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与内部会计控制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是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及提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具体包括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环境主要涉及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组织结构、经营体制、企业文化等,外部环境由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组成。其中,一般环境主要涉及经济、技术、社会、法律等;行业环境主要涉及产业结构、竞争规则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更加直接影响。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一般无力控制,只能因势利导加以利用。根据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要素分别有与其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从而形成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与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国际化、金融化、知识化、信息化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加剧,企业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否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有可能转移、消失,甚至可能成为核心障碍。为此,企业应当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作出科学评估,并适时作出调整,以始终保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动态有效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企业适应核心竞争力环境基础的变化。企业竞争环境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导致会计流程再造,而会计流程再造又促使企业实施“企业再造工程”,从而推动了企业的组织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互动关系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耦合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那么,二者的关系究竟如何?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检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设计有效性的标准。前已述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企业或组织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企业的改革创新,就是识别、规划、培植、提升、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循环过程。能否建立核心竞争力,还取决于相关机制、制度的完善程度。而这些均与作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时,从有利于建立核心竞争力出发,以能否形成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作为衡量标准。否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计、改革与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将起不到推动作用。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良好设计和运行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要按照内部运行规律调整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流程制度、运行方式,并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措施方法,达到预定目标。而上述诸多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运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通过控制意识的转变、会计组织结构的创新、会计流程的再造,会计管理模式的更新、会计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完善、先进会计控制方法的采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等内部会计控制举措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提供保障。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沃土,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优势的重要平台。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都依赖于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主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加强都必须依靠企业的会计信息。因为信息是所有控制的前提,会计信息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相辅相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要求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建立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机制与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因为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基本条件,也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保证。同时,信息沟通与传递的效率与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因此,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会计信息与沟通系统。
关键词:物流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市场化进一步加强,物风行业成为了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比较晚,较之国外发达国家大型物流企业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发展自身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概念提出并在工商管理中应用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学者和战略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
如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观,该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各项能力的整合,从而形成的企业组织内外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和谐观则认为各项资产与技巧的和谐配置是核心竞争力最为本质的特点;知识载体观强调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特性,主张用各种知识载体,如员工、技巧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示器;技巧能力观则以专利份额和显在技巧优势来描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和供给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在本人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这个定义涵盖了这么几层意思: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的能力,具备有相对于企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势;
(2)它是一种处在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企业其它能力的统领;
(3)它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几乎无法模仿的;
(4)它是长期起作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质的变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创新能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目标的创造性活动,包含知识创新、技巧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
(2)应变能力:保持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因时而变;
(3)整合能力:组织和谐企业人员、材料、资金、设备、知识和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4)转化能力:将技巧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现实生产力。
简而言之,本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亦应如此,才能在国际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们期望尽快培育和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激烈国际竞争的挑战。而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的前提,是一项宏大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涉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具有一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特征外,还具有物风行业自身的特点。为了帮助物流企业在实践中将非核心竞争力区分开来,科学、准确地分析和识别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诸多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以下六个步骤的识别方法。
(1)第一步:企业现有资源分析。
企业现有资源分析是分析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有形资源包含企业拥有的运输资源(如车辆和车队等),仓储资源(如库房等)、地理地位资源、物流网络运作资源和装卸搬运及其流通加工的设备设施等。无形资源包含企业的组织资源(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技巧资源(如关键的物流信息技巧)、人力资源(如企业员工的丰富的经验、知识、洞察力和对企业的忠诚等)、形象资源(如企业在客户及社会中的相关形象)和企业文化(如宗旨、理念和价值观)等。分析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利于企业摸清自己的家底,从而为识别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2)第二步: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识别和评价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有效方法。价值链分析将顾客价值作为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导向,它将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支持性作业。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基础性作业包含物流市场营销、物流生产运作(如运输生产、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和其他增值服务)、物流的售后服务(如客户回访等)等。支持性作业包含一般的基础管理(如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对外公共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企业必要的外购资源的采购)等。在审查价值链的各项构成中,必须将企业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并采用优、中、差三等对每一项作业进行评定。
