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供应链协调 牛鞭效应 双重边际化 协调测流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33-02
一、引言
在供应链管理中,对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组成的网络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管理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面对着这个错综复杂的系统,供应链在空间、时间等方面变得越来越难以协调。如何协调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促使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提升,实现利润共享、风险共担,这已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供应链协同管理作为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案正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与运营机制
1.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强调通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和协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和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最终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供应链管理强调三个思想:“合作”、“双赢”、“集成”,这三个思想贯穿供应链管理。
2.供应链管理运营机制。供应链管理运作的表象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但是供应链的成长过程实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的扩散机制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来发展壮大企业的实力。因此,供应链管理实际是一种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以分布式企业集成和分布式作业协调保证的新的企业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实际是就是通过合作机制(Cooperation Mechanism)、决策机制(Decision Mechanism)、激励机制(Encourage Mechanism)、自律反馈机制(Benchmarking)来实现最终目标,达到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合一。
三、供应链协调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供应链协调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表现为“合作、双赢、集成”思想,这就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从而使供应链整体的收益得到改善。然而,传统的供应链中的各企业是各自独立运转的,这些组织有其各自的目标,很明显,需要建立一种协调机制把不同的企业集成起来。
供应链协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来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行之有效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实现由传统的“赢/损”型企业合作关系向双赢型合作关系的转变,促使每个企业个体决策的结果接近系统最优的水平。
2.供应链协调的类型。从现有的国内外有关的文献来看,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调类型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⑴根据协调的职能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供应协调、生产-销售协调和库存-销售协调。
⑵根据协调的方式,可分为信息协调和非信息协调。信息协调是指整个供应链对内外部信息的掌握以指导供应关系,只有企业之间获得了有效的信息共享与信息的同步化,才能实现运作的同步化。非信息协调主要是完善整个供应链的一些实物供应条件,如地理位置、运输、仓储等。
⑶根据协调的对象可划分为两类:横向协调和纵向协调。所谓横向协调是指对供应链同一层次上的不同企业进行协调,如对一级供应商企业之间的协调。纵向协调是对供应链不同层次上的企业进行协调,如对供应商和制造商或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协调。
⑷根据协调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内部协调主要是指各个企业内部的相关决策、信息、运作等方面协调。外部协调是指供应链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在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达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供应链企业之间需要进行一定的协调,同时,为了满足供应链整体运作的要求,供应链企业内部也必须进行协调,从而使之符合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标准。
四、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分析与协调策略
供应链协调是以信息的自由交流、知识创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协同决策、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从供应链协调的定义可知,供应链不协调的瓶颈,即有哪些因素使供应链配合不够好,从而导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畅。企业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关键是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商及客户的协同,这也是供应链协调管理的精髓所在。因此,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分为两种“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和“双重边际化”(double marginalization)问题。
需求的变动如客户需求的多样性、不确定性、需求量波动大等外部环境的变化是整个供应链需求波动的源泉,这要求要有相应的信息传递系统来使各成员准确及时的知道这些信息,同时精细安排自己的流程以及和供应链成员企业紧密合作以应对各种变动,否则就会产生发生“牛鞭效应”,出现各种使供应链不协调的问题,如库存过多来缓冲需求波动、出现产品滞销;供应链内部的冲突表现在,各供应链成员由于有各自的利益,每个成员都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供应链成员的边际效益和供应链总体的边际效益不一致,即为通常所说的“双重边际化”问题,这就使得各成员作用的“合力”小于集中控制时供应链的总体利润,出现供应链不协调。因为牛鞭效应是由需求变动引起的,所以本文分别从外部需求变动和供应链成员目标不一致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供应链不协调的因素。
1.由需求变动引起的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分析。
(1)由需求不确定引起存货和提前期增多。需求市场的变动带动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变动,从源头的设计、采购到制造企业的规划、配送及需求端的配销预测都受到很大的挑战。客户对产品的样式、种类、功能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使得企业必须预测准确,控制好整条供应链上的库存,以免造成产品积压,使整条供应链效益下降。
“牛鞭效应”是把供应链看作一条鞭子,需求端在鞭柄,供应端在鞭梢,当需求有些许的变动时,鞭梢就会产生巨幅的波动。在供应链里的牛鞭效应是说,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变动,每一级供应链节点都准备出比上一级需求更多的库存来应变,而距离真实的消费者需求量越来越大,每一级节点的库存都会很多,造成供应链中无用库存增多,而非真正需求。如果消费需求突然变少,整条供应链的库存都将无法流动,就会造成占用资金、产品贬值等损失。所以消费者需求很难预测、不断变动、大规模的客制化定制使得更加加剧了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上每一级库存量更多,生产、交货的提前期更大。
(2)由需求不确定引起的生产企业内部的协调问题。因为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引起生产企业内部预测决策困难、产销协调困难、生产排程困难等问题。由于用户需求越来越趋向大规模的客制化,产品的组合就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对成品型号进行预测,即便对半成品预测,面对吃紧和采购期长的关键物料,必须提前采购,但同时跌价极快,一旦预测不准,就会造成库存跌价的损失。同时不断变动的交期、数量、规格也会使早已安排好的生产计划重新调整,整个生产排程都要改变,对制造端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一旦客户需求无法满足,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可替代选择增多,极有可能流失客户。快速变动的需求会导致生产陷入混乱,现行状况都很难掌握的情况下,很难做出未来的仿真决策来确定未来战略。生产计划排定非常耗时,所以生产部门希望一旦拟定生产排程就不要有变动,业务部门希望用各种弹性化的方法争取客户,当然会满足客户不断变动的需求。业务的追求多变和生产的寻求稳定使得它们的协调很困难。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动,生产排程一定要随之变动。面对每一次变动,都要调整主生产计划,再执行,物料需求计划,非常浪费时间,如果每一次变动都按此流程调整一遍,根本没有时间去完成实际的生产了。
(3)由需求不确定引起的供应链企业间的配合障碍。供应商交货期难以控制,由于你可能不是这个供应商的重点客户,当供应商资源紧缺时,你的利益可能被牺牲掉,不能及时得到原材料。所以一般的做法就是采购提前和增加库存,来应付意外。总的来说,需求的变动会引起预测的困难、交货期提前、拖后,从而引起生产排程困难、存货过多、成本过高等问题。
总结以上由需求变动引起的供应链协调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出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如下:客户善变引起的交货时间、数量、价格、甚至规格的不确定;毁约;存货过多引起的占用资金;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引起的产品贬值等。
2.由供应链成员目标不一致引起的影响供应链协调的因素分析。由供应链各成员利益不同引起的问题被称为“双重边际化”问题。所谓双重边际化指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了谋求各自收益最大化,在独立决策的过程中确定的产品价格会高于其生产边际成本,如果下游企业定价过高,必然会造成市场需求的萎缩,带来供应链总体收益下降。因为集中控制时和分散控制时供应链成员的边际利润不一致,所以叫做双重边际化。
