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合同的实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物资合同 管理 存在问题 针对性 措施 建议 分析
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合同管理是指企业作为当事人对其合同进行依法订立以及变更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对于企业来讲,合同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行为,更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来讲,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所应用的物资设备本身不仅专业性比较强,并且对于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库存时间比较短,因此,与一般企业物资管理相比,电力系统的物资管理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推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提升的同时,进行电力工程投资建设的规模数量也不断增加,因而对于电力物资设备的需求也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下文将结合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水平的有效性针对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促进电力系统物资管理的发展提升。
1 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结合当前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的实际情况,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电力物资采购中对于市场行情的把握不准确以及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的认识不足、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不到位、合同内容不够严谨等方面,对于电力系统物资管理的提升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电力系统物资采购中对于行情的把握不准确主要体现在,电力工程建设中,通过市场采购的电力物资,由于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波动变化比较大,一旦物资采购人员对于市场行情把握不准,不能够正确的对于物资采购中价格差距进行判断,就容易造成物资合同评审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物资合同签约实施。
其次,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中对于合同管理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在进行物资合同管理中,许多管理部门都能够对于合同前期阶段的管理进行认真对待和把握,但是一旦签订物资合同之后,后续的管理往往重视不够,从而影响物资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与效果。通常情况下,物资合同管理过程包括从物资合同的洽谈到草拟、签订等一些列过程,一直到合同失效,但是由于物资合同管理部门对于合同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于物资合同的管理过多的停驻在合同的洽谈以及草拟、签订阶段,一旦签订完成后,对于后续的管理就容易忽视,造成物资合同管理分散并且不具动态性,并且一旦合同内容发生变化,也不能够及时进行修改和变更。
再次,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中,还存在着仓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和情况。通常情况下,由于电力物资的造价比较高,并且特殊性突出,因此仓储管理的条件和要求也相对比较高。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物资管理多是由工程标段承包商代为保管,但是由于承包商的管理水平有限或者是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往往容易造成物资损坏情况发生,并且在物资发放使用过程中,也没有按照合理的发送顺序进行发放管理,导致物资发放和进场混乱,对于电力工程施工建设造成影响,从而引发合同纠纷,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中,由于合同的内容不够严谨,容易造成合同管理过程中问题和摩擦纠纷的发生,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的正常建设与运行,影响极其恶劣。
2 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针对上述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的加强和改善,以提高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水平和效果。
首先,应注意进行健全的物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和管理。在进行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中,通过物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同时贯彻落实到电力系统的物资合同管理中,严格依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实施,以提高物资合同管理水平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物资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以相关的法律规定为依据,重视对于电力系统的服务开展,以提高物资合同管理效率,同时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进行电力系统物资采购中,注意加强对于采购环节市场行情的把握,以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加强物资采购环节对于市场行情的把握和了解,需要开展电力市场物资价格的调查,以掌握物资价格的市场行情与变化,同时还需要对于物资供应商的供应能力与信誉、市场保有量等和物资采购有关的信息进行调查了解和把握,以保障物资采购的顺利,避免市场价格差异造成的较大损失。
再次,还应注意提高对于物资合同的管理水平和加强物资仓储管理能力,以避免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问题和不足的发生。提高物资合同管理水平就是要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实现对于物资合同的科学与完善、合理管理。而加强物资仓储管理,需要通过制定详细的物资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和健全物资仓储管理责任制,细化管理流程,加强管理监督等,以提升物资仓储管理能力。
最后,还应进行专业的物资合同管理团队构建,以通过专业化、技术化、高素质的物资合同管理团队,来提升管理效率,避免管理问题发生。
3 结语
总之,电力物资合同管理作为电力物资管理重要一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管理发展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电力系统物资合同管理不足及针对性措施的研究分析,有利于避免问题的发生,同时能够推动电力系统管理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工,孙宏志.浅谈ERP在山东电力系统物资管理上的实施和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0(2).
[2]毛茅,潘娟,朱庆荣,吴智泉.基于B/S架构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现代电力.2011(1).
