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电影电视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电视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影电视行业分析

第1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射频识别 电力 设备巡检 数据采集

1、引言

电力设备巡检是电力行业的日常工作,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直接影响到一定区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而传统的采用人工巡检、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巡检方法存在很多人为因素,且不便于查询、管理。

本文总结了采用RFID技术在电力方面的应用,并了解了射频识别技术在非电行业的应用,借鉴其经验,以便能更好的用于电力系统。

2、RFID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家用电器和生产设备都依赖电力运行。一旦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和事故,轻则给一定区域内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重则使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陷入瘫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来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1 RFID技术在电力设备巡检中的应用

柯伟提出了一种结合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巡检作业管理方法。巡检系统由需要巡检的现场设备及射频标签、便携式数据采集器(掌上电脑+识读器)和管理数据的设备巡检系统等组成,通过无线网络架构,提高了电力设备巡检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流程是在巡检员出巡时,巡检记录仪读取射频标签的ID号,并将巡检点的卡号和到达巡检点的时间信息一并保存在设备中。

王越等提出了一种能实时传送巡检数据的变电站巡检方案,该方案采用内置有RFID读写器和GPRS模块的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当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时,将检查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录入数据采集器内的嵌入式数据库,并将巡检数据通过GPRS实时上传至中心服务器。

2.2 电力设备标识化管理

杨孝华等阐述了RFID技术在电缆管道中的应用方案,该系统包括地标信息点、手持定位读写设备、管线管理系统和管线GIS系统四部分。将与相应的管线资料(如施工时间、位置、阀门数量、口径和控制方向等信息)对应的特制无源电子标签埋在需要定位的管线附近,当需要定位特定管线时,通过手持定位读写设备读取地标信息点的ID码,同时显示被定位设备的相关信息。

2.3 电力监测

韩磊介绍了利用RFID技术和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开发的一种电力物资管理的新途径。工作人员每次对杆塔进行维护后,用随身携带的手持式读写器把相关维护信息写入标签。按期指派直升飞机对杆塔进行巡检,尤其是在发生雪灾等重大灾情后陆地状况十分恶劣时,空中监测是必然措施,飞机上的阅读器对杆塔进行身份识别,取得电线杆塔的具体信息,返回后通常阅读器与电脑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计算机管理中心进行下一步处理。

2.4 电力设备动态缺陷管理

张龙斌等提出了基于RFID的电力设备动态缺陷管理系统。该系统中用RFID标签标识设备,并随着设备的使用逐渐产生动态信息,从而在环境各异的现场实现对检修设备操作快捷、安全的目的。

3、RFID技术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3.1 矿产领域

李雪连等介绍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出的煤矿安全生产可视化监控系统。该系统将射频标签安装在移动的载体(人或机车)上,阅读器安装在固定的载体(井下坑道、作业面的交叉道口等)上,阅读器及各种传感器或基站联至井上 GIS 可视监控平台,可以实现机车和人员的可视化定位跟踪管理,并可对各种危险因素的状态及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分析、预警,实现有效的矿井安全管理、灾害预警及抢险救灾。

3.2 产品质量追溯

施亮等提出了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结构体系,采用RFID技术构建的肉牛养殖可追溯系统。肉牛入场时,饲养员将根据每头牛的初始信息,使用固定读写器统一对牛耳标(射频标签)写入信息(如按系统预设自动生成的肉牛唯一标识号、肉牛的原产地信息、免疫信息和治疗记录等肉牛个体信息)。

3.3 资产管理

刘芳等提出了将RFID技术运用于设备管理的方案,主要由电子标签、固定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四部分组成。把射频标签安装在设备的表面或内部,当设备进入阅读器天线识别范围内时,即固定式阅读器或手持式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读取标签中的设备信息,通过网络将设备信息上传至设备管理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处理。

4、结语

RFID技术在电力行业中主要用在设备的巡检方面,而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则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借鉴RFID技术在其他行业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如利用固定式阅读器和移动式阅读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人员、车辆等移动物体的定位;还可以为电力设备建立电子档案,这样不仅方便设备的管理,也可以为设备质量的追溯提供资料;采用现在非常流行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可以及时更新数据,并且可以方面管理人员查看相关信息等等。这样RFID技术在电力方面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碧翔,郭凯军,孙伟红.基于PDA的变电智能巡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气技术,2009(4):69-71.

[2]黄玉兰.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3-20.

[3]柯伟.基于RFID的电力企业巡检管理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 (3):708-709.

第2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人再途之泰》(以下简称《泰》)自2012年12月12日上映以来受观众极力追捧,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截至2013年1月18日晚,累计票房已突破12.3亿元,成为国产电影单片票房冠军,观影人次超过3800万,也创下中国影史之最。投资仅仅3000万元的《泰》也带火了泰国旅游。近年来,因一部电影而出现旅游热的现象愈演愈烈,从2009年冯小刚执导的《非诚勿扰》到2012年的《泰》,都曾极大促进了拍摄地的旅游市场。这也促使笔者不断思考如何在旅游营销中应用电影这种营销策略。

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很多,其中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它主要包括目的地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地理环境等,潜在旅游者萌发旅游动机时,需要搜集大量可供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旅游者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这些信息,旅游经营者如何将其产品、服务信息传递给潜在旅游者呢?影视媒体就是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百姓每天有近3个小时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其中有52分钟是在看电视剧,据央视一索福瑞2004年1-10月收视统计资料,电视剧占2004年内地电视收视市场36.28%的份额,排在榜首,全国2000多个电视频道90%以上都有电视剧播出,电视剧播出时间占所有节目播出总量的l/4,在全国所有的专业化频道中,影视频道的数量位居第一,占总量的19%。巨大的影视市场极大的推动了旅游需求,催生出一批以追求影视剧情文化为动机的旅游者"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对中国进行的“韩流及韩国旅游现状调查”显示,有74.9%的受访者有意访问韩国,而其中以“走访影视剧外景地”为目的的就占了44.9%。由此可以看出,影视外景地对消费者的吸引是巨大的,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它来为旅游产业服务也成为笔者正在探究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

