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并购可行性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并购;整合风险;经营战略
作者简介:袁明智,男,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践,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06-02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并购的方式和规模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并购来自经济学意义中的规模效应理论,是指企业间使用产权交易的方法来获取新的生产工艺或市场占有量等,以达到让企业发展成长的目的。并购作为一种外延的成长方式,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公司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之一。
企业并购活动的开展已经长达一个世纪,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5次不同特征且规模较大的企业并购浪潮,而且在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并购浪潮没有消退,仍然持续高涨。
在我国,企业并购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冲击下,我国企业并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乱到规范的发展历程。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7月,中国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00多家,且其并购重组的次数和交易金额都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走出去”战略使得更多的国内企业使用并购外国企业的方法走向国际市场。
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如何有效防范并购后的整合风险是决定企业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企业并购的完成只能表明企业间在法律意义上完成了产权交易,说明资产存量形式的调整和企业组织形式上的重新组合,但并不表明企业资源要素已经完成了重新配置。要想科学地运作被并购企业,实现并购目标,使并购行为达到协同效应,并购完成之后的整合至关重要。如果整合不当,不但不能达到协同效应,还有可能导致并购失败或不能完成并购目标,从而使并购行为功亏一篑。
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双方进入实质性的整合阶段,在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配置、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整合。若在整合阶段并购双方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不能得以充分识别或有效解决,并购将有可能陷入最终的失败,这就是并购整合阶段存在的风险。企业并购整合风险是企业在并购产权交易完成后,由于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整合未能实现预期效果,从而达不到并购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由此给企业正常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影响程度,是企业并购交易完成后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集合。企业能否抓住机会最终推进并购战略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购整合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根据我国企业并购的实际情况,企业并购后整合风险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做好文化的整合
并购整合中难度最大的部分是文化的整合。企业员工创造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载体中“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整合好企业文化能够为顺利推进人力资源整合奠定基础。在企业并购整合的过程中,并购双方由于经营规模、从事行业以及所属区域等方面的不同,就决定了双方企业文化方面的差异,表现在经营思想、管理方式方法、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冲突。如果要想把文化冲突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就必须通过双方的渗透式融合,直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的企业文化主体,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或者是几种文化同时并存。因此,企业文化整合要从遵循实事求是、取长补短和促进经营的原则出发,促使并购后企业重视研究并购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研究企业文化的理想模式。要在融合双方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企业文化,就必须通过“认识双方文化――确定文化差异――寻求协调办法――确定文化整合方案――实施”这样一个程序来完成。
二、做好人力资本的整合
人力资本整合工作主要包括针对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出走和流失,队伍的涣散和情绪的波动,员工对新组织的不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的相应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评估,设计挽留方案,加强沟通交流,恰当地安排和聘用,新规章制度的培训、考核和奖惩等内容。
企业并购协议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法律和资金,但在并购整合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人,甚至有些企业就是为了获得人力资本才进行并购的。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及其人才作用的发挥,决定了企业整合的有效性及并购的成功率。美国的科司公司就是靠并购而迅速崛起的世界网络行业巨头,其总裁钱伯斯认为“衡量兼并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就是看两三年后是否留住了被兼并公司的人才。”
三、做好经营战略的整合
经营战略的整合主要包括发展战略、产品结构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资本运作战略等方面的重构,以及与之配套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等方面的重组和再造。实际上,一项企业并购案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管理带来了难度,甚至使并购企业出现衰退的迹象。但从积极方面来看,这种困难也是机遇,可以针对出现的困难进行变革,以促进企业发展。
四、做好财务方面的整合
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整合的核心环节。只有实施适当的财务整合,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策略的正常运作,并实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并购交易完成后,企业应当实施一体化财务管理策略,运用财务整合理论建立健全高效的财务制度体系,有效管理被并购企业经营、投资、融资等财务活动并最终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控制资金流向,监督资产管理
1、以项目负责制或项目承包制的方式进行子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2、制定合理的资产报废审批制度,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子公司的资产运用和资产清理。
