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教学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强调,随着美术广泛而深度与社会生活融合,教师应发挥学科育人优势,体现美术教学价值[1]。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因受关注度不足、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等影响,难以体现出自身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合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只有关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使鉴赏课具有时代性、有效性以及创新性,才能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助力高中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等协调发展,为他们的个性成长奠基。
一、美术鉴赏中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鉴赏课教学效率为了响应新教育理念的育人要求,构建高效鉴赏课堂,教师应当具有教学反思能力。只有认识到以往鉴赏课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度较低的问题,重视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增强对班级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了解,才能使课堂施教更具适宜性、实效性。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其参与课堂活动,展开欣赏、观察、分析、类比等,使其感受不同的美术形式、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差异性。从而促进高中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了解。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正处于较为关键且特殊的身心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变得愈发强烈,应提升美育教育的效率,关注鉴赏课堂,使学生获取多样化的文化知识,在艺术学习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而开阔他们的知识视域,使其具有综合学习意识。助力高中生的认知升级,使其透过艺术作品这一特殊载体,感受不同国家文化、艺术家的发展历程与内心情感。在增强美育教育有效性的同时,渗透情感、德育以及人文教育,让美育与智育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识图能力、审美意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2]。应引入分层教学,展开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引导,使其展开美术探究性学习。让鉴赏课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迈向高校继续深造学习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未来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美术鉴赏中发展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授课策略
(一)创设生动情境,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构建生动、趣味性课堂。因此,可引入情境教学法,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辅助工作的应用,为学生打造智慧课堂。同时,需避免单纯向学生传授鉴赏技巧,应使其自主观察,让他们具有分析意识,获取图像中的有效信息。使其不仅能够从艺术创作中汲取美术知识,也能感受作者、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或情感。这便需要教师深研鲁教版美术鉴赏教材,使学生更好地获取、表达自我观感,让他们形成沉浸式学习体验。在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点评中,使学生具有多感官体验,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奠基。例如,在“生活蕴美,书画寄情”的教学中,教师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展开对《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姑苏繁华图》及《教师的阳光》等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了解国画、油画、水彩画等不同的绘画形式,在图像识读中分析其各自的表现特点。在创新教学中,让高中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感受画作中的色彩运用、人物造型特点以及空间布局等,使其认识形式美原则,展开对艺术创作的解析。让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感受美术的价值及其对生活的作用。
(二)引入创新教学,增强学生美术表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形成美术表现力,教师还应拥有灵活授课、创新引导的意识。美术表现作为视觉能力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在以往的教学中易被教师忽视。很多教师习惯以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鉴赏课教学,造成美术表现与艺术欣赏的相互分离。例如,在“人民形象,时代风”的教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为学生讲述画作诞生的时代背景、画家的生平履历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性学习。这不仅易导致高中生对美术欣赏不感兴趣,也有碍于他们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将美术表现与欣赏教学紧密结合,在对名家、大师的画作赏析中,让学生了解学科关键知识、进行学习积累,使其关注作者的创作过程,具有美术绘画尝试、展开艺术创作的意识。在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中,使他们解读美术语言。比如,在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中,以中西名家作品的赏析为主,让学生走进莫奈、伦勃朗以及高更,认识林风眠、吴冠中、李可染等国内著名的画家,使他们在鉴赏中形成构图与造型能力。
(三)促进教学对比,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意识,还应使其具有审美判断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当学生观赏艺术作品时,能够从艺术、现实的角度进行整体感知,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情感、阐述自我理解、进行合理的评判。这就需要建立在学生已具有一定审美意识的基础上,继而对画作进行认真观察、细节分析与美的感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使其具有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以包容、开放的视角看待艺术作品,感受别样之美。从而在师生互动、见解分享中,助力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让他们具有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避免鉴赏课过于循规蹈矩。例如,在中国传统民居与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展示不同民族的装饰图案、民居特色,在提取美术元素中,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如以蒙古包中的云纹与羊骨雕制的工艺品、北京的四合院与年画、陕西窑洞与剪纸艺术等为代表,让学生观看相关艺术表演的短视频,展开对比学习,了解不同地域的民居与民间美术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
(四)关注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意实践为了使学生具有创意实践意识,教师还需关注因材施教问题,助力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这便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美术鉴赏中形成新理解,避免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过多限制,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发现问题,优化自我表达,寻找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具有知识迁移能力。为此,可以在学生借鉴优秀艺术创作中,进行知识的内化,使其具有艺术修养,用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式展开美术创作。例如,在现代建筑与城乡景观的欣赏教学中,课堂上可让学生观看悉尼歌剧院、东京天空树、北京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建筑造型。并且以组织课内外教学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家乡一些现代化建筑的特点,感受其线条、造型、空间之美,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提高学生美术感受力中,使他们具有形象思维与表现力,使其进行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善于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的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在欣赏教学中具有创意实践能力。
(五)重视教学拓展,提高文化理解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还应关注教学拓展问题。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渗透,注意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使他们在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体会中西文化差异中,具有文化理解意识,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只有突出鲁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领会新课标精神、帮助学生开阔知识眼界,才能让他们具有美术知识积累能力。例如,在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的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西方美术发展,增强他们的艺术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对西方美术元素的分析,促使高中生获取美学知识中,教师可引入秦朝时期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壁画艺术,使学生总结中西方古典美术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其艺术特点。在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美术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形成文化理解能力,认识到美术发展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欣赏课程 教育模式 素质培养
