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燃气泄漏安全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应急响应 生产与安全 风险成本 持续改进 共享
一、引子
2010年4月9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所属22万吨/年乙烯装置发生泄漏(以下简称泄漏事故)。
1.事件的发生。当日21∶39分,该装置可燃气报警器GE302发出报警信号,该报警器检测探头在10-P-454A/B之间。当班的工艺二班运行工程师xx立即通知热分外操xxx到现场进行确认,xxx到现场发现10-P-454C机封大量泄漏。
2.泄漏设备简介。10-P-454C为两端支撑结构四级卧式离心泵,两端均采用单端面机械密封。该泵于2007年9月投入使用,生产厂家为杭州大路。泵的正常入口压力1.45 MPaG,正常出口压力3.2 MPaG。同机型设备共3台,10-P-454A和B为备用,泄漏发生于在用的C。区域示意图见图1。
3.危急情况。泄漏出的混合碳三烃类在现场形成约7 m×6 m×5 m(长宽高)浓雾区域,已形成重大威胁。21∶40分,距离泄漏现场较近的压缩K501/601机房、氢气压缩机房及废碱预处理区等区域的17个可燃气报警仪也相继发出报警信号,可燃气扩散区域约3 400 m2,东南-西北距离约110 m。
4.如果发生爆炸的后果严重程度。(1)现场白雾形成,已经完全超过爆炸下限。(2)泄漏量计算:150 kg丙烯,相当于70 kgTNT。(3)爆炸破坏力:中心点13 m以内建筑物全部摧毁,15 m以内成为致命区,35 m内严重烧伤,45 m内门窗玻璃损毁。(4)连环爆炸:管线设备断裂损坏严重,大量碳三组分加入爆炸,钢构件飞散最远可达到700 m,该装置完全损毁,周遍装置不同程度损毁。可能结果:灾难性事故完全可能。实际结果:由于本装置当班员工的正确、及时、有效应急响应与处理,避免了一次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关于应急
1.安全管理三大项:事故预防,应急处置,调查处理。或者称之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我们美好的愿望是:永远只做第一项:事故预防。这也是“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宗旨由来。
(1)安全管理要从被动的事中、事后管理,向事先预防转变,而实现转变的核心就是基于对“风险”的认识,风险是各类突发事件管理的核心。
(2)突发(突然发生)事件是应急管理研究的对象。突发事件具有:随机性,突发性,隐蔽性,(高度不确定性)。
(3)上述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属于事中管理,其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评价,哪一项都非常关键,我们全部都做到位了吗?本文后续将深入剖析。
2.应急。是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在某个地区或一定范围内,政府或相关企业、机构组织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所呈现的状态。
(1)应急对于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突发事件的不利后果,消除不利影响,避免灾害或严重后果的发生。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应急管理的主要目的――削减风险。
(4)上述泄漏事故后,我们根据车间泄漏处理应急预案和操作卡,发现现场做的远远好于写的,我们希望这样的经验能为新员工所有效继承!并由石化行业同类装置得到有效共享!
3.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1)既然有突发事件,就应该有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是作为应急处置和响应行动时的行动参考。我们平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这种参考的价值发挥出多少作用?
(3)应急预案又叫应急计划、应急程序、应急方案。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预案,形式的东西往往大于可用的内容。
(4)应急预案的作用就是将“无备”转变为“有备”,“预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预案是万万不能的”。
(5)企业生产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基本情况、危险目标、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报警和通讯的联络方式,事故(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急措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危险区的隔离、检测、抢险救援和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应急救援保障(内部保障、外部保障)、预案分级响应条件、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应急培训计划、演练计划等。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是应急响应的关键。
三、应急响应
我们下面在叙述上述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中,可以比较直观地得出应急响应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暴露出的不足。
(一)应急处理过程
1.应急启动。
(1)值班长张xx,通知急冷外操余x和压缩外操毛xx携带3副全面罩赶到现场 (MSDS)。
(2)分离班长王xx在对讲机里听到热分外操的呼叫后,立即冲到外操间拿了3个铜F扳手也赶到现场。
(3)主控室运行工程师史xx立即启动物料泄漏应急程序,通知调度、车间值班干部及车间领导。
(4)通知各奔赴现场的处理人员立即关闭手机。
2.应急处理。
(1)21∶41,张x、张xx、史xx等人立即停泄漏泵,启动离泄漏泵较远的备用泵10-P-454A。
(2) 21∶43,值班干部陈x赶到现场,与张x、王xx将消防炮(P-146)打开,并从消防炮(P-146和P-144处)分别接两股消防水从空中对泄漏物料进行稀释,同时接氮气胶管进行保护。
(3)21∶43,张xx、史xx、余x和毛xx在佩戴全面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开始关10-P-454C的进出口阀。
(4)21∶56,彻底隔离10-P-454C。
(5) 21∶57,史xx开始倒空泵内残余物料。
(6) 22∶10,泵体倒空泄压完毕,泄漏停止。
3.后续处理。
(1) 10-P-454C驱动电机断电.