随着电影产业的愈发商业化,旅游业主动寻求影视合作,电影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也备受关注,而“旅游与电影”也成为一个位于旅游与电影交集之上的新兴研究主题。但总体而言,在我国对“旅游与电影”的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并未形成系统。

就国内而言,笔者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与影视旅游有关,如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点、影视旅游的性质、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旅游者行为等方面,而以营销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则较少。2004年,刘滨谊、刘琴在《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一文中,率先提出了影视旅游的概念和特征,概括了影视旅游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2007年,张文、朱莉在《影视剧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一文中从主体和客体的角度,讨论了相关概念、目的地形象传播对旅游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的衡量标准等问题,并对此类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2008年,郝小斐、蔡君在《论旅游与电影的理性联合》一文中对电影旅游产品的类型、旅游与电影的联合营销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电影旅游产品可以按照点、线、面的产品形式进行类型划分;并对近年来出现的电影与旅游联合营销现象进行了阐释。2009年,李君如、廖家瑜在《以电影/戏剧作为推动地方旅游的策略与效应》一文中以新西兰《魔戒》与韩剧两类电影与戏剧的案例探讨了其对旅游产生的效应,并以韩剧为例探讨了政府在地方旅游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执行的手法策略。2011年,高红岩在《电影旅游集群的文化空间生产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国内电影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电影旅游的内涵和类型进行辨析,指出电影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影响电影旅游发展的关键;并指出我国影视基地和影视城等电影旅游地理集聚体存在的产品多样化不足是影响集群网络形成的原因。

就国外来看,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当属澳大利亚学者Sue Beeton(2005)的一本专著《Film―Induced Tourism),较为全面综合地论述了影视旅游的基本概念,还从目的地、旅游者、政府部门、营销、产品等方面多角度进行了研究。此外,其他的研究成果都为期刊文章。

纵观国内外对旅游与电影的研究,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更显得不足,尤其缺乏对基本理论的探讨和基本概念的界定,对影视旅游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影视城的研究这一层面上,过于局限。因此,笔者尝试从营销的角度,对电影与旅游这一领域加以探索。

二、影视旅游作为目的地营销工具的特点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目的地营销工具通常有以下几种:媒体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户外广告等。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目的地营销工具,与上述传统营销工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经济性

通过拍摄的电影电视传送旅游目的地形象和信息,经济适用,效率高。好莱坞电影5指环王6(The Lord of Rings)曾在新西兰拍摄。新西兰旅游理事会(The New Zealand Tourism Board)将5指环王6看作是推广新西兰旅游业的绝好营销作品,并据此估算该电影放映后对新西兰形象披露所对应的经济价值达41,000000 美元。这还不算由于拍摄所带来的其他诸如就业、商业等经济价值(New Zealan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

(二)易记性

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旅游地的形象总是和一定的电影电视情节相联系,当观赏者一说起电影电视必然会想起和这个电影电视相联系的拍摄地或背景地。根据作者本人的调查,观赏过电影5英雄6的观众,对在电影中出现的几个外景地九寨沟、桂林阳朔、敦煌雅丹魔鬼城等,73% 的受访者能够明确说出它们的名字,其余相当一部分知道那几个外景地的所在省份和大致方向。

(三)高品牌认同度

对于电影电视中的旅游地的发现、观赏、评价、接受、认同过程和一般的目的地营销工具不同,是在观赏过程中渐渐渗透接受的,旅游者不是作为一个被动者出现的,而是一个自动接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移情(empathy)、共感(vicarious feeling)的现象,即通过电影电视画面和情节,观赏者能够体验到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喜怒哀乐(Kim,Richardson,2003)。和看见一般营销工具的推广内容不同,观赏者在心理上是没有任何看见一般广告时的对抗性,这种心理上的无对抗性使得电影电视中的旅游目的地很容易获得观赏者的认同。认同度高,就容易使得旅游动机转化成为旅游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电视放映后相关的旅游目的地旅游者蜂拥而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主要从产品方面阐述旅游企业或旅游景区应如何运用电影营销策略

(一)设计电影旅游线路产品

旅游目的地的旅行社在设计旅游产品方面要把电影旅游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独地提取某一个片段,把电影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附加物,浪费了电影这种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旅行社要针对影迷这一注重精神体验如追星、怀旧的消费群体,细分市场,主动策划开发“电影旅游”即外景地旅游这一新型旅游线路产品。这是较为简单的一项策略,也是目前运用较多的营销策略。自《泰》热映以来,清迈成为曼谷、普吉岛之后的新兴热门目的地。旅行社可大力开发清迈旅游产品,推出清迈一地、曼谷+清迈、曼谷+清迈+普吉岛等多种组合,开发切合电影的《泰》之旅,以满足广大影迷跟着电影去旅游的需求。

(二)打造电影旅游景区

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开发主要表现为影视城的建设,如长春电影城、横店影视城、、中国电影博物馆等。其典型特征是:由电影拍摄基地或影片生产商所开发,功能为电影拍摄、创作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以旅游产品开发为主。然而这种“电影+影视城的简单商业开发模式”带来的只是短期效应,大量的模仿、跟风建设使得部分影视城经营都步履维艰。在影视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影视和旅游良性互动,旅游靠影视的魅力大赚其钱,影视通过旅游得以推广促销、提升票房。在这方面,韩国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韩国将整个釜山建为电影城,外景拍摄基地基本不收场租,租赁设备等费用也实行各种优惠,这样的政策不仅吸引了大量本国剧组,日本、中国的剧组也纷纷前往,由此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电影旅游景区的发展应立足于发掘本地的文化基础,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三)拍摄旅游电影

旅游电影营销是一种传播载体的创新,旅游营销从单一的宣传片模式到旅游电影营销模式,这是一种适时适地的必然趋势。旅游目的地政府和景区经营者要树立借势意识,主动与电影产业合作,以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历史人物为题材,使其成为电影主题,创作拍摄旅游电影。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微电影可谓风生水起,国内10余省份纷纷选择以微视频、微电影的方式来打造城市形象,推广旅游景区。2012年,旅游微电影营销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有:四川省推出的《爱,在四川》系列微电影、桔子水晶酒店《12星座》系列微电影及澳大利亚旅游局推出的《再一次心跳》微电影等。

