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

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

第1篇: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

(北京林业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分析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2+4”人才培养理念,创建了“一体两翼”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了“4层1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以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作者简介:陈志泊,男,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email:zhibo@bjfu.edu.cn。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这就要求普通高等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2007年以来,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的人才培养经验,对本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生源、办学条件等具体情况,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1]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2],综合我校及国内同类院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调研和研讨,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应用型[3]。我们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充分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探索出适于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林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1 创新性地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在研究和分析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规格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在此基础上,立足本校特色,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以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的、以“严、宽、能、高”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严”——严谨教学、严格管理;“宽”——宽培养途径,从课内实验实习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各种国内外竞赛、公司实习等多途径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能”——突出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高”——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2.1 提出“1+2+4”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提出了“1+2+4”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核心——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2条编程主线——“CC++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和“JavaJava高级技术”,4个训练途径——课内实验实习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各种国内外竞赛和公司实习,如图1所示。

2.2 创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一体两翼”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围绕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的提高,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应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具体内容与要求,从而确立相应的教学大纲。

在知识点的取舍上,坚持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则,①要符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特色和要求,②要紧密结合IT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全面贯彻研究初期提出的2条编程主线的思想;③各个课程侧重点相互补充,课程间有很好的衔接性和延续性,并注重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这样,课程核心内容既重视了传统内容,又兼顾了市场方面的需求,也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线的核心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图3给出了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2.3 构建“4层1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构建“4层1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锻炼学生。

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建立起完整的“4层1纵”的实验教学架构,即形成基本工具层(C/C++、Java)、基础实验技能培养+应用性(基础实践教学层)、综合性实验技能培养(综合实践教学层)+研究性实验技术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层)4层的实践教学体系。1纵即实践教学方法贯彻整个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4所示,并在教学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大力推进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设一流实验示范中心。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在实践,锻炼编程能力。因此校内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目前已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3]。2007年建设了“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基础好、设备先进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与多家软件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构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引领的科研训练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锻炼他们的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因此以科研项目和竞赛为载体,构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引领的科研训练体系。从大一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科研训练项目和竞赛中。例如参加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组成编程兴趣小组、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参加各种竞赛等方式,多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设计并实践了问题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注重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路线、文献阅读、解决问题的4个基本环节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建设精品课程,多方位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1 提出并实践了“即教—即学—即用—再学—再用”的教、学、用联动的教学模式

对于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类课程采用在机房上课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的理论教学与实验课脱节的现象,达到“即教—即学—即用”,边学边练,易于学生掌握编程技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在后续的算法类课程中再一次巩固已学过的编程知识,进行“再学—再用”。这种“即教—即学—即用—再学—再用”的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用”脱节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2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增加现代教育手段

(1)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片、动画片、课件等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抽象理论形象化、复杂算法动画化、数据处理可视化。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网络教学。

利用精品课网站、QQ群、飞信等网络手段,与学生充分交流,为同学们课后复习、开阔眼界起到极大的作用。

3.3 实现了“即练(考)——即判——即测”的训练和考核模式,杜绝程序抄袭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存在着学生之间作业、作品抄袭等现象,这种现象降低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自主研发了在线评判平台和程序克隆多角度检测系统,实现了“即练(考)——即判——即测”的训练和考核模式,有效检测各种抄袭行为,杜绝程序抄袭现象,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4 建设精品课网站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Java语言、数据结构A和软件工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各精品课程网站大都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教学资源课下预习、复习、自测、与教师交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4.1 通过招聘教师,扩大师资队伍,实行“导师制”,培养新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近5年来,我校接收了6名博士毕业生,全部来自国家重点高校,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了使新教师尽早熟悉教学环境和科研环境,为新教师配置一名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其导师。导师除了负责指导新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还要负责新教师的科研启动。以这种“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实践证明,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7年以后计算机专业的新进教师都获得了我校新进教师科研启动资金的资助。

4.2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交流和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鼓励在职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大力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及研修班;支持专业骨干教师参与企业进修,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

4.3 以明确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学水平

对各种教学成果奖、出版规划教材、教学评价优秀者等教学成果有明确的激励制度。严格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坚持教学督学及听课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反馈意见。

4.4 加强教材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

教材已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瓶颈[4],因为计算机类教材总是滞后于当今技术发展,必须不断进行教材建设。因此鼓励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内容,积极编写配套教材,物化改革成果,并推广使用。近5年来出版教材7部,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

通过以上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成果突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校级家骐云龙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4人;近5年来,主持的北京市教改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14项。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在读博士1人。45岁以上教师3人,45岁以下教师18人。可见计算机专业已经形成一支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

5 通过改革,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学生积极承担校级、北京市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备战竞赛训练,大大激发了创新思维和灵感。近5年来,学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5项获得铜奖;MCM大赛1项获得Honorable Mention奖;学生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在北京赛区本科组16人次获一等奖,36人次获二等奖,33人次获三等奖;在全国总决赛中,2人次获二等奖,9人次获三等奖;在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软件创业团队赛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项;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4人次获得二等奖,2人次获得三等奖;在2013年华北5省计算机应用大赛中,有4人次获得一等奖。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6项,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26项。

6 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走特色化教育道路[5]。我们要以社会需求为准则,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资源,继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水平,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继续走校企合作道路,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 张丽, 杨怀卿. 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 中国农业教育, 2005(4): 58-59.

[4] 陈志泊, 张海燕.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0(5): 64-66.

