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

第1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任友群: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任教授您好,您能否谈一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呢?

任友群:本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修订是在2003版国家“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技术变革、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情况下开始的。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就是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

其二,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变革加快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生态环境,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这次课程标准修订就是针对新技术环境下信息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提高国家数字化竞争力,促进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

其三,满足全体高中学生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新学科,其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质疑。本世纪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研制时,就有人质疑新世纪未必能快速进入信息时代,没有必要专门以一门课程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学习,然而事实证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当时开设这门课是必要而及时的;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也有专家质疑,伴随数字化工具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天生具备信息技术应用的优势,既然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那么为什么还要专门以课程的方式开展呢?针对这种质疑,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从“数字土著”到“数字公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需要后天的教化和n程学习。“数字土著”一代尽管在日常生活和应用中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缺少了针对性的教育,在数字化环境中也会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弱、沉溺网络游戏、不负责任地网络信息等问题,而且单靠“土著”那种原生态式的自发摸索,也难以让全体学生完成适应信息时代所必备的计算思维的养成。因此,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就是按照数字土著一代在信息社会中成长的需要,引导全体高中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理解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信息社会公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与十年前相比,当前学生成长环境、学生个人需求以及国家对学生的发展期望都发生了变化。您能否介绍一下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的过程是怎样的?

任友群: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期调研和国际比较。课程标准组成员对我国24个地区、84所学校(抽样学校71所,参与学校13所)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完成《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实验稿)实施现状调研报告》(信息技术部分),梳理出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高中与初中内容重复率高,缺少合理衔接”“必修模块的内容范围广、要求浅、课时过少”等问题。比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最新信息技术教育标准,借鉴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成果,概述出当前国际信息技术教育关注的“计算思维教育”“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安全与道德”等焦点内容。

第二阶段,是学科核心素养和大概念的界定。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人与技术”“人、技术与问题解决”“人、技术与社会”等层面分析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信息素养,界定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按照高中生认知特征建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梳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核心概念,按照信息技术课程特征和知识技能的逻辑体系明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大概念: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分析信息技术课程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核心内涵,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信息技术课程概念体系。

第三阶段,是课程结构设计和标准成文。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大概念,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建立高中信息技术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选修Ⅰ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需要、个性化发展需要设计的,分为升学考试类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类课程;选修Ⅱ课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前沿性、应用性,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进行选学。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个模块的内容标准、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完成学业质量标准和教学实施建议。

第四阶段,是学科核心素养测试与课程标准完善。按照学科核心素养测试实施要求,组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测试命题与测试”团队。设计完成6套三个等级的测试问卷,在广东、浙江、安徽、陕西、四川等地的实验学校,通过“纸笔测试”和“网络测试”的方式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完成测试分析报告。其中,我们也通过座谈会和调研问卷的方式征求了高校专家、学科教研员、基层教师的意见,针对测试结果和调研反馈进一步完善学科核心素养和内容标准,确保课程标准“好用、管用”。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本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特征和突破点是什么?

任友群:本次信息技术课程修订继承前期课程标准合理内核,针对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在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体系、项目学习方式、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

一是,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界定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建立核心素养分级体系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个突破点。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课程标准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用学科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标准的建设。

二是,通过多元课程模块加强课程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四个学科大概念,从学生学习的共同基础、升学需要、个人兴趣发展等方面出发,设计有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课程内容在保证每位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同时,使得课程模块逻辑关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三是,渗透项目学习设计,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应用特征。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强、应用广的技术工具,如何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怎样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首先在内容标准陈述上,强调学习的实践条件和实践内容。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也强调要通过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避免信息技术知识的机械接受。

四是,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建立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以此规范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标准设计有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水平,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对每级的学习结果进行了详细描述,等级梯度按学习内容、认知程度逐级加深。同时,课程标准的修订也对高校选拔人才的等级性测试进行了探索,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相适应的模块与内容,并给出了实施建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必修部分是普通高中生发展的共同基础,那么它是如何体现“基础性”的呢?

任友群:在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借鉴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大概念,设计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确保共同基础的学习。

第一,依据高中生在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精选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的有用性。例如,在必修模块1中设计有“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R到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发展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

第二,按照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特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与实践,融入适合时展需要的信息技术。例如,在必修模块2中设计有“通过分析物联网应用实例,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联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既不是要让学生掌握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也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信息技术专家”,而是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像“信息技术专家”那样去理解信息社会,能用信息技术学科思维去分析信息现象,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创新,担负起信息社会应负的责任,成为合格的信息社会公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结合。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是如何把握课程“综合性”的呢?