(3)第三步:物流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统筹。宏观环境分析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科学技巧环境、全球化环境等进行分析,宏观环境分析结果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趋势有重要的影响。行业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五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分析。“五要素”是指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企业的资源供给商、物流企业的现有竞争者、物流企业的新加入者和物流服务产品的替代品以及补充品。这“五要素”共同作用,决定了行业的竟争性质和程度。
(4)第四步:物流企业SWOT分析。
物流企业SWOT分析技巧是通过火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这些业务是否合适企业在其中进行经营,是否能够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优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可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劣势评估主要是分析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面临的机会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方面。面临的威胁和挑战评估主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中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利和消极作用的方面。
(5)第五步:找出关键的成功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找出物流企业的成功的因素,分析当前的因素是职能性质的,还是仅仅一个物流服务产品的或者是企业整体性质的。因为,只有横跨整个企业整体的成功因素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第六步:检验成功因素——找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将这些成功因素与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五大基础特征(客户价值性、差异性、可拓展性、难以模仿性和持久性)进行比较。例如,分析这些成功的因素与我们的竞争者相比有没有优势而言,如果没有优势是不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这些成功的因素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没有市场,能不能给客户带来价值;探讨这些成功因素在现在及未来的环境下能否持久,有没有其他因素能够保证其能够经久不衰。:
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1内部功效整合
目前我国市场上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等公司经过资源整合而成,设施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相对照较低,许多公司只具有完成单一物流功效的作业能力。对于这种基础薄弱的物流企业来讲,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客户企业整条供给链的一体化服务是很困难的,所以物流企业可以选择从事先进的、专业化的单一物流功效服务。比如由仓储公司整合而成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内部的研发部门设计一套合适本企业发展的仓储系统,从而构建企业在仓储业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3.2外部资源购置
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不可短时间内效仿的竞争优势,它的研发除了需要研发人员高深的专业知识之外,通常也需要走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那些资金实力雄厚却又刚刚涉足物流领域的企业来讲,外部购置不失为一种快捷的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在实施外部购置时,被购方失去了核心竞争力随即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将会见临破产的危险;购置方也需至少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被购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与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相冲突以及企业是否有能力管理好被购人的核心竞争力而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3.3与其他企业合作形成物流战略联盟
面对反复无常的市场变化和日趋多样化的顾客需求,物流企业一方面在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构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巧寻找互补的外部优势,通过形成供给链来实现整体的竞争优势。这种物流战略联盟的形成使物流企业可以共享物流运作资源,节约了物流企业的成木,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光忠.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72.
[2]董千里.高级物流学[M].北京:国民交通出版社,2001:28.
关键词:无形资产;核心竞争力;价值
企业的发展依靠其核心竞争力,而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来源,其经营管理优劣作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又时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按照其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有形资产是指企业内部具有实物形态的设备、设施、货币、材料等;无形资产从会计学的角度讲,则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且能以货币计量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从企业资源的广义上讲,还包括人力资本、企业文化、营销网络、消费者忠诚度、长期建立起来的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与客户数据库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和高度激烈化。传统的国内局部市场内竞争和主要建立在规模经济上的初级竞争已逐步演变为全球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和建立在知识、专有技术和经营诀窍之上的高级复杂竞争,由此企业内部拥有的无形资源及无形资产在赢得市场占有率、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地位、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以及独特营销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企业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及经营理念。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同时它还意味着对工作进行组织和提供价值。核心竞争力是沟通,是参与,是对跨越组织界限协同工作的深度承诺[2]。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长期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使一个企业能够长期为顾客提供最大价值的根本所在。但并非所有的能力都具有战略价值和潜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竞争优势或是不能在关键领域发挥作用的能力不能称为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识别属于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企业的价值贡献
虽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看法不尽一致,但一般而言,核心技术与技术创新、资源优势,环境条件与营销网络、管理协调能力、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等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核心技术与技术创新
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拥有持续保持核心技术的能力,即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发能力、技术改造能力、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保护能力和技术应变能力等。
(二)资源优势
资源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尤其是在知识资本愈来愈重要的新时代,人力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至关重要。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劣,拥有核心技能而又忠诚于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三)环境条件与营销网络
环境条件包括市场竞争条件、宏观经济与政治条件、社会自然条件等。在当今消费者时代,先进的营销技术甚至比制造技术更为重要。
(四)管理协调
它反映企业的资源组织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不论它拥有多少核心资源,如不能运用管理能力将它们有效地整合成一个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五)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有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它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观念、道德、团队精神和员工的默契度等。在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经营理念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是最具生命力、最为持久、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战胜的要素。
在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各个因素既可以单独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贡献,又可以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贡献,尤其是后者。前已述及,企业实质上一个资源和能力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拥有的任何一种资源或能力都可以被利用来实现一定的目的或功能,因此,企业所拥有的每一种资源都能够形成一种或几种企业能力。从而为企业进入某种现实或潜在市场提供某种机会,被企业用于参与市场的竞争,成为企业的竞争能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持续发挥功能。也就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那些最基本的、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占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所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利润来源的竞争力。
