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范文

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

第1篇: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 托换 下穿古城墙箱涵

1、前言

开封古城墙位于开封市区周边,全长14.4公里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西安城墙的第三大古代城墙建筑,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对象。历史上开封最早的城墙是建在2300年前的战国魏都大梁城,经历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代,几经战火、水患均有所修复和增筑,其规模壮阔,气势雄伟,形成了开封独特的城墙历史。为适应郑汴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缓解进入市区的交通压力而新建的一项重点工程。根据规划道路需从城墙下开洞做箱涵通过,市政府要求在下穿城墙过程中务必确保上部城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我河南中城公司采用钢结构支护托换施工技术,穿越城墙完成了四孔箱涵的施工,如期圆满完成了此项重点工程,保证了金耀路的顺利畅通,给开封市民带来了诸多方便。该施工技术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强,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该施工技术成功申报河南省级工法且被获准。

2、施工技术特点及工艺原理、流程

2.1施工技术特点

2.1.1该工程钢筋混凝土箱涵长12.5m,净高4.5m,穿过城墙箱涵四孔,箱涵顶部城墙高约7m,原古城墙砌体厚度不均匀,上部为1m、中部仅0.45m厚,城墙背面有大量夯土层,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城外地下水丰富、土质为砂土,地下水位-1.5m,箱涵底部位于自然地面下-5m,由于城墙厚度不均匀且跨度大,连续开洞困难较大,我中城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多方案对比优选,采取间隔开洞的方式,先开挖2#、4#洞口,浇筑2#、4#混凝土箱涵,待混凝土箱涵有一定的强度后且能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再开挖1#、3#洞口。我公司挖开2#、4#洞口城内土体发现城墙体竖向呈80°向城内倾斜且无地下水,城墙顶至挖开箱涵基础平均落差13m,根据现场情况来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2.1.2根据设计要求,城墙内箱涵下部做静压桩提高地基承载力,城墙内2#、4#洞口土体挖开后进行静压桩施工,施工过程中经沉降变形观测未发变化。经检测静压桩合格后进行箱涵基础碎石垫层施工。同时城外进行降水处理。

2.1.3钢结构托换技术采用预先加工成型的型钢构件组合安装对古城墙进行加固、托换、支护措施。该施工技术适合砌体工程拆除跨度较大的建筑物,本工程城墙门洞单孔拆除跨度12.1m。

2.2工艺原理、

2.2.1钢结构支护体系工艺施工

钢结构支护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钢柱、横梁、销键梁。钢柱主要承担榀梁及上部城墙的荷载,使荷载有效的传入基础,且保证城墙不倾覆。销键梁则主要加固城墙保证城墙的整体性,有效的传递荷载。销键梁是均匀放在横梁之上,防止古城墙下沉。

2.2.2下部城墙拆除

支护完成后进行城墙体门洞人工拆除,拆除过程有中间底部开始向外逐步扩展拆除,扩展时门洞顶部始终保持拱形形状,当拆除面积达到设计面积的1/3时再搭设临时脚手架操作平台并设门洞内支撑,同时边拆边支。

2.2.3涵洞箱体施工及钢结构托换

拆除完成后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当箱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拱顶回填泡沫砼至城墙设计标高后达到一定强度再进行钢结构拆除,完成托换技术。

2.3、施工工艺流程及拆除方法

2.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钢结构安装拆除城墙砖砌体箱涵钢筋混凝土施工拆除钢结构下一循环托换施工。

2.3.2施工准备

下穿城墙分四个通道,先进行2#、4#洞口施工,城墙背面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钢结构型钢在车间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加工,现场进行钢柱基础施工,不良地基处理完后,浇筑混凝土及预埋件施工。

2.3.3.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图复核支护定位于箱涵断面位置关系,在城墙标出设计洞口及拆穿除范围红线,计算涵洞拱顶标高,中线及洞口尺寸。

2.3.4钢结构安装

四孔车道,单向两孔跨度20多米无法一次进行拆除施工,因此隔一跳一安装。先进行2#、4#车道支护及拆除施工,同时保留1#、3#洞城墙背面原土体能够起来最临时挡护的作用。前期静压桩、碎石垫层施工完毕后施工钢结构基础,钢结构在城墙内外对称安装,钢柱基础对称设置,因城墙体竖向呈80°向内倾斜,因此城内基础距城墙距离稍大,根据图纸设计施工。

1.钢柱脚基础为C25砼基础,预埋钢板与钢柱脚焊接连接,城墙内外两个钢柱脚再用14a槽钢穿过城墙两头通过高强螺栓连为整体,使钢柱上下连为整体,保证其稳定性及抵消钢柱柱脚产生的侧滑力。

2.钢柱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钢柱顶端在加工厂内预先加工出一段短梁,安装时榀梁于短梁采用高强螺栓机械连接。

3.钢横梁安置于设计拱顶上0.5m处,这样可减少洞口城墙砖的拆除量满足钢筋砼的施工即可,钢横梁在城墙内外对称设置,钢横梁腹中采用高强螺栓穿过城墙连接,将城内外两榀横梁紧固,为保证螺栓孔对称,其中一榀横钢梁预打孔另一榀梁现场割孔并加垫块。

4.钢横梁安装成以后在横梁顶部城墙体打孔穿入销键梁(方钢管),孔口尺寸Φ100mm销键梁穿过孔洞担于内外两榀横梁顶,销键梁每侧担在横梁部分不少于250mm,销键梁与横梁之间空隙处垫楔形垫块以保证方钢管预受力。销键梁均布于钢柱之间,间距0.8m~1.2m之间。

2.3.5拆除城墙洞口

钢结构支护安装完成后进行城墙洞口人工拆除,因拆除砖砌体,人工拆除工具采用手持式电镐。门洞拆除由设计底标高开始,先从中间打开小门洞逐步向外扩展。且保证洞口顶部成拱形,对称同时拆除。在拆除面积达到设计洞口面积1/3时开始搭设临时脚手架,一方面作为操作平台方便人工拆除,另一方面做临时内部支撑,拆除过程中不可用机械,易造成大的冲击力使钢结构增加荷载造成失稳。

