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

第1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1、《网络营销》课程模块规划方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教学改革。课程是以“岗位主导,学生主体”的思路进行设计。遵守“工作过程导向”的开发理念。第一步,让学生了解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现状,了解网络营销面向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第二步,让学生掌握网络应用技术,通晓网络营销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具备网络营销策划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根据营销环境、企业现状等具体条件为不同的企业制定灵活多变的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并组织实施。第三步,通过学习、实训、实战和考核,熟练掌握工作岗位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我们以企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为参照,对教学内容进行排序,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编排,将学习领域转化成学生能具体操作的、并在教学时间内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并严格执行。2、《网络营销》课程模块设计的依据。(1)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模块的原则紧扣专业培养目标,认真分析职业岗位,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选择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模块,努力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过程为主线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调研后,确定了网络营销类具体岗位,明确了这类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进一步确定了岗位职业技能和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营销》的课程模块设计。为了实现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构建了完整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除了设置了《网络营销》外,还设置了《电商网店经营实验》、《电子商务运营》、《网络推广实验》、《网站建设与网络编辑实验》等课程,所以《网络营销》课程主要以网络调研员和网络推广员这2个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为主线来设计课程模块。(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模块的原则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使课程内容契合实际工作需要。在进行《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主动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南昌易尚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如与前者进行课程内容共建,根据该公司工作过程确定课程模块;与后者进行师资队伍共建,提升“双师”能力。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营销课程模块设计

根据《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工作过程导向及校企合作原则,对该课程进行了课程模块设计,形成了与三级教学目标相对应的三个模块,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认知规律,符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1、职业入门模块(见表2)这一模块对应教学目标的一级目标,旨在使学生建立对网络营销的初始认知,能了解网络营销的整体框架,对网络营销岗位任职要求有初步的认识。同时该模块在教学中也能起到破冰作用。正如新进员工入职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一样,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都希望了解网络营销是什么、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前景怎样、网络营销类岗位是做什么的以及有什么要求等问题。只有解决他们的这些疑惑,才能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更快进入职业角色。2、职业基础技术模块。这一模块对应教学目标的二级目标,属于任务驱动型模块,涉及网络推广员这一岗位要求的基础技能。这一模块的设计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的常用工具和方法,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营销、E-Mail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及网络广告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了解网络会员制营销、数据库营销、移动营销等的知识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网络营销的工具也是层出不穷,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自主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该模块还包括网络平台营销这一子模块,是难点部分。我院的电子商务专业下设在理学院,属于理科背景的专业,“营销网站的搭建”这类技术性强的内容是瓶颈,但对于学生更好适应网络推广类工作极为重要,因此需要努力强化提高。3、职业综合应用能力模块。这一模块对应教学目标的三级目标,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设计的模块,主要满足网络调研员的任职要求并培养网络推广员这一岗位所需的综合技能。在掌握了利用基本营销工具和方法进行单项网络推广能力之后,网络推广员岗位会需要员工具备针对现实环境、具体企业进行网络营销规划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独立策划网络营销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网络营销策划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首先进行网络市场调研,并形成完整的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基于对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之后,要进行网络市场细分、网络目标市场选择、网络市场定位,这样才能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寻找机会;接下来涉及4P策略,合理规划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策略后,才能确定企业或者项目发展的骨架;再在整合营销理念指导下,对线上营销工具和线下媒介组合使用;最后就是形成策划方案和方案效果测评。职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难度较大,可以借助外部企业资源,引进现实存在的企业项目,通过实战演练的方式激发学生动力、增强学习效果。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网络营销》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核采用试卷的方式进行,实际操作的模块内容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模块1、2、3、分别占总成绩的20%,共计60%;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机房操作考核占10%;理论考试分数占总成绩的30%,总计100%。在过程考核中,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制作报告,总结等方式进行,并要求学生将报告和总结制作成PPT进行演讲答辩,也可以通过效果直接评估,查看学生营销效果,直接查看学生网络调研和推广效果,通过效果给予一定的分值。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增强学生紧迫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第2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思维; 实践动手能力; 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2-84-03

0 引言

计算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因而成为大学生课堂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最初,由于计算机的功能有限而普及率很低,其应用范围也不是很广泛,因而本科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文字录入、基本文稿编辑技术就已经能达到社会的基本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其应用领域扩大,尤其是图形化界面软件的出现。仅掌握计算机文字录入和文稿编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高级文本编辑、数据分析处理、电子文稿应用、多媒体技术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必修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网络基础及其应用也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以计算机软件工具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模式已经过时,计算机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严重质疑,因而各高校大幅缩减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学时。本研究试图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平台的改革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1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寻求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的解决方案,我们针对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主要涉及科学思维培养、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四个方面。

1.1 注重技能训练轻科学思维培养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以计算机软件应用为主,没有强调教学的基础性,特别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学内容大部分围绕Office套件、Windows的操作技术进行工具应用教学。虽然这些软件和操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具体工作有帮助,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以及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开设,这些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合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首要目标进行设置。

1.2 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随着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在计算机应用的初期,各个专业对于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需求基本相同,比如文档编辑、简单的数据管理、处理与分析、研究成果交流与表达等,而当前每个专业都有大量的专门应用软件和知识体系,且已非常复杂,有的甚至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例如生物信息学。因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其教学内容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细分,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进行设置。比如艺术设计与生物学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区别。

1.3 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

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新模式,云计算平台和MOOC教学平台的出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网络化,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可以远程进行课程的学习和练习,教师也可以远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监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互动交流。而当前的教学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学生课后没有了教师指导的现象较普遍,学生在自学和练习时遇到问题无法及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

1.4 教学与考核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的割裂

教学上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但是考核又主要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这种不一致性导致了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基础性作用的策略

2.1 加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基础性必修课,应该像物理、数学和化学一样担负起科学思维的培养任务。科学思维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创新灵魂,科学思维包括推理思维、实证思维、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计算思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培养的主要思维能力[2]。

2.2 面向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

不同的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来设置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首先,到不同的学科调研,提炼出其主要的需求,形成详细调研报告;其次,结合调研报告对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分类设置;最后,根据分类结果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并完善相关的教学文件和管理体系。

2.3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云计算、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等现代教学信息平台将现场教学与互联网教学无缝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3-4]。我院主要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以网络信息平台为支撑,将教学文档、教学要求、教学视频等,通过互联网在线共享给学生,学生可在任何地方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开设了在线开放教学论坛,学生能够在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提出建议等互动学习,实现学习互动。