四、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企业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的属性。首先,企业无形资产的形成,是企业长期投入的结果,如品牌,商标宣传等,对于树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形象,营造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由于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主要依托于企业内部独特的经营周期、产品特性、学习曲线和员工构成和素质等,因此,它对于企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再次,由于企业开发无形资产如技术创新投入,品牌的广告宣传投入,营销渠道的建立等具有较大的产出风险,因此,它决定了企业无形资产的稀缺性,并且在转让中由于供给的这种稀缺性又会带来巨大的回报;总之,由于无形资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诸多特征。因此,企业开发和管理运作无形资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核心竞争力、发挥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过程。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其关系程度表现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是无形资产的质与量
一个企业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已成为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标志。先进企业占领市场的手段主要不是靠增加资金投入,而是靠无形资产经营取胜、在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时,无论是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技能分析法、资产分析法、知识分析法、顾客分析法、竞争差异分析法、还是采用层次分析法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方法、都必须关注企业的竞争环境、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因此,无形资产的质与量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基本依据。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体现为创造和提升无形资产能力的大小
作为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一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这种能力使企业能长期保持其竞争优势,因而是一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而且,就其实质而言,这些能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关键是企业所拥有和创造无形资产能力的强弱,企业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就必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形成无形资产,以形成企业盈利的独特优势。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是无形资产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的扩大和价值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本身的价值。有资料表明,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的进步,而现在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已达70%-80%。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谁掌握的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越多,谁就越会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当前,企业间的技术贸易,特许经营等无形产品的生产与交易正日益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盈利能力远远高于有形产品的生产活动,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某些知识型企业的产品直接体现为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知识产品,如设计方案,咨询方案等;二是高科技企业生产的产品其价值体现在产品所包含中的知识,技术等无形因素上,如软件业、网站等高科技企业;三是即使是传统产业,在新经济条件下其产品也呈现无形趋势,如通过生物技术改造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其价值也明显地体现在食品所包含的转基因技术之上,而这类企业的价值远远高于传统产业。正是由于拥有了独特的无形资产,才导致这些企业形成了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一、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权威性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标志性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别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沟通、包容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Mever和Utter 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Mckinsey & Company中国公司首席代表欧高敦先生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一个公司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几个知识领域而成为最好的获得成功的公司。”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阐释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而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专长对客户来说是无关紧要的。(2)应具备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3)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市场、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来评估。
第一,市场层面。主要包括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两个方面。衡量核心业务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是否能为企业带来主要收益;主营业务是否具有稳定的市场前景;企业在主营业务中是否有稳固的市场地位。衡量核心产品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要产品;主要产品是否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强的差异性和品牌忠诚度;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主要产品延伸至其他市场领域的能力。
第二,技术层面。主要指核心技术或创造核心技术的能力。其指标主要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具有多大的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先进性;企业能否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以巩固和发展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能否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优势技术和专长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能否基于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
第三,管理层面。主要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即企业的成长能力。其指标主要有:高层领导是否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如何;企业是否有充足的各类技术管理人才;企业对技术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是否完善和有效;企业是否有追踪和处理新技术及相关信息的系统和网络;企业是否有围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各层次培训体系;高层领导是否关注市场及其变化趋势;高层领导是否有不断学习与进取的精神;企业是否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企业是否有有效的运行控制系统。
转贴于
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 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2. 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通用、摩托罗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丧失了该部分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失去了企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显然,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所选择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安排专职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加强各部门沟通。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定期召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性。(3)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企业更多、更早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准确、迅速地传递和处理,是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4)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如长春一汽、北京开关厂等,能够以较少投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注意提高员工知识技能。
3. 再创新的核心竞争力。(1)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三大效应:一是自我催化效应。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也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能使企业在较长时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低成本扩张与收益效应。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企业以同样的成本得到收益倍增效应,可以运用同一技术在不同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三是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效应。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在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2)通过管理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管理理念创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占有率转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重视对环境的适应性,更重视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注重做好全面管理,更注重做好关键环节的管理;从垂直多元化发展转向对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把握;从横向多元化扩张转向业务核心化发展;从争取分散企业风险转向努力增强企业实力;从产品组合管理转向技术组合管理;既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又注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二是组织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三是控制工作创新。