2.3.6涵洞箱体钢筋混凝土施工

洞口拆除结束后,施工涵洞箱体基础,然后涵洞侧墙与拱顶共同浇筑,拱顶采用拱形钢管骨架支撑,拱形钢管于脚手架连接。刚度、强度、稳定度经验算符合要求后浇筑混凝土。侧墙混凝土浇筑应做到分层浇筑,拱顶厚度500mm,分两层浇筑。

2.3.7拆除钢结构

四孔通道施工完成后,将拱顶与城墙间隙进行填筑高标号混凝土,然后进行拱顶回填泡沫砼,泡沫砼具有施工快、自重轻于土体,易成型无需夯实。能够有效的减少箱涵拱顶的压力,符合设计的要求。泡沫砼浇筑完毕后待强度达到90%后开始进行拆除钢结构,至此完成钢结构体系托换。

结束语:

该工程保证了金耀路的顺利的贯通,完成了市政府的规划任务,为保证城墙内外的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绿色环保。该工程在施工中对古城墙进行了大量的保护工作,保证了文物价值,得到了市文物局领导的认可,此施工方法在省内文物保护施工中首次运用,给我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也为我中城公司在省内提高了知名度,赢得了荣誉。

参考文献:

(1)廖代广孟新田主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

(2)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第2篇: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措施

一、引言

文物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迹,具有很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作为我国应当如何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呢? 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二、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一)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遭受建设性大破坏。在热衷关注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和崇尚现代建筑的今天,许多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或地段、世界文化遗产等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遭到了无情的破坏,甚至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轰然倒塌,永远消失。如贵州会址周围历史建筑全部被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被毁;浙江舟山市冠以“旧城改造、发展现代经济”的名目,大肆拆毁定海古城历史街区,致使国家文化遗产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此外,文物古迹的环境遭破坏也比比皆是,星星点点的文物湮没在高大的现代建筑群中,让人很难感到它的价值所在。我国原有古代存留下来的城池约五千座,这些经历百年、千年沧桑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曾经拥有的古城墙、古城门、古城楼、古建筑数量之多、形式之丰富令世界为之震撼,而如今这一切在今人肤浅、缺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中,在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内就被破坏、拆毁了。导致这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现象出现的根源就在于有些政府官员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政绩心理,就在于政府容忍开发商无知、反文化的掠夺式的开发。

(二)重建、恢复历史古迹以及“仿古”、“复古”之风盛行。当前在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面明显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即热衷于对古迹遗址的修复和重建,而忽视了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和实物遗存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杭州雷峰塔的重建就是一例,这也怨不得阮仪三们要大声疾呼“假古迹不要再建了”。因此,任何随意地、不分界限地进行“复古”、“仿古”,都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历史的讹传。对“已经不存在的东西,已被损坏,或早已湮没的建筑或构筑物”重新建造或按所谓的原样恢复,即使符合部分历史记载,但用现代的材料、工艺及施工方法再掺以现代人理解臆想的东西,建成的充其量称之为名胜,但决不是历史古迹,不具有文物价值。

(三)保护的观念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的缺乏以及思想观念上的文化差异,我国上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下到商家企业、平民百姓,或从发展地方经济、旅游事业,或从保护的方式方法,或从个人喜好等不同侧面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轻视乃至不屑的状况,使得保护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四)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目前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都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或法规予以规范,均散见于各类不同层次法律法规及通知规定之中,且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以至于职责不明或存在管理上的缺失。

三、做好文物保护的措施

(一)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文物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的难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还要在行动上促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即为文化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当前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收益,认为大量的投入是浪费,认识不到文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导致了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困难。笔者认为文物的保护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具有极大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能够推进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其次,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可以带动旅游业地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博物馆,应当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文物的保护工作。

(二)以人为本,提高藏品科学保护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保护问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和传统工艺来解决。新时期,我们要积极开展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开展不同的技术性保护,以提高馆藏文物的保护水平。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关键在于人,因为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这个主体来进行使用和操作,所以我们要善于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要通过学习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及热爱博物馆事业的道德情感。其次,要以事业留人。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要为藏品保护专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其在学习深造、工资福利方面敞开绿灯,以事业留人。最后,要吸引外来技术和人才。在文物保护方面,我们要放大视野,充分借鉴国内、国外专业同行的技术,可以聘用一些专家、学者担任顾问,走出去学,请进来学,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三)健全规章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管工作要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为此,要实现藏品的科学化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步骤。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管理。二是,要拥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健全,程序合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藏品保护工作。三是,要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业务工作,对文物、博物馆的法律法规要熟悉掌握和运用。四是,要积极借鉴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五是,要充分发挥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科学管理藏品,逐步实现文物藏品的信息化管理。

(四)处理好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当前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尚不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坏。当前许多建设工程没有依照法律审批的程序建设,文物保护的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常常导致文物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到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还对文物造成了损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作为政府应当加强基础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的文物管理条例,解决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建设工程在相关部门审批通过以后,应当严格的按照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进行建设。博物馆管理者应当积极的和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保证博物馆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应当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文物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

(五)鼓励全民参与到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去。作为博物馆首先在本馆内向工作人员灌输文物的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工作的安排与部署,将文物进行合理的分配,保护工作责任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的做到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另外通过各种途径向民众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公益事业,应更加注意自身的公共形象,使它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在现代信息社会,文化遗产地不应将自己封闭起来,孤立于社会之外,而要让其历史气息、文化氛围为人们带来愉快、熏陶和启迪。我们要广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所有这些,对于增强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完善文化遗产的社会监督机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文物作为历史中人类活动的宝贵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博物馆的管理者,应当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向社会民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我国教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3篇: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牌坊;保护与旅游开发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对于古建筑保护、开发的研究

1. 国外不同学者对于古建筑群的保护、开发的观点

牌坊虽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历史建筑,但是国外也有许多类似牌坊的历史遗迹、古建筑群,如法国巴黎凯旋门、意大利博洛尼亚古城等。 国外对于历史遗迹、古建筑群的保护开发比中国早,也比较系统,同时形成了许多学派、观点。

一部分学者提到了旅游与历史遗产的关系:旅游业通过自身众多的方式手段在历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反之,历史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同样地也形成了一个决定性的部分:这两者已经共生而不可分割,而且也成为了现代城市设计和构造的主要力量 。而有些学者则认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需要巨大的公共投资。

