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脱口秀”(talk show)即电视谈话节目,最早源自美国,起初主要是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评论,后来出现了不谈政治、轻松聊天的娱乐型“脱口秀”节目。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将脱口秀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
《壹周立波秀》最初是由凤凰卫视打造的一档春节特别系列节目,它主要借鉴于美国著名脱口秀栏目《深夜秀》。节目主持人周立波以海派清口的独特表演方式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趣谈盘点和调侃,让观众在笑声中领悟生活。节目一经播出便占据同时段收视冠军,在上海地区的平均收视率甚至高达6.63%,雄踞上海地区收视第一名。其中,《立波梦话》板块则以播报新闻的方式对当前热点新闻事件或话题进行讽刺性的夸张表现,节目以诙谐的娱乐化表达方式对社会问题进行尖锐辛辣的讽刺,赢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一、《壹周立波秀》优势分析
1、独特的节目形式
在《壹周立波秀》之前,国内的脱口秀节目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严肃正式的风格。有主持人对当下的社会问题进行严肃讨论的政治类节目,如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时事开讲》、《总编辑时间》等;有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访谈的访谈类节目。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杨澜访谈录》等;还有一种则是以娱乐搞笑方式呈现的娱乐类节目。如《天天向上》、《康熙来了》等。但是,在《壹周立波秀》出现前,没有一档类似于美国《深夜秀》这样的以娱乐方式呈现新闻、能够笑谈时事政治的脱口秀节目。在节目中,作为海派清口相声传人的周立波,将清口相声的形式融合到脱口秀当中,以他特有的方式对现实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进行了独具“周氏”风格的讽刺与调侃。
2、娱乐化的节目内容
《壹周立波秀》一经播出就能抓住观众眼球,除了周立波本身的知名度和热衷于言论炒作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周立波在节目中对新闻信息的娱乐化解读,很好地满足了大众心理情感需求。
作为一档春节期间播出的特别系列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节目内容本身的定位也是以娱乐为主。因此,节目内容呈现的都是以取乐观众为目标。节目内容主要针对时下热点的社会话题,既涉及到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硬性新闻,也有很多茶余饭后的娱乐性新闻。面对各种不同内容的严肃新闻题材,节目一律是以娱乐的形式对内容进行软化处理。虽然节目呈现的方式为娱乐化,但效果却不仅不显得肤浅化,反而有耐人寻味之感。这就缘自于周立波以其特有的冷幽默方式,在对严肃的新闻事件进行揶揄的同时,往往针砭时弊,引申出与人们生活相关的人世百态,把事物的本质通俗地表达出来,说出了观众想说而没能说的话,引起受众共鸣,引发大家的思考。
3、幽默的节目语言
对于脱口秀节目来说,语言是观众最直接感受节目好坏的标准。《壹周立波秀》的语言幽默风趣却不俗,评论犀利深刻却不狭。周立波的语言是一种讽刺性的幽默,在表达对社会事件的尖锐讽刺时,他并不是直接地对事件进行是非评判,而是用一种间接的话语来使人获得暗示,使观众在获得欢乐的同时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4、创新的节目包装
一档节目的成功除了有主持人的不凡实力,节目内容的新颖独特外,还离不开节目后期制作和包装。有特色、有新意的节目包装会给节目增添不少亮点。针对与脱口秀节目本身的娱乐化定位以及周立波本人的主持风格,《壹周立波秀》在节目包装上同样注入了十分有创新性的元素,从节目的片头片尾曲的设计,舞台色调的装饰,以及配乐的使用上都与节目的风格相得益彰,显得别具一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包装的另一亮点还体现在注重细节。例如:音效和配乐的巧妙使用,有效地调动节目情绪,在平白的语言后边串插一点搞怪音效,则立刻烘托出诙谐氛围,再配合海派清口相声段子的方言特性加以互动,更容易使观众进入到节目所预设的情景中去,全方位激发了观众的感官。情境与音乐的交融,能够表达出屏幕上没有的内容和情感,简约却很好地契合了幽默的定位,烘托搞笑氛围,使节目的娱乐效果事半功倍。
二、《立波梦话》的特点
《立波梦话》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档新闻脱口秀栏目,它只是借鉴新闻播报的模式,通过虚构新闻的方式来讽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但是,它的虚构幻想又是建立在真实存在的新闻事件、民众热议的时事话题上的。通过丰富的联想,运用夸张手法将事件的娱乐元素进行放大,既能引发观众的乐趣,同时,又对社会事件进行了调侃式的点评,一举两得!
