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教学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偏向形式化,基本是由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之后再总结实验结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形式并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政策,这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探究实验,而这一切都要基于物理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并寻找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
1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1.1概念
高中物理教学主旨是在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高中学生即将面临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而物理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正确理解物理的基本内涵将有利于学生系统物理思维的建立,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学习物理基本知识、物理操作技能,以及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和学习态度之上提出的为学生未来发展考虑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强调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实际生活运用,不仅是理论知识,还包括科学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科学导向,由此可见,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和社会认知的决定性条件[1]。
1.2重要性
由核心素养的概念可知,学生借助学校教育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进行物理实验的动力,而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求知欲增长,只有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有效提高,物理的内涵才能够充分体现,也才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二者相互促进且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离不开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物理这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支持,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才是正确的物理教学方向。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如下:
2.1开展小组合作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虽然思维不够缜密,却有着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这一时期的学生所缺乏的不是刻板固守的强硬纠正,而是有力有效的方向引导,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想要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正适用于高中学生,也适用于实验教学[2]。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促进比教师督促更加有效,例如,教师要进行实验之前,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名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这名同学不动手操作,而是指导小组其他成员亲手操作,出现疑问时可以讨论解决,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电流表的改装及内接外接法》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电流表的改装知识,以及内接外接法等知识,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水平。
2.2结合生活实际
虽然人类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社会条件等框架的制约,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恰恰相反,这种制约反而会使学生走向更加正确的道路,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有约束的,这为教师制定了教学思维的导向,教师需要根据这一内容将实验设计得更加贴合实际生活,脱离开实际的实验都是不科学的,与核心素养的要求不符,因此,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探寻物理实验的踪迹,并将其运用到学习中,才能达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的思想越来越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利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如矿泉水瓶瓶盖的内外径、小水杯的深度、水笔笔盖的内外径等,要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
2.3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一,因此,教师要将这一内容体现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参与,加强学生主动认知与学习,物理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抽象学科,学生参与将提升物理思维的建立能力[3-4],例如: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笔者曾经分别让三个同学上台做演示实验。第一个同学在同一高度同时放开两个摆长相等、质量不同的单摆,结果两个单摆摆动同步。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基本一样,因此得到实验结论“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第二个同学在不同高度同时放开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实验结果两个单摆摆动也同步。同样经过几次实验,实验结果大同小异,因此得到了第二个结论“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第三个同学则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个质量相同、摆长不同的单摆,实验结果在第一次实验里发现两个单摆摆动不同步。这一下子,这位同学有点慌了,赶紧再做一次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只好红着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时,笔者问全班学生:“从刚才第三位同学的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本来预想,学生应该会异口同声地说:“单摆的周期和摆长有关。”但出乎预想的是,学生的回答是:“第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位同学的脸更红了。笔者想马上反驳,说结论应该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这样的话,显得苍白无力。那应该怎么办呢?笔者接着说:“既然大家觉得刚才这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了,那么我们就请一位“高手”上台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样?”在大家的推荐下,一位大家认为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重新做了第三个演示实验。结果两个单摆还是不同步的摆动,甚至有个不相信的同学又上台做了演示实验,结果还是一样。此时,课堂上安静了许多,笔者接着说:“其实,不是第三个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太差,而是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第三个同学得到的不应该是大家的质疑,而应该是大家的表扬。”疑团彻底揭开了,上台做实验的同学得到了鼓励,其他同学通过这次小小的“曲折”也明白了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还学会了应该更深入的看问题。再如:老师在进行打点计时器实验测定匀变速运动时,首先老师示范打点计时器的操作方法,而后可以让学生自行操作,期间老师游走于学生之间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2.4鼓励实验创新
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物理实验的创新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会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又能帮助学生挖掘实验的精髓,展示实验的思想和魅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时,基于本实验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笔者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把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了下,然后又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操作实验,但有学生按教材中的原方案操作实验后,发现误差较大。经过分析后,学生觉得误差较大的原因是实验室所提供的小车质量没有办法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实验室有质量更大的小车吗?没有。那怎么办呢?这时,几个实验能力较强的同学围着实验桌进行讨论。笔者提示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创新,也就是更改实验方案啊!虽然已经临近下课,但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了,陷入了一阵思考和讨论中……最终得出了一个不需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个前提条件的创新实验方案。是的,对于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些老师会蜻蜓点水地应付过去,但笔者认为学生的潜能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和帮助,或许会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时间内,有所创新,收获无限的知识。这也是符合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创新实验教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学习的重要支持,而物理这门学科对树立学生科学观和综合认知能力有很大帮助,物理实验又是促进学生物理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手段,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曾雪琴 单位:福建泉州城东中学
参考文献:
[1]胡涛.改进方法,提高效果———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J].技术物理教学.2013(01).