从以上不同学者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遗产是可以在旅游业中不断地发光发亮,可以吸引投资,通过正确的保护和开发,可以继续创造出属于它自身的巨大价值。潮州古牌坊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使之在现代化过程中焕发出其独特的文化光彩。

2.《华盛顿》中关于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又名《华盛顿》规定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其中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华盛顿对潮州古牌坊街的保护性开发起到了非常大的启示作用。通过研究华盛顿,古牌坊街的维护可以找到相关方面的依据和标准,可以制定出正确有效的保护方法。

3.国外学者关于古建筑群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经验借鉴

外国很多观点都很重视政府的参与性,通过中央或省级政府提供资金来帮助修复历史建筑,当地政府提供修复和保护项目所需要的数据和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和进程,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居民在决策和落实过程中的参与,来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保护和开发历史遗产的目的。以上关于政府及其他机构组织参与到保护开发进程中的例子,在组织机构方面给了潮州古牌坊街一个借鉴和学习的范例,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外政府参与的优秀经验来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可以使潮州古牌坊街的保护性开发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二)国内其它牌坊、牌坊街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研究

1.国内其它牌坊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现状

全国的牌坊多以单个存在,只有少数地区的牌坊数量较多,并形成特定风格,也形成特定主题。因成规模的牌坊群不多,本次文献查询以棠樾牌坊群、隆昌牌坊群和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牌坊群为例,简洁说明这三个牌坊群的开发形式。

1、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坐落在黄山市歙县境内,有古徽州最大的徽商鲍氏家族的鲍家七座牌坊、鲍家男。女祠堂民居、鲍家花园组成,俗称古徽州“三鲍”之旅。棠樾牌坊群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和整个村落的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的,应该属于村落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发展模式也应该是附着在村落上的,所以村落旅游资源的丰富和完善是根本。

2、隆昌牌坊群

在四川隆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保存完整的牌坊17座,均仿木牌楼结构建造卯掸衔接,丝丝人扣,柱板相连,天衣无缝,体态雄伟,构架精巧。用一句形象的话说: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串往事。

此牌坊群的特点是牌坊街本身建筑艺术价值较大,而且原真性较强,牌坊置身市井之中,有浓浓的人文气息,文化主要突出的是贞节这一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

隆昌牌坊群近几年也得到政府的重视,正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牌坊修复和旅游开发,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尽管隆昌牌坊群牌坊破损严重,但还保存着一些较为完整的牌坊,而潮州市牌坊街基本上整条街都是拆后重建,所有牌坊看起来非常新,没有历史感,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

3、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漳州古街区包括香港路、台湾路、始兴南北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等老街道。在漳州古街区,与古牌坊、文庙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林氏宗祠。有较为完整的古城格局和街巷体系,包容了老漳州最具代表性的各种文化信仰和多样性的人文活动,具有独特的闽南文化积淀和漳州城市个性特色,是漳州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历史遗存和保护相对良好的区域之一。

漳州古街区的主要特色是有各种历史街区,历史文物较多,历史文化感强,牌坊穿插其中。潮州市牌坊街位于潮州市老城区,附近坐落着开元寺、广济桥、许驸马府等优质的旅游资源,而且这几者都是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可谓相辅相成,增强牌坊街吸引力。所以潮州市牌坊街可以把周边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向漳州古城区一样整合成一片街区,这样可以避免旅游资源单一,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二、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要研究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与开发现状,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潮州市的一个整体概况,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全面分析潮州市牌坊街开发的优劣势,以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整个宏观环境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针对这些原因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潮州市的概况分析

潮州市的概况分析分别从潮州市市情概况、潮州市旅游业概况、潮州市政府政策对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支持、潮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剖析,从而来分析潮州市牌坊街的开发的优劣势 。

1.潮州市情概况

潮州自然地理优越,地处广东省东部,东与福建接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

2.潮州市政府政策对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支持

潮州要发展旅游业,自然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文是作者收集到的有关于政府对于旅游业的相关规划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11]

2、国家旅游局就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答问[2011]

3、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11]

4、关于试行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2011]

5、潮州市现代服务业“十二五”规划[2012]

这些政策表明潮州市政府对于潮州旅游业的发展的重视,对于潮州市牌坊街的开发的力度支持是强而有力的。

3.潮州旅游业概况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鼎盛的人文,精湛的工艺,明秀的山水,炳灵的河岳,以及精巧秀逸、古朴典雅的文化景观,使历代名宦贤士将潮州誉为“岭海名邦”、“海滨邹鲁”、“潮人祖地”、潮州文化发祥地、畲族祖地、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木雕城和“中原文化橱窗”、“中国文化冰箱”。

2010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57.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主要景区接待总人数836.7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全市旅游总收入54.2 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2000年~2012年来潮州市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都是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012年全年接近500万人次来潮旅游,全年旅游收入也将近22000万美元。

4.潮州市的交通发展状况

潮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潮州市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汕汾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国道G324线、广梅汕铁路以及在建的厦深铁路等便捷运输通道贯穿我市。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建设和持续发展,潮州市已逐步形成了公路、站场、港口、铁路互相联结,互为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较高。

(二)潮州市古牌坊街历史演变跟修复与开发现状

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入宋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

据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潮城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余在金山、韩山、湘子桥。此外,于乡镇间尚有57座,因此人们喻为“牌坊城”。由于各种原因,到1950年只存下19座碑坊。因碑坊经历年代久长,石坊梁折柱断危险万分。终于发生亭石砸死人事故。因此1951年潮安县城关镇决定拆卸废亭。

进入21世纪以后,在“旅游旺市”的策动下,古城墙、东门楼、广济桥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动工,修复牌坊街已成为名城建设的重要项目再次浮出水面。从2004年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同年9月正式奠基;历2年的施工,至2007年底基本完成牌坊的安装、验收、并继续进行两侧骑楼的修复和铺设石板路面。工程于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与广济桥齐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

三、潮州市牌坊街存在的问题

(一)潮州市牌坊街建设及当前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程规划建设有缺陷

2005 年 6 月,由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潮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共同承担的牌坊街复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通过评审。牌坊街修复工程于 2006 年 10 月开工。落成后的牌坊街街区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当初规划建设目标相比较,仍存在许多明显不足。

