之,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兼具市内道路排水特点和公路排水特点,改善排水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管理,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施工的严格性是建立合理城郊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前提。只有不断完善设计规范和施工工艺,才能为市政排水工程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明春. 结合市政工程规划谈道路排水设计方略[J]. 地球, 2013, (1).

第8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验收措施

一、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注意要点

1.排水管径给排水量的确定

保证城市运转的积水量的确定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生活用水的确定:生活用水主要是包括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以及一些公共建筑的用水量,综合用水量的确定可以根据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以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第二,工业用水及其工厂工作人员的用水:工业的生产用水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工艺要求来定,而生产工人的理论用水量可以根据车间的工作性质来定。第三,城市绿化用水:此部分的用水量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路面绿化面积来确定。第四,消防用水:消防用水及其延续时间可以根据现行的有关规定作出具体的判断。

2.排水量的确定

排水量的确定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污水的设计总流量,其二为雨水的设计流量。污水的设计总流量又包括生活污水的设计流量、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和工业企业的内生活污水量,这些用水量的确定可以根据国家颁布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及其总变化系数来确定设计用水量,并且和国家现行用水量的相关规定做一个相适应的协调。雨水的流量设计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说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等等,地线相对于比较平坦的地方,汇水面积的确定就可以按照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进行划分,而在地形坡度比较陡的地方,汇水面积的确定应该根据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进行划分。

3.给排水水管的确定

现在市场上比较多见的给排水管材主要有焊接钢管、给水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复合管、塑料管等等。而对于排水管的选择一般都是不采用金属管,只有在排水管道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或者对渗漏规定比较严格的地方才会采用金属排水管。

二、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施工环节技术要点

1.进行施工准备,排除施工障碍、保证三通外

开工前首先必须了解图纸、熟悉图纸,以免施工过程中忙中出错。会同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进行四方图纸会审及交底。结合图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本工程的基本全貌,如管线总长度、管线走向、管材直径、检查井数量等。依照图纸确定的桩号走向水准测量复测一遍,避免出错,因为图纸设计前所提供地形资料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有可能因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地形变化,从而影响到工程预算造价问题。要结合管线走向及施工开挖工作面和堆土堆料所占场地与地形地貌、地物、交通问题等。任何防碍施工的因素都要笔录,呈请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助排除。另外,管线有时与城市道路交叉等,这些都是丝毫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开工前就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解决。

2.雨水口位置应与检查井的位置协调

平面交叉口位置,应根据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和实际地形,在适当位置布设雨水口截流;在大型平面交叉口处,雨水口可以适当串联,并应加大出水口连接管的管径,以增强排水能力;在汽车停靠站处 ,应对雨水口做适当调整,根据路面纵坡及横坡情况,判断水流方向。在下游布设雨水井口。

3.为了对管网系统做定期检查和清理疏通,必须设置检查井

因为检查井有着连接管道和雨水井的作用。所以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容易沉积污物的地方及经常 需要检查的地方,相邻检查井必须成一直线。另外,在弯道处,应适当加强检查井的设计。砌检查井挖沟槽时即可将检查井中心桩,依井基圆圈相应尺寸挖好井基,经测高程正确无误后连同条基同时浇筑制作完成,经保养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下管,预留井筒位置即可介入砌检查井的工序中。特别要注意不同管径的管底高程与井底高程的连接最容易出错。管材放稳调直管线管口,高程正确即可砌井,要注意砂浆饱满,流糟通顺,井壁尺寸符合要求,砖缝沙浆饱满。特别注意管底高程、井底高程、井盖高程的正确无误,使之完全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经通水查验不得有积水漏水倒流水现象。

4.做好施工管沟的回填及压实。

管沟回填管顶50cm内回填又称腹腔回填,按设计要求该处回填过筛,不得填入大于100mm的石块或砖块等杂物。回填时沟内不得有积水,不得使用腐植土、垃圾土和淤泥等。为此要求在施工时必须认真地对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时先从路边开始,逐渐移向中央,路边要加重碾压,防治压实度不够。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震动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压实,压实完成约半个月的时间方可允许车辆通行在城市道路排水施工中,如条件合适的话可以考虑启用一些排水新措施,比如人行道路基的夯实程度会影响到渗水效果,导致积水汇集到主干道,增大排水负担,但不夯实又会影响道路牢度,可以考虑在路面砖的下面铺设井字型水泥框或者在铺设路面地砖的时候,在砖与砖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从而达到良好的渗水效果。此外在城区利用屋顶、草坪、庭院、马路等收集雨水雨水管道设计、用地规划上充分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地涵养地下水源。建筑要精心设计,使硬化面积和建筑物上的雨水能够储存下来,用于生活清洁和绿化。

三、加强市政排水竣工验收阶段措施

1.管道闭水试验管道回填土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2.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合格;管道未还土且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漏水;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其余封堵坚固不漏水。

3.闭水试验的方法。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每3个井段由监理工程师任指定一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2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满水浸泡时间不小于24h,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 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 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

30min;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参考文献】

[1]张步云.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管网中应用的实践探索[j].华章.2011年(16)

[2]马杰、于娇.城市道路排水、储水一体化设计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年(01)

[3]刘斌.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功能与施工初探[j].科技探索.2008年(4)

第9篇: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范文

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路线设计

1、首先要熟悉地形图和所给的原始资料,分析其地貌、高差、河渠、 耕地、建筑物等的分布情况。

2、根据给定的起终点,分析其直线距离和所需的展线长度,选择合适的中间控制点。在路线各种可能的走向中,初步拟定可行的路线方案,(如果有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应进行比较确定),然后进行纸上定线。