[2]翁宗琮.城乡结合部高中学生物理探究实验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州市第一高中为例[J].物理通报.2015(S1).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1302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中不容忽视的内在涵养,其不仅要求个人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掌握地理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与观念,还要求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相关认知角度来看待、解决问题。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意味着需帮助其获取地理重要知识,引导其形成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思考、解Q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同时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起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地理图片在高中地理新课导入中的运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新课导入是影响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教学活动。而由于高中地理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若是像常规教学那样采用指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由教师对相应知识点进行解析等方法来导入课程,虽然可让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同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极有可能因较难理解相关知识而失去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原理,形成良好地理思维。教师需帮助学生透彻地掌握课程学习重点,避免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相应学习。图片作为表现实际现象、问题的一种方式,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提供更为直观的地理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应地理知识特点。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导入中教师应积极借助地理图片来设计新课导入,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地貌图(图1),请学生们观察图片中这一地区的地貌特点。学生们在多媒体的吸引下会积极地观察图片,然后教师再请学生猜测是何种因素造成图片中的地貌。学生们便会结合自己的观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水力”“风力”“人为作用”等影响因素,教师便可进一步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因素是否会相互影响,或者只是独立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由此来进行新课导入。此方式一方面可借助图片展示来增加教学灵活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在教师引导下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思考,以此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对相关地理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显著地提升新课导入的效率。
二、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高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地理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当中,因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可视为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目标,这同时也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在实践当中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能够体会到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由此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使其真正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形成正面的地理价值观。
例如,在完成“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一课程教学后,教师可安排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当地的特色景观,以照片、绘画等形式将其记录下来,并需了解当地存在何种传统文化,如今该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呈什么状态。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自主通过查找互联网、翻阅书籍、询问当地居民等途径来完成任务。由此不仅可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还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知道经济、环境、观念转变等因素对传统文化会形成何种冲击,继而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内涵的认识。
三、地理规律在高中地理课堂探究中的把握
地理规律的把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提升地理实践技能,使学生形成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理念。若在地理教学中不重视引导学生把握地理规律,则不仅会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地理相关知识的深刻内涵,还有可能会阻碍学生对相关知识作深入探究,这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需重视通过课堂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把握地理规律。可采用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思考,逐步理解、发现、掌握地理规律,从而真正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水污染及其成因”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首先提出与生活贴近的问题来引入教学内容,比如提问学生当地河流等自然水资源是否干净,影响其清洁程度的因素又有哪几种。学生们提出人们把废弃物排放至水中才导致河流被污染。教师便可再提出问题:自古以来人们都是将废弃物排放至自然环境中,为何以前环境并未呈严重污染的状态?学生们便会对此问题再作思考。在循序渐进的提问中,学生可逐渐掌握当下水污染的过程,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掌握地理环境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发生变化的规律。
总而言之,地理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培养项目,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重视以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从新课传授、实践活动、课堂探究等方面有计划性、目的性地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完善自身地理知识结构,形成地理思维,并学会以此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情感素材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新鲜的血液。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修订中,就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学科核心素养又是一个相对抽象化的概念,怎样才能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加以构成,再进行一个合理的划分,就是下文要研究的内容。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作为个体,当面对不确定或者复杂的现实情境时,可以将特定学习方式中衍生出的探究技能、思维模式以及学科观念进行综合运用,将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内在动力系统结构化,然后进行情况的分析、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所呈现的综合性品质就是所谓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素养,这是种品质,是后天形成而并非天生。而形成素养不仅是“教化”而来,更多的是靠自身“阅历”养成,是一种人人都会得到的品质。换句话说,不管你身处怎样的职业、何种角色,也不管你受教育程度达到怎样的标准。都会在你自己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将各自素养进行表现;其次就是核心素养,这中间包含的是情感态度、知识以及能力的三个维度。换句话说,核心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有预期目标的结果。就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格;最后,就是学科素养。这是一种经历了特定学习后的技能养成。将这些概念理清之后,我们就能够了解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对学科核心价值和意义,进而让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为学生更好地服务。
二、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