四、旅游产业要运用电影进行营销,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择与获得高票房的电影合作

这是通过电影吸引大量观众到目的地来旅游的先决条件,没有票房上的成功,对观众没有吸引力,也就难以吸引旅游者。纵观国内外运用电影进行旅游营销的成功案例,都具备了这一特点。

(二)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要体现当地的特色

文化旅游目的地开展电影营销,必须选一个具有足够文化力、公众吸引力的有价值的影视作品,充分掌握相关电影信息和目的地资源特性,防止牵强附会,弄巧成拙。此外,电影剧情中的场景或传播形象应该符合旅游地的区域文化定位,符合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例如,由法、美、英等国家多名导演影人共同制作完成的影片《巴黎,我爱你》干脆用18个故事,围绕巴黎18个区,说尽爱情、亲情、友情和人性,来自不同国家的导演们用自己的视角向全世界展现了这座浪漫之都的巨大魅力。在国内,电影《庐山恋》在这方面无疑是最成功的例子。

(三)旅游营销类电影也要遵循艺术创作原则

对于旅游产业与电影产业的融合发展,部分电影界业内人士也表示出担忧,认为旅游目的地政府与电影合作会使电影质量受到影响。曾有相关媒体报道,冯小刚导演在拍摄《非诚勿扰1》时,杭州市政府要求在该影片中出现的杭州市景点不少于3个,介绍景点的镜头不能少于30分钟。而三亚市政府也因为参与了部分投资,要求在该片中必须提到三亚,于是影片中原本发生在北京和杭州两地的故事中,就出现了在海航工作的女主角,目的就是为了介绍三亚。电影创作固然需要遵循经济规律,但毕竟不同于纯粹的商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应遵循艺术规律。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旅游产业在运用电影营销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营销主体模式。由政府专职部门牵头协调各种社会力量,例如企业、影视行业组织、媒体、社会组织等组成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策划、实施海外旅游营销活动。这种模式能够集中、统一、高效配置目的地各种营销资源,从而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营销模式。

五、结语

第3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另一方面,视频网站更是积极加入到对电视剧内容的拼抢阵营中,视频网站已经成为我国电视剧产业中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的主力军。随着网络视频的迅猛发展,电视剧在播放平台、制作平台、市场平台方面都在新增扩容,IP电视剧、网络自制剧、网络独播剧、网台同播剧、周播剧等新剧集形态和新播出形式方兴未艾。

那么,电视剧产业背后的发展规律、收视格局、受众需求、交易模式、广告投放、国外动向等,目前有了哪些新变化、新趋势?近日,电视剧产业研究报告《剧领天下――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在京。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本书主编胡占凡,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本书副主编张海潮,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维东等,分别就中外电视剧产业的生产创作、观众收视、市场运营等最新研究成果做了专题发言。

“高概念”剧已成一线卫视标配

此次的报告显示,作为世界电视剧第一生产和播出大国,2015年我国电视和网络视频市场共生产电视剧773部,21546集,平均每天生产59集。其中,传统电视剧产量394部;网络自制剧出现“井喷”,产量由上年的205部增加到379部,增幅85%。

播出方面,电视媒体2015年播出电视剧占全年播出份额26.2%,收视份额30%。与2014年相比,电视剧播出份额增加了1.2个百分点,收视份额却减少了1.1个百分点。从近十年趋势来看,电视剧播出份额大体维持均衡,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收视份额却出现明显的连年下滑态势(仅2012年有短暂回升)。由此可以判断,传统电视台播出电视剧的收视临界点早已出现。

网络媒体中电视剧的播出总量大幅上升。2015年,网络媒体播出的新剧有379部,包括5006集网络自制剧和262部、10013集购买的版权剧。截至2015年底,我国互联网领域在播电视剧总数达到10814部。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乐视、搜狐、芒果TV、风行网这8家视频网站的在播剧部数均超过千部。

从电视剧受众角度分析,目前,中国电视观众约12.8亿,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9.09亿,电视、PC、手机端用户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占比逾50%,电视剧复合渠道观众规模约11亿,市场规模庞大。电视剧在所有节目中收视、播出量仍然是最大的,故事永远是大众文化消费的第一需求。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电视剧在内容产业中“定海神针”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

在电视剧投资方面,2015年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经过前几年的试水,一批有资金和运营能力的制片方、电视台,以更加坚定的态度进行高成本剧目投资,目前高成本剧目已经成为一线卫视频道标配。

这种大剧投资热潮,使得影视剧行业近年来的热词“高概念”(High Concept)得以流行。高概念影视剧指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一种成熟商业电影模式,这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但同时,中低端市场也并未被放弃,市场呈现大投资与中低端成本剧并行发展的结构。

之所以会出现“高概念”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是大制作的高品质电视剧可以极大提高播出机构的竞争门槛;其次供片方可获得更大话语权;再次是这类电视剧利润高、资金回笼快。所以,“高概念”是影视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

付费及海外市场成为发展“蓝海”

电视剧产业的总收入,2015年总额合计约882亿元。其中,电视媒体广告收入约429亿元,版权收益约222亿元;网络媒体广告收入约200亿元,用户付费收入约25.6亿元;海外版权销售约5亿元。这一数字显示,电视剧产业市场大盘已接近千亿,未来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足以给业内外人士带来无限想象。

同时,我国电视剧进一步走向海外,国产电视剧目前已经发行到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用户付费和海外市场,将是极具增长潜力的“蓝海”。2015年,付费电视剧用户比上年增长270.3%,电视剧出口金额比上年增长33%。随着用户付费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未来这两块市场将爆发出巨大潜力。

在电视和网络媒体两股力量竞争与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电视剧产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无论是剧目的数量还是质量、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用户数量与选择空间,以及在广告经营与相关产业开发等方面,都达到过往无法比拟的高度,全行业充满活力,国人尽享电视剧饕餮盛宴。