供应链成员目标不一致引起的供应链管理难点就是每个供应链节点企业有自己各自的利益。如果供应链不同阶段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则不同阶段的目标有可能发生冲突。因此每个阶段都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这样就会导致失调,从而使整体供应链绩效降低。在这里,需要解决的是采购、库存、生产、运输和分销之间的协调,因为每个阶段的最优化目的都有可能相冲突。比如,管理者希望通过过量采购或超前采购而从制造商获得数量折扣,但是这种采购却引起库存的增加;而对于运输与分销环节,供应商总希望通过运输的规模经济来降低运输成本,但由此却引起了库存成本的上升和顾客服务水平的下降。但是如果各个阶段在最优化自身的计划时,并未与其他阶段进行必要协商,则供应链会失调。
3.供应链协调策略。
(1)使激励与目标保持一致。设置良好的激励并使其与目标保持一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根据契约理论与博弈论来构建一个恰当的契约或博弈机制,即是本文所讨论的契约问题。这个契约既应能保证供应链的运营最优,又能保证供需双方的自身利益方向一致,使供需双方都没有偏离供应链最优轨迹的意图。其二,在契约里难以涉及(某些条款达成成本过高)或难以操作,或难以处理的意外事件时,按某种“默契”或行动准则等进行运营,从而使供应链整体最优。
(2)提高信息精确度和信息共享程度。供应链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供应链各阶段可获得的信息的精确度以及信息共享来实现供应链协调,在这方面除了建立信息共享的硬件环境外,在管理途径方面主要表现在库存管理上,主要有直销模式、连续补货管理模式和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3)改善供应链运营绩效。供应链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供应链运营绩效或设计产品短缺情况下合适的产品分配方案,来抑制牛鞭效应。这种管理途径可以通过如下管理方式来实现:缩短补货提前期,根据我们前面对需求不确定性的讨论可知,补货提前期的缩短有利于降低需求不确定性,从而降低牛鞭效应。减小订货批量,即供应链管理者可以通过在供应链中减小订货批量的方法减小在供应链上任何一对阶段之间累积起来的订货量的波动程度,从而抑制供应链内存在的牛鞭效应。基于销售历史记录进行分配,限制投机,便是如何设计一套产品短缺情况下的分配方案,使得零售商或批发商不会在产品短缺情况下人为地夸大其订货量,从而抑制了牛鞭效应。
(4)制定能稳定订货量的定价策略。如果制造商能制定出鼓励零售商小批量进货并减少预购的定价策略,那么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也可以得到抑制。这种定价策略包括:价格折扣从基于单次定购量向基于累计定购量转变、平稳价格定价策略。数量折扣从基于单次订购转为总量折扣,在以批量为基础的数量折扣策略下,零售商通过扩大其批量规模,以充分利用折扣的优惠;而以累积订购量-总量为基础的数量折扣消除了零售商扩大批量规模订货的动机,导致小批量订货,从而降低了供应链订单的变异程度。平稳价格定价策略,供应链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减少促销活动并奉行“天天低价定价法”来抑制牛鞭效应。供应链内促销的减少,可减少零售商的超前采购,从而使订货量与需求趋于一致。若制造商出于实现营销目标之目的,必须进行促销活动,那么还可以采用一种变通的做法,即限购。限购应当针对具体的零售商限定可以订购的产品数量,并将之与各零售商的销售历史记录相联系。
五、结束语
以上供应链协调策略能使供应链各成员的预测信息更接近实际需求信息,从而抑制牛鞭效应;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激励平衡,使得个体理性(优化)行为与供应链整体优化决策相一致。
四种协调途径,在技术层面上实施起来并不困难,当然,其中某些途径可能对某些供应链未必合适,因为上述的管理途径都必须建立于一种供应链内部的相关关系基础上,这种关系基础就是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与诚信关系,只有这种关系基础存在,才能保证上述管理途径的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崔献霞.基于竞争合作关系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5
关键词 协同 供应链协同 战略层 战术层 操作层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商业管理中经营管理模式最大的变化是企业不再以单独、自主经营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而是以企业之间合作的供应链形式参与竞争。进入21世纪以来,供应链协同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问题。为了方便以后对供应链协同的研究,我们对供应链协同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1供应链协同层次结构研究现状
供应链协同是当今世界市场竞争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竞争战略,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来的,是继VMI、CPFR、连续补充等思想被提出后由咨询界和学术界提出的。在1999年,供应链管理专家David Anderson发表的“Synchronizes Supply chains: The New Frontier”中指出,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就是协同供应链。2006年DaeSoo Kim从过程链的角度出发研究供应链的协同,提出过程链是供应链协作的新范式。
从决策范围和决策时间的角度,将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
1.1战略层协同
战略层协同规定了战术层和操作层协同的程度和范围,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预期协同价值收益、协同机制方面的建模分析。
在供应链预期协同价值收益方面,刘红胜等(2009)在分析供应链协同动因的基础上,运用Shapley值模型对复杂产品制造业供应链的协同收益分配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供应链协同机制方面,俞燕(2008)研究了黑板、主-从、第三方TTP三种基于多系统的供应链协调机制。陆杉(2008)从有形协同和无形协同两个方面探讨了供应链机会的识别,并提出培植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立信任机制、建立集成化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式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应。郭俊芳(2011)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从组织、信息和业务三个层面对闭环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机制展开研究,构建了闭环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提出基于三角模糊函数的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2战术层协同
战术层协同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核心问题,包括具有直接供需管理的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协同策略、产品设计协同策略、库存协同策略、物流系统策略、采购协同策略等。
在供应链协同库存方面,王海鹏(2002)提出了订货补贴、赊账销售及收取特权费,利润分配策略和价格折扣策略三种供应链库存管理协同策略。徐文亮(2002)建立相关模型,得出VMI总会导致供应链上总库存成本的减少和购买者收益的增加;供应商却不一定从这种成本降低中获利。韩亚欣等(2007)对库存协同策略进行了统一的形式化描述,并对不同的库存协同策略进行完整的分类,并对分类后的集成度进行了分析。
在供应链协同采购方面,蔡丽丽等(2008)提出了基于CPFR思想的供应链协同采购策略,包括共享策略、技术策略、关系策略、监控策略。
1.3操作层协同
葛亮(2005)从三个合作伙伴选择、合约设计的激励、协同运作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对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进行了综述。合作伙伴的选择有很多方法,包括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ABC成本分析法、层次分析法、Fuzzy聚类分析、TOP IS法和神圣网络法。供应链协同技术中起支撑作用的是信息技术,包括自动识别技术、电子交换技术EDI、GIS/GPS技术、电子订货技术EOS等。陈思云(2006)给出了供应链管理各层次和各环节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协同机制、协同技术。程国平(2003)提出评价供应链结构中信息协同程度衡量方法,采用二维指标来评价供应链中的需求、生产能力、库存、生产计划等信息广度和深度。
2结论
不同的学者从供应链战略层、策略层、操作层角度对供应链协同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存在研究侧重点和学术观点不一致,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供应链协同研究理论。供应链协同中很多概念有待澄清,许多方法的应用还存在分歧,对于供应链管理协同本质的把握和协同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需要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DaeSoo Kim.Process chain:A new paradigm of collaborative commerce and 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J].Business Horizons,2006(49):359-367.
[2] 刘红胜,王延娜,颜永才.复杂产品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1(9).
[3] 俞燕.基于多系统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8(1):75-76+119.
[4] 陆杉.论供应链协同效应[J].科技与管理,2008(11):36-38.
[5] 郭俊芳.闭环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 王海鹏.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库存控制策略[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7] 徐文亮,徐青川,乔卓.VMI下的供应链库存系统分析[J].物流技术,2002(11):18-19.
[8] 韩亚欣,徐学军,谢卓君.供应链协同库存策略分析[J].工业工程,2007(11):38-41.
[9] 蔡丽丽,宋福根,袁德玲.基于CPFR的供应链协同采购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8(3):52-55.
[10] 葛亮,张翠华.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J].企业管理,2005(6):151-154.