1、解构新闻内容
《立波梦话》板块每次的开场白都是:“立波梦话,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以下新闻内容是周立波所扮演的周立波的个人臆测和梦话,与本台以及周立波本人没有任何关系。”从开场的这种调侃中就可以看出,周立波既在强调《立波梦话》里的是“新闻内容”,但又在说“纯属虚构”,在这种自相矛盾中显现的是他对新闻真实的另类解构。按照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必须是真实的事实。而周立波则特别声明《立波梦话》中的新闻是“虚构”的,看似矛盾,实际上却是一种创新形式,它采用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打破约定俗成一些思维惯式,解构新闻的严肃性。
《立波梦话》对新闻几个特点都进行了解构。首先,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立波梦话》中,虽然所有的“新闻内容’’都是虚构的,但是,这种虚构并不是纯文学的想象,而是基于事实,以当下热点话题的材料通过夸张虚构手法对其进行艺术再加工。所以,这种“虚构”是基于事实的虚构,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其次,是关于新闻报道强调的报道者的客观中立立场。而在《立波梦话》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主持人强烈的个人感彩,是褒是贬,观众听后可以有很明显的价值取向判断。在《立波梦话》播报新闻时,它本身也带有很强的评论色彩,因此,更能显现主持人的主观思想。
这样一种对新闻的解构方式,使得新闻话语更具平民化色彩。所谓新闻话语的平民化,是指新闻报道在内容、主题的选择上持平民立场,倾向于针对平民利益密切相关、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事实、问题加以报道;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采用一种平民能够理解的通俗形式,站在平民立场上的“代民立言”。通过对传统新闻权威式解读这样的严肃方式进行解构,使得新闻相对与普通民众来说不再高高在上、严肃正经,新闻业可以以娱乐化的方式贴近民众。
2、突出娱乐至上
《立波梦话》的每条新闻都是以某个新闻事件作为由头,涉及的话题主要是民生、娱乐、政治、经济、教育等,都是时下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政治敏感性强的话题,一般也会避开,选择的政治话题都是在媒体上报道过的、引起广泛关注,同时是在体制容忍范围内的,因此,即使对这些政治话题进行揶揄,挑起一些敏感也能被接受。
关 键 词:运动员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欧洲
中图分类号:G807;G5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71-04
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也是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既是运动员更好地贯彻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基础,也是运动员在退役后顺利就学或再择业的“助推器”[1]。义务教育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生存而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是运动员(特指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群体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运动员接受更高层次培训或发展的前提[2]。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水平就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做得较好,其做法对我国做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特点
2004年,作为“欧洲体育教育年”活动的一部分,欧盟曾专门委托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与休闲管理系对欧盟成员国中的25个国家的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欧洲各国均非常重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就欧洲各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制性。
(1)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强制性。欧洲多数国家规定运动员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段基本上是6~16岁,如捷克义务教育年龄段为6~15岁;芬兰义务教育年龄段是7~16岁;法国义务教育年龄段是6~16岁。当然也有一些国家例外,如比利时政府规定义务教育年龄段为6~18岁[3]。由于义务教育年龄段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定,所以即使是那些很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接受国家规定的课程教育。这样就可以确保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较好的文化教育,并为后续的教育奠定基础。
(2)文化教育和训练时间的强制性。由于运动员在文化教育之外还要进行训练,为了避免学校在这两个方面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欧洲很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对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和训练时间设定了下限。比利时政府要求体育专业学校要保证运动员每周有20 h的文化课教育和12 h的训练。在德国,即使是那些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他们的训练也必须要放在课余时间进行。法国的国民体育学院(INSEP)要求运动员每周接受24 h的文化课教育和20 h的训练。瑞典则要求那些承担有义务教育任务的体育专业学校必须达到法定的教育标准和目标。希腊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在小学和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如果运动员上课时间不足每一学年总上课时间的8%,那么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和竞技成绩多么优秀,都不能进入下一级别的学习[3]。
欧洲各国通过采取不同的强制措施来保证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和训练之间的时间比例,这就为运动员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奠定了时间基础。
2)灵活性。
(1)文化教育时间的灵活性。这里的灵活性和上述的强制性并不矛盾,文化教育时间的强制性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总时间的约束,而灵活性意在说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路径去实现文化教育的总时间。
爱沙尼亚专业体育学校的学制要比普通中学的学制多1年。卢森堡的法令则允许运动员将1年的学习任务分成两年来完成。希腊政府2003年6月颁布了一项法令将运动员分为A、B、C 3类,A类是指那些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性质比赛或训练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50%;B类是指那些参加欧洲或国际性比赛或训练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30%;C类是指那些参加地中海或巴尔干半岛以及国内比赛的运动员,他们可以缺席学校正常课程的20%。在匈牙利,运动员不用每天都去学校,但是在学期结束时他们必须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参加相同的期末考试[3]。
综上所述,由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所以欧洲各国虽强制性规定了运动员必须接受文化教育的总时间,但随后就通过诸多的灵活性措施保证文化教育的总时间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对某些特殊情况也都从政策上给予指导和说明。
(2)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安排方面,欧洲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有的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提供法定课程以外的教学内容,为运动员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如奥地利的Leistungzentren中学会提供一些义务教育法规定课程以外的课程供学生学习;有的国家则要求运动员在义务教育阶段达到的文化教育水平应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匈牙利则要求运动员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参加相同的期末考试;有的国家则针对运动员需要在训练和比赛上花费大量时间的特点,对运动员安排了异于同年龄段学生的课程内容。如捷克允许对参加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的国民教育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法国运动员的课表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以方便他们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在荷兰,学校通常会通过免修某些课程调整运动员的课程内容;卢森堡则允许运动员放弃某些非核心课程的学习;在捷克斯洛伐克,无论是低年级段运动员还是高年级段运动员,他们要想顺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就必须通过4门课程的考试。这4门课程分别是:斯洛伐克语、一门外语(英语或德语)或者是数学、两门自选课程[3]。
由此可知,虽然欧洲各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安排存在差异,但他们基本上都采取了改变法定国民教育课程内容的措施,这使得运动员的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实际操控性。
(3)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由于运动员的流动性大,学习时间、地点不固定,因此,欧洲各国均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提供了灵活的教育方式[3]。
在比利时,运动员可以选择不在学校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但是他们必须在家或者是其它组织接受相应水平的文化教育以保证他们和在校完成义务教育任务的学生达到相同的文化教育水平。在英国,有1/3以上的体育学校为运动员提供个人学习导师,这些导师将对运动员的学习进行监督并帮助运动员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其中就包括文化课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内容。意大利则根据运动员承担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安排他们的学习计划。如果运动员因为训练或比赛而长时间离校,学校会为他们安排专门的课程辅导。斯洛伐克对运动员进行小班授课,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和老师进行交流。葡萄牙政府在125/95法令中要求葡萄牙语系的学校应该为运动员安排个人学习导师,导师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制定运动员的个人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学习进度、考试时间安排(以避免和训练工作相冲突)等内容[3]。
综上所述,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为运动员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权责明确。
为了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能够切实落到实处,欧洲各国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从而避免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奠定了组织管理基础。
在比利时,体育学校是由教育部和体育部共同负责组建,教育部负责监督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内容和进度,而体育项目协会则负责运动员的训练。这样明确的分工使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训练工作尽可能达到最佳平衡状态。在法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为高水平运动员服务,以确保他们训练学习两不误。在斯洛文尼亚,学校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训练方面的相关事宜,除此之外,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之间的协调工作[3]。
这种权责明确的组织管理方式提高了各部门责任感和办事效率,也使针对运动员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从而为运动员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中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瓶颈
2.1 “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选择的是“以物为本”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认为竞技体育顶峰就是奥运会,奥运会的顶点就是金牌,对竞技体育大发展完全是运动成绩或金牌至上的价值导向,而不考虑金牌的价值大小、内涵如何以及人民是否需要;在处理竞技体育的发展与人的关系时,忽视人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人当作工具而把竞技体育当作发展的目的,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竞技体育的异化[4]185。
在我国基层训练组织中,体育行政官员和教练员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无视运动员作为人这一身份的存在,把他们看作获取和带来物质利润的工具和机器,随意延长训练时间,使他们不能像同龄人一样接受9年义务教育,有的即使到校上学也由于课程标准与普通学校雷同而流于形式,致使很多运动员由于跟不上教学进度只能放弃学业[5],最终使他们陷入“人为物役”的局面。
2.2 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是竞技体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同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规范的有机统一体,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各种竞技体育组织做什么或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做(按什么样的规范运行)[4]197。
在我国主要由两个部门负责运动员的培养过程,分别是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由于两个部门之间缺少一个专门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组织机构,使得两个部门在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往往是以牺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为代价。
此外,在运动员文化教育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位。在1986年7月召开的全国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提到: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的工作任务首先是要对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运动员进行9年义务教育,使他们在训期间达到初中文化水平并取得文凭[6]。但是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困难,由于一些教练员对体育与教育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且存在强烈的功利心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教结合”往往流于形式。体教结合,仍是只‘体’不‘教’,体育、教育两张皮”[7]。其结果是使一些运动员靠牺牲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时间出运动成绩,到退役时文化教育却停留在小学水平。曾经打破世界记录的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直言:“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三年级的文化,连拼音都不会”,她最后只能去做“搓澡工”[8]。
3 欧洲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启示