1.电子商务合同的特点(在诚实信用原则方面的特殊规定性)
第一,电子商务合同本质上是新的商业信用服务模式下的电子契约。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对商务在信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长远来看,网络技术本身也提供了很强的商业激励,为商务提供了一种新的信用服务商业模式.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下,交易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交易双方在诚实信用上即使要求很高也不满足,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当事人要用合同来保护自己,这样,电子商务合同就成为诚实守信要求的必然。
第二,电子商务合同就其最终目的来说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诚实信用的社会商业环境,而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使得这一良性环境很难形成,因此,建立良好的诚实信用下的商业环境是当前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目标。“契约即法律”,电子商务合同作为一种契约,当事人一旦签订就必须诚信地遵守和履行,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三,电子商务合同是以诚实信用为执行原则的法律程序限定。我国修改后的新《合同法》统一了此前的几个合同法,适用于整个民商事领域,合同法第 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就明确,诚实信用原则应适用于合同的全过程,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各个阶段。作为合同的一种,可以说诚实信用原则也是电子商务合同的执行原则。既然新《合同法》明确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本执行原则的地位,那么电子商务合同就其法律程序如合同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来看,也就应该以诚实信用为限定原则,即要以诚实信用作为执行原则的法律程序限定。
2.诚实信用原则在电子商务合同方面的作用
首先,诚实信用原则本质上在新的商业信用服务模式下表现为道德内容的法律原则。正如台湾学者林诚二先生指出的:“诚实信用原则系道德规范,乃法律道德化之表征,学者乃立之为法律之最高指导原则。易言之,诚实衡平原则系一种领导性规范。”新的商业信用服务模式下,诚实信用原则更是电子商务中重要原则的支柱,即在电子商务合同中它必然要上升为一种原则性的要求,并最终以多种形式进行奖罚。因此,在我国,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基础,遵守诚实信用是一切合同包括电子商务合同都要履行的义务,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虽然这种原则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内容。
其次,诚实信用原则是电子商务合同的执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电子商务双方当事人相互约定,以诚实不欺、遵守信用的方式和态度签定和履行合同。所以诚实信用原则就其适用性来讲,应该适用于电子商务合同的全过程,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等各个阶段,而就其地位来说,则应该是电子商务合同的重要执行原则。关于这一点,具体表现在:在电子商务合同订立阶段,诚实信用原则对先契约义务具有指引作用;在电子商务合同履行阶段,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履行的原则与前提;在电子商务合同解释过程中,诚实信用是重要的解释原则和标准;在电子商务合同终止后,诚实信用原则是后契约义务履行的重要保障。
再次,诚实信用原则还为电子商务合同的有效性提供了原则限定。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决定电子商务合同的有效性必须在诚实信用原则限定下才有可能实现。
3.电子商务合同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契合性
电子商务合同的特殊性以及诚实信用原则对电子商务合同的有效作用使得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契合。表现在:
一是相互规定性上的契合。从电子商务在诚实信用原则方面的特殊要求来看:电子商务合同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信用服务模式下的电子契约,本身就是诚实信用交易需要下的产物;就其最终目的来说,为了在诚实信用的环境下实现资本的有效运行就必然把这一原则加以强调,并上升到法律条款高度,如上面所述,在电子商务合同的订立、履行以及终止等过程中,诚实信用作为执行原则已经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了。从诚实信用原则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的作用来看:诚实信用原则本质上在新的商业信用服务模式下表现为道德内容的法律原则,为电子商务合同的有效性提供了原则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电子商务合同的执行原则了。可见,两者在规定性上具有契合性。
二是两者所张扬的经济价值目标可以契合。从经济交易安全看:电子商务贸易是一种契约贸易,在这种契约贸易下,有效的电子商务合同以契约的方式为信任提供风险限定,从而为商务贸易中的各方当事人提供了交易安全的基本保障。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电子商务的灵魂,通过为电子商务合同风险分担确立的一般原则,能有效地救治合同失灵,保障经济交易的安全有效运行。从经济价值本身来看:诚实信用原则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经济价值,它本身所决定的高效性,能降低当事人的交易成本;作为基本的法律原则,它还具有解释电子商务合同、填补其条款漏洞的功能,如果与电子商务合同相契合,就能有效平衡合同当事人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利益,降低成本并实现资本的有效利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
二、合同法支撑下的电子商务合同有效性问题探讨
1.功能问题上
我国新《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这其实是以“功能等同”的方法认可了由“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为表现形式的电子合同属于书面合同。这种对电子合同功能的承认,是一个前提性的条件,是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充分认可与支持,基本上解决了电子商务合同的有效性问题。
2.时间问题上