关键词:协同式供应链;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 A
The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of Medium-Small Sized Enterprise Based on Supply Chain of collaborative pattern
Yi Dongbo Deng Lim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Based on relative researches on enterprises’ collaboration in supply cha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of collaborative pattern by use of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focus on the medium-small sized enterprises and explore their advantage, complexity and method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to help them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on the selection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ve strategies in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Keywords: supply chain of collaborative pattern; medium-small sized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一、引言
由于经济全球化,需求个性化和分工专业化加剧,使得当前供需关系已由过去松散式的竞争关系转变成协同合作式的双赢或多赢关系。市场竞争已由企业间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单个企业必须依托其供应链整体才能更好立足,企业间协同已成为趋势。
关于协同(collaboration),被认为是一个可以导致共同的行为、运转或环境的过程,或者是一个在协调方式下共同行动的状态。企业间供应链协同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与维护等,具体也包括上下游企业间的需求协同、产品设计协同、库存协同、生产协同、物流协同等。
二、相关研究背景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一些学者已开展了相关研究。Weber et al (1991)着重于与供应商协同中的重要问题――供应商选择的问题,确认了供应商选择过程中所采用的准则及分析方法; Dickson(1996)总结出50条独立的准则来作为供应商选择必须考虑的依据;Lyons T.F(1990), Landeros R(1995)提出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实施步骤;Leavy B (1994)则分析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潜在的风险,并建议对传统的供应关系与合作伙伴战略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在国内,马士华教授等在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方面分析了核心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影响,建立了企业合作机制和委托实现的理论模型框架;刘丽文教授就供应链管理中的组织形式与合作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等等。
但是上述研究主要是侧重于企业间协同的某一方面,且研究多在集中式供应链当中的协同问题,对核心企业在集中式供应链中因可能的机会主义而导致对其它成员企业利益受损的情况,以及对于规模、实力不大的中小企业在协同式供应链中进行的供应链协同方面,其相关研究尚为缺乏。
三、基于协同式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的若干分析
1. 协同式供应链的优势分析
以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三类供应链:分散式供应链、集中式供应链和协同式供应链。在分散式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间是完全的市场行为,相互之间完全独立,没有深层的协同和协作。他们在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寻找成本和磋商成本等,这时不存在组织成本,但交易成本在这三类供应链中最高。在集中式供应链中,节点企业间高度集成,他们之间的行为更接近组织内部行为,这时会存在组织成本,随着集成度越高,组织成本也将越高,此外如要考虑核心企业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还可能造成更高的成本(利用自身地位倾轧弱势企业,这尤其对于弱势的中小企业而言,容易造成供应链裂解而产生的额外成本);虽不存在交易成本,但组织成本在这三类中最高,机会主义所造成的机会成本也将最高。在协同式供应链中,节点企业间部分集成,其间的行为是一种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的中间组织行为,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存在,但两者都较低,机会主义成本虽可能存在,但也比较低。相较而言,其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之和在三类中最小。
当前,协同式供应链管理作为结合了分散式自主决策和集中式整体控制两者的优点的管理模式,其应用正具备越来越强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2. 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的分析
关于中小企业,尽管不同部门、行业的中小企业其具体界定及有关标准有所不同,但其界定的关键点是其在市场中不居于市场支配或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总体处于相对的弱势(尽管在局部的、细分的市场中可能处于相对的强势)。因此,若加入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中,其发展空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处于核心地位的大企业的挤压。就这一点而言,中小企业加入以大企业或强势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其收益和发展存在较高程度的不确定。
3. 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复杂性的分析
中小企业因其自身的特点,对外界扰动所产生的反应程度一般要大于实力和规模大的企业。因此,在供应链协同过程中,随着内外多因素的共同变化,将使得供应链呈现复杂性变化。其中,以中小企业数量为主的协同式供应链,其复杂性程度要高于相应的集中式供应链的复杂性程度。在外部市场环境干扰和内部不同利益主体间目标冲突的双重作用下,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协同中的复杂性将表现出特有的不确定性、混沌性、多层次、多功能、波动性、非线性和涌现性。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协同的复杂度及难度都增加了。
四、面向协同式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协同路径分析
中小企业可考虑选择恰当的协同式供应链以及恰当的强势企业为合作伙伴,但选择的代价与机会损失都是存在的。中小企业选择协同式供应链的方式,则既可获得供应链带来的协同竞争优势,也可维护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但是,即使在协同式供应链中,也可能存在明显强势的企业,短期利益的驱动也可能使得该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抬头,从而会影响协同式供应链的稳定性。但若供应链中没有明显强势的企业,而全部以中小企业为构成,则该供应链可能面临总体较弱的局面,在和有强势企业在内的供应链抗衡时又缺乏优势,而且,在面对供应链协同复杂性方面,要将复杂性产生的不利方面(如无法预料的恶的涌现性导致供应链中各企业协同存在巨大的障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也存在困难。这就要求供应链上所有的中小企业应以“联盟节点”的方式,形成高度协同的联盟网络,才可能以其供应链的协同性、灵活性、信息对称性来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加盟,从而才可能保证该供应链足够的规模、柔性、协同度,并能保证对供应链中机会主义行为的约制。
总体而言,中小企业应通过相互寻求联盟形成“联盟节点”,再分别以各级“链节”整合为协同式供应链联盟网络,是中小企业供应链协同战略中值得尝试的方向和路径,当然也要同时注意防范因契约数量和种类增加而致的违约风险。
本论文为已结题省级科研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资助项目“中小企业应用协同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参考文献:
[1]Weber C A, Current J R, Benton W C. Vendor Selec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J].1991,50: 2-18.
[2]Dickson G W. An 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 Journal of Purchasing[J]. 1996,2(1): 5-17.
[3]Leavy B. Two strategic perspectives on the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J], 1994,35(2):47-51.
[4]Lyons, T. F., Krachenberg A.R., Henke, J. W. Jr. Mixed motive marriages: what's nest for buyer-supplier relatio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J], 1990,31(3):26-36.