(2)接氮气胶管对10-P-454C泵体向火炬进行吹扫置换。
(3)2010-04-10早晨将10-P-454C泵盲板隔离。
(4)当日该泵进行检修。
(二)应急处理过程值得共享的经验
1.应急处理反应迅速。
2.进入现场关闭手机。
3.使用铜质防爆工具。
4.在充分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抢险。
5.采用工艺隔离、消防水喷淋、氮气保护等多重手段降低事故扩大的风险。
可以看出,以上各因素都成为避免本次事件演变为重特大灾难性事故的关键,非常值得共享。本文重点剖析这次应急响应过程的不足,为亡羊补牢、前车之鉴之作用。
(三)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缺陷和短板的分析与思考
1.该装置有454A、B、C三台泵,两备一开,为何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运行C泵?其他装置还有这样长期一台泵运转、且备用泵长期不用的现象吗?目前在该企业找不到与此相关的管理规定,那么我们是如何管理和有效的监测使其受控呢?从装置管理、设备管理方面看,制度覆盖不全面。
2.2010年1月26日已经发现该泵机封泄漏并检修,检修质量过关吗?检修后如何验收的?1月26日的检修有适用的规范吗?检修过程质量控制按照规范或规程严格执行了吗?为何没有详细分析泄漏的原因,而是仅仅纠正?质量过程控制与分析评价没有做到位。
3.机械密封配件是合格的吗?经过严格检验或验收了吗?机械密封配件没有使用期限吗?我们按照使用期限采取预防性维修更换措施了吗?机械密封配件有厂家准确的技术说明书吗?说明书规定正常使用期限了吗?我们向厂家索取说明书或期限指标了吗?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信息中关于泵机械密封泄漏大及寿命短的原因共计10条,而在事后查阅该装置的操作规程中只有4条。对技术资料的消化和吸收做到位了吗?这样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关键泵组为何使用单机械密封?为何不使用双密封?其他在用泵该不该整改类似问题?其实,一个密封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在质量与安全控制过程中的密度、深度还远远不够。
4.第一次发出报警信号应是21∶36∶48,为什么我们不相信报警信号?我们的现场报警系统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报警后人员现场确认及处理为何不戴空气呼吸器而仅使用面罩,使用面罩的风险确认过吗?现场应急处理时为何未及时通知该生产装置全体在岗员工,为什么未采取警戒?随着应急的启动,大量机动车辆驶入装置现场,安全吗?符合安全防护的距离要求吗?应急响应的现实操作与书面预案的脱节暴露无疑。
5.停泵后关闭入口阀时发现该阀卡涩难以操作,该阀是如何维护的?平常或此前为什么没发现?消防水龙带尺寸不吻合,接不上,难道不能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并解决吗?关键应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又是一个短板。
6.用氮气保护了什么?用消防水和氮气稀释蒸汽云是最恰当的么?有无更好办法?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技术要素评价不全面、不到位。
7.我们长期让法规逼着走,仅追求满足法规要求这一最低标准,为什么不能对类似于该泄漏泵这种没有预防性措施只有应急措施的部位提高装备标准呢?建设或配置时又是如何来确保质量的呢?有完整的QA系统吗?本质安全没有落到实处。
8.如果当天不是轻微东南风而是西北风,进出装置的警戒、与周围装置的沟通是不是就更为重要和关键呢?当时为什么不停工?生产和安全的关系摆正了吗?目前在各企业,依然存在生产重于安全,安全服从于生产的现象。应急预案的实施再次检验了安全理念的树立的极端重要性。
9.依据该物质MSDS提供的泄漏应急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我们不符合规范以及不按照规范进行处置和操作的地方还有多少? 如何去管理和完善?应急响应过后的反思和分析评价与预案的制定、实施过程同等重要。
(四)反思
1.本次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险成本的估算怎么样去计算都不为过,但是我们事后做过风险成本的估算了吗?我们共享做得如何?
2.这起事故的最严重后果会到什么程度?
3.究竟是那些因素导致此事件发生的?
4.这些因素和当事企业在运行的HSE管理体系有哪些关联?
5.到底谁该为此事负责?
6.我们已经幸运了很长时间,还能持续多久?
7.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结论
我们希望消防队的车辆永远不要出动,我们希望准备的急救箱里的药品全部过期,我们希望投保之后永远不要报救急,我们希望应急救援方案永远尘封……从事件过程,我们可以认识到高风险的石化企业发生应急事件时,及时、有效响应的重要性,更能从响应过程中和事后的分析与思考中,不断优化应急预案,达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兴宾区主要活动分工方案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特制定我区主要活动分工方案如下:
一、开展一批防灾减灾宣教活动
根据行业灾害事故风险水平和抵御灾害综合能力,围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创新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形式,按照“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台风、地震、风雹、地质、森林火灾、生物、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分头落实)。
向社会公众有序开放消防训练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设立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公众体验活动(区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气象局等负责落实)。
充分发挥“全国防灾减灾日”公益短信、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扩大宣传活动覆盖范围,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区委宣传部,区应急局等负责落实)。
二、开展一批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各有关部门针对本行业各类易发灾害事故可能带来的威胁,组织专业队伍,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参与,重点针对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火车站、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事故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加大各方面投入,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提供有力保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分头落实)。
三、开展一批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根据自身职责,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灾害事故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和搜救、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社会力量参与等演练活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教育体育局、兴宾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局、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等负责落实)。
四、开展一批防灾减灾新闻宣传报道活动
组织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氛围(区委宣传部负责落实)。
以上各项活动,请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组织协调,逐项抓好落实。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危险性分析
(一)企业概况
公司名称:某液化气站。
部门地址:北京市×××××,占地面积:9996m2。
固
定资产:220万元,公司人数:20人。
物质名称:液化石油气,年均充装量3000吨。
最大储存量:200吨,日均充装量:7吨(400瓶)。
管线370米,各类阀门22个。
生产工艺流程:液化石油气槽车进厂卸车台贮罐充装出站
储罐位置图(略),充装区位置图(略)。
(二)危险性分析
(1)液化石油气组成:
液化气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丁烷、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类,而一般经过处理的民用液化气主要成分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等,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特殊臭味。
(2)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经过降温和加压处理后成为液态,密度增大。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为5%~9.65%。液态的液化气挥发性较强,有液态挥发成气体时,其体积扩大250~300倍,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体积膨胀系数约为水的10~16倍,相对密度为空气的1.56倍,易在低洼处沉积。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和相应的事故抢险组。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总指挥和联络员组成。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
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抢险救援命令,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工作内容,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
副总指挥一:负责协助总指挥作好抢险现场救灾工作的紧急组织,具体负责抢险队的指挥,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落实总指挥的抢险命令。
副总指挥二: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对抢险、抢修作业根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准确可行的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经警人员的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边警戒的工作,布置善后的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防止意外破坏情况发生。
副总指挥三:负责组织运输抢险队,准备好人员和车辆,随时准备按指挥命令行动。负责预备队的组织及材料,膳食等后勤保障,随时准备被充抢险队伍。
联络员:负责抢修队的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安全、生产副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和各抢险队间的联系,做好抢险工作记录。协助检查预案执行情况,根据现场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接等有关部门人员的询问。
(二)抢险组职责
(1)消防队听到报警后,立即到达着火地点,迅速就近接通水源或提起灭火器听命令灭火。做到迅速、准确、有效。一切行动听指挥,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灭火情况,注意现场保护。
(2)抢修队在听到报警后,按照《抢险队安全管理规定》有关条款,各就各位按照指挥部命令及抢修方案立即投入设备及管线的抢修。一组负责抢修破损的管线或截门:二组负责泄漏点的堵漏及其点火炬的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三组负责将抢修专用工具运到现场并提供抢修所需工具材料等。抢修中必须注意安全,及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在现场停留观看。