任友群:在修订过程中,也有专家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过于学科化、对课程综合性重视不够的质疑。事实上,课程标准修订组始终认为“综合性”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突出要点,按照课程综合发展特征,课程标准在跨学科、学习经验和活动形式等方面落实课程综合的要求,把“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渗透其中。

首先,通过跨学科整合落实课程综合的要求。例如,必修模块1中的教学提示指出“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通过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表达思想、建构知识”。

其次,通过结合社会生活的内容落实课程综合的要求。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每一则内容标准中,都强调“在一定的情境和任务中学习”。此外,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通过项目活动的方式进行相应内容的学习,把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工具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

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都强调了跨学科之间的学习,要求通过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在综合活动和实践应用中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是“为学知识技能而学知识技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要素,在课程标准中是如何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呢?

任友群:为发展学生的数字化创新能力,课程标准在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教学建议等方面都突出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

首先,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要素,是要求每一位高中生能“根据不同学科的特征,有效运用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工具,提高学习质量”。

其次,在内容标准中突出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要求。例如,必修模块2中要求“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的学习要求。

再次,课程标准中专门设计有与创新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在选修模块1中设计有“三维设计与创意”“移动应用设计”“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等创新课程。此外,教学建议中还突出强调信息技术实验室建设,倡导通过动手实践、实验操作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当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那么如何避免高中课程标准成为“空中楼阁”呢?

任友群:确实如您所言,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主要还是依据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显然,这个“纲要”已很难满足当前学生学习的需要。为了避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脱节,本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专门设计了“预备级”的素养达标要求,为指导学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做好准备。的确,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指导,高中课程标准的实施会受到“学段衔接”的影响,这里我们也呼吁要尽快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研制,实现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一体化建设。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认为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有什么建议呢?

任友群:首先,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师。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继承了前期课程标准的实施成果,同时也融入了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与经验,按照时展的需要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例如,针对创新人才的社会需要,课程内容设计了“开源硬件项目设计”“移动应用设计”等学科综合性模块。新技能、新模块的融入对当前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力。

其次,本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也会影响到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已较难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引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重,尽快调整教育技术学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好地服务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第2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信息技术 教师素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77-01

一 教育观念

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观: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学生的引领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只是教育教学的工作者,还应是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行为观: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民主和平等,尊重和赞赏;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常反思;在对待同行上,强调相互学习与合作。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和责权的主体。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是师生交往、情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二 职业道德

信息技术教师在职业道德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尊重、热爱学生,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息技术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甘于铺垫、乐于奉献,献身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三 专业知识

信息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包含信息获取的技术、信息传输的技术、信息处理的技术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全面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及时吸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要求。

四 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素质。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规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新课程注重人文精神的确立和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不同于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材,把各种现代信息理论和基本技术都作了介绍,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挑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作归纳总结。新课程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引导学生融入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学会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恰当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把学科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课堂既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又是教育科研的实验中心。只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才能有创新,才能促进教学,才能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五 健康的心理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大量调查资料表明部分教师自私心理严重,合作精神较差。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去影响学生。

六 现代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现代信息素养,永远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一方面要具有高效获取、批判性吸收存储、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更新旧知识,以适应知识成倍增长对当代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具有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娄彦顶.新课改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素质培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2)

[2]张龙革、罗秀梅、臧毅飞.试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自我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55~57

第3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增长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技能;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会在社会和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应用信息的能力。这段话说明,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从三个方面做起,文化素养、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则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呢?

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基本技能是指深处信息时代的我们要会使用电子邮件、会打字、会上网,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例如,在《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中,是在培养学生查阅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寻交通地图,来提高学生自主上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先了解信息技术,之后引导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例如,在《图形、图像加工方法》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事先带来电子版的日常生活照片,通过美图秀秀,对这些照片进行处理、美化、加工,一键就能选出学生喜欢的最美效果。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所以学生一接触这节课后就引发出对美图秀秀这一软件的兴趣。美图秀秀和教材中ACDSee看图软件相比,更有实用性,会更加受欢迎。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信息素养能否提高,是通过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好坏表现出来的。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每一节课开始抓起,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例如,我们可以占用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教授知识,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留给学生复习课堂知识,让学生及时复习,并提醒学生回家要提前预习。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四、激励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

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其他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例如,在数学方面,有些数字有无限不循环、sin等无法人工计算时,可采用高级计算器来计算。

参考文献:

第4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实习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17-02