在人的一生中,是众多智能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其中主要的发展就有:语言智能发展、人际交往智能发展以及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片面地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应该是各种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情感心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在进行《政治生活》课程的教学时,对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知识点学习,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去死记硬背的话,学生一旦遇到真正冲突情况的时候,就真的会首先考虑国家的利益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就可以多给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告诉学生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都是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在此基础上注意对学生准确人生观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
又如,进行经济生活中“商品”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商品为什么要出现呢?”这样学生就会对商品的形成前因进行分析,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商品经济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2.情感素材在问题对话中的导入
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过程中,首先就是教师对知识深入浅出的理解,将知识教学的挑战性不断提高,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学生思维能力加以最大程度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案例的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能是单纯地生搬硬套。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展开情感素材,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尽量鼓励学生能将教学情感感悟完整地表达出来。在教师进行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争取使其能在情感体验中将思想品质加以升华。利用相互探讨或者辩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是非观。
比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课程时,物质的变化是需要量的积累而形成的。教师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来进行课堂的提问:比如,生活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时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回答。等到回答的差不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可使用的解决方法,进而完成教学。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提问更加有深度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国外就有针对我国人民而设立的中文标语,比如“垃圾请丢在此处”或者“禁止大小便”的字样。学生这时的情感一定会有所触动,从而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感的调动。
在我国教学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模式还会继续发展和完善,对本文讨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建立也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学生在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所提高。在改革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可改变成绩至上的观念和束缚,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希望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教学和学习水平。教师也会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57-59.
[2]李彰有.试论政治课教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5(12):57-60.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教学的内涵
情感体验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学生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基本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应当讲授理论的正确观点,从而启发学生尚未成熟的心智,促进学生理性认识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向成熟的转变,最终使其用正确的理论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感体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2.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尚未成型,而情感体验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其根据自身的体验,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当主动以关怀的心情走进学生生活中去,感化学生的情感,并促使学生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3.构建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
情感体验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融入情感体验,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交流和渗透的模式,构建了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
三、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体验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运用途径
1.通过教师主导营造情感体验氛围
要优化教学环境,就要充分重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主动创造一定的情感体验情景,以适应教学中认知的需要和情感体验要求。比如在对《生活与哲学》的“哲学的基本问题”部分进行教学时,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教师可以主动将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第一性的学生归入唯物主义小组,而将断言精神、意识是本原,是第一性的学生归入唯心主义小组;再引导两小组学生进行讨论、辩论,使其观点发生碰撞,去伪存真,从而达到情感体验教学的目的。
2.通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境遇,并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对《经济生活》进行授课时,可以联系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攀比之风的实际情况,引导其正确对待金钱,培养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观念;可以联系学生是否有利用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等日常积蓄进行投资的实际情况,引导其了解投资理财的多元化途径,正确认识储蓄存款、股票、基金、债券和保险的存在收益高低及风险大小。通过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困惑,并将其引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情感体验教学的目的。
3.通过提升教师素质带动学生情感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生物教学
课程改革十数年之后,随着国家相关文件的颁发,“核心素养”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高中生物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之下,对学生的培养也有了新的理解与追求。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具有自然科学的一般性质,同时又具有显著的生物学特征,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什么样的学科素养,值得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认真研究。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高中生物教学
核心素养的宏观理解是这样的,所谓核心素养,应时指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形成的具有最基本作用的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及态度的综合性体现。由这样的阐述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有相通的地方。因此理解核心素养,可以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来进行。同时,核心素养本身又是一个极具引领意义的概念,其可以统领当前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方向。
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之下,高中生物教学应当具有这样的三点基本理解:
其一,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科学素养的重要意旨。生物学科的研究过程中,大量运用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而生物学科具有科学素养的意旨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传递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概念描述的精确途径,实验设计的科学方法运用,生物学科结论描述的简洁准确等,这些既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也应当是生物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