(3)运输队在报警后要迅速按预定集合待命,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投入抢救人员及财产的运输。随时向指挥人员汇报情况,做好待命抢险准备。
(4)后期组在报警后,组织预备队在指定地点待命,同时为抢险队做好材料、膳食和医疗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抢险准备(预备队)。
(5)保卫组听到报警后按保卫预案到达指定地点负责警戒。当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时,应随时监测浓度及其范围,根据扩散情况布置警戒,并通知附近机关团体禁止用电、用火切断交通等。
四、预防与预警
对所辖区的液化石油气储罐、液化石油气钢瓶等油气储运设施设立符合政府令和行业规范的监测控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对泄漏区域实施不间断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随时掌握泄漏区域浓度和扩散范围,恰当地划定警戒区,警戒区内禁绝烟火,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不准使用手机和对讲机。
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油气泄漏事故,建立预测预警机制,进行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五、应急响应
(一)事故报警
(1)发生油气
泄漏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钮报警,然后再向消防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目前应急救援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的救援帮助等。
(2)消防值班人员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应拨打119,请求外援。
(3)报完火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事故情况。报完警后,消防值班人员指挥有关人员到路口迎车,指引事故地点。
(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所有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二)处理措施
(2)建立警戒区。在指定范围内实行全面。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5)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或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7)控制蒸气云。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8)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六、应急结束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得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
按照有关规定,有公司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上报。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一)通讯与信息保障
消防工作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经理、副经理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物资保障
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台帐,保障应急救援物质管用有效。
(三)应急队伍保障
消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组要加强训练,针对模拟事故进行应急演练,并加强救援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定期演练制度,实战性的综合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确保救援队伍能适应急抢险救援的需要。
与临近消防队,定期开展各专业联防活动,需要时通过消防值班室电话联系,充分发挥联防力量。
八、附则
(一)培训和演练
每月对所有职工进行1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熟悉应急预案和所有消防设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家家户户生火取暖,为增强家长和幼儿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避免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1、大力开展防控煤气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园师生、员工对煤气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师幼参与煤气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幼儿园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防煤气中毒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检查和强化应急准备,协调应急能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2、食堂要检查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经常保持燃气器具和煤气管道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要经常开窗换气,以防煤气中毒。
3、冬季教室使用天然气取暖,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若发现漏气或堵塞,要做到及时清理和补救。
安全提示: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风险;应急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并显示出增长的巨大潜力。管道是运输天然气的主要方式,伴随着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也呈迅速增长态势。由于天然气管道具有高能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链长面广、环境复杂等特点,天然气管道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破裂、泄露等问题,造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天然气管道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管理非常必要。
1天然气管道风险特点
天然气管道运输的主要介质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也包括少量丙烷、乙烷、氮气等,天然气管道运输事故主要形式为爆炸和火灾,天然气管道运输存在以下风险特点。一是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天然气属于易爆易燃气体,遇点火源将会发生火灾或爆炸。二是事故范围广泛。天然气泄漏以后,会随着风向迅速扩散,可燃气体逸散在空气中,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火源即可燃烧和爆炸,导致大范围人员伤亡。三是管道穿越区复杂。天然气管道穿越的区域一般都是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复杂的区域,对管道的防腐和抗震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2天然气管道风险分析
(1)工艺站场危险因素运行中的压缩机会受到振动、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安装质量、材料质量也会影响管道安全。如密封和焊接设备主体、法兰等不合格。管道中过滤设备堵塞,天然气排放不及时,导致憋压出现泄漏事故。清理管道时,如果操作不恰当或仪表失灵,就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天然气管道运输中压力自动检测系统是关键设备,如果出现误动,会导致天然气泄漏。变电站设备如果出现短路、接地失效、过载等问题,可引发火灾事故。(2)输气管道危险因素腐蚀会导致严重破坏管道外壁厚度,十分容易出现爆炸、变形、腐蚀穿孔现象,天然气管道运输中腐蚀失效是主要问题。依据不同作用位置可以把腐蚀分为外腐蚀和内腐蚀两种。一般情况下内腐蚀多于外腐蚀。内腐蚀主要包括应力腐蚀、化学腐蚀等。基本上都是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出现内腐蚀,严重破坏管道,应力腐蚀具备更高的风险。外腐蚀实际上是管道外面防腐层被破坏,往往会受到氧化还原反应、土壤类型,微生物等影响。材料以及焊接缺陷会严重危害管道运输安全。不仅包括工艺问题,也包括焊接质量,此外人员失误也会影响运输安全。(3)第三方破坏第三方破坏主要是指建筑施工、开采矿山等活动损伤管道。施工周围存在天然气管道时,可能破坏管道基础,促使管道变形。甚至在工程施工实施挖掘活动时,可能会直接破坏管道。
3天然气管道风险应急管理
(1)消除风险消除风险主要就是降低风险给人员带来的影响,并且有效降低管道潜在风险,属于长期管理的过程。依据风险特点来分析、识别以及评价管道风险,尽可能控制频率高、危险大的风险。分析管道风险的时候相关人员应该定期管理和识别管道,评估管道风险给附近人员造成的影响,及时修复或者更换管道。(2)准备应急计划准备应急计划实际上包括准备、计划、评价以及评估四个阶段。准备应急计划需要识别风险类型,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然后确定应急水平。对于运输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并且大于300mm管道直径、高于200km距离的管道,一般属于重大危险源,此时需要建立应急预案。计划过程中要识别现有应急预案与天然气管道应急反应要求之间的差距,通过实施改进、修补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不但需要检测是否有效,也需要确保操作人员可以合理高效实施操作,不符合需求的应急预案需要重新计划。准备应急计划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现场条件、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以制定新的应急预案、配置新的应急资源。(3)应急反应阶段应急反应阶段实际上是发生管道灾害以后,快速救助现场人员。应急中心应该合理协调相关部门、参与人员、管理人员、组织机构等,依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目标的应急方案,提供应急资源,保证最短时间内完成救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应急管理的关键是应急反应阶段,应急反应效率、速度会影响到人员伤害程度与事故范围。(4)恢复阶段在完成现场救助以后,需要及时恢复现场。恢复阶段可能在事故开始后很短时间就进入,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与应急反应阶段之间并无明显界线,需要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功能划分。恢复阶段主要包括人员安置、治疗受伤人员、评估损害、维修设备以及设施重建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必须系统地对其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天然气管道的风险分析结果,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应急管理来减少事故的影响。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保障天然气管道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少杰.油气管道安全管理问题及加强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4).