1、是规划设计有先天缺陷。因为牌坊街在改建之前是一条主干道,来往车辆十分密集,现在要把牌坊街改造成步行街,那么就必须解决附近车辆的进出问题。如图所示,虽然规划有体现周边的滨江长廊作为主要车道,还划分了古城墙内的防汛通道作为次要车道,但是仍然没有解决附近居民的车辆出入问题。小组成员在禁止通行的时间段去考察时仍有许多车辆出入。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周边居民、店铺经营者认为停车场离居住地或店铺距离远,所以还是会把车辆驶入牌坊街,停放在店铺门前。

(2)周边停车场较为稀少,特别是能供私家车停放的位置更少。居民或店铺经营中找不到地方停车也会放到店铺门前。而且就算周边有停车场,但是由于是要收停车费,一部分店铺经营者不愿停在停车场。

(3)政府的管理比较松散,没有加大管理密度

(4)牌坊街没有设立入口标志,游客不知何为街头街尾。再来牌坊(工艺处理)没有做旧,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提到目前牌坊的修复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结果分析有48%左右的人认为应该对牌坊进行适当做旧。

2、是规划与建设协调混乱。沿街铺面入户供电线路、配电箱、供水管线基本没有隐藏,随意,任意安放,杂乱无章;还有些店铺是没有改造的。

3、规划方案提出的停车场大部分并没有按照规划修建,现有的停车场大

部分藏于牌坊街两旁的小巷内,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与指引路牌,而且道路狭窄,车辆进入较为困难,特别是私家车,根本很难进入。如果是自驾游过来玩,不熟悉当地情况的话,根本就找不到停车的地方。

三是工程仓促竣工。第二十四座牌坊(三阳门)来不及建设,部分沿街建筑物没有立面装修装饰和灯饰亮化;而且就算有安装了这些装饰和灯饰,在作者实地调查中,大部分时候这些灯饰是不亮。不知道是坏了还是不开,如果是前者,那么政府在进行设备维护、更换上面就要多加管理。

四是服务设施没有配套。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场地绿化、游人小憩、还有景区导图、牌坊简介等设施没有配套或是配备较少,远远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在问卷调查中有33%左右的游客认为牌坊街的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包括公共厕所休息椅、场地绿化等)缺少。可见这个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2.经营特色没有体现

基础牌坊街沿街两侧有商业铺面 780 间,建设面积 24700 平方米,其中约 60%为公产权房。2008 年,市房管局委托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对牌坊街进行功能区规划。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根据牌坊街的历史价值和地理位置,按照不同地段的经营优势和发展方向,将牌坊街划分为传统文化街区、特色产业及旅游精品区、民居客栈街区、娱乐休闲街区四个区段,并明确了街区的经营内容。另外,于下水门路和上东平路处设潮州美食街区。

沿着这一思路经过多方努力,牌坊街陆续进驻了 “颐陶轩(陶瓷)”、“浓园(木雕)”、“康慧芳大师工作室(潮绣)”、“胡荣泉”、“仰山楼”、“潮绣世家”、“木雕作坊”、“同安绣品”、“清心居”、“木偶工艺坊”等一批潮文化特色明显的商家和机构。但特色经营户所占比例很少。截止2010年 10 月,牌坊街已开张营业的经营户有 402 家(含下水门路和上东平路),占总铺面的 64%,经营户中基本符合功能规划要求的有 115 户,占开业户数的 28.7%,牌坊街功能区的划分和经营特色基本没有体现出来。市面清冷,游人不多,商业气氛不浓,街内店家普遍反映客流不足,生意难做。

而2014年8月,我们小组成员在牌坊街考察花费功夫进行店铺类型的统计,发现特产店、工艺品店、古玩店加起来约占开业户数的44%左右。也就是说,牌坊街的特色店铺在开业户数中还不到一半,剩下的像生活店铺,如:衣服、百货等就占到25%,饮品店就占到8%,还有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如幼儿园、初中、技校等学校,还有银行、门诊等,这与当初规划所想甚远。

3.功能分区不明显

经营者对功能分区没有概念。原规划中,百花台至太元路区域被划分为传统文化街区;太元路至猷巷区域为特色产业和旅游精品区;猷巷至家伙巷区域为民居客栈街区;家伙巷至环城南路为休闲娱乐街区。但在2012年一个调查牌坊街的活动中,队员发现,传统文化街区内的潮文化氛围并不浓,店面经营品种也是杂乱无章,而且大部分的经营者,对于功能分区更是一头雾水。

4.步行街管理群众有意见

2009 年 9 月下旬,市政府关于加强古城文化街区管理的通告,明确湘桥区政府对牌坊街管理的任务和要求。随后,市公安局牌坊街北段实行步行街管理,禁止一切车辆通行的公告。

湘桥区实施牌坊街步行街管理一开始就遇到不少阻力。面对这样情况,湘桥区紧急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上门入户做群众宣传思想工作,尽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调整改进管理方法,实行分时段开放;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奖励有经营特色的商家铺户。通过以上努力及时化解了各种矛盾。群众对步行街管理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管理工作仍有一定难度,在交通管制时段,仍有不少摩托强行进入。

从2014年5月1日起,潮州市政府对于牌坊街的通行又有了新的调整将进行调整。主要是北段实行步行街管理、开放两个路段口、增设四处隔离带。

四、潮州市牌坊街保护与开发探讨

(一)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关系探讨

时晓兵(2010)[19]在他的研究中提出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骨骼,赋存有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历史城市尤其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肌理,延续城市历史和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结合他自己的研究,他认为建立在静态保护维持现状基础上的历史街区,并不能充分彰显其应有价值。而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是全面体现这些资源历史文化内涵、解决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1.历史街区需要商业

历史街区需要商业旅游、商业开发能够在资金保障上促进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投入到历史街区保护的事业中来。时晓兵(2010)认为在严格遵循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更新历史街区功能适度开展商业开发,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收益,使历史街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还可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资金支持。

2.历史街区开发要以文化为核心

反过来讲,如果在旅游开发中一味的追求商业价值,经济利益,那么历史街区就会变了味,变成了披着文化历史的外衣,实则整个历史街区都变成了商业区。

(二)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根据本文的综合探讨,作者在研究国内学者的一些优秀的文献跟理论之后,结合潮州市的牌坊街的实际开况,来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便更好的理清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楚的定位。