第二,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引领教学是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以生为本是一个宏观理念,其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落实,在于学科素养的引领。也就是说,当在课堂上关注核心素养并以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时,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比如我们讲“生态系统”,需要从生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种群的变化具有动态性等方面来进行,如果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引领,那本知识就可能是一个机械记忆的知识,反之就可能成为活的知识,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就会充分具有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以生为本。
其三,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面向生命活动的本质。生物学科的特质就在于其是面向生命活动的,其是寻求生命本质的。这种规律的寻求需要核心素养来作为牵引,而在牵引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又会得到提升,这是一个相得益彰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理论理解,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思路就会更加明晰。
二、基于核心素养实施高中生物教学
需要明确的是,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这样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学生的生命与生物学观;二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探究的兴趣与能力;三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态度与价值观;四是生物学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实践精神与行动能力。因此,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尽可能地以这四者为核心。
比如说对于生物学科的认识,显然不能完全局限于当前的考试要求去实施教学,因橹识导向的升学评价其实并不能体现生物学的全部本质。笔者以为,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真正从面向生命活动的角度去实施教学,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体活动过程中的生命的特质基础是什么;构成生物的细胞又是怎样完成生殖、发育、终结的;植物以及动物具有什么样的生物结构,在它们的生命活动中是怎样进行遗传的,为什么又会发生变异;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历史上对生物多样性有过什么样的观点,当下最流行的观点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围绕生物本质形成认知。
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与其说是具体的任务完成,不如说是核心素养指引下的知识拓展与能力形成,如果进入这样的状态,那高中生物课堂该是多么的优美!
三、基于核心素养反思高中生物教学
在研究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时候,笔者发现高中生物教师的日常教学又多了一个反思的视角。通常情况下,反思生物教学的视角就是教学的有效性,而这种有效又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的,这样的反思不可避免地将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成长引入了一个相对狭隘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核心素养带来的启发是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的。比如说,传统的生物知识结构是基于教材上的概念形成的,那是一个网络结构,却不一定是学生认知当中的真正有效的结构,相反如果以学科素养来引导,那就可以形成以进化思想、系统论为核心,以细胞、新陈代谢、稳态与调节、生态系统、生物进化、遗传与变异为枝干的认知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能够包括原有的知识系统,同时还能够将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较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总之,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最先进的理论,其应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引领性作用,以更好地保证学生知识的构建与教师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东杰. 高中生物学探究技能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 生物学教学,2016,41(7).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虽然当前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也为英语教师所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落到实处,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较缺失,限制了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高中的英语学习?热葜校?阅读教学的内容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在每个单元的环节,都安排有两篇文本作为阅读的任务,从中显示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因此,英语教师要对高中英语阅读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对阅读内容进行穿插,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眼界更加开阔,使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提高。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转换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英语阅读教学形式,不要一味进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运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核心素养的理念,构建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来。
二、设计问题导入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好地运用问题导入的形式进行教学。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要认真充分地备课,精心准备在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并把握好提出、思考、回答与评价问题的各个环节,通过问题的运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来,巩固知识点的学习,调动高中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比如在学习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第二部分,阅读的内容是两首诗。诗歌只有寥寥数语,然而其中却包含着很深的寓意,营造出了很深的意境。英语教师可以将这两首诗加入充分利用,使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提高,并让他们的学生能力得到加强。有一首诗是通过精练的语言,将一个幽默风趣的哥哥形象生动的得以再现。还有一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诗人对于夏天的情感的表达。英语教师先要熟知诗的内容与寓意,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导入问题,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his brother?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summer?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在问题导入式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在英语教师的带领之下,对阅读教学的内容加深了印象,并有深刻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让学生在高中的英语阅读学习中,有更好地情感体验,并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目的就是让高中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更加深层的分析与领悟,加深自己的体验并对阅读内容有理解得更为透彻。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阅读资料的选择要与高中生身心发育的特点结合起来,挑选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出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英语教师要带领高中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的角度来解读阅读的内容,带给学生一些启发,对阅读资料进行深入的挖掘,进一步让学生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形成高中生的文化意识。比如,在高中英语教材第五个部分中有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讲述科学家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并传达情感表达的目标。在英语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高中生通过学习,了解到了科学家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英语教师也可以事先搜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使英语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有所增加。