第2篇: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

另一方面,建筑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从业群体庞大,各建筑企业的人员素质表现也是参差不齐。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对适合本行业的财会人员的需求量呈不断增大的态势,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也使建筑行业不得不要求财会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然而从目前建筑行业会计人员的情况来看,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于一个建筑企业来说,确定科学的经营方针和管理策略,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化自身内部的各项体系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是必须重视的议题。建筑企业良性的会计内部控制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调配好各分项目的经济利益,从而保证企业盈利模式的有效运转,对于意图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氛围的谋取不败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会计内控作为企业重要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提高。但是就目前来讲,建筑企业的会计内控工作在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企业会计内控机制设置不健全

为适应现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公司制度初步建立。不少建筑公司也顺应趋势,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例如:许多建筑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然而就公司实际管理状况而言,与推行的的会计内控规范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像薪酬委员会、内控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一些企业会计内部管理机构在整个建筑公司组织架构中并不多见。另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会计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必须建立在公司合理有效治理机构的基础之上,与其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来。就目前的形势看,我国在建筑企业会计内控机制的设置上,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2、建筑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高水平的财务会计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缺口很大。不少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只能单纯地完成账目的简单核实工作,并不能够胜任会计的监督和调控工作,最终无法使财会内控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直以来,受到旧有思想的影响,建筑企业自身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企业组织自身的不重视,选择从业人员时不能进行有效的把关,致使建筑企业存在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不少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很弱,职业素养较低,法律观念意识淡薄,即使再完善的企业的会计机构也会受到冲击,会计监督职能不能相应的发挥作用,这样的业务缺陷明显的从业人员和会计机构,最终造成内部会计控制的失控局面。

二、提高建筑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针对建筑行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比较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完善建筑行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从而更好推动会计监督职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合理、规范、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对建筑企业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局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公司的特点,制定出可操控性强、行之有效的会计内控制度,使其和其他部门的协作相得益彰,提高效率水平。另外,在合理的会计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吃完善的、便于实施的制度细则。对建筑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系统而言,核算程序无疑是中心环节,其中的结算业务,更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一个严密的、会计操作程序和账务处理系统用来强化会计内控的约束力。在建筑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上,不能够置制度于外,必须按照制度化的会计操作程序办事,才能避免会计工作出现偏差。

从根本上来说,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才是保证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顺利执行的最重要因素。不能简单地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当做公司的“花瓶”存在。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的首要一点,就是调节好企业董事会、监理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使三者互相监督、彼此相互制衡,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作模式。建筑行业应该依照有关章程,平衡好监理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设置并不断促进监理会的完善,使其监督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理顺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形成科学、规范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有巨大的帮助,也为建筑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健全的内部信息系统

提高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集约化管理模式,对促进机构的整合力度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良好的会计内部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则是提高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第一步。

全面的预算体系首先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在监控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的反馈机制,控制好建筑企业的投入和产出资金,控制各个项目施工的成本,从而整体提高对企业财务资金的科学管理水平。

另外,在工程建设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涉及会计、财务的方面,尽量做到减少人的因素影响。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加大引进最新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频率,使最有效的会计办公工具尽快投入使用。对企业各部门的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建立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平台,减少关键信息的传递时间、流通程序,对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掌握项目进展动态,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3、完善岗位内部控制机制

建筑企业要合理安排岗位的分工,使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遵从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建立有效的会计岗位责任制。例如:使现金、有价证券和财务进出记录分离开来,会计审批和和核算业务剥离等,明确各个岗位自身的职责和权利范围,实现各个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目的。

另外还要把握好两点。对于相对重要的业务岗位,可以实行双人双职双责进行操作,而必须是单人单岗操作的相关业务,就要设立监督机制,对单人的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另外,要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执行业务,确保各个岗位之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的良性运转,对于会计人员一个人从事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财务岗位的或者越权处理一些工作的情况,应该做到绝对避免。

4、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建筑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关注员工个人的思想和业务状态,重视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培养。就目前的情况来言,一些建筑行业出现金融方面的问题,不是因为不存在完善的制度,而是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作怪,建筑企业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层次。

第3篇: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增值税;经营模式;对应策略

一、“营改增”对建筑行业正负效益的

分析

(一)正效应:“营改增”将缓解建筑企业税务压力,获取更多投资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

传统的纳税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重复缴税的现象广泛存在,严重制约建筑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将有效遏制反复征税的现象,而且对于建筑企业因整体税负而不能开展企业经营活动的困局有极强的保障作用。假设某建筑公司的年度结算收入10亿元,可抵扣的进项额成本为6.2亿元,其他各项成本为3亿元。按照传统的税制,建筑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为10*3%=0.3亿元和(10-6.2-3-0.3)*25%=0.13亿元,即建筑企业应缴纳0.3+0.13=0.46亿元。如果按照“营改增”后的税制缴纳,建筑公司需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其中销项税额为10/(1+11%)*11%=0.99亿元,进项税额为6.2/(1+17%)*17%=0.90亿元,因此应缴增值税为0.09亿元,企业所得税为(10/1.11-6.2/1.17-3)*25%=0.19亿元,因此企业应缴纳0.28亿元。相比改革前的应纳税额少缴纳了0.18亿元,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相对减轻。