确立全新的控制标准,推进企业信息化,研究和使用新型控制原理与技术。四是战略创新。由竞争战略向合作竞争战略转化。五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如引入柔性管理等。(3)通过文化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在构建核心竞争力上的独特作用,主要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企业内部活的因素是人。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最关键的是对人力资源的整合,对企业员工精神的塑造。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可以发现、选择、利用外部资源。企业文化创新应从建设开放合作的文化、学习型文化、适应性和能动性叠加的文化等入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人才;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55-02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最早是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专家帕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会逐渐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会相应缩短,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帕拉哈德和哈默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做以下定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经营技术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也就是说:“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很明显,知识与技能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协调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的知识与技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他们还认为“就短期而言,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做为衡量企业成功重要指标,正是因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能力。进一步讲,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的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人才、资源或机制等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其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独具有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灵魂,主导产品或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精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特征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了企业生存发展、创造剩余价值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这些生产要素的能力,即企业管理层如何利用企业间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比竞争对手既快速又低成本地将遍布于企业内部的各种技术和生产能力、技巧等诸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人力资本: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资本同样重要,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企业是否拥有别人无法模仿的,具有独创性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并持续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而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人力资源则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总合。虽然企业的科技能力和知识是无形的,但代表企业知识、技术和能力水平人力资源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能够加以管理、培训和开发。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和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包括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和其他一系列的保密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而获得的使企业长期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至关重要的是企业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3.企业信誉:信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对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的一种承诺。在产品市场上,信誉是卖者对买者作出的不卖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信誉是企业家、经营者对投资者(股东、债权人)作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这种承诺通常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如果卖者、企业家不履行这种承诺,就要失去买者的光顾或投资者的青睐,会给卖者或企业家带来巨大损失。
4.营销技术:营销技术即企业通过高效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整合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劳务。营销技术既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本和经验的积累,技术手段和营销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三、如何打造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只有把核心竞争力与经营战略的选择联系起来,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力优势,这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与生命力的所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企业必须对本行业关注、持续投入、苦心经营、认真分析经营环境。现状、前景、内部独特能力等,开展多元化经营,把核心竞争力延伸到力所能及的范围,最终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
从企业内部途经构建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观念。企业以高层管理到基层的每位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上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的培养。
第二,强化、扩大企业的专业化经营。企业必须利用自我优势,集中企业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代经营。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双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很有可能构成公司以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事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是领先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企业应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从企业外部途径构建体系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建立知识联盟体系。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企业学习另一个企业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企业间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
第二,企业兼并。企业兼能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力领域,通过兼并重新整合内部资源,构造新的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第三,稳固顾客群体。顾客群体越多,其忠诚度就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
四、企业核心人才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泉,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而核心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之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不夸张地说,核心人才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核心人才是企业发展成功的灵魂,他们虽然只占企业员工的少数部分,但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们是企业很重要核心的岗位与研发项目的核心,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走向。
企业核心竞争力由诸多要素构成:企业经济实力、国际水平、政府干预度、投融资能力、基础设施、企业管理、技术能力、人力资源等。企业的核心资产包括人才、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在内的核心因素,其中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是核心资产的核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核心能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的核心。企业核心能力是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关键,而核心人才是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
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由诸多因素组成,但其中起根本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无论是要树立品牌也好,搞技术创新也罢,搞管理也行,都不能抛开人的因素而言其他。我们强调人的因素,并不是说某个人能为企业营造核心竞争力,而是说核心人才。企业制定适当的核心人才战略,最终能综合企业各方面因素,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核心人才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五、结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有的,能为企业带来价值性的,支撑企业过去、将来和未来竞争的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泉,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企业核心人才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帕拉哈德(C.K.Prahalad),哈默(Gary Hamel).企业的核心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0.
[2] 唐纳德・索尔.如何才是公司核心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3] 徐芳,王云昌.企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杂志,2002,(4).
