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实现家校合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班主任要对学生作耐心的心理疏导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岐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已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2. 要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3.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止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4.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指导;大学生;质量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是由广西民族大学和社会资本合作于2002年4月共同创建的一所独立学院。经过12年的办学实践,学院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获得了很大进步,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因此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质量是学院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必行之策,所以本文将就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是指职业中介机构、咨询机构或教学培训机构,通过对求职者(或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帮助求职者进行科学的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帮助用人单位招聘适合人才的一系列活动。①
对于高等院校大学生而言,职业指导是指高校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职业结构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和职业,进行定向培训,达到人与职业的优化结合。主要任务是,提供职业咨询,开发职业潜力;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设计职业生涯;提高求职的技巧等。
二、学院职业指导工作现状
1.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不系统
学院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直接的承担者是各系部辅导员,辅导员在带班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个性特征、专业特点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要各方要素,对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职业指导教育。
另外,专业任课教师在为学生上课期间,偶尔会渗透一些职业观念或是职业信息给大学生,但是限于专业课课程时间紧张等原因,此类指导具有偶发性、不确定性。
再有,学院也会不定期的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给大学生开讲座,但是除了新生入学时的专业介绍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作用,更多的讲座倾向于学术型讲座,而不会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
2.职业指导专业化程度低
专职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扮演着主要指导者的角色,但是他们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指导更多基于自身的职业成长经历,采用朴素的经验法进行说服教育,专职辅导员的职业指导过程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理论的指导,所以个人的主观性强,欠缺科学性,有时甚至出现盲目指导的情况。
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更偏向于处理事务性的工作,例如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整理毕业生档案、搜集大学生就业信息等事务性的工作,而对于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论研究不够,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该部门对专职辅导员的职业指导工作缺乏指导和参谋的作用。
三、提高学院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质量的有效途径
针对上述学院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现高校更高质量的大学生职业指导进行探讨。
1.设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团队
做任何管理工作都要涉及到组织的建设,高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主体有专职辅导员、专业任课教师等,经过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大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引导者的辅导员在时间(充裕)、空间(与学生接触频繁)和工作性质上更适合承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工作。
因此,我们应该组建以专职辅导员为主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团队,该团队的上级领导是学院的学生工作部(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应组织该团队为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形式进行职业指导,另外学院可以设立职业指导咨询室,由职业指导团队内的老师轮流值班,接待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咨询。
同时,重新定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增加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研究职能和外部协调职能等,以提高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团队建设和发展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2.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工作专业化水平
学院应该结合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现实需要,定期选派部分大学生职业指导团队内的老师外出考察,通过对职业指导工作质量高的兄弟院校的考察和学习,使学院大学生职业指导团地的老师不断提高职业指导能力。
再者,学院应该选派大学生职业指导团队的老师参加专业培训,例如职业规划师的学习,以提高老师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论水平,进而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再有,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应定期、有系统的聘请社会知名企业家、专家来为我院学生开设以职业指导为专题的讲座,以使学生尽早思考自身的职业规划、确立择业方向,为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工作未雨绸缪。
3.立职业指导激励制度
学院应该建立大学生职业指导激励制度,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效果好的老师或团队提出书面的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对全学院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借助“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工作中来,甚至实现全员参与的理想化目标。
4.实现组织丰富多彩的就业和创业模拟大赛
学院需要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组织各种创业大赛、职业竞赛等,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模拟活动中(例如,炒股大赛、网络销售大赛等)认识自我、确认自我,从而为其思考职业规划的问题提供外部推动力。
总而言之,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大学生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我们需要在教学、育人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以期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提供科学的帮助。
引文注释
①王华兵.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科技视界,2013(12):294-296.
参考文献
[1]蔡朝义.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中国就业,2014(02):54-55.
[2]高月兰.试论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J].职业,2014(09):132-134.
[3]闫健娜,闫健娟,卜慧楠.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价值体现分析[J].科技信息,2014(02):128.
[4]杜玉昌.论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途径与方法[J].青年与社会,2014(01):132-133.
[5]吴双芳.试论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管理观察,2014(03):84-86.
[6]梁曦.试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161-162.
[7]糜莉,余乐.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J].才智,2014(05):143.
[8]韩丽丽,刘卫荣.论高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5):129-130.