电子商务合同中存在着数据容易编造以及各种病毒侵蚀等问题,因此在现有法律滞后的情况下,新《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第26条和第 16条第2款也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如果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如果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而一般把数据电文到达的时间确定为承诺到达的时间。此外,合同法在第33条中还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因此,当事人之间可以以签定确认书的时间作为合同成立的时间,这对电子合同有效性的确立又进了一步。
3.地点问题上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智能单元
中图分类号:V55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近年来,随着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进而要求更多地采用远方集中控制,操作,反事故措施等,即采用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变电站自动化由“热门话题”已转向了实用化阶段,电力行业各有关部门把变电站自动化作为一项新技术革新手段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来,各大专业厂家亦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作为重点开发项目,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相应地推出各具特色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满足电力系统中的要求。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的功能
1.1 微机保护:是对站内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及备自投,低频减载等安全自动装置。各类保护应具有下列功能:
1)故障记录
2)存储多套定值
3)显示和当地修改定值
4)与监控系统通信。根据监控系统命令发送故障信息,动作序列。当前整定值及自诊断信号。接收监控系统选择或修改定值,校对时钟等命令。通信应采用标准规约。
1.2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测距
事件记录应包含保护动作序列记录,开关跳合记录。其SOE分辨率一般在1~10ms之间,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对SOE的要求。变电站故障录波可根据需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集中式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并能与监控系统通信。另一种是分散型,即由微机保护装置兼作记录及测距计算,再将数字化的波型及测距结果送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存储和分析。
1.3控制和操作闭锁
操作人员可通过CRT屏幕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电容器组投切进行远方操作。为了防止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手段。操作闭锁应具有以下内容:
1)电脑五防及闭锁系统
2)根据实时状态信息,自动实现断路器,刀闸的操作闭锁功能。
3)操作出口应具有同时操作闭锁功能
4)操作出口应具有跳合闭锁功能
1.4同期检测和同期合闸
该功能可以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实现。可选择独立的同期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微机保护软件模块实现。
1.5电压和无功的就地控制
无功和电压控制一般采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投切电容器组,电抗器组,同步调相机等方式实现。操作方式可手动可自动,人工操作可就地控制或远方控制。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及模式
2.1 目前从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开展情况而言,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结构:
1)分布式系统结构
按变电站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功能分布的多台计算机单功能设备,将它们连接到能共享资源的网络上实现分布式处理。这里所谈的‘分布’是按变电站资源物理上的分布(未强调地理分布),强调的是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研究分布问题的。
2)集中式系统结构
系统的硬件装置、数据处理均集中配置,采用由前置机和后台机构成的集控式结构,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保护、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
3)分层分布式结构
按变电站的控制层次和对象设置全站控制级(站级)和就地单元控制级(段级)的二层式分布控制系统结构。
站级系统大致包括站控系统(SCS)、站监视系统(SMS)、站工程师工作台(EWS)及同调度中心的通信系统(RTU)。
站控系统(SCS):应具有快速的信息响应能力及相应的信息处理分析功能,完成站内的运行管理及控制(包括就地及远方控制管理两种方式),例如事件记录、开关控制及SCADA的数据收集功能。
站监视系统(SMS):应对站内所有运行设备进行监测,为站控系统提供运行状态及异常信息,即提供全面的运行信息功能,如扰动记录、站内设备运行状态、二次设备投入/退出状态及设备的额定参数等。
这种结构相比集中式处理的系统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可靠性提高,任一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即将‘危险’分散,当站级系统或网络故障,只影响到监控部分,而最重要的保护、控制功能在段级仍可继续运行;段级的任一智能单元损坏不应导致全站的通信中断,比如长期霸占全站的通信网络。
(2)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较高,利于工程的设计及应用。
(3)站内二次设备所需的电缆大大减少,节约投资也简化了调试维护。
2.2 基本的模式
1).基本配置:
(1) 集中处理集中布置:将集控式屏、台都集中布置在主控制室。
(2) 分布处理集中布置:将分布式单功能设备集中组屏仍集中布置在主控制室。
(3) 分布处理分散布置:将分布式单功能设备布置在一次设备的机柜内或采用就地就近组屏分散设置的方式。
2).基本模式:
对于新建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式:
A.对于容量较大、设备进出线回路数较多、供电地位重要且投资较好的变电站,可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双机备用系统,辅之相应的保护、测量、控制及监测功能,并完成远方RTU的功能。
B.对于容量较小,主接线简单,供电连续性要求不高的变电站,宜取消常规的配置及前置机,采用单机系统,完成保护、测量、控制等功能的管理,并完成远方RTU的功能。