最早提出探究方法的杜威认为,科学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上。因此探究性教学思想相对于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的方式更会令学生便于接受和喜爱,它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研究、归纳、总结,获得经验,增长智力,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正确价值观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
1、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应用的实际教学方法
1.1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提出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鉴于学生大都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且好奇心很强,对于一些新知识他们喜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因此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先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摸索、探究新的知识,激发学生潜在的鉴赏能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
1.2 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创设艺术情境,通过引导教学的方式,发掘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在潜能。现在课堂教学大都提倡创新意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原来以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研究、总结、创新为主的新模式。
1.3在课程中需穿插小问题,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为了更好的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在学生不明白时适当点拨,引导其探究的方向。比如说在鉴赏《拉荷切普及其妻坐像》时,先播放一段关于埃及文化的短片,并在短片中加放古埃及的音乐,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可以查阅资料。
1.4做好课终总结,将学生探究的结果汇总,形成本节课的知识点。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结果是形成知识点,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梳理、汇总,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其掌握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应在布置的作业上进行改革,做到“少而精”。
(1)应因材施教的布置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因材施教的布置作业,采用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的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完成。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训练,提高了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增加课外赏析的作业。课堂的时间总归有限,要想真正的做好鉴赏就必须要博览群书,多积累艺术常识,因此课后的自我学习显得尤其重要。这既可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又可以陶冶情操,一举两得。
(3)留一些可以促进想象力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创新性。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只有善于想象的人才会善于创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2 、美术欣赏课程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2.1长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了课堂的枯燥无味。“只有兴趣才是学习永恒的动力。”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自觉学习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催化剂。探究性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浅显认识和厌烦情绪,丰富了学习生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郁兴趣。
2.2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它被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所影响。例如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求,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学习的兴趣、爱好及习惯等。在学习中除了要有学习需求以外,还要有好的学习目标才可以指引学习的方向,这就是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与需求同样重要,这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因素。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利用一定的诱因,将学生学习美术的动机,由安静状态带入到活跃状态,促进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产生求知兴趣和学习欲望,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的奥妙。探究性教学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意识到在美术欣赏课中既可以熏陶审美感,又可以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以放松,同时又储备了自己的知识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
2.3加强了教学的互动和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加深师生间的情感。在课堂中,单纯的授课方式犹如一潭死水,不仅不会带来好的收效还会适得其反。因此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增加课堂的活力,营造出温馨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师生互相交流,增进感情,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作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过程。探究性教学模式发挥了认知过程对情感过程的作用。在学习中,每位学生通过发表见解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不但可以增进情感,还提升了口才能力和自我展示的能力。师生互爱、彼此尊重和信任,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现在,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已经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不断进行新课程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的政策,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越发呈现出“需求导向、凸显实践”的动态化发展理念和地域性、体系性、多元化等新特征。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它的实施为发展新时期教育,尽快实现教育为本、教育强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大前提下,必然需要依循最新教育政策,考量农村美术教师内在需求,建立契合度更高的“国培计划”农村教师培训方案。
1现有美术课程体系的问题
近年来,“国培计划”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虽有国家持续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助推和相关配套支持,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某种角度来讲,最影响培训效果的就是课程问题。为了更深度地认知河南省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实施的现状,更好地推动改革的有效实施,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近年来所承办的农村美术教师“国培计划”为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社会调研等方式对参培教师进行调研,以明晰当下培训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有5.9%的学员对“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初中美术)的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研修(培训)课程和活动、研修(培训)资源等方面评价一般;有2.1%的学员认为“国培计划”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小学美术)在满足学习需求的程度、研修(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教学设施与条件方面评价一般。这说明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丰富程度、适切性和实践性方面等方面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学院认为当前“国培计划”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目标定位过高,课程针对性不强,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农村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2)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理念的宣传与贯彻力度不足,针对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有待加强。(3)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与实操课程安排不足,既没有特别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也没有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更大程度的推广传播。(4)与名校以及校外机构如艺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结合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开拓参训教师的视野以及将名校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进行推广。(5)村组及家庭教育模式是农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内部体系,目前课程体系中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村组教育结合方面的指导和研究内容相对薄弱。(6)针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需求方面的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2农村美术教育改革的定位与目标