关键词:数字化 预防 探测 控制
一、概述
苏xx-x集气站隶属于苏里格气田第三采气厂,是2008年新建的一座集气站,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苏木哈日根图嘎查。是一座无人值守的数字化集气站,目前处理能力为130×104m3/d。
1.工艺流程简述
1.1苏xx-x集气站的集气工艺流程如下:
1.2苏xx-x集气站的放空流程如下:
1.3苏xx-x集气站排污流程如下:
2.集气站数字化生产模式介绍
苏xx-x数字化集气站以“无人值守、有人巡站”为目标进行建设。气井巡检模式由原来的人工定期巡井为主改为电子巡井为主,人工巡井为辅。集气站自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站内各生产系统的运行监测与控制,并向中心控制系统传送主要生产运行参数,执行中心控制系统的调度和控制指令。通过对自控系统相关参数的设置,实现异常情况下的智能报警。集气站的无人值守,对安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站内的视频盲区增加了部分可操控视频设备,以保证中心管理站可以监控集气站内的每个地方。
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苏xx-x集气站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有害物质主要有天然气、凝析油、甲醇,如下表二为主要物料危险特性表。
表二 主要物料危险特性表
2.生产运行期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气井、进站管汇、分离设施、计量设施、天然气压缩机、管道和污水罐等处理、储存、输送的为天然气和凝析油等甲A、甲B 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在增压集气站注入的甲醇也属于甲B类火灾危险性物质。由于这些物质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决定了集气站在生产运行期间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
2.1气液分离器
该站所辖区块气井水气比为 0.4~0.5m3/104m3,且产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凝析油及其它杂质,需进行分离。苏xx-x集气站采用重力和强吸式分离器,进行常温气液分离,分离液运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通过回注井回注地层。
气液分离器为集气站主要的分离设备,设备的压力、温度及液位是巡回检查及中控监测的重点。一旦重点部位发生故障,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2闪蒸分液罐
集气站放空或排液时,放空气体或排液进入闪蒸分液罐进行气液分离。此过程可能造成闪蒸分液罐超压,导致天然气或者凝析油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2.3甲醇系统
本集气站采用固定式注醇工艺,将甲醇通过注醇管线注入到进站总机关的管汇内,防止管线及分离器等设备形成天然气水化物。由于注醇设施故障,注醇撬出口安全阀失效,可能发生甲醇泄漏。甲醇设施储罐在储存和接卸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造成作业人员的中毒,泄漏甲醇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4污水罐
集气站内设置污水罐。污水罐内存有残留的天然气及其它烃类有机混合物,这些物质或是易燃易爆的,或是有毒的。在通气口中会不断排出含有烃类的混合气体;在排污车装运污水时,污水罐区附近空气中含有烃类的混合气体浓度会更大些。造成作业人员的中毒,甚至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5天然气压缩机组、天然气发电机
天然气的存在和电力的产生,使燃气压缩机组和燃气发电机成为重大火灾、爆炸危险源之一。同时,由于燃气压缩机组和燃气发电机出现天然气泄漏,不能及时通风换气排出;排气管没有隔热措施,排气管排放高度达不到要求,排气管没有安装火星熄灭器等,都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小结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因集气站生产工艺的特点,站内存在大量的天然气、凝析油和甲醇,这些危险物质一旦与人员和外界接触即会产生中毒、火灾、爆炸等危险事件,而这些危险事件的最初危险状态就是泄漏,因集气站在日常生产中,受自身生产工艺波动和外力影响(如:地震、雷击、暴雨等)为集气站带来了很大的泄漏风险,同时考虑集气站改变为无人驻守后,对天然气泄漏进行有效的预防、探测和及时有效控制的要求较高,对泄漏事件的预防、探测和控制措施尤为重要。
三、泄漏事件预防、探测、控制能力分析
结合危险因素辨识可以看出,泄漏事件的发生极易导致集气站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等更为严重的危险事件,因此对于泄漏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是集气站安全工作的重点,采用BOW-TIE 分析方法对该站针对泄漏事件的安全系统能力进行分析。
1. BOW-TIE 方法概述及其应用
BOW-TIE 分析方法是采用事件与事故发展控制模式进行分析,如下图三所示为BOW-TIE 分析过程示意图:
图三 BOW-TIE 分析过程示意图
从图三可以看出BOW-TIE 分析方法将危险事件与事故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控制系统失效的原因以及事故后果控制与缓和措施。从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控制的角度,这三个部分又细分为5种维护措施,即危险点源控制,预防、探测、控制以及灾害缓和措施。
根据该集气站生产运行以及安全系统的设置特点,将从泄漏事件预防能力、探测及报警系统能力、泄漏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消防系统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泄漏事件的安全系统进行分析。
2.泄漏事件预防能力分析
2.1区域以及单元划分
根据集气站生产工艺以及设备布置的特点,将集气站划分为进站区、分离器区、压缩机区、自用气及计量外输区、污水罐区总共5个区域,以下将从中控及工艺控制措施方面对5个区域的危险事件预防能力进行分析。
2.2进站区
进站区主要由16条进站干管、电动球阀、放空调节阀及其配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采气干管来气进行接收,并具有放空功能,接收后进入分离器。
中控及工艺控制措施
当进站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通过视频监控室远程关闭16路干管来气管线上的电动球阀,实现紧急条件下远程切断上游来气,同时远程打开16路干管来气管线上的电动球阀,实现紧急条件下的远程放空,并且远程遥控放空总管上的电动调节阀确保安全放空,最大限度的减少进站管汇内的天然气含量。
2.3分离器区
分离器区由分离器、进出口阀门、放空阀、安全阀、排污阀及其相关配件组成,其中分离器有2具,分别为DN1500 PN40 分离器和DN1000 PN40分离器。分离器区的主要功能是对来气进行初步气液分离,满足集气站其他设备运行及外输的要求。
中控及工艺控制措施
当分离器区发生紧急情况,可通过视频监控室关闭分离器出口至贸易计量的管线上的电动球阀或压缩机进口电动球阀HV501,同时关闭压缩机,并且关闭进站区管汇出口的电动球阀,打开分离器进口处的电动放空球阀,最大限度的减少分离器内的天然气含量。
利用分离器排液管线设置的电动球阀,可以实现在自动疏水阀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开启电动排液流程,电动排液阶段高低液位与电动排液阀开关动作连锁,事故状态结束后人工现场手动切断电动排液流程,运行疏水阀排液流程。
另外可利用设置在分离器进口的安全阀(设定点为3.96MPa)实现对分离器的超压保护。
2.4压缩机区