[4] 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5] 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文化力以及在企业文化力作用下产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三者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来的、分布于企业组织中的、持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在核心竞争力内部,企业文化力位于其中心,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最基层,它为学习力、创新力提供精神动力源;学习力位于文化力和创新力之间,是它们的桥梁和纽带,它使企业获得知识的积累,也为创新力提供了知识基础;创新力在核心竞争力的最外层,它能使企业形成核心专长,使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2.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为该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3.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五部分构成:
(一)人才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及其构筑和培育的关键取决于人,其中的关键之关键是企业家。
(二)制度竞争力
制度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给企业带来的相对竞争优势,其大小取决于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三)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主要指企业文化的系统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指由企业创始人或经营管理者倡导的,并被企业全体员工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它决定着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2.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同样是由企业创始人或经营管理者倡导并且应该由他本人率先垂范。
3.员工意识。人的行动总是受人的意识支配。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四)信誉竞争力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也是信誉经济,不讲信誉的人和组织是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信誉不仅是企业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而且也是企业保持相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五)学习竞争力
企业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学习,对形成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和精髓,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有不断的创新。
三、从海尔企业文化看企业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人创造的,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力量。若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像一盘散沙。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因此,海尔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实行企业文化战略,构建更强的文化竞争力。第一,努力打造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比如,“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是海尔实现“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具体体现,同时它也很好地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力。第二,培育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这便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企业就会有坚强的精神后盾。第三,重视企业文化激励力的培育。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潜在的力量和智慧激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竞争力。
【关键词】特许经营;核心竞争力
特许经营是21世纪主流的商业经营模式,作为一种经营方法,它可以向任何行业领域扩张。我国特许经营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功的案例不多,究其原因,除客观原因难以把握以外,从企业自身来看,可以发现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是制约我国特许经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对任何一个企业都至关重要。
一、特许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并不是企业所有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同时符合以下特性时,这些资源、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用户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用户价值除了体现在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上,它包括价值保障、价值提升、价值创新三个方面。价值保障是一个价值传递的过程,它要求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价值的有效传递,保证产品价值和顾客可接受的价值不受影响;价值增值是一个增值的过程,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不断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含量;价值创新则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企业运用核心竞争力开发研制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新的需求。
(二)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核心竞争力有从核心竞争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能力,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含着一项或几项核心技术,而这些核心技术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或多个核心产品,再由核心产品衍生出最终产品。这个延展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主导力量。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使企业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仅是当前的需求,而且包括了潜在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延展性,在新的领域内积极运用而得以实现的。延展性使核心竞争力更能保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成功。
(三)异质性
异质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为企业所特有,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独特性还要求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特性。如果核心竞争力容易被替代或模仿,则意味着这种竞争力很弱,无法给企业创造较大的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它不仅与企业独特的技能与诀窍等技术特性高度相关,还深深印上了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殊烙印。作为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企业核心竞争力既具有技术特性又有组织特性,企业的运作模式、营销方式、规章制度,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因素共同支撑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掌握而轻易复制,更难进行市场交易。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也决定了不同企业的效率差异、收益差别与发展潜力。
(四)动态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它作为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主动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生命周期也远远超过了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是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管理模式以及企业资源等变量高度相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竞争力必然发生动态发展演变,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无竞争力阶段、一般竞争力阶段、初级核心竞争力阶段、成熟核心竞争力阶段、核心竞争力弱化阶段、核心竞争力新生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形成以后,就面临再培育和提升的问题,否则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会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沦为一般竞争力,甚至完全丧失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若想长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优势,就必须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要根据产业的发展方向、管理的更新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发展状况,对企业的核心资源重新配置与定位,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及时跃升,以维持和扩大核心竞争能力的竞争优势。
二、特许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特许企业不是卖CI,卖产品和服务,而是卖运营模式,竞争力也不是口号,良好的竞争力就像是一个金字塔,塔尖是产品销售,塔中是核心竞争力,塔基是不断增长的市场基础。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内核,它是实现企业价值观的源动力,上可开发销售对路的产品,下可分析和了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一个以产品为主的特许经营企业中,产品的创新力就是竞争的核心,在一个以服务为主的特许经营企业中,服务的特色化就是竞争的核心。
(一)建立与企业自身相匹配的核心价值观
以价值观为核心,激发员工责任心和创造性是提高企业集体效率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发展、持续巩固和创新核心竞争力,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建立核心价值观须结合企业的状况和目标,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独特的企业文化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引导,要多方入手,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让优秀的企业文化深入每个企业员工的内心,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动力,使全体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和目标形成共识。麦当劳核心价值观是:“为我们的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清洁和物有所值,是我们对顾客的唯一承诺”。而在每一个员工都应当遵循的“麦当劳作风”中,第一条是:“当你为顾客提供杰出的服务后,顾客就会一再光临麦当劳餐厅,不论是在几百里外的其它城市,还是在其它国家都一样。”在这种理念背后是麦当劳对员工的承诺:“我们珍视你的价值,你的成长以及你对公司的贡献!”将“顾客价值”永远放在首位,善待自己的员工,这就是麦当劳成功的秘密。