小学校园文化活动自主意识小学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学校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体育节、科技节、阅读节是其中的一些常规性校园文化活动,活动的本意是让学生在其中获得个性特长展示和团队合作快乐。但活动的开展往往是以学校的意志为主开展实施的,于是就会出现以下现象:
1.活动繁多,被动参与。学校接受到来自上级各个部门的各类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疲于应付状态,被动的参与一项又一项的活动,每次活动不是参与人少就是走过场式。
2.照搬方案,无视生本。活动负责人接手任务时,为图方便,将他校或者前一届用过的方案拿来,略作修改,就开展活动。
3.活动热闹,形式散乱。全校性活动,涉及面广,时间持久,各负责人自搞一套,活动表象热闹,对于活动的内涵挖掘很少,学生的体验平淡。
在学校进行的200份有效书面调查反馈信息中,对“对待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你持什么态度?”的回答,只有30%学生表示“已参加”,还有70%学生分别表示“准备参加”“不准备参加”“只是那些有特长的学生舞台”或“想参加但没有时间”。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大约只占在校学生的1/3,学生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率并不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那么这类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如何实现学生对活动的自主开展和实施?以我校阅读节为例,谈谈对策:
一、整体规划,呈现有序的活动设计
第一个镜头:会议室里,滨小教师齐聚一堂,在本校特色论坛“滨小发言台”上作“第三届小浪花阅读节”金点子征集的发言,会后,方案策划人商讨阅读节各类活动。
一改以往学校活动方案的执行目的性过强,学校意志过度体现。本次活动方案策划明确提出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情,只有大家的观念达到一致,活动才能呈现预期效果。本届阅读节,我们在校常规的“滨小发言台”中进行了“第三届小浪花阅读节”金点子征集,教师们从儿童视角出发纷纷建言,校方从中获得了不少好点子,更重要的是传递给老师们“阅读节就要开始了,阅读节是我们共同的事情”这一信息。校第三届小浪花阅读节组委会的成立将学校中有创意、有干劲的老师吸收在内。学校将活动的主动权真正还给了学生,学校的任务仅仅是将硬件环境准备得更加出色,将活动安排得更加合理,将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得更加强烈。
二、复合主体,定位合理的活动角色
第二个镜头:清晨的开幕式,还未进滨小校门,就听到晨诵声声,校园门口,由孩子们设计的阅读节拱门别致新颖,五年级6个班的孩子排成相对的两列纵队,以诵读的方式迎接每一位到校的孩子,告诉他们“阅读节开幕了”。红领巾志愿者行一个队礼,递给他们阅读争章卡和阅读心愿卡,送给孩子们阅读节第一份特别的礼物。升旗仪式后,主持人与各年级孩子的阅读口号呼喊替代了传统有板有眼的领导致辞,在乐曲声中,孩子们将写好的卡片粘贴到心愿墙上,一个别致、有趣的开幕式就完成了。省去严肃的领导寄语,除却繁琐的各种仪式,每个孩子在这个清晨进行了心灵的沐浴。
以往大型活动节日,全校性的大型的聚会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成为了看客,个体体验浅显,参与欲望平淡。班级活动项目承包制使学生的自主得到了极大地发挥,使活动主体从“被参与”到主动参与。五(1)班设计阅读节开幕式拱门及所有显性布置,五(2)班承包了阅读节主持和红领巾志愿者,其他四个班级承包了晨诵排练。在这个开幕式中,老师成了看客,活动却呈现出了学校传统大型活动所不能企及的精彩。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阅读节中的晨诵志愿者解释了这句话。五(3)班学生已经有三年的晨诵午读的经历,在这次阅读节,他们班申报了晨诵领读志愿者,在每周三清晨到各个班教室进行晨诵引领。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就叽叽喳喳开了:“以前只觉得晨诵有趣,没想到我还能当小老师,带着那么多同学一起晨诵,这种感觉太好了!”“做小老师也不容易,我在家让爸爸妈妈当学生,练了还几次了!”“我的学生都很听话呢!”……
在学校主导型活动中往往有着复合主体的感念,学校作为主导者从时间安排、场地选择、比赛规则设置等角度,它是主导者,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在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比如开幕式仪式的设计,队形的站法,诵读的安排,等等,学生则是主体者,他们有着自主开展这些活动的能力和自由。
学校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教师提供精神支持和技术指导,而学生是整个活动的全部,是活动的主角。晨诵内容选择、主持词撰写、活动排练……都是在学生自主开展之下进行。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有了责任感的驱使,才有了主体意识的体现,“被参与”现象也大大减弱。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一席之地。
三、挖掘内涵,减少浅显的活动表象
第三个镜头:小浪花报义卖成长体验小记中,一个孩子写道:“报纸义卖中,最难忘的事市12月11日下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和同学一起分析、考虑、帮助建议卖报中的种种问题,帮我们预先解决了活动中的一个有一个问题,提的建议对我们也非常有用。”也有孩子写道:“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们学会算账、记账,用科学的方法思考,我们盈利颇丰,太开心了!”