3. 几个问题的认识及探讨
3.1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变电站自动化是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各种运行作业,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其具有以下特征:
1)功能综合化:是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将二次系统的功能综合考虑,在整个的系统设计方案指导下,进行优化组合设计,以达到协调一致的继电保护及监控系统。
2)操作监视屏幕化:当变电站有人值班时,人机联系在当地监控系统的后台机(或主机)上进行,当变电站无人值班时,人机联系功能在远方的调度中心或操作控制中心的主机或工作站上进行,不管那种方式,操作维护人员面对的都是CRT屏幕,操作的工具都是键盘或鼠标。
3)运行管理智能化:体现在无人值班、人机对话及操作的屏幕化、制表、打印、越限监视和系统信息管理、建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开关操作及防误操作闭锁等方面,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及人无法做到的工作。
3.2实际工程设计的考虑
为了使实际工程工作可靠,维护方便,扩展灵活,易于用户操作和管理,在系统不同的层次,需解决不同的问题。
1)前置智能单元
前置智能单元是系统的基层,执行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如保护、测量、控制等。我们希望这些基层模块尽量不受网络状态的影响,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在无网络的状态下能完成保护的基本功能,因此在设计基层装置时,尽量采用自成一体的办法。
2)网络通信层
为了保证网络层的完好,应该注意对网络层的监视,这可以从后台和前置两个层次来实现,在硬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采取两个独立通讯网络工作,或同时工作,或者互为备用。
[关键词] 电子商务协同商务ERPVPNASP
发仞于上世纪90年代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主要着眼于企业内部,具有MRP运算、决策支持等独有优势。目前电子商务系统大多浅尝于网络贸易,在按需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方面仍有不足,合理借力ERP,将有利于深化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国内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现状与趋势
1.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
2005年6月CNNIC的《第1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5年上半年网民数与上网计算机数分别达到了1.03亿人与4560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网站数量分别达到了622534个、677500个。国内电子商务平均年增长率为40%,2004年交易总额达到4400亿元人民币,2005 年将激增至6200 亿元人民币。
更大的网络规模意味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市场规模大,一个巨大的、成熟的电子商务产业市场正有待开发。
2.企业信息化水平仍然不够高,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目前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的1000万家左右中小企业中,只有大约百分之几的企业拥有一定的现代化信息手段。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参差不齐、差距逐步拉大,电子商务应用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二、国内现有电子商务模式的局限性
1.电子商务系统与ERP系统存在信息割裂
国内现有B2B、B2C、B2B2C、C2C等电子商务模式,无一例地呈现出强大的“网络贸易”特征。一些企业各自建有一套“对外的”电子商务系统和“对内的”ERP系统,两套系统之间没有实现数据无缝衔接,中间的数据传输仍然依赖手工进行;甚至在“对内的”ERP系统也没有完全畅通,形成了一些“信息孤岛”。
2.基于APS应用模式的专业网站的局限性
由于国内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薄弱,近年来,一些技术力量较强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商以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模式搜罗中小企业,打造ASP平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项目。虽然ASP应用模式使中小企业在“对外的”电子商务系统上拥有降低资金与管理投入的优势,但各家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保密性等因素,却注定只能是电子商务的表层应用,最终用户很难通过“按需订制”的方式在这种平台上深化应用,内外两套信息系统的信息割裂问题依然存在。此外,ASP应用模式在系统安全、稳定性上严重依赖外网与企业的信息化环境。
三、改进现有电子商务模式,推行协同电子商务
1.在业务模式上整合协同商务,从ERP升级到ERPⅡ
Gartner提出了在传统面向企业内部的ERP基础上增加协同商务的ERPⅡ概念,更多地关注企业本地员工、远程员工、业务伙伴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化业务的交互过程;企业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与价值链中优化结构,实现由单一的购销向整体“供需链”上的协同商务过程。
一个传统企业上网后,开放、实时、多变的市场订单会突然给企业经营增加压力,前端面对的需求会对后端供应链造成极大的冲击。在此压力下,结合ERP 的应用基础建设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才能同生产环节密切配合,尽快达到生产物料的零库存和生产组织的多批次、小批量,以满足电子商务中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需求。
2.在技术架构上采用基于VPN技术相结合的混合架构
在传统应用领域,C/S模式具有速度快、管理方便、服务器压力小等优势;但在电子商务时代,单纯的C/S模式面临着诸如客户端维护困难、数据安全、远程传输效率低等问题。B/S模式将桌面端繁杂的工作完全转移到集中管理的服务器上,降低了维护和培训需求以及整体拥有成本。
基于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混合架构,有利于企业传统业务和传统信息系统与因特网电子商务系统的平滑过渡,也有利于企业减少既有投资,实现B/S与C/S架构的有机融合。即对外系统采用B/S架构,对内系统采用“C/S+VPN”技术架构,共享同一数据库的数据。外部人员通过B/S架构的电子商务系统访问受限的数据;本地员工则通过C/S架构授权享有访问企业内部数据;远程员工(如驻外销售人员)则采用VPN(技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私有数据网络,既能远程连接,又具有保密、安全、可靠的优点。