压缩机区包括压缩机组撬以及进出口阀门及相关配件,苏xx-x集气站配备4台压缩机,分别为DPC2803 型(额定功率473kW)3台,DPC2804 型(额定功率630kW)1 台。压缩机区主要功能是对天然气进行增压处理,满足进入集气支、干线的条件。
中控及工艺控制措施
在压缩机运行异常状况下可通过远程关闭设置在每台压缩机进、出口的电动球阀截断上游来气和下游出口,并远程关停压缩机,同时远程控制打开放空电动球阀将压缩机内天然气放空。
另外在压缩机的放空管线、一级排气出口、二级排气出口、启动分离器和燃料气管线上均设有安全阀,实现对压缩机组撬的超压保护。
2.5自用气及计量、外输区
自用气及计量、外输区由清管球接收、发送筒(阀)、流量计、放空阀、安全阀、绝缘接头、过滤器、调压阀及其相关配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发送清管球和集气站天然气外输、计量,从压缩机或分离器出来的经过初步分离的天然气分三路,一路进入外输管线,一路进入自用气管线,一路提供压缩机燃料气,同时为满足厨房、发电机、放空火炬引火管的用气要求对站内初步分离的进入自用气管线的天然气进行二级调压。
中控及工艺控制措施
外输管线上设有气动关断阀,可通过中控远程控制关断阀上电磁阀的开关来控制气源进而实现对关断阀开关的控制。目前该集气站所使用的关断阀气源是通过设置在阀旁边的氮气瓶提供的,储气量有限,同时氮气管线受密封能力的限制存在轻微泄漏,因此利用现有装置控制关断阀的开关可靠性低,只能通过手动进行操作,考虑集气站为无人值守站,在上游装置出现异常需要关断外输管线时无法及时实现关断功能,建议将气动关断阀改为防爆性能满足天然气集气站要求的电动关断阀或为该气动阀增加可靠的气源装置。
另外在自用气管线上设有两组安全阀来实现对管线及其下游装置的过压保护。
2.6污水罐区
污水罐区由污水罐、顶装液位计、阻火器平台及其相关配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站场内生产污水进行收集和贮存。苏14-6 集气站内设有玻璃钢污水罐(30m3)2 具。
中控及工艺控制措施
通过中心处理站远程遥控污水罐出口电动球阀的开关来控制污油车拉运污水的作业,避免人员私自开关污水外输阀门带来的隐患。同时利用设置在污水罐顶的呼吸阀保持罐内处于常压状态,并且在呼吸阀顶部设置了防爆阻火通气罩,防止污水罐回火。
3.探测及报警系统能力分析
苏xx-x集气站内在天然气易泄漏、积聚处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探头,监测可燃气体的浓度,并在中心处理站的中控室内集中显示、报警。
3.1探头覆盖布局
根据该站内工艺装置、设备的布置位置和特点,可能出现天然气大量积聚的区域和装置如下:进站区管汇、分离器、闪蒸分液罐、计量、外输区、污水罐区、压缩机区,目前以上区域和装置附近均设置了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探头。
3.2在线仪表探测
苏xx-x集气站内各区域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对生产过程中应关注的数据均设置了相应的测量工具,如: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流量计,并远传至视频监控室的中控室,中控操作人员可随时掌握站内生产状况,并根据数据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3视频监控系统
苏xx-x集气站内设有视频监控系统,目前站内共设置有9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具体布置位置如下:站大门口 1 个、配电间 1 个、停车场 1 个、1 号压缩机 1 个、2 号压缩机 1 个、分离器区 1 个、外输区 1 个、发电机房 1 个、火炬放空区 1 个。
4.泄漏事件控制能力分析
当天然气泄漏事件发生,应立即启动危险事件应急处理程序,采取紧急措施,消除危险事件,避免更为严重的后果发生。因此这部分将通过集气站的工艺控制能力、应急计划和理性和社会影响控制三方面分析集气站发生危险事件后的控制和处理事件的能力。
4.1工艺控制能力分析
工艺人员操作熟悉程度,根据标准化进行设计和建造的数字化集气站内工艺流程较简单,操作人员对各自负责的集气站的生产操作流程非常熟悉,能够满足发生泄漏事件后工艺控制能力的需要。
设备隔绝程度,根据苏xx-x集气站现场调研信息以及工艺设计图纸,目前工艺流程上用于实现关断功能(放空功能的电动球阀除外)且设计具有远程控制的阀总共是23 个。
除以上具备远程关断功能的阀门以外,各装置进口前端配有手动截止阀,配合以上远程关断阀门使用,可以增加切断工艺流程,保护下游管线和装置的可靠性。因此,该站工艺流程上个装置的设备隔绝程度满足泄漏事件发生时的切断功能要求。
4.2应急计划合理性分析
根据集气站内装置、生产工艺以及危险物质的特点编制有《集气站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应急抢险方案》、《集气站超压应急预案》、《无人值守集气站压缩机停机的应急处理措施》、《无人值守集气站电力中断的处理措施》、《通信故障处理措施》,较全面的包括了集气站可能发生的各类危险事件,在各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中规定了总指挥、副总指挥、现场抢险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的具体人员组成,同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划分,另外,在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中有详细的执行程序。
5.消防系统能力分析
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8.1.2 条的规定集气站属于五级站场,可不设消防给水设施。因此集气站内消防措施主要依靠站内布置的移动式灭火器和周围处理厂的消防车。利用站内布置的灭火器扑灭初期火灾,对于站内出现的大火则由周围处理厂消防站内的消防车进行灭火。苏xx-x集气站内灭火器材统计的布置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各区域内摆放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另一种是在集气站内的进站大门旁设置了消防亭。
四、分析结论和建议措施
1.分析结论
苏里格数字化集气站生产系统安全现状分析工作以苏xx-x集气站为实施对象,通过对集气站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物质和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认为经过数字化改造后的集气站由有人驻守改为无人驻守,其对天然气泄漏事件能否实现及时探测和有效控制的难度有所提升。
在集气站主要危险物质和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采用了BOW-TIE方法针对天然气泄漏事件从预防、探测和控制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综上所述,认为苏xx-x集气站的工艺仪控系统设计比较合理,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集气站从有人驻守到无人值守后对天然气泄漏事件的预防、探测和控制系统的能力较强。
2.建议措施
为了体现“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确保苏xx-x集气站在无人驻守情况下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对集气站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
2.1为外输截断阀增加可靠的气源,或者改为符合集气站防爆要求的电动球阀;
2.2对天然气发电机每月进行启动并带载试验;
2.3对仪表、阀门的校验工作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在校验后立即回装;
2.4建议聘请厂家人员对中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参考文献
[1]张海峰、牟善军编,《煤气化工艺风险管理》,中国石化出版社.