四、创设出有效的情境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英语教师要为学生们创设出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与阅读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之下,牢固掌握英语阅读知识。在英语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良好的运用,从而把知识转化成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班集体活动,进行角色的饰演、舞台剧演出、情境对话等等。通过活动英语教师可以找出学生的错误,并为他们纠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比如,英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情境对话时,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表达,并要运用好英语的语调。运用此种学习形式,让高中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更好地把握,并体会到角色的情感世界,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英语教师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让高中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使高中生整体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会有九个文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体育课和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课开设,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仅仅与思想政治课上老师们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用那些观念来指导化学实验, 但这样的分析是片面的。 如何培养高中生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呢? 首先要从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主客观因素着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通常都希望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这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客观因素;其次,学生们自己要明确核心素养所包括的内容,众所周知,素养可以拓词为素质修养,那么这就与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才干分不开了,虽然说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不一定能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依据, 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和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化学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关键的能力以及精神面貌,那么它对时代和社会而言也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二、高中生们化学核心素养的体现方面
首先是身心健康的素养,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在化学实验室里来去自如的做一些化学实验,只有平和以及情绪稳定才能为化学核心素养注入新鲜的源泉和能量;其次是化学思维的素养,学校是一个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当然也是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场所,尤其是化学逻辑思维素养的培养, 在学生心智形成的重要阶段,让化学逻辑思维悄然形成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再者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都会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 将来我们的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一定会越来越高,那么就需要教育的目标朝着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勇敢诚信和文明友善的方向去完善; 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与高中生们未来的专业素养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化学也是一门专业课程,专业素养一般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突出的特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分工只会越来越细致,工作的分工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完成各式各样的复杂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相信高中生们在拥有了这几方面的核心素养之后一定能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未来,用化学核心素养解决生活中的系列问题。。
三、探索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策略
身处在21世纪的高中生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既有新兴技术的挑战又有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然而思想道德的核心素养的缺乏一直是令社会和家庭头疼的问题。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没有同情心的人是无法真正了解到其他人的感受的,也就更加不懂得什么叫做换位思考了,而化学核心素养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于是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迫不及待了。虽然高中生即将要面临的是高考的转折点,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核心素养欠缺的托词,高考的确像一根指挥棒似的指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方向,然而在某个方面也确实影响了教学的高效性。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协同配合,在学校里,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们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警告规定,在家里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化学现象来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尽可能的为核心素养助力,同时,高中生们之间的化学核心素养的交流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学能力 主体作用 合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36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是理科中比较难以掌握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了解和学习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并且能够运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这些化学现象。但单单掌握这些还不够,学生还需要在日常化学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熟知化学学习规律,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最重要的是运用化学思维,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一、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自学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发展中的人。虽然高中化学知识比较晦涩难懂,但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引导学生自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正式接触化学,最初的化学知识考虑到学生对本学科比较陌生,因此都比较简单,与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学习起来并没有很大难度。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不同,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相关的实验也更加复杂难操作,又长又难懂的化学方程式让许多学生都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了迷茫心理,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无预习不课堂。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课前预习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过多的学科术语和复杂的实验都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高中化学教师可在最初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带领大家一起预习,先让学生大体浏览一下课本知识,然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多进行几次类似的引导预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宏观上的把握,深知自己在哪些地方有疑惑,带着问题去听课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省了不少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需要学生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完美的教学表演。随着新课程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突出教师引导传输知识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逐渐淡出课堂教学。新型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关键性的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尊重并发展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科学理论的发现都离不开实验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实验室制乙烯为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时制取乙烯。为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实验交给学生做,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本次实验,但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相关实验注意事项做重点强调。