3、完善子公司对外投资的流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由集团总部进行审核实施。
(二)加强财务成果的核算与管理
1、集团总部成立相应的审计部门,核查子公司的利润构成及利润分配。
2、制定子公司各类捐赠、公积金比例、利润分配等的监督和审批制度。
3、集团总部统一管理各子公司的资本金,由总部核准资本金的各类变动。
(三)制订财务指标考核体系
1、集团总部根据财务整合理论选择与企业运行质量相关的敏感指标,建立财务指标考核体系,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
2、集团总部定期审核子公司的财务报告,并及时进行财务分析,以保证资金运作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
(四)注重整合阶段财务监管
企业在进行财务整合时不仅应选用适当的财务制度进行事前控制,还应实施有效的事中和事后控制,以保证财务体系的正常高效运作。在并购交易完成后,企业应当选择与被并购企业相匹配的成本控制、责任中心控制等事中和事后控制方法进行整合阶段的财务监管,以提高财务运行效率,保证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
在财务整合过程中,并购企业还应当重视对被并购企业内部财务行为人的监管。国内外大量企业并购案例的经验表明,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控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派忠诚于并购公司并具备专业管理才能的管理人员担任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经理,并在被并购企业中选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并熟悉被并购企业财务运作的财务人员,以提高财务监管的效率。
(五)妥善处理外部财务关系
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企业需妥善处理被并购企业的外部财务关系,以降低财务风险。处理好被并购企业的外部财务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与股东、债券持有者、贷款方等的关系。并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具有竞争力的经营战略和理财计划的方式,向被并购企业投资者证明其资产增值的空间并保证使其获得相应的高额回报,以打消投资者的疑虑并提升其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企业还可以向所有者和投资者披露相关的并购信息,以维持好与被并购企业股东的关系。处理好与被并购企业债券持有者和贷款者的关系,首要的是通过各种直接有效的途径披露并购的相关信息,并说明并购后企业的经营思想、发展动向和政策稳定性,以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维护好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购企业应实施有效的财务整合,保障并适当增加用以偿付债券的准备基金,以确保全额偿付债券。 (责任编辑:吴之铭)
参考文献:
[1] 陈共荣、艾志群.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03).
[2] 陈重.公司并购与管理整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3] 胡玄能.企业并购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的报告显示,随着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下降,未来数十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将创新高。到204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将达到7.8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化石能源发电投资的4倍。
而花旗银行日前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报告称,自2013年以来,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不断攀升,且潜力巨大。随之产生的可再生能源资产证券化和绿色银行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从区域来看,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两个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市场。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的不断降低,包括拉美和东盟在内的新兴市场也将迎来非常可观的增速。
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达286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到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三分之一。
点评:中国国家统计局此前的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8亿千瓦左右,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比例会进一步提高,中国仍将继续领跑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市场。
万达对战迪士尼:中国主题公园之争日趋激烈
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预测分析2016年上海迪士尼将吸引境内外游客达1200万人次以上,全年门票销售超过44亿元。在此之前,被认为是迪士尼的最大竞争者之一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隆重开业。6月4日,在距离上海350公里的安徽芜湖,华强方特宣布完成公司更名,并与招商证券合作设立总规模达30亿元的并购基金,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圈。
据美国顾问公司AECOM预测,目前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为61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翻番,达到1.22万亿美元,入场人次将为2.21亿,是2015年的近两倍,届时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市场。
巨大的吸金效应使得中国主题公园的市场竞争一下子陷入了白热化。据悉,目前在中国本土,“阻击”迪士尼的方阵阵容庞大。短短几年间,各路资本已在中国建起了超过300个主题公园,仅在2015年就有21个主题公园在中国开张,另有20个在建。
点评:2016年,中国主题公园市场已经硝烟弥漫了,但这仅仅是开始。万达表示,其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开15个、国外力争开3-5个万达城,至2020年旅游人次达到2亿。华强方特提出,已经在国内建成了20个主题乐园的基础上,未来5-10年内主题乐园数量翻一倍,达到40家,到2020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00万人次。
“亚洲超级圈”电网年底前将完成初步测算统计
据俄罗斯电网股份公司(Rosseti)第一副总经理别尔德尼科夫透露,俄电网与中国、韩国、日本的合作伙伴商定在年底前完成计划中连接四国电网“亚洲超级圈”―― 东北亚电力联网的初步测算统计。这标志着东北亚电力联网正在稳步推进,将正式转入规划实施阶段。
别尔德尼科夫表示:“四方商定在2016年底前完成对路线的测算。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从谈判转入实施阶段。我们正在远东发展部的主持下组建工作组。我认为,我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来完成一个综合测算统计,内容包括需要社么样的发电能力、需要什么样的输电线,也就是一个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据悉,今年3月,俄电网、日本软银、中国国家电网、韩国电力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