基于课程凸显的问题以及对近三年“国培计划”的监测和反思,学院认为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研究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的提升,必然需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并考量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同学历等因素的差异性,对现有“国培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科学化定位,建立多元化、阶梯化的目标体系,整体提升农村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来说,探求美术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一项重要目标。美术文化的多重含义和价值决定了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增强对作品的解读力成为重要目标。其次,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技能训练、审美意识培养割裂的现状,因此,还应设置技能课和美学、艺术概论等融为一体的课程,提升教师全方面地素养。再次,当下是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符号无处不在,如何更好地衔接、解读当代艺术成为重要议题,增设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题也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最后,相对抽象晦涩的理论性课程,参训教师更关注创作实践和考察类课程,对主题式和案例化教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五、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增强数据库建设,落实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方式,建构多形态的课程体系。如随着各类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参培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明确的要求。总之,需尽可能地增强课程间的衔接性、多元性、前沿性和适配性,以专家、名师、参训教师共同建构“学术共同体”,推动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最终,学院将改革的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理解和对学生发展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并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行动中。(2)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升教师对《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理解。(3)系统学习美术学科教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的基本方法,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4)提高美术教学专业技能,培养具备专业美术理论、娴熟美术技能与良好教学素养并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5)增强对地区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的感悟力,探索开发学校美术与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相结合、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掌握具有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能力。(6)提高农村美术教师整体素质,使其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总而言之,改革目标可以简化为: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与主要内容;学习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掌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情境的创设与营造、信息技术与深度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
3农村美术教育改革方案的特色与创新
3.1主题设计
在具体课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学院以《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强调了改革方案的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农村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参考和研究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蒲公英行动”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吸收相关研究成果。(2)深化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学习,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化的重点分析和解读。(3)掌握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以地方特色和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为契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反思和评价,使参训教师从实践中掌握课题论证和研究的基本流程。(4)提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以研修过程中的教材成果为基础,将进行地方文化特色教材和校本课程教材的设计、说课、评课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作为课程主体。改革方案的课程构成如图1所示。(1)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模块包括两部分。师德修养:模范教师师德报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新方向;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专业理念:核心素养时代的美术测评、政策解读与学生艺术实践;教师自身专业发展。(2)专业知识模块包括四部分。教育知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发展知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诊断。学科知识:核心素养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及其教学;用普通人视角看艺术———美术鉴赏、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学科教学知识:艺术教育发展趋势与农村应对策略实践型思考。(3)专业能力模块包括六部分。教学设计:美术教材的分析与内涵挖掘;美术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实施:学校美术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实践基地校本教研观察;典型美术课例评析;村组与家庭教育。教学评价:中学美术的观课、说课、评课、微课;新课程观下的美术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域美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尝试。班级管理:合作方式完成美术作品的策划与实施;美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之微课与翻转课堂;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3.2培训方式
改革方案坚持实践性、情境性、贴近性、开放性原则,立足于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的“核心技能体系”,即注重学员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或情境中,经过不断地体验、感悟和反思后形成的知识,使之不仅为受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同样满足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要求。具体的培训方式有专家讲座、参观考察、教学研讨、实践探究、集中指导、案例分析、协同创新等多种方式。学院还开展“1+1”系列学术研究项目,即学术+实践,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硕士专业,以自愿报名方式,由硕士研究生联系参训教师形成结伴帮扶,设计系列主题课题,在自媒体平台系列培训研究成果。
3.3考核评价与成果转化
改革方案采取学员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过程管理、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以促进受训教师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为其提供开阔的美术课程与教学的视野。此外,受训教师还需提交能体现培训理念、特色的专业论文,经专业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集结成论文集或针对核心素养教学的研修报告。学院还计划在培训结束后3~5年内,选拔优秀受训教师,联合其所在单位和相关艺术馆等举办“国培”美术成果展览。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术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逐步塑造人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使其更加热爱生命。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而是将美术学科或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美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期望获得的主要成就。因此,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为满足21世纪快速变化的社会需要,对美术学科育人目标的再思考。
一、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的感官敏锐起来