四、结论
无论是业务需求,还是技术基础,协同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然到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竞争将使电子商务系统与传统ERP系统的融合趋势进一步升级,并最终引领我国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进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参考文献:
[1]王江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体验经济表现[J].企业经济,2005(6):25-26
[2]王江涛:电子商务模式实现体验经济的优势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5,22(6):22-23
[3]张晶晶胡曦明:构建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电子商务应用[J].现代通信,2006,(4)
[4]汪永宁周芬芳黄庆华:VPN技术在多校区互联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3)
[5]张权范刘建知:中小型制造性企业ERPII系统研究与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6,(6)下旬刊
[6]丁夷张凌: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现代情报,2006,(4)
关键词: 数字同步 时间同步 同步网技术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06-02
电网系统中,通信传输网与变电站、电厂和控制中心往往共址设置,使同步网即传递时间同步信号又传递频率同步信号不仅可以节约网络资源。IEEE 1588 V2标准定义的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地面传递,使跨地域的厂站时间同步系统达到了亚微秒级的同步精度,它提出的包同步技术将同步信息封装进数据报文中,在数据流中传递,解决了分布式系统的实时性问题。
PTP技术成为同步网向时频合一渐进式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
1 时间同步系统的需求
1.1 通信传输网的现状
目前通信传输网的主要体制以SDH与OTN技术为主,随着OTN承载低速率、细颗粒业务能力的增强,OTN将成为今后通信承载发展的主要方向。
1.2 凯里供电局时间同步网的需求
凯里供电局目前还没有建设统一的时间同步网,各个电厂和变电站依然采用独立的GPS卫星接收系统作为各个电厂和变电站的唯一时间源,时间源没有做到天地互备和组成主从同步的时间同步网。导致各个电厂和变电站之间存在时间不同步的故障和隐患,白午变电站(智能化)与翁郎变电站(传统)就发生了两个变电站时间不统一,直接导致线路光差保护闭锁、告警,从而退出运行线路的光差保护,而仅保留后备保护。所以形成天地互备的时间同步网成为时间同步网发展的方向。
基于以上要求,建设既满足频率同步又能满足时间同步技术标准的时频合一的同步网变的十分必要。
2 数字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两网合一的实现
电力通信传输网目前在网设备以SDH网元为主,SDH的时钟特性使得其设备本身只支持E1信号实现的频率同步,要实现数字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两网合一的渐进式演进,使用E1频率同步与PTP时间同步相结合,以实现数字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两网合一[1]。
SDH网元接收时钟同步设备的E1信号直接用于SDH网络的频率同步,使全网设备工作在同一基准频率下,时钟同步设备还提供PTP信号,将PTP信号转换为可在SDH网元承载的E1业务信号,传递至各变电站与电厂时间同步设备或支持IEEE 1588协议的一次、二次设备上,可以实现全网的建设目标,即时间频率两网合一,站内时间同步系统天地互备,保证时间同步的可靠性。
3 两网合一对通信网发展的前瞻性
光传输网的发展趋势是向全IP化的网络结构发展,不仅实现承载业务的IP化,更要实现全网设备的IP化,目前以PTN[2]、IPRAN,乃至更高层面的OTN均实现了分组交换、全业务接口IP化的能力,PTP技术提出的包同步技术将同步信息封装进数据报文中,在稻萘髦写递,适应了全业务IP化的要求,而且它还具有既能传递时间同步也能传递频率同步的特性为时间同步网与频率同步网在电力系统的两网合一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电力系统通信承载网将建成全IP化的网络结构,网络的全IP化适应了未来业务的发展要求,同时使的使用PTP这一关键技术实现时频合一成为可能。
4 IEEE 1588时钟同步原理
IEEE 1588时钟同步系统是由同步时钟设备和系统设备组成的分布式授时系统。
IEEE 1588协议是通过主-从时钟进行同步报文数据交换来实现时间统一的[3].主时钟在tm1时刻向从时钟发送Sync同步报文,如图1所示,从时钟在tn1时刻接收并记录接收时间,紧接着主时钟通过Follow_up跟随报文发送之前记录的精确时间信息tm1,从时钟收到tm1后则有
tdelay+toff-delay=tn1-tm1 (1)
式中tdelay为主-从设备的时间偏移量;toff-dalay为路径延时量。从时钟接收跟随报文后在tn2时刻发送一个Delay_Req延时请求报文,主时钟接收并记录精确接收时间tm2,然后把接收时间通过Delay_Resp延时响应报文发送给从时钟,可得
tdelay-toff-delay=tm2-tn2 (2)
将式(2)代入式(1),得
toff-delay=1/2(tn1-tm1+tn2-tm2) (3)
基于式(3)计算出tdelay,对主-从设备的时钟偏移量进行修正,这样就完成了主-从时钟的同步.各个时钟节点的PTP时钟信号通过E1/Ethernet协议转换装置进行协议转换,是的PTP信号可以在SDH网络中进行传递,从而实现时间同步系统的全网统一。
5 IEEE 1588时钟同步系统的应用
5.1 PTP over SDH组网方式
凯里供电局的通信传输网以SDH系统为主,在SDH系统中,同步信号必须从STM-N线路信号中传递和提取,而PTP协议基于以太网组播通信的要求使得在SDH网络中传递PTP信号必须借助协议转换设备,将PTP信号转化为E1信号进行传递,E1信号在终端通过支持PTP信号的从设备进行恢复,达到全网的同步要求。
5.2 PTP over SDH精度实现
凯里供电局在舟溪变、鸭塘变以及翁郎变进行了PTP over SDH的实验组网,设置一台SM2000 GMC和两台Slaver,通过SDH节点五跳和十跳恢复出来的延迟均在1us以内,满足了IEC61850对于智能变电站采样值同步精度T5级别的1us的要求。
6 结语
在现阶段,IEEE 1588同步时钟技术可以通过SDH网络为变电站提供高精度的网络同步方案,未来,随着通信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IEEE 1588将更好的适应于时频合一的同步网,本文分析了基于IEEE1588这一关键技术实现数字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在电力系统两网合一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麦伯强.在E1接口上实现电力系统全网时钟同步的研究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5(22):76-78.