(二)负效应

1.进项税额欠缺,企业实际税负逐渐增高

正效应产生的条件是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能否在后期的纳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和能否抵扣成为企业减负的关键。而进项税额可抵扣的前提是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并在法定时限内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证通,否则无法对其进行抵扣。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率和营业税率分别为11%和3%,在“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减轻税负的目标就必须增加可抵扣的进项增值税额,额度需保证在销售额8%以上才能实现减负。而从试点的进项增值税额来看,大多数试点的进项增值税额都低于销售额的8%,税负情况严重。

进项增值税额不足的原因多样。建筑企业在人工成本的管理一般交予项目施工具体部门,而项目部对施工人员要求限制较低,大多数员工并非建筑企业内部人员,而是劳动合同工。人员混杂导致劳务队难以准确计量人工成本,而且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购置方面,施工所需材料类型多样,除主要材料的购置能够获得供应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其他辅助材料的购置难以获得发票。设备费用的计算受限于其已纳入固定资产,发票无法获取。其他成本方面,如施工过程产生的水电费用,而水电费用的结算是与建设单位分表进行结算的,发票只开据给建设单位而不是项目部。

2.制度交接难度较大,财务指标值产生不确定因素

制度交接的难度存在于“营改增”改革前后工程报价、营业收入、偿债能力、资金周转等方面。

“营改增”前企业的投标价格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用和其他费用,以及相应的营业税,而改革后的工程报价内容仅仅是把企业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其他内容不变。但是这种变化对过程报价的影响是极大的。企业经营税界限分明,不存在挤占现象,而“营改增”后的增值税是对其他费用会形成无形挤压,特别是定额和取费项目,因此改革后的定额和费用项目必须重新审核,并作出相应调整。建筑行业在对投标进行预算时,必须对项目施工成本中能否进行项目增值税抵扣的成本进行区分,并注明抵扣对象和抵扣税率。

“营改增”对企业营业收入的计算要求提高,考核指标也增加了难度。在计算营业收入时,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所以需要将包含增值税的总价转换成不含增值税的总价。假设某工程项目的结算总价为7000万元,按照“营改增”前来算,企业营业收入即7000万元,而按照改革后的标准来算,营业收入等于工程结算总价除以(1+增值税率),即为7000/(1+11%)=6306.31万元。对比看出前后考核指标发生改变,难度加大。

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下降。作为价外税的增值税在资产价值里面需要被单独列出来,将增值税进项额计入应交税费科目,这就导致资产价值减少,低于改革前的账面数值。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因工程结算总价中计入的销项税额会大于资产价值中计入的进项税额,负债情况由此加重,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下降。

资金充足是建筑企业项目正常进行的经济保障。而“营改增”后大量资金会被用于垫付税款,致使项目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在工程计价完成后,业主会要求施工单位全额提供计价发票,而此时项目工程尚未实施,工程款项未及时到位,同时建筑企业需要确认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工程款不能保证与工程进度一致,使得工程材料购置款无法及时支付,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无法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又直接关系到税务抵扣,最后资金不得不垫付,导致项目资金不足、周转困难的情况。

3.目前发票收集和认证难度大,缺乏规范化管理

发票征集难度大的原因在于建筑企业工程分部地域广、材料供应商多、发票数量多而杂,发票难以在规定时间内集中认证和用于抵扣。同时发票征集的问题给发票认证带来极大的挑战,除了征集和认证这一连锁反映外,认证过程也存在不负责任、管理欠缺、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进项增值税的抵扣。

二、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

(一)对员工进行“营改增”知识技能培训

由于“营改增”后进项税抵扣要求增多,相比以前更加严格,这就对企业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营改增”后各方面工作新变化,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及时的技能知识培训、积极学习改革后的相关政策法规,防止抵扣不足等财务风险的出现。 同时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材料购置人员招标人员等均需要进行相关环节的新培训。

(二)建立增值税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发票管理、制度完建两方面。发票管理在“营改增”后对企业税务的影响力增大,完善发票的领购、开具、保管、认证和抵扣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发票管理系统,细化抵扣标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抵扣。在制度完建方面,根据增值税相关法律规定,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及时修订企业发票抵扣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标准等。在具体操作中注意发票的类型、时间、对象等重要

信息。

(三)加强纳税筹划,减轻税负

增值税相比营业税有更大的筹划空间,因此企业必须立足经营管理的各种条件,准确选择筹划的切入点,把握全局、整体规划。弄清分包商的纳税性质和能否提供专用发票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首先应确认其能否以委托主管税务机关的方式开具发票,然后确认抵扣率。实际情况中小规模纳税人所提供的发票的抵扣率一般低于建筑行业的增值税率,对此就需要在合同签订时做出明确约定,为转嫁税负做准备。纳税筹划还包括纳税人身份的选择。

(四)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完善材料购置制度

“营改增”后的材料购置不能简单考虑材料价格问题,能否提供专用发票成为考虑重点。对于是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必须要求其提供专用发票已抵扣进项增值税,如果其能保证发票的正规性、有效性,且材料质量合格,小规模纳税人的供应商的材料价格更加便宜,选择此类供应商能有效降低材料成本。

(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加快企业机构调整

建筑企业除了在具体操作和制度上进行调整外,还需加强内部协调控制和结构调整,以适应改革新变化。在“精细化”的标准下,企业部门设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落实监控等方面需要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内部控制范围》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避免主要风险。

参考文献:

[1]胡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5,3(3).

[2]杨威扬.对建筑业实行“营改增”政策的思考[J].建筑经济,2012(12).