2.4 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作用

2.4.1 增加实验环节的比重

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定的教学学时数内上机实践,远远不能达到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因此,需考虑在不增加实践课时的情况下,通过MOOC等现代开放信息平台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练习,这些平台能够为学生的操作步骤进行提示、自动判分、进度控制,使学生能够在没有教师辅导或者远程辅导的情况下根据开放信息平台的进阶任务及反馈不断练习,逐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4.2 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基于知识点的教W模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案例是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提取出来的关键应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直接有效途径之一。我院专门为学生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实验指导》教材,在电子文档、电子表格、电子文稿三部分,设计了大量的案例供学生练习。例如电子文档设计了毕业论文排版、期刊排版、公文排版等实际应用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实际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支撑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2.4.3 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实践能力考核

实践动手能力是本科人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5]。随着各高校对于学生实践能力重视程度的增强,在教学中大大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然而,学生实践能力却没有充分地在教学考核环节中体现出来。出现了教学环节与考核环节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脱节的问题。而采用现代开放信息考试平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采用上机操作考核能够实现教学与考核内容一致,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当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学时已经被很多高校大幅度压缩,高校出现了计算机教学工具论的观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挑战。本研究分析并提出以计算机思维为导向,面向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体系,采用现代教学模式与平台(例如云课堂和MOOC),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来提升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该方法已经在西南林业大2013-2016级的本科生教学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柳彦芳.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3.15(1):7-11

[2]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

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5-9

[3]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13.2:53-57

[4] 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

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第3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我想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合作”、“发展”。

我很难忘记上学期开学初的一件事。庞校长带了实验小学的部分老师来听董玉华老师的课,隔夜,袁校长嘱咐我安排好上课的班级和场地,我答应了并和往常一样打电话给王威虎老师请信息处安排观摩教室的音响。第二天早上,袁校长再次询问我此事,我满口答应.好了!意想不到的是等袁校长、庞校长带着一群实验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推开门走进我熟悉的观摩教室时,室内却是一片狼籍:乱七八糟的椅子,纸团遍布的地面,还有面板脱卸的桌子……当实小叶秀琴等老师伸出手来帮着整理桌椅时,我真的羞愧难当。后来我知道那一次庞校长是专门带低年级的老师来看我们上课常规的。庞校长没有批评我,袁校长也没有责备我一句,甚至王威虎老师还专门向我致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看两位校长的面孔,不敢回想这件事情。及至和谭文杰老师共事,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看着他筹划家长会关照到每一层楼面、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教室里的哪怕一只饮水杯的时候,这种内疚和自责更为深刻了。谭老师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高低,但要很好地胜任一个岗位的工作首先要“敢于负责”。“责任重于泰山”,就像他自己在述职报告中说的那样要“像南沙群岛的守岛战士一样,每时每刻向祖国母亲报告,这里平安无事。”我想,这种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是在工作中获得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是获得人格提升的必修。身边的榜样深深教育着我,也时时提醒着我:汪校长、袁校长、庞校长等老一代人的严谨、执着、一丝不苟;陆校长、匡主任、芮主任的勤学善思;李励和殷春艳的锐意进取……他们,始终是我身边最生动的老师。

当然,堪为老师的还有我们各学科的学科主任,因为他们都是各条线上的专家,我在很多学科的进入,都是在他们热情的引领之下,但是我们更多的是相互间的合作,在陆校长的指导下我们着重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主要从作业、集体备课、学科竞赛和活动课程等诸方面勾勒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改期末的作业评比为定期的备课组自查和不定期的学科组作业抽查;改单一的关注期末考试为期中调研和期末考试并重,关注常态下的质量状况;确定和完善了备课组长,启动集体备课组长负责制,制订备课组长职责;完善了学科竞赛制度,每学期按计划正常有效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本学期配合校长室启动常规调研机制,完成调研综述。

二、搭建了较为宽广的教学研究平台

多层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坚持正常备课组、学科组、校级、校级以上等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人人参与研讨,在研讨中内化实施理念,完善操作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两校互动研究机制:每学期坚持按计划与实小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利用好两校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高水准的研究平台,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两次,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各一次,每学期正常活动在10次以上。同时确立了“上有观点的课”的理念,每次研究活动都有相关专题,本学期还形成了研究活动综述。

周二校长听课活动:坚持了两个学期每周二“校长听课日”活动,构筑校长与一线教师的“对话”桥梁。

学科主任专题调研:每学期学科主任就本学科的教学情况实施常规调研,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进行交流、商讨和问题解决,促进了学科主任层面的研究,成为推进“学科主任负责制”的有效策略。

三、启动了校本化的新课程研究

当前的教学工作离不开“新一轮课程改革”这一背景,在庞校长的引领和帮助下,我们启动了对新课程几个增长点的校本化研究:中小学联合制订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科改革指导性意见》提升课堂教学实施水平;校本课程以《星空》推动日记作文的教学,以修订两次的《赏读》推进课外阅读,本学期制订了现行教材的《思维训练》正在试用之中,制订了《英语口语教程》促进英语口语的训练;综合实践活动汲取了多元智能的主题教学理念进行校本化设计与实施等。当然这些都还刚刚起步,接下来还要进行多元多层的研讨促进逐步完善和改进。

罗列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教务处的工作离不开所有成员的合作。合作增进了信任和理解,获得了团结与进步。可以说,我们教务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善于独立工作的个体(大家会在他们的述职报告中看到),但当我们手挽手的时候,更是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队伍。

当然,作为教务处,我们和政教处、教科室、教师管理都有密切的合作。每当我想到自己是这样彼此相依的工作链上的一员,就会涌起心底的温暖。我知道,这是我工作不竭的动力源泉。

其实在教务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常烦琐的事务淹没(每个学期听课都超过80节,本学期到现在97节,所以我经常奔跑),要想“在忙碌平庸的工作中不磨损一个人的自由精神和艺术气质”、“既能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生存,又能坚守自己的精神空间”,那惟有“发展”。我感谢庞校长的引领,使肤浅而浮躁的我也能逐步走进教育研究的大门。

也感谢庞校长一路的期待、鼓励乃至鞭策,汪校长热心、无私的帮助,使我咬紧牙关走过了将近两个学期,研究工作从一开始方案都难以形成到现在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基本明晰的操作思路、确立了中心研究组、梳理了将进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在课题主页上增设了“点点滴滴”(案例反思)和“我的教育故事”两个栏目以更贴近我们日常教学的质的研究。当然,这也是刚刚起步,但参与课题研究使我以往很多模糊的感性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增强了原认知能力和工作中理性思考的含量。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反思”,“让研究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让学习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我潜意识的追求。朱小蔓博士前不久在中央教科所青年读书会上谈到自己的学习与反思时,发出这样的呼唤:“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她说:“人为什么要读书学习,我们为什么需要学术中文化的力量,是因为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的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由此我想到当我们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徘徊、焦虑甚至煎熬的时候,也许我们正在逐步走近或构建或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给了我辛苦、忙碌、平凡的工作以无怨无悔的一个理由。