1.潮州市牌坊街的街区定位

作者认为,要想形成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规划方案,首先要先对潮州市牌坊街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到底是商业街区、文化街区、还是休闲街区?作者通过研究政府的开发规划方案,最终将潮州市牌坊街定位为以文化为核心,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以商业为营运形式的特色文化街区模式。此定位有以下依据:

1、政府的政策定位

政府早在修复牌坊街前的规划里就着重把牌坊的修建看成重中之重,牌坊的修建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规划里,政府是打算把牌坊街打造成具有特色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能成为潮州特色文化代表的步行街。

2、 居民的意见

根据问卷调查,68%的居民认为牌坊蕴含悠久的历史,是当地文化的载体,16%左右的居民则认为牌坊象征时代的变迁,见证古今变化。

可见在居民心中,牌坊是当地的特殊的文化标记,它是当地居民历史的见证。所以在居民看来,以牌坊文化核心的文化主街区模式更有群众基础。

3、游客旅游动机

那么对于游客来说,促使他们来潮州牌坊街旅游的动机、吸引力是什么呢?问卷调查提到游客最喜欢牌坊街旅游的哪方面时,39%左右的人选择小吃,16%左右的人选择当地特色工艺品还有14%需哦有的人则倾向于当地的人文气息。而这些都是跟潮州本地的特色小吃文化、工艺品文化、和人文关怀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游客来这里,是要感受这里的异质文化。所以对游客来说,最主要的吸引力就是潮汕文化。所以潮州牌坊街的定位为以文化为核心,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以商业为营运形式的特色文化主街区模式。

2.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建议补充

政府虽然自身有做过牌坊街的规划开发,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作者在结合实地调查跟一些资料分析后提出几个保护开发的补充建议:

1、从政府角度

(1)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结合老城区的地理区位,从新划定以牌坊街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可以将周边的广济桥、广济楼以及城墙、开元寺、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等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景点一线游,同时利用景点套票、三轮车景点等,不只逛几个景点而已,还可以感受整片街区的当地民俗、人文气息。

(2)除了旅游资源的整合,还可以整合整片街区的基础设施等资源。比如之前单只为了牌坊街就要在附近区域进行较多的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整合整个街区来进行设施建设,可以起到优化、节约资源的作用。而且这一片老房子很多已经空置,那么政府可以收购或向户主租借进行客栈和一些其他用途的开发,这样又可以达到利用闲置资源的作用。

而且牌坊街附近的居民也要有一些生活设施、场所,如果整合整个街区,那么就不用过分考虑牌坊街的生活类店铺类型过多等问题,可以将生活类店铺迁进和牌坊街衔接的路和巷子。

(3)要想进一步对牌坊街进行旅游开发,政府可以对牌坊街以及其他景区进行景区智能化的改造。如: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设备工具,在景点的一些显眼的地方设置一些二维码,这样游客掏出手机一扫,关于牌坊街的资料、典故立马知道。还可以在牌坊的柱子上刻上二维码,一扫就知道这座牌坊的历史,还可以增加景区智能导览图等等景区智能化的改造。

(4)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改造,如:多建几个公共厕所,并且全部免费,还要增加标识清晰的指示图,比如将指示图设置成荧光类型,这样晚上游客找寻厕所也十分方便。

(5)政府可以引导店铺经营者进行功能分区,按照之前政府的规划分区其实是很好地建议,只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利益角度出发,如果店铺经营者认为按照政府的功能分区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商家一定不会拒接搬迁。一开始可以先进行搬迁奖励。慢慢有个过渡的过程,过一段时间想要开店的商家要按照功能分区的规划布局开店才能拿到执照。这中间要政府要做好内部建设,避免拉关系、走后门。而且政府可以进行为期一段时间的营业补贴,只要游客数量上来,那么到后面就自然而然吸引到更多的商家入驻。

(6)除了从政府本身的管理着手外,还可以进行对外宣传,比如能够请到稍微有点名气的电视台或栏目组来做节目,那么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从店铺经营者角度

(1)作者在这次实地调查曾对一家坐落在牌坊街附近的特色客栈的店员进行访谈,那个店员提到牌坊街游客人数不少但是店铺的营业额却并没有显著地增长的原因。一是因为价格问题,游客来牌坊街的主要目的是想逛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店铺,购买一些特产。牌坊街特色的店铺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不少,而且种类齐全,潮绣、木雕、陶瓷都会有。但是牌坊街的商品的价格比实际成本贵上许多倍。有人认为景区商品价格昂贵是正常的,但是牌坊街本身是一条有当地特色食物步行街,既然是步行街,那其中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收入就是商品的购买,所以商品不宜定价过高。

那个店员在访谈中曾举过一个例子:牌坊街的商家卖一件小小的木雕品价格都要两三百人民币,作者曾在采访游客时发现这个价格大多数游客是不会买只会看。从这个例子可以反应出牌坊街的物价偏贵,如果能稍微降低一下价格,那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购买。

(2)经营者在接待游客时要表现得更加热情好客,因为游客很多时候会通过接触商家直观感受这条街、甚至整座城市的人文气息。商家的态度也很重要。

3、从当地居民角度

可以说当地居民在整个环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居民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的本质是离开自己惯常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体验异质文化,如果整座城市都是外来人口,那么这异质文化还异质吗?所以从居民角度可以做到:

(1)居民可以多参加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无论是宣传牌坊街,还是宣传当地文化,这样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跟主人翁意识。

(2)当地居民对待游客的态度可以更加热情一些,游客对于一个城市的直观感受、印象往往是通过当地居民的态度以及日常举动。

(3)居民可以加入街区改造、维护的活动中来,如:充当志愿者,或免费向导等。

五、结论

牌坊街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类型。作者以过广东省潮州市牌坊街为研究案例,借鉴外国相关学者的保护、开发经验,如《华盛顿》中鼓励居民一起参加古建筑群的保护等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还有通过研究国内其他牌坊街的案例棠樾牌坊群、隆昌牌坊群、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经验,如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已经开发得比较完善,那我们可以借鉴它开发的经验和怎样平衡好保护、开发。从而为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供理论研究基础和经验借鉴。

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数据,通过政府的政策定位、居民的想法、游客旅游动机这三方面的分析来给潮州牌坊街的定位,是以文化为核心,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以商业为营运形式的特色文化主街区模式。

通用定位,我们要明确文化是其核心,但文化要依托于商业运作。明确好定位就要针对性提出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笔者主要通过明确政府的职能,店铺经营者的责任以及居民的义务来阐述如何进行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最后,本论文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分析以及对牌坊街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不仅仅只适用于潮州市牌坊街的建设,也可以广泛运用到岭南其他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邢星. 牌坊遗产保护刍议[J]. 华中建筑,2011,09:204-208.