第4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有线电视;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 TN943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我国目前的有线电视行业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其已经成为了数字有线广播电视领域中的一支新兴行业。那么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的技术水平发展也逐渐接近了国际的先进水平,因此今天已经明确了它于我国信息化结构框架建设工程中的“三网一平台”的基础性网络地位。我国数字有线电视一直坚持着政治性、服务性与公益性三者相统一的发展原则,走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其作为党与国家共同的宣传性工具,现阶段我国的数字有线电视就是首先确保政府中央与省市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传输,贯彻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为高质量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等等。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中国数字有线电视究竟该怎样向产业化这个方向改革与转变。

1.国内数字有线电视行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1在宏观管理方面的原因

数字有线电视的成功发展已经得到了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党委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和重视,已经全面制定过很多项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管理法规以及管理条例。目前国务院所授权广播电影电视部已经分别在1990年11月2日正式颁布与实施了2号令,关于《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在1994年2月3日进一步颁布了关于12号令中《有线电视管理规定》的管理条例以及于1997年8月11日,我国国务院还进一步颁布与实行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那么这些管理条例与法规文件都已经明确了我国现有数字有线电视的管理形式、运营里面及其发展模式,同时也是我国有线电视发展获得显著成果的重要保证。

1.2我国数字有线电视行业的政治服务性

我国数字有线电视一直坚持着政治性、服务性与公益性三者相统一的发展原则,走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其作为党与国家共同的宣传性工具,现阶段我国的数字有线电视就是首先确保政府中央与省市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传输,贯彻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且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为高质量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其次一点,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其公益性内容作为运营的原则。有效地确保了广大中国老百姓不仅能够买得起电视,并且还能够看得起电视。我国的数字有线电视在收费方面基本上在是全球各国中最低的,因此这一项特点也是我国数字有线电视得意迅速普及的关键原因。

1.3在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数字有线电视需要紧紧地依靠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不断推进该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现阶段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相应主管部门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经把握了其核心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且不断通过国家的相关立项研究、实验区的研究、每年举行多次的上千人技术学习以及数字电视展览等各项活动,紧紧跟随着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了数字有线电视新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的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和全球领先技术同步的发展节奏,因此数字有线电视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的技术十分先进,已经具备非常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其正是国家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的核心。

2.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的发展过程

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的发展大约可详细地分为了三个主要阶段。伴随我国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数字有线电视的频道无论是从数量方面或者是其信号质量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2.1原始共用天线阶段

1974年至1983年,伴随着我国开路电视节目的逐渐增多,共用天线逐渐出现于各个地区的居民楼上或者平房的屋顶之上。那么在这一阶段,就正是数字有线电视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也就是共用天线的最初阶段。在该发展阶段的核心技术特点就是全频道的隔频传输技术,因此一个共用天线的系统就可传输五六套电视节目。

2.2数字有线电视的数字网发展阶段

在我国1983年一直到1990年这个阶段中,传统的数字广播电影中电视部的地方宣传局就是于1983年批准在北京燕山石化中的1万多户数字有线电视网络中开始建设。与此同时以1985年在沙市的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开通作为主要标志,数字有线电视领域已经跨出了共用天线的初步发展阶段,逐渐步入了数字有线电视的网络发展这一关键阶段。在当时的数字有线电视绝大多都为区域性或者企业性的闭路系统。

2.3数字有线电视产业化改造阶段

一直从1990年的11月2日时,我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已经全面颁布并实行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开始,我国数字有线电视已经完全进入到了规范与法制的相关发展轨道上来。伴随在1991年中我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陆续地批准与建立好相关的数字有线电视台, 从此我国的数字有线电视行业也真正走上了发展的正轨。现阶段我国数字有线电视正在逐渐向着数字网络产业化的改造方向逐渐发展。

3.数字有线电视的产业化改造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由于国情的原因,我国本身具有着非常庞大的人口基数,因此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具有着非常的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国的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工业化的数字有线电视网络。改革已经被证实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改革已经确定,中国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改革计划是确定,时间不会太远。一旦有线电视网络已实现产业化改革,其对中国的发展的信息产业在未来将是巨大的。

4.结束语

即使说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然而数字有线电视仍然还是广大群众共同了解这个社会并增长知识的关键途径。因此通过本文中笔者的阐述与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现阶段我国数字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以及去已经取得各项成就的关键原因。详细分析与总结起来非常简单,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的逐渐提高等等。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中国数字有线电视究竟该怎样向产业化这个方向改革与转变。相信在有了之前的基础后,数字有点电视事业也一样将会取得非常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郑君里,杨为理,应启珩.信号与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第5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一、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成熟推动了高清晰电视电影的进程

高清晰度电视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无论是在广播界.工业界.还是在科技界,对此项技术的发展都十分重视。从高清晰度电视的传输媒体看.目前的卫星和有线电视网已经可以将数宇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传送到各家各户.并且我国已经制定了有线和卫星的数字电视广播标准以及高清晰度电视的演播室标准=.因此采用卫星和有线进行高清晰度电视传输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

推广实现高清晰度电视传输.关键在于能否向广大观众提供内容优秀、制作精良的高清晰度电视节目=能够让广大观众充分体会到高新技术带来的高质量的视听享受。

电影频道考虑到高清晰节目储备问题.在去年下半年加大了投拍高清晰电视电影的数量,由原来计划的10部增加到30多部。

二、数字影院的诞生和发展为卨清晰电视电影带来了新的商机

电影频道是中国最早的专业电影频道.是中国最早发送上星的频道之一。自I6年开播以来.电影频道以其丰富的节目内容.极具观赏力的节目资源.巳在中国覆盖七亿多观众,其年平均收视率在中国电视频道中排名第二?从1999年起.电影频道开始投资拍摄电视电影.每年出品一百部=特别值得_提的是.从2002年起,电影频道拍摄的电视电影.其中20%至40%计划采用高清晰电影格式,2002年12月31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确定.用高清晰摄像机电影格式拍摄的电视电影优秀作品.可在数字影院放映,并记入当年中国电影产值。实现了电影人用高清晰视频数字摄像机在拍摄高清晰电视的同时拍摄电影=使电影频道拍摄的电视电影囊括了电影和电视两大媒介.充分显示了电视电影的独特性。并且实现了电影频道制作的电视节目走出荧屏,走入影院的梦想。