1.研究概况
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马力•克里斯托夫认为,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全球化作用不断加深的今天,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要与企业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尽快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中。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提出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P•Gif和D•Thoma提出,他们认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加强与企业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JohnLangley认为供链协同管理不仅要合作企业进行协同和合作,同时要将顾客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国学者赵中平、黄福华等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在信息化背景下,供应链已经不单单物料的供应链,最重要的是知识的供应链,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企业性质多元化的出现,单凭物料的供应链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存、竞争的需要。在促进企业供应链协同中,知识已经成为重要因素。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否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供应链协同管理要把市场情况以及客户需求作为管理要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有效的管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立管理机制方面,不仅要建立起企业之间的高度信任,而且要站在宏观角度,实现双赢。作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要不断引进人才和技术,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将其运用到每一个供应链环节中,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及控制。
2.供应链管理框架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战略层、策略层以及技术层协同。在整个管理系统中,位于最高层的就是战略层,战略层的侧重点在于战略发展,利用概念模型,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思想渗透进去,对整个供应链是否协同,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定量和定性,战略层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策略层和技术层的范围以及程度进行确定。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处在中间位置的就是策略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始终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策略层涉及的环节多而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产品设计、生产、采购、需求、库存以及物流等协同策略。技术层的协同体现在技术在商务实现中的应用效果。技术层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确保各个环节联系顺畅,通过有效处理,使各个环节都能构想企业的知识及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中,技术层是实现前两者协同的必要手段。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互相渗透和支持,才能构成整个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
二、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信息化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信息化背景下,供应链协同管理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在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使信息和知识实现了实时共享,并且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协同起来,对促进物流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就目前来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在一个企业中,信息传递是否畅通在很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一旦信息传递受到阻碍,很有可能给企业内部管理造成紊乱,对供应链协同管理极其不利。信息分享的信息化保证了信息在分享过程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物流成本得以降低,如何使供应链中的各个要素实现一体化,主要还是取决于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分享到上下游企业,保证信息的使用率,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其次,企业之间实现无缝沟通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无论是在信息上、还是在经营业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之间的数据库也各有特点,互不相同。第三,信息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支撑,就目前来看,对整个管理系统的研究较多,对于物流管理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近年来,在网络购物的带动下,促进了物流管理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物流系统逐渐得到了完善,物流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对物流管理的不断重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到供应链协同管理物流管理系统中。
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
1.信息化背景下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效应
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如何实现系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处在于信息共享。系统物流信息化的质量对整个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能否实现信息共享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其质量,必须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供应链协同管理中,这样就能够将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有效连接到一起,为信息共享提供了保障。基于信息共享的大背景下,物流协同管理也会给整个供应链管理带来协同效应。所谓供应链协同效应指的就是供应链中的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效应。通常情况下,当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效应时,效应总和对整个系统带来的积极影响将超过各个系统分别对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影响。我们在对供应链协同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前,需要先分析其产生的效应,只有如此,才能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平稳运行、利润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够满足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利益追求,而且,位于供应链中的各上下游企业都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营造出互利共赢的局面。因此,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供应链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各个企业的共同协作下,实现双赢,进而促进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2.信息化背景下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模式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企业内部而言的协同物流管理,另一种是针对企业外部而言的协同物流管理。下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分析:(1)企业内部协同物流管理企业的物流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部门,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可能涉及物流,比如企业在选购材料之后需要物流部门进行运送,在企业将产品销售给下游企业时,也需要通过物流部门进行运送,可以说,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物流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物流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建立部门和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联系,使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物流管理的重要任务。站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ERP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物流协同能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2)企业外部协同物流管理企业外部协同物流管理主要出现在供应链上,是企业为了实现物流战略联盟,而产生的一种协同管理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外部协同物流管理成为保障企业稳定运行的重要部分。在信息化和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要求企业在必须将供应链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将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进行有效连接,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供应链信息共享全覆盖,通过信息共享这个媒介,将供应链企业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达成合作。
3.信息化背景下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架构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在工作方面,人们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企业都是在信息化技术上建立起来,一旦脱离信息化,企业将无法运行。虽然我国引入信息化技术的历史较短,但是取得了一些较为瞩目的成绩。就目前来看,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架构的建立要严格按照“连接、沟通、协同、监控”的原则进行,充分发挥其价值。连接指的就是将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涉及的物流业务连接到一起,进行信息化管理;沟通指的是通过有效的网络手段,保证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实时沟通,也就是说,实现信息共享;协同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手段,将供应链中各个企业和各个部门连接起来,共同协作,从而实现共同目标;监控就是对各个环节的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有利于企业了解情况,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关于架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企业在进行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架构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从而设计出适合自身的管理系统。
四、结语
关键词: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管理
项目来源: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5G218)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3日
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将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虽然供应链协同管理在制造业中已实现较好的应用,但在很多工程项目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势。如何有效地对工程项目供应链节点企业实现协同化管理是提高总承包工程项目绩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及其构成
(一)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内涵。从项目实施过程角度,按照工程项目生产运作活动的过程链,将其划分为立项需求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交付/运营/维护阶段、整修/更新阶段、废弃处理阶段。
同时,从组织和过程角度分析,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到建筑物及其最终废弃处理全过程中所有的业务过程和组织。不仅是一条包括用户和设计开发、服务和物料采购、物料生产与配送、施工建设的工程业务链,还是一个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商、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多组织关系网络。
(二)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模型。该模型同时从组织和过程的角度构架。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供应链以总承包企业为核心,将业主和设备或物料供应商、建设承包商有机连接成整体网链,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协同管控,其供应链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图1)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项目业主的需求,从项目需求和可行性分析开始,经过设计计划、项目实施建设、竣工验收,到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直至设施报废处理的项目全寿命周期,并由项目业主、总承包商、设计单位、建设承包商、监理单位、直接和间接供应商等项目参与组织形成的整体工程项目增值网链结构。
这是以总承包商为核心的下游供应链,将设计分包商、供应商和施工分包商等参与单位集中统一管理,按照双赢模式进行协同运作,将工程项目形成集成化管理,降低因各阶段交易成本,提升工程项目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降低各企业间衔接工作的估算误差。这种网链结构存在着各层次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又强调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使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战略伙伴关系,与合作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二、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问题分析
正是由于工程总承包供应链具有上述特点,对协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运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亟须解决,由于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缺乏应有的合作,信息交流不畅,信息技术缺乏,导致目标差异、信任缺乏和弱承诺、敌对性关系、信息扭曲等问题。
(一)供应链企业合作协调不够。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供应链各成员存在对抗思维与责任推诿,缺乏配合与协调,使得供应链交易成本增加,双方将很多的时间耗费在日常事务的解决上,缺乏协调配合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管理绩效低下。
(二)供应链企业合作缺乏柔性。在总承包模式下,由于信息化技术运用程度不高,供应链成员各方在项目沟通交流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造成信息交互的延迟或失误,易产生“牛鞭效应”,各方合作内容和关系较为僵硬,尤其在应对工程项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时,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产生纠纷和推诿,造成总承包项目各阶段衔接不紧密、成本过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
(三)供应链企业合作信息不对称。供应链成员没有直接面对客户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供应链部分节点企业主动或被动与客户隔离。信息不对称造成成本、利益、风险分配不匹配以及信用共享缺失,其结果是努力协同行为不足,当外界因素变化时,会产生投机行为,业主需求满足程度不高。
三、网络化multi-agent的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优化方案
基于以上问题,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协同化管理需要借助网络化信息平台,有效促进供应链各成员信息动态共享,改善各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降低各方的交易成本,提升全过程中的多个子系统、多目标的动态管理效率。
(一)网络化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平台概述。针对目前供应链协同方式的不足,提出以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商为核心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供应链协同模式。在统一的网络化协同运作信息平台上,在业主客户需求驱动下,由总承包商协同制定计划和沟通信息,来协同节点企业的经营运作活动,所有过程和信息都对相关的节点企业开放,供应链节点企业则利用共同的信息化平台形成动态联盟,以较快速的响应速度来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运用,构建网络化工程项目管理平台,优化整个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提高其整体的绩效和竞争力,实现供应链间企业共赢。
(二)开发平台构建的需求分析。基于对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的分析,确定网络化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系统模型构建应满足的技术基本要求如下:
1、网络化和分布式需求。在供应链协同环境中,由于各节点企业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共享数据等也都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应满足网络化和分布式的要求。通过网络化信息技术构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虚拟环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企业的资源信息整合,以实现对供应链问题的协同求解。
2、柔性的过程控制需求。由于工程项目供应链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求供应链具备较强的柔性,也就是表现为外部环境适应性和智能性反应。系统必须是一种非确定性系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处理异常情况。各控制模块具有可封装性和独立性,保证各模块可以快速组装和重用,满足柔性需求。
3、协同工作的需求。网络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在协同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实时性、开放性。一旦项目开始启动,该系统需要保持7×24小时正常运行,才可能将任务之间的数据及时传递和反映,以满足信息更新的实时性。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具有多种软、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具有良好的软件可扩展性和外部接口,可用以连接其中的各种应用系统。
4、全过程控制需求。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将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全过程控制,对供应链协同中的各个子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规范各过程的业务流程标准和要求,实现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
5、实现“多对多”业务协作。由于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多样,例如工程装备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设计和施工建造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多个企业联盟之间形成“多对多”的社会化协作关系,平台需要支持多个企业联盟的业务协作,支持一个企业用户的多种任务角色,开展多对多的企业协作业务。
(三)网络化multi-agent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平台构架。该平台是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一个包括网络化协同计划、调度管理等功能的,网络化、系统化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支持平台,将具有合作关系的分布式供应链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供求业务进行网络化动态组织和管理。通过剖析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的复杂系统特点,利用多Agent技术,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建模的基础上,实现多Agent仿真系统的分析和建模,系统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图2)该平台是以总承包商为核心的工程建设网链,用Agent表示业主、总承包商、设计单位、建造商和供应商等多个决策主体,形成Multi-agent系统,由总承包商Agent从项目全局的角度向各供应链成员Agent发送协同任务和资源调用决策信息,并且接受和响应各成员企业Agent反馈的动态信息。
在图2中,各主体Agent拥有相对独立的知识库,通过管理agent进行信息接受和指令产生。总承包商Agent从整体对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管理做出决策,通过管理agent传递给相应的各主体Agent,通过阅读后传递给相应的知识源,形成执行决策结果。各Agent可以自主进行逻辑推理和决策算法的运算,这些知识和决策信息通过与数据库连接,能与其他Agent决策进行协同交互决策,满足各Agent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中的协同功能由总承包商Agent完成,对每个Agent的动态信息交互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由管理Agent负责这项功能,能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应决策者。
四、总结与展望
网络化供应链协同模型模式突出特点是从信息化技术运用的角度,对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供应链协同优化,通过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管理决策,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本文在分析总承包工程项目供应链的内涵基础上,针对目前协同运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化的协同模式优化建议,并且分析了网络化平台的构建需求、构建框架和关键技术。具有智能化和敏捷化的优势,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供应链协同运作的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建华.工程项目供应链整合管理激励协调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2]童利忠,池抚新.我国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发展历程与特点[J].价值工程,2014.16.