点评:东北亚电力联网项目是在推进亚洲电网互联过程中的重要开创性项目,也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首个落地项目。目前,中、俄、日、韩4国的电力需求约占整个亚洲地区的78%。东北亚电力联网把我国东北和华北、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我国华北、日韩等负荷中心地区连接起来,可充分发挥大电网的跨国跨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地区电力贸易与能源合作,有利于地区的地缘政治稳定,并将进一步助推亚洲洲内互联的创新发展。
中国大公司猛投全球体育产业成市场绝对风口
苏宁集团6月6日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约合20.12亿元人民币)的总对价,通过认购新股及收购老股的方式,获得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约70%的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并购欧洲足球豪门的第一单,首次成为国际足球豪门俱乐部的控股股东。
在此之前,继收购国际体育媒体服务公司MP&Silva 进军体育产业之后,暴风集团也公告称,与关联方暴风鑫汇(天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等4家企业拟共同出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暴风体育(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在围绕影视、手游等进行一系列投资后,站在A股“风口浪尖”的暴风集团开始加速体育产业布局。
近年来,在政策催热下,包括乐视、万达、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纷纷布局体育产业。如乐视投资乐视体育、章鱼TV乐视、乐视体育经纪公司、乐视体育海外业务以及体育票务等;腾讯则以5亿美元拿下NBA中国地区5年独家网络版权;阿里巴巴以12亿元入股恒大足球俱乐部,并参与乐视体育的A+轮融资;万达则将全球第二大体育市场营销公司盈方体育、全球极限运动铁人三项等优质资产收入囊中。
点评: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增加值2万亿元。目前体育产业已成为市场绝对的风口。
中资海外并购步伐加快上半年并购额116亿美元
备受全球关注的美的收购库卡案,6月16日有了最新进展。美的集团公告称,公司就292亿元人民币要约收购库卡集团30%以上股份事宜已经通过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审核,并已于2016年6月16日发出要约收购文件。
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6年迄今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额已达到1116亿美元,超过去年创下的1115亿美元的全年最高纪录。中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追逐资产,包括房地产、化工和高端科技等项目。其中,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Syngenta)的交易,就占到了今年迄今为止并购交易总额的近40%。即便没有这笔巨额交易助阵,中国企业今年的海外并购步伐也明显加快。
而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13家中资公司对海外目标发起780亿美元的主动收购,中国买家在海外并购的支出已达1020亿美元,仅比去年全年1060亿美元的纪录略低一点。
点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预计,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额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但业界同时分析,受国内和海外监管审查趋严和中国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下半年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步伐可能会有所放缓。
浙江民间投资下降转向服务业 开拓全球市场
受产能过剩房地产去库存以及民企自身债务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民营经济”风向标的浙江民间投资增速明显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4月,浙江民间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有关数据显示,2011-2015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民间投资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行,尤其明显的是杭州、温州。其中,温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几乎呈现“腰斩”的趋势,民间投资增速则从2011年的112.9%,下降至2016年一季度的19.50%。而省会城市杭州,今年一季度的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负增长。曾经占据总投资超四成的房地产开发,今年一季度增速降到-5.6%。
有分析认为,长期以来,浙江民营资本大多投向传统制造业和了房地产领域。而目前浙江房地产正处于去库存过程中,民间投资放缓不可避免。而制造业近几年普遍面临利润下滑、产能过剩等局面,再加上债务违约风险上升,造成民营企业难以获取信贷资金,因而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
点评:从房地产和制造业撤出的民间资本投向了哪里?有分析认为,投向了服务业和海外市场。一季度,浙江省11地市有8个服务业投资增速呈两位数增长。一大批浙江企业也在积极通过跨国并购,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消费规模5年扩大12倍成经济稳定运行压舱石
国内首次的网络消费指数《新供给―蚂蚁金服网络消费指数》显示,从2011年1月至今,我国网络消费规模指数稳步扩大了12.1倍。2015年尽管经济出现下行态势,但网络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仍达到了1.6%。
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中国增长模式出现了历史拐点,GDP三驾马车中,消费取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即便是2105年经济增速趋缓,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依然为66.7%。其中,全国网络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1%,网络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仍达到1.6%。从规模看,2011年1月到2016年4月的5年时间里,网络消费规模指数稳步上升,扩张了12.1倍;从同期的人均情况看,在网购人数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网络消费水平指数从2011年1月的96.0上升到2016年4月的122.2,涨幅为27%。数据还显示,居民网络消费由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化,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在网络消费中餐饮(线下消费)、航旅、教育、生活服务等服务消费的年增长率在70%以上,表现最为突出,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点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消费以其便捷、高效、价格低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未来网络消费将进一步推动消费者跨地区、跨行业和跨产品选择消费,并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大发展机遇。
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在美商业地产投资93亿美元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由房地产开发商Scott Rechler牵头、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一家风投财团斥资16.5亿美元此前收购了位于纽约第六大道1285号、建筑面积为180万平方英尺(约合16.72万平方米)曼哈顿写字楼。