(二)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增强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动力。创意产品与核心技术能力的关系密切,这要求企业不断增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掌握核心技术能力来创造顾客需求的产品,赶超消费者需求的预期。当然,企业再研发必须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展开。当今世界著名的企业大多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如日本索尼公司的微型化电子技术,其核心技术是这些公司发展壮大并成名的关键。而我国多数行业的核心技术一直依赖从国外引进,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因此,我国企业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加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在加强研究与开发的同时,要重视汲取和获得相关的新技术和技能,来改进或创新技术核心体系,形成核心竞争力新的整合。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特许管理制度
特许经营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主要就在其制度上的科学性,标准化运营能使特许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实现快速扩张,同时对被特许者来说可以通过加盟特许经营体系更成功地投资创业。因此,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执行力的关键,反之有效的执行力是指导和规范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好的特许经营模式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是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二是执行对象的督导责任。制度的定位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整个运营过程就像质量认证程序中的“三到原则――即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只要不偏离经营目标和对顾客的服务承诺,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执行不走样,始终如一。
(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或采用并购等途径,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一般需要一个长期培育和发展的过程。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同行之间或与国外大公司建立以技术合作为核心的战略联盟,或进行外部并购,将是我国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如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通过企业兼并获得核心竞争,通过兼并,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战略联盟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建立企业合作开发联盟、建立技术转让联盟和建立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盟等,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和具体需要,选择恰当的形式,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我国有些企业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
(五)寻找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新生长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具有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特点,但是从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由于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和高度灵活的企业经营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它可能被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利用,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其自身的周期,因此,企业应及时在保持已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发现、培育新的生长点,并经过精心的经营,把生长点培育成企业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始终走在市场的前面。要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营销人员的共同努力,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系统的分析,找出本企业产品和服务领先的竞争优势所在,对构成上述优势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分解、归纳,经过界定测试,并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验和观察,最终确定为核心竞争力的生长点。借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优势建立研究与开发联姻关系,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并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将该生长点培育成现实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强大而持久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我国企业不断壮大乃至走向世界的先决条件,面对目前我国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当尽量克服并积极采取对策,努力转向注重自身资源、能力的积累,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韩永刚.特许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吴建南,李怀祖.论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3]秦秋莉.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模式与误区[M].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5.
[4]李怀斌等.亚洲著名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
摘 要 中小企业由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又普遍存在着核心竞争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的问题。本文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核心竞争力 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由于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目前,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达5200 多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0-35万户。上交税收超过全国税收总量的50%,进出口额达到全国总量的60%,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解决了全国75%以上的就业问题。然而随着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它们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竞争力,特别是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措施,无疑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 核心竞争力”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能力”。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一般来说,广义的核心竞争力指企业所独有的核心资源,包括技术、管理、战略设计、组织结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而狭义的核心竞争力仅指形成能够创造独特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相互整合,促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先进的价值理念做指导,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片面强调公司或个人利益而缺乏对社会和公众的服务意识,中小企业的价值观中过分强调物质层面而忽视了员工内心的需求等。其次,我国中小企业组织结构不够科学,普遍存在战略管理不够合理,以至于企业的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最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和融资难的问题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企业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管理队伍素质偏低,尤其是缺乏高技术人才。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核心竞争力面临着提升难度大的困境。
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管理者素质偏低,人力资源匮乏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许多是缺乏教育背景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或是自主创业者,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忽视或阻碍了企业引进优秀人才。一般而言,较高级的人才又倾向于选择那些声誉良好、待遇较高、能提供较大发展平台的大型公司,从而导致中小企业极度缺乏擅长战略决策、技术创新和营销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二)缺乏宏观思考,战略定位不明确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企业战略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明确的战略定位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它表明了企业对未来前景的理性思考。从目前来看,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不够完善和科学,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许多企业的经营活动属于短期行为,存有投机心态,产业定位模糊,他们不顾一切地追求发展速度,扩大生产规模,或盲目地把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到其他业务领域,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维持,甚至会使原来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丧失。
(三)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受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源自于企业创新。而企业的研发能力是企业创新的动力。目前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只着眼于眼前利益,未能做长远打算 ,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培训方面投入较少,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而国际上普遍认为,企业要有竞争力,研发经费应占销售额的5%以上,足见差距之大。在企业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形成核心技术能力,更无法将核心技术能力转变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