如何在阅读节中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而不单单停留在浅显的活动表象上?随着学生思维的不断成熟,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在活动中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对问题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注重活动中的理性思辨。
阅读节中《小浪花报》义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体验活动,为此,我们开出了“小浪花义卖营销策划”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让孩子们更理性的去策划这次义卖活动,使他们更大胆、自信地去经营销售。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案设计,在他们脑海当中初步形成了营销的概念,这对他们即将要经历的小浪花报义卖是一次极好的“头脑风暴”式的锻炼。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探究;引导;预设;生成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投入,取得非常大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常被简称为“高效低耗”课。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最核心的活动,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所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实现物理课堂“有效教学”,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下面以笔者在上“电生磁”一节突破重难点时所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及笔者所做的一些尝试为例,谈谈相关感受。
一、电流的磁效应
演示:把一个用纸盒装好的螺线管放到一个静止不动的小磁针的旁边,然后进行通电、断电(电池让学生看到)及其移走有通电螺线管的纸盒。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
1.你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2.这个纸盒里装的是否是永磁体?为什么?该磁场与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探究:
现在大家试一下,用你桌面上的器材(两节干电池,一根较长的导线,若干短导线,小磁针、小灯泡、开关各一)组装一个电路,看你组装的电路的电流能否使小磁针受力偏转。
学生探究。
引导学生探究:
1.你们是怎样做的?通电导线与小磁针怎样放置?
2.刚才大家在做实验时观察到小磁针偏转得大不大?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学生探究。
引导学生探究:
小磁针是怎样偏转的?它偏转的方向可能与什么有关?用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小结:
(人教版)教材开头部分首先提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有无关系的问题,紧接着介绍了人们发现电和磁联系的大体历程并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然后演示奥斯特实验的探究过程。而笔者在教授以上内容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首先处理好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围绕“电流的磁效应”,笔者先是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议论,并设计了三个探究板块让学生探究,其次,处理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整个探究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解决什么问题?后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方式怎样?教师是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探究过程应由学生完成。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
引导学生思考:
让两个学生带上他们的实验器材上台演示,将演示结果和教师演示的纸盒里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做比较。引导学生思考,谈一谈增强磁性强弱的方法。
进一步引导:
教师这个纸盒里装的东西,它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一种最常用的增强磁性强弱的方法,想不想看一看?(让学生短暂思考)
经过创设情境,步步引导,学生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增强,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
引导学生探究:
打开纸盒,拿出螺线管让学生观察。
用你桌面上的器材(器材:两节干电池,两根较长的导线,两根长铁钉,若干短导线和铁屑,小磁针、开关各一),先缠绕两个螺线管,为了缠绕方便,请大家把导线缠绕在铁钉上。比一比,看谁绕得既快又好。
学生制作螺线管。
引导学生思考、作图:
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你能画出来吗?
学生画出的如下两种螺线管的缠绕方法:
针对八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笔者引导学生对照实物画出图1、图2螺线管的绕线图,为进一步学习安培定则做准备,分散了学习难点,减小了学生学习安培定则的的坡度。
引导学生思考:
用其中的一个螺线管,接上电源开关,用铁屑均匀的撒在螺线管上边,再拿起通电螺线管观察铁屑的分布,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觉得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哪种磁场相似?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及安培定则
引导学生探究:
既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下面大家就用你们缠绕好的螺线管试一下,看一下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或螺线管的绕线方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注意把通电电流和螺线管的极性都记录在图1、图2中。
学生实验探究,并记录如下:
学生交流与概括出的结论: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螺线管的缠绕方法两者有关。
学生概括出的结论,与笔者的预设有所不同,笔者先前预设至少有两、三组学生可以得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这一结论。
继续引导学生:
现在大家把图3—图6电流方向标在螺线管上,然后比较图3和图5以及图4与图6螺旋管上的电流方向和磁极方向,你又有什么发现?