第4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一、高职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高职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符合高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忽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教学学时安排不足,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低落。此外,由于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经济学常识的积累,陌生的经济学概念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这门课程望而生畏。(一)教材缺乏本土元素。经济学教科书是普及和发展经济学教育的基石。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流传甚广。与其他国家多样化的经济学教材相比,我国高职经济学教材大多是通过翻译、压缩国外原著来编写,陈述晦涩的经济学原理,缺少情景案例,不利于学生把现实经济生活与经济学原理进行直接的联系、建构整合信息,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感到索然无味。(二)学时安排不合理。高职经济学课程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为48~72不等。迫于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经济学知识的教学任务,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通过解释概念、推导公式、描绘曲线来阐明经济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进行被动性的接受学习。(三)高中、高职经济学知识体系出现断层。我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时代特征来培养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经济学部分共有《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常识》两本教材。《经济生活》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理论;《经济学常识》概述了古典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史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理论。与高中经济学知识不同的是,高职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的思维,分析市场各个部分是如何运行的,即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品和资源市场的相互作用,政府决策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宏观部分解析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分析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各个经济表现指标、经济增长和对外经济贸易,探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来实现国民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经济目标。不连贯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使高职学生缺少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认识。

二、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特色

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PlacementCourses)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Board)于1956年负责开发的,供学生在高中阶段选修大学初级课程的课程体系。经过五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美国宏观经济学先修课和微观经济学先修课被广泛认为是一套衔接美国中学到大学经济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借鉴美国经济学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自1996年开始积极探索打造本土大学先修课程体系,以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高中和大学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2014年8月,以分层教学教育理念为指导,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启动面向普通高中生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0所优质高中开展试点项目,规定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安排36学时的课堂教学。(一)本土特色教材的研发。我国经济学者积极编写适合本土学生的教材,从持续、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本土经济发展历程中选取丰富的素材。李宏彬、周黎安编写的《微观经济学———中国大学先修课》教材中附有大量生活化的拓展阅读材料,如高三学生的最优学习时间表、快餐饮食文化、春运期间火车站购票长队、潮汕商人的经营管理理念、我国户籍制度的特征;文建东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精要与案例解析”收集了趣味性强的经济现象,对经济学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经济学思维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二)开放性考评系统的开发。为了考查学生积累的经济学素养和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避免学生使用题海战术,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课程考试以开放性的题型为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索真知,激发学生的潜能。(三)自主性教学的实施。为了推广和普及本土微观经济学先修课程,2016年6月15日,中国微观经济学大学先修课程MOOC课程正式上线。目前,已经有38683人报名参加微观经济学第二期MOOC课程的学习,非试点学校的高中学生可以通过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经济学知识,为高中和大学的经济学教育搭建桥梁,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四)线上和线下教师培训系统的互补。到目前为止,中国教育学会已经组织了四次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的教师培训,通过积极的讨论与深入的交流,加深了解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方式的共识,推进本土经济学教育的发展。2017年初,试点项目在爱课程网站开展第一次线上教师培训,旨在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CAP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对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要使经济学发挥作为高职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的作用,探索提高高职经济学教学效果的路径迫在眉睫。借鉴CAP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经验,高职经济学课程改革可以从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的路径。(一)将统计学原理纳入高职经济学的先修课程。基于高职学生数理基础薄弱的情况,在统计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相应地融入微观经济学概念,让学生接触生产函数、需求函数和边际量;强调样本数据和总体数据的区别,展示宏观经济数据的收集。统计学原理和经济学应该分别作为先修和后续课程,避免把这两门课程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二)经济学教材本土化建设。教材建设是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的前提。一套优秀的教材必须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核心内容,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探索真知。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经济学教材也应该结合国情,以我国经济实践为基础,解释经济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学案例能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认识,将课堂新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贯通整个知识体系,让原本枯燥的原理知识变得有趣味。(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鉴于课程学时安排紧凑和知识点繁多的特点,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将最具有教育价值的经济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高职经济学教学内容可以设置为14个重点专题,包括供需法则和弹性应用、分工和贸易、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指标、长期宏观经济分析、短期经济波动、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财政与货币政策、开放经济。教师对每个专题安排2~4个学时进行授课。(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各样的网络媒介,高职学生能迅速地更新信息、接受新思维,把握时代的特征。在经济学课程开始之前,安排学生每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财经文章,积累财经资讯,跟上经济发展的最新方向,了解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商品市场、证券市场、信贷市场的变动情况。及早接触经济学术语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产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而这种学习兴趣很难在课程开始后一两周内获得。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进入课程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围绕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采用分组研讨教学方能提高学生对高职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不同的经济指标,利用互联网搜索数据资料、制定统计图表,将小组的调研结果制作成PPT并进行课堂陈述,在陈述过程中,学生必须独立地思考和回答问题。通过收集国民经济核算、人民生活、固定资产投资、财政、对外经济贸易、就业人员和工资等状况,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最新概况。课堂陈述结束之后,每位小组成员撰写一份有关我国经济现状的调研报告,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五)建立教学共同体。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教学经验的增长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建立教师群体互动性的教学发展模式,形成教学共同体,是促进高职经济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校、同行经济学教师之间应加强互动,地方院校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探讨课堂教学的难点,共同开发高职经济学教材及教师用书;定期邀请教学专家分享制作微课、慕课的经验,使不同年龄和水平的教师得以获得共同的教学发展。鉴于新教师缺少经济学教育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应该为新教师选择一个优秀教师作为导师,通过观摩教学和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陈晓红 单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实践应用性突出、方法体系复杂的专业课程。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更需要进行准确成本核算与管理,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在高校的会计专业以及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从目前各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来看,主要包含这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及时而准确地进行成本核算;第二、进行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提供信息;第三、成本的预测、决策以及控制职能的实施,为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供保障。从教学的内容我们也能够看出,在成本会计教学中重中之重在于成本核算,都是从企业内部出发、在技术层面上降低成本,而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忽视了科学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现代高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企业制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因而使得产品成本结构中三大要素的比重发生了变化。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有些企业直接人工的比重由原来的40%急剧下降到10%左右,其中一些高新技术现已低于5%。然而制造费用的比重却大幅度提高,产生制造费用的原因更加复杂多样,有些企业已高达75%,基于这样一个现状。对我们的成本核算中的间接生产费用即制造费用的分配提出了挑战,如何准确分配制造费用,给成本决策提供可靠信息,已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基于这样复杂多变的局势,已将成本会计发展的重点由事中控制成本、事后计算分析成本转移到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了新型的重在成本管理的新型的成本会计体系,提出了目标成本、作业成本以及战略管理成本等理论。