关键词:Multisim;LabVIEW;电子实训实验;联合仿真;数据交互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155
0 引言
对高等工科院校来讲,实验室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是学生教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对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在实践教学中,仪器设备缺乏和学生人数多是一个突出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法应用到很多高校的教学当中。本项目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的表述所传授的内容,展现电子实训项目中的基本电路,方便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演示,突破现有实验状态的束缚[3],而且实现了“实验室”走进课堂,“仪器”搬上讲台,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仪器操作和电路原理,对电路实现过程细节进行放大,加深实验的理解和消化。本项目还可以实现线上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实验网站,对相关电路进行自学,可以与教师的线上沟通,师生交互更加方便,更及时的反馈当堂学习情况。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新颖的形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W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 实验平台的设计思路
本文采用两种软件进行设计。Labview2012的图形化设计能够提供简单的操作界面和使用平台。Multisim2013自身提供各种电路元件,方便对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同时具有与labview通信的功能[4-6]。本系统使用两款软件,建立了集用户登录与管理,实验仿真、报告提交与修改、线上自测、网络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电子技术实训实验系统,实现了Labview与Multisim的联合仿真[7]。
2 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1 用户管理及登录
本文将用户登录界面作为主界面,其余部分作为子程序进行嵌套。主界面主要实现对用户的安全管理,即需要用户名和密码方可查看个人信息和使用系统。登录界面分为教师登录和学生登录,不同人员的登录显示不同的操作模块。
2.2 提交报告和修改报告
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后,可以将自己的数据和实验的结果写入提交报告的模块中,被提交的实验报告存入数据库;同时,教师则可以在修改报告模块中调用数据库中的实验报告,实现对报告的阅读和修改。
2.3 实验操作
学生实验部分主要是针对在电子实习中的基本模块电路,这些电路也是模电中的经典电路。该项目中,主要涉及4个电路实验,主要是采用labview中的选项卡的思路,配套的有该电路的原理介绍,参数设计要求等。使学生在实验操作时不仅仅是做实验而做实验,更加是做到懂实验而去做实验。
2.4 线上自测
本系统所述的实验系统还具有线上自测的功能。学生在自测时,随机抽取规定数目的测试题形成一份试卷最终统计成绩并存入数据库。
2.5 网络
本系统还采用WEB技术搭建仿真实验平台,用户可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输入网页网址来访问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学习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登录网页网址,学习相应的知识。
2.6 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
该系统涉及到数据量很大,所以需要建立数据库[8],本系统中采用的数据库连接工具是labview中的LabSQL功能,它能很好地将数据库中的内容与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在用户管理和登录模块,自测题模块等都用到了数据库。
3 结论
系统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结合Multisim仿真软件,将电子实习的内容从电路板搬到计算机上,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一定的作用。该系统集合了学生信息管理和作业报告的功能,方便老师在上课时对学生信息的掌握和对课堂效果的实时反馈,学生实习报告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批阅和点评,实现无纸化教学的转变;系统加入网络访问的功能,课堂教学资料以及教学实验,方便学生随时的预习和复习;增加学生自测题系统,简化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JEFFREYTRAVIS.LabVIEW大学实用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黄奇瑞.基于Multisim和LabVIEW的比例运算电路联合仿真[J]. 电子测试,2015(17):58-60+75.
[3]周艳,陈永建.基于LabVIEW和Multisim的虚拟电子实验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22(11):70-73+36.
[4]谢颂民.基于LabVIEW和Multisim电子电路远程虚拟实验室的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15.
[5]陈海生,王峰,郭晓云,邓锐,陈亮.一种LabVIEW和Multisim联合仿真的方法[J].电 气 电 子 教 学 学 报 ,2014,36(02):118-120.
[6]于文波.基于LabVIEW的电工实验辅助教学考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1,07(01):122-125.
[7]唐亚鹏,侯媛彬.基于LabVIEW的实践教学平台与Access数据库的开发[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05):219-222.