这里,教师挖掘出实验记录中隐藏的关键“探究点”,精心设计导向性信息,学生在这些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主动探究,而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的、纯粹的发现式的探究。(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基础进行实时、适当的引导)
学生小结: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与螺线管的缠绕方法无关。
在发现学生第一次探究结果与预设有偏差时,老师通过引导,使生成更有价值,也把整个探究活动推向了。
引导合作学习:
两个结论,第一个讲与螺线管的缠绕方法以及电流都有关, 第二个讲与螺线管的缠绕方法无关,你是怎么理解的?
用哪一个结论来分析、记忆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
继续引导学生:
怎么记忆通电螺线管两端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的对应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翻开书本70页,看画面中蚂蚁和猴子是怎么说的,你能想出类似的语言来描述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跟n极位置的关系吗?或者借用自己手指的关系来描述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与n极位置的关系吗?请对照图7—图10进行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交流:
某学生:蚂蚁和猴子说的都对,安培定则讲的方法也不错,但我自己有一个方法,我觉得比安培定则更好,就是:打开右手手掌,手心对着螺线管,四个手指是电流方向,拇指所指的就是n极。相比安培定则,我的不用抓,更加简单。
……
某学生的发言真的很好,出乎我的想象,也掀起了学生讨论的。在这里,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远比教师讲授或直接评判的方式好得多:一是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二是有助于张扬个性,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三是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
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笔者认为应注意抓好两个环节(含处理好四个关系,解决好三个问题),即课前的准备环节和课堂调控引导环节。详细说来,就是课前准备环节,(1)要处理好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即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及结合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生活经验,把课程内容通过重组、加工来整合、丰富教学内容,以期达到教学的最优化。(2)要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法、学法的关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设计出的教学方案,应努力做到学生预习时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学生自学能够理解的知识不讲,但应设计练习反馈,还有,对难点问题如何突破、哪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引申、什么地方应实验探究解决,什么地方采用讲授法,什么地方应合作学习解决较好等等,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正确处理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其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探究的氛围,把握探究的深度和秩序,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任务是思考要探究的问题,设计并实施探究,交流、总结探究的过程及结果。处理好(2)、(3)关系,即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整个教学程序应是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称之为课前预设)。课前预设一定要富有弹性,利于调整。
对于课堂调控引导环节,则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实时进行有效引导、调控,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就一定有高效的“知识生成”。即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哪些地方已经会了,哪些地方没有掌握或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点拨,充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具体操作时我们主要是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课堂练习或检测等反馈手段来关注学生“学得怎样?”。一定要记住:我们的所有预设和引导,都是为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机会,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服务的。总之,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取决于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预设考虑是否周全,其次取决于课堂为如何实现这些预设生成所做的调控引导,如果我们都做足工作,那么课中一定会有我们期盼丰富的预设生成,即使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们也可以调整预设程序或调整教学任务,使生成更趋于合理,也更有价值,同样可以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陈水娣. 探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1(3).
一、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传统教学具有封闭性。我国封闭式教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高中或者大学在选择录取学生的过程中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基础,所以教师大多都根据考试所考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就是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匮乏与不均。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公共资源建设,还是教育建设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资金不足使很多学校无法进行实验与开放式教学,使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与现状
合作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提出来并开始实施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改变了原有教学的单一模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这种学习方式很快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并且被称为近几十年来最成功的教学方法。我国国务院也颁布名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学校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积极提倡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发展。合作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彼此分享与探讨自己的想法、经验,交流彼此的观念与理解,从而实现对知识更细致更全面的理解。但是我国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时间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漏洞与不足。我国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但是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不理解,导致教师过多重视讨论的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的目标,这不但无法实现学生开拓思维学习方式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学习。
三、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利用合作学习来增强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理解与掌握,就变成了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重点说说如何实现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组学习,全面参与1.在实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组员控制在六到八人之间,并且在分配成员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自由地划分,最好将男女混合搭配,而且要将不同特长与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合在一起,保证每个组之间没有过大的差距,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弥补,保证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使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点与长处。2.在小组中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类似小组长、生物信息调查研究员、生物成果总结展示员、任务检查员等,在调动学生对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的同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来。此外,最好定时换岗,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在不同岗位的经历,从而提高自身对生物的学习能力。3.应该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培训小组长的分工与组织能力,帮助大家顺利地完成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当面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时候,不能盲目查找资料来寻找答案,应该先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发现问题的眼光。组长身为组内关键的人员,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研究,应该放低姿态多听取组员的想法,去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与不足。