二、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目前的成本会计教学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与注入式”教学方法,而不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程的前半部分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而到了大量的成本计算有些学生如果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就开始走神,使得课程的学习质量不高。同时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成本会计知识都是以一个统一的成本核算为前提,核算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很难应付毕业后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如何依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哪种成本核算方法?如何确定恰当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如何做到从经济着眼,从技术着手,把经济与技术结合起来,有效降低成本?然而我们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被动,很少主动去思考,也就无法形成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任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大量扩招,在严重的师生比不足情况下,学校引进了一些刚毕业的硕士与博士。从一个高校毕业又走进另一个高校校门,绝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并且能够把握比较前沿的会计理论知识,但是缺少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使得从客观上造成了教育界与实务界的脱离,不利于营造良好的会计教育环境,无法满足教育界与实务界双方的要求。而我们的成本会计课程本身不但需要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要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只有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制造业成本核算为基础,成本核算过程中计算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以及涉及到的制造费用都是通过老师单纯的理论讲述的方式进行的强化训练,而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很难对整个成本核算系统掌握,并对于成本费用来源并不清楚,也不理解制造业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对后面采用何种计算方法更是不理解。因此无法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现在多数的学校设置会计实训及实践环节,多集中在对凭证、账簿以及报表编制的训练,而对于成本核算过程中制造企业的经营背景、成本管理全过程没有作为单独一部分列示,这样也就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运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

三、实践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事项

(一)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改变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式、“填鸭式”教学,就应该改变教学模式。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形成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统一的双边教学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启发为指导的前提下引入具有代表性的个例以及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由于案例多来源于实践,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可操作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于案例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当然对于答案可以不唯一,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根据案例以及课堂讨论中涉及到理论知识老师进行精讲,学生也能够带着问题听讲,深入思考。这样会大大提高课题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因此也就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并且做到主动探究以及发现前沿理论。

(二)学生深入企业调研

目前,我们成本会计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在课堂上,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引入个性化案例,在课下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主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比如在成本核算方法讲完之后让学生到企业了解企业的背景、生产工艺和管理上的要求,搜集成本核算的资料之后做出成本分析及调研报告。这样可以通过校外实地调研使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制造业的专业术语以及生产的全过程,正确进行成本核算并且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做到融合,满足了学生缺少实践经验的空缺,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

在成本会计教育中,教师是第一要素,教师一方面应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教师保持对现实环境始终有新的认识很重要,要求教师经常接受后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更够与社会接轨,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高分低能,而是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比如说教师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深入到制造业的企业中参加知识学习,进行必要的调查与研究,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等。

我们国家的会计教育界与实务界相互脱节的现象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些的经验鼓励高校教师到实务界进行兼职或者从实务界聘请兼职教师。这样我们就能够不断改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同时也能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提供便利,使得学校与实务界联系更为密切。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引入了案例教学以及学生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我们的课程学习质量不断提高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处在一条水平线上,把引入的个性化案例进行激烈的谈论,然学生由针对性地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应该对于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鼓励学生的积极创造和发现。

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要求我们这些会计教师要不断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重新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并且做到活学活用,真正实现了成本会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能够使我们培养的成本会计人才适应毕业后的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水秋.论案例教学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研究,2010(3).

[2]杨颖.浅析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5).

第6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人口的时间、强度、频度三个维度解释了当代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直接原因,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人口;学生体质;社会问题;应试教育;边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7

1. 问题提出

“少年强则中国强”是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长是我们永远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近年来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社会问题。从1985年到2010年,我国共进行了6次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1]

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然而体重增长幅度远大于身高,导致超重和肥胖学生大量出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与前5次调研相比,最近一次调研显示,身体素质下降幅度明显减小。同时新的问题出现,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老年病年轻化趋势增强等等[2]。

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我国体育界进行了众多的研究,原因归纳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学校这一层面,根据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三个维度分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2. 体育人口简述

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3]。直接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即具有亲身体育实践,是体育人口的基本特征。通过采用某种特定的身体练习方法,达到体育的目的,即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改善提高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完善发展。

卢元镇老师提出,体育人口由时间、强度、频度三个量化标准决定,三者缺一不可[4]。具体标准要求如下: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

3. 体育人口三维度解析学生体质下降致因

3.1学生体质下降的时间维度致因

应试教育体制大背景下,评价学校优劣靠的是升学率,评价学生好坏靠的是分数,体育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人便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在体育锻炼上面。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文轻武”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华夏儿女,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造成对文化的推崇和对体育的抵触。体育课能够在课程设置中保留下来已属万幸,更不期待能够在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

普通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主要是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体育课方面,一堂体育课45分钟,体育课上用于增强体质的时间主要指身体练习的时间,根据现在公认的40%练习密度来计算,仅占18分钟。[5]除去课堂常规部分和最后的整理活动环节,真正练习的时间便掐指可算了。课外体育方面,通过整理长春部分中小学(走读生)作息时间表,得到以下表格便于参考:

如表所示,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从小学开始就被各种家庭作业压着,平时上课期间,白天在学校上学,晚上回来做家庭作业。周末不上课,但是各种补课班蜂拥而来,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自己拼命的赚钱,让孩子拼命的补课,这就进入了一种循环误区,走不出来。造成孩子小小年纪,戴上了厚厚的镜片,孩子的脊背越来越弯曲。

课余体育活动只能在课间、午休和晚上放学后进行,分别思考一下,10分钟课间,是学生放松神经,准备下节课的调整时间,不能用于体育锻炼。午休期间,从中午放学到下午上课一般有90分钟时间,安排大概是:90分钟=吃饭(20分钟)+睡觉休息(30分钟)+自由活动(30分钟)+其他(10分钟),体育锻炼时间只能在自由活动模块,自由活动还有一些看书、聊天等活动,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随着年级的增长,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是多位学者研究出来的成果,讨论晚上放学后这段时间的课余体育活动,就不用考虑高中各年级和初三年级了。有调查显示,放学后,80.4%的学生一般直接回家,12.3%的学生在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后在回家,4.6%的学生做完作业后回家,然而回家后能够再出来的学生比例却少之又少[6]。

通过上述分析,体育锻炼时间达到“每天运动一小时”,还差不少距离呢!