比如,教师应告诉学生完整的实验过程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特殊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检查器具的气密性),当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完全掌握后才能将实验交给学生。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闲着,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困难,以便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学生向老师展示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该就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当堂说明,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简单总结评价后,需要再次强调实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因为这些都可能是考试中要运用到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1.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依据
英语学科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方面能力的培训和测试,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高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要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回归课本,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以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塑造学生学习的健康心智和品格为主要要求。
高中英语学科学习的核心素养是我国课程教育改革中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文化观和发展观,突出强调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社会责任、人文精神和健康学习等方面。社会责任主要是学生要有足够的国家认同感,能够合理处理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遵守法律、善于合作、勇于担当。人文精神方面是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具备基本的文化审美情趣和科学探究精神,要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以开放的学习心态,尊重差异,以国际化视野包容文化的差异性,并积极参与文化交流。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中的健康学习是强调学生在具备一定人文情怀和人文底蕴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创新实践、交流进步的水平。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是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也是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需要积极落实的部分。
2. 农村高中英语教育现状
2.1 学生学习被动,英语兴趣不高
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资金、环境、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条件有限,学生既不能开展类似国外夏令营活动也不能实时接触像聘请外教教学这种新颖、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感受到英语语言魅力,对于英语应用较少,在学习上只是被动记忆教师讲解和课本既定的内容,学习效果不明显。
2.2 专业英语水平欠缺,听力、口语能力有限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本身水平不高,对外培训机会有限,因此在英语发音上不够专业水平,并且农村教学设备有限,基本的英语教学设备就是一台录音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能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就有限,加上英语口语锻炼较少,在英语听力上明显存在不足。因而,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英语发音不准、英语听力水平较差,在口语应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典型的“中式英语”和“哑巴英语”现象。农村高中英语学习中,学生基本英语应用能力尚且不足,英语学科核心培养培养前景堪忧。
3. 促进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措施
3.1 创造文化环境,拓宽学习渠道
英语学科的学习,需要创造一定的英语文化环境,增加学生对外文文化的理解。农村高中英语虽然教学条件有限、教学水平落后,但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订阅不同的英语刊物,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在英语刊物的阅读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檠生提供了更多课本之外的学习资源。英语报刊、杂志的阅读一方面增进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增加了英语词汇量的积累。英语课本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方式,在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基础上,需要通过环境的感染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的理解力和欣赏力,这是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人文精神和文化包容精神的要求。
3.2 增进交流,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高中英语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单词、词组和语法知识,在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农村英语教学条件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安排学生进行国外夏令营拓展或教化学习等活动,但是教师在班级教学中可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增设英语活动,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交流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创办“英语角”等,让学生自由参与,按照小组形式每周自建活动,小组成员在课下进行英语对话、问答,对话内容可以是课本内容模拟也可以是自由情境设计。学生在英语交流中,加强合作,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使英语学习成为“活”的学习。
3.3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增加外教资源
农村英语教师口语水平有限,受地方方言和自身学习能力影响,难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保证发音的精准。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口语发音和用语习惯上因地域等各种原因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英语又分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难以把握。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英语知识储备,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例如加强英语发音练习、通过看报上网等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增加外教交运资源,虽然农村教育资金有限、教育资源不足,但是可以以学校合作方式,不定期聘请外教教师进行专项教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真正纯正的英语发音和外教,在外教不同的教学风格中进一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4. 结语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具有重要的社会应用地位,但是作为一门语言科目的学习,需要创造一定的英语情境和英语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农村学校高中英语教育的核心素养研究是推进课堂改革和学生综合英语水平提高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