3.1 充分认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重要性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意味着要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一切制度,一切规范,以及政策措施的终极标准。这一终极标准应当是‘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9]。只有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两全,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不可两全的情况下,才可以遵循“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4]214。
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每个公民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公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10]。义务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整个人生的文化基础和素质。在这个阶段,运动员不仅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既是运动员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既是他们后续接受再教育的基石,也是他们整个人生发展的根基。对运动员来说,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欧洲各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方面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无论是对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时间的强制性规定,还是对时间安排的灵活性;无论是课程内容的灵活性,还是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都表明欧洲各国对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视。因此,对我国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而言,无论是体育政府机构,还是各级各类体育协会,抑或是从事竞技体育的事业单位、职业体育俱乐部等,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接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为塑造他们的个性、品质及后续的再教育奠定基础。
3.2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快制度建设
就目前而言,虽然体育系统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由当地教育系统进行监督,但是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使得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水平低于普通学校的学生。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体育、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有必要在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基础上成立专门负责青少年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工作的部门,该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妥善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加强监督力度,特别是对文化教育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
对于感性多于理性的人而言,仅有相关组织机构还不够,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国家体委关于优秀的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深化改革的意见》(1993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等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加快制度建设,使整个组织管理过程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11-12]。比如,将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成绩和态度等指标纳入教练员的考核体系中;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避免互相扯皮的现象,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等。
3.3 多措施保证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教育质量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和同龄人相比多了一个“运动员”的特殊身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他们获得高质量的文化教育。首先,在保证运动员完成法定义务教育最低学习年限和时间的基础上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其次,经国家层面考核论证后,可以适当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的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内容要保证运动员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水平不低于全国义务教育的最低水平。再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安排个人导师,个人导师要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规划和学习计划。最后,要基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加大现代化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给文化教育所带来的一切成果。如远程教育等,使义务教育阶段运动员能够通过网络教学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达到与其它青少年运动员共同交流、学习的目的[1]。
参考文献:
[1] 余静,邢中有,吴伟,等. 欧洲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09,16(11):73-76.
[2] 王晓红. 运动员群体社会分层论域下的文化教育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10.
[3] Education of young sports persons (Final report)[R]. A Report by PMP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nstitute of Sport and Leisure Policy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August,2004:5-22.
[4] 熊晓正,夏思永,唐炎,等.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重[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85.
[5] 李杰凯,尹菲菲,程文广,等. 中国优秀运动队普九义务教育特殊规律及标准的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8-12.
[6] 冯建中. 大力推进“体教结合”——在清华大学“体教结合:国家视野中的认识与行动”高层论坛上的发言[J]. 体育科学,2005,25(2):3.
[7] 公兵,王镜宇. 体教结合调研篇之四:国外体教结合有制度保证[EB/OL]. http:///
sports/2005-08/20/content_3379193.htm,2005-08-20.
[8] 朱迅华,何志林,虞重干,等. 乒乓球俱乐部建设对高校“体教结合”的启示——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 体育科研,2008(1):86-89.
[9] 姚轩鸽. 解读‘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EB/OL]. http//,2004-04-21.
[10] 李立国. 论义务教育的特点及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走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3):25-28.
我们以为这三种表述是用不同的命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意义。这个主题是基础,是着眼点,是关键所在,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了让师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该目内容,保持民族特色,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更坚定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笔者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学习文化生活的师生们有所帮助。
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对应,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也是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的。世界文化,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相对于民族文化而言世界文化是整体性的文化,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其共同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创造、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语言文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其集中体现。
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离开了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是离不开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从世界文化的长远发展而言,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元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弘扬和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文化也离不开世界文化,离开了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意义,世界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
二、“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相对应,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文化具有民族性,即文化具有特殊性。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正是这种个性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区分开来,是世界上的文化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根据。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为个性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可能。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其采用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而决定了其文化上的差异;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也对文化的民族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次,文化具有世界性,即文化具有普遍性。各民族的文化都蕴含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正是这种共同规律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必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此外,如自然科学、技术等文化内容,其本身就没有国界,极具世界性。
最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文化的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民族性表现出来,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也不能离开文化的世界性,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不论如何特殊,总包含着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包含文化共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三、“文化是世界的”与“文化是民族的”相对应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浩瀚博深,我们完全有能力,也应该建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之城。而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端正思想,理性、客观地认识和汲取他国的成功经验,真正把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世界文化城市:思想与艺术的集聚之地
叶:前些日子,我到欧洲去转了两个月,巴黎、罗马、柏林这些享誉世界的名都,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令人赞叹不已。但另外有些城市,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德国的纽伦堡和慕尼黑,捷克的布拉格、波兰的华沙和克拉科夫,他们所拥有的城市文化内容,亦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我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世界城市发展中的历史中,尤其是在快速推进的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城市是否也有不可忽视、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蒯: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将纽约、伦敦、巴黎等称为“世界文化城市”,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还有一些城市,论人口、规模,并不算大,说经济实力,也未到龙头魁首的地位,但它们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思想和艺术的集聚之地,是世界上一批最有思想、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集聚之地,这些城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尚和文化精神。你上述的那些城市,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的人文优势,才使这些城市的大名如雷贯耳,并确立了在世界上不可动摇的文化地位。
比如,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城市规模并不大,但它却是举世闻名“音乐之都”。莫扎特、舒伯特和施特劳斯这些音乐巨擘的灿烂光辉,使这座城市始终笼罩在一片温馨迷人的气氛中。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金色大厅”现已成为古典音乐的象征,也成了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象征。然而,维也纳的光荣还不止于此,在这座城市里还诞生了或生活过一连串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人物,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卡尔・波普尔和弗里德利希・哈耶克,还可以再加上门格尔、米塞斯、熊彼特、贡布里希和茨威格等人。曾有人感叹:一座不大的城市,甚至可以说只是一所大学——维也纳大学,能够为20世纪人类知识遗产提供这样一份名单,大概也只有巴黎出产的大知识分子数量能与之媲美。
叶:我喜欢音乐,所以我去德国的慕尼黑时,特地绕道维也纳,前往瞻仰金色大厅和音乐公园。在那些乐坛巨匠的雕像前,我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受。欧洲像维也纳这样独具特色的文化名城有好几个,而且有的城市还诞生了闻名于世的学术流派,您认为这样的城市可不可以跻身于世界文化城市的行列?