3.2学生体质下降的强度维度致因

真正的体育课在于通过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运动技能,通过某种教育因素的作用,学生在知识体系形成后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及行为。如果要使学生喜爱体育课,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令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才能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由量变到质变,最终达到终身体育。

先前的体育教学“达标考核”模式借鉴的是前苏联的“卫国体育健身制度”[7],其一是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虽多次修改,但仍未脱离田径、球类、武术、广播体操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其二是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程序多年来一成不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形式里过多的条条框框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是厌倦体育课,进而影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其三是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如今体育课引进了各种游戏活动和休闲娱乐运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了,然而学生的体质现象没有得到改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新形式体育课给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降低了运动强度,不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以至于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体质不升反降现象出现。

旧课标与新课标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旧课标指导下的体育运动,能够保证学生参与运动的强度,但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却无能为力;新课标虽对学生的兴趣有促进作用,却忽视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和运动强度的控制。

如果想让中小学生成为新一代的体育人口,运动强度必须控制在中等强度以上。强度控制与兴趣培养不是“二律背反”的关系,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共赢点,使控制运动强度的同时,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进而使中小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3.3学生体质下降的频度维度致因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规定普通中小学校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8]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每周4学时;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每周3学时;高中各年级每周2学时。[9]

“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没有,体育课可有可无”现象明显,在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下,学生除去每天在校时间,其他自由时间大部分在课外班度过。平时和周末课业负担一样沉重,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压力,让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10]。但是高考这根“指挥棒”,使得中小学看重升学率,学生看重分数;经常出现判定一个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的指标就是考试成绩。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怎能让学校放松,让家长放松,让孩子放松呢?

体育课给文化课让步现象常见,尤其是中考班和高考班。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慢慢降低,体育课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体育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工作。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何来保证中小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

高中与初中和小学相比,本来体育课时就少,由于学习压力增大,学生逐渐把体育课当成了自习课;各科老师把体育课当成了辅导课;体育老师则把体育课当成了休息课。这种自上而下不重视体育课教学的想法,使得高中体育课比初中和小学体育课,更早的步入边缘化。

体育人口的频度判定指标是每周三次以上,从上述分析可知,小学和初中学生体育活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次数保持在三次以上应该不是问题,但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次数却很难保持在三次以上。

4. 结论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一代的体质健康关系着祖国未来的竞争力。针对现今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应该调动社会综合力量,群力群策,为学生体质健康做出正确的指导。本文仅对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学生体质的增强必须依靠体育运动时间、强度、频度三者合而为一,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4] 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8-40.

[5] 韩英灵.政府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局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13-117.

[6] 唐东辉,刘静,陈庆果,等.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7):77-78.

[7] 洪晖,刘炜浩.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09):117-120.

[8]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76.

第7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极目新闻记者寻访了众多培训机构的老师,他们有的已找到新工作,并且开始适应新的岗位,开启新的职场之路。也有部分人选择留守教育培训行业,但其中不少人的职业方向发生了变化。

培训机构高管 到民办校当校长

早上5时多起床,6时30分出门,8时前到校……今年9月1日开学以来,李晓(化名)迎来了新的工作节奏。

“刚开始真的有点不适应,毕竟我以前都是早上8时30分出门,9时前能到公司。”曾是武汉一家培训机构国际游学总监兼市场部总监助理、现为武汉某寄宿制民办学校副校长的李晓说,现在,她每周住校两三天,其它日子得花近3个小时在通勤上,单程得跑80公里。

李晓之前在武汉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了9年,那时,她便常接到民办学校希望她加盟的邀请,但她从未想过离开教培行业,直到今年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7月25日,李晓离职,7月26日,她便入职了这家跟她接触了近一年、品牌和规模都不错、对她又很有诚意的民办学校。

目前,作为副校长,李晓负责招生、人事、对外合作及发展规划,收入与从前差不多。“教培机构和学校毕竟是不同的平台,我在心态上需要做很多调整。与教培机构相比,学校的琐事会多一些,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我需要花更长时间呆在校内,没之前自由,我需要调整工作的节奏和时间。”李晓说,不过学校安排给她的工作和她之前的工作重合度较高,所以上手很顺利,要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新单位离家远,她基本没时间照顾小孩,只能请老人来帮忙。

李晓说,她曾考虑过自己创业做研学旅行,但毕竟曾在教培行业太久,改行需要从头开始,便搁置了这个念头。

不少人先“代课” 再参加教师招考

记者从武汉市一所初中了解到,今年8月底招聘的校聘教师中,有3人有校外培训机构工作经验。

2015年从武汉工程大学毕业的陈老师,此前一直在光谷一家培训机构当数学老师,最高峰时教100多名学生。教学业绩不错的他,被一些家长挽留做“一对一”老师,但他担心“双减”政策会越来越严格,坚持参加了公办学校的校聘教师招聘。目前,他带七年级的两个班的数学。

“参加我们今年校聘教师招聘的原机构老师很多,留下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的教学水平尤其突出,课上得晓畅、明白。育人方面,他们以前在机构接触得少,我们会重点引导。学校很希望这些优秀教师能留下来。”该校校长说。

记者从武汉多所中小学了解到,受疫情影响,今年大量学校将招聘校聘教师的时间从此前的7月延后到了8月中下旬,因此到公办学校应聘做校聘教师的原教培机构老师猛增,其中不乏名校高学历的,公办学校也进行了精挑细选。多位校长说,他们当然希望能留下优秀教师,但现实问题是,按照现在的教师招聘政策,部分培训机构教师很难考进来,一些人可能因此流失。

记者查询发现,即以东湖高新区2021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的条件为例,应聘应(往)届毕业生岗位的,应为20、2020届、2021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应聘在职优秀教师岗位的,需要具备现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且具备5年或8年及以上一线教学工作经历,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经历和毕业前实习任教经历不计算为符合条件工作经历。

25岁的小杨目前在一所公办初中做校聘教师,教九年级数学。2018年大学毕业的她今年参加了几次校聘教师招聘,试讲表现都很好。她说,她已经享受不到应届生就业政策,若参加教师社招,需要攒3-5年校聘教师经验,到时她已经快30岁了,除了要拿好几年的较低收入,未来发展也会受限,还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我们了解过,哪怕是经济发达的区,校聘教师一年也只能拿到四五万元。”小杨说,随着双减政策出台,公办学校确实需要有更多教师,她希望能有相关政策帮助教培机构教师转型,给大家同等参与考试竞争的机会。

也有人不工作 专心考研考公

为了突破“应聘社招教师需要几年工作年限”这道坎,一些原培训机构老师选择考研教育相关专业,希望将来以应届生身份重新进入教育行业。

武汉人小李就是这样。她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应聘到光谷金融港的某线上培训机构工作,做小学语文辅导老师。两年来,她除了参与公司的线上直播课程,和自己班上的小学生进行互动,负责课后作业的批改、线上习题的讲解,在学员班级群内做好答疑和维护工作,还会追踪学员课程报名情况,解决学员和家长的问题。9月13日辞职后,她决心要考一所省属高校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打算毕业后继续从事教育有关的工作。

“我还是很喜欢自己从前的工作的。公司里年轻人多,工作环境轻松,氛围比较好。我也喜欢当老师,教孩子们知识会很有成就感。如果不是因为行业发生变化,我愿意继续干下去。”小李说,7月“双减”政策出台后,陆续有许多同事辞职了,她一直观望到9月开学后才下决心辞职考研。