(二)安排适合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不同类型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能自己消化,就不必要浪费时间讨论;面对特别难的问题,教师应该事先安排下去,让各个小组在课后进行研究,在上课的时候分析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如在学习单细胞生物的过程中,对单细胞生物的定义与种类和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演化过程等,学生在观察后应该立即进行讨论;但是对于思考类似宇宙生物的演变这类大问题的时候,应该提前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探究,再在课堂上展示探究成果。
(三)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找准地位教师在推进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结合先进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进,摆脱原有单一教学模式的禁锢,并善于充当一个引导者,将问题留给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并对最后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合作机制
由于中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经验与专业感性认识的匮乏,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较好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并影响到教学效果。鉴于管理类课程知识体系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教学双方共同互动努力,强化学生专业和课程感性认识,才能为学生很好理解并掌握相关管理理论知识奠定必要基础,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但经到企业调查,发现中职学生而外出实习,到企业去出现的普遍现象是因为企业担心正常的生产管理受到干扰,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或者不指派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学生往往沦为勤杂工,从而使实习工作流于形式,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可能也因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往往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为担心商业秘密泄露,企业往往不愿分配实习学生参与重要或者实质性的经营管理工作,从而无法实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管理类问题的教学目的。所以,中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教学如何实施才能更有效,就涉及到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
一、中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定位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具备基础管理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例如: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以为北部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培养“招进来能教,走出去能做”的技能能手为目标,要求每一位中职学生都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法律知识,有较熟练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而实践教学定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达到“三能”即能上岗,能吃苦,能创新。只有具备了“三能”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门人才。
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师生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平台是指为学生搭建起由“教授、专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共享知识的学习平台,使其不仅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也成为教学案例编写的基地和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基地。从而也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形成规则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求教师要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专项,不断更新和完善实验环境,整合实验教学体系;多到企业进行实践,收集企业典型案例作为教学题材。可通过参加研讨会、培训等形式更新观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精心准备,每年出版2-3本实验教材,并大胆尝试,开发场景式实验项目。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在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论坛、赴实地考察学习取经、参加培训的同时,适当将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经理人、企业家请进来通过座谈、演讲甚至开课等形式,打造一支兼职的师资队伍,充实实践教学。
三、引入多种课堂形式,进行教材改革,开发实用教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管理游戏、情境体验、沙盘演练、软件模拟、案例研讨、顶岗实习、参加竞赛、自主学习和第二课堂” 等多种形式组成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得到管理者通用能力、特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的训练。
调动一切力量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实习基地,由自主实习向相对集中的实习转变;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都应编写与培养目标相吻合的特色实验教材,如:应用文教学改为《企业管理文案写作指南》》,计算机应用改为《企业办公室人员培训》等。
教具开发:通过定制必要的教具,在场景式模拟实训方面开发新型实验项目,力求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如在沙盘演练项目中,用EXCEL开发原材料采购分析表,开发现金控制流量表等实用的辅助教学工具。
四、校企合作形式更新,真正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化
采用学校附属企业、教师融资自建企业和指导学生创建企业的形式来进行校外实践教学,这对外充分利用我校人才的优势,借助商务教研室的专业师资,利用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优势,创建企业,让学生能真正达到在对外开放的企业环境进行学习和提高,真正意义实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使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现实与虚拟;理论与实践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把实践教学内容职业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化,带动了学风建设,致使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而且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科学教育论 》;李太平等著;人民出版社;2010.09.1;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陈伙平等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09.01;
1 建立档案要有强烈的立档意识
要有收藏家的心态,视档案材料为至宝,及时收放保管。如,学生获奖通知,即使本校学生没有获奖,也不能扔入废纸篓,要存档保管,并注明本校学生没有获奖或未参赛情况,这样就不会有获奖漏登之嫌,便于核查。倘若当时认为某材料无存档价值,也不宜马上作废处理,应引入待整理档案袋小憩。随着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档案管理工作也应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如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
1.1 观念要现代化,即要树立中小学校档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念。
1.2 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要确立加快发展中小学校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1.3 要有计划地逐步在档案管理中实现管理科学化、技术现代化,即尽量采用计算机、传真机和信息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收集、处理、传递档案信息资料,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尤其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显现出科学性、方便性、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加强领导管理体制
学校领导应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健全领导体制,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将档案人员的培训以及系统的维护费用列入到相应项目的预算中,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转。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到相关人员的考核中。
