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课堂,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面对新时代师生关系的种种变化,我们不仅应当追问其背后的价值和行为模式结构,更应当探索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什么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融洽、真诚和关怀的心理氛围,指教师与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师生共处于和谐的统一体中。它既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优越的环境,又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顺利实现教书育人的重任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才能感受到主体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烁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如何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呢?
1.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条件
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师生在和谐的课堂中,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首要的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夯实和谐根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课堂上,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平等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使教与学互相交融,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使用得当,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因评价而和谐,因和谐而焕发生机。因此,“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需要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要求用激励性的评价观评价学生。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催化剂,能促进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生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言必须真实、准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抓住点滴的闪光点,如学习的态度、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或发言中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不断采用多元的激励评价方法及时点评,使学生有信心参与到整个教学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个性的张扬和发展、技能和方法的提高,从中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还要优化评价的语言,优美的评价语言有时会像一首诗,像一缕温暖的阳光,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引发美感享受。精心锤炼的评价语言能为课堂注入新鲜的气息,显示教师的教学睿智。
3.尊重学生人格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根基
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融洽主要是借助于语言,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实现的。对话意味着师生之间精神上平等的相遇,意味着师生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平等的师生关系。尤其是思想政治课,要体现其德育性,要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仅靠教师的权威,靠自上而下的灌输,是不能真正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学生不会从心底信服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的载体,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融洽师生关系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上要讲究艺术性。例如:教师要态度端庄、和蔼,感情充沛、热情。要使语言生动,就要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做到快慢得当、抑扬顿挫;要使语言形象,就要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语言艺术也是表达艺术。表达艺术是通过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来实现的。要尽量用完美的艺术表达,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增强感染力。
4.优化教学设计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的桥梁
【关键词】教研组; 校本教研;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93-01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以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研究与改革活动。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效最为直接、最为显著的教研层面。它是以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者,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最基层、最日常、最具研讨性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校本研究,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学业务组织,是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师自觉行为的智慧型集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重视并不断强化教研组工作,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学科、名教师,构建学习型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教研组工作形式化、单一化 ,竞争机制不合理 ,工作反馈机制不够健全,教研工作缺失校本关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所以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搞好教研组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保证。所以,为了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下面就我校在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工作中,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 教研组的内涵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基础
课题研究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只有让课题研究扎根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题研究也才更具有生命力,校本教研才能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就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指导教师从身边的教学中确定课题,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为教育科研活动,把行动研究作为开展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小切口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应用性研究,让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得以体现。如政治教研组由于多数教师都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他们就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选定《“‘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转化教育的案例研究”》、《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作为本组的课题研究,以便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初中数学组选定《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与思考》、初中语文组选定《写字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高中中数学组选定《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最优化探讨》、高中语文组的《高中生硬笔书法训练》、物理组选定《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及自制教具》、化学组选定《化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信息组选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校本研究》、艺术组选定《艺术欣赏中的情景创设》、历史组选定《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这样就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反思,教师广泛开展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感悟与反思活动,逐步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机制,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战略。目前,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参与应用性教学课题研究热情高涨,在研课题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二个——《普通中学校本教研管理的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研究》;区级课题研究四个——《单亲家庭中学生特殊教育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有效训练研究》、《普通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研究》。已结题的重庆市教育规划办实验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参加课题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市级三等奖、区级一等奖;区级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智能化练习及题库的开发与应用》、《开放阅读空间 优化语文教学》结题并获区级优秀课题成果奖三等奖。这些直接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真正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正使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教育科研活动,这样不但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加速从“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2 教研组的制度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建设网络和相关制度,构建促进教学、教研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规范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促使以学科教研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我校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形成了与自己学校实际相适宜的一系列教研组活动制度。如《沙河中学校本教研管理条例》、《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制度》、《沙河中学校本研究课题申报评审制度》、《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课题结题评审制度》、《沙河中学课题管理手册》、《沙河中学教研组长职责》、《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长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个人评选细则》、《沙河中学科研教研奖励细则》、《沙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奖励制度》、《沙河中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并相应建立了领导干部深入教研活动的听评课制度、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科教研组的管理职能和效果,形成更为开放、有效的学科教研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3 教研组的特色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决定于其活动开展的内容。如果活动内容一般化,久而久之就会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活动质量。学校应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使各学科教研组的活动内容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为此,教务处要求教研组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 “四个必须”的指导思想,即: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专题;必须以科研带动教研;必须使教研活动制度化;必须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初中语文组在教研活动中极为重视自己教研组的专题研究计划、主题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完善,在完成课题《写字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研究过程中,经常招集教研组成员和课题研究人员结合日常出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到课题结题时,研究的对象初一初二的娃娃大面积提高了书写水平及审美情趣,效果明显。重视教研组内老中青的传帮带和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在开展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专题研究时,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谭晓琴老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听课教师受益匪浅;重视教研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凡是本组里经验丰富、获得高级职称的老教师们都积极主动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教研组长谭崇元老师就主动接纳刚参加工作的王莹玺、邬德慧二位老师为徒,直接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所以,刚出大学校门的王莹玺承担的片区“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公开课教学,在李河中学执教的《老王》一课,深受片区全体与会领导教师的好评;重视搭建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初中语文组不但采取了“走出去”,还采取了“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丁阳中学的余宏老师前来献课,给本组教师提供与之进行切磋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就这样通过开展名师引领,理论学习,同伴互助,课堂观摩,比武交流,课题带动,总结反思等活动,把教学、科研、培训三者融为一体,切实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努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目前我校初中语文组的教师深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该组也被评为区级先进教研组。
总之,加强教研组的建设,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深化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各层面要求,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利于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借助重庆市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抓住我校创建市级重点学校的时机,进一步推进优秀教研组的建设,以创建人文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机制创新与管理创新,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贴近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为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科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组织,以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桂林《创新教研组管理机制,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2] 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 黎炳学 《校本教研要在实效性上做文章》
[4] 朱宁波 张萍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教育科学,2005,(5).
[5] 严冰 《关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云南教育2009年02期
[6] 钟炜《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优化校本教研活动》2011年04月
[7] 牟映雪 《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材?教法,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