第4篇: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

对话嘉宾: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主任 刘旭琼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专业总工程师 杨琦

华远西安公司项目总助 魏行行

西安高科幕墙门窗有限公司董事长 祝社宁

香港泰诺风保泰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积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生、现西安龙湖地产项目土建主管 郭昭

举办时间:2016年9月20日

举办地点:陕西・西安

张旭:时间过得真快,从去年的杭州转型发展高峰论坛至今又是一年的时间。今年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陕西西安,一方面是西北地区蕴藏着许多有潜力、有创造力的企业,同时我们所熟知的古丝绸之路也是从这里出发,成就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鉴古通今,我们审时度势,于是有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

在“现代丝绸之路”概念的引导下,我们拟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新丝路,新思路”。“一带一路”为我们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创造了一个发展机遇,当然也为我们西部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我首先想问一下祝总,作为门窗幕墙企业的代表,您认为在西部开发的大潮流中,“一带一路”对于门窗幕墙企业的发展有何现实意义?在抓住机遇的同时,门窗幕墙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挑战?

祝社宁:我想首先感谢姚会长、协会各位领导和各级企业界的朋友对我们西安高科多年来的关注、关心和大力支持。西安高科和西安高新区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5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两翼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这几年的发展比较大,应该说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这么一个大的背景。白教授在他上午所讲的内容中,我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发展的大平台,是更壮观、更宏伟的一个西部大开发。就我们的企业发展来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特别是我们幕墙门窗企业,前些年我们协会的王会长跟我们说要成为陕西的一面旗帜,这个我们现在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还会把它做得更好。

总结“一带一路”,应该说西安是古丝路的起点,也是现代丝路的重要组成城市,那么对于我们西安的企业来讲,还是要以西安为起点,走向全国甚至走向海外。就西安高科幕墙的发展来讲,经过这么多年,可以说得到了西部大开发、得到了丝路这个发展的新机遇、新市场、新空间和新商机,对此我想用三个关健词来进行总结:三大步发展、结构优化和供给侧结构改革。

第一,三大步发展。十年之前,我们西安高科幕墙门窗就是依托我们西安高科集团的房地产业务,实现了重要发展。很多同志也知道我们高科集团的房地产目前有四大房地产公司,包括我们的上市公司和高新地产。幕墙门窗公司发展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了,应该说十年之前以这些企业为带动,实现了西安高科幕墙门窗的起步发展;从2006年开始,我们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陕西、拓展了西北市场,成为了陕西幕墙门窗的霸主,实现了突破发展;从2012年开始,我们又通过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发展,目前高科幕墙门窗的分公司在全国有十几家,包括成都、重庆、太原、长沙、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银川、兰州等。

第二,结构优化。这三年来我们不断进行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市场结构优化、用户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优化。从市场方面来讲,就是我们不仅仅是地方企业、不仅仅是区内企业,通过市场结构优化,我们已经成为大众型的幕墙门窗企业了;从用户结构优化来讲,房地产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从2012年起我们就和大房企进行合作,排名前五十家的大房企,我们已经合作有二三十家了,我们长期以来的理念就是要和大房企“门当户对”;结构优化就是产业结构,我们要不断使幕墙和门窗这两个产业的结构更加合理,最后是产品结构优化,说白了就是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家都在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那么我觉得门窗就是我们建筑的窗户、建筑的眼睛,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供给侧结构改革。我们企业做门窗这么多年,很多领导都来参观、考察过,很多领导都在说中国的卫星能够上天,但是中国的门窗应该说还有很多路要走。也就是说对我们的门窗幕墙类企业来讲,大家要共同去努力,把我们的幕墙门窗共同做好。不光是我们幕墙门窗企业去做,包括配套企业,比如说型材企业、五金件企业、玻璃企业等等也要去做,我想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供给则结构的改革。

张旭: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是您公司的下游企业,包括很多的配套型企业,也有很多是您的上游――房地产企业。您刚才谈到在其他的地区设立分公司,那么以您的视角来看,我们西部的企业跟国内比较前沿的企业相比较,还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另外在西部也有很多我们的房产开发商,有一些区域文化在里面,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有没有这方法的考虑?

祝社宁:其实,这几年我们也在不断地适应房地产商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大房企,比如说我们和恒大、万科、万达等等有过很多合作。他们每个季度都有考核,这是一种促进,也就是我说的“门当户对”,核心是在品质、技术和创新上,要二者兼顾。我刚才说“门当户对”,其实房产开发商选择我们,我们也在选择房产开发商,这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促进我们形成很多长期的东西。

张旭:再次感谢祝总。其实刚才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包括私底下的交流当中能够发现,现在的建筑产业化,包括装配式的建筑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各方都在关注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很想问一下杨总,其实装配式建筑也不是最近才提起的,但是现在我们都在关注这个问题,现在业内关于装配式建筑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您对它的发展前景持怎样的态度?国家现在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引导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您认为它能够被广泛接受吗?会被什么样的市场所接受?