达芬奇认为视觉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是最准确的感官。视觉体验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形象内容感知阶段(即这是什么东西)。第二层次是形式认识阶段(即是怎样表现,怎样做的)。学生开始关注画面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等形式语言的认知,这是加深学生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的理解能力的关键环节。第三层次是情感共鸣阶段(即看了之后自己有什么感受、想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观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如学习岭南版四年级上册《千姿百态的树》这课之前,先利用课余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欣赏教室前面植物园的植物和叶子,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有哪些种类的植物?不同植物的树干、树枝、树叶在形状、颜色、大小方面又有什么不同?实物植物的观察加上课堂上叶子图片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植物在形状和色彩上的差异性。这样,他们反映在作品中的植物异彩纷呈。学生绘画视觉语言的丰富离不开各感官的敏锐感知,教学中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二、鉴赏优秀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我们在让学生进行欣赏时,必须选择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片、实物,让学生进行欣赏。这是培养儿童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孩子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孩子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视觉体验和选择也会更敏感。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有各种类型的丰富的艺术作品,都是我们进行欣赏的素材,都可以为我们教学使用。例如我们在进行美术课《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时,就可以出示列宾的绘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作品进行欣赏。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经验接触,孩子们吸收了艺术大师们的创作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他们的艺术感觉,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
三、多渠道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将为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提供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的事情保持着时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声音以、动态图片、微课和多媒体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在使得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
同时学校应积极组织定期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例如,组织画展,参观展览、举办社团交流展示活动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或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体验大自然,让学生去到公园、乡村等地方,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一切,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身边的美,多渠道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四、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运用对策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与手段,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对策研究,对明确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方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以心理学观点来讲,学习兴趣属于社会个体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特殊心理机制,是能够促使人们不断求知的核心驱动要素。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就会持续、专注地投入知识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样,学生如果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很容易将美术学习变为终身学习,甚至成为一种素养或职业。因此,高效美术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长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如,在进行《美丽的大森林》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的故事,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丰富多彩的大森林的纪录影片,让学生通过影片中的动植物对大森林形成整体感官认知,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回忆、想象、观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不同自然美的感受,最后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大森林。如此一来,不仅强化了学生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为中心的审美体验,而且强化了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意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观察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是美术核心素养的一大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小学生,他们对外界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引入,能够有效丰富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在《手的联想》一课的教学中,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读懂手势语言的同时,笔者通过添加、夸张、变形等方法,大胆想象,赋予手新的生命,把它变成一种新的形象,如动物、人物、植物或怪物等。学生通过观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联想,只要学生能想象到的,笔者就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随后,笔者还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杨丽萍的经典舞蹈《雀之灵》的片断,并引导学生观察其手形变化,让学生在充分感受舞蹈魅力的同时进行大胆的模仿,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有效丰富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手段,增强了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开阔知识视野,强化创新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达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是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有效路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奇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如,在进行《邮票设计》一课的教学时,以往教学无非提供几种邮票实物,然后让学生参照着进行设计,课堂教学相对沉闷、枯燥,而教师也无法将有关邮票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邮票世界,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邮票的发展史,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而提高他们的邮票设计创新能力。此外,笔者还利用相关软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让学生通过想象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邮票,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是,笔者还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然后及时改进、完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四、S富课程内容形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不仅带来了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的革新与进步,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创造了全新的多媒体教学时代。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美术课程教学时,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展示变得不再那么复杂,而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多媒体的互联网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学生收集想要的学习资料、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视频资料等。另外,教学形式方面,多媒体技术优势下,可以为教学提供音频、视频、文档、幻灯片等多种教学形式,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丰富性与形象性,学生能够融入其中,聆听、观看、欣赏与互动交流。通过多媒体技术,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要求,而且符合核心素养的价值诉求。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手段、开阔知识视野,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晶波. 多媒体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上, 2016(7):56-57.