报道称,虽然今年美国商业房地产销售放缓,但中国投资者仍在向这一市场投入资金。根据交易追踪机构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中资企业今年迄今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美国商业房地产收购交易达47笔,交易总额为93亿美元(约合61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是美国商业房地产最活跃的海外买家,同期加拿大投资者在美国购置房产的交易总额为42亿美元,不及中国投资额的一半。相比之下,去年全年中国投资者完成了71桩美国商业房地产交易,交易总额为60亿美元(约合394亿元人民币)。
关键词:知识员工 工作结构 工作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1(a)-0000-00
1 组织内部流程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组织内部流程的改进是组织的战略赖以实现的关键因素,要想改进组织绩效,必须要改进组织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会不断的进行变化和改进。当业务环境和客户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流程会发生变化。改进组织流程设计对于组织绩效有关键作用。组织的竞争不再只是体现在流程上,更体现在持续改进流程的能力上。持续改进是寻找和应用新的方法去积极和不断的改进流程。持续改进是组织重要的动态能力,持续改进提升了企业快速改变流程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组织绩效。
企业流程管理增强了公司的透明度,通过发现和分析组织的业务流程,很容易发现非增值的活动。消除非增值的活动可以降低成本从而改善财务表现。企业流程管理导致了更好的财务绩效(Hammer, 2007[1];Schmelzer and Sesselmann, 2006)[2]。
此外,一些研究对流程管理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流程管理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流程管理与发货速度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证明了流程管理对于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发货速度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组织内部流程管理对于组织绩效有着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2 知识员工个体工作结构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本文所定义的工作结构指的是知识员工个体的工作流程的层次化结构,以及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知识员工的工作结构是个体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会对工作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杨丹(2006)[3]通过比较一个计算机绘图公司建筑部的从事渲染工作的三名员工的工作结构,发现不同的工作结构导致了不同的绩效。一名员工比其他两名员工多出了模型观察及分析这个步骤,后来经过了解,该名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果要好于其他两名员工,其原因在于模型观察及分析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升产品质量而提前考虑相关因素和要求,以减少重复修改,提高工作效率。因为模型观察及分析这个步骤提高了工作的精细度,促进了绩效的提高。
范兴东(2009)[4]对医讯通公司医院事业部办事处两名主任的工作结构进行了比较,他们的工作内容是基本一样的,都是带领团队完成区域内的二甲以上医院的频道站建立并进行维护。但是二者对于工作结构的安排直接影响了工作绩效。王某以业绩为导向安排工作,将完成公司的目标作为第一顺序,刘某则更注重人员和内部管理。并且,王某的工作结构内容非常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很强,而刘某则稍逊一筹。案例发现不同的工作结构导致了不同的绩效,王某的工作绩效高于刘某。因此从案例中可以发现,工作结构的次序安排(有序度)、细化程度(精细度)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工作绩效。
蔡建飞(2011)[5]通过研究同一家游戏公司的产品经理A和B,二人都负责游戏产品的开发和运营。二人的工作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A的工作内容更全面,B更注重创新,B通过向A学习,提高了工作的全面性,A受到B的启发,在工作中加入新媒体创新的微博、网络水军和视频;点对点召回中的短信和彩信方式之后,绩效得到了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加强工作结构的完备度和创新度可以提高工作绩效。
工作结构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结构的完备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个体的工作结构完备度是个体所掌握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资源以及内容步骤的完整度。个体工作内容的遗漏,会导致无法完成工作目标,影响工作绩效。工作结构的完备度是基础,如果一旦出现工作内容遗漏,将会影响后续工作开展。
(2)工作结构的精细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个体的工作结构精细度是个体工作结构中对内容、步骤、目标、标准等细化的程度。精细化程度越高,表明知识员工对于工作的明确程度和可操作性越强,这样越有利于工作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促进绩效的提高。
(3)工作结构的有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工作结构有序度是知识员工对于工作流程次序安排的合理程度。由于知识员工工作的要求需要与其他同事或者部门进行相应的合作,因此,工作结构有序度有赖于组织的协作机制的完善。相对完善的协作机制对于有序度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员工也要加强自主工作的有序度,使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把握好关键流程和重点内容,安排好工作次序,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省工作时间,减少重复,提高工作的效率。
(4)工作结构的创新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工作结构创新度是知识员工对于工作内容、流程、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创新程度。创新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当今市场,客户的需求千变万化,满足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就需要组织不断提高其内部创新能力。组织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员工个体,因此知识员工对个人的工作结构进行不断的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创新绩效,而且可以提升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经过以上分析,员工的工作结构对工作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工作结构的完备度、精细度、有序度、创新度都对工作绩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个案分析
本文对两名知识员工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包括:
(1)您曾经对您的工作结构采取过改进措施吗?是如何改进的?