关键词:燃气安全 标准化突发事件 应急处置
Thestandardizationofgasemergencydisposal
Cui Jingyue Zhan Shuhui Zhao Yanyo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SchoolBeijing100044)
(Yanzhou Gas Group Company Zhao YanyongShandong272100)
Abstract:General use of gas is convenient to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ves, But ga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mmable ,explosive and poisoning, so it is very dangerous in using it in mining, production, Stockpiling,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or gas emergenc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unexpected public events. Presented how to standardizing emergency gas accident,make emergency disposal quick,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duce accident assessment of inaccurate、 personnel handling errors、Lack of experience in emergency Lead the accident delays and expanded.
Key words:Gas securityStandardize Unexpected events Emergency disposal
1、概述
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进入1,000~3,000美元区间时,安全事故会呈现高发态势,称为事故易发期或事故高发期。摆脱事故多发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过程。据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提供的数据,英国、美国、日本走出事故易发期分别用了70年、60年和26年。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同时,我们也迈进了事故高发期的门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2004年曾表示:争取用10至15年的时间,使我国走出事故易发期[1]。
近年,我国城镇燃气系统中不断发生泄漏、火灾及爆炸等突发事件。这不仅带来生命与财产的损失,也对社会公共安全与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燃气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10月19日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其中规定:管道燃气经营者对其供气范围内的燃气设施,承担运行、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的责任;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燃气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
安全生产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当事故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如果能够科学应对,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就可以有效地抵御事故或灾害的蔓延、减轻危害后果。
2、燃气行业应急处置现状
在城镇燃气行业一些大中型企业,有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有一定的应急抢修技术措施和专业应急队伍,有内部的事故情况通报、交流制度;在实践中能够与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应急抢险,积累了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但还有一些企业,进入燃气行业时间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际应急处置经验不足,很难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此外,虽然各级管理部门和燃气企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抢修抢险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等文件,但各企业在面对事故时的处置措施却差别很大;即使在同一个企业内部,针对同类事故,不同人员的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应急处置技术措施是否有效,缺乏评价标准。
同时,整个行业对应急处置经验与教训缺乏总结、交流,对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做专业技术分析不够,使得燃气管理部门及各企业不能分享已有的、成功的应急处置经验,也无法汲取事故应急中的教训。
3、对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标准化的思考
根据我国 2007 年11 月1 日颁布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可将应急过程分解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部分。其中应急处置与救援应针对不同事故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对于燃气行业,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措施,以快速、有效地控制事态。
面对故障、事故等突发事件,如何做到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3.1、应急程序标准化
推荐使用标准化应急处置程序,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事故处置的影响,使事故应急处置与操作快速、科学、有效,减少事故评估不准确、人员处置失当、应急经验不足等造成对事件的处置不够及时、有效和正确。
英国在事故应急中采用“金、银、铜”三级处置方式:在事件发生后,“铜级”处置人员首先到达现场,指挥官需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如果事件超出本部门处置能力,需要其他部门协调时,指挥官需立即向上级报告,按照预案启动银级处置机制;如果事件影响范围较大,则需要启动金级处置机制。“金、银、铜”三级处置机制有效保证处置命令在战略、战术以及操作层面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的工作局面。
我们认为,燃气行业应急处置程序可以参照流程:
图一燃气应急处置流程图
(1)预警响应与接警:燃气事故的接警通常是公安、消防和燃气供应单位中的某一部门,许多城市已经建立相关部门接警联动制度;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由燃气调度管理部门的决策人员对事件做出初步判断,决定反应级别、确定可调动应急队伍及人员,做应急技术资料信息等准备,发出应急相应指令。
(2)派出应急队伍:针对发生事故的地点、情况,应派遣专业的燃气应急队伍和人员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应急队伍应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应急处置工具、人员防护装备等;
(3)现场初始评估:应急队伍中的指挥人员应在最短时间内对现场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划定警戒和处置操作范围;决定应急预案启动级别,提出事故控制及处理技术措施的意见、建议;确定是否需要其他部门的协调、参与;向现场和应急指挥部门汇报情况。
(4)现场应急操作:燃气应急队伍是主要任务是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和专用工具,进行事故控制的相关技术操作。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影响范围的故障和事故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事态,对事故点进行处理。
(5)系统功能恢复和应急措施评价:抢修、抢险完成后,应按照一定程序恢复燃气系统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还应由应急队伍的指挥人员对应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应急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价: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检测;确定应急操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范、规程要求;确认应急任务是否完成;通知指挥部门,宣布应急过程结束。
检查现有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安全知识、燃气专业知识,将各类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旦事故发生时可以比选、参考。采取标准化应急程序,可以避免一些燃气管理部门及企业应急处置经验不足,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应对。
3.2、应急处置专业化
应急中应采取“专业化处置”原则: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事件,采用相关专业知识、职业技术技能、专业工具;依靠专业队伍和人员、专家,应对和控制事态,将危险、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1)专业应急队伍:要应对燃气突发事件,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及技能、专业技术及装备的应急救援队伍;应定期对他们进行燃气专业技术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的培训;参加高仿真度的演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应急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自我防护及救援工具与设备,培养能够熟练操作应急设备的职业技术人员 。目前,我国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首先,缺乏应对重大复杂事故的大型特种装备,难以满足跨地区、跨企业处理特别重大复杂事故的要求;其次,企业专兼应急职队伍投入不足、装备陈旧,队伍的分布及装备水平滞后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和行业技术发展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应急工作需要。
(2)专家援助机制:在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处置中,往往需要把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吸收到专业应急队伍里来,弥补专业应急队伍在知识、经验、技能上的不足。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专家队伍可以出谋划策,担任现场应急技术指导、应急措施评判、应急方案抉择等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应急失误。