“之前,我一个月1.3万元拿过,六七千也拿过,工作两年攒了两三万元。现在宅家考研,更花不了什么钱。为了更好地备考,我搬到了外婆家,除了环境安静,生活也很养生。”小李说,家里人都很支持她考研。

也有一些人选择考公务员。“国考报名已经开始了,我正在研究哪个岗位比较好考,看来明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28岁的原教培机构教师小王说,他是男生,考公务员更为务实,目前他也在犹豫,要不要也同时报名考个研,多一个转型的可能。

留在行业的人 也在经历转型

在此前一家大型教培机构所做的《“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行业教师现状调研报告》中,显示选择留在行业的老师中有近五分之一(19.88%)的教师选择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其次是私人家教(15.84%)、留学考试(13.04%)与高等教育(11.80%)三个方向。

极目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不少留在培训行业的老师转向公司新业务,如研学、体艺类培训、成人培训、托管班等。手中有一些家长资源的老师,则倾向于转向做“一对一”家教。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小张已从培训机构的小学数学老师,成功转型为教成年人普通话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我之前很受学生欢迎的,公司给我布置的课程报名任务,我总能超额完成,每个月可以拿几千元奖金。双减政策出台后,我马上开始找新的工作,9月30日就到这边了。”小张说,现在的这家培训机构的客户群体更广,目前也比较热门,虽然工资不如之前高,但工作时间更稳定,周末也有双休,他很满意。

第8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考试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91-02

考试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近年来,不少高校的教学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针对现行课程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们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改革思路和方案,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 系[1]~[3]。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的考试制度总体上还是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成为制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瓶颈[4]。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观最集中的体现。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5]。创新意识是指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产生创新动机的自觉性等,这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自信心等,这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想象能力,有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发某种产品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创新人格主要包括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顽强的意志力等,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最为稳定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和成果产出的根本保证。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应包括主动学习的精神、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意识的形成等。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在大学校园所接受的系统教育。

二、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的考试制度与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相适应。考核体系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考定成绩,缺乏对创新过程的考核

在考试方式上,重视终期的闭卷考试,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期末考试在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往往在80%左右。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到课率等,在学期成绩评定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上课不记笔记、旷课,而期末为了通过考试,复印其他同学的笔记,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在考场作弊,而考后其教材、笔记、实验报告等重要的课程资料都进了垃圾回收站。这一现象不仅严重违背了“学习认知规律”,而且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形成。

2.考题以课堂内容为主,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

高校考试除了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学生评教”、“质量考核”的束缚,考出好的成绩不仅是学生的期盼,而且也成为了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教师在考题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均以对“三基本”的掌握状况为考核目标,回避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如在大多数的考试中,题型多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客观性试题为主,而体现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试题所占比例很小。有些教师甚至经不起学生的央求,在考试复习阶段还有意为学生划出考试重点,将考试范围缩得更小。

3.实践课程项目设计不尽合理

实践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有些高校开设的实验课绝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缺少富有创新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前,实验教师会将实验所用的材料、试剂等一一准备好,再配上相关的实验指导书,学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非常机械,好像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根本谈不上思考。

三、制约考试制度改革的因素分析

首先,习惯的理念和保守的思想是制约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都已经习惯了已有的考试制度,即教师出题,学生答卷,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师生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晰。

其次,考试制度改革的阻力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教师。考试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即由原来为成绩而考的突击学习,转变为注重过程的学习,而且也会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由现在的“填鸭”式满堂灌转变为多环节的过程教学和监督,教师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外书籍阅读、实践环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检查。对于教师而言,多次考试和多样化考试,不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而且有时还要承担可能的风险和压力。毕竟,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必然存在失误、甚至失败,这些对于以学术地位为最高追求的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件付出大而收获小的事情。

第三,在现行的考试管理体制下,考核的形式、内容、频次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均由学校考务中心说了算,有些学校甚至为了五年一次的国家教学评估,制定了试卷评阅规范,而了解课程特点的一线教师只有遵从。教师若想要进行考试改革,必须事先申请,经过逐级审查,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而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则可顺理成章地进行,可不经任何部门审批。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和复杂的审核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参与考试改革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

由于考试具有评价功能、引导功能、激励功能、选拔功能等,所以考试仍然是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对考试进行设计和组织,是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

1.增强过程考核,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众所周知,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考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要做到真实、客观,应符合认知规律,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知识模块,可以在篇或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在限定的时间内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其次,通过提问、讨论、演讲等形式,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第三,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列出若干个开放性的综合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以论文的形式提交。学生在课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必须理清概念,复习所学知识,而且还需进行文献查阅等,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而且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写作能力以及抽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而且还可以从众多的相关研究案例中,了解不同研究主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针对课程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课程性质不同,考试方式也不同。实际中,对考试方式的选择应本着“目标多元化、内容多样化、方式灵活化”的原则。高校课程考试通常可采用以下六种基本形式:1)闭卷考试,其优点是测试环境比较容易控制,适合多人同时考试,效率高,常见于高校的基础课程考查;2)开卷考试,目的是为了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也包括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3)口试,着重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一考试方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面试”,是综合能力考核的重要方式之一;4)成果性考试,着重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专题调研报告、专题设计训练、研究文献综述等,主要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5)操作性实践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是考核独立科研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这是基于现代工具的一种考试方式,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将是未来高校开放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的考试方式之一,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突出能力测试,激发个人思考

考试命题要突出对能力的测试,要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应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创造性设计考试命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开放:1)试题内容开放,在综合讲授内容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紧扣相关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命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题答案开放,考试题均无明确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试题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目的是考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3)答题方法开放,鼓励学生采取多样的答题方法,如说明问题的图表、案例介绍和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以促进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首先,考试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借助先进的评价思想和理论,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此引导教师参与考试制度改革。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考试环境,做到既有规范又有自主。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自,可采取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的选择与确立应尊重一线教师的意见。第三,要鼓励教师参与考试改革。学校应将改革成效与教师的利益和职称晋升挂钩,提高教师参与考试改革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周铮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校园文化关系的探讨[J]. 大连大学学报, 2004 (3).

[2] 沈良斌,祁嘉义,冒小璟.深化高校考试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J] . 江苏高教, 2006(3).

[3] 罗圣淮.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 江西: 南昌大学,2006.