[2]金其桢. 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J]. 中华文化论坛,2003,01:73-77.

[3]李茉.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生[D].大连理工大学,2009.

[4]王海东.城市历史特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7:347-348

[5]王灵羽. 城市特色街区的分类体系与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

[6]薛晴,何文婷. 城市特色街区的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3:47-52.

[7]王莺莺.古城特色街区旅游开发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3):87-89

[8]吴俊. 基于功能演化的商业特色街区管理模式探析[J]. 商业时代,2012,04:18-19.

[9]解君,颜军. 继承历史 延续文化――景德镇特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J]. 美术大观,2008,11:193.

[10]白世瀛. 旅游特色街区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S1:102-104.

[11]魏祥莉. 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第4篇: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范文

一、网络安全的探析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确保网络系统正常的工作,网络服务不中断,确保网络系统中流动和保存的数据具有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网络的安全在技术上应综合考虑到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漏洞扫描技术等多个要素。不断提高防范病毒的措施,提高系统抵抗黑客入侵的能力,还要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避免遭受非法窃取。因此,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总是围绕着信息系统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Internet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伴随网络技术的普及,Internet所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和自由性以及各方面因素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对信息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各种安全机制、策略和工具被研究和应用,但网络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大隐患,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就网间安全而言,防火墙可以起到十分有效的安全屏障作用,它可以按照网络安全的需要设置相关的策略,对于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严密的监视,可以杜绝绝大部分的来自外网的攻击,但是对于防范内网攻击,却难以发挥作用。

2.对于针对网络应用层面的攻击、以及系统后门而言,其攻击数据包在端口及协议方面都和非网络攻击包十分相似,这些攻击包可以轻易的通过防火墙的检测,防火墙对于这类攻击是难以发现的。

3.网络攻击是开放性网络中普遍难以应对的一个问题,网络中的攻击手段、方法、工具几乎每天都在更新,让网络用户难以应对。为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系统程序员也在有针对性的对系统开发安全补丁,但这些工作往往都是滞后于网络攻击,往往是被黑客攻击后才能发现安全问题。旧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新的攻击问题可能随时出现。因此,应对开放性网络中的黑客攻击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网络安全不仅仅是对外网,而对内网的安全防护也是不可忽视的。据统计,来自内部的攻击呈现着极具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内网用户对网络结构和应用系统更加熟悉。以高校的校园网为例,网络用户人数众多,而学生的好奇心和渴望攻击成功的心理,使得他们把校园网当作网络攻击的试验场地,且其中不乏计算机应用高手(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防火墙对其无法监控,这种来自内部不安全因素对网络的破坏力往往更大。年7月的旧金山的网络系统内部的侵害事件,2008年6月深圳“泄密门”等网络内部的安全事件向我们警示着内网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三)网络中硬件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问题。对计算机网络而言网络硬件设备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路由器,交换机,以及为网络用户提供多种应用服务的服务器等,这些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以及设备自身的高安全保护能力都是网络安全中应该加以研究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通过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体系的管理与防范

由于网络技术水平和人为因素,以及计算机硬件的“缺陷”和软件的“漏洞”的原因,让我们所依赖的网络异常脆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安全体系管理与防范意识的传授,才能提高学生的管理和防范能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防火墙是在内外网之间建立的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网络互联设备。能防止不希望的、未授权的信息流出入被保护的网络,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是对黑客防范最严、安全性较强的一种方式,是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防火墙可以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还能防范一些木马程序,并监视Internet安全和预警的端点,从而有效地防止外部入侵者的非法攻击行为。

(二)入侵检测是指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它通过对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如果把防火墙比作是网络门卫的话,入侵检测系统就是网络中不间断的摄像机。在网络中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控网络中的恶意攻击行为。

(三)网络病毒的防范。对于单独的计算机而言,可以使用单机版杀毒软件来应对病毒的问题,由于其各自为政,在应对网络中的计算机群时,则无法应对网络病毒的防杀要求,且在升级方面也很难做到协调一致。要有效地防范网络病毒,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有效控制和管理内网与外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二是选择使用网络版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定时查杀病毒,对来历不明的文件在运行前进行查杀。保障网络系统时刻处于最佳的防病毒状态。

(四)对于网络中的Email,Web,FTP等典型的应用服务的监控。在这些服务器中应当采用,应用层的内容监控,对于其中的传输的内容加以分析,并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及时发现与处理,比如可以利用垃圾邮件处理系统对Email的服务加以实施的监控,该系统能发现其中的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垃圾内容并能自动的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杜绝掉绝大部分来自邮件的病毒与攻击。

(五)主动发现系统漏洞是减少网络攻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网络中单靠网络管理人员人为的去发现并修复漏洞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主动的分析网络中的重点安全区域,掌握其主要的安全薄弱环节,利用漏洞扫描系统主动的去发现漏洞是十分总要的一个手段。同时在网络中配以系统补丁自动更新系统,对于网络中有类似安全隐患的主机主动的为其打上系统补丁。事实证明上述两种机制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为系统漏洞所带来的问题。

(六)IP地址盗用与基于MAC地址攻击的解决,这个可以在三层交换机或路由器中总将IP和MAC地址进行绑定,对于进出网络设备的数据包进行检查,如果IP地址与MAC地址相匹配则放行,否则将该数据包丢弃。