关键词:物流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协调机制;信息共享
引言
目前,供应链管理的热点问题集中在以制造业或零售业为主导的产品供应链的协同运作,然而,在实际运营中,以传递物流服务的产品的供应链模式即物流服务供应链仍然存在。它在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过程中,从最初功能型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到物流服务集成商再到最终用户所形成的链状供需结构。在由不同类型企业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中,非常需要一个能进行协同管理的系统,这对供应链绩效有极大的影响。学术界和企业界一致认为,在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下不仅能够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满足最终客户多变的需求,因此,物流服务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势在必行。
一、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背景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制造企业越来越关注其服务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至今,全球经济增长值中的60%以上都是由服务业创造的,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衡量各国之间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直到2009年,我国服务业对GDP的贡献达到52.5%,服务人口比重已达到33.19%。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就必须将物流业务外包,而物流服务外包的不断增长以及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物流服务企业要不断渗透到生产及销售等各个领域,于是集成物流功能的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便逐步演化出来。
二、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内涵研究
国内外学者针对物流服务的特殊性,将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应用于物流服务,提出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概念: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以集成物流服务供应商作为核心企业,供需方需要进行全方位专业物流服务中,形成链状模式,即功能型物流服务供应商——物流服务集成商——客户相互连接完成企业供需合作。在此模式下,链上的物流服务业各个节点之间订立契约,在协同作战和竞争取胜的过程中,对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的控制,整合资源、集成服务、共享信息、共同决策、共担风险、相互受益、共同发展,并实现为最终用户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目标。
三、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研究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中另外一个重要领域是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框架的研究。服务供应链是在专业服务中从最开始的供应商到最后的消费者中发生的信息交换、能力管理、资金管理和服务绩效。其典型结构如下图:
而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个功能提供商之间,存在着相互合作和供给的关系,于是便有人设计出了如下的四阶段物流服务供应链:
1、2级分包商一般是指传统的功能型物流提供商,它们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标准却单一,并且其开展的业务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地区,所以在构建全国甚至全球的服务网络时需要被物流服务集成商吸纳为供应商。当然,在优化服务供应链网络设计的问题中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和服务站位置的选择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四、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机制研究
(一)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
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如何协调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对服务供应链合作联盟的形成与运行息息相关。就物流服务集成商来说,作为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它要根据链上成员企业的不同核心能力,通过分包形式将客户需求划分给不同的功能型成员企业,并从整合、分包、控制的角度设计物流运作框架和模式,监督和管理运作流程以及对运作质量、水平、成本进行控制。而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一般是指能提供特定的某一种功能的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包装、配送以及专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商、物流管理顾问公司、物流咨询公司等。
(二)物流服务供应链信息共享
在物流服务的合作及交易过程中,物流服务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主要是指客户与物流服务集成商之间、各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与物流服务集成商之间以及物流服务供应链与外部市场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这些信息主要包括:集成商的物流整合及运作信息、各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物流要素能力信息及服务质量信息、客户对物流服务需求信息以及物流服务供应链外部市场环境等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动态性及时效性等特征,因此需要各利益主体之间积极进行信息共享,通力合作实现共赢。
结论
如今,服务供应链越来越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重心,为了合理使用和分配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集成商应重视其优化问题及协同能力,优化选择其各功能型供应商,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协同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保持同客户的信息沟通,合理分配物流服务资源,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如此,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赢得了市场竞争力,更加能够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拱胜,尹宏.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现状探析[J].中国商贸,2010,(11):149-150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多元治理机制;食品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追溯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051-05
一、引言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尽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不少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监管、法律规制、社会监督等多元治理机制不能有效的协同,从而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一般来说,食品供应链是由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农户)、食用农产品采购和食品加工企业、食用农产品分销商和食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构成的,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跨行业、跨地区的一个网状体系结构。在食品供应链某个环节发生的问题,很容易扩散到整个市场。另外,就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来看,政府监管未能深入到食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因此效率不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探讨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运用到食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工作中,通过构建完整可控的食品供应链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和外部监管成本,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食品质量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例如,张文敏(2007)分析了食品供应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安全采购体系、冷链物流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张煜、汪寿阳(2010)基于供应链思想提出了包含追溯性、透明性、检测性、时效性和信任性五个要素在内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模型框架。近年来,运用供应链协同思想探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也有所涉及。从政府管理角度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多从借鉴国外经验入手,探讨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内容,例如建立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特别是HAPCC体系的运用)、推行食品认证标志以及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包括信誉机制的建立、行政立法手段等)。据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例如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应包括:法律法规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监督管理体系、信息披露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和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周建华等,2005)。
但是当前的研究把政府管理和企业供应链管理行为割裂开来,使得政府管理停留在表面,不能解决企业或农户的失信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谭立群(2012)提出构建政府监管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者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相协调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模型,初步涉及把供应链协同思想运用到政府监管和食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把政府的监管、扶持、惩罚和信用管理的措施深入到供应链各环节,但未能更深入地探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是使食品安全监管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并全面地发挥效力的内在机制,其突出特点是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稳定性和全效性。在监管过程中,涉及食品供应链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由相应的诱导机制(进而改善供应链组织模式和利益分配)、风险预警机制、信用管理机制、追溯机制与惩罚机制等共同构成的制度化方法。本研究将运用供应链协同思想,着眼于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基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继而探讨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如何深入供应链,抓住管理要点,形成监管的全覆盖,进而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二、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建立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1.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弊端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在供应链体系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进行监督管理。在纵向体系上,中央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地方则有地方政府统一负责本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但是,这一监管模式没有摆脱多部门联合监管和按品种监管的局限,也不能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未能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第一,食品供应链是一个网状的供应链结构,上下游传导性强,一个环节发生安全问题会迅速传导到下一个环节乃至整个供应链。这使得安全问题环环相扣,无法割裂,这就要求食品安全监管的无缝衔接。但是分段式管理人为地割裂了供应链环节,容易导致各监管部门的权责不清,平时监管形同虚设,出了问题一哄而上,严重影响了监管的绩效。