杨琦:简单说,装配式建筑就是在工厂里面把所有的构配件、包括建筑的部品全部生产好,然后在现场吊装安装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过程。这个事情不是最近几年才有,三十年前就做过,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预制的楼板、空心板,可能大家都见过。那么为什么最近几年搞得热火朝天,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可以说搞得如火如荼的?要分析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先简单回顾一下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过程:我们知道,最早的生产活动都是手工劳动,手工劳动成本低,但是有很多的缺点,比如说第一是劳动生产率低;第二是工作强度大,基本上完全靠人的体力来干一件事情;第三是资源的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后来人们发现使用机械可以大量减轻体力劳动、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所以从手工劳动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叫机械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化阶段。机械化发展几十年以后,人们发现不光人可以操作机器,设备机器也可以操作机器,于是进入自动化阶段,不仅是自动化,往后还有信息化,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这些信息化的东西已经在发展了。但是这种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进度是不一样的,在我们国家就有两个非常落后的行业,到现在为止还处在一种半手工、半机械的状态,进展非常慢。什么行业呢?一个是农业,另一个就是建筑业。你到建筑工地上去看,绑钢筋的农民一大堆一大堆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可以说还是人工、手工操作。有时候我们到工地上看,特别像今年夏天40多度的高温,农民工还在高空作业,这个确实给人感觉是非常不人道的。

为什么这个行业发展得那么慢?那得归结到我们国家确实有一大批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农民工,不管是农业还是建筑业,他们为这两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低成本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考虑,正是因为有低成本劳动力的存在,也延滞了这两个行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

现在不光我们国家,实际上全世界都在提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最近几年的趋势,也是咱们十以后提出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转变落后的、浪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生产方式。就我们建筑业来说,以前完全依靠人工或者大部分靠人工的现浇模式,是迟早会被淘汰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老一代的农民工退潮,新一代的农村子弟不愿意像父辈那样成为农民工了,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繁重的劳动,过这种低收入、非人的生活。在这种环境的倒逼之下,建筑的产业化或者说叫装配式建材是必然要发展起来的,这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趋势。所以为什么咱们国家最近几年大力倡导这个事情,我想这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在最近这三四年,按我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建筑的工业化虽然发展得很好,但是速度确实有点过快,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比如说第一条,现在国家和地方有一个政策,叫做一百平米以下房子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按等同现浇设计。就这四个字叫“等同现浇”,真的能等同吗?地震来的时候,装配式的建筑是不是真的能和现浇式的建筑有同样的抗震性能?这方面还没有非常丰富的实验数据来支撑。目前只是急急忙忙的我要干这件事情,我不干不行,但是要干我又没有充分的准备,就只能是这么稀里糊涂地往下做。这是不行的,因为结构的安全是关系到人的生命的、是第一位的,所以这个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第二条,因为发展得过快,实际上有好多东西还不能满足现在市场发展的需求。比如说我们觉得推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材最便捷的一个途径就是推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因为现在钢铁也有“去产能”的要求,而且我们国家的钢材在建筑结构里面占的份额是很小的,跟世界其他国家比起来还很小,所以有钢铁去产能的要求。而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现在是国家和好多地方政府都有优惠政策在倡导的事情,钢结构就是天生的装配市场,它不存在刚才我说的一些结构的缺陷、不存在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那么钢结构为什么这么多年也没有在我们国家发展起来呢?这不是钢结构本身的问题,而是跟和它配套的,比如说建筑的外墙、内墙和防腐材料有关。大家知道只要是金属都避免不了被腐蚀,大家可以看所有设计院的图纸,最早用的是红丹漆,那个是有毒性的,是不环保的;另外钢结构的耐久年限在十年以内,也就是大概六七年的时间。现在发展得好的,比如说无机富锌漆,再加环氧树脂中间漆,再加其他面漆,它的耐久年限也只有二三十年!距离建筑五十年的寿命要求还差得很远。所以说影响钢结构装配市场建筑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是结构本身,还有这种对建筑辅助材料、建筑部品的要求。

第三条,以前不管是建筑还是施工单位,完全依靠低成本的农民工,现在要做装配式建筑、要做工业化,那么前期的设备投资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市场没有完全大众化以前,出产量又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这样的情况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实际上是不盈利的。那么现在为什么还有一些工业化的厂家能生存下来?靠得完全是国家政策。很多省份都有补贴政策。有的省份是企业如果用工业化或者工业化能达到多少,在容积率上可以让给多少个点;有的省份是如果企业工业化、装配率达到多少,国家给按照平米数发放一定的补助;也有省份的政策不靠补贴,也不靠优惠条件,而是强制要求凡是政府投资的安居工程、限价房,必须用装配式建筑,也就是完全依靠政令的推动,企业完全依托在政府的身上,靠政府活着。这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第三个方面。

还有一条,就是三四年的时间要培养各方面的人才确实来不及,学校培养一个本科生都要四年,因此导致现在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大家都在稀里糊涂地做,你让以前的农民工直接去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建筑辅料的问题,从已经做了装配式建筑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就是在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怎样能够充分发挥它原有的优势。比如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现在成本低这句话说不出去,质量高这句话也说不出去,因为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些。也就是说建筑的一些辅助的材料,包括部件之间的连接等也还处在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所以虽然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工业化是一个大趋势,但是现在才刚刚开始,后面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需要大的投资,需要全行业的努力。

在几天前,我看到住建部发了一个文件《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就是说现在建筑行业不但要搞工业化,还要三级跳,建立信息化,就是说目前以BIM技术为技术的建筑行业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也是今后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希望大家在这方面都能做出自己的努力。

张旭:如杨总所说,装配式建筑肯定是一个趋势,但是才刚刚开始,路途漫漫,可能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所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我觉得还是要有一个过程,虽然方向对了但是我觉得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尽管有政策的补贴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和要求,还不能普及,是吧?