三、通过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应用型的网络人才

网络安全技术是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对初学者来说,如果直接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觉得网络安全技术太多太深,从而产生畏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的知识,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教学案例,将学习者引入到教学实践的情景中,教会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将抽象的、枯燥的网络安全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深邃的网络安全技术涵寓于具体的案例中,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中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泛泛而谈,以至于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用起来糊里糊涂的局面,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具体案例中,将古城墙的功能和作用与防火墙比较;选择学生接触最多的校园网作为典型的案例,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技术的应用、安全工具的部署,以及安全服务防范体系的建立等理论,从而降低网络安全的复杂度,使学生对网络安全体系有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可以把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和动态地模拟,充分表达教学内容。例如:PGP技术的操作步骤、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等。通过多媒体教学,边讲边操作,做到声像并行、视听并行,使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中重之重。运用学校提供的网络实验室和网络设备,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突出实用性,做到“专机专用”。例如,将3台计算机搭建一个小型局域网,安装微软网络监视器,使用网络监视器来嗅探FTP会话,解释捕获的数据,确定使用的用户名和口令。从抽象的概念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网络,可带领学生到电信公司或网络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工程意识。

第5篇:古城墙修复技术及措施范文

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但它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其实质是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持续的和谐统一。核心是健康的经济发展需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追求的目标既要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个人得到自由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不会威胁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所关注的是各种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海洋可持续发展就是处理海洋经济、海洋社会、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把海洋可持续发展定义为:通过合理利用法律手段、政策机制和市场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海洋社会、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并留给后代人一个良好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海洋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包含海洋经济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海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和海洋社会可持续。海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必然包含四层含义:一是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片面追求海洋经济的速度、产值和规模,损害了海洋的可持续,则会使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该把海洋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技术———开发———保护”体系的基础上。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表现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能高效、和谐地自我调节。在海洋经济开发发展中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不超越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三是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保证,但是,人类对海洋资源过多的需求和有限供给形成尖锐的矛盾。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观念、方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海洋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四是社会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社会是由个体人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人的需要来定义的,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的问题。要以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和世代的公平性,要求当代人不应从事通过消耗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基础以支持目前的生活水准,而把比当代人更贫困的前景和危机留给后代的实践活动。这四层含义互为依托,密不可分,四个方面融合统一构成海洋可持续的整体内容。

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现实海洋发展状况的必然要求

(一)日趋减少的陆地资源要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来弥补成为必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16亿高峰,这意味着到那时中国必须接纳比现在多出四分之一的人口,而人均占有资源将相应地减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如此众多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经济较快的速度增长来满足其生存需要,而经济的增长以自然资源为基础,陆上的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必然要加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而海洋资源尽管丰富,但她一样不是聚宝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不考虑合适的方法和方式,也一样终有一天会枯竭。因此,海洋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二)日趋严峻的海洋环境需通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来改善成为必然海洋是环境的调节器和净化器。然而,由于海洋综合管理机制不健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使海洋资源与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浪费,沿海经济发展和海上开发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突出的问题一是海岸侵蚀现象比较突出。海岸侵蚀造成吞没陆地,破坏公路桥梁和海底电缆管道,毁坏海堤、防护堤、防护林及各种护岸工程,加剧港口与航道淤积等。海岸侵蚀同时也破坏了景观旅游资源,如沿岸林带、炮台、古城墙、古建筑、优美的地貌景观和浴场等。这在秦皇岛、辽东半岛、厦门岛等地时有发生。二是海洋污染日趋严重。目前,进入海洋的污染物正急剧增加,海洋污染已成为目前海洋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世界范围估计,目前污染海洋的物质有70%以上来源于陆地,海运和海上倾倒则分别占10%左右,而且这些污染物中只有很小部分扩散到陆架区以外的海洋中,大部分滞留于沿岸和近海区。三是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发展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的基本条件,世界海洋资源与空间的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导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某些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瓦解或消失;海岸带与近海总体生物资源量降低;近海海区富营养化,赤潮现象频频发生;海洋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资源结构趋向简单化等。

(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会促使科技推广改变传统海洋产业结构来实现传统的海洋开发战略方式,只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保护工作,海洋经济的发展很难持续发展下去。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年,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海洋产业依次是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化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矿业分别比上年增长53.9%、30.1%、25.0%、19.5%、18.4%、16.7%、15.3%、14.5%、12.4%、7.9%、0.5%。从同比增长的情况来看在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水利用业等产业增速有了较大提升。但从所占比重而言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我国海洋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4/5多。其中滨海旅游业位居各主要海洋产业之首。这说明我国海洋产业仍为传统型,海洋经济总体上还属于粗放型经济。海洋新兴产业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产业规模整体偏小,带动效应不足,产业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科学技术水平低,同时产业结构空间配置趋同化明显,地区产业缺乏特色,降低了结构功能作用,影响宏观经济效益。高新技术的应用的高附加值海洋产业结构尚未形成。新时期的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推广海洋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建立有效的海洋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着重开发的海洋卫星遥感技术、深潜技术、深海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洋化工和海洋药物开发技术等使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与海洋产业化相结合,形成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使海洋科技成果尽快地向生产力转化,尽快提高传统的海洋产业科技含量,使新一轮的海洋经济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

(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增强综合国力是保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海洋作为人类未来的重要生存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焦点。当今世界,国家的利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国境线内,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地位及其影响。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各国利益直接交汇点,也是直接表现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预见,未来海洋权益的斗争将更加激烈,只有海洋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才能实现增强综合国力的目标。加大海洋经济开发的力度,通过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提高其国人认同海洋、热爱海洋、“以海兴邦”的民族意识。通过认同感的弘扬可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捍卫和维护其国家完整和领土统一,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维护和捍卫海洋权益,创造服务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