3 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按照本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标准,当务之急是配置相应的信息设备,配齐必要的专职管理人员,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严格要求学校各职能处室要以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形成正在形成的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则要明确建档标准,及时予以立卷归档,逐步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4 优化档案资料管理的科学
不管学校规模大小,均应选派一名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学校工作、懂得办学规律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培养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逐步实现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固定化。学校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中小学数据库建设,只有数据库建设好了,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
5 提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
关键词: 思品课;小组合作;问题
合作学习到底应该怎么搞,通过合作的过程,我们要实现一个怎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等等,这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在师生们脑海中还比较模糊。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特点、原则、多维目标未能明确和清晰,教与学的过程都还缺乏目标的科学引领。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学校和相关部门还缺乏相应的辅导和培训,指导工作未能深入和有效。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缺少主动的理论学习和探索思考,还未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次,师生的目标意识还不够强烈,感觉对目标任务好像知道,但又不够清晰,似是而非,没有将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应该是独特性与多样性,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和谐统一,但部分教师还存在追求表面形式化的现象。通常表现为:一是合作小组的划分上,在听校内校外的一些公开课,观摩课时,经常看到教师简单地把全班几十名同学依据位置的相临关系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教师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时,他们就在一起讨论交流。二是合作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仍然以讲为主,挤掉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间,或者给学生短短的一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未能因合作要求而制宜。三是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上,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缺乏深度,有的难度太大且没有层次,有些是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问题,有些是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简单知识,根本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的必要,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课堂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生动与有序的有机统一,但小组合作过程中,调控效果不佳,合作效率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有:首先,部分学生自控意识和能力较差,教者面对多点开花的局面,有时难以有效控制,课堂纪律不佳;其次,教师对如何使学生有效合作还缺乏科学的引导和调控,部分课的课堂效率较低;再次,一些教师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全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开展合作学习,其实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教师的精心组织、指导和调控,合作学习也只能流于形式,成为自由化、低效、无序的学习。
合作学习要求合作小组的每个成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发表各自的观点。小组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观点加以综合,形成本组的结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能看到自己在思考过程中的优点长处,也能看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缺点、短处,从而起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合作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素质较好能力较强思维敏捷的学生,总是第一个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导致一些思维较慢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他们对问题不加思考,照搬照抄别人的观点,养成了一种不勤于思考、不善于思考的依赖性。
一、开展文学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如何促进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开展文学社团实践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因为文学社团活动有着比课堂教学更为丰富的内容、开放的主题、精彩的活动、灵活的方式、有效的组织。这体现在:
1、文学社团给予学生广阔自由的空间:在文学社团活动中,由于突破了课堂和教材的束缚,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比较自由,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探求的触角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拓展延伸,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提供了机会与条件。
2、文学社团活动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文学社团活动引导学生把视野由小课堂投向社会,投向生活,注意品读社会人生这部无页码的大书。甚至让学生走街串巷,进厂下乡,了解乡土乡情,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发展变化形势。这些无疑会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二、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加强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课堂教学外,开展文学社团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文学社团活动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1.组织阅读活动,拓宽视野,陶冶性情,积淀情感,提高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通过文学社团组织的阅读交流、文学讲座、名著欣赏等活动,让学生穿越时空,神游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了解人世间的真假善恶,体味人生的坎坷与艰辛,聆听志士哲人的教诲,吸取人类思想的精华,接受进步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品味人文美的同时,心灵得到浸润,情感得到升华。
2.组织学生投身自然,关注自然,领略自然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美丽的大自然,既有天然风光,也有人文景点,它对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美感,都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破坏的今天,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关注自然,从而懂得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明白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这不仅是一个人文教育方面的课题,也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重大课题。
三、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开发利用语文新课程资源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怎样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借助文学社团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将语文与生活衔接起来,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
1.文学社团活动拓展了语文课程资源的空间: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可以使学生从课堂里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感受文化。学生在文学社团活动中,诸如阅读中外名著,举行文学晚会(朗诵演讲比赛、戏剧表演、交流写作心得、……),新闻采访,工厂农村采风,调查乡俗民情和地方历史文化……,这样,就把学生置于课堂和活动相结合的环境中,那么,语文教学的情境就切实地发生了变化,打破了过去语文单一的“课堂中心”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乡俗民情、本土文化、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从而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这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新的“开放式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