第5篇: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

随着理论分析的深入和应用的推进,“互联网+”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认为,“互联网+”、智能制造、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带来的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生产模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变化。那么,“互联网+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又该怎么做呢?让我们通过几个典型应用场景来具体展示。

中国中铁的电子采购云

仅去年一年,中国中铁电子采购云上产生的采购额就达到了200亿元左右,目前有几万家客户在该平台上进行交易。不仅如此,电子采购云已经不仅是中国中铁企业内部的采购平台,更是一个社交化工具,吸引了很多外部企业加入其中,其发展充满了想象空间。中国中铁充分利用电子采购云中的供应商体系,吸引外部企业通过采购云进行采购,从而充分发挥已有供应商体系的优势,使得电子采购云成为建筑行业的“阿里巴巴”。同时,中国中铁面向供应商提供会员注册、广告、排序等有偿服务,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这是“互联”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作为中国本土领先的管理软件厂商,浪潮提出了“互联网+集团企业”三部曲:“互联、精细、智能”。通过互联,企业可以广泛连接相关方(包括人、物、合作伙伴和客户等),优化业务模式,提高协作水平。传统的生产、设计、采购、服务、营销模式在互联的影响下,不断创新、优化、更替。

比如,通过互联连接客户,企业可以实现更深入的协作,进行更精准的营销,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再比如,通过融入“互联网+”思维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连接员工,企业可以拉近与员工的距离,让企业高管时刻与员工“面对面”。企业高管也因此可以更好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整体管控:通过人力分析看板,对人力资源状况一目了然;通过多维度结构分析,层层穿透,直到具体的员工;通过人员动态一览表,了解员工的详细信息。

王兴山认为,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最迫切,也最容易连接的是客户,因为客户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以前大家常说以客户为中心。现在我们要考虑如何通过‘互联网+’将客户变成用户,变成忠实的粉丝。”王兴山说,浪潮GS6.0可以为企业量身打造具有企业自身特性的营销平台,拉近企业与客户距离,倾听客户的想法,以用户的思维来设计和交付产品。电子采购云是中国中铁按照“互联网+采购”的思维、基于浪潮GS构建的。

据悉,浪潮GS6.0可以支持企业自建电子商城,也支持企业与淘宝、京东和1号店等电商平台的对接。有了电商平台,用户就有了客户的第一手资料,对客户进行统一管理。客户可以在线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组合或者进行搭配,满足客户在线定制商品的需求。与此同时,客户每次浏览商品和下单的信息都被记录下来,企业可以据此进行分析和精准营销,提供更多超预期的服务。

大连船舶重工的阿米巴经营

从每艘船的设计到生产环节,大连船舶重工将组织按作业划分责任单元,每个责任单元对应一个责任中心,每个责任中心设定目标成本,经过与目标成本对标后再对外报价。大连船舶重工采用的这种阿米巴组织经营的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这是“精细”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王兴山分析说,“互联网+”将客户、供应商和员工连接起来后,会明显增加企业的管理压力,外部互联促使内部组织更加扁平化,管理更加精细。

他认为,未来更多企业将实施阿米巴组织经营模式,推行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管理会计,变革财务组织并成立共享服务中心,强化现金流管理的大司库模式等。这是因为传统的成本管理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定制和组织扁平化管理的要求,需要面向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将研发成本、制造成本、采购成本、服务成本全部纳入管控视角。

其中,管理会计是从内部管理、考核的角度进行财务核算和管理,模拟法人核算考核单元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浪潮管理会计体系包括全面预算、战略成本、利润中心会计、内部报告等。通过整合外部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提高预算科学性。比如,中国中铁的预算模型就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内外部数据,测算四大影响因素,最后形成预计的结果,帮助中铁建立不同层面的目标,使预算更加符合实际运行情况。

财务共享是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由报账、业务操作、运营管理、运营支撑四大平台来支撑。浪潮的财务共享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企业共享服务中心的精细监控和全方位绩效考核,支撑共享中心的高效运行。

现在集团和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目标已不止于把资金集中到集团总部,而是要加强资金的流动性。很多集团企业成立大司库就是为了加大资金的流动性。浪潮GS6.0营运资金管控平台就是以“流动性管理”为核心的。

常林集团的智能工厂

常林集团完成ERP系统的实施后,现场管理与MES系统紧密集成,所有作业环节都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并自动对现场作业进行控制。同时,常林集团还在产品上安装GPS模块,能够准确、随时获知卖出后的产品在什么位置,出现了什么问题。据悉,未来常林集团还希望在产品上安装更多感知设备以收集更多数据,不但用于改进产品的设计,而且为常林集团从产品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奠定基础。

智能,“互联网+”集团企业的又一关键特征。智能包括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等内容,所有这些,都需要以大数据为支撑。

对于中国传统的制造企业而言,要实施智能制造,不仅要以无人工厂、机器人制造等为目标进行设备改造,更需要实现企业内部制造信息、流程和数据的互联互通。“如果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就没有办法指导机器人正确工作。”王兴山认为,现阶段中国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注点在于能否通过互联互通打通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

企业除了要在生产制造环节实现智能,还要通过数据产生智慧。因此,当前企业要关注主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能力,支持移动应用让数据分析结果随手可得。比如,华宝信托通过手机随时推送分析数据,以即时发现业务问题并解决问题。

浪潮GS6.0全面支持“互联网+企业”