三、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考虑的主要相关因素

(一)沿海区域人口的因素海洋开发活动的主体是人,人具有二重性。人既是海产品的生产者,同时又是海洋生产物的消费者。消费又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而生产消费本身就是生产过程。要多少海洋生产活动提供的物质才可以支持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将生产控制到何种程度,才可以相应减少海洋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这些都决定于人口。目前,世界60%的人口挤在离海岸100千米的沿海地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16个大城市中,有13个是沿海城市。人口趋海移动已经是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会达到14.2亿左右,其中可能有60%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毫无疑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但是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对资源的需求量相应增加。陆地资源的匮乏,使人类不得不到海洋去获取资源,海洋逐渐被公认为是资源扩充的有效途径。所以,人口的多少是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除了人口数量以外,还有人口结构,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等构成状况,以及人的素质,包括体质、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等也会影响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洋环境资源的因素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是海洋开发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海洋为人类所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无须赘述,而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间内也是有限的,海洋资源利用的状况和配置效率将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开发的持续性。在海洋可再生资源当中,渔业资源是最重要的。渔业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海洋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渔业资源对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不可再生资源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Hotelling)的经济理论,分析表明,必须按照霍特林定律确定的最优路线进行消耗。同时,海洋环境是海洋资源得以存在和开发的环境场所,海洋环境的好坏对海洋开发活动有重大的影响,海洋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不是单纯的经济形态问题,它还与社会、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要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还要兼顾后代人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并创造某些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人造环境,与海洋形成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才有利于海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技术的因素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技术则是改造世界的工具。在科学技术推动海洋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两种影响,但从总体上来说,科学技术越进步,就越能够成为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武器。美国制定了《1995—2005年海洋战略发展规划》,法国颁布了海洋科技《1996—2000年战略计划》,俄罗斯在实施《2005年前海洋、北极、南极综合研究科技计划》。所有这些规划和计划都旨在发展本国的海洋科学和技术,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能带动海洋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和合理与否决定着海洋经济整体素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新兴海洋产业强化,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重视“循环经济”意识,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附加值高,海洋资源丰富,潜在市场大,环境污染小,应作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扶持,加强宣传教育、培育公民开发利用海滨砂矿、海洋生物以及海水资源的新观念,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规划;另一方面,应加强科研攻关,为产业提供技术保障,并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促进海滨砂矿、海洋生物医药及海水综合综合等技术的产业化。

四、新时期海洋开发需构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模式

(一)以发展临港产业群,增强海洋经济企业的自主创新实力当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钢铁、石化、汽车、造纸、能源、电力等临港工业产业集群。这类企业科研能力强并且资金雄厚,因此,加强该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保持该产业的技术有利地位。鼓励这些企业在创新时,瞄准世界最新技术,紧跟国际发展水平,构建竞争型的管理体制,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将有助于创造有本地特色和国际、国内竞争的优势;鼓励临港产业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引入各种人才尤其是归国人员,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并吸引集群内的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支持本地企业与外资建立合资研发中心;同时,鼓励促进专业化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投资咨询、市场研究、技术信息服务、专利、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从而形成一个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通过临港产业集群中企业的自我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企业层级较为丰富,市场结构较为完善的临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体系。

(二)以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使海洋经济与社会、环境全面和谐发展,应大力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将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要使我国海洋新兴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一是必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区和新兴海洋项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海洋产业带,提升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二是对新兴海洋产业,应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科技协作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三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必须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在重视发展海洋高新科技、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的同时,把高新科技的成果应用于海洋捕捞、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提高整个海洋产业的现代化。研究优良养殖品种的培养、性别控制、病害防治及养殖新技术、海洋生物优良品种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技术等。此外,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海洋未来产业技术储备的研究,促进海洋未来产业的发展,逐步开发海洋清洁能源和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洋生物制药工程、海洋环保工程等重要领域的市场产业化。

(三)创新海洋科技体系,有效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当前,我国海洋经济科技创新能力与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显得不十分协调,这已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有计划有目标地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海洋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海洋综合开发。建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一是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为中心环节,促使海洋综合开发,从而提高其水平和效益。二是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深加工技术、海洋功能产品开发、海洋医药产品开发、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研制、海岸带区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域资源和环境评估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快发展步伐。重点放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上,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宽松适宜的制度平台。政府应制定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新产业和高新技术创新的产业政策,鼓励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完善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法规政策,建立科技创新的价值评价体系和社会技术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国家海洋科技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重点开展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力争重点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四)加强海洋环境持久治理和保护海洋生态对于海洋环境污染持久治理与海洋环境保护,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一要利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水平,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二要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近海海洋灾害预测模型技术、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技术、大规模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及治理技术、城市污水离岸排放扩散模式及污水处置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技术;三要加强海岸环境预报,海洋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增强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四要扩大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及其他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五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物治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生态生物技术,解决海洋污染的生物修复问题。利用海洋生物技术,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海水养殖环境,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通过技术改造和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加大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养殖技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生态养殖模式。综合各项技术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良性发展,达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使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选择海洋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且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关键:一是加快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循环经济创造发展空间。国家应出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应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清洁生产、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制定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支持和鼓励海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就是要依托循环经济创新技术,以海洋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为核心,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形成海陆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应及时向社会有关海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实行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协调统筹、依法管理。三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应有重点、有层次推进。海洋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和具有较为成熟的海水循环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四是重点领域优先推进。重点发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扩大海水综合利用的产业规模,推动海水资源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以有效缓解我国及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改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促进沿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六)构建海洋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海洋信息技术海洋信息技术在海洋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海况、海洋环境及灾害的监测、分析、预报,海洋通信及导航、定位,海洋资料及情报管理等。发展海洋信息技术,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高技术成果,发展海洋卫星遥感、卫星观测、卫星导航定位、海洋及海岸数据采集与分析、海上通信、海上定位等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相应的通信技术,研制可布设于沿岸、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五、有效发挥政府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一)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组织规制和管理海洋管理就是海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海洋公共政策作为国家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的海洋目标,是国家发展海洋战略以及实施海洋权益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定的海洋工作和海洋事业的行动准则,海洋公共政策的实施则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托。而在履行对海洋公共产品的生产组织规制、管理方面,要在发挥好“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之外,对于那些政府可以逐步将生产职能交出的公共产品,例如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环境工程项目,甚至包括海洋环境管理的一些具体政策、具体标准等,政府涉海部门要将生产权真正移交给企业,而将自身职能切实落到管理者的定位上,积极作为更好地在生产与消费中间发挥组织、管理和规制功能。

(二)政府要倡导有限制地适时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是政府管理之本,这是海洋经济时代资源的稀缺性对政府管理的根本要求。海洋相对陆地有着极其丰富资源,但也远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时代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政府就要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海洋法律体系并严格执行之;要对海洋开发进行严格的规划,要创造一个海洋生产领域既能充分保护海洋环境又通过竞争来促使公众降低资源消耗增加经营效益的环境。在政府的设计框架中要全面体现这样一个规律,即竞争是为了淘汰资源成本过高的生产者,或者迫使其降低消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