第9篇:线上教学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过程性考核;法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29-04

一、法学类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的意义

法律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但在方法上的改革却只经历了苏格拉底讲授式、哈佛大学郎得尔案例式和诊所法律教育方式,而后两者的出现只是在所有改革的尾声出现的。然而,即使在改革的最前沿美国法学院的教育视野中,三种教学方式也是平分秋色、相互借鉴。今天,法学学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一方面源于社会对法学人才需求的锐减和法学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另一方面源于法学学科本身较为枯燥并较难理解,加之伴随高校扩招而来的学生素质的下降,这些都使法学教育工作者们陷入了对法学教学状态的担忧。很多学科都面临着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的普遍局面,法学则在这种趋势中更为明显。法学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法学课程的学习者应当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法学教育是一种价值与理性教育,休谟说,我们的理性覆盖如果不借助于经验,则关于真正存在和实际事情也不能推得什么结论。因果之被人发现不是凭借于理性,乃是凭借于经验[1]。在法学学科的性质上到底应当放在研究生阶段还是本科阶段的确也是一个值得仔细思索的大问题,孰是孰非或许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法律与法学的学习是否适合在豆蔻年华的人群中开展。在全世界范围法律课程分为在本科阶段开设和在本科阶段后开设两种,我国属于前者。在本科阶段现有的大方向改革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使法学教育脱离现实的困境,可以依赖于师资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很多因素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其中教学方式的改革或许是一根有用的救命稻草。

法学教学的通病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和学严重脱离。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学生失去了对上课的浓厚兴趣,而教师则在严重的科研压力下脱离钻研具有吸引力的讲课策略和内容。较为古板的教学大纲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求,加之法学课程本身较其他学科更为枯燥乏味,学生表现出对课堂教学的冷漠。在严酷的社会就业现实的压迫下,这种状况还表现在对毕业实习的虚化和对考试成绩的漠不关心。第二,学生普遍对读书失去浓厚的兴趣,在所有的学科中没有哪个学科表现出学生对本学科书籍更大的厌倦。根据平时的教学经历可见,很多学生的兴趣宁愿放在文学、社会和娱乐上。这种状态实际上加剧了法学教学的难度。兴趣是法学学习的先导,法学教育的重心应当放在如何重塑学生对法学学科的兴趣上来。第三,考核方式简单化、轻松化和缺乏个性化。大学存在很多的顾虑,除了国内少数顶尖大学,一般大学并未及时缩减法学生源的数量,学校普遍存在减少法学学生数量的忧虑。在考核方式的改革方面,表现为缩手缩脚,不能坚持严厉治学和精益求精的教学原则。传统的闭卷考核的目的不在于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检验和优秀学生素质的培养,甚至不在于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顾及到需要保证大多数学生的及格率,大多数教师不得不降低试题的难度,不能实现对优秀人才的个性差异化培养。而科学的考核方式应当建立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拘泥于课本,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众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过程性考核几乎得到了大多数法学教育者的青睐,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过程性考核将学和考捆绑在一起,改一次性考核为多次过程性学习的监督和考查,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差异。第二,理想状态下的过程性考核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法学课程的应用性较强,很多学科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过程性考核适应了应用性的课程属性,能够通过亲身经历的实践和探索掌握法学知识,还可以获得一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的社会交流经验和社会认知以及道德干涉。第三,过程性考核通过压力式教学、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通过个别化指导,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培养,更有利于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讲授式大班授课的缺陷就在于它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在同一时间中显示出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不同需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认知程度,从而纠正教学任务。过程性考核的优势得益于巨大潜力的“学生投入”空间,“学生投入”的概念源于阿斯汀的参与理论[3]以及佩斯和帕斯卡雷拉提出的“努力程度”[4]的概念。将统一范式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个性化的学习激励,这也是过程性考核改革的初衷。

二、法学类课程过程性考核的类型

法学专业整体上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每门具体学科又有所不同。应用型课程较理论性课程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这种转变根源于应用型课程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而非单纯的记忆和理解。这同时也是对社会需求进一步适应的结果所致。

过程性考核的关键就在于将教和学两个过程通过过程性学习的方式展开,以往的教学是教(学)―考两个阶段,过程性考核实际上转变为教(引导和布置任务)―学(动手操作)―考核三个阶段。严格地说,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都要求有良好的互动过程,然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良好的互动是很难实现的,过程性考核将这一互动过程通过讲授知识和布置任务,学生通过掌握方法和完成任务,教师再通过检验成果和给出评价分数的过程完成。显然,过程性考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法学学科,这就需要对过程性考核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确定适合过程性考核的法学课程范畴。一般说来,过程性考核适合两种类型的课程:应用性强的课程和需要项目驱动的课程。

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法律诊所”、“司法文书”、“模拟法庭”、“律师实务”等课程,其教学目标就在于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过程,课堂教学无法提供完整的实践环境,过程性实践和考核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适合这类的课程还有“证据学”、“律师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法律文书写作”、“公司法”、“亲属继承法”、“知识产权法”等课程。一些程序法课程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刑事侦查学”、“仲裁法”可以选择性的采取部分过程性考核。

项目驱动教学过程性考核的第二种类型。项目驱动实际上是一种压力式教学或紧张教学方式,这类似于项目驱动教学,它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领域,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5]教师通过任务布置和课下间接指导及阶段性成果检查,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课程,如“西方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外国宪法”、“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课程适用这种教学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在信息爆炸时代具有一定的现实和创新意义,通过完成一定的学习成果,将一定外化的成果交由教师来检验。但一些只能通过教师课堂讲授,难度较大,理解困难,无法独立自学的非应用型课程则很难采取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如“民法”、“商法”、“经济法”、“宪法”、“法律文化”等课程。

不适用过程性考核的课程往往是理论性较强需要课上详细讲解的课程,例如“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罗马法”、“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民法”、“刑法”、“证券法”、“比较民商法学”、“犯罪学”、“立法学”、“法律经济学”、“法社会学”、“中国法律思想史”、“人权法”、“行政管理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一般说来,课程理论程度越高、重要程度越高、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性越少的越不适用过程性考核,相反对于选修课、非核心课、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课程则可以进行过程性考核。