在王兴山看来,“互联、精细、智能”是“互联网+企业”的三个关键特征,而“互联、精细、智能”正是浪潮GS6.0的核心设计理念。

第6篇:建筑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

这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表明在我们13亿人口的国家,劳动力开始不够用。

就在不久之前,中国的劳动力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但如今不仅是在东南沿海的城市,就连一些内陆城市,劳动力也变的越来越珍贵。在太原、西安、银川这样的内地城市,餐馆想找个服务员也相当困难。

看来,中国作为人们眼中的“劳力大国”正在发生颠覆。特别是今年春节之后,短缺更加严重,成千上万的人回去过年但不再回来。“现在中国也到了廉价劳动力短缺的时候”一位经济学家感叹到。

从3月份开始,各地的最低工资开始上涨。

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也开始出现人口危机。到2050年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将在60岁以上,而届时美国仅为25%。

官方调查情况

2011年春节前,在北京打工的小严早早辞了职,返回老家贵阳乡下。这一去,他就不打算再回来了。和小严有类似想法的农民工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就业研究专家、中国决策科学院人才研究所所长路军认为,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的逐年提高,越来越多到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开始转往内地二线城市,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工人在沿海地区尤为紧缺。

这种情况已经被有关部门所关注。据记者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春节前部署了一项用工调查工作,要求各地人力资源部门报送人才需求信息。这一调查工作旨在充分掌握各主要城市的劳动力缺口情况。下一步,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紧缺问题。

机械制造等行业最缺人

春节前后,浙江、广东、河南、四川等省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为解决劳动力紧缺问题,有些企业甚至在火车站或长途客运站设置招聘点,发红包、送物品、给补助,为的是多招些农民工进厂。

对此,多位就业专家承认,自2008年以来,沿海地区的用工荒现象总会在春节前后出现。业内人士介绍,普通工人一般是不存在大规模和长时间紧缺的,农民工的数量绝对充足。但在同一时期内,由于工资、生活成本等因素,不同地区可能相继出现用工荒现象。近几年,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工资与内地企业的工资差距逐年缩小,但是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却比内地城市高很多。因此,不少农民工放弃到沿海地区打工,转往中西部地区。

除节日因素导致的用工荒外,专家和业界更为关注的是劳动力结构性紧缺造成的用工荒。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最新的信息,目前劳动力最紧缺的是机械制造行业。而这类企业对求职者的年龄有一定限制,对技能也有一定要求,这就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紧缺。“在很多城市,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相当紧缺。这些人才并非短期内可以招得到,有的须由师傅带着学习很长时间才能出师,有的须接受系统的技能培训。”

调查为就业宏观调控打基础

目前,有关主管部门将就业缺口信息普查作为切入点,开始破解劳动力紧缺的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启动了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工作。与以往的用工调查不同,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外,不少中西部城市也被纳入此次调查范围,如太原、长春、郑州、武汉、长沙、西安等。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调查2010年企业用工和招工缺口情况及2011年企业春季用工预计需求;第二阶段主要调查2011年企业春季招工情况和实际招工缺口情况。此次调查还增加了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实际就业情况的调查。

在调查中,为了掌握劳动力结构性紧缺的具体情况,每项调查均涉及劳动力年龄、技能、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掌握这些信息是为下一步就业宏观调控和劳动力调剂打下基础。除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拟通过省级人才信息联网平台,采取异地人才信息合作、签署异地对口劳务合作协议、企业招工指导、对未就业者进行技能培训等手段,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紧缺造成的用工荒问题。

“用工荒”凸显了什么

“用工荒”凸显的是,中国成本低廉的劳动力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去年金融危机让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提前返乡,然而今年初,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江浙沪等长三角众多企业却面临招工难的问题。

珠三角缺口超200万,而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人问题。而由于内地企业用工需求的增长,部分内地省份甚至限制劳动力外流。“用工荒应该只是冰山一角,未来中国的‘人口红利’面临衰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口研究专家郭志钢说,“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 郭志钢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人口红利”未来的趋势,国内人口学界内并没有太多关注,“当时认为人口统计调查中,存在出生漏报瞒报的情况,但10年后的人口普查时发现,出生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2003年,珠三角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用工荒”,但在当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被归于农民工对于待遇的要求提升,以及“三农”政策带来农村收入的提高,使得农村劳动力不再热衷于外出打工等原因之上。郭志钢认为,目前来看,当时的种种迹象应该是“人口红利”衰退的先兆,未来中国人口结构将会是倒梯形的结构,中国将面临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已经在发生改变,作为中国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出,近3年来全省输出民工数一直维持在1200万左右,但新增劳动力却持续降低,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放缓;随着省内用工的快速增长,最快2013年,全省劳动力输出量将“封顶”,届时全国民工荒情形将更难改善。

“劳动大国”神话的颠覆造成西方市场的产品价格上涨

流动人口是中国创造奇迹的先决条件,但是此时的中国廉价劳动力却供应紧张。大都市的劳动力缺口已成为制约出口的问题,由此引致西方市场的产品价格同步上涨。

“我们已经很难找到那些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中学毕业的工人。”来自于广州一家生产硒鼓的工厂的技工姜先生如是说。 相对来说他所在的企业情况还好。春节过后,30名工人中的26名回到了工厂,只有四名选择继续留在老家。其他的企业则抱怨着严重的人员流失。姜先生所在企业原先的扩张计划也难以实

现,“我的老板希望能招聘60至80名工人,但是他一个人也找不到。”