关键词: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 业务流程重组 会计信息系统
1.引言
会计信息系统(AIS,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可以认为是通过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把会计数据进行科学的搜集、储存、分析和传输并且能够进行必要的管控、分析和辅助决策从而帮助人们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联系愈发紧密,数据共享也更多。但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有着专业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并未完全融入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因此,在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场景下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跟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进行融合,更好地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2.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
2.1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录入的影响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相对会计信息系统而言对财务数据的记录更加详细,会计信息系统通常指需要记录财务数据的时间、科目、金额,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还需要记录财务的产生地点、使用人等业务信息涵盖了企业活动的几乎全部重要数据。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要能够在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里面提取有用的财务信息,忽略非必要信息。此外,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具有自然活动的连贯性和各个部门的区分性,而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则是具有自然周期的连贯性和整个单位的整体性。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实时性更高、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财务信息系统通过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获取财务数据时,要对其真实性和时效性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质量控制,从而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2.2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处理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都是通过各种纸质的票据体现的,而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都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电子票据,而企业外部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则既有纸质票据又有电子票据。这样在财务数据的处理上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就要做好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的处理工作,在系统设计上和制度设计上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种不同介质票据的处理,避免数据的遗漏和重复。
2.3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数据输出的影响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对会计不仅仅要给会计信息系统提供财务数据,同时也要从会计信息系统获取数据来对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进行支持。所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具有多个口径,而每个口径由于审计标准和实效性的不同,对财务输出数据的计算方法、时效性、准确性要求不同。这样就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对数据的输出要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并不是财务数据的捏造,而是根据不同的审计标准和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计算方法的处理。例如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应对不同的财务法规,会计信息系统要给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的财务数据。
3.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3.1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融合
现实情况下,很多公司是一个部门用一套信息系统,一个流程用一个信息系统,会计财务也是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这样就人为地把很多数据割裂开了,造成了需要共享的数据没有共享,需要处理的数据重复处理,而且由于对数据的统计口径和处理方法不同,造成了不同部门上报的同一个项目的最终数据值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也影响了企业的决策。因此,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势在必行,通过有效的融合可以简化流程提高整体的效率保证数据一致性,有效避免了数据在采集、处理和输出各个阶段的重复性工作,也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3.2 使用开放结构,支持电子商务平台
比尔·盖茨曾断言: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可见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潜在发展是何等重要。电子商务对企业对信息和数搜集、加工和分析的要求更高,对信息的时效性和正确性要求也更高,对企业财务的周转、稳健也很高。而企业的众多数据信息归根结底还要反映到财务会计信息上面。
3.3 满足国际化的挑战
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要立足国内满足本国财务审计的标准,还必须具备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国际化扩张,进行平滑升级,满足国际化会计审核标准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系统不能成为企业国际化的绊脚石,而是要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排头兵。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国际化,使得企业的各项财务会计业务更加规范、透明和高效。
4.总结
基于企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于一体,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及创造社会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将是未来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步进电机 模糊控制 DSP
中图分类号:TM3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018-02
1 引言
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和普通电机的区别主要就在于其驱动形式为脉冲驱动,因此可以和现代的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其特点适用于高精度要求的场合。由于在实际使用当中存在各种干扰,在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当中如使用传统的PID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1]。模糊逻辑控制在非精确、非确定系统的控制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采用模糊PID参数整定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参数,有较好的鲁棒性。
2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数学模型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简化的磁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中忽略了定子极间的漏磁、永磁体的漏磁回路、径向和轴向轭部磁路的磁阻[2]。
图中Λa1、Λb1、Λc1、Λd1为I端铁心相应极的磁导;Λa2、Λb2、Λc2、Λd2为II端铁心段相应极的磁导。这些磁导参数都是转子位置角的周期函数。Λm为永磁体内部磁导,Fm为永磁体磁势。
取定子A极上小齿的中线为转子位置角的参考坐标,以转子小齿中心线与参考坐标间的夹角表示转子的角位置θ(电角度);即当A极下定转子齿对齿时,θ=0,因为周期性磁导的二次以上各次谐波分量相较于基波影响很小,可以对其忽略[3],可得磁导表达式:
(1)
式中,Λ0为一端铁心段一相两个极齿层磁导的平均分量;Λ1上述齿层磁导的基波分量。
由(1)式可得出A、B相的自电感LA、LB和互电感LAB。
(2)
(3)
(4)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5)
ke为反电动势系数。ω为转子的机械角速度。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电磁转矩为:
(6)
N为定子每极绕组匝数,ZR为转子齿数,Im为励磁电流,LAm、LBm为定子与转子永磁体等效励磁绕组的互感,Nm为将永磁体等效为励磁绕组的匝数,Λm为永磁体内部磁导,为永磁体内部磁压降系数。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转矩方程为:
(7)
式中,J为转动惯量;B为粘滞摩擦系数;TL为负载转矩。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运动方程为:
(8)
式(5)、(6)、(7)、(8)构成了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将为后面的插补算法提供一个明确的控制对象,为更精确的插补打下基础。
3 模糊控制器设计
本文中的控制器采用模糊PID控制规则,因此需要对PID参数进行模糊自整定。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模糊PID控制结构如图3,通过识别当前的轮廓误差和轮廓误差变化率,利用模糊规则进行模糊推理,然后给出KP、KI、KD的相应数值。
输入分别为误差EC和误差变化eEC,输出为控制量的增量u,相应的模糊变量为E、EC、U,模糊子集为[NB,NM,NS,ZO,PS,PM,PM],且为对称三角形隶属度函数[4]。
根据KP、KI、KD的调节作用,可采用模糊规则如表1~表3:
其模糊规则曲面如图4~6所示。
4 实验结果
对由TM320F2812 DSP芯片实现的模糊PID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实验对象为一台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极对数为2,齿数为50,电感为0.037H。实验得到的A和C相电压波形如图7所示。
5 结语
在动态中进行的,较常采用的PID算法不能适应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参数变化情况,而且本文中的控制对象为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存在磁场强耦合和参数非线性的情况。因此,在针对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其数学模型,采用了模糊自整定PID参数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能较好的处理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参数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周明安,朱光忠,宋晓华 等.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发展及现状[J].机电工程技术,2005(2):16-17.