更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电视电影,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加入到创作拍摄电视电影的行列。电视电影的定义和定位也在众说纷纭中发生着变化。高清晰电影格式的电视电影不仅是在电视上播出的电影'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在影院和在电视上同时播放的电影。它是具有电影本质的电视节目的_种形式.同时是具有转换成数字电影和胶片电影形式的影片资源.在影视工作者们正在寻找新的创收渠道的今天.数字影院的诞生和发展必将成为高清晰电影格式电视电影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数字技术在电影频道高清晰电视电影中的应用

技术的创新.设备的创新带来了工作模式的创新和工艺流程的创新。为适应影视融合的发展需要.电影频道把高清晰电视电影怍为新的科研项目.成立了电影频道高清晰节目制作研究小组'在电影频道领导的支持带领下,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的首要任务是承担中央电视台六频道的视频节目播出,这就意味着,我们电影频道制作的电视电影,既要适用于电视播放.又要适用于电影放映。其实这是_场了不起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革命。随之而来将会产生一场新的视觉运动。结果当然是从现实意义上不同程度地改变电视电影的拍摄方法。

高清晰度数字图像技术为我们赢得这场革命'实现电视磁带播放与电影胶片放映的14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比较.选择了在国际和国内高清晰制作范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工作性能稳定的.既适用于制作电视节目.又适用于制作电影节目的前后期高清晰数字制作设备。

目前电影频道前期设备选择的是SONY公司生产的HDW-F900多格式高清晰数字摄录一体机。我们使用它的电影格式在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和数字与胶片转换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而且将高清晰电影格式制作的质量和通用性与高清晰数字视频技术的实时性.高效性和灵活性融为一体促进了电影制作和高清晰数字视频制作之间的融合和渗透。

电影频道后期设备选用的是美国Avid公司生产的.既有通用的电影制作功能.又有高品质的电视制作功能的从低端编辑到高端编辑优化配套的视音频制作系统。为实现电视磁带播放与电影胶片放映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高清晰度24P.,25P电影格式信号是专门为电视/电影相互转换而开发的。在进行胶片与磁带的相互转换时.不论是从电影转换成电视(胶转磁).还是从电视转换成电影(磁转胶),都不会产生由帧频转换而带来的图像质量损失:而且电影格式的逐行扫描方式.1920x1080方形像素为计算机图像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包括标准清晰度节目制作转换.多种帧率和不同清晰度信号之间的转换,可以将在不同帧率下制作的符合电影质量要求的图像转换成不同的标准.从而简化了国际间的节目交流。并且赋予了电影制作技术创新性的形式,如:现场高清晰度图像的实时评价.全彩色高分辨率数字电影镜头的瞬时重放'拍摄过程中实时的图像优化和40—50分钟连续的录制时间,使电影制作有了全新的突破。在后期制作时声画可以直接与视音频非线性工作站相连接,省略了底片冲洗.印样片.胶转磁及胶片套底等繁杂的后期制作工序。

通过前几部高清晰电影格式电视电影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实践.我们摸索出了新的工艺流程。解决了高清晰24P电影格式前期拍摄时码不连续及后期每秒24P电影格式与每秒25帧电视格式时间码多次转换和时间码不一致等难题。把成熟的电影非线性后期制作工艺,与高清晰电影格式的视频后期非线性制作工艺相互融合。完善了高清晰后期制作的新工艺、新技术=据了解这项新工艺的成功实践.在国内高清晰数字后期非线性工作站编辑制作中尚属首次。

电影与电视是视觉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不论是电影的艺术魅力.还是电视的传播艺术特性.如果离开技术支持.都无从说起=高清晰数字技术为电影与电视的融合架起了高科技的桥梁。这一切都是以胶与磁在质量对等的前提下相互转换为基础的:高清晰度的图像质量不只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视频影像观念,更建立起人们创造优秀视觉影像的空间。因为高清晰摄像机本身可以提供许多图像处理功能.所以在拍摄时减少了额外的信号处理。若用光适当.高清晰图像可以创作出明暗适度.完全类似于胶片的图像=高清晰16:9的宽画面.比标清图像横向加宽了15%_这就要求摄像师在画面的构图和取景方面要符合电影宽视角的视觉习惯-用高清摄像机拍摄高亮度.高反差的物体时.要以亮度点为准进行曝光。因为高清晰图像曝光过渡会使闽面信息失落'在后期非线性制作时也无法补偿。而曝光不足的图像则留有图像信息.在后期非线性制作时可以得到适量补偿。总之高清晰画面具有高画质.大视角.多信息的特质.对摄像.照明.服装.化装.道具要求样样到位.才能创作出给人以优秀电影艺术的视觉感。

2002年8月电影频道拍摄的高清晰电影格式的电视电影《王忠诚》.是使用松下-HDC27F可变帧频髙清晰数字摄像机.电影镜头.电影伽马曲线.按照电影拍摄手法制作的。

为推动高清晰数字视频技术与电影行业相结合的新技术的研究开发.2002年11月8日电影局给电影频道下达了完成?高清晰磁转胶"的科研任务,电影频道成立了以中心领导牵头.以技术部和电视电影部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在中国电影集团华龙公司和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的大力配合下.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从磁带转为胶片到洗印配光出小拷贝,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了连设备商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设备技术问题.解决了高清晰非线性工作站特技制作时对电影伽马曲线趾部和肩部的限制状况。创造了视频模拟电影补偿伽马曲线保证了在后期视频非线性工作站制作中.高清晰画面具有的高画质多信息的特质.为高清晰磁转胶提供了优质的节目源将高清晰磁带画面经胶片记录仪转换成35毫米胶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调整一组电脑数据它将直接影响胶片画面的色彩、反差、亮度、清晰度、饱和度等等所以这组电脑数据调整得正确与否+分重要。日本东京一家洗片公司.调整试验了一年的时间.才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满意的数据:?而我们从11月8曰接到电影局的科研任务,到12月31曰完成,总共只有51天的时间。科研小组的同志们,在电影频道领导的指导带领下.团结一致.本着对科研技术一丝不苟的精神.反复研究探讨。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清磁转胶试验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受到了洗印专家和电影局领导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为今后更好地认识.使用.并充分发挥高清哳电影格式电视电影的优势.确保电影频道高清晰电视电影的持续发展.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电影频道高清晰电影格式电视电影节目制作.符合国家标准的、先进的、合理的工艺技术流程。为电影频道高清晰电视电影走入数字影院和胶片影院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第6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影视,旅游;影响