作为中国南方对外出口中心的珠三角,这样类似的抱怨随处可见。这片地区被认为是世界的工厂,在这里很多企业都为沃尔玛、家乐福、德国连锁百货生产商品。很久以来,来自于中国西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在这些生产电池,玩具和运动鞋的工厂中谋生。在中国的春节后,通常那些来自于四川,湖南,贵州的人为了寻找工作,通过巴士和火车涌向南方。东莞的劳动力不足:节后很多流动工人不再回来,他们宁愿呆在家中。

劳动力短缺的深层次问题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然而当前沿海地区大规模的用工缺口和不断蔓延的“缺工潮”,使得中国传统的国家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缺工不仅仅是区域性的,我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由“无限供给”变“有限剩余”的重大转折,这意味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常态,中国的内生增长动力和比较优势将发生深刻改变,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用工荒”,要选择“人口红利”转型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近期一向被认为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廉价劳动力,却越来越短缺。从表面上看,经济回暖、订单回升以及农民工意识的“群体性觉醒”是愈演愈烈“缺工潮”的导火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中国传统依靠低成本红利创造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已走到尽头。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统计,200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到72.35%的峰值,之后直接的“人口红利”总量将步入下降通道,预计2030年或将下降到67.32%。仅以第一人口和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的河南为例,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就已明显降低。2007年河南新增劳动力200多万,2008年为180万,2009年不到110万。专家预计到2013-2014年,河南省劳动力供应总量将达到峰值。

传统意义上的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预示着,仅仅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将不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是“刘易斯拐点”理论,即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会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而这个时候,劳动力工资便将出现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因此,在“刘易斯拐点”后劳动力供给不再无限的情况下,中国必须谋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积极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劳动中国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切领域,都会发生重大调整,特别是在劳动分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储蓄、消费、投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都需要做出深刻变革。

“三低现象”长期存在

当前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出现“三低现象”:一是劳动收入在GNI(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低;二是劳动者报酬增长持续慢于经济增长,其占GDP比重不断下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三是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的比重低。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平均增长30.5%,劳动力报酬年均仅增长9.9%,国民财富分配不公。必须指出的是劳动者报酬,除了由供求关系导致的低成本外,也存在着体制和政策上人为压低劳动力成本的因素。 从长期看,一方面,低劳动力成本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劳动者所得太低必然导致整个社会收入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市场和生产结构的不合理,使社会生产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再一方面,过低的收入水平导致内需不足,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们必须正视劳动力价格的现状,实现从粗放式劳动力价格优势向集约式技术优势的转变。

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仅高于印度、巴基斯坦。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大约是美国的1/18,英国的1/16,日本的1/15,德国的1/13,法国的1/13。然而从劳动率与劳动力价格比来看则差距更大。通过对制造业工资水平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大多数国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是很低的,劳动力价格还有上升的空间。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英国的1/16,但雇员工资仅为其1/27;劳动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1/8,但工资水平为其1/21;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的1/15,但工资水平为1/22。

理性对待劳动力短缺

对于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远去我们还需理性看待,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开始从增量粗放扩张向存量结构提升转变,通过教育深化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和延伸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创造新的储蓄源泉,以及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扩大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将更为持久。而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低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这种变化是历史性的。特别是国家已经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调整资本要素所得和劳动要素所得之间的比例关系,尽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对于中国内需型经济转型意义更为深远。

与此同时,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产业竞争力的前提下,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链中的地位也将提升,中国将摆脱低端制造的困扰,实现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实现由依托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向培育竞争优势的贸易平衡战略转变,这是中国对外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开放型经济的更高层次。

调整人口政策或是解决用工荒的一条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尽情享受着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优势,然而新一轮的“用工荒”已经敲响了警钟,这样的“人口红利”正在面临挑战甚至是行将枯竭。专家建议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因为多,所以便宜”这个在商业圈内横冲直撞的道理,在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尽情享受着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优势,然而新一轮的“用工荒”已经敲响了警钟,这样的“人口红利”正在面临挑战甚至是行将枯竭。

人口红利,因此成为2009年人口学与经济学讨论中的流行术语。

什么是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红利到底能“红”多久?又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人口红利的枯竭?对此,权威专家纷纷答疑解惑开“良方”。

人口红利制造了“中国奇迹”?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

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唠研究员分析说,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红利”就已经显现,但由于经济发展模式过分依赖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人口红利的优势并未完全释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发展。

蔡认为,人口红利“红”在低成本,30多年来,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最大动力除了低廉的原材料成本外,就是人口红利。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走向发达地区,“农民工”占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高达46.5%,建筑行业占80%。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根据中国社科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结论,2009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到72.35%的峰值,而后总量开始下降,预计2030年或下降到67.42%。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学系主任、复旦大学讲座教授王丰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的获利期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老年人口呈累进式加重趋势的人口负债期。

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增至1.69亿,占总人口的12.79%,并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 人口老龄化将带来社会抚养比不断提高,加大消费性人口比例、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届时,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活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也显示,中国目前已经转移出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剩下2481万人,而且基本为难以转出的老弱病残。

“从人口学角度讲,工作压力大、不婚比例有所增加、生育子女费用和抚养教育费用大幅提高、人们乐于新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当前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持续下降,使我国在低生育率的背景下出现了人口负增长惯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说,这使得劳动年龄人口在向老年人口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人口补充而造成人口红利的消失。但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人口理论上分析,人口红利并非某些人认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破解之路唯有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