第二,品种监管顾此失彼、缺乏相应标准、制度不明确等,不利于相关监管法律的贯彻执行。食品生产的复杂性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防范,难以做到事前监管,往往是顾此失彼,疲于应付;食品品种监管标准、制度不明确,导致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缺乏,从而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农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剂使用、过期变质食品回炉等。这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协调监管体系组织散乱,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缺乏,加上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导致的部门利益泛滥,遇到好处一哄而上,发生问题互相推诿,导致了协调和管理的虚化,从而导致监管的效率低下。
2.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有效运行的因素——供应链协同角度的分析
食品安全监管要着眼于食品供应链安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食品供应链中的生产、流通中的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法律、食品企业合作、企业利益损失等方面。不难看出,当前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应该是政府规制、监管和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的有效协同。因此,运用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系统集成思想,分析和把握供应链中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内在机理,进而控制发生安全问题的重要节点,有助于食品安全监管位置前移,做到有效预警,大大提高监管效率,从而有效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第一,食品供应链中生产、流通中的质量安全主要是生产流通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和利益驱使导致的污染、农药化肥兽药的滥用、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流通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变质等影响食品消费的安全问题。在供应链中,如果各参与者不能有效协同,有一个环节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很快会传导到整个供应链,从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第二,食品安全法律风险是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风险,多是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或缺乏相应立法、道德观念缺失和企业缺失社会责任、监管制度不健全和质量标准不明确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问题也多发生在食品供应链各环节,因此政府管理应该与供应链各环节有效协同,从宏观角度通过法律法规、标准、监管措施等强制性的规制来加以控制,进而实现食品安全这一公共责任。
第三,在食品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对食品质量安全和协同质量控制产生很大的影响,形成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不对称是制约食品安全良性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整个供应链的各个节点衔接过程中都存在信息不对称,进而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原因有:(1)食品供应链成员的获利和生存对信息不对称的依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员都想尽量地多获得信息,同时想方设法使对方(其他成员)少获得信息从而产生道德风险,抑制信息共享的意愿占主导地位。(2)并不是所有参与信息共享的成员都能获得等同的利益,刚开始时,核心企业(发起者)获得利益较大,非核心成员在信息共享上缺乏真正的主动性。(3)信息安全因素:一些成员由于对方在信息安全方面做得不好而蒙受了损失,因而对信息共享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是构成信息共享障碍的又一个因素。因此,保障食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有效方法是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使供应链有效协同。
第四,食品供应链中利益分配机制对供应链协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各参与者的联盟关系。供应链的稳定性影响食品安全生产的长效性,合作关系对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直接正向影响,稳定的合作关系取决于合作各方所取得的利益是否公平合理。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保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取决于供应链的的稳定性和运行水平,在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利润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利益分配规则是决定各企业收入大小的因素,进而决定它们的努力程度和能力水平,进一步会影响在多次合作中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只要供应链上一期的实际收入不低于最优收入水平,各节点企业均会选择最优的努力程度,这正是食品供应链企业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郭丽华、张明玉,2006)。食品供应链战略联盟关系的稳定会对质量安全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就是要创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食品供应链协同为基础,创立一个有控制力、协同能力的多元开放共生系统,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制度安排,以食品安全为目标,把供应链自身协同、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着眼于长效监管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模型
1. 基于质量安全的食品供应链协同机制
政府参与监管的食品供应链体系是一个由农户、加工企业、流通企业、政府、社会力量(例如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共生的开放系统,各参与方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通过一种自组织实现多赢的过程。因此,从供应链协同角度探讨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一定的创新价值。
由农户和企业组成食品供应链,是这个食品供应链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子系统中的企业与农户的供应链协同是以建立和谐共生关系为核心,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实现共同进化为取向而进行的互补、协作、增值和互惠共生活动。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是企业与农户共同适应、共同激发、共同合作、共同进化。这四大驱动因素可以具体化为利益共享、资产专用性、依赖程度、接触频率、相互信任、理念融合(质量安全意识、合作意识等)、信息共享、知识共享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企业与农户围绕质量协同而催生出的因素,这些因素所体现出的激励性、互补性、组织性和互动性影响甚至决定着协同双方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最终转变为确保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以及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在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的食品供应链体系中,政府主要职能是建立监管和服务平台,以易发生问题的供应链环节为切入点,通过政府监管和法律规制,做到有的放矢,事前监管,避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或扩大;建立多元服务体系,例如信息共享平台、物流体系建设等,加强供应链的协同。社会力量的参与主要体现在金融支持体系和农作物保险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其作用是充分发挥供应链自身的协同作用,促进社会资源整合和整个食品供应链共生系统的优化。
2.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如图1所示。其特点是:全程监管、协同联动、监管追溯、惩罚和扶持服务相结合、全社会参与。
第一,这是一个全程监管体系。首先做到“无缝联接”,重视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向供应链两端尽可能延伸,构成“无缝联结”的监管体系,避免食品安全风险在供应链上传导;其次是精细化监管,各监管部门深入到供应链关键环节进行监管。
第二,基于协同思想,实现联动监管,以协调专业分工和共同合作、分段监管和全程治理、单独负责与共同保障的联动关系。依靠供应链各环节的自身协同,上下游直接相互协同,每一个环节对上一个环节的风险高度重视,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或把安全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第三,食品安全事故的可追溯,不仅可以追溯企业生产销售的责任,也可明确追溯监管部门的责任。
第四,发挥政府在市场建设、金融支持、农业保险、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保护农产品生产者和其他中小成员的利益,避免因利益产生道德风险而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河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建设与运行管理
(一)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机构明确,地方性行政法规逐步规范,信息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逐步成熟,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特别是2011年省政府印发《河北省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等六个文件,健全和落实全程监管、风险预警、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六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但从运行的效果上来看,并不十分理想。
第一,分段式监管体制效率低,极易出现监管空白。尽管从2011年省政府发文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把监管体系从省市县三级向乡镇(街道办事处)延伸,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不同部门之间因为利益而产生的抢着管和无利而出现不作为进而产生的监管空白。要想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无缝隙监管,就要把握食品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真正做到监管沿着供应链延伸。
第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监督体系等,各体系之间相互协调、有机衔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提高食品监管效率。河北省目前在食品监管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体系建设落后;检验检测水平低;认证体系发展缓慢,企业积极性差;农业和食品技术水平低、科研投入少;信息平台建设滞后;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的相关认证等。建设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