【关键词】美术教育 审美素养 教学改革
199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表明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美术课程国家标准》中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要求。此要求彻底改变了过去强调“辅德益智”的美术教育目的,为研究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本文主要在分析审美心理结构在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作用的基础上,诠释《美术课程国家标准》要求,对中学美术教育根本目的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中学美术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1.审美心理结构在个体心理结构中的作用。一般认为,个体完整的心理结构包括了三个方面,即智力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健康的心理结构,是这三方面平衡协调的发展。审美心理结构,是指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完善这一结构的实质和核心是增强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协调活动的机能。审美心理结构对个体整个心理发展不具决定性的影响,但它却能有效地弥补其他心理结构的局限性,智力结构排除、舍弃感性,伦理结构使人的行为受外在规范的约束,人自身是被动的,而审美结构恰恰弥补了以上两种结构的欠缺,使感性和理性达到统一,变自身被动为主动,有助于智力结构和伦理结构的建立。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能使智力结构的逻辑思维模式导向自由直观,伦理结构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导向自由意志,从而达到个体心理结构的完善、协调发展。
2.对新《美术课程国家标准》中提出的美术教育要求的诠释。《美术课程国家标准》中提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要求。此要求中,激发创新精神是关键,创造性的本源在于人自身,而调动人的创造性的最佳阶段是学龄时期。美术教育是感性的,直观的教育,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使学生纯精神纯情感自然流露,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是基础。美术实践技能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之一。具体地说,就是它为学生参与美术作品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美术知识技能条件。形成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是根本目的。美术课程是审美教育的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可以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是真正美术教育的必然结果。健全的人格和和谐的精神是人发展的目标,美术教育能够完善人审美心理结构,全方位提升人的精神素养。
3.中学美术教育本质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就是通过审美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性的、情感的教育。具体来说,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合适的审美媒介,组织学生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审美心理结构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相比,具有以下特征: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偏重于感性;在知识技能教学与欣赏表现活动的统一中偏重于欣赏表现;在规范与自由的统一中偏重于自由;在严肃与愉悦的统一中偏重于愉悦。中学美术教育本质是审美教育,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1)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艺术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艺术的功能都以审美价值为基础。与此相应地,中学美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2)美术教育本身就是通过设计、绘画、制作和欣赏美术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研究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应用美。
二、中学美术教育实施途径
1.美术欣赏课,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欣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中文含义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英文“欣赏”一词为“appreciation”含有“评价”、“鉴别”、“批判”的意味。前者具有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后者更多具有理性思考和个性展现。综言之,美术欣赏就是人们对美术作品或其它欣赏对象进行审美再创造,从中感受艺术审美愉悦,进而内心做出判断的过程。美术欣赏对象可以是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也可以是大自然中各种图景,如贝壳、树叶、蝴蝶、及人造物等等,也可以是各种具有现代气息的幽默漫话,图片等,一切积极的健康的促进人类发展的美好事物。欣赏课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由师组织进行,还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通过欣赏课,让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时时具有感受美的意识。
2.探究式美术教学课,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美术教育中,人们关注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对此问题,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主动学习为途径,师生,生生互动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探究式美术教学课。
3.构建艺术融合美术课堂,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的途径,最终培养人艺术修养的教育。在美术课堂融入与课堂相关的音乐或其它术形式,是课堂变成一个学生感受艺术的“圣堂”。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然后,用一幅画表达这段音乐,亦可反之。把音乐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审美空间,增强艺术趣味,锻炼学生在抽象与具象的转化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素养。除此之外,美术与诗歌、舞蹈、书法、化妆、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都能有机的融合,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官。将美育渗透到艺术的各种形式中去,和谐统一的发展。
三、结束语
中学美术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最终目的不是“辅德益智”,而是通过独立的艺术化教学途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美术教学要通过欣赏教学,探究式教学、艺术融合教学来展开,走艺术化的教学路线,实现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生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全科教师是深化课改的需要
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消失,全科教师这个概念似乎该进入历史的故纸堆了。没想到,近年来,人们就像突然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满怀惊喜地发现了全科教师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孟繁华表示:农村需要“全科教师”。师范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无疑为破解农村教育难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找到了一条捷径。而培养一专多能的全科教师,不仅是农村教育的现实需要,更是破解课程改革难题的关键所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跨学科教学和深度学习成为课改的新趋势。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诚如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所说,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仅仅靠单学科的教育,已经难以达成。同时,从课程实施现状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上的高度重复交叉,导致中小学教学费时低效。因此,推进课程整合改革,实施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一些大城市的知名小学,已经率先开展全科教学探索。
广州:彻底打破学科界限