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实习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高等师范院校和地方基础教育学校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两类学校的合作日益频繁,对师范类实习生的培养问题,逐渐达成共识。目前,我校为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实习合作单位之一,共同承担对信息技术实习生的培养,在其推行的“分层逐段推进式”教育实习模式中,我校目前参与第二和第四阶段的教育实习模式的推进工作。新课标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应从师范类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在校实习生抓起,让他们更早明确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素养,为以后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从教育实习基地的角度,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探讨实习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变化,与高等师范院校共同对信息技术实习生进行联合培养。

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极快,其中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其他学科教师所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如:板书、教学设计、论文、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及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必备的信息素养、专业功底、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富于创造性地工作。信息技术实习教师不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多方面的教育理论素养,如: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而且还应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本主义)、视听理论基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指导理论。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实习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并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为学生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实习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远程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技术知识,如: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与网络维护等。

二、应具备全面的信息素养

1.熟练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技术实习教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评价和分析信息及开发与传播信息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一是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具有能在广阔的信息资源中正确地判断、估计、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含义的信息理解能力;三是具有能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与查找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信息获取能力;四是具有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加工、重组、存取的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具有能通过对诸多的信息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并以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

2.敏锐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浓度的感知。首先,要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其次,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要具有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

3.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实习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如:具有对社会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坚决抵制不良的信息,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既不危害别人的信息安全也要时刻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

三、应具备的其他技能

1.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用能力。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设入,现在各类学校都购置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展台等。大多数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者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担当,因此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必须掌握电脑等设备的操作,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等。

2.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在没有实习之前还是在校学生,语言交流的方式比较单一。但实习后,面对几十位学生,必须能在课堂中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能在课堂中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

3.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在认真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应多听其他优秀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网络优质课程教学视频,从中揣摩深层的教学规律,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教育实习时间毕竟非常短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优异的实习效果,就需要师范院校和教育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合作指导。本文以教育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身份,论述了高中信息技术实习教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和信息素养,以此为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在指导在校实习生参考,明确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素养,从而在教育培养过程,目标更加明确,以使实习生能更快适应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为新教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钢善,裘国永.计算机学科教育实习指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亚,李欢,楚亚蕴.计算机专业“分层逐段推进式”教育实习模式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99-102.

[3]李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新课改的出路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7).

第5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信息技术;能力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从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要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现阶段,信息技术作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多方面需求。

一、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1.灵活处理信息,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形象的动

画、图片,描述科学课程教学内容,要学会运用多窗口,随时插入科学课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需的文本、图片和视听信息,呈现教学重点,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课堂形式,达到教学任务目标。教师既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避免“黑板搬家”“老师搬家”“课本搬家”。教师应当将科学课程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平台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集合、界面的设置和交互。

2.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多媒体教学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要提高计算机的综合操作能力,要对经常使用的多媒体软件的用途、使用方法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学习掌握可供使用的科学知识,授课前将课堂上需要使用的网上资源、课件事先装入计算机中,下载所需要的软件。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能力

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接受知识的认可度,要求小学教师需要用学生喜欢的、熟悉的视听材料、图片和文本资料引起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小学教师要处理好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述新知识、巩固新知识以及布置课外作业等环节,运用好多媒体技术的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动力。并经常性地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便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互动式发展。

二、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1.扎实的教学能力素养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基础,掌握本学科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通过设计、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丰富课堂科学知识,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能够多层次、多侧面地思索问题,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科学探索。

2.承认自我不足、自我批判的素养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学生都能通过各种平台学到各种信息技术,如:网络资源,学习了解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同时,小学教师也不再成为学生知识渠道获得的唯一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一定处处都比学生强。可能在某一问题上,学生的理解力要优于教师。因此,教师应本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不了解的问题,承认自己的不足,向学生学习请教,体现教师“不耻下问”的优秀师德。

三、如何提高课程整合中小学科学老师能力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信息知识的大爆炸,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新技术、新工具的出现,使得任课老师必须不断学习,跟上技术跟理论发展的脚步。需要教师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别人的意见与建议,甚至可采用合作学习或伙伴学习的方式,不断探求真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与素养。

2.强化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行动力

在课程整中,小学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这需要小学教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教师通过亲自动手,提高自身素质,满足教学需求。