第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当前“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要求监管标准明确,制度明晰,否则,不利于食品安全法的贯彻执行。河北省地方食品标准很少,食品加工企业采标率低(只有49%,而日本采标率在90%以上);标准修订不及时,不能追踪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的最新技术导致的标准空白或检测方法标准空白等现象普遍存在。
第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与评估体系建设不足。预警分析与评估体系缺乏科学性,例如没有广泛地应用危险性评估技术(特别是对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暴露评估和定量危险性评估)。另外,整个评估体系机构设置不合理,不能起到“事前管理”的效果。当前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完成的,但是涉及农产品生产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食品安全评估只是参与,不能起主导作用。
第五,信息体系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全省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目前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以河北食品安全网为主,单从其网站可以看出,该网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把政策法规、管理动态、相关标准进行及时公布。在食品安全预警、食品安全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的衔接方面还属于空白。信息体系建设的“片段化”不能把其他涉及食品安全生产和流通的平台统一起来,影响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的建设。
第六,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乏力,食品供应链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供应链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都过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很少从整体角度来考虑供应链社会责任问题。这些过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往往与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发生冲突,降低了这种合作的效率,从而导致整个流通链条的断裂,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明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但是,当前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规范等方面尚属空白。
(二)基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应该以供应链协同为目标,从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入手,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运行机制。
第一,要改善供应链组织结构,使参与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和政府监管部分的协同管理更方便。食品供应链自身组织结构的改善是为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信息沟通更方便,政府监管更到位。可根据不同产品供应链的具体情况改善组织结构。例如,深加工食品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应采用“农户+合作社+生产企业”的组织模式,农超对接宜采用“农户+合作社+零售企业”等垂直一体化组织模式,初级食用农产品的流通宜采用“农户+合作社+产地批发市场”的组织模式。这些组织结构节点清晰,易于政府参与供应链协同。政府还能通过对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引导、扶持对供应链的协同进行质量监管。
第二,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补偿机制。在供应链的协同过程中,因为要着眼于食品质量安全,必有一部分节点企业为保障整体利益的获得而增加自身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建立一种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对这部分受损的节点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这种补偿来自从供应链系统优化中获益较大的那些节点企业,而补偿的比例应当有一个量化的取值范围。只有通过建立精确的、可以量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使各节点企业协调一致,增强供应链的凝聚力。
第三,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首先,要完善评价标准和相关体系,如HACCP体系的应用。其次,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跟踪监测,获得食品相关数据和信息。在每一环节获得的有效的食品数据和信息都将作为数据和信息源输入到预警分析系统中进行安全危机的分析。再次,通过科学的预警分析模型开展预警工作,如利用“危险性评估”模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预警分析结构进行预警应对。
第四,建立完善追溯机制和惩罚机制。依托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平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为支撑,建立双向追溯机制是供应链协同管理对食品安全保障的最直接贡献。采用射频技术(RFID)进行食品跟踪与追溯,要求在食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点,不仅要对自己加工成的产品进行标识,还要采集所加工的食品原料上已有的标识信息,并将其全部信息标识在加工成的产品上,以备下一个加工者或消费者使用,从而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使食品供应链完全透明化。惩罚机制既包括供应链成员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节点企业的惩罚(例如退出),也包括政府监管的过程中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企业的惩罚。只有建立可追溯机制,惩罚才能有的放矢。
第五,加强食品供应链社会责任建设,建立社会责任认证体系,推动企业加强社会责任。在有效市场激励明显不足的环境中,要求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将显得有些牵强和极不现实。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干预就是必要且必须的。供应链社会责任是供应链范围内所有节点遵守并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行动。只有各节点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共同承担的长期合作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持续的良好的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绩效。政府在完善法律法规等社会规制规范供应链各主体社会责任行为的前提下,要推动农产品和食品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责任认证,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例如认证费用补贴、政府采购优先等)推动企业主动认证。
(三)基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运行管理
1.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协同监管系统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实现宏观管理和微观参与的结合,一方面需要法律法规、标准、监管措施等强制性的规制来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益分配、竞争关系、道德约束、社会监督等非强制性的引导。因此,利用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建立一个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协同系统,能够使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高效运行,提高监管效率。
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协同系统需要实现三个功能:(1)系统的自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要保证自动地把握监管热点和追踪科技前沿;(2)能够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预警;(3)具有对已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决策、安全监控能力。系统根据经验寻找主要影响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的因素,在与环境反复交流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建立系统演变或进化的主动反应机制和自适应模型。
2. 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协同监管系统框架
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协同监管系统应该依托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把供应链协同技术和方法融入到信息平台建设中,综合应用供应链信息共享、契约与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惩罚机制、集体学习等协调机制,以供应链中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行政措施等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从宏观规制和微观控制等各方面发挥供应链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协同作用。该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食品质量安全日常管理系统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由于对安全问题响应时间的要求和风险控制要求的不同,这两套子系统需要有独立的管理模式和结构(系统理论框架见图2)。
3. 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协同监管系统的实施与运行
该系统利用了多主体(Multi-Agent)的自适应供应链系统模型、框架和数据传递机制等研究成果。Agent是可以在不同计算机平台进行通信的具有分布性、自治性、智能性及学习能力的软件实体。系统将供应链食品安全预警、协商、控制、追溯、召回和动态适应等功能集中到一起,通过协调系统中不同类型的Agent来执行这些功能,从而解决多层次、多对象之间的食品安全协同问题。整个基于该系统的信息平台可以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风险预警、沟通协调、双向追溯等功能,进而实现全程监管、协同联动的监管目标,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要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必须要创新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创建一个以食品供应链协同质量控制、政府规制与社会力量参与的开放共生系统。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着眼于长效监管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模型,此模型的特点是全程监管、协同联动、监管追溯、惩罚和扶持服务相结合、全社会参与。在分析河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供应链协同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并根据多主体(Multi-Agent)的自适应供应链系统模型、框架和数据传递机制等研究成果,提出了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协同监管系统以及系统的实施和运行的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文敏.食品供应链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2]张煜,汪寿阳.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管理评论,2010,(10):67-74.
[3]赵源,唐建生.食品安全危机中公众风险认知和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现代财经,2012,(6):61-70.
[4]周建华,周正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J].特区经济,2005,(3).
[5]谭立群.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4):71-76.
[6]郭丽华,张明玉.基于利润分配机制的农产品供应链分析[J].物流技术,2006,(6):47-49.
[7]代文彬,慕静.面向食品安全的食品供应链透明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4):155-159.
[8]杨山峰,李瑞雪.基于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8):291-294.