蒯:当然可以。比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就诞生了一个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前半叶,法兰克福集聚了一批最有创见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霍克海默、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这个学派使法兰克福成为国际思想界的重镇,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法兰克福还是欧洲商品交易和展览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也是欧洲大陆最繁忙的会议中心。据悉,每年至少有5万个会议在这里召开,260万观光客涌入此地参加各种高层会议。法兰克福还拥有“德国最大的书柜”——德意志图书馆,大约有500个出版公司集中于此,完全称得上是世界图书业的中心。每年世界最大、最有名的书展都在法兰克福举行,吸引了大约800多家参展商和25万名参观者。正是这些优越的区位、经济条件,使法兰克福成为全球闻名的世界文化城市之一。
当然,世人对法兰克福的记忆还在于她是大文豪歌德的诞生地。
世界文化城市: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之都
叶:世界文化城市,被世人公认的先决条件,就是她在文化层面上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超过了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力。换句话说,或许这座城市曾产生过政治强人、经济巨头、军事枭雄,但人们记住的,更多的还是文化方面的名人和闻名寰宇的文化活动,而且在数量和名声地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性。我想,这大概是文化城市有别于一般城市的特点所在?
蒯:可以这么理解。在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希腊的雅典。
公元前5世纪、4世纪前后,雅典经济繁荣,政治上相对自由,公民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所以,雅典在艺术、哲学、法律、科学诸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雅典的极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不朽的大师。大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以及哲学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在雅典诞生或居住过,这些光辉的名字使雅典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吸引力。希腊各地的精英被吸引到雅典来,他们又把雅典的文化传播到希腊各地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雅典的文化影响超过了它的政治影响,雅典是当时相对意义上的“世界文化城市”。为此,古代雅典还成了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的一砖一瓦闪烁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光辉。在其影响下,希腊许多城邦也孕育出了类似雅典的政治、社会、文化底蕴。
尽管后来罗马帝国建立了无可争议的政治霸权,但雅典的文化影响仍然不可抗拒。在罗马帝国,要想出人头地,总要懂得些希腊文。罗马的上层社会也有一种仰慕希腊文化的风尚,他们把希腊哲学、文学和艺术奉为圭臬。罗马较为富裕的人家,指望青年子弟将来能有所作为,在受完教育后,总要到希腊文化的中心雅典去周游一趟,带回一些希腊艺术品来装饰自己的屋子……
叶:我以前求学时听欧洲文学史课,老师着重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而对古罗马神话则是一笔带过,因为古罗马神话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古希腊神话的翻版,而罗马神话中的那些神,也只是换了名字而已,有的甚至没换,比如太阳神阿波罗。今天,您从某个侧面再次印证了雅典文化的历史意义。这次我在雅典住了三天,第一天就去拜谒了雅典学院,因为我仰慕古希腊的先贤,像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我一直奉他们为精神导师。
蒯:实际上,类似雅典这种城市的文化中心现象,在古代西亚和东亚亦有范例。公元前2000年,人类早期文明史上最著名的城市古巴比伦建成,后因战火被毁。公元前612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废墟上重建巴比伦城,他这样宣告:“庄严华美的巴比伦,我视你一如我的生命……我愿尽我的力量,使你成为空前绝后、无比繁华、无比昌盛的大城。你将接受万国的进贡,以及全人类的膜拜。”
我们中国,公元7世纪和8世纪的唐代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特别是对亚洲具有重大影响。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源源不断输向中亚和欧洲,同时,大量被唐人称为“西域胡人”的外国人来到长安、洛阳等各大城市。长安成为胡商、胡僧、胡姬们集聚之地。比如,来自异国的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融入中土的雅乐、古乐,成为盛唐之音。长安城成了周边国家心目中的典范。日本仿照长安城建造了平城京、平安京作奈良、平安时代的首都。朝鲜半岛上新罗王城的规划,也以长安为蓝本。
从人类文明史角度看,所谓世界文化城市,就是世界文明之花。世界文化城市是世界文化地图上令人瞩目的地标,而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种文明则是这些伟大城市的底色。
叶:按照汤因比的说法,人类社会曾诞生过二十多种文明,但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的没落了,有的进步了。所以,世界文化城市的形成,也有她自身发展的一个逻辑关系,不单是“强力进行文化建设”或“大力营造文化氛围”所能功成名就的,这和一夜可以暴富、三代才能培养贵族是一个道理。但有一点我想请教,像纽约、洛杉矶等北美新大陆的一些城市,虽然城史不长,文化底蕴也不如欧亚大陆的城市那么丰厚,但人们仍不得不首肯她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在这个问题上,您有什么见解?
蒯:资本主义文明起源于欧洲,随着欧洲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以及随后欧洲殖民主义的迅猛扩张,这种特殊的文明在19世纪以后便逐渐被普遍化了。所谓世界城市和世界文化城市,都是在世界强势文明的土壤上长出的参天大树。先是伦敦和巴黎,后来是纽约。“要是你对伦敦厌倦了,那么就是对人生也已经厌倦了。”当18世纪英国文豪约翰逊说出这样的话时,语气里充满了大英帝国公民的自豪。这种自豪,也是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自豪。“美国左右着全球的议论、全球的认识和全球教育上的相互影响。外国模仿美国已成为全世界的现象。”当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1993年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深感美国的强大。这种强大,也是世界资本主义文明的强大。
总而言之,世界文明发展大势是风云流转、变动不居的,一如整部世界史所显示的那样。当某一文明的土壤慢慢肥沃起来,在其中便孕育着世界城市和世界文化城市的未来。
叶:除了在文化上的强势地位,作为世界文化城市还有哪些方面的标志?