[2] 史敬灼.步进电动机伺服控制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变配电所 微机监控 微机保护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普遍应用于高中压变配电所,系统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其结构形式,常见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集中式、分层分布式、分散与集中结合式、完全分散式等,各变配电所应根据其特点予以选择。
1 各种结构形式简介
1.1 集中式
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但集中式也并非由一台计算机完成全部功能,多数集中式结构的保护、监控、调度等功能由不同微机完成。这种形式国内早期的产品较多。
微机保护装置和监控主机及数据集中系统安装在变电站主控室内。主变压器,各种进出线路及站内所有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经电缆传送到保护装置或监控计算机上,并与调度控制端的主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
1.2 分层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的形式
分布式结构采用主从CPU协同工作方式,各功能模块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提高了处理并行多发事件的能力,解决了集中式独立CPU计算处理的瓶颈问题,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正常运行。分层式结构分为管理层,站控层和间隔层三层布置。
间隔层按一次设备组织,一般按断路器的间隔划分,具有测量,控制和继电保护部分,独立的单元装置直接通过总线接到站控层。
站控层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数据集中处理和保护管理,对下它可以管理各种间隔单元装置,包括微机监控,保护,自动装置等,收集各种数据,并发出控制命令,起到数据集中作用,还可以通过现场总线完成对保护单元的自适应调整;对上则通过设立开放式结构的站级网络接口,与管理层建立联系,将数据传送给管理后台机或调度台,起到数据处理作用。
管理层有一台或多台微机组成,具体功能有:
(1)数据处理功能;
(2)画面显示功能;
(3)打印功能;
(4)谐波分析计算功能等。
分层分布式集中组屏的结构是把整套综合自动化系统按其功能组装成多个屏或柜。一般来说,这些屏都集中安装在主控室中。
有的系统采用按功能划分的分布式多CPU系统,每个功能单元由一个或多个CPU完成。这种按功能设计的分散模块化结构具有软件相对简单,调试维护方便,组态灵活,系统整体可靠性高等特点。
变电站的监控主机,通过局部网络与保护管理机和数据采集控制机以及控制处理机通信。
1.3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结构形式是采用面向电气一次回路或电气间隔的方法进行设计的,间隔层各个数据采集、监控单元和保护单元做在一起,就地分散安装在开关柜上或其他一次设备附近。各间隔单元的设备相互独立,仅通过光纤和电缆网络由站控机对它们进行管理和交换信息。将功能分布和物理分散二者有机结合,能在间隔层内完成的功能一般不依赖通信网络。
1.4 完全分散式
完全分散式是指以变压器,断路器,母线等一次主设备为安装单位,将保护,控制,输入/输出,闭锁等单元就地分散安装,主控单元通过现场总线与监控主机联系。
2 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
2.1 集中式
特点主要有:
(1)能实时采集变电站中各种电器设备的模拟量、开关量,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实时监控,制表,打印,事件追忆及CRT显示负荷曲线,变电站主接线图功能。
(2)可通过画面操作站点内的电器设备,并能检查操作的正确与否。
(3)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和自恢复功能,当设备受到外界瞬间干扰信号而影响正常工作时,系统能发出自恢复命令,使设备立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4)造价低,适合小型变电站的新建或改造。
存在下述缺点:
(1)每台计算机的功能较集中,如果一台计算机出故障,影响面大,因此必须采用双机并联运行的结构才能提高可靠性。
(2)软件复杂,修改工作量大,调试麻烦。
(3)组态不灵活,对不同主接线或规模不同的变电站,软,硬件都必须另行设计,因此影响了批量生产,不利于推广。
(4)与长期以来采用一对一的常规保护相比,不直观,不符合运行和维护人员的习惯,调试和维护不方便。
2.2 分层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的形式
特点主要有:
(1)凡是可以在间隔层就地完成的的功能,绝不依赖通信网,可靠性高,任一部分设备有故障时,只影响局部;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高;站内二次电缆大大简化,节约投资,减少维护量。
(2)分布式系统多为CPU工作方式,各装置都有一定数据处理功能,从而大大减轻主控机的负担。
(3)继电保护相对独立。
(4)实时检测数据和保护信息分别放在数据库中,调度中心直接从站控机中获取,为无人化建立了可靠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5)具有与系统中心通信功能。因此不必另设独立的RTU装置,不必为调度中心单独采集信息,而将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信息直接传送给调度中心,同时也接受调度中心下达的控制,操作命令和在线修改保护定值命令。
2.3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集中了分布式的全部优点,此外还最大限度的压缩了二次设备及其繁杂的二次电缆,节省土地投资。这种结构形式本身配置灵活,从安装配置上除了能分散安装在间隔开关柜上以外,还可以实现在控制室内集中组屏或分层组屏。一般将配电线路的保护和监测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而高压线路保护装置等采用集中组屏的系统结构,是比较先进的模式之一。
2.4 完全分散式
主要特点是:
(1)节约控制室面积;
(2)节约二次电缆;
(3)综合性能强。
3 结论
根据对各种结构形式的分析,现阶段大多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分散与集中组屏相结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丁书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张惠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