3、(1)试坡 (2)定导向线 (3)平面试线 (4)修正导向线 (5)定线

4、如有路线局部方案,应分别进行定线设计,经论证比较定出推荐方案,路线方案比较选择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路线长度;(2)平、纵面线形指标的高低及配合情况;(3)占地面积;(4)工程数量(路基土石工程数量,桥梁涵洞工程数量);(5)造价等。

(二)绘图

根据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确定出公路用地范围,并据此绘出公路用地图,比例尺:纵向1:2000,横向1:1000,图上标出百米桩左右两侧的用地范围,连结细实线,并注上占地宽度,各曲线要素点要标出。

(三)平纵线形设计应注意避免的组合

1.应避免在凸型曲线的顶部和凹型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2.应避免在凸型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型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变曲点重合。

3.在长直线段或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成直坡线避免设置凸凹看不见的线形。

4.平曲线长直线段内不要插入短的竖曲线。

5.应避免在长直线上设置长坡凹型竖曲线路段这种路段易产生视觉的错觉造成超速行驶。

(四)一般规定

1、二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应进行综合设计,使各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能力强的完整排水系统。

2、路基排水设计应与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相配合,防止冲毁农田或危害农田水利设施,当路基占用灌溉沟渠时,应予恢复,并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

3、公路穿过村镇居民区时,排水设计应与现有供、排水设施及建设规划相协调。

4、排水困难地段可通过提高路基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五)地质情况

全线横向排水基本良好,路基受地下水影响小,不需全线设置边沟,路线左侧高,右侧低,右侧需设边沟的地段少一些。纵向排水全部按设置3m护坡道的情况选择,挖方路段选路基边坡坡脚以外2米。边沟出口必须设在横向排水良好或涵洞的地段使边沟汇集来的水能顺畅的排向路基范围以外,以保持路基处在干燥或中湿状态。

各种排水设施的设计应尽量少占农田,并与水利规划和土地使用相配合进行综合规划,排水口应尽可能引接至天然河沟,以减少桥涵工程,不宜直接注入农田。应采取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路基两侧设置边沟,一般情况下挖方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1.0m的路堤应设置边沟,边沟采用梯形,边沟的底宽为0.6m, 深度为0.6m, 内侧边坡采用1:1.5,外侧边坡为1:1.5。边沟最大纵坡为3.0%,最小纵坡为0.3%。在一些地线横向排水好的路堤也可不设边沟。纸上定线在地形图上示出排水沟渠的平面位置。涵洞与路正交,纵坡度最大为2%,涵管直径为1.50m。

(六)环保设计

1、环保设计规范

国家政策提出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根据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总则1.0.7公路建设必须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以下规定:

(1)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以防为主、制止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

(2)公路建设应根据自然条件进行绿化、美化路容、保护环境。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应作环境影响评价。

(4)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或因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环境近期难以恢复的地带,应作环境保护设计。

此设计路段比较靠北,湿地较多,生态环境脆弱,在此设计中采取尽量避免湿地,应注意填挖方量,在矮路堤H≤0.6m时设置绿化带。

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的质量保证措施

(一)施工措施

1.施工期间安全措施

(1)成立施工期间安全小组,有明确的安全目标

(2)开工前对全体施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 观念。严禁现场作业人员越出封闭路段。

(3)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4)有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5)施工现场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2)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3)建立完善的自检体系

(4)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和齐全的检测仪器。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6)实行质量责任制和严格的奖惩制度

3、工期保障措施

(1)成立技术过硬、团结协助的项目经理部

(2)人员设备按时进场,确保主体工程按期完成或提前完成。

(3)做出分项计划,实行动态目标管理,不断优化和改进施工技术方案,对投入本工程的人力、物力做出最合理、最科学、最有效的组合。

(4)充分协调与当地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解决好地方问题,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5)采取经济手段,使施工进度与个人利益挂钩,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

4.雨季施工及农忙季节的施工安排

(1)做好雨季施工前的准备

(2)雨季路基施工,做好路槽内的排水工作,拌合场集料准备盖棚防雨,水泥进行覆盖和防潮措施。施工作业段根据天气预报情况确定长度,及时碾压成型。

(3)合理安排各施工项目的劳动力,将需要劳动力少的项目和工序安排在农忙季节,尽量雇佣不受农忙干扰的长期劳动力和临时工。

5.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1)制定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扬尘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措施、生态保护和废弃物的处理。

(2)制定合理、可行的文明施工措施。如自觉遵守当地民俗与习惯,文明施工、科学施工、杜绝违章蛮干,驻地建设标准化等。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控制

(1)填料质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

(2)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3)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2、施工质量控制

(1)整个施工过程现场监理旁站;

(2)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有序施工;

(3)填筑宽度每侧大于设计宽度50cm,确保边坡压实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4)填筑前,在填筑范围内画4mX4m方格,根据填筑厚度计算每方格倒土量;

(5)摊铺时,路基两侧挂线,控制路基纵坡及松铺厚度,先用推土机粗平,再用平地机精平,横坡为人字形坡,坡度为3~4%;

(6)碾压时,先静压,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确保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5mm,再根据试验段初步设计的碾压方法进行碾压,最大碾压速度不大于4km/h;

(7)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

(8)压实度检测频率按照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10)试验段两端每填筑一层留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

3、安全保证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施工;

(2)机械定期保养,确保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规程。

(4)大型机械作业半径内严禁闲置人员靠近,施工场地严禁非人员进入。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