建立信息资料库,收集、整理应急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有经验的实战队伍等方面的信息,形成专家援助机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应急专业意见和建议;将专家学者研究出的燃气扩散、火爆损失预测等模型,与事故应急决策、指挥调度相融合,可以提高应急指挥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作战能力。
(3)专业化技术措施:我们常见的燃气事故形式主要有四种:泄露、火灾、爆炸和中毒,这四种形式不是相互独立的,可能会同时发生。因此应急处置时要有针对性,找到事故的根源。比如处理泄漏及火灾时,燃气低压管道、中压管道、用户户内的技术处置方法是完全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发生地点选择不同的应急措施 。
3.3、效果评价科学化
燃气应急处置的效果评价,是对已完成的处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从而判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实际结果与计划的差别;并依靠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及正确性作出结论性意见;据此总结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为修改应急预案、改进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我们认为应急处置的效果评价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评价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调查研究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从多方面、多层次,了解处置全局和全过程的情况,从处置人员和调度、操作人员处获取第一手资料。
(2)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即应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包括必要的原则性设计计算),实事求是,避免凭空臆造;对材料要有鉴别,对物证、证言要有分析,使评价结果建立在调查材料经科学加工的基础上。
(3)评价成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评价不应该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特别是调度指挥或者决策部门;应保证其独立、客观性,才能真正选择、确定正确的应急救援措施,汲取事故中的教训,积累应对经验。
目前,我国的燃气事故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应急技术措施缺乏客观的评判标准:应急抢险的具体操作是否得当、工具装备是否适用、应急行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没有统一的评价。对应急行动的评价总结,可以为处置类似事件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因此,应逐步使应急处置的评价体系标准化。
3.4、总结交流制度化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规定: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制度,定期通报事故处理结果。
完善总结应急交流制度,搭建交流平台,使整个行业对应急处置经验与教训经常进行总结、分析,分享已有的、成功的应急处置经验,汲取应急中的教训非常重要。
目前,一些燃气大中型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对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做技术性分析,应急处置完成后,能做出评价总结,肯定正确、有效的应急行动与技术措施。但是,这种制度还不够完善,总结出来的经验很难分享与交流。因此,我们认为应建立一个应急信息交流平台,对引发燃气事故的技术原因进行分析;对应急处置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评价;对应急装备、工具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对防护用品与报警装置的充分必要性进行评估;应定期对燃气行业事故应急的新技术、新问题等进行交流,推进燃气应急救援的总体水平。
4、结论
随着燃气事业的飞速发展,燃气安全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如何提升燃气管理部门和燃气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指挥顺畅、调度科学、反应迅速、战之必胜的目标,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燃气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采用标准化的应急处置程序和专业技术措施,提高应对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将成为我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1)我国目前在燃气应急处置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推荐各类燃气事故的应急标准化处置程序,可以使事故应急处置与操作快速、科学、有效,减少事故评估不准确、人员处置失当、应急经验不足等造成的处置延误、事态扩大等;有助于公安、消防、安监等相关部门协调处置燃气突发事件。
(2)把燃气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吸收到专业应急队伍里来,建立“专家援助机制”,可以协助应急处置、出谋划策,以弥补专业应急队伍在理论知识与经验上的不足;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培养和锻炼,可以提高燃气行业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好总体应急水平。
(3)应急处置完成后,及时对应急行动给予科学的评判总结:肯定正确、有效的行为,汲取事故中的教训;确认正确的应急救援措施,积累突发事件应对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4)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的应急处置经验,汲取已有事故应急中的教训;加强对引发燃气事故的技术原因分析,对应急预案、措施、行动、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流,取长补短,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城镇燃气安全管理 詹淑慧,杨光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B1
[2]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
[3]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城市安全应急系统城市燃气蒋宏周以良 2006
作者简介:
崔竞月 女汉族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供热、供燃气、空调及通风工程
学历:在读研究生
关键词:升压试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P435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在天然气进入深圳市以前,主要气源为液态液化石油气经区域气化站或瓶组站强制或自然气化后输入地下燃气管网,LPG管网中压运行压力为0.07MPa,而天然气管网设计运行压力为0.3MPa。为确保转换为天然气后的管网安全可靠性,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燃气)在转换前对所有地下燃气管道进行升压试验(0.07 MPa升至0.3 MPa),以检验现役埋地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阀门、凝液缸等)是否满足输送0.3 MPa天然气的需要。升压试验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很有必要事先进行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结果的可靠性和升压试验作业顺利,根据试验结果对现役埋地燃气管道作出合理的评估。本文从升压试验作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着手,运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对升压试验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法律法规
升压试验作业必须执行国家、行业以及企业有关标准、规定、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主要有:《埋地燃气管网升压试验总则》、《用火动焊规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自然气化系统操作规程》、《瓶组站钢瓶更换操作规程》、《地下燃气管网巡检工作规程》等。
3、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对于生产作业活动一般都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是一种通过表格形式较细地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的方法,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若干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如下:
3.1升压试验作业的步骤
升压试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技术部门确定升压试验作业范围――技术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到现场勘察――共同制定试验方案――确定需落实安全的措施――相关部门进行机具材料检查和人员准备――进行升压试验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升压试验作业结束,清理现场等各步骤组成,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违章,留下隐患,甚至发生事故。
3.2升压试验作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升压试验作业的风险评估包括升压试验作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评估升压试验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和风险评估三个板块组成,升压试验作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由偏差发生频率、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和监测、联锁等设备设施四项内容组成,每次内容分别对应五个“等级”。同样升压试验作业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也是由对人的危害程度、财产损失、法规及规章制度符合情况和形象受损程度四项内容组成,每一项内容分别对应五个等级。风险评估模型为风险值R=L*S,具体情况如表1、2、3所示。
表1: 可能性(L)因素表
等级 偏差发生率 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 监测、控制、报警、联锁等设施设备
5 经常发生 没有规章制度或有规章制度但从不执行 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无任何经验、无上岗资格证) 无任何措施,或有措施从未使用