蒯:凡强健的文明肯定都是自信的,因而最重要的标志是多元和宽容。当年鲁迅从箱底翻出几面汉代铜镜,背面刻着葡萄、跳跃的鼯鼠和小飞禽。这些葡萄、鼯鼠等,都是外来的。他感慨道:“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无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所以,充满自信的文明无一例外都是多元的、宽容的,而作为“文明之花”的国际大都市也无一不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在这方面最直观的城市就是纽约。今天,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都有移民在纽约。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纽约市的居民中,在国外出生的占35.9%。纽约市民来自230个种族,120个国家,使用115种语言。你若细察纽约的人文地理,纽约就像是由一个个小“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全城遍布唐人街、印度街、德国城、俄国城、小意大利、小韩国、小哥伦比亚、犹太人区、爱尔兰人区等等。纽约的曼哈顿没有中轴线,没有单一的民族特色。但它有许许多多局部的轴线,许许多多民族的特色。聚集2000多万人口的纽约大都市区,多种族多文化多阶层共存,相互间的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既是刺激竞争的催化剂,同时也是阻碍发展的摩擦力,当然,更是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所以,世界文化城市作为最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地方,作为各种文化相互作用最频繁最充分的地方,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文化创造力的中心。
一、对比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教材提供图4.12“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这一图组来对比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主要目的是落实“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的课程标准要求。
图中信息:图4.12是由乡村景观(A)和城市景观(B)两幅照片及相应的文字说明组成,景观照片直观形象,文字说明由居民说出,形式活泼。对比两幅照片可明显看出:乡村的房屋密集度低、高度矮,道路数量少、等级低,商店、学校、医院少,有农田、果园、鱼塘,自然景观改变较小;城市的楼房密集、高度高,道路数量多、等级高,商店、学校、医院多,已经没有农田、果园、鱼塘,自然环境已完全改变。
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已具有相应的生活经验,且图4.12又非常直观,所以利用课件展示表1,采用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读图4.12比较填写表中内容,认识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锻炼学生相应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认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聚落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聚落的建筑外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四个方面。为此,教材提供图4.13“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图4.14“团块状聚落”、图4.15“条带状聚落”、图4.16“西亚的民居”、图4.17“东南亚的民居”共五幅图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落实“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课程标准要求。
1.运用图4.16“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示意”认识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图中信息:提供了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地形条件(平坦)、土壤条件(肥沃)、水源条件(充足)、交通条件(便利)、资源条件(丰富)等信息。
教学策略:采用任务驱动策略,课件展示图4.16,提出导学问题: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引导学生说出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资源等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用所学知识分析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如学生所在的乡村或城市、学校所在的乡镇驻地或城市等,加深对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因素的理解。
2.运用图4.14“团块状聚落”和图4.15“条带状聚落”认识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图中信息:图4.14呈现的聚落位于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其形态呈团块状;图4.15呈现的聚落位于山区,聚落沿山谷呈条带状分布,聚落数量少、规模小。
教学策略:采用任务驱动策略,利用课件呈现两幅照片, 并呈现下面的导学表格(表2),引导学生填写,理解聚落形态与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3.运用图4.16“西亚的民居”和图4.17“东南亚的民居”认识聚落的建筑外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图中信息:这是两幅组合图,图4.16由主图西亚的民居照片与附图西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构成,西亚的民居照片提供了西亚民居“墙厚、窗小、平顶”的特点,而西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则提供了西亚“降水稀少、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图4.17由主图东南亚的民居照片与附图东南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构成,东南亚的民居照片提供了东南亚民居“为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置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屋顶坡度大”的特点,而东南亚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则提供了东南亚“全年高温,湿季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教学策略:采用任务驱动策略,利用多媒体投影导学表格(表3),引导学生读图4.16和4.17,比较两地民居的外貌特征、两地的气候特征,进而认识:①西亚民居墙厚是为了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②东南亚的民居竹楼或木楼可以通风、散热、透气,应对高温;竹楼或木楼底层空置或放杂物,可以避免多雨带来的潮湿,也防止野兽的伤害。从而理解建筑外貌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材提供图4.18“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图4.19“我国皖南古村落”、图4.20“丽江古城”、图4.21“丽江古城示意”等一组图片结合相应的文字材料,来说明世界文化遗产,阐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特别是选取丽江古城的典型案例,突出说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落实“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的课程标准要求。
1.运用图4.18“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和图4.19“我国皖南古村落”认识聚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图中信息:图4.18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底图是水城威尼斯的全景,可看出整个城市以红色屋顶的矮楼为主;小图是威尼斯的局部风貌,可以看出河多桥多,以船作为主要出行工具。图4.19是我国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底图是宏村,小图是西递,白墙黑瓦的古建筑、穿村而过的清流、古朴的石板路都让西递和宏村独具特色。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导学策略,用“为什么把意大利的威尼斯、我国的西递和宏村等传统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的设问引入,引导学生读图4.18和4.19,分别说出两个传统民居的鲜明特色,认识保护这些传统民居的原因是其具有鲜明的环境特色和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意义。在此还可补充我国山西的平遥古城、法国巴黎的塞纳河沿岸的图文资料加以分析说明。
2.运用图4.20“丽江古城”和图4.21“丽江古城示意”及相应文字材料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自1992年由第1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以来,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结合了人文文化与自然风景的新概念。这也将世界遗产带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从保护,还是传承与发展的方向上也有了新的思想和声音。
一. 文化景观的现状
1. 文化景观的定义及类型
定义:文化景观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文化景观,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世界遗产中的一种类型。
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
(3)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2. 我国文化景观的现状
截止2013年6月,我国已有45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世界文化遗产28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其中的3处世界文化景观分别为:庐山、五台山以及杭州西湖。
(1)庐山(江西,1996.12世界文化景观)
庐山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富有独特的庐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2)五台山(山西,2009.6.26 世界文化景观)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其中的内容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和特点,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杭州西湖文化遗产(浙江,杭州,2011.6.24 世界文化景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包括5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富的10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
虽然这三处文化景观遗产的各项价值都是极为珍贵的,但由于多年来中国人对世界遗产的不全面理解是根深蒂固的,使得文化景观这一能够充分体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遗产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文化景观遗产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不过,好在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并理解了文化景观遗产的真正含义。
二. 文化景观的传承
文化景观的传承是与保护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保护与传承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因果关系。讲到文化景观的传承,首先要讲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只有先保护起来,才能永久的传承下去。而传承与发展则为并列关系,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1. 文化景观的保护
和其他遗产一样,文化景观具有脆弱性,这使得许多珍贵的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让我们心痛的,不是时间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侵蚀,更为严重的却是人为性的破坏,损毁文化景观的事件比比皆是。
文化景观遗产地周边的土地,往往被过度开发或不合理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而使遗产地周围环境恶化、生态受损,遗产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这与人们对文化景观遗产的歪曲理解以及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往往不能理解申请文化景观遗产究竟是为了什么。由于大多数人没有深究过这个问题,致使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出现了偏差。如今对文化景观遗产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从而导致遗产资源破坏严重。在许多人眼里,世界文化遗产就是“摇钱树”,而并没有对遗产地进行保护,这样只会不停的“伤害”我们珍贵的文化景观遗产。