3.学校组织不定期的培训

第6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一、淡化学科性,加强综合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与锻炼。这一过程应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综合过程。然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远没有做到这一点。似乎计算机课程只能讲授计算机“学科”内容,这样强调计算机的所谓“学科性”,就束缚了创新思路。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出路之一就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为实施综合课程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在,学校适当开设一些计算机作文课、计算机算术课、计算机美术课、计算机音乐课等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信息技术是涉及众多学科的边缘学科。但实际上,信息技术教师囿于“学科”界限,不愿开这样的综合课,而其他学科教师也难以实施这种综合课,这就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小学信息技术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性,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性,又要重视它的工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可以把它视为各科教学服务的工具课。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同时,应淡化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之间的界限。

二、强调基础性,重视发展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突出“基础性”原则,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只有不断地使用计算机,如用计算机写字、用计算机绘图,才能在计算机文化的熏陶中提高信息素养。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速,若干年后学生面对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具体的知识肯定会过时。所以,今天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基本的、可迁移的。

另外,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会过时,但能力一旦形成,将时时处处有用。因此,可以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许多教学内容看作是“教学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实用,也无须死记硬背其中的细枝末节,教师应重视的是通过学习“模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信息素养。也就是说,在重视基础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它的发展性。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教学,最终要求学生具备的素养是较高的。如“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的能力”,“善于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和开拓、进取的应变能力”,“既讲竞争又善合作、协调共进的组织能力”。但无论哪一种能力,都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起来的能力培养架构,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7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其将信息素养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这里的信息素养还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其后,随着对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其内涵得以不断扩充。1992年道尔(Doyle)将信息素养重新描述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多种信息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并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从技术到人文,信息素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而是拓展为人的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必备能力、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综上所述,我们把信息素养界定为个体对所具有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加工、利用、评价、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信息素养至少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四个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方面。

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家庭电脑、平板、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且很多应用软件的使用门槛比较低。以初中学生为例:90%以上的学生都具备上网查资料、使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玩网络游戏、听网络歌曲、看网络电影等以娱乐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些技能的获得大部分通过无师自通或与伙伴互学,少量通过课堂学习和家长指导。有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多媒体制作、动画设计、主题网站制作、程序设计等较为专业的技术能力主要通过学校信息技术课获得。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得到协调的提升,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其中还规定初中学生必须完成68学时的基础模块和34学时的拓展模块,即七、八、九三个年级每周一课时。但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是非考试科目,一般学校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基本可以正常开设,而九年级则不再开设。这样有关物联网、机器人、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就被精减了,最多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传授。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的培养严重不足,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只是停留在较低层次,离“创客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三、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1.扎根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信息素养最有效的途径。由于 “互联网+”时代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再加上信息时代的知识与信息的时效性日益突出,课程的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与更新。一方面结合学情对学习内容做必要的加减法,减去学生通过课外平台已经习得的内容,将这部分知识只作适当延伸,加上云技术、编程、3D打印、机器人、物联网设计、创客工坊等内容,将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引入课堂中;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信息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对信息道德、信息文化的感悟与内化。如介绍一些软件知识时,不必将具体软件的所有功能介绍得面面俱到,只需以此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针对不同学段起点不一的现状,可以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主题活动、分层作业、异质分组等多样化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融合的学习情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信息素养,发展个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将教学内容情境化、任务化,形成一串循序渐进的任务链,学生便能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构建知识体系。

2.加强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加强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补充。“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早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助推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了适合信息时代特点的学习环境和教W模式。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作为认知工具,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实现教学从单一学科知识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实、完善和补充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课程整合让学生能够利用教学资源、网站、搜索引擎等搜索学习资源,并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和加工,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自然、人文等情境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学习。

3.创设信息应用情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第8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信息技术实验提出的背景

信息技术课程目前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基础薄弱地区开课不够、缺乏足够的师资和设备,二是经济发达地区开课不足,由于缺乏令人信服的教学内容,课时被挤占和压缩。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严峻,因为如果发达地区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相对薄弱的地区的课程目标又在哪里?因此,许多研究者一方面在不断地研发信息技术课新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中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出现了互动媒体、新兴程序设计软件、智能机器人普及教学、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等多个和而不同的方向。这些方向的提出,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信息技术实验也将会是一个新的方向。信息技术实验研究的目的,第一是为了寻找适合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核心概念的可以定量研究的内容,第二是提出一些信息技术作为核心内容的跨学科问题研究的案例。前一个领域为的是提升信息技术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落实一些信息技术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后一个领域是通过跨学科的研习,通过综合情境下的应用落实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地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前者注重基础性和稳定性,后者注重丰富性和变化性。