调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最大和最主要的债务融资渠道是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当企业出现资金紧张时,大多数企业主要采取向银行借款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但很多中小企业对融资知识不了解,不知道银行贷款有哪些种类、审批有哪些流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加上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存在诚信问题。比如欠息不还、逃债赖债、偷税欠税等不良现象。以至于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时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市场面临着严重配给矛盾,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造成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一)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规划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基于战略高度来对核心竞争力进行总体规划和整体设计,并与企业战略有效结合,形成基于战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机制。首先,企业要科学、合理的审视自己各种资源的优劣势,对已经拥有或将要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给予正确定位;其次,中小企业必须对自身所在的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对可能发生和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威胁、优势、劣势)及时做出灵敏和正确的反应,从中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的外部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战略发展的整体要求,从中寻求符合企业能力特点的、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核心优势,并将这种优势将以有效的组合、整理和培育,使之成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培育和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关键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从而占领市场。二是要以联合创新为突破口。中小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有限,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力单独承受研发活动的市场风险。因此,多家中小企业可采取联营的方式,以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组成联合研发公司,或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同时,企业要加大对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中小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因此,中小企业要积极构建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机制,彻底转变用人观念,采用合理的薪酬结构,有效地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同时,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在满足了企业员工生理、安全的需要之后,还应着眼于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不断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 、创新 、创造的源泉。一个好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对企业发展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我国的中小企业一般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因此,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应充分分析企业现状,结合企业外部环境 ,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当企业员工有了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时,这个价值观就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逐渐地就会演变成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熊卫. 微型企业非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企业经济.2012(6).
[2]王尧.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及现状.商场现代化.2011(16).
[3]张建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权威性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标志性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别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知识,它是沟通、包容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Mckinsey&Company中国公司首席代表欧高敦先生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一个公司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几个知识领域而成为最好的获得成功的公司。”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阐释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而处理与经销商关系的专长对客户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2)应具备独特性。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或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
(3)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它应该能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市场、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来评估。
第一,市场层面。主要包括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两个方面。衡量核心业务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是否能为企业带来主要收益;主营业务是否具有稳定的市场前景;企业在主营业务中是否有稳固的市场地位。衡量核心产品的指标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主要产品;主要产品是否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强的差异性和品牌忠诚度;主要产品是否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主要产品延伸至其他市场领域的能力。
第二,技术层面。主要指核心技术或创造核心技术的能力。其指标主要有: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具有多大的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和先进性;企业能否不断吸取新技术和信息,以巩固和发展优势技术和专长;优势技术和专长能否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优势技术和专长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能否基于核心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
第三,管理层面。主要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即企业的成长能力。其指标主要有:高层领导是否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如何;企业是否有充足的各类技术管理人才;企业对技术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是否完善和有效;企业是否有追踪和处理新技术及相关信息的系统和网络;企业是否有围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各层次培训体系;高层领导是否关注市场及其变化趋势;高层领导是否有不断学习与进取的精神;企业是否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企业是否有有效的运行控制系统。
1.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2.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通用、摩托罗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丧失了该部分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失去了企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显然,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
(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所选择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
(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安排专职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加强各部门沟通。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组织起来,协同工作,形成整体优势。定期召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会,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均衡性。
(3)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企业更多、更早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准确、迅速地传递和处理,是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4)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如长春一汽、北京开关厂等,能够以较少投入成功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注意提高员工知识技能。
3.再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1)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三大效应:
一是自我催化效应。随着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也将逐渐形成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能使企业在较长时期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效益。
二是低成本扩张与收益效应。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企业以同样的成本得到收益倍增效应,可以运用同一技术在不同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
三是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效应。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在单一产品市场上的胜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通过管理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管理理念创新。从争夺最终产品市场占有率转向争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重视对环境的适应性,更重视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注重做好全面管理,更注重做好关键环节的管理;从垂直多元化发展转向对价值链关键环节的把握;从横向多元化扩张转向业务核心化发展;从争取分散企业风险转向努力增强企业实力;从产品组合管理转向技术组合管理;既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又注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二是组织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三是控制工作创新。确立全新的控制标准,推进企业信息化,研究和使用新型控制原理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