电影、电视这些文化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189s年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1903年电视悄然问世开始,电影和电视就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不仅给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与此同时,人们还热衷于到电影电视的拍摄地去感受、去旅游,影视文化也逐渐形成,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和改变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一、影视文化的定义及影视文化旅游资源

(一)影视文化的定义

“影视”是电影和电视的结合体。《电影艺术辞典》中关于“电影”是这样表述的:“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电影是科学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广播电视百科全书》对“电视”做了这样的表述:“使用电子技术手段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它通过光电变换系统使图像(含屏幕文字)、将声音和色彩即时重现在覆盖范围内的接收机荧屏上。”《影视文化论稿》一书中对影视文化的界定是:“所谓‘影视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所创造的电影电视文化样式。具体来说,‘影视文化’是人类重要的传播样式,也是人类重要的艺术样式和娱乐休闲样式。”

(二)影视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它具有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文化属性等特征。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影视文化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人文旅游资源即人类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人类在各种活动中创造的,把动态的历史用静态的事物体现出来,从而激发起人们对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马晓冬将人文旅游资源划分为3个层面:一是基础层面,即文化景观,也即静态文化,在行为层次上为感知过程;二是核心层,为文化风情,也即动态文化,行为层次上为体验过程;三是提高层面,即文化艺术,为抽象文化,主要由文学、戏剧、书法等构成,行为层次上为读解过程,将民俗提高到理论层次就构成艺术。按此划分,影视则属于提高层面,但又与第二层面的民俗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影视剧的观众经常会在影视剧中接触到故事发生背景地、特色饮食、魅力服饰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娱乐的享受中轻而易举地感受异地风土人情。在旅游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影视剧异地风情的感染会直接促成人们旅游行为的发生。于是,影视剧在不自觉中拥有了一个功能――旅游宣传。目的地旅游因为其明确的地理坐标轻而易举地就成为一种被接受范围最广的旅游产品。更重要的是,影视中的明确地理坐标使得电影目的地旅游可以在营销上节省巨大的资金,只需要将影视与目的地进行简单的联系宣传,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罗马假日》对罗马的旅游促进效应,《卡萨布兰卡》对城市卡萨布兰卡的宣传,《达・芬奇密码》对巴黎旅游的沸点重燃等。

二、影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的积极影响

1.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现代大众旅游业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是引发游客产生出游欲望的重要因素,而影视则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的提升,影视拍摄地对游客有极强的吸引力,众多游客对影视的拍摄、制作等方面很感兴趣,尤其是对影视拍摄的外景更加关注,《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使山西这座老宅子火了起来;《射雕侠侣》的拍摄地四川九寨沟,因为这部电视剧的影响,更加闻名全国和世界,九寨沟也推出“跟着神雕侠侣游九寨沟”活动。旅游景点的介绍紧跟影片的拍摄,使观众在关注影片的同时也欣赏到美丽的风光,对景区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加强了游客对影视旅游产业的关注度。

2.促进节庆旅游的形成和发展

影视文化还能促进的节事活动的形成与开展,从另一个层面发展了影视旅游的内容空间。影视节庆带来的凑热闹旅游经济。每年国内国际的电影节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奖项的评选和颁奖典礼对举办地旅游业的贡献非同小可,如奥斯卡这样的大型影视节庆活动每次的总收益都不低于6亿美元,它们包括:明星到访的开销:商务客机、豪华酒店住宿、高档服务;当晚全美国举行大大小小奢华至极的派对活动;全球的200多家媒体700到1000多名记者的工作和生活开销;影星影迷的购物等,都带动当地相关旅游行业的直线上升。其中还不包括活动所起到的城市宣传效应对旅游业的间接的无法统计的贡献。除奥斯卡颁奖典礼外,西方的电影节和电影交易会非常多,而且很受欢迎。如著名影视节庆有: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纽约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伦敦电影节、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鹿特别国际电影节、米兰国际电影节、西部电影展等;国内影视节事活动著名的有: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广播城的热潮等。这些节事活动往往集影展、评选、交易活动于一体,对当地的旅游起极大的带动作用。

3.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影视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拍摄地和主题公园的观赏,影视作品中涉及的与旅游相关的事件、活动、文化等内容,都存在唾手可得的旅游商机。以此为契机,能够尽可能宽广地延伸影视旅游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例如韩剧《大长今》热播后,韩国旅游局趁热打铁,不仅带动拍摄地济州岛、鹭岛的旅游热,而且开发出与影视内容相关的“大长今”文化旅游线路,同时极力推介《大长今》中的主要话题――韩国餐饮,带动了世界各地韩国料理餐馆的发展;此外韩国服饰、韩剧光碟等旅游纪念品也因此直线升温。电视剧《乔家大院》于2006年初播出后,当年景区数据统计5月1日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5月2日接待游客8.5万人次,超过了核定最大日接待量;5月3日、4日、5日、6日接待游客数量分别为7.5万人次、8万人次、6.2万人次、3.6万人次。截至5月6日总计接待游客数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0多万元,2007年五一黄金周,乔家大院吸引力依然强劲,游客接待总量达44.15万人次,在山西省23个重点景区中排第二位。

(二)影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的消极影响

1.过度追逐经济利益,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迅猛,影视剧的年生产数量已经达到1.5万部(集),资金投入50多亿,然而影视拍摄活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却长期处于被忽略的境地。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当地政府部门对影视拍摄过程产生环 境影响认识不足,片面从提高当地知名度、发展旅游角度出发,争打“影视旅游牌”,对影视拍摄活动一路绿灯,忽视了对其评影响评价与管理工作,而对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如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的拍摄,对当地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无独有偶,《情癫大圣》拍摄剧组在神农架用水泥浇筑成蘑菇形状,也使原始地貌无法恢复。