(2)您认为工作结构对工作绩效有影响吗?具体是如何体现的,请您举例说明。
被访者1访谈实录:“我的岗位名称是资产经营部业务经理,负责投资和资产和资产运营管理。我对自己的工作结构采取过一些改进方法,比如制定“投资方案”、“增资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出资协议”等相应的模板,以后再要用的时候,直接在模板的基础上做就可以了,这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改进了工作绩效。有一次在工作中,由于自己工作结构不够完整,没有实际去了解国有企业并购中的评估相关流程,因此我给出的收购价格高于中介的评估价格,但是按照《国有企业法》,收购价格是不能高于中介的评估价格,最后导致收购方案没有通过。而工作结构是否有序,我觉得也非常重要。我曾同时面临三个任务,在职培训学习、制定子公司战略和收购项目。因为在职培训学习是组织安排的,必须要去;制定子公司战略是公司安排的,比较紧急,也要去,所以就放松了对收购项目的重视。而实际上,收购项目对于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当时没有意识到重要性,而将其按照紧急程度排到了最后。后来收购项目被耽误了一段时间,影响了进展。如果我现在来改进的话,会将三个任务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我会更加重视收购项目,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做好收购方案,这样就不至于耽误进程,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被访者2访谈实录:“我是从事航天设计工作的。我感觉工作结构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很大。我曾经尝试改进工作结构,通过编制相关分析软件,使工作流程简化。当时针对复合材料新型结构,研究了相应的工程算法,并编制了相应计算软件,设计时只需将结构的主要参数给出,即可快速计算出结构的主要设计指标,并直接生成结构主体模型。常规方法需要先建立三维模型,再建立分析模型,并进算迭代多次得到结构主要设计指标,效率较低。通过软件化,模块化方法,以前几天才能做完的事情,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并且在专业内进行了推广。这次对于工作结构的改进也提高了我的工作绩效。曾经有一次,我的工作结构中忽略了一个环节,在某个型号的设计中,对载荷输入量级认识不足,导致设计余量不够,重新返工设计。在型号设计中,载荷专业提取了较大的剪力,但个人在设计过程中,认为该载荷不会产生危险,因此第一次设计时忽略了该载荷作用,试验前进行复核时才意识到此载荷对结构具有极大危害,因此进行补强设计,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工作绩效。因此我感觉工作结构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访谈结果分析:被访者1认为自己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模板优化工作结构之后,对于工作绩效的提高效果也是很显著的,有了这些模板,“以后再要用的时候,直接在模板的基础上做就可以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改进了工作绩效”。此外,他还认为工作结构的完整度和有序度等会影响工作绩效。由于自己的工作结构度不够,结果“导致收购方案没有通过”,由于同时面临的三个任务顺序安排不够合理,对于收购项目的重视不够,耽误了收购的进程。这个个案分析说明了工作结构对于工作绩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被访者2“感觉工作结构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很大”,他通过编制相关分析软件,使工作流程简化,改进了工作结构,提高了自己的工作绩效,“以前几天才能做完的事情,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因此,从以上两个个案分析中可以看出,两位受访者都认为工作结构对于工作绩效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对工作绩效起着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与我们理论分析的结果也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Hammer, M. The process audi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7,85(4):111-123.
[2] 朱朝晖, 陈劲. 探索性学习和挖掘性学习: 对立或协同?[J]. 科学学研究,2008,26(5):1052-1060.
[3] 杨丹,戴昌钧.知识工作的结构分析及模型表征[J].南开管理评论,2008, 10(6): 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