【关键词】多元供应链;供应链网络;融合方式
1.引言
近年,随着绿色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等管理模式的出现,企业供应链网络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多样的形式。企业供应链网络中已经不仅包含单一的产品供应链网络,而是多种供应链网络叠加与融合的结果。曹丽莉(2009)讨论“多元供应链”是指产业集群中存在的产品供应链、技术供应链与服务供应链整合在一起的供应链。随着企业业务的延伸与扩展、以及与伙伴企业整合度的提升,围绕单一企业如企业也可能形成多元的供应链网络。李怀政和王学军在2004年就讨论过物流管理与集成化供应链的融合。范慧颖(2009)则分析了深港物流供应链融合策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单一企业的多元供应链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在研究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界定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定义与组成结构,对其联结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组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方式,为企业多元供应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内涵与结构
2.1 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内涵
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是指以一个企业为核心供应链链主企业,在产品供应链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包含多种供应链的网状结构。在这一网络中,链主企业与其他伙伴企业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供应链关系,如产品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技术供应链等。多元供应链网络实际上构成了链主企业的整个资源环境,企业从网络中的节点企业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源、技术资源、服务资源等生产要素,生产的功能产品或服务产品也通过这一网络销售给零售商或终端客户,从可支配的有限资源中获得最大化的商业收益。
2.2 多元供应链网络的结构
在多元供应链网络中,围绕链主企业的已不限于传统供应链中的原料供应企业或产品销售企业,还有可能是各类服务供应企业、技术供应企业、产品服务企业等,这些企业与链主企业一起构建成形式多样的供应链。而且,这些企业间也有可能存在供求关系,从而形成链与链之间联结。最终,各个成员企业间供求关系错综复杂的多元供应链网络将建立起来,并形成为一个网络生态环境。
3.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方式
对一个企业而言,其所有上下游伙伴及客户形成的多元供应链网络,涵盖了该企业的各种商业需求及所有业务活动所需的资源。为实现企业全局资源的最优化运作,实现多元供应链之间的联接与融合是必然的要求。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可以分成以下四大类型:精益定制的产品生产融合、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及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融合。
3.1 精益定制的产品生产融合
通常,供应链是围绕一个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逐步发展形成一个的完整产供销链条,包括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在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实现精益定制的产品生产融合,即在多元供应链网络生态中,主生产企业需要引导伙伴企业共同打造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精益生产体系。
产品生产融合主要包括三类流程的融合,一是业务流程融合,围绕产品生产制造的主要业务流程,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要素有机地集成为一个跨越企业边界的整体功能过程;二是物流融合,实现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回收/废弃物等物资高效率和高效益地从供应企业运送到需求企业,并将物流管理与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深度结合,及时高效地满足生产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三是信息流融合,信息流是整个供应链优化运作的依据,借助于网络信息系统,信息流融合可以帮助实现多元供应链之间的整合,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管理效率和整体效能。
3.2 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
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就是在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中,倡导绿色生产制造技术与材料的创新开发与运用,逐步将供应链绿化成为绿色供应链网络。
为此,所有企业需要改造现有供应链网络,多元供应链上的伙伴企业需要共同来提高供应链的绿色环保水平,这通常可以从生产技术创新、服务技术创新和管理技术创新三方面来推动绿色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相应的,绿色集成的技术创新融合也包括三个方面的融合,即生产技术创新融合、服务技术创新融合和管理技术创新融合。生产技术创新融合是指多元供应链上的伙伴企业在创新研发新的生产技术或材料时,需要一起研究环保技术或环保材料的应用方案,尽可能寻求全局最优的环保生产方案。同样,在多元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服务技术创新与管理技术创新也需要与其他企业相融合。
3.3 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
多元供应链上的所有伙伴企业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为此,开展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可能是最佳策略。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知识协同作为基于业务活动流程开展的以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为主的知识活动,对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元供应链上,伙伴企业通过知识协同融合,在伙伴企业间实现跨越企业边界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
为实现共享创新的知识协同融合,需要从知识流程融合、跨产业融合、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开展融合活动。所谓知识流程融合就是将多元供应链中成员企业内部的知识流程与其他其他的知识流程相衔接。考虑到现在产品往往是一种功能复合性产品,甚至是功能、服务、文化等要素相叠加的产品,通过跨产业融合、跨学科融合可以让不同产业的企业共同来创造一个产品,而且绿色产品制造过程中也涉及大量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跨产业、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在知识协同过程中实现多元供应链的融合。
3.4 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融合
多元供应链管理的要旨是通过使各个供应链子系统达成一种和谐状态,最终达到整体共赢的目的。在激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应该依托多元供应链以资源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主要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现产品生产融合、技术创新融合和知识协同融合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多元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融合,具体包括在全球化、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实现融合。
随着企业供应链的延伸与网络拓展,企业的资源有可能来自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每个企业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多元供应链对企业间的融合挑战,理解多元供应链网络上不同组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员或企业的企业文化,,逐步构建多元供应链网络的文化生态环境,既保留有各伙伴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生态,又有外部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背景。最终,在日益密切的多元供应链关系互动过程中,各成员企业的价值观逐步兼收并蓄,达成能被所有伙伴企业认可的价值观,为多元供应链的和谐共赢目的提供内在驱动力。
4.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途径
企业供应链已从早期的企业内部供应链,逐渐发展到单一产品供应链和集成生产供应链。随着全球化制造和绿色制造模式的出现,企业供应链已逐渐出现网络化、多元化、复合化的趋势,产品供应链、技术供应链、服务供应链等叠加到一起,形成了企业的多元供应链网络。随着全球化协同制造的进一步加深,联系紧密、互动频繁、相互依赖的全球供应网已逐步显现出来。企业供应链正逐渐由多元供应链向全球供应网过渡。
不同阶段的供应链特点是不同,相应的供应链的融合类型也会有所差异。在企业内部供应链阶段,企业主要关注产品生产流程、物流、信息流等基本活动流程的融合,主要为产品生产融合方式。到了集成供应链阶段,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现有流程的融合,而是希望通过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并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在多元供应链阶段,不同供应链上的伙伴企业需要实现深层次的协调,知识协同应成为所有成员企业的追求目标。通过知识流程融合、跨产业和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企业间可以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创新合作,在产品、技术、服务、盈利模式等全方位实现协同发展。最后,进入全球供应网阶段,企业的融合重点将转向企业文化的融合,即业务全球化、员工跨文化及企业价值观的融合。
5.结论
本文在分析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内涵与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供应链网络的四种融合方式,并结合供应链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企业多元供应链网络的融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不同供应链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融合方式,依照本文给出的融合途径,企业最终有可能实现全方位的供应链融合。
参考文献:
[1]柴国荣,李振超等.供应链网络下集群企业合作行为的演化分析[J].科研管理,2011,32(5):
129-134.
[2]程建刚,李从东,汤勇力.论产业融合下的供应链跨产业联结[J].现代管理科学,2008(8):
28-30.
[3]李美云.论服务业的跨产业渗透与融合[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10):25-33.
[4]曹丽莉.多元供应链的构建融合推进产业集群创新升级[J].软科学,2009,23(1):75-79.
[5]李怀政,王学军.论物流管理与集成化供应链的融合[J].江苏商论,2004(8):58-59.
[6]范慧颖,何嫒菲.深港物流供应链融合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0):68-69.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演化博弈模型;协同机制;风险
1 文献综述
演化博弈理论与传统的博弈理论相比,将有限理性作为其前提假设,因而用其来研究现实问题就更加严谨和准确,也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Zhou和Deng等应用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对供应链的竞合关系进行分析,并与演化博弈方法进行比较,从而证明演化博弈论更加贴近现实也更具有现实意义[1];Rief和Van认为供应商能够考虑利用零售商的信息来降低成本,应用最后通牒的博弈方法,得出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使得供应链由高成本向高利润的的转变的结论[2];Jaber利用EOQ模型对两层的供应链(供应商-制造商)的合作进行了讨论[3];慕静、马丽丽等将系统动力学与演化博弈理论有机结合,来对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4]。
3 结束语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对食品供应上下游节点企业间的协同机制问题进行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把未来收益因素加入到模型当中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分析,发现食品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对未来收益的看重程度、跟合作伙伴的信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相互之间的协同机制能否顺利实现;计算出当博弈双方都采取不协同策略而带来的未来收益损失的贴现值要大于单方面采取协同策略的损失时,双方长期渐进演化的唯一结果是(协同,协同)。
参考文献
[1]Zhou M, Deng F Q, Wu S. Coordination game model of co-opetition relationship on cluster supply chains [J]. Journal of System
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08,19(3):499-506.
[2]Rief D, Van D C. Negotiation for cooperation in logistics networ
ks: an experimental study [J]. 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201
0,19(3):211-226.
[3]Jaber M Y, Nuwayhid R Y, Rosen M A. A thermodynamic approach to modeling the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 2006,30(9):86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