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其他的世界遗产一样,不仅需要遗产地的原住民和相关管理者的努力,更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文化景观遗产才能更为长久的被保护下来。
2.文化景观的传承
文化景观是目前世界遗产里出现最晚的类别,其如何传承也有别于传统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或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是很具有独特性的,每一处的遗产都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个体,它凝聚了自然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
文化景观是以“文化”为核心,属于非物质遗产的范畴,其传承是需要人,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而最能充分理解并诠释遗产地文化的就是遗产地的原住民,因此,驱逐原住民的做法是极为错误的。经过时间的洗礼,原住民已经于遗产地融为一体,如果硬生生的将原住民迁出,无异于是将人类的大脑生生剔除。若要传承文化,就要维持原住民与遗产地的关系,而不是破坏这种关系。
文化景观是以“景观”为载体,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景观的传承是在保护的基础上的。文化景观的传承应强调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景观文化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展示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
文化景观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印记,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及其文化的象征,它是过去和现在活动的记录者。文化景观的传承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世世代代的传承,才能使文化景观不断的散发其光芒。
3.文化景观的发展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目前只拥有3处文化景观遗产,这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多民族多人口的特点。因此,中国,各地不仅基本都拥有人类长期生活的景观或遗迹,而且这些景观或遗迹所体现的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人们与周围的自然、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记载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和自然面貌的变迁,给后代人留下历史的“活化石”,因此加强对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发展是我们要不断研究的课题,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地更新思想和方法,将文化景观遗产传承和发展下去。
虽然目前我国的文化景观遗产相对于其他世界遗产还是很少的,但它的发展前景却是非常可观的。现今各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其他民族的文化,这对于能够体现文化价值的文化景观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是很有益的。而文化景观遗产正是紧密联系着人与自然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这个环境问题,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才能对自然不造成伤害,人类也可以继续生存。虽然人们的观念还是需要时间来修正的。不过相信这体现在许多古老文明的文化景观遗产在未来一定会被重视,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参考文献:
[1]《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单雯翔,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韩锋,《中国园林》,【2012】;
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特点:①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②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从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来看,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2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来源(途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
关键点拨:潜移默化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是从方式上讲的,强调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深远持久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来看的,是从效果上讲的,强调经年累月、难以抹去。
(4)文化塑造人生: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典型例题: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对我国的及其附属岛屿非法实施所谓“国有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事,更期待公民智识提升。某班举行了“关注海洋权益,增强海权意识”主题班会,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提高公民的海权意识提出具体建议。
解析:本题以“增强海权意识”为视角,考查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时要抓住“有关海洋权益的四本著作”这一指向性信息,主要从提升文化素养、学习优秀作品、重在实际行动等方面说明。
参考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参与政治生活。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海权意识。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学习优秀文化作品,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海权意识。(其他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说明亦可)
综合知识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措施和意义: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典型例题:伦敦奥运会成功克服了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诸多困难,组织出色,气氛热烈,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给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伦敦奥运会办得有声有色,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于2012年8月25日至26日访港。奥运英雄为国争光,港人与有荣焉。他们访港为港人献技,与市民亲切接触,大大增强了市民对体育的热情,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悟到文化的哪些影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伦敦奥运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的是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了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提升了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体现的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伦敦奥运会作为一次文体盛会,对英国及欧洲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伦敦奥运会对提振英国和欧洲民众士气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这一点。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访港提升了香港市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体现了这一点。
综合知识点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1)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元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正确的态度与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又是世界的。
关键点拨:列表透视文化多样性
3 文化传播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主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除此之外,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手段:传媒。①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②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关键点拨: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文化传播的途径即文化传播的方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方式。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联系:任何文化传播的途径都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4)正确态度: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典型例题:2012年6月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非遗和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幕。作为2012年艺术节的主办方,中方特意选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展示作为艺术节的主要内容,旨在从不同侧面展示各成员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风采,体现上合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以及对加强青年交流的重视。世界不同民族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珍视和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这项活动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清华大学举办,是一次让中国青年近距离感知上合各国多样文明和多彩文化的机会。
(1)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青年应如何作为?
解析:第(1)问是意义型试题。这一艺术节的文化意义,应从对世界文化发展、对中外文化交流和对中华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的主体是中国青年,考查角度是“如何做”,应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的举办,既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通过举办艺术节,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2)中国青年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综合知识点四、文化继承、发展、创新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3 文化创新
(1)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2)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怎么办:文化创新的途径。①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②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③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⑤反对错误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倾向。
典型例题: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引起好评。该片以其高质量的拍摄手法用纪录片的形式将“酸、甜、苦、辣、成”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再现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丰富饮食文化,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味觉审美和智慧思考。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止有美食的享受,更有浓浓的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情怀弥漫其中,仿佛一碗“心灵鸡汤”,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它还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让海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关,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何启示?