2.影视城建设缺乏规划,特色不足

由于影视城建设投资大,转换成本高,经营风险强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影视城的总体布局必须做到“少而大、大而精”。但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地方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视当地经济、环境和社会基础条件,不经科学论证,缺乏科学可行规划,建设之初仅考虑为剧组拍摄之用,而未认识到其作为旅游地可能带来的长期综合效益,结果造成影视城定位不准、风格雷同、重复建设,城内景区布局不合理,景观建设粗糙、缺乏特色,人造景点取景集中化、单调化。国内影视拍摄基地存在取景一致的现象,各个影视摄制组为节约成本,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某几个影视基地拍摄,导致背景的相似性。久而久之,则会令观众失去对电影电视剧和拍摄基地的兴趣。

3.开发模式单一,文化内涵不够,旅游吸引力不足

当前我国影视城旅游基本是“建筑+演出”的模式,多数仍然停留在对拍摄场地走马观花式的传统观光型旅游层次上,没有真正能让游客参与进来,满足其亲身体验影视剧拍摄和制作愿望,没有达到游客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多层次的内在需求。此外,许多影视城的旅游产品还存在着对其历史时空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氛围的营造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大,重游率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4.营销缺乏连续性,产品昙花一现

第7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多屏广播系统作为永新视博在2012年全新推出的技术产品,利用有线网络的优势,全程CAS+DRM双重安全保护,连接WIFI实现直播节目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IPAD等多种移动终端的同步收看,打造“家庭无处不电视”的畅爽体验,助力有线运营商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主功能的同时,积极开展增值业务,开发有线电视网络的巨大潜能,培育广播电视事业全新的增长点。

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艾瑞咨询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在线视频的用户规模已突破4亿大关,并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11年我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62.7亿元。2012年视频行业版权市场将更加活跃,市场规模实现翻番,达到126.3亿元。

在此背景下,保守估计,微电影市场容量也已经远超100亿元。原创视频的领头羊酷6网CEO施瑜透露,酷6目前已有2.5亿用户,每天上传视频在10万到20万之间。施瑜表示,中国视频网站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用户黏性。长视频网站的排他内容可以吸引用户,但无法形成黏性。而UGC模式下,短视频使用户直接关注作者,进而才能形成用户对作者及平台的忠诚度。因此,酷6网将视频原创作者视为核心所在,不惜余力,推出了一系列对原创作者的扶持政策,其中就包括“白金播客”的打造——为之搭建原创频道,直接投资原创作者。

中移动试水互联网电视业务

日前有消息人士透露,广东、江苏、浙江等固网发展较好的省份有望成为首批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的试点城市。一旦试点城市确定,中国移动将正式发文开展业务。

试点互联网电视业务是中国移动转型互联网的重要一步。近两年中移动在移动支付、游戏、视频、阅读等方面积极部署相关业务,互联网电视虽然布局较慢,却是其应对电信联通竞争以及未来“虚拟运营商“进攻的关键棋子之一。

截止到目前,中国移动OTV项目组和各省份正在探讨试点的可能性,那些固网发展比较好,且愿意进行试点的省份有望入围首批名单。有消息人士透露,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有望成为首批试点地区。当然,最终名单会有微调,还需要中国移动总部最后敲定。

河北联通IPTV正式商用

第8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6:30 洗漱。吃早餐。用手机APP查一下今日天气 。

7:30 去地铁站的路上,打开手机豆瓣电台听歌,心情明媚!

8:00 地铁上,拿出iPad用网络电视收看美国NFL直播,现场赛况不能错过!心情激动,斗志昂扬!

9:00 开始办公。

11:30 在餐馆吃饭,打开iPad给同事看一个超搞笑的台湾综艺节目!

12:30 回到办公桌前,午休未结束,还有半小时呢,打开网络电视看一部微电影!

13:00 开始办公。

15:00 从公司出发去见客户,用手机地图定位查找,很快就找到见面地点。

17:00 约好朋友一起吃晚餐看电影,路上打开iPad看预告片,选电影!

20:00 回家的路上,在手机上写影评,与网友互动。

20:30 到家。

21:30 冲一杯香浓麦片,赶紧抱起iPad窝到被窝里,打开PPTV网络电视,舒服又温暖地看刚刚更新的最爱的韩剧!

23:30 选好明天路上要看的电视剧,离线缓存,定上闹钟,睡觉!

小白就是你我中的一员,她的一天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每天所感受到的——快节奏、碎片化、移动中。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正在变得越来越快,以适应工作、社交、娱乐、信息等各个维度的膨胀,一天24小时的时间按分钟计被分配给不同维度的注意力,而搭载在移动互联上的新媒体正成为碎片化时间管理的最佳伴侣,上下班途中1小时、等车等地铁的10分钟、开会的30分钟、吃饭、等人、睡前……无数移动中的碎片时间在被移动互联占据,应运而生的媒介终端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5年前只有坐在房间里的电脑前才能浏览网页,而今微博、SNS、网络视频已经通过方寸屏幕悄悄填满了我们全天的时间缝隙,并且还在不断侵蚀和改变我们原本的生活空间。

多元化终端的意义在哪里?从图1来看,每一种终端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有着自己特殊的角色,这进一步暗示着:技术上的接入服务只是移动的表象,移动的精髓在于它的实时、本地化和个人属性,正是此三者能够提供一个消费者动态的、完整的行为轨迹素描。从个体角度它承载的是消费者身份的识别,从对品牌沟通更有意义的群体角度来说,它能够挖掘群体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偏好,从而为个性化的、实时的、长效的品牌沟通策略提供支持。所以,移动互联的真正意义在于:人们从“PC互联时代”的“信息数据拥有者”变成了“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数据的一部分”,成为“与Mobile捆绑在一起的我”。从数据洞察用户特性的能力是决定新媒体领先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其营销空间拓展的先决条件。

近日PPTV针对2000万移动终端用户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发现,一天24小时内移动终端的视频观看呈现出午间、晚间两个高峰。从时段来看,视频收视从每日早6时开始逐渐攀升,这个上升势头将在中午12-13时迎来第一个收视高峰,男性用户在此时段偏好财经热点类节目,女性用户收视则以台湾综艺、微电影等轻松娱乐的短视频内容为主;下午视频收视比重稍有回落,并趋于平稳;从晚间18时起开始第二轮攀升,并在22时达到顶峰,此时段收视高度集中在热播剧以及海外引进剧,22时之后收视开始呈现出迅速回落的趋势。