三、应用型法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效果分析

哈尔滨理工大学先后在“法律诊所”、“司法文书”、“刑事诉讼法”等应用型法学课程中采取了过程性考核方式。“法律诊所”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和律师职业素养。“司法文书”主要训练学生的文书设计和写作能力,“刑事诉讼法”则强调学生对刑事诉讼理论和程序的基础知识。这三门课程的特点虽有不同,但都具有应用型的特点,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有知识的运用和操作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门课程的过程性改革实施的效果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自我评价中满意度明显提升。这种效果虽然不是通过学生网上评教的客观数据得出的,而是通过学生的课程总结体现出来的,学生特别关注的是新颖的上课方式、有趣的学习体验和受用的经验体会。第二,学生考核过关率明显提高。通常课堂讲授式的过关率在80%―90%之间,过程性考核的过关率在95%以上。第三,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过程性考核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的法律问题,如通过司法文书的过程性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司法文书的格式,还学会了实际中司法文书的制作技巧,还能结合案情完成现实中能够应用的文书。法律诊所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则使学生掌握了如何接待现实的当事人、法律咨询和案件的一般技巧,这些内容都是在传统课堂中无法学到的。第四,过程性考核更注重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创新意识。由于开放的学习方式,理论上讲过程性学习时间是无限的,在较为理想的教学指导和监督下,优秀的学生爆发出惊人的学习潜力。比如,在法律诊所学生案件过程中超水平的发挥,保证了2014年的14起案件的百分之百的胜诉率。很多学生还能能够掌握发现法律、辨别法律、和分析判例的批判性法律思维能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过程性考核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第一,过程性考核的考核过程应当明确而有针对性,并经过充分的论证。实际上,良好的过程性考核应当分为具体考核方案的设定―大纲和实际情况的审核与讨论―实施―效果评估四个阶段。但每一门课各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具体的考核过程还需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现实要求。与期末考核方式不同的是,过程性考核往往缺失统一的评价考核标准,有时就连教师自己也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确定考核的合理性。因此,实施―总结―再实施的反复论证过程将成为过程性考核进一步实施所必然经历的阶段。过程性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只有符合实施过程性考核的课程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最后归结为什么样的特点才适合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不是法学教育改革的万能药水,它并不能适应所有的法学学科,实施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还会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后果。但到底过程性考核适合的标准是什么是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的问题。法律诊所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分为客观实践考核和主观评价考核两个方面,客观考核是学生参与案件的过程,主观考核是学生在案件过程中的主观认知。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过程性考核主要是通过课下学习课上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进行,刑事诉讼法则是通过平时作业的方式完成。本科教学阶段推进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需要谨慎,因为这种模式在研究生阶段经常被指导教师作为授课方式之一。本科阶段不宜抛弃系统的知识学习过程,而完全转变为某一细致专业的研究和学习,后者一定是在系统的知识讲授之后才可以开展,因此,本科教学的项目驱动应当是通常项目的研究和演示。

第二,过程性考核需注重和加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环节。传统的教学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过程性考核则不同,教师的过程性指导对教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很多过程性考核实施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主要在于缺少对于教师的过程性教学监督,没有了45分钟教学设计的安排,而采取可有可无的仅仅依靠职业道德的约束,很多教学变成了授课者取巧和轻松教学的状况。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没有实施工作量配套改革之前,很多教师对无端增加工作量的过程性改革敬而远之,教学懈怠是缺失教学积极性导致的必然结果。过程性考核是一种协商式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建构理论的深化发展,学习评价进入了以古巴、林肯等人为代表的建构性的学习评价时期。该理论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在不断协商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建构[6]。过程性学习评价作为建构评价时期的产物,和结果性评价相对应,这类评价从关注教育目标转向关注教育过程,强调教育的建构性与反馈的及时指导性,关注教学指导者与教育主体的互动和学生的个体性。过程性学习评价认为,知识的建构是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产生并不断改进的过程,过程性评价的反复性、及时性与交互性,能够促使学生在知识不断发生重组与建构的过程中,减少现存知识与目标知识之间的差异,控制知识迁移的方向,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评价与反馈密切相关[7]。

第三,缺失良好的效果评估过程。前者提到了过程性改革实施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效果评估。应用型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实践创新的能力。但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考评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的客观公正性[8]。过程性考核最大的难题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方面。提高平时分的比例,增多平时作业,将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考试、论文、答辩或者总结报告方式,这些做法的确减轻了学生考试的压力,但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现在仍然还是个未知数。很多效果是从学生的评价中获得的,这种评价的主观性偏强,并且其客观性也值得怀疑。良好的教学效果肯定包含学生浓厚的兴趣、高度的评价、教师授课的知识面、学生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这些效果需要有一种较为合理的科学的评估方式加以参考。从效果上看来,法律诊所课程和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考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主要是从学生的感想中得出的结论。但其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在法律诊所课程过程性考核中,一些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主动性不积极,参与性不强。而在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过程性考核中,很多由学生课下准备的过程不充分,讲课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课下的阅读量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等。过程性考核是一种压力式教学,其效果的好坏与整个教学制度是直接相关的。学生在课下完成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实际上需要有更大的约束力。如果没有这种课程的严格评估和压力,对于未完成过程性学习或未取得过程性学习效果的教学过程应当坚决给予否定性评价。过程性考核的难点在于过程的管理,评价的客观,自我评价的实施,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差异化教学。以往将考核作为目的不如说是手段和方式,学生对教师的评估也是相当重要。过程性评估十分容易流于形式,如果不能通过过程性评估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真实过程的检验,那么评估必然是不公平的,而对这一过程最清楚的便是学生。

第四,过程性考核须有可视化成果。完成过程性考核必须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性检验,区别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提高。因此,学生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实习不能通过过程性考核方式检验。如同期末闭卷考核一样,过程性考核需要通过一些可视性客观成果作为考核的依据,这种可视性成果可以是论文、调研报告、实验过程记录、成果演示、答辩等。过程性考核的平时作业设置得不合理便丧失了其公平合理性,特别是无法检验其学习过程真实性的作业是不适合的。

第五,过程性改革缺失配套设施和条件。由于过程性考核必须有一定的客观评价依据,因此,学生需要依赖一定的教学硬件加以辅助完成。如线下可视性教学课件资源的建设、实验室、期刊数据库、案例库等均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条件。另外,为了实现教师对学生平时过程性学习的监督和对教师尽职尽责的教学过程的监督,监控、录音等设备的使用将成为教学所需。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工作量的差别性审核也将成为过程考核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

此外,过程性考核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过程性考核的设计是否契合了该门课程的特点。第二,过程性考核的评估难度是否能够与教学目的保持一致。第三,教师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对过程性考核进行监督和评定。第四,教师在评定学生分数上应有多大的权力。其他方面也需要相应的制度改革,如取消补考,变为一次性考核;实施助课制度,使指导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过程性考核教学。

综上可见,过程性考核的确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法学本科教学方式方法中成为改革焦点之一。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大潮中,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兴起与项目驱动方式的运用,都为过程性考核提供了难得的良机。然而,正如前文所分析,过程性考核并不适合所有的法学学科,其效果受到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的左右,其效果评价偏于主观,特别是在没有强压力式评价机制之下,过程性考核可能沦为形式。

参考文献:

[1][英]休谟;关文运译.人类理解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57:28.

[2]王育杰,裴晶莹,马龙海等.高校考试改革探索[J].北京

教育:高教版,2005,(12).

[3]Pace,C.R.Measuring Outcomes of College:Fifty

years of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9:21.

[4]Pascarella,E.T.and Terenzini,P.T.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991:55.

[5]李丹丹,李守红.“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模式在广播电

视新闻专业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8).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90.

[7]张俊超,李梦云.过程性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

投入及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

查”的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

[8]张蕤,徐鹏,方明峰.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的地方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