信息技术实验的定义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很难在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定义提出的一般方法是归纳,因此从我和我身边的其他研究者的实践出发,我将目前的相关案例做一个共性的描述。建立概念的目的是对已有工作的总结,更主要的是期待能够利用概念,演绎新的案例,通过实践不断地修正信息技术实验的概念本身。信息技术实验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核心概念或重要过程,以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研究其他领域中的问题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的集合。这一领域,尤其是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大学生计算机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很多大学的程序课都有“上机实验”的专门的课时,可见很早人们就潜意识地将计算机上的一些规律的发现、一些代码的研习称之为“实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再是奢侈品和少数人的专利,在各大院校供学生们上机的“计算机实验室”渐渐没落了,但是这并不是说实验这种方法不重要,而是“实验”的内容和实验伴随的隐性知识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在中小学,很多教师已经注意到让学生拆装和动手的重要性,传统的机器人项目姑且不论,在近期全国的公开课展评活动中就曾经出现“组装电脑”、“Scratch传感器板”等涉及硬件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多对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怀有使命感和自觉性的老师开始意识到在教学中加入硬件的成分,特别是温州中学的谢作如老师开发的“互动媒体技术”系列课程更是代表着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新的方向。此外,北京师范大学项华教授提出了数据素养的概念,认为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表达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通用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成为信息素养的有效抓手。因此,适时将实验的方法引入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应该是一件可以讨论和研究的事情。

信息技术实验的核心概念:数据、稳定的对应关系

信息技术实验中有两个核心概念,沿着这些概念有利于我们确定哪些内容是信息技术实验的核心内容。

数据:数据分成定性和定量两种,一般情况下,能够定量的数据就不要定性,即使定性的数据也需要尽量的定量化。数据按照定量的程度可以分为:①分类量:作为分类的标签,如苹果、梨这些名称。②二值量:只有是和否两种可能性,如开关的状态。③层级量:用于比较优劣,如客户评价中的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④可分量:存在着连续的可以逐级分解的单位,如长度,米之上有千米,之下有厘米。⑤可加量:数值a和b,存在c,代表a和b的和,如体积,可加量常常都是可减量。⑥密度量:表示可加量增长速度的快慢,如质量随体积增加,增加的速度就称为密度。上面的六种数据类型,是向下兼容的,高层级可以向低层级的降格。它们一般用于描述确定的事件,对于不确定事件还需要统计和概率的方式来定量描述。

第9篇:信息技术课核心素养范文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劳动资源的重要任务,面对参差不齐的生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从而促进其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意识,改变信息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出发,概述了中等职业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1.引言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劳动资源的重要任务,面对参差不齐的生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从而促进其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不是单纯地培养机器的操作者,更应讲求策略,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全方位培养,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 

2.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2.1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信息素养培养前提 

2.1.1 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就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一直被忽视,然而信息时代的教师作为信息知识的传授者,必须要强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加强信息素质培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能力和良好的信息道德。 

2.1.2 创设信息素养培养环境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信息素养培养环境,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尽管中等职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学习基础,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尽量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其次教师还应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大胆提出设想,开展各种尝试。如利用校园网络环境,组织网上研究,学生讨论等,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环境中逐步提升信息素养意识。 

2.2 改变信息课堂教学模式,信息素养培养关键 

2.2.1 转变教师角色 

信息技术课不能等同于计算机课,计算机只是学生的认知工具、课程学习工具。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同样面临改革,不能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中,要转变教师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转变教师模式,就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探究者,教师的角色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评价者,甚至自身也是学习者。 

2.2.2 转变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若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网络技能的目标上,都不能算是真正信息素养的培养,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应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利用,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还应培养出一份社会责任感。因此,转变教学模式是关键,而转变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的目的是加强学生自主、自觉运用信息的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即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同伴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诸如信息获取、检索、筛选、加工、表达、交流等信息素养。如软件应用的教学,通过设计问题,调动学生从软件自带的帮助功能中去寻求题目的答案,学会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更多的软件应用信息,从而提高学习的信息素养。 

2.3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培养目标 

2.3.1 培养独立操作能力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一书中写道: “未来社会属于那些具有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设计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以促进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2.3.2 培养信息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提高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就应当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及分析能力,如对信息的归类、对数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等多种渠道去寻求与之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归类,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或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 

2.4 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整合,信息素养培养推进 

中等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努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社会造就大批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去并加以整合,以各专业课的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去,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培养和提高中专生的信息素养。并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使学生学到的信息技术在职业实践、实验中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3.结语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忽视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探索,共同研究,努力创新,让信息技术课能越来越好地培养职校生信息素养,并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