在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里,根据北京市旅游局的统计,这三天假期,共接待国内游客264万人次,同比增长25.5%,旅游总收入9亿元。其中,故宫,三天累计接待多达15.7万人次。
自从2000年国家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包括故宫、长城在内国内大部分旅游景点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状况。数据统计显示,故宫淡季日客流为2万至3万人次,周末达4万至8万人次。而一旦遇到节假日,客流攀升明显,日客流几乎保持10万人次以上,最多时逼近15万人次。
在门票收入增加的同时,工作人员发现,故宫的一些路面、台阶出现了磨损的现象。另外,人的活动令建筑内温湿度变化,对彩绘、雕塑产生一定的破坏,游客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也对局部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对《北京科技报》表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已经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都出现“旅客数量”超过“文物建筑承载量”的问题。长期超载势必对这些遗址造成危害。“其中,长城、故宫和颐和园的问题最严重。”
而在即将到来的这个“五一”小长假,外地游客想到故宫旅游参观的话,有可能要吃“闭门羹”。为了保护故宫古建筑的安全,故宫将首次实施限流措施。
谈到这次出台的限流措施,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告诉《北京科技报》,这是故宫对外开放以来首次采取限流措施。今后诸如暑假、“十一”黄金周等游客高峰期,故宫计划都将实行限流措施。
据悉,具体的限流措施是,每日接待观众上限设定为8万人,其中散客、团客各4万人。同时,为了缓解区域拥堵,故宫届时将改为一进两出模式,即观众仅从午门进入,从神武门或东华门出。
同时,作为故宫主要建筑之一的太和殿将关闭殿门。由于平日敞开,游客能够在殿门外近距离看到大殿里面的陈设,但在“五一”期间,故宫考虑到太和殿最上层台阶高且狭长,人多时容易造成观众滞留,存在踩踏风险,因此将关闭太和殿的殿门。
“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讲,限制客流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谢凝高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
罗哲文也对故宫即将试行的限流措施表示支持。“限流措施一方面确实能够对这些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有效实现遗产传承;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游客的旅游品质,保证游客权益。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最热门的景区,限流之举对其他景区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意义。”罗哲文强调。
其实,我国一些景区也已经采用了类似限流的做法,如敦煌莫高窟为了避免洞窟内壁画因参观人数过多而遭到破坏,早在2006年就开始实施参观“预约制”;许多山岳型景区,如华山,为了避免游客过度拥挤发生危险,在特定时间段内采取了限流参观的措施。
那么,是不是每天限定8万人就会使一部分游客失去参观故宫的机会呢?冯乃恩表示,从以往的情况看,这样的担心可能没有必要。
根据统计,2010年“五一”小长假,故宫接待游客22.98万人次,平均每天7.6万人次;2010年“十一”黄金周七天故宫接待游客54万人次,平均每天7.7万人次。
“虽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逼近15万人次的超大客流,但这种极端现象即使是黄金周期间也不是每天都会发生。基于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8万人是故宫日接待游客的一个较大数值,只要有关方面做好信息服务,游客合理安排时间,高峰期游客参观的基本需求应该是可以满足的。”冯乃恩说。
“任何一个古建筑都应该进行一个定期的‘体检’,这也是要不要采取限流措施的重要依据。”从事古建结构监测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杨娜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
杨娜说,古建筑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需要定期做身体检查,以对其结构状况做出判断。当古建筑本身的结构状况不适合很多游客参观时,采取限制游客人数的方式来保护古建筑则是防止其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必要措施。
“基于保护的适当开放是开放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则。对于古建筑,首要考虑的是基于其结构健康状况的保护,其次才是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文化传播等功效。”杨娜强调。尽管国内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者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安全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但是,目前对古建筑健康状况的判断仍然主要以传统经验和日常观测为主,很少用到现代化的监测手段。
“可以采用GPS、光纤光栅传感器等仪器对古建筑的结构进行监测,但因为古建筑的特殊性,其监测手段、监测数据分析以及对结构状态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古建筑本身历史了解的基础上,比如古建筑的历史、建造方法、工艺特点、使用情况、曾经发生的事件等等。”杨娜说。
罗哲文也认为,一个景区到底可以承受多少游客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每个古建筑都有自身的情况。对于那些情况良好的古建筑,完全可以根据有经验的专家和管理者对建筑物现状进行日常监测,对古建筑本身的健康状况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做出限流的措施。
其实,对于国内“世遗”的管理者来说,虽然认识到景点已经严重超载,但是考虑到会影响门票收入,所以对限流措施不敢轻举妄动。
冯乃恩坦言,这次下了很大决心才试行限流措施。除了会影响门票收入外,外地游客大老远来北京旅游,要是因为故宫限流没能参观,势必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游客的参观权利也是伤害。
保护古建筑和老百姓的参观权利似乎成了一对矛盾。对此,谢凝高表示,国际上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预约参观,巴黎卢浮宫、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等世界文化遗产都要求游客提前预约。
据了解,此次“五一”小长假期间每天面向个人销售的4万张门票将采取先到先得的方法,每人暂不限制一次购票的数量。届时,售票处门口的显示屏将实时向游客提示剩余门票数量,避免游客徒劳。此外,还将加大警力,遏制限流可能引发的黄牛党倒票现象。
“限流措施的出台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不能一‘限’了之,还要出台相应的疏导措施,比如网上预订、电话预订和实名制买票等,并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做到尽人皆知,减少给游客带来的不便。”罗哲文表示。
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一个主题的统整项目课程,课程实施采取集体大课、分组教学以及分科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的分科教学则是链接国家分科课程和主题统整课程的教学形态。
理念引领行动
统整课程理念下分科教学与传统形态的分科教学相比较,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必须聚焦分科素养的培养和分科目标的达成。不同的是,统整课程理念下分科教学还必须关注课程主题,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支持;这要求实施课程的分科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意识和统整能力。
我们的教师首先要理解构建统整项目课程的意义,在教育理念上做好充分准备。第一步是两个特点的了解,一个是充分了解一年级儿童认知世界的特点:认知处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喜欢在真实的世界中、生活中获得认知,正在去自我中心阶段,趋向社会性;另一个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世界的视角,具有多维的、整体的、愿意“炫耀”知识去解决问题等特点。第二步,从以上特点出发,理解统整课程的内涵是学习内容的融合,也就是分科内外均实现知识点的链接融合教学,融合的基点则是学习是真实发生的,知识的获取、运用以及技能的迁移都是与实际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整体认知的过程。“全球六大生态和世界文化”主题下分科统整的意义和课程目标在于让孩子在分科统整教学中,学会构建整体世界观。