对于不同终端的收视特点,2011年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与PPTV联合开展的“PPTV网络电视媒体价值及用户行为”研究发现,用PC端用户偏向于电影电视剧等长视频节目,手机受到移动通讯条件所限,通过在线观看的更多是短视频节目,例如社会热点、新闻、搞笑内容等,而平板电脑结合了PC、手机两方面特点,以新闻、电影、海外剧等收视内容为主。

第9篇:电影电视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系统发展;探讨

1 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昔日难见的精神盛宴,今天成为寻常;向来城镇居民享有的特殊待遇,如今已是城乡共享。听广播、看电视、观电影成为改革开放来给中国百姓带来的最显著、最愉悦的实惠之一,这些也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我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含财政补助收入)同比增长17.72%,达2894.79亿元。其中,广告、电影票房、有线网络这三方面势头强劲: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实现19%以上的大幅增长,广告资源价值不断增加。2011年全年我国电影票房超过130亿元,增长率接近29%。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首次突破2亿户,电视入户率达49.43%,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11489万户。

公益、转型、提升、融合、创新,共同构成了2011年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主题,这一年是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的一年。这一年度,广播电视产业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突出进步:首先,政府管理引导作用日益突出,正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次,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取得较大的创新;同时,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建设得到新的突破,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方式进行着新的变革;再次,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最后,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稳步推进。但在这高速发展的背后,我国广播电视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 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复合型人才

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人才数量并不少,但是人才过于单一。造成这种单一性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广电人才主要偏重于对传统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在市场、技术不断革新的形势下,传统广电人才队伍无法满足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技术革命的人才需求。为适应这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广电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地选拔一批懂项目管理、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等知识的复合型广电人才。

2.2 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浪费

受利益诱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每当某个电视台推出的节目受到观众好评、收视率较高,就会带来其他众多电视台开发同一类型的节目来抢夺市场,这不仅造成了节目的雷同性,给观众带来视觉疲劳,也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一部分电视台资源匮乏,其既没有多余资金引入优秀的节目,也没有能力制作出优质的电视节目,就通过廉价购买一些质量差的播出带,给观众带来的效益极低。

2.3 媒体多元化带来危机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市场形势和市场需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广播电视行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没有把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时、高效地结合起来,导致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减速。同时由于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被大量分流掉,给多年来备受中国广大观众喜爱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危机和挑战。

3 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

3.1 实施人才兴旺战略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首先要认识到人才战略是当前广播电视台寻求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手段之一,也是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最主要方面。只有吸引到更多人才,才能更好地提高节目品质和原创性,加快内容产业发展。为拓宽人才招聘渠道,适应广电事业发展的需要,广播电视局首先要公开竞聘,不断发现挖掘身边的人才;同时要打破地域限制,放眼全国招聘电视专业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再次选派技术骨干、业务尖子,赴北京、长沙等地进修、培训、参与高层次研讨活动等,努力提高广电从业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最后确保留住人才。这其中优先招聘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使得人才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转变。

3.2 构建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产业市场体系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电视产业市场体系,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打破市场垄断,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以及充满活力的电视运行、管理体制。针对上文提出的我国广播电视业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相对浪费的问题,我国广播电视业急需通过合理地配置节目资源等,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多出节目精品。

3.3 实行跨媒体发展战略

广播电视媒体要更加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环境,进行跨媒体发展,构建融合性的舆论引导格局。所谓跨媒体发展战略,指的是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网络等几大媒体相互渗透,相互经营,从单一媒体经营向混合媒体经营转变。因为我国的管理体制,我国的媒体几乎都是单一媒体,比如广播电视业只能经营广播电视节目报和业务刊物,而不得经营其他报纸杂志。各媒体之间界限分明,不得互相渗透。目前打破这种局面是必要的、紧迫的,只有打破媒体形式的局限,实现跨媒体经营,才能实现我国广电行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3.4 广播电视机构产权市场化运作

广播电视机构要发展,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广播与电视成员之间紧密结合,规范广播电视与国家行政机构的关系,以公有产权代替国有产权,这样可能使所有者能够进入企业,并形成一个企业发展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决策机构,所以才能改变过去空缺的情况。比如,上海市就是由政府委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去管理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当中的国有资产,同样无锡市的广电集团在产权上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所以广播电视机构产权市场化运作将带给企业更多的活力,带动我国广播电视发展。

3.5 我国广播电视栏目需要品牌化运作

一档节目,若是能够得到来自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兴趣爱好观众的喜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各大媒介努力追求的结果,但在媒介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想要获得受众的高度聚焦,这对于媒介的整体综合实力而言,具备极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不同的受众需求来制作电视节目,已成为当今世界电视发展的一个潮流趋势。作为广播电视品牌,是一个媒体区别于另一个媒体非常重要的标志,广播电视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性强而稳定性弱,所以要想打造广播电视的品牌关键是需要建设有品牌性的栏目,首先对栏目的受众进行相应分析,并根据受众的定位从而决定栏目的风格,然后再确定相应的广告商;其次我们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用受众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对栏目进行更加人性化的包装;最后在栏目播出的时段上要更好地处理黄金时间段和非黄金时段的各种关系,充分利用各种各样有利的因素,尽可能地保证节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进一步巩固栏目的品牌定位。

3.6 实现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

多元化经营也就是采用多样化的经营手段,一种企业在多个相关和不相关的领域里能够同时经营不同的业务,多元化经营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发展优势,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分散和降低经营方面的风险,这样可以快速地实现扩张,达到规模经济的效益,在传统媒体产业并不是很发达的阶段,广播电视多元化经营已经是发展所需,其经营战略需要将核心产品和核心产业做大做强。我国的广播电视的发展相对于国外广播电视还处于一个起步的发展阶段,如果只是盲目地进入其他的领域,那么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经营问题,所以要坚持以广播影视为核心,增加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扩大相关的产业,同时实现跨媒体和跨行业多元化经营,这样才能实现多元化经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