4 多次发生 有,但只是偶尔执行;规章制度有但不完善 不够胜任(有上岗资格证,但没有接受有效培训) 有措施,但只是一部分,尚不完善
3 偶尔发生 有规章制度但执行不严 一般胜任(有上岗证,有培训,但经验不足,多次出差错) 防范控制措施比较有效、全面、充分,但经常没有有效使用
2 曾经发生 有规章制度但偶尔执行不严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防范控制措施有效、全面、充分,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1 从未发生 有规章制度,而且执行状况良好 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 防范控制措施有效、全面、充分
表2:危害及影响后果
表3:风险值R=L*S
严重性可能性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6 9 12 15
4 4 8 12 16 20
5 5 10 15 20 25
3.3升压试验作业危害分析及风险评估
3.3.1事故数据参考和分析
由于公司在此以前从未进行升压试验工作,但各步骤各环节操作都是日常工作有的,如临时供气、巡查、探测等,有关操作规程、标准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但在执行中经常出现偏差,如巡查未按规定时间,警戒范围不够等。
3.3.2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见表4
表4: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
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25 不可容忍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立刻
15-16 巨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
建立运行控制程序,
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立即或近期整改
9-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内治理
4-8 可容忍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保存记录
根据升压试验作业风险评估模型和参考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具体分析见表5。
表5: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 燃气管道升压试验 区域/工艺过程:市政道路或小区燃气管道
分析人员:日 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潜在事件或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1 安装临时气化装置和临时供气装置 连接不严密 泄漏或爆燃 试漏检查 2 2 4
2
安装压力表
连接不严密 泄漏或爆燃、无法监测试验过程 试漏检查 2 2 4
表不准确 无法监测试验过程 定期检测 1 3 3 制定规程,要求使用XX次后,必须检测。
3 关闭试验段的阀门 关闭不严或内漏 试验失败 放散一段时间后再次关闭阀门 2 3 6 对什么时间关闭阀门需要根据经验来制定规程。
4 升压试验过程 临时供气不足 影响正常供气,遭到投诉 2 3 6 指定专人巡查监督。
钢瓶曝晒 泄漏或爆炸、人员伤亡 2 5 10 采取遮阳措施,特别情况下采取淋水降温。
升压过快 不满足试验要求 试验方案
法兰松动 泄漏或爆燃 管网抢修预案 2 2 4
管道微漏 爆燃 管网抢修预案 2 2 4
管道破裂 试验失败、爆燃或爆炸 应急预案 2 5 10 抢险人员参与试验作业,抢修车辆、工具设备在场。
行人、车辆以及意外火源等 影响试验作业或泄漏燃气爆燃 3 2 6 方案中增加沿线巡查,提醒进入作业场所的无关人员,疏导车辆;增加警示标志等;小区内试验通知增加作业期间居民回避的内容。
5 试验结束拆除装置 余气挥发 职业病伤害 4 1 4
6 试验后巡查 巡查不力 泄漏或爆燃 规定加强巡查 2 3 6 规定时间段、频次、指定人员,严格记录;并增加对邻近管沟等巡查,进行检测的内容。
一、活动目标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以应急演练为主线,结合日常应急管理,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认真部署专题行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协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确保全民防灾避险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生产经营单位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规范企业在事故初发期的先期处置工作,提升企业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等应急管理水平,为减轻或阻止事故态势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构筑坚强防线。
二、演练内容
1.市政府与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联合举办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政企衔接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演练活动,重点围绕指挥决策、协同应对、应急保障、后期处置等内容,组织开展应急指挥演练;同时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及救援装备展示活动。
2.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供水供气、旅游等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脚手架和起重机械坍塌、特种设备、油气管线泄漏、宾馆景点等本行业领域内的专项应急演练。
3.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涉爆粉尘、城市燃气等生产经营单位,要针对本单位危险源、易发事故特点和危险有害因素,全面开展班组、车间一线员工应急处置方案演练,让每一名管理者和员工知道发生险情后如何处置、如何逃生、如何与事故辖区的政府部门报告事故信息,如何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4.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和应急演练计划,针对汛期和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段,结合本单位、本行业事故易发、多发,应急管理基础薄弱的领域、时段、岗位等为重点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战化应急演练。
三、总体要求
(一)明确目标,精心部署。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把应急演练工作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同时部署、严密组织、认真落实。要紧密结合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特点,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立足于事故灾难应对和事故处置全过程,采取多种形式,科学安排专题行活动内容,确保以活动促准备、以活动强能力。
(二)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各类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和教育,提升应急意识和先期处置能力。各类企业在立足基层车间、班组和岗位开展现场处置演练的同时,要组织开展一次企业领导参与、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应急演练活动。要不断拓展专题行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开展应急培训、比武竞赛、宣传教育和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等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推动预案简明化、卡片化、专业化,特别要提升企业员工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创新方法,提升能力。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专题行活动,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理论创新,特别是围绕风险分析、情景构建、应急准备、应急能力评估等开展研究,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做法,并按照《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济安委办〔2017〕17号)要求,撰写理论文章。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合风险特点构建演练情景,针对薄弱环节设计演练内容,着眼最大实效确定演练方法,确保演练效果,真正发挥应急演练评估、检验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作用。要加强应急演练评估工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9009-2017),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应急演练有关内容和工作程序进行评估与总结,及时发现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应急预案,补充应急装备。
(四)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市政府安委办将按照各单位报送的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报表,对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采取督查检查、指导参与等手段和措施,确保应急演练工作落到实处。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全市通报,并纳入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同时将专题行活动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宣贯、应急预案优化等日常应急准备工作,以及督察、检查、培训等工作紧密结合,送专家下基层、送知识到一线,切实提升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水平。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专题行活动总结,填报《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专题行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于7月5日前报送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全生产月”期间,每周五报送应急演练活动开展情况。报送材料包括活动情况电子文本、视频(分辨率大于1280像素×720像素,格式为MP4、MPG2、AVI、MTS)、照片(分辨率不低于1920像素×1080像素,格式为JPG、PNG、PSD)等。重大危险源单位、市属重点企业及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应急演练情况请直接上报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联系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