2012年,广州市公立学校中最早进行“小班教学实验”的沙面小学规定:包班老师要打破所读专业界线,当全科老师。在一节语文、音乐、美术三科综合课堂,语文老师先朗诵一段课文《美丽的大海》;音乐老师开始播放海浪声,并进行演奏;美术老师开始指导孩子们画出大海的感觉。一节课上,既有课文朗诵,也有音乐鉴赏,还有美术手工。沙面小学的教师没有办公室,每个班也不单独配备班主任。每个班不到30名学生,却配备了两名包班的老师。根据安排,包班老师必须全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因此,老师们把办公桌搬到了教室。两名老师几乎在同时上课,孩子们也很自觉地分成小组来找老师指导。这样的安排,让小班显得更小:一个老师应对十个孩子,每一个孩子自然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关照。沙面小学校长张凤娟说:“为了孩子,没有什么不可以打破。”沙面小学柏悦湾校区的每一节课还比其他学校缩短了10分钟,即由原来的每节课40分钟调整到30分钟。做出这样大的调整,是因为她觉得,与其用40分钟去教学生简单的问题,不如缩短课时节省出时间,多上一节游戏课。而游戏课并不是简单的玩耍,老师会把讲课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
数学第一册中的《认识图形》和美术的《圆圆、方方和尖尖》;音乐《十只小猪过河》和数学《黄冈小状元》中一道拓展题类似……该校教师陈欢的笔记本,记满了各项课程之中的共同点。上这种“跨学科实验课”,对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考验,它意味着更精确的知识范围以及更大的备课量。老师们笑说:如今已经开始逐渐适应了,学生们也乐于接受这种特别的课堂训练。
北京:多所小学实行全科教学
北京的十一W校亦庄实验小学采取了全课程包班制教学模式。该校四年级语文老师刘伟在学期前3个月里不教课本,只带学生读书,3个月精读了4本书,并将读书与活动相结合,在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刘伟带孩子到动物园寻找昆虫,制作标本。他将教学变成了一个项目,并延伸到生活中。他并没有做彻底的体制改革,用的依旧是老教材,但却在方式上做了突破。孩子们精读了4本书共计约100万字之后,教材上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过于简单直白的东西了。
“美术教育的课程,是根据学生心理的多方面因素和发展顺序,结合美术学科内容结构而设定的教学内容、安排、进程、时限并包括大纲和教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曾经长时间受到制约,美术课程的结构较为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缺乏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在总结我国以往美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新的美术课程理念和目标,构建了新的课程内容和实施细则。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肯定了美术学科的独特价值,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放在首位,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并理清了“视觉性”与“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三者之间的关联,更准确地把握了美术教育的“审美”本质。1.重视审美教育,把握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正如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前言中所述,“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当代社会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管理等领域对图像的消费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基于此,明确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巩固审美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核心地位是当前美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美的形象、色彩乃至精神对人生的重要影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展视觉表达、交流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运用美术语言和新兴媒材与技术富于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能力,并能在生活中充分地享受美和创造美。这不仅是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提高国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措施。由此,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美术课程的定位和建议可谓及时而精道。2.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课程不仅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应该根据“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尝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并以此为契机强化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充分承担起引导者的重任,重视美术教育对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协调发展功能,在美术教学中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综合运用美术及相关学科知识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使学生逐渐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毋庸置疑,如何促进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我国美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美术学科教学实力的重点。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美术教育应该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为社会积累创造力。这是当代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每位美术教育的参与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实现。
二、关注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的联系,凸显“人文性”特征,提高人文素养
美术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类审美智慧的体现,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2011版新课程标准着意强调了美术与自然、文化、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倡导通过良好的美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欣赏、尊重、关注生活中的美及美术现象,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将生活中处处存在但易逝的美凝固并升华为永恒之美。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环境为美术教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契机和挑战。事实证明,枯燥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和单纯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的美术教育需要以丰富的人文视野积极扩充教学资源,通过丰富的美术教学活动把校园内外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充分体验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快乐,养成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在愉悦、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提升人文素养。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领域还较明显地存在着城乡差异大,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更需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正视地区差异,灵活地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生活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快节奏生活,大都市的展览馆、博物馆及便捷的网络文化资源与边远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闲适质朴的生活和民族风情虽然具有显著的不同,但经过美术教师的发掘与巧妙整合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感受与创造力的优质美术教学资源,为当代人提供更多参与现实生活、积累审美经验的机会。
三、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改革,深化“实践性”特征,提升教学品质
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对深化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多种媒介的运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当前的美术教学能够很好地把课内与课外、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各自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师生合作提升教学品质。