紧接着,带着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教师和学生要行动起来。这个行动包括教师的了解学情、研读教材、统整教材和展开阅读,学生则是同步开展课程前期阅读,同时阅读又是贯穿整个课程中的。行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经验出发不断发问,鼓励学生对阅读、对课程概念等方方面面进行发散思维式的提问和质疑,因此,有效地收集问题是完成课程准备行动的关键。比如“全球六大生态和世界文化”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不可能一一涉及,那就以“课程行动”为重要指标去进行取舍。另外,课程行动中的“研读教材”给课程内容的选取提供了方向,而了解学情就能解决如何让“生态&世界”主题相关的内容落地的问题,成功构建知识脚手架。行动的最后是形成最初问题的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再继续阅读之旅,完成拓展和后续的学习。
课程设计:寻找“触发点”
在前期大量的课题准备中,学生已经从阅读以及统整课程开展前期的年级大课中了解全球苔原、沙漠、海洋、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草原六大生态的概念、形成原因、地理位置、气候、土壤、代表性动植物等特征。这些宽泛的基础课程知识给主题下统整课程的分科统整设计带来了方向和寻找知识“触发点”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漫谈和探讨。
首先,我们从课程设计的理念去探讨一下,统整课程理念下分科教学的理念是要构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主动链接分科知识同时获取技能。
以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例,我就直接构建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文中这些动物现在都处于不同的生态中,如何通知他们集中到一个地方开大会?然后整个课程围绕要解决这个终极任务,课程目标明确。孩子们表现出了对课程的高度积极主动性,并主动开始进行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要探究通知的要素和写法,还要链接六大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探索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发通知才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课程里,自然而然就把数学的时差知识、信息课程的电子邮件、英语的简单表达等分科知识融合统整教学了。
接着,我们从设计方法来看,主题统整课程下的分科统整课程几乎都会采用逆向设计法。逆向设计要求我们教师将提前解读和统整整本教材的知识,同时全面了解W生现在所有分科的知识,最后结合统整课程主题逆向设计学科融合统整课程。
一年级英语教学重点在单词、句子运用上,那我们就可以统整整本书知识点,运用单词句子链接生态系统知识。比如,我们设置这样一个学习情境:在温带落叶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里,可以看到什么动物、水果,你想把对这些动物、水果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然后让当地的小朋友邮寄动物标本或者水果过来给你,你会怎么表达?这个时候就直接产生I can see...I can smell...I can hear...等句子的学习链接和使用。
这个课程里,英语分科与主题统整课程结合完成了分科内纵向的统整,进行有效情景教学,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知识的运用,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语言表达的自信。在这节课里,还可以和其他分科发生链接教学,如可以统整音乐课程,教授与动物、水果相关的有韵律英语歌曲进行知识延伸和巩固。
最后,我们主题统整课程下的学科课程以何种教学形式呈现,主题下统整课程的分科统整设计旨在构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所以我们需创新上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学科内纵向和横向知识统整可以以年级内科组教师合作完成主题确定以及教学设计,跨分科统整可以一节课多分科老师同时授课,也可以就一个课程主题,不同分科老师进行不同内容表达的教学。
如音乐分科统整课程设计,音乐老师单毅结合一年级视唱乐谱目标,将音乐课程与主题地理知识、绘本阅读结合起来,通过孩子对相关生态系统的文化学习、课程作品的描述,绘本的分享活动等教学环节,充分与生态相关音乐的学习相融合,让孩子掌握世界音乐知识,同时实现能独立识谱并有一定的表演唱能力的教学目标:其中,单老师在“生态&世界文化”主题下,设计了“世界音乐・印第安”的音乐文化主题教学,课程中直接链接了体育的形体训练课程,结合印第安民族音乐进行民族舞蹈编排表演,让学生分组对课程进行探索和表演汇报,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识谱知识。这个课程就是由音乐老师单毅和体育老师周行健同时设计并完成课堂教学的。
教学实施:鱼与熊掌兼得
“全球六大生B与世界文化”主题统整课程持续一个月,分科统整课程与主题统整课程是同步实施的,而分科统整课程设计上国家基础课程、统整项目课程两条主线交叉融合前进,课程设计和实施中不仅同时达成这两大主线课程的课程目标,更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角度全面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学会学习、创新思维、问题意识等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第一,分科教学与分组教学同步交叉开展,年级统整课程中的大课涉及六大生态与对应世界文化的基本知识的教授,这些知识提前为分科课程拓展了知识视野和课程资源。教师与同学科老师头脑风暴,共同将教材中主题相关的篇目以及知识点整合,或直接链接知识点,找寻“触发点”链接两个或者多个知识点设计分科主题教学即可。
如学校的陈柏霖老师就结合“全球生态和世界文化”主题,巧妙链接了学科内的两个知识点:数学的统计跟百以内的“加与减”。统整课程中让学生开展查阅、统计六大生态代表国家同一时间的温度,绘制六大生态同一时间的气温统计表格,进行百以内加减运算,然后融合地理知识、科学知识,从地理位置、气候形成等方面,让学生主动探索为何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出现了不同温度。这个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数学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不知不觉被理解和应用了。
第二,分科教学还可以随着主题统整课程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融合进行分科内外深入融合课程设计。
如美术开展的“多材料制作画”统整课程设计,巧妙将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与生态系统和世界文化主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在的不同生态所拥有的大自然物资进行自由创作。比如沙漠组的孩子利用沙漠制作沙画;温带落叶林组的孩子利用多彩的落叶,对自己的玩具进行服装创意造型设计;草原组的孩子利用黏土进行彩绘面具制作等。让美术知识在绘画、手工制作以及多种材料的艺术体验中,达成对孩子锻炼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掌握造型基础的目标。
第三,分科教学的课程评价也可以实现“统整”,同时展现不同学科的个性,如从分科特点出发设计对主题课程的分科表达,如语文与美术学科可以合作开展“动物故事大赛”与“生态绘本展览”,让孩子讲解不同生态不同的代表动物故事,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把一个月的课程学下来,将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后通过作品展览能个性化表达自己的课程收获。
因此,主题统整课程下的分科统整课程与主题统整课程是同步实施,同时也是互相融合和促进的,最终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浸润式的课程氛围,多方面、多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多维教学目标,“鱼和熊掌兼得”。
学习支架:技术支持学习
无论是主题统整课程还是主题统整课程下的分科统整课程,信息技术成为课程的有力支撑,教学过程中多样学习APP贯穿使用,如思维导图、初页、美术的Sketch time、数学的速算盒子等,网络搜寻引擎、信息整合筛选出新知等,不仅可以让课堂的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让学生学会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