1.教、学合一,师生共同促进教学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美术教学尤为如此。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胜任教学工作。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善于读书,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和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要有良好的语言修养。这些素养能够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环节中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另一方面,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能够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中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师生双方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中有益的尝试,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合一,教学效果良好。
2.关注社会发展,以多元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在当代,美术学科的人文特质和“实践性”特征更为明显,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融、多种媒介介入的复杂面貌,包含了绘画、书法、手工、工艺设计、鉴赏、民间艺术、建筑、雕塑、科技等艺术门类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仅着眼于专业知识的直接传授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必须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扩大美术教学的外延才能彰显当代美术教育的特色。除了范画、游戏、故事等传统教学辅助之外,灵活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影像、音乐、参观、访问、探究、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媒介开展互动交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这些都是有益的教学实践与尝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当代社会获取信息的便捷使美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反馈更为直接,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是当前美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等各个美术学习领域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参与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人生,促进美术教学品质的提升。
四、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愉悦性”特征,培养综合能力
[关键词]人文精神 高校美术教学 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教育的复兴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在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被忽视,结果导致重模仿轻创造、重功利轻价值、重实用轻生活、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误区,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日趋显现。事实证明,这种不均衡的美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对新型美术人才的需要。现阶段,只有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校美术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才能激发他们的艺术情结,才能促进他们专业水平的提高。
(一)人文精神与美术教育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入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
美术教育能够发展完善人性,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美术教育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二)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教育价值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①教学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于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知识的传授与接受,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②教学过于强调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内容过难、过深,严重脱离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让学生产生畏难、逃避、甚至排斥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③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中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方法,强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忽视个性教育。导致学生机械地模仿。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校美术教学中,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其次,在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地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最后,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入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三)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学申的具体渗透
1.逐步形成和发展教师的人文意识。作为教育者,高校美术教师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有效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美术教师要认真学习美术教育的新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营造人文色彩。教师应着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展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要体现关怀,体现人文素养,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真诚相处、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接受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挥潜能。如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可以营造一种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尊重每位学生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及独特想法,使学生的个性品格在作品中得以显现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作品才能展现出各自的风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3.美术技能技巧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技能的学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更直接的、更主要的还是要靠老师的传授。通过示范,学生可以获得多种感官刺激,比如老师的情绪、状态、动作反映到技术上的笔触、线条、色调、构图,对画面的理解等,都会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作用于心理,化为直接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不仅要传授美术技能、技巧,而且要导人相应的文化知识理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4.美术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精神。传统的教师主观单向地评价学生的标准和形式,容易造成师生间的冲突与对立,致使学生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要尽量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人情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出发,尊重、理解和保护学生的艺术表现,切忌过高、过难地要求和束缚学生,应在美术活动中及时、适时地给予他们积极